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的幫扶總結范文

時間:2024-02-26 17:53: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困生的幫扶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困生的幫扶總結

篇1

我針對其具體情況,提供幫助。我知道這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程。僅憑一、二次或數次談話是辦不到的,需要做大量的、細致的、有針對性的思想工作,而且必須與家長取得聯系,同抓共管。學困生中還有很少的一部分,成績不好,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針對這一少部分學困生,我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授之以漁,將事半功倍。無論是端正了態度的學困生,還是已掌握了科學方法的學困生,他們的知識層面離教學要求仍有一段距離,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仍會有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我們的幫助。為此我針對我學科學習上部分學生的學習特點,確立了我學科學習上的學困生,我把幫扶的重點放在對學困生的學習的輔導上,選取學習確實有困難,考試經常不及格的學生為幫教的對象,并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經過老師耐心、細致的幫教工作,學生的幫扶,家長的支持,學困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我在這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抓緊一切時間為同學們輔導。注重在學習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一段時間下來,我漸漸地發現,他們不是學不會,也不是不想學,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自信心,沒有好的方法,沒有很好的預習,聽課,練習和復習輔導。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培養起來了還愁他們學不會嗎?我在輔導的過程中還經常給他們做思想工作,除了給他們講清學習的方法,然后還要針對學生的輔導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價。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心,讓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只要學,就也能學會,只不過平時學不會,是因為自己的惰性沒有及時練習引起的惡性循環。

李誠同學,頭腦靈活但行為習慣不好,課上不會端正的坐姿,并且總愛和周圍的同學說話,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舉手積極可站起來后卻又說不出來。趙同學父母不在身邊,外婆對他管理不嚴,所以他經常對自己放松,上課的時候經常不知道在做什么。王欣、徐楠同學也是基礎差些,接受起來也比較慢,在課堂上既不說話也不愛發言,經常不知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針對這些情況我對學困生的管理是很嚴格的,我深入學生了解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及時主動地發現他們學習上存在的不足,然后及時分析和處理;學生的學習常規反復抓、抓反復,把他們培養成有良好學習習慣和自信心的人,高標準的嚴格要求,不斷地總結改進。本學期進行了一次期中考試,四次單元測試。雖然每次考試總結分析、學困生的輔導與跟蹤都要花費教師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正是這種踏踏實實的工作才能保證了幫扶的質量。

再次,學困生的家長對于此次幫扶活動大力支持,積極配合,監督學生在家認真完成家庭作業,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態度。一些家長還通過此次幫扶活動對孩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于怎樣在家教育孩子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篇2

制定工作計劃的過程是個思考的過程,制定好工作計劃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對某個項目已經有譜了,“胸有成竹”了。制定的過程中,已經將工作思路理清了,下面做起來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學困生輔導工作計劃范文參考,僅供大家查閱。

學困生輔導工作計劃范文參考一

本學期,為了更好地提高合格率、優秀率,縮小生生之間的差距,在教學中繼續開展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的研究,同時,針對上一階段的輔導情況,現有針對性地制定本學期的“學困生轉化計劃”,具體措施如下:

一、制定有關學困生工作計劃。

本學期以“提高合格率,優秀率,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為目的,根據本年級本學期的所有知識點,制定《五年級數學(下冊)學困生研究單元任務表》,并且在每單元的教學前,根據本單元的知識點制定《單元知識的計劃與實施表》,這樣不僅使教學更有針對性,而且通過在教學中對學生實際錯誤的收集與處理,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

二、及時填寫好典型學困生個人檔案,從學困生的成因入手,找出相應的轉化策略,使轉化措施更有針對性。

三、定期做好家訪工作,以多種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爭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努力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四、繼續以“計算教學”為切入點,扎實開展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計算是數學的根本,在數學教學中繼續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為突破口,輔導學困生注意從計算的方法處著手,通過多種形式去幫助他們正確掌握計算的方法,從會算慢慢過渡到正確、有一定速度的計算,同時,讓學困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掌握計算的技巧,從而達到提高學困生計算能力及數學學習成績的目標。

五、多方幫教,共同進步。

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將繼續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繼續采用生教生、師教生、小組內合作學習、家庭輔導等幫扶方法,使學困生能學會,優秀生在幫教中得到進一步提升,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六、利用每周課余時間的“幫扶”活動,指導學困生學習。

每周的課余時間不固定,我將見縫插針地安排對學困生的幫扶活動,對學困生進行已學知識點的鞏固,更重要的是對學困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七、改變評價方式,對學困生適時鼓勵評價。

課堂上將繼續尋找時機多對學困生的課堂表現予以肯定鼓勵,讓他們增加自信心;在作業批改時,將會繼續用一些富有針對性、指導性、鼓勵性強的語言評價他們,激勵他們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每次測試后將繼續幫助他們分析試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點出下一步奮斗的目標等不斷的對學困生給予關注、幫助,促使他們不斷進步。

八、繼續做好各知識點的錯題收集與原因分析工作,使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九、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學習困難學生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因此他們的轉變也只能是逐步進行的,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在教學中注意要由易到難,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于積極學習狀態,師生活動交替進行,多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對學生進步及時鼓勵,發現問題即刻糾正,對待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學困生輔導工作計劃范文參考二

一、指導思想

本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確保教好每一個學生”“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原則,從學困生抓起,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實行學困生幫扶工作,并長期堅持下去,讓學生在幫扶過程中樹立起良好的學習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提高學習成績,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每個學困生的特點,認真地分析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學困生工作計劃”。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語文學困生轉化對象有:楊鵬、張青青、趙秀清。學生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平時做作業不認真,不能及時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工作,并且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能認真學習。學生學習習慣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績不夠理想。

三、工作任務

(一)確定學困生名單,并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二)針對各類學困生,采取相應的辦法、措施使其提高。

(三)認真做好學困生提高工作的記錄,以便日后總結經驗、教訓。

四、具體幫扶措施

針對上述原因,為了使他們在學習上有所進步,特制定如下幫扶措施:

(一)加強思想教育

許多學困生在與同學的相處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如果認為從主科學習中樹立自信心比較困難,可以從副科入手。經常找幫扶對象談心,平均每周談話一次,每次單元檢測后談話一次,幫助學生樹立自己能學好、能進步的信心。

(二)加強關注程度

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這兩名學生,做到勤觀察、勤發現、勤表揚、勤糾正,對他們進行正面引導和必要的輔導,鼓勵他們的進步。密切關注學生的進步情況,并加以記錄。

(三)培養學習習慣

1.課前準備

每天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或下節課的準備工作,上課之前要求該生把教材讀一遍,把問題找出來,把教師預留知識點、重點、難點找出來,并通過自己的歸納把它總結出來。起初可以放寬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內容,循序漸進逐步完成。

2.上課環節

首先要告訴該生應該精神飽滿進課堂,把所有與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都拋在一邊,認真聽講,做到邊聽邊想邊記,養成手腦并用的好習慣。對于該生起初會很困難,但要鼓勵學生堅持,哪怕一堂課只記住一兩點,那也是學習成果。

3.練習環節

課堂練習要認真對待,如果不會可以請小組成員幫助解決,不懂就問而不是不懂裝懂,但絕不能不會就算了,當然難一點的題可以放過。作業要認認真真地完成,按時完成,時間觀念強,不拖拉、要獨立完成,絕不能抄作業。

(四)鼓勵學生幫助

通過鼓勵組內優秀生的方法,來幫助學困生。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時間總是比學生們在一起的時間短,所以應該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條件來幫助學困生,讓優秀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幫助這些學生。同時可以從這些同學中間了解學困生的各種情況。

(五)在班級里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依此進行分層,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在班級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以前老師補課,留課的陋習,把問題交給學生去獨立解決,老師起指導作用;其次,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有不同的完成目標,由易而難,逐層推進。

(六)在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環境。努力把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

過程。如試行“今日我當家”干部輪流制度,讓每一個學生中的一些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七)實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

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準備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把教學的步子放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分層推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次持續性講課控制在10分鐘以內。快速反饋,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及至調節教學進度,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避免課后大面積補課。

(八)通過內化教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困生都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使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幫助學困生是一件有著重要意義的工作,我們每位教師應該親自走下講臺、走到身邊、彎下腰來,親切地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給他們力量與自信,讓這些掉隊的學生盡快追上隊伍,在集體中一同健康快樂的成長。總之,希望通過上述幫扶措施,經過我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能夠使他們日有進步,學有所獲。

學困生輔導工作計劃范文參考三

一、情況分析

學困生在學習上總的特點是智力一般,學習依賴思想嚴重,沒有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意識,遇到較難的題便等老師的答案,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首先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視對學生一視同仁,不溺愛優秀生,不鄙視后進生。今學期制訂出轉化計劃如下:

二、具體工作目標和措施

(一)發現閃光點,創造成功的機會

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要積極引導他們參加教學活動,多鼓勵他們,發現閃光點。就算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你的字很漂亮”、“你坐得很好,老師喜歡你……”也能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師生之間應在合作、平等的基礎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和思想的轉化,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多問他們簡單的問題,讓他們有機會體會成功的喜悅。讓后進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在挑選班干部時應加以考慮,讓他們也能擔任一定職務,在集體中發揮作用。

(二)用愛心去溫暖,用耐心去呵護

多花一些時間了解后進生,理解他們,尊重愛護他們。在課堂上優先對待他們,不要總把目光停留于優等生。要心里時刻裝著后進生,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如面對調皮掏蛋的學生時,教師要有涵養,不要急躁沖動,要機智地巧妙化地讓問題留到以后再想辦法妥善處理。

(三)教給方法,提高興趣

后進生普遍存在基礎不扎實的情況。從簡單的、他們有能力接受的方法去做。例如:自我復習時,定時檢查復習效果,及時在班里表揚鼓勵。亦可求助于成績好的同學或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幫老師做做小事。叫他們做,亦即從側面說明老師重視他們,看得起他們,沒有遺棄他們。他們的心里總會有小小感激。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吧!”在談心、交往的過程中,要把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過來,可進行有關學習的交談,用行動去證明你作為老師的是從心里面想他們學好。

(四)結對幫助,齊抓共管

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與家長多聯系齊抓共管,促其進步。另外,給予他們特別的幫助,選擇一個學習尖子生和他們結對,進行一對一地幫助,并且做到教師在課后對他們進行輔導。

(五)持之以恒,鞏固習慣

后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定四個階段。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現象。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后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篇3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B-0045-01

學困生問題是嚴重困擾教師的問題之一。學困生的厭學情緒嚴重、學習效果不佳,若不能及時轉化,將嚴重影響其今后的發展。在此,筆者主要談談如何轉化初中英語學困生。

一、加強師生交流互動,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這已經成為共識。然而,不少教師在對待學困生時卻很少能做到平等、尊重。一方面,學困生自知自己的成績不理想,明顯地疏遠教師,生怕教師批評指責,有較強的自卑感;另一方面,教師對待學困生缺乏耐心。要改變這種局面,教師應多和學困生進行交流,加強與學困生之間的互動,消除其自卑感。教師在平時可多與學困生談心,使其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感受到溫暖,這樣的關懷和溫暖,能讓學困生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從而逐步融入學習之中。例如,筆者通過和學生談心發現,學生對表示星期、月份等的詞匯記憶不牢固。于是,筆者利用課間的時間幫助一些學困生進行系統的知識梳理:“天”是“day”,星期一至星期天分別是“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uturday,Sundny”,每個單詞都與“day”有關,都是“××+day”的結構模式。這樣,學困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牢固地記憶和掌握語言知識,同時也使學困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能夠獲得及時的幫助,從而在面對學習任務時不再充滿畏懼,敢于迎難而上。

二、創造良好課堂氣氛,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

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不如其他的同學,因此,他們往往對參與課堂活動有畏懼心理,甚至有自卑心理。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凸顯對學困生的重視,讓學困生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多種方式,在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例如,教學牛津版8年級上冊第二單元《School life》時,教師可以提問學困生:“How about you school life?Tell us!Just talk your feeling??”以鼓勵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教師的鼓勵會讓學困生有一種自己被認可的感覺,從而使得學困生在心理上獲得慰藉,愿意積極融入學習之中,逐漸形成良性循環。再如,教師可以在每天的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學生唱一首英文歌。然后,要求學困生將自己聽到的單詞拼寫出來。一開始,他們可能會覺得有難度,但是越到后面就越簡單。在這個過程中,學困生的自信心不斷得到增強,其對待英語學習的消極態度也逐漸被扭轉。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困生的上進心

要解決學困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強合作學習。比如,在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開展互助、聯歡、對抗賽等活動,以強帶弱,增強學困生的榮譽感、上進心。這里說的合作學習是指“一幫一”的小組合作學習,即教師指派英語成績較優秀的學生輔導學困生,采用一對一的幫扶模式,讓學困生在同齡人的帶動下更好地開展學習。

篇4

一、學困生形成原因及其表現

1.學習英語的動機不明,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數英語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的動機不夠明確,他們沒有樹立“我要學”的思想,在學習中不能克服困難,表現在課上不能注意力集中,甚至還違反課堂紀律;課后不能完成作業,有時還有抄襲他人答案等現象,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學習興趣,最后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2.學習意志薄弱,主體參與意識不強

大多數英語學困生考試常常是屢考屢敗,沒有學習的成功感,長期處于班級的最底層,學習上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同,內心深處一般都比較自卑,心理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導致對學好英語缺乏自信心。

3.學習方法運用不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幾乎所有學困生都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有明顯不適應或跟不上學習的傾向,往往是課上聽課,課后應付老師,敷衍了事地完成作業,甚至還會抄襲別人作業,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然后再完成作業的良性循環,遇到問題經常不知所措,羞于向老師、同學請教,學習習慣越來越差。

二、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英語學困生的轉化

針對上述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學習的主要表現方式,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開展教學實踐。為此,我把全班50名學生分成10個學習小組,每組5人,班級前10名的每位學生擔任各小組組長,中20名學生作為每個學習小組的2名骨干力量,每位組長和2名骨干負責幫扶2名學困生,創造這樣良好的學習條件就讓每位英語學困生學得有興趣,學習成績自然就有

進步。

1.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同位交流的有效方法。分組時要保證組內學生好、中、差之間搭配適當,組員之間不存在歧視對方的現象,要合得來,學困生在組內無自卑感。隨著活動的增多,他們會感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快樂,就會有成功感,漸漸地培養起學習激情和興趣,學生之間互幫互學,共同進步。有道是:教學相長也,從而極大地調動學困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困生的主體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困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但是光有熱情而沒有能力,熱情是不會長久的,因此,我們還要注重學困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種開放型、交往型的教學方式為學困生創造了寬松平等的學習環境,他們可以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自主學習,積極參與競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困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學、互幫、互補互促的平臺。學困生之所以學習困難,往往是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小組學習交流中,他們對優等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會耳濡目染,他們會及時改變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同時,學困生學習方法上的缺陷暴露無遺,優等生可以有效地加以引導,使他們自然而然地學會一些好的學習方法。

4.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必備的素質,也是他們學好英語的最基本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困難的學生都能慢慢養成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小組合作學習不是一種順從,而是一種相互的認同、相互的接納。在小組成員的互相勉勵下,學困生也漸漸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篇5

1、在開學第一周,學校就安排部署開展了學籍核查工作,對轉入轉出學生要求必須嚴格轉學手續。轉入學生要有轉出學校證明,轉出學生要有轉入學校接收證明,并及時上報縣教育局普教科進行學籍審核,確保每名學生“來得明白,走得清楚”。

同時要求全校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嚴禁歧視、體罰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不能讓學生因貧困而失學,更不能因教師體罰、歧視而讓學生厭學而失學。并豐富學校文化生活,讓每一位學生在學校都學有所長,學有所得。同時加強食宿管理,為住宿學生提供良好的食宿條件。并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實行免費食宿,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2、建立輟學報告制度:

學校做好控輟活動的宣傳動員工作外,對有輟學跡象的學生及時下去家訪、了解情況,做好動員工作。學校歷年來都把家訪工作作為控輟保學的主要手段,提倡教師進行家訪,全面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加強與全體家長的聯系,其重點是家貧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的家訪;增強學生及家長的自信心,在對學習中,紀律上出現問題的學生隨時家訪,及時了解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控輟效果。深入細致的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用真情感動家長,贏得學生的心,用我們樸實無華的真實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3、堅持教改控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我校學生來自八個自然村屯,加之有不斷隨父母打工返鄉回來的學生,學校全部接收,因此,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有個別的一部分,經過一年的努力,成績跟不上,往往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厭學,最后輟學,對這一部分學生,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加強正面引導,給予各方面的鼓勵和幫助。促進教師對問題學生的責任感,并進行因材施教,相對降低目標標準,并嚴格規定后進生的的作業批改質量及提問記分的次數。爭取達到,由輟學生到常曠生,再到差生,最后再到合格生。其次,發揮他們的特長,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如讓學生的體育特長、藝術特長、良好的口才等通過各種活動,都能得到良好的發揮。使他們發現自身的閃光點,體驗成功的情感,每天都有個新的目標。近而產生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在學校每年進行的跳繩踢毽比賽、田徑運動會、書畫展、征文、演講比賽中涌現很多優秀特長生。

再有,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觀念,改變過去的“師道尊嚴”為民主、和諧、公平的教育方法,讓師生達到“以心換心”同時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讓每個學生聽懂、學好、愛上、愛聽。學生的學習熱清高了,興趣濃了,厭學自然就消除了,盡而有效控制了輟學。

二、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增強了全體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期初制定了依法控輟、管理控輟、助學控輟、教改控輟等措施。校長與班主任、教師,分別簽定了目標管理責任書,各負其責。學校把控輟工作列入班主任津貼發放方案和教師年度考核方案里。做到和班主任津貼和年終考核掛鉤。對每年鞏固率達到標準的班級給予班主任獎勵。并將學額鞏固率做為評選先進班級和班主任的條件之一。

三、建立困難學生檔案和學困生檔案,確定幫扶措施,確保他們不流失

學校建立健全經濟困難學生和學困生檔案,利用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的“兩免一補”陽光政策、積極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共同關注社會弱勢階層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利用團隊活動開展“手拉手、獻愛心”,確定每一名學困生和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措施,實行結對子救助和幫扶轉化措施,使這些學生得到關愛和幫助,在生活和學習上都重新樹立起信心,進而使他們安心留在學校繼續完成他們的學業。今年我校就有140名學生享受“兩免一補”的優惠政策,有1名學生受到社會各界助學資助款200元。

學業上幫助學困生,學困生的轉化是班級管理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與進步。為此,我們開展了學困生思想交流與總結。在交流與總結會上,領導和班主任都直接參與,讓學困生能夠感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一直在關心著他們。首先在學困生交流會上點燃他們的上進心和自信心,然后班主任客觀的評價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和有待改進之處,激勵他們揚長避短,每天讓每位學困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低起點、小目標、分層次、分階段”的原則,確定自己的階段行為目標。這樣通過師生雙向互動思想交流,絕大多數學困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嘗試成功體驗,重塑自信心。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也進一步加強了學困生的自主管理。同時,對這些學生,學校還采用“一幫一,結對子”的方式,努力提高他們學習成績,幫扶教師利用休息時間為學困生補課,單獨留作業,轉化學困生的過程就是防厭控輟的過程。

四、取得成果:

在控輟方面,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抓好控輟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首位。首先,抓好校本培訓工作,千方百計地提高教師的文化業務素質。其次,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先后共投資大量資金用在現代技術教育教學上。最近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同時又購進了大量與新教材配套的光盤和磁帶、錄象資料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普遍應用,大大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我校成績連續穩中有升,贏得了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贊譽和好評。今年的控輟保學工作更是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學校鞏固率達標。

篇6

2021年我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在區委宣傳部的精心指導下,緊緊圍繞根本,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泛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和法治講座,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法治環境,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完善工作機制

局領導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明確責任,檢查督促,適時調整,制定了《區教育局2021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方案》,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學校校長為成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小組。

二、主要工作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學校協調轄區所在社區、派出所扎實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并通過法治宣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未成年人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內化為他們的自覺追求。

(二)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1、在課堂教學中,各校要求授課教師在備課中要把德育內容反映在教案當中,在課堂上,結合課文內容靈活多樣進行德育滲透教學同時利用每周一班會課組織學生開展“安全、環保、禮儀、誠信、自律”等方面的主題班會,在教育中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2、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選出部分優秀的學生對學校進行監督反饋,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3、每周一開展“國旗下講話”的教育活動。國旗是祖國的象征,教育學生熱愛國旗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我校在學生中開展“國旗下講話”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在老師各家長還有社會人士的真確指導下,引導學生為國家和人民多做貢獻,更為紅旗高高飄揚而奮斗。4、開展行為規范實踐活動,進行禮儀教育。每班每兩周給學生上一節禮儀課,所講的禮儀都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排的,讓學生模擬實踐,表演怎樣才能做到待人接物有禮貌。我們堅持抓好《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和養成訓練,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5、開展“三個彎彎腰”活動,進行環保教育。要做一個合格的“小公民”,環保的意識是不能沒有的。我校首先在學生當中開展環保主題活動,讓學生“見到果皮彎彎腰:見到紙屑彎彎腰見到塑料袋彎彎腰”成為自覺行動。

(三)抓學困生幫扶促后進生轉化提高德育工作感染力

“學困生”幫扶工作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大而言之事關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事關教育方針的全面貫落實、事關社會的和諸穩定。小而言之影響學生未來、個人前途、家庭命運我們充分認識“學困生”幫扶的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提出了讓“學困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的總體要求并要求各校認真制定并落實“學困生”幫扶管理制度精心策劃幫扶教育活動做到真心愛護學困生,充分尊重學困生對貧困生在師生中開展捐贈活動予以資助對學習目的不明確行為有偏差的“學困生”堅持鼓勵、引導為主的正面教育不刺激、不歧視、不放棄做到“四個優先”即優先提問優先答疑、優先檢查、優先表揚:落實“四個環節”即發現尋找進步、肯定表揚轉變、樹立轉化典型、感染后進同學:和學困生建立平等、融沿的師生關系和學困生交朋友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消除他們的心理顧慮以利把握教育時機提高教育效果。

(四)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截止目前,各社區、派出所配合轄區學校開展“人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爭當時代新人”、深化學生“做小小志愿者”“紅領巾愛綠護綠”“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等活動共計15次,對中小學生亂闖 紅燈、亂穿馬路、翻越柵欄、隨地吐痰、亂丟雜物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引導未成年人在參與中凈化心靈,提升境界,完善自我。

(五)拓展社會教育。1、加強青少年學法用法工作。各司法所加強與學校法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強化家庭、學校、社會 “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網絡建設。利用開學第一課、升旗儀式、大手拉小手等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動。 2、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以國旗下講話、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學生崇德 向善、尊法守法。在各中小學校舉辦系列法治教育主題班會、專題講座、圖片展覽、征文、演講、 手抄報等普法宣傳方式,擴展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覆蓋面。3、開展青少年假期實踐法治教育系列活動。各派出所輪流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為主題的青 少年假期實踐法治教育宣講活動,培養了青少年法治意識,提高了做一個文明、守法的小公民道德思想。 4、強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全區各中小學嚴格實行聘請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制度。截至目前,法治副校長到學校上法治輔導課已達到36次,做到了人員、教材、教案落實到位。

三、活動效果

篇7

一、了解溝通,建立關系,打好基礎

每個學困生的形成都有各自的原因,只有調查了解,摸清情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采取針對性措施,對癥下藥醫好頑疾。

1.全面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如,學生的家庭情況、父母的工作情況、學生的興趣、習慣、品行、交往情況等,并對此做好記錄,以便因人制宜制訂措施。

2.促膝談心,消除師生隔閡,打開心靈之窗

經常和學困生談話,建立感情,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消除數學學習中的畏難情緒,使他們親師樂學。

3.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之星,轉化一個學困生就是給一個家庭帶來希望,因此,多和家長溝通,用成功的事例引導家長愛護孩子,并和家長共同制訂適合的轉化方案。

4.爭取學校、社會的力量支持

在學校多搞一些有益的活動,如,聽青少年成才報告會、愛心教育報告會、法制報告會等,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多和學困生常去的社區建立聯系,防止他們沉湎于網吧或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這樣有利于學困生轉化的鞏固。

二、建立激勵機制,常用激勵語言,善用愛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1.建立激勵機制

平時可以和學困生訂立一個小小約定,達到某項目標給予及時獎勵,及時兌現表彰,強化學生的成就感,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課堂上多用激勵性語言,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多鼓勵,少批評。

2.加倍關愛學困生,排解其心理壓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

學困生常因學習差而飽受批評和歧視,有較強的自卑感和較大的心理壓力。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家庭、興趣愛好等給予關心、支持、幫助,提高他們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用愛心喚醒其內心深處對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潛在的學習動機。

3.提倡賞識教育,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學困生對數學有厭學和畏難情緒是常見現象,解決學習中的障礙,消除畏難情緒成為轉化學困生的又一關鍵步驟。曾經有一個同事把班級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各組成員給自己的組起一個催人奮進的名稱,什么“喜洋洋組”“百花盛開組”“所向無敵組”等,把各小組的進步表現寫成材料張貼在墻上,讓師生共同欣賞,還開辟個人風采專欄、悄悄話專欄等。這樣做的結果是,為班級爭光成為全體師生的共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大增。賞識教育法的創造者周弘曾說:“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越來越壞。”試想,有誰不希望有人賞識自己呢?學困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此,數學教師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用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去找,并對其給予肯定激勵,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建立自信。一句話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讓我們用賞識、愛心來促進學困生進步吧!

三、重視學困生已有的數學經驗,并以此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

數學學習不是營造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因此,要把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并據此建立新的知識大廈。

學困生常常在所學的知識中有斷層,已有的知識經驗也各不相同,我們需要針對性地加以彌補,否則新的知識大廈將無以構建。如,初二時,部分學困生在學習分式時竟說一點也聽不懂,經調查得知他們對分解因式部分的知識一無所知,無奈,我只好利用自習課給他們補分解因式這一課。更想不到的是學困生在學習反比例函數時,提問小學中學習的反比例關系時極少有人知曉。為此,我又為他們補這一斷層。通過不斷修補斷層,并及時據此構建新的學習內容,學生的知識鏈條日趨完整,在各種測試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由此可見,修補學困生的知識斷層,關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能較好地消除學困生學習中的障礙,使他們的學習取得較大進步。

四、鼓勵提問,勤于輔導

1.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勇于回答問題

學習中有一著名的邊界理論,即知識越多,已知與未知的邊界越大,想問的問題也越多;知識越少,則已知與未知的邊界越小,想問的問題也越少。學困生屬于小邊界類型,他們不知道如何提問,也不想去提問,又有一種賬多不愁的心境,即不會的東西太多,以此不去提問,心安理得。殊不知解決問題是求學之道,因此,教師要有效地設置問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培養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信心。

2.勤于輔導

輔導要勤,要及時,輔導要遵循學習的遺忘規律,合理及時,防止所學的新知識變成舊問題。輔導不拘形式、時間和地點,在一切可能的時間,以一切有效的方式均可進行,防止學生惰性的出現。另外,要注意學習方法的輔導,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平時備一個錯題集,將常犯的錯誤歸納整理,考前要翻看復習。

3.結對幫扶,建立互助小組

同學之間結對幫扶更直接、更方便,更易溝通。在安排座位時,可把一對一幫扶結對的同學安排成同桌,這樣既有利于同學幫扶,又可防止兩極分化。

五、對學困生采用特殊的政策

初帶學困生,很不適應,方法常會落入俗套,用以往的手段、措施來教學,結果往往是失望、焦慮、生氣隨之而來。出現這樣的問題在于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對學困生沒有特殊的政策。

1.作業特殊

因為學困生只能完成最基礎的作業,所以,作業量應少,難度應小,要求應低,批改宜優先,宜面對面,宜當堂批改,及時糾正。

2.課堂特殊

學困生課堂參與程度不高,教師對他們應降低要求,創造條件和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優先回答問題,及時總結表揚,回答錯了也不可批評責罵。只要有勇氣回答問題就是好學生,保護學困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上黑板優先,批改優先,充分體現教師對他們的重視,盡可能讓他們經歷成功的體驗,以此鍛煉他們的勇氣,強化成就意識。

3.評價特殊

數學學習中對學困生應以鼓勵為主,看他們的長處、優點、進步,并加以夸大,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獎勵,這樣,他們就會充滿希望,學習就會更有動力。

六、培養堅強意志,鞏固持久學習動機

意志薄弱是學困生的弱點,他們的學習動機不持久,因此,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尤為重要。

1.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常給學困生講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如,陳景潤如何邊走路邊思考問題,歐拉在遭遇火災、雙目失明的條件下靠頑強的意志背出燒毀的數學手稿,華羅庚年輕時不顧路人的冷嘲熱諷,堅持數學學習,終成一代數學大師的故事,以此激勵學困生學習。

2.設置困難情境,堅定學困生克服困難的決心

適當設置困難情境,讓學生在付出一番努力后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堅定他們克服困難的決心。以古詩“世上無難事,在乎人為之。不為易亦難,為之難亦易”激勵他們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篇8

關鍵詞:心理矛盾;捕捉閃光點;轉化契機

無論哪個學校,哪個班級,都不同程度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學困生”,他們直接影響著整個班級的榮譽。表面上看,他們不思進取、與世無爭,其實,他們內心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他們也不甘長居下游。作為班主任老師,應遵循教育規律,要摸清學困生形成的根源,對癥下藥,把握契機,促其轉化。

一、了解學困生的成因,掌握其心理矛盾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可概括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從外因看:

1.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如社會上的各種不正之風,一些不健康的網絡、電視、文藝作品等的宣傳毒害,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等都對學生心靈產生消極影響。

2.家庭教育失誤。一些學生家長教不得法,嬌嚴失當。如有的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放任不管或簡單粗暴;有的家長素質低下、道德敗壞、生活方式不健康,使子女貪圖享樂、好逸惡勞、頂撞師長等。

3.學校教育上的過失。有的教師不懂得教育規律,缺乏教育藝術,造成師生對立;有的工作敷衍,對學生不一視同仁等,這是形成學困生的重要外因。

從內因看,學生對學校教育和家長勸導產生逆反心理,不愿接受正面引導,沒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同時缺乏社會經驗,單純幼稚,道德觀念薄弱,不懂得真、善、美,以致上當受騙。

總之,學困生的形成與社會、家庭、學校各方面的影響有密切關系,而這些外因是通過學生的主觀心理起作用的。

學困生無論是成績低下還是品德不良,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長期逐漸發展的結果。他們的心理矛盾表現如下:

①要求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

②好勝而不能取勝的矛盾;

③上進與意志薄弱的矛盾。

所以從表面看,學困生我行我素,對什么都漠然置之,其實他們內心充滿著進與退、上與下的復雜矛盾。作為班主任要透過學困生學習、思想落后的表面現象,掌握他們的內心矛盾發展變化的規律,耐心保護、精心培養他們普遍存在的自尊心、好勝心和上進心,因材施教,以便深入細致地做好轉化工作。

二、轉化方略

(一)從認知上轉化:樹立學困生也能成材的堅定信念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任何人干好任何事情都需灑下辛勤的汗水,學習尤其如此。要誘導學困生對學習結果的科學歸因,堅信只有奮斗,才有希望,只要奮斗,就有希望。奮斗是學習好必走的唯一途徑。學困生是相對的,他們中同樣有出類拔萃的人才。如德國的大詩人海涅,小時候是學校盡人皆知的后進生,老師罵他對詩“一竅不通”;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讀中學時因成績不良,被老師家長視為“智力低下”的人;世界軍事家拿破侖在巴黎軍校時的成績也只得了個42名;大詩人拜倫在阿巴丁小學讀書時,成績全班倒數第一。我們周圍也不乏其例。由此可見,只要我們正確認識和對待學困生,教育得法,持之以恒,他們必將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材。

(二)從情感上轉化

1.厚愛學困生,發現“閃光點”,要抓緊不放,及時鼓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誡老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所以要求教師要厚愛學困生,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贊語,一下輕柔的撫摸,讓學困生意識到被尊重、被賞識,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

2.嘗試改變學困生在班級中的角色地位。新學期開始,進入新學校、新班級時,專門讓學困生負責或參與班級的一些管理工作,比如挑選責任心強、有能力、樂于服務的學困生擔任紀律副班長、勞動委員、生物課代表、實驗組長、興趣小組長等,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從自卑、自棄的陰影中走出來。

3.通過鼓勵性評價,進一步激發學困生進取的信念和愿望。在作業的評語中,多呈現鼓勵性話語;在班會時間,多留給學困生發言的機會,并及時總結表揚他們,從而激發他們潛在的上進心。

(三)矯治行為,促進轉化

1.樹立良好的班風,影響學困生。班風是班級絕大多數學生精神面貌的集中表現。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或鞏固下來,便成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制約著全班學生的思想行為,對于學困生原有的思想行為是一種外在的壓力,在這種氛圍中,學困生會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因而表現出從眾行為,由開始的不情愿、不習慣,發展為比較情愿、逐漸習慣,最終被班風同化,實現轉變。

2.幫助學困生制定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督促其每天認真執行并及時強化。

3.培養班級骨干,幫扶結對,共同提高。班級骨干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少數學困生為保持在集體中的位置,他們就會“隨大流”,在班級開展骨干與學困生幫扶結對,正迎合了學困生的自尊心,長此以往,就會轉變后進狀況。

4.要有意把學困生的精力吸引到學習上來。上課時,盡可能留機會讓學困生回答較簡單的問題,答對了,立即給予表揚的手勢或夸獎的話語。他們的注意力易分散,要及時提醒他們。課后輔導要針對基礎,要誨人不倦。作業要面批面改,及時指正錯誤,一般不當眾批評。在用語上要委婉,用激勵、商量的口吻,時時刻刻關注他們,預防他們“開小差”。

篇9

關健詞:數學;分層教學;弊端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3-2851(2009)09-0073-01

分層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已很廣泛,似乎已有定論。甘肅省十一五重點課題《數、理、化分層合作教學研究》等課題,也對分層教學理論進行了實踐研究。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就是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困生,因材施教。但我們對一系列教學測試數據進行分析后,認為這種實踐的結果與研究確定的目標相去較遠,尤其是學困生轉化的目標很難實現,從事課題研究的教師也很困惑。這種分層教學的弊端在哪里,學困生的失缺又是什么呢?

廣泛開展分層教學研究與實踐,正是在新課程改革中進行的,但新課改教育公平理念又與分層教學很難協調,已受到質疑。分層教學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際難以操作。當前教育環境下,實施分層教學,有兩個弊端:

一是層次界定很難找到標準。動態分組,超分評星,每月總結等等沒有標準,勉強分組也不科學,往往使評價半途而廢,流于形式。學生的進步是否能及時肯定,適時提高分組的級別也很難做到,學生的分組級別可能一學期也不能改變,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評星也會給學生以功利感,造成學生重表揚形式、輕學習本質的壞毛病。

二是實踐環節往往變成敷衍。師生都有一種趨利的心理,就是用所謂的事半功倍的方法做事。新課標中提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在新課改中,有的教師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為借口,放棄了對學困生的教育,減少對學生學業成績的關注。小學生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作為基礎教育,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最低的課業要求。在小學,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作為聰明的有學習能力的人,不能動不動就扣以學困生的帽子,分類對待。事實上,分層教學只應是一種教學理念,反映在老師教學時要面向所有學生,心里不能只裝著優秀學生,而不是反映在教學組織的形式上。

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要把握新教材的特點,與傳統教材進行比較,正確使用教材,立足課堂,加強輔導,提高課堂質量,減少學困生的產生環境,而不是給學困生打上標簽,使困者更困,讓他們失缺最微妙的心理平衡,失缺最基礎的數學知識,失缺最關鍵的學習信心,失缺最起碼的發展機遇。因而,無論采用什么教學形式與方法,數學教學必須追求三點:

一、追求“數學化訓練、生活化應用”。新教材預設的學習情景基本是:“生活化需要加以數學化解釋”。可惜學生生活經驗不足,不能理解課本的生活化情景,自主探究能力有限,不能從中提煉出數學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解釋題意,大部分時間浪費在看圖說話和理解題意上,對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知識結構的訓練不到位,使學生對數學的感知停留在膚淺和表面的層次上。“生活化需要加以數學化解釋”,倒不如“數學化訓練加以生活化應用”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來得高效、實際。

二、追求最優課堂教學方法。要注意兩個方面:算法多樣化向算法最優化轉變,教法多樣化向教法最優化轉變,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教學研究。而加強計算教學,減少學生計算錯誤,可有效縮小“學困生”的比例。

三、追求最真實的課堂。要警惕教學作秀。日常教學中,教學流程多是情景導入看圖說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層展示實踐活動開放訓練自主小結。課堂熱熱鬧鬧,多動口少動手,數學實質性訓練很少,追求教學“理論”上的豐富,不追求學生能力的培養。把課上成表演秀,脫離真實的學生背景,不以學生為本,不把學生的數學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學生能力不能提高。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課堂都有不同的差異,我們需要真實的課堂和實用的理論。

當然,淡化差異,并不是回避差異、漠視差異。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還可以采用三點措施:

一、相互幫扶,共同進步。可以是優秀生與學困生結對幫扶。對重點和難點內容可組織定點幫扶。也可是同一層次學生結對競賽。每周進行小組活動,結對互測。個人根據實際自己出題,交換作業,互相點評。還可進行數學興趣活動。讓優秀學生登臺講演,樹榜樣,活思維。講思路的過程就是學生認真地想、深入地想、合乎邏輯地想問題的積極思維過程。對于那些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就選一些難度較大的題,讓他們講解題思路,從而訓練他們深思熟慮。

篇10

“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空間,是課堂教學中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我們以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以合作學習促學困生的發展作為研究重點,從培養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入手,通過師生共同關注學困生的學習,為學困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空間。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關注學習困難學生(以下簡稱“學困生”)的學習成為課程改革關注的熱點之一。在推進初中化學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化學學習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圍繞這一問題,筆者通過調查分析,并參考文獻資料,分析化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轉化和減少“學困生”的基本途徑。

一、多與“學困生”加強感性溝通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困生”充滿愛心,了解其性格,尊重其個性,努力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困生”參與教學活動,盡量提些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千方百計給他們創造“露臉”的機會,讓“學困生”能經常享受成功的快樂,增加自信心,減少自卑感。對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肯定和贊許,要經常和學困生促膝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勵其克服困難。對“學困生”的每一次練習和作業情況都要及時反饋,做好作業面批和作業訂正輔導,練習難度要恰當,針對性要強,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究”,加強對他們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態度的訓練。

二、加強對“學困生”的研究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觀察、談話的方法,并通過課堂、課外活動、作業批改等多種渠道對學生學習化學的心理、生理特點和認知方式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要研究“學困生”之所誤,在批閱作業、試卷和個別輔導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練習中的錯誤信息,研究、分析其產生錯誤的原因,洞察其心理,巧妙而準確的幫助其糾正錯誤,并督促其訂正。要研究“學困生”之所疑,教師要善于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善于發現和排除學生思維的“疙瘩”,體察他們的困難,根據學生的狀態和能力水平,精心設置教學過程,做到預設和生成相結合,及時幫助他們化解學習中的疑難。要研究“學困生”之所遺,調查表明,學困生常有“化學知識一學就懂,一丟就忘”和知識與解決問題聯系不上的感受。教師要經常幫助學生回憶、識記、聯想、推導、驗證有關知識,幫助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提高知識的應用水平,克服遺忘,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三、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應培養和保持學困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其突破化學知識的分化。課堂教學要盡量貼近生活實際,縮短化學與日常生活的距離。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勢,鍛煉學生動腦、動手、動筆、動口能力,從激發興趣著眼,訓練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發動學生利用小藥瓶、塑料袋、鐵絲、蠟燭等生活用品廣泛開展小制作、小實驗活動,消除學生學習化學的畏難情緒,使學生感到化學有趣、樂學。

四、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化學教學要從學科特點出發,從學生實際出發,本著“淺、慢、精”的教學原則,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學中,隨時向學生指明需要記憶的內容和記憶的方法,多聯系學生熟悉的常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多引導學生議論、討論和練習,注重運用典型實例,注意聯系對比,注意抓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對比,幫助學生形成網絡型知識結構。對教材的關鍵點、知識聯系的轉折點以及易混淆的地方,要給學生反復點撥、啟發和疏通;要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鞏固所學知識。

五、加強實驗教學

教師的演示實驗一定要直觀、顯明、省時、準確、安全,演示時引導學生有重點的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實驗原理。學生實驗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實驗時,要求學生親自動手,不做旁觀者,認真做好實驗內容里所安排的每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嚴格按實驗要求操作,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要耐心細致地觀察,認真思考,準確如實地記錄。要創造條件,把課本中儀器簡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適當增加分組實驗的次數,讓學生親自實驗探究知識。

六、提高“學困生”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困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注重觀察和思考,不斷模仿、不斷重復、不斷操練,幫助學生做到眼勤、耳勤、手勤和口勤,學會記憶的方法,學會科學地利用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指導“學困生”閱讀。閱讀前,明確提出閱讀的目的要求:閱讀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幫助學生掃除障礙;閱讀后,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促進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2、啟發“學困生”思考。在教學中要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膽地去猜想。應當為學生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抓住那些牽發而動全身的關健點、疑難點設問;對較難或較綜合的問題,按認知層次分化知識點的方法由易到難步步深入地發問;對學生錯誤或不全面答案進行反問,不斷加大問題的思考力度。

3、組織“學困生”討論。討論是進行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學中,鼓勵“學困生”參與問題討論,鼓勵“學困生”提出問題,發表見解,在熱烈的氣氛中體驗學習,感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