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經濟發展規劃范文
時間:2024-03-30 17:26: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集體經濟發展規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堅持科學規劃。實施“擴張鎮駐地建設中心,發展臨城綜合經濟和程東工業經濟兩大區域,搞好市區東外環路及延伸線、省道海線、市路柴線三條道路兩側規劃開發,發展機械加工、房地產開發、農副產品加工、種養特色農業和山林開發及旅游五大產業,重視發展臨城物流產業、繁榮城鄉商貿業”的經濟發展思路,不斷調整優化一產,做大做強二產,積極發展三產,用重點項目建設拉動重點區域發展,用重點區域發展完善發展框架,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發揮臨城優勢。按照城市建設統一規劃,積極進行拆遷清償和舊村改造,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房地產開發特色產業,先后規劃建設了坊苑社區、金運小區、紫景花園、東苑社區、福來美景、文匯花園小區等居民住宅區,開發面積達到70多萬平方米,已有8000多戶、22000多名居民入住,加快了農村城市化進程。
(三)注重工業立鎮。積極實施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帶動戰略,臨城綜合經濟發展區域、程東工業發展區域與鎮駐地建設遙相呼應,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現擁有各類工商企業350余家,初步形成了機械加工、電子產品、儀器儀表、有機玻璃、檔案裝具、塑料制品、紙制品及印刷、木器加工、皮革和草藝品、建材化工等為主、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工業生產體系,同時注重臨城商貿物流業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四)穩固農業產業。因地制宜規劃開發,2萬畝水果、1.7萬畝經濟林、1.5萬畝大姜、1萬畝植種、5千畝瓜菜基地和12處養殖小區等“六大高效農業特色產業生產基地”不斷鞏固發展,并形成一定規模?!坝伞迸拼蠼?、“天賜寶”牌蘋果等農產品名譽中外,以肉食雞為主的畜牧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是“省級牧業強鎮”。特別是積極興辦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天賜寶物產有限公司、利食品有限公司、六和飼料集團分公司、太豐種業有限公司等農產品加工企業起到巨大的龍頭帶動作用,形成了“市場+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鎮“十二五”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黨的十七大、十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堅定信心、乘勢而上、攻堅突破、積極作為”的工作基調,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壓奮進,凝心聚力,干事創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快發展總攬全局,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不斷深化企業改革,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注重科技進步,提高開放層次,立足本鎮實際,不斷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經濟運行質量,全面實施“科教興鎮,農業穩鎮,工業立鎮,商貿活鎮,改革開放強鎮”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堅持原則
1.堅持突出發展主題。不斷強化發展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挖掘國民經濟增長潛力,以發達地區和周邊鎮區為榜樣和對手,在影響全市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上求得突破。
2.堅持改革開放。努力推進各項改革,增強企業生機和活力。在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方面大做文章,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和外向度,促進其盡快與國際經濟接軌。
3.堅持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優化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中的基礎性作用。以效益為中心,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在加強基礎產業,壯大優勢產業,培植主導產業方面實現重點突破。
4.堅持實施“科教興程”戰略。把眼光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提高到人才資源的培養上,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切實把經濟發展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
5.堅持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統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圍繞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環境污染控制、生活質量改善等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較大的問題實施一批重點項目。
6.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揚民主,反腐倡廉,打擊犯罪,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鞏固社會安定。
(三)目標展望
要以打造城東新區為目標,通過五年時間的努力,全力打造出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社會和諧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的新。
1.經濟更加繁榮。積極轉方式、調結構,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搞好科學規劃,建立以大企業為引領、產業相對聚集的專業化特色園區,推進品牌建設工程,進一步提升企業影響力和競爭力。爭取到2016年,鎮級財政收入比翻一番達到1.5億元,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5億元,年均增長12.8%(可比),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4億元、11億元和10億元,年均增長14.2%、12.9%和13.4%,一、二、三產業比例調整到16:44:40,全鎮經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2.群眾更加富裕。以城帶鄉、以企帶民致富效果明顯提高,勞動力實現充分就業。建立土地流轉機制,土地資源優勢得到更好發揮,農業增收、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更多家庭擁有自己的產業,家庭存款明顯增加,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改善。人民生活在全面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上,部分村莊向富裕階段邁進。到2016年,人均生活費收入達到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萬元,農民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90%的家庭擁有汽車或摩托車。
3.城鄉更加文明。夯實文化根基,講究明禮誠信,叫響“誠信”品牌。倡樹文明新風,廣大群眾在家庭中尊老愛幼、善待親人,在崗上敬業愛崗、盡職盡責,在社會上團結互助、遵紀守法,全民文明素質明顯提高。
4.社會更加和諧。全面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社會治安循序有較大改善。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村環境面貌得到進一步改善,創新社會管理,民主化、制度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社會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社會矛盾和違法犯罪案件減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
三、鎮重點企業情況
1.東一粉末冶金制造有限公司。該項目位于市鎮蔣家村東、海路以南,項目投資人蔣志亮先生,在大慶市有大慶市德匯汽車配件經銷有限公司和大慶市中德汽車經貿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在車輛及車輛配件、紡機配件經營方面擁有廣闊的銷售市場及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建立車輛配件生產基地,籌資在市鎮新建“東一粉末冶金制造有限公司”。項目投資人根據國內車輛、紡機配件市場的需求及原企業已擁有的銷售渠道,在市鎮蔣家村村東征用土地76畝,投資9600萬元,新建廠房3.37萬平方米,設計四個車間,主要生產車輛、紡機零配件,年產量3000噸,全部供給原有客戶。項目風險小,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項目總投資1.2億元,資金全部由投資人蔣志亮籌集?,F該項目已完成投入1300萬元,完成了項目立項、環評、土地等各項審批手續和開工前期的準備工作。擬于2008年3月正式開工,2009年12月建成投產;其中2008年投入3000萬元,完成廠房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裝備生產車間兩個,再于5300萬元,按規劃完成生產性、生活性等各項建設任務,項目全部竣工。項目全部竣工投產后,年產車輛、紡機零配件3000噸,預計年銷售收入6250萬元,年利稅1600萬元。
2.省福利泡花堿有限公司。該項目由福利泡花堿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位于村南、海路北側。項目占地136畝,開工建設,總投資1.5億元,建筑面積32000平方米,共建設安裝4條生產流水線,年生產固體泡花堿20萬噸。2010年完成銷售收入2.6億元,2011年銷售收入預計超過3億元,產品產量達到22萬噸左右。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增強規模,福利泡花堿有限公司對該項目進行投資擴建,占地40畝,總投資4600萬元,新建12000平方米標準廠房一座,新上固體泡花堿生產線一條。于2011年1月開工建設,計劃于2011年12月完成車間建設和設備安裝。項目投產后年可增加固體泡花堿產量10萬噸,增加銷售收入1億元,實現利稅320萬元。
3.利食品有限公司。利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鎮政府駐地村南,是中日合資企業。該項目始建于2000年,注冊資金50萬美元,占地10畝,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現有員工80人,資產總額950萬元。公司主要生產辣椒粉,產品全部銷往日本。2011年,年產辣椒粉650噸,實現銷售收入2400萬元、利稅201萬元,創匯379萬美元。2010年,該公司提供土地,引進日本美水株式會社,獨資興建“美水()凈水器設備有限公司”項目,于2010年3月啟動一期工程建設,2011年6月開始營業。這是日本美水株式會社在中國設立的首家凈水器設備生產廠,其產品經衛生部質量認證,目前已先后在上海和設立區域總(2011年9月在市大華商場北、北路928號設立總)。該項目主要生產多種型號的高檔凈水器,具有非常廣泛的市場前景。
篇2
關鍵詞:城市規劃;管理對策;經濟發展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to speed up the cit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engaged in the city planning perspective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anagement of city planning at present, how to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theory of scientific city planning, city plan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一、城市規劃管理問題對策
1、強化城市規劃的嚴肅性
加強城市規劃的法制化進程,包括規劃階段和實施階段都要注重法律的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規劃的嚴肅性,這與城市規劃的性質分不開,法制建設是保證規劃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真正將我國城市規劃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但目前地方性法規仍然需要完善。因此,要避免規劃失效,使城市朝著人類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必須加大執法力度,推進執法進程。完善執法措施,強化對規劃主體和客體的約束機制。
2、搞好生態城市建設
生態城市一詞發端于上世紀7O年代初,由于世界工業的大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污染達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自然環境減少了,人們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界遭到了破壞,于是許多發達國家開始大力推進生態城市的建設,并注重環境的保護,他們提出:不能犧牲下代人的利益來維持今天的奢侈。所以西方發達國家對于生態城市建設有著豐富的經驗,我們要注重借鑒并加以吸收,在城市建設中要節約保護水資源,加大環保力度,建立健全與生態城市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加快生態城市的建設步伐。
3、加強公眾參與,確保規劃公開
城市的規劃管理涉及不同利益主題的行為,政府、開發商、投資者、普通市民等與城市的規劃管理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在城市規劃管理中要完善有關信息公開制度、群眾參與程序,構筑起不同主題都能在城市規劃管理中得到順暢表達的體制機制,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法律上,政府應當設計一些公開城市規劃管理的信息的范圍、時機、方式等制度,保證政府在從事城市規劃管理的行政行為時,能充分聽取有關利益主體的呼聲.
4、要突出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個性
在城市規劃建沒管理中,要根據城市的歷史、人文、自然條件,從城市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標志性建筑等多個方面,充分展現城市的個性特征,精心塑造城市的特色形象。要努力在城市的特色、個性上做文章,使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成為創優環境、積聚人氣、推進發展的無形的“金字”招牌。
二、加強科學城市規劃編制理論
1、樹立歷史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感
城市規劃編制工作意義深遠,它是為城市將來的發展繪制藍圖,是一件面向未來為子孫后代謀福利的大事。規劃工作部門以及與規劃有關的工作部門肩負著這一光榮的歷史使命,應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聚精會神、高質量地把規劃編制工作切實做好。
2、打破利益格局,完善規劃體系
打破目前規劃主管部門不一、政出多門、各自為政、自我規劃的格局,從根本上解決規劃種類太多太濫的問題,構建一個覆蓋城鄉、規劃體系完善的“大規劃”格局,將各部門規劃納入“大規劃”體系,從而避免規劃自相矛盾、利益錯綜復雜、協調利益困難和政出多門等現象的發生。完善規劃體系,將國土規劃、城鎮密集地區規劃、城市群規劃、經濟區規劃等區域性質的規劃納入規劃體系,作為政府認定規劃貫徹下去。規劃一經審查通過,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部門、任何個人、任何開發商都不得違背,也無權違背。要樹立規劃意識,強化規劃觀念,嚴格按規劃辦事,確保規劃的權威性。
3、多方參與編制,共同制定規劃
城市規劃是一門大學問,科學編制城市規劃離不開多方參與,這就要求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實行開放式規劃編制,讓盡可能多的專家與技術人員參與城市規劃編制和規劃方案論證。同時,讓更多的社會組織和公民參與規劃討論,參與規劃方案制定。城市規劃是城市各方利益的重新調整,必然涉及社會各方面的利益,政府要廣開言路,吸納民意,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減少后續規劃實施中的阻力。
4、加強監督管理,保障和諧發展
在城市建設中,應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努力避免建設性破壞、建設性浪費,要切實保護城市生態資源和環境。開發、建設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防止拆了建、建了拆的重復建設,切實加強質量監督、管理,杜絕豆腐渣工程。加強綜合協調,防止不同主體的互相扯皮,現在電力、電信、燃氣、給排水等都涉及地下,由于缺乏統一調控,各自為戰,導致沒完沒了地挖土填埋,互相干擾,浪費嚴重,這種情況必須提到重要議事日程,盡快加以解決。要加強監管,把違法建筑處理在萌芽狀態。
三、城市規劃經濟發展要求
1、堅持“以人為本”,把握規劃的前瞻性與經濟性的辯證關系
人是我們人類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根本,沒有人,再好的東西也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因此,城市規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正確把握規劃的前瞻性與經濟性的辯證關系。緊緊圍繞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這一中心議題,既要顧及一個地方的經濟實力,把握規劃的經濟性,講究量入為出,又要洞察宏觀發展大局,看到本地方未來發展的趨勢,適度超前,把握規劃的前瞻性,做到既照顧經濟性的前瞻性,又照顧前瞻性的經濟性,使規劃的前瞻性與經濟性和而辯證統一。
2、堅持“科學發展”,把握規劃的科學性與前瞻性
要堅持“科學發展”,把握規劃的科學性與前瞻性,高起點地定位城市目標,高標準地編制城市規劃。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中心城市與周圍縣(市)的發展,人口、資源、環境的和諧發展,科學論證并確定城市的定位、功能、規模、發展方向,使城市規劃經得住歷史的檢驗。要盡快建立健全領導、專家、群眾相結合的規劃決策機制,完善規劃管理體制。要著力提高規劃隊伍的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積極引進和培養規劃設計人才,進一步理順關系、加強管理、夯實基礎。要放開規劃設計市場,舍得付出代價,吸引國內外的優秀規劃單位參與規劃,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參與評審,選出優勝方案。要大力推行城市規劃公示制度,強化規劃決策的公眾參與和規劃實施的社會監督。
3、堅持“因地制宜”,把握規劃的特色性與經濟性
一個城市沒有了特色,就好像一個人沒有了靈魂。要堅持“因地制宜”,把握規劃的特色性與經濟性,做足做好特色規劃這篇文章。充分發揮一個地方固有的自然資源和歷史底蘊優勢,努力打造特色城市、歷史文化城市。在不刻意、不強掘的前提下,將一些在歷史上起過進步作用的人文歷史挖掘出來,規劃并融入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在保持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時,立足實際,根據地方的財力,適度超越,規劃好城市的目前與未來,給子孫后代的城市發展留下無窮的空間與彈性。
篇3
TD-LTE系統中的技術主要包括基本傳輸技術、多址技術、編碼調制技術、MIMO技術和幀結構等多種關鍵技術,針對TD-LTE系統的關鍵技術,舉例分析如下。
(一)TD-LTE的OFDM技術
OFDM技術,采用基于正交頻分復的頻分多址技術,與以往不同的是,OFDM技術各載波通過彼此疊加和正交而避免干擾的形式,不但能夠提高帶寬資源的使用度,同時,頻率利用率也有相應提高。OFDM技術的關鍵技術,在于其調制和解調,主要是通過離散傅里葉變化DFT實現,致使調制簡單化,同時,循環前綴CP,也是OFDM技術的一個關鍵技術。
OFDM技術,是TD-LTE無線網絡規劃關鍵技術中的多址技術,有著高效的頻譜利用率、簡便的接收機、強化的帶寬擴展性和易于幫助實現MIMO系統,以及易于與同鏈路自適應技術相結合等優點,但由于OFDM技術的峰均功率比較高,降低了射頻功效效率,進而導致了發射機射頻模塊在資金投入和耗電方面有所增加。同時,OFDM技術的時間和頻率同步,也降低了OFDM技術對時間的同步誤差的反應能力。此外,OFDM技術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其小區間的干擾??梢酝ㄟ^跳頻OFDMA、加擾等方式完成正交。
基于OFDM技術的上下行多址方式,能夠通過提高投入資金和較為復雜的技術的方式,幫助TD-LTE系統獲得更高的數據頻率。而且通過SC-FDMA的使用,解決了OFDM眼中的高PAPR問題。
(二)TD-LTE的多天線技術
TD-LTE的多天線技術,也稱為MIMO技術。主要是在發送端與接收端,通過設置多條天線的形式,來完成信號復雜的接收和發送任務,從而增加系統容量。系統容量的提升,能夠加快信息傳輸速率,借助信息冗余度的增加,還能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這種技術模式,關鍵在于能夠提高對空間復用的頻譜利用。同時,通過該技術對系統傳輸可靠性的保障作用,將接收機的靈敏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能夠有效地提高系統容量和小區覆蓋半徑。
(三)TD-LTE的物理層技術
1、幀結構。在TDD雙工模式下,TD-LTE系統的幀結構,其主要功能是為在同一工作頻率的上下行提供占用資源的時間和位置信息。2、物理層資源塊。TD-LTE系統的物理層資源塊,主要包括資源單元(RE)、資源塊(RB)、資源單元組(REG)、控制信道單元(CCE)等四類資源塊,且具有OFDM技術的多址特點。3、物理層信道和物理信號。物理層信道主要包括上行和下行信道,用于承載來自高層信息的資源單元。
二、TD-LTE無線網絡規劃
TD-LTE無線網絡規劃,主要步驟包括網絡規模估算、網絡規劃需求分析、覆蓋容量仿真、站址選擇和無線參數規劃等幾個流程。在規劃TD-LTE無線網絡上,可以通過TD-LTE網絡頻率規劃、TD-LTE網絡覆蓋規劃、TD-LTE網絡鏈路預算、TD-LTE網絡容量規劃和TD-LTE網絡規劃仿真,以及TD-LTE參數規劃等幾方面進行。1、TD-LTE網絡頻率規劃。為了解決小區間的干擾,在TD-LTE網絡頻率規劃階段,應該提高對頻段的分配和復用。通過同頻組網或異頻組網的方式進行。2、TD-LTE網絡覆蓋規劃。TD-LTE網絡覆蓋規劃,具有覆蓋對象多樣化,編碼調制方式多樣化,以及幀結構支持覆蓋極限功能的進一步提高等特點。通過采用由覆蓋目標計算覆蓋半徑和由覆蓋區域半徑計算覆蓋速率等兩種方法,進行網絡覆蓋規劃。3、TD-LTE網絡鏈路預算。在規劃的仿真前期,需要采用鏈路預算的方式,估計系統覆蓋的性能。4、TD-LTE網絡容量規劃。TD-LTE網絡容量規劃,主要是采用系統仿真、實際測量統計數據的方法,獲取小區吞吐量、小區邊緣吞吐量信息,便于站址的選擇。5、TD-LTE網絡規劃仿真。具有多天線增益配置、承載參數配置和ICIC干擾消除功能,以及無線資源調度等特點。6、TD-LTE參數規劃。包括鄰區規劃(需要考慮各小區覆蓋范圍及站間距等)、頻率規劃(根據需要采用同頻或異頻組網)和擾碼規劃(在覆蓋區交疊處,不分配互相性較高的碼字對)等三種。
三、結束語
通過對TD-LTE無線網絡規劃關鍵技術的研究探討,能夠幫助實現TD-LTE無線網絡的合理規劃設計,以及幫助未來TD-LTE無線網絡的部署工作展開。
參考文獻
[1]劉金藝. TD-LTE與異系統室內分布干擾分析和建設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05,(01)
篇4
分析寧波杭州灣新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特別指出了發展集體經濟的困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新形勢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4條出路:一是選好領導班子;二是發展和管理雙管齊下;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發展規劃;四是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關鍵詞
農村集體經濟;現狀;對策;寧波杭州灣新區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保持村級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維護社會穩定的必然要求,是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保證,也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客觀需要[1]。
1新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寧波杭州灣新區陸域面積235km2,海域面積353km2,托管一個鎮———庵東鎮[2]。2010年,新區農村行政管理體制調整后,庵東鎮管轄的行政村由原來的11村3居委變成現在的23村3居委(均為村居合一)。
1.1底子薄,差距大,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受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距。一些位于建成區、沿主干道或處于開發區塊的村,通過租賃經營、開發三產、土地整理等,能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但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基礎較差的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個別村除上級政策補助收入外,基本無穩定的其他收入,形成“貧困村”。2010—2014年,23個村集體資產總額為8.23億元(圖1),平均每村3578.07萬元,但村落文化宮、道路、河道等公益性資產3.38億元,占總資產的41%,銀行存款、土地征用款、出借資金、農民公寓等其他資產4.21億元,占總資產的51%,而市場、出租房屋、三產投資等經營性資產只有0.65億元,僅占總資產的8%。顯而易見,各村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存量資產有限。收益與資產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多,資產積累也越快,收益少,資產積累也越慢,貧富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以2014年為例(圖2),收入最多與最少的村之間的差距達近千萬,其中經營性收入差距最大的2個村之間近600萬元。
1.2思路窄,辦法少,集體經濟收入不穩定受村干部個人業務素質、發展意識等主觀因素以及資金、政策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新區各村基本上依靠舊模式、老方法發展集體經濟,創新意識弱,辦法少。2010—2014年23個村經營性收入和非經營性收入各為8978.84萬、33909.86萬元。對經營性收入與非經營性收入的組成分析發現:經營性收入以租賃收入為主,農業承包上交、三產投資為輔,平均每村每年分別為58.89萬、2.23萬、2.15萬元。除此,基本無其他收入來源;非經營性收入包括土地征用收入、上級補助收入、捐款贊助收入、利息收入等,平均每村每年分別為28.20萬、201.17萬、1.42萬、24.68萬元。顯然,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狹窄,收益不高,不能有效地將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轉化為資本,導致集體經濟增長舉步維艱。以2014年為例,村級非經營性收入為8129.12萬元,占村級總收入的74.3%,而經營性收入僅為2818.26萬元,占25.7%??梢园l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最主要的來源為上級補助收入。但政策補助具有不穩定性,一旦取消,將導致收入的大幅減少。
1.3積累少,支出多,集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成本提高,村級支出均有增加,但對于經營性收入本身就少的村而言,資金壓力大,產生了新債務,出現邊還舊債邊添新債的現象。截至2014年,雖然只有8個村有實際債務,但總數高達3288.11萬元。從債務組成分析,主要來源為經營性負債、公益性負債和“農房兩改”項目的負債,各占負債總額的31%、14%、23%,其中經營性負債和公益性負債普遍存在,且數額較大。從村級支出來看,2010—2014年村均每年總支出391萬元,年均增長29%。其中管理費用、社會福利事業支出、構建固定資產支出分別占總支出的17%、35%、和33%。過多的支出導致各村入不敷出,既難以形成資產積累,又增加新的債務,致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舉步維艱,后勁不足。
2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對策
在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寧波杭州灣新區各村要不斷完善自我發展的機制,吸收外地發展成功的經驗,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創新思路的工作方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2.1配強配好村級班子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關鍵[3]一個集體經濟壯大的村必定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要建好領導班子,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選取懂經營、有影響力、能帶動集體經濟發展的能人作為村級班子第一人;鼓勵和引導懂管理、有技術、會創新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優化班子結構。二是要加強對村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業務水平的培訓,組織有效的考察學習,有目的地開展經濟形勢分析,更新村干部的觀念,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加大考核激勵機制,提高村干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2.2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以發展強管理,以管理促發展完善村級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審計與監督。精簡自聘人員,減少管理費用;爭取上級政策補助資金建設基礎設施,對惠民工程實施一事一議籌資酬勞的模式向單位和個人募集部分資金,降低村級建設成本。
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環境新區黨工委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扶持,同時要繼續實施以區帶鎮促村惠民政策,爭取更多的資金向農村傾斜。合理安排年度村級補助資金,既要安排資金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村域,又要幫扶經濟薄弱村,還要統籌兼顧其他各村。順著國家“十三五”規劃的發展思路,按照杭州灣新區的發展方向,各村要結合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合理做好近期發展規劃,制定好長遠發展目標。
2.4努力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在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基礎上,選取有條件的村率先實行公司制等發展模式。嘗試政府入股或是邀請有實力有意愿的企業入股,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減少發展啟動資金。單個村的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采取村村聯合、村鎮聯合、村企聯合等模式打造區域經濟、模塊經濟,或者以項目為載體實行多村合作,村企合作,可使村級集體在充分發揮自身能力的同時借用外力發展經濟。
3參考文獻
[1]江玉英.歙縣森村鄉五措施發展村級集體經濟[EB/OL].[2015-11-10].
[2]寧波杭州灣新區辦公室.寧波杭州灣新區:新區簡介[EB/OL].(2015-07-21)[2015-11-10]
篇5
截至2013年底,中新廣州知識城范圍內征地共涉及18個村、1個社區,面積達到4090公頃(62350畝)。其中,征地面積處在第一檔次(600~699公頃)的是何棠下村和楓下村,征地面積分別達到696.68公頃和661.53公頃;征地面積處在第二檔次(300~399公頃)的是燕塘村、黃田村和佛村,征地面積分別是399.91公頃、360.66公頃和300.64公頃;征地面積處于第三檔次(200~299公頃)的有四個,分別是鳳尾村、湯村、長庚村和重崗村,征地面積分別達到273.58公頃、253.24公頃、248.58公頃和230.91公頃。
中新知識城征地空間分布主要以2020年為時間分界點,2020年以前規劃征地面積為2024公頃(30360畝),而2020年以后規劃征地為2066公頃(30990畝)。中新知識城2020年以前征地占整個征地規劃的49.5%,而2020年以后征地占整個征地規劃的50.5%。
1、中新知識城留用地規模劃分
中新知識城留用地規模規劃分為近期留用地布局、中期留用地布局和遠期留用地布局。
近期留用地布局。蘿崗區在征地的過程中,考慮到重點項目引進、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集聚等多重因素,規定各批次的征地過程中都可以使用留用地,前提條件是符合土地利用總規劃、城鄉規劃。
中期留用地布局,又稱2020年留用地布局。中新知識城規劃2020年留用地共322.3公頃,其中符合2020年土地規劃建設用地的留用地為189.2公頃;在已征地的4090公頃范圍內的有153公頃。
2、中新廣州知識城留用使用情況
留用使用主要包括留用地性質和留用地開發。中新廣州知識城留用地性質主要分為工業用地、商業用地、商務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地四種。一般而言,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規模較大。2020年留用地中工業用地和商務用地分別達到105.73公頃和122.75公頃,占留用地面積的比例分別為33%和38%;而遠期留用地規劃中工業用地和商務用地分別達到212.82公頃和162.30公頃,占留用地面積的比例分別為37%和28%。這充分表明,留用地的主要用途在于工業和商業。
二、蘿崗區農村集體經濟留用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1、留用地產權不明確
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等文件中,對農村集體土地收益、增值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存在缺陷,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享有的集體土地行使權是不充分的。同時,地方性的文件規定,集體經濟留用地不能以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個人名義進行登記管理,而要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名義進行登記管理,且不允許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把土地分配到集體組織中的個人。
農村集體經濟留用地的產權分割政策不明確。在《廣東省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留用地管理辦法》和《關于貫徹實施〈廣東省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留用地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文件中,都沒有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用地的產權問題。只是規定留用地原則上保持集體土地性質,而在城鎮規劃范圍內的留用地可以征收為國有土地。留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或通過其他形式用于經營性項目和工業用地,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公開假意的程序和辦法,通過招拍掛土地市場方式進行。
在政府實際操作層面,由于留用地產權不明確,致使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村民個人在地方政府實際征地的過程中對留用地的地塊選址、留用地價值等方面只有簡單的知情權,沒有實質性參與土地估價、議價和定價的過程,農民合法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很難得到保障。
2、留用地規劃不詳細
廣州開發區留用地規模只是根據征用地的10%進行保留,但是,沒有對其用途、地塊的選址等進行合理的規劃。沒有對留用地的規模進行詳細的規劃。從《廣州市蘿崗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中可以清楚看出,在土地規劃中,嚴格控制城鎮建設用地擴張規模,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大力推行城鎮建設用地集中布局和產業集聚,總體上形成中新知識城與七個城區共同發展的土地利用空間格局。到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刂圃?443公頃,城鄉建設用地總規??刂圃?0373公頃,城鎮工礦用地總規模為8900公頃;而全區耕地保有量為515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4500公頃。而對經濟留用地沒有進行總體的規劃和控制。
3、留用地政策不夠細化
首先,國家層面的關于土地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第二次修訂)》(簡稱《土地法》)、《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土地管理的決定》、《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其中《土地法》第二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但是沒有進一步將集體土地在征收的過程中進一步細分為留用地和非留用地,留用地的土地性質、土地用途、開發性質等都沒有相關的解釋,從而會引起留用地在項目開發實際操作過程中較多的問題?!秶鴦赵宏P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第十六條“要高度重視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規劃管理”中規定“利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進行非農建設,必須符合規劃,納入年度計劃,并依法審批。嚴格禁止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嚴格禁止‘以租代征’將農用地轉為非農用地”?!秶鴦赵宏P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第十三條“妥善安置被征地農民”中規定“對有穩定收益的項目,農民可以經依法批準的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入股”。以上的文件均沒有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土地征用過程中的留用地問題,留用地如何儲備、如何評估、如何入股、留用地開發、留用地項目處置、留用地項目的增值分配、留用地融資抵押等一系列問題均未涉及。
其次,廣東省關于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方面的政策法規主要有《廣東省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留用地管理辦法》、《關于貫徹實施〈廣東省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留用地管理辦法施行〉的通知》、《廣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以上的文件雖然對廣東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的留用規模、選址、補償方案、開發模式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范,但是對于留用的性質仍然沒有完全界定清楚?!稄V東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留用地應當依法轉為建設用地。留用地原則上保留集體土地性質;在城鎮規劃范圍內的留用地可征收為國有土地”。這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規定了留用的性質問題,但是還比較含糊,在實際操開發過程中,地方政府和開發商都不敢輕易開發留用地。
三、農村集體經濟留用地有效利用開發的政策建議
為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同時滿足重點項目的用地需求,使蘿崗區成為“知識經濟先行區、自主創新示范區、智慧城市樣板區、宜業宜居生態區”,要切實做好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極大限度地利用開發好農村經濟留用地,使之既能有效統籌城鄉空間資源配置,優化城市空間功能布局,保護好耕地資源集約節約可利用,保證經濟留用地合理開發,又能確保國家、省乃至市縣等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促使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進一步明確留用地產權
首先,要進一步明確留用地在國家征用的過程中產權轉變問題,即由集體土地轉變為土地的過程中,應該享有國有土地在市場上同等的待遇,不應該進一步區分為集體留用地和非集體留用地,應統一視為國有土地,按照市場價格統一在市場上流轉。其次,明確留用地項目產權問題,主要指留用地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的產權分割問題,產權分割問題又進一步涉及到房地產前期購買問題和后期轉讓問題。
2、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的規劃管理
對經濟留用地要嚴格按照可建設征地(符合“兩規”)的10%返還留用地,同時結合中新知識城開發建設實際情況,采取“貨幣補償、物業置換、實地返還”等多種方式,確保被征地農民合法利益得到保障。應按照中新廣州知識城當前征地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的需要,對農村經濟留用地進行總量控制,并結合蘿崗區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也能保障國家建設用地需求。結合知識城發展的階段和規劃,按照“服從規劃、同一部劇、合理安排、節約集約使用”的原則,對農村集體經濟留用地的選址進行科學合理的統一安排。由蘿崗區政府、廣州經濟開發區和中新廣州知識城會同國土規劃局等單位進行規劃,鼓勵各個村之間實現跨村選址、集中連片區留地。
3、加強農村經濟集體組織留用地的開發管理
首先,要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規劃、重點項目發展規劃等要求,對留用地進行有序開發,鼓勵公益性項目,限制環境污染項目。其次,在對農村留用地的開發管理過程中,應該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功能、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引進計劃等,將中新知識城合理劃分為核心區、一般區和邊緣區,分類對留用地進行開發建設。對核心區應該遵循城區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從而提高城市規劃和建設檔次和品味。再次,對留用地要采取規劃、開發和監管并重措施,有效盤活留用地,加快中心城區發展,同時有效壯大集體經濟,在征地的過程中,要全面考慮留用地政策的適應范圍、留用地指標核發、留用地指標管理、留用地指標使用等,從而能夠合理對留用地的位置、規模等進行科學布局。最后,進一步完善留用地項目開發方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出讓開發應該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選擇自主開發、留用地貨幣化、合作開發等模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城鎮規劃的基礎上,對集體經濟留用地進行自主開發。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項目可以根據新建項目用地實際需求出發,參照國有土地出讓方式,以招拍掛方式在土地市場上進行公開出讓。為進一步規范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出讓,可以先通過土地儲備中心備案,通過土地評估機構對留用地進行客觀評估,交易過程公正公平合理,使集體經濟組織和個人的利益最大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根據自身實力和合作方的需要,共同開發農村集體經濟留用地。
篇6
一、曾集鎮基本情況
曾集鎮位于沙洋縣城以西20公里,區域面積222平方公里。轄22個村2個居委會297個村民小組,家園08戶、42387人,農業耕地面積10.63萬畝,屬全縣農業大鎮。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7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601元。全鎮以農業種植為主,由于地理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自然資源貧乏,產品結構單一,被列為省、縣貧困鄉鎮。
二、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現狀
調查表明:全鎮24個村(居)級經濟組織全年收入為360.67萬元,其中變賣集體資產及處置資源收入22萬元,接受饋贈及捐款收入177萬元,上級轉移支付及附加費補助等收入155.2萬元,葛滬線占地流轉費6.47萬元。當年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有9個(曾集、龔廟、萬里、張港、官集、雷都、肖堰、六冢、青橋),年收入3-5萬元的村有4個(范店、孫店、張池、雷巷),年收入1-3萬元的有7個(民主、太山、曾巷、陳閘、古椿、金雞、柴集),年收入在1萬元以下的有2個(團結、煙廟),還有蔡廟金橋2個村無集體經營收入。全鎮農村資源經過“三資”清理,擁有魚池、“四荒”地、水面、機動地及山林資源共9067畝,其資源存量及運行狀態見圖表1。
目前,村集體支出一般包括:村干部工資、村民誤工費用、生產性開支、辦公費用、基礎設施維修及償還歷欠債務。從調查情況看,大部分村難以承受上述開支。因為只要村集體開展公益事業建設,特別是遇到天災人禍急需償還債務,就必需負債運行或挪用村干部工資才能維持。近幾年來,在強大惠農政策大背景下,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可是一般都要求村集體配套投入或農戶自籌部分資金(如道路修建、堰塘改造、水渠硬化),為調動基層群眾的積極性,籌集配套資金,各村只好“化緣拜佛”,有的村“香”錢花了不少,就是未見真“佛”,無奈之下只有靠借貸,于是又形成了新的債務。截至底全鎮24個村(居)集體均為負債村,負債總額高達2644.89萬元,其中有15個村負債在100萬元以上,村平負債達到91萬元。
三、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癥結
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日趨哀弱,既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村級發展活力不強等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集體意識薄弱,發展動力不強。部分人錯誤地認為中央大氣候是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在現階段集體經濟發展無關大局。多數村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發展意識不強。
(二)增收渠道不寬,增收后勁乏力。全鎮農村集體經濟收入中直接經營收入過低,支撐集體經濟收入主要靠上級財政補助,村級集體經濟增長空間變小,缺乏后勁。
(三)村級債務過重,阻礙經濟發展。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積累超過1940萬元,當時條件較好的孫店、煙廟、雷都、張池、陳閘、青橋等村現金存款均在100萬元以上,到90年代初在“大力發展村辦企業,消滅經濟‘空殼村’”口號下,各村盲目上馬辦企業、開挖漁池、搞“普九”達標、架程控電話,由于缺乏市場引導,加之人才技術缺乏、管理混亂,其結果都是血本無歸。到90年代后期各村花光所有積蓄后全部走上負債之道,事后還要承擔高額的利息,從此村集體經濟一蹶不振。
(四)經濟人才匱乏,發展意識不強。受村級換屆選舉影響,發展集體經濟無長遠規劃,加之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質偏低,其主要精力都放在家庭經濟及日常工作上,對于發展村集體經濟只能做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另外,大部分有經濟頭腦的能人一般自主創業或外出經商務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集體經濟發發展壯大,致使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人才極度匱乏。
四、發展集體經濟的辦法及思路
發展村集體經濟,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對此,必須樹立發展信心,打破瓶頸制約。
(一)加強班子建設,樹立發展信心。目前,發展村集體經濟絕大多數村干部談虎色變,其主要原因是沒有走出過去發展集體經濟失敗的陰影,對此,必須要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樹立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信心。首先要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秉公辦事的人選進班子。要注意從能人、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其次是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干部的培養教育,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通過市場經濟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水平,用好的典型、經驗激發他們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恒心和本領。要讓村干部意識到,作為一名村干部,不抓集體經濟發展是失職,抓不好集體經濟發展就是不稱職。
(二)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
一是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列入農村經濟工作的總體規劃中,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制定好本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合理確定指標,組織職能部門抓好實施,并從信息、人才、技術、立項等方面給予幫助。
二是財政應從支農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的周轉金,農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金融部門應安排一定的貸款扶持發展集體經濟,在稅收、工商管理上,對村級興辦的集體企業和各種經營項目適當給予減免。
三是對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干部制定獎勵政策,使村干部的報酬增長與集體經濟的發展、集體積累的增加有機掛鉤,形成內在的激勵機制。
(三)堅持因地制宜,找準發展支點。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引導各村立足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緊靠集鎮的曾集、蔡廟、雷巷、曾巷、柴集等五個村要依托集鎮優勢,發展村辦企業,特別是發展具有環保前途且有增收潛能的“小磨麻油”、“農家餐館”等小型企業。雷都、金雞等村要依靠水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水”文章,目前雷都村水上觀光旅游項目已初顯規模并已顯現效益。孫店、張池、蔡廟三個村要利用“正邦集團”等大企業落戶本地之優勢,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同時,還要積極探索新的發展途徑,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如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該鎮目前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9家,其中“五洋農機專業合作社”年初被評為“全省十佳”。
(四)加強資產管理,壯大集體經濟。
一是要盤活村集體資產。據統計,全鎮目前各村還有漁池、荒地、水面、機動地、山林等資源8261畝已發包到期被無償使用,60多畝資源被閑置,近340余畝資源被侵占;11個村還有閑置的房屋、校舍多平方米。對此,應制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辦法,該包則包,亦賣則賣,利用原有的集體資產優勢謀發展,鞏固“三資”清理成果,防止集體資產流失。
篇7
新津縣地處四川省成都市三圈層,全縣轄12個鎮鄉,86個村、15個涉農社區、1256個組。近年來,隨著推進城鄉一體化,“三個集中”進程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特別是組級集體經濟有較大發展,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仍然較慢。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實行的是三級所有、組為基礎的體制,村級只是一個行政管理機構,絕大多數村(社區)沒有經濟實體。以來,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和扶持村級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縣農村集體經濟正在積極穩步發展。
一、現狀
1、經濟現狀。全縣村級現有資產6602.75萬元,其中:貨幣資產1219.67萬元;應收款1198.71萬元,其中50%以上是農戶三金尾欠;庫存物資4.73萬元;林木資產417.41萬元;長期投資53.23萬元,短期投資1.6萬元;固定資產3658.38萬元;在建工程49.02萬元;負債總額963.94萬元;所有者權益(積累)5638.81萬元,主要是固定資產積累,大部分資產是非經營性資產。
2、收益情況。,全縣村級總收入3387.04萬元,其中:發包收入520.89萬元,補助收入73.61萬元,投資收益14萬元,其他收入300.04萬元(大部分是農戶土地流轉收入,要分配給農戶)。支出總額3016.16萬元,其中:經營支出2480.78萬元,管理費用299.96萬元,其他支出235.42萬元。收益370.88萬元。在全縣101個村(社區)中,無收益的村13個,占13%;有收益的村88個,占87%。當年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64個,5-10萬元以上的村9個,10萬元以上的村15個。
由此可見,我縣村級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大多數村組的收入只能維持日常工作開支,部分村組基本無集體經濟收入,因此全縣村組基本無集體經濟收益分配,農村村組集體經濟分配主要是資產性的分配(土地征占費)。
二、主要做法
1、落實責任,增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自覺性。為提高村干部工作質量,增強村級發展集體經濟的自覺性,各鎮鄉建立了黨支部崗位目標責任制,把黨建和經濟工作任務下到支部,責任落實到支部書記,按照表現評優樹先,按照能力選拔干部。調動了村級班子和村干部的積極性,增強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突出抓了村級財務的管理,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將村級財務全部收歸鎮鄉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統一管理,實行“社有鄉管”。取消了村級招待費,每年可節省開支20多萬元,減少了集體資產浪費,增加了農村積累。同時針對各村債權債務嚴重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通過對帳目進行認真地清理、公開,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減了負,松了綁。
3、更新村干部思想觀念,解決發展集體經濟信心不足的問題。為增強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各鎮鄉經常組織村干部加強對市場經濟知識的學習,走出去參觀學習,從而解放了思想,增強了競爭意識、超前意識和開放意識。
4、幫助貧困村理清發展路子。貧困村由于家底子薄,村干部對發展集體經濟往往缺乏信心??h上相關部門針對貧困村致富無門路,發展無思路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重新制定發展目標,結合各村實際,按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的原則,因地制宜,各打各的優勢仗,各唱各的拿手戲,尋求自己適宜發展集體經濟的路子。
二、存在的問題
1、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臨近城鎮、集鎮的村,集體經濟較為雄厚,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特別是二、三產業發展較好。而邊遠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集體經濟一般比較薄弱。目前,除新平、五津、鄧雙、永商四個鎮外,其他鎮鄉集體經濟都很薄弱。
2、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缺乏發展的資金和資本。從目前村級經濟現狀看,全縣村級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64個,占63%。在5638.81萬元積累中,主要是固定資產積累,而固定資產大部分是非經營性資產,如村委會大樓、提灌站、學校等,難以形成資本。
3、地域條件影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在丘區,雖然土地資源較豐富,但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投資環境差的影響,集體經濟發展的難度也較大。在全縣20個薄弱村中,丘區就有9個,占45%。
4、個別村干部開拓創新精神不夠,發展集體經濟思路狹窄。當前村干部抓集體經濟發展有兩怕:一怕擔責任,創辦經濟實體失敗后,給集體造成重大損失,遭群眾譴責;二怕困難,由于村級經濟薄弱,發展集體經濟面臨諸多問題,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求發展。
三、案例情況
目前,我縣村級經濟發展最好的是方興鎮花碑社區。方興鎮花碑社區與大邑韓場交界,有18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3081人, 耕地3000余畝,距縣城9公里。前,村級收入只有0元,主要是收企業管理費和門市租金。村級經營性資產只有村委會80平方米門市。,社區借城鄉統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東風,積極鼓勵和推進農民集中居住,目前已有156戶農民進入小區居住。通過土地整理、撤院并院,新增土地1276畝,其中360畝由社區經營。預計,社區集體收入可達34萬元,比猛增32萬元,他們的經驗是:
1、主動出擊抓機遇。以來,隨著推進城鄉一體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社區干部一方面做好宣傳教育群眾工作,積極投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另一方面,積極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開展土地整理,鼓勵農民集中居住。通過格田整理、廢溝處理、完善水利設施、撤院并院等,將新增土地中的360畝由社區經營,為發展社區集體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
2、依托專合組織發展集體經濟。社區依托川浙花碑蔬菜瓜果專業合作社、方興鎮創新合作社、方興鎮食用菌合作社規模種植蔬菜瓜果,社區不僅實現了土地流轉收益28.8萬元,同時也帶動當地600戶農戶增收。
我縣經濟狀況最差的村是金華鎮五星村。金華鎮五星村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678戶,農業人口2028人,耕地面積1116畝,人均土地0.55畝。村集體資產總額3.41萬元(均是非經營性資產),負債總額49.73萬元,村級無集體經濟收入。多年來,村級開支主要是村民小組、農戶集資和鎮鄉的支持,其原因是:上世紀80年代,村辦企業(磚廠)虧損倒閉,使村上背上了40多萬元的沉重債務,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發展。企業虧損倒閉,給干部、群眾留下深刻教訓,重新發展集體經濟的基礎和信心不足。為此,我們建議:
1、該村要發展集體經濟,首先要解決債務問題,單靠村級經濟償還十分困難,擺脫了債務,才是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起點。
2、該村地處金華鎮政府所在地,與津華路、金普路、火車站相通,交通便利,有較好的投資環境,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條件,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積極爭取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項目,鼓勵農民到新型社區集中居住。農民集中居住后,可以發展第二、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土地整理、撤院并院后的增加土地,全部留作村集體統一經營或通過招商引資聯營等方式,逐步增加村集體收入。
3、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扶持,同時在信貸、稅收等方面給于支持和優惠,使該村集體經濟盡快發展壯大起來。
四、對策和建議
1、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民專合組織。以專合組織為紐帶組建經濟實體,發展集體經濟。各村(社區)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結合本地的產業優勢、產品優勢、地理環境優勢,以村委會為主體,村社合一組建相應的專業合作社或創辦經濟實體。通過開展產、供、銷服務和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2、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發展模式,結合本村的地理條件、產業優勢確定發展項目,制定發展規劃。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要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引導各村立足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等土地資源引進業主投資,盤活非耕地資源,加快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的轉化,增加集體收入;可以依靠村級成立服務組織,開展有償服務,增加集體收入;可以集體興辦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或收購公司,使農副產品在加工、儲藏、運銷等環節中實現多次增值,使集體收入與農民收入同步增長;可以依托地理優勢,開發飲食服務、商業流通、運輸等產業,增加集體收入。
3、結合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鼓勵農民集中居住,修建農民集中居住區,通過撤院并院,新增土地由村上通過調整,集中成片統一經營,其收益在保證組級和農民利益的前提下,村上參與收益分成,增加村級收入。
4、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一是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從能人、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二要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干部的培養教育。通過市場經濟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水平,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恒心和本領。
篇8
*市共轄16個鄉鎮(辦),275個行政村,農戶6.6萬戶,農業人口約為26.1萬人,20*年底,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96元。由于地域不同、經濟基礎不一,造成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均,村干部待遇懸殊過大。我市村級集體經濟主要分為兩個類型:一類是依托城市或者靠工業、資源等發展經濟村集體經濟實力較好的村;再一類就是純農業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村。
1、主要收入:據調查,我市部分村有村辦企業,有比較穩定的集體收入,剩余其它村集體經濟均薄弱,缺少有效、穩定的收入來源或資金保障,有的甚至是長期空白。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出臺了許多優惠扶持政策,各級政府也紛紛響應號召,在政策、技術、資金主面向農村傾斜。其中,資金補助成為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扶助措施,在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結構中占有較大比重。我市在申請上級政策資金方面補助的項目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通村公路、廣播電視“村村通”、土地整理項目、農田水利設施、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為主,爭取到的資金有多有少,但存在爭取難度大、資金到位慢、不定期、不穩定、臨時性、偶然性等特點。在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的構成結構中,這一收入來源只能列入偶然性的行列,不屬于長期、穩定、固定收入。
2、主要支出:(1)以興辦水利、改造低產田、修路架橋等公益事業支出為主,有利于村級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由于支出數量大、金額高,占總支出比重較大,一旦支出,將嚴重影響村級正常運轉,絕大部分村承受不起。(2)置辦辦公設備,維系村級組織正常運轉。(3)支付村干部誤工補貼。(4)支付各類報刊、雜志的訂閱任務。符合政策規定的各類報刊、雜志的訂閱雖然有利于農民的生產、生活,但由于村級集體經濟的貧乏,這類支出在村級組織也占到相當比例。
存在問題:
1、村級收支方面:稅費改革后,村級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村級組織收入主要依靠農業稅附加和財政轉移支付,同過去村級收入相比大大減少。而另一方面村干部報酬、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支出卻在不斷增加,收支嚴重不平衡,造成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窘境,有的甚至危及村級組織的正常運轉。
2、村級債務方面:村級債務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稅改后,以往通過搭車收費、“寅吃卯糧”的形式,緩解債務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村干部整天要為應付官司,找錢還債而奔波,耗費了村干部很多精力,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負債多的村即使有了一點錢,也要用于還債,根本無錢來辦事,搞發展。
3、村干部待遇方面:一是待遇差距懸殊,付出與所得失衡。村干部承擔了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的很多工作,但在待遇方面,籌薪低、上漲幅度小,退休無保障。二是政績好壞難分,干好與干壞一樣對待。農村工作難度不斷加大,不論是村干部干出成績或無所作為,都缺乏有效的獎懲機制。三是村干部“跳槽”現象嚴重,后繼乏人。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出現了沒能力的人想當村干部但干不了,有能力的合適人選又大多不愿意干,導致村干部撂挑子現象時有發生,后備干部嚴重匱乏。四是農村控制力明顯降低,部分地方歪風邪氣盛行,得不到有效地遏制,存在村委會被宗族勢力甚至是惡勢力把持的現象。
對策及建議:
1、加強黨的領導。一是進一步提高對加強村級組織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加強領導,加大力度,把村村級組織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上常抓不懈,圍繞“五個好”,加強村黨支部建設。二是加強村支部書記的教育培訓,積極發揮黨校、農廣校等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強化政策、法規、市場經濟必需的經營管理知識的學習,提高新形勢下做好農村工作的本領。三是采取積極措施,努力提高村、組干部的地位,用先進的典型教育人,用蓬勃的事業鼓舞人,用較優的待遇吸引人。
2、抓好村級民主制度建設。村務工作直接面農向民群眾,要改變過去那種行政命令、搞一刀切的簡單辦法,運用民主的辦法、思想政治工作的辦法和經濟的、法律的手段,融會貫通,綜合治理。在此基礎上做到三點:一要教育群眾。通過教育,提高群眾全局觀念、法制意識、議事能力,為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二要引導群眾。通過示范帶動、典型引路等形式,調動農民群眾在發展經濟、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主動性、積極性。三要依法按章辦事。搞好村級財務制度改革,對存入財政專戶的集體資金,做好編制計劃,審核報批等工作,實行財務公開,促進村務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3、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當前應著重解決好經濟發展方面不明,思路不清的問題,制定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將長期規劃與短期目標結合,大力扶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其次,對各鄉鎮(辦)的區位、資源優勢進行細分,投資對應的技術、信息及資金扶持,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第三,要強化“無工不富”的意識,特別注意引進外資,讓其獨立興辦工業項目,村級組織既可以少投入,無風險,又能在土地租金、稅收等方面受益,也可以以此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4、化解村級債務方面。一是摸清情況,建立臺帳。在全面清理、檢查、核實的基礎上,對村級組織承擔的債務,逐筆逐項進行登記,理出頭緒,建立臺帳,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多措并舉,逐步化解。針對村級債務利息多、增長快的特點,對高息債務,按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免息還本、停息還本、減息還本等方法,使利息與本金相剝離,杜絕或減緩債務增長。
篇9
(2003年4月3日)
同志們:
這次選派干部工作會議是按照省、市委的統一部署召開的,既是一次全年的工作安排會,又是一次培訓會。市里培訓班剛舉辦不久,我們就決定召開這次會議,足見縣委對選派工作的重視。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選派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貫徹落實省、市選派工作會議及培訓班上領導講話精神,謀劃新的工作思路,并就農村稅費改革政策進行專題培訓,希望通過培訓,使大家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提高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本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村級工作的水平,從而推動全縣選派工作扎實開展。在這里我想突出講兩個問題。
一、選派工作的階段性成果
大家到村任職以來,尤其是去年6月份全縣選派工作會議后,廣大選派干部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記黨的宗旨和組織重托,緊緊圍繞“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鍛煉干部”的目標,不畏困難,扎實苦干,在原有的基礎上,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這些成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在加強選派村思想政治建設方面,選派干部帶頭學習宣講,優化了工作環境,增強了搞好村級工作的信心和決心。在全縣村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中,大家率先垂范,將選派村的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有的選派村還被評為全縣村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村。去冬今春又開展了組織選派干部進組入戶宣講黨的十六大精神活動,據統計,全縣60個選派村共有28748人,參加了十六大報告的學習,選派村共集中宣講222場次,接受宣講的達63103人次,其中黨員3584人次,村組干部1854人,農民群眾57665人次,召開各種座談會191場次,參加座談的13444人次。通過有效的學習宣講,選派村的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思想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紛紛表示,要堅決克服“等、靠、要”的消極等待思想,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精力凝聚到發展經濟、增收致富、擺脫貧困后進的現狀上來。為選派干部開展工作打好堅實的思想基礎。同時,提高了選派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搞好村級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二是在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方面,選派村致力于優化班子結構,積極發展新黨員,村級工作逐步走上正?;4濉皟晌睋Q屆后,全縣選派村干部人數降至332人,35周歲以下的達182人,高中以上的有162人,女干部有68人,村班子結構明顯優化。各選派村同步抓好有關配套工作,做好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的推選工作,并按規定做好團支部、婦代會、民兵等配套組織建設和村委會下屬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等委員會的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截至去年底,選派村申請入黨人數達471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66人,已發展黨員160人。有的村改善了多年未發展黨員的狀況,一批政治素質好、年紀輕、有文化、有帶領群眾致富能力的優秀青年被吸收到黨內來,黨員隊伍進一步壯大,黨員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目前各村已基本上確定了繼任書記人選。廣大選派干部積極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真正發揮黨員議事會、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村務公開監督組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作用,村級工作逐步走上正?;?、規范化軌道。
三是在大力發展村級經濟方面,選派干部在積極帶領群眾調整結構、增加收入的同時,想方設法使村級集體經濟逐步得到發展。選派干部結合村情,找準問題,制定了三年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把選派工作的重點放在抓發展上來,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研究和掌握市場信息,以市場為導向實施發展項目。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向農民提供優良品種,傳授科學的種植、養殖方法,生產出高質量、高效益的產品,培植出一批種植、養殖業示范大戶,帶動了村級經濟的發展。至去年底,選派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425元,比上年人均增收200元左右。選派干部利用上級撥給的專項資金,運用市場的手段,千方百計發展集體經濟,采取招標承包、租賃經營、股份制等辦法,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項目。目前,選派村已投入項目資金總額達238萬元,爭取外來資金134.1萬元。發展種植養殖類、產品加工類項目共55個,選派村集體收入達103.93萬元,村級組織的經濟實力逐步有所增強。
四是在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方面,選派干部把滿足群眾所需、所盼作為重要任務,為群眾做了大量實事、好事。全縣選派村共修建村級道路105.05公里,開挖疏浚灌溉溝渠226.8公里,開挖當家塘64口,打抗旱機井650眼,修建校舍4308平方米,修建生產橋涵390座,幫助農戶獲得小額貸款102.6萬元,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304件。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絕大多數選派干部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選派村上訪、次數和治安案件發案率都有大幅度下降,已有不少村整體工作進入本鄉鎮先進行列。農民群眾得到了實惠,黨群、干群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
一年多的工作實踐表明,我縣的選派工作總體進展是順利的,發展是健康的,成效是明顯的,群眾是擁護的。但是與省、市委的要求相比,與所在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和不足,有的村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發展不平衡,有的鄉鎮重視指導不夠得力,對選派工作的支持、幫助不夠;有的村還不太穩定,主要精力還未能轉移到謀發展上來;有的村發展思路還不太清晰,專項資金使用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一些選派干部還存在“走讀”現象,有的選派干部與鄉鎮的關系還不那么協調,有的選派干部思想上產生了波動、有松勁情緒,被眼前的困難和矛盾所嚇倒,精神、銳氣和信心明顯減退;少數選派干部還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或急于求成,或抱殘守缺,一時還找不到工作的切入點。這些問題與不足,我們要高度重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實措施,盡快加以解決。
二、明確重點,扎實推進,努力完成選派工作任務
目前,大家的任職時間已經過半。要圓滿完成選派工作任務,做好今后15個月的工作至關重要。省委把今年定為選派工作的“關鍵年”、“突破年”,要做好“關鍵年”、“突破年”的工作,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廣大選派干部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大工作力度。我們已印發了今年的工作要點,市委在省里“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鍛煉干部”的總體要求下,又進一步細化、量化,提出“一個提高、兩個增加,實現五個一”的目標。一個提高就是要通過強化培訓、加強指導,切實提高選派干部水平和選派工作水平。兩個增加就是增加選派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增加農民收入。實現“五個一”,就是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選派村農民人均收入比所在鄉鎮人均收入多1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萬元以上;加大對繼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選拔、培養力度,確保培養出一名合格的村黨支部書記人選;帶出一支好隊伍,培養出2-3名村級組織后備人才;建立一套以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為主的規章制度,在規范村級工作上,發展、教育黨員上形成一些好機制、好制度。要實現上述目標任務,全縣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選派干部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細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節奏,扎實開展工作。
1、在加強領導和指導上下功夫,不斷推進選派工作上水平。做好選派工作的重點在鄉鎮黨委。各鄉鎮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強化抓好選派工作是本職、抓不好是不稱職,不抓就是失職的觀念,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選派工作的領導和指導。首先,要切實履行好職責??h選派辦已明確了鄉鎮黨委在選派工作中的職責任務,鄉鎮黨委書記作為選派工作的直接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鄉鎮黨委書記每月要專門了解一次選派工作情況,為選派干部出主意,解難題,幫助他們開展工作。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聯系選派村制度和選派單位尤其是縣直選派單位幫扶選派村制度。根據省委組織部和省選派辦的意見,今后將把鄉鎮領導干部聯系選派村制度落實情況列入年度考核鄉鎮黨委書記履行農組工作直接責任人和“六個好”鄉鎮黨委評比表彰的重要內容之一。各選派單位要把支持選派干部工作當作份內的事來抓,每季度要到幫扶村看望一次選派干部,幫助選派干部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幫助籌集發展資金,抓好發展項目。其次,要明確重點。對選派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要緊緊圍繞“一個提高、兩個增加,實現五個一”的目標來進行,這是今后我縣選派工作的重點,我們要按照這一要求,不斷強化領導和指導力度,保證這個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就當前來講,領導和指導的重點要放在幫助選派村選拔、培養繼任村黨支部書記人選以及村級后備干部人選上;放在抓好集體經濟的發展上。對已確定的繼任人選,鄉鎮黨委要適當給他們壓擔子,交任務,通過領辦發展項目等方法,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培養、鍛煉、考驗,并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抓好選派村繼任書記人選的選拔培養,是鄉鎮黨委和選派干部的重要任務。對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甚至毫無進展的村,鄉鎮黨委要列為重點幫助對象,加強指導,盡快找準發展集體經濟的項目。第三,要搞好分類指導。要根據選派村工作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指導。對工作出色的,我們將提出更高要求,促進他們的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對工作一般的,鄉鎮黨委要幫助分析原因,找到存在問題的癥結,促使他們盡快糾正、改進。對工作較差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認真幫助他們進行反思,必要時,鄉鎮要派員幫助。第四,要切實抓好督查工作。重點加強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督查,省、市明確提出要將專項資金的督促檢查與稅改工作的督查一樣對待。各選派村要及時將這批資金投入到項目中去,四月底前要把專項資金全部使用到位,屆時縣里將組織專項督查。從今年起,要把資金使用情況和村集體收入的增加情況作為選派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標準。
2、在發展農村經濟上下功夫,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和集體收入。抓好農村經濟發展主要是增加“兩個收入”,即增加農民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農民收入首先要注重改進為農服務的方式方法。要善于采用典型引路、示范帶動、說服教育的方法開展工作。多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生產指導等服務,其次要注意抓住工作重點、促進農民增收。當前,可以在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發展勞務經濟上,在幫助農民搞好土地流轉、維護農民權益上,在扶持種、養、加大戶發展上,在幫助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上下功夫,促進農民增收。發展村級經濟要與抓好村級示范服務基地建設相結合,各村要根據自身情況,按照“鞏固老基地、發展新基地”的思路,對村級示范服務基地建設進行重點投入,已建立基地的要進一步鞏固、完善、提高,未建立基地的要盡快選準項目,抓緊實施。
增加村集體收入的主要辦法要依靠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來實現。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僅能解決村級有錢辦事的問題,還可以減輕農民負擔。能有效地增強村級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因此,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決不僅僅是一項經濟工作,它更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我縣對發展資金的使用,總體情況是好的,發展的項目也充分發揮了效益。但也存在不敢用、不會用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存在變更使用、甚至挪用的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必須盡快糾正。同時,大家不能僅僅圍繞這4萬元專項資金做文章,這4萬元只是幫助選派村發展集體經濟的啟動資金,大家還要積極引資融資,主動想辦法,通過各種渠道,爭取扶貧資金和項目資金,努力把集體經濟做大、做強。
在促進集體經濟發展中,要注意從長計議,按經濟規律辦事,從當地的實際出發。一是要認真制定發展集體經濟的規劃。我們大家到村工作的時間只有三年,到明年七月份,絕大多數的同志就將離開,當你離開后,集體經濟能否增加1萬元,能否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長期產生效益,這是很重要的問題。要保持集體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就必須按照清晰的思路、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一步一步地抓下去,一任接著一任干,這樣才能避免出現短期行為,讓集體經濟長久發展下去。二是要搞活集體經濟經營體制。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搞活經營主體,采取招標承包、租賃經營、股份制等辦法,把經營體制搞活,使集體經濟獲得長久的生命力。三是要注意促進集體經濟走特色之路。我們的集體經濟大多數都是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的農業項目,本身就具有特色,我們應當把特色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創造品牌,如走無污染的生態農業之路,創生態品牌,使集體經濟獲得長久的活力。
3、在村級制度建設上下功夫,不斷推進村級工作規范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選派干部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盡快完善村級規章制度,做到有章理事,并帶頭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形成按規矩辦事的良好風氣。促進村級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最近,省委組織部和省政府有關部門聯合下發了《安徽省村務公開暫行辦法》和《安徽省村“兩委”工作規則(試行)》等一系列規范村級工作的重要文件,已經發給大家,我們的選派村要帶頭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文件精神。
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村班子接受群眾監督,改善干群關系的有效形式,是村級工作的一項根本性制度??h里也就進一步做好村務公開工作召開了專題會議,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朱成林同志提出,要把選派村建設成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示范村。所有的選派村要帶頭開展好這項工作,努力成為全縣搞好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的典型村和示范村。由于選派村以前都是貧困村、后進村,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多數也出現在這些村,所以選派干部要更加重視這項工作,切實做好這項工作,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規定和縣里的具體要求,進一步規范公開的內容、程序、形式和監管等工作。保證做到每季度至少公開一次。如果我們60個選派村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搞好了,全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就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村“兩委”關系協調是做好村級工作的基礎,省里出臺了操作性很強的規則,明確了村黨支部、村委會的職責任務,尤其是規定了重要村務的決策程序、決策方式,明確了工作目標責任制、報告工作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印章管理使用制度、檔案管理制度、村“兩委”自身建設制度,大家要嚴格按制度辦事,搞好村班子團結,保證村“兩委”充分發揮凝聚力、戰斗力。另外,選派干部還要協調好與鄉鎮的關系。
4、在提高自身素質上下功夫,不斷在實踐中經受磨練,健康成長。選派到村任職的干部都是經過選派單位精心挑選,組織部門嚴格考察后確定的。把你們送到基層鍛煉,也是為培養一批了解農村、熟悉農業、對農民群眾有感情的優秀人才的需要,是省委的一項戰略決策,各級黨委都對你們寄予了殷切期望,時刻關注著你們的成長。希望你們樹立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機遇感,按照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成長。
一要加強學習,提高工作能力。昨天,縣里已經召開了在鄉村干部中集中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學習教育活動動員會,本次學習教育活動,旨在使大家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豐富內涵和貫徹這一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大家要通過學習,不斷夯實理論基礎,增強宗旨意識、創新意識、發展意識。當前,不僅要把學習教育活動開展好,還要注重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農業實用技術知識和領導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既要向書本學,還要向實踐學,向基層干部、群眾學,并善于在學習中總結提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政策水平和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
二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選派干部任職的村都是貧困村或后進村,是困難較多的村,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村工作就是要幫助選派村解決困難,促進發展。選派干部要認清自己肩負的重任,正視困難,不畏艱難,堅定信心,勇于開拓,認真做好村級各項工作,創造出新的工作局面。
三要求真務實,扎實苦干。大家都是所在村黨支部的班長,是黨員、群眾的帶路人、領頭雁。因此,大家在作決策、辦事情、搞建設、謀發展時,要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珍惜民財民力,把有限的財力物力用到發展上,以取得實實在在、群眾認可、上下滿意的成績。要努力在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上花氣力,多做群眾擁護、支持的事情,為村級經濟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篇10
一、加強組織領導。
東北部與保康縣接鄰,村位于縣的北大門。平均海拔1300米。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48個戶聯責任區,574戶,2078人,國土面積65740畝,其中:耕地總面積6738畝,常用耕地面積4482畝,全村有黨員60人,兩委班子成員4人,2009年人均純收入4480元。根據市委、市政府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整體安排,局黨組在年初安排工作時,指定一名黨組成員、紀檢組長負責對口幫扶新農村建設工作,并明確捍衛科為具體工作科室,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做到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一是去年年初,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宜辦文〔2010〕17號文件精神,結合板廟村實際,共同制定了板廟村2010-2014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發展規劃及幫扶工作思路。進一步理清了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二是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建明同志親自率局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科室兩次到該村調研,與鄉、村領導交換意見,共商該村發展措施。三是分管局領導先后三次帶領工作隊員到板廟村,與村領導班子銜接幫扶的具體措施,落實幫扶的具體工作。
二、積極開展幫扶工作。
完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一是促進新農村建設。根據板廟村目前全村仍有6個戶聯理事會管轄區未通公路,需新修道路9.2公里;兩個戶聯理事會管轄區內與??到尤?公里路段需要硬化;2個戶聯理事會管轄區內92戶230多人的平安飲水問題未得到解決;3個戶聯理事會管轄區500畝農田未得到改造等實際困難,積極爭取市扶貧辦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落實基礎設施改造資金3萬元。同時,局克服困難,壓縮行政開支,幫扶資金1萬元。推動板廟村村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解難事,二是堅持辦實事。做好事,真心幫扶。局領導班子先后兩次集體到該村,對6名困難黨員走訪慰問,送去2400元慰問金、新棉被6套、新棉衣6套。同時,考慮板廟村地理位置偏遠,交通方便,村民就醫難。局專門協調市委衛生所、市政府衛生所醫務人員兩次到該村為群眾開展免費義診活動,50多人次受益,并無償送去價值6000多元的藥品,受到當地群眾的熱情贊揚和好評。
四、協助該村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幫扶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各項政策,去年。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體要求,以協助農民增收,發展農業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快產業調整步伐,協助該村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任務指標。
一)去年。仍然實現了農村經濟生產總值15920400元,人均純收入到達了4680元。人均收入與去年相比增長4.5%通過房屋租賃、煙草銷售產值提成等形式,去年板廟村集體經濟實現大跨越,集體經濟收入超越60000元。
二)板廟村已初步形成了以煙葉、蔬菜和畜牧三大特色產業為主導的經濟格局。以市場為導向,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提高了全村的整體經濟產值。全村煙葉種植面積2800畝,比去年減少了300畝,產值為4460400元。
三)去年在煙葉減產既成事實的同時。比去年增加500畝,實現產值7500000元,去年產值的兩倍多,有效地彌補了村民因煙葉減產造成的損失。
四)畜牧業實現了發展。年初預計生豬出欄1600頭。比去年多150頭,實現產值1560000元。
- 上一篇:專項行動整治方案
- 下一篇:對現代物流管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