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研究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20:41: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馬克思研究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馬克思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基本觀點
我們要討論按生產要素分配問題,首先就要明確什么是生產要素、什么是分配、什么是按生產要素分配。既然周文是“從馬克思的邏輯來看”的,相關討論也都是從馬克思經濟學“范式”展開的,我們就從馬克思的有關基本觀點入手展開分析。
(一)馬克思對分配概念給予的科學說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礎上對作為社會再生產四環節之一的“分配”給出了嚴密而明快的定義:“由每年新追加的勞動新加進的價值,……分成三部分,它們采取三種不同的收入形式,這些形式表明,這個價值的一部分屬于或歸于勞動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屬于或歸于資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屬于或歸于土地所有權的占有者。因此,這就是分配的關系和形式,因為它們表示出新生產的總價值在不同生產要素的所有者中間進行分配的關系?!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這個定義告訴我們,分配的客體,是產品中新生產的總價值;參與分配的主體,是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既包括勞動力的所有者,也包括資本的所有者和土地的所有者。
(二)馬克思所揭示的產品分配與生產條件(要素)分配之間的內在聯系。馬克思在對社會經濟肌體的深刻解剖中,科學地揭示出了生產對分配的決定作用。他指出,生產條件(要素)的分配關系,“賦予生產條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別的社會性質。它們決定著生產的全部性質和全部運動?!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所謂“生產決定分配”,其實質就是生產條件(要素)的分配關系,決定產品的分配關系。生產條件(要素)的所有權,就是分配產品的索取權。任何一種產品分配,都是由生產條件(要素)的一定分配(占有)狀況決定的。這就科學地論證了按生產條件(要素)分配的客觀必然性。
(三)馬克思所指出的按生產條件(要素)分配規律的普遍適用性。馬克思經過多年的研究,對社會經濟肌體的內在構造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在他的晚年曾毫不猶豫地指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注: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人民出版社,1966。)這就是說,任何一種產品分配,都是由生產條件(要素)的分配所決定的。生產條件(要素)的分配決定產品的分配,從而按生產條件(要素)分配產品,適用于“任何一種分配”,適用于一切社會形態。把這一規律局限于某個特定條件之下,既不符合歷史事實,也不符合這一規律發現者的原意。
因此,雖然馬克思沒有明確提出“按生產條件(要素)分配規律”這樣一個概念,但他是這一規律的真正發現者和論述者。我們要“從馬克思的邏輯來看”按生產要素分配,來討論按生產要素分配與按勞分配的關系,就不能不對馬克思的上述思想作一說明,這應該是我們展開討論的共同的理論基礎。
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科學含義
按生產要素分配的討論,學者們雖然發表了很多的見解,但是,什么叫“按生產要素分配”?對于這樣一個討論中最基本的問題,卻未見較為科學而完整的說明,更未形成共識。有的學者認為,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是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分配。也有的學者提出,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是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注:余陶生,評物化勞動創造價值和按生產要素分配[J],武漢大學學報,1997(2)。)講清楚“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準確含義,是一個討論中首先要明確的問題。
我認為,要確定“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本來含義,與確定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樣,都要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研究。
從“質”的方面來講,分配關系總是人與人的關系。是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的關系。之所以要“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由于進入生產過程的生產要素,是分屬不同的所有者的。生產要素所有者為生產過程提供了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結束時,就要求從生產過程的結果中分得與自己所提供的生產要素相適應的一部分生產成果。他之所以有權提出這樣的要求,是因為他具有對自己所提供的那部分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如果進入生產過程的是無主土地、自然森林、空氣、陽光或海水等生產要素,也就不存在按這些生產要素分配的問題了??梢姡a要素參與分配的權利,直接來自于生產要素的所有權。生產要素所有權,是對生產成果索取的權利依據。所以,從性質來說,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準確地說,是“按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即按土地所有權、資本所有權,勞動力所有權、專利技術所有權等進行分配。這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最本質的規定。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最基本的含義。如果離開了這一點,必然會導致對“按生產要素分配”的誤解。
從“量”的方面來看,每一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時,究竟是按照它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分配,還是按照它對生產過程的貢獻進行分配?對此,我認為,既不能簡單地認定就是前者,也不能武斷地判定就是后者,更不能絕對地把兩者分割開來。
其一,在一般情況下,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與按生產要素的質量和數量分配,是統一的。例如,土地這種生產要素,它的數量越多,對生產過程的貢獻當然也就越大;它的質量越高,即土壤越肥沃,位置越優越,對生產過程的貢獻當然也就越大。所以,在這里,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與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并不矛盾。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與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割裂開來,更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
其二,在許多情況下,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與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又會出現不一致。例如,勞動力這種要素,有的人,體力、智力和技能可能都很高,但是工作態度不好,貢獻并不大。這就形成了二者的脫節。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分配依據的,應該是生產要素的貢獻,而不是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因為,進入生產過程的每一種生產要素,正是因為它對生產過程有用,對生產結果的形成作出了貢獻,它才有權取得生產成果的一部分。所以,當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與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一致時,堅持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是科學的;當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與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不一致時,堅持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仍然是科學的。在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中,已經包含著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的理由。但是,在復雜的經濟生活中,每一種生產要素對生產過程以及生產成果的貢獻,往往是很難估算的。
其三,由于一種生產要素對生產過程的貢獻及生產成果的貢獻很難準確地判斷,所以,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與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往往是同時并存的。例如,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而得到地租,資本所有者出借資本而得到利息,這時的土地和資本等生產要素,都是按其數量和質量參與分配的。只要雙方達成了出租土地或借貸資本的協議,不管這些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貢獻如何,生產要素所有者都要按已經達成的協議參與分配。而勞者的計件工資、銷售人員按銷售額提取個人收入等等,則是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參與分配的典型形式。有些生產要素,是既可以按數量和質量參與分配,也可以按貢獻分配。如技術專利,既可以按其數量和質量進行買斷性轉讓或一般性轉讓;也可以按采用這一專利技術后企業利潤增加額的一定比例提成。前者是按數量和質量分配;后者是按貢獻分配。這兩種參與分配的形式,在實踐中都是存在的。
在這里,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形式的存在,并不是對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原則的否定。生產要素的數量多,質量高,對生產過程和生產成果的貢獻,自然就大。只是在生產要素對生產過程和生產成果的貢獻無法準確計量的情況下,不得不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來參與分配。而這種分配數額的確定,也是基于生產要素對生產過程和生產成果的貢獻,依據經驗和概率來加以確定的。其表現形式是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但其基礎是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
所以,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準確含義,從質的規定性上,是按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從量的規定性上,是按生產要素的貢獻分配,同時也可以按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分配。
三、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存在條件
“周文”得出其“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的關系是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的關系”的基本結論的主要論據是,他們認為“按要素分配如等價交換一樣是一種市場現象,是與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相聯系、相統一的具體分配方式”。這也就是說,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存在條件是市場經濟。持這種觀點的,在我國還是大有人在。我所特別尊敬的一位經濟學家也認為:“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由市場配置資源這種特定的經濟運行方式所決定的”,“是市場經濟所共有的分配方式”。(注:湯在新,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分配方式[J].經濟學家,1997,(2).)說按生產要素分配不只限于資本主義,不為資本主義所獨有,無疑是正確的。但是,認為按生產要素分配存在的條件是“由市場配置資源這種特定的經濟運行方式所決定的”,顯然還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我們先來看市場經濟之前的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中,土地是基本的生產要素。誰占有了土地,誰就具有了憑借土地所有權占有土地產品的權利。誰要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不管你是將土地用于何種用途,都必須按租用的期限支付地租。勞動力,是封建社會的另一基本的生產要素。封建社會勞動者已經不再是奴隸社會的奴隸,雖然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關系,但勞動者已經具有了基本獨立的人格,對自身的勞動力,勞動者具有了基本的所有權。土地所有者要雇傭勞動者來投入他的生產過程,就必須讓被雇傭的勞動者參與這個生產過程生產成果的分配——為勞動者支付工錢,也就是使用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報酬。在勞動者租用土地所有者土地的情況下,勞動者也可以采用勞役地租的形式,以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使用權來交換土地這一生產要素的使用權。在這里,按生產要素分配——既按土地這一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也按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都是明明白白、實實在在的存在著的。
我們再來看奴隸社會。在奴隸社會中,勞動者沒有獨立的人格,只是“會說話的工具”。奴隸主既占有物質的生產資料,又占有勞動者(當然就占有勞動者身上的勞動力)。全部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都屬于奴隸主所有,在整個奴隸社會,只有奴隸主這一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因而能夠作為分配主體的,只有奴隸主這一個階級。奴隸只是“會說話的工具”,與牲畜和其他生產資料一樣,沒有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因而沒有參與分配的權利。在整個社會當中,哪個奴隸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隸等生產要素數量多、質量好,哪個奴隸主就會得到更多的生產成果;那個奴隸主占有的土地和奴隸等生產要素數量少、質量差,那個奴隸主得到的生產成果就會少一些。整個社會的生產成果在生產要素所有者之間的分配,依然遵循著按生產要素分配的規律。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都是以土地等生產要素的私有制為突出特征的社會。如果對此來一個反向思維,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就更為明確了:假如這兩個社會不存在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那么,生產要素的私有制,對社會經濟過程還有什么經濟學的意義呢?
顯然,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在封建社會明明白白、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在奴隸社會也明明白白、實實在在地存在著。這足以說明,按生產要素分配絕不只是市場經濟所特有的現象,它另有其存在的條件。按生產要素分配存在的條件是什么呢?
生產要素,也稱生產條件,過去講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資本三個方面?,F在講生產要素,除了土地、勞動、資本之外,還有技術專利,企業家才能等。生產要素或生產條件,是進行生產活動、創造物質財富所必不可少的。威廉·配第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沒有財富之父母,也就沒有財富。生產要素是財富的源泉,它對于人類的生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生產要素是重要的,又是稀缺的。生產要素的極端重要性,決定了財富的創造非用它不可;生產要素的普遍稀缺性,又決定了它不可能無限地隨意得到。兩方面的結合導致了人們迫切地占有生產要素的強烈欲望。因為,把極為重要而又極為稀缺的生產要素據為己有,也就掌握了生產的主導權,占有了獲得生產成果的權利。于是,便產生了生產要素的所有制。社會對這種所有制關系的確認、調整和保護,便形成了所有權。
生產要素成為人們的所有物之后,再把這些生產要素用于生產過程,必須通過生產要素所有者的允許并把生產成果的一部分分配給這個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否則,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寧可讓生產要素閑置起來,也不讓你使用。一般說來,任何一種生產過程,都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機結合,缺一不可。但各種各樣的生產要素,往往不為同一個所有者占有。這樣,生產的進行,要求不同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把他們各自占有的生產要素投入一個共同的生產過程。這個生產過程的結果,便歸這些生產要素所有者共同占有,并按照各自投入生產要素的多少或各自投入生產要素的貢獻的大小,在他們之間分配。這種按照生產要素所有者為生產提供的生產要素的質和量及其貢獻來相應地分配產品的客觀必然性,就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規律。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就是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存在的客觀基礎或條件。這一客觀基礎或條件,是與迄今為止的人類社會共存的,因而,按生產要素分配產品的規律,是迄今一切社會經濟形態共有的經濟規律。
四、按生產要素分配與按勞分配的關系
由于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是在迄今為止的一切社會經濟形態中都存在的,是為各種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經濟規律,它不隨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演進而變化,也不隨社會經濟形態的更替而轉移。因而,它是本質層次極高的經濟規律。在封建社會,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而取得地租;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憑借資本所有權而占有剩余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憑借自己付出勞動的貢獻而獲得報酬,盡管這都是反映其社會最具本質經濟關系的經濟規律,是對決定各自社會性質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經濟規律,是本質層次很高的經濟規律,但是,對于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而言,它們都不過是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在這幾個社會的具體表現形式。
“周文”未加任何證明,就簡單地斷定“按要素分配如等價交換一樣是一種市場現象,是與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相聯系、相統一的具體分配方式”,不僅是不正確的,也顯得有些武斷?!爸芪摹庇忠赃@樣一個未加任何證明的、不正確的論點為主要依據,簡單地得出了該文關鍵性的結論:按勞分配是本質,按要素分配是現象,“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的關系是本質與現象、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是按勞分配因市場關系而轉化為、表現為按要素分配”。這個結論的錯誤在于,它恰恰是把按生產要素分配與按勞分配的關系搞顛倒了:把本質層次更高的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說成了現象和形式,而把作為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具體表現形式的按勞分配說成了本質和內容。
在明確了上述幾點之后,我們再來分析我國現階段按生產要素分配與按勞分配的關系。
誠如“周文”所指出的,馬克思的按勞分配,是以全社會共同占有全部生產資料為前提、為條件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每個社會成員都不能再以資本的、土地的等生產資料所有者的身份、依據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來參與生產成果的分配,每一個人都只是平等的自身勞動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勞動,誰也不能向社會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在不同的社會成員中,只有勞動力這一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出現在個人分配中的,只有勞動力這一種生產要素的所有權。所以,生產的成果,在社會進行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每個人所付出的勞動貢獻來進行分配。在這里,按生產要素分配規律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在全部生產要素當中,除了勞動力之外,已經沒有其他的要素可以成為個人的所有物,能夠為個人所占有的,只有自身的勞動力,這時,按生產要素分配,便直接地表現為馬克思的按勞分配。
但是,這種按勞分配的“馬克思條件”,在全世界的所有國家中都從來沒有實現過,在我國更是從來沒有實現過。實行這種按勞分配的條件不具備,這種按勞分配當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實行。我們現在所實行的按勞分配,只能是存在于我國現有經濟條件當中的、不同于馬克思的按勞分配的另外一種按勞分配。
我國現在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社會經濟條件與“馬克思條件”的主要差別,在于遠遠沒有實現全部生產資料的全社會共同占有,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都還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所有者,這些不同的生產要素的所有權,都要在分配中得到承認,得以實現。這樣,在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周圍,還有不同的資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技術專利權的所有者,等等,這些不同的參與生產成果分配的平等權利,只能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平等地全部參與生產成果的分配。在這里,勞動力這一生產要素的所有權,與其他的生產要素所有權相比,并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勞動力,是諸多的生產要素之一,勞動力的所有權,是諸多的生產要素所有權之一。這種社會經濟條件中的按勞分配,也同樣只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容之一,它構成了現階段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一個方面,一項內容。也就是說,我國現階段的按勞分配,是包括在現階段的按生產要素分配當中的。二者的關系,首先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是種概念與屬概念的關系,這是兩者之間最基本的關系。
“周文”在其關鍵性的錯誤結論的基礎上還得出了這樣的推論:“不能因此而誤以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勞分配,除了按勞分配以外還按資本等其他要素分配”,這真實不可思議的混亂!如果說,“生產要素”中包括勞動力,而按“生產要素”分配卻不包括按勞分配,這在邏輯上怎么能講得通呢?按生產要素分配為什么就不能包括按勞分配呢?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又是什么呢?黨的“十六大”報告明明指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怎么能說“除了按勞分配以外”就不能再“按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分配”了呢?黨的“十六大”報告把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并列,并要按勞動的貢獻分配、按資本的貢獻分配、按技術的貢獻分配、按管理的貢獻分配,等等,這就構成了統一、完整的按生產要素分配整體。按生產要素分配中包括著按勞動的貢獻分配,這是顯而易見的。按勞分配只是按生產要素分配中的一個方面、一個部分,除了按勞動的貢獻分配之外,還一定有按資本的貢獻分配、按技術的貢獻分配、按管理的貢獻分配等等,如果除了按勞分配以外根本就不再按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分配,那只要講按勞分配就完全可以了,還一定要再提出一個“按生產要素分配”做什么呢?
問題的實質恰恰在于,以往的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只講按勞分配(雖然在實踐中按勞分配也沒有搞好)而排斥了按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分配,所以,正如“周文”所說:“隨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改革目標的確立,特別是隨著所有制結構的調整變化,’按生產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經合乎邏輯地被提了出來”。既然“周文”已經意識到了我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實踐這棵“常青之樹”提出了要按勞動以外的其他生產要素分配的要求,為什么又在自己文章的結論中輕易地把它否定掉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同時,“周文”的說法也明顯地混淆了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的區別。
在關于按生產要素分配與按勞分配關系的討論中,有的學者為了解釋“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命題,認為“按生產要素分配”中的“生產要素”,只是指資本和技術等勞動力以外的生產資料,不包括勞動力在內,所以才有了按(非勞動力的)生產要素分配與按勞分配相結合。這種解釋顯然是過于牽強附會了,無論是從馬克思對生產要素的定義來看,還是從經濟學界的使用習慣來看,生產要素從來就是既包括物質的生產資料,也包括勞動力,誰都不會否認勞動力是生產要素之一,講按“生產要素”分配,卻又把勞動力排除在“生產要素”之外,是不可思議的,對“生產要素”范疇的這樣一種解釋,既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經濟學界的共識,因而是難以成立的。
在明確了按生產要素分配包括按勞分配這樣一種兩者之間的基本關系之后,接下來的問題還有兩個:一個是如何認識“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問題;另一個是怎樣理解“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問題。
既然按勞分配是包括在按生產要素分配當中的,這就不存在一個所謂“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問題。黨的“十五大”報告雖然使用了“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說法,但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已經不再使用這種說法。如果承認按勞分配包括在按生產要素分配當中是對二者客觀內在聯系的科學揭示,再糾纏這個問題就沒有什么意義了。黨的“十五大”報告和“十六大”報告,都堅持了“按勞分配為主體”的提法。但經濟學界對這個問題卻缺乏應有的、深入的研究。勞動的貢獻、資本的貢獻、技術的貢獻、管理的貢獻等,都是作為生產成果分配的依據,是處在同一層次上的并列的關系,可以有一個以誰為主的問題?!爸芪摹闭J為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不是在同一層面上并列或‘主輔結合’的關系”,從而否定了這一問題的存在,是不應該的。那么,究竟應該如何來理解“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具體含義呢?
篇2
【內容提要】單個資本數量有限與生產資本最低額不斷提高的矛盾是股份制產生的直接原因。股份制為經濟發展迅速籌集大量資本,有利于吸收和培養優秀經理人才,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也具有產生食利者階層,助長投機欺詐活動等消極作用。
【英文摘要】Thedirectcauseoftheappearanceofthestocksystemisthecontradictionbetweenlimitedamountofsinglecapitalandthecontinuousincreaseofthelowestsumofproductioncapital.Stocksystemhasproducedalargeamountofcapitalfor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acceleratedthedevelopmentofsocialproductiveforce,butithasalsonegativeeffectsonproducinganewclasslivingoninterests,assistingtheprofiteeringandswindlingactivities,etc.
【關鍵詞】馬克思/股份制理論/資本集中
Marx/stocksystemtheory/capitalconcentration
【正文】
馬克思在《資本論》等經典著作中,對股份制進行了深入考察和研究,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馬克思的股份制理論,對于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研究股份制的理論前提
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股份制時,股份企業制度還處于雛形,馬克思對有關股份企業制度的一些結論只是通過理論分析得出,并未經過實踐檢驗,這就意味著這些結論的確立必須依賴若干前提條件,搞清楚這些前提條件,對于我們正確認識馬克思的股份制理論極為重要。
1.人力資本零增長假設。馬克思所描述的股份制度之所以與后來實際發展狀況有所偏離,與他抽象掉人力資本有關。在馬克思看來,股份企業中主要涉及兩種類型的人——擁有資本所有權的資本家和出賣勞動的勞動者(廣義上說也包括經理),這兩種人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即資本家無償占有勞動者的剩余勞動。由于資本家不勞而獲,所以,馬克思稱之為“多余的人”。資本家即股東之所以成為多余的人,是相對于他們對剩余價值沒有任何貢獻而言的。事實上,在股份企業的實際運行過程中,股東的“用腳投票”和“舉手投票”行為不僅影響企業利潤水平,且一部分股東的確付出了一定的決策勞動,有時股東的決策勞動是一種復雜勞動。如果承認勞動力是人力資本,那么勞動者對其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就和資本家對其物質資本的所有權至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工作越復雜,崗位越重要,對人力資本的要求就越高,勞動者就越有發言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育與完善,分工、協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資本家對勞動者的人力資本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顯然,資本家只有讓渡相應的財產和企業利潤,才能取得勞動者的合作。所以,我們看到現代股份企業常常出現勞動者參與分配企業財產權或企業利潤的現象,這與現代社會人力資本迅速增長,其重要性日趨顯露有直接的關系。從人力資本的角度看,經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知識,形成人力資本的積聚,并據此參與企業收入分配。總之,馬克思的分析,抽象掉了股東和經理的人力資本因素,并假定述勞動者的勞動力是靜態的,沒有考慮教育等因素引起的人力資本積累方面的問題。
2.完全信息假設。即使假定人力資本零增長,勞動者也有可能索回部分剩余勞動,因為勞動者的人力資本是一項“主動資產”,這意味著勞動力的定價是私人信息。即是說,只有勞動者本人知道自己的技能和知識水平,資本家無法準確判斷,也就無法準確定價。同時,勞動的供給是由勞動者本人控制的,在計件工資不適用的場合,資本家可以延長勞動時間,卻無法任意提高勞動供給水平。馬克思假定勞動力是公共信息,資本家很容易知道勞動者的人力資本質的高低與量的大小,同時他還假定了監督成本為零,資本家能準確判斷勞動供給水平,在完全信息條件下,資本家取走了全部剩余價值,并獲得了對勞動者的完全控制。所有這些假設都是隱含的,一旦放松假設條件,我們便會看到,勞動者利用人力資本的私人信息,確實為自身爭取了一些應得的權益。
關于股份制的產生
股份制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古羅馬社會就已開始出現股份制的雛形,然而,現代意義上的股份制則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生、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馬克思對股份制產生的研究,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單個資本數量有限與有效生產所需最低資本額不斷提高的矛盾是股份制產生的直接原因。在資本主義生產初期,某些生產部門由于所需資本的最低限額不足,國家不得不對這些私人企業進行補助,這就促使某些享有合法壟斷權的企業的形成,這些由過去獨資性質的私人企業轉化為國家投資與私人資本合股或私人資本之間合股經營的企業,這就是現代股份企業的前驅。對此,馬克思寫道:“單個的貨幣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蛹化為資本家而必須握有的最低限度價值額,在資本主義生產的不同發展階段上是不同的,而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在不同的生產部門內,也由于它們的特殊的技術條件而各不相同。還在資本主義生產初期,某些生產部門所需要的最低限額的資本就不是在單個人手中所能找到的。這種情況一方面引起國家對私人的補助……另一方面,促使對某些工商業部門的經營享有合法壟斷權的公司的形成,這種公司就是現代股份公司的前驅?!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343.)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初期,股份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不大,組織簡單,主要以滿足在貨幣轉化為資本過程中所必需的價值額為目的。18世紀產業革命的興起,推動了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創辦一個大型企業所需的最低投資額也在不斷增加。往往超過了單個資本家的投資能力,單純依靠資本積聚已遠遠不能滿足擴大再生產追加資本的需要,單個資本的數量有限性與創辦大型企業所需巨額資本的矛盾日益突出。為克服這一矛盾,采取發行股票的方式籌集資本,實行資本入股聯合經營,創辦股份企業是理性的抉擇。
市場經濟的發展是股份制產生的根本條件?!肮煞莨臼请S著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的出現而產生的,并席卷了它力所能及的一切工商業部門。”(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5.431.)馬克思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的出現標志著社會分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達到相當的程度。只有社會分工和市場經濟已有相當程度,較大數量的資本積聚在單個資本家手中時,才能同時雇傭許多工人在一個工場內生產,從而產生工場手工業;工場手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社會分工,推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海外貿易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并推動著國內市場經濟發育的完善與成熟。在西歐,正是由于16世紀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形成,給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有力的推動,才“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產史”(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167.)。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實行股份制提供了必要的運行條件,因為股份制要求生產要素通過市場機制進行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
經濟主體的獨立所有權和利益是股份制產生的特殊條件。在股份制企業,所有權主體多元化,即每一個股東都擁有企業財產的一部分所有權,也就是股份,并據此享有一定的權利和利益,承擔一定的風險和責任。可見,股份制的推行和發展,有一個特殊的前提條件,就是投資入股的每一個經濟主體(投資主體或股東)具有獨立的所有權和利益。也就是說,具有獨立所有權的每一個經濟主體,為了追求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才有可能聯合起來投資組成股份制企業。正如馬克思所說:“當資產者的利益要他們這樣做時……,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競爭和私有財產所容許的范圍內‘協議’的,股份公司就證明了這一點?!保ㄗⅲ厚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5.430~431.)
信用制度的發展是股份制產生的主要基礎。馬克思指出:“信用制度是資本主義的私人企業逐漸轉化為資本主義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礎,同時,它又是按或大或小的國家規模逐漸擴大合作企業的手段?!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8.)在馬克思看來,信用雖然不是股份企業產生的原因,但它在促進和加速股份制發展進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用制度通過銀行把社會上閑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對資本家發放巨額貸款,使其擴大生產規模,進行技術改造,兼并中小企業,加速資本的積聚和集中。馬克思認為,“信用為單個資本家或被當作資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內絕對支配別人的資本,別人的財產,從而別人的勞動的權利”(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6.),這些,為創辦股份企業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股份企業的建立和發展與信用制度特別是銀行信用有著直接的聯系。首先,股票本身是一種特殊的信用憑證,發行股票是信用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這只有在信用制度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產生。其次,股份企業的資本,是依靠發行股票集中起來的,而股票的發行和購買,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銀行資本家來實現的。可見,股份企業的高度發展有賴于銀行業的高度發展,廣而言之,信用制度集中一切社會閑散資金,通過資本市場上的股票買賣,為建立股份企業提供了單個資本家所無力提供的巨額貨幣資本。因此,如果沒有高度發達的信用制度,股份企業就不可能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競爭是股份制產生的催化劑。首先,競爭創造了股份制產生的前提。在馬克思看來,競爭和信用是資本集中的兩個最強有力的杠桿。其次,競爭加快了信用制度的發展。對此,馬克思生動地描寫道:“一種嶄新的力量——信用事業,隨同資本主義的生產而形成起來。起初,它作為積累的小小的助手不聲不響地擠了進來,通過一根根無形的線把那些分散在社會表面上的大大小小的貨幣資金吸引到單個的或聯合的資本家手中;但是很快它就成了競爭斗爭中的一個新的可怕的武器;最后,它變成一個實現資本集中的龐大的社會機構?!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87.)第三,競爭使小資本通過股份企業實現了價值增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要新的、先進的生產設備普遍得到采用,較小的資本就有可能被排除在這種生產之外,但是,這些較小“資本在股份形式上的巨大的結合,在這里也找到了直接的活動場所”(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292~293.)。股份企業不僅能為較小的資本帶來發展的經濟空間,而且還使那些貯藏貨幣等潛在資本通過認購股票實現了價值增值。因此,股份企業的出現既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和資本自身增值的要求,同時也是競爭作為一種外在強制力量,迫使企業做出的選擇。
股份制的基本特征
股份制具有區別于非股份制的一些基本特征。
股份企業采取了發行股票的集資方式。在非股份制企業中,財產是由個人或合伙人出資和掌握的,而不是發行股票。股份企業的資本則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的,在這里,股票是股份企業發給股東的入股憑證?!肮善?,如果沒有欺詐,它們就是對一個股份公司擁有的實際資本的所有權證書和索取每年由此生出的剩余價值的憑證。”(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387.)股票有很多類別,普通股和優先股是最常見的兩種形式。除此之外,馬克思還從行業的角度對股票進行了分類,“首先是貨幣機構本身的股票:銀行股票;股份銀行的股票;交通工具的股票(鐵路股票最重要;運河股票;輪船公司股票;電報局股票,公共馬車公司股票);一般工業企業的股票(礦業股票最重要)。其次是公用事業企業股票(煤氣公司股票,自來水公司股票)?!9苌唐返钠髽I股票……最后,作為全體的保證,有各種保險公司的股票”(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C〕.人民出版社,1979.238.)。不管五花八門的股票有什么樣的不同,歸納起來,股票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股票所代表的資本是虛擬資本。在馬克思看來,股票與債權(匯票)、國家證券一樣,“它們所代表的資本的貨幣價值也完全是虛擬的,是不以它們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現實資本的價值為轉移的;既然它們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權利,并不代表資本,那末,取得同一收益的權利就會表現在不斷變動的虛擬貨幣資本上?!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532.)
第二,股票可以流通。股東認購了股票之后,不能退股,但可以通過轉讓股票的方式收回資本。因此,股票作為一種“所有權證書,例如鐵路的所有權證書,每天都可以易手,它們的所有者甚至可以在國外出售這種證書而獲得利潤”(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235.)。
第三,股票價格決定的特殊性。股票價格與一般商品的價格決定不一樣,它不受價值規律支配,主要取決于預期股息收入的多少和當時銀行存款利率的高低。一方面,當銀行存款利率一定時,股票的市場價格同股息收入成正比,假定一張股票的票面金額是100元,當時的銀行存款利率為5%,在預期股份企業提供的股息為10元的情況下,這張股票可以按照200元的市場價格出售;如果股份企業提供的股息收入不是10元而是15元,則這張股票的市場價格為300元。另一方面,在預期的股息收入已定的情況下,股票“價格的漲落就和利息率成反比”(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530.)。假定一張股票的票面金額仍然是100元,又假定股份企業每年提供的股息為20元,如果銀行利率為10%,則這張股票的市場價格為200元,如果銀行利率下降到5%,股票的市場價格就由200元上升到400元。此外,股票的市場價格還取決于它們的供求狀況。馬克思指出:“在貨幣市場緊迫的時候,這種有價證券的價格令雙重跌落;第一,是因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為這種有價證券大量投入市場,以便實現為貨幣”(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530.)。相反,在經濟繁榮時,銀根放松和對股票需求的增加等使股票價格上揚。
股份企業采取了社會資本的資本形式。在非股份制企業中,資本是以私人資本的形式存在的,資本的所有者用自己的私人資本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種企業就表現為私人企業。股份企業的成立,“使那種本身建立在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并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社會集中為前提的條件,在這里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3.)。換言之,股份制企業的資本在形式上不單獨屬于某一股票所有者,而歸全體股東所有,股份企業利用這種集資的社會資本去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種企業就表現為社會企業,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對于股東而言,雖然失去了獨立支配其持有股票對應的資本的權力,但他要收回資本,可以通過轉讓股票的形式來進行,而不必象非股份制企業主那樣,主要以出售其企業財產為前提。從表面上看,是股票的自由買賣,從深層次上分析,則是資本在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自由流動與重組。因此,股份企業尤其是上市企業使其經營資產更加社會化、商品化和市場化,從而與非股份制企業在資本所有形式上區別開來。
股份制企業具有特定的產權結構。與非股份制企業的資本所有權、經營管理權結合在一起,所有者、經營管理者結合在一起不同,在股份制企業中,資本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是分離的,資本的所有者、經營者是分離的,是不同的經濟行為主體。對此,馬克思寫道,在股份制企業的場合,“實際執行職能的資本家轉化為單純的經理,即別人的資本的管理人,而資本所有者則轉化為單純的所有者;即單純的貨幣資本家”(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3.)。這樣,在股份制企業內部,“留下的只有管理人員,資本家則作為多余的人從生產過程中消失了”(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36.)。不僅如此,而且股東對投入財產的所有權是明晰的,但對企業產出的商品或財產增值來說,除了自己知道能按一定比例索取股息之外,則不知道自己擁有哪些權利。因此,馬克思指出:“股份公司有一個共同點: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投入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取出什么。”(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483~484.)
股份制企業的行為不一定是追求利潤的極大化。首先,由于實行執行職能的資本家轉化為單純的經理,資本所有者轉化為單純的所有者。因此,“即使后者所得的股息包括利息和企業主收入……仍然只是在利息的形式上,即作為資本所有權的報酬獲得的。而這個資本所有權這樣一來現在就同現實再生產過程中的職能完全分離,正象這種職能在經理身上同資本所有權完全分離一樣”(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3~494.)。因此,股份資本只是作為生息資本,股東據此取得報酬,他們對企業的成長和經營績效的關心與他們作為非股份制企業所有者時對企業行為和經營績效的關心是不一樣的,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對股份資本的增值速度的關注更勝于對企業行為和經營績效的關注。其次,經理人員的收入,只是單純的監督工資,“這種監督工資象所有其他工資一樣,會隨著一個人數眾多的產業經理和商業經理階級的形成,越來越具有確定的水平和確定的市場價格”(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37.),換言之,經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特定價格的職業選擇,但由于其收入和企業利潤水平的低相關性,他們缺乏使企業利潤極大化的內在動力。
交易所成為股份制經濟的重要特征。1865年以前,交易所在資本主義體系中還是一個次要的要素,國債券代表著交易所證券的主要部分,且數量有限。但在1866年經濟危機之后,情況大不一樣了,股份企業大量涌現,不管是鐵業,還是化學工業、機器制造業、紡織業,或是商業、農業等行業的企業,都采取了股份制形式。股份企業幾乎包括了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與此相適應,股票交易大量增加,并成為交易所的主要部分,交易所的職能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使交易所的作用大大增強,并且在進一步的發展中還有一種趨勢,即要把包括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在內的全部生產,包括交通工具和交換職能在內的全部流通,都集中在交易所經紀人手里,這樣,“交易所就成了資本主義生產本身最突出的代表”(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1028.)。此時的交易所已不可同日而語,它成為集中和再分配貨幣資本的重要場所,是股份企業運行狀況的集中反映,成為股份制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和其運行機制的集中體現。
對股份制的利弊分析
股份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它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它對經濟的發展又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股份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股份制可以為經濟發展迅速籌集大量資本。股份制產生以前,資本積累主要依靠企業把一部分剩余價值轉化為追加資本,這種方式由于受到剩余價值量增長的限制,速度比較緩慢。股份制的出現打破了這種限制,它通過資本集中的方式,把眾多的社會閑散資本集合起來,在較短的時間內變成巨額資本。馬克思指出:“通過集中而在一夜之間集合起來的資本量,同其他資本量一樣,不斷再生產和增大,只是速度更快,從而成為社會積累的新的強有力的杠桿。”(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89.)雖然通過市場競爭對企業進行吞并也能達到資本集中的目的,但通過股份制形式進行的資本集中與之相比,更具有自己的優勢。因為,股份制是一種比較平滑的辦法,把許多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資本溶合起來,它貫徹了自愿聯合的經濟原則,避免了劇烈的經濟震蕩,能較為穩妥地集中巨額資本。
2.股份制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和積累的發展,競爭和信用也以同樣的程度發展起來。同時,積累的增進又使可以集中的單個資本增加,而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又替那些要有資本的預先集中才能建立起來的強大工業企業,一方面創造出社會需求,另一方面又創造了技術手段。正如馬克思所言:“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88.)這表明,股份制的出現,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以新的形式無代價地合并了在它的形式背后所實現的社會進步”(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64.)。19世紀50年代,股份制還只是處于自己發展的最初階段,它們還遠沒有為自己創造出適當的結構,但是它在當時就已經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強大杠桿,對經濟迅速增長的影響,恐怕估價再高也不為過。
3.股份制促進了資本有機構成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必然趨勢,股份制的出現加速了這種趨勢的進程。股份制特有的集資方式在使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為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股份制企業必然會利用集中起來的資本,大力采用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加速設備更新,調整資本結構,“減少資本的可變部分來增加它的不變部分”,(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89.)使資本的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
4.股份資本的增加,可以阻撓和抵銷平均利潤率下降。資本的本質是追求最大的剩余價值,“在資本還沒有采取股份公司形式的時候,它總是只尋找自己價值增殖的特殊條件,而把共同的條件作為全國的需要推給整個國家。資本只經營有利的企業,只經營在它看來有利的企業。”(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C〕.人民出版社,1980.24.)在馬克思看來,股份資本的增加可以阻撓和抵銷平均利潤率下降這一趨勢,在股份制的場合,資本利潤采取了純粹利息的形式,“那些僅僅提供利息的企業仍然可以存在;這是阻止一般利潤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因為那些不變資本比可變資本龐大得多的企業,不一定參加一般利潤率的平均化”(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4.)。
5.股份制有利于吸收和培養優秀經理人才。在馬克思的筆下,股份制企業的管理人員通常不是由資本所有者自己進行的,而是由專門的管理人員經理來承擔的,由此產生了職業化的經理隊伍。這種職業化經理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所有者擁有的資本與經營才能的不對稱。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企業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個龐大企業的生產、供應、營銷、管理等是異常復雜的工作,靠單個業主或資本家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往往已無法勝任。這時資本家只得把企業的經營管理權讓渡給具有專門才能的人,而那些具有經營管理才能的人卻不一定具有開辦企業所需的資本。在這里,不是誰有財產誰經營,而是誰有能力誰經營。馬克思在談到資本主義信用制度下即使自己沒有財產的人也能夠作為“可能的資本家”得到貸款時指出:“一個沒有財產但精明強手、穩重可靠、經營有才的人,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成為資本家”,“這種情況雖然不斷地把一系列不受某些現有資本家歡迎的新的幸運騎士召喚到戰場上來,但鞏固了資本本身的統治,擴大了它的基礎,使它能夠從社會下層不斷得到新的力量來補充自己”,“一個統治階級越能把被統治階級中的最杰出的人物吸收進來,它的統治就越鞏固,越險惡”(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679.)。對于股份制企業來說,其中“單純的經理”連借入資本都可以沒有,這有利于把那些本身并無多少資本但具有專門經營才能的優秀人才吸引進來,讓他們得以施展才華,并經受鍛煉,在實踐中很快成長。
6.股份制能分散風險,并控制和操縱社會資本。馬克思認為,商業銀行用貼現、貸款和發行銀行券使固定起的資本暫時得到自己的運用,股份制則把游資固定起來。例如,鐵路股票可以非常自由地流動,但這些股票所代表的資本,即投放在鐵路建設上的資本卻是固定的。如果企業在購置廠房和機器設備方面投放的資本和用于支付工資、購買原料的資本不相適應,他就不得不馬上關門,幾乎每一次經濟危機都同游資和固定起來的資本之間應有的比例關系遭到破壞有關。不可否認的是,在工業上運用股份制的形式,標志著現代經濟生活中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方面,股份制顯示出過去料想不到的聯合的生產能力,使工業企業具有單個資本家力所不能及的規模;另一方面,在股份制企業中聯合起來的不是單個的人,而是資本。這樣,私有者變成了股東,資本的積聚加速了,特種工業巨頭出現了。特種工業巨頭只對其所有的那一大宗股票負責,而支配的卻是公司的全部資本,其結果,一方面,資本家投資的風險由少數資本家承擔變成了眾多股東共同分擔;另一方面,大資本家的少數資本控制和操縱著社會資本。
股份制對經濟發展也具有消極作用。
股份制的發展產生了一個食利者階層。由于股份制企業所具有的特定產權結構和運作方式,使資本所有者不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他們只是攬一點像公司董事或監事之類的閑差事,以“剪息票”和“拿紅利”為主,逐漸形成了食利者階層。馬克思指出,股份制企業的出現“再生產出一種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6.),“對于這些董事和監事來說,管理和監督實際上不過是掠奪股東、發財致富的一個借口而已”(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38.)。并且,董事或監事每出席一次企業會議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破產法庭進行的審理表明,這種監督工資照例和這種掛名董事實際擔任的監督成反比”(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39.)。
股份企業的發展助長了經濟活動中的投機和欺詐活動。由于股票的買賣價格與生產過程中發揮職能作用的現實資本無關,而取決于預期股息收入的多少、當時銀行利率的高低和市場供求狀況等。股票價格決定的特殊性使股票交易帶有相當大的風險性和投機性,由所有權證書如股票“價格變動而造成的盈虧,以及這種證書在鐵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就其本質來說,越來越成為賭博的結果”(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54.)。在這場賭博中,小魚為鯊魚所吞掉,羊為交易所的狼吞掉。因此,股份制“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了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6.)。
股份制的發展會引起貨幣市場及相關企業的混亂。股份制的發展一方面使資本大量集中,生產規模驚人地擴大,生產能力大大提高,但由于資本主義固有的基本矛盾,使生產的擴大遠遠超過社會對產品的需求,大量商品過剩,不能實現從商品到貨幣的驚險跳躍,這必然引起貨幣流通領域的激烈震蕩和混亂。另一方面,股份企業的發展使競爭更加激烈,更加不擇手段,一些股票投機者和大的集團為打敗對手,往往通過股票交易尤其是買空賣空等方式影響股票價格,造成對方破產。同時,股票所代表的資本是固定在建設項目上不能自由流動的,有的股份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往往采取股票摻水的方法使股票的發行數量與實際生產能力嚴重脫節,使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等各種比例關系遭到破壞,造成生產、流通的混亂。正常的比例關系和經濟運行秩序“被信用制度和與此相聯的聯合經營(例如股份公司)打破了。因此,貨幣市場的混亂會使這類企業陷于停頓,而這類企業反過來又會引起貨幣市場的混亂(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396.)。
股份制的歷史地位
馬克思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股份制的運動、變化規律,以及這種運動、變化規律與整個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的內在聯系,準確地把握其發展趨勢,從而對股份制的歷史地位進行了深刻評價。
股份制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社會主義聯合生產方式的一種過渡形式。在馬克思看來,股份企業的出現是現代最不尋常的經濟現象,標志著現代各國經濟生活的新時代;它的問世是時代的曙光,其重要意義不亞于歐洲產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的問世。股份制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社會主義聯合生產方式的一種過渡形式,是對私人資本和私人產業的揚棄,它使得私人資本取得了社會的性質。對此,馬克思分析說:“那種本身建立在社會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并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社會集中為前提的資本,在這里直接取得了社會資本(即那些直接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資本)的形式,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并且它的企業也表現為社會企業,而與私人企業相對立?!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3.)在這里,私人資本終結,“資本達到了它的最后形式,在這里資本不僅按它的實體來說自在地存在著,而且在它的形式上也表現為一種社會力量和社會產物”(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C〕.人民出版社,1980.22.)。隨著股份企業這種“社會企業”的發展和“對資本主義的私人產業的揚棄,它越是擴大,越是侵入新的生產部門,它就越會消滅私人產業”(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6.),因此,資本主義的股份企業,“也和合作工廠一樣,應當被看作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聯合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8.),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經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相互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這一轉變是資本所有權由私人性質向聯合生產者性質的轉變,是財產所有權性質的轉變,由此將引起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社會主義聯合生產方式過渡提供了形式上的手段和線索。
股份企業沒有超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它存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的范圍之內。它在本質上是聯合的資本家,而不是對資本家的否定。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本主義經營本質上就是私人經營,即使由聯合的資本家代替單個資本家,也是如此?!保ㄗⅲ厚R克思.資本論: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5.272.)
股份企業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范圍內的自我揚棄。在股份企業中,資本的私人性質直接表現為社會化的形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股份企業在保存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同時,又否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體地說:
第一,從資本所有形式上看,股份企業的出現使原有單個私人資本轉化為聯合的社會資本而成為股份資本,股份資本取得了對他人資本和社會勞動的支配權,使它作為社會資本而與私人資本相對立,因此是“作為私人財產的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范圍內的揚棄”(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3.)。
第二,從企業組織形式上看,股份企業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方式上,并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集中為前提,是一種聯合的生產和經營組織形式,因而表現為社會企業形式,是在“資本主義體系本身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私人產業的揚棄”(注: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496.)。
篇3
【正文】
哲學的經濟學分析和經濟學的哲學概括,是馬克思理論研究中極其重要的內容,體現出豐富的方法論思想。認真清理和總結這些思想,無論對于我們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還是分析現實經濟問題,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借鑒意義。
一、客觀性與主體性的統一
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既非單純經濟學也非純粹哲學,而是在融合兩者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質科學。這種“新質”,就在于它打破了當時的一些哲學家和經濟學家考察經濟問題的方法:或者從主觀概念、理性原則出發剪裁、套用客觀經濟現實,否認后者是前者的基礎;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觀經濟現象的表層,否認作為主體的人的認識、實踐的能動創造性。前者是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后者是機械唯物主義的經濟哲學方法。
馬克思對唯心主義經濟哲學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經濟哲學研究成果《哲學的貧困》中就有著充分的體現。他批評蒲魯東從普遍理性出發建構經濟學的哲學體系,把經濟范疇視作“不依賴實際關系而自生”的思想,不過是一種先驗的唯心主義的經濟哲學。而他關于經濟學要能夠真正揭示現實經濟生活的本質和規律,就必須跳出哲學的圈子研究經濟現象的思想,則蘊含著從經濟現實、物質生產出發的唯物主義經濟哲學思想。同時,對庸俗經濟學思想的反思,使馬克思意識到,經濟哲學要走出“在表面的聯系內兜圈子”,對“最粗淺的現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釋”的誤區,就必須突破以往的理論,在面對現實的同時發揮主體能動性,沖破思想障礙,敢于進行理論創新。
集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之大成的《資本論》,既與馬克思立足于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的現實,從現象分析中揭開資本主義社會結構、關系、運行機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謎底”有關,又與馬克思在充分吸取以往和當時的經濟學、哲學思維成果基礎上,善于走出哲學和經濟學各自的理論藩籬,在綜合兩者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不無聯系。正因如此,馬克思才最終實現了其哲學與經濟學成果——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論的有機統一。
縱觀馬克思一生的經濟哲學研究,他不是躲進書齋給自己設定純抽象思辨的命題,在主觀玄想中構造體系,而是立足經濟現實,捕捉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不囿于“現存”和既有的方法、結論,而是讓“思想的閃電”在劃破理論的迷霧中,揭示現實經濟生活的真諦。
今天,雖然時代的巨變使經濟哲學研究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與馬克思那個時代有了極大差異,但馬克思當年從客觀性與主體性相統一的角度研究經濟哲學的思路和方法,仍能為我們從事當代經濟哲學研究提供有益的啟迪。在此,不妨借用馬克思的一句名言:經濟哲學要想成為“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就必須“不僅從內部即就其內容來說,而且從外部即就其表現來說,都要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同時,要充分發揮主體特有的能動性,破除陳舊的傳統觀念,解放思想,敢于創新,與時俱進。
二、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科學性與人文性,分別從物與人的角度,體現了人類對世界的兩種基本態度和價值取向,前者強調客觀性和事實評價,后者強調主體性和人文關懷。馬克思經濟哲學研究的對象,無疑是“現實的人”。馬克思認為,“現實的人”既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又是能動的、有價值、理想追求的主體。因此,經濟哲學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應是科學性與人文性的辯證統一。在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科學性與人文性的這種辯證統一,體現得尤為徹底。
馬克思既反對從所謂“純粹的客觀性”或單純的技術理性、經濟模式出發考察經濟現實的做法,認為這種撇開主體的人和缺乏對人的價值需要、利益要求、地位體現、發展愿望的人文關懷的理論,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和單純“經濟人”;同時,又反對從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義出發考察經濟現實的做法,認為這種拋棄客觀的物和缺乏對客體分析的“人文關懷”,只能使人成為虛假的主體和片面的“道德人”。與資產階級經濟學或哲學不同,馬克思經濟哲學的獨到之處,在于他在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結構和人類社會歷史的本質時,把它們視為以人的生產實踐為基礎和中介的合規律的過程,強調無產階級解放之路的尋求,首先必須深入到客觀的經濟底層,同時,又關注現實的人尤其是無產階級的地位、處境、命運和出路,認為自己的理論就是為“倍受壓迫”的那個階級提供解放的精神武器。因此,在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中,對“人”的探討既以對客觀事實的科學研究為基礎,又以對人的價值追求和發展要求為目的;對“物”的探討既以人的價值取向為參照,又注重從物的基礎、本源角度探究人文關懷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今天,借鑒馬克思科學性與人文性辯證統一的方法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有助于我們關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經濟增長、轉型、變化、發展的現狀、歷史和未來趨勢,立足科學的實證經濟學,從人化了的客觀世界中認識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基質及其本質規律,為理解和滿足人的價值需求、人生的現實性、時代的變易性、社會生活的真偽性,以及準確定位與之相應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觀依據;同時,也關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體現自身價值、發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運用科學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人的價值要求的客觀范圍和內在層次,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質世界中看到自己的價值,體現生存的意義,感到人生的溫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具體言之,經濟哲學要研究宏觀的經濟增長與人的發展、社會進步三者間的關系,研究微觀的諸如經濟發展、轉型引發的利益與價值、公平與效率等矛盾,以及道德與經濟、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經濟乃至社會心理與經濟等等之間的關系問題。三、決定性與選擇性的統一
決定性與選擇性則側重于從實踐角度表述主客關系。決定性即承認人類社會歷史及其經濟運動是有自身規律可循的自然歷史過程;選擇性即承認社會歷史及其經濟運動又是歷史主體的人有目的的活動過程。前者肯定客觀世界和其規律的必然性及其對人的制約性,后者肯定主體的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認為作為歷史主體的人一身兼任“劇中人物”和“劇作者”雙重身份。因此,人類社會歷史和經濟運動的規律,是通過現實的人的有選擇的能動性活動而得以實現的。人的實踐是聯接兩者的中介,正是在實踐基礎上,兩者達到了辯證的統一。經濟哲學研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過對經濟現實的理性考察,為發揮人的自主能動性提供理論根據,因此它應當從決定與選擇的統一角度,研究作為客體的世界與作為主體的人之間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這種統一在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中,同樣得到了體現。
在馬克思看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陷入純實證經濟論和蒲魯東陷入純思辨的經濟論,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離開歷史的主客體關系來考察經濟問題,沒有看到客觀經濟規律既是人的能動實踐的結果,因而人在它面前并非束手無策;但經濟事實作為既定產物又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制約性,因而人在它面前不能隨心所欲。由于不能正確認識經濟活動中決定性與選擇性的統一關系,導致他們或者陷于機械決定論,視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為“永恒之手”,完全制約著人的活動;或者陷于唯心能動論,視個體理性、“社會天才”的自由意志為解決經濟矛盾的靈丹妙藥。與他們不同,馬克思一方面認為社會的、歷史的物質活動是人類生產實踐、經濟生活的根本內容,生產力是在人類從事生產的經濟活動的歷史過程中積累、創造的物質力量,而不是自身無前提的先驗假設;同時又認為人類生產實踐是主體的人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生產力是人的實踐能力的物化,生產關系是人為適應生產力而創造的結果。這樣,馬克思通過物質生產實踐作為歷史的主體與客體的基礎和中介,科學地預示了人類社會歷史和經濟活動,是歷史決定論和歷史選擇論的統一。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上述方法考察當代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和制訂新世紀現代化戰略決策,有助于我們走出“超越論”和“循序論”的兩極,既立足于“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研究諸如中國與世界體系的聯系與交往中,經濟的調整、重組、改革、開放等關系;又充分發揮主體的能動創造性,在歷史的決定性與選擇性的交錯點上“抓住機遇”,切實把我們的事情做好。借鑒馬克思的上述方法研究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有助于我們走出“人類中心論”或“生態決定論”的兩極,進而深入研究諸如經濟增長與自然成本和生產效率、人口生產與物質生產,社會發展中的物質生產、人口生產與精神生產,自然發展與社會發展,以及社會生產和再生產與自然可再生性發展等等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
四、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統一
共時性與歷時性,是分別從靜態與動態、橫向與縱向的維度考察社會結構及其形態的視角。前者側重于以特定社會經濟運動的系統以及系統中要素間相互關系為基礎,把握社會結構;后者側重于以社會經濟運動的過程以及過程中的矛盾運動發展的規律為基礎,把握社會形態。運動通過靜止表現出來,相對靜止中有永恒的運動。因此,共時性與歷時性兩者有著辯證統一的關系。
上述理論在馬克思經濟哲學中,具體體現為他的“有中介的社會生產體系”觀:社會就其靜態存在看,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就其動態展開看,是生產力發展改變生產關系及其一切社會關系。生產方式作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中介,既為生產力所決定又決定生產關系,既具生產力功能又具生產關系價值,是共時性與歷時性的統一。人類社會特定結構及其整個歷史運動,既是一個以生產方式內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系統,又是一個由生產方式運動推動的過程。因此,社會結構與社會形態統一的基礎,在于社會的生產方式。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上述觀點研究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助于我們既從歷史的、現實的國情出發,又把它置于“世界歷史”、“全球化”的國際背景中;既從我國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出發,又聯系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總趨勢,從而既看到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因其中介性,可以共存于兩種社會制度之間并互通互補,生產的技術層面構成生產方式的基礎,經濟體系以它為坐標系,經濟形態的依次演進從根本上決定所有制形態的一般發展,因而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市場經濟發展階段不可超越,中國必須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市場經濟;又看到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的中介性必然與一定的經濟關系、社會制度結合,生產關系的社會層面決定社會的基本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態可以反映相同的經濟形態。因此,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是可以超越的,中國實行的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應該而且必然是社會主義的。
五、實證歸納與理性概括的統一
實證歸納與理性概括的統一,是馬克思經濟哲學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論思想。它體現為馬克思的經濟哲學不僅從經濟現實出發,在研究經濟現實中進行哲理的分析推論,并從中引出世界觀、方法論的結論,而不是止步于實證歸納;而且在對經濟現象進行哲理的分析與揭示中,融入經濟的實證使之有根有據,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繹。
還在馬克思創立經濟哲學之初,他就批判地審視了當時的經濟理論,既反對蒲魯東用先驗原則、抽象哲學理念投射經濟現實,認為這只能導致“可笑的哲學”;[9]又批評一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停留于純粹經濟事實的膚淺表述和實證歸納,認為其不從經濟關系的社會歷史性考察、深究經濟現象的本質,導致了他們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固定永恒的規律的唯心史觀結論。而馬克思《資本論》中貫串始終的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分析與綜合、演繹與歸納的方法,則是他融合經濟學實證性與哲學思辨性的結晶。雖然這部研究資本主義的巨著側重于分析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但這種分析卻既因哲學唯物史觀的運用而使經濟學的實證分析,超越了純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強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經濟學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的實證而使哲學的邏輯推演,超越了純思辨的抽象論證而具有透徹的經驗說服力,從而使它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任何單純的經濟學著作或單純的哲學著作??v觀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思想,其哲學與經濟學在相互交融基礎上達到了辯證統一。如同勞動、分工、生產力、生產關系既是經濟學又是哲學的基本范疇一樣,馬克思的經濟哲學理論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既是社會的、歷史的、哲學的經濟學,又是經濟的社會學、歷史學和哲學。
今天,借鑒馬克思的哲學理性思考和經濟學實證分析統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構當代中國經濟哲學,必須做到:一方面,在探討諸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等具體問題時,必須運用世界歷史理論、社會形態論加以理性抽象而不能止于經濟范式、技術模式、操作手段等經濟學的表層。另一方面,在深化諸如的社會結構論、形態論、本質論、動力論等基本理論時,必須結合和依據世界、中國的社會經濟變化現狀和趨勢,以及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問題加以經驗證明,而不囿于抽象的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更重要的是要在融合兩者特征的基礎上,創建出既不因滿足于繁榮表象而對自身功能產生幻化、又不因囿于空洞思辨而對自身功能產生懷疑的,既適合又能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實的經濟哲學理論。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0,149.
資本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466-46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篇4
關鍵詞:馬克思;博士論文;自我意識
一、博士論文的寫作背景
在馬克思求學時期,有著被稱為后黑格爾時代的學術背景,所謂后黑格爾時代,就是說,當時黑格爾的哲學已經在整個德國古典哲學中到達了頂峰,以至于以后的學術都要籠罩在黑格爾的思想光輝之下。因此,在那個時代,如果要在學術思想上有所建樹,必須要對黑格爾進行完全的徹底的思想批判或者說思想轉變。
除了在當時廣闊的思想背景之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寫作還有具體的學術背景,即青年黑格爾派將黑格爾哲學中的自我意識的因素作為哲學的核心概念從而試圖重新解釋黑格爾的哲學思想。馬克思在1840年至1842年間主要受青年黑格爾派代表鮑威爾自我意識哲學的影響,正如羅森所指出的:“鮑威爾對馬克思博士論文主題的選擇以及對該文所提出的見解是有影響的?!雹僦郧嗄旰诟駹柵扇绱酥匾曇帘邙F魯哲學、斯多亞哲學、懷疑論哲學,是因為他們認識到后黑格爾的哲學時代與后亞里士多德時代的相似性,從而這三個代表中挖掘出來自我意識的因素。所以說青年黑格爾派關注自我意識哲學,不光從學術角度出發,更是從現實角度出發。
二、從伊壁鳩魯的自我意識到馬克思的自我意識
博士論文全名叫《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大約撰寫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底。關于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在以往的哲學史研究中是一片空白,盡管黑格爾對后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做過宏觀性的概括,但沒有將這一時期的哲學同古希臘精神生活的整體聯系起來,所以馬克思在博士論文的序言中,非常自信的說道:自己解決了亞里士多德后這一哲學的問題,而且著重強調了伊壁鳩魯派、斯多葛學派、懷疑派這三大后亞里士多德時期哲學的偉大意義,指出“這些體系是理解希臘哲學的真正的鑰匙”。這些都揭示著馬克思研究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意義和目的就在于,反對神學對哲學的評判,以確立哲學的獨立性以及在人類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這正是人類自我意識的體現。
首先,馬克思首先轉述了自古希臘羅馬以來對于伊壁鳩魯的各種非難,即將伊壁鳩魯看成一個十足的抄襲者,而又是個蹩腳的抄襲者,正如萊布尼茨所說:“關于這個偉大人物(德謨克利特),我們所知道的東西,幾乎只是伊壁鳩魯從他那里抄來的,而伊壁鳩魯又往往不能在他那里抄襲到最好東西?!雹隈R克思在總結二者的差別時說:“這兩個人在每一步驟上都是相互對立的?!薄岸谶@些對立中似乎存在這某種顛倒的情況?!雹鄱@種“顛倒的情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蘇格拉底的自然哲學和后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的區別,一個關注外界,關注自然;一個退回自身,追求內心平靜。所以說,實質上,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是自然哲學與倫理學的差別。
其次,馬克思總結了伊壁鳩魯原子論的三種原子運動的形式:原子直線下落運動,原子偏離直線運動,原子相互排斥運動。其中,原子的偏斜運動是伊壁鳩魯的原子論不同于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所獨具的內容。馬克思認為,在伊壁鳩魯看來,并不是說原子的直線下落運動才是常態運動,原子的偏斜運動本身也是常態的運動。而且,原子和原子的運動是不可分割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在原子中未出現偏斜的規定之前,原子還根本沒有完成?!雹芸梢哉f,原子之所以被稱為獨立的原子,正是由于原子進行了偏斜運動,而這種偏斜運動是必然的,不為外在所決定的,而是出于自身的根據作偏斜運動。伊壁鳩魯關于原子運動高于德謨克利特的原因就在于,在確立原子獨立性上,他不但承認物質的規定性,又承認形式的規定性。伊壁鳩魯的原子論體現著的是一種自我意識因素,所以說他們兩人的原子論之間的差別的實質是自然哲學同自我意識哲學的差別。
最后,是關于天體的問題。伊壁鳩魯對于天體的認識不僅僅同德謨克利特,甚至于與整個古希臘哲學都是對立的。他對于傳統觀點天界的永恒性持否定的態度,試圖打破人們對于神靈的迷信和崇拜。延伸到原子論上來看,伊壁鳩魯是這樣為原子下定義的:“原子是具有獨立性、個別形式的物質。”⑤所以說原子的概念借助天體得以實現,原子的概念蘊含這彼此矛盾的物質與形式、存在與概念,而正是這種矛盾,自我意識才會形成,從而將原子論的理論形態上升到自我意識哲學的理論形態。天體理論是伊壁鳩魯哲學的靈魂,自我意識是伊壁鳩魯哲學的核心。
三、對自我意識哲學的拓展性理解
縱觀整個博士論文,馬克思通過比較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差異,給予自古希臘以來遭到眾多哲學家非難的伊壁鳩魯以,挖掘出伊壁鳩魯哲學中蘊含著的自我意識思想,從而揭示了這種自我意識思想的歸宿。盡管此時,馬克思還沒有形成關于唯物史觀的思想,但是他的博士論文透露出的自然觀,物質觀,自我意識思想與以后唯物史觀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博士論文是我們研究馬克思唯物史觀思想一個不可忽視的角度。博士論文的意義還體現在打破了必然的決定論的偶然的選擇論。每一個原子都是一個個體,原子的偏斜運動體現了自由的意志,就如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都是自由的。世界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正是因為這種偶然性人才能自由的選擇。馬克思正是看到伊壁鳩魯哲學中追求自由,崇尚自由,敢于挑戰神靈,挑戰命運。這對以后馬克思對于全人類的解放以及自由全面平等發展的思想有著重要意義。
最后,盡管博士論文時期的馬克思是一個受黑格爾影響的唯心主義者,也深受青年黑格爾派的自我意識哲學的影響,但他在自我意識方面是超越了青年黑格爾派,而在哲學的現實性上是超越了黑格爾的。在對哲學與世界的關系上,馬克思提出:“世界的哲學化同時也就是哲學的世界化,哲學在作用于世界時,把自己的原則強加給世界,使世界理性化,成為哲學的世界。與此同時,世界與哲學的融合,把自己的時代實質轉給了哲學,促使哲學成為世俗化的哲學。哲學作為人的自我意識永遠具有一個雙刃的要求,一方面對著世界,另一方面針對著哲學自身?!雹拚纭毒瘳F象學》是黑格爾全部哲學思想和秘密的發源地一樣,博士論文對于馬克思亦是如此。正是博士論文所展示出的獨到內涵,才使日后馬克思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可能。(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學院)
注解:
① 茲維.羅森.布魯諾.鮑威爾和卡爾馬克思.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177
②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③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④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
篇5
關鍵詞:伊壁鳩魯;德謨克里特;必然;自由
馬克思看到,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對原子理解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德謨克利特的原子直線運動、排斥運動只是產生在原子間的外在的、強制性的運動,但是這樣一來,經過無窮遞推也無法解釋原子自為的運動到底是什么,源于什么的問題。如馬克思所言“德謨克利特只是從現象世界的差別的形成這個角度,而不是從原子本身來考察原子的特性的。”更為重要的是,德謨克利特關于原子直線運動和排斥運動的理論,只把原子看成是被一個定在所規定的另一個定在,是單純由空間規定的彼此外在的關系,這就忽略了原子本身的堅實性、原子的內部矛盾,從而摒棄了原子本身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而“伊壁鳩魯的原子偏斜說就改變了原子王國的整個內部結構,因為通過偏斜,形式規定顯現出來了,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矛盾也實現了?!?/p>
對原子理解的不同出發點,形成了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對于原子構成世界的理論差異。馬克思通過對盧克萊修對伊壁鳩魯的評價間接表達了自己原子偏斜創造世界的觀點,認為正是由于原子的偏斜,原子間才有了沖擊與碰撞,世界才得以形成。世界的多樣性在原子偏斜理論中得到了最原初的論證。在這一點上,德謨克利特的原子直線下落的結論是無法達到的?!鞍炎鳛椤驹丛瓌t的原子同作為‘元素’即基礎的原子區別開來,這是伊壁鳩魯的貢獻?!?/p>
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兩位哲學家生活的進一步解讀,逐步為我們剝開了他們的唯物主義中人與世界對抗抑或和諧的關系的微妙差別。德謨克利特從世界多樣性的現象來界定原子,從外在空間規定和“元素”的意義上來理解原子,看不到原子本身具有的自在自為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無法真正把握世界多樣性的和諧內涵。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下降只作直線運動,這種思想折射到他對世界的理解中表現為單一、表面。他看到的只是必然性統治了世界,人受到必然性規律的支配無可奈何。伊壁鳩魯從原子作為本原的角度來理解世界,規定了原子本身在直線運動外還會發生一點點偏斜,原子具有自在自為的矛盾對立統一運動。伊壁鳩魯的這種思想反映到對世界與人的關系的把握上,即相信世界在原子的偏斜運動中產生必然性的同時也產生著偶然性,人本身是自由的。
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同樣是唯物主義者,但是,由于對世界與人的關系上的不同理解而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德謨克利特認為人為必然性所支配,人的感覺妨礙了對必然性規律的認識,感性世界是主觀假象,他懷疑所有感覺到的東西。德謨克利特的一生是對世界充滿懷疑與探索的一生。他致力于追求超越感性知覺的真實性,一生的足跡走遍半個世界,求學不倦。為了不使感性的目光蒙蔽了理智,他甚至弄瞎了眼睛,最后,帶著對知識的絕望離開了人世。伊壁鳩魯則恰恰相反,他認為人面對世界并非完全是必然性的奴隸,世界充滿偶然性,人在世界面前能夠獲得愉悅。他熱愛哲學,熱愛思考,相信自己對事物的感覺與思考,致力于從哲學思考中獲得快樂,伊壁鳩魯認為快樂的最終目的“是指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紛擾”追求肉體與精神的和諧。伊壁鳩魯尋求生活的自足,一生僅為探望朋友外出了兩次,在臨終前,他洗了熱水澡,喝了葡萄酒,安然而平靜地離開了世界。伊壁鳩魯由于其對快樂的理解與生活的方式被稱作為“逍遙學派”。
篇6
恩格斯也說過這樣的話:古代語和現代語“……在目前(資本主義的——作者)社會制度中仍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縱然它們還并沒有多少可能性去超越民族的界限……”
列寧不止一次地著重說:“……誰想要知道敵人,那就應該在敵人的國家里觀察和研究……”也就是說要知道敵人寫些什么,講些什么和做些什么,而外國語的知識便是認識敵人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在他們自己的整個生涯中從不曾停止過在古代語和現代語上面的工作。
這在中學畢業證書上,這些偉大的人物已經表示出他們怎樣認真地學習語言,在學校里怎樣知道廣泛地去應用它們,馬克思在一八三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收到的脫里爾舊制中學(八年)的畢業證書上面,在成績表中關于語言知識曾是這樣表示了的:
“A,德文方面,文法及作文均甚優良。B,拉丁文方面,翻譯及注譯亦佳,……會話則已達到滿意之速度矣。C,希臘文方面,知識與熟練程度與拉丁文略同,……。D,法文方面,文法頗佳,……口頭號敘述有若干之進步?!?/p>
一八三六年在恩格斯的愛里倍爾費達中學的畢業證書上,關于古代語與現代語也同樣地被給了相當高的評價。在列寧的中學畢業證書上我們看到除俄文外的四種語言——拉丁文、希臘文、德文和法文——的成績。
中學畢業以后,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更加熱烈地和深切地繼續研究各種語言。從舊制中學出來,經過三年,在一八三九年四月二十七—
—三十日。恩格斯曾經在給威廉·格萊倍爾的信上寫著他開始讀古代希臘文和繼續研究拉丁文,然后預備讀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和荷蘭文。因此拉發格稱呼恩格斯為“數國語言對照讀本:——那就是說精通許多國語言文字的人,不是沒有理由的。
關于馬克思的一切,可以從他自身的工作上去認識和證明他是一個卓越的語言通,李卜克乃西寫過:“他為《紐約論壇報》所寫的論文是用標準的英語寫的。他的《哲學之貧國》一書是用標準的法語寫的……
而關于列寧,則康斯坦丁諾瓦、克魯普斯卡亞曾經寫過:“列寧……很好地知道德文、法文、英文……以及用這些文字從事翻譯,讀過波蘭文和意大利文……”(一九三七年九月五日真理報)此外他還知道拉丁文,希臘文及斯拉夫文。
這樣看來,我們偉大的導師們是怎樣精通許多語言呵!那末,我們在這里應該向他們學習些什么呢?
首先應該學習的乃是馬克民、恩格斯和列寧在這一工作上的共同的原則性的立場。
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卓越的共同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上他們強調著說“……無論思想也好,無論語言也好,自己并不能稱成獨特的界限……實質上它們只不過是實際生活表現而已。”
創始者們的這個天才的見解完全駁倒了許多資產階級的學者,他們以為語言是可以超出于一切社會進化的聯系之外去從事研究的。在全部發言上熟悉了一定民族的語言,只能作為研究這個民族的進化歷史、它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等特性的準備(或者同時研究)。
這就是我們的導師們研究語言的方法。
不但如此,恩格斯在他和杜林的論戰別指出一定語言的實際研究不能夠從科學方法和廣義語言學中割裂開來,我們的導師們無論何時都不容許那種割裂,而且辛辣地嘲笑了蔑視語言學價值的人,他們僅是形式地研究語言,并不在它的科學原則上真實地工作。
照威廉·李卜克乃西的回憶錄所寫,馬克思
深入地從事研究一定語言的起源,進化和結構。這一點在馬恩自己的文章中也可以找到證據。他們的幾十封和幾百封來往的信件,都是關于政治的,哲學的和文學問題的指示,同樣也包括了語言的問題。
關于列寧,克魯普斯卡亞回憶道:“……卓絕地知道基本的歐羅巴語言,他整個的生涯都是不倦地繼續努力去通曉它而達到精巧的地步,這就使他能夠證明每一種這些語言的本質。有一個時候,他曾是辭學的熱烈研究者,并且不止一次地使我吃驚于他在這一方面上之有規律的和不放松的把握?!?/p>
現在我們就要談到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在研究外國語言時所利用過的實際方法。
從他們的傳記和文章里,我們就知道他倆很快地就學會了各種不同的語言。譬如在一八六九年十月二十四日恩格斯寫信給成克思說為了研究費來格夫斯基所著的俄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他要介紹一個多年替他翻譯俄文書報的巴爾克格依姆去幫助他,但是馬克思決定用他固有的熱情自己來學俄文,而就在一八七年二月十日,即是說經過的約摸五個月辰光,他寫信給恩格斯說:“費氏的書我已經讀了一百五十頁了,這是報導真實的俄國經濟情況的第一步著作?!边@樣地學會了俄文,馬克思就常常用原文來讀俄國政治和經濟的書籍。恩格斯學會語言更迅速了,他在一八五二年三月十八日給馬克思的信上寫著:“……二星期來,我勤勉地用功于俄文方面,現在已經很好地學會了文法,再給我二三個月的時間以增加一些必要的語匯,那末我就可以著手另外一種語言的學習了……”。
列寧也善于在很短時期內學會新的語言。
那末,他們是經過怎樣的道路,用怎樣的方法以達到成功的呢?當然,我們這些偉大的導師們,他們獨創的天才和豐富的記憶力是起著重要的作用的,可是在許多地方,也是由于他們用了最合理的方法去工作的結果。
這一切不得不首先注意到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起先并不耗損大量的時間去學會一切細致的發音,去研究大量的文法規則和去強記住很多很
多的單詞語匯。這并不是說他們不重視研究外國語的這三個重要的要素(發音文法語匯)而是他們一開始就在書本和工作中,從原文上去把握這些要素,他們一開始就直接地從他們決心要學的文字上,照原文閱讀。
篇7
[論文摘要]當今世界,科技已成為推動經濟的第一要素,不少人開始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質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認識馬克思關于科學勞動的理論,并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科學勞動的性質和范疇的認識,對于堅持和發展勞動價值論,正確評價科技工作者的勞動貢獻和促進我國科技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原子能的運用、海洋技術、生物科技和空間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提高,個人計算機的運用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標志著人類已經進人了一個新的信息經濟時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進步已取代資本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60%—80%。為此,有人開始懷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已經過時,應該用所謂的“科技價值論”或“信息價值論”取代勞動價值論。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一、馬克思關于腦力勞動和科學勞動的論述
學術界有人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歸為體力勞動價值論,認為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中只有體力勞動創造價值,腦力勞動并不創造價值,這是毫無根據的。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恰恰在于它把各種不同的勞動,因而也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或者說,把以腦力勞動為主或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各種勞動分離開來,分配給不同的人。但是,這一點并不妨礙物質產品是所有這些人共同勞動的產品。這表明,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既包括體力勞動,又包括腦力勞動。
馬克思也非常重視科技和管理等因素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他在關于“總體勞動”的論述指出:“隨著勞動過程本身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勞動者的一個器官,完成它所屬的某一職能就夠了。馬克思又指出:“在總體勞動過程中,有的人用手工作,有的人用腦工作,有的人當經理、工程師、工藝師等等,有的人當監工,有的人當直接的體力勞動者或做十分簡單的粗工,于是勞動能力的越來越多職能被列在生產勞動的直接概念下?!庇纱丝梢?,馬克思從未認為只有體力勞動才創造價值,而是也強調腦力勞動和科技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馬克思高度重視科技勞動在價值形成尤其是決定價值量大小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商品的價值量也不變,但是,生產商所需要的時間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每一變動而變動。勞動生產力的變動是由多種因素決定。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的應用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瘪R克思不僅肯定科學技術在價值形成和對價值量大小的決定作用,還特別重視它在創造社會財富中的決定性作用。他說:“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的取決于在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的取決于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動因的力量,而這種動因自身—它們的巨大效率,又和生產它們所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取決于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
二、科學技術是否創造價值
自馬克思提出勞動價值論后的近兩百年間,人類已經經歷了兩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帶來了社會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的迅速提高,人類正在迎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來。如果說前兩次科技革命把人類從體力勞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的話,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即將到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則是把人類從腦力勞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極大的增強了人類的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科學技術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20世紀初,社會經濟的增長只有5%到2.0%是靠科學技術獲得的,而目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中的科技貢獻率已高達60%以上。據統計,美國國民收人的50%,工業產值的58%,都是靠信息技術取得的,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科學技術是否創造價值?
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學技術在價值形成和財富創造中的重要作用,肯定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他同時指出,科學技術只是潛在的生產力。科學技術在生產過程中是作為非實體要素發揮作用,只有與生產過程中人和物的因素相結合,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科學技術通過以下三條途徑轉化為現實生產力:(1)物化為先進的勞動資料,使勞動資料中的動力系統、機具系統、運輸系統和信息系統更為先進。(2)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擴大了勞動對象的范圍,提高了勞動對象的質量和利用率。(3)通過學習和培訓的途徑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高素質的人和高效能的物相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由此可見,新科技通過作用于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進人勞動過程,這就是說,科學技術本身不會創造價值。
馬克思分析了科學技術物化對象的機器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人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力的這種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勞動消耗換來的,這一點卻不是同樣一目了然的,但同不變資本的任何其他組成部分一樣,機器不創造價值,但它把自身的價值轉移到它所生產工藝的產品成本上。先進技術的物質載體—機器只是生產價值和剩余價值的源泉,它本身不創造價值,只是把價值轉移到它生產的產品上,成為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科學技術和作為科學技術物化形式的機器設備本身不創造價值,創造價值的只是科學技術發明者和創造者的科學勞動,只有勞動才是價值的唯一源泉。
三、科學勞動的概念及其范疇
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中的運用是同科學勞動分不開的,科學勞動作為人類社會生產勞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價值創造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直接勞動在生產過程中越來越變成為一個從屬性的因素。
按照馬克思對科學勞動的論述,所謂科學勞動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直接用于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的創造性勞動。這是一個對科學技術的認識、發現、發明、創造的過程,這種科學勞動的成果一般表現為知識形態的科學技術,表現為潛在的生產力。二是把科學技術用于生產過程的創造性勞動。這既是運用過程,也是繼續學習和研究的實踐過程,是從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傊?,科學技術不是憑空產生的,是人類勞動的產物,來源于人的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它不只是少數人或一、兩代人勞動的結晶,而是人類世代相傳長期勞動的結晶,它不僅表現為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和分析,更表現為對客觀事物本質的探索與研究。 在當今知識經濟和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萍紕趧訉萍脊ぷ髡邉撔履芰Φ囊蟾鼮橥怀?。據統計,近20年來。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書籍約有60萬種。平均每分鐘就有1 157種書籍出版;每年發表的自然科學論文約有500萬篇,平均每天就有13 699篇論文出現,每年登記的發明創造專利在30萬件以上,平均每天就有833件專利問世,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須盡可能多讀書,多掌握信息,才能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憑借其創造力做出具有創新性的科學成果。
由此可見,科學勞動不是一般的腦力勞動,是一種要求高的創新性勞動,是掌握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勞動者所進行的腦力勞動,是高級或超高級的腦力勞動。
隨著科學實踐的發展,為了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應把創造價值的科技勞動的范圍加以擴展。過去,僅把企業范圍內的科技勞動視為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現在看來,這個范圍太狹窄了。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認識的一個關鍵,就是要看到我們當今的現實和馬克思設想的存在較大差異,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結合馬克思關于總體勞動的論述,擴展生產勞動的范疇。理論界比較贊同的觀點是:凡是一切與生產直接或間接有關的勞動,都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因此,我們應正視現實,擴展科技勞動的范疇,不僅企業的科技勞動,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內的全社會范圍的科技勞動,凡是進人市場交換的,都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這對于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規范收人分配都具有重要意義。高等教育也應列人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之列。高等教育不僅創造和形成價值,而且造就高素質的現代勞動力,為創造更多的價值奠定基礎和開辟道路。
四、正確評價科技工作者的勞動貢獻和收入分配
(一)科技勞動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1.創造價值
科技勞動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而且是較高級,較復雜的腦力勞動,比一般工人的勞動可以創造較多的價值,科技勞動之所以是創造高價值的復雜勞動,其原因在于這種勞動力的再生產和使用上的兩個特點,一是學習費用高,勞動力再生產投人大;二是勞動強度大,這不僅僅是因為競爭的經濟對科技開發的需求在時間上緊迫,而且是因為科技勞動是一種高創新性勞動,要求較高的勞動強度。因此也要求較高的勞動補償。
2.創造社會財富
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就會帶來社會財富(使用價值)的巨大增長??茖W技術的運用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單位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迅速增長,表現為較多的社會財富。
3.使企業獲得超額利潤
率先使用先進技術的企業將使其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仍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出售,從而獲得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
(二)正確評價科技工作者的貢獻,理順分配關系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盡管這幾年來在某些高科技領域取得了較大的突破,但科技整體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較為有限。我們必須正視這一事實,采取引進和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科技進步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
正確評價科技工作者的貢獻,理順分配關系,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1.首先要肯定科技工作者的勞動是創造價值的高級腦力勞動,理應獲得較多的報酬。
篇8
論文摘要:提出技術哲學研究要融入哲學主流和切近社會現實,必須定位于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自然改造論。在這樣的定位下,技術創新哲學研究又成為了整個技術哲學研究的關鍵內容。
一技術哲學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門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自然改造論
中外技術哲學研究大致經歷了30年左右的系統努力,雖然成果頗豐,但作為一門學科仍未進入“常規科學”階段,仍處于哲學研究的邊緣,仍未產生明顯的理論和實踐價值。針對這種困境,為了適應當今技術時展的要求,為了促進技術哲學研究的繁榮,中外技術哲學家對技術哲學研究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張加強技術認識論研究,通過科學哲學之門融人哲學主流;拉普建議研究技術變革的動力學;倫克和羅波爾主張建立一門“跨學科的實用主義的技術哲學”;費雷建議,技術哲學應聯合西方主流的哲學傳統思考技術;伊德認為,技術哲學研究必須適應變化了的技術文化環境,反思當代技術世界的新問題;米切姆指出,必須努力思考我們作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術(meta—technology);杜爾賓則呼喚行動主義,呼吁技術哲學家走進行動主義的領域,加入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行列中來;陳昌曙先生提出,技術哲學研究必須要有自己的學科特色、基礎研究和應用。
這些建議凸顯了兩個“問題意識”。其一,技術哲學研究如何融人哲學主流;其二,技術哲學研究如何切近社會現實。這兩個“問題意識”的確應是作為一門學科的技術哲學研究的“定向儀”,應是我們思考技術哲學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針。
技術哲學研究要融人哲學主流,要切近社會現實,主要取決于它選擇什么樣的學科主題。技術哲學研究的學科主題是什么,在中外技術哲學界有很大的爭論。筆者贊同這樣一種觀點:技術哲學是“哲學中的自然改造論”。從現代哲學的生活世界觀視角看,技術解釋有兩個基本觀點,即“技術是目的的手段”,“技術是人的行動”。這兩個基本觀點實質上是“一體的”。它們貫穿在雅斯貝爾斯關于技術的界定中,它們也正是海德格爾追問技術本質時首先“穿過的正確的東西”。技術是人的行動,具體地說,國內學者稱:“技術就是設計、制造、調整、運作和監控人工過程或活動本身”。國外學者稱:技術是“人們借助工具,為人類目的,給自然賦予形式的活動”;技術是“設計一實施”。說到底,“技術是做”,技術是屬于自然改造的范疇,技術的問題是實踐的問題。所以,技術哲學研究的學科主題本應該定位為“自然改造論”,即是研究“關于改造自然這個領域的一般規律”。
更重要的是,這樣學科主題的定位,不僅使技術哲學研究在整個現代哲學體系中有鮮明的特色和突出的價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會現實。一方面,馬克思在現代哲學的起始處要求“哲學家不僅要研究如何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馬克思提出的這項現代哲學研究任務至今遠未完成。可以說,要完成這項任務,就必須大力發展如此定位的技術哲學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學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題始終是缺失的,所以技術哲學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價值。另一方面,如馬克思所說,改造自然的物質生產實踐是人的第一個歷史活動,也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決定其它一切活動的實踐活動?!斑@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是整個現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礎?!彼裕赃@種實踐活動為研究對象的技術哲學必然能真正切近社會現實。
筆者不贊同,技術哲學研究應“以技術認識論為中心”的主張。這種觀點的理論預設是,把技術化約為一種“知識體系”,把技術問題歸之于認識問題,把技術哲學歸結為“技術認識論”。這種觀點,究其實質是那種“重視超然的理論思考,輕視實踐活動”的哲學傳統在今日技術哲學中的繼續。如上所論,現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論”?!白匀桓脑煺摗?,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動本身,研究其本質、要素、結構和形態,但并不排斥“技術認識論”。技術實踐活動中需要知識,有獨特的認識現象,技術認識論問題當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構成技術哲學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論”,應該從更好的哲學開始。在這里,“更好的哲學”就是馬克思實踐哲學。人們通常把馬克思在哲學史上所實現的哲學革命稱作“實踐轉向”。馬克思實踐哲學聚焦于“人的”“實踐的”“感性的”“現實世界”,以實踐活動作為其世界觀的支撐點,從人的實踐活動及其歷史發展出發去尋求人類解放道路。比較不同的生活世界觀,馬克思實踐哲學突出強調物質生活、實在的對象化活動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礎性,而其他現代哲學則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歸結為日常生活或日常語言交往,都將物質生活、人的對象化活動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馬克思實踐哲學才有一個科學的實踐觀,才能為“自然改造論”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學的理論框架。其實,由于其突出的“實踐轉向”,馬克思實踐哲學內在地包含了極其豐富的“自然改造論”思想。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進行“自然改造論”研究,不僅能使技術哲學作為一個哲學學科得以成長,而且也會推進馬克思實踐哲學的發展。如陳昌曙先生所言,“離開自然改造論,實踐唯物主義就會被架空?!?/p>
綜上所述,技術哲學要融入現代哲學的主流必須定位于“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自然改造論”。事實上,當前歐美技術哲學的發展已經有走向這一定位的端倪。與經典技術哲學家相比,美國當代技術哲學家伯格曼、伊德和費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現實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發現當代生活中存在著“裝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術制品與人的中介聯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聯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聯系(backgroundrelations)。兩人都專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沒有關注產生技術裝置或技術制品的技術實踐活動。比較而言,費恩伯格更關注技術實踐領域,他的“工具化理論”(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術制品成為社會的適用工具的實踐過程。當前,這種向現實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歸,在歐美技術哲學界已發展成為一場“經驗轉向”運動。它主張,技術哲學研究必須立足于對技術“內部”的認識,“必須基于對技術實踐本身的理解,即技術制品是如何被設計、開發和生產的。”目前,“技術哲學的經驗轉向”還是初步的,可以預見,其進一步的發展必將指向技術實踐論本身,必將使技術實踐論研究凸顯出來。因為只有這樣,技術哲學才能從“關注技術制品使用者階段(theuserphase)轉移到關注其設計、開發和生產階段”,[]才能真正打開“全新的研究領域”。這也意味著,這場在歐美興起的“技術哲學經驗轉向”只有徹底地走上“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自然改造論”之途,方能實現其目標。
二技術哲學研究的關鍵:技術創新哲學研究
一旦把技術哲學研究定位于“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自然改造論”,那么在技術哲學研究的眾多主題中,技術創新哲學研究就顯得特別關鍵和緊迫。它不再僅僅是屬于“技術哲學的應用研究”或“技術方法論研究”領域,而是屬于整個技術哲學研究的基礎??梢哉f,沒有深入的技術創新哲學研究,作為“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自然改造論”的技術哲學就難以真正確立。從建設“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自然改造論”的角度來看技術創新哲學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其一,從理論邏輯來看,技術創新是技術成為技術的實踐過程,技術哲學研究只有牢牢抓住這一技術形成的實踐過程,才能向技術“敞開”,揭示技術的內在本質。歷史上通常認為,技術是發明家的創造,而創造本身是一種無結構、無過程的心理頓悟,似乎是“來無蹤跡”、“帶有魔幻色彩”。這種技術創造的“恩賜說”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們對“技術內部的認識。現在人們則認為,技術從構思到社會的實際應用是一個復雜的創造性的技術與社會相互建構的過程。其中,技術的、經濟的、政治的、社會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終產生與社會相適應的技術、與技術相適應的社會。這個技術產生的實踐過程,這個技術成其所是的實踐過程,被稱之為“技術創新”??梢姡凹夹g創新”概念本身就意含著使技術創造過程“祛魅”,使其“物質化”而納入實踐范疇的意思,已經內在地向“技術內部”的認識敞開。所以。只有研究技術創新,才可能切實知曉技術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產生。實質上,德韶爾早就明確地指出了這一點他認為,技術哲學惟有研究技術創造活動,才能發現“技術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確地指出:“為了遇見技術的本質,我們必須到新形式首次被創造的地方去尋找。大規模工業生產只是類似于詩和音樂作品的復制和再生產,而只有在藝術家的創造活動那里我們才更接近于詩和音樂的本質。技術的核心是發明。只可惜,他把技術創造活動主要歸之于發明家的“內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確地把它視為物質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德韶爾這種原本正確的技術哲學研究思想,在后來的技術哲學研究中沒有被實行。從整體上看,實際的技術哲學研究“最驚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術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認真對待技術”的哲學家那里,德韶爾的這個思想才逐漸成為技術哲學研究的一個根本性的指導思想。
其二,從歷史實踐來看,技術創新始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軸心,技術哲學研究只有牢牢抓住這一社會發展軸心,才能向現實社會“敞開”,指導和推動現實社會的發展。在古代,這個社會發展軸心是隱含著的,可以從史前各種先王從事創造的傳說中窺其蹤跡,如《易·系辭》講中國先王伏羲作八卦、網罟,神農作耜耒,黃帝堯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現代,這個社會發展軸心是顯在的,種種事實顯示,技術創新是現代企業和社會的活力之源,是經濟發展、生產率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驅動力。技術創新正作為第一生產力、第一競爭力、第一戰斗力,成為世界各國企業家、政治家、軍事家頭等關切的主題。從歷史深處看,從宏觀上說,技術創新的體制化始于19世紀末,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技術創新已經發展成為當代社會物質生產實踐的創造性本體,越來越成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基礎和標志。從微觀上說,技術創新恰恰就是一個新的“制作社會”的形成過程。所以,研究技術創新,必將密切技術哲學研究與社會實際的聯系,從而促進實際社會問題的解決和發展。如果不“下沉”到“技術創新”層面,則技術哲學研究就不可能實現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學旨趣。譬如,芒福德、馬爾庫塞、弗洛姆提出的技術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現實社會的生活,則必須發展出相應的較為具體的人性化技術創新理論。
其三,從技術哲學自身發展看,技術哲學研究之所以分裂為工程的和人文的兩個對立的流派,主要是因為各自偏執于一端:工程的技術哲學,以技術發明為主要研究對象,只關心純粹技術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視了技術與整個社會的復雜關系;人文的技術哲學,以技術的社會影響為主要研究對象,只關心從人文社會的角度評價技術,往往對技術持敵對態度,而忽視了對技術自身的全面認識。由前所述,技術創新是技術成其所是的技術一社會過程,技術哲學研究技術創新,既能向技術“敞開”,又能向社會“敞開”。由此,研究技術創新可以在工程的技術哲學與人文的技術哲學之間架起橋梁,實現兩者的融通,從而為建立一種健全的、連貫的、一致的技術哲學奠定基礎。譬如,基于馬克思實踐哲學,研究技術創新實踐活動至少要包括“實踐結構論”和“實踐形態論”,而要研究這兩方面的內容就必須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視角結合起來,工程技術哲學視野中的“技術創新實踐結構論”必須有人文的透視,而人文技術哲學視野中的“技術創新實踐形態論”必須有工程的基礎。
另外,進行技術創新研究于我國技術哲學研究有特殊的意義。一方面,研究技術創新是我國技術哲學研究積極面向社會主義實踐的需要。我國企業搞活、民族復興最終要落實到技術創新上來。面對全球化、生態化、信息化、知識化的嚴峻挑戰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短缺的國情,如何依靠技術創新求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一個關鍵性難題。為解決這個問題而提供哲學智慧是當代中國技術哲學家的責無旁貸的任務。另一方面,研究技術創新是我國技術哲學研究創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國的技術哲學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進一述評的學科跟隨戰略。鑒于國際上技術哲學研究尚處于前范式時期,我國技術哲學研究,只要立足中國現實,視野開闊,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是有可能創出中國特色的技術哲學理論的。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作為“晚發外生型”現代化的國家,面對前述的嚴峻挑戰和國情,我國技術創新涉及因素尤為復雜,進行得尤為艱難,因而構成突出的社會實踐問題。牢牢抓住當代中國技術創新實踐,以馬克思實踐哲學為指導,我國技術哲學研究或許能創出自己的特色。超級秘書網
篇9
論文摘要:有些學者已經運用數理方法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進行研究,數理方法研究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可使研究表述簡潔清晰,使經濟學的理論框架更加條理化、邏輯化和明了化。本文主要對已有的幾種研究方法進行述評,從中找出它時研究經濟學的現實價值,進而豐富和發展經濟學。
近些年來,國內學者開始用數理方法度研究馬克勞動價值論,經濟學中,數理分析方法就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說明經濟運行中變量之間的關系,運用數學符號和數字算式的推導研究和表示經濟過程和現象的研究方法,是現代經濟學通行的方法。數理方法的引人使經濟學研究方法更加清晰、準確,邏輯性更加嚴密。數理方法已成為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的主要組成部分,那么用數理方法研究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可使研究表述簡潔清晰,使經濟學的理論框架更加條理化、邏輯化和明了化。馬克思也認為:“一種科學只有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完善的地步?!?/p>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簡要回顧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多年理論研究的結晶,該理論是在批判繼承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勞動創造價值的觀點,揭示了商品經濟的本質。這里的勞動是指,物質生產和創造價值的無差別的抽象勞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商品的二重性。馬克思在《資本論》開始寫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瘪R克思關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論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思想,對價值和交換價值進行了區分。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沒有價值就不會有交換價值;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勞動二重性。勞動二重性是勞動價值論中的重要內容,馬克思關于勞動二重性的總結,“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的價值。一切勞動,從另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費;作為具體的有用的勞動,它生產使用價值。
價值規律。商品經濟的客觀規律就是商品交換以價值為基礎,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必須按等價原則進行交換。商品的價值是通過價格表現的,價值是價格的內容和基礎,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包含的內容不是相互獨立的,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由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創造出來的,其中商品的價值由價值量表示,而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以它們之間構成了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
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新表述及方法創新述評
勞動價值論的新表述和方法創新,并不是要否定經濟學曾采用過的表述和方法。勞動價值論是科學理論,是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的,為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證的要求,經濟學必須使自己的理論精確化,數學方法的運用會使經濟學的研究變得更加精確。
在一些學者所做的有關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某些研究中,已有運用數學模型的較好范例。如吳易風、馮金華、白暴力、何明等人都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用數理方法進行分析,對該理論進行了新表述。
(一)吳易風運用數理方法對勞動價值論中的商品二重性、價值規律等理論進行了定量分析
使用價值生產過程中的定量模型。由于具體勞動反映商品的自然屬性,所以使用價值的度量只能從量數量上反映,函數式表示為Q=f(L,K)。其中,Q表示使用價值量,L為勞動力數量,創造了使用價值,K是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的數量,生產資料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價值形成的數學模型。因為決定商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1;是個別勞動時間的數學期望,所以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V是個別價值V的數學期望,價值形成的數學模型表示為V二V(1)二}V;}(1;})P},P}表示概率分布函數,其服從的分布形式由具體生產情況決定。
商品二重性的綜合模型。商品二重性模型反映了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抽象勞動創造新價值和轉移舊價值的過程,前面二者結合構成了商品二重性的綜合模型;V=V(L)=V(Le+L})=V(1,+1t)Q(L,+K),其中,L。表示投人的活勞動量,Lt表示物化勞動量,一方面,L。使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生產出使用價值的數量為Q的商品,抽象勞動創造產品的價值,由于舊使用價值形態被具體勞動生產性地消費后生產出新使用價值,舊使用價值包含的價值V(Lt)被保存下來,被活勞動L。轉移到新的使用價值中,所以,商品價值中既包含活勞動創造的價值,又包括活勞動轉移的生產資料的價值。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吳易風用數學方法對價值規律進行了重新的闡述。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必須按等價原則進行交換,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價格,價格自發地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某種商品價格高于價值時,會導致該種商品的生產擴大,引起市場供給增加和價格下跌,當價格低于價值時,會導致該種商品生產縮小,市場供給減少,價格上升。
勞動價值論分析的意義:使用價值形成過程模型從物質生產角度考察了生產力和使用價值量的關系,價值形成模型說明了商品的本質和價值量的確定;商品二重性模型概況了勞動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的關系;價值規律模型闡明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和盲目性。
(二)馮金華根據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提出了價值函數的基本假定z二L+Q和基本公式Z二ziQ=LiQ十c。其中,L代表必要勞動,K為生產資料,z代表價值總量,z代表每一個商品中包含價值量,它是由平均的新價值量和平均的轉移價值量組成。馬克思說:“如果僅僅就價值創造和價值變化本身進行考察,也就是說,進行純粹的考察,那末生產資料,這些不變資本的物質形態,就只是提供一種物質,使流動的、形成價值的力得以固定在上面?!薄猜浴晨梢?,根據研究的需要,公式簡化為:z=L/Q。
馮金華在此基礎上引入短期生產函數Q=Q(L),得到短期價值函數:=L/Q(L),根據數理推導得出短期價值函數是一條從某個大于0的值開始、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線。當引人長期生產函數Q=Q(L,K)時,得到長期價值函數z=L/Q(L,K)。并詳細談論了勞動變化、資本變化、勞動和資本同時變化和同比例變化以及生產函數變化對價值量的影響。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數學原理的意義:根據價值函數的基本假定推導出了短期和長期的價值函數。
(三)白幕力以生產函數存在“資本量度和生產函數存在性問題”和效用函數存在“效用量度問題”為出發,在發展了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模型
白暴力首先分析供紙曲線,設勞動耗費函數,分析假定勞動耗費與產量之間是非線性的,邊際勞動耗費和平均勞動耗費不是常量,而是變量,所以稱為“非線性勞動價值學說”或“變量勞動價值學說”,在此基礎上推到出了市場供給曲線。廠商生產產品的平均勞動耗費為生產該種產品的廠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廠商生產成本就是勞動耗費的貨幣形式表現,成本函數就是勞動耗費函數的貨幣表現形式。由此得出,在假定廠商利潤最大化和均衡分析的基礎上,完全競爭廠商短期供給曲線就是邊際成本曲線向上傾斜的部分,也就是邊際勞動耗費曲線向上傾斜的部分;當存在外部效應時,勞動耗費曲線會向上或向下移動,完全競爭廠商長期供給曲線有三種可能的情況。綜合前面的分析,完全競爭市場短期供給曲線由短期廠商供給曲線水平相加而得,完全競爭市場長期供給曲線,當無外部效應是是水平線,當存在外部效應時一種是向上傾斜的,另一種是向下傾斜的。
其次分析需求曲線,提出用生產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量度邊際效用來解決效用無法量度的問題,而且兩者成正比例關系。在社會是理性和邊際效用遞減的假定下,使等量勞動生產的效用相等實現社會最大效用配置,達到效用均衡。當生產某種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產品出售價值較高,對應的邊際效用也較高,這時消費的數量就會較少,反之.消扮的數量就會較多。因此,產品的出售價值與消費產品數量成反比關系,所以市場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最后分析市場均衡,由前面得出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相交的交點就是產品的市場價值或價格。短期市場均衡價格是邊際勞動耗費的貨幣表現形式,長期市場均衡價格是部門平均勞動耗費的貨幣表現形式即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案的表現形式。短期市場均衡價格圍繞著長期市場均衡價格波動,也即圍繞著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格波動。
非線性勞動價值學說的意義:推進了市場價格理論的構建。
三、總結
篇1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we find that the writing of Das Kapital, in particular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economic writing, the deep creative spirit of the writer comple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reasonabl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spirit of humane care, so the Das Kapital with cultural form give birth to the factors of a variety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poetic field with content and form, and show the writing features with the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ten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writ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way.
關鍵詞: 寫作學;資本論;文化書寫
Key words: writing;Das Kapital;cultural writing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5-0153-01
0 引言
就經濟學的視角而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有關資本原始積累的理論是其政治經濟學理論的重要內容;就哲學的視角而言,它是思想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寫作學的視角而言,它也是一種文化文本的獨特書寫形態,是人類文明成果的詩性表達。
1 《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進行寫作學透視的必要性
當前的諸多文化現象和事實已經充分地說明,資本及其原始積累活動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堅持文化研究的態度,從宏觀的文化維度進一步研究和認識《資本論》中資本原始積累的文化書寫的意義,從而推進這一文本在其他學科的接受和研究的進程。從寫作學的角度看,無論就創作思想表達方式,還是創作的人文精神而言,對《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進行寫作學透視,都是十分必要的。
統攬學術界六十年的研究軌跡,從今天的學術眼光來看,對《資本論》只做單一的經濟學視角的研究,容易造成對該著在當下中國語境所謂時過境遷意義上的判斷失誤。為此,我們以經濟學和寫作學的復合視點為切入,揭示作為文化文本形態而存在的《資本論》的書寫特色,從文化形態的角度科學地把握蘊藏于《資本論》的創作思想和書寫特點。
2 《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進行寫作學透視的可行性
馬克思關于資本原始積累的書寫所涉及的對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前提的表達,對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取代勞動者個體私有制的表達,對于租地農場主的表述,無不飽含對于現實的具體的人的關照。因此,我們以此為邏輯起點而對其進行的寫作學透視便具有相當程度的現實可行性。
正基于此,從寫作學與經濟學的相結點出發,正如魯迅將歷史著作《史記》解讀為無韻的文學文本《離騷》一般,參照馬克思的“人類學筆記”,在把握了文本內在邏輯聯系的基點上,就可以把《資本論》的寫作理解為由準備、加工、總合三個階段構成的創作過程,可以理解為由思想理論體系、寫作思維、表達形式等多個層面構成的文化文本,亦可理解為由現實、作家、文本、接受等四個要素所構成的文化活動,更可以理解為以前三個方面為基礎的由內容(在人文關懷精神統轄下的理論建構)和形式(以理性的結構分析為手段的文本書寫)相統一文化信息的合成體。
3 《資本論之資本原始積累》的寫作特點
3.1 基于將《資本論》視為文化形態的文本的理解,從寫作方法上來看,作者――馬克思首先從理論和事實相統一的角度,將人的生存問題設置為理論書寫的參照。他說,“這種原始積累在政治經濟學中所起的作用,同原罪在神學中所起的作用幾乎是一樣的。亞當吃了蘋果,人類就有罪了。人們在解釋這種原始積累的起源的時候,就象在談過去的奇聞逸事?!盵1]作者以神學中的創世說來類比原始積累,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寫作基調。作為全文的統領,此處關于人的誕生問題的引入建構了作者創作意識中人文關懷精神的生長點。把人的生存問題設立為理論書寫的參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馬克思理論書寫的文化維度。馬克思進一步寫到,“這種剝奪的歷史在不同的國家帶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順序、在不同的歷史時代通過不同的階段。只有在英國,它才具有典型的形式,因此我們拿英國作例子?!庇纱丝梢钥闯觯麖奈膶W書寫的“典型塑造”的角度來引出對于英國資本主義書寫的寫作學意義,這樣的寫作方法既直指經濟寫作的主旨又完全符合一般寫作的規律。
3.2 馬克思的寫作風格總體上講是在質樸的寫實中進行詩性還原,卻不是滑向一般意義上呆板的經濟寫作[2]。淡化和疏導了讀者感受資本之惡的郁結,客觀上起到了亞里士多德所謂“卡塔西斯”的審美凈化作用。為了延伸這種審美作用,以簡潔的語言,形象地刻畫了農村田園生活的突變;既強化了形式層面的畫面感,也承載了內容表達上的厚重感。從被引用的意義上講,薩默斯的話語已經被轉化成了《資本論》的文本語言,增強了對于主體創作精神多元化表達的效果,從而凸現出對資本積累的結構性分析中的詩意表達。
3.3 在內容與形式的相互生成的寫作過程中,作者始終將對于人的關懷意識置于創作精神的圓心,進而輻射到下層社會的每個角落里的每一群體,既增加了思想的深度(質料因),又完善了寫作的結構(形式因)[3]。馬克思通過對亨利時期“法律對于人的規訓和懲罰”(福柯語)的陳述,揭示出了資本的主體性形成所造成人的消亡的慘狀。從主體介入的角度來看,馬克思如同進行著對資本的考古研究,以旁觀的、零度書寫的角度,還原了“資本自從來到世間,每個毛孔里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的事實;從文本結構來看,《資本論》的表層結構(一般論述性結構)和深層結構(觀念和話語的組織與傳達的構造)是相統一的,具有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所提出的文本結構的完整性。
4 結語
在國內研究不斷深入的進程中,馬克思理論文獻的文本研究逐漸地變得重要起來了。《資本論》作為文化的文本,其宏大而又非形而上學的寫作實踐和審美視野大大超出了讀者的期待視野。挖掘寓含于《資本論》的創作過程和創作方法中的思想資源,對于指導年輕一代重新理解馬克思思想本身,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探討其文本寫作特色,對于糾正當前學術文章枯燥的思辨文風也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3][德]馬克思.資本論[M].人民出版社,1975:173,462.
- 上一篇:醫院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 下一篇:醫院科室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