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分析范文

時間:2024-02-22 17:5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資源環境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資源環境分析

篇1

關鍵詞:淮南市 投資環境 SWOT分析 對策

1 投資環境分析的重要性

投資環境是投資賴以進行的前提,直接影響著投資效益。

投資環境,是指投資者進行生產投資時所面臨的各種外部條件和因素。它既包括經濟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政治、法律,社會、文化和科技方面的。投資環境是各種條件和因素的一個綜合體。對投資者來說,必須考察各國各地區不同的投資環境,把資金投向有利的環境中。對歡迎外來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來說,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各方面投資,以解決資金不足的困難,繁榮本國本地經濟。

影響和決定投資環境的因素有很多,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社會政治因素。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地區,因為投資風險小,自然是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市場因素。健全的市場、合理的價格體系、完善的市場結構與規模、良好的消費習慣等,都會對投資效益產生直接影響。三是資源因素。如資源的儲量、開發水平、目前的利用狀況等。四是交通運輸通信因素。這是投資的循環和神經系統。五是資金因素。包括資金多少、來源、途徑等。六是勞動力因素。主要是指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七是經營管理水平、吸收先進技術的能力、經營服務狀況等。

招商引資是資源型城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吸引外商投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淮南市作為安徽的重要城市,國內的能源之城,起著承東啟西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對淮南市投資環境進行SWOT分析。

2 淮南市投資環境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或優劣勢分析法,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也可以用SWOT分析法對淮南市投資環境進行分析。

2.1 淮南市投資環境的優勢分析

2.1.1 政策環境 良好的政策環境是吸引投資者投資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淮南市人民政府在積極改善投資硬環境的同時,也在努力改善投資軟環境,提高辦事效率,簡化辦事程序,制定了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為中外投資者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

2.1.2 自身基礎與區位優勢 良好的自身基礎為淮南招商引資提供了堅實保障。作為國家14個億噸煤基地和6個煤電基地之一的城市,淮南煤炭資源極為豐富,煤炭探明儲量153億噸,遠景儲量444億噸,是全國首個投產的億噸煤基地。淮南著力形成以沿淮工業帶、合淮工業走廊為主線,以現有的七個省級開發區為重點,以多園區為補充的“T”型產業布局。其中,舜耕山以南重點建設高新區和低碳區,舜耕山以北至淮河以南重點建設加工區和服務區,淮河以北重點建設重化工區。高新技術產業有所發展,循環經濟成長良好,文化旅游業大有起色。淮南朝著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方向邁進。

2.1.3 經濟、社會、市場等宏觀環境 從經濟環境看,淮南市結合現有的產業基礎及未來產業發展導向,制定了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重點培育和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公共安全、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今后淮南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指導性意見。

從社會環境來看,目前淮南市已建立多個政務服務中心,為廣大企業和市民辦理各種證照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為經濟建設開辟綠色通道,為優化淮南投資環境,促進轉型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淮南市政府進一步提升政府效能,優化投資環境,一切從發展大局出發,從方便群眾、有利于客商出發,以爭創全市項目審批工作“手續最簡、程序最少、時間最短、服務最優”為目標,著力打造服務效能型機關,扎實推進機關服務職能化。

從市場環境看,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之舉,也是提升經濟綜合實力,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支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保障。目前,淮南市正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即以重大技術突破和發展需求為基礎,引領和帶動那些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意義重大,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2.2 淮南市投資環境的劣勢分析

2.2.1 經濟總量較小,第三產業比重不高 經濟總量仍然偏小。淮南2013年GDP為819.4 億元,在安徽省17個市中排名11位;財政實力不強,面對經濟轉型、城鄉建設、環境改善、民生保障、公共服務提升及其它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資金缺口較大。

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比重大,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十一五”期間,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5.63%下降到2010年的27.8%,下降了7.83個百分點。工業結構上,煤電工業比重大,其他工業比重小,全市煤電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6 年的35.4%提高到2010年的4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83%提高86.5%,形成了全市經濟過于依賴煤電工業的局面。

2.2.2 環境承載壓力大,經濟發展方式亟需轉變 煤炭資源的大量開采、火力發電及粗放的經濟發展,嚴重地威脅著城市生態環境安全;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地域的擴展,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的使用及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物分散排放等對整個市域的水環境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然而,長期以來,淮南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展緩慢,污水處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目前淮南市政府正在進一步加快淮南市投資環境建設,轉變以往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為集約型。

2.2.3 城礦鄉差異明顯,民生保障亟需完善 居民生活水平不均衡,城鄉收入差距逐年擴大。2005年至2010年,當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高出5813元、7408元、8306元、8563元、9153元和9631元,呈逐年攀升之勢。農村發展與城鄉一體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快,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等社會事業發展有待進一步改善。

2.3 淮南市投資環境的機會分析

2.3.1 國家戰略機遇 “兩型社會”建設的大背景有利于淮南推進投資環境建設。2003年,安徽省啟動了“生態安徽”建設工程,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首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并于2004年將該工程列為省“861”行動計劃六大工程之一。國家和安徽省強力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行動,為淮南改善投資環境建設營造了濃烈的政策氛圍。

2.3.2 區域發展機遇 淮南市距離合肥市、蚌埠市等都非常近,自身在工業、電力、交通、水利方面都具有優勢,可以借皖江城市帶之力、占合肥經濟圈之機、擁合淮同城化之利,提升整體競爭力的重要載體,有利于促進淮南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2.4 淮南市投資環境的威脅分析

2.4.1 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經濟將持續增長,城市人口也將不斷增加,“三大基地”與“六大產業”的發展,造成資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產生量的持續攀升,加劇城市環境壓力,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艱巨。

2.4.2 節能減排壓力進一步增大 “十二五”節能減排壓力對淮南投資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已明確,即:到2015年底,全省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碳排放強度下降17%,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削減7.2%,氨氮排放量削減9.9%,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6.1%,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9.8%。

首先,面對四項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強度減排的硬性約束,傳統產業的排放、耗能、原料需求等方面將面臨一定的挑戰;其次,隨著工程建設的總量和速度明顯放緩,“十一五”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工程減排的空間也已經很小。

2.4.3 沉陷區綜合治理難度日益加大 隨著大批現代化高產礦井相繼投產和先進煤炭開采技術的快速應用,淮南市采煤沉陷區面積不斷擴大。截止2013年底,全市采煤塌陷區面積約26.4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6.8%。從2011到2020年,全市需搬遷約42280戶(約14.8萬人)。因采煤導致地面農田和住房沉陷引發的矛盾日益加劇,影響了部分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也給社會平安、和諧穩定帶來一定隱患,綜合治理難度日益加大。

3 反思和對策

3.1 轉變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改革開放的程度;改革開放的程度,決定著經濟發展的速度。要創造一個開放的經濟增長環境,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造一種寬松的經濟發展環境,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做好優化投資環境工作。

3.2 改善政策 改善政策環境對優化投資環境起根本性作用。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制定優惠政策并統一規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特別是通過制定高新技術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在一定期限內減免高新技術方面的稅收,鼓勵對高新技術投資,為外來投資創造好的政策環境。要提供超前的法律服務,創造一個具有投資吸引力的法制環境;要提高行政部門辦事效率,創造一個具有投資吸引力的體制環境。

3.3 加強領導,將淮南發展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從宏觀上把握淮南的發展方向,實行資源有償、有限、有序開發的方針,形成長效發展機制。同時,要通過杠桿規范與整頓市場秩序,建立統一規范的服務標準和完善的市場競爭機制,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促進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3.4 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多元化的產品、道路與快捷、方便、安全的交通體系有效結合,加強城鎮和景區通道的快速化、景觀化建設。在出租車、公交車、主要購物商店和餐廳等窗口服務行業,推行雙語服務。完善路牌、交通標志、公交站牌等公共設施標牌的中英雙語,實現圖文標識無障礙。

通過SWOT方法對淮南市投資環境的分析,把淮南的優勢展現給投資者,同時把淮南市所處的劣勢解析出來,通過轉化劣勢為優勢,打消投資者的顧慮。通過各種途徑優化淮南市投資環境,這無疑對淮南市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敦富.論資源與持續發展資源資產化、價格化[A].中國地理學會六屆二次理事會學術論文[C],2008.

[2]楊皖蘇,嚴鴻和.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7(06).

[3]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安徽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07.03.30.

[4]豐年,呂森林.《淮南礦產資源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報告.淮南市地質礦產局,2009.11.

[5]糖風林,王艷.基于循環經濟的資源型城市投資環境研究――以淮南市為例[J].當代經濟,2009(03).

[6]張梅芬.轉型期煤炭資源型城市投資環境評價研究[J].煤炭技術,2013(07).

篇2

關鍵詞:實踐教學;環境資源;分析測試;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5-0043-02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資源稀缺等諸多問題也日益顯現,如何保護有限的資源、優美的環境是人類在21世紀必須面對的難題。而應對這一難題的首要環節便是讓人們清晰地認識當前與人類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土壤、水體、大氣等環境資源狀況,了解這些環境要素,如當前的清潔程度或受污染程度。因此,培養具備環境與資源分析測試技能的專業人才成了新世紀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課程的開設恰好順應了這一時代要求,成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環境類和農學類專業有益的選修課程。該課程特點有:(1)內容廣泛,涉及面廣。包括土壤肥力及污染物測定、水質分析、作物營養診斷、農產品安全與品質分析等。(2)課程內容和實驗方法更新較快。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標準也不斷制訂,而這些新的檢測項目也將被納入到該課程內容中。另一方面,科技的飛速發展也使得分析測試的方法與設備不斷改進,這些更精確、更高效、更安全的測試方法也將被引入到該課程中。(3)該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對學生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均具有重要作用。筆者所在課程組成員在《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課程開設之前做了大量的論證和精心的準備工作,而在近年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一些有待改善的問題。比如教學過程主要以驗證實驗原理和鍛煉學生實驗室基本操作技能為主,重視實驗結果,整個實驗過程缺少懸念,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對環境或者實驗條件對實驗結果的制約作用認識不夠深刻;實驗課時相對緊張,學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從試劑配制、器材準備到實驗測試、結果分析整套流程;有些實驗技術手段與科研、生產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課程的考核指標仍需逐步完善等。為提高該課程教學質量,筆者根據近年來授課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和分析測試科學的發展趨勢,提出改革《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啟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對實驗中測試項目的基本原理、實驗方法和操作步驟進行講解,然后學生按照講解內容進行操作,通過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驗證書本知識,反映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這種教學過程固然嚴謹,但也容易造成學生僅僅以完成實驗任務為目的的弊端,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授課中加入測試項目在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介紹。例如,在講授土壤中氮、磷、鉀等指標的測定時,向學生介紹我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情況,介紹學好本課程與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關系,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測定水體中污染物濃度時,讓學生自己在校園內的池塘、溪流中采集樣品,使分析測試過程與學生日常生活所處的環境聯系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設置不同條件下的實驗流程,讓學生自主發現影響結果的因素

分析測試過程中環境因素與實驗條件對分析結果存在影響,需要加以校正。直接將書本上的校正系數告訴學生,雖然也能完成分析測試任務,但難以讓學生對所測試的具體指標受哪些環境因素和實驗條件的影響有深刻印象,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容易忽略這些因素。通過不同環境、實驗條件下,讓學生對同一樣品進行分析測試,對比測試結果,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些因素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強實驗全過程操作鍛煉,培養學生獨立開展測試工作能力

《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是一門重視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分析測試技能的課程。其中的每一項實驗都包括試劑配制、器材準備、實驗測試、結果分析等諸多環節,但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很難保證學生在每項實驗環節中都能親歷親為。而當學生就業后,往往需要獨立地開展工作,了解、掌握各項測試指標的完整流程成了一項基本要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課程組教師除了在理論教學中強調實驗流程的系統性、完整性外,在實踐教學中,對每一項分析測試實驗所包含的步驟、完成實驗所需要的時間進行了細致、充分的論證。盡可能地將實驗試劑、器材準備工作也加入到實踐課程內容中來,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每項測試實驗的全部過程。對于那些確實無法將實驗所有環節都安排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的測試指標,則可以通過合理規劃、制訂專業培養方案,不斷改進課程設置與大綱內容,使各門課程在內容上既能相互銜接,又能相互補充、加強。

四、多種實驗方法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測試技能

隨著試驗儀器、設備的不斷更新與改進,分析測試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無論是針對土壤、水質,還是植物分析,許多指標都存在多種測試方法,傳統經典的方法往往需要更多的人為操作步驟,有利于鍛煉學生在實驗中的各項基本技能,并且采用這些方法,對儀器設備的要求也容易滿足,適應面廣。掌握好這些方法,有助于學生今后在各級機構中順利開展分析測試工作。而在應用大型儀器進行分析測試的方法中,自動化程度被極大地提高,能使操作人員從大量繁瑣的實驗步驟中解放出來,同時也減少了實驗中造成人為誤差的可能性,提高了測試精度。學習掌握這類分析測試方法,能使學生今后在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中從事分析工作時更加得心應手。針對《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課程的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別重視分析同一指標時,應用多種測試方法的實驗環節。例如在測試土壤中交換性鉀、鈉、鈣、鎂時,既使用經典的滴定和火焰光度計測試方法,也應用電感耦合等離子原子發射光譜儀(ICP-OES)進行測定。通過這一舉措,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測試技能。

五、逐步改善考核體系,提高分析測試水平

《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課程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現階段兩部分的課時數相同,均為64課時,考核時采用期末考試成績與實踐操作成績相結合的方式。近年來,課程組教師根據該課程的特點和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逐步調高了實踐操作部分在考核中所占比例。除保留平時每項測試實驗分數計入實踐操作成績外,適當增加實踐操作測試環節。測試的時間和項目并不固定,一般安排在后半學期,針對學生進行分析測試過程中經常會應用到的步驟來設置。通過對這些最基本的實驗步驟進行測試檢查,利于學生養成標準、規范的操作習慣。另一方面,課程組成員也在爭取適當增加實踐部分的課時,讓學生有更多動手操作的鍛煉機會。這些舉措逐步實現后,必定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對實踐操作環節更加重視,分析測試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

作為一門分析測試類課程,《資源與環境分析測試》的教學內容必定會隨著測試方法科學的發展和分析儀器科學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在此程中,一些新的問題也必然會在教學環節中顯現。因此,面對新的問題,繼續推進有助于提高該課程教學質量的改革實踐,是一項長期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養具備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并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需求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尹忠紅,郝振河,郝欣.淺析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J].教育探索,2010,(12):153-154.

[2]徐秋芳,孫向陽,姜培坤,等.高等林業院校土壤學課程的創新改革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08,(9):56-59.

[3]張笑歸,劉樹慶.提高“土壤農化分析”實驗教學質量的改革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5):153-155.

[4]徐國華,周權鎖,楊超光.以科研和學科優勢促進本科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0,(9):28-30.

[5]李孝良,于群英,段立珍.專業技能課程考核改革與實踐——以《土壤農化分析》課程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7):187-188.

篇3

眾所周知,生態環境的治理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尤其是土地的修復工作、水污染的治理等都是需要巨額的資金才能完成的。同時生態環境的治理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以及資金和人力才能保證其正常運轉。然而我國的能源資源富集區由于長時間的開采無節制以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給生態環境的治理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加之由于富集區的人員并未意識到生態環境治理所需的費用,很多富集區形成了巨額的歷史欠賬,導致富集區的生態環境治理缺乏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持。技術也是能源資源富集區經常會遇到的難題,生產和生活而導致的垃圾以及煤炭等能源開采帶來的地質環境破壞等都是需要利用現代科技進行解決的。但是我國在能源資源的科技研究上時間較短,相對來說技術力量嚴重不夠,加之科研機構工作人員匱乏,這些都給生態環境的治理帶來不小的阻礙作用。

2能源資源富集區生態環境治理改善的對策分析

2.1制定好能源資源富集區生態環境治理的規劃只有做好富集區的生態治理規劃,才可以真正切實的做好能源資源富集區生態環境體制的構建。但是要注意的是規劃的確定并不是簡單的政策、形式以及內容上的統一,而是要在差異化中力爭實現既定的目標。當然考慮到能源資源的富集區多分布在自然與經濟交叉區域,因此會在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其實能源富集區的發展目標是為了追求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會形成區域優勢,通過不斷協調區域內的管理機構的職責等,逐步提高區域內整體的管理水平,最終實現人、資源以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2.2明確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的職責權限只有管理部門職責明確才可以真正做好能源富集區生態環境的管理目標的實現,有效地貫徹落實好國家關于生態保護的政策。目前,國家已經意識到現階段生態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在做好宏觀調控作用的同時,不斷加強環保總局在促進環境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協調好區域內經濟、政治、文化等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針對不同的問題切實做好相應的戰略部署,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責任。針對不同的發展需求,轉變好各部門的職能,清楚明確在富集區生態環境方面各自的責任,保證整體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合理有序進行。

2.3富集區生態環境協調機制創新跨區域環境行政協調機制是在各地環境行政管理的正常有序實施的基礎上建立與運行的,并不是脫離區域內管理而單獨存在的,跨區域環境行政協調機制的構建將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急于求成,須依靠政府主導,積極培育市場和社會的力量,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機制創新期間,還會出現許多復雜艱難的問題,但是在機制的總目標指引下,加強合作,最終會構建起一套有效的跨區域環境行政協調機制。

3結語

篇4

有鑒于此,生態文化作為一種新型文化正在悄然興起。作為一種新型文化,生態文化與傳統文化有著天壤之別。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在于當代人,生態文化的價值取向則在于當代人和后代人,人與自然。隨著生態文化價值觀念的崛起,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就法學而言,對傳統的法律的調整的呼聲已經對主流法理學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尤其對主流法律倫理沖擊最大、影響最廣。近現代科學、近現代工業社會的研究范式是以笛卡爾、培根和牛頓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在法學上的反映就是人與物、主體與客體、精神與物質、心靈與身體、人與人的關系和物與物的關系的二元對立和分割。“主、客二分法”和民法的基本方法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貢獻和現實作用是不容否定的,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很多法學家認為其缺陷和弊病也日益明顯。

但如今討論已經不是在對錯中選擇,而是在實際的,現實可行的,可操作的對于以笛卡爾、培根和牛頓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的調整問題。所以,現在爭論的焦點是法律主體的擴張的問題。在環境問題中,最鮮活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人類關注的便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瑰寶,但現在野生動物的數量卻在迅速的減少,有些已經滅絕。所以,現在有很多環保人士,正積極的參與野生動物的保護之中,呼吁全人類共同的保護野生動物。就保護野生動物而言,能夠有效地限制人的行為是重中之重,而法律在這方面應該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環境倫理首當其沖,很多法學家認為現階段法律主體應該擴張,一共有三種思想:1.堅持原有的“主、客二分法”不改變。堅持對原有的方法論不改變,筆者認為就是堅持極端的人類中心主義。2.法律物格制度的基本思想。認為動物還是屬于物即客體,但是認為對于物的類型應當有所區分。對物進一步加以類型化,從而使得人對物行使所有權的時候能夠有所區別,從而把需要特殊保護的物做出特殊保護的規定,對一般的物則以一般的規則來處理。3.法律主體擴張(野生動物)《德國民法典》第90a條明確宣布或告訴人們的結論是:“動物不是物”,動物也不是人,動物既不是民法中的人,也不是民法中的物,動物就是動物。“動物不是物”是對傳統民法理論中“人、物二分法”的突破,是對傳統民法學中“主、客二分法”研究范式的創新,即新修訂的《德國民法典》承認世界除了民法中的人與民法中的物之外,還存在著既不屬于民法中的人也不屬于民法中的物的其他東西,例如動物。

主張“動物人格權論”的學者認為,動物不是物,那么動物就是“人”,動物也擁有“人格權”,因此對動物不但要對它加以一般的保護,而且更要賦予它主體的地位,賦予它“人格”,使動物享有“人格權”,具有生存權、生命權、健康權等權利;甚至還有學者提出,動物應享有人格尊嚴權、名譽權、隱私權等權利。在這里姑且不說動物不是物,動物就是人了?這的確對笛卡爾、培根和牛頓為代表的“主、客二分法”造成沖擊,但是思維卻又被禁錮在“主、客二分法”的不是物就是人的范圍中。但是把野生動物劃出物這本身就有點不現實。在環境的日益惡劣下,野生動物大量滅絕,更有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已經瀕臨滅絕。基于野生動物滅絕的快速和它的不可恢復性,對人類和大自然環境影響較大。所以,非法捕獵野生動物能引起人們的憤慨。但是,如果就基于以上原因或者其它的理由就把動物“特殊對待”并不適宜。在這里,應當理智地保護動物:我們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而不是超越現階段的能力,盲目地保護動物。雖然,人們都希望我們能夠不傷害任何生物,包括植物。但這只是一個好的愿望,就現實而言,要做到非常困難。因為我們人類勢必會不斷地發展,發展權是人類最基本的人權,這不僅僅是在發展中國家。而且,現在主張把動物劃出物,那么把動物放在什么地位筆者認為這也是個難題。若把動物放在人類之下,那其實和特殊的物就沒有本質的區別。現在堅持把動物和物區分開,就人類的愿望而言是希望把動物的地位放在和人類相同的地位上,但這根本就是理想國。

所以,弱勢人類中心主義或者理性的人類中心主義更適宜現在的形勢。弱勢中心主義修正了極端人類中心主義的某些做法,不僅僅著眼于當前的利益,還把子孫后代的利益考慮在內,確立了一種全新的主體觀念。弱勢人類中心主義提倡的是一種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增加了許多環境保護的內容,這種思想如果身體力行,真正地落實,完全可以滿足保護環境的需要,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泉生.法學方法論的生態化[M].法律出版社,2008.

[2]蔡守秋.調整論——對主流法理學的反思與補充[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1)研究方法與原理

本文擬采用改進的TOPSIS方法對北京市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程度進行分析評價。TOPSIS方法即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是一種多目標決策方法,最早由H.wang.C.L和Yoon.K.S提出[15]。它是多目標決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該方法的思路是根據各被評估對象與正負理想解的距離來排列對象的優劣次序。所謂理想解是設想的最好對象,它的各屬性值達到所有被評對象中的最優狀態;而負理想解則是所設想的最差對象,它的各屬性值是所有被評對象中的最差狀態,計算各被評對象與理想解及負理想解的歐式距離,距理想解越近且距負理想解越遠的對象越優。與傳統的TOPSIS方法相比,改進的TOPSIS方法對規范化矩陣的求解和權重計算公式進行了改進,降低了規范矩陣求解的復雜程度,克服了權重確定的主觀性。具體應用該方法進行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性評價,就是首先確定人口與資源環境系統的最協調狀態與最不協調狀態,然后通過比較研究年份與“最協調狀態”和“最不協調狀態”的相對距離大小來確定該年份是否協調。

(2)數據來源

本文的原始數據是北京市2000-2010年的人口、資源環境相關指標統計數據。主要來自歷年《北京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以及《北京六十年》,部分指標數值是對原始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所得。

2北京市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模型建立過程

2.1研究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1)理論基礎

人口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從18世紀末馬爾薩斯提出人口增長必然超過物質資料增長的悲觀學說,到20世紀新古典經濟學關于人口增長通過技術進步等可以促進環境容量擴大等針鋒相對的樂觀觀點,可以說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很早以來就成為學術界爭論的一個重要話題。從上個世紀中葉以來,由于在全球范圍內出現全球環境退化,資源短缺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人口的加速增長以及發展中國家人口比重日益增大,使得人們再次對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產生了極大的關注[16],在這樣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理論應運而生并得到各國廣泛接受,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發展目標,而作為可持續發展理論內涵之一的協調發展特別是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研究成為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的重要方面。然而,有學者發現在研究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種傾向,也就是將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看成是簡單的意義對比的關系,把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看成是簡單的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要素與自然資源、自然環境之間簡單的意義對應的指標協調,這種傾向存在著一定缺陷,因為人口與資源環境關系是通過經濟過程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不能將經濟過程排除在研究框架之外[16,17],而是要放在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技術等大的系統中,來研究人口與資源環境是否協調。

(2)相關概念界定

對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程度進行評價,首先要界定清楚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協調的概念,否則,研究的結論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錯誤。人口是指一定地域、一定時點的個體的總數或者集合;資源環境一般主要指自然環境,包括各種氣候、地貌、水文、土壤、動植物等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童玉芬[16]認為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影響,應該是指人口的變動(包括人口規模、結構、分布、質量等變動狀況)對資源環境的影響,即當這些人口要素在發生變化的時候,所導致的資源和環境的相應變化,而不是簡單指人口這個群體對環境意味著什么,或者施加了怎樣的影響。所謂協調,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就是系統之間一種良性的相互關聯,或者說是系統內部或系統之間配合得當、和諧一致、良性循環的關系;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則是指在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等大的系統中人口系統與資源環境系統之間的一種和諧一致、良性循環的關系。

2.2人口與資源環境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根據現有的PRED或PREE指標體系等相關研究成果以及統計數據的可獲得性,初步選取了21個指標,其中人口指標10個,資源環境指標11個,為了更清晰全面地詮釋人口和資源環境的內涵,筆者將指標進一步細分,人口指標中,以常住人口密度反映人口規模,而老年人口撫養比、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以及城鎮人口比重等人口結構指標分別反映了人口的年齡結構、就業結構和城鄉結構,用嬰兒死亡率、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重以及每萬人專利授權數等指標來衡量人口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以及創新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生活恩格爾系數以及城鎮居民人均住宅面積反映人口生活水平;資源環境指標也分為三個方面,北京是一個自然資源匱乏的城市,尤其水資源更為緊張,因此本文選取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作為衡量資源儲量的指標;以萬元GDP水耗和能耗來反映資源消耗水平;衡量環境污染程度指標有4個,涵蓋了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噪聲污染,另外城市綠化覆蓋率、空氣質量二級及好于二級天數所占比例、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污水處理率等4個指標反映了環境治理效果。另外,為保證指標的客觀性,科學性,獨立性,筆者對指標進一步篩選,采用偏相關系數(PartialCorrelationCo-efficients)來測定指標變量之間的關聯性,結果顯示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較低。根據分析需要,本文又將人口指標和資源環境指標分為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正向指標就是指標數值越大越好,用(+)表示,而負向指標則相反,用(-)表示。文中選取的資源環境指標和人口指標在北京這一研究區域內都具有明確的極性,以人口指標為例,人口密度、嬰兒死亡率、恩格爾系數等極性是負的,也就是說與人口發展方向相反,即人口密度、嬰兒死亡率、恩格爾系數越高,人口發展水平越低,而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重、可支配收入、每萬人專利授權數等與人口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即指標數值越高,人口發展水平越高。基于以上分析,建立了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度評價指標體系。

2.3北京市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度評價結果分析

2000-2010這十一年隨著北京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布局、居民生活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動對資源環境的作用也越來越強,人口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隨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為了更清晰直觀地呈現十一年間北京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度變化趨勢,筆者將表3中的協調度d+i與時間序列進行擬合(如圖1),結果表明人口與資源環境兩個系統的協調程度趨于好轉,然而這期間波動較大而且整體協調程度處于中低水平,本文將嘗試對這一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從協調度變化曲線來看,我們發現這十一年北京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程度變化波動較大,2000-2003年這四年處于不斷惡化的狀態,由瀕臨失調狀態逐步變為輕度失調狀態,到2003年達到最低,協調度僅為0.3754,究其原因我們知道2003年以前北京的城市綠化面積還較低,受沙塵暴天氣侵襲,環境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另外,由于科學技術水平不高、產業結構偏重第二產業等原因使得萬元產值水耗、能耗較高,因而導致北京的資源長期處于高消耗狀態,環境也不斷惡化,人口發展方面無論是人口素質還是居民生活水平都處于較低水平。以上原因綜合作用下,2000-2003年的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程度處于逐步惡化的狀態。到2003年,由于“非典”的沖擊,多項指標為近年來最差,從而導致2003年為近十一年來最不協調的年份。2004年開始,“非典”疫情得到控制,政府從中吸取了教訓,同時開始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環境的措施,使得2004年人口資源協調程度有所好轉。2005年人口規模與2004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給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另外空氣重度污染的天數有所增加、城市水質有明顯下降趨勢,富營養化程度加重等原因導致2005年協調度略微下降。2006年以后呈現穩步好轉的趨勢,這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以及政府采取環保措施力度的加大不無關系。然而,盡管有所好轉,但是總體上仍然處于勉強協調的狀態,造成這種低水平協調的原因除了以上分析的一些直接因素以外,筆者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經濟,也就是說人口系統是在經濟這一內在驅動力的作用下,通過一系列的人動作用于資源環境系統的。我們知道,北京是全國經濟發展最好的三大城市之一,良好的融資條件、豐富的信息資源,充足的就業機會以及雄厚的研發基礎等等使得北京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來北京工作、生活和投資(據統計2010年與2009年相比北京常住人口總量凈增206.9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凈增195.5萬,占凈增人口的94.5%),從而導致人口密度大,交通擁堵,水資源短缺以及噪聲污染嚴重等一系列城市問題。另外,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也是通過人動作用于經濟過程產生的,如果將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都折合成碳排放量的話,有研究表明經濟特別是產業結構對碳排放量的影響更大[18],然而北京產業結構還處于不斷調整和轉型的階段,這一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消極作用并未減弱,而產業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口就業結構,在這樣的內在機制作用下表現出人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除了經濟因素,筆者認為制度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性低的重要原因,盡管政府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過程中頒布了一些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制度安排,然而并沒有形成強有力的資源浪費約束機制,環境保護也常常是在嚴重的污染發生以后才進行補救,而缺少完善的環境污染預防機制,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制度約束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失調。在以上因素綜合作用下,北京人口與資源環境協調度處于勉強協調狀態便不難理解。

3結論與討論

篇6

關鍵詞:森林資源;分布;環境;作用

中圖分類號:S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12-0149-1

1 森林資源的概念意義

森林資源(forest resources)是以喬木為主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系統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動物、土壤、微生物以及其他一些與之相關的環境因子等資源。森林資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是指樹木資源;廣義是指樹木、林地及其空間內的一切植物、微生物和野生動物以及這些生命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總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全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主要技術規定》,凡疏密度(單位面積上林木實有木材蓄積量或斷面積與當地同樹種最大蓄積量或斷面積之比)在0.3以上的天然林;南方3年以上,北方5年以上的人工林;南方5年以上,北方7年以上的飛機播種造林,生長穩定,每畝成活保存株數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數的70%,或郁閉度(森林中樹冠對林地的覆蓋程度)達到0.4以上的林分,均構成森林資源。

2 我國森林資源的分布概況

根據我國第七次森林資源調查可知,森林面積19545.22萬公頃,森林覆蓋20.36%。活立木總蓄積149.1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137.21億立方米。我國雖然幅員遼闊,但是森林資源很少,而且覆蓋率也較低,我國平均森林覆蓋率僅為12%,各個區域差異性大、分布不均。我國絕大多數森林在東北、西南的邊緣山區、東南丘陵和臺灣山地,其灣地區森林覆蓋率最高達到70%。福建、江西、浙江三省森林覆蓋率超過30%;超過20%的有廣東、遼寧、云南、廣西、陜西、湖北等6省、區,超過10%的有貴州、安徽、四川、內蒙古等4省、區,其余各省、市、自治區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3 森林資源對環境的作用

3.1 對空氣的凈化作用

空氣污染日益惡化,已經成為各個國家以及世界刻不容緩、亟待解決的污染問題。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大量煤、油、天然氣和工業生產中廢棄物的排放,致使空氣污染指數不斷攀升,對人類生命、生活、財產造成威脅。大氣污染主要包括:溫室效應、臭氧層污染和酸雨污染。按照我國標準環境規定污染物可分為以下兩種,氧化碳和氟氯烴,全國性的發起污染包括:煙塵、工業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光化學氧化劑等。森林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和顆粒減輕空氣污染。森林有多方面的凈化功能,它可以給人類提供氧氣的同時消耗了二氧化碳,保持了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森林中C的含量是農田的20~100倍,產生溫室效應的原因之一就是森林面積大量減少。據統計,一公頃的森林每年可以吸收15噸左右的二氧化碳,所以人類要減輕對森林的砍伐。森林還可以降低空氣中有毒氣體的濃度,它可以阻擋吸收有毒成分,而且也是最大的S儲存庫。據報道我國陜西銅川市森林覆蓋率較低,對空氣中污染物的吸收有限,最終導致酸雨的產生。再次,森林可以降低空氣中的放射物質、灰塵,固定地面塵土。

3.2 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近些年森林被亂砍亂伐現象尤為嚴重,從而也直接導致了水土流失、水土侵蝕和土地荒漠化。全球每年有5.0×106公頃的土地鹽漬化,以5.0×104~7.0×104平方公里的速度變成荒漠,現如今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占世界土地的四分之一左右,涉及到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問題。如果杜絕樹木亂砍亂伐的現象,加強對樹木等植被的保護,那么土地鹽漬化、荒漠化會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森林可以固定地表土壤,減少水土流失,減小世界的糧荒危機。我國也是自然災害發生比較頻繁的國家之一,這與森林的破壞有關。所以要大力植被造林,讓森林恢復其重要職能。

3.3 自然防御作用

森林有很好的自然防御作用,樹木可以分泌出一種殺菌素,可以殺死空氣中的有毒菌和浮游微生物,很好的保護了人類的健康,降低了人類相關疾病的生病率。而且森林是很好的聲音隔離帶,它可以降低噪音的功能。

3.4 調節氣候的作用

茂密的森林能夠吸收、散射部分太陽輻射,防止地表溫度過高,有效的平衡了地面溫度。冬季森林可以降低風速,使地表溫度不至于降低過快。根據調查可知,夏季森林地帶平均溫度要比開闊地帶低2℃~4℃,相對濕度提高15%~25%。

參考文獻

[1] 周訓芳,謝保國,范志超.林業法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

[2] 周生賢.堅持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林業發展中的幾個重要關系[J].中國發展,2004,(2).

[3] 王興國,王建軍.森林公園與生態旅游[J].旅游學刊,1998,

(2):16-19.

[4] 王永安.森林生態旅游新趨勢[J].湖南林業科技,2003,22

(3):44-47.

篇7

關鍵詞:礦產資源;環境影響;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20003101

面對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我國因礦產資源開發而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也日益惡化。大量廢水、廢渣、粉塵的排放,在污染環境的同時,還引發了各種疾病,對人體健康有著直接威脅。結合當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三個要素不難看出,環境、人口、資源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以看出,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對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及對策,做如下簡要分析:

1 礦產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礦產資源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發利用,將直接關系著我國工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及社會的發展。但在實際應用中,隨著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土地造成的影響。礦產資源在實際開發中,排出了大量的廢石棄渣,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時,這些廢石在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淋后,大量的微量元素對周圍的土地、農田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如汞、鎘、鎳、砷等元素。這些元素大量的沉積在土壤、農田中,對土壤污染具有極強的隱蔽性、長期性及不可逆轉性。其次,對水體造成的影響。礦產資源在開發中,對地下水位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礦山疏干排水引發的局部區域地下水下降,同時在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對周圍的地表水進行疏干,但在這一過程中,嚴重破壞了地下水均衡系統,導致地下水位出現大幅度下降,引發局部地區引用水匱乏。最后,對大氣造成的影響。在當前礦區大氣造成的污染中,主要來自于礦井排風、瓦斯抽放及各種金屬礦產品,這些廢氣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對周圍的植物、土壤甚至群眾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再加上采礦過程中形成的尾礦砂,這些小顆粒的尾礦砂,一旦遇到大風天氣,在降低局域能見度的同時,還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2 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防治對策

2.1 加強經濟調控手段防治生態環境問題

在礦產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之所以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其核心原因在于眾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濫采濫伐,直接破壞了生態環境平衡。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能夠通過經濟調控手段,對礦產資源的開采、利用進行調整,確保礦產資源的合理開采,同時在條件允許的天氣下,加大礦山企業生態環保設施投資,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成為礦山基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礦產資源的開采管理,避免過量開采的現象發生。

2.2 加強生態環保投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在加強生態環保投入的過程中,國務院“十一五規劃”中對礦業企業提出要“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同時在環境保護的眾多決定中,國家相關部門也對其提出了明確要求,除了完善當地生態補償政策外,還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其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其次,中央及各地政府在生態補償上,也應給予相應的經費補償,在完善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推動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最后,企業作為礦產資源開采的主要因素,在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過程中,其核心前提在于約束企業自身行為,本著從受損群眾的角度出發,由受益人群對其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確保開發企業與當期群眾的實際利益處于平衡狀態,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3 強化礦山“三廢”災害治理

強化礦山“三廢”災害治理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途徑:首先,針對尾礦、矸石等物質的處理,可以從其結構成分出發,通過相應的物理、化學方法,積極提取加工有用元素。在這一方面,煤炭企業通過多年的實踐研究,取得了好的研究效果,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其次,針對礦山排水也應引以重視。隨著我國水資源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礦區排水已經成為我國水資源管理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礦山相關部門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排水系統的管理力度,積極改善排水系統,創新排水方式,在彌補傳統排水系統存在的不足時,還能將排水與供水相結合,在減少水資源污染的同時,還能有效的解決供水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方面,以焦作、邢臺等地位級市,充分顯示了“排供結合”的優勢,并取得了好的效果。最后,針對礦產開采中產生的廢氣,應加快研究步伐,對其綜合利用,在這一方面的代表中,以煤層氣的綜合利用為主。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完善的時代,我國在開展礦產資源的過程中,已經從單純的瓦斯濃度降低轉變為瓦斯充分利用,即通過相應的技術措施,將瓦斯作為燃料應用到生產、加工中,在降低環境污染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發揮礦產資源“三害物質”的經濟效益及社會價值。

3 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礦產資源開采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需要相關部門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態度,制定出科學、完善的開采措施;結合著環境的實際承受能力,科學、合理的開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滿足工業生產需求,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程慶展.福建省礦山開發造成環境問題及解決辦法[J].福建水土保持,2012,(02).

篇8

[關鍵詞]中韓貿易;隱含能源;增加值貿易;隱含能源生產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001

1中韓貿易發展現狀

中國與韓國于1992年正式建交,此后兩國經貿關系發展迅速。2014年以來,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和第一大出口、進口市場,韓國是中國第二或第三大貿易伙伴國。表1顯示,1998—2017年,中韓貨物進出口貿易額增長了12.2倍,年均增長14.54%;其中,中國出口到韓國貿易增長15.4倍,年均增長15.87%,中國從韓國進口增長了10.8倍,年均增長13.88%。2017年,中韓貿易額達到2802.6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其中,中國對韓出口1027.5億美元,自韓進口1775.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6%和11.7%。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始終是中國貿易的逆差國,甚至是中國連續多年的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國。這是很不尋常的,因為近20年來,中國在世界各國心目中是全球主要的貿易順差國,而韓國則實現了對主要貿易順差國的順差。主要原因是:第一,兩國產業結構不同,韓國實現工業化時間早,產業結構比中國先進,加上地理上靠近,交通運輸便捷,中國大量從韓國進口所需工業品,韓國以半成品和零部件為主的中間產品出口到中國占有相當比重(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占比高),而中國出口到韓國主要是最終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比高);第二,韓國產品價格比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低廉,有競爭優勢,質量也不差;第三,韓國在華投資企業多,且大多是來料加工企業,它們須向韓國大量采購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表1還顯示,從2014年開始,中韓貿易額增長乏力,中國從韓國進口甚至出現負增長,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有收窄的趨勢。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經濟和貿易形勢變化(包括匯率的波動)引起的,另一方面也與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從而對韓國產生進口替代效應、中國外貿轉型(加工貿易占比下降)從而減少了從韓國的進口有關。

由于文章是基于WIOD網站公布的世界投入產出表及其衛星賬戶提供的數據來測算中韓貿易的經濟效益問題,因此,我們首先考察一下世界投入產出表提供的中韓貿易數據情況,如圖1所示。

圖1是基于世界投入產出表提供的數據計算得到的中韓貿易額的數據,對比表1和圖1,可以發現,世界投入產出表提供的中國出口到韓國的數據高于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而世界投入產出表提供的韓國出口到中國的數據在2002年(含)高于中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中國從韓國進口的數據,2003年及以后情況則相反。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投入產出表的數據更全面,不僅包括服務貿易而且包括貨物貿易;第二,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使用海關統計的數據,海關統計中的價格中,出口為離岸價(FOB),進口為到岸價(CIF),而世界投入產出表中的數據均是指出口數據,是統一的口徑;第三,匯率的影響,中國的海關統計是人民幣和美元換算,而韓國的貿易數據是韓元與美元的換算;第四,統計范圍的差別,比如,是否涉及部分轉口貿易貨物以及可能的走私貨物等。

圖1顯示,韓國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一直高于中國出口到韓國的貿易額,說明韓國是中國貿易逆差的來源國,這個結論與海關提供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

2顯性貿易背后的增加值貿易和隱含能源

顯性貿易的背后,其實是資源環境的損耗與經濟利益的獲得,文章測算了貿易中的隱含能源流動和增加值貿易,分別表示貿易帶來的資源環境的損耗與經濟利益的獲得。

2.1中韓增加值貿易

為簡便起見,以三個國家(地區)間投入產出模型為例,說明增加值貿易的計算方法。表2是三國投入產出模型的表式。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中韓兩國1995—2011年增加值貿易如圖2所示。

對比圖1和圖2,可以發現,首先,增加值貿易出口額都在增長,這是出口貿易增長必然產生的結果。其次,同年度兩國增加值出口貿易額小于出口貿易額,這是合理的,因為增加值只是總產出(總投入)的一部分。最后,韓國出口到中國的增加值一直高于中國出口韓國的增加值,這與韓國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一直高于中國出口到韓國的貿易額是高度相關的。

2.2中韓隱含能源流動規模

利用WIOD網站公布的投入產出表及其衛星賬戶,對中韓隱含能源流動規模進行測算分析。

根據投入產出模型,一個國家各部門的產出和需求恒等式為:

考慮到WIOD網站提供的能源消耗衛星賬戶使用的是熱量單位TJ(萬億焦耳),為便于理解,文章將熱量單位換成標油,按照1TJ=23.8846噸標準油進行換算。

根據上述公式和WIOD網站提供的投入產出表和能源衛星賬戶,經計算,中韓隱含能源流動規模如圖3所示。

圖3顯示,中韓之間隱含能源流動規模總體上都呈現增長態勢,這是中韓貿易額擴大必然產生的結果。韓國隱含能源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多數情況下大于中國出口到韓國的數量,這是因為韓國對中國出口貿易額較大引起的;但是,2005—2008年是例外,中國隱含能源出口到韓國的數量大于韓國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在中國對韓國出口小于韓國對中國出口的情形下,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只能是中國的單位產出能源消耗遠高于韓國。可見,隱含能源的流動規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粗放式發展的狀態。

3中韓貿易隱含能源生產率的比較

3.1出口隱含流生產率:一個度量國際貿易經濟效益的指標

文章提出“出口隱含流生產率”這個概念,用以測量隱含流的經濟效益。出口隱含流生產率PEX計算公式定義如下:

出口隱含流生產率可以理解為單位出口隱含流所蘊含的增加值。由于在國際貿易中,每一筆進出口貿易背后都是增加值貿易和隱含流貿易,因此,在每一筆貿易中,貿易主體都試圖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即在同等條件下盡量增加增加值出口而減少隱含流出口。由此可知,對于貿易主體而言,出口隱含流生產率PEX數值越大越好,數據上升表示經濟效益或環境效益好轉,反之則相反。

假設有A、B兩個國家,其出口隱含流生產率分別為PA,EX、PB,EX,如果PA,EX>PB,EX,則認為A國隱含流(出口)所產生的效益好于B國。

3.2中韓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

根據上述公式,分別計算中韓兩國出口到對方的隱含能源生產率,如圖4所示。

圖4顯示,中韓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總體來說都在上升,說明出口對于提高各自經濟體的經濟效益和資源環境效益都是越來越正面的。在多數年份,韓國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高于中國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這說明韓國在中韓兩國貿易中獲得更好的效益,同時也反映中國經濟發展質量還不夠好,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任重道遠。但是,1997—2002年是個例外,韓國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竟然低于中國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這主要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對韓國造成了顯著負面影響,包括韓元貶值嚴重低估對韓國出口獲得增加值貿易的負面影響。這反映韓國經濟脆弱的一面,但是,韓國已經從那場危機中走出來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雖然對韓國出口經濟效益產生了負面影響,但影響顯然要小得多(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只是經歷了2008—2009年的兩年停滯期,很快又重新上升)。

另外,從中國對韓國出口隱含能源生產率走勢來看,2005年及以后呈現穩步提高的態勢,而在此前這是不穩定的,說明中國在“十一五”開始真正推進經濟綠色轉型發展,切實控制“兩高一資”(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業的發展。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從那時起,中國持續推進經濟綠色化進程,提出了能源消耗和排放等一系列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并取得了實質性效果。但是,與韓國相比,中國始終有差距,仍處于追趕過程中。

4結論與展望

篇9

關鍵詞: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資源環境;耦合機制分析

資源型城市是指: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會提供礦產品或初級加工產品等資源型產品的一類城市。一般來說,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大都會經歷開發建設一中興鼎盛一經濟衰退一產業調整一繁榮發展這樣一個過程。林業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如果合理地在林木生長量與采伐量問建立一種平衡關系,保證森林生態系統的安全與穩定,林業資源就可成為一種永續利用資源,從而使得林業資源型城市與其他類型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存在著差異性。

1.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系統耦合機制

1.1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的構成

從系統的構成要素來看,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子系統是由人口、經濟和社會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復合而成。人口是林業資源型城市的主體。城市內人口的數量和質量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城市內人口數量過多,質量過低,會給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從而阻礙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發展。社會經濟是林業資源型城市發展的核心內容。經濟良性發展能改善社會就業,促進社會的穩定;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科學教育的發展又反作用于經濟的增長。相反,落后的科技水平會制約經濟發展,過低的經濟增長率會影響社會進步。

林業資源型城市的主導資源為森林資源,所以其資源環境子系統由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兩部分構成。森林資源和區域內生態環境是林業資源型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森林資源的存在,特別是天然林的存在是維護陸地生態平衡并且是改善區域環境的最重要因素。生態環境的改善會促進區域內林業資源的再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經濟增長和社會良性發展為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提供資金和制度保障。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各子系統間的相互關系(見圖1)。

1.2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機制分析

耦合是指兩個或兩上以上的系統或運動方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協同的現象,是在各子系統之間的良性互動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關聯關系。我們把林業資源型城市的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兩個系統通過各自的耦合元素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現象,定義為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

在整個林業資源型城市系統中,森林資源是其社會存在和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也就意味著森林資源總量及質量支撐或者限制著社會經濟發展。社會經濟發展的提升會對森林資源及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反過來,森林資源總量減少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反作用于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分別表現為對環境污染治理的要求和對森林資源恢復的要求,其最終結果是促進森林資源再生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這樣一來,通過壓力——承載——反饋之間的互動就形成了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系統耦合。

1.3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目標

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作用的總體目標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區域內構建產業結構合理、生態功能高效、林業資源良性循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耦合關系為標志;以改善生態環境為主體,實現森林資源與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在森林資源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的同時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社會經濟和民生質量的全面提高,最終實現林業資源型城市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2.結論

篇10

[關鍵詞] 資源環境約束;企業環境行為;環保規制;決策機制;對策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 F27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08)07-0033-05

[基金項目] 武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源約束下武漢市企業環境行為復雜性分析及對策研究”(批準號:06086)

[作者簡介] 張勁松,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理論、企業信息化。

(湖北 武漢 430073)

一、引言

大規模的現代工業生產受到資源環境條件的約束。尤其是它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性開發所導致的環境急劇惡化,使得環境問題從邊緣問題逐漸成為全球政治和經濟議程的中心話題。我國成立了專門的環境保護機構,并逐步建立了各項環境保護制度,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環境保護政策體系。但是,以往企業環境污染控制的政策制定和實施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模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思考和實踐,使得各類政策不能得到很好地實施,增加了環境管理的成本,降低了環境政策的實施效果。因此,必須積極開展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研究,探求環境壓力與企業環境行為轉變的內在關系,找到促進企業改善環境行為的最優方式,為我國環境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支持。

二、資源環境約束及其影響

1.資源環境約束下的企業競爭力變遷。從工業發展的歷史看,工業技術路線總體上是沿著從“耗費資源損害環境的技術”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技術”升級的方向不斷進步的。當耗費資源技術是工業競爭力的主要來源時,工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而當節約資源技術成為工業競爭力的主要來源,即節約資源技術比耗費資源技術更具有競爭力時,工業發展便進入高級階段。

耗費資源技術與節約資源技術的企業競爭力比較取決于兩個方面:(1)技術本身是否能夠更大程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2)國家如何調節經濟個體消費資源和影響環境的行為。企業競爭力變遷是指在資源環境約束下,企業使用節約資源技術比使用耗費資源技術更具有競爭力。由于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所實行的管制制度和政策的技術標準也不同。一般而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國家,有關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標準也越高。在這樣的條件下,耗費資源技術的競爭力必然顯著下降。我國企業能否盡快實現競爭力來源的轉移,即以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作為其競爭力的主要來源,是一項關系到工業發展前途的重大任務。

2.資源環境約束下企業環保壓力來源。資源約束環境下企業環境保護壓力主要來自如下三個方面:

(1)環境法律法規壓力。由于企業行為直接導致的環境問題相當嚴重,自然資源正在快速枯竭,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強制性環境法規及國際規則對企業環境行為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遵守和適應環境行為規范,承擔相應的環境保護責任。

(2)國際競爭壓力。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已轉向技術壁壘。作為技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貿易壁壘是指進口國利用環境保護制度,對來自國外的產品進行限制的手段和措施。綠色技術標準的設置使我國企業出口成本大為增加,從而降低了企業國際競爭力。

(3)生產技術改進壓力。我國不少企業使用粗放型的生產方式和污染增加型的生產技術,給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綠色壁壘的外部壓力促使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積極采取環保措施,使得企業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相輔相成。

三、企業環境行為分析

1.企業環境行為內涵。企業環境行為是企業面對來自政府、公眾、市場的環境壓力而采取的宏觀戰略和制度變革、內部生產調整等措施和手段的總稱。企業接受環境壓力并將其轉變為環境成本,作出相應的環境行為響應,使得原來由社會承擔的環境外部負效應逐步為企業所認知和承擔。企業行為和環境壓力的相互作用,促使企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化戰略。企業環境行為主要是滿足政府的要求,表現為企業遵從各種政府法規和政策,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干預和企業遵從之間的關系,通過對企業環境行為程度的調查來評價政府監察、各種處罰、環境管理政策的效果。隨著公眾、市場等對環境問題日益關注,企業環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并逐步形成對企業多方面的環境壓力。

2.企業環境行為驅動因素。企業環境行為的驅動因素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規制驅動。企業之間在污染治理方面存在著博弈關系,在沒有政府規制的情況下,該博弈的納什均衡表現為企業都不治理污染。強制性的政府規制的實施可以使企業回歸到最有效率的均衡之中,社會收益也因此會有所增加。因此,企業進行污染治理的初始驅動力便是政府的環保規制。其二是市場驅動。在滿足政府規制基本要求的情況下,企業通常還會主動采取進一步的污染防治措施。這主要是受市場因素的驅動。當企業采取了有效的環境管理措施時,不僅可以取得一定的收益,而且也可以顯示其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通常,良好的環境聲譽也會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3.企業環境行為動機分析。企業環境行為產生的動機表現在三個方面。(1)事業動機。指企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把自身生存和長遠發展視為最終目標,自覺地承擔包括污染防治在內的各項社會職責。在事業動機的推動下,只要企業具有投資實力和適用技術,環境問題終會找到解決途徑。(2)行政動機。企業以政府的法律、方針、政策為主要信號,以政府的偏好為其行為調整的方向。可持續發展經濟政策的實施,微觀上要求企業將生產經營活動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發展相聯系,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與促進環境的良性發展并舉,即采取合理的環境管理行為。(3)利潤動機。企業出于市場機會的考慮,采取合理的環境管理行為降低原材料用量,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生產成本。

4.市場經濟對企業環境行為的影響。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客觀上起著激勵多投入、高消耗來實現高產出的粗放型經營模式的作用。市場經濟體制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其環境行為也必然隨之發生轉變。

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根據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要求所制定的環境政策可分為適應型政策、防御型政策和主動型政策。適應型環境政策的特征是企業基本遵守環保法規,先發展后治理;防御型環境政策是企業不僅遵守現有環保法規,而且為滿足可預見的環境管理要求制定積極對策,主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風險防御活動;主動型環境政策是企業將環境保護、利潤最大化、市場開拓與企業競爭力的提高融為一體而采取的創新策略,優先選用清潔生產技術,將污染消除在源頭。

四、企業環境行為決策機理

企業的決策環境和決策問題是復雜的。企業環境行為決策面臨的是復雜的多目標問題,而這其中又由于決策偏好和認知偏誤等多因素的影響,增加了決策的不確定性。因此,有必要對環境行為決策的機制進行分析。

1.企業環境行為類型及其變遷。企業環境行為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表現體現出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企業環境行為,即環境保護投入行為、企業環境管理行為及企業污染行為。不同的企業對環境管理采取了不同的行為策略,總體來看可分成政策應對型、風險規避型、機會追求型、持續發展型等四種類型。其中,政策應對型的環境行為若非強制性要求,不會主動考慮環境計劃的制定與實施,不會主動采取行動治理環境;風險規避型的環境行為是為了防止由于污染而引發事故,給企業經營造成風險,或者是保證對競爭企業的環境管理行為作出及時反應,以防止競爭對手施用積極的環境管理行為帶來的尷尬;機會追求型的環境行為中,市場驅動因素成為企業環境管理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持續發展型的企業環境行為將環境與經營目標進行最佳融合,企業在決策制定過程中已經將環境視為目標因素。

對于具體的企業而言,其環境管理行為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企業自身條件及政府規制與市場狀況等外界條件的變化,環境行為也會發生轉變,可能自下向上,也可能自上向下。企業環境行為的變遷原因大致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環保規制的嚴格程度。當政府提高環保規制標準或加強環保規制的實施時,企業違反環保規制將面臨嚴厲懲罰,這會促使企業認真考慮與制定本企業的環境管理戰略,而不僅僅停留于簡單應對環保規制。

(2)市場的需求約束。即消費者對產品與生產過程環境性能的認可情況。這種市場需求的激勵會促進企業進行更深入的環境治理,使企業對環境管理的態度從消極走向積極。

(3)企業規模變化。當企業規模逐漸壯大時,規制者對其排污行為的監管相對容易,同時企業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公眾形象與聲譽。企業如果違反環保規制,所導致的機會成本會更高。企業規模的變化,使企業環境行為從消極走向積極。

(4)環境管理改進所獲收益的可占有性。企業是否會采取積極的環境管理措施,依賴于企業能否占有改進產品或生產過程環境性能所產生的收益。企業能夠占有環境性能改進的收益時,才會有動力采取積極的環境管理措施。

2.企業環境行為決策函數。企業環境行為主要受內外兩類因素的制約。內部因素為組織方式、體制、自身素質、目標、領導體制等;外部因素為自然、經濟、技術、政治、文化等因素。外部和內部因素的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決策情境,而企業在不同的決策情境中會選擇不同的環境行為。在外部情境和內部條件均較好的情況下,企業會選擇積極的環境行為;在企業實力弱且外部環境較差的時候,企業傾向于選擇消極的環境行為。企業的環境管理決策可用如下環境反應函數形式來描述:

環境行為=f(外部因素,內部因素)

其中外部因素包括環保規制、市場環境、社會因素以及競爭企業的行為;內部因素包括企業自身技術狀況、企業戰略定位等等。對某些企業,環保規制是影響企業環境管理決策的主要因素,而對另一些企業來說,來自于競爭者的壓力、上下游企業的環境管理情況及公眾的環保壓力則是影響企業環境管理決策的主要因素。

3.企業環境行為決策的經濟學分析。企業環境行為只有在其能為企業帶來某種利益,并且這種利益至少要大于企業為之付出的全部成本時,這種行為才會發生。以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為例。所謂收益,包括因忽視環境治理給企業節省的成本W和節省的環境治理行為管理成本C;污染行為實施成本包括被查處的懲罰為Q、查處后社會壓力給企業經營者帶來的成本為L,假定環境污染行為被查處的概率為P,企業環境行為的成本收益不等式如下:

(W+C)×(1-P)≥(Q+L)×P

上式可視為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發生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揭示了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的根源和本質原因。若環境污染的經濟處罰力度不夠,即Q值較小,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經濟措施力度不大。以收費制度為例。收費標準一般偏低,大大低于超標排污的收益,也低于企業治理污染的成本。因此,使得收費手段難以奏效,對企業本身的刺激力度不夠。環境管理是通過多級委托實現的,當各級人具有虛報信息和隱藏信息的動機時,環境污染行為被查處的概率低,即P值較小,上級部門很難切實掌握企業環境污染和環境管理的具體情況,難以對企業行為實施有效的查處或控制。企業作為相對獨立的市場主體,具有理性經濟人的特性,其環境污染行為說到底是理性決策的行為。環境污染行為成本收益不等式告訴我們,要達到控制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的目的,一方面,要加大企業環境污染行為的實施成本;另一方面,要降低污染行為的預期收益,使得污染行為的實施成本大于乃至遠遠大于預期收益。

五、基于環保規制的企業環境管理

環境問題涉及到技術、管理與制度三個主要層面,制度層面上的問題是其中最為根本性的。在缺乏有效的環保規制約束下,微觀經濟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在其決策中占據優勢。設計有效的環保規制制度,建立宏觀環境保護目標與微觀經濟主體(企業)決策行為之間的傳導機制,應成為環保管理者的關注重點。

1.環保規制的類型和手段。環保規制按照其對經濟主體排污行為的不同約束方式主要分為命令控制型環保規制和以市場為基礎的激勵性環保規制。命令控制型規制是旨在直接影響排污者的環境績效的制度措施,其具體手段是通過建立和實施法律或行政命令來規定企業必須遵守的排污目標、標準和技術。這種規制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污染者幾乎沒有選擇權,主要是機械地遵守規制制度,否則將面臨通過法律或行政渠道所施行的處罰。以市場為基礎的激勵性環保規制也被稱為環保規制的經濟工具,在制度設計時緊密利用市場機制,借助市場信號來引導企業的環境行為,具體方式包括實施產品稅:以影響污染物品的相對價格;通過繳納排污費等方式,實現資金轉移。以市場為基礎的規制的主要特征在于為經濟主體提供了選擇和采取行動的自由,可以使排污者通過選擇對其自身來說最為經濟有效的解決方式來實現企業目標。

除上述兩種正式的環保規制模式之外,還存在著非正式的環保規制,其主要方法包括環境管理認證與審計、生態標簽、環境協議等。與正式的環保規制類型不同,非正式環保規制一般不具有強制約束力,是建立在企業自愿參與實施的基礎之上的。

2.環保規制對企業環境行為的影響。企業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這種利潤導向決定了企業會不斷地自覺地尋求可獲利的創新機會。環保規制對創新的影響是雙向的,相對于寬松的規制而言,嚴格的環保規制可以實際引發更大的創新。這是因為寬松的規制可以用漸進的方式進行應對,并采取末端治理方式;但更為嚴格的規制可以使企業的注意力不再更多的關注于末端治理,而是采取更為基本的解決辦法,如重新設定產品設計和生產過程。盡管遵循的成本可能會隨著規制嚴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創新補償的潛力可能會增加更快一些。因此,遵守規制的凈成本可能會隨著規制的嚴厲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甚至會形成凈收益。

作為對環保規制的反應,企業環境行為創新補償可以采取兩種廣義的形式。一是當企業面臨著由于規制而導致的高污染行為的更高成本時,他們被迫要考慮可能會減少企業遵循成本的新技術與生產方法。這種類型的創新盡管會減少污染控制的遵循成本,但多采用末端處理方式。創新的第二種形式是企業可能會從環保規制引致的環境管理發現全新的生產方法,既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同時改進了受影響的產品本身或相關的生產過程。

3.環保規制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環保規制對企業生產成本、收益或其獲利性的重要影響,體現為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環保規制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直接關系著環保規制的環境效果。切實有效的環保規制應是充分考慮了企業競爭力約束的環境制度設計。環保規制是一把雙刃劍,其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環保規制必然會提高企業的成本,在資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環保規制的實施必然會減少企業的贏利空間,進而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是有效的環保規制在提高企業成本的同時,可通過創新補償與先動優勢等途徑為企業創造收益,部分或全部彌補企業遵循環保規制的成本,甚至會給企業帶來凈收益,即環保規制與企業競爭力之間的雙贏。

4.產業生態與環保規制。產業生態是各種產業活動及其產品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范疇。產業生態和環保規制的出發點都是保護環境,但存在較大差別。環保規制的實施主體主要是政府,而產業生態的實施主體主要是企業;在達到環境保護標準的過程中環保規制具有強制約束力,而產業生態不具有;環保規制由政府的強制力推動,而產業生態的激勵機制是市場推動的經濟利益最大化。

企業的產業生態行為產生于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環保規制,但企業的產業生態行為又超越了環保規制。企業自愿進行的產業生態實踐,建立在現有的環保規制對企業行為的約束基礎上。產業生態的系統思想要求環保規制不僅僅考慮環保規制對于本地區的影響,更要關注全球環境的可持續性。產業生態思想要求環保規制不是簡單地把企業當作環境污染的制造者,而著重考慮如何發揮企業在減輕環境污染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即在規制的制定中,優先考慮如何激勵企業基于合理的經濟動機而最廣泛地參與產業生態實踐。

六、改善企業環境行為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政府環保制度建設。無論從手段類型、數量還是區域、領域覆蓋面來看,強制性的命令控制型環保規制占據了主導地位,而以市場為基礎的環保規制或自愿性環境管理則處于從屬地位。與所面臨的各種復雜的工業污染防治狀況相比,命令控制型規制所擁有的環境管理手段比較單一,而且缺乏創新。因此,我國在環保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許多待改進之處。

(1)加強環保制度創斷,實現規制手段的多元化。應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環保規制制度的改革與創新,實現規制手段的多元化。在制度制定與實施的嚴格程度上,應與世界發達國家的環保規制基本保持一致,既不過于落后,也不過度超前。過于落后會使本國的出口企業更易于受到發達國家貿易壁壘的限制,過度超前會使本國企業的遵循成本過度提高,同樣會削弱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改革現行的排污收費制度,完善環境稅費政策。目前,超標排污收費制度并沒有真正發揮出其在環境治理上的經濟激勵作用,而且排污費收費標準大大低于治理所需費用。由于繳納排污費比企業自己采取污染治理措施要便宜,所以不能激發企業減少污染排放的積極性。為了激勵我國企業實踐產業生態,需要對現行的排污收費制度進行改革。我國應適時開征環境稅,對直接污染環境的行為和在消費過程中會造成環境污染的產品征稅,提高企業排污行為的成本。

(3)擴大排污權交易范圍,建立健全市場交易制度。排污權交易作為一種對污染物排放和管理的經濟手段,對企業采用產業生態實踐有良好的激勵作用。在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方面,應積極培育排污權交易市場,維護市場秩序,提高交易的透明度,降低交易費用,進一步完善環境資源的市場交易體系,為環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續利用創造條件,逐步完善和培育環境資源市場,為環境資源的合理開發和配置奠定基礎,通過引進規范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和健全、高效的價格機制,保證資源配置的高效率性。

(4)建立并完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告制度。公開企業環境信息可以使投資者和消費者對企業的環境行為有清楚的認識,改變投資者和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使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決策更加理性。這一制度有利于增加企業進行產業生態實踐的動力,也有利于企業自愿環境協議的形成。為了彌補環境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市場失靈,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應建立環境信息公告制度、環境聽證會制度,及時向公眾提供各種環境信息,讓公眾在充分知情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監督企業排污情況。

(5)對環境資源實施許可證制度,進行產權制度創新。在實行資源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基礎上,對環境資源實行有償開發利用、有償使用制度。目前,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實行許可證制度,它包括開采或使用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對于前者,必須根據環境資源的是否可再生性,確定其開采或使用的最高限額和利用方式。這些限額必須是可以轉讓的,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對于后者,環境監測部門制定總排污量的上限,按此上限發放排污許可證(許可證可以在市場上交易)。按照責權利相統一原則,改造傳統產權制度。一方面,要明確產權主體并使其利益得到實現;另一方面,按照權利和責任義務對等原則來構造產權主體。只有這樣,企業才可能真正獨立承擔投資風險,承擔環境損失費用。

2.改善企業環境管理的建議。目前的企業環境行為狀況表明,經濟刺激型政策的不足,在我國排污收費領域體現為排污費標準太低而不會促使企業主動治污,同時協議收費現象的存在便是對命令控制手段和經濟刺激手段的違反,在協議收費存在下無法保證企業環境行為有效。因此,必須改善企業環境管理方法和手段。

(1)嚴格環境政策,強化環境管理。環境政策不夠嚴格,導致環境政策在實際操作上低效率。例如,我國企業污水費和超標排污費征收標準過低,遠遠起不到作為環境管理中經濟手段所特有的經濟激勵作用。同時,環境管理還存在執法不嚴現象,環保部門內部管理還有待于加強。建立宏觀層次上的嚴格的環境政策,強化微觀層次上的環境管理,提高環境標準進而增加制度的約束力,是必要和迫切的。

(2)改進現有環境政策手段,施以行為激勵型政策手段。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化是行為激勵政策的典型表現形式,其思想最初來源于ISO14000。通過公開企業環境信息,能有效改變企業和公眾對企業環境信息的信息不對稱格局,提高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有效性,從而促使企業為樹立良好的環境形象而主動改善其環境行為。

(3)建立企業環保投資援助機制,積極引導企業承擔環境責任。企業的經濟實力決定了進行環境投資不能僅僅依靠企業本身,對于特殊行業或企業,政府需建立環境政策和企業環境投資援助體制,企業社會責任的推行離不開政府的積極介入和引導,應該按照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規定,制定真正符合我國國情的可執行的法律條款,用來約束企業的行為。同時,政府也可以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鼓勵公司自愿地承擔社會責任。

(4)通過培訓和環境教育,提高企業環境責任意識。很多企業并非無力承擔環保投資,而是在逃避環保投資,認識不到從長遠來看環保投資有助于企業獲取競爭優勢。對企業領導進行環境教育和培訓,能引導企業打消對環保投資的顧慮,提高其環境意識,從而提高改善其環境行為的積極性。企業把社會責任納入到其發展戰略中,就能提高承擔社會責任的主動性。企業責任意識可以通過制度規范來強化,企業制度和規章的建立要體現企業的責任理念,明確劃分事情的責權關系。

(5)社會要形成完善的企業責任監督體系。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開展,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與關注。除了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來約束企業的行為之外,還要發揮社會團體的監督作用。西方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過程中,開始起重要作用的往往是作為社會一般成員的消費者、投資者和大眾媒體。有組織的消費者運動、勞工運動、投資者運動在為自身爭取利益的同時,也促成了相應的立法,從而使得企業充分而全面地重視社會責任。由此可見,社會團體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我國社會責任監督體系的形成也可以充分利用團體的力量,從政府和社會兩個方面著手,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會責任監督體系。

(6)建立企業實質性參與環境管理的渠道,加強行業協會的環境管理職能。政府在環境管理中一般占據了主導地位,作為排污主體的企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被動遵守既定制度。行業協會在進行行業管理,包括行業的環境管理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本行業的排污狀況、各企業的具體情況較為了解,可以有效調動行業內的資源進行污染的防治。行業協會層次上的環境管理有助于減少政府環境管理中的交易成本,政府可以針對行業協會制定環境管理措施,同時再由行業協會組織協會內的企業實施,行業協會也可以有效地組織行業內的企業采取符合共同利益的環境保護措施。

七、結束語

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政治體制轉型期,企業的環境行為受政府、市場和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增加了政策制定和環境行為調控的難度。政府、公眾和市場壓力在不同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隨著更多的公眾和企業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來自市場及社會的壓力逐漸成為企業環境行為的主導驅動力量。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加速階段,環境問題突出,必須積極開展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研究,探求環境壓力與企業環境行為轉變的內在關系,找到促進企業改善環境行為的最優方式,為我國環境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支持。本文通過對企業環境行為進行深入分析,在企業環境行為決策機理、環保規制政策對企業環境行為的影響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并從政府環境保護相關制度建設與改善企業環境管理兩方面提出了若干對策和建議。

參考文獻:

[1]任保平.資源環境約束下的新型工業化及其制度供給[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4,(5).

[2]關勁嶠,黃賢金,劉曉磊,等.太湖流域印染業企業環境行為分析[J].湖泊科學,2005,(4).

[3]徐雪峰.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環境行為[J].上海環境科學, 1997,(8).

[4]張.環境規制與企業行為間的關聯機制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5,(4).

[5]周群艷,周德群.企業環境管理行為的動機分析[J].重慶環境科學,2000,(1).

[6]張炳,畢軍,袁增偉,等.企業環境行為:環境政策研究的微觀視角[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