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的運營思路及方案范文

時間:2024-03-12 18:14: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媒體的運營思路及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媒體的運營思路及方案

篇1

Liu Cuihua

(Hu'nan Branch of China Tie Tong,Changsha 400016,China)

摘要:TDM電路交換退出歷史舞臺已成必然。本文對現階段鐵通的固網如何共享移動CM-IMS開展語音業務并實現完成融合提出解決思路。

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for TDM circuit-switched to step down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fixed network of China Tietong on the stage is how to share mobile CM-IMS resources, do voice business and achieve complete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關鍵詞:退網 固網 語音業務 融合

Key words:network back;fixed network;voice services;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9-0156-01

1鐵通網絡和移動CM-IMS現狀

鐵通PSTN網絡包括長途網、本地網和智能網。本地網有傳統的固網TDM網絡、在TDM基礎上實現了用戶屬性上移的固網智能化網絡(固網2.5G網絡),提供基本語音及補充業務、呼叫中心業務、智能網業務(預付費、卡類業務、增值業務(彩鈴、一號通、VPN等)和PBX接入用戶。

鐵通新建的城域接入網主要采用PON技術構建,直接接入語音客戶和PBX等設備,共享鐵通的互聯網接入軟交換網絡,鐵通的軟交換網絡規模小,無獨立的IP承載網,用戶帶寬和QOS無法保證。

中國移動于2010年初開始進行CM-IMS商用網絡的建設,已完成31省CM-IMS核心網建設,也進行了固網接入基本業務測試。部署面向集團用戶的統一Centrex業務平臺,提供多媒體電話及補充業務、融合VPMN、融合一號通、融合總機、傳真等業務。部署面向個人和家庭用戶的多媒體電話業務平臺,提供多媒體電話及補充業務、融合一號通、傳真等業務。部署多媒體彩鈴業務平臺,提供彩鈴業務。部分省已發展商用用戶。

2鐵通共享移動CM-IMS建設思路

總體建設原則:充分考慮PSTN網和移動CM-IMS網絡的實際情況,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網絡和用戶資源,減少投資,降低運營成本,保證用戶體驗效果的前提下,使用固網碼號資源,新增用戶按號段(至少千群位)接入IMS,共享CM-IMS提供的業務。既有網用戶根據業務需求及現網設備情況采用整局退網割接方式,接入IMS。 HSS在未實現共享之前,接入碼觸發的智能網業務由鐵通提供,簽約觸發的智能網業務由CM-IMS提供,分階段有步驟的推進固網和移動CM-IMS網絡融合。

目標網絡架構:鐵通所有用戶均割接到CM-IMS網絡中,鐵通公網IMS用戶開放的業務與移動用戶相同。用戶間網內互通,與其他運營商經移動鐵通融合GMSC互通。

3PSTN核心網及業務解決方案

充分保護現有投資、現有用戶線資源利舊、根據現網設備情況,達退網條件的局點,整局割接,用戶接入CM-IMS。方案如下:

①PSTN端局逐步退網,用SIP AG替換。②SBC有兩個建設方案。方案一:由移動建設SBC,根據業務規模,共用移動現網SBC、或新建SBC。方案二:由鐵通新建SBC,通過傳輸專線接入移動CE,經鐵通與移動間互聯系統接入SBC,除SBC外核心網設備由移動維護管理SBC、接入設備由鐵通維護管理。這種方案投資高,維護界面較不清晰。方案一較符合實際情況。③業務方面,多媒體增值業務共用移動統一Centrex業務平臺、多媒體電話業務平臺,及全國集中設置的多媒體彩鈴等業務平臺。

4軟交換網演進方案

從采用的基礎技術上看,IMS和軟交換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基于IP分組網;都實現了控制與承載的分離;大部分的協議都是相似或者完全相同的;許多網關設備和終端設備甚至是可以通用的。因此軟交換的用戶接入層原用戶的接入方式不改變。只需要對核心網絡層設備進行改造就可以融合到CM-IMS。一是鐵通NGN升級為IMS中AGCF網元,和S/I-CSCF網元直連。如果原軟交換網絡中無SBC的省份,需要新建軟交換SBC?;蛘攥F階段保持鐵通軟交換網絡不變,待軟交換設備到達使用年限后,軟交換核心設備退網,接入設備割接入移動AGCF。業務由IMS業務平臺提供業務。

5智能網演進方案

鐵通現有智能網業務可分為兩類,接入碼觸發業務(如預付費、卡類業務)和簽約觸發業務(如VPN、一號通、彩鈴等)。對于接入碼觸發業務,方案一是鐵通網絡保留SCP和SSP,通過在IMS網絡中設置接入碼路由數據在鐵通PSTN觸發業務。方案二是設置IM-SSF功能模塊,在IMS網絡中實現智能網業務觸發定制獨立業務平臺或與鐵通專網業務平臺合設。方案一實現簡單,不需現網改造,但存在路由迂回;方案二需定制業務平臺,與現網SCP進行兼容性測試,工作量較大。 建議采用方案一,在鐵通現有PSTN進行智能網業務觸發。對于簽約觸發業務,目前CM-IMS網絡已具備相關業務能力,有移動CM-IMS提供 (VPN、一號通業務由統一Centrex業務平臺提供、彩鈴業務由CM-IMS多媒體彩鈴業務平臺提供)。

6鐵通網絡與中國移動CM-IMS網絡互通方案

在確保鐵通用戶割接之后不改號的前提下,保證對原鐵通用戶的呼入正常,(需要)鐵通網把對割接用戶的呼叫(都)全部重定向到移動IMS網,該路由實施方案有兩種:一是保持現有網絡的結構不變,鐵通網關口局和移動IMS網不直連,鐵通網關口局和移動關口局互連,通過移動CS域的GMSC和IMSMGCF/IM-MGW互通;(呼叫多經過一個節點,增加時延。融合初期為達到快速共享業務適用。)二是鐵通網關口局和移動IMS MGCF/IM-MGW網直連,通過鐵通關口局和IMS網絡的MGCF網元互通。

7CM-IMS固定用戶接入過渡方案

固網用戶接入CM-IMS的終端主要設備有IAD、AG、IP PBX 、SIP WG。既有PSTN端局、模塊局用戶割接,用AG替代原有PSTN端局/遠端模塊交換設備接入用戶。既有PSTN局點具備DSLAM接入設備割接,交換局由接入設備AG替換,用戶接入后采用DSLAM將語音和數據分離,語音部分接入新建的AG,數據部分保持不變,仍接入中國鐵通IP城域網,AG上聯采用FE/GE接口,接入中國移動SBC。ONU設備內置IAD功能,以POTS接口或xDSL接口接入用戶,各類業務上行至OLT設備,由OLT設備將語音流量和數據流量分離,其中語音流量從OLT設備分流,通過城域傳輸系統接至中國移動IP城域網,通過中國移動IP城域網接至SBC設備。

8結束語

共享移動的CM-IMS,可以實現迅速提供固定和移動多接入融合的語音通信,快速部署面向集團、家庭和個人的豐富的融合通信。但從保護既有網絡TDM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的角度出發,TDM網絡完全退網最終實現完成融合還是一個長期過程。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DVB+OTT;精細化運營;智慧家庭;增值業務運營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7)03-00-02

0 引 言

當前,廣電行業正在經歷著由數字向智慧戰略轉型的重大變革,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和電信運營商視頻業務的大規模推廣致使傳統的以廣電行業為主導的視頻產業價值鏈正在悄悄變化。面向日益增溫的視頻業務市場,廣電運營商單一的產品和運營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有激烈的競爭環境,同時也無法滿足用戶不斷發展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DVB+OTT模式能更多更快的引入社會資源加入廣電產業,服務好各方參與者并實現精細化運營,同時分析視頻行業參與者的差異和自身優勢,更好的應對行業內外的競爭,謀求廣電行業的戰略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1 DVB+OTT模式

DVB+OTT是指基于原有廣電高品質DVB服務之上,引入海量互聯網OTT業務,與社會資源共建家庭信息娛樂生態系統,開啟家庭互聯網新時代。在DVB+OTT模式下,電腦、手機、平板、電視將融合統一,結合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打破現有觀看模式,是下一代家庭娛樂互通的新開始。

1.1 技術模式分析

1.1.1 “云”――平臺側

DVB+OTT平臺側需要結合直播信源、高清互動媒資內容、互聯網OTT內容等,最終實現陜西廣電DVB+OTT業務形態。平臺系統架構總體包含信源轉碼系統、融合CDN系統、內容管理系統、BO后臺系統(包括門戶和業務管理)及終端APK五個部分。DVB+OTT平臺支持獨立的運營支撐功能,同時通過標準開放的接口與公司已有BOSS、支付、廣告等系統完成集成對接,實現統一運營。DVB+OTT平臺整體架構圖如圖1所示。

1.1.2 “管”――網絡側

實現對260萬DVB+OTT或OTT業務用戶的網絡承載需求,需要對傳輸網、IP承載網、互動城域網、雙向接入網、DHCP系統進行擴容優化;對直播承載網、DNS系統進行改造升級;對原有雙向接入網或新建樓盤實施FTTH改造或新建,同時為滿足網絡安全需求,需在現有IP承載網、互動城域網、平臺系統側進行安全加固。整體網絡拓撲圖如圖2所示。

1.1.3 “端”――終端側

DVB+OTT模式下需要按照“軟硬分離、應用獨立”的原則開發設計智能開放的機頂盒終端及融合家庭網關。底層采用統一的主流硬件方案,支持真正意義的4 K功能。整體基于Android架構,參考TVOS標準進行定制化開發,保證應用的獨立性和可移植性,實現現有主營業務如直播、點播等業務的App化。

智能網關將基于已有網關進行能力擴展,增加物聯網能力、媒體分發能力、存儲能力等,可以進一步滿足家庭用戶對家庭設備的智能管控、媒體分享和存儲等個性化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視頻、網絡連接服務。

1.2 商業模式分析

DVB+OTT是一套可管可控的跨平臺、跨終端的視頻服務和網絡應用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方案不但為廣電新媒體運營商開辟了一種新的運營模式,對于傳統的有線數字電視運營商而言,在保持原有用戶和投資有效的基礎上,通過OTT方案的實施,提高了服務的多元化和智能化,投資比例相對減少,用戶使用也具有雙向選擇性。

DVB+OTT模式要統籌考慮云、管、端三方面的現有資源,充分利用DVB和OTT的互補屬性,彌補原有DVB單一模式下的短板,擴展IP化、多終端收視與互動的新業務局面。DVB+OTT業務形態的云管端如圖3所示。

2 精細化運營

現有廣電網絡公司運營模式基本都停留在基于單一DVB的基礎播控運營模式,在該模式下消費者作為付費主體購買基礎服務,運營商依靠直播、點播、時移、回看等基礎內容收取服務費。長期單一的業務形態很難為運營商增加更多運營收入,且整個產品運營體系的迭代多通過項目方式推進工作,這種推進方式開發多為一次性定制化,整體開發成果很難復用,難以形成可靠演進的產品運營體系。

在現有的DVB+OTT模式下,廣電網絡公司參考電信運營商精細化運營思路,將現有單一的運營過渡到增值業務運營、智慧家庭運營等,最終發展為針對以家庭為單位的個性化家庭服務運營。

2.1 增值業務運營

廣電運營商依靠直播、點播等基礎播控運營的收入已明顯趨于瓶頸,必須考慮利用增值服務發掘更多的新收入點。在DVB+OTT模式下,開放智能的開發環境更有利于引入更多類型的視頻類增值I務內容,配合多種增值業務運營手段(專題專區、互動活動等),達到促進用戶進一步消費,提升單用戶ARPU值的目標。這種運營模式更需要標準化產品,實現業務的快速上線和產品的快速迭代,同時運營模式發展成為平臺型服務,廣泛引入社會資源和合作伙伴,為其提供認證、支付、分賬等基礎支撐,形成良性循環。最終該模式可演變為基于平臺體系的線上、線下生態化運營體系。

2.2 智慧家庭運營

通過TV大屏能夠獲取的單一普遍化業務收益已經趨于瓶頸,因此運營需要開始走個性化服務路線。基于TV大屏載體,以“家庭用戶”為基調,提供以家庭為單位的個性化業務,通過電視購物、廣告、游戲等業務,開辟用戶非視聽類增值業務服務領域。產業鏈上的合作方能夠利用平臺對其賦予的開放性參與到實際業務運營中,平臺向其提供運營能力和運營途徑,使其能夠把控己方資源,并利用平臺獲得收益,從而提升運營的積極性和效率。

該階段的運營特點開始逐步形成T2O模式,通過個性化的家庭教育、家庭養老、家庭安防、智能家居等業務,形成行業化的線上線下服務體系。以運營商為主體,整合產業鏈資源,以平臺+生態為基礎來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支撐。在DVB+OTT模式下,智慧家庭運營可以理解為精細化運營的最高級階段,到了家庭運營階段,產業鏈上各環節的發展已經成熟,生態化的技術體系從支撐條件上給予了家庭服務軟硬件運營保障。

3 結 語

廣電運營商在三網融合進程中,與通信網和互聯網不斷融合,逐步發展到信息服務和應用服務中。目標用戶也從原來單一的大眾客戶、家庭客戶延伸到了集團客戶、政企客戶等。

面向不斷變化、不斷細分的客戶群體做好精細化運管將決定廣電未來業務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在完善客戶管理體系、產品管理體系及渠道管理體系的同時,更要明確精細化運營的目標并完善支撐體系的建設是廣電網絡公司亟待彌補的短板。只有不斷積累提升,面向客戶解決問題,努力提升產品的客戶價值,才能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謀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黃青山.廣電網絡精細化運營[J].世界廣播電視,2015(9):117-121.

[2]陳長偉,熊飛,劉系亮.精細化運營下廣電BOSS建設的思考[J].電視技術,2014(8):39-41.

[3]白雪.廣電運營商如何步入精細化運營時代[J].有線電視技術,2013,20(3):146-147.

[4]楊輝斌.DVB+OTT模式下廣電占領電視互聯網入口的探討[C].國際傳輸與覆蓋研討會,2013.

[5]趙俊杰.淺析DVB+OTT的發展[J].烽火科技,2013(1):20-22.

[6]姜志剛.淺談廣電DVB+OTT系統[J].中國有線電視,2016 (1):7-10.

篇3

引言

隨著有線電視數字化進程的推進,有線網絡正加緊雙向改造,以便于實現雙向、交互、多功能發展的新業務,從而其有線數字電視增值業務和相關數字電視增值業務相繼被提上發展日程。

在數字電視雙向網改造完成之后,業務開展范圍卻并不只局限于收視用戶,廣電應該拓寬思路,基于自身網絡特點和運營經驗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視頻監控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金礦。視頻監控和數字電視雖是兩個概念,但在技術上卻是觸類旁通,視頻監控本質上也是一種媒體業務,與廣電的主營業務不謀而合。開展視頻監控業務可充分利用廣電網絡豐富的HFC網絡資源,盤活線路資產,更具有管理統一、平臺統一、系統開放、運營個性化等優勢。

市場需求

據統計,早在2005年底,中國的視頻監控行業應用市場總產值就達到182億元人民幣,而且每年還在以2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已有專業從事視頻監控租賃的公司,目前該行業需求呈現兩大特點:

一是,需要實施視頻監控的范圍越來越廣闊,已經由傳統的安防監控向管理監控和生產經營監控發展,且要求監控點要多、面要廣。

二是,要求監控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網絡系統結合,實現對大量視頻數據的壓縮存儲、傳輸和自動處理,從而達到資源共享,為各級管理人員和決策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

隨著寬帶網絡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在Internet上進行實時音頻的傳輸需求已經越來越普遍,視頻業務也從傳統的行業應用,向著社會大眾消費領域快速蔓延。大眾在商業、社會管理、家庭應用等方面都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如何防范不斷出現的治安犯罪、偷竊和破壞,家中的老人、孩童、寵物意外傷害等情況;利用網絡進行遠程產品展示、遠程監控和管理等……有關數據表明,全球私人安防服務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年增長率為7.7%,在2009年保持在千億美元。一個面向普通大眾、潛力巨大的視頻業務市場空間呈現在了行業面前。

介入優勢

廣電行業利用有線電視網絡進入智能視頻監控領域有著其固有的先天優勢:

1、巨大的大眾用戶群優勢個人用戶同樣是視頻監控市場的潛在客戶群,通過在家中安裝攝像頭,用戶在遠端就可以通過Internet對住宅進行安全監控,而有線電視用戶遠遠超過電腦用戶,該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比電信更具優勢。

2、豐富的光纖資源隨著雙向網絡的改造,使得光節點逐步推向小區,光纖逐步推向用戶,有線電視網絡的光纖資源已經深入城市的各個社區角落,通過開展視頻監控業務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一步盤活線路資產。

3、媒體運營優勢雖然視頻監控和數字電視是兩個概念,在技術上卻觸類旁通,視頻監控本質上也是一種媒體業務,可在有線電視媒體網絡上統一承載,對于媒體資源的管理運營相對電信運營商根據經驗優勢。

4、完善的網絡管理平臺各地的有線電視網絡公司都有著自己完善的網絡結構和管理平臺,只需投入較少的人力、財力就可以實現視頻監控業務。

可以說,利用有線電視網絡進入視頻監控市場,為政府、行業及大企業用戶提供各種優質、特色服務,滿足各中小企業及個人用戶的特色需求,必將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解決方案

監控管理需要統一調度監控視頻流,實現系統管理、日常監控、網絡存儲和自我防護的功能。針對目前監控市場主要可分為商業(企業)和行業(專業)市場兩大類。根據兩種不同特點,有下面兩種相應的解決方案:

1、商業(企業)視頻監控解決方案

方案概述:主要針對商業(企業)視頻監控市場。適用于規模較小、性能適中、功能要求簡單實用的一般商業(企業)市場推出的基礎網絡視頻監控解決方案。

方案組成概圖如下:

方案特點:具備先進的系統架構、分布式高可靠存儲和流轉發、電信級設備可靠性、中心設備高度集成、部署使用方便、平臺級開放接口。

項目特征:均為新建項目,規模較小、性能適中、功能要求簡單實用一般的。對于這一類監控可將需要的各項管理功能集成在一臺設備上,提供網絡視頻存儲和點播轉發服務,可以對前端設備進行日常監控管理、解碼輸出控制和報警接收處理,同時實現中心日常監控所需的人機界面及自我防護監督功能,這樣可大大提高系統的綜合性能,易用性和性價比,有效避免中心設備的堆積、系統集成程度低、維護成本高、可靠性差、多設備協同實用難度大、易用性差等問題。

商業監控的服務對象是小機構,如住宅小區、企業園區、連鎖超市等,如高檔小區需要視頻監控保障業主的安全;連鎖店、托兒所等分散的用戶需要合適的視頻業務來提高經營素質;中小企業主要求能夠遠程隨時了解到生產線的情況、員工工作情況等信息,及時安排處理等,小機構用戶表現出對視頻監控的認同和使用意識在不斷的加強,產生了龐大的市場空間。

2、行業(專業)視頻監控解決方案

方案概述:主要針對行業(專業)視頻監控市場。適用于各種應用規模較大、要求高可靠海量存儲、定制與集成需求繁多的行業(專業)市場。

方案組成概圖如下:

方案特點:具備統一的監控平臺、先進的系統架構、高清實時的圖像質量、高實時性、專業可靠的海量存儲、創新的媒體分發機制、靈活高效的接入方式、智能便利的管理維護、電信級設備可靠性、豐富的增值業務、國際標準的高度鍥合。

項目特征:新建的和擴容均有,應用規模較大、要求高可靠海量存儲、定制與集成需求繁多,對圖像品質、實時性、存儲可靠性要求較高,大多具有結合行業業務特性進行定制開發的潛在需求。對于這一類監控需要高度融合統一的平臺架構,實現視頻監控系統的統一管理、統一控制、統一存儲、統一媒體轉發調度。軟件系統各部件之間需要采用標準的信令、媒體、存儲和視頻編碼協議,以實現各功能部件的靈活部署,系統容量可彈性擴展,并能結合行業業務特性進行定制采購。同時軟件平臺要保證電信級的高可靠性保證,滿足高端行業大規模的并發訪問、存儲應用的要求。

服務對象:包括平安工程、軌道交通、機場、公路、教育、醫療、金融、電力、監獄、環保、大型園區的聯網監控。

行業監控是視頻監控的主流應用,服務對象是政府管理、大型行業等集團用戶。監控的目的是以防范傳統三大安全風險(人為侵害、生產生活事故、自然災害)和行業管理為目標。隨著國際反恐形勢的嚴峻、國內和諧社會的建設、行業用戶需求的進一步激發,視頻監控已經在傳統的金融、公安、交通、大企業等得到了廣泛使用,形成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比如日漸升溫的“平安工程”建設正在政策的引導和扶植下,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潛力。

綜述上述兩種解決方案的組成和基本功能都包括如下四部分:

(1)前端系統包括攝像機、監聽頭、對講設備、報警探頭和編解碼器組成。編碼器分帶存儲與不帶存儲兩種,解碼器用來還原圖像。所有編解碼器都可以被監控中心的集成中心中心主機統一配置、認證和網管,維護使用方便。

(2)網絡系統所有前端編解碼器通過網絡系統和監控中心相連,實現各種信息的傳遞。網絡設備包括接入交換機、匯聚交換機、核心交換機和路由器等。注意在選擇這些設備時應內嵌豐富的安全特性并能針對監控的需求對組播等應用進行了優化,同時為廣域網組網提供完善的VPN解決方案。這樣就為監控系統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靈活和高性能的基礎網絡平臺。

(3)監控中心包括系統管理、視頻管理服務、數據管理服務、C/S客戶端、WEB服務、NVR網絡視頻錄像、流媒體轉發和VOD點播、基于軟硬件的流媒體交換服務、人機界面、中心防護、電視墻等。

監控中心建議采用比較成熟的集成監控設備作為監控核心設備,并分主機和輔機兩套。主機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管理服務器,對前端和中心的所有編解碼器、輔機進行統一配置、注冊和網管,可以對所有用戶的訪問進行統一認證。

(4)遠程監控遠程監控中心可以通過WEB客戶端訪問監控中心的主機,在授權范圍內實現基本監控功能,同時遠程監控中心還可以配置主機和輔機,實現二級監控,通過多級多域架構實現系統擴容和多級監控。

未來展望

目前,各大運營商都比較看好視頻監控這一增值業務,紛紛打造自己的監控平臺,2003年以來,中國電信以“全球眼”為品牌已經率先開始了視頻監控業務的試運行、中國聯通在其寬帶視訊業務中也在進行視頻監控業務的探索與嘗試,廣電運營商應當加快進入的步伐,并在重構中占據產業價值鏈的上游位置。

篇4

2020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肆虐影響了整個社會發展,很多行業因此受到沖擊,業務大幅萎縮。作為以體育賽事運營為主業的我們,感受最為深刻,從上半年的轉變思路主動破局,全員業務拓展,到下半年面對種種不確定性和壓力的情況下連續籌備和執行了2020年海南省帆船帆板錦標賽、第十一屆海帆賽以及2020年全國帆船冠軍賽。2020已然過去,回顧這一年的工作的點點滴滴,我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反思,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充分準備。

一、 2020年度工作完成情況

(一) 2020年第十一屆海帆賽工作執行情況

1. 賽事籌備工作

i. 賽前整體協調:在賽事籌備期內,明確各部門賽事組織架構和分工,統籌各部門工作清單及項目預算,賽事總體工作方案的上報,參與推進組委會、執委會及各屬地政府協調會議的召開;

ii. 屬地協調工作:完成了賽事場地的協調對接工作,幫助各部門有序駐場開展工作;

iii. 綜合保障工作:主導賽事的綜合保障工作,參與賽前的安保協調并完成了賽事的航行警通告的材料整理、保障會議的組織和申報工作;

2. 賽事執行工作

i. 綜合保障各部門在賽事執行中相互的協調和配合工作,確保賽事執行的順暢;

ii. 主持賽事執行協調會議的召開,對重點工作內容進行部署,處理各部門內部的工作銜接和相互人員支持;

iii. 指導現場賽事的安保、人員、車輛的疏導工作;

iv. 對突發性的事件進行現場協調;

3. 賽事收尾總結工作

i. 賽事結束后指導各部門的有序撤場,負責完成與場地方的驗收工作;

ii. 統籌指導相關部門賽事費用的結算;

iii. 完成對政府部門的賽事總結上報工作;

iv. 完成賽事的內部總結工作;

(二) 市場招商工作情況

受疫情影響,今年市場招商工作較為困難,2020年第十一屆海帆賽總冠名商確定為中國體彩,另根據賽事需求,確定了10家賽事供應商相較2019年贊助商數量減少一半(2019年總計完成22家贊助商)。海帆賽招商策劃工作,策劃部門配合招商部,完成2020年海帆賽招商通案、招商專案等招商方案,總計約15余個,較好的履行的招商配合工作任務。

(三) 自主帆船業務開展情況

2020年主導海帆賽自主帆船業務工作的開展,成立了自營業務項目小組,各部門轉變崗位角色,承擔起公司自營業務發展的重任,經過大家努力,我們完成了海帆賽帆船系列產品的設計,設計完成帆船海島游產品方案、一日及兩日團隊拓展活動產品方案、橫渡瓊州海峽產品方案、親子游活動產品方案、青少年帆船訓練營產品方案,明確產品價格體系,對全員開展產品推廣培訓工作并制訂了各部門業務目標及工作推進計劃。在業務拓展過程中,全年完成客戶產品方案15個,完成客戶產品服務70次(含移動客戶出海體驗服務) 。

(四) 參與執行2020海南省帆船帆板錦標賽和2020年全國帆船冠軍賽(470級)

(五) 總經辦職能性工作

協助陳總統籌部門政府及商業項目前期籌劃及方案統籌,在政府事務性對接中負責了部分公文統籌整理撰寫等工作。

二、 主要問題和經驗分享

(一) 海帆賽執行中的細節仍然問題較多,標準化的內容仍需進一步研究細化;

比如將開閉幕式這種大型活動的事前工作會議制度列入標準化工作手冊中,明確會議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和方案。明確對于賽事的供應商標準,服裝采購流程和標準?活動執行團隊人員標準是什么?硬件設備的標準?彩排的標準?杜絕可能出現的一切導致活動出現重大事故的隱患。

(二) 自主業務開展的驅動力不足

在2020年的自主業務工作中,雖然有成功的案例,但開發工作的不易也讓我們部分項目人員業務開拓的熱情受阻,從組織架構和工作職能上對明確自主業務的分工,非賽事運營期的工作職能要發在轉變,不能僅停留在賽事運營的思維上,同時在日常工作管理中要有清晰的業務管理范疇,從產品策劃、宣傳推廣、業務開發到產品執行服務,建立每個工作板塊負責制,嘗試不同的產品開發思路,加強與媒體平臺的合作。

三、 2021年工作計劃及建議

(一) 繼續做好2021年度海帆賽籌備工作

(二) 優化海帆賽賽事標準化內容

篇5

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 女|25歲(1986年9月12日)

居住地:深圳

電 話:139********(手機)

E-mail:

最近工作 [1 年5個月]

公 司:XX廣告有限公司

行 業:廣告

職 位:廣告創意/設計經理

最高學歷

學 歷:本科

?!I:媒體創意

學 校:香港城市大學

自我評價

具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優秀的項目策劃能力、方案撰寫能力和文案表現能力;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提案能力、并能根據客戶要求迅速做出反應;積極主動、耐心細致、講求效率、樂于接受挑戰,責任心強、具有較強的品牌意識、團隊意識及服務理念。

求職意向

到崗時間: 一個月內

工作性質: 全職

希望行業: 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目標地點: 香港

期望月薪: 面議/月

目標職能: 部門經理

工作經驗

2010 /4—至今:XX廣告有限公司[ 1年5個月]

所屬行業: 廣告

營銷企劃部 廣告創意/設計經理

1、平設計的資料整編,思路的發想、圖形開發、設計提案

2、項目的節奏把握,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工作

3、收集競品信息,參與制定品牌傳播計劃

4、設計市場推廣所需的宣傳單,產品手冊及海報等

5、負責區域內促銷活動的方案制定、執行分工、過程把控、方案總結

6、規劃管理企業品牌形象發展、檢查正在進行中的形象項目

---------------------------------------------------------------------

2009 /3—2010 /3:XX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1年]

所屬行業: 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市場經營部 客戶關系經理/主管

1、負責與某知名零售業企業印刷品合作項目

2、與客戶合作策劃各種運營活動,如:海報制作印刷投放,DM印刷推廣,店內裝飾陳列等

3、負責公司客戶的大型企業宣傳與形象設計工作

4、撰寫完成前期項目提案整合推廣策略方案

5、維護現有客戶,并在執行過程中,保持與客戶的良好溝通,發現問題能及時解決

6、配合公司各部門完成項目的實施工作

---------------------------------------------------------------------

2008 /7--2009 /2:XX藝術中心[ 8個月]

所屬行業: 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市場部 市場助理

1、根據前期客戶要求制定詳細計劃、報價、合同。

2、設計企業LOGO、企業宣傳畫冊、宣傳資料、廣告。

3、協助其他部門共同制作廣告宣傳文案。

4、獨立完成個案及效果圖,精通施工工藝及材料價格。

5、負責公司項目的策劃、市場調查、客戶滿意度調查。

6、協助客戶進行項目、活動的執行與協調工作。

7、把握媒體動向,協調維護媒體關系,完成媒體計劃。

教育經歷

2004 /9 --2008 /7 香港城市大學 媒體創意 本科

證 書

2007 /4 全國計算機等級二級

2006 /12 大學英語六級

2005 /12 大學英語四級

語言能力

篇6

關鍵詞:高校新媒體;傳播優勢;媒體運營;品牌形象新媒體

和大學品牌形象之間的內在關聯

第一,必要性。高校在社會上的形象,是“自塑”和“他塑”結合的產物。特別是在“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高校面臨著新一輪的機遇和競爭,要在激烈的內外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拓展傳播渠道,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新媒體傳播力,是高校適應時展需求、承擔大學職責使命、推動文化傳承創新、滿足師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第二,可行性。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主流社交工具,顯示出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極大優越性。新媒體最大的特點是賦予每個人創造并傳播內容的權利,社會化媒體的“社會化”特性將媒介與社會聯系起來,使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結合在一起。這為高校利用新媒體傳播優勢、擴大傳播效果、塑造大學形象提供了可行性。第三,緊迫性。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加快戰略轉型、深化綜合改革的關鍵時期。高校在改革發展的同時,不免會面臨內外部的嘈雜聲音,對外需要獲得更多社會認同和支持,對內則需要凝聚師生校友共識、集中力量干大事。必須充分運用輿論引導作用,引導師生、大眾與學校間的雙向互動和表達,不斷鞏固師生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提升高校新媒體傳播力緊迫性與日俱增。新媒體服務大學品牌建設的現狀及問題第一,認識程度方面仍存在深淺不一的問題。當前,許多高校對于新媒體運營仍缺少必要的、應有的重視,對其意義、地位、功能、作用等認識尚不夠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工作才是硬指標,宣傳是軟指標”的觀念,重實干、輕傳播的現象普遍存在。第二,頂層規劃方面仍存在不明不晰的問題。一些高校無論是從人力、物力、財力等配置,還是從規劃、方案、實施等操作,都把重心放在了更有顯示度的外媒報道上,沒有意識到新媒體在對外宣傳中的實際作用。此外,很多學校校園媒體平臺之間條塊分割嚴重,相關部門各自為政,缺少交流溝通協調統籌機制,學校官方平臺和二級平臺“兩張皮”,使新媒體工作經常陷入“獨自為政”的尷尬境地。第三,傳播內容方面仍存在不精不新的問題。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傳播工作思路、方法還停留在傳統媒體時代,不敢或者不愿意進行工作模式的創新,習慣于用傳統的思路和辦法做新媒體工作。一些高校在運營新媒體時直接將傳統宣傳的內容原封不動地復制到新媒體平臺,導致平臺運營陷入僵化、缺少關注的困境,有些傳播內容受眾不愛看、看不懂、看后無法“消化與吸收”。第四,互動渠道方面仍存在不暢不通的問題。傳統宣傳模式下,高校更注重信息傳播而忽視受眾反饋,一味采取冷冰冰的單向傳播模式,導致新媒不“新”。在熱點與輿情事件發生時,少數學校會使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回應,多數高校擔心新媒體平臺使用不當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通過新媒體平臺和師生、公眾的交流與面對面對話的情況仍非主流,導致新媒體的互動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第五,人才梯隊方面仍存在不強不專的問題。新媒體工作對人才素質有特定的要求,既要具備新媒體傳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同時還要有較強的創新思維。這些都對新媒體從業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使他們普遍面臨較大的工作壓力。高校普遍存在新媒體人才不夠用、不適用、不被重用的現象,新媒體工作人員積極性、主動性不夠,隊伍建設薄弱,使高校新媒體建設受到制約。

以新媒體助力大學品牌形象構建的幾點思考

篇7

作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基地,上海浦東軟件園經過22年不斷的探索,浦東軟件園的園區建設碩果累累――郭守敬園、祖沖之園、三林世博園、昆山園先后建成投入運營,川沙園項目也于今年1月8日正式啟動。

同時,上海浦東軟件園的“智慧園區”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并被工信部軟件司列為全國首批“智慧軟件園區”建設試點單位。上海浦東軟件園(下簡稱“浦軟”)正在朝著創建一個宜居宜業的“世界級軟件產業創新社區”的目標前行。

新業態:浦軟人的宜居環境

7月29日,浦軟了繼研發樓宇和配套住宅之后的新業態“匯智國際商業中心”,著力打造浦軟的宜居環境。

據匯智國際商業中心負責人介紹,匯智商業中心總建筑面積11萬平米,建成后將引入國際水準的HOPSCA(Hotel、Office、Park、Shopping mall、Convention、Apartment)復合型生態商圈規劃理念,涵蓋商務酒店、大型超市、新潮影院、中外餐飲、健身娛樂、教育培訓及精品零售等多種商業業態,并將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試運營。

而對浦軟來說,匯智商業中心的試運營,標志著經過近十多年建設的浦軟祖沖之園全面建成。屆時,一個集一流的辦公研發環境、自然生態環境、人文生活環境和創新發展環境于一體的產業社區將呈現在張江高科技園區。這也將進一步增強浦東張江區域的城市功能和社會功能,從而造就一個新城市中心,成為張江高科技園區的新亮點和新地標。

新產品:浦軟發展的發動機

在會上,萊特波特(上海)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億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3家園區企業分別介紹了各自研發的創新技術和產品。

萊特波特(LitePoint)是一家無線測試解決方案提供商,其首創的針對802.11ac高帶寬無線標準的近距無線通信(NFC)技術生產測試系統及解決方案,同時支持功能測試和射頻參數化測試,從而對產品缺陷進行篩查,推動了無線測試領域的變革。

思嵐科技是由一群軟件工程師、電子工程師、新媒體藝術家所組成的機器人及相關技術領域的設計研發團隊,致力于民用機器人平臺系統、機器人操作系統ROS,以及相關設備的設計研發,并嘗試將機器人技術融入人們的生活與娛樂。據介紹,思嵐科技自主研發了基于SLAM(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和360度激光測距掃描儀的機器人室內定位解決方案。基于該技術,只需要簡單地通電和外部電路,就可以實現厘米精度的機器人室內定位,同時可以繪制出未知環境的平面圖,并提供目標位置的搜索、導航、障礙物規避等控制。

而億凱信息的主營業務是車載信息系統研發、車載導航軟件開發、嵌入式軟件研發服務、車載APP開發及車載APP Store的運營。自2005年成立起,億凱信息就與海外一流車廠OEM/ODM開發車載導航系統、車載控制顯示系統,以及車載多媒體系統等,產品已經在北美、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一流品牌車型上使用。最近,他們公布的基于Linux開源技術的車載信息操作系統和跨平臺車載信息娛樂安全系統也是業內領先的解決方案。

對此,浦軟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企業是浦軟的核心競爭力,只有企業的良性發展才能更好地帶動園區的持續發展。目前,上海浦東軟件園已經形成了移動互聯、服務外包、芯片設計、電子商務、文化創意、行業應用等產業生態鏈。同時,園區聚集創新資源,推動創新應用,3D打印、智能穿戴、機器人、互聯網金融等一大批新興創新企業正在園區不斷崛起。

但是,創新技術及其產品最終仍然要面臨市場的考驗,“酒香還得勤吆喝”。因此,上海浦東軟件園將依托“匯智TEK”平臺,加大對園區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市場宣傳力度,也讓園區企業更加自發主動地分享,進而幫助企業拓展研發思路,了解市場需求,形成良好的浦軟技術創新氛圍。據浦軟相關人士透露,今后浦軟將通過新產品會的形式,助力企業宣傳與推廣,進一步提升園區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新媒體:浦軟品牌助推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這給浦軟品牌宣傳和推廣帶來了新特點、新挑戰和新機遇。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有助于上海浦東軟件園22年的積淀所帶來的“浦軟”這一品牌效應,釋放在占領品牌傳播制高點的戰略中。

篇8

【關鍵詞】IMS;規劃流程;核心網

0 引言

由現在網絡技術和其在以后的發展方向可以看出,IMS會成為下一代網絡的核心技術,其可以使移動與固網融合,引進多種融合業務。IMS越來越被運營商接受,未來基于IMS的網絡及業務應用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業務體驗。IMS網絡的優點突出,但同時建設的難度和風險也大為增加,這就對IMS的網絡規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這方面進行討論分析。

1 IMS核心網的總體結構

IMS網絡是一個開放、分層的體系架構,整個網絡包括業務應用層、核心會話控制層、承載與接入層和運營支撐等4個層面。由IMS網絡提供統一的會話控制,采納全IP的寬帶承載方法;網絡核心接入層同控制層之間通過標準的SIP接口協議,實現接入的無關性,可適應各種的固定移動、寬窄帶接入方式;架構在核心網絡之上的業務應用層接口更加標準和開放,業務能力部件向第三方網絡開放,將便于新業務的快速成長和安排。

2 IMS核心網規劃的前提條件

進行IMS網絡規劃和設計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包括IMS建網策略、用戶及業務發展需求、技術發展預測等影響因素進行充分的分析是。

2.1 明確總體建網策略

對于固定運營商而言,由于受移動替代和VoIP的挑戰,IMS建設重點關注于PSTN改造、IP語音及增值業務;對于移動運營商,則重點關注業務差異化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于綜合運營商,重點關注實現固移接入融合業務以發揮全業務運營的競爭優勢。

2.2 用戶預測及接入類型分析

用戶預測應首先根據上述網絡建設策略以確定IMS終端用戶類型。從IMS自身的網絡特性來看,IMS用戶是由多種不同的用戶群體構成的。IMS用戶可包括傳統固網POTS用戶、PBX用戶、軟交換IAD/AG用戶、xDSL/xPON/LAN寬帶用戶、無線WLAN用戶以及2G/3G移動CS及PS域用戶等多種。因此,需要針對上述不同用戶類型,在分別采用合理方法預測的基礎上,對各種用戶數進行累加,得到總的IMS用戶預測規模。

2.3 業務需求的規劃分析

IMS的網絡規劃建設必將以用戶及業務為中心展開。規劃前期需要對用戶的業務需求及業務部署有一個詳細的規劃分析,明確目前市場上IMS相關業務的需求度及各省和各地區的差異,從而決定:哪些業務屬于基本業務,可以全面部署;哪些業務屬于特色業務,可以由個別有需求的省單獨部署。IMS建網初期,可考慮針對集團、家庭和個人客戶的業務需求,在全網提供多媒體電話業務、企業統一Centrex業務、多媒體彩鈴業務;局部區域可開展融合一號通業務等自有特色業務。

2.4 業務模型分析

業務模型是用戶在系統忙時的表現,它主要包括話務模型和信令模型2個方面。每種業務有自己獨特的話務模型,話務模型包括每用戶忙時話務量、各種業務的比例、話務的流向、業務速率、會話持續時長等指標;信令模型對于不同的業務來說具有普遍性,一般包括忙時注冊(鑒權)/注銷/訂閱/通知請求次數、忙時呼叫次數、每呼叫消息數量以及消息長度等參數。有了這些業務模型,可以計算出每種業務的平均話務量和接口帶寬,進而根據全網支持的總的用戶規模數量計算出全網的話務量和對承載網的帶寬需求,根據這些計算結果就可以作出最優化的網絡規劃和設計。

3 核心網的規劃流程及規劃內容

3.1 IMS核心網規劃流程

IMS核心網規劃應該是從業務需求入手,結合IMS網絡特性,并充分考慮現網情況和演進策略等因素,按自頂向下,逐步分解的過程進行,IMS核心網規劃流程基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確定IMS總體建網策略及制定網絡建設原則、明確IMS的整體網絡架構和總體規劃思路。

(2)信息收集:包括現網網絡信息、用戶業務發展信息等,根據收集的信息對現網網絡拓撲、網絡容量擴展、承載網、業務發展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詳細分析。

(3)業務需求分析:對用戶需求及業務部署進行規劃分析,進行業務預測、取定業務模型及話務分布模型。

(4)網絡資源規劃:根據上述的現網分析和業務預測結果,進行網絡開銷預算及容量分析,結合現有IMS廠家的設備處理能力,進行合理的網絡設置及資源分配。

(5)確定網絡建設方案:對IMS網絡具體網元的配置、容量、質量及安全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及規劃,包括核心網方案、業務網方案、接入網方案、承載網方案及網絡安全方案等。

3.2 IMS網絡規劃的主要內容

IMS核心網規劃設計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根據建設方要求,明確目標IMS網絡需要具備的業務能力,并確定核心網規劃建設總體原則,明確核心網技術版本和總體網絡架構,確定相關總體建設原則。

(2)對現有網絡情況、網絡資源現狀以及國內外其他運營商IMS網絡商用部署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3)根據對現網及其他運營商IMS網絡相關業務數據的采集分析,結合現網用戶業務發展信息,進行IMS業務預測。

(4)進行網元節點設置的規劃設計,具體包括HSS的設置方案、I/P/S-CSCF的設置方案、MGCF/IMS-MGW的設置方案、業務網AS的設置方案以及現網關口局等網元的改造需求方案等。

(5)進行IMS核心網絡的網絡組織方案的規劃設計,包括IMS域內網絡組織方案、IMS域間網絡組織方案、IMS網絡與業務平臺的網絡組織方案、相關IMS業務路由策略以及漫游/游牧方案等。

(6)進行IP承載網對接的規劃設計,具體包括IP承載網的解決方案、核心網絡與IP承載網互聯方案、MPLSVPN的部署方案、不同業務QoS的保證策略、IP地址規劃等。

(7)進行IMS核心網流量帶寬計算和接口配置,主要包括核心網各網元間IP帶寬需求計算、核心網元與業務平臺AS間帶寬需求計算以及核心網與接入網間帶寬需求計算等。

(8)根據IMS網絡容量設置,以及碼號分配原則,對IMS用戶的碼號資源進行分配,包括用戶標識、公共業務標識、信令點編碼、APN等。

(9)提出核心網規劃對相關配套資源的需求,具體包括對傳輸的配套要求、對同步網的配套要求、對信令網的配套要求、對局房的配套要求,以及對網管、計費、支撐系統改造等方面的要求。

4 核心網規劃關注的相關問題

IMS核心網的規劃和設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 網絡結構規劃

核心網采用何種網絡結構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網絡的規劃設計,目前IMS網絡組織可采用2種方式,一種是單域集中式組網,另一種是多域分布式組網。單域組網即只集中建設全國性的IMS核心網網絡及業務平臺,省內建設IMS接入網和互通節點;多域組網即采用分省或分大區獨立建設方式進行IMS部署。采用不同的組網結構所要求的IMS網絡設備類型和數量都不一樣,對業務部署和承載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

4.2 漫游方式

移動IMS用戶處于漫游狀態時,所有會話業務均需路由至歸屬域網絡的S-CSCF進行會話控制和注冊服務,但對于以GPRS/WCDMA分組域網絡作為IPCAN的IMS核心網,存在2種漫游方式。一種是IPCAN漫游(GPRS漫游),即通過漫游地的SGSN和歸屬地的GGSN為IMS用戶提供IP-CAN接入,然后直接連接到歸屬網絡的IMS域;另一種是IMS漫游,即用戶附著在拜訪地IP-CAN的GPRS/WCDMA分組網時,用戶將通過拜訪地P-CSCF接入到IMS網絡,并由歸屬地S-CSCF進行用戶注冊和會話控制,漫游用戶發起主被叫業務時,所有信令也均由拜訪地P-CSCF進行轉發。

4.3 網絡安全保障

由于IMS核心網絡采用全IP承載,且采取開放的網絡架構,可以將語音、數據、多媒體等多種不同業務,通過采用多種不同的接入方式來共享業務平臺,增加了網絡的靈活性和業務互通性。但這也使得IMS的安全性要求比傳統運營商在獨立網絡上運營要高得多,IMS的安全保障問題不容忽視。除了采取標準協議規定的IPSec、AKA鑒權等SA機制實現接入安全和網絡安全外,IMS核心網規劃中可將IMS核心網劃分為多個安全域,包括接入網絡域、核心網絡域、承載網絡域、業務應用域、運營支撐域以及與其他網絡互通等安全域,對于各個安全域間采取各種隔離技術,包括物理隔離(如防火墻、SBC等)和邏輯隔離(MPLSVPN、THIG、VLAN)等,并執行一定的QoS控制機制,實現不同域間的信息拓撲隱藏、業務開關控制等功能,充分保障IMS核心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4 IMS核心網元的容災建設

在IMS網絡商用初期,建議對IMS所有核心網元(包括CM-IMS核心網元、AS、SBC、ENUM/DNS)均實現設備級容災備份;CSCF、HSS、MGCF/IM-MGW要求實現網元級容災備份。對于設備級容災,主要功能模塊可以采用1+1(N+N)方式,也可以采用N+1備份機制;保證單模塊故障情況下,系統容量仍舊能夠滿足需求。若設備為服務器架構,應采用雙機熱備。

對于CSCF設備,建議采用1+1或N+1工作方式;在相關技術成熟的條件下,對于S-CSCF設備,可以采用池組(Pool)方式進行網元級容災備份;對于MGCF/IM-MGW建議采用成對設置方式,并設置在不同局址;成對MGCF/IM-MGW采用負荷分擔方式,為保證互通安全性,MGCF/IM-MGW應至少選擇連接兩個異網關口局設備。

5 結語

由上可見,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討了IMS網絡規劃流程、規劃內容,對IMS規劃設計中所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能夠為以后的IMS網絡規劃和網絡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對網絡技術的發展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篇9

在日前舉行的2015中興通訊分析師大會上,中興通訊CTO趙先明表示:“處于全球流量快速增長的風口,政府企業全面的‘互聯網+’轉型需求,將為中興通訊成為‘M-ICT時代的全球領導者’帶來千載難逢的時機?!?/p>

運營商、政企市場、消費者市場――從2014年起,三大主戰略方向明確地引領著中興通訊M-ICT萬物移動互聯戰略的推進。萬物互聯的聯結催生流量爆發式增長,因信息服務的巨大需求帶來對ICT基礎設施及服務新的發展機遇,也將給運營商和政企客戶帶來基礎設施層面的爆發式增長和新興變革。在這樣的契機下,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朱進云表示:“支撐運營商及政企業務的云基礎設施與面向運營商、家庭及政企的智能業務演進,將成為中興通訊在云計算領域的兩大戰略方向。”

智能化帶動轉型升級

無論對于運營商市場還是政企市場,云計算都是M-ICT戰略最重要的核心。

對于運營商來說,跳出傳統的管道思維,解決傳統的封閉管道變成開放管道――從M-ICT戰略提出時,這就是其中的重點所在。云計算可以通過計算、存儲及大數據的處理等幫助把傳統管道蘊含的流量和信息轉換成更大的價值。通過提升管道的智能化,通過流量價值經營及大數據使能平臺,運營商能夠實現從電信網絡運營商到信息運營商轉型。

對于政企用戶,這一承載了中興通訊未來增長主要任務的重要領域,2015年,智慧城市、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必將大力發展,整個信息化市場產生大量細分行業和機會點。在物聯網的基礎上,云計算將幫助用戶提高業務的敏捷性,以“智能化”為關鍵引領政企業務將數字化、移動化和云化結合,必將帶來突破而引發新一輪變革。

三大方向并進

基于萬物互聯、云化與智能化的深入理解,為了應對未來萬物互聯和帶來的流量劇增以及新業務快速部署的挑戰,中興通訊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創新解決方案。在2014年,中興通訊在云計算與IT產品的營收已達10億元級別,收入增長超過40%,云計算和大數據以及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均成為亮點。

在此基礎上,趙先明表示,2015-2020年是中興通訊M-ICT戰略推進的第一個5年,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對于未來的發展戰略,中興確立了“運營商市場深度經營、政企價值市場、消費者市場融合創新”三大主要戰略方向,幫助運營商轉型,幫助政企客戶提高效率和轉型升級。

在三大主要戰略方向的指引下,朱進云具體介紹了中興通訊在三大業務方向上的演進戰略:針對智能的ICT業務有支持個人、家庭、政企業務,支持各種終端,支持各種語音、消息、視頻等媒體形式的核心M-ICT創新技術。為運營商和政企客戶提供“無處不在”的IT服務,積極布局RCS、云服務、智慧城市、拓展“物聯網”與“務(服務)聯網”,推動各行業向“工業4.0”或“工業互聯網”轉型。

朱進云表示,結合中興通訊提供的包括基于模塊化技術的綠色智能MDC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基于標準Openstack架構的云管理平臺為核心的vDC,以及在其上構建的融合CDN平臺、融合大數據平臺、分布式數據庫和M2M平臺等成熟的解決方案,中興通訊將為運營商和政企客戶提供具備電信和政企融合能力的端到端基礎設施,幫助運營商和政企客戶建設彈性、智能、面向未來的云基礎設施。這些能力將為客戶提升用戶體驗、增加用戶數量、提升營收帶來直接的價值。

推動大數據落地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深入推進,中興通訊再次強調大數據的戰略意義。正如中興通訊副總裁韓凌所說,M-ICT時代將帶來前所未有的連接需求,當無處不在、高速優質、價格低廉的網絡連接成為基本需求,數據流量成為如水、電一般的生活消費品。中興通訊認為,大數據將成為各行業,尤其是電信行業的戰略發展方向。

“未來,中興通訊的大數據策略將會關注三個層面:數據共享、數據增值、大數據應用模式創新?!壁w先明表示。

首先,中興通訊將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大數據平臺的“提供者”,通過大數據平臺開放進行數據共享流動。其次,中興通訊將通過應用集成進行數據價值增值。除了傳統通信行業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外,中興認為政企行業的關鍵行業,智慧城市、金融、能源、健康、交通等蘊含巨大的大數據應用場景和商機,此外,中興將和合作伙伴一起強化大數據應用模式的創新,推動大數據的應用落地。

篇10

在這個三網融合、多屏融合的時代,要想滿足未來業務的發展需要,個人認為接入網必須對潛在的各類業務具備足夠的支持能力。廣電網絡運營商的基礎業務是DVB廣播,發展程度略微滯后于發達國家。而在于本人看來,這也恰好給廣播電視行業帶來了一次難得的跨越式發展機會,就是直接部署全IP接入網。接入網是承載各種業務的管道,決定了家庭終端的技術方案,并直接影響運營商的投資方向和投資回報率。

隨著三網融合的逐步深入,廣電網絡流量需要面對迅猛增長的趨勢,要想滿足未來業務的發展需要,那么業務承載網絡尤其是接入網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它必須對潛在的各類業務具備足夠的支持能力。而網絡的IP化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也許有人認為高清互動或許是廣電未來之路,但要真正踏上這條路,仍有許多的困難。無論是技術體系還是業務產品開發仍需要廣電人的不斷探索。而且筆者認為現階段也沒有必要不計成本地投入到三屏合一的全IP網絡中,網絡循序漸進地演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廣電人認為,電信運營商掌握著全國大部分的互聯網資源,即使廣電擁有自己的互聯網出口,仍需要承擔高昂的網間結算費用。廣電發展互聯網數據業務很可能只會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雙向網絡作為高清互動的回傳通道是最經濟的選擇。但筆者認為廣電的雙向網絡不應只是高清互動的回傳通道,更應該是互聯網數據業務雙向通道。廣電開展互聯網數據業務,增加利潤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為將來開展融合互聯網的高清互動業務積累技術基礎及人才基礎。

三網融合并不是簡單的物理網絡融合,而是涉及到網絡融合、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行業融合及終端融合,更主要是指高層業務應用的融合:表現為技術上趨向一致,網絡層上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形成無縫覆蓋;業務層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應用層上趨向使用統一的IP協議;在經營上互相競爭、互相合作,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服務的同一目標逐漸交匯在一起,行業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漸趨向統一;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能夠提供包括數據、語音、視頻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業務。

目前全國廣電,尤其是沒有開展數據業務的廣電運營商最缺乏的是雙向網絡技術及掌握雙向網絡技術的人才。而由于廣電行業的技術相對封閉,產業鏈也不及電信完善,導致由廣電行業外引進熟悉廣電業務的人才相當困難。廣電運營商更多地需要依靠自身培養人才。因此即便廣電開展互聯網數據業務不能增加利潤,也可以作為互聯網視頻業務的試煉場,為廣電儲備技術力量,為將來的網絡全IP化打下堅實的基礎。縱觀國內外電信運營商全IP化的理由,均是希望通過IP傳輸提供更經濟的接收手段,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樣化的業務,在與各類服務提供商的競爭中具有更多的靈活性。網絡全IP化在國內外電信業內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一方面多種業務有融合的需求,另一方面IP技術一開始的設計就是為了承載多業務。因此各種業務的IP化成為了必然的結果,無論是通信、視頻還是數據均已實現IP化。而對于終端融合,最終實現三屏合一,電視機、電腦及手機承載相同的業務,則更需要IP去實現。因此業務IP化將最終驅動網絡IP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