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旅游的概念范文

時間:2024-01-02 17:49: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可持續旅游的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可持續旅游的概念

篇1

Abstract: Facing the inflict betwee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 humans have been looking for the path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y, and advoc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following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tent of a few related concepts, inculding, eco-tourism, green tourism, low-carbon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t and relations of them.

關鍵詞: 生態旅游;綠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續旅游

Key words: eco-tourism;green tourism;low-carbon tourism;sustainable tourism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3-0308-02

0 引言

隨著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者對高質量旅游環境的追求日益明顯,“生態旅游”“綠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續旅游”應運而生。但對這幾個概念的定義以及內涵目前并沒有統一的界定,概念上的爭論在促進學術發展的同時,也給現實的旅游活動帶來了一些混亂。一些旅游企業在進行旅游推廣時任意冠以“生態”“綠色”“低碳”等詞匯以假亂真,誤導旅游者,造成損害旅游者的利益的許多問題。我們不得不反過頭來,重新從理論上研討這個問題,對這幾個概念加以辨析。

1 幾個概念的產生和內涵

1.1 可持續旅游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1995年,可持續旅游世界發展大會簽署了兩個重要文件:《可持續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了關于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論述:①旅游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上,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道德規范。②可持續旅游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游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③可持續旅游的目標就是在滿足當代旅游需求的同時,又不破壞后代人滿足其旅游需求的能力。

1.2 生態旅游 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

大多數觀點認為“生態旅游”一詞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而直到1992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的召開,在世界范圍內提出并推廣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之后,生態旅游才作為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的研究和實踐。然而,至今尚未有一個統一認可的定義,對生態旅游的內涵也眾說紛紜。

不過,關于生態旅游的目標卻得到了基本的認同:生態旅游應該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旅游應該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生態旅游還應該突出對旅游者的環境教育意義,生態旅游的經營管理者也更應該重視和保護自然。

與國外相比,我國對生態旅游的認識更強調了生態旅游產品的高品位性和類型的多樣性,并且認為生態旅游不是一種普通的旅游產品,而是一項專項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的一種方式,一個包括自然、經濟和社會的系統。

1.3 綠色旅游 “綠色”往往用來比喻“環境保護”、“回歸自然”、“生命”等內涵,它應該是一種比喻的說法,然而其定義卻眾說紛紜。但總的來說綠色旅游應該屬于旅游活動或旅游方式的范疇,綠色旅游是指在旅游消費、生產建設、經營服務等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所倡導和實行的一種保護生態環境、求得生態平衡的原則和方式。有以下幾點特征:

1.3.1 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綠色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旅游活動依托自然資源環境,綠色旅游當然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

1.3.2 運用綠色理念,堅持綠色管理。旅游開發商以及經營商必須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產品的同時,以一種對社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1.3.3 倡導綠色消費。旅游者要求具有強烈環保意識與較高的環境道德水平,在旅游過程中,保證自身的安全,也不傷害動植物,嚴格遵守旅游點的規章制度,不帶走旅游點原生態的任何東西,使環境得到保護。

1.3.4 強調“三大和諧”。綠色旅游不僅像生態旅游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且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就像郭因先生強調的“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基礎,人與人的和諧是保證,人自身的和諧是動力。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4 低碳旅游 顧名思義,即是一種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盡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行,是綠色旅游的深層次表現。其中包含了政府與旅行機構推出的相關環保低碳政策與低碳旅游線路、個人出行中攜帶環保行李、住環保旅館、選擇二氧化碳排放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車與徒步等方面。日前國務院通過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就是在減排的大背景下,國家為配合低碳經濟發展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信號,而旅游業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行業。

2 幾個概念的比較分析

2.1 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 既不能將生態旅游簡單地等同于是一種綠色或自然旅游產品,也不能將生態旅游概念完全等同于可持續旅游。

生態旅游包涵兩個基本內容:首先,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的旅游活動;第二,生態旅游是具有強烈環境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開發方式。可持續旅游是基于旅游業發展中產生的日益突出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提出的。兩者的區別和聯系表現在:

2.1.1 生態旅游不僅是一種旅游產品,還是一種旅游活動方式,甚至說是一種旅游開發方式;而可持續旅游更確切的說是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原則和方向,是產業發展的目標。兩者的概念屬性存在著較大的不同,但是本質一致。

2.1.2 生態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達到可持續旅游發展目標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說,兩者的最終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而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的實現途徑。

2.1.3 生態旅游重視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強調對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和對社會的貢獻,也突出了對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環境教育功能;而可持續旅游在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人類和諧的基礎上,更加強調代際公平,強調旅游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兩個概念的產生原因一致,然而側重點卻又不同。

2.2 生態旅游與綠色旅游 生態旅游與綠色旅游本質相同,都是為了實現旅游環境的“綠色性”,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卻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2.2.1 產生基礎不同。就產生的基礎而言,前者是傳統大眾旅游,后者是一般的生態旅游。生態旅游是在人們意識到傳統大眾旅游對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之后提出保護自然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綠色旅游是建立在一般生態旅游即在生態理念指導下大眾可以參與的旅游基礎之上的,對于旅游者來講,是一次經歷、一種消費方式、一種旅游形式(綠色消費);對于開發商來講,是一種開發方式、一種產品形態(綠色產品);對于旅游景區管理商來講,是一種管理方法(綠色營銷與管理)。

2.2.2 主題內容不同。生態旅游只局限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綠色旅游則上升到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諧。

2.2.3 出發點不同。生態旅游大多是從旅游者的視角去認識、以旅游者生態意識的高低為標準來劃分的,如把旅游者劃分為嚴格的生態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態旅游者。綠色旅游則不僅對旅游者提出要求進行綠色消費,同時對相關的飯店業、交通業、郵電業、公共設施等都做要求。如綠色消費包括綠色交通、綠色賓館、綠色娛樂、綠色商品等等,為了能滿足旅游者綠色消費,必須要求相關的行業部門或企業綠色開發、綠色營銷與經營。

由以上的分析來看,從概念、內容方面看,綠色旅游應該是生態旅游的發展,它完全超越了傳統旅游,并豐富、發展、深化和完善了生態旅游,從這個角度上說,“綠色旅游”是生態旅游的高級形態。

2.3 綠色旅游與可持續旅游 所謂綠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飯店、景點管理者、旅行社和導游在內的旅游參與者在整個旅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必須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綠色旅游是指一種旅游活動,它是在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的道路中,對生態旅游概念的一種升華的基礎上,是重視在旅游開發、旅游經營管理、旅游消費、旅游從業人員意識等多層面進行環保的一種旅游方式。

因此,兩者的區別在于,綠色旅游只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可持續旅游則是旅游業發展的一種原則和方向,偏重于產業發展,綠色旅游是可持續旅游這種原則方向的具體應用。

2.4 低碳旅游與綠色旅游 中國政府向世界承諾的減排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隨著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未來旅游業發展方式變革的重要背景和機遇。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是指借用低碳經濟的理念,以低消耗、低污染為基礎的旅游。它要求通過旅游要素的每一個環節來體現節約能源與降低污染,以實際行動來詮釋和諧社會、文明社會和節約社會的建設。低碳旅游把人類對旅游所寄予的低碳環保的希望全部融入食、住、行、游、購、娛的各個旅游要素當中,低碳飲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游覽、低碳購物等。

因此,可以說,低碳旅游是綠色旅游的一個方面,是實現綠色旅游的一種形式,它是在綠色旅游的目標下,偏重于旅游過程和旅游活動中節能減排的目標。相比于綠色旅游,實現目標更具體,實現方式更容易量化,實現途徑更直接,是綠色旅游的一個側面。

3 結論

綜上所述,可持續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終極目標,生態旅游、綠色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其實現的途徑或手段,四個概念本質相同,側重點不同。生態旅游是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旅游產品、旅游方式以及旅游開發形式。綠色旅游時生態旅游的高級形態,不僅強調自然的和諧,還強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的三大和諧。低碳旅游是綠色旅游的一個側面,是實現綠色旅游的一個直接方式。

參考文獻:

[1]王志穩.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涵的系統認識[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4).

[2]張林博,張俐俐.淺析綠色旅游及在中國的發展[J].生態經濟(學術版),2009,(1):265-281.

篇2

[關鍵詞]旅游紀念品;可持續設計;設計評價體系

[Abstract]Sustainable concept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field of product design. Above this background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tourist souvenirs design strategy. This article stat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heory about tourist souvenirs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regionalism, culture, the method of desig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t is thought that the souvenir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sign by applying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full life-cycle concepts, sustainable perceptual service system. Therefore, the innovation will emerge with the strategy of design driv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ill be promoted.

[Key Words] Tourist souvenirs design;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Design evaluation system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無錫市科協重點軟科學研究課題(KX16-B-04)階段性成果。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地球也面臨著能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困境。具有可持續發展特點的旅游產業迅速發展,成為服務經濟的典型代表。在當前生態熱的大潮下,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而引起眾多非議的傳統旅游產品相比,旅游者更喜歡寓生態環保理念、體驗性、知識性于一體的綠色旅游產品。并且,在旅游產品開發中引入生態學原理,進行生態設計被認為是未來旅游產業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是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1]。隨著“互聯網+產品設計”理念的提出,旅游紀念品“注重服務”的特點愈加明顯[2]。1994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可持續消費的概念,強調通過提供非物質性的服務及相關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減少物質材料的使用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3]。為此,設計師需要整體考量設計對象的整個生命周期。在國家大力倡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旅游紀念品設計同樣需要改善設計策略,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旅游紀念品的概念

旅游產品的概念尚存在一定的爭論,爭論的焦點在于旅游產品的邊界,通常認為是以旅游購物行為的時間和空間界定或以商品特征進行界定。苗雪玲認為旅游商品在以下兩個方面已經基本達成共識:第一,就旅游購物行為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而言,普遍認同“購買行為的異地性”,即發生在旅游途中;第二,就商品的屬性而言,所購對象有別于服務產品,具有“有形性”[4]。但是從國內外的設計產品來看,一個優秀的旅游紀念品必須同時滿足形而上、形而下兩個層次上的結合,同時可以在不同角度進行深度的創意開發,打造出成功的產品[5]。因此,對于旅游紀念品這樣的特殊產品,既是一種產品也是一種服務(圖1、2、3)。

二、旅游紀念品設計綜述

(一)以空間為切入點的旅游紀念品設計策略

基于對旅游紀念品的傳統理解和特點把握,學界對地域空間因素研究較多,例如淺析山西旅游紀念品的包裝設計(張敏,2016),經濟型蘇州古城旅游產品策劃初探(李凌,2016),衡水湖旅游紀念品開發的研究(郭景云,2015),開封市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問題與對策(郭鵬飛,2014),基于海南文化的旅游紀念品設計研究(祿Z,2013)等,著眼于地域進行設計開發,重點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讓消費者離開了仍“身臨其境”,如具有海南特色的貝殼手鏈,具有濃厚的地域性,作為消費者需要在空間上與旅游紀念品發生聯系,從而實現共感。設計師通過研究各方面的材料,結合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準確地對旅游紀念品進行設計,旅游紀念品設計的本質特征就是突出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6](圖4)。

篇3

[關鍵詞] 生態文明 可持續旅游 生態旅游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注意到與生態壞境和諧并存、和諧發展的重要性,這標志著當代工業文明正在向生態文明過渡。長久以來,人類不斷的創新一方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另一方面導致了世界范圍內資源日益匱乏,因此,生態系統的和諧轉向失衡。同時,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直到20世紀80年代,一股以“保護環境、崇尚自然”為宗旨的綠色浪潮快速從全球范圍內掀起。

一、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

人類關于社會發展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問題的探討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70 年代。1972年, 羅馬俱樂部出版《增長的極限》一書。1987年出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 首次指出了以可持續發展原則來迎接人類面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挑戰。它首次賦予可持續發展完整的含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可持續發展依靠著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保證續代的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不同于與傳統的農業和工業文明,它追求了一種全新的文明:生態文明。生態文明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

二、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是指滿足當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時,不損害人類后代為滿足其旅游需求而進行的旅游開發。傳統旅游業的生存和發展既依賴于環境,同時也在破壞著環境;而現代的可持續發展旅游既保證了滿足旅游者旅游需求,同時還保護景點的旅游資源,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強調保護是基于‘可持續發展’這一目標,‘保護’,是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戰略措施,保護的對象是指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即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環境和當地社區的利益不受損害”。這就滿足了以上對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所提出的要求,同時也符合生態文明的內涵。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旅游”。

三、生態旅游及其在我國的發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旅游學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 1983年首次定義了“生態旅游”的概念,把生態文明的概念應用到旅游業中。從他的定義中給出了生態旅游的兩個基本特點:旅游對象是自然生態環境,同時旅游方式不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我國在生態旅游概念被正式推廣之后不久,就很快的引入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并在全國依托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和后來出現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來開發。截止2007年底,我國共有各類自然保護區2531個,總面積15188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3個,世界文化自然遺產35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87個,國家森林公園660個,國家地質公園138個,為在我國進一步更好的開展生態旅游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四、 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按照指標體系建構的原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 (GB/T 18972―2003)》提出針對目標評價地區的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包括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指標。

通過專家咨詢,問卷設計統計結果分析對建立的指標體系進行篩選,在該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對結果進行匯總,然后計算相對權重值。采用多目標線性加權函數法建立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評估模型:

其中,Ai為第i個單項指標的分值;Bi為第i個單項指標的權重;Cj為第j個指標層內指標的權重;Dh為第h個準則層內指標的權重; n為要素層內的指標個數,m為指標層內的指標個數,p為準則層內的指標個數。

五、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程度評價標準

根據上述評估模型,可以計算出被評估區域的評估得分,科學的使用評估得分為在景點所在地區開發生態旅游項目決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若每個單項指標的滿分分值都以百分計算,下表中則給出了所得分值結果與當前關注的景點所處在的可持續發展階段之間的對應關系。

我國有大量的生態旅游資源,尤其是在西部欠發達地區。而目前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模式,其在增強景點所在地經濟實力、提高旅游者生態意識的方面的作用都得到了國際上的公認。因此,應推廣在科學分析、合理布局的基礎上進行生態旅游建設,以生態旅游為契機,大力在旅游者甚至是全國公民中開展環保、生態教育,提高國民素質。

生態旅游是截止目前為止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富成效的一種發展模式,生態旅游的開展才能有力的、良性的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反過來進一步更好的建設和保護景點自身。國家旅游局已確定2009年為“生態旅游年”,在我國已建立的生態旅游景點將面臨一次大規模的檢閱。而在今后的生態旅游景點規劃中,希望我們所提出的評價體系指標能對相關部門的決策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郭來喜:中國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石[J].地理科學進展,1997年16期 p1~10

篇4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廣譜分析

可持續發展被稱為今后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自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后,世界各國普遍接受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許多國家開始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1994年我國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表明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觀點和主要內容。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我國所提倡的科學的發展觀、與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小康社會是一脈相承的。本文僅就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從廣譜哲學的視角做一初步的分析。

一、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價值觀

從廣譜價值論上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屬于哲學價值論(而非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論)的范疇。因為:第一,自然界本身無所謂可持續還是不可持續。進一步講,自然界可持續還是不可持續對自然界本身無任何利害關系。只是到了近代和當代,人類的行為和活動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秩序和平衡,反過來,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危脅和困難,人類才提出了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

第二,作為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廣義的客體對主體的效用。在這里,可持續發展的主體是當代人和子孫后代,客體是環境、資源、生態、經濟、社會等,效用是個評價體系,它要綜合地評價上述客體對當代人和子孫后代的影響。

第三,哲學上的價值關系是一種廣義供求關系。經濟活動中的供求關系決定市場價格,生態學上的供求關系(食肉動物、食草動物、草場草量等)決定生態是否平衡,旅游系統的供求關系(環境容量(廣義供)與旅游人數(廣義求)的關系)決定旅游開發的限度等等。

第四,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的基礎是公平性原則,既是本代人的公平(公平的分配權和發展權),又是代際間的公平(要使世世代代能滿足基本的需求條件)。

上述四條表明,可持續發展觀的確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價值觀。

旅游環境

旅游人數

門票收入

S1

S2

S3

+

+

+

二、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協調發展

協調是指系統諸要素之間通過一定的制約機制而達到結構與功能的最優。因而是個整體的概念。

在圖1的簡化旅游系統中(圖中“+”表示正相關),若在旅游環境的允許容量(單位面積上允許的游客人數)范圍內,游客越多,門票收入就越多。如果門票收入主要用于改善旅游環境(含工作人員的工資、旅游設施等),則環境好了,游客會更多,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系統。反之,若不顧環境的允許容量,一味追求游客數量,則可能造成旅游資源的破壞,反過來導致旅游人數的減少,等等。

這里環境允許容量與游客人數有個最優的比例關系。一般地說,協調的概念往往要考慮比例關系,例如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要考慮農、輕、重的比例關系,高校的協調發展,要考慮教師、學生、圖書館藏量等的比例,等等。

比例關系背后的實質是資源的最優匹配關系,在很多情況下,它反映的是廣義的供求平衡關系。也就是說,供求平衡關系(規律)客觀上決定資源的合理匹配。

例如,經濟系統的協調發展是商品的供求平衡。若有若干個企業生產同一種商品,在市場的需求量一定的情況下,總供給與總需求要達到平衡,即(總供給)=(總需求)。這時,許多買者和賣者的行為會自發地把市場價格推向均衡價格。

上面旅游系統(圖1)的協調發展是環境允許容量與旅游人數的平衡。環境允許容量是廣義的供給,旅游者對環境(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是廣義的需求,只有供求平衡了,旅游資源不被破壞,才有可持續問題。

牧場系統的協調發展是草場容量(可以用單位面積上允許放牧的牲畜頭數表征)與實際放牧牲畜頭數的平衡。草場容量是廣義的供,牲畜對草場是廣義的求。當供草量與需草量平衡時,才有牧場供給、牲畜需求、牧民收入的協調發展。當需草量超過供草量時,則發生“牧場悖論”:即每個牧民都無限制地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導致牧場資源枯竭,災難最后落到每個牧民頭上。

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是肉食動物、草食動物、生態系統內的草量的供求平衡。這種平衡的破壞,就導致生態系統的危機。三、協調發展中的兩類等價關系

從數量關系上看,供求平衡是供給量與需求量的相等,而相等滿足等價關系的三個條件,因此,供求平衡是個等價關系。我們上面舉的例子:經濟系統、旅游系統、牧場系統、生態系統,它們的協調發展都遵循供求平衡規律。因此,它們是由等價關系聯結起來的等價類,稱為協調子系統。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實際的供求狀況往往在平衡附近上下波動。如果這種波動沒有大的漲落,稱為準協調子系統。

更復雜的供求關系是社會系統,這里的供給與需求都是復雜的。例如有生理需求、文化需求、身份需求、地位需求、美的需求等等。相應的廣義的資源(學校、學歷、官位、審美對象等)就是供給。這類復雜供求關系,涉及到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它們難以用數量關系刻劃,因而無法定義數量關系意義上的供求平衡。這種情況下,社會需要“公平”才能使所有的人得到全面發展。所謂“社會公平”就是對社會的廣義資源(如升學、就業、職稱、職務等等),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分配權和競爭權。這里“社會公平”也是一種等價關系,它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內使所有的公民成為一個等價類內的成員。它是按區域組成的等價類。

“社會公平”是一系列公平的、廣義游戲規則的總和。在這些游戲規則范圍內,社會不會發生大的動蕩,因此,它是社會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

由上所述,按照供求平衡法則,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及其復合系統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等價類,它們組成協調或準協調子系統。按照“社會公平”的法則,社會也劃分成不同的等價類。因此,所謂協調發展,就是這些等價類組成的復合結構的發展。我們把這種復合結構統稱為協調結構。

四、可持續發展是協調結構的自等價運動

我們上面指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我們也定義了協調結構的概念,因此,可持續發展就是自然與社會協調結構的可持續發展。

那么,什么是“協調結構的可持續發展”?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是協調的,將來也一直協調下去,就叫可持續了。這是按時間之矢展開的等價關系,廣譜哲學稱為自等價關系。所謂自等價關系,就是在任何時段內,自己和自己等價。這里的“自己”就是協調結構。因此,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自然與社會協調結構的自等價運動。這是到此為止我們得到的關于可持續發展概念最準確的定義。

例如,設K是某一協調結構(可以是生態系統、旅游系統、經濟系統、教育系統等)的比例關系,若在很長的時段內(例如從一個世紀過渡到另一個世紀),這個比例關系不變,K=K%26acute;,這就是一個自等價運動。又如,設(A,≤)是個偏序結構,它可以代表某個管理系統、政治體制等,若在很長的時段內,這個偏序結構不變(當然允許管理人員等等的變化),即(A,≤)≌(A%26acute;,≤%26acute;),這是偏序結構的自同構,它也是一個自等價運動。我們通常說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典型的偏序結構的自同構運動。

顯然,不能認為這種自等價運動可以自發地進行。恰恰相反,這是一個充滿矛盾、充滿斗爭的過程。無論是生態系統、牧場系統的供求平衡,還是旅游系統、經濟系統的供求平衡都是理想狀態,至于要實現社會公平,則更是充滿了斗爭和曲折。

因此,要保證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結構及其自等價運動,必須有政治的、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文化的手段進行調控和約束,也需要對這些手段本身進行改革(例如,當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第一要重心放低,使基層管理系統實現責、權、利的統一,形成相對獨立的管理主體;第二要民主參政議政),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這一理想目標的逼近和實現。具體分析要用到廣譜哲學的價值場網的調控理論。不過,這不是本文的任務,茲不贅述。

參考文獻

[1]陶承德主編:《可持續發展論》,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版。

[2]張玉祥:《廣譜哲學探索》,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版。

[3]張玉祥:廣譜價值論基礎,《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期。

[4]高新亞:淺談廣譜哲學的類變思想,《高校社會科學論叢》,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5]周錦安:略論廣譜哲學對離散數學的新視角,《社科論叢》,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年。

BroadspectrumAnalysi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cept

篇5

關鍵詞:生態旅游;研究開發;問題;建議

1993年9月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保護會議(北京)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態旅游”的定義;1994年成立了中國生態旅游協會(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雙版納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學術界對生態旅游研究開發的關注;1996年6月召開武漢國際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同年10月推出的《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1997年12月,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開“亞太議員環發大會”第六屆年會主題為“旅游與環境保護”;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定為“生態環境旅游年”,首次承辦了主題為“人與自然”的“中國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國學術界發表有份量的生態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國土資源部建立11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首批國家礦山公園掛牌,意味著我國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向理性發展。我國生態旅游業迅猛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由于不規范的過度開發和落后的管理體制所造成生態旅游區資源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旅游廢物的處理并不比處理傳統工業三廢容易,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超負荷運行必將導致景觀的消亡和旅游景區的毀滅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的。

綜上所述,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歷史短,發展快,存在問題多。

一、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內涵界定方面存在誤區:

1.生態旅游內涵界定生搬硬套國外學者研究成果多,創新少。許多研究者頻頻引用某某外國專家對生態旅游的定義以示正統或經典,缺乏創新,實際上外國學者對生態旅游的界定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2.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界定爭議很多,溝通少。有代表性的有盧云亭(1996)從旅游開發和經營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金鑒明(2002),楊富泉(1995),郭錦超(1997)持類似的觀點;張廣瑞(1998)從旅游需求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種“有目的的旅游活動”,李緒萌(1995),張延毅(1997),劉健生(1997),王興國(1998),王爾康(1998),陳立軍(1998),劉家明(1999)的觀點與這相近似。李東和等(1999)認為從供給者(開發者,經營者)的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將生態學思想貫穿于整個旅游系統并指導其有序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需求者(旅游者)來看,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形式或旅游產品。筆者認為雖然存在上述爭議,但是絕大多數研究者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嚴重的生態旅游概念泛化傾向。生態旅游概念泛化是將生態旅游內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體泛延,其具體所指模糊化的現象。例如有人認為生態旅游既是生態工程又是旅游活動,將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旅游均稱為生態旅游,認為中國生態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馮天駟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組織(WTO,1997)在“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中指出生態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場中僅占3%~7%,中國生態旅游真得那么旺嗎?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結果是引起認知混亂,最終導致消費者對生態旅游失去興趣引發生態旅游市場的崩潰。

(二)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足

我國生態旅游研究歷史短,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夠,目前尚未到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為特征的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只在旅游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個別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如崔鳳軍[7]等(1999)在泰山名勝風景區案例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套由生態承載量、資源空間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經濟承載量四部份組成的適用于山岳風景區不同功能類型區的量測模型。

我國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比較零散,公認的基礎是有關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其次是文明社會中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態哲學意義的“生態美理論”和建立在人與自然協調論和生態人文論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顯然,我們在以生態旅游市場主體(生態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如消費行為理論)研究不足;針對生態旅游市場客體(有形的,無形的生態旅游資源)的基礎研究,如資源規劃與管理、旅游地學等方面不夠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幾乎空白;生態旅游企業營銷環境研究,尤其是社會人文生態旅游環境的研究更少。

二、對策

(一)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積極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在實踐中實現創新

“生態旅游”是一個正處于發展的概念,它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有待于人們深入研究,但是理論源于實踐,目前,我們的研究者應該采取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到實踐中去領會生態旅游的真諦的態度,從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及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總結歸納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內涵。

(二)中國傳統文化應融入生態旅游理論中促進理論本土化

生態旅游理論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盡管其概念界還無法統一,但是其概念內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這與我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指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通,相類和統一。歷代諸子百家都力圖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協調,和諧與統一。西漢董仲舒繼承和發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無為為之之謂天”(《莊子·天道》)等諸子觀點,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思想體系,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類與大自然要和諧共處,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絕不能盲目地破壞自然規律,使自然生態失衡,一旦失衡必將自食其果。麗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與東巴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的傳統不無關系。

綜上所述,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生態旅游理論有許多相似的理念,我們應該將它融入到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這將有利于挖掘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態旅游理論的本土化,將對研究中國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三)拓寬生態旅游理論基礎,提高生態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對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比較零散的現實,拓寬理論基礎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學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學是運用地學的理論方法為旅游資源調查,規劃開發及保護工作服務,從而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門邊緣學科。生態旅游資源中的地質旅游資源、地貌旅游資源、水文旅游資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學問題。可見,旅游地學與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密切相關。目前已建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無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態旅游熱點。生態旅游和地質旅游的對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險游,沙漠景觀探險旅游,焦作市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開發及廣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險游和全國性的漂流旅游熱等等。

(四)加強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整合研究

我們發現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規律的。一般情況下,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對封閉的地方(以滇西、湘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也常常保存有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狀態,具有豐富的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加強兩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護和繼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例如,東巴文化與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認識“香格里拉的魅力”,體會東巴文化“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協調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引導生態旅游企業貫徹“社會市場營銷”理念

傳統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自然科學知識面不夠寬的缺陷,生態旅游知識更是不足,從而造成我國生態旅游產品設計、開發和資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現狀。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開展消費者教育,并將之滲透到企業營銷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在享受生態旅游樂趣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生態旅游的內涵提高生態環保意識。讓政府管理層和旅游業從主人員在實施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更加深刻體會生態旅游環境效益外部化和內部化的內涵,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乃至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轉變觀念,主動地考慮社會長期利益即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正確處理好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及社會長遠利益三者的關系,真正實現以社會市場營銷理念為生態旅游企業經營理念,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盧云亭.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經濟地理.,1996,16(1).

[3]張廣瑞..生態旅游的理論與實踐[J].財貿經濟,1998,(8).

[4]曉,彭建.生態旅游內涵辨析[J].桂林旅游專科學校學報,2001,12(1).

[5]李東和,張結魁.論生態旅游的興起及其概念實質[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2).

[6]崔鳳軍,楊永慎.泰山旅游環境承載力時空分異特征及其利用強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潤.生態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關鍵詞:低碳旅游;發展機制;發展模式;發展對策;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F57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4027705

1引言

低碳旅游是近年旅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繼2003年英國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經濟”概念后,特別是在2009年世界經濟論壇首次提出“低碳旅游”概念以后,低碳旅游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另外,隨著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學術界對低碳旅游的研究也不斷深入。

2研究過程

以中國知網收錄的文獻為例,數據檢索截止日期為2012年3月15日。從研究成果的整體看,關于能源、溫室效應、碳匯、氣候的參考文獻總量大,但學術研究成果總量不足2/5,與旅游相關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不足1%。選取6個與主關鍵詞“低碳旅游”密切相關或相似的關鍵詞——“氣候變化”、“氣候變暖”、“能源消費”、“溫室氣體”、“碳匯”、“碳排放”,檢索發現:中國知網總庫含有6個關鍵詞中一個或兩個以上的文獻數量累計94638篇,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文獻數量則累計達37633篇,占總庫數量的39.77%;6個關鍵詞分別與“旅游”組合檢索時,含有其中一個或兩個以上關鍵詞的文獻數量累計僅有368篇,僅占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的0.98%,占總庫數量的0.98%。

自改革開放后,我國學者一直關注旅游與氣候變化的研究;與低碳旅游相關的成果在2005年開始出現并逐年遞增,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增勢更加明顯,文獻總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累計有360篇,2010年和2011年最多合計229篇,占總量的63.6%(圖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危機以后人們探尋經濟復蘇的途徑,而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邁向低碳的旅游業”報告指出,低碳旅游是低碳經濟在旅游業的應用,則起到了明確的指向作用。

3 研究內容

3.1低碳旅游倡導及其概念剖析

低碳旅游出現的背景是低碳經濟的發展。“低碳旅游”概念,最早見于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邁向低碳的旅游業”報告,雖然關于低碳旅游的各類研究論文、報告不斷涌現,但學界對低碳旅游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低碳旅游在能源有限的經濟發展時代得以提倡,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低碳發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目標,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降低旅游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從而實現社會、生態、經濟綜合效益最大化。

蔡萌、汪宇明認為低碳旅游是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方式[1],汪宇明倡導低碳旅游,推進旅游發展方式轉型[2];明慶忠等認為低碳旅游是旅游產業生態化的戰略選擇[3];侯文亮、梁留科等認為低碳旅游是在保證旅游者旅游經歷滿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為主要目的,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4]。朱青青認為,低碳旅游是一種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在旅游活動中盡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實踐當中用行動彌補所釋放的“碳”,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業真正成為一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產業,是基于生態文明理念、對發展低碳經濟的響應,核心理念是以較少的碳排放量來獲得更大的旅游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5]。唐承財等從低碳旅游產生的背景與低碳經濟的內涵分析認為,低碳旅游是指以可持續發展與低碳發展理念為指導,采用低碳技術,合理利用資源,實現旅游業的節能減排與社會、生態、經濟綜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續旅游發展形式[6]。

在發展低碳旅游的過程中,節能減排不只是對某個行為主體的要求,它需要政府、旅游企業及相關企業、旅游者、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秦奕瑩認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的主體、客體和載體在實現旅游的過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準則所進行的旅游。該文章認為主體是指旅游者,客體指景區、景點等旅游目的地,載體指酒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基礎設施;并且分別從旅游者、旅游企業、政府的角度對低碳旅游的概念進行闡述[7]。

從旅游產業看,低碳旅游涉及到低碳飲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覽、低碳娛樂、低碳購物六大塊,貫穿于旅游業的各個環節,最關鍵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識和低碳行為。劉嘯認為,所謂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經濟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游,不僅對旅游資源的規劃開發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對旅游者和旅游全過程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食、住、行、游、購、娛的每一個環節來體現節約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動來詮釋和諧社會、節約社會和文明社會的建設[8]。文彥認為,所謂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樹立低碳意識,將各種旅游消費行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盡量減少碳排放量的一種新型旅游消費模式。換句話講,低碳旅游是一種倡導低碳飲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覽、低碳娛樂、低碳購物的旅游消費活動,而貫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識[9]。

李曉琴、銀元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UNCSD) 提出的驅動力-狀態-響應( Driving-Status-Response,DSR) 模型,構建低碳旅游景區概念模型,并從景區發展階段、資源環境、減排技術、消費經營和政策理念5 個層面,選取“低碳經濟指標、低碳環境指標、低碳運營指標、低碳技術指標、低碳管理指標”構建經濟-環境-運營-技術-管理五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低碳旅游景區的理論框架[10]。

3.2低碳旅游的發展機制模式研究

3.2.1動力機制方面

在動力機制方面,從政府、旅游企業、旅游者、旅游目的地角度看,“低碳旅游”模式主要有四輪驅動模型、三輪驅動模式、“三位一體”發展模式以及的市場主導型、政府主導型及社區主導型三種低碳旅游發展模式。鄭琳琳,林喜慶、沈中印、鄭巖分別構建了關于政府旅游管理部門、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業的“低碳旅游”的四輪驅動模型、三輪驅動模式和“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11~13]。周連斌應用系統論的原理和方法,構建了低碳旅游發展的動力機制系統,并對其發展的需求動力、吸引動力、支持動力以及管理動力的特點和內容進行分析和歸納,提出對優化低碳旅游發展的引導機制、推拉機制、激勵機制和控制機制的建議[14]。

3.2.2旅游系統與體系方面

從系統與體系的角度看發展機制模式研究,浦云從營造低碳旅游景區、低碳餐飲酒店、綠色低碳的城鄉一體化城市、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和矯正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為的視角構建低碳旅游體系,建議在建設連接主要旅游城市和國家級景區的低碳通道體系、田野秸稈由地方政府統一高價收購等方面進行創新[15]。唐婧、陳國生在研究湖南低碳旅游生態系統循環構成因子中,提出湖南要從低碳旅游資源的配置、低碳旅游產業鏈的完善、低碳旅游生態系統的閉路循環3個層次入手,構建由生產因子、消費因子、還原因子組成的低碳旅游生態循環經濟系統[16]。

3.2.3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方面

從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的角度看,馬勇、劉軍通過研究國內外低碳旅游發展模式,得出低碳旅游發展模式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結論,其中主觀因素包括政府、旅游者和投資者的意愿,客觀因素則與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相關,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主要有市場主導型、政府主導型及社區主導型3種發展模式的結論,推進我國低碳旅游的發展,促進旅游產業轉型,應重點關注低碳城鎮建設、低碳技術發展、低碳意識普及和政府角色準確定位4個方面[17]。楊效忠,王榮榮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和世界遺產保護目標的關系以及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和利用現狀的基礎上,將中國世界遺產地低碳旅游發展分為早期、成熟期兩個不同階段,并相應提出此兩個階段遺產開發與保護模式[18]。陳浩,鄭嬗婷等在梳理了旅游循環經濟的相關研究成果,分析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鄉村旅游效應后,提出鄉村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19]。鄭琦從低碳旅游的市場拓展模式、產業開發模式、業態創新模式、技術推廣模式等方面,探索了低碳城市轉型的路徑[20]。馬勇、王宏坤等從低碳旅游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入手,總結出了經營增長、價值提升、政策支撐、概念體驗、“碳交易”五大盈利模式,以幫助旅游企業在發展低碳旅游的過程中獲得切實利益,促進我國低碳旅游的健康持久發展[21]。孔玉玲在研究武威市低碳旅游的發展路徑中,提出旅游業走“低排放、高能效、高收益”的低碳發展之路[22]。

3.3低碳旅游的發展對策研究

3.3.1旅游利益相關者角度

利益相關者在發展低碳旅游過程中,彼此之間相互博弈、相互依賴,因而如何做出均衡各方的發展對策,顯得尤為重要。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為基礎,以及旅游業的綜合性,學者們普遍從政府及監管部門、旅游企業(旅游景區、旅行社、旅游飯店)、行業組織、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社會等多個主客體的利益角度,提出了關于低碳旅游的發展對策策略。鄭巖,黃素華[23]、沈中印[12]、徐喆,湯蓓蓓[24]等,基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從政府管理部門、旅游企業、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社區居民等角度,提出了發展低碳旅游的對策,具體表現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引導、監督指導;旅游企業應該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節能減排;旅游者應該樹立健康、綠色、環保、理性的消費方式。肖瑜,張祖明提出大連市發展低碳旅游的對策:政府制定低碳旅游方面的相關政策,通過建設示范型低碳旅游景區逐步推進低碳旅游景區;旅行社推出低碳旅游線路產品,飯店企業加強低碳制度建設,控制碳排放;交通部門要構建綠色交通體系;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識[25]。蘇興國,胡玥借鑒列昂惕夫模型建立旅游管理部門與景區投資及經營者之間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景區投資與經營者之間的不完全信息的靜態博弈模型,景區投資與經營者及旅游者之間的完全信息動態重復博弈模型,全面地分析在低碳旅游推廣過程中各相關方的利益取向,并據此提出推廣低碳旅游的一些合理化建議[26]。

3.3.2旅游六要素角度

當前,旅游由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組成,因而,很多專家學者,紛紛從該角度研究發展低碳旅游的對策,普遍認為,實現低碳旅游,需要從旅游交通、餐飲、住宿、購物、游覽等旅游生態足跡角度,創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設施、營造旅游體驗環境和引導低碳旅游行為,調整旅游產業內部結構,開發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購物消費,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王輝,宋麗等將國內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關理論和案例做了總結和剖析,在此基礎上,以大連市大長山島為例,提出海島地區實現低碳旅游的途徑,即創建海島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設施、營造旅游體驗環境和引導低碳旅游行為,實現海島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27]。王敏,梁留科等通過對轎頂山原生態休閑度假區內部的交通現狀進行分析,從交通工具的選擇、線路的規劃、運營方式的選擇及車輛的調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合理規劃來解決問題,在交通層面實現低碳旅游;從根源上解決度假區的交通問題,實現度假區的持續發展[28]。張利華認為,當今世界各國把發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他提出,鄉村生態旅游開發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環經濟理論的指導下,提高鄉村旅游資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保護鄉村旅游環境,實現游客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愿望,最終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共贏和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29]。陳玲玲,嚴偉等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結合旅游者的生態消費及結構特征,將旅游生態足跡引入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評估,根據旅游交通、餐飲、住宿、購物、游覽等旅游生態足跡子模型,詳細計算與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態足跡后,提出南京必須立即著手調整旅游產業內部結構,大力推動低碳旅游發展,開發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購物消費,在保證生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同時保持旅游經濟快速發展[30]。

3.3.3管理、技術、教育和產業發展角度

管理、技術、教育和產業發展方面,李勝男,段理慧對三亞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低碳旅游面臨的障礙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數據得出三亞旅游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發展低碳旅游現階段所暴露出的關鍵問題,從管理、技術、教育和產業發展4個方面提出相應的可行性建議[31]。許虹分析了旅游行業的碳消費、資源能源浪費、對碳匯地的破壞、人們低碳旅游意識欠缺等問題,參考了國內外相關實踐經驗后,提出制度規范、宣傳引導、優勢展示、做好規劃、更新技術等解決對策[32]。柳敏,張文政在分析了長島發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后,提出營造低碳氛圍、配套低碳旅游設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開發低碳旅游產品和項目以及適當進行碳補償,以其將長島建設成為低碳旅游示范區[33]。朱媛媛,王士君認為,作為對低碳經濟模式的積極響應,發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他們提出,利用縣域所具有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通過倡導踐行低碳旅游模式、開發高品質的低碳旅游資源、配置齊全的低碳旅游設施和培養高素質的管理者,大力發展低碳旅游,必將為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支撐[34]。付景保認為,旅游業作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應以低碳經濟理念為指導,發展低碳旅游。旅游業的低碳發展不僅僅使其行業的發展趨向于綠色和可持續,也對其上下游產業的低碳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他總結我國現有公民意識對低碳旅游發展的利弊影響后,指出低碳旅游發展的關鍵是公民低碳意識的提高[35]。周娟,范星宏等基于旅游系統論的視角,認為安徽低碳旅游發展應選擇走低碳旅游系統化管理的戰略思路,著重圍繞旅游六要素,在加強政府政策引導的基礎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導綠色交通、實施低碳管理、加強低碳科技支撐等具體實施策略[36]。

4研究方法

從時間上看,關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開始只是用案例分析法、問卷調查法、比較分析法等,對一些低碳旅游的問題進行研究,這些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只是一般性的定性分析結論,主要回答概念性和特征問題,以及對已有理論在低碳旅游研究方面的進一步應用發展。唐婧以湖南為例,通過對旅湘游客的問卷調查、游客碳足跡及旅行社旅游線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構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態循環經濟系統,以期實現湖南旅游產業的創新和旅游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7]。史云運用比較分析法對綠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特征進行剖析,有助于辨明兩者關系和深入了解低碳旅游的內涵;同時對目前低碳旅游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充實并完善可持續發展理論,實現旅游、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38]。

進入2011年后,低碳旅游的研究,廣泛使用調查分析法、“三分法”、測量法、案例分析法、旅游生態足跡模型、綜合評價法、層次模型、層次分析法與灰色關聯法相結合的方法等多種方法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張明,劉曦等基于低碳經濟的“三分法”, 重新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生態旅游和可持續旅游的內在聯系[39]。董婷婷,張建平對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園區的旅游環境容量測算以及游客量預測比較,研究園區低碳旅游發展前景,并提出可持續發展建議[40]。周常春,袁茜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內涵的基礎上找出研究的切入點,導出旅游碳足跡的概念及其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中的測算方法;通過案例分析,測算出旅游者行為活動過程中的具體碳消耗量,強調降碳的重要性;并最終提出了實現低碳旅游的具體建議[41]。汪清蓉,李飛采用問卷調查和現場訪談方法,對公眾的低碳旅游認知度、旅游后是否計算“碳排放”并補償“碳排放”的態度及其原因、低碳行為進行研究,并提出促進低碳旅游的推廣與實踐的對策[42]。戴衛東,馬帥對低碳旅游項目投資風險的綜合評價進行探討,建立評價低碳旅游項目投資風險的層次模型,并運用層次分析法與灰色關聯法相結合的方法,對低碳旅游項目投資風險進行綜合評價,確定各種投資方案風險的大小,降低投資商的盲目性,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43]。陳玲玲,嚴偉等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結合旅游者的生態消費及結構特征,將旅游生態足跡引入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評估,根據旅游交通、餐飲、住宿、購物、游覽等旅游生態足跡子模型,詳細計算與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態足跡[44]。韋飛對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單體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詳細分析了上思縣地文景觀資源和森林生態資源類型的特點,總結出上思縣森林生態旅游資源特色,認為其森林生態資源區位絕佳,發展潛力較好,具有較高開發價值[45]。這些方法在低碳旅游研究中出現,主要歸因于低碳旅游研究前,學者們對旅游研究方法的嫻熟應用,才得以在短時間內,使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不斷增多,并走向高級化和定量化。

5問題與展望

5.1存在的問題

我國低碳旅游的研究,對概念性、理論性的研究偏多,具體表現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發展模式、發展對策。低碳旅游概念研究主要從可持續發展理論、(社會、生態、經濟)綜合效益最大化、“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目標、主要利益相關者、旅游產業鏈和旅游六要素、旅游者的消費模式和消費意識等方面進行。低碳旅游的機制模式研究,主要從動力機制模式、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模式、低碳旅游生態循環系統、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的角度進行。低碳旅游對策的研究,主要從旅游利益相關者、旅游六要素、管理、理念、技術、教育和產業發展等方面進行。

在對低碳旅游的界定上,學者對概念的提出角度眾多,沒有統一的定義。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研究成果,實證研究法、“自上而下”研究法與“自下而上”研究法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總體來說,我國關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偏重定性化描述,概念、發展模式、對策研究偏多,缺乏定量化研究成果,現有文獻研究成果有待進一步拓展研究思路。

5.2展望與建議

在全球氣候變暖以及能源緊缺的時代背景下,發展低碳旅游也將會成為旅游業發展的一種趨勢。謝園方,趙媛在總結國內外低碳旅游的基礎上提出我國低碳旅游應重視旅游碳排放測度的研究、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研究方法并注重研究深度、拓展研究思路以及加強低碳旅游的實踐研究[46]。

5.2.1界定低碳旅游的基本內涵

在低碳旅游的定義方面,筆者認為,低碳旅游的前提條件是保障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和滿意度,確定發展低碳旅游的參與者--政府、旅游企業及相關企業、旅游者、社區居民等利益相關者,應界定于旅游產業內部,包括住宿、餐飲、交通、游覽、娛樂、購物等方面,具體條件是低碳技術措施,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量,以實現社會、生態、經濟綜合效益最大化。定義最核心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識和低碳行為的選擇。

5.2.2注重個案研究與定量研究

低碳旅游是近幾年旅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筆者認為,低碳旅游的研究,有一定的旅游理論基礎,但是,作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應從個案研究開始,并結合定量研究,以某個景區或者旅游地作為案例重點研究,而不是地區性的定性模糊研究。

5.2.3注重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的研究

能源緊缺是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全球氣候變暖更是人類面臨的難題。筆者認為,關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應該以旅游行業為整體,研究整個行業的能源消耗及其二氧化碳的排放狀況,進而可以針對旅游業各個環節進行重點的研究,從而達到研究整個行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萌,汪宇明. 低碳旅游: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方式[J].旅游學刊,2010(1):13~17.

[2]汪宇明. 倡導低碳旅游,推進發展方式轉型[J].旅游學刊,2010(2):11~12.

[3]明慶忠,陳英,李慶雷. 低碳旅游:旅游產業生態化的戰略選擇[J].人文地理,2010(5):22~26.

[4]侯文亮,梁留科.低碳旅游基本概念體系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2):86.

[5]朱青青.低碳旅游發展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下,2011(8):29.

[6]唐承財,鐘林生.我國低碳旅游的內涵及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地理,2011,31(5):863.

[7]秦奕瑩.低碳旅游公共政策支持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9.

[8]劉嘯.論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J].中國集體經濟,2009(13):81~82.

[9]文彥.基于低碳旅游視角的炎陵縣旅游資源綜合開發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

[10]李曉琴,銀元. 低碳旅游景區概念模型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旅游學刊,2012,27(3):84~89.

[11]鄭琳琳,林喜慶.試論“低碳旅游”模式的構建——氣候變化條件下旅游業的應對[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40~43.

[12]沈中印.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與政策研究——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例[J].經濟視角:下,2011(11):12~13.

[13]鄭巖.大連市旅游產業低碳化發展策略研究[J].大連大學學報,2011(2):112~114.

[14]周連斌.低碳旅游發展動力機制系統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149~154.

[15]浦云.構建四川低碳旅游體系的初步設想[J].決策咨詢通訊,2010(6):12~15.

[16]唐婧,陳國生.湖南低碳旅游生態系統循環構成因子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8~50.

[17]馬勇,劉軍.國內外低碳旅游發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106~110.

[18]楊效忠,王榮榮.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世界遺產開發和保護模式研究[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0(5):1~5.

[19]陳浩,鄭嬗婷.循環經濟與鄉村旅游:低碳旅游發展模式探討——貴池霄坑村鄉村旅游開發實證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107~111.

[20]鄭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轉型的模式創新[J].學習與探索,2010(4):126~129.

[21]馬勇,王宏坤.中國低碳旅游盈利模式的創新思考[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S1):199~201.

[22]孔玉玲.武威市發展低碳旅游的路徑[J].發展,2011(10):100.

[23]鄭巖,黃素華.國內游客低碳旅游感知與消費調查研究——以大連市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1(3):163~164.

[24]徐喆,湯蓓蓓.低碳旅游概念辨析及發展路徑探討[J].中國商貿,2011(35):171~172.

[25]肖瑜,張祖明.大連市發展低碳旅游的對策建議[J].北方經貿,2011(9):159~160.

[26]蘇興國,胡玥.低碳旅游推廣過程中參與者的博弈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27):133~134.

[27]王輝,宋麗.海島地區發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與途徑分析——以大連市大長山島為例[J].旅游論壇,2010(6):692~695.

[28]王敏,梁留科.山地旅游景區內部交通低碳旅游方式初探——以轎頂山原生態休閑度假區為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1(6):79~82.

[29]張利華.低碳旅游背景下的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策略[J].生產力研究,2011(12):50~52.

[30]陳玲玲,嚴偉.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續發展評估及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2011(12):157~161.

[31]李勝男,段理慧.三亞市海島低碳旅游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基于海洋牧場建設背景[J].特區經濟,2011(7):147~148.

[32]許虹.低碳旅游的推行策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6):22466~22467.

[33]柳敏,張文政.關于發展長島低碳旅游的思考[J].經濟論壇,2011(9):101~104.

[34]朱媛媛,王士君.論縣域低碳旅游及其發展策略——以吉林省伊通縣為例[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78~81.

[35]付景保.低碳旅游的發展在于公民意識的改變[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7):121~124.

[36]周娟,范星宏.區域旅游低碳發展的戰略路徑與策略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11(12):57~60.

[37]唐婧.低碳旅游生態循環經濟系統構架研究——以湖南為例[J].湖南社會科學,2010(5):131~134.

[38]史云.關于低碳旅游與綠色旅游的辨析[J].旅游論壇,2010(6):652~655.

[39]張明,劉曦.基于經濟學視角下的低碳旅游概念體系研究[J].價值工程,2011(8):151~152.

[40]董婷婷,張建平.福建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太姥山園區可持續發展初探[J].地球學報,2011(2):241~250.

[41]周常春,袁茜.低碳旅游與旅游碳足跡探討[J].未來與發展,2011(8):39~42.

[42]汪清蓉,李飛.公眾對低碳旅游的認知、意愿及行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為例[J].熱帶地理,2011(5):489~495.

[43]戴衛東,馬帥.低碳旅游項目投資風險的綜合評價[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350~354.

[44]陳玲玲,嚴偉.基于生態足跡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續發展評估及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2011(12):157~161.

篇7

一種價值取向

生態旅游這一概念遲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出現。一種說法認為,“生態旅游”一詞系由墨西哥學者謝貝洛斯?拉斯克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定義迄今仍處于人言言殊的狀況。但生態旅游的行為卻早已有之;即使是作為現代旅游的一種方式,在這個概念出現之前也已被游客廣為接受。在1986年召開的國際環境會議上,生態旅游被定義為“一種常規的旅游形式”。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生態旅游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系當代人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我國在1995年為生態旅游做了這樣的定義:生態旅游是在生態學的觀點、理論指導下,享受、認識和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帶有生態科教和科普的一種專項旅游活動。

雖然人們對生態旅游的看法并未取得共識,卻不妨礙人們對這一旅游形態原則和標準的認可:“生態旅游是以自然為核心的旅游產品,積極的管理措施和較小的環境影響,具有環境教育功能,直接或間接地實現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對其的共識有以下幾點:生態旅游是一種新型的、可持續的旅游活動,有利于增強人們生態保護的意識,旅游對當地社會所形成的負面影響和作用降至最小,保留和保存地方傳統文化和遺產,充分考慮旅游給當地社會和民眾所帶來的好處和利益等,旅游決策部門和經營管理部門在旅游決策和管理方面將生態保護作為重要內容加以考慮。從旅游發展來看,“生態旅游”無論是從理念抑或是形式,都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旅游,“生態”與否已成為一種價值取向,這是對于從五、六十年代開始流行起來的大眾旅游行為及其對目的地影響進行反思的結果。

從“天人合一”到“返回自然”

生態旅游這一形式早就有了。我國古代的許多旅行都可視為廣義的生態旅游。比如我國古代的許多文人雅士悠游于天地之間,留下了眾多不朽的美麗篇章。游山、游水、游景、游天地之間;有史、有詩、有詞、有美麗華章;有情、有義,有理、有道于其中。莊子的《逍遙游》、蘇軾的《石鐘山記》、屈原的賦,李白的詩等不少皆屬上乘之作。

游于自然,體于休閑。生態游傳遞著我國“天人合一”的精神。人是萬物之一種,為自然之造化,順應于自然規律。生態游無疑是休閑自然的一種極佳方式。在我國,“休”、“閑”都從木,“休”的象形是人靠著木而憩;“閑”為會意,指空閑。休閑暗含著生命如木,需遵循四季變化,靜動相宜,修身養性。我國古代的暢游自然,還包含著不同的“自然觀”,大致有三種:游自然(置身自然之境),識自然(體驗自然之道),表自然(傳達自然之美)。旅游首先是身體力行的活動,其次是體驗自然的道理,再次是藝術表達的魅力。

西方的前生態旅游可追溯到古代希臘,古希臘時期的亞里斯多德在雅典建立了一所學校,建筑師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設想,把校園里的柱廊之間留下了大量空間,以便于老師和學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接觸自然的機會。甚至老師在講課和討論也是在行走中進行的。因此,該校的哲學家后來被稱為“逍遙派”,英文中的“逍遙”(peripatetic)指“一個習慣走路、行游于自然的人。”

在西方,游于自然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人生的“考驗-苦行”。幾乎古希臘每一個神祗、英雄都必須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旅行,以經受大自然的洗禮和考驗。比如酒神狄俄尼索斯,他的旅行腳步幾乎遍及整個可及的歐、亞、非的許多地方,并帶回了葡萄種植的技術和酒文化。奧德修斯(即尤里西斯)的整體文化價值就是在旅行中經受各種考驗和誘惑,最后終于返回故里的故事。

在歐洲文化史上,啟蒙主義思想家盧梭既是一個大自然的歌頌者,也是“返回自然”的實踐者。他在《懺悔錄》中說:“我只有在走路時才能夠思考。一旦停下腳步,我便停止思考;我的心靈只能跟隨兩腿移動而思考。”他把自己描繪成行者――思想的行者。盧梭把一個孤獨旅行、獨立思考、接近自然的人視為獨立自主的自然人。他的獨特思想源于自然的精華。在后來的歐洲發展史上,“返回自然”一直成為反思工業文明的重要口號。

生態即將不可持續

生態旅游的興起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它與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世界環境保護事業和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密不可分。

“生態”這個詞是由德國生物學家黑克爾首創,原指動物的謀生方式與環境的關系。而在人類與生態的關系上,人類學學科里生態人類學的分支值得特別介紹。生態人類學屬于“新進化論”范疇,主張人類社會發展與“進化”的關系機制,主要表現在人類與環境間“能量”平衡的情況,即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的“能量”和人類對“能量”的消耗之間是否可持續性,這成為評估社會發展的根本依據。

生態人類學的“能量”評估體系屬于可持續性的,生態環境中的食物鏈就是一個形象的說明。以此來衡量生態旅游,健康的生態旅游,或者說夠得上稱之為生態旅游的,必須是游客與旅游地生態資源之間的關系是永續性的;而非破壞性的,毀滅性的。

進入工業化時代后,面對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自然資源匱乏的壓力,面對大眾旅游對生態的嚴重耗損,學者們,特別是生態學家、人類學家們在多方面提出了警告。為了保證旅游的健康發展,必須提倡旅游“可持續性發展”。在近十幾年里,它一直是熱點;上至聯合國,國家和政府,決策目標,下到人民群眾,都不厭其煩地重復這一詞匯。它甚至成為一個新的縮寫符號“SD”。我國也把“可持續性發展”提高到國家政策的高度來制定和實行。

可持續是核心

顧名思義,“可持續性發展”指可以維持長時間的發展;即“使事情長久延續”。這里的關鍵在于“可持續性”。套用旅游,即所謂“可持續性旅游”,它包含著兩個相互關系的概念:首先,這是一個文化構想,或一組理念,它來自于環境或像所謂的“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的概念所激發。其次,它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將環境保護融在了生態發展與變化之中。換言之,理念與行為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被視作一個系統工程,其中包括了幾個主要的因素:對資源需要作合理的安排;經濟發展對地方群體的利益;履行社會義務;創建優美形象,確定環境參數機制,維護生物的多樣性,重新確認旅游的工業產業的角色等。

作為一種可持續性發展的旅游形式,生態旅游必須遵循以下幾個部分:持續性應該包含“環境”、“社會”、“文化”和“經濟”幾個相互關聯的事業;將教育的因素融入旅游活動之中,這里的“教育”包括“游客一東道主”雙方通過旅游活動獲得教育:生態旅游能否成立,與地方性參與關系密切,“地方性參與”的一個最重要指標就是看地方民眾對待生態旅游的態度和參與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在那些曾經有過長期專制傳統的社會,不少社會活動主要由政治性、政府性、行政性的權力主導,老百姓大多只是被動地參與,這顯然有悖于“可持續性”追求的目標;任何社會活動都屬于歷史形態中的延續過程,是在傳統基礎上支撐和支持起來的社會行為,生態旅游的核心價值在于生態保護,必須與傳統社會的相關價值、方式、習俗等吻合。

沒有好環境,生態旅游就是空話

雖說生態旅游是一項看上去在保護生態方面有著正面效益的旅游活動,可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也會發現其中存在著一些隱憂,這種隱憂并非直接針對生態旅游本身,而是促成生態旅游的其他因素。換句話說,生態旅游需要有一個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沒有好的生態環境,生態旅游只是一句空話。

篇8

關鍵詞:旅游資源非優區;可持續發展;廊坊市

改革開放以來,旅游業日益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中國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越來越多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將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重要產業。這其中包括部分旅游資源非優區,在這種背景下研究旅游資源非優區的可持續旅游具有重要意義。

1.旅游資源非優區的概念

旅游資源非優區是指在特定地區內,沒有國家級或世界級的知名風景名勝,缺乏骨干旅游景點,并且旅游景點的豐度和密度不夠,難于形成優秀旅游產品的地區。[1]眾所周知,旅游資源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旅游生產力增長的潛力所在,是旅游發展的唯一基石,尤其是現代旅游業,往往有可能在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派生,依賴社會發展拉動旅游活動的開展,導致旅游地需求擴大,促使旅游資源非優區旅游的拓展。[2]上海、深圳等城市是很好的示范例證,而河北廊坊亦屬旅游資源非優區,而經濟及現代化水平不及上海、深圳,且此類地區在我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對廊坊市旅游發展的探討,相信對我國其他旅游資源非優地區的旅游發展有現實的借鑒和啟發意義。

2.旅游資源非優區與可持續旅游

可持續發展要求旅游業既能滿足現代化人的發展需求,又不對后人的利益造成危害。旅游資源非優區在發展過程時,可結合自身實際,充分認識,挖掘現有的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旅游資源是一個區域發展旅游業的重要基礎。旅游資源較缺乏的旅游區發展思路應該是利用當地經濟優勢、文化優勢或區位優勢“發明”旅游資源,開發會議旅游、風俗節慶游、工業旅游、主題公園旅游、鄉村旅游等。[3]各種旅游發展模式都需要考慮地區特點,有計劃性地開發,保證地區資源的永續利用,保證地區旅游發展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3廊坊市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3.1廊坊市旅游資源現狀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京都,東與津門交界,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環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稱。總面積6429平方公里,人口4358839人,是改革開放后發展起來的一座新興城市,交通便利,商業發達。

表1表明廊坊市景觀較少,其旅游景點中僅有香河第一城一個4A景區,整體檔次較低,吸引力不強。

廊坊市是較典型的旅游資源非優區,旅游資源品位低,缺乏有高強度吸引力的國家級旅游景點,不能給國內外游客以鮮明的旅游形象;景區配置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模;客源以一日游的當地游客為主,游客回頭率低;旅游收入水平不高。但是跳出狹隘的旅游資源的概念,充分發揮整體優勢,廊坊市旅游發展仍有較大的空間。首先,區位條件上,廊坊位于北京與天津之間,市區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與首都機場、天津機場相隔7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是北京到天津的必經之地;經濟條件上,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近年來廊坊市經濟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其次,廊坊交通十分發達,境內有5條干線鐵路,3條高速公路、5條國家級公路,40多條省及其以下地方公路,通車里程2820公里,公路密度接近發達國家水平。[4]

3.2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根據對廊坊市現狀的分析,廊坊市旅游功能總體定位為以現代城市多功能旅游為開發龍頭,以 自然資源、歷史文化遺跡、現代城市建筑為開發主體,將廊坊市逐步建成以觀光、會展、風俗節慶游等為主要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4.結束語

旅游資源非優區旅游資源開發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地方政府要有自己的發展戰略,應兼顧當前和長遠利益,致力于交通設施改善、總體形象的建設與宣傳,特別要作好合理的規劃布局,科學地開發利用好旅游資源,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春曉。21世紀中國旅游地理學的新領域:旅游資源非優區研究[J]旅游學刊

[2]芮曄,張樹夫。淺析旅游資源非優區的旅游發展以江蘇常州市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

篇9

【關鍵詞】生態旅游;興起;發展趨勢

一、生態旅游的內涵

“生態旅游(ecotourism)”這一術語,是經過一定的學術醞釀,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來的,1992年生態旅游學會(ecotourism society)將其定義為“為了解當地人文環境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到自然區域所作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讓當地居民受益。”生態旅游就是通過旅游為風景旅游區積累資金,為當地人們提供就業機會,給旅游者以環境教育從而有利于自然保護的自然旅游。

生態旅游從廣義上講是指對環境和旅游地文化有較小的影響,有助于創造就業機會,同時保護生物多樣性,對生態和文化有著特別感受的帶有責任感的旅游。生態旅游從狹義上講是指人們為了追求融進大自然奇特環境的刺激性所進行的一種冒險性生態空間的跨越行為和過程,同時對保護環境質量、維護生態平衡和促進人類與生物共同繁榮承擔責任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從某種意義上講不是一種具體的旅游形式或者旅游活動,而是人們在旅游經歷中自覺保護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減少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損壞,使旅游沿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二、生態旅游的興起原因與背景

生態旅游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及文化背景。它與人類居住環境質量的惡化,有識之士積極倡導保護環境的綠色浪潮,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和傳統大眾旅游業的生態化密切相聯。

(一)生態旅游興起的時代背景是人類處于工業文明的后期。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極大豐富的同時,資源生態旅游問題、環境問題、生態問題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機使人類的環境意識開始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卷全世界。人類對自身生存方式、發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的多,于是可持續發展思想應運而生。而隨著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傳播和滲透,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日漸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1972年,第一次人類的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會議首次將環境問題提到了國際議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在《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要求把保護與發展結合起來,在發展經濟滿足人類需要,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同時,合理利用生物圈,使之即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滿足后代人的需求,改變了過去保護環境與發展相對立的觀點。1987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MCED)在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的主持下向聯合國提交了《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比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即“可持續發展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根據《我們共同的未來》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可持續發展意味著:第一,人類要發展;第二,發展要有限度。所以雖然可持續發展可以從生態、經濟、社會、倫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等不同的側面理解,但從根本上說,可持續發展體現了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可持續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其他方面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發展是目標的改善、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經濟的發展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必要及基礎,沒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談不上其他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性的問題,是人類的共同目標。當世界上許多資源和環境問題,如全球變暖、酸雨蔓延、臭氧空洞等,只有得到全球的廣泛合作,實現世界范圍內的發展與進步,人類才可能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二)人類生活環境質量的惡化。人類從本質上說是地球自然環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類的生活、生產及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大自然環境。人類棲息的環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改變,開始時,人類祖先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隨著農業的產生,人類生活在自己建造的農莊村鎮,農業帶來.的砍伐森林、破壞草原、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態環境問題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太多注意;隨著工業的產生和迅速發展,工業化、都市化使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和大城市居住。據統計,目前世界上40%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一些發達國家住城市的人口比例高達80%以上。同時,由于工業、農業、交通業的現代化和城市人口過度密集,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使人們,尤其是城市人的生活環境質量急劇惡化。已經導致空氣不潔凈,水質不凈,食品不“綠”,噪音污染,垃圾圍城。

(三)生態旅游是人類文明的追求。傳統大眾旅游不注意保護旅游對象和保護自然的路是不通的,在綠色浪潮中,傳統大眾旅游業注入了生態觀,這就是為什么謝貝洛斯·拉斯喀瑞的“生態旅游”一經提出就在全球迅速傳播的原因。人類的文明體現在與自然的協調上,工業文明由于偏離了自然,已不成為“文明”,未來新的文明應該是生態人文主義,即利用人類先進的科學技術參與到生物圈大自然的循環中,與生物圈中的其他生命物種平等相處,以求共同的生存和進化。在這種文明的指導下,無論旅游管理人員還是游客都應認識到作為旅游對象的大自然是經億萬年漫長演化的,具有極高價值,應該珍惜和保護。無論開發還是利用,都應與其協調,與其平等,從與自然的相處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這種生態旅游才是人類先進的生態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總之,生態旅游源于經濟、社會、文化原因,目前,生態旅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生態旅游也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參考文獻

[1] 楊桂華,鐘林生,明慶忠.生態旅游[M].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

篇10

【摘 要】通過闡述生態旅游的起源,及中外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歸納出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原因。通過研究旅游及生態的概念,及闡述反映生態旅游概念共性的8個指標,指出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不能偏離其經濟本質。國內對其概念的研究在緊隨國際潮流的前提下,要把研究重點從如何吸引旅游者專向如何教育旅游者。

【關鍵詞】生態;旅游;生態旅游;經濟本質

一、生態旅游的起源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0億年,有一位學者提出將漫長的數億年地質年代壓縮成百年的設想。在虛擬的地球百年中,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不到1天,大約開始于5分鐘前的工業革命,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個人和社會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人們的旅游意識開始覺醒,旅游類型呈現多樣化,由單一的觀光旅游逐漸發展為度假、公務、專項旅游等。工業革命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產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復的破壞。隨著城市化發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連發生種種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諾拉事件,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來北京霧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氣、土壤等污染讓人們逐漸意識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動區域。越來越多的人們逃離城市,選擇去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充滿文化底蘊的地方去放松心情。這樣大型的社會活動嚴重影響著旅游目的地的生態環境,甚至對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響。旅游資源受到破壞,旅游質量下降。在傳統旅游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相馳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K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態旅游(Ecotourism)。生態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圍內的響應。但是,生態旅游利益相關者對生態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應商在市場營銷中不斷推出各種生態旅游活動,但多數結果都是“非生態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態旅游呢?

二、 生態旅游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個人們口中的時尚名詞、市場營銷的法寶、投資商的生財利器。而作為生態旅游目的地,多數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家園建設與文化生態保護失去話語權。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從理想的云端跌落下來。生態旅游是一門交叉學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態,什么是旅游。

(一)生態的概念

生態一詞源于古希臘,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1866年,德國生物學家最早提出生態學的概念。簡單的說生態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如今,生態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生態”一詞涉及的范疇越來越廣。人們常用其修飾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態即指自然生態,也指文化生態。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們為了休閑、娛樂、探親訪友或商務目的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隨著人們旅游需求的出現,旅游發展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之中,融入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之中,成為人人享有的權利。旅游可以拉動目的地的經濟增長,促進社會消費,推動就業,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支柱產業。旅游的本質歸根到底是一種經濟行為。所以對任何一種類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離經濟本質。

(三)中外生態旅游的概念的發展

生態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國際性組織和機構的積極參與使得生態旅游廣為推崇。經過多年研究,國際上初步形成了生態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護、負責任和維護社區利益。1995年1月,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召開了第一屆“中國生態旅游研討會”,首次倡導在中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確定為“99生態環境游”,將生態旅游在中國推向。

國際、國內從事生態旅游的研究機構較多,各機構的學術背景差異較大,因而在闡述生態旅游概念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對資源的保護,這類觀點與旅游者的旅游動機背道而馳;有類概念認為生態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個勞動、資金密集型產業,旅游者從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間接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收益。這類概念使得生態旅游無異于大眾化旅游,不利于專項研究。有概念認為生態旅游就是回歸大自然,這類觀點將生態旅游的概念范圍擴大到所有的戶外旅游,給旅游者及市場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

生態旅游概念繁雜主要原因就是生態旅游概念標準的多樣性。有國內學者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個指標規則反映生態旅游概念的共性。這8個指標分別為:遵循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做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與體驗、文化。

三、生態旅游概念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