校本課程研修計劃范文

時間:2024-04-19 11:27: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本課程研修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本課程研修計劃

篇1

一、做好校本課程建設的頂層設計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學校在開發校本課程時,應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以“三個面向”為指引,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為目標,在國家課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規定的限度內,自主地開展課程革新,保障素質教育的務實推進。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價值,就是體現校本特色。要求每所學校成立以校長為核心、專家為引領、骨干教師為主體、有學生、家長、社會人員代表參與的校本課程研發小組;認真總結提煉學校的教育哲學,科學全面開展學生的需要評估,尋找梳理學校及社區的課程資源,對學校的現有課程進行全面深刻反思。

搭建校本課程建設體系,是校本課程建設走向科學高效管理的第一步。在校長領導下,通過專家論證,學校應做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課程頂層設計。該課程體系應包括學校中長期的課程建設規劃,包括校本課程育人目標、建設項目(含門類、數量)和內容,包括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策略、校本課程實施的保障機制和評價策略。

二、充實校本課程建設的資源包

校本課程要從理論設計轉為現實操作,關鍵的一步就是建立課程建設資源包。包括課程開設的師資、場地、器械、課時計劃等。

實現校本特色課程建設,建立學校特色資源包。學校應加強本校特色研究,挖掘學校自身特色資源。研究學校創辦人思想、校名來歷、辦學歷史,學校校訓、教育理念、教風學風,學校的發展方向如科技、外語、書法、體育,學校的歷史成就特別是培養出了哪方面的拔尖人才等。只有融合這些本校獨有元素,開發出來的校本課程,才能彰顯學校的綜合特色和個性。如重慶兼善中學,開發的校本課程《盧作孚研究》《孟子研究》,源于學校創始人盧作孚先生和《孟子》“達者兼善天下”;巴蜀中學開發的《人文課程》,基于學校的校訓“公(公而忘私)正(正大光明)誠(誠實無欺)樸(樸實毋華)”,基于學校80年來培養的優秀學生,整個學校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為此,兩所學校都編輯了相關閱讀文本,人手一冊,供學生閱讀,供教學參考。

保障學生全面發展,建立學生全面發展資源包。學校應開發一定數量的限定選修課程,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基礎上,保障學生全面發展。哪怕一所學校,隨意提供幾十門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1~2門研修,也可。因為,在新課程推進之初,只要有開展校本課程之思、實施選修課程之行,就是好的。當然,隨著課改的深入,校本課程建設能分別從人生素養、科學精神、健康身心三個維度著手,更為有效、科學地發揮其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補充、填補作用,也許能最大化地顯現其價值。對于此類課程的開設,一則借助圖書,二則借助活動,三則關注全面,四則倡導“自我教育”。學生的閱讀書目可以不同,活動方式可以有異,但必須人人參與,必須全面發展,必須倡導教師引領下的學生自我修煉。如學校可以指導并定期檢查學生閱讀“名人傳記”“哲學書籍”“經濟學讀本”情況,提升學生“樹理想、有智慧、懂經濟”等人生素養;學校可以每年一個主題,開展科技創新金點子大賽,通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培養學生科學的嚴謹態度和創新精神;可以通過開展“家庭健身(周)計劃設計與實施”“社區運動設施建設與運用方案設計”“《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宣傳普及活動”等,造就學生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和生活方式,為營造更加健康、衛生、和諧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服務。

整合校內外及社區資源,建立學生個性成長資源包。鼓勵校內教師,歡迎校外人員,允許個別有特長學生,擔任指導教師,開設多元選修課程;用足校內場地,協調周邊設施,用好個別教師私房資源,保障活動場地,開設特色選修課程。鼓勵教師發揮個性特長,語文教師可以去教“家政服務”“單反相機使用”,音樂老師可以去教“茶道”“鑒寶”,數學老師可以去教“瑜伽”,化學老師可以去教“烹飪”。注重引人社區資源,如政府參事、經濟學博士,國際擊劍俱樂部,報社編輯,棒球俱樂部,攀巖俱樂部,藝術學校,歐文英語,開設“商道”“博弈論”“擊劍”“跆拳道”“抖空竹”“攀巖”“棒球”“影視編導”“播音主持”“美國國家文化”;還有個別教師,利用自家的設備,在自己家里,自購原材料,教導學生“烘焙制造”。為保證課程多元性、時代性,學校可以由教師申報選修課題,可以由學生提出選修需求,也可以是學校設計部分課程。如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優雅少女俱樂部”“俊朗少年訓練營”“財商教育”“英語口語過級”等課程,就是巴蜀中學順應當前中學生男女性格培養,滿足新時代學生經濟素質提高等需求,由學校統一設計內容、統一調配師資形成的。

三、發揮評價對校本課程建設的可持續牽引作用

學校在做好校本課程建設頂層設計后,不要經常更改整個學校的校本課程體系及策略。最好的辦法是在實踐中調試,通過專家評價、校內反思,豐富它、完善它。校本課程的評價,概而言之,有學校層面的課程規劃、課程目標;有對教師教學活動(課程開發及實施)的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學校評價;有對學生學習活動而言的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學校評價。

評價的最大功效是喚醒自己。在新課程實施、選修課程推進之初,學校不應過分考量具體某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實施的規范性,結果的高效性;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評價中,都以自我評價為主,他人的評價僅僅給當事人參考,不作為對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的依據。學校更多的應該是讓教師找到成功感、讓學生得到發展點,讓教師、學生在選修課上看到進步,看到自身的價值。歷史告訴我們,在一個新生事物產生之初,只有不求全責備,才會繼續前行。

篇2

一、學本課堂理念的系統設計:

從模式構建到標準制定

何謂學本教學?為什么要提出學本教學?如何實施學本教學?這是沙坪壩區實施“卓越課堂五年行動計劃”首先必須回答的一系列問題。

(一)學本教學的理念確認

“卓越”即“卓而不同,越而勝己”,是一個描繪理想的詞語。所謂“卓越課堂”其實是對理想課堂的追求。我們認為,“卓越課堂=過程的優化+結果的優質化。”

沙坪壩區“學本式卓越課堂”,簡稱“學本課堂”或“學本教學”。“學本”不同于指向教育對象的“生本”,而是更進一步指向了教育對象的學習實踐活動。用佐藤學的話說,“學習是學生人權的中心內容,是希望的火種”。“學本教學”的價值追求就是學生學習權的普遍實現。“卓越課堂”雖千姿百態,但“學本”乃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根本立足點。經過廣泛深入探討,全區上下達成共識:學本教學的構建,要將師生關系重新定位為“平等、尊重、信任、民主”的關系,彰顯教學的四大特征(即主體性、生命性、互動性、生成性),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學本教學的模式建構

模式是理念與行動之間的“橋梁”。沒有模式,如同搞建筑沒有“施工圖”,再好的理念也是空中樓閣。學本教學的基本模式是“先學后教,互助展評”,根據學校、學科、學段、課型乃至學情的不同,可以創生百花齊放的程序變式,實施和而不同的教學程序。只要能體現“以學定教、先學后教、多學少教、因學活教”學本教學四項基本原則,呈現“當堂自學、同伴助學、活動展學、互動評學、教師導學”等五種基本課堂形態即可。學本教學堅守“以學習為本,以發展為本”的價值取向,致力于追求開放包容、以校為本、師生自為的區域教學文化。區域內各學科、各中小學積極主動地開展了教學模式建構行動。既體現了區域學本教學價值取向,又彰顯出學校的文化個性。

(三)學本教學的標準研制

我們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學本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區域學本教學評價指導標準按照“通用標準+學科標準”架構組織研制。“通用標準”是涵蓋中小學各學科的基本標準,由“四維三學”構成。“四維”指目標、過程、效果和特色四個維度,“三學”指自學、互學、展學三種基本學習形式。

從整體的分值分配來看,“過程”維度屬于“重中之重”(占60分)。“三學”缺一不可:自學是前提,互學是主體,展學是提升,是跨越。我們給展學的賦分最高(占30分,相當于自學、互學賦分之和),因其最具綜合發展價值,需要大力倡導。圍繞著學生的“三學”,給教師教的行為設置了若干相應的評價標準,引導教師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在通用標準的統領下,組織研制了24個學科標準,實現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所有學科的全覆蓋,成為國內少有的系統化、本土化新課堂評價標準。并逐步實現課堂評價標準的校本化。

二、學本課程資源的區域開發:

從規劃引領到系統重建

從來就沒有脫離教學內容而孤立存在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學轉型必然是連同教學內容調整和變革一起進行的。從“最大限度實現學生學習權”這一基本理念出發,我們十分強調課程對于學生學習的適切性,提出了“學本課程”。

(一)課程體系的科學規劃

“學本課程”就是指滿足學生需要、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其在內容選擇上順應學生的興趣,注重與學生生活世界及內心世界的聯系,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在實施路徑上尊重學生知識建構和情意發展的規律,將學生學會、會學與樂學熔為一爐。

為了推進課程學本化,我們啟動了中小學課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舉行了為期近兩個學期的中小學課程建設主題高級研修班,對象幾乎涵蓋全區中小學所有校級干部和中層干部。區教委出臺了《沙坪壩區中小學課程建設指導意見》。隨后,會同高校課程專家對全區所有中小學編制的學校課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進行了點對點論證、指導。2015年1月起,各中小學的課程建設開始正式實施。

(二)國家課程的學本設計

國家課程只有通過教師這個橋梁和中介加以處理之后,才能轉化為實施層面的課程。而教師對國家課程的傳統處理方式是通過教案、習題編制來實現的,極容易形成“教本”思維。我們通過學本資源的聯合開發,把傳統的“教案”轉換為“學案”,以此助力教師備課的轉型。

學案重在學習問題的設計――把課堂學習過程設計成指向問題解決的一連串活動。研發團隊堅持“功能導學化、導學問題化、問題思維化、思維品質化”原則,分為“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導學問題、課堂檢測”四個部分,組織開發、逐年修改并免費提供涵蓋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數學、英語等9個學科的導學資源――“導學精要”,將其作為學生課堂學習支持系統的重要文本載體。

在“導學精要”的編制過程中,強調突出“重難點”和“主問題”,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有余地。通過組織開展“專家講座”“課題研究”“主題研修”“送訓下校”“現場診斷”“導學精要設計大賽”等系列活動,探索運用策略。部分學校還開發了符合學校校情和學生實際的課堂導學資源。

另一方面,積極搭建交流平臺,引導中小學引進外地課改實驗項目。2013年底,指導高灘巖小學率先引進“自主識字”實驗項目。隨后,逐步在沙坪壩小學、森林實驗小學、新橋小學、大學城一小等一大批小學推廣。這些學校一年級80%學生識字量達到2000以上。此后,“數學文化”“公民教育”等優質課程也先后在沙坪壩區域性推進,不僅豐富和優化了國家課程,更增強了學校干部教師課程建設的意識、能力與自信。

(三)校本課程的學本開發

在國內校本課程開發實踐中,基于學校特色打造、校長個人情趣和教師特長發揮的考量較多,而如何滿足學生興趣與發展需要的考量較少,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性和參與性尤顯不足。因此,校本課程建設必須轉換視角。

我們在指導學校制定和落實課程建設三年規劃過程中,始終堅持學本立場,以過程評價促深度課改,把關注學生興趣、滿足學生需要和豐富學生學習經歷擺在首位,將著眼點和落腳點鎖定于學生的學,鼓勵學校構建多樣化、可選擇、樂參與、廣收獲的校本課程體系。2015年10月,區教委會同區教師進修學院以片區為單位組織開展了學校課程建設展示評價活動。各片區先后開設會場,所有校長對本校階段性課程建設進展情況進行現場報告。區教委、區教師進修學院相關人員逐一點評診斷,提出改進意見。目前,全區所有中小學正行走在基于學本立場的校本課程建設路上。樹人景瑞小學的“蘭韻課程”、高灘巖小學的“七彩課程”、71中的“和美課程”、鳳鳴山中學的“藝體課程”等,都在校本特色中凸顯出了學本意蘊,在區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三、學本課堂行動的本土創新:

從研修轉型到區域推進

有了新的課程、教學理念與教學范式,是否就能自然生成新的課堂文化呢?在我看來,學本課堂五年行動計劃實質是一場以教學轉型為中心的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而研修轉型是教學轉型的前提,全員練兵是行為轉化的條件,評估導向是系統變革的指針。

(一)研修文化的轉型與重構

我們與學本課堂行動計劃同步啟動了研修文化重構活動,目的是以教學轉型促進教研轉型,以教研轉型引領教學轉型,在二者的良性互動中深度推動區域課程改革。

研修轉型就是要構建“研修行一體化”的區域研修文化。這用顧泠沅先生的話來說,教師一方面“聽了未必接受”,另一方面“接受了未必會用”,專業人員所具有的知識大多是緘默(不能解釋)的、個體化的,而且嵌入于情境活動之中才能學會。只有“研修行一體化”才能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我們以問題為導向的研修文化重構包含六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推進研修內容從“研教”向“研學”轉型,從過去重點研究“教師怎么教”轉向重點研究“學生怎么學”“教師怎么導”。二是推進研修方式從“單研”向“群研”過渡,將全區86所中小學組成13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校際共同體,并在其下組建各類教師研修共同體,促進教師在同伴互助中加速成長。三是推進研修方法從“經驗”向“實證”轉型,以市級課題“區域構建學本式卓越課堂的實踐研究”為龍頭,下設區級31個規劃課題、16個專項課題、1000多個成長課題,引導教師探索自學、互學、展學操作技術。四是推進研修手段從“傳統”向“現代”發展,為教研員人手配備一臺數字攝像機,鼓勵運用攝像等媒體技術,以視頻案例為載體進行“微格分析”,為教師行為改進提供更直觀、更鮮活和更專業的教育引領。五是推進研修機制從“規范”向“創新”發展,積極創建新的研修機制,持續強化干部教師的改革創新意識。六是推進研修成效從“求知”向“篤行”延伸,以“行為改進”為聚焦點,推行體驗式、活動式、拓展式培訓,三年來共利用寒假、暑假開辦130多個修班,培訓人員達萬余人次。

(二)評估機制的創新與優化

區域推進學本課堂行動,離不開評估機制保駕護航。區域層面以學校專項工作評估和區級教學質量監測為突破口,做到“雙管齊下”,規范并引導中小學的學本課堂建設行動。

學校專項工作評估由區政府教育督導室牽頭、區教育督導評估中心具體負責。一是注重過程評價。學期初制發評估方案,評價內容分解到區教委每月下發的重點工作之中(每月一次推進會、每月幾項重點工作、每月一場“學本課堂大講堂”,體現思想引領與難點突破結合的工作特點),采用實地查看、網絡評價等方式,通過專題評估與資源網向各共同體和學校及時反饋情況。二是注重結果評價。對全區13個校際共同體、26所中學、54所小學進行結果評價,把評價分數與等級、特色與問題編印成全區“學本課堂”評估報告,將其反饋到每一所學校,并將評價結果納入學校年度工作考核內容。既注重過程評價的反饋矯正,又強化結果評價的激勵導向,讓評價產生強大的驅動功能。

教學質量監測緊密結合學本課堂建設需要,在監測的內容與方式上力求創新。從2014年開始,區域教學質量監測對象為學校自行上報的某個年級的若干學習小組,監測形式分紙筆測試和綜合能力測試。其中,綜合能力測試成績由小組成員在自學、互學、展學三大板塊的表現予以確定。監測結果納入對學校以及校際共同體的綜合評價考核范疇。與此同時,我們還引導中小學結合自身實際,著眼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建立并完善校本教學質量監測體系。

(三)學本課堂的歷練與展評

在《沙坪壩區中小學“學本式卓越課堂”五年行動計劃》中,我們設計了“3+2”推進步驟,即前3年轉型升級,全面達標;后2年鞏固提高,再上臺階。我們注重校際差異,把學本課堂分為規范課堂、高效課堂、精品課堂三個層次,前三年100%達到“規范課堂”標準,后兩年60%達到“高效課堂”標準、20%達到“精品課堂”標準。

這樣的目標如何實現?關鍵是教師的全員行動和專業發展。我們認為,教師參與任何一次孤立的研修活動所獲得的發展,遠沒有親身參與一場“真刀真槍”的教育教學改革更加有效。為此,我們構建了區域教師發展運行機制,采取了過硬的策略:以三年為一個周期,第一年“樹樣板”,舉行優質課競賽;后兩年“補短板”,舉行過關課展評,過關課展評考核不合格,則下崗接受培訓再考核。按照三年整體計劃:2013年為全區各學科的優質課比賽;2014年為語數外三科之外的各門學科教師“學本課堂”課堂展評過關考核;2015年為語數外三門學科的教師“學本課堂”的展評過關考核。

2013年9月至12月舉行的“學本課堂”優質課競賽活動,在沙區教育史上創造了時間跨度最長、參賽學科最齊、參與學校最全、參加人次最多、觀課頻率最高五個“最”。2014年9月至12月舉行的 “學本課堂”過關課展評考核活動,共有1317名教師參加,區教委隨機抽取35%的教師(約471名教師)參加了共計36個科次的區級現場過關課展評考核。上學期針對語、數、外學科的公開課展評活動,全區近2500名符合要求的教師報名參加了“大練兵”。我們隨機抽取的從小學到高中270多名教師正在或即將在13個場地參加區級展評課。

自實施“學本式卓越課堂”行動計劃以來,沙坪壩區連年保持重慶市區縣教育綜合考評第一;2013年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區(縣)評估認定;高考重點本科上線2013、2014連續兩年以30%的增幅攀升,2015年再增長5個百分點;2015年在全國“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67節課獲市級特等獎,占比20.2%;105節獲市級一等獎,占比11.6%。特別是學生在課堂上煥發出的生命活力,更加堅定了我們推進學本課堂建設的信心和決心。

篇3

[關鍵詞]地域 校本課程開發 案例

校本課程的概念和理論在20世紀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國卻是由新一輪課程改革真正將其帶入基層教育研究者的視野。我國部分理論與實際工作者認為,校本課程開發與特色教育理論不謀而合,學校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課程開發上下功夫,校本課程開發實際上就是構建學校自身的特色。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課程開發的案例,在開發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獨特的區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課程,正是學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

地域特色校本課程開發,事實上就是學校以地域經濟文化資源為基礎開發校本課程,從而體現其地域性特色。將其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學的組織和設計,可形成學校特色。在此,地域文化資源主要指學校所在地區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方面的資源,包括地域歷史、民風習俗、傳統文化和生活經驗等。

以地域為出發點開發校本課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①在地域中能夠暴露自然、社會的本質和問題;②地域素材能夠暴露自然、社會的本質問題;③具有臨場感,容易獲得共性的認識;④地域素材容易促進已有的知識、體驗的學習;⑤已有的知識、體驗通常對于學生來說是未知的,通過具體的操作,能夠豐富學生對未知的認識和體驗;⑥能夠培養學生調查的能力;⑦能夠培養學生對地域關心的態度。可見,在地域特色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學生通過真實的感受與切身體驗,不僅在實踐中獲得了知識,在調查中培養了能力,而且在與周圍環境的親密接觸中,在對所在社區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對社區、對家鄉的深刻情感。

開發具有濃郁特色的校本課程時,學校應從本校目標與實際出發,以地域的教育性為主題,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形成學校特色,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體現地域性,課程內容要有較強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特點。如廣州荔灣三元坊小學開發的西關文化校本資源是地域特色鮮明,同時又是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本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現象。從地域的自然、人際交往、文化特點出發開發校本課程,通過活動與體驗,能使學生對自身生活的環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對社區的認識,提升對社區的感情。二是突出綜合性,地域與社會、社區與學校特色的多樣性,學生興趣與需要的不同決定了課程的多樣性與綜合性。如三元坊小學以西關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我與荔灣》一套校本教材,內容涵蓋荔灣歷史介紹、荔灣名人風采展示、聞名遐邇的粵菜各種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樂的西關童謠、游戲的介紹等,這些題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課程的多樣性與綜合性。三是具有探索性,課程內容要引發學生的思考、啟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思維發展空間。三元坊小學處于獨特的西關文化氛圍中,創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課程《我與荔灣》,有助于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走出課堂,去探索未知的領域,感觸家鄉獨特的鄉土文化。四是彰顯主體性,使學校、教師、學生成為校本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校本教材不僅要體現學生的興趣愛好的需要、學校的需要、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學校、教師、學生真正成為其的主體。

(二)地域特色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

考察開發成功的校本課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優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課程。

案例:廣州荔灣區三元坊小學:《我與荔灣》

1.地域資源。三元坊小學地處廣州老城區西關,這里由于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歷史原因,產生了獨特的被稱為嶺南文化縮影的西關文化。這種植于民間、內涵豐富的西關文化,正是校本課程開發可資利用的鮮活資源。為此,三元坊小學開發了以西關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我與荔灣》一套校本教材,這些題材充分反映了西關獨特的文化景觀和風土人情。

2.開發依據。三元坊小學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揚民族文化,推進素質教育”作為辦學目標,開創了廣州市僅有的民樂藝術教育學校特色,并成為了廣東省民樂教育示范學校。他們繼續深化探索、實踐個性化的辦學路子,讓實踐活動深入學校、社會、家庭,通過以西關文化為資源的校本課程的開發,不斷豐富學校的辦學思想,進一步深化學校的辦學特色。

3.課程設計。

(1)課程目標:通過對西關文化景觀和風土人情的進一步了解,增強學生的自豪感,通過參觀、調查、手工制作等活動,掌握各種技藝,提高學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構建“課、隊融合,多向互動,協調發展”的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2)課程內容:西關文化。

(3)課程組織:晨會、班會、隊會、綜合實踐課、社會實踐等。

(4)課程實施: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三元坊小學在校本課程的設置上劃分三個層次: 一是普及性活動,即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不同年級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開設不同類型的活動課,并全部納入課表。這類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的活動有全校性活動、課程表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等。二是小組性活動,即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而組織的活動,如小型的比賽、年段競賽及年段的興趣小組活動等。三是提高性活動,這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而組織的活動,形式是設置特長選修班,讓學生自由參加。

(5)課程評價: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輔之以教師、家長、社區人士、行業專家、兼職輔導教師的評價;鼓勵學生作好調查研究日記,記錄個人、小組的真實體驗, 定期舉行大、中、小隊成果展示;結合德育工作,開展“雛鷹爭章”活動與綜合實踐課優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過運用《小學生素質發展評價手冊》,開展個人爭當“新三好”――好學生、好孩子、好公民,集體爭創 “文明班”、“三好班”活動,不斷完善評價體系。

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三元坊小學以荔灣獨特的地方景觀、地方文化、社區設施以及家庭教育為依托,以學校的民族藝術教育特色為基礎,以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為方向,開展綜合體驗教育、實踐活動和探究性的學習,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創建品牌特色學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大大提高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課程領導;校本課程

課程領導是在學校情境下課程領導者影響教師參與課程發展的歷程,被視為學校課程發展與學校變革的“同心軸”。[1] 這一歷程可以促進教師參與課程發展,提高教師參與變革的能力,從而達到促進學校課程發展和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的目的。在學校變革的過程中,課程領導被天然地賦予了“校本”的屬性,其指向學校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以保障變革的連貫性。同時課程領導者具有明顯的團隊化特征,在其背后需要一個具有協同精神的共同體的支撐。有研究表明:領導需要多樣化的角色,課程領導在不同階段得扮演不同的角色。[2] 在學校變革的不同階段,課程領導依據變革的需要以及特點,不斷嘗試新的角色,通過有效的領導策略,實現其不斷引領、促動變革的內在價值。本文擬通過分析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的啟動、推行、實施、成果4個階段的特點與變革需要,梳理課程領導發展演化的脈絡,呈現出課程領導鮮活的現實表征。

一、啟動階段:改革家與發起者

變革的啟動過程是為了變革的推廣與實施所采取的動員方式和計劃過程。變革啟動階段所面臨的主要領導困境,是在進行革新之前就尋求大多數人的同意還是一開始就自行決定。[3] 如果領導炮制的愿景僅僅是紙上的東西,當大多數人都不理解,而領導未能為自己的觀點辯護或堅持,僅采取膚淺的談論而不是有根據的咨詢和行動時,這一愿景并不會得到發展。

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這樣的問題:創新性的觀念(外來的思想)要與學校現有的文化、習慣產生碰撞,進而產生抵制與消解,學校教師不愿意理會或者不想理會關于變革的事宜,部分教師猶豫不決或存在困惑,只有很少的人能夠接受并愿意追隨。面對此種情況,校長應憑借自身的學術智慧與專業特長,不斷地在教師群體中發展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用改革家的勇氣與決心,承擔起變革發起者的角色與責任。

(一)“喚醒”——引起變革共鳴

教師課程改革意識的喚醒一方面有賴于課程改革方案與構想的清晰程度及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靠校長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整體性、全方位的培訓。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本課程開發之初,校長意識到僅僅一次的培訓并不能夠喚醒全體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意識與熱情。為此,學校利用假期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理論培訓與學習,并為教師布置了關于校本課程開發的專項作業。時至今日,有些教師回憶說,對于校本課程開發的認識與理解確實是從那一個假期開始的。事實上,集中的理論培訓與學習使廣大教師經歷了一次頭腦的風暴與思想的滌蕩,喚醒了教師最初的課程改革意識。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任何一次課程變革都不是等待全體教師高漲熱情的到來,而是在持續推進與“做”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解與認同度,此時真正的“喚醒”才剛剛開始。

(二)“卷入”——激起研究熱情

建立核心的研究團隊有效地保障了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啟動。經過了一個階段的集中培訓與學習后,學校將部分學科的骨干教師以及學校的課程主任、教學主任組建成研究團隊,將重要的職責賦予這些支撐整個課程開發的“關鍵人物”。他們在學科教學領域中具有一定的學術權威,能夠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職責和權力的下放有助于他們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從而激發起他們參與研究和變革的極大熱情。在校本課程開發的啟動階段,這些被“卷入”的關鍵人物成為了校長這個課程改革發起者的最初的同盟。

二、推行階段:推動者與扶持者

校本課程開發的推行階段就是要有計劃地把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方案在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將實施方案與教師更廣泛地聯系起來,吸納更多的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為后續的深入實施做好組織、思想和資金的保障。學校的課程領導團隊在這一階段也逐漸擴大,從最初的校長或者學校的領導班子擴大為已經融入了“關鍵人物”的課程領導團隊。課程領導內涵的豐富,決定了校長角色由最初的改革家與發動者轉變為校本課程開發的推動者與扶持者。

(一)權力下放,自主驅動

為了保障校本課程開發的專業化水平,學校組建了各學科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團隊,賦權增能,實現了學科的自主發展。學科團隊的建立標志著廣大學科教師在同伴互助的基礎上展開了課程研究與開發。同時,學科主任實施對本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直接對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確定各學科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路與方案。學科研究團隊的成立無形中更廣泛地吸納了一線教師來參與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形成了以學科課程委員會為核心的新一層級的課程領導,為廣大教師直接參與變革提供了足夠的基層組織保障。

(二)研培并舉,多元溝通

校本課程開發的相關信息要經過自上而下、由局部到全體的傳遞與共享。信息溝通的方式是多元的,包括文本上的,如學校文件的下發,同時也包括會議、沙龍、培訓等多種形式。在校本課程開發的推行階段,學校一方面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實施方案,另一方面主要是依托學校的教研活動,將研討與培訓緊密地結合起來,將校本課程開發與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結合起來,使廣大教師意識到校本課程開發與實際的教育教學具有極強的關聯,打開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路,推進教師的持續學習,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全面實施提供思想上的保障。

(三)資金扶持,適當激勵

適當的激勵能夠喚起教師參與課程改革的積極性與信心。學校設立了教師科研基金,鼓勵教師深入研究并提供資金保障,為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創設良好的環境。獲得專項基金支持的教師能夠進一步引領、帶動具有相同研究興趣的教師共同參與校本課程開發,與此同時又孕育了新型的研究團隊,使更多的教師以多元的身份和形式參與課程變革,不斷實現其作為課程領導者的角色與價值。

三、實施階段:協調者與促進者

隨著校本課程開發的深入實施,原有的課程體制與新課程存在的矛盾日益凸顯。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校長、學科主任和教師所經歷的角色轉變。校長作為最高一級的課程領導者更多地成為了變革的協調者和促進者,而學科主任和教師更加自覺、理性地參與到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來。讓教師有能力、有動機、有條件在變革中參與研究與反思,已經成為課程領導在本階段的使命。

(一)轉變制度,確保落實

隨著校本課程開發的深入展開,學校發現原有的課程制度遇到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比如:一些校本課程的實施需要相對集中的課時,新增加的校本課程可能會占用學科課程有限的課時安排;校本課程的定期研發與學校原有教研活動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如何提高參與校本課程開發教師的研究質量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會引發學校課程制度、教研制度的變革。此時校長適時大膽引入學校課程制度的變革,提高制度對于改革的適應度,從而將變革引向深入。

首先,學校將傳統的固定的課時制度改變為長、短課時相結合的彈性制度。課時制度應該為課程內容的需要服務,傳統的課時制度保障了學科教學的統一性,但忽視了學科的獨特性以及不同課程形態的差異性,無法滿足校本課程實施的需要,而彈性課時制度通過設立長、短課時,能夠滿足不同課型的需要,能夠為某些校本課程的整合實施提供相對集中且較長的課時,從而保障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其次,學校將教研制度轉化為研修制度。傳統的教研制度更多地指向常規教學的備課活動,并沒有為廣大教師提供針對某些問題的專門研討時間,而且多數是以集體討論的固定形式進行,缺乏教師的內省與反思。為此,學校將傳統的備課制度與教師專業發展制度結合起來,規定了每月兩次的教師專業發展日,開展了一系列的校本研究活動,也為教師的個人反思預留了時間與空間,真正實現了教師的內外兼修。

(二)跟進督導,提高質量

在實施階段,更為現實的問題是如何確保校本課程開發在各學科范圍內均衡發展。各學科原有的發展基礎是不同的,教師在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其研究的深入程度與課程開發的質量也是各有差異的。對于每一個開發校本課程的學科或者教師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來自實踐方面的指導。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督導委員會,督導委員會主要由校長、學校的課程主任以及學科主任組成,定期參與所負責的學科校本課程開發的研討,并給予教師及時的指導和幫助,督促各學科組校本課程開發的深入展開。

在變革的實施階段,校本課程開發的深入推進遇到了來自制度上的阻力,同時也遇到了來自研究團隊自身的壓力,而問題的解決與緩解,需要來自制度上以及組織上的有力的革新與改善措施,這些進一步彰顯了課程領導對推進變革的決心與執行力。

四、成果階段:評價者與推廣者

評估一直是課程改革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課程領導在評估階段,一方面要全面總結,整體評價,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果,成為學校課程改革的評價者與推廣者。

(一)關注多元視角,全面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果

全面、客觀地審視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果,需要借助一定的評價方法,動態地把握學科校本課程開發的整個過程。學校對于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果評價始終堅持學生發展評價與教師發展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即:一方面,通過觀察、測量來評價校本課程作用于學習者身上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評價教師在參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所經歷的發展和成長。同時,校長也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性評價與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各學科課程開發委員會建立了本學科課程開發檔案,定期記錄研究日志。學校鼓勵各學科開發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將優秀案例匯編成集,從而提高了學校研究成果的水平與檔次。

(二)搭建交流平臺,積極推廣校本研究成果

高質量的成果代表著學校和學科較高的課程開發水平和研究能力。因此,在校本課程開發研究成果總結與推廣的過程中,應遵循實效性強、具有可操作價值和成本低的原則。學校確定了研究發表制度,每年定期召開學校的研究發表會,通過該項制度為推廣校本研究成果搭建平臺,使教師能夠分享在實踐中生成的經驗與智慧,提高教師校本課程開發的精品意識,提升學校整體的科研能力與水平。

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歷程告訴我們,學校的變革成果與變革的過程同樣重要。學校在變革的歷程中,要善于總結、提煉高品質的學術研究成果,提升學校科研與課程變革的實際效率,通過成果的繼承與發揚,進一步傳承學校變革的精神與旨趣,從而實現變革的可持續性。而課程領導者要為課程變革的評價提供導向,為成果的分享與推廣提供支持與幫助。

透視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全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學校的課程領導內部結構上呈現出了多層級化的發展態勢,即除了校長以外,學科開發主任以及隨著課程開發深入推進所涌現出的學科骨干教師,形成了多元力量的課程領導群體,從整體上提高了課程領導的能力。內涵的擴展決定了課程領導在校本課程開發的4個階段所經歷的角色轉化,以及因此而表現出的不同的領導策略,其核心在于不斷通過權力下放與監管指導相結合,為教師廣泛、持久地參與學校課程變革提供思想、資金和組織上的保障,從而推動課程制度的重建,使課程變革持續、全面引領學校的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靳玉樂,董小平.論學校課程領導的范式轉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4):44-48.

篇5

一、指導思想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以縣教體局和中心校的校本研修精神為指導,力主結合我校實際,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以師德修養提高教師思想道德素質,以知識更新與拓展、教育教學原理、教學基本功訓練、學科教學整合能力訓練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以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科研能力訓練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二、校本研修的目的

1、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成長;

2、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環境,解決在新課程改革中面對的各種實際具體問題;

3、建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型組織。

三、校本研修的開展途徑

1、結合我校的課堂教學競賽,力足課堂教學,探索促進課堂實效的教學模式;

2、結合縣教研室的活動安排,開展“說課標,說教材”活動,提升全體老師的專業素養;

3、力足校本實際,開展以校本課程(語文閱讀、英語閱讀)為主的探究,力爭有特色,有創新;

4、力足研做結合,開展適合我校實際的集體備課活動。

四、校本研修的實施辦法

1、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研修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校本研修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校本研修工作以學校主題開展活動與教研組活動相結合;

(3)、加大對校本研修工作的反饋。

2、健全校本研修制度,落實校本研修效果。

(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保證研修活動的有效開展,對無故不參加校本研修的教師要全校通報批評,并把校本研修考勤與教師個人績效掛鉤;

(2)、校本研修要有計劃、早安排,重落實,強反饋。教導處負責各階段校本研修的主題,要做到有計劃,早安排,對校本研修的情況要及時通過校訊通在全體老師中反饋。

(3)、建立學校校本研修工作檔案。

3、采取多種校本研修形式,促進教師發展,提高教師素質。

(1)、通過課堂競賽的預賽、決賽,在全體老師中形成高效課堂的氛圍,老師們通過聽課、評課,使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得以迅速在課堂上進行推廣。

(2)、活動促進:通過開展課堂競賽活動,“說課標,說教材”活動等,使老師們形成相互學習,提升專業能力的熱潮。

(3)、落實反饋:對學校開展的每一項校本研修活動,都要抓落實,強反饋,使老師們切實得到提高和發展。

(4)研做結合:校本研修的開展,力求結合學校實際及老師們工作的困惑點展開,不搞形式,注重實踐,力爭使研修一次,教師提高一次,課堂教學促進一次。(5)、互通交流:加強兄弟學校的交流、開放、互通有無。另外,通過網絡在更大范圍內、更多內容上的相互學習和交流,使教師得到充實和提高。

五、校本研修措施保障

1、適時確定具體的研修內容,組織教師進行研修。

要根據不同時間段開展不同主題研修:

2014.2-2014.3 課堂競賽預、決賽

2014.4

“說課標、說教材”活動

2014.5

教學反思評比活動

2014.6

篇6

一、教學管理規范化

1. 規范教學教研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結合“整體推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學校及時搭建教師教研活動平臺,實施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行政參與的每個學科組每周一次的學習和教研例會制度。學校教務處和教科室定期開展各種教學常規檢查,包括教學計劃、導學案、教案、課件、作業布置、作業批改、教學分析、教學反思、課題研究、教學總結等。定期開展全校性課堂教學調研活動及家長開放日活動,聽取家長對課堂教學的看法和要求。定期舉辦課堂教學基本流程解析大賽、名教師課堂教學大賽、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和教與學方式轉變公開課、示范課等,促使教師們廣泛地觀課和評課,關注教與學兩方面的動態和需求,促進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 建立健全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和反饋制度

每學期期末考試或區域性考試及中考后,分別組織召開年級組和學科組兩個層面的教學質量分析會,研究學情,總結得失。學校并對出現的重大教學問題進行面談和限期改正的辦法,使得教學質量分析落到實處。

3. 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監控

完善階段考試制度,使階段考試成為穩定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進行跟蹤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改進措施。每次考試都由教務處統一安排交換年級出卷和組織流水線的試卷批改、試卷統分工作,并寫出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二、國家課程校本化

為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立足校本研修,加強學校的課程領導力,進行教與學方式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校優質發展。2013年學校根據《深圳市福田區學校星級教師激勵方案指導意見》,制定了《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學星級教師實施方案》。學校按照任務驅動原則、教師專業發展原則、傾斜一線教師原則,確定學校星級教師必須成立星級教師工作室,成員由學科部分教師組成,體現星級教師的示范性,充分發揮星級教師的帶動與輻射作用,形成促進全校教師專業發展,并完成編制適合學校學情學科課堂教學的導學案,提供給學校學科教師作為共享資源。

學校確定了18位教學骨干教師作為主持人,相應成立了18個星級教師工作室,涵蓋所有學科與所有教師,專項資金支持。通過工作室的研究工作,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行編制適合學校學情學科課堂教學的導學案。經過2年多的工作,學校星級教師工作室已編制完成初中所有學科的導學案,并提供給全校教師借鑒使用,形成了針對國教課程,符合學校學情的導學案資源,初步完成了國家課程校本化。

三、校本課程個性化

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是完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需要,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適應學生主體差異性,實現學生個性發展的必經之路。為了進一步規范和引領學校的校本課程的建設,2011年學校申請了區公益性課題《上步中學校本課程體系建設研究》,現已結題。通過課題研究,系統地規范了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程序。

W校開發了各類校本課程28門,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選擇。有拓展學生學科知識的《歷史專題講座》《數學興趣小組》《爭當小實驗家》;有探索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名著欣賞》《書法興趣小組》;有豐富學生課外生活、活動的《集郵知識》《朗誦與演講》等課程;社團化課程有“動漫社”“絲網花藝社”“攝影社”“圍棋社”等學生社團。

篇7

林文智:你用“發掘”一詞,我覺得很確當。可以說,“覺童”教育理念與特色行動早已成為我們學校的文化基因,比如,我們的“樂閱”課程品牌,就暗含了覺童之心。自2004年以來,我校就堅持開展“讓閱讀豐盈童年”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打造“快樂閱讀”校本課程,形成了“樂閱”課程活動特色,建設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我校是湛江市一所重點小學,也是一所市區窗口學校,辦學影響力大,社會關注度高。2013年3月,我從湛江開發區新民小學調入“一小”任校長,一開始我就在思考:要以怎樣的理念與思想去管理好這所名校呢?適逢我市在當年啟動了“創建特色文化校園活動”,第二年,我區策劃并啟動了“覺民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提出了“覺師教育”和“覺生教育”兩大內容體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緊緊圍繞“科研興校、文化強校、隊伍立校、依法理校、創建名校”的辦學愿景,將“特色文化校園”的創建、“覺民教育”的導向與學校的辦學實際、傳統與愿景有機整合起來,提出了“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的辦學理念,確立了精細化、人文化的管理方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走內涵化發展之路,讓學校的每一個教師、每一位學生都能努力做最真的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基于此,在“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我們結合區“覺民教育”思想,總結、提煉、豐富我們學校的辦學特色,從而發掘并塑造了“覺童教育”這一主題特色教育實踐活動。

本刊記者:請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覺童教育”這一主題特色教育實踐活動吧。

林文智:好的。對于“覺童教育”主題特色教育實踐活動,我們主要從三大板塊去建構。第一個板塊,我們以“成就孩子多彩人生”為目標,打造“樂閱”課程品牌。“樂閱”,就是讓孩子快樂地閱讀,讓孩子在書香中幸福成長。近年來,我們開發了《經典美文》《成長足跡》等10本“樂閱”系列校本教材,并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讀書活動、征文、現場作文、演講比賽。目前,我們學校每周開設1節閱讀指導課,各年級都有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在閱讀實踐活動中,我們還探索出了低、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模式與策略。“樂閱”主題活動的有效開展,促使了全體師生養成每天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了師生的人文素養。

第二個板塊,我們在區“覺民教育”思想的啟迪下,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倡導國學覺童教育,積極推行國學教育,培養具有優良傳統美德的少年兒童。在課程設置方面,我們成立國學教育實驗班,開發國學教育校本教材《覺童》,開設國學校本課程,開展國學誦讀評比活動;在活動創新方面,我們實施創新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包括創新國旗下活動系列、創新主題班會系列、創新重大節日活動系列、創新社會實踐活動系列和創新家長講壇系列。通過課程設置和活動創新,我們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國學教育模式,形成了成熟的國學教育機制,有效踐行了國學精神,充分發揮了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熏陶作用。

第三個板塊,我們利用每周五整個下午的時間,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第二課堂特色“跑課”活動。在“跑課”活動中,我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人興趣,開設了中國結、繪畫、書法、音樂、寫作、國學、圍棋、足球、太極拳等20多項校本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通過“跑課”活動的開展,我們努力營造真正屬于學生的“覺童樂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自“跑課”活動開展以來,學校教師開發了自己的特色課程,課程建設意識得到增強;校園文化生活得到了豐富,師生的精神氣質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教師的才能得到了發揮,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彰顯。

本刊記者:在學校,教師與學生是一個發展共同體。如果說,致力于學生成長是學校辦學的根本指向,那么,教師成長就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

林文智:“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辦學理念實質上就是基于“教師與學生這一發展共同體”所提出來的。我們的教育改革發展,最終都要落腳到學生的成長之上,而是否能夠真正回歸到學生的成長上,關鍵在于是否重視教師的發展。所以,我們不僅重視學生的成長,也同樣重視教師的發展。正所謂:“教學相長。”只有做好了教師發展這一根本,才會有學生真正的成長。

本刊記者:那么,學校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讓教師獲得發展,“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呢?

林文智:我認為,教師的成就感主要來自于教育教學領域,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讓教師實現專業上的成長。我們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使命,以市級重點科研課題《構建“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為抓手,通過理論研究和培訓實踐,構建了“四環二維”的校本研修模式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四環”是校本研修實施過程的四個環節――明理、導行、思辨、升華,具體說來就是借助校本研修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并引導教師將理論運用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而讓教師反思教育教學的不足,以此提升教學能力,創新教育方法。“二維”則是將“四環”從教育實踐和教學實驗兩個維度上推進實施。第一個維度的校本研修,是最基本的研修模式。首先是明理,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然后以這些先進的理論為引領,從校本實際出發,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形成教育案例或模式;接著是組織專家對這些教育教學案例從教育哲學的高度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梳理出新的思路、新的理論;參與校本研修的教師通過反思、總結、提煉,撰寫出教育教學體會、經驗等。第二個維度以第一個維度為基礎,并以第一個維度的校本研修所創生的思想理論為行動的先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大膽試驗,在試驗過程中發現優點與不足,然后集體思辨,分析現象,把握本質,發現教育教學規律,形成新的第二個理論層面,積淀下新的理論,然后又按這一模式循環發展,從而一步步地推進教師專業發展。

依托“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我們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采取了六大舉措:1.以課題研究為動力,加強校本研修,加大“學習型教師”的創建力度;2.制定教師培養計劃,根據年齡結構、專業水平、實踐能力等將教師分為“合格型”“發展型”和“引領型”三個梯隊,實施“梯隊式培養”工程;3.多形式培訓教師,實行“五個結合”策略,即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面對面輔導與遠程教育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培訓與教學研究相結合;4.組織“經驗分享會”,形成互學、互比、互提、互進的局面;5.提供專業幫助,激勵成長;6.行政帶頭,引領發展。自“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實施以來,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課程建設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專業成長迅速,至今全校已有一半教師成長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骨干教師。

我們學校還根據區“覺民課堂”的“開發、開拓、開放”理念,在全校掀起了課堂教學改革熱潮。語文科組構建了“四環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靈動清新的教學風格;數學科組以課題研究為動力,構建了拋錨式理念下小學數學“先學后導”自主性學習模式。我們將教育的“軟”“硬”技術和學科課程深度融合,把枯燥無味的傳統教學模式變革為師生互動、學生自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想學、易學、愛學、樂學。

本刊記者:確實,要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校本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教師的自主學習、自我研修、自覺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林文智:在這一點上,我深有體會。從教以來,我先后獨立主持開展了省級課題《生本教育視野下小學生學習動力機制的研究》、市“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構建“四環二維”校本研修模式的實踐與研究》和嶺南師范學院粵西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的省級課題《“情趣閱讀”校本教材開發與應用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研究;與人合作主持的課題研究成果《以“五愛”活動為載體,規范行為,培育品質――談養成教育的實效性和科學性》獲“全國中小學公民道德教育及德育新成果展評活動一等獎”,還執行主編、撰寫了《走進科研》等多本專著,發表了1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這些,對于我的專業成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個人是極力倡導學校教師要善于學習、努力鉆研,不斷實現自我成長的。

本刊記者:在“讓教師擁有成功人生,讓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林文智:可以稱得上成績斐然,碩果累累。近年來,學校獲得了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校本研修示范學校、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等多項國家、省級榮譽稱號。2015年,語文科組被評為湛江市“示范教研組”,有2位語文教師的錄像課在2015年“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全國“優課”,6位教師的錄像課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全省“優課”;學校教師獲省錄像課一、二、三等獎7項,獲市、區課堂教學比賽一、二等獎20多項,省、市級立項課題9個,市級基礎教育成果獎一、二等獎各1個,30多篇,主編校本教材10本,出版教育著作8部。學生獲得了各級各類讀書、征文、演講、書法、繪畫等比賽500多項獎勵,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隨著學校辦學效益日益提升,社會關注度漸大,清遠市、江門市、吳川市、徐聞縣以及林芝市等地的校長、教師積極前來跟崗或交流學習。因此,學校被嶺南師范學院和區教育局定為教師培訓跟崗學習實踐基地,教學教研的輻射力不斷擴大。

篇8

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為了扎實推進課改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切實負責,著力踐行課改各項具體工作,特成立課改工作領導小組:

二、目標規劃。分期實施

結合校本實際,為積極穩妥地推進我校新課改各項工作。著力做好八項具體工作:

1組織學習。加強培訓,更新觀念,改善教育教學行為方式。

2編制我校新課程方案的相關制度。

3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4有計劃地進行隊伍培養。

5穩定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6抓好課堂教學。

7做實校本研修。

8著力開發和利用校本課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擬定三年目標規劃并分期著力實施:

踐行新課改”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學校近期課改工作規劃目標是走進新課程。著力培訓教師,做好新課程下的校本研修和教師培訓及培訓后培訓工作,規范新課改理念下的教育、教學行為,注重“五項策略”實施“三步六環”教學模式,努力研究新課程,規范教學設計,編寫新課程教學“導學案”著力研究新課程目標“敘寫”和可操作性,加強學科建設,提高課堂教學質效,本階段要重點做好六項工作:

1制定“新課程實施方案”按八個學習領域六個教研組的課程架構健全學科備課組。用好新教材。探究新課程下“自主參與式課堂策略與模式。實施“三步(學、探、測)六環”課堂教學。

2強化老師新課程各項培訓及校本培訓。開發新課程資源,穩定教學質量。

3切實改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著力上好必修課,有效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4積極開發校本課程。開出更多選修課,積極穩妥、有序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活動。

5做好學生學科學習過程評價登記工作。做好學生學期、學年學分認定和登記工作。

6建立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和質量評價制度。

教學水平,學校中期課改工作規劃目標是與新課程同行”大力推進三級課程建設(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著力推動“三個教學整合”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及組織形式)努力實現三大提升(開發水平。管理水平)本階段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著力推進校本課改特色研究。凸顯符合我校特色的自主參與式課堂教學模式”三步”六環”課堂教學特色)

2實施新課程背景下“微格”課堂參與式教學管理。

3有序推進校本教學課程。

4進一步研究符合校本實際的課程、提高教學水平和質效。

5開好通用技術課。研究通用技術課程的方法與途徑,提高通用技術的實效性、彰顯通用技術課程的校本特色。

6切實做好學科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工作。

7切實做好教學課改教學質量監測評估工作。

形成符合學校辦學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中遠期課改工作規劃目標:收獲新課改”鞏固和發展新課程背景下學科教學特色。形成精品選修課程,完善多元教學評價、學業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健全新課程下教學管理制度和運作模式,構建與新課改相適應考評機制。本階段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1構建符合校本實際且行之有效的課程管理機制。

2做好本校規定的新課改實驗研究、總結、提煉工作。

3建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學科教學設計。以期推廣、運用。編寫符我校本實際的導學案”并形成我校“三步”六環”課堂教學模式特色。

4構建并形成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教師評價體系和機制。完善我校首輪新課程改革下的學分認定和教分評價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5形成符合校本實際的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運行和管理體系。

6形成符合校本實際的學生課程體系和特色。

篇9

[關鍵詞]高中;課程改革;校長;課程實施

自2007年秋季北京市開始高中新課程改革以來,在高中新課程實驗如何推進的語境中,“校長的課程領導”“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就成為常見的關鍵詞。“加強校長的課程角色意識和課程領導力”被列為“推進北京市高中課程改革的幾項重要工作之一”。“課程領導”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哥倫比亞大學A.HarryPassow教授于1952年完成的“GroupCenteredCurriculumLeadership”博士論文中。關于“課程領導”。國內外學者分別從內涵、功能、角色等不同角度進行了界定。在這里,我們不作概念上的討論,而僅從課程領導的功能這一角度進行思考。“課程領導所發揮的功能在使學校的體系及其學校能達成增進學生學習品質的目標。”也就是說,課程領導的功能是目標導向的,其最終目的是要提供高品質的學習內容給學生,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課程領導是一個過程,它包含著對他人的影響,它能夠促成群體成員之間的合作,能夠落實課程發展的行為。

校長的課程領導體現在課程的設計、實施與評鑒等諸多方面。課程實施是課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本文中,我們僅基于北京市高中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課程實施的探索,對校長的課程實施能力進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議。

一、課程實施的內涵與校長在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一個新的課程方案往往始于學者、專家的教育理想或官方的正式書面計劃,但只有當教師在教室情境中,通過真實的教育行動,實踐了該課程的教育理想之后,該課程才能轉化為學校的課程;否則,學生無法“經驗”此“課程”,一切都是紙上談兵。由書面課程轉化為學校課程即為課程實施。

正如富蘭所言,課程實施是“把變革成為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核心目的是縮小現實與理想的差異,即現存的實踐與創新所建議的實踐之間的差異。課程實施具有以下三個特征:第一,它是一個過程,涉及課程變革或創新;第二,它是新的實踐(或課程/課程綱要)的實際使用情況;第三,它是“課程設計和教學”周期的重要階段。第一個特征明顯具有價值取向,即課程實施是以理想創新的意念和設計為目標,為的是讓實然的實踐情況邁向理想境界。只有經過課程實施,教育理想才有可能變為現實。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僅靠教師的投入感和凝聚力不足以保證新課程的成功實施。在一項“校長與教師的互動研究”中人們發現,校長的遠見、推動力、一致的決策、優先性的安排,都是使教師成功地實施創新的重要因素。在影響課程實施的三大類別九個因素中,校長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具體而言,三大類別是:創新或變革計劃的特征、學校特征/角色、外在因素。第一類包括需要、清晰度、復雜性、質素/實用性;第二類包括地區、社區、校長和教師;第三類包括政府及其他媒介。因此,要取得課程改革的成功,就要充分發揮校長的課程實施能力。

二、北京市高中新課程實驗推進過程中校長課程實施能力的體現

2007-2008年度是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平穩過渡之年。在項目工作推進過程中,各普通高中是新課程實驗工作的基地,校長是學校實施新課程的第一責任人。為保證課程的有效實施,各學校成立了課程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領導學校的教職員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初步探索了課程實施的有效路徑。在高中新課程實驗過程中,校長的課程領導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體系

在北京市高中新課程實驗的推進過程中,各個學校立足校本,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課程自,在國家課程方案的總體框架下,力求構建符合學生成長需求的課程體系。

北京二中校長組小樺在“2007-2008年度北京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交流會”上的發言就表達出了校長們的價值追求——使學校的課程架構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求,讓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成為學校辦學的特色和亮點。他認為,符合學生成長需求的課程體系應該具有選擇性。學校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應該針對規定的必選課程與學生的差異而定,要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在其領導下,北京二中逐步建設起“階梯式模塊”結構與“生成性”課程體系。所謂“階梯式模塊”結構是依據學生的基礎和課程難度,按“階梯式”設置:一是全員參與的普及型校本選修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二是需要進行選拔、具有一定專業特色的社團活動課程。所謂“生成性”課程體系是指學生“自制餐”實驗。學校將物理、化學、生物自主實驗作為選修系列,學生完成六個自主實驗后,即可獲得相應的校本選修的1學分。

順義區牛欄山一中根據本校是寄宿制學校的特點,整合學校的各種資源,形成了四類課程體系:以學科課程為核心,以學科教材為載體;選修課、活動課;校園生活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四類課程側重點各異,但互相滲透、互為補充,是一個有機整體。對第一、二類課程,結合必修及選修1課程進行國家課程校本化,進一步豐富學校自主開發的選修2課程;對第三、四類課程,結合國家要求的綜合實踐課程進行有機整合和規范。

(二)開發多元的校本課程

近年來,我國在課程管理體制上明確了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管理模式,學校被賦予課程自,各校要因地制宜地開發校本課程。校長作為第一負責人,要結合本校師生的特點和學校所在區域的特點,舉全校之力開發校本課程。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地處宣武區,校長就領導本校教師圍繞“宣南文化”開設選修課,課程涉及以下十個方面:以大柵欄地區老字號店鋪為代表的傳統商業文化;以天橋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廠為代表的京城士子文化;以各地會館和名人故居為代表的會館宅邸文化;以牛街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間諸神為內容的壇廟文化;以魯菜和回民小吃為代表的飲食文化;以京劇為代表的戲曲文化;以大觀園為代表的紅樓文化;老區新顏——宣武區當代城市文化。

陳經綸中學努力建設開放、多元的校本課程體系。具體包括:菜單式學科拓展課程體系;學科競賽課程體系;小語種課程體系;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科技活動課程體系;藝術類課程體系;生活技能類課程體系;人生遠足課程體系;“初高中一體”課程體系;校園文化課程體系。

(三)規范校本研修體系,改進校本教研管理模式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為了給校本研修提供組織保障,由校長主管,在行政組織、專業組織、學術專家與信息保障四個方面加強建設,逐漸規范校本研修體系。第一,在行政組織管理方面,由校長主管,主任負責,對教科研處、教務處與年級組的整個校本研修活動實施管理,給予人力、財力和時間保證。第二,在專業組織建設方面,校長會同教科研處對校本研修活動進行整體規劃,教研組、備課組具體實施規劃內容。第三,建立校內學術專家組織和信息保障組織。

房山區房山中學以課題為依托,改進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學校以市級規范課題“提高校本教研管理實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研究”為依托,組織了教研組長和協作組長研討會,作了“教研組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有效教研:教研活動組織與策劃”兩個專題培訓,并進一步完善了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組和協作組實行目標管理,開展主題課例研究,引入課堂觀察法作為聽評課的主要技術手段,使評課不再流于表面化的評價。學校還專門建設了課堂教學研究室,實現了四路畫面自錄課功能。(四)組織學校層面的教師培訓和學生培訓

新課程的實施最終是發生在課堂上,發生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因此,新課程實施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取決于學生對新課程的理解。雖然北京市組織了全市規模的教師新課程培訓,但針對各校教師具體情況的培訓還需學校自己安排。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以校本培訓為依托,開展了多層次的學習培訓,以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在全體高一教師參加通識培訓的基礎上,又聘請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到校進行人教版實驗教材解讀,使教師對教材理念和體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外,還請他們對高一新教師進行新課程基本功培訓、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培訓以及新課程下如何提高教學設計時效性的專題培訓。

在高中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在學生這一層面,“北京高中新課程傳播與理解項目組”編輯出版了《高中新課程學生特刊》,內容涉及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內容、變化、適應等話題,以幫助學生理解高中新課程。有學校針對本校學生的特點,又開展了以校為本的學生專題培訓。昌平區南口學校就是其中之一。開學伊始,學校專門對學生進行了高中課程改革培訓,使學生明確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和任務,明確學校的課程設置和學分認定、選課指導等辦法,還向學生介紹了高中各學科的特點和學習方法,并安排班會讓學生交流對新課程的認識,使學生以主動的態度成為課程改革的主人。

三、校長課程實施能力提高之建議

要邁向成功的課程實施,校長要做到:規劃課程體系,做好國家課程體系的校本開發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加強師生對課程實施的認同感,提高教師的課程教學能力。但僅有這些還不夠,作為一校之長,還需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提供課程開發的哲學方向

課程實施的前提之一是課程開發。從普適的課程開發過程而言,校長要提供教育哲學思想的引領,保持課程開發的持續性,關注課程開發的成效。

一所學校要實現本校的教育目標,前提之一是要有全員認同的教育哲學思想。如果沒有指向同一價值追求的課程目的與方向,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所要達到的目標很可能就會南轅北轍。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核心,必須為學校的課程開發提供正確的哲學方向,而且這樣的哲學方向必須深入到每個班級、每節課,并且能夠影響學校課程決策的過程。

為此,在教育價值的理解方面,校長要幫助學校成員澄清其教育目的和目標。也就是說,校長要幫助學校教師以及其他相關成員進一步理解教育的價值,使他們清楚自己將會走向何處以及如何評價自己所完成的一切。只有澄清了教育目的和目標,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獲得發展的方向。

(二)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課程領域,關注不同的問題

從學校層級的課程實施而言,在不同的課程領域,校長關注的焦點應有所不同。學校層級不同的課程領域包括如下兩類:學校層級中的所有課程領域與學校層級中的具體課程領域。

對于學校層級的所有課程領域,校長作為課程領導,需要完成如下任務:制訂課程計劃并進行監控;評價學校層級的課程并利用評價資料來確認學校層級的課程問題;確認跨學科的重要技能,適當地教導并增強這些學科;監控需要密切協調的內容領域間的課程協調;針對課程的需要制訂校本課程預算,反映學校的優先次序。

對于學校層級的具體課程領域,校長要關注如下焦點:監督教師在課程實施方面的所作所為;幫助教師根據課程指引制訂適切的教學計劃;針對課程改革的需要,實施校本的教師專業發展;選擇恰當的教材;幫助教師適當運用學生評價的結果,作出必要的課程修正。

總之,在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校長要進行課程統籌,以使學校課程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達成教育理想。

(三)引導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展開行動研究

在課程改革的推進過程中,教師是主要的課程實施人員。要保證課程實施的效果,需要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這種提高主要通過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起源于美國,它是一種特定的問題解決方法。有學者認為,行動研究是課程規劃與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作為行動研究者,對學校層次的課程實施行動研究,研究內容可以包括課程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選擇、師生互動等,其指向都是探索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成效。作為校長,要鼓勵教師系統分析教育問題,進一步規劃課程,將課程付諸行動,然后評鑒課程實施的過程、內容與結果,并在必要時重復這一教育行動循環。

一般而言,教師進行行動研究需要獲得校外課程專家的協助與專業指導。這種專業支持要在校長的統籌安排下才有可能實現。而且,為使教師有信心與能力進行行動研究,校長要創造條件讓教師學習,以使教師具備行動研究所需要的能力。此外,還需要校長鼓勵教師不斷嘗試,進行長期的課程行動研究,以保證課程的有效實施。

在課程實施行動研究的螺旋式循環中,校長首先要指導教師明晰其關注的問題,并考慮可能的解決途徑。例如,是否要實施某項新的課程方案,具體行動步驟是什么,如何將該方案通過行動付諸實施。就行動研究的程序而言,要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領域與焦點,要規劃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尋求合作,采取行動實施監控與搜集資料證據,并進行評鑒與反饋。在這一行動過程中,校長要創造條件,督促教師持續地監控自己的思考過程與實際行動,使教師不斷進行自我觀察、反省、討論、學習與再規劃,最后,使教師以正式方式評鑒自己的行動研究,并把行動研究結果作為進一步重復行動研究循環時修改課程計劃與課程行動的依據。

(四)創設校內合作團體,形成制度化的持續發展

在學校課程改革過程中,需要持續進行團體的自我分析與反省批判,以改進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種種努力。有研究指出,如果教師從學校組織發展過程中獲得越多的支持協助,其課程實施就越容易成功。㈣可見,團體組織的發展是協助課程實施的一種方式。在一所學校能否形成合作的團體,團體是否注重對課程實施進行反省批判與自我分析,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長的領導與管理。

篇10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課程研究流派眾多,名師輩出,主張紛呈,其中在“語文”前面添加定語以凸顯自己主張的更成為慣常之舉。從積極意義解讀,這無疑表達著語文專家、學者以及教師們對語文的熾熱情感、深入探索與不懈追求,這些立論也是對語文教育研究的不斷激活。但無論何種流派,抑或哪家之言,小學語文研究首先都應是“兒童派”“兒童觀”,不管謂何“語文”,都首先應是兒童的語文,因為是兒童學語文,“兒童”成為語文不可替換的恒定主語。

教學研究說到底是兒童研究,對兒童的認識和發現理應成為教師研修的第一專業,是每一位教師終身的修行。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在不斷探索要“到哪里去”的同時,還要時常省思我們“從哪里來”,也就是要回溯到小學生語文學習本質和規律的源頭,這一回溯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向著兒童本義的回溯和回歸。

回到兒童的語文,回到兒童的閱讀,要研究和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學什么、讀什么,二是怎么學、怎么讀。“學什么、讀什么”,指向語文學習的內容和載體,一方面指閱讀的文本(選文),共計12冊國標教材作為小學語文國家課程的“例子”固然重要,但不能、更不可能要求其承載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無限責任”。因而在國家課程的引領下,在教材學習的基礎上,面對浩如煙海又紛繁雜陳的讀本讀物,我們有責任為孩子們選擇、推薦最適合的、最優秀的作品。閱讀也是有季節秩序的,對于小學生,兒童文學作家專為兒童所寫的兒童文學作品理應成為小學六年的首選閱讀文本,無論科幻、魔幻,還是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無論詩歌、童話,還是散文、小說,其中的人物、事情都與兒童的生活最近,與兒童的想象最近。應該說這一大類讀物就母語兒童文學而言,擁有著大量優秀經典的作品,能夠滿足兒童的閱讀需求。這是力學小學作為校本閱讀的主流推薦,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尊重學生對讀物的自主選擇和個人偏好。2003年以來,學校推出“一位作家?一套叢書?一本經典”,每年寒暑假為全校學生精心遴選、擬定分年段的兒童文學推薦讀本,在假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各年級、各班級還精選其中的作品作為新學期組本、班本讀書會的共讀內容。當然,我們主要推薦兒童文學閱讀,并不表明我們排斥其他讀物,作品適合兒童,作品足夠優秀,完全可以進入兒童閱讀的視域。

另一方面,面對整套、整本、整篇的兒童文學作品,教師在文學課、閱讀課、讀書會等課時上,還需要通過精選、優化和整合,將其轉化為適切的教學內容,編輯為“兒童文學閱讀與欣賞”校本活頁教材,提供給兒童閱讀。2013年,學校語文組共同研發“兒童文學閱讀與寫作”校本教材,三至六年級共編寫四個分冊,以七大主題――中外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小孩們”“大人們”“經典人物”“探險經歷”“奇幻世界”“動物世界”“風景畫面”等為單元架構,對優秀的中外兒童文學作品進行主題化重構。此校本教材將搭載“兒童文學閱讀與寫作”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融合,與國標教材對接,并科學嵌入學期課時計劃,實現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的互補共建。

“怎么學、怎么讀”指向語文學習的形式和方法,語文學習古已有之,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數十位泰斗級大家均有經典性學術論斷,可謂博大精深,但語文學習作為母語學科,又有其自身的一般規律和基礎方法,這恐怕就是各家之言的共性之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的性質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教育的特點是“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語文課程性質與語文教育特點揭示了語文學習的一般規律和基礎方法,在此基礎上,小學語文教育必須遵循兒童性。關于“兒童性”,海德格爾認為教學的本質就是“讓學”,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讓熱愛(讓愛),一個是讓實踐(讓知)。讓兒童閱讀,讓兒童言說,讓兒童寫作,讓兒童評價,“讓”是教學理念,也是教學方法,更是教學的智慧和境界。即便是再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閱讀指導的方法、引領的路徑如果沒有從兒童出發,其結果只能是迫使兒童淪為學習的機器和閱讀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