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4-02-29 17:5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未來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未來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篇1

Abstract: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meanwhile the countryside should improve economic energy by itself.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should be reinforced, and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At last, the measures must be reasonable and adapt to circumstances.

關鍵詞: 農村社區建設;社區制度;社區管理

Key words: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community regulations;commun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9-0293-02

1 農村社區建設的由來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人口逐漸涌入鄉鎮、縣城、城市,農村本身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1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年均提高約1個百分點,數據表明,2011年中國大陸城鎮人口為690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萬人;鄉村人口為65656萬人,減少1456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51.27%[1],因此,農村本身的社區建設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因為社區建設是縮小城鄉差別的一個重要體現。

2006年國家民政部在215個縣開展了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從全國范圍看,“農村社區建設”仍然處于初級階段,農村社區建設依然任重道遠。但是,正是這些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農村社區實踐,反映出很多農村社區建設的問題,也可以總結出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為未來的大規模、大范圍的農村社區建設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2 農村社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社區建設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只能通過試點和摸索,在實踐中創新,在總結中前進。從若干實驗社區與自主建設社區的效果看,農村社區建設還存在包括人口居住分散、受教育水平低等客觀問題和重視程度不夠、缺乏足夠的認識等主觀因素。

2.1 居住分散

我國的基本國情是地大物博,幅員遼闊。農村人口分布在平原、山區、沼澤、高原等諸多地形復雜的環境。即使不和北京、上海這些幾千萬人口的大城市相比,農村人口的平均密度也要遠遠低于普通中小城市的人口密度,這就造成了建設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地點選擇非常困難,村民同志要享用這些設置和服務也比較困難。

2.2 人口老齡化

農村人口的老齡化問題其實也是全國老齡化的一個反映。由于青壯年外出打工、考學等定居到城里或者長期滯留在城鎮,導致老人和兒童留守。在農村,敬老院非常少,條件也很艱苦。靠以老人和孩子為主體,進行社區建設勉為其難。老年人有時間,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常規服務和工作,但同時有容易得病,意外傷害多發等不利因素。從年齡結構,需要有銳意改革、勇于挑戰、攻堅克難的年輕人,也需要胸中有丘壑、閱歷豐富的老年人,還需要成熟穩重的中年人,才能完成農村社區建設的艱巨任務。

2.3 受教育程度較低

首先,城鄉差別導致農村教育資源短缺,經濟相對落后也造成教育理念落后和教育程度較低,大多數農村孩子是初中畢業,少數高中畢業,山區則是小學畢業也屢見不鮮。其次,由于社會發展節奏加快,人才流動不再受到地域限制,有部分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大多留在了城里。對于本就人才貧乏的農村更是雪上加霜。最后,信息化建設落后無法快速獲取知識和與外界溝通,也導致農村的文化氣息薄弱。

2.4 設施不足

農村的基礎設施嚴重的不足。自2000年開始修水泥路后到2004年的“村村通”工程,農村的道路和通信設施建設風生水起,從物理空間上拉近了城鄉距離。然而,不能忽略的是農村的醫療衛生、教育教學、金融郵政等日常生活基礎設施還嚴重不足,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等場所非常稀少,社區的氛圍淡薄[2]。

2.5 經費有限

資金短缺是農村社區建設落后的一個關鍵點,上層建筑還需要建立在發達的經濟基礎之上。

2.6 人力資源短缺

農村社區需要有更多的行政人員和專業人才,一方面要從頭參與建設,探索切實可行的路子;另一方面,要管理和維護、推廣社區服務,實現社區硬件的價值。

3 解決方案

農村社區建設存在很多問題,對癥下藥是搞好農村社區建設的取勝之匙,下面給出幾個關鍵措施。

3.1 政策支持

國家必須對農村社區建設進行總體規劃,分階段分步驟的完成和完善農村社區建設,政策支持和財政扶持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已經實施的農村醫療合作就實現了農村醫療保險,而對于體育場館、大型廣場等投資大、大眾化的資源必須實現有效共享,避免浪費。政策支持增加了農村社區建設的持久性和活力,是成功的保證。

3.2 經濟建設

解決農村社區建設的資金問題不光靠國家、政府的投入,還要讓農村本身具有造血能力,這樣才能持久的發展。一是吸引投資,有更多企業落戶農村;二是讓更多人回饋家鄉,反哺各行各業,建立各種基金;三是提升農業升級,增加經濟作物比重,同樣土地產出更大效益。

3.3 隊伍建設

建設和培訓一批志愿投身農村的隊伍是完成農村社區建設的有力保證。無論多么完善的方案,最終需要有執行力的人才能確保成功。農村社區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穩定的人才隊伍需要在鍛煉中成長,也需要在失敗中積累教訓,更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勇于奉獻的決心。

3.4 法制建設

指定完備的農村社區法律和法規,對社區人員進行法制教育和宣傳,營造一個和諧、友好、自律的社區氛圍,居民愛護設備和設施,自覺遵守和監督,把辛苦建設的社區傳承下去。[3]

3.5 因地制宜,合理建設

在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不可能有整齊劃一的模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對策。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可以開發一些實際應用廣泛的農村社區項目:如球場建設可以根據情況建設乒乓球館或者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平原地區可以合并學校,優化教育資源;山區可以通過支教、支醫等改善教育醫療環境;高原則可以通過旅游、經濟作物、特色養殖、高端加工等實現社區經濟的發展。另外,還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

4 總結

農村社區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系統的研究,分階段、分步驟的完成。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無休無盡,只有扎實穩步推進,不斷總結經驗,不回避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系統的解決經濟、文化、制度等問題,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才能確保農村社區能夠建成,而且可以長期的為廣大農民朋友提供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劉勇.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歷程、問題和趨勢[J].經濟管理與研究,2011,3:25-26.

篇2

關鍵詞:農村社區規劃發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currently a very important soci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and how to scientifically develop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are discussed, for the current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some planning ideas.

Keyword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圖分類號:G812.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引言

農村社區,既有別于傳統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區,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或者是由一個行政村建設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既不能等同于村莊翻新,也不是簡單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在農村營造一種新的社會生活形態,讓農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過上像城里人那樣的生活。它由節約土地,提高土地生產效率,實現集約化經營為主導,農民自愿為原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目標,讓農民主動到社區購房建房,交出原來的舊宅用于復耕。實現社區化之后,農民又不遠離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環境。然而在農村社區規劃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的模仿大城市建設風格;過度注重表面,沒有實用性;沒有突出建設的重點,缺少切實可行的農村社區規劃標準。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員過度的追求政績,最終導致在農村社區規劃和發展走了一些彎路。所以,對農村社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對規劃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解決,已經成為了目前相關工作人員的主要任務。本文針對農村社區的規劃問題進行了一些探索,并對規劃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

2農村社區建設及規劃存在的問題

2.1現狀農村社區規劃滯后

在我國鄉村普遍存在重建設輕規劃的狀況,居住用地布局散亂,道路狹窄,交通不暢,導致低水平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惡化加速。例如珊溪鎮李夏社區現狀配套設施基本上屬村級配套設施,規模小且不完善。社區內道路網不成系統,連貫性差,道路寬度普遍較小,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社區的公共綠地嚴重不足,內部缺乏公共活動空間。

2.2缺少科學完整的農村社區規劃理論體系我國農村社區種類繁多,所處地理環境各異,現行《鎮規劃標準》很難適應全國眾多農村社區建設的需要,農村社區只得應用城市規劃理論體系和規劃管理模式,使得農村社區建設套用大中城市建設模式現象非常普遍,有些農村社區規模較小,人口也不多,一般以居住用地為主,公共設施用地分類界限不是很清晰,很少有較大的商業設施及行政管理設施,這樣公共設施用地就會達不到規劃標準中的指標。2.3農村社區用地規模偏小,缺少發展空間,吸引和帶動能力不強首先,文成縣的農村社區大部分是在原鄉政府所在地及地理位置較好的村莊設置,社區之間差別大,總體農村社區規模偏小,對資源的集聚能力小,不僅難以把周邊的資源吸引過來,對鎮域經濟也無法起到輻射作用。其次,部分農村社區由于受到行政區劃的制約,區域基礎設施不能共享,造成資源浪費,農村社區各自為政,在同一經濟區域爭市場、爭資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不配套,其結果是都形不成規模,造成很大的浪費,并阻礙了人口和其他資源的進一步集聚。

3農村社區規劃原則

3.1科學發展原則

社區規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引導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社區環境組成和諧的有機整體。

3.2區域協調發展原則

社區規劃必須從區域角度出發,把握本區域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注重與周邊在功能拓展、道路聯系、活動組織等方面銜接,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

3.3因地制宜原則

社區規劃必須立足現狀,結合村莊空間肌理逐步展開,完善村莊公共配套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創造優美宜人的居住環境。

3.4集約高效原則

集約利用土地,高效率組織道路交通,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促進社區集約發展、和諧發展及科學發展。

3.5可操作性原則

強化規劃設計與現狀的銜接,重視村民參與規劃的力度與深度,合理把握各功能設施的規模及建設指標,有利于建設實施。

3.6規劃彈性原則

充分考慮市場經濟的不確定因素和分期開發的需要,通過規劃方法和控制手段的創新,在保障服務和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加強規劃控制的彈性和適應性,強化用地使用功能的兼容性。

科學制定農村社區規劃

4.1合理確定社區性質和發展規模

農村社區是指聚居在城鎮以外的,以從事第一產業的人口為主的社會生活共同體。農村社區既包括農村居民的自然區域環境,也包括在這些轄區內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活動的社會群體。在我國農村社區建設是當今農村工作的重點,聯系文成縣實際情況可以看到,絕大多數農村社區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低。在農村社區規劃編制上需要和本地的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相適應,既要考慮到目前經濟相對落后的實際情況,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要想進一步提高基層農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在農村社區建設方面必須尊重農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量力而行。搞大呼隆和一刀切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到社區的發展,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對一些環境基礎較好,經濟條件達到一定要求的社區,應該注重發展,使其發揮龍頭作用帶領周邊社區共同發展。

李夏社區規劃依據珊溪鎮“1+X”村鎮規劃理念,依托當地人居發展趨勢特點環境優勢,發展配套完善的新農村為本次規劃的思路。規劃設計的宗旨為“以人為本,和諧共生”。自然而安靜的居住生活是人們的追求和向往,同時也成為了時尚品位的體現。規劃充分利用現狀水系特色塑造沿河綠化帶、社區公園,積極引入綠化空間,融入日常生活是本次規劃最顯著的特色。

篇3

關鍵詞:新農村社區建設;背景;現狀;成效和影響

中圖分類號:C9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6-0133-0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農村社會已進入急劇轉型時期,城鄉發展邁入了新階段即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但是,中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及實行的二元城市化政策,使城鄉發展存在較大的不平衡,故亟須調整城鄉二元化的發展思維,加快城鄉統籌,以促進農村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在城鄉統籌中,農村處于劣勢地位,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較大的差距。如何推進城鄉一體化,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課題。

新農村社區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切入點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突破口,并在近年來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的結合中在全國廣泛開展。目前新農村社區建設還處于實踐探索階段,在具體實施中,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河南省新農村社區建設的背景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指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需要和社區的需求,打破原有的村莊界限,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村,經過區位調整、統一規劃,建立具有一定人口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居住方式與產業發展相協調、服務管理模式完善的現代化農民聚居區。新農村社區建設是經濟社會結構轉型中一次深刻的農村社會變革,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和現實的可能性。

(一)新農村社區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需要

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村人口5 958萬,雖然最近幾年農民工不斷向城市遷移,但仍有相當部分農民在農村生活,尤其是對于上了年紀的農民工,已經失去了靠青春和體力打拼的資本,再加上城市的高成本,大部分要返回農村。受制于傳統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影響,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巨大差距,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要不斷滿足農村居民的這些要求,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而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是城鄉一體化的外在體現,所以新農村社區建設是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有效載體,是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二)新農村社區建設是推進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

河南農村人口多,城鎮化水平低,2013年河南城鎮化率僅為43.8%,低于全國城鎮化率(53.7%)將近10個百分點。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對土地和發展空間產生巨大的需求。河南有4.7萬多個行政村、18萬個自然村,農村呈現出村莊數量多、規模小、分散居住的特點,而且隨著農村人口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向城市的遷移,很多農村出現“空心化”現象,住宅閑置增多,土地利用率低。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推出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建設新農村社區可以整合閑散的土地資源,為城市建設的騰出更多的用地指標,為加快地方發展工業、加速城鎮化提供更多土地和空間。新農村社區建設實際上是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需要。

(三)新農村社區建設是適應農業現代化、農民職業化的需要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未來的發展必須走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的新型農業現代化路子。傳統分散的農業勞動方式也逐步為農業機械化方式所取代。改革開放30年,河南農業機械化、合作化、規模化水平獲得了大幅度提高,2013年全省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現已達到75%,農業專業化、合作化程度提高,農村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規模養殖戶大批涌現。全省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迅速。

隨著大批農村勞動力遷移到城市外出務工,或從事其他多種經營。越來越多的農民不再從事耕地產,甚至完全從農業生產中解脫出來。一部分農民就近從事非農產業活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遷移到大中城市,從事更加遠離農業的工作,城鎮化對他們有極大的吸引力。這說明,河南農業農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建設新農村社區,有利于開展集約經營,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農民職業化。

二、河南省新農村社區建設的發展現狀

自國家提出“開展農村社區建設”以后,河南省各地市高度重視,積極響應號召,站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開展新農村社區建設,2012年河南省全面啟動了縣(市、區)新農村社區布點規劃,截至2012年7月底,已啟動新型農村社區試點2 300個,初步建成350個,累計投資631.5億元。

其中安陽市確定了18個省級新農村示范村、4個新型農村社區整體推進縣(市、區)、14個整體推進鄉(鎮),截止到2013年一季度,共投入資金93.27億元,已經啟動建設新型農村社區153個。其中23個社區已完成建設進度的80%,有25個社區已完成60%,68個社區完成30%。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社區已建成87個,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縣城近郊、鄉鎮政府所在地和產業集聚區內;建成社區面積690萬平方米,騰出土地面積7 000余畝,入住戶數1.7萬余戶。

新鄉市把全市3 571個行政村規劃為900個新型農村社區。已完成重點區域內352個社區已啟動建設,累計完成各類資金投入224.5億元,完成建房面積2204萬平方米,入住農戶10.5萬戶,完成拆遷面積5.2萬畝,復耕或恢復生態面積2.6萬畝。

綜上所述,全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在新農村社區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取得可喜的成績,已經成功探索出不同類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模式,示范帶動作用凸顯,河南省新農村社區建設已經從試點運作發展到全面推廣的新階段。

三、河南省新農村社區建設的成效和影響

(一)改善了居住環境,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農村社區化發展

通過新農村社區建設,各級財政獎補資金很大一部分用于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徹底改變城鄉面貌、改善群眾生活居住條件。在實地走訪中我們發現,很多地區基本實現了“五通七有兩集中”。其中,“五通”指通自來水、電、四級公路、寬帶、有線電視;“七有”指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連鎖超市、標準衛生室、文體活動廣場、幼兒園及小學、養老院、科技文化中心;“兩集中”指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處理。新農村社區建設使原來雜亂無章的村莊變得井然有序,解決了農村臟、亂、差問題,初步實現了居住樓房化、生活城鎮化的轉變。

(二)增加了城市建設用地空間,加快了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

通過“合村并居”,節約了土地。新農村社區建設能夠在不減少農用土地的情況下進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置換,為第二、第三產業發展騰出建設用地,解決了工商業用地問題,保證了土地資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拓展了城市化發展的空間,加快工業化進程。根據中牟縣政府官員了解,中牟縣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共涉及427個行政村,這些村莊累計占地面積21萬畝,通過新農村社區建設,可節約土地10萬余畝,節余的村莊建設用地指標可以為產業集聚區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商業服務騰出很大的空間。

(三)節約了土地資源,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經營

宅基地復耕后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積,確保了糧食安全,另一方面通過土地流傳促進了規模經營,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以安陽錦和新城為例,錦和新城規劃建設涉及33個行政村,原村莊占地9 500余畝,新城占地2 600畝,節約土地近7 000畝。錦和新城規劃統一流轉2.5萬畝土地后,目前,正在建設總投資5.8億元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該區占地2.5萬畝,是一個集糧食生產、畜牧養殖、種苗繁育、瓜果生產、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農民既可以在園區承包土地又可以務工,成為職業化的農民。

四、結論與思考

目前新農村社區建設在河南省各地普遍開展,已經從試點運作發展到全面推廣的新階段。新農村社區建設給農村生活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使原來散居的村落轉變為集中化的新社區,一方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使農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條件和公共服務。另一方面也整合了閑散的土地資源,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為工業化和城鎮化騰出了更多的用地指標,也推動了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

但是目前對于新農村社區建設,很多人定位不清,缺乏正確理論指導。許多領導干部、農村基層工作人員甚至一部分研究者認為新農村社區建設就是“居住集中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目的是為了騰出更多的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鎮化率,這是一種很大的理論誤解,由此也造成目前合村并居的推行面臨諸多困境與問題。

如果新農村社區建設的著眼點僅限于土地,而不是從城鄉社會的整體轉型角度來進行,單純地就合并談農村社區建設,這仍然是堅持城鄉二元觀的做法,單純地讓村民住上樓房,并不意味著實質上農村發展水平的提高,將城市和鄉村人為的割裂開來,將農村發展禁錮在農村,是不利于和諧城鄉關系發展的,勢必造成“土地城鎮化”快于“人的城鎮化”。

因此,我們必須致力于消除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思維,力圖在城鄉一元發展的新思維下實現新農村社區建設困境突破,走城鄉統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即改革成果共享,城鄉居民平等流動機會的增加以及發展權利和權益的平等性、參與的公平性、社會福利的一體化。

所以,村莊合并,建設新農村社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新農村社區建設不僅僅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而且是農業生產方式、農民生活方式的轉換,農民身份的轉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目標應該是消除城鄉居民的身份差異及由身份差異所引起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和基本權利的不均等,實現城鄉一體化。

參考文獻:

[1]陳小京.湖北農村社區建設的調查和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

[2]程同順,杜福芳.城市化進程中的新農村社區建設[J].湖南社會科學,2012(3).

[3]甘信奎.新農村社區建設模式及政策推進[J].江漢論壇,2009(2).

[4]劉高鑾.當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存在的誤區及對策[J].中國民政,2007(11).

篇4

關鍵詞:社區服務;信息化建設

隨著江漢油田改革的深入,“十一五”期間江漢油田社區服務系統將按照“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現代化”的要求,逐步實施企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隨著管理局對社區費用補貼的逐漸縮減,社區居民數量的增加,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田社區要走出困境,必須從實際出發,緊跟時展的步伐,面向未來,充分運用現代電子通訊和計算機網絡等高科技成果,建立具有現代化功能的電子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小區,從而使小區的物業管理、治安保衛、醫療救助、勞動就業和家政服務等實現自動化管理,為廣大居民“衣食住行”提供更準確、更迅速、更全面的信息服務,真正建立社區居民的紐帶和橋梁。

一、對社區信息化內涵的認識

社區建設是一項包括社區服務、社區管理、社區文化、社區教育、社區衛生、社區治安等多項內容的系統工程,它對準確把握社區信息化的定位,有效規劃與開展社區信息化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改革開放為社區建設注人了新的內容,也為社區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時代背景。隨著經濟體制和企業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量“單位人”變為“社會人”,企事業單位承擔的人事、工資、醫療及社會保障職能轉移到了社區,油田礦區流動人口規模的膨脹和大量個體戶、民營企業勞動者社會管理需求增長,給社區賦予了越來越多的社會管理職能,社區居民對居住地的生態環境、治安環境和社區服務需求日益增長,促使社區的職能開始向經濟,尤其是社會服務的方向轉變,向社會自治和服務管理型變遷的新型社區輪廓逐步顯現。

第二,社區服務的需求和作用日益增長,社區服務管理體系、服務內容和服務隊伍初步形成,為社區信息化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江漢油田屬于獨立的工礦企業,具有油區分布廣、職工居住相對分散等特點。這使得油田長期以來在發展主業生產的同時,不得不承擔著大量的社會負擔,形成了包羅萬象、自成一體的社會服務系統。油田物業自1997年組建運行至今,有效地緩解了這種“小而全”的不良體制所帶來的弊端,加快了油田礦區的城市化建設步伐。通過統一規劃、集中建設、專業管理、優化資源配置,職工的居住環境有了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相繼創建了一系列國家級、省級文明小區;促進了油田的精神文明建設。通過樹立文明公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等措施,強化了職工群眾的文明意識,營造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目前已形成健全的社區服務內容,由專職兼職和廣大志愿者組成了一支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的社區服務力量,居民的社區歸屬感和社區滿意度逐步提高。

第三,社區信息化是不斷增長的社區建設需求和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必然產物。從社區建設的發展軌跡與時代背累,可以清晰地看出為民、便民、利民始終是社區建設的主旋津,不同的服務對象、形式和內容形成了多樣化的社區服務需求,社會化、開放型的管理與服務將成為社區管理的發展方向,社區信息化伴隨社區建設的發展應運而生,并將在為社區建設服務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二、社區信息化建設的內容

社區信息化是圍繞社區建沒的宗旨與需求,以社區實體服務和管理體系為基礎,以信息網絡為技術依托,優化整合社區建設相關要素,深度開發優質高效地的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的新方式和手段。

(一)社區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

社區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是社區信息化建設的技術基礎和物質基礎。網絡基礎設施的構建階段的主要目標是在社區范圍內配備電腦設施,并利用現代通信技術營造比較完整的電腦網絡系統。首先要解決的是電子計算機即電腦的配備問題。此外,還要解決的是社區電腦的互聯問題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國內與國際互聯問題。

(二)信息資源庫的建立

信息資源是社區建設賴以發展的重要資源。社區信息資源庫的建立為社區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內容;社區信息資源庫的建立,首先是要搞好信息資源的收集工作。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是社區各級機構的文件、報表及統計材料,也可以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調查、研究獲得,還可以通過圖書、報刊、雜志、文件、檔案等信息資源獲得。其次是信息的加工、分類和整理。此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將不真實、不準確、不全面的信息剔除掉,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歸納、分類和整理,使其成為規范的信息資料。再次就是信息的儲存。將加工整理之后的信息,包括文字、數據、表格及圖形等信息資料,按照規范化的標準進行登記、分類、編序、存放和登錄,以便檢索和查找。

(三)網上社區的建設

網上社區是前兩者的綜合運用。網上社區的建設,就是社區憑借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立社區各管理機構之間及社區管理機構與社會各界之間的電子化溝通渠道,從而在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方便的時間、地點及方式下,提供自動化信息服務的過程。作為網上社區的主體,管理局是油田社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管理機構。當然,由于其自身的地位和職能,管理局在網上社區的建設中起著決定全局的作用。如網絡知識的宣傳與普及、社區內部網的建設、國際互聯網的接入、公共通信網絡平臺的建立、內網與外網的協調、社區網站及主頁的創建,都離不開管理局的決策、統籌和管理。

三、油田社區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江漢油田社區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才剛起步,社區信息化的總體水平偏低,仍存在不少問題。

(一)意識方面

隨著油田體制改革,油田社區市場化壓力的逐漸增大,社區管理單位深刻體會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對信息化可以促進企業發展也基本達成共識。總體上看,認識在不斷提高,但各個社區在重視程度上卻相差很大。一部分社區領導在信息化已成為社會發展潮流的今天,思想觀念依然陳舊落后,根本不知道信息化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也不懂信息在決策與管理活動中的重要價值。有些領導者甚至認為信息化是務虛,是浪費錢財的無效投入,搞不搞無關緊要,這些社區大都沒有設置專門的信息機構,也沒有安排專職的工作人員。即使有的社區設立了信息機構,也沒有開展實質性的工作,事實上形同虛設。

(二)需求方面

效益好、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社區管理單位的信息化需求較為強烈,效益不好、競爭領域相對狹窄的社區管理單位信息化的需求相對不旺。市場競爭環境越復雜、競爭壓力越大,越要求社區信息化達到較高水平,但經濟效益的好壞往往決定了社區管理單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保證程度及其實施效果。

(三)體制方面

由于社區缺乏對信息化的整體規劃,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體制改革、管理創新不配套。斯達集團的董鷹先生曾說過,企業信息化三要素中,技術是手段,管理是核心,體制是保障。現在油田社區的信息化是在傳統體制和管理模式下進行,管理制度創新和管理流程再造沒有協同展開,或展開得不徹底,導致信息系統的建設不能到位或不能充分到位,系統內不能有效運轉,系統間難以集成,最終導致內部各項資源不能充分共享,信息化的效率不能充分發揮。

(四)資金投入與建設方面

社區信息化建設是長期的系統工程,涉及到社區電腦設施的配置,社區內部信息網的建設,內部網與外部網的聯接,信息結構的設立,信息人員的培訓等一系列工作,這需要油田社區主管部門發揮引導、協調及管理作用。但在目前的社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社區與社區之間、社區與管理局之間、社區與地方政府之間、社區群眾組織與公眾之間都缺少必要的網絡聯結,其信息化的推進工作,只有微觀層面的各自為政,而沒有宏觀上的計劃、統籌、協調和管理。同時,油田社區自身的投入能力不足,從信息化投資額占總資產的比重看,社區信息化年投入僅為0.75%,與大企業平均為8%-10%的水平相差甚遠。就是一些效益好的社區管理單位,用于信息系統開發、信息技術產品的采購資金不能及時、充分到位,也影響到企業信息化效率的體現。

(五)人員培訓方面

在社區管理單位里面,信息化人員的角色定位非常尷尬,既算不上技術人員,也沾不到管理人員的邊,常常要處理部門電腦故障的排除,軟件安裝等“雜務”。信息管理人員因為“打雜”,不能專心于新技術學習和對管理流程的掌握,就很難用好信息化系統,很難設計出最便捷的信息化管理路徑,不僅不能提高運作效率,往往還會變成一臺“燒錢”機器,光有投入,沒有產出。這并不是信息化系統的錯,而是社區沒有真正了解信息化系統、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高層,也沒有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隊伍。

四、油田信息化建設應采取的對策

盡管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但經過近幾年的油田信息化建設,特別是2002 年油田企業網工程的啟動,社區的信息化建設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這些都為社區信息化建設營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因此,作為社區信息化建設主體的江漢石油管理局,應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積極主動地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以促進社區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一)重視信息工作,強化信息意識

管理局要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信息資源在社區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將信息工作當作是決定社區發展速度和效益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管理局必須適時引導社區管理者轉變觀念、樹立信息意識,增強信息化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面向社會、家庭和個人普及基礎信息技術,并適當舉辦信息設備應用展示活動;將信息工作情況作為社區單位及負責人業績考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社區單位的領導者、管理者、信息工作者,要采取多種培訓方式,使其掌握信息處理的必要技能,并自覺地運用信息進行管理、決策。

(二)全面、系統地建立信息機構

信息機構是信息化推進工作的核心部門,承擔信息處理與應用、信息化的宣傳與普及、信息設施的構建、信息化工作的統籌與管理等任務,在社區信息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信息機構的建立必須規范化、系統化、高效化。首先,必須對社區各單位組織現有的信息機構、信息渠道、信息資源、信息工作人員的配備等狀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弄清現有的優勢條件及存在的問題,為信息機構設立方案的制定做好準備工作。其次,從社區建設的客觀需要和信息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科學化、合理化原則制訂社區信息機構設立的宏觀方案。最后,在方案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注意運用“推進重點,帶動一般”,即通過推進基礎條件較好的小區信息化以帶動全社區信息化的策略,充分發揮已見成效的信息機構的示范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地設立社區信息機構體系,進而形成覆蓋社區各個層面、能夠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的社區信息機構體系。

(三)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電腦是信息處理與儲存的基礎,而網絡則是數據和信息傳輸、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同時也是社區信息化的基礎。因此,在信息化建設中,不僅要注意提高社區計算機的普及率,而且要特別重視建立功能強大的信息網絡,包括油田企業網、社區服務網及國際互聯網的接入。在網絡建成的基礎上,還應建立面向社區公眾的網上應用服務系統,從而實現社區商務及社區管理的電子化、信息化。

(四)強化社區管理機構的統籌管理作用

社區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內容豐富的系統工程,這一工程的計劃與實施都離不開管理局的統籌與管理。如信息化目標的制定、信息化思路的確立及信息化建設策略的擬定都需要社區管理機構發揮主導作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社區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能,實行管理方式的直接化、公開化、適時化;改進社區生產系統,實現生產及經營過程的自動化、電子化、智能化;完善社區的信息網絡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都需要社區管理機構加強領導與管理。

篇5

【摘 要】近年來我國社區媒體的興起,不僅僅是傳統紙媒應對危機,尋求自我轉型發展的探索創新,從本質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會治理大背景下,政府與社會尋求溝通之道的必然產物,社區媒介的中國特色之路,產生了獨特的第三方組織,在政府與社區之間起到溝通和橋梁作用。

關鍵詞 社區報 媒介社區化 社會管理 創新

自2014年以來,筆者先后北上南下,對我國京津冀、晉粵滬等地區的傳統紙媒單位做了一系列的調研,綜合業界與學界的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結論:至少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傳統紙媒的改變之路似乎只有兩條,一條是政府買斷的黨報公益化,另外一條是以提供購買服務為主的媒介社區化。前者對于已經產業化了的傳統媒介而言,是一種被動的危機,而后者卻是一條可以主動嘗試的機遇。相比較而言,前者對于傳統媒體本身而言無異于扼腕斷臂,而且對于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而言,后者的意義或許更大于前者。

根據相關資料與調研,目前在我國能夠成功運營的媒介社區化模式,主要為傳統媒體與基層政府合作共同創辦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我們不禁會擔心社區媒介在運營中能否保持自身的獨立性與主體性?一些研究者也曾就作為舶來品概念的社區報在我國10年的發展實際,質疑社區報可能遭遇到了“水土不服”,但在筆者的調研中發現,很多社區媒介的“操盤手”對這一問題卻一直持有樂觀態度。在他們看來,在全球化政府改革與科學政府新型管理時代到來的背景下,政府沒有必要事無巨細,在政府職能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改變以往單一社會管理主體的模式,轉為尋求多元化社會管理主體的模式,將以往自身的很多職能分化到更多的社會組織身上,在政府的領導下協同解決社會問題,這才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應有之義。未來媒體的工作就是把政府職能與百姓需要連接起來,以市場的辦法解決社會問題,非黨報媒體產業的未來出路必然是轉型為社會服務業,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成為政府和社區之間最強有力的平臺與橋梁。只有走出藩籬、鳳凰涅槃,才能在市場與營銷競爭中,占領最好和最后的終端——社區家庭。所以,基于我國的媒介環境與以往社區報的實踐經驗,采取與政府部門合作的模式,而且一定要保證社區報的最終話語權和管理權在基層政府手中,在這個基礎上,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回歸公共服務,在他們看來,這將是中國媒介社區化最安全的模式,至少在現階段是如此。于是,正如同數十年前一樣,在一片紙媒將要消亡的哀嘆聲中,以服務和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為主的社區媒介不斷出現,媒介社區化競爭浪潮,實際上已悄然到來。

本文結合筆者對我國京津冀、晉粵滬等地區的傳統媒體的調研,綜合相關的文獻研究,以合肥地區的社區報為案例進行分析,試圖解答社區媒介是如何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又是如何提供公共服務的,以此來思考社區媒介未來可能的發展機制。

社區報,是指服務于城市中的社區讀者,強調其歸屬感的報紙。①自2004年以來,這種早已在歐美地區存在的媒介形態,不斷被國內媒體嘗試創辦。在當下中國的媒介管理體系下,社區報成為了媒介社區化的主要代表。

2013年5月22日,合肥晚報報業集團旗下合肥晚報推出了安徽省第一張社區報《濱湖新聞》,開始在傳媒大變革以及合肥“大建設”背景下試水社區報的探索。截至2014年7月1日,共創辦了10張社區報,并且爭取在年內完成15張的布局任務。通過對這10份社區報進行文本分析以及對相關人的訪談,我們發現,合肥地區社區報在實踐媒介社區化的進程中,運營團隊除了在新聞業務方面“創新”和“苦干”外,還積極的探索社區媒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模式與機制。

1、深耕社區大小事,建設新型關系紙

在新媒體時代,圍繞著單純的新聞傳遞問題,社區報并沒有時效性優勢,像合肥地區已經創辦的10份社區報全部是周報。而且如同前文所述,社區報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將政府與社區更好的連接到一起,做好平臺與橋梁。所以,很多社區報經營者干脆把社區報定義為“關系紙”,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聞紙”。

(1)做家門口的新聞。好的社區新聞正是“當地的新聞、原創新聞、社區報記者自采新聞”②。2013年《濱湖新聞》發行之后,以“報道家門口的事”為宗旨,還開設了“鄰里事”、“菜籃子”等版面,提供一些類似轄區大媽帶你逛菜市場推薦當季菜譜,家庭主婦帶你逛超市選擇優惠產品,轄區銀行的理財經理向你推薦最新的理財產品等內容。這些來自特定轄區的生活信息,雖然“小”,但對于生活在該城市社區的居民而言,卻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而這種面向小區域的新聞信息是很容易被追求高發行量的傳統都市報所忽視的。社區居民想關注的事情,才是社區報要重視的事情。社區報借助可以貼近生活、貼近社區的優勢,拉近社區居民與社區報的距離,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關注,獲得社區居民的信任。

媒介社區化與傳統新聞理論并不矛盾,只是強化和彰顯了媒介社會功能中傳播、協調和娛樂功能,弱化了社會監督的功能,更加追求社會效益,而不是商業效益。

(2)做政府與社區的連心橋。社區報借助信息傳遞將基層政府與社區聯系在一起,將社區居民聯系在一起,把社區居民的心情、感情、生活與需要的服務聯系在一起。社區報創辦的“公民議事廳”、“市民會客廳”等,吸引社區居民來嘮嘮開心事、煩心事,聊聊家常事、社區事。這種互動、交流的過程,為社區報提供了最有價值的社區新聞素材,將社區居民的所思所想、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呈現給基層政府。與此同時,社區報將基層政府為社區建設所做的工作反饋給社區居民,幫助社區居民及時的了解相應的法規政策。社區報的這項工作的最大意義就在于開放性的社區空間,為社區和社區居民與政府之間就社區建設問題的協調與協商提供“連心橋”,實現各方之間的信息溝通,用民主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避免以往因為缺少交流而造成的矛盾。

(3)做社區形象建構的幫手。社區報對基層政府管理創新的探索還體現在對基層社區建設的形象建構與呈現上。社區建設的水平需要通過社區形象的建構來呈現,社區形象的建構又要通過媒體的傳播來實現,然而基層社區對于傳統媒體來說,并不是時時刻刻都具有新聞價值的。社區報背后擁有傳統媒體資源、專業的人力資源以及可以帶來的社會資本,一方面它本身就可以參與到所在社區的形象建構與呈現之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北城新聞》從2013年12月5日開始,以美好鄉村的生態宜居、興業富民、文明和諧,以及美好鄉村建設前后圖片對比做了4個專題,集中展現了長豐縣農村的變化,這些變化的背后反映出來的正是基層政府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社區報在這些版面的建構之中,讓硬性的政策宣傳、主題塑造,軟性的走入讀者心中。這種潤物細無聲般的形象建構,對希望能夠及時宣傳自己轄區內取得的成績的基層政府而言無疑是多了一個幫手。對基層政府部門來說,和這個“幫手”合作,不同于以往在涉及宣傳的時候,有被動的感覺,而是相互依存的信賴。社區報作為社區的一部分,主動參與社區建設,與政府部門互動,這也是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應有之義。

2、培育社區參與感,建構社區共同體

社會轉型期間,由血緣、宗族等組成的“熟人社會”被由社區形成的“生人社會”所代替,社會人口流動大,人際交往少,人際關系淡漠,這種狀況尤其出現在一些新建設的社區之內。當下中國的社區發育程度對于社區居民而言,僅僅是一個生活區域,對社區中還要上班工作的青壯年群體尤其如此。他們在正常的上班時間內,活動范圍是同工作區域相關的,而下班之后的活動范圍基本上與社區活動關聯不大,多屬于個人生活圈內的活動。“在個人至上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社會,一群陌生人如何超越個體私利形成具有集體責任感和歸屬感的社區?”③自滕尼斯以來,這個困擾西方社區研究的核心問題也在困擾著當下中國的社區建設。

在分析合肥晚報社區報的文本,以及對社區報負責人的訪談之后,認為合肥晚報社區報對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探索還體現在利用文化的力量,打造“紙上空間”,搭建“戶外舞臺”,培育社區居民的參與感,吸引社區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之中,以此來建構社區的生活方式與社區的共同體意識,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1)“紙上空間”與社區建構。合肥晚報社區報現已發行9份社區報,每份社區報根據社區發育程度與文化構成,制定不同的報紙定位,以此來實現社區報的辦報風格的差異化。這種差異化的背后,一方面體現著社區報為了適應社區文化的差異而做出的調整,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社區報為了培育不同社區文化所做的努力。

“中國目前所辦社區報還是‘中國特色’,行業印記明顯,社區居民的參與度過少。”④合肥晚報社區報在差異化定位的同時,招聘市民記者,吸引社區的居民參與到社區報的內容生產之中,讓社區居民既是社區報的讀者,也是社區報的作者。開放、參與、分享、互動,這是互聯網時代對媒介轉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與社會管理創新理念所重合的部分。社區報定期設定相關的議題,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吸引社區居民參與到報紙的新聞生產之中,利用社區報形成的“紙上空間”,參與、分享、互動。

社區報打造 “紙上空間”,進行輿論引導,讓社區居民在潛移默化之中將社區報看成是“自己的報紙”,在這個空間之中進行著關于社區建設的交流,進而實現社區居民對社區文化的認同,完成社區共同體在社區居民想象中的建構,形成“我們的社區報,我們的社區”的觀念。

(2)“戶外舞臺”與社區建構。打造盡可能多的戶外舞臺,這是基層政府部門在推進基層文化建設的時候,可能想做卻力不從心的地方。社區報參與到戶外舞臺的搭建中,可以利用市場的力量,通過吸引贊助或者投放廣告等方式,獲得財力支持;通過動員社區居民參與進來,解決人力問題;通過與基層政府合作,獲得基礎設施的支持。比如,《濱湖新聞》組織的“濱湖狂歡節”系列活動、《北城新聞》同長豐縣合作舉辦“美好鄉村請您回家看看”活動、《高新新聞》組織“高新區植樹節植樹活動”;《老城新聞》組織老城區桃花節相親活動等等。

由社區報與基層政府合作共同舉辦或者單獨承辦這種社區活動,讓多元化的力量參與到社區文化建設中,這本身就符合文化體制改革的理念。這種開放的戶外的文化活動越多,社區居民就越來越主動的走到戶外,走到社區的公共空間之中,由陌生變得熟悉,逐漸形成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現實中面對面的交際互動,對社區居民形成社區共同體意識具有積極意義。

3、回歸公共服務事業,探索公共服務模式

“公共服務社會化,不僅有政府‘放權’的過程,更有政府‘還權’的過程,把本應由社會承擔的那部分公共管理職能真正交由社會來行使。”⑤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推動社會管理主體的多元化。在政府職能轉型期間,很多原本屬于政府職能范圍內的社會工作,慢慢將會轉移給一些有能力的社會力量。

“如果能夠將一個新聞機構從這種商業化模式中解脫出來,就像美國的大學一樣,成為一種社會組織而不是盈利組織,新聞還會有美好的未來。”⑥美國學界和業界掀起的關于“報紙公共服務模式”思潮的目的實際上就是呼吁媒體向公共服務轉變,而不是依舊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這股思潮對正處于媒介轉型期間的中國媒體而言同樣具有可借鑒之處。

在具體操作上,社區報深扎在社區,通過舉辦市民議事廳(珠江時報社區報)、市民會客廳(合肥晚報社區報)等類似的項目,致力于幫助政府解決社區居民的日常所需。而這些大事小情,往往又是基層百姓投訴無門、政府恰恰又無暇顧及的小問題,有些做法甚至寫進了當地區街部門的年度工作報告里。

一些地區社區報的負責人想把社區報與政府的更多職能部門緊密對接,建立聯動機制,比如組建基于社區和媒體聯合基礎上的“市民服務中心”,集中精力解決政府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社區媒體作為擁有公信力、號召力、影響力的社會組織,有能力參與到社會公共服務的整合與提供之中。

社區志愿服務是社區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是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的主要途徑之一。社區志愿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社區志愿者隊伍的招募,社區志愿者資源整合,以及社區公共服務的展開,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社會組織來協調組織,而基層政府委托的社居委由于還要處理行政性事務,分身乏術,回歸公共服務的社區報正好彌補這個欠缺。合肥晚報與合作街區如廬陽區、濱湖區啟動了合肥晚報社區義工合晚“幫客”的志愿者組織,建立和運營著一支專業化、細分化、常態化服務的社區義工隊伍,細致科學服務轄區有需要的家庭和人群,并以此為引領,將相關經驗和組織架構推廣到市內的其他社區,最終形成系統和規模化的合肥晚報社區義工組織,深耕社區,服務百姓。

媒介社區化是傳統媒體面對媒介變革帶來的碎片化、分眾化現象,所采取的產業轉型之路,同時也是傳統媒體應對城市化布局的新舉措。從本質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會治理大背景下,政府與社會尋求溝通之道的必然產物,社區媒介的中國特色之路,產生了社區報這種獨特的第三方組織,在政府與社區之間起到了溝通和橋梁作用。盡管當下社會轉型過程中,對社區媒體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提供了有利的機遇,但我們還要看到以往實踐中未曾解決的一些危機,社區媒體在完成作為媒介本身的職能的同時,更要提供社區與政府之間溝通、協商、協調的民主平臺,在潛移默化之中培育社區居民的公民意識,重構社區的共同體意識,提高社區居民參與社區自治的自覺性,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協調社會力量回歸社會公共服務,共同參與到社會管理之中,或許,這正是中國媒介社區化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①陳凱:《走進美國社區報》[M].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14

②④寧田甜,《目前在中國,沒有一份真正意義的社區報》[N].《大河報》,2013-05-20

③楊敏,《作為國家治理單元的社區——對城市社區建設運動過程中居民社區參與和社區認知的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7(4)

⑤陳慶云,《我國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內容及其重點》[J].《公共行政》,2003(3)

⑥王學鋒,《迎接新聞業的“小時代”》[J].《中國記者》,2014(5)

篇6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區;新型農村社區教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新型農業現代化;城鄉統籌發展

中圖分類號:D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9-0072-02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3年濟源市軟科學研究項目《“三化”協調背景下推展濟源新型農村社區教育問題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3071049)

新型農村社區,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農村,把若干個自然村或行政村通過統一規劃整合所建設的、居住方式與農村產業發展相協調,且具備完善基礎設施和社會化公共服務設施的現代化新型農民聚居點。它具有開放性、多樣化功能、建設主體多元化、成員聯系更緊密等特征。具備城鎮功能的新型農村社區,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村莊社區,它的出現對優化和發展城鎮化體系是一個創新和進步,對未來村莊發展,對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城鎮化也稱“農村城鎮化”或“農村城市化”,是農村社區逐漸發展為城鎮社區的一種多方面的綜合的社會活動,是農村人口變為城鎮人口,農村固有特點消失和城鎮特點增長的過程。城鎮化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農村人口變為城鎮人口是其顯著特征。[1]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主體應是廣大農民,農民的素質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目標。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最終目標應是“建人”而非“建城”,真正可持續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口素質的提升,否則農民市民化只能淪為空談。因此,需要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的基礎上,加強農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努力培育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風貌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2]培養新型農民的主體必然是新型農村社區教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新型農村社區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新型農村社區教育是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旨在提高農村社區居民整體文化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有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參與所組成的教育體系,具有“全員、全程、全面”的特點,把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層社區,滿足社區居民,特別是大批離開了學校的社區居民的教育培訓需求,有效地填補了我國大教育體系中的一些薄弱環節,滿足了社區居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3]社區教育是推進全民終身學習、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提升農民的文明素質,提高農民的創收能力

目前,我國不少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落后,還有將近一億的貧困、半貧困人口,農村教育水平相對落后,農民教育水平低。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國4.97億農村勞動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受過職業技術培訓的僅占1%。[4]我國農村人多地少,農業結構調整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農民外出打工阻礙因素增多,特別是農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職業技能,就業形勢嚴峻,農民的農業收入增加緩慢,這些都影響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

不難發現,隨著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在不斷發展、完善,目標更高,標準更嚴,全面小康的目標是一個內涵很豐富的目標,它不僅包括廣大農民在內全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這就要求通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完善農村各種公共服務和文化教育設施,加快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公共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職業技能,全面提升農民的文明素質,進而提高農民的創收能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發展新型農村社區教育為解決我國“三農”問題提供先決條件

我國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偉大目標最大、最難的問題是“三農”問題,而農民是“三農”問題中最活躍的因素,因此,要解決“三農”問題,必須首先解決好農民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改善,“三農”問題日益突出。早在黨的十六大就提出,本世紀頭20年,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實現這一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民為國之根,農為民之本,農村穩則天下穩,因此,多年來“三農”問題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政府財力逐漸雄厚,解決“三農”問題,改善農民生產條件、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已經迫在眉睫。“三農”問題是長期的歷史原因造成的。解決“三農”問題既要在“三農”之外,也要在“三農”之內,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考慮長遠,如此,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從經濟角度看,做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關鍵要解決好發展問題,持續提高農民收入,唯有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農村經濟發展了,才能真正實現農村社會的長治久安。而提高農民收入,從長遠來說關鍵又在于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基于我國農村人口數量眾多、文化程度偏低、人均收入低的基本國情,農民增收問題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三農”問題,要按照“兩個趨向”的要求,把推進工業化與解決“三農”問題緊密結合,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把推進城鎮化與解決“三農”問題緊密結合,使更多的農業人口轉移到城市中去,從事非農產業,形成一個城鄉統籌的格局。無論是農村人口轉移還是新增就業崗位,都需要農民具備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必要的職業技能,因此,抓好農村教育工作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礎工程和希望工程。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公共文化教育,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轉變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為解決農村、農業問題提供先決條件。因此從長遠來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發展農村社區教育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

三、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 構筑完善的農業發展體系

實現新型農業現代化,不僅要求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科學化,增長方式集約化,經營循環市場化,生產組織社會化,生產績效高優還要求勞動者智能化。勞動者智能化要求從事農業生產或經營的人,一定要具備現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識和技能水平。勞動者是生產力構成中最具基礎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對農業增產增效的貢獻,占有相當的比重。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先進的生產工具靠人去創造,先進的科學技術靠人去摸索,先進的管理經驗靠人去總結,先進的經營體制和運行機制靠人去應用。無論是增長方式的轉變,還是生產績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下得以實現的。離開人,現代化是不復存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是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既是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同時也是要實現目標的可靠保證。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農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學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這組數據表明,我國農村常住人口的整體文化水平偏低,特別是小學以下人口竟高達57.4%,農民的這種文化水平狀況是我國農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新型農業現代化的一大障礙。由于提高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是一項長期任務,而我們不可能等到農民的文化水平整體提高之后再去走內涵式農業發展道路,實現新型農業現代化。這就決定了一方面,我國在近期內必須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農業科學技術成果的推廣與示范工作,以此去彌補農民由于文化知識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農業科學技術成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從長遠出發,農業現代化不僅包括農業一體化、農業標準化、農業信息化還包括農民知識化。農民知識化是傳統農民向農業產業工人以及新型農民的演化過程,實現農業現代化要求農民有文化、有技術、懂經營,農民知識化是發展新型現代化農業的核心關鍵。我們只有把八億農民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把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為人力資源,才能持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實現新型農業現代化必須優先發展農村教育,開展新型農村社區教育,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為實現新型農業現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保證。

參考文獻:

[1]華芳英.論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社區的變化及對社區教育的訴求[J].成人教育.2012,(03):28-32.

[2]劉堯.新農村縣域社區教育發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義烏市社區教育為例[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05):115-123.

篇7

關鍵詞:城市社區 治理 自治 委托-

在我國,社區建設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先是單位在社區管理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政府通過單位控制、推動社區建設。當單位制解體以后,大量社會職能從單位轉入社區,政府試圖通過強化基層政權建設來推動社區建設。當出現“政府失靈”時,就求助于一定程度的社區自治,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治理格局。但由于行政力量過于強大,社區自治機構實際上仍作為準行政機構運行,社區參與仍處于起步階段,實現我們所憧憬的社區成員高度自治的社區管理理想,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社區自治——社區治理的最佳模式

國家與社會的分離,使中國社區的組織方式和動力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確立起以居民自治為核心的基層民主化主導方向,增強社會力量建立起社區居民自治體系是我國社區治理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克服當今社區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

首先,社區自治是社區居民自身的動力。社區產生和發展的內在必然性,來自社區這個空間所發生的巨大社會變化。社區問題實質上關系居民的切身利益。保護和實現自身利益的強烈要求,是社區居民自身的動力,而且從這些要求中必然產生自治要求。可以說,這種要求來自“人性”。亞里士多德在創立政治學時,給出一個十分基本的命題:“人類在本性上也正是一個政治動物”。1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這一命題。人的存在決定了政治的存在,政治是人的內在要求。政治是基于人的發展這一終極關懷。一個人不僅需要單獨地與一個個“他人”打交道,更需要通過社區組織,融入集體過好自己的社會生活。居民對社區自治的需要是社區內部最根本、最持久的動力。

其次,社區自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新形式,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形式。“自治是人們實施社會活動和社會組合的一種形式,也是一種社會關系體制,其特征是自治成員的管理與被管理的身份主體化。2列寧對此也說過,隨著民主的發展,人民“需要的不僅僅是民主的形式的代表機關,而且要確立由群眾自己從下面來管理整個國家的制度,讓群眾實際地參加各方面的生活,讓群眾在管理中起積極作用”,3“除了立刻開始真正的人民自治外,還有其他訓練人民自己管理自己,避免犯錯誤的方法嗎?”社區自治,標志著社區民主化的開始,標志著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向著它真實的全部內涵過渡。逐步實現全體居民群眾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參與一切國家事務。

此外,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指出,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分離是相對的,它們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這就構成了政府與社區自治關系的邏輯起點。簡言之,正在形成中的我國城市社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市民社會的一種具體樣式。自治是城市社區恰當的治理模式。俞可平指出:好的治理意味著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過程;是政府和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之間一種新穎關系,是國家權力向社會的回歸。

2.社區自治中的委托——問題

盡管城市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從確立到今天,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但是它遠遠沒有成熟。相反,由于過分承擔了政府托付的工作而在實踐中逐步異化為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的輔機構。社區居民自治的組織載體——社區居民委員會與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之間存在矛盾。

表面上看來,二者關系僅僅是居民自治組織——居委會和政府的關系,這其中隱含著兩個委托-的關系。居委會和街道辦事處都扮演著人的角色,居委會權來自于居民,是居民自治的法定機構。居委會干部是居民選出來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其權威來源于居民授權。居委會是居民自治后由居民選舉產生的,可以看作是受居民的委托,是由下到上的委托。街道辦事處權來自政府,作為城市的基層組織,是貫徹執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這種委托可以看作是由上到下的委托。當政府政策的長遠和整體利益與居民的眼前和自身利益二者發生沖突時,在現實當中往往表現為居委會與居民之間的沖突。沖突產生的原因在于街道辦事處與居委會兩個人職責不清,角色定位不當,無法協調權力分配關系。

因此,街道辦事處與社區居委會關系問題實際上是兩個委托-關系中人之間的問題。居委會作為政府和居民間的“中間人”,是要代表居民利益的,但他一旦取得這種“權”,由于其權的有限,一旦與街道辦事處發生沖突時,居委會更多的是選擇倒戈向政府一方,成為政府在基層的“腿”,這就怨不得居民認為居委會是虛有其名,不起什么作用了,而居委會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就現實來講,這才是城市社區中真正的委托-問題所在。

3.社區自治路徑選擇:理順政府與社區關系

解決社區自治中的委托-問題的關鍵在于:合理確定政府行政權力與社區自治權力邊界,促進治理權力主體多元化。在我國社區建設和居民自治中,政府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城市居民自治屬于政府主導型自治。政府在培育和引導自治過程中,行政權力要逐步從“越位”領域退出來,釋放社區自治權力空間,但政府權力從社區退出并不是完全自覺的,應該運用制度化手段確立規范的政府退出機制,尋找行政權力與自治權力的“平衡點”和“有效邊界”。市場經濟和自治條件下,政府和社區屬于不同性質的組織,擁有不同的管理手段,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同。政府在社區治理中應承擔的職能有:第一,指導和幫助社區組建社區組織。社區組織是實現社區治理的物質載體,因此,要保證社區組織的完整和社區組織結構的完善,讓社區居民和社區自治組織充分參與社區管理體制建設。可由社區建設委員會、社區管理委員會、社區自治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等三個層次組成。第二,為社區治理提供必要的法規和政策支持。社區治理是治理主體在法治的環境下有序參與社區活動。因此,政府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有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保護社區居民的自治活動,實現有序的政治參與,為社區治理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引導社區健康發展。第三,大力培育社區服務組織和自治力量。可通過轉制、扶持等措施,將辦事處所屬事業單位轉變為社會服務組織,社會服務組織承接了街道辦事處和社區自治組織轉出的服務職能、服務項目,改變了街道過去單純靠行政手段興辦社區服務的做法,實現了從“養人”到“養事”的轉變。第四,幫助社區提高自我治理能力。衡量自我發展的能力是個綜合性指標,絕不是你換了一塊社區牌子,社區治理能力就隨之提高了。政府在這方面一定要起到宏觀指導作用。

總之,在社區治理結構中,政府行政管理服務體系與社會自治體系的關系是最核心的關系。我們強調重心下沉,就是要讓政府真正負起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責任。在社區建設過程中,政府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為社區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公共設施、公共環境。社區自治組織切實圍繞居務服務開展工作,實現政社分開、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真正實現政府到位、社區歸位、市場入位。社區治理的未來方向是向自治型模式過渡。

參考文獻:

[1]丹尼斯C·繆勒.公共選擇理論[M].楊春學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2]俞可平主編.治理與善治[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王邦佐.居委會與社區治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潘小娟.中國基層社會重構:社區治理研究[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注 釋:

1.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商務印書館,1965年:第7頁.

篇8

[關鍵詞]東營市 社區服務體系 優化

一、目前城市社區服務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區服務的市場化水平較低

與農村社區相比較,城市社區對于社區居民的基本需要已基本滿足,社區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由于目前城市社區服務供給政府主導還比較嚴重,市場化程度不高,造成信息在社區服務需求方與社區服務供給方的不對稱,致使社區服務產品的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并存。

2、資金短缺、社區公共服務運行困難

社區資金的不足使社區服務的提供與改善受到嚴重制約。由于東營市政府財力有限,對社區服務的資金投入偏低,導致社區公共服務人員隊伍素質難以提高,社區服務范圍難以擴展,社區服務質量難以提高。

3、居民的社區意識淡薄

社區發展的主要力量是業主參與,居民主動參與對于解決東營區社區服務目前面臨的問題和社區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社區居民的參與程度不高,不但難以推進社區服務項目,對社區的長遠發展也有不利影響。

4、社區服務運營模式與管理體制不健全

一是社區公共服務職責定位不清。作為社區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社區公共服務,對其認識缺位、功能錯位直接影響著社區公共服務的建設。二是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不健全,職能定位不明確。為了解決當地人口的就業,增加稅源和財政收入,東營市的所轄街道辦事處對其管理職能中公共服務的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宗旨有所忽略,將街道辦事處所應該提供的社區公共服務轉向商業性的趨勢較為明顯,導致社區服務結構的福利性、非盈利的基本性質有所改變。

5、社區服務隊伍專業化水平低

社區服務的專業化是指社區服務有專門的資金來源、專業化的隊伍、專業化的組織等。目前,由于社區服務還未正式定義為一種專門的職業,因此職業化的社區服務隊伍尚未建立,社區服務的職業化、專業化程度還很低。

影響居民人住小區的原因、影響社區服務質量的主要因素分別見表1、表2。

二、優化社區服務體系的主要措施

基于城市社區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東營市社區服務體系,制定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發展原則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制定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發展原則,就明確了優化東營市社區服務體系未來生存和發展的思路和方向,東營市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就有了可遵循的原則和標準,就能夠兼顧發展過程中的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各種經營計劃、發展規劃有了指導原則,優化東營區社區服務體系才能夠可持續健康發展。

1、東營市社區服務體系優化的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東營市社區服務體系的優化,應以東營市社區服務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以不斷滿足整個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為落腳點和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服務城市社區全體居民為原則,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東營市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突出輕重緩急,多元化、全面化發展,制定出關于社區發展和社區服務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整合社區內外各項資源,著重協調好政府、社會、社區及企業之間的關系。

(2)基本原則。第一,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社區居民服務。本著以社區居民的需求為導向,社區居民的滿意程度為準則,社區居民的參與為動力,使社區居民在社區服務體系發展中得到實惠,在優化社區服務體系和參與和諧社區的建設過程中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第二,全面發展,突出重點。要整體推進社區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的總體規劃,使社區各類服務設施完善,統籌安排,健全整個社區的服務功能,著力解決其中的薄弱環節,逐步推進,循序漸進,有步驟、有計劃地實現東營市社區服務體系優化的分級目標。第三,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充分調動東營市社區內學校、機關、部隊、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參與社區服務體系優化建設的積極性,充分挖掘轄區內各類社區服務資源,努力營造出共駐社區、共建社區、資源共享的良好氛圍。第四,實事求是,創新發展。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優化東營市社區服務體系過程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分別規劃,分類指導的原則。解放思想,創新發展,結合自身實際,突破計劃經濟思想的束縛,借鑒國內外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的思路方法,突破原有社區服務體系的限制,努力創新。

2、強化社區服務基礎建設

社區服務的基礎建設內容包括軟硬件建設兩個方面。軟件建設主要指的是人員配備、管理機制等;硬件建設包括設備、資金、場地、設施等。對于提升東營市社區服務基礎設施而言,主要問題在于資金的匱乏。因此,加’^央相關資金的籌集力度,優化社區服務基礎建設也就變得重要起來。作為社區服務基礎建設的基礎資金,當前從政府的支持力度來看,完全依賴東營市政府的支持不太現實,東營市政府至多在減免稅方面提供優惠政策,無償提供部分用地和基本的硬件建設資金。東營市政府應當加強支持力度,同時,還要支持區域政策性金融服務結構的金融支持,如與各種基金會和東營市商業銀行的合作,進而走服務養服務的模式。要提升東營市社區服務水平,對于基礎設施和社區服務的依托陣地的建設不可忽視。東營市在社區建設中要重視該項工作,積極支持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成服務民眾、聯系社區群眾、全覆蓋、雙向溝通的陣地,成為社區各項工作開展的載體。

3、營造濃厚的社區服務參與意識

居民對其在社區中主體地位的認可會提高居民的參與意識,而這種主體地位的建立是在居民參與社區服務的建設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它對于居民民主意識的培養、居民參與意愿的增強非常有益。通過對社區服務設施的改善,使得大多數社區居民走出家門,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意愿,選擇具有差異化的社區活動。

4、加快發展社區文教衛生事業服務

成立東營市和社區兩級社區教育工作委員會,加強組織與協調。爭取勝利油田等企業支持,形成東營市主導、多方參與的社區教育格局,為社區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力的平臺。出臺、完善法律法規,為社區教育的發展提供規范的政策依據,特別在有關收費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社區內現有的教育、文化、體育、科研等教育資源,進一步拓寬社區教育領域,做到教育資源共享。

5、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

發展社區家政服務是滿足東營市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各類服務需求的必然選擇。為此應從產業化發展角度大力發展東營市社區的家政服務業,要把家政服務當作未來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來開發。一要明確社區主辦家政服務的主體地位,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建議東營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和鼓勵依托小區物業管理站成立家政服務中心。通過家政服務中心提供有償或低償服務滿足居民需求,采取特許加盟、兼并、收購等多種形式整合相對分散的社區商業資源,實現家政服務綜合利用、資源共享。二要加強教育引導,提升家政服務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要注重加強輿論引導,正面宣傳,對家政服務行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使居民把家政服務行業看作一種受人尊敬的職業。拓寬與居民的溝通渠道,了解居民服務需求,傾聽居民心聲,收集可靠的供求信息,征集居民的寶貴意見及時調整培訓計劃,使東營市社區家政服務業這個潛在的龐大市場做到全方位地開發。三要家政服務的基本目標是實現網絡化、數字化、便捷化、智能化。

篇9

【關鍵詞】中小城市;活力養老社區;養老社區構建

隨著經濟社會和人口結構的發展,人口老齡化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4億,比上年增加891萬,占總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突破2億大關,達到2.02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4.8%。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最高峰值23.07%,將比世界的15.9%高出7.17個百分點,比發展中國家的14.3%高出8.77個百分點,比發達國家的25.9%低2.83個百分點。如今“421”的現代家庭結構,將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的壓力全部都壓在年輕夫妻身上,尤其是計劃生育的一代,單純的家庭養老已經很難實現。2015年5月1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報告顯示,中國人的家庭規模正在變小,許多老年夫婦獨自居住,空巢老人占老年人總數的一半,目前我國大約八成老人面臨養老困難。由于中小城市整體發展水平欠缺,提供的就業機會少,個人發展空間有限等原因,導致年輕人口流出。面對中小城市資源有限、基礎薄弱、組織分散的現實,建立與社會經濟水平相適應的養老社區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世界各國已形成了多種養老模式。在養老社區類型方面,分為配建于普通居住區中的養老社區、綜合型養老社區和結合旅游的度假型養老社區三類(周燕珉,2012)。從發展的角度看,養老社區在我國中小城市有廣闊的前景和提升的空間,但受經濟水平、價值觀念等因素影響,養老社區尚未在我國中小城市形成規模化發展。為此文章將從中小城市老年人養老需求角度出發,探討未來中小城市養老社區的構建,為我國中小城市養老社區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及對策。

一、中小城市以及養老社區的內涵

(一)關于“中小城市”

《2014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指出,截至2013年底,包括含鄉鎮的市轄區,中小城市直接影響和輻射的區域,行政區面積達93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97.3%;總人口達11.6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85.4%;2013年,中小城市及其影響和輻射的區域,經濟總量達48.07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84.6%;地方財政收入達47665.9億元,占全國公共財政收入的36.91%。

截至2013年底,中小城市的人口已經接近我國人口總數的17/20,巨大的人口基數導致中小城市老年人口數量偏大。同時,中小城市的社會發展水平總體慢于大城市,養老體系的建設進程明顯滯后,這就造成了養老市場供求不協調。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和城鄉統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深入分析中小城市的特點及中小城市老人面臨的養老問題,對促進我國養老體系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關于“養老社區”

目前,中國的養老方式以家庭養老為主,以機構養老和自我養老為輔。家庭是老人倍感親切的生活環境,但隨著家庭功能的弱化,使老人需要家庭以外的其他養老方式輔助。社區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社會學家費迪南多?滕尼斯在1887年《社區與社會》中提出。在我國,“社區”一詞最早是由等社會學家在1930年根據英文community一詞翻譯得出。

社區養老是相對于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提出的。它的涵義是:指根據發展規劃建設的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大型、專業化社區。我國各地養老社區不約而同地向專業化和商業化發展,集中建設的專業化老年社區能更好地發揮社區養老職能,產生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二、中小城市老年人面臨的養老問題分析

(一)缺乏生活照料

隨著中青年大量涌入大城市務工或出國工作、定居,以及社會道德觀和價值觀的變化,中小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正在快速增加。許多八九十歲高齡的空巢、失獨老人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都要靠自己,這部分老人缺乏生活照料,尤其在生病時獲得的照顧不夠。目前,中國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總人口的一半,未來,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預計將突破70%;隨著失獨老年人的增多、丁克家庭以及單身貴族進入老年期,無子女老人將越來越多,預計到2050年,臨終無子女老年人將增加到7900萬;未來中國失能老年人口將從2013年底的3750萬,增長到2050年的9700萬,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年即2053年,失能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1億。對于高齡空巢、失獨、失能老人對生活照料的需求日益突出,一旦發生意外或生病,沒人及時發現并將其送入醫院治療是最現實的困難。

(二)缺乏精神慰藉

老人常出現孤獨、寂寞、失落、無助、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精神慰藉需求突出。目前,我國的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家庭規模逐漸變小,很多年輕人不和父母同住,由于路途較遠或工作繁忙等原因,不經常探望老人,老人的情感訴求得不到滿足,甚至誘發心理疾病。現代醫學證明,負面情緒可對多種老年性疾病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國外學者對35名“已轉移的乳腺癌患者”進行觀察發現,情緒愉快者平均生存期為22.8個月,而呈負面情緒狀態者的平均生存期僅8.6個月,前者的生存期為后者的2.3倍;對227例心肌梗死者研究發現,65%的人在發病前有過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波動大的老人比情緒愉快的老人心臟病的發病率高出6倍多。精神心理因素致病,已成為威脅老人健康的首要問題,同時也是造成老人頻頻自殺的原因。

(三)養老供需不協調

我國目前提供多樣化服務的養老機構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且收費相對高昂,如上海親和源、北京太陽城等,而中小城市老人的收入相對大城市老人低,就算中小城市老人有入住養老機構的需求,面對高昂的異地養老支出,他們只能望而卻步。對于中小城市老人能負擔得起的當地養老機構,其單一的服務無法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部分低端養老機構虐待老人的事件也讓老人對此心存芥蒂。另外,也有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底,我國共有養老床位500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25張,但這些養老床位的70%都在各方面條件比較欠缺的農村,從而造成城區養老床位緊缺,而農村養老床位大多閑置的狀況。資源配置不均導致的養老供需不協調是阻礙養老體系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養老”與“養小”并存

在東部三大城市群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滯后,城市群數量不多,質量不高,人口大規模東遷務工,導致中小城市中有大量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城市留守兒童大約270萬,占全部留守兒童的13.5%。目前,我國城市留守兒童已接近1000萬,這個數字仍在逐年遞增,這些留守兒童往往交給老人照顧。老人除了滿足自己的養老需求,還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對于老人來說精力有限,照顧孩子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三、中小城市養老社區構建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資金投入有限

一方面,養老社區的構建離不開政府組織和財政支持。目前,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展水平高、財政實力雄厚的大城市,養老社區的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中小城市經濟發展普遍滯后,地方財政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養老社區建設,部分地方財政缺口率大于70%。另一方面,養老社區的構建也離不開企業投資和民間融資。企業投資和民間融資建設的養老社區幾乎集中在大城市,且以高檔養老社區為主,中小城市的養老社區很難達到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報酬率,難以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進行養老社區建設。總之,資金短缺是制約中小城市養老社區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接受度有限

通過對六個中小城市的調研可以看出,老人和其子女的養老消費觀念較為落后,導致養老社區的接受度普遍較低(見下表)。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老人認為子女將自己送進養老機構就意味著被拋棄,子女將對自己不聞不問,自己的生活將會無依無靠。同樣,子女將父母送進養老機構也會被認為這是不孝的表現,遭到周圍人的唾棄,乃至社會輿論的譴責。長期以來養老機構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老人和子女很難信任養老社區,甚至產生抵觸心理。

(三)資源有限

在中小城市中,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是主要的養老模式,還有少部分老人選擇異地養老。新型的養老方式,如:居家養老、社區養老、以房養老和自立養老等方式,在中小城市尚未得到普及和發展。各種資源匱乏是制約中小城市新型的養老方式普及和發展的限制因素。醫療條件是老人最關注的,大城市有更多先進的設備和權威專家,老人是高發病率人群,在患病時,能接受更好的護理和治療,這對于老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條件影響老人出行,大城市交通便利,利于老人的外出活動。相對于中小城市,大城市擁有更多圖書館、文化館、藝術館等可供老人參加各種活動的場館,使得老人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四、中小城市養老社區構建的對策建議

(一)建設老幼合居型養老社區

老幼合居型養老社區能有效解決中小城市中老人面臨的“養老”與“養小”并存的問題。養老社區工作人員在照顧老人的同時,也可以幫助老人照顧孩子。孩子與老人同住,一方面,老人可以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減輕在外務工或定居的子女的負擔;另一方面,孩子可以幫助老人擺脫孤獨、寂寞、失落、無助、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滿足他們一部分精神需要,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能幫助老人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對于獨居的老人來說,居住在老幼合居型養老社區,能接觸到其他老人和孩子,與社區中孩子們的相處,能緩解他們對孫子或孫女的思念,體會到孩子圍繞身旁的快樂。純粹的養老社區難免顯得有些沉悶,但其融入孩子的朝氣會顯得生機勃勃。美國西雅圖一家養老院引入幼兒園后,仿佛世界都變回了最純真的樣子。

對于老幼合居型養老社區,應以老人和孩子的需求為社區服務核心,注意老人和孩子的共性與區別。老人和孩子都是容易受傷的群體,在社區的設施布置、建筑設計以及道路規劃上需要特殊處理。在飲食方面,老人的口味以清淡為主,通常選擇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而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期,需要營養豐富的食物。社區可以根據老人和孩子飲食的特點,為他們提供相應的餐飲,這樣,老人和孩子可以各取所需。社區可以根據老人的需要建立社區大巴,接送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上學放學,老人不用每天來回奔波,減輕他們接送孩子的負擔。社區大巴在周末或節假日也可以為老人和孩子的出游提供便利。

(二)建設資源整合型養老社區

篇10

關鍵詞:學校與社區;合作;背景;意義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12-010-03

一、學校與社區合作的背景

(一)學校教育開放的歷史必然性

自有人類產生,承載著文化與生活傳承功能的教育便出現了。隨著人類的發展,教育也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從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學校教育從萌芽到實體化、形式化,再到制度化的發展,呈現了它從社會生活中逐漸獨立出來的歷程。當然,學校系統的獨立并不意味著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的分離。但是,發展至今,實現了制度化的學校教育系統確實面臨與社會阻斷的危險,正規教育的封閉、劃一與狹隘不容否認。學校以外的多種教育形態、教育資源、教育影響,雖然在制度化教育的輝煌中黯然失色,但其對學校教育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當前對于封閉、劃一的制度化教育的反思,就是在探尋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再次融合的可能和方向,以形成開放的學校教育系統。在微觀層面,無疑必須關注學校與社區的融通,從而在終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使原本呈現對立狀態的制度化教育與非制度化教育逐漸走向統一和融合,奠定學習社會的基礎。

(二)學校與社區關系的演變

學校是社區的一個子系統,其與社區內各類社會組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組成社區體系,滿足居民社區生活的各種需要。在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學校呈現不同的特征。例如,在以血緣型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會末期,養老場所或習禮樂的場所兼具教養職能,其社會功能在社區的體現就是族群生存經驗和規范的傳遞,學校本身沒有獨立性,模糊地融合于族群社區之中。農業生產發展起來后,地緣型社區的學校開始成為專門機構,有特定的培養人才的目標,但又是家庭、教堂、廟宇等價值的延續,是社區居民的中心,發揮教化民眾的功能。

自近代學校制度建立以來,學校作為學習者學習和生活的主要機構,在教育活動中始終處于中心位置,在社區的學習和文化活動中常常充當主導角色。根據西方社會學校和社區關系發展的程度和特征,有學者將這一動態發展過程概述為三個階段:學校與社區相互隔離階段;學校服務社區,社區依附于學校階段;學校與社區合作階段。由于近代以來西方社會的社會、生產力發展都領先于我國,上述三個階段的特征在我國1949年以來的穩定發展時期都有所體現,但真正引起重視還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

(三)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校與社區關系的建設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改革學校教育與行政的呼聲越來越高。原因在于:一方面,現行學校教育的結果不能令人滿意,許多問題亟須解決,比如,學校教育體系與社會生活、社會需要脫節的問題就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社會整體環境的變遷要求學校教育主動改革,從而在社會變化的過程中獲得生存與發展。

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所面臨的現實矛盾也表明,僅僅依靠發展制度化教育提高人民大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提供終身教育的機會是不切實際的,必須在教育社會化的過程中促進學習社會的形成。學校教育制度要以促進人終身學習和創建學習社會為改革方向,推進教育社會化,充分發揮其社區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的作用,把學校與社區的合作作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要從管理體制著手,改封閉式辦學為開放式辦學,吸引社區參與監督管理學校,服務于學校,同時,學校回報社會,服務于社區。建立社區教育中心,完善教育信息交流、管理體系,實現社會教育一體化。

我國社區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興起以來,已從提高青少年素質的學校社區教育拓展為提高社區全體成員(包括青少年)的素質、生活質量和發展社區的社區教育,以適應教育與社會的相互需要。社會與教育的結合越來越密切,最終走向統一——學習化社會的形成。社區教育要走向未來,實現學習化社會,其途徑是教育要走向社會,社會要教育化。這也是社區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社區教育的共同參與,社區與學校的雙向服務便是社區教育今后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學校要敞開大門,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參與學校的監督、評價和管理,參與學校重大決策,參與學校發展規劃,以及參與培養與教育學生;另一方面,學校向全體社區成員開放,服務于社區成員,回報社會。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與社區的合作不斷推進。1993年頒布并實施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支持和鼓勵中小學同附近的企事業單位、街道或村民委員會建立社區教育組織,吸收社會各界支持學校建設,參與學校管理,優化育人環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學特點的教育與社會結合的形式。”而經過這一時期的發展,學校與社區的合作已經從最初社區支援學校的階段、學校回報社會的階段,進而發展到學校與社區互動的階段。這種趨勢體現在學校與社區合作的具體內容上,就是由最初將社區作為學校的德育基地而幫助青少年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拓展到學校利用自身教育、文化等優勢參與社區建設,幫助社區發展,再到目前學校與社區“雙向服務”,互相促進,其中典型的就是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一體化發展。

(四)終身教育理論對學校與社區關系的影響

終身教育理念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最初是由法國成人教育學家保羅·朗格朗提出的。這一理念雖然逐漸獲得全世界教育界人士及普通民眾的關注,但迄今為止它還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還不存在相同的價值基準和主張。筆者贊同保羅·朗格朗的觀點。即所謂終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與個人及社會生活全體的教育的統合”。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主張:“把與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擴展到社會各個方面的這種連續性教育稱之為‘終身教育’。”這一主張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時間都應該有教育的在場;二是個人和社會整個教育在垂直方向上的統一綜合。

在此概念下,終身教育不單單是指受教育時間的延長,而更是一種對教育的思維方式的深層變革。它“包含著對每個人生活的基本問題采取新的態度、新的觀點和新的方法”。一是對人的生存意義的重新認識。也就是說,人的基本需要越來越受到關注,這并不局限于宣揚“以人為本”的口號,而是期望教育與生活的融合,“最終目的就是達到一種對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加尊重的更有效和更開放的社會”,以使人真正實現生命及精神的自由。二是賦予教育新的歷史責任。長期以來,教育對于社會或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工具,而終身教育則要讓教育真正成為一種需要,即一種精神的需要,其責任被拓寬和重新理解。三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在時間和空間上擴大教育。在時間上,人的一生都應該享有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并且是平等和自由的;在空間上,終身教育的理想是整個社會的教育化。四是綜合所有可用資源實現教育社會化。將教育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教育的機會將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中,也可以說社會已經教育化了。

在終身教育理念下創建學習型社會,學校與社區的作用不可忽視,它們不僅是創建學習化社會的基礎,更為其他各級各類教育的開展與完善提供了條件與保證。正是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使學校和社區這兩個互相獨立的領域開始有了溝通和合作,在教育的認識上達成了統一。

二、學校與社區合作的實踐意義——基于社區建設與學校發展的雙重價值

我國的社區發展緣自城市管理體制變革。在我國,“通常認為一個街道辦事處所轄的范圍為社區的地域空間”,這實際上是一種行政地域的概念。在我國原有的社會管理結構中,有縱向的“單位”和橫向的“地區”兩個系統。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地區”系統還占有一定的分量,但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絕大多數居民的生存依賴都轉到了單位,單位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和獨立,街道的行政權力被分割和空置,原有的社會組織功能亦被侵蝕。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展導致各種非單位性的組織和活動的出現,社會人口流動的頻繁使得單位的行政能力越來越弱化。“傳統條線式的‘行政一體化’社會結構體系向以地域為依托的結構體系轉變”,帶來了權力和資源的重新組織。以地區為組織系統的結構重新發展起來。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社區發展的政策法規,并提出了“社區建設”的概念。2000年年底出臺的《民政部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較為權威的定義,即“社區建設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過程”。

社區建設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兩個緊密相關的問題:一是以提高社區成員生活質量為目的的社區教育的開展;二是學校在社區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有學者認為,“社區教育”最早源于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他提出的“學校是社會的基礎”的思想被認為是對“社區教育”概念的最初詮釋。此后,社區教育的內涵不斷擴充和完善,其教育理念和活動形式也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現代意義的社區教育主要是以社區為基本單位,對局限在一定范圍或特定區域內的社會群體實施民眾教育的泛稱。我國社區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興起以來,已逐步從提高青少年素質的學校社區教育拓展為提高社區全體成員(包括青少年)的素質、生活質量和發展社區的社區教育。社區教育在社區發展中的主要功能有四個:社區教育可以形成社區居民的積極的價值觀、態度和道德;社區教育可以提高全社區居民的素質和文化水平;社區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社區文化;社區教育可以培養居民良好的社區意識和社區歸屬感。

發展社區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推進社區建設的重要手段。而在實踐中,發展社區教育還面臨諸多問題。整合區域內教育資源,提升社區教育的整體合力是十分關鍵的課題。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依存于社區的地域空間,其在發展社區教育、促進社區建設的過程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這是社區發展必須予以考慮的問題。首先,肩負人類文明傳承和創造使命的學校,擁有豐富的知識文化資源,但這些資源本來具有專屬性,由教育行政部門用于特定青少年群體的教育教學活動。而將其用于發展社區教育,必然期待重新定位學校所屬資源,在肯定其專屬性的同時,也要承認其公共性的一面,它既用于特定群體或部門,又對社區居民開放。其次,學校能夠通過培養人的教育活動而產生文化輻射功能,這對于一個地區的發展具有直接和間接的促進作用。如何將這種以往呈現隱性狀態的功能顯性化,促進學校對社區整體文化氛圍的影響和提升,這也是學校定位其社區角色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學校的發展,既受社會大背景的影響,又受其所在的社區的影響。在原有的城市管理體制下,學校是各種單位管理系統中的一支,屬于教育行政系統,受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直接管理,并對其負責,縱向的行政關系十分密切,而橫向的和周邊環境的互動則極為松散。1995年,《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學校的法人地位。近年來,學校與政府的關系也在分化和改組,逐漸發育出舉辦者、辦學者、管理者等三個相互制約的主體。政府的職能發生了轉變,教育行政部門逐漸從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學校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以往,學校只需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進行學校的教學與管理,如今學校需要越來越多地與周邊單位和社區打交道。目前,學校公共關系研究已成為學校教育管理學的重要課題。學校如何處理與社區的關系,獲得社區組織、居民對學校發展和教育的支持,是其重要領域之一。

總之,學校自產生之日起,其發展就與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一方面,學校教育為社會培養人才;另一方面,社會為學校教育的發展提供支撐。在這種交叉互動中,學校和社會的關系從萌芽階段的互相融合,發展到制度化教育與社會的隔離,進而又發展到教育與社會的再次融合。學校與社會的關系,在具體實踐層面表現為學校與社區的關系。在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學校與社區也從兩個獨立的系統發展到單向服務,再到互相合作,其關系越來越緊密。社區教育與學校教育兩個本來不同的系統,也在終身教育的體系中也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和合作的基礎。如今,學校與社區加強合作,互相服務,共同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已成為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