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固定資產盤點方案范文
時間:2024-03-06 17:3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院固定資產盤點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固定資產;問題;建議
醫院固定資產是指醫院為維持日常治病救人、護理病人而特有的、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的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其范圍包括病床、電視、空調等,醫院固定資產是維持醫院正常運轉和提供服務保障的基本物質基礎,對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有著直接的影響,是醫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因此它的重要性非常值得我們重視,它所面臨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并提出新方案來解決。當前,大部分醫院主要采用歸口分級的管理模式進行固定資產管理,院計財處負責全院固定資產價值與產權管理,各歸口部門負責具體的業務管理,即設備科負責管理醫療設備,信息科負責管理電子網絡設備,后勤處負責管理家具,房屋建筑物,辦公室負責交通工具,統一入賬標準,統一賬卡管理模式。
二、南京市江寧醫院后勤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多部門管理,權責不分
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職責、權限不明確。小到固定資產表格、卡片的制定,大到固定資產歸屬管理部門的明確,整個醫院缺乏統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存在多頭管理問題,使固定資產管理職能分散,財務、設備、信息、后勤等部門權責界分不清,容易出現管理上的盲區,造成固定資產購置、領用、保管等環節出現脫節問題。
(二)固定資產利用率較低
固定資產管理薄弱,內部控制不夠嚴格,造成有些固定資產閑置、浪費和損失,利用率低。尤其是后勤固定資產的價值低、可移動,所以普遍對后勤固定資產的重視程度不足,這就導致部分固定資產處于閑置狀態,沒有發揮特定的作用的同時又占用了醫院的大量資金,造成醫院的資源浪費,也妨礙了醫院的更好發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在固定資產購買時沒有考慮過它的實用性,盲目購買的后果就會導致固定資產的后期利用率降低;其次是因為是在后勤固定資產管理的時候沒有有效的使用計劃安排,有效統一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的缺乏使得固定資產在購買后的利用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造成了醫院的資源浪費。
(三)清查、盤點制度執行不到位
管理部門和使用科室不能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盤點前沒有安排熟悉的相關人員進行,盤點時常發生錯盤、漏盤的現象發生,盤點后沒能及時生成盤點報表,有的生成盤點表對盤虧、盤盈未附文字說明原因。
(四)報廢過程、手續不完善
在醫院的具體工作中,有些科室認為后勤固定資產價值較低,在不能使用時自行報廢處理,報廢后又沒有及時上報財務和管理部門核銷的情況,有些固定資產報廢時未經主要領導同意即發生報廢事實。同時,有些固定資產由于資產使用部門無專人保管財產,造成財產損失或丟棄,從而導致固定資產虧損,以上幾種情況發生均會導致固定資產賬面數和財務不符現象。
(五)管理方法落后
雖然現在多數醫院已經實施信息化管理,但只是簡單的數據錄入,有的未及時錄入,有的錄入時發生差錯,時常發生固定資產調劑給其它部門使用,但未更改使用部門,造成固定資產管理混亂,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醫院管理模式的要求。
三、做好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明確職責權限主體
財務部門統一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卡片,管理部門負責登記且一式三份,一份交財務、一份交使用科室、一份管理部門留存。卡片詳細記錄資產名稱、規格、型號、財產編碼和使用變動等具體情況。固定資產采購管理部門負責所屬部門固定資產的管理,定期前往使用部門進行固定資產盤點,并與賬務進行核對。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負責本科室固定資產的管理,建立本科室固定資產臺賬,對固定資產的具體存放地點、使用人員進行詳細登記。
(二)制定合理的程序
PDCA循環是我所認同的一種可參考的模板,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修正。將其借鑒到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上則可將此程序細分為初審申請、交由領導審批、采購、入庫、科室領用、調劑等各個環節全方位進行管理,減少固定資產毀損和流失,確保賬實相符,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三)規范操作流程
固定資產管理涉及到物品的出入庫等方面工作,用科學的視角看即使是入庫一個小小的步驟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物資是否合格,入庫后庫存時間定為多少合適、科室領用手續是否完備、對于棄置物品處理是否得當等,因此將每個環節都考慮到并做到細致嚴謹即可使流程更加符合規范。
(四)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定期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對盤盈、盤虧,以及在盤點過程中發現的具體問題,由財務部門與使用科室一起協同查明原因,形成書面報告,報醫院主管領導批準后,按照會計制度規定進行處理。財務和管理部門會同使用科室定期進行賬、卡、物核對工作,完善固定資產檔案,確保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物相符。
(五)加強固定資產報廢環節處理
加強固定資產報廢的管理,使資產與賬實保持一致。人員變動或裝修、改造、搬遷時,及時通知歸口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并進行賬務處理,對利用率低的閑置固定資產進行內部調撥。固定資產報廢應首先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經維修部門檢查審核,確實沒有維修價值后,協同歸口管理部門到現場核對實物的名稱、型號是否一致,核實無誤后,使用科室將廢舊財產交給管理部門,廢舊資產回收管理人員在報廢單上簽字,會同財務部門對賬務進行調整,以確保醫院資產的真實性。
四、結語
總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是一種既繁鎖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只有明確權限主體,制定合理的程序,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加強固定資產報廢環節管理,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從意識上重視,在管理環節上嚴格把關,雙管齊下,以期能促進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甘麗云.試論新時期醫院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4(08).
篇2
關鍵詞:固定資產;資產檔案;分層架構;WCF;物資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3-0006-03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of requirements on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the difficulty in managing it,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of fixed assets has become a very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customer requirement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busines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n WCF hospital, depending on which the designing scheme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was determined, including a total design of system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e. Then there was a module division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service layer, persistent layer and presentation layer and got the service of WCF hospital deployed finally.
Key words:fixed assets; asset archives; layered architecture; WCF; material management
1 概述
醫院對信息化要求很高,而由于醫院在業務量不斷增加,業務范圍逐漸擴展,新形勢下的固定資產管理急需變革,設計開發新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對醫院來說意義重大。系統采用Visual Studio 2010開發工具和C#設計語言,以SQL Server 2008 作為后臺數據庫,基于分層架構模式,結合WCF技術構建。本系統以資產為核心,具備完整的資產管理臺賬,不但提供資產增加、調撥、折舊、增值、報廢基礎管理功能和基礎信息管理功能,還具有庫房管理、資產維修管理、資產盤點、貨款支付管理的功能。庫房管理包括資產入庫、資產出庫、科室領用和科室退回,記錄資產來路和去向。
2 系統需求分析
2.1 業務需求分析
固定資產在醫院資產中所占比例較大,固定資產的管理對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乃至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醫院的管理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應滿足以下業務需求:
1)基礎信息管理:系統管理員可以對系統基礎信息進行設置,比如倉庫、資產類別、資產名稱規格、生產廠家設置等。
2)庫房管理:針對資產出入庫進行管理,包括采購入庫、采購退貨、科室領用、科室退回。
3)貨款支付管理:資產采購入庫后,物資管理部門發送貨款支付申請;財務部門對申請單進行審核。
4)資產條碼標簽管理:每個資產進入信息系統后,生成并打印唯一條碼標簽,貼在資產規定的位置,避免賬務不符情況的發生,也利于資產跟蹤管理。
5)固定資產的變更: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增加、所屬科室改變、折舊方法的變更等等。
6)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產生耗損,按照折舊年限每月平均提取耗損金額。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有不同,因而需要按資產類型設置折舊年限。
7)固定資產增值:由于資產新購的配件一般體積較小還可能安裝在原資產的內部使用,不方便作為獨立資產來管理,可以通過資產增值的方式,配件不作為新的資產入庫,而是增加原資產的增值金額,配件和原資產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資產管理。
8)資產盤點:指利用手持智能設備掃描條碼,對所管理的資產進行清點,調整信息系統中資產存放位置信息,統計資產盤盈盤虧情況。
9)資產維修管理:資產設備發生故障后,使用科室登記維修申請;然后設備維修負責人收到維修申請后執行接單操作,并安排維修人員去修理;維修結束后,記錄維修結果和維修金額等。
10)固定資產的處置:即固定資產的減少,其方式種類很多,按其去向不同可分為報廢、報損、盤虧等。
11)查詢統計:由用戶選擇查詢條件,顯示相應的查詢結果,包括業務數據的明細查詢和統計查詢。查詢報表主要有出入庫報表、折舊報表、在用資產統計報表和各類業務報表。
2.2系統主要用例分析
本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使用用戶有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資產使用科室。資產管理部門使用系統執行資產管理業務操作;財務部門使用系統執行財務核算管理;資產使用科室使用系統針對本科室資產做查詢和一些業務申請操作。
篇3
關鍵詞: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綜合管理
一、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不僅數量多而且金額大,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不斷增大,有些醫院的比重已經達到了70%,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面臨新的挑戰,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國有的,有的單位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管理不夠重視,固定資產雖然是資產,但購進資產后,還會產生大量的折舊費和維保費等費用,如果對資產使用不當,不及時維保,致使固定資產提前報廢,也會造成醫院經濟上的損失。隨著衛生經濟體制改革,各級地方財政資產管理政策不斷推出,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監管也越來越嚴格。所以,改變醫院傳統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使固定資產管理由分散、孤立的管理向全面管理轉變,實現價值管理、實物管理和信息管理的一體化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與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績效管理有效結合,可以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職責不清
對固定資產管理沒有明確歸口管理部門,資產的使用和保管責任不清,使用部門人員對資產管理缺乏專業知識,對資產管理不重視,導致資產毀損、流失或被盜。
(二)不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1.設備購置申請審批環節管理不到位。設備購置申請由使用科室提出,各個職能處室共同審批并簽署意見,往往職能處室意見被忽視,從而不能達到全面、科學的論證。2.設備采購合同管理欠規范。單位簽訂的設備采購合同欠規范管理,不規范的情況包括:有些政府采購合同無合同簽署日期,則無法確定合同生效日期。審批時間滯后于合同簽訂時間,合同簽訂時間滯后于經濟事項發生時間。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條款,如合同約定交貨時間為合同生效后30日內,但設備驗收和開箱時間已經超過30天,實際交貨時間滯后于合同約定交貨時間,已造成延遲交貨,但合同當事人沒有履行合同約定的違約賠償條款。3.設備驗收入庫及轉固周期長。設備驗收入庫的時間往往被忽視,驗收和入庫的時間過長會導致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較低,對固定資產從論證、決策、構建、安裝、交付使用到清理的全過程進行管理,需要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三)資產的調撥、租借、對外投資、處置、捐贈等業務未按照資產管理規定執行
1.贈送設備未入賬。如有些科室接收社會捐助的資產,未辦理資產入庫手續,不利于固定資產有效的管理,造成賬實不相符,會導致資產的流失。醫院接受社會捐贈資助應納入醫院統一管理使用。單位接受的社會捐贈資助的設備等實物資產,需辦理入庫手續,登記相關賬目,領用時必須履行審批程序,并辦理出庫手續,達到固定資產核算起點的,要按照固定資產有關規定進行管理,達到報廢期后,根據相關規定辦理報廢手續。2.設備借用無手續。科室相互間的設備借用,無借用手續。出于醫療需要,跨科借用,經雙方科室負責人同意,醫療設備可以跨科室臨時借用。借出方需由固定資產管理員填寫《醫療設備跨科借用登記表》,對借出設備的名稱、固定資產編碼、完好狀況、借出日期、歸還日期等進行記錄,借出及歸還后均需有借入方固定資產管理員確認簽字。借出設備原值超過3萬元需報醫學工程處進行備案,跨科借用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長期借用需辦理資產轉科手續。3.資產報廢過程欠規范。使用科室部分資產已達報廢條件但未及時履行報批手續,造成不能使用的資產長期堆砌。使用科室已經辦理資產報廢手續,實物資產已經轉移到資產管理部門作為待報廢資產,但雙方未辦理資產交接手續。資產報廢審批流程已經結束,資產已由回收公司接收,單位財務與資產管理部門應及時銷賬,若不及時銷賬會造成賬務核對困難。4.不重視固定資產標簽的管理。部分設備未貼固定資產標簽或設備辦理轉科后標簽未更新,對盤點工作增加難度,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不利于對賬工作。使用部門資產管理人員和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補貼上正確信息的標簽。對沒有標簽或標簽信息不正確的情況嚴格檢查,并與績效掛鉤,使資產管理人員重視資產的管理。以上情況會導致資產流失、資產信息失真、賬賬、賬卡、賬實不符。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要對固定資產采取電子信息化管理,定期與財務部門核對,做到賬賬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
(四)資產日常維護不當、長期閑置
資產使用人員沒有專業系統的知識,簡單培訓后就上崗操作,導致專用設備使用不當,不重視日常資產的維護保養,導致資產使用年限減少、使用效率低下等。醫院應當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建立資產共享、共用制度。有些資產購入時技術先進,金額巨大,但實際操作人員技術有限,不能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其折舊費、維保費等費用高于此設備帶來的收益。應積極提高使用人員的專業技術,使資產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增加醫院經營收益。還有些資產購入時沒有經過科學論證,買來后長期閑置。使用率低或閑置的資產,科室沒有及時報送資產管理部門進行調撥使用的意識,不利于全院資產的合理調配,沒有做到物盡其用,造成資源浪費。
(五)資產管理內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有些醫院對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使得內控制度執行力不強。沒有設置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缺乏相互制約和相互制衡。沒有建立資產管理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定期輪崗制度,資產管理內控制度不夠完善,單位應當合理設置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明確劃分職責權限,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
三、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各部門應職責明確,實行分級核算、分級管理
醫院設備資產實行院級專門委員會、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三級管理制度。院級專門委員會統一領導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院級專門委員會主要由院領導、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對醫學裝備發展規劃、年度裝備計劃、采購活動等重大事項進行評估、論證和咨詢,確保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資產管理部門包括醫學工程處和總務處后勤組,醫學工程處承擔醫學裝備計劃、購置、驗收、質控、維護、修理、應用分析、處置、檔案等職能;總務處后勤組負責后勤物資、設備的申購、計劃、采購、入庫、保管、出庫、供應、使用、質控、回收、報廢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使用部門為實際使用設備資產的具體科室。設備資產各級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協同履行其在資產管理過程中的職責,合理配置、安全與有效利用設備資產,充分發揮使用效益。資產管理職責清晰,明確歸口管理部門,有利于資產的使用和保管。固定資產管理實行分級核算、分級管理。財務部門負責總賬和一級分類明細賬(金額賬),負責資產的價值管理和預算管理。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二級分類明細賬(數量、金額賬),記載資產金額、數量、存放地點、管理單元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資產的實務管理,核查資產使用部門資產使用情況,制定具體的業務管理規范并指導資產使用部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定期培訓資產使用部門的資產管理人員,定期清點資產并與財務部門對賬。對于盤點差異要及時查找原因,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盤虧的資產,對相關責任人下達歸還資產通知書,盡快歸還固定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資產使用部門負責三級分類明細賬(臺賬)、記載資產的名稱、規格、數量、資產編號、存放地點等,每個科室設置專門人員管理資產,定期盤點資產,如固定資產管理員可以每月末對本科室的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對于盤盈或盤虧的資產及時查明原因,并以書面的形勢及時上報給資產管理部門,資產管理部門需查明原因,制定解決方案。
(二)全生命周期優化管理
1.設備采購。科室根據預算和工作需要提出申請,重大固定資產申購需要進行可行性論證分析并由院級專門委員會審批。2.驗收。設備到貨、安裝、調試使用,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使用部門、供貨方依據合同約定進行驗收。驗收過程中應重視使用部門專業人員的參與,可以從專業技術上及時發現設備運轉中是否會有后續問題,避免只看外表的驗收方式。合同簽訂日期等要素應齊全,避免執行在前,簽訂在后的情況。全面履行合同約定條款,切實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避免經濟糾紛。3.入庫、出庫。驗收完成后應當填寫驗收報告、固定資產入庫單和固定資產出庫單,并由各方簽字確認。設備驗收后,驗收人員將固定資產入庫單一聯傳給財務部門入賬,確保資產安全完整。加強設備采購、驗收入庫、出庫過程管理,縮短采購驗收入庫周期,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固定資產充分發揮作用。4.維修。資產管理部門要實地檢查設備,排查原因,確定是人為事故,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醫院應當建立固定資產的日常維保制度,保證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行,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5.設備報廢。設備報廢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使用科室需詳細說明報廢理由,專業設備的報廢申請還須附相關技術專家簽署的技術鑒定報告。然后科室主任審核通過后提交至資產管理部門維修組進行實地核查,核實具體情況。核實無誤審批后將設備送至資產管理部門統一管理,由資產管理部門上報至主管院長審批。使用科室按照資產管理部門安排,將已批準報廢的設備資產,經由院辦公會同意后,由財務處統一向市醫管局報批。經上級機關批準后,由政府指定公司對報廢設備統一回收處理。根據回收公司開據的回收文件,資產管理部門核銷二級分類明細賬,財務部門核銷總賬和一級分類明細賬務。
(三)固定資產應當全方位綜合管理
全方位綜合管理是指固定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價值管理的有效結合。第一,從固定資產的購置到報廢全過程進行預算控制。第二,固定資產管理需結合成本管理。在滿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成本最優,實現系統優化。合理降低設備的維修成本,使用成本。第三,固定資產管理需結合績效管理。將科室資產管理使用狀況與科室績效掛鉤,作為科室績效考核的一個因素,加強對實物資產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在資產購置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重點對已經配置的資產使用效率進行評價與考評,避免資金浪費,資產損失。通過固定資產使用率,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率,固定資產醫療收入比率等比值和資產的完好率、維修率、收益率等指標與科室的考核掛鉤,完成好的給與獎勵,否則給與處罰。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將固定資產賬賬、賬卡、賬實核對工作落實到位,嚴格執行醫院資產捐贈管理制度、跨科借用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發生報廢或者毀損時,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國有資產報廢審批手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資產共享、共用制度,盤活閑置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充分發揮效能。
篇4
1.設備及物資賬實不符。
1.1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改革之前,醫院物管部門對于報廢的醫療設備、物資也有“重錢輕物”的思想
對申請報廢的固定資產賬務處理不及時,沒有制定報廢審批制度,使申請報廢科室無制度可遵循。報廢時,直接從科室拉走,一些設備及物資無人記錄,無人審核,報廢物品長期堆積在倉庫。另外,報廢處理程序未與財務賬務處理部門配合好,造成實物設備已經退回,但相關賬目一直未清理,所以也造成賬目數量多,實際使用少的糊涂賬現象,使以后的管理監督工作難以開展。
1.2科室固定資產“入”無節制。
由于采購部門與使用部門溝通欠缺,對有些設備及物資使用情況不了解,大批量采購儀器設備且價格居高,科室之間出現需求與采購偏差,既浪費資金成本,又沒有達到預期效率,部分醫療設備出現閑置。例如,住院部普通外科病區使用的一臺監護儀,購入原值138000元,與其他護理所需監護儀使用功能一樣,但購入原值高于其他類監護儀,出現成本浪費、閑置等問題。另外,一般設備成批采購,出現使用效率低,質量差的問題,例如電子設備中的打印機,對于醫院醫技科室,人員工作常常需要24小時在崗,24小時不停使用,打印機耗損大,所以對于醫療科室配備的打印機要求使用壽命長,質量有保證,功能通用簡便。但也有不少科室反映,部分批次的打印機價格高,容易出現壞損,修理成本高,維修人員通常以舊換新,所以壞損的打印機還未維修就已經報廢,科室賬面又登記一臺新打印機,造成設備上賬就無“入”的限制。
1.3存在“隱形資產”,物品管理科室沒有及時配合財務部門做好登記建賬工作。
一部分設備及物資沒有通過財務登記上賬或是被拖延登記,這部分資產成為醫院的“隱形資產”,造成一部分醫院國有資產的流失,其中包含一些接受捐贈的設備及物資。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包括行政單位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國家調撥給行政單位的資產、行政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以及接受捐贈和其他經法律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由于使用科室與物管科室沒有國有資產意識,認為接受捐贈的設備資產屬于自有資產,沒有及時上報資產管理部門。
2.未達賬項申請報廢。
會計范疇中未達賬項,是指由于企業與銀行取得憑證的實際時間不同,導致記賬時間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取得結算憑證且已登記入賬,而另一方未取得結算憑證尚未入賬的款項。與財務會計范疇相比醫院的未達賬項可以理解為:物管科室與財務部門取得資產憑證或者資產申請時間不同,導致記賬時間與使用時間不一致,一方已經接收開始使用,而另一方尚未取得資產處理申請單或收據,從賬目角度看形成“隱形資產”。由于以上“隱形資產”確實存在并一直使用,當毀壞或需要報廢,申請科室報廢時無賬可查,所需報廢的設備、物資滯留科室。例如在盤查核實部分醫療科室資產,顯示盤盈一張轉椅,但無賬目記錄,這時如果科室申請報廢轉椅,雖已到達報廢年限,但是無法進行報廢審批手續,從財務記賬角度看,這把轉椅就是未達賬項申請報廢。屬于未達賬項的設備物資,從賬面上無法顯示,不易發現,相關管理部門缺少對醫療設備及物資定期盤點核查。
3.醫療設備與一般物資易耗品混合登記建立賬目。
醫療設備一般包括醫用電子儀器、激光儀器設備、臨床檢驗分析儀等大型儀器,其特點是原值大,維護成本高,流動較穩定;一般物資包括低值易耗品、藥品、材料等,其中低值易耗品包括,辦公用品、醫療護理用品、消毒工具、簡單手術器具等,具有原值小、易消耗、流動頻繁等特點。在管理建賬時將兩者混合記入固定資產卡片管理,造成賬目繁多,查詢冗長、處置手續繁瑣等,使日后的管理工作造成效率低,監管差。例如棉被、棉褥、電話機、工具等物資易耗品,每一項設備及物資應使用一個資產編號,當成批登記上賬時,會計人員為了記錄方便,將幾十件物資歸屬于同一個資產編號登記入賬,如果科室只報廢同批次的幾件棉褥,怎樣把這幾十件物資平均使用一個資產編號做報廢處理,這也為報廢工作造成困難,使工作效率減低,報廢時間延長。因此,管理者應將醫療設備與一般物資分開登記建賬,區分報廢處理。
二、醫療設備及物資管理要求
早在1920年,美國就已開始培養組織醫學工程人員,注重設備的管理與維修,以延長醫療設備的使用壽命,1989年已有85%的醫院具備醫學管理工程部。歐盟每屆會議都會表揚在設備管理、維修等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員。在國內,1999年12月28日國務院第24次常務會議通過《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并于2000年4月1日起施行,加強對醫療器械的監督管理,促進了醫療體系的健康發展。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于2014年6月1日起施行,新版的管理條例加強了對大型醫療設備備案事項的監督檢查,注重對使用單位的日常管理監督,對高風險產品建立可追溯制度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再評價、召回等上市后監管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2006年5月30號財政部第35號令,《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提出行政事業單位對本單位國有資產實施賬目、清查、維護、統計、建檔等職責,以及國有資產的具體監督管理工作并承擔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國有資產管理是指對所有權屬于國家的各類資產的經營和使用,進行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具體地說,就是對國有資產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置進行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目標是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三、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療
設備及物資管理機構及管理辦法介紹2013年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在醫療機構率先成立國有資產管理部,現已逐步解決醫療設備及物資管理混亂等問題,進一步實現醫院醫療設備的優化管理,資產有效配置與使用,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供管理依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各種醫療儀器和設備共計資產價值6.85億元,大型醫療設備有雙螺旋CT、瓷共振儀、全身伽瑪刀、準分子激光治療儀、乳腺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ECT、高能高頻多彈頭微波腫瘤治療儀、數字胃腸造影、數字減影儀、遠程會診系統、CCU和ICU、監護系統等當今一流設備。
1.建立健全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體系,成立國有資產管理部實行集中管理。
由過去固定資產分散管理,即原來由使用科室、總務后勤部、醫學工程部、招標采購部、財務部等多部門分散管理的工作,集中改為由國有資產管理部統一協調管理。國有資產管理部管理醫院固定資產及其他低值易耗品賬目。劃分醫療設備及物資實物管理部門,由醫學工程負責醫療器械維修護理及采購保管,總務后勤部負責一般醫療物資、易耗品、辦公用品等實物的庫存采購及管理。減輕醫院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對財務管理的壓力,使其集中注意力在精細化管理及內部控制。其次,成立專屬部門有利于責權劃分,從整體統籌、協調總務后勤部與醫學工程部資產管理工作,同時有利于總務后勤部與醫學工程部發揮科室優勢,專注于設備器械維護與研發,以及庫存物資管理,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管理監督醫院固定資產變化動向,做到優化配置。
2.建立醫療設備與物資易耗品的分級管理制度。
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條例》及《自治區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對醫療設備及物資采購、管理、處置等問題進行因的制宜的調查與研究,制定適合本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例如,對單價在1000元以上(包括1000元)的設備及物資劃分為固定資產類管理;對單價1000元以內的器具及物資劃分為低值易耗品類賬,分開建賬。按照醫療設備與一般物資的特點分類,分別編制醫療設備資產編號與一般物資編號,醫療設備處理要嚴格遵循國有資產報廢處理條例,以優化配置,效率最大化為主,做不同的資產類別區別管理,有利于規范醫院財務體系管理,使醫療設備及物資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便于核查監督。
3.加強醫療設備及物資盤點管理。
疏于醫療設備及物資盤查監督,是導致賬實不符的主要因素,定期資產盤查能有效防止資產流失,起到監督管理作用,引起固定資產使用者重視。醫院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全院固定資產實地盤查,深入門診、住院、急診等部門盤點統計。由采購部門、管理部門及財務部門派出專人組成盤查小組,制定盤查辦法,在實物盤查中記錄盤查科室、數量、型號等。盤查結束后,由各科室負責人對盤查結果簽字確認,各盤查專員總結匯報盤查中出現的問題,并上報盤查小組或國有資產管理部處理,盤查小組要認真負責并對盤查結果負責。
4.規范醫療設備與物資條碼管理。
配套應用固定資產管理軟件,實施醫院醫療物資的數字化管理與醫院HIS系統結合,實施醫院醫療設備及物資條碼化管理,將每一項資產信息包含在每一個條碼中,包括:原值、入庫日期、型號、廠家、折舊等等,不僅有效減少了人員錄入出錯率,而且為醫院節約管理成本。
5.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定期對醫療設備及物資等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使用科室的物資節約意識,規范醫院固定資產使用人員行為,提高設備使用者的素質,愛護公共設備。對管理工作人員每月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一方面加強醫院醫療設備、物資管理的法律意識、專業技能培養,努力維護好國有資產管理;另一方面培養固定資產軟件操作技能,熟練掌握日常業務。
四、結語
篇5
關鍵詞:新《醫院會計制度》 固定資產核算 解讀
2010年12月31日財政部的《醫院會計制度》是結合醫院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特點,適應新的發展形勢,進一步規范醫院財務核算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舉措。在醫院資產中固定資產占相當大的比重,是開展醫療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規范的核算,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需要,也為醫院強化成本控制,考評醫療服務效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舊《醫院會計制度》(以下簡稱舊制度)所規范的固定資產核算方法所帶來的賬面反映醫院資產信息不真實、不利于固定資產更新和日常管理、不利于成本核算和領導決策等等一系列問題[1]早已為業界詬病,本文不再贅述。本文試就新《醫院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固定資產核算方法進行解讀。
一、對醫院固定資產進行分類
新制度明確了固定資產的概念,將醫院固定資產劃分為房屋及建筑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和其他固定資產四類。通過對新制度有關固定資產核算內容的分析,現從不同角度對醫院固定資產進行分類。
1、按照取得方式不同分類
包括:(1)外購的固定資產;(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3)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建、擴建、大型修繕后形成的固定資產;(4)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5)經營租入的固定資產;(6)無償調入或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2、按照形成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不同分類
包括:(1)使用自有資金購入的固定資產;(2)使用財政補助資金購入的固定資產;(3)使用科教項目資金購入的固定資產;(4)使用其他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
3、按照使用部門分類
包括:(1)臨床服務類科室、醫療輔助和醫療技術類科室使用的固定資產;(2)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3)具有多種用途、部門混合使用的固定資產。
4、按照使用情況態分類
包括:(1)使用中的固定資產;(2)未使用的固定資產;(3)不需用的固定資產。
二、醫院固定資產核算不同階段的劃分及主要科目設置
新制度對固定資產從進入醫院財務核算系統到退出該系統,按照所取得的方式及服務對象等不同情況下的核算進行了詳細的規范。
1、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同階段包括
(1)取得階段;(2)正常使用階段(含為增加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或延長使用壽命的后續支出和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使用而進行的修理);(3)處置階段(指出售、報廢、毀損、對外投資、無償調出、對外捐贈等);(4)定期清查盤點階段。
2、與固定資產核算有關的科目設置及其核算范圍
“固定資產”科目,核算醫院固定資產的原值;
“累計折舊”科目,核算醫院固定資產所計提的累計折舊;
“在建工程”科目,核算醫院為建造、改建、擴建及修繕固定資產及安裝設備而進行的各項建筑、安裝工程所發生的實際成本;
“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醫院因出售、報廢、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凈值及其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入等;
“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醫院已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
“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醫院在財產清查過程中發現的各項財產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價值;
“待沖基金”科目,核算醫院使用財政補助、科教項目收入構建固定資產等物資形成的,留待計提資產折舊攤銷或領用發出庫存物資時予以沖減的基金。
以上科目的設置,結合了現階段醫院固定資產核算的實際狀況,搭建了醫院在固定資產核算方面的主要科目框構,且便于理解和實際操作。
三、新制度對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的改進及其現實意義
1、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增加了“累計折舊”科目
這一規定徹底改變了沿襲多年的醫院固定資產核算模式。通過 “累計折舊”科目,將固定資產價值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消耗轉移的部分體現出來,在資產負債表中也能直觀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從而避免因制度不完善帶來的虛增資產、凈資產以及人為調節業務收支結余等問題的發生。新制度還規定,醫院的圖書參照固定資產管理,不計提折舊,其他固定資產在使用年限內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計提折舊,以系統分攤固定資產成本,計提折舊時不考慮預計凈殘值。為解決不同來源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成本分攤問題,新制度同時規定,應在固定資產明細帳中登記每項固定資產原價中財政補助資金、科教項目資金、其他資金的金額及所占比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方法、計提基數及折舊年限的確定,最大限度減少財務核算的可選擇性,有利于合理分攤固定資產成本,增加不同醫院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2、創造性地采用“待沖基金”科目
通過該科目醫院就可以把財政資金和非財政資金形成的資產區分開來,對財政資金和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資產進行過程性管理。從資金循環來看,待沖基金是財政及科教資金留在醫院尚未消耗的部分,該金額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 “凈資產” 要素下的“待沖基金”項目得到直觀反映,對“待沖基金”明細科目的分析,可確定核算期間醫院使用財政資金和科教項目資金購入固定資產的具體金額及兩項資金承擔的醫療成本,有利于真實反映醫院的醫療成本,有效解決了由財政補助資金、科教項目資金所形成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問題。
3、醫改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強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與控制,定期開展醫療服務成本測算分析,科學考評醫療服務效率
新的醫院財務制度重點強化了對成本管理的要求,對成本范圍、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4、新制度對醫院固定資產核算方法的改進和成本報表參考格式的推出,使作為臨床服務科室醫療成本構成重要組成部分的固定資產折舊也像人員經費等項目一樣能反映在成本報表中,使成本構成要素更清晰明了,便于對各要素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這將引導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像關注衛生材料、藥品等有形消耗一樣關注固定資產折舊,必將重視在以科室為考核單位的固定資產界限劃分和混用固定資產的成本分攤原則和標準問題,從而加強對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保管和維修,使其為在開展醫療活動中發揮更大的效用。
5、新制度將于2011年7月1日起在國家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改革施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國的醫院施行
新制度的貫徹實施必將促使醫院對包括固定資產在內的醫院資產進行徹底的盤點和清理,掌握實際存量,以適應新制度要求對固定資產提取折舊的客觀需要。固定資產成新率的合理核定將關系到應提折舊額的大小,是相關部門重點考慮的事項,同時新制度對由財政補助資金和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采用新的方法進行核算,這意味著要求醫院重視對這部分資產的管理。
6、信息化建設在現代醫院管理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制度對固定資產核算方法作了改進,為確保計提折舊基數的準確性,對信息化軟件進行重新設置將成為必然
信息系統要能對固定資產是否計提折舊的具體情況進行準確判斷和區分,如醫院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不考慮預計凈殘值,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不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仍需計提折舊,已經提足折舊但仍在使用的固定資產無需再提折舊等,同時因形成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不同,計提折舊的時所對應科目也不一樣,這些都需要設置核算的相關功能,以便計算機能進行分類處理,準確完成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任務。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財務風險;預算控制;成本控制;內部控制
一、醫院面臨的財務風險
1.預算控制風險
部分醫院經濟管理基礎薄弱,不重視預算管理,沒有將預算控制工作提升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從而導致預算管理流于形式,使得醫院收支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增加了資金風險。大部分醫院仍采用固定預算法編制預算,沒有考慮到醫院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發展需要等因素,使得預算編制質量偏低,降低了預算的可執行性。同時,醫院對預算執行的控制力度不足,各科室的預算執行符合率偏低,在預算考核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嚴重弱化了預算執行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沒有調動起全體職工參與預算控制的積極性。
2.成本管理風險
醫院面臨的成本管理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成本信息生成風險。具體包括成本歸集不正確、成本核算不及時、管理費用劃分不正確、成本與收入不配比、間接費用分攤不合理等情況,這會造成成本信息失真,難以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二是,成本效益管理風險。具體包括藥品銷售對醫院效益貢獻越來越小,盲目借貸造成資金成本率偏高,缺乏對投資項目的效益評估,延期收回醫院醫療款,成本費用支出審批不嚴等情況,嚴重阻礙了醫院成本效益目標的實現。
3.資產安全風險
醫院在資產管理中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重采購、輕管理的思想,使得醫院存在著資產流失的隱患,不利于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管理目標。大部分醫院沒有落實資產清查制度,沒有定期開展資產盤點工作,導致醫院賬實不符現象較為嚴重。尤其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著盲目購置固定資產、隨意處置固定資產的情況,沒有健全固定資產購置、使用、保管、報廢等環節的操作流程,不僅降低了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益,而且還容易出現資產流失現象。
4.財務監督風險
財務監督是確保醫院財務內部控制有效執行的重要保障,能夠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醫院缺乏財務監督機制,為財務舞弊案件的發生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間。同時,部分醫院沒有設立監督機構,缺乏對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監督評價,易導致內部控制形同虛設。此外,還有部分醫院將內審部門設立為財務部門的下屬機構,嚴重弱化了內審部門監督職能的發揮。
二、基于財務風險為導向強化醫院內部控制的措施
1.強化全面預算控制
醫院應健全預算管理制度,落實全面預算控制,從而有效規避財務風險,不斷完善醫院內部控制體系。首先,制定和落實財務目標。醫院要結合以前年度預算完成情況,在合理預測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財務目標。針對有收入的科室,要根據科室人員結構、歷年經營狀況、設備投入情況以及科室職能等因素,對收入和費用目標進行分解落實。針對無收入的科室,要根據科室職能、提供的服務確定預算支出目標。其次,完善預算經費審批制度,對預算方案涉及的經費支付進行嚴格審批,并落實由分管院長、財務部門負責人以及各科室負責人層層把關的三級審批制度,用以規范各科室預算內資金的具體使用,杜絕隨意調整支出。再次,強化預算執行控制,跟蹤檢查各科室的預算執行情況,及時掌握預算支出進度。同時,醫院還應當落實預算考核制度,對各科室的預算執行效果進行考核,其考核重點為成本費用節約額、成本降低率,并將考核結果與職工的薪酬掛鉤,落實相應的獎懲措施。
2.強化成本控制
醫院應在識別成本管理風險的基礎上,從強化財務風險控制的角度出發加強成本控制,落實成本控制措施。具體如下:首先,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醫院應規范原始憑證的取得和匯總、費用分配表的編制、財務報告的生成等會計基礎工作流程,正確劃分醫療業務成本和管理費用,準確進行成本會計計量,確保成本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同時,還要對已生成的成本信息進行審計,杜絕出現錯漏和舞弊現象。其次,加強成本效益管理。在事前成本控制方面,醫院要科學分析外部經濟、政治、社會環境對醫院內部成本管理帶來的影響,并結合醫院成本管理的具體情況,制定風險防范策略。在事中成本控制方面,醫院要建立投資決策集體審議責任制度,規范重大投資決策的程序,尤其對于金額較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基本建設項目投資,要進行可行性研究與論證,徹底消除盲目投資現象。在事后成本控制中,醫院還要對成本效益管理的效果進行分析和考核,激發員工參與成本控制的積極性。最后,健全成本費用審批制度,強化收支管理,明確審批權限和程序,對金額較大的物資采購采取招標的方式,嚴格控制款項支出,避免暗箱操作增加醫院成本。
3.強化實物資產保全控制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要重視各類實物資產的保全控制,防止資產流失,確保賬實相符。具體措施如下:首先,明確實物資產管理職責,限制無關人員接近先進、易變現資產和庫存物資。尤其針對貨幣資金而言,要加大管控力度,妥善保管好各類印章和票據。其次,落實實物清查制度。醫院要根據業務特點,對固定資產、設備、藥品、醫用器具、材料等物資資產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盤點,根據盤點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賬務處理,確保實物實存數與賬面數相符。再次,做好資料保管工作,醫院要分派專職人員負責資產、財務、會計等資料的保管,防止出現資料丟失、毀損、被盜等情況。最后,加強固定資產增減變動監控,對固定資產的成新率和使用狀態進行檢查,按照新醫院會計制度,追溯調整固定資產折舊,確保固定資產賬實相符。醫院要完善固定資產報廢審批程序,不得隨意處置固定資產,以便造成資產流失。
4.強化財務監督
醫院應設立內部審計部門,使其獨立于財務部門,并健全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尤其在財務工作方面,要加大監督力度,有效防范財務風險。首先,內部審計部門要重點對財務關鍵崗位、關鍵環節進行不定期審查,并指出財務內部控制的缺陷,提出相應整改建議。內部審計部門要重視財務信息真實性、合法性審查,保證財務信息質量。其次,醫院要對財務內部控制的成本效益進行分析,評價內部控制目標是否實現,并對執行效果進行測試和評價。再次,將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提升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政府職能部門要不定期對醫院經營活動進行檢查,根據醫院風險特征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杜絕醫院存在違法亂紀的經濟行為。
三、結論
總而言之,醫院在經營管理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財務風險,為了有效規避和降低財務風險對醫院帶來的負面影響,醫院必須重視內部控制建設,構建起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醫院要以財務風險為導向,加強預算控制、成本控制、實物資產保全控制以及財務監督,從醫院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入手,落實內部控制措施,從而堵塞財務管理漏洞,規范醫院經濟運行秩序。
參考文獻
[1]陸文莉,杜相品.淺談公立醫院財務風險及其防范[J].經濟師,2012,(10):81-83.
[2]鄭大喜.基于財務風險導向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框架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2,(2):56-58.
[3]吳濤.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促進內部控制建設的實踐[J].財會月刊,2015,(5):42-44.
[4]季磊.加強全面預算控制推進醫院精細化管理[J].會計師,2014,(9):74-76.
篇7
【關鍵詞】固定資產 醫院 措施
醫院固定資產在整個醫院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務必要保證固定資產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只有在固定資產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盲目購置
醫院固定資產采購制度不完善,缺乏可行性。許多醫院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和效益分析就匆忙購置設備,導致高投入無回報或高投入低回報,甚至閑置;或者在沒有充分了解大型和貴重儀器設備操作使用的性能甚至培訓人員還難以達到操作技術規范的要求就購入儀器,利用率不高,隨著技術損耗和自然損耗,很快被淘汰報廢,造成資金極大地浪費。
(二)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處置制度不健全
醫院所接受的社會性捐贈物資中包括一些固定資產,可是有些醫院并未把這些資產記在固定資產賬戶中,以致賬物難以統一,另外對于這些資產的利用程度有限,浪費情況嚴重。
(三)對固定資產的控制與管理不到位
很多醫院領導者片面的追求對于貨幣資金的管理,忽視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管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問題之一是醫院內部缺少專業的統計人才,有些醫院并未設置獨立的審計部門,而是由其他部門如財務部門負責這項工作,使得內部審計難以正常開展,也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和監督的有效性。問題之二是工作人員在審計時注重對醫院開支情況進行審計,而忽略了固定資產的管理審計,造成了這樣一種情況:某一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程度取決于審計工作人員的是否認真負責。
(四)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和管理不能有效約束
醫院內部對固定資產的使用與管理各部門權責分工不盡詳細,不能進行集中式管理;在當前不健全制度的影響下,各部門間難以有效溝通。有的醫院沒有對院內的醫療設備年檢進行有效管理,使得很多沒有經過年檢的固定資產不能繼續投入使用,出現資源浪費,同時對于醫院來說,也不容易把握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不能向醫院管理層傳達準確信息,以致影響最終決策。
(五)舊的房屋建筑翻新改造處理不標準
按財務制度規定,如果在原有固定資產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擴建,按固定資產原價加改造擴建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變價收入后重新對固定資產定價,然而有些醫院將其作為維修費用直接列支。
二、醫院固定資產有效管理方案
(一)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相關的規章細節
現在業界普遍以“固定資產歸口分級管理制度”為基本指導思想,大型專業設備應組織專家進行專業論證,申購單由相關人員和領導簽字后交相應的采購人員,按照規定的采購程序和要求實施設備采購。采購完畢后入庫,并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現場驗收,資產會計根據核實后的單據登記固定資產一級明細賬和科室明細賬,建立固定資產卡片。正常使用后遇維修,需相關人員填寫維修單,報告維修人員分析維修原因,落實責任,相關的費用計入成本,如有責任人,則應扣發當事人。報廢資產由使用科室填寫報廢單,報告相關科室,人員,經過認定及領導簽字核準,審計部門的同意,相關部門的備案后執行報廢,物資會計進行固定資產核銷工作。
(二)重視院內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
醫院的不斷發展使得對固定資產的需要量在結構和數量上不斷擴大,這就要求首先由醫院核對已有固定資產并統一進行登記,醫院各相關單位包括財務部等必須密級配合,通過整理有關數據和信息,制定符合醫院實際的需求量。另外對于已有固定資產要注重維修和養護,如對房屋建筑類應保證建設質量、合理使用以及定期保養;對專業設備要安排相應的人員進行管理,并且按照操作規范進行使用,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固定資產的維護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制度,對于每一次維護的結果進行記錄,同時要配備相應的維修配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和盤點固定資產的安全性,防止出現事故,并整理出相應的意見,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正意見及建議,報經相關領導批示后及時處理,形成良性循環的長效管理機制。
(三)搭建固定資產數據庫
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將院內各相關部門有機結合起來,搭建固定資產數據庫,并是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領導者隨時掌握院內固定資產的詳情,以便日后進行決策時參考。同時固定資產數據庫的搭建,在優秀的技術支持下能夠將出入庫、報廢等手續簡化,并自動生成各項報表,供計算使用。
(四)加強固定資產指標考核
(1)將固定資產折舊計入科室成本,將科室資產消耗以成本核算為依據,將各項資產按標準計算折舊并計入科室成本,進一步減少科室閑置設備和報廢資產不處理的現象,提高資產使用率。(2)注重對固定資產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考核,包括使用科室是否對固定資產進行了有效利用、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是否將資源進行合理調配等等。
參考文獻
[1]狄艷輝.醫院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改革之我見[J].財經界(學術版),2010(10).
[2]何燕,范萍,龐燕玲,何芳.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及建議[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11).
篇8
本文闡述了我院如何使用微信平臺條碼系統對醫療設備進行日常管理,并對系統特點和具體操作進行了詳細介紹。
[關鍵詞]
醫療設備管理;微信平臺;微信條碼系統;物資管理系統
醫療設備是指用于臨床實踐診斷與治療的儀器、設備,是醫院日常醫療、護理工作得以開展的物質基礎。我院建立于1956年,是一所以骨科和燒傷科為重點,內、外、婦、眼、口腔、耳鼻喉、中醫科等并駕齊驅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隨著2013年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分院區的開設,我院為之購置了相當數量的醫療設備,目前全院在用醫療設備8887臺,總價值6.16億元,且種類繁多(圖1)。作為負責全院醫療設備管理工作的資產管理處,負責醫療設備入庫驗收、出庫上賬以及設備報廢等工作的庫管員只有1人。可見,醫療設備管理人員工作量之大,如何更科學有效地對醫療設備進行管理成為我處的首要任務[1]。
1利用傳統信息化方法管理醫療設備存在的問題
我院從2000年開始使用固定資產物資管理系統對設備的購買、上賬、使用以及報廢等環節進行信息化管理[2]。隨著醫院醫療設備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不斷深化,該系統存在的問題不斷顯露。(1)相同型號設備無法準確對應。由于相同型號的設備無法在物資管理系統中為每臺設備做出唯一標識。如:2012年購入了型號為FMS輸液泵40臺,由于該批設備型號相同,物資管理系統又無法為每臺設備自動分配唯一的設備編碼,造成系統中40臺輸液泵的信息是完全一致的,導致在以后的資產盤點、設備的績效分析以及維修保養方面只能通過手工方式進行設備的逐個記錄,增加了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人工記錄的差錯率也隨之增長。(2)設備的轉賬手續繁雜。為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分攤折舊費用,科室間經常將便攜式設備(監護儀、輸液泵等)進行相互拆借或轉移,這就需要設備轉出和轉入科室及時辦理轉賬手續。由于物資管理系統操作復雜(要經過退庫申請、退庫確認、設備申請及設備轉賬確認等),往往出現辦理手續滯后,從而影響了績效部門計算科室實時成本,同時也不符合醫院對資產精細化管理的要求。(3)專業設備名稱容易混淆。由于資產管理人員往往不是工程專業畢業的,所以對于專業性較強以及規格型號較多的醫療設備無法做到精確認知和記錄。如:快速檢測心梗病人相關指標的設備(Rochecobash232)與檢測降鈣素原(PCT)的設備在進院初期曾出現設備混淆情況,導致醫療設備管理工作出現延遲現象,影響了工作效率。(4)資產盤點工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傳統的資產盤點方法為:打印各科室《設備使用賬目表》、資產管理人員與器械科工程師一同進行設備盤點以及盤點完成后的登記和匯總等工作。面對我院醫療設備數量大、種類多的情況,每年盤點工作需要數個月才能完成,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也影響了資產管理其他方面的工作進展。
2微信平臺條碼系統的引入
微信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打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并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互動。我院醫療設備條碼管理系統正是基于該平臺開發出來的。
2.1微信平臺條碼系統的特點(1)二維碼生成方式靈活、簡便,系統兼容性強[3]。二維碼(2-DimensionalBarCode)具有信息容量大、編碼范圍廣、容錯能力強、輸入速度快以及可靠性高等特點。微信平臺條碼系統,無需與其他物資管理系統做接口,只需按照規定格式導出電子表格,就可以根據電子表格中與醫療設備相對應的圖片、文字等信息,單獨或批量生成二維條形碼。避免了傳統條形碼生成系統與其他系統對接過程中出現的人員和費用問題[4]。(2)設備相關信息保密性強。我院所使用的系統是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發而成。通過微信企業號后臺可以設置相關人員的權限,其他無關人員即使經過掃碼后也只能讀取標簽上少量設備上通用信息(設備名稱,型號等),而大部分重要信息(經銷商、設備原值、維修成本等)則無法顯示。(3)掃碼設備普及易用。傳統條形碼系統往往需要購置數臺PDA或者掃描槍與之配套使用。而微信平臺條碼系統不僅操作方式與目前公眾所用的微信軟件一樣簡單易用,而且無需另外購置新設備,僅使用智能手機便可完成掃碼和設備管理功能,為醫院節省了人員培訓和購置設備的費用。(4)設備盤點工作簡單易行。微信平臺條碼系統大大改變了傳統醫療設備盤點的模式,由傳統使用PDA只能讀取設備信息升級為集設備信息讀取和管理為一體的工作模式,由原先的多人共同盤點簡化為單人即可完成盤點工作。由原來需要提前打印《科室設備使用賬》轉變為無紙化操作方式。節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節約了醫院的成本。
2.2微信平臺條碼系統在我院的具體使用情況(1)二維條形碼的生成和粘貼。對于已購買使用的醫療設備,通過我院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按照要求導出包含關鍵字段(資產名稱、型號、序列號、使用科室等)的Excel表格,而后微信平臺條碼系統將自動根據表格生成我院所需要的二維碼標簽,見圖2。對于新購置的醫療設備,資產管理人員通過微信平臺錄入界面輸入設備相關信息并生成條碼標簽。最后,將打印好的二維碼標簽統一粘貼在醫療設備的銘牌旁邊,作為該設備的唯一標識[5]。(2)設備的檢查和盤點。為保證醫院醫療工作的正常進行,醫療設備管理員和器械科工程師要定期對全院設備進行檢查和盤點記錄工作。相關工作人員首先對設備進行例行檢查,然后只需使用微信條碼系統(圖3)對設備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確認后,系統將自動在后臺記錄相應設備的運行狀態并最終形成資產盤點表。(3)設備的日常維修管理。利用微信平臺條碼系統,工程師只需對設備標簽進行掃碼并在手機端備注欄中填寫當次維修所使用的配件和費用[6]。在需要統計維修情況時,只需在系統PC端輸入查詢條件(設備名稱、維修期間以及維修次數等條件)便可調取以往的維修記錄。(4)醫療設備的績效成本管理。微信平臺條碼系統可與醫院信息系統(HIS)和庫房物資管理系統對接,在進行績效分析時通過掃描設備條碼可讀取所需的相關數據(設備使用次數、設備收費情況以及設備折舊情況等)。資產管理部門可根據這些數據結合設備的購買和維修成本對擬購買同類設備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和考量[7]。
3小結
微信平臺條碼系統的引入是我院資產管理工作的一次革新。醫療設備的檢查、管理和分析工作由原先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變成現在只需要1~2人即可完成,而且從準確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目前,我院資產管理處已經使用該系統對醫療設備進行有效管理,并在實踐中學習了很多新知識,積累了不少經驗[8]。今后,將不斷總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方案,將微信平臺條碼系統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參考文獻]
[1]袁丹江,夏慧琳,王學致.醫院醫療設備管理實務[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孔林.基于HIS的數據倉庫構建及多維分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32(11):6-9.
[3]張成海,張鐸,趙守香.條形碼技術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4]張新慧,馬海潮.談醫院物資管理的優化[J].中國醫院,2009,13(10):78-79.
[5]陸一濱.二維碼在醫療設備標識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5,30(4):140-141.
[6]王魯,韓晗,王希霖.醫療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醫療裝備,2010,(11):9-11.
[7]金鑫,龔純貴.淺談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醫療設備電子檔案[J].中國醫學裝備,2012,9(6):64-67.
篇9
一、新形勢下加強醫院經濟管理模式必要性分析
1.醫院經濟管理創新是行業競爭的需要。醫院要生存發展,不僅要有良好的醫療技術和優質的服務質量,還要有合理的醫療收費,才能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改革醫院經濟管理模式,降低醫院運行成本和醫療費用,減輕病人負擔,既符合社會的要求和病人的根本利益,也是吸引病人就醫的重要手段。
2.加強醫院經濟管理可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醫院建設及進一步完善醫院環境。經濟收入主要是提高醫療質量,加強服務態度、優質服務、熱情、耐心,以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為宗旨,加強醫院經濟管理應掌握醫院經濟命脈,更快更好地建設新型醫院,讓病人來醫院治病有家的感覺,醫院的各項科研新技術的引進,關系到醫院的經濟管理,徹底抓好醫院經濟管理是一項長期、持久的重要工作。
3.經濟管理創新是醫院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尚不成熟,客觀上醫院運行的經濟負荷不斷加重,醫院的生存與發展越來越依賴于自身的醫療服務經營收入,醫院具有一定的經營性質已成為事實。但對醫院來說,醫院所有的采購都是以市場價進行的,而所有的技術服務、藥品的價格卻是政府計劃控制的,大部分醫療服務項目收費均低于成本,使醫院面臨嚴重的發展后勁不足問題。因此,借鑒企業管理經驗,降低醫院運行成本,也就成為必然。
4.國家對醫療體制的改革的需要。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醫院的投入越來越少,而且對各類醫療服務采取低廉的收費價格,加上在現行醫保政策下,超標準費用又得不到補償,因此,醫院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采取增收節支的措施勢在必行。當前醫療行業競爭激烈。每個醫院不得不運用激勵機制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對合理的經管方案(尤其是分配方案)便成了最有效的管理措施。
二、轉變觀念,強化經濟管理,以實現醫院兩個效益雙豐收
1.加強財務部門管理職能,充分發揮醫院經濟管理及運營決策中的參謀助手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財務工作決不僅僅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和反映,更重要的是要綜合運用管理會計、經濟管理理論和方法,結合IT技術,對經濟狀況和運營結果進行客觀分析和趨勢預測,為醫院決策提供支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強化財務部門管理職能,要從職能定位、人員配置、專業人才培養與引進、業務流程優化等方面統籌考慮,缺一不可。
2.增強資金流轉時間價值觀念,使資金運動與市場變化相適應,獲得成本上的競爭優勢,實現預期利潤。編制和運用現金流量表,了解醫院現金流量凈額的構成情況。醫院的固定資產投資起點高、金額大、品種多,因此,必須堅持對固定資產實行投資論證,保證采購質量,公開招標,降低采購成本,縮短投資回收期。堅持固定資產定期清查盤點、核實賬簿制度,掌握新增固定資產凈值占全部固定資產凈值的比例是否不斷增長,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比例是否合理。只有醫院資產配置合理,才能增強醫院的抗風險能力。對于醫院流動資產,除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額外,每月還必須對庫存物資、藥品材料的儲備量、周轉天數、周轉率進行嚴格的考核評價,最大限度地降低儲備定額,減少資金占用。
3.發揮經濟管理杠桿作用,優化配置資源。醫院必須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遵循衛生事業的規律,綜合考慮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如何促進醫療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醫院須運用經濟手段引進人才、技術裝備、交流信息、科技合作來提高學科水平和競爭實力。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醫院可通過基本醫療服務,非基本醫療服務,特殊服務等滿足各方面、各層次的醫療需求,適度拉開不同級別醫院的收費標準。引導患者合理分流,來提高醫院經營與經濟管理的效益。醫院在經營管理中才能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和健全經濟管理的秩序,實現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4.適應社會發展,改革分配制度。醫院是公益福利性事業單位,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必須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考慮救死扶傷的責任,控制過度醫療消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醫院應當把職工的工作崗位性質、技術難度、風險程度、工作數量與質量等工作業績和醫德醫風狀況,作為對醫務人員進行考核和獎金分配的主要依據,進行獎罰,兼顧患者、醫院、職工三者利益,堅持多勞多得、按勞分配,體現效益優先,兼顧公平。使職工的收入按業績和貢獻大小拉開檔次,形成激勵機制,切實杜絕開單提成、開大方和濫檢查的行為。
5.要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其一,建立醫院內部審計制度。在醫院內部設立獨立于財務部門之外的內審部門,按照審計法規,對醫院財務部門及科室經濟管理實行定期的全面審計,并寫出審計報告,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限期更改;對出現的違法、違紀行為要嚴肅處理。其二,建立完善的財務監督制度。現代的財務工作要延伸到醫院工作的每個角落,也就是說,只要有經濟業務發生或有費用開支的部門、地方,都要接受財務監督。對他們取得的每筆業務收入、支出的每筆成本費用都要加以監督,隨時掌握醫院經濟的運行情況,及時向醫院領導反饋信息,為醫院加強經濟管理提供依據。
篇10
內部控制作為企業實現其經營戰略、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正確可靠的重要手段,近十年來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自改革開放步入市場經濟后,中國企事業單位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才開始正式重視內部控制,2006年開始步入風險管控視角的內部控制階段。我國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組織上下都真正理解為什么要從風險管控入手進行內部控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國內已初步完成內部控制理論引進工作,但針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演進機理的研究很少,更缺乏針對國有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筆者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廣東OC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為例研究其內部控制演進過程,從理論上剖析國內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演進機理,總結其特征與問題,為今后更有效地開展內部控制活動提供理論依據與決策參考。
二、內部控制演進文獻綜述
(一)內部控制演進過程 現有文獻對內部控制演進過程有兩種不同的劃分。丁友剛和胡興國(2007)認同“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就是控制風險的兩種不同的語義表達形式(謝志華, 2007)” 的觀點,從風險控制視角討論了財產實物風險控制、財務報告風險控制、經營風險控制、三種風險控制思想的理性加強、風險評估思想的產生與風險控制目標的最終確立等五個發展階段。張硯與李鳳鳴等則側重內部控制范圍和手段的變化,將內部控制劃分為內部牽制、內部會計與管理控制、內部控制結構、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等四個發展階段。就演進過程看,丁友剛和胡興國(2007)認為,早期財產所有者面臨的主要是財物保管中的失竊風險,后來是投資中的財務報告風險,再后是企業經營風險,再其后是風險控制的理性加強及風險管控體系的確立。李鳳鳴等則指出,早期內部控制是以查錯防弊為目的,以職務分離和交互核對為手法,以錢、賬、物等會計事項為主要控制事項;20世紀四十年代后,企業經營活動日趨復雜,要求加強對生產經營的控制與監督,內部控制就相應地超越了會計與財務范疇,逐步從對單項經濟活動進行獨立控制為主向對全部經濟活動進行系統控制為主發展,但注冊會計師仍主要檢查會計控制,宗旨是預防和發現錯弊;20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西方內部控制不再區分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而是向縱深發展,將內部控制環境納入內部控制的范疇,從而形成一個全面的內部控制體系。對比上述有關內部控制演進過程的兩種闡釋,其側重點雖然有所不同,但從諾斯(2008)的制度變遷路徑看,都屬于誘致性制度變遷,即“自下而上”的制度變遷,是財物所有者和經營管理者在內外部動態環境下的互動博弈行為推動了內部控制的演進。我國在2003年國資委成立和運作之前,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所有者基本是缺位的或不到位的,內部控制發展緩慢。然而,其后幾年內部控制則發展迅猛,這與國資委的大力推動分不開。
(二)內部控制演進原因 李鳳鳴和韓曉梅(2001)認為,推動內部控制演進的原因是經營環境的復雜化,顧客需求和市場變化對企業活動的影響;丁友剛和胡興國(2007)則認為,內部控制演進是組織與經濟環境變遷的結果。雖然兩者都認為外部環境是內部控制演進的作用主體,但后者強調了組織變遷因素。程新生(2004)認為是對治理效率和經營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動了內部控制演進,但也沒有言明具體的作用主體構成。結合體制內企事業單位國有屬性,需要明確我國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演進的作用主體與西方市場經濟的私人企業的不同之處。
三、內部控制演進案例分析:以廣東OC醫院為例
(一)廣東OC醫院及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概況建院于1978年的廣東OC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現在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功能于一體的面向海內外開放的綜合性現代化醫院。廣東OC醫院當前的發展思路和經營策略是:抓住時機,更新思維,選準方向,跨躍式發展,盡快縮短與同級醫院的差距;采用超常規投入的辦法擴大再生產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財務預算與規模投資相配合,合理調節運作資金,并有計劃、分步驟地組織實施。經過幾年的戰略發展,醫院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醫院技術力量雄厚,總資產5.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3億元 ,開放床位900張,擁有高場強磁共振、多排螺旋CT、大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儀、化學發光檢測儀、全自動生化檢測儀、直線加速器及伽瑪刀腫瘤治療儀等先進大型醫療設備。固定資產一直占醫院總資產一半以上的比例。廣東OC建院之初,固定資產所占比例較高,曾一度達到75%。當各科室的醫療設備逐步添置齊全后,醫院競爭力的主要來源就是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升,這樣,固定資產比例逐漸下降,到九十年代初時已下降到60%左右,20世紀初時進一步降低到50%以下。但隨著廣東OC醫院新戰略實施,籌建新綜合大樓、添置床位和各類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固定資產所占比例又上升到了55%,且近幾年繼續維持這個高位。從內部控制視角看,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規范過程滯后于流動資產管理,其內部控制可分為防控階段、制度規范階段和效益階段。
第一階段:防控階段(1981-1999)。廣東OC醫院早期幾乎沒有正式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完全靠員工的主人翁精神和以院為家的歸屬感。但隨著經濟與社會環境的變化,固定資產管理日益變成一個影響醫院正常經營的因素。1995~1996年間相繼發生員工私占照相機、科室領導不當占用電腦、科室拆分帶來固定資產管理混亂及固定資產報廢管理缺失等事件,使得醫院不得不提出“反私占挪用、防賬物不符”的號召,并出臺《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條例》,明確了固定資產歸口管理部門的相關職責和可移動辦公器材及設備的使用區間、使用規則和設備管理與護養等。
第二階段:制度規范階段(2000-2006)。經過前一階段固定資產管理改進,賬物不符、私占挪用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但很快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在2000年中開始,隨著廣東OC醫院的迅速發展及與周邊醫院的業務競爭日趨激烈,各科室紛紛申請購置新的醫療器材,淘汰舊設備。這一過程中,由于固定資產管理沒有及時跟進到位,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如新設備添置問題,有些科室未經審批,就私下試用甚至使用某供貨商提供的新設備,到審批下達時,有些設備實際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這種現象帶來的問題,除了使一部分人不當得益外,還有可能因為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帶來一些潛在的糾紛,如試用中的設備損害,試用后不購買該設備等。舊設備淘汰問題方面,典型的例子是,如果相關科室不說明該設備性能狀況,設備科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很可能將其作廢品處理了。實際上,舊設備淘汰中如果管理不善,潛存的風險更大,對醫院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聲譽影響更大。
通過調研和分析現存問題及此前的固定資產管理經驗,醫院管理層認為,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和同行競爭加劇,醫療器械設備管理將比其他一般性固定資產管理越發重要,要徹底解決上述問題,應該進行“防范、規范和示范”,也就是采購和報廢時的問題防范,使用中的使用和護養規范,成功或失敗的防范與規范措施對相關固定資產管理的示范作用。這需要采用一個制度性的解決方案,為此,經過多次研討和試點,廣東OC醫院在隨后幾年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性固定資產管理的解決方案,包括《固定資產(醫療設備)管理實施細則》(2004)、《固定資產管理制度》(2005)、《廣東OC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2006)。
第三階段:效益階段(2006年至今)。進入2006年后,珠三角地區醫院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競爭手段不斷升級:兼并區級醫院、與企業醫院建立戰略合作、新建或裝修醫療大樓、購置高端新型醫療儀器與設備、提高醫療管理水平等。廣東OC醫院為了有效提高醫院整體競爭力和醫療服務水平,按“跨躍式發展,盡快縮短與同級醫院的差距;采用超常規投入的辦法擴大再生產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發展思路和經營策略,讓各科室不斷配備高端新型醫療器械和設備。此時,全國醫療系統也開始正式實施國資委提出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措施。在雙重壓力之下,2006年12月廣東OC醫院提出了“確保固定資產保值增值,以更好地實施新的戰略目標”。但快速發展帶來管理水平難以跟上的問題。因此,在新醫療器械與設備的引進中,出現了幾起嚴重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如2007年2月,醫院腎移植科花費50多萬元采購一臺高性能的德國費森尤斯血透機,但使用時才發現,這套設備與其他一般設備不同,不能使用普通蒸餾水或純凈水,必須用特殊凈化水。這臺新設備使用幾次后,終因成本過高而被迫放棄閑置。但2008年8月就蒸汽房更新設備的一次“節能減排”專題研討上,“先管理節能、再技術節能”的觀點讓醫院受益匪淺。結果,醫院不僅避免了不必要的固定資產投資,也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幾起例子讓管理層意識到風險因素對醫院經營成敗的影響,遂于2010年年底固定資產管理年會上,正式提出了固定資產管理“雙效益、又增值”的目標,強調效益意識是保值增值的前提,要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舉的基礎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并為新目標下的固定資產管理提供了制度體系保障。
(二)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演進過程 從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演進過程不難發現,隨著醫院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醫院整體經營規模和醫療水平得到進一步升級。經營戰略的調整和實施對醫院固定資產構成及其占總資產的比例產生決定性作用,相應地,面對新的經營環境,醫院在經營思路和管理模式上的改變又帶來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模式的改進。
醫院發展早期,固定資產主要以不動產和一些基本醫療器械設備為主,還包括一些日常辦公設備與用品。總體來講,這一階段還處于改革開放早期,以院為家和愛護公物的單位觀念及社會風氣較濃,即使有些不當行為,也主要是些辦公設備與器材的私占挪用問題。這一階段醫院也還沒有太多市場經營的概念,固定資產管理水平也較低。1996年明確提出的“防賬物不符、反私占挪用”措施正反映出這一階段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的重點。早期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手段比較簡單,基本停留在賬與物的簡單管理層面。因此,這一階段內部控制最初的目的是防止財產丟失,防止內部人行為不當導致企事業單位損失。
隨著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和醫院業務的迅速發展,固定資產管理中內部人不當得利的方式逐漸增多,除了少量私占挪用醫院財物外,大多采用其他手段如轉移醫院財產或限制醫院投資機會的不當得利行為。內部控制從先前的基于個人和組織的內部控制逐漸發展到基于過程的內部控制,表明醫院管理者已經意識到,基于經營事項的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并重方式不足以有效解決內部控制問題,更需要一個包括內外部環境控制、會計系統和控制程序的完整制度體系,從制度層面防范和解決內部人道德風險與不當得利行為。因此,這一階段廣東OC醫院采取了一套制度性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解決方案,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防范、規范和示范”措施。
隨著醫院醫療服務市場化程度進一步加劇,各醫院紛紛走上競爭手段升級之路,固定資產投資成為首選手段之一,包括添置更新的高端醫療設備、擴大醫院建筑面積以增添病床數量和辦公用地。與前兩個階段固定資產內部控制面臨的挑戰不同,第三階段內部控制的核心是風險管理與控制,一旦投資與經營失敗,則很可能會給醫院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如該階段2007年棄置先進設備、2008年護養設備失敗就是沒有做好風險管理與控制的典型事例。至此階段,醫院經營管理者已經意識到,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重心必須從防止內部人不軌行為和制度規范轉移到醫院經營風險控制上來。2010年的節能減排方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
根據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演進現狀,廣東OC醫院發展至今,雖然開始有了風險意識,甚至采取了一些初步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措施,但仍然處于轉型期,尚未真正進入風險管理視角的內部控制階段。因此,從目前已有的內部控制措施看,仍然是以過程控制為主,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控措施。具體而言,首先,廣東OC醫院沒有明確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目標。醫院雖然明確了整體發展戰略和經營思路,但卻沒有設定風險偏好,包括固定資產風險控制范圍。正是因為醫院采取“跨躍式發展,盡快縮短與同級醫院的差距;采用超常規投入的辦法擴大再生產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經營思路,而在擴大再生產投資中卻未能及時改進與升級相關的管理措施,從而導致幾次較大的投資失誤。再者,從醫院內部環境看,醫院組織文化中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風險意識強調不多,一般員工和管理層的風險意識比較缺乏。通常情況下,醫院組織文化更多強調的是如何提高服務質量和防止醫療事故,而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問題理解不到位。醫院普通員工,甚至一些中基層管理者認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醫院高管層考慮的問題,與他們沒有關系。在這樣的內部環境中,固定資產使用是各業務科室的事,但風險控制則成了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事。其三,沒有真正的風險意識,就談不上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風險確認、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策略選擇。即使有一兩次成功的風險控制行為,也只能算是意外得來的收獲。其四,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發展,廣東OC醫院已經形成一些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活動,如各類制度和程序,包括核準、授權、驗證、調整、復核、定期盤點、記錄核對、職能分工、資產保全、績效考核等,但這些只是在舊的管理模式上形成的控制活動,并沒有以風險管理和控制作為立足點。在引入風險管理視角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后,這些控制活動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在目前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中,信息溝通和檢查監督相對不足,不能準確、及時地反映出固定資產管理中的風險。
四、內部控制演進機理: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分析
(一)廣東OC醫院內部控制歷程 廣東OC醫院雖然只有三十余年的發展歷史,但先后經歷了以“賬物相符、防私占挪用”為主要內部控制目的的“防控”階段,以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并重的“制度規范”階段,及以“雙效益、又增值”為主要目的的保值增值階段。對比之下,這三個階段發展特點與基于行為人層面控制的“內部牽制階段”、基于組織層面控制的“企業內部控制結構階段”和基于過程控制的“制度基礎控制階段”特征基本吻合,但尚未真正進入到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階段。
縱觀廣東OC醫院三個階段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演進的驅動因素,可以發現,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演進是四個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固定資產所有者(即股東/國資委)和固定資產管理者(即廣東OC醫院)對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的認識,市場環境,固定資產管理者與企圖不當得利的內部人之間的互動博弈。早期,固定資產所有者并沒有明顯的保值要求,固定資產管理者的主要責任只是防止私占挪用,盡量做到賬物相符,以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即早期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功能只起到防范內部人明顯不當行為,如私占挪用和偷盜。但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企圖不當得利的內部人手段逐漸變得隱蔽,固定資產管理者開始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不得不主動積極地做好內部控制。這樣,醫院開始主動地進行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從“制度規范”入手,防范、規范和示范固定資產管理問題。直到2004年,醫院響應當時政策,提出資產管理要保值增值,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說法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隨著2006年前后開始的地區性同業競爭升級,各醫院紛紛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力度,固定資產投資失敗問題開始出現,這直接影響到醫院的正常經營與發展。與內部人的不當得利相比,固定資產投資失敗導致的損失才是真正致命的。于是醫院在2010年正式提出了“雙效益、又增值”的固定資產管理目標。
(二)廣東OC醫院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的趨勢從制度變遷角度看,我國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分兩個階段:2004年前(醫療系統則是2006年前)基本屬誘致性制度變遷,是內部不當得利者和醫院在一定經濟社會環境下的互動博弈的結果;但其后則更多屬國資委保值增值考核要求推動的結果,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前者為自發所致,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實施有內在要求;但后者是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實行,要在企事業單位層面有效落實,尚需一定的時間,更需要其他作用主體積極參與。廣東OC醫院要順利演進到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階段,有賴于以下方面的改進:目前醫院管理層和員工對固定資產保值和增值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固定資產管理的風險意識還比較弱;國資委盡管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指示,但并沒有一個明確考核指標及相應的激勵機制;近年來,地區性大醫院同業競爭恢復相對均衡狀態,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讓各醫院業務迅速增多,良好的財務狀況會在一點程度上降低大家對固定資產風險管控重要性與緊迫性的認識;當然,隨著醫院經營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企圖不當得利的內部人手法也更加隱蔽。
五、結論
為探討我國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歷程、演進機理和未來發展動態,筆者以廣東OC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實踐為例,分析了我國國有企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演進過程與各階段特點、作用主體、制度變遷特征和未來演進趨勢。分析表明,廣東OC醫院先后經歷了以“賬物相符、防私占挪用”為主要內部控制目的“防控”階段,以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并重的“制度規范”階段,及以“雙效益、又增值”為主要目的的保值增值階段,但尚未真正進入到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階段。從制度變遷特征看,受國資委角色影響,2004年前我國國有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屬誘致性制度變遷,但其后屬強制性制度變遷。從目前的情況看,廣東OC醫院只有高度重視和把握相關的變數,才有可能順利地步入基于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階段。
參考文獻:
[1]程新生:《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組織結構互動關系研究》,《會計研究》2004年第4期。
[2]丁友剛、胡興國:《內部控制、風險控制與風險管理——基于組織目標的概念解說與思想演進》,《會計研究》2007年第12期。
[3]謝志華:《內部控制、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關系與整合》,《會計研究》2007年第10期。
- 上一篇:大氣污染防治整改方案
- 下一篇:財務部績效考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