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安全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22 18:08: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資源安全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一個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每個人所掌握的不同技能,以及其所從事工作的內容、性質等,使得企業內部不斷劃分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部分,這就是企業的各個部門,在企業中每個部門的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共同為企業的正常運行作出努力,雖然每個部門發揮的作用不一樣,但目的都是為了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人力資源部門作為企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門,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不僅為企業注入新的動力,同時也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有著重要的影響。本來將從人力資源培訓的角度來分析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重要性。
一、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目的
1.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意識
安全生產教訓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意識,讓企業員工在進行生產操作時,能夠重視安全,不掉以輕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企業在生產中都存在一定的危險,比如建筑機械等企業,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危險事故在新聞中報道,這些事故發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企業的員工對于安全生產的意識不夠造成的,首先企業的生產操作都有一定的規范性,而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投機取巧,喜歡用節省時間的方法進行操作,但對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不了解,這種問題很容易對員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這個時候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會對企業生產操作的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進行一個詳細的講解,讓員工知道有些看似安全的地方,如果不按標準流程操作,會帶來什么樣的危險,在培訓結束后,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方面的考核,從根本上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還能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對企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幫助員工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術
在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有了提升以后,就要繼續進行安全生產培訓,來規范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操作技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所需要的機器也會不斷更新,企業的員工由于習慣的問題可能對舊的機器操作嫻熟,對新機器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項容易忽視,這時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可以采用詳細的現場講解的模式,請技術專家為員工講解機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講解完畢后,對企業的員工進行一個技術上的考核,在技術專家的監督下由員工進行實操,這種情況下,就能夠有效減少員工因不熟悉操作原理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減少企業的額外損失。
3.促進實現全員安全管理
企業定時定期的開展真實有用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定期進行考核,分析員工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糾正錯誤的操作方法,能夠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還能夠讓企業員工切實感受到企業對員工安全的重視,能夠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努力做好安全生產,給企業減少損失,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價值。
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現狀
我國企業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起步較晚,發展較為平緩,在對員工的安全生產培訓上的意識還不夠充分,此外,導致企業對安全生產培訓不夠重視的直接原因也是因為企業認為這種方式并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還會浪費員工的生產時間。因此國家應當先對企業進行一定的安全生產培訓,提高企業的安全意識,企業安全意識的提高自然會帶動員工安全意識的提高。此外,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也逐漸使企業認識到,安全生產培訓在企業發展中產生的重要影響,因此很多企業也在認真進行員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
三、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建議
1.應與企業的員工制度相適應
首先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在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進行的培訓內容和性質都是不相同的,而對一個企業來說,由于不同的部門對企業發展發揮的作用不一,工作內容不同,也應采取不同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方式進行培訓,安全教育培訓的方式應與企業的員工制度相適應,只有這樣,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不只是表面的應付,讓員工能夠把在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中學到的內容充分融入到工作中去,加強自己的安全意識,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2.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設施與企業發展同步
由于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產品是在不斷更新的,因此企業的技術也會隨之不斷的變化,因此企業在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企業的發展過程來進行,在不同的階段,對員工進行相匹配的安全生產培訓,否則企業對員工進行的安全生產培訓會使得員工很難在實際的工作中加以運用,并且會讓員工認為企業的這種安全生產培訓只是在做表面工作,反而會降低員工的安全意識。
3.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與企業文化相匹配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效仿的行為,看到別的企業采用某種方式得到快速發展以后,就會有很多企業紛紛效仿,對于企業的安全生產培訓方面來說,這種效仿沒有任何意義,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文化,企業需要做的是為員工提供符合自己企業文化的安全生產培訓,讓員工在培訓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安全意識,還能夠加強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兩全其美。
篇2
關鍵詞: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重要性;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TP309
網絡與信息安全,是指計算機系統運轉正常,不受到攻擊、破壞,數據不被竊取、泄漏,網絡服務正常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社會的信息化,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網絡和信息安全越來越重要,它關系到了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互聯網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用網和信息安全帶來了威脅,計算機病毒層出不窮,人們個人信息泄露嚴重,這都給人們的經濟和精神帶來了重大危害,人們對于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所以,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完善十分重要。
1 網絡信息安全的涵義
網絡信息既有存儲于網絡節點上的信息資源,即靜態信息,又有傳播于網絡節點間的信息,即動態信息。而這些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中有些是開放的,如廣告、公共信息等;有些是保密的,如:私人間的通信、政府及軍事部門、商業機密等。網絡信息安全的涵義經過學術界的研究,已日益豐富起來并逐漸取得共識,通常大家認為主要應該包含如下四個方面:
1.1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不丟失。就是說網絡中的信息安全、精確且有效,不因人為的因素而改變信息原有的內容和流向。保證信息的完整性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而破壞信息的完整性則是對信息安全發動攻擊的目的之一。
1.2 真實性。網絡信息的真實性是指信息的可信度,主要是指對信息所有者或發送者的身份的確認。
1.3 可用性。可用性指網絡資源在需要時即可使用,不因系統故障或誤操作使資源丟失或妨礙對資源的使用。網絡可用性還包括在某些不正常條件下繼續運行的能力。影響網絡可用性的因素包括人為與非人為兩種。前者如非法占用網絡資源、切斷或阻塞網絡通訊,通過電腦病毒或蠕蟲降低網絡性能、甚至是網絡癱瘓等。后者如災害事故(火、水、雷擊等)和系統死鎖、系統故障等。
1.4 機密性。網絡信息的機密性是指網絡信息的內容不會被未授權的第三方所知,即防止非法用戶闖入系統、修改和竊取信息。從技術上說,任何傳輸線路,包括電纜(雙絞線)、光纜、微波和衛星,都是可能被竊聽的。電纜的竊聽,通過電磁感應或利用電磁輻射來實施,其方式可以是接觸式的,也可以是非接觸式的。
2 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現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共享逐漸在全球得到了實現,與此同時網絡與信息安全也受到了更多的威脅。網絡與信息安全所受到的威脅主要來自以下方面:
2.1 互聯網的開放性特征。互聯網的本質就是通過計算機的聯接實現信息共享,這種開放性的本性使得互聯網在構設之初就忽略了信息的安全性因素。然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步,信息共享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電子化商務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隱私信息的安全性在互聯網上需要得到保障,這與互聯網的本性相悖。
2.2 各種各樣的計算機病毒。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病毒也逐漸成為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脅。計算機病毒常常具有隱蔽性、潛伏性,而且還會隨著信息共享而傳染給其他的計算機,破壞性十分強大,會造成信息泄露、損壞,甚至導致網絡堵塞等社會性危害。
2.3 計算機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存在漏洞。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在程序編制上都存在漏洞,這些漏洞是黑客攻擊計算機的入手點。黑客攻擊計算機,竊取、泄露用戶信息或造成其他破壞,給用戶帶來經濟和精神上的損失。
2.4 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就我國來說,在網絡與信息的安全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且網絡處罰條例也沒有得到有效實施。
3 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的重要性
3.1 互聯網技術在經濟領域快速發展。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網民人數早已成為世界第一,而且人們對于網絡的應用,越來越集中于商業性應用。電子商務近年來發展迅速,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創造了巨大的其經濟產值,并且電子商務還會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建設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十分重要。
3.2 網絡信息安全與國家安全、社會穩定關系密切。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逐漸應用到了我國各個領域,國家安全事物和人們生活與之息息相關。所以,網絡與信息安全已經成為關系著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引起了國家和人們的廣泛關注。
3.3 用戶安全意識提升。由于計算機病毒層出不窮而且具有傳染性,很多用戶的電腦都遭受過病毒的攻擊,遭受到了或大或小的損失。此外,一些公司不注重客戶信息的保護,出現了信息泄露事故,造成了很多不良影響。這些問題,都促使用戶對個人信息的安全越來越重視。
3.4 網絡發展的需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未來會走向多樣化,但是基于互聯網的開放性特征,信息共享程度增加的同時網絡與信息安全所受到的威脅也會加大,所以網絡信息的安全技術會一直被互聯網需要。
4 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前景
基于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重要性和互聯網發展的需要,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前景會是一片光明,但是其發展過程也會存在一些曲折。
4.1 市場需求逐漸增加。安全類軟件的市場發展迅速,其銷售數量和銷售額逐漸增長,已經成為軟件市場的重要賣點之一,并且市場上安全軟件的需求還在穩步上升。例如在用戶的移動設備方面,大量的垃圾信息和隱藏在應用軟件里的病毒等都讓用戶們逐漸意識到安全軟件的重要性。近年來,移動客戶對于安全軟件的需求驟增,移動運營商們也加大了對于移動設備安全軟件的開發。
4.2 用戶范圍廣。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普及,網絡信息的安全保護不止普通網絡用戶需要,企業和國家的各個部門也都需要。所以網絡信息安全軟件的使用者很廣泛,并且還有大量的潛在用戶。現在,中小企業對于網絡信息安全軟件的需求很受重視,各軟件開發商都在努力爭取。
4.3 安全軟件的開發向多元化發展。網絡信息安全技術有很多種,例如防火墻技術、虛擬加密網絡技術、加密技術、身份認證技術等,軟件開發商所開發的軟件除了上述技術對應的軟件外,還有殺毒軟件、系統安全性檢測軟件等。不同的軟件投資力度、收益率、市場需求均不同,導致軟件市場存在多樣性的競爭。因此,軟件開發商們應該綜合考慮自身資金、對口技術等實際因素,選擇適合的軟件開發方向,做好發展規劃。
4.4 軟件市場逐漸形成壟斷性競爭。在軟件市場上,雖然軟件開發商越來越多,但是大企業對市場的壟斷越來越強。一方面,由于大企業資金雄厚,對軟件的開發投資力度大,并且軟件技術具有壟斷性,所以在軟件開發水平上大企業越來越領先。另一方面,小企業的運行策略不成熟,影響力不足。安全軟件市場上大企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現階段可以促進我國安全軟件的投資力度和開發水平,但也要防止大企業形成較強的市場壟斷。
4.5 我國安全技術水平仍較落后。雖然我國在網絡信息安全軟件的研發方面發展很快,進步也很大,但總體水平仍落后與發達國家。網絡安全技術水平和軟件的用戶滿意度都有待提高,所以,我國的軟件開發商們要多多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增加合作機會,互幫互助,提高國產軟件在本土的市場占有率。
5 結束語
互聯網不僅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也使得網絡與信息安全受到了多方面的威脅,所以發展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十分重要。而且我們不僅要充分認識到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的重要性,也要注重分析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光明又不乏曲折的發展前景,促進各安全軟件開發商認清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軟件開發方向,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安全軟件的開發水平。
參考文獻:
[1]陸成長,鐘世紅.論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前景[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2):16.
篇3
【關鍵詞】城鎮化;生態安全;皖北地區;評價;監控
1 生態安全的內涵及重要性
安全通常是指主體存在的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不出事故的狀態。是人類最根本的基本需要。長期以來,人們只關心軍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近些年來,人們開始關心經濟安全,目前,在人類面臨的全球各種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規模不斷擴大的嚴峻形勢下,生態安全的概念得以產生,并迅速發展、擴大,形成了包括環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在內的初步的生態安全科學體系。所謂生態安全,是指一個區域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生態環境處于不受或少受破壞與威脅的狀態,即自然生態環境能滿足人類和群落的持續生存與發展需求,而不損害自然生態環境的潛力。
生態安全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方面:(1)影響層面的廣泛性。一旦一個國家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失去生存條件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2)生態危機后果的嚴重性。生態過程一旦超過“臨界值”就不可逆,資源枯竭、環境退化造成的生態危機,通常很難在一代人或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手里挽回。(3)生態效應的“代際”轉移性。生態環境的破壞不但影響到目前的這一代,而且還會影響到后代人。(4)生態安全與民眾聯系的廣泛性。環境污染會對民眾身體健康造成很大不利影響,而資源短缺會妨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會引發民眾的不滿,嚴重的甚至導致國家動蕩。
2 城鎮化進程中對生態安全評價與監控的重要性
城鎮化使資源配置更合理、集約,優化空間布局,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工業化不斷發展,會造成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過度開發,生活廢物與工業污染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超采地下水導致地面沉降。還有,城鎮規劃會造成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以上種種最終導致生態日益惡化,生態安全問題愈來愈嚴峻。因此,要使城鎮化順利推進,就要處理好城鎮化與生態安全的矛盾,應把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城鎮化進程中生態評估與監控。通過生態安全評估,幫助管理部門了解城鎮化活動對當地生態的影響,并預測未來生態變化的可能性,從而有利于有關決策的制定,因此建立生態安全評估監測體系,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的重要保障。
3 城鎮化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 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3.1.1 導向性原則
指標體系要體現與生態系統安全總體戰略目標一致的策略,且對實現目標有導向作用。生態安全評價的目的在于其結果可為城鎮化生態監控提供合理的科學依據,從而規范和引導城鎮化發展的過程和方向。
3.1.2 可測性原則
確立的指標必須是能夠通過觀察、測試、評議等方式得出明確結論的定性或定量指標。
3.1.3 系統性原則
生態環境是一個受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系統,因此指標體系應綜合地反映生態環境系統中各子系統、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強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內容,評價時應綜合平衡各要素,考慮周全、統籌兼顧,通過多參數、多標準、多尺度分析、衡量,從整體的聯系出發,注重多因素的綜合性分析。
3.1.4 客觀性原則
指標體系既能較客觀和真實地反映生態系統安全的內涵,又能較好地量度生態系統安全主要目標實現的程度。指標體系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確的評價。
3.2 城鎮化進程中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就當前來說,城鎮化過程主要對從以下方面對生態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3.2.1 城鎮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水資源包括地下水資源和地表水資源。由于城鎮建設規模的急劇擴張,使得城鎮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速度難以跟上城鎮發展的需要。到現在,一些城鎮尚無系統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處理廠,對水資源的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 2012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684.8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21.6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32.3%,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水排放量0.5億噸,僅占廢水排放總量的0.1%。
3.2.2 城鎮化對土壤資源的影響
土壤環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機廢棄物或含毒廢棄物過多,影響或超過了土壤的自凈能力,從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變化,最終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城鎮化進程中,工業固體廢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都會導致土壤受到污染。據2012年安徽省統計年鑒中統計數據,皖北六市中,除宿州市外,其余五市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87%)其中,淮北:0.78%,亳州:0.15%,蚌埠:0,阜陽:0.03%,淮南:9.66%。
從全國范圍來看,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不久前聯合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其中,耕地土壤的點位超標率為19.4%,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
3.2.3 城鎮化對大氣的影響
城鎮化導致的工業廢氣排放量的大幅上升嚴重威脅著空氣質量,并且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車尾氣等排放出的氣體也在大量增加,使得近年來許多城市空氣質量逐年下降。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網站2013年1月12日21時更新的數據,全國74個被監測城市中,PM2.5值超過300者竟達33個之多,其中首都北京PM2.5濃度高達786微克/立方米,石家莊更高達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標,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氣質量,超過300已是重度污染,超過500則會對戶外活動者的健康構成損害,由此可見,在中國最繁華的東部城市,空氣質量的惡化已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
3.2.4 城鎮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在城市化進程中,要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如房地產開發、公路、鐵路、機場、港口、供水、排水、供電、通訊、興修水利、水電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礦企業、鄉鎮企業建設等。在這些建設活動中,地貌植被將遭受到大面積的毀壞,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態安全及生態功能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不可能對所有的功能變化都作出定量評價,因而應根據主要功能的分析和篩選,有選擇地評價。根據區域環境特點、敏感環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生態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態問題進行篩選,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安全評價評價指標體系應以水資源、土壤資源、大氣、生物多樣性等作為評價因素
4 生態安全的評價方法
當前對態安全的評價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多因素模糊綜合評價法、綜合指數分析法、層次分析法、GIS(地理信息系統)、主成分分析法等,不一而足。筆者認為,由于生態安全變化時空規律具有模糊性,為全面、合理地評判生態安全現狀及發展趨勢,采取多因素模糊綜合評價更具有科學性。
模糊綜合評價是對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事物做出全面評價的一種十分有效的多因素決策方法,其特點是評價結果不是絕對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個模糊集合來表示。選取有代表性的生態因素(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樣性等)作為評價因素集,確立各因素的評價因子,通過綜合各單因素中各因子的評價結果,得出單因素的模糊矩陣,根據模糊矩陣和各因子權重進行單生態安全因素綜合評價。綜合生態安全各單因素評價結果得到總體環境模糊矩陣,根據模糊矩陣和各環境因素權重進行總體生態安全綜合評價。
5 完善城鎮化生態安全評價及監控機制的措施和建議
5.1 地方政府應重視城鎮化生態安全評價
近年來,城鎮化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成為解決就業、實現市場擴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重經濟輕環境,在招商引資中降低環保門檻,違法違規審批嚴重污染環境的項目,有的地方政府置國家環保法律法規不顧,出臺土政策,阻礙正常環保執法,導致環保部門無法正常履行監管職能,更談不上開展生態安全評價工作了。
5.2 加強監測能力建設
當前各地區環境監測能力均有了較大提高,但仍存在二級站人員編制、監測用房不足,三級站人員結構不達標,部分市(縣)基本儀器配置不夠的現象。根據2012年全國環境統計公報,全國各級環保系統實有人數205334人,其中,各級環境監察人員不足7萬人,而全國產生污染物的工業企業己超過百萬家。就安徽省來說,據2012年統計數據,安徽全省共有環保機構450個,環保人員為5816人,其中環境監測人員僅有2070人。據統計,全國只有1/3的縣設有環境保護局,有近10%的縣尚無環境保護機構,每個縣級環境保護局不足9人,每個縣級環境保護監測站不足11人,每個縣級環境保護監理站不足7人,每個縣環境保護儀器設備總價值不足3.3萬元,特別是在廣大小城鎮一級基本上沒有環境保護機構,很多污染嚴重的鄉鎮也沒有環境保護機構,甚至相當數量污染嚴重的鄉鎮沒有一個環境保護人員。
5.3 在環境監測中貫徹優先監測原則
監測項目受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不可能將所有的監測項目都加以測定,只能是對那些優先監測污染物加以監測。所謂優先監測物主要是指以下污染物:①標準中要求控制、在環境中難以降解的污染物;②危害大、毒性大、影響范圍廣的污染物;③出現頻率高的污染物。
5.4 加強生態承載力的預斷評價
預斷評價也稱為影響評價或未來評價,是對計劃興建工程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預測并作出評價,從而對不利影響提出減免或改善措施,為決策部門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由此可見,預斷評價是工程規劃設計階段進行可行性論證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評估一個地區或生產部門社會經濟發展的環境適應能力的重要手段。與預斷相對應的是現狀評價。現狀評價是對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現狀進行環境質量評價,以便了解工程的環境狀況,針對不利影響提出措施,保證和提高環境質量。例如有些部門對葛洲壩水利樞紐在工程施工期間進行過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找出施工噪聲危害及中華鱘過壩等許多主要影響項目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途徑。在城鎮化進程中,各地不僅要注重現狀評價,更加要重視預斷評價,通過各種活動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威脅進行預斷評價,預測當前的生態環境是否能承載人們的城鎮化活動,從而實現超前預防和超前控制,并努力將這種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4
論文關鍵詞: STCW78/10公約;船舶安全;船舶機艙資源管理;實訓基地;團隊意識;訓練
隨著現代航運業的飛速發展,海上交通運輸日益繁忙,而船舶趨于專用化、自動化、大型化,船上配員由多個國家的人員組成,安全成為船舶運輸永恒的主題。船舶機艙是船舶的動力中樞—心臟,船舶機艙的安全性對提高船舶運輸的整體安全性有著重要意義。自動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并沒有給船舶安全帶來質的變化。據統計,近幾年來在國內外一些大的航運公司發生的有統計的幾百起重大機損案例中,由于人為因素而產生的案例達全部案例的超過了83%,這與國際社會上公認的80%的人為因素失誤比率非常接近,充分證實了船舶事故在許多方面與人的因素密切相關,人為因素是船舶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對船舶機艙資源進行整理分析,對于減少機艙人為因素失誤很有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確保船舶航行安全,歐洲一些國家的交通與海事安全主管部門、船東協會、航運公司聯合對海上事故發生與預防進行調查和分析,開發了“駕駛臺資源管理(Bridge Resource Management,簡稱BRM)”的培訓課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使船舶輪機管理人員充分發揮所有人員的團隊作用,明確自己在工作中的職責與分工,進一步強化意識和端正工作態度,減少人為失誤,預防事故發生,保證船舶安全航行的目的[4]。在BRM 培訓課程的基礎上結合船舶機艙的特點開發了“機艙資源管理( Engine Room Resource Management,ERM)”的培訓課程。
國際海事組織IMO(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于2010年6月5日在菲律賓馬尼拉通過最新STCW(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公約2010年修正案。將ERM作為強制性適任標準,進一步突顯出ERM培訓的重要性,根本目的就是要確保航運安全。
一、船舶機艙資源與管理
(一)船舶機艙資源
航運企業要達到“航運更安全、海洋更清潔,高效、經濟”營運的目的,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對船舶進行管理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船舶機艙系統,既人、機、環境和管理四個要素組成的一體化系統,核心內容就是致力于現代化船舶機艙所需要的管理質量、快速學習的科學方法和團隊一體化的環境,形成“人—機—環境—管理”一體化的現代化船舶機艙資源管理模式。
1.人力資源。指涉及到船舶安全營運工作中的所有人員。包括船長、輪機長、各位駕駛員和輪機員;水手、機工等普通船員,還包括在特定港內作業中來自他方的引航員、港作拖輪及碼頭工作人員等及其所具有的知識、技能以及協作能力。人力資源是船舶營運工作中最為重要的資源[4]。
2.物質資源。指涉及到確保船舶正常營運操作所需要的各種機械設備(如:主機、柴油發電機組、鍋爐等)、儀器儀表、備件、工具等。物質資源是確保船舶正常營運與操作的基本資源。
3.環境資源。指涉及到確保船舶本身正常營運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與資料,如:海洋環境、航行計劃、機艙環境、駕駛臺命令、操作手冊、使用指導書、港口信息等。信息資源是確保船舶正常營運的必要資源。
4.管理資源。指涉及到確保船舶本身正常航行和操作所需要的時間、經驗、技能和與有關部門(如主管當局、企業等方面) 的合作及支持的程度。管理資源將有助于船舶正常營運和組織目標的實現。
(二)船舶機艙資源管理培訓的目的
通過船舶機艙資源管理相關內容的培訓,可以加強相關人員的安全工作理念、端正工作態度、完善工作行為;提高情景意識,正確掌握船舶周圍的局面,掌握每一個失誤(或事故)鏈的形成過程,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避免事故的產生;注重相關人員之間的文化意識與背景,了解并尊重不同國家與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明確團隊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作用,改進管理作風,提高操縱決策水平和應變能力。
(三)船舶機艙資源管理培訓的主要內容
船舶機艙資源管理可以定義為:“為達到船舶安全營運和保護海洋環境的目的,運用和協調好全部船員所具有的技能與經驗、船舶設備和其他外界相關各種資源”。根據相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海事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結合船舶航行安全的實際情況與需要,船舶機艙資源管理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內容[5] [6]。
1.明確人為因素和船舶事故的發生與預防之間的關系。隨著水上運輸變的日益繁忙,同時伴隨著航運科技的發展,對船員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根據資料統計,近幾年來,海上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這其中絕大多數是與船員的人為失誤有關。為減少船舶事故和預防船舶事故的發生,必須要明確在影響船舶航行安全的失誤鏈與最終事故發生相互之間的關系中人為因素所起的作用,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或破斷失誤鏈的產生與發展,從而達到減少和預防船舶事故的發生。
2.多元文化意識對船舶安全工作的影響。隨著航運的發展,同一條船上的船員往往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船員在他們各自的工作中經常體現出多元文化意識的特點,并對船舶安全工作的實際操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遠洋船舶航行于世界各地,船員在工作過程還要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域、不同公司的船舶與人員。為此,船員之間應通過對彼此文化意識的理解與尊重,從而保證船舶航行的正常進行和安全。
3.闡述情景意識對船舶航行安全的作用。航運的繁忙也導致船舶航行時經常會面臨緊張而復雜局面。船員船員必須要具有正確的工作態度才能保持高度的情景意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種相關的信息,以便于積極主動地采取各種合理的措施與行動避免船舶事故的發生。
4.強調船舶通信和人員交流溝通在船舶航行
安全中的重要性。船舶之間的通信和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是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保證之一。由于通信設備與外界條件的局限性以及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船員之間由于語言溝通等方面的限制,會導致船舶在航行的過程中有緊迫局面的產生或導致事故的發生。
5.明確團隊與團隊工作在船舶航行中的必要性。船舶在海上、沿海或港內航行時,全船人員在工作中的要積極配合和協調。所有輪機值班人員組成一個工作團隊,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團隊的目標任務,確保航行安全。團隊成員在一起工作必須要互相協作,這是每個成員的責任。
6.探討決策的重要性與領導工作方法的改進。鑒于船舶航行工作的特點,船員在船舶航行與靠、離泊等作業的等各種工作過程中必須要作出一些果斷的決策以確保船舶正確的操縱與安全,在團隊工作中發揮必要的領導作用。果斷的決策在船舶的實際航行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改進和提高決策能力,更好地發揮團隊工作的領導作用,對船舶安全航行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7.規范化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為了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水平,必須進一步規范船員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行為。船舶航行時必須嚴格執行國際海上避碰、防污染等相關公約與安全規則,并遵守各國政府和主管部門制定的涉及特定水域安全的規章制度。同時,船員還必須根據航行與作業的需要,認真地按照規定的各類操作規程來控制和操縱船舶。
二、依托現代化實訓基地探索培訓新途徑
船舶機艙資源管理是屬于管理科學的范疇,理論學習必須結合實景訓練,我院新建成的國家級實訓基---自動化模擬機艙就是完成這些任務的最好實訓平臺。運用與實船機艙真實環境幾乎相同的自動化模擬機艙,通過完成不同的模擬任務,明確受訓人員在船舶機艙日常工作中的義務與責任,在合理地利用自動化模擬機艙的各種設備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每個人在團隊工作中的作用,嚴格按照相關操作程序完成各項工作,以保證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轉,確保船舶航行安全,減少和避免潛在的人為事故。
(一)自動化模擬機艙的設備組成
自動化模擬機艙提供了與實船機艙十分相近的各類硬件環境,主要有:船用主機和軸系、供配電系統、大型集中控制室、模擬駕控臺、燃、滑油系統、冷卻水系統、壓縮空氣系統、鍋爐系統、防污染設備、壓載、消防、艙底水系統、制淡裝置、淡水壓力柜、機艙風機等;設有與現代化船舶機艙相一致的新型主機遙控、安保系統等;還配有通用儀表實驗臺和燃油黏度控制系統等半實物操作訓練臺;設有大型水力測功器、PID調節器、油霧濃度計等設備。
(二)自動化模擬機艙的培訓功能
自動化模擬機艙可用于學員對各種設備操作訓練、輪機安全值班、動力裝置運行和性能測試、機艙保養、維修和應急故障排除等訓練。學員在自動化模擬機艙受訓時如同操作和管理實船一樣,達到快速學習現代化船舶輪機的操作與管理。滿足STCW公約要求對輪機人員的相關要求。
(三)自動化機艙的實訓效果
自動化模擬機艙建成以來,已先后為多家航運企業和造船廠培訓輪機工程技術在職人員多個班次,特別是全國高職輪機工程技術專業骨干教師培訓班的舉辦,充分展現了自動化模擬機艙的特殊培訓功能,在幾乎與實船完全相同的實景中,培訓學員根據實際需要,組成不同的團隊,通過完成多種工作任務來得到訓練,使得全體參訓人員的船舶機艙管理水平得到較高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對開展船舶資源管理培訓的建議
(一)全面開展船舶機艙資源管理培訓
為更好地履行STCW新公約,減少人為因素對船舶安全的影響,海事主管部門應積極引導航運企業與航海院校展開全面合作,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航運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培訓工作。加大培訓投入,深化培訓工作。從整體上提高我國在船舶機艙資源管理培訓方面的水平。
(二)航海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接受相關培訓
航海類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接受船舶機艙資源管理知識的相關培訓,對于指導他們今后上船工作時端正態度、規范工作中的行為是非常有益的。要注意在教學過程采用帶有引導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方式來實施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
篇5
關鍵詞: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重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結構逐步完善,社會資源應用結構也實現專業化、針對性管理。一方面,電力系統的電力供應技術實現資源應用結構逐步完善,例如:電力傳輸、電力資源分布結構更加完善;另一方面,電力供應的安全性也受到較大的關注,以常見的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為例,探究現代電力資源供應結構的開展實際。
一、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實際應用
1.技術概述
高壓電氣試驗技術電力工者,對電力輸送的繼電器、線路等部分進行絕緣性檢驗,現代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開展在電力輸送結構的安全、穩定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高壓電氣試驗技術也隨著社會電力供應技術的發展逐步完善,并逐步實現高壓電氣試驗技術開展不僅具有實際電路保護作用,同時融合合理的電流輸送結構,為電力輸送系統的安全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從而為社會電力供應結構的完善發展帶來了更有力且協調的電力管理途徑。
2.實際開展流程概述
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開展,并不是獨立于電力輸送系統之外,而是融合電電力輸送的每一個環節,其一,高壓電氣試驗人員進行依舊電力供應系統的電力應用需求,對高壓電力系統整體進行絕緣性檢驗,實現現代電力供應結構整體電流控制,并做好電流輸送系統的安全性和結構性進行分析,并對電流輸送結構中的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正常與否進行檢驗,做好實際分析記錄;其次,高壓電氣試驗人員依據實際檢驗結果進行電力系統的電力設備的絕緣性分析,同樣也做好設備在實驗中的絕緣性分析;其三,將電力系統的絕緣性與機械設備的絕緣性分析數據進行綜合,為電力輸送系統的電流傳輸提供安全的輸送范圍,后期電流輸送在高壓電氣試驗的絕緣控制范圍內,保障了電流輸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是我國電力供應系統技術逐步完善的重要保障。
二、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問題的重要性
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是現代電力結構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研究,是現代社會資源綜合開發發展的新領域,也是我國水分發展結構適應綠色化,循環性發展的必然選擇。
1.技術層面
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是電力輸送系統安全性的主要保障,從技術層面對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我國現代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的開展逐漸從設定實驗場進行模擬實驗,向現代電力輸送系統實際檢驗發展,對電力系統的電力輸送檢驗的絕緣性分析更切合實際,實驗開展的實際意義也提高;其次,隨著我國高壓電氣試驗技術工作逐步完善,電力系統的絕緣性檢驗也逐步實現技術應用的絕緣性,電力系統各部分的絕緣性分析也更加專業,例如;電流輸送線路的絕緣性檢驗采用紅外照射的形式進行絕緣分析,而繼電器的外部絕緣性分析不僅要采用紅外進行絕緣檢測,同樣也要進行繼電器的氧化層分析,實現了現代電力系統的安全輸送管理更加專業化、其安全性也更強,為我國電力輸送系統的技術創新應用帶來更高效的技術保障。
2.電力運行結構
現代電力系統的資源逐步完善,做好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也是我國電力結構的主要分支,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的開展流程結構更加規范,傳統的電力系統安全性檢驗的隨意性較大看,電力系統試工作沒有確定的開展依據,檢測人員的檢測標準也是依舊其經驗進行試驗判斷,使電力系統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實施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對試驗的開展做好系統的合理規劃,試驗的最終評價與調整具有明確的參考標準,從而實現現代電力的部分結構管理更完善;其次,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的專業發展,實現了我國電力系統的中安全管理發揮其內在作用,例如:電力系統的資源管理上,電力輸送系統的線路、繼電器的保護能力提高,電力運維人員可以及時對電力系統進行電力系統的安全隱患的處理,對電流系統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時解決,實現現代電力系統的技術開展在整體電力系統結構上,做好電力配送、電力運維等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之間做好結構對接的必然性選擇。
3.電力應用率
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應用,是現代電力資源應用效率提升。一方面,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開展,是基于電力系統的實際進行電力輸送外部保障的試驗分析,電力系統的絕緣性能夠防止電流傳輸中線路之間的傳輸電波相互干擾,可實現現代系統電力資源傳輸的外部干擾性降低,提升電流傳輸的穩定性;另一方面,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能夠依舊電力系統的整體絕緣性和機械設備的絕緣性做好電流輸送的可變空間,為后期電力系統的電流輸送帶來了更安全的電流輸送保障,從而實現了電流輸送的效率提升。
三、結語
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開展,是現代電力供應系統安全、完善的進行電力輸送的前提和基礎,結合現代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實際開展范圍,對高壓電氣試驗技術的進一步推進提供相應的建議,為我國電力資源應用網絡進一步拓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楊保洪.論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中技術問題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2:5.
[2]李苗.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技術問題的重要性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06:86-87.
[3]寧靜.電力系統高壓電氣試驗中技術問題的重要性分析[J/OL].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20).
篇6
【關鍵詞】 油田消防 問題 現狀 措施
為了穩定社會的發展,保障社會發展的基本資源需求,我國不斷加快石油天然氣勘察和開采的進度。在油田開采施工現場,油田消防安全是當前油田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點環節,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關鍵。現代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動態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綜合對油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評價。通過科學、有效的評價工作發現當前油田消防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問題,針對問題及時制定相關的維護修理辦法,有效保障消防安全,促進油田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
1 當前油田消防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的消防管理工作主要還是通過傳統的日常管理和專項檢查兩方面進行安全管理。在消防管理工作中,我們積極檢查消防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保障油田的安全。我們針對消防泡沫噴、消防炮、消防栓以及部分固定消防設施的冷卻水的噴淋系統進行檢驗檢測,保障消防設施的安全完好。在進行安全消防檢查時,同時對油田消防安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油田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防患意識,保證我們的油田各工作崗位中的人員都能樹立安全意識,預防火災等嚴重危害。通過現場的調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當前我國的油田消防安全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現代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應該消防安全的管理體系入手,不斷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油田安全生產。
2 油田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1)油田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我們針對油田消防問題展開調查,發現現在油田消防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集中在人員安全意識低下、科技更新慢,新型的消防設施還未配備、常規的消防設施缺乏日常的檢修和保養等幾個方面。此外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基本的資源需求也不斷增加,隨之油田開采和煉制項目不斷增加和投產,作為安全保障的消防設施也在增加,但是消防管理力量的不足已經成為消防安全管理的短板。針對所有這些問題,我們的油田消防工作要從自身的管理體系入手,強化消防管理,做好油田安全保障工作。(2)強化油田職工安全消防意識,確保消防工作順利開展。在油田消防工作開展中,多數職工能夠不和消防安全的管理規定,積極的預防火災的發生。但是我們的油田是通過處罰方式來閨房油田工作者的消防安全行為,并不是員工消防安全意識提高了。這樣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疏漏。根據現代油田消防安全管理的理論,油田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礎是,全員參與,樹立消防安全意識,將消防安全落實到油田的日常的生產中歐過去。通過安全培訓、入職前教育、規章制度規范等多種方式提高職工安全意識,保障油田的生產安全。(3)建立動態管理監控體系,促進油田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動態的評價體系對油田的消防共組實施24小時的監控,做好油田消防工作的科學評價就是油田動態消防管理體系。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及時發現油田工作消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能夠及時得到反饋,加以整改,保證油田的消防安全工作。動態管理體系的引入可以根據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改變和完善,為做好油田消防工作奠定基礎。(4)構建預防性的定期檢修管理體系,保障油田消防設施安全、可靠、有效的運行。消防設施是防患未然的設施,已經安裝,可能會很長一年甚至幾年不會使用,但是設施會存在老化。或人為損壞等現象。我們應該加強消防設施定期檢查和檢修制度,對消防設施及時保養和檢修,排查消防設施的安全隱患,確保消防設施始終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同時組織消防演練工作,讓員工熟悉消防設施的運用,做好基本的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5)加快消防技術更新與應用,奠定消防安全基礎。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消防設施和消防技術也是飛速發展,更新換代快。我們油田消防管理工作要緊跟心事的發展,積極的引入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技術和消防設施,提高油田一線工作現場的消防設施的科技含量。同時加強培訓工作,對引入的高端消防技術和消防設施進行技術培訓,確保人人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消防人員。同時多聽取一線員工的使用意見,對消防設施進行科學有效的改進,做好消防安全中的每一環節。(6)從嚴控制新建消防項目的質量控制,確保消防設施高質量的投入運行。隨著油氣資源的不斷勘察和開發,消防項目也在不斷增加,新建消防設施的質量成為了事關安全的首要問題。消防項目的高質量、高標準的投入運行使用是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為此在現代油田消防建設中,嚴控質量關,做到不能有一絲疏忽大意,不放過一絲死角,確保消防項目建設從技術引入、原料采購、現場施工安裝、消防設施調試工作等都能高質量的完成。在項目建設初期,做好消防設計方案的論證工作,對原料采購、設施安裝等,進行招標,合理原則材料供應方和施工方。在施工安裝過程中,嚴控質量和進度,加強技術、質量管理,走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步。
3 加強消防隊伍建設,保證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現代油田消防管理中,很多安全問題的出現都與消防人員的專業素質、職業技能有直接關系。所以要加強消防隊伍建設,打造一直敢打、敢拼、技術過硬、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保障油田消防工作的安全。現代油田消防管理機構應對消防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科學的做好消防隊伍建設的規劃,根據油田消防工作的特點和安全生產的總體安排合理規劃時間,做好人員安排,保證油田生產的安全運行。定期進行消防人員培訓、職工隊伍建設,促進消防工作順利的開展,保障基本的安全。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做好現代油田消防工作對于油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是現代油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重之重。認識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于保障油田安全生產、健全消防安全體系、、做好油田消防的作用不容忽視。通過科學有效的論證和分析,找到消防安全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不斷進行完善和改進,同時利用動態安全管理體系和有效的監督措施來督促油田消防安全工作的改進,實現現代油田消防管理的目標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羅一新.關于我國物流安全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和產業,2006年05期.
[2]吳宗之,孫猛.200起危險化學品公路運輸事故的統計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6年02期.
[3]張奮.化工物流的現狀及發展探討[J].化工管理,2005年Z1期.
[4]張忠英.油田消防安全隱患調查及整改措施的探討[J].2012.12.
篇7
相關熱搜:信息安全 網絡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各國“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互聯,網絡已經深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特別是因特網的發展,引發了社會生產方式的一場革命,使得人類開始進入網絡社會。時到今日,網絡已經成為一個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無所不用的工具,成為人們必須依賴并生活于其中的“新的環境”、“新的社會”。人類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科技和一切社會活動越來越強烈地依賴信息資源和信息網絡系統。然而,信息資源共享與信息安全天生是一對矛盾。信息共享的普遍性與信息遭受攻擊的廣泛性是一體兩面的,特別是以承載和輸送信息為天職的信息網絡因其固有的無主管性、跨國界性、不設防性和缺少法律約束等特點,它在為人們帶來利益、價值和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隱患,暗藏著極大的危險性甚至毀滅性。這就引發了信息社會最敏感、最具挑戰性的核心問題———信息安全問題,而且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安全問題的關鍵和基礎,成為信息時代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大的頭號安全問題。
一、信息安全的含義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信息的重要性常常與軍事機密聯系在一起,信息安全其實就是保守軍事秘密。然而,隨著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這種情況開始改變。信息的內涵不斷豐富,不再局限于軍事領域,而出現了數據化、規約化、系統化、社會化和綜合化的傾向。20世紀70年代,信息安全由于建立在保護專用機房內的主機及其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是面向單機、面向數據的,其實質是對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獲性的保護。80年代以后,計算機開始走出專用機房,進入辦公室和家庭,開始了微機和局域網時代。這時的信息安全既要依靠技術措施保護,也要依靠管理規則規范。因此,這時的信息安全是面向網絡管理、面向規約的。90年代以后,人類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此時,通過網絡,每個用戶都可以連接、使用和控制世界上每一個上網計算機。因此,網絡時代信息安全內容更多,更為強調面向連接、面向用戶。信息安全的內容已由保密性、完整性、可獲性和規則性等數據安全與規約安全概念,擴展到鑒別、授權、訪問控制、抗否認性和可服務性以及基于內容的個人隱私、知識產權等的系統保護。而這些安全問題又要依靠密碼、數字簽名、身份認證、防火墻、安全審計、災難恢復、防病毒、防黑客入侵等安全機制加以解決。其中,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是信息安全的特征,密碼技術和管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安全標準和系統評估構成信息安全的基礎。
從信息網絡系統看,現代信息安全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運行系統的安全,包括嚴格而科學的管理,如對信息網絡系統的組織管理、監督檢查,規章制度的建立、落實與完善,管理人員的責任心、預見性、警惕性等;法律、政策的保護,如用戶是否有合法權利,政策是否允許等;物理控制安全,如機房加鎖、線路安全、環境適宜等;硬件運行安全;操作系統安全,如數據文件是否保護等;災害、故障恢復;死鎖的避免和解除;防止電磁信息泄漏等。二是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權限控制;數據存取權限,方式控制;審計跟蹤;數據加密,等等。整體上講,現代的信息安全是物理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信息內容安全、信息基礎設施安全與公共、國家信息安全的總和,是一個多層次、多因素、多目標的復合系統。
隨著信息網絡系統的迅速發展和全面普及,人與計算機的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人類社會與計算機和網絡組成了一個巨系統,出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網絡社會,人類對信息網絡的依賴越來越強,不僅人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依賴于網絡,而且個人、企業、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安全(包括金融安全、經濟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也建立于計算機中,信息安全的內涵因此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根本變化。概言之,網絡社會的信息安全不僅涉及到個人權益、企業生存、金融風險防范、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甚至關系到環境安全、生態安全和人類安全。
二、信息安全的意義和作用
在信息時代和網絡社會中,信息安全具有頭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先中之先,是社會發展的首要條件,是民族振興的根本保障,是信息社會健康成長的陽光,是國家生存須臾不可缺少的空氣,是21世紀各國努力爭奪的制高點。
信息安全是網絡時代國家生存和民族振興的根本保障。首先,信息安全是21世紀經濟安全、國家安全和民族振興的首要條件。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信息時代,網絡為王,發展至上。國家安全已不單純是軍事安全,而是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安全和綜合國力的強大。不發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這就是說,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越來越不可分割,而經濟安全卻越來越依賴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依靠信息資源的安全。因此,保證信息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保證信息資源的安全性、可用性就成為頭等重要的大事。如果不能保障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就不可能獲得信息化的效率和效益,在國際“信息戰”威脅和國內外高技術犯罪的干擾破壞下,社會的經濟生活就難以健康有序地進行,國家的安全就無法保證,國家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因此,在21世紀,一個國家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僅是其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其國家安全的前提條件。
其次,信息安全是21世紀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盡管人類剛剛步入信息時代,但是嚴重的現實告訴我們,發展中國家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它們普遍遭受來自發達國家的信息霸權的威脅!眾所周知,當代世界已經出現了三類國家:一類是信息霸權國家,它們以其先進的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作為手段,極力推行信息霸權主義,大搞電信霸權、軟件技術霸權、信息利潤霸權和網絡霸權等;二是信息主權國家,它們有獨立的信息主導權、獨立的信息利潤及防范信息霸權的手段;三是信息殖民地國家,它們被動地接受別國的信息、受到霸權國家的信息支配和剝削、沒有防范信息霸權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在國家間以及地域上的發展極不平衡,信息強國對于信息弱國已經形成了戰略上的“信息優勢”,居于信息劣勢的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乃至民族文化傳統,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挑戰和威脅,互聯網成為超級大國謀求跨世紀戰略優勢的新的工具。“信息疆域”不是以傳統的地緣、領土、領空、領海來劃分,而是以帶有政治影響力的信息輻射空間來劃分。“信息疆域”的大小、“信息邊界”的安全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信息時代的興衰存亡。很顯然,在信息時代,一個缺乏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國家,是無法開拓自己的“信息疆域”的,也是無法保衛自己的“信息邊疆”的,這樣的國家既無力構筑自己牢固的“精神防線”,更無力搶占并擁有經濟生活和軍事領域的“制信息權”,它在信息社會中將是難以生存的。
2.信息安全是信息社會健康發展和信息革命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信息社會,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企業,民族還是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它既是行使和保障合法權益的基本手段,也是整個信息社會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既是個人素質、企業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國家主權和社會健康的重要標志,它對個人、企業乃至國家的生存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對國家的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的有序管理、政權的安全鞏固、國民素質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等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作用。在日益成為國家經濟運行支柱的數字化、網絡化環境中,如果沒有信息安全,國家的經濟體制與秩序安全,金融與貨幣安全,產業與市場安全,戰略物資與能源安全,對外貿易與投資安全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也使諸如保障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正常秩序,保持社會各階層的和睦共處,建立效率與公平兼顧的社會發展機制,控制犯罪、貧窮、腐敗等消極現象,尊重多數人的權利與選擇等社會和個人安全的要求,在未來社會中將難以實現。同樣地,如果沒有信息安全,作為信息社會之基礎的信息網絡、信息產業、信息基礎結構和信息經濟也將失控、紊亂、癱瘓甚至自毀。因此,從個人實現、國家發展和社會運行的戰略高度來看,信息安全既是人們暢游信息社會的“通行證”,搏擊“第三次浪潮”的“護航艦”,也是信息革命成功的關鍵,是信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守護神”。
篇8
1.1資源、環境是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
農業是對自然資源、環境的影響和依賴最大的經濟部門。農業作為與資源、環境關系最為密切的產業,其可持續發展研究更是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1]。《中國21世紀議程》也指出:“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優先領域和根本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實質是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間的關系問題,因此資源、生態環境是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
1.2生態安全問題是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前沿課題
1998年以來,國內許多學者相繼提出了“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環境安全”等概念和問題[2~5],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還把“人地系統動力學和生態安全建設”作為第33屆活動的主題,認為:生態安全不僅是當前地學、資源與環境科學,而且也是生態學的前沿任務和主要的應用領域[3]。中國科學院還將“國家生態安全的監測、評價與預警系統”研究作為2000年的重大項目。生態安全研究是當前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的前沿課題,目前國外還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生物的生態(環境)風險與生態(環境)安全、化學物質的施用對農業生態系統健康及生態(環境)安全的影響等方面的微觀研究[6~15]。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及其評價研究還是空白。
1.3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的概念、內涵和特點
安全是主體存在的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狀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是指農業賴以發展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處于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的健康、平衡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農業生態系統有穩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資源可供利用,農業生態環境處于無污染、未破壞的不受威脅的健康狀態。只有在這種生態安全的狀態下,農業才能實現生產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可持續性。生態安全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沒有生態安全,系統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安全具有以下5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戰略性,生態安全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基礎,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二是整體性,這是由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及農業生態問題的普遍聯系性所決定的;三是區域性,農業具有強烈的地域性,有海洋、平原、山區等自然區域及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區域農業生態系統,這就決定了生態安全問題的強烈的區域性;四是層次性,農業生態系統具有全球、國家、省(市)、縣(市)、鄉(鎮)、村等不同層次,生態安全也同樣具有層次性;五是動態性和階段性,不同的社會文明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的農業生產水平對資源、環境有不同的需求,對生態安全的需求程度、方式和內涵是不同的。因此,生態安全既是區域農業發展追求的一個目標,更是一個過程。
2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以浙江省嘉興市為例)
2.1研究區域的選擇
嘉興市是浙江省生態環境質量較差,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特別是以水污染為主的生態環境問題更具特色,而且其地貌類型較為單一,外部影響相對較小,是進行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研究的較為理想的區域。嘉興地處太湖流域,南臨錢塘江口,地勢低平,河蕩密布;農村工業,特別是鄉鎮工業較為發達;農業全面發展,農業生產力水平和現代化水平較高;城鎮、村落密集,人口眾多,資源生態環境壓力較大;農業現代化建設及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生態安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表1)。
2.2評價指標的選擇及其層次結構模型的構建和指標權重的確定
生態安全的評價,以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中心。考慮到生態安全的動態過程性特點,根據指標選擇的科學性、系統全面性和相對獨立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和針對性等原則,我們從資源生態環境壓力、資源生態環境質量、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整治能力等三方面來設定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在查閱有關研究成果[16~19],征求省、市農業、環保、生態等領域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層次結構模型(圖1),并請上述專家對各層指標進行相對重要性的兩兩比較、判斷,在匯總各專家評價結果后,得到各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判斷矩陣,并按層次分析法原理,采用方根法計算各指標權重[20]。
2.3評價指標的不安全指數值計算的數學模型
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評價要立足于安全,從不安全的角度上進行,以“不安全指數”來表示。由于評價對象只有一個,因此,擬采用以下數學模型計算各評價指標的不安全指數。設Xi(i=1,2,3,……,n)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指標值,P(Ci)(Ci為指標號)為第i個指標的不安全指數,0≤P(Ci)≤1,XSi為評價指標的指標閾值,則:(1)對于越大越安全的指標:①若以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0;如Xi<XSi,則P(Ci)=1-Xi/XS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1;如Xi>XSi,則P(Ci)=XSi/Xi×100%。(2)對于越小越安全的指標:①若以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0;Xi>XSi,則P(Ci)=1-XSi/X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為指標閾值:如Xi≥XSi,則P(Ci)=1;Xi<XSi,則P(Ci)=Xi/XSi×100%。
2.4不安全指標閾值的確定
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閾值的確定是一項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本項研究是在查閱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從嘉興市農業發展特點出發,根據各指標的特性和水平,確定其安全(最起碼的水平)或不安全(現階段勉強可以接受的水平)的指標閾值(表2)。
2.5綜合評價結果及其原因分析
本研究采用綜合評分法對嘉興市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狀況進行綜合評分。我們用“生態不安全度”來表示生態不安全狀況。不安全指數越大,區域的“生態不安全度”就越高,現擬分4個檔次確定其“生態不安全度”。稍不安全:0.00≤P(O)<0.25;較不安全:0.25≤P(O)<0.50;很不安全:0.50≤P(O)<0.75;極不安全:0.75≤P(O)≤1.00。通過對嘉興市1991年和1997年的生態安全狀況的綜合評價(表3),可以發現:1991年其總體生態不安全指數為0.6650,1997年為0.6375,均處于“很不安全”的狀態,但1997年比1991年稍有改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6年來該市資源生態環境壓力稍有降低,資源生態環境質量稍有好轉,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整治及建設能力稍有提高。主要是:①由于人口增長速度的降低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非農人口增加19.38%,人口集聚化程度提高,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有所減輕;②由于人口增加和土地面積的不斷減少,全市人口增長3.46%,耕地面積減少了6.98%,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繼續上升;③由于人口增長,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鄉鎮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工業三廢排放量增加51.56%),水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④雖然工業三廢的污染有增無減,但由于化肥用量的較大幅度的減少(6年減少了34.72%),污染物的總體負荷有較大的下降;⑤由于工業廢水的過量排放,使得區域內本來就少的水資源受到嚴重的污染,地面水質不斷惡化,資源質量明顯下降;⑥全市6年間廢氣排放量增加了4.22倍,空氣質量繼續惡化,但由于農田水利建設力度的加強,洪澇災害成災率及其直接經濟損失大幅度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⑦盡管全市農民收入、國內生產總值、水利建設資金和治污投入成倍增長,但其比例增加不快,與其經濟發展水平極不相稱,相對投入能力并無增強;⑧近年來全市農業科技發展較快,農業科技人員增加了74.12%,R&D(研究與開發)投入增長了5.59倍,整體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工業廢水處理率還不到40%,R&D占GDP的比例還遠遠低于全國水平,農村勞動者素質還較低,科技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支撐能力并無明顯的增強。
篇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increasing role of weather information o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its security is also a concern. Starting from the weather network concepts and the need for security,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d the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concluded the security status of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problems in weather network security, analysed the sources of threats to network security, and set out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from how to do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ies.
關鍵詞: 氣象網絡;安全;計算機技術;病毒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network;security;computer technology;virus
中圖分類號:U414.75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2-0205-02
0 引言
計算機網絡最初發展的幾十年中,它主要是用于大學的研究人員發送電子郵件或用于公司員工共享打印機,這樣的情況下,網絡安全問題并沒有引起關注。隨著下一代htemet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已經發展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基礎性保障設施。在貴州省氣象局,省、地、縣氣象寬帶網絡的建設在實現數據、視頻、語音三網合一的同時,氣象信息網絡也呈現了多級、分布和樹形等特點。而依托貴州氣象信息網絡運行的應用體系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一個特性:多樣性,包括系統平臺的多樣性、設備類型的多樣性、廠商的多樣性和信息結構的多樣性。如何把它們融合起來,并且保障網絡系統的性能穩定、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其網絡信息安全也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1 網絡安全的目標
實現網絡安全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三點:網絡訪問主體能夠而且只能夠訪問被授權的網絡資源;黑客不能破譯通過不當手段獲得的信息;被破壞的網絡資源能夠被及時恢復。第一點強調了網絡訪問主體能夠訪問被授權的資源,而且網絡訪問主體對其訪問行為是不能抵賴的,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拒絕服務攻擊(Denial of Service)使原本應該對外提供服務的網絡資源被惡意淹沒和終止。第二點的含義是指網絡中存儲和流動的信息不是以明文形式存在,通過網絡漏洞或其他不當手段得到的信息不能被破譯或至少在該信息失效前不能被破譯。第三句話的含義就是網絡資源應該具有備份系統和抗破壞能力。
2 氣象信息網絡的安全現狀
總體而言,氣象信息網絡的安全現狀呈現如下的共同點:網絡中存在大量的ARP攻擊;安全軟件部署率偏低;終端安全產品品牌多種多樣;隨意更改IP現象較多;海量下載,在線視頻等導致網絡流量負載過大,并增大了引入局域網病毒木馬程序的機率;在升級病毒庫、安裝系統補丁等方面重復勞動多,工作效率低;用戶對計算機終端的安全意識和知識水平不足;目前病毒在我國各級氣象信息網絡中的傳播有超高速的特點。
3 氣象網絡的概念及其結構形式
氣象網絡,簡單的說,就是把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氣象領域中應用,達到氣象信息的網絡化,信息化。我國的氣象網絡化已經經歷了多年的發展,現在按照氣象網絡的安全等級劃分可以分為三種:①內部局域網絡,這種網絡的要求的安全等級非常的高,很多的內部信息都在網上;②由數字專線組成的連接政府相關職能機構的政務專網,這種網絡可以根據不同的授權等級,分享不同的資源信息;③公眾互聯網,通過寬帶接入氣象網站,將氣象信息在網絡上公開,提供給用戶瀏覽的功能。當今社會,計算機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應用越來越頻繁和廣泛,這體現了新技術帶給我們的方便與便捷,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也給氣象領域的信息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加強氣象的網絡安全就顯得非常的重要。
3.1 氣象技術的保障需求 如今,伴隨著氣象事業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應用是越來越多,氣象信息的研究和共享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因此網絡安全的鞏固迫在眉睫。最近幾年來,全球溫室效應的蔓延,干旱,洪澇,臺風等等的自然災害每天都在發生著,作為預防這些自然災害的最有效的工具,氣象研究技術具有著它獨特的重要性。然而病毒和非法軟件的侵入正在不斷的威脅著我國氣象網絡的安全性,所以保障氣象網絡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保障氣象網絡的安全,僅僅依靠技術是不可行的,要根據氣象網絡的應用實際,采用多種策略進行保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
3.2 氣象網站的安全需要 我國的氣象信息網站近幾年來,已經成為了我國公眾了解氣象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氣象網站,民眾們可以提前了解到未來的天氣狀況,并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產生活。鑒于氣象信息網站對民眾的重要性,是不能夠擁有一點的疏忽的,人們從氣象網站中尋求到的必須是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對于民眾來說是重要的,但是互聯網是開放的,安全性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證,這些氣象網站隨時都受到著來自外界的黑客和病毒攻擊。
4 氣象網絡安全存在的問題
其實影響氣象網絡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4.1 氣象網絡管理缺陷 我國目前的氣象網絡體系的管理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有些氣象站的計算機沒有專門的網絡管理員,而且也存在著氣象站職工的計算機水平低的情況,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措施不足,因為導致了目前氣象網絡安全狀況不樂觀。綜合來說,主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
①人為的非法操作。氣象站管理松懈,外來人員經常擅自進入氣象站,并使用氣象站的計算機,甚至有些人在氣象站的計算機中使用外界光盤,U盤等物品。由于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識,這樣就很可能導致氣象站計算機網絡受到外界的干擾,埋下安全隱患。
②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氣象站計算機管理員不負責任,將自己的工作交給其他人員進行操作,甚至將密碼交給他人,這樣非專業的人員很容易造成氣象站的數據庫數據丟失,有些甚至會造成數據庫的數據和外網連接,暴露數據庫,造成數據庫數據的泄露等等。
4.2 病毒侵入 病毒入侵是我國氣象網絡安全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如今的網絡中,病毒的種類數量已經不計其數,而且病毒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幾乎計算機隨時都在受到病毒的威脅,并且隨時都可能被病毒攻擊。計算機網絡病毒利用目前計算機系統的漏洞和用戶的疏忽,借助多種技術手段對計算機進行破壞,有些黑客利用病毒對數據庫進行破壞,這些病毒大部分都是用戶不經意之間就感染到的,因此,作為氣象部門的人員,必須要提高防護病毒感染的意識,嚴格的控制氣象站與外網的聯系。
5 氣象網絡安全的對策
5.1 技術層面對策 在技術方面,計算機網絡安全上主要是靠實時掃描技術、實時監測技術、防火墻、完整性檢驗保護技術、病毒情況分析報告技術和系統安全管理技術。綜合起來,在技術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要提供氣象部門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日常工作中要提高計算機防護意識和能力,對于重要的數據信息要及時的進行備份,防止數據丟失。
②網絡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目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一種主要的對策。這種方法能夠保證網絡資源不會受到非法人員的訪問和侵入。訪問控制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包括入網訪問控制、網絡權限控制、目錄級控制以及屬性控制等多種手段。
③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數據庫的備份與恢復是數據庫管理員維護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備份是恢復數據庫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證方法。恢復是在意外發生后利用備份來恢復數據的操作。有三種主要備份策略:只備份數據庫、備份數據庫和事務日志、增量備份。
④應用密碼技術。應用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核心技術,密碼手段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基于密碼的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是當前保證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碼技術主要包括古典密碼體制、單鑰密碼體制、公鑰密碼體制、數字簽名以及密鑰管理。
5.2 管理層面對策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管理,不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術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執行計算機安全保護法律、法規的力度。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使計算機網絡安全確實有效。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管理,包括對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教育、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不斷完善和加強計算機的管理功能、加強計算機及網絡的立法和執法力度等方面。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加強用戶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觀念,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對防止計算機犯罪、抵制黑客攻擊和防止計算機病毒干擾,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5.3 物理安全層面對策 要保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可靠,必須保證系統實體有個安全的物理環境條件。這個安全的環境是指機房及其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計算機系統的環境條件。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腐蝕度、蟲害、振動和沖擊、電氣干擾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標準。
②機房場地環境的選擇。計算機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安裝場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選擇計算機房場地,要注意其外部環境安全性、地質可靠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避開強振動源和強噪聲源,并避免設在建筑物高層和用水設備的下層或隔壁。還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③機房的安全防護。機房的安全防護是針對環境的物理災害和防止未授權的個人或團體破壞、篡改或盜竊網絡設施、重要數據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對策。為做到區域安全,首先,應考慮物理訪問控制來識別訪問用戶的身份,并對其合法性進行驗證;其次,對來訪者必須限定其活動范圍;第三,要在計算機系統中心設備外設多層安全防護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設備所在的建筑物應具有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設施。
主要的防范措施是建設覆蓋全國各級氣象信息網絡病毒防護體系,實現全網的統一升級、查殺、管理,防止病毒的交叉感染。包括網關級病毒防護,針對通過Internet出口的流量,進行病毒掃描,對郵件、Web瀏覽、FTP下載進行病毒過濾,服務器病毒防護,桌面病毒防護,對所有客戶端防病毒軟件進行統一管理等。
參考文獻:
[1]王林香,常越,雪源.氣象信息網絡管理和維護[J].河南氣象, 2004,(04).
篇10
Abstract: Network popularization is a trend. How to ensure the network safety of computer room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is issue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computer network safet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computer network safety and main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關鍵詞: 網絡安全;主要因素;網絡建設措施
Key words: network safety;main factors;network construction measure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34-0166-02
0 引言
計算機的應用是伴隨著網絡的發展不斷深入的,而許多的企業和單位都會有自己的計算機機房,計算機機房的存在是保證辦公效率和信息收集共享的很好途徑。在認識機房網絡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應該發現機房網絡安全正面臨著考驗,只有做好機房網絡安全的管理才能保證相關單位的正常工作。
1 網絡安全的定義及其重要性
1.1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指利用網絡管理技術,保證在這個環境內的相關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而要想做到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就必須保證兩點,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在保證物理安全的時候就是要防止系統的相關設備受到破壞或者認為丟失。在保證邏輯安全的時候就是要保證網絡中的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而在進行計算機機房網絡建設的時候保證其安全就是要使得網絡操作處于一個不受病毒侵害,不被數據缺干擾的操作狀態。
1.2 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網絡遍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商業機構的辦公系統、學校、醫院等公益機構的計算機系統等都會有自身的計算機機房,在進行相關的建設的時候保證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就是管理人員的首要輔助任務。通過網絡進行的各項工作都需要在一個安全的狀態下進行,因此網絡安全就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防止黑客入侵、及時更新網絡硬件等都是機房網絡管理人員的職責。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機房的財產安全、網絡的個人信息安全,還可以保證相關單位的穩定。在這一層面來說,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涉及到的層面就十分廣泛了。
2 影響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
在進行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安全威脅分析中,對其構成威脅的因素很多,可以將其分為幾大類:
2.1 操作人員操作不當帶來的安全隱患
機房的建設是為了保證日常活動的正常進行,機房管理員的工作就是及時的發現造成系統不變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如果機房管理人員沒有及時的對系統進行更新,沒有安裝最新的殺毒軟件就會造成負責的計算機網絡資源遭到破壞或者竊取,非法分子甚至會對網絡中已經存在的信息進行篡改以達到自身的目的等。
2.2 計算機網路自身的缺陷
2.2.1 計算機機房網絡自身的缺陷。計算機機房網絡是和計算機網絡有著相似之處的,計算機網絡作為一個大眾平臺,每個個人或者單位都可以在上面搜索、獲取或者傳輸自己所需的信息的,而在計算機機房網絡中就是一個小型的計算機網絡,同樣具備計算機網絡的一些特點,這就造成了計算機機房網絡在被訪問的時候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這就是計算機機房網絡集郵開放性的優勢又有缺陷的弊端。2011年的PlayStation網絡入侵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RSA公司的計算機通過黑客發送的名為“2011年招聘計劃”的郵件到處搜集信息,利用AdobeFlash的漏洞,進行非法的操作,不斷的取得訪問權限從而盜取所需信息,這次的入侵事件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就是計算機網絡的自身缺陷造成的黑客入侵的事件。因此,要時刻的發現并彌補計算機網絡的自身所帶的缺陷,以便保證網絡的安全。
2.2.2 操作系統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操作系統作為一個支撐軟件,為用戶的程序的運行提供了平臺,也就是因為這個平臺的存在,現在還沒有辦法完全的保證其安全性,也存在著沒有被攻克的缺陷。這些缺陷的存在就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影響到計算機機房的網絡安全。
2.2.3 防火墻的識別功能有限。在進行機房建設的時候,主機會整體的掌握系統的安全,會建立比較有效的殺毒系統或者防火墻,以便保證來自網絡上的病毒或者木馬難以對機房的網絡造成安全威脅。但是如果這種病毒或者木馬是來自網絡內部的攻擊、例如攜帶有病毒的U盤等就不能被防火墻識別,從而造成病毒的侵害。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防止病毒侵害的技術、軟件是在不斷的更新,同時病毒的種類也在不斷的出現,因此,網絡的安全問題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
2.3 其他因素
就計算機網絡來說,還有很多的因素會對網絡的安全造成影響,自然災害等,但是就對于計算機機房來說,對計算機的網絡安全造成影響的主要有計算機機房的管理不善、操作失誤、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不高等,這些因素都會對機房的網絡安全造成隱患。還有就是計算機機房的電源故障、設備老化等都是網絡安全潛在的隱患。
3 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應對措施
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是關系到相應的單位或者機構正常工作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機房的日常維護上應該做足功夫,對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的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都要進行相應的維護,沒有警惕的安全意識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以下就是幾個關于如何做好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的做法。
3.1 從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的邏輯安全出發 ①提高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機房管理人員是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在對機房的管理上除了對機房的日常看得到的隱患做好清理,還要關注來自網絡上的安全隱患,做到這一點就要要求機房的管理人員有很高的職業道德。要定期的做好機房的維護工作,給電腦及時的安裝和更新殺毒軟件或者防火墻。這些都是管理人員必須做到的事情。②網絡訪問權限。做好對網絡的訪問權限是保證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手段,設置權限可以保證沒有被授權和非法的用戶不能訪問,這樣既做到了信息的內部交流,又做到了就計算機網絡的信息安全。在一般的機房網絡中都有內部的信息是關系到相關單位的生存的,而有些信息的存在是不可以公開的,這樣的信息就是需要高度隱秘的,而針對計算機網絡的開放性、信息共享以及安全性不高等的特性,加強網絡訪問權限是一種保證信息安全,數據內部共享的重要做法。③數據庫內容的備份。數據庫信息內容的備份是保證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做法。這樣可以防止信息在被篡改或者竊取之后及時的恢復信息的做法。特別是數據庫的容量比較大的時候做好數據庫內容的備份是不影響單位正常工作的重要做法。而在日常的機房網絡安全管理中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只備份數據庫、對數據庫和事務日志都進行備份以及增量備份等三種備份的方式。而在進行備份的時候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最合理的備份方法。④控制網絡訪問。對網絡訪問進行控制主要是為了確保網絡資源不被非法使用,數據在沒有被授權的情況下被訪問或者使用會構成隱私的泄漏,對個人來說影響了個人的聲譽,對企業來說影響了企業的聲譽和核心競爭力。因此,這一種控制是保證網絡安全的主要方法之一。⑤對傳播的途徑進行干預。這里說的傳播途徑是局限于機房內部的傳播途徑的干預和控制。絕大部分的病毒都是通過機房內部的接口進行傳播的。對可能帶有病毒的硬盤進行殺毒處理,以便清除安全隱患。同時對在機房進行工作的人員的外接U盤也要進行是否攜帶有病毒的排查。在機房進行工作的人員在使用電腦進行網絡訪問的時候杜絕訪問一些非法的網址,這樣的網絡訪問的控制可以盡可能的阻止病毒的侵入。⑥提高機房網絡系統的偵查病毒的能力。網絡病毒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隱形殺手,病毒是一種程序,在網絡上是無處不在的,只是因為計算機的防火墻或者殺毒軟件起到了相當的作用才致使網絡能夠正常的運行,但是防火墻的能力是有限的,對于隱蔽性特別強的病毒是沒有影響的,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機房的管理人員及時的甄別是否有防火墻沒有察覺的病毒正在影響著網絡的運行。與此同時要對網絡中存在的資源做定期的監測,以保證資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⑦入侵檢測系統的應用。在計算機和網絡急劇發展的時代,網絡安全一直是影響工作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到網絡安全就成了許多企業重要研究的對象。入侵檢測系統就是在這種需求中被研究出來的。入侵檢測系統是一種主動保護自己受到黑客攻擊的網絡安全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檢測出黑客的攻擊來源和是否超過了網絡設置的權限。通過這種技術可以十分方便的避免網絡安全隱患,從而及時的清楚隱患的影響。⑧相關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適用的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技術有實時掃描技術、實時監控技術、防火墻、完整性檢驗保護技術、病毒情況分析報告技術和系統安全管理技術等。這些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可以時刻的發現潛在的病毒給機房網絡造成的安全問題。
3.2 從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的物理安全出發 在進行計算機機房網絡安全的建設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要求物理安全。這個物理安全涉及到的是與計算機系統和設備有關的安全,這也是機房網絡安全一個很重要的方面。①計算機機房的環境。在對機房進行檢測的時候應該不僅包括對網絡的病毒的檢測,還有就是機房的各種設備、環境因素等能夠造成網絡安全隱患的因素都是檢測的對象。例如,機房的空氣質量、溫度、濕度以及電氣干擾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對象。保證以上各種環境因素的正常也是保證機房網絡安全的重要影響因素。②機房選址。一個單位的中心工作要看其工作的性質是什么,但是一個單位工作途徑都會不可避免的經過網絡進行傳輸,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機房其實是一個單位的另一個中心,因此,在進行機房的建設的時候應該充分的考慮機房所在地的外部環境的安全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等,并且經可能的避免將機房建設在用水設備的下方,這樣能夠很大程度的保證機房的安全,沒有機房的安全談何機房網絡的安全。③機房的使用。機房的使用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但是其實機房的使用也是一個攜帶安全隱患的過程。在進行使用的時候應該根據機房的管理制度自覺的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避免給機房的計算機系統或者網絡帶來不必要的損害。特別是對機房的各種設備的保管都要切實的進行保管。而為了保證機房的持續使用可以對機房進行密封的管理,防止外部的灰塵堵塞線路或者影響操作,在使用過后要及時的對設備和機房進行清理等工作。
4 結束語
綜合以上對計算機機房網絡建設的安全和管理的研究,首先對網絡的安全要有相關的意識,要對其有足夠的重視。機房網絡安全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擁有自己機房的單位應該充分的對機房的網絡安全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范。這樣才能保證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促進各項事業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譚曉玲.計算機網絡安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02).
[2]劉永華.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01).
- 上一篇:企業戰略實施的重要性
- 下一篇:經濟安全概念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資源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