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原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15:30: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馬克思原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馬克思原理論文

篇1

1.從伊壁鳩魯的憤怒到普羅米修斯的誓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拯救與宗教批判  

4.對新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類引用及其注釋的討論 

5.伊壁鳩魯哲學的現實指向與馬克思自由觀的奠基——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6.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哲學的繼承與超越 

7.哲學“軟著陸”的初體驗: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革命邏輯與創新精神 

8.國內學者研究馬克思“博士論文”成果綜述 

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本體論問題

10.“自我意識”的意義論內蘊: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視野 

1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獨特理論貢獻——對黑格爾的超越及自我意識哲學的新突破 

1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正義思想探析

13.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14.人的“自我意識”具有最高的神性——馬克思博士論文述評

15.自我意識旗幟背后的辯證法光輝——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6.原子與自由——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學解讀

17.從“自由的反面”到“自由這個對立面”——從馬克思博士論文兩個版本的翻譯差異看對偏斜概念的理解差異

18.市民社會: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本體論詮釋

1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文本解讀方法論探析 

2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倫理向度——兼論其與近代契約論的關聯

21.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立場論析 

22.主體性“自我意識”邏輯的初步建構——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想導讀

23.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馬克思《博士論文》與恩格斯《謝林和啟示》之比較

2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自我意識的政治訴求

26.論“自我意識”的政治學況味——馬克思《博士論文》續探

2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政治哲學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識:從封閉走向開放——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思維方式的批判 

29.黑格爾辯證法在馬克思博士論文理論建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論析 

30.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及其與鮑威爾的潛在差異——兼與羅燕明同志商榷

31.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本體論思想初探

32.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論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的基本差異

33.讀馬克思博士論文所得 

34.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人的解放維度 

3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啟蒙意識初探

3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實踐哲學理念 

37.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綜述  

38.馬克思博士論文寫作背景研究  

39.談當前學科博士培養的幾個問題  

4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伊壁鳩魯哲學

41.馬克思博士論文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旨趣 

42.淺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的哲學立場 

43.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尋與自我意識哲學的局限——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展開邏輯與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張力——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理論訴求

4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時間性視域 

47.自我意識是一個倫理原則——馬克思博士論文倫理思想探析 

48.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馬克思早期政治哲學中的主體性維度——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馬克思《博士論文》與唯物史觀的創立  

51.自我意識哲學的界限與哲學的出路——簡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動因及體系原則

52.馬克思對哲學信念與共同體的反思——對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53.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  

54.從理想性到現實性——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向度 

5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56.自我意識自由向現實自由的轉變——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思想的解讀 

57.試論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倫理思想

5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原子論批判思想 

59.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人學思想解讀

6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現實實踐性探析

61.青年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德國浪漫主義思想 

62.馬克思實踐哲學的批判邏輯演進——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63.普羅米修斯意象與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實踐吁求

64.被異化的“自我意識”與被照亮的思想未來——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思想解讀

65.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旨趣 

66.隱蔽的謝林批判——馬克思《博士論文》旨趣新探 

6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我意識觀初探

68.理想與現實的雙重變奏——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6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自我意識哲學觀探析 

70.馬克思早期正義思想的萌芽與發展——從《博士論文》到《萊茵報》

71.對馬克思青年時期著作意義和價值的再思考——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7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伊壁鳩魯的原子偏離運動學說

73.原子世界的哲學原則和結構——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74.青年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論文和《萊茵報》論文為例 

75.從馬克思博士論文窺新聞契約思想 

76.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探析  

77.走出浪漫主義的端倪:重新解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78.哲學的出路——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筆記 

79.馬克思對自由概念的本體論證明——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一得 

80.關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關系問題──馬克思博士論文和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的比較

81.現代自然科學與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論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與作用

82.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黑格爾哲學立場論析 

84.哲學作為一種救贖方式——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解讀

85.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自由觀探析 

86.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意蘊探析

87.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新唯物主義”萌芽

88.青年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繼承與超越——以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90.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初探

91.青年馬克思的物質觀——以“博士論文”、《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例

92.作為實踐的哲學與世界的哲學化——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哲學思想研究 

93.學生時代馬克思人學思想溯源——對《中學作文》和《博士論文》的探究

94.馬克思《博士論文》關于哲學與現實的關系問題的論述

95.主體性、客體性與唯物主義的兩個派別——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

96.試論馬克思對黑格爾邏輯學的創造性轉化——以馬克思《博士論文》為例 

97.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構境論歷史思維研究  

98.感性是時間的家——從馬克思《博士論文》談起 

99.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契約思想研究 

100.馬克思《博士論文》中關于哲學本質的思想  

101.馬克思人權思想的起點——《博士論文》所蘊含的人權思想研究

102.《博士論文》:馬克思空間思考的重要起點

103.從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構感性——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啟迪

104.基本原理專業博士學位論文選題定量分析

105.為新時代覓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馬克思《博士論文》探微

106.馬克思《博士論文》原子概念的辯證法解讀 

107.《博士論文》時期馬克思的實踐觀

108.馬克思《博士論文》中歷史主體理論的創造性研究

109.理論學科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運用的實證分析

110.自我意識哲學探源——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1.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法思想初探 

112.馬克思作為革命民主主義者眼中的市民與市民社會——從《博士論文》至《萊茵報》時期

113.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看他的異化觀 

114.青年馬克思的人學思考之變遷——從《博士論文》到《德法年鑒》時期的文本解讀

115.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論文》解讀

116.一部充滿辯證法理論光輝的杰作——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7.哲學在與現實相互作用中深化發展——讀馬克思《博士論文》

118.自我意識的能動原則──關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一點思考

119.具體的自我意識與定在的自由——論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青年黑格爾派的超越

120.文藝學:經典、當代與中國化——兼評何志鈞博士等著《文藝學:從經典到當代》

121.哲學當代性問題的反思——鑒傳今博士訪談錄 

122.馬克思哲學思維方式變革的邏輯進程——從《博士論文》到《德意志意識形態》

123.卡爾·馬克思:自由之子——大衛·利奧波德博士訪談(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馬克思《博士論文》解讀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學史的方向——兼與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自由的訴求 

127.人學思想的初步形成——從博士論文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28.《博士論文》是馬克思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和秘密”  

篇2

論文關鍵詞:理論;二級學科;“輪式”理論

理論一級學科下設五個二級學科,即基本原理、發展史、中國化研究、國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五個二級學科之間的關系,對加強學科建設,開展科研和教學以及人才培養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關于五者之間的關系,國內學界存在兩種看法:一種為“圓式”理論,以三個放射狀圓圈來表述學科間的相互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因無法納入圓圈中而被視為上述各學科的應用(見圖1);另一種為“分式”理論,即視基本原理、發展史、中國化研究、國外研究為基礎學科,而思想政治教育為應用學科。

筆者認為,上述兩種看法對厘清五個二級學科的關系有所裨益,但都存在偏頗:第一種意見既不能反映五個二級學科的全貌,如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就無法納入圓圈之中,同時也不應機械生硬地套用圓圈來表述,因為四者的關系根本就不是大小圓圈的關系;第二種意見的不足就更為明顯,因為這五個二級學科既具有基礎理論性,又具有實際應用性。筆者主張“輪式”理論,即本身位于中心,基本原理學科是從理論、現實、橫向或共時態角度來研究,發展史學科是從實踐、歷史、縱向或歷時態角度來研究,前者是靜態研究,后者是動態研究;而中國化研究、國外研究①、思想政治教育(又稱的思想政治教育)三個學科,都是圍繞縱橫兩條線展開環形運動的解讀、研究和運用,如圖2所示。

(1)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本身,位于“輪式”理論的中心位置,是馬克思恩格斯以自身的理論修養和親身參加社會革命實踐為基礎,從所處的時代出發,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在充分研究人類社會發展史,尤其是資本主義發展史的基礎上所創立的原汁原味的。

(2)基本原理和發展史是從橫向和縱向兩個層面來解讀。就目前的研究狀況來說,對馬克思恩格斯原著讀得還很少,尤其是受語言的限制,對原文著作接觸得就更少了。因此說,對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的研究,都只能說是“走近馬克思”,距離“走進馬克思”還很遠,但“走進馬克思”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兩者之間是一個逐漸從前者到后者的關系問題。

(3)“走近馬克思”涉及對解讀的客觀性原則問題。從對象的實際出發把握對象,以主客觀相符合滿足認識的真理性,這既是

認識論的基本原則,也是人們進行事實認知的客觀性原則。在解讀時,也應遵循這一原則,或者借用釋義學術語說。解讀者應該堅持從本義出發解讀文本。

一部文學作品、一幅畫、一件雕塑藝術品、一種科學理論,都凝聚著某種思想,蘊含著一定的意義,而這些又體現了某個精神主體的理念和愿望,這就是決定作品面貌的作者意圖。泛泛而論,作者意圖屬于主觀性的東西,然而它一旦物化為客體,就以精神客體的身份,帶著客體性的標記與解讀主體一同步人解讀的過程之中。因此,所謂解讀者能否從客體出發解讀客體,就突出表現為能否按作者意圖解讀作品。進一步說,是否承認作者意圖的確定性,這是能否滿足解讀客觀性的一個重要條件。

關于作者意圖的確定性問題,西方釋義學有客觀主義和懷疑主義兩種理論。前者突出強調作者意圖的客體含義,認為作者意欲表達的含義是自我統一的和明確的,一部作品的重要性可以隨時問和前后解讀關系的變化而變化,但作品隱含的意思是不變的。后者否認作者意圖對客體的決定作用,認為它是外在于客體的東西,與客體含義不具有同一關系。作品的意義是一個無限的過程,永遠從屬于一次次發展變化著的現實,所以客體的含義是不確定的和可塑的。對這兩種觀點,不能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不過,就提出了理解的客觀依據和標準、指出離開作者意圖任意處置客體的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錯誤這一點而言,客觀主義的解讀前提無疑是正確的。前提正確不能說明一切,正如霍埃所說,客觀主義與客觀性是兩個含義不同的概念。客觀主義將釋義的客觀性等同于作者意圖和客體含義的固定不變性,這確有形而上學之嫌。事實表明,作者在制作作品過程中改變初衷是常有的事。當一個作家發現其作品與他本意相左時,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他人將其對某一作品的解讀當做是作者的本意而產生的誤解,由于這種誤解恰巧代表著對該作品普遍滿意的看法,這就使得作者完全可能采取默認態度,允許違背作品原意的解讀成立甚至認同;二是他人對作品的解讀包含著對作者意圖的干預,如作者確認其高明,亦可能通過修改作品來改變最初的意圖。

說作者意圖和客體含義并非固定不變,決不等于否認它們具有相對確定的屬性。在這一點上,懷疑主義走得太遠了。他們將作者意圖與客體含義割裂開來,認定客體含義不依賴其思想者,含義因人而異,這就必然導致對客體客觀對象性的否定。事實上,主觀、任意地設置解讀標準的反權威主義在實踐中是行不通的,因為這只能導致解讀的混亂狀態。

篇3

【關鍵詞】馬克思;自然觀;綜述

近年來,環境惡化、資源匱乏、生態失衡等種種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日益凸現,嚴峻的生存環境迫使人們反思傳統的自然觀、發展觀,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理論層面上探尋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良策。與此相應,哲學理論界對馬克思自然觀的研究和討論也愈益活躍。現將有關情況作一綜述。

1.馬克思自然觀的形成過程

大部分論者都認為馬克思是在批判黑格爾唯心主義自然觀和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嶄新的自然觀的。但學者們在理解的角度上還存在分歧: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自然觀從形成到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孕育萌生期(以《博士論文》為頂點)、建構形成期(從《44年手稿》直到《德意志意識形態》)、完善批判期(《哥達綱領批判》和《資本論》中表現的尤其突出);另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自然觀的形成是通過以下三個維度的轉向而實現的:一是從本體自然觀到社會自然觀的實踐論轉向;二是從機械自然觀到人化自然觀的關系論轉向;三是從構成自然觀向過程自然觀的生成論轉向。

2.馬克思自然觀的本質和特征

學者們對馬克思自然觀的本質和特征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大體上存在以下幾種觀點:

2.1物質本體論的自然觀

以傳統哲學教科書為代表的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是物質本體論的世界觀[3]。它的唯物主義原理被歸結為:①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統一于物質,意識是物質的特性和反映;②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③物質在時空中運動,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④運動是有規律的。

2.2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哲學界對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哲學世界觀的認識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學術界主流觀點基本上否定了“物質本體論”的觀點。既然自然觀從屬于世界觀,那么,對馬克思的自然觀的理解也應當發生一個相應的改變。很多學者認為馬克思的自然觀是以社會實踐為中介的自然觀,既然把馬克思的哲學世界觀理解為“實踐唯物主義”,那么,馬克思的自然觀也應該是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只有將馬克思的實踐原則引入自然觀的研究中,我們才能科學地說明人與自然的全面關系,因而才能科學地理解和解釋自然觀的本質。總之,馬克思站在實踐唯物主義的立場上,自然的概念在他那里就是在實踐基礎上的自然界的物質性與自然的屬人性、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感性與理性的有機統一體,正是在這些相對應的范疇的矛盾運動中,馬克思以社會實踐為中介的自然觀得以凸現出來。馬克思的哲學自然觀實質上是實踐的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2.3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我國的學者最早在90 年代初就提出了“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世界觀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離開歷史唯物主義就沒有實踐唯物主義,實踐唯物主義必然是歷史唯物主義[6]。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包含著兩種含義,第一,作為歷史觀意義上的歷史唯物主義;第二,作為世界觀意義上的歷史唯物主義。當然,這不是說現實地存在著兩個不同的歷史唯物主義,而是說馬克思的同一個歷史唯物主義具有上述兩個方面的功能和意義。學者們認為,說“馬克思哲學是實踐唯物主義”也并不錯,但是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能為實踐唯物主義提供最終的、社會歷史的解釋,才能真正使實踐唯物主義成為區別于舊哲學的新唯物主義。因此,實踐唯物主義只是馬克思實現哲學變革的中介環節,不是馬克思哲學變革的最終成果。“只有把實踐唯物主義歸結為歷史唯物主義,這種實踐唯物主義才是徹底的實踐唯物主義”,“徹底的實踐唯物主義是歷史唯物主義”。因此,馬克思的自然觀的實質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2.4歷史生存論的自然觀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生存論是馬克思自然觀的終極解釋原則,既然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世界觀是歷史唯物主義,而歷史唯物主義的終極解釋原則又是生存論,馬克思所關注的不是與人無關的自在的自然界,而是進入人的生存領域的自然界。馬克思哲學的總體性質是“歷史生存論”,那么,從屬于哲學總體性質的馬克思的自然觀也應該是歷史生存論的自然觀。因為實踐的觀點并不是馬克思自然觀的終極解釋原則。人是依靠它的實踐活動從自然界獲得生活資料來維持生存的。這說明了實踐在人的生存和社會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實踐最終也不過是人的生存的“手段”。“生存”與“實踐”的關系,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在這一關系中,“手段”是始終服從和服務于“目的”的。實踐的價值和必要性只有從人的生存價值才能獲得終極的解釋。我們只有立足于生存論,才能理解歷史上自然觀的演變及其我們在當代應當采取的行為策略。

2.5馬克思的自然觀的本質是人化自然觀

馬克思的自然觀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人化自然觀。這種觀點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實踐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有重合之處,認為馬克思哲學視野中的“自然界”,不是與人和人的活動彼此分離的自然界,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其本質即人化的自然界,突出強調了自然與社會的關系,認為自然是被社會歷史所中介過的,而不是處于社會歷史之外,并合理闡發了人與自然環境的辯證關系。這種自然觀不同于非人類中心主義者關于生態問題的觀點。根據馬克思的自然觀,生態問題的實質是社會問題,只有從解決社會問題入手,才能真正克服人與自然的異化。

3.馬克思自然觀的當代意義

篇4

論文摘要:在宗教學領域里,馬克思繼承了費爾巴哈宗教觀中的優秀成果,并克服了其舊有的本體論思維方式,科學的闡明了宗教產生的要源及本質,從而實現了宗教批判的革命轉向。本文試從二者宗教思想的區別中,說明馬克思在宗教批判上所實現的革命性變革,從而更好地理解馬克思本人的宗教思想。在宗教問題上,費爾巴哈的宗教觀為馬克思開辟了宗教批判的新方向,使得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徹底地在宗教學領域內發生了深刻的革命性變革。馬克思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對費爾巴哈宗教觀的人本主義哲學依據進行了批判,可以說,馬克思對于宗教的批判遠遠的超越了費爾巴哈,并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上對宗教的本質作出了深刻的解釋。

    一、宗教批判的依據—對于人的思考

    費爾巴哈宗教觀的哲學基礎是其人本主義的世界觀,馬克思正是從此入手指出,費爾巴哈的主要缺陷就是他把人從社會中孤立出來,看作是“抽象的棲息在世界之外的東西”,僅把人看作是生物學上的人,而沒有認識到人的社會屬性。馬克思說: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為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費爾巴哈卻撇開歷史的進程孤立地考察宗教,假定出抽象的人,把人的本質理解為抽象的類的共同性。費爾巴哈在把宗教的本質還原為人的本質之后,就停下了腳步,他既沒有進一步揭示出宗教產生的深刻社會歷史原因。馬克思指出:“反宗教的批判的依據就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就是說,宗教是那些沒有獲得自己或者再度喪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但人并不是抽象地棲息于世界之外的東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國家、社會產生了宗教即顛倒了的世界觀,因為它的本身就是顛倒了的世界。”這里,馬克思既肯定了費爾巴哈關于人創造宗教的功績,又指明了他不了解人的社會性,因而不了解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的缺陷,并且進而得出新結論。由于馬克思正確解決了人的本質問題,找到了宗教產生的深刻社會原因,就為自己的宗教思想奠定了唯物史觀的堅實基礎,從而遠遠超在費爾巴哈前面去。

    二、宗教產生的根源

    馬克思對宗教產生的根源也作了進一步的挖掘,他認為宗教產生和存在的真正根源不是人們的愚昧和無知,而是產生愚昧和無知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與費爾巴哈強調的“感性的人”不同,馬克思始終把感性活動作為人本質的基礎,人們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從事生產活動,才能充分地享受自己的“類生活”。然而,事實上自從私有制產生以來人就不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去自由地從事生產活動,生產過程帶有強制性。于是,勞動與人相異化,而私有財產正是這種異化的產物。“這種勞動的異己性完全表現在:只要肉體的強制或其他強制一停止,人們會像逃避瘟疫那樣逃避勞動”。馬克思同意費爾巴哈關于“宗教是本質的異化”的界定,但對于“異化”的理解卻是大不相同。馬克思認為宗教產生的根源當然是異化,但這種異化絕不是象費爾巴哈所認為的那樣發生在人的精神領域,而是發生在生產領域中勞動的異化。而宗教雖然不象勞動產品那樣直接由生產過程產生,但它卻是使私有財產生產活動得以正常進行的必要保障,是異化生產的附產品.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專門論述了宗教與異化勞動的關系。“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生產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因此,宗教真正產生的社會原因是異化的發生,而其前提卻是現實的生產活動領域中發生了異化,即類生產活動被異化為私有財產的生產活動。由此可知,馬克思認為,宗教產生的根源只能在人本身中去尋找,必須以人構成的世俗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單靠純粹的理論批判是不行的。只有進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即進行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舊的剝削制度,才能從根本上鏟除宗教得以產生和存在的社會根源。可見馬克思通過宗教批判得出的鮮明的革命結論,是費爾巴哈所望塵莫及的。

   三、宗教的社會功能

篇5

[論文摘要]馬克思的實踐觀,最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哲學的解釋原則和看待一切問題的思維邏輯。同時,馬克思的實踐觀點是對傳統主體概念的否定與解構,超越了傳統哲學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對立,實現了主客同一。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是馬克思的哲學革命的實質,以實踐這一本體的中介為基礎,超越了傳統唯物論與唯一心論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

一、實踐是一種思維方式

“實踐唯物論”、“實踐本體論”和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都是以實踐為核心范疇重新理解哲學的哲學理論,但在對實踐范疇的不同理解中卻蘊含著值得深入研究的學理上的區別。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理解為實踐,并以此為基礎來理解以往所有的哲學。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第一次提出了實踐的概念,實踐范疇的提出,標志著哲學天才世界觀的誕生。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公開以實踐作為“新唯物主義”的建構原則和全部哲學變革的出發點。他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納入到實踐的解釋框架中去理解,指出過去舊唯物主義的缺點在于:“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義的缺點則是:“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_2J這段話充分表明了馬克思是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置于實踐這一全新的解釋原則之下,從實踐的觀點出發看待整個西方傳統哲學,去理解傳統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并且從這一角度闡明了自己的哲學與以往哲學的不同。

馬克思不僅從實踐觀點出發去看待整個哲學史,而且還進一步把所有的理論問題都歸結為實踐的問題。所以,馬克思認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J緊接著,馬克思又進一步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_4J即便是觀念的東西,包括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也要從物質實踐來予以說明。這樣,實踐范疇便成為哲學的核心范疇,不僅社會物質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而且社會精神生活在本質上也是實踐的,所以,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樣,實踐不僅成為馬克思理解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而且也成為馬克思理解所有哲學問題的思維方式。與傳統哲學的思維方式相比,實踐觀點作為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也就是哲學對待一切問題的思維邏輯。

從實踐的觀點出發去理解人的社會生活,并以人的實踐活動的觀點去批判“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這是“實踐唯物論”、“實踐本體論”和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這三種解釋模式的共同之處,但是,“實踐唯物論”和“實踐本體論”所理解的實踐和所強調的實踐,是人的實踐活動本身,也就是從人的實踐活動的特性——諸如實踐活動的客觀性、歷史性、能動性、目的性等出發去解釋各種哲學問題。這就是說,在“實踐唯物論”和“實踐本體論”這里,實踐是一個被描述的對象,是一個實體性的哲學范疇,尚未構成一種哲學意義的解釋原則或思維方式。因此,“實踐唯物論”和“實踐本體論”既試圖把實踐作為核心范疇而貫穿于各種哲學問題之中,又無法把實踐作為解釋原則而重新解釋全部哲學問題。與“實踐唯物論”和“實踐本體論”不同,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所理解的實踐和所強調的實踐,是馬克思所說的“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也是把實踐觀點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來理解人、理解人與實踐的關系,從而理解和看待一切哲學問題。正因為是把實踐的哲學意義理解為“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所以,這里的實踐既不是一種“實體”范疇,也不是客體意義上的“關系”范疇,而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解釋原則。這種解釋原則,就是從“現實的個人”即“從事實踐活動的人”出發,去理解和解釋全部哲學問題。因此,馬克思的實踐觀點是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是一種哲學解釋原則的創新,這才是實踐觀點的真實意蘊。

二、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的內涵

“思維方式是人們思維活動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評價客觀對象的基本依據和模式”5J。所以,觀點僅僅屬于哲學理論的個別表現,思維方式才代表哲學家思想的精神實質。理解哲學的思想實質,關鍵就在于理解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的內涵。任何一種哲學,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維方式而與其他哲學相區別的。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是哲學的精神實質,是否貫徹實踐觀點這種思維方式,是判定哲學與非哲學原則界限的基本依據。就哲學傳統而言,馬克思繼承的雖然是歷史上的唯物主義思想傳統,但是他的“新唯物主義”與傳統的唯物主義卻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個區別就在于馬克思提出的實踐觀點,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辯證法思想,這是因為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也是以實踐觀點為理論基礎的。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的最根本之處就在于對人的本質進行了重新理解,把實踐看作人的存在方式,從而實現了從抽象的、虛幻的人到具體的、現實的人的轉換。所以,哲學的出發點就“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現成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6J。作為哲學出發點的“現實的個人”與西方傳統哲學的“主體”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哲學的“主體”概念是以主客二分為前提的,而在馬克思的哲學中,實踐成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個抽象的主體,而成為“現實的個人”,從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對立,達到了主客同一。

近代西方哲學自笛卡爾以來,便形成了主體性哲學的傳統。康德在批判地總結傳統主體概念的基礎上,正式確立了哲學的主體性原則,把主體概念改造、規定為先驗主體或主體性。所以,在康德哲學那里,主體就是邏輯主體,是絕對的、先驗的自我或意識,而不是一個實體性的存在者。但是,在康德哲學中,主體概念基本上僅僅是一個認識論的概念,而沒有進入存在論的領域。與康德關于主體的概念不同,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的序言中明確地提出了“實體在本質上即是主體”的思想_7J,并且進一步指出:“活的實體,只當它是建立自身的運動時,或者說,只當它是自身轉化與其自己之間的中介時,它才真正是個現實的存在,或換個說法也一樣,它這個存在才真正是主體。”8j在黑格爾的哲學中,主體已經不再是笛卡爾的“我思”,也不是康德的“先驗主體”,而是絕對的,“絕對即主體的概念”_9J。主體已經不僅僅是指認識論意義上的自我或意識,而且也是一種存在樣式,即一個在對抗過程中實現統一的自我發展過程,可見,黑格爾的主體概念已經真正地進入了存在論的領域。黑格爾堅決反對康德將現象與本體、主體與客體分裂的二元論,在絕對精神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黑格爾實現了主體與客體的統一,但是他卻將這個歷史過程視為精神自我實現的過程。所以,黑格爾的主體是一個最終超越歷史過程的主體,一個“純粹的概念神話”,黑格爾哲學是一種主體性哲學擴張的極致,是一種“理性的放蕩”。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主體概念,但是后來他更多使用的是“現實的個人”或者“勞動者”,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徹底地把“現實的個人”作為其理論的出發點,這樣,馬克思就從根本上超越了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對立,實現了哲學思維方式的革新。這是因為“現實的個人”就是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所以,馬克思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想象的、所設想的東西出發,也不是從只存在于口頭上所說的、思考出來的、想象出來的、設想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真正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Ll0l。“現實的個人”是對傳統主體概念的瓦解與顛覆,是主客同一體,這與海德格爾把人稱之為“此在”所具有的意義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與傳統單純的、純粹的主體概念區別開來,無論是“現實的個人”還是“此在”,都超越了主客二元對立,是一種主客同一體,表達了人就在世界之中,人與世界共在的性質。哲學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的真實內涵就是從“現實的個人”出發,“現實的個人”就是從事實踐活動的人,就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所以,“現實的個人”就是一個主客同一體。雖然黑格爾強烈反對康德現象與物自體、主體與客體分裂的二元對立,也在努力地解決兩者的二元分裂,并且在絕對精神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主客體的統一,但是主客體的統一也是以主客二元對立為前提的,如果沒有主客二元對立,又怎么會有二者的統一?馬克思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是從“現實的個人”或“實踐活動”出發,而“現實的個人”表明了人與世界的不可分,兩者是同一的,我們不能把人僅僅當作一個純粹的主體去看待。可見,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已經超越了主客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是一種主客同一的思維模式。

三、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與馬克思的哲學變革

“思維方式的變化是根本性的變化,每一種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的哲學——思維方式的出現,都具有某種解放思想的作用。”_l【J哲學的產生之所以能夠引起整個哲學理論觀點的革命性變革,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思維方式發生了轉換。哲學立足于實踐的觀點去理解一切哲學問題,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就成為哲學看待一切問題的邏輯原則。所以,與傳統哲學相比,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是馬克思的哲學變革的實質。傳統的哲學爭論集中在“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上,這被恩格斯稱之為“哲學的基本問題”。由于傳統哲學不了解能夠把思維和存在統一起來的現實中介,所以,近代以來唯物論與唯心論在此問題上爭論不休,陷入了一種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而馬克思提出的實踐觀點,正好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的統一中介問題,由此也就超越了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兩極對立,為哲學的發展開辟了全新的理論視域,并實現了哲學向生活世界的回歸。馬克思提出的實踐概念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它不僅解決了思維與存在統一的中介問題,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哲學看待問題的基本觀念,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哲學思維方式”。過去,人們看待哲學問題只是從或者物質或者精神的單一基礎出發,實踐作為人的目的性活動,它的含義則是雙重性的。而從物質和精神的統一關系出發,原來哲學中的許多理論觀念便都需要改變。所以,馬克思的哲學變革的實質就是思維方式的轉換,更確切地說,就是馬克思實踐觀點的思維方式的確立。

由于傳統哲學以主客二元對立為前提,所以,傳統唯物論和唯心論執著于“本原”問題上的自然本體與精神本體的抽象對立,也就造成了思維方式上的客體性原則與主體性原則的互不相容。黑格爾認為,消解自然本體與精神本體的抽象對立,克服客體性原則與主體性原則的互不相容,必須訴諸于把它們統一起來的中介環節——概念的世界。雖然黑格爾所找到的中介只是一個抽象的、邏輯的中介環節,并不是一個現實的基礎,但是黑格爾“本體中介化”的道路卻為問題的解決指明了方向,整個西方哲學的革命都是在此基礎上完成的,馬克思哲學當然也不例外。包括馬克思在內的整個西方哲學都試圖找到某種揚棄自然與精神、客觀與主觀抽象對立的中介環節,并以這個中介環節作為統一性原理實現一種哲學范式的轉換。現代西方哲學找到的中介是“語言”,馬克思找到的是“實踐”,馬克思不僅以實踐范疇去揚棄舊哲學中的自然本體與精神本體、客體性原則與主體性原則的抽象對立,而且也把實踐活動本身視為人與世界對立統一的根據,用實踐的觀點去解決全部哲學問題,這就是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從對立的兩極出發,并以抽象的兩極對立關系為基礎而形成的舊唯物論和唯心論,被“本體中介化”的現代西方哲學所取代。“本體中介化”的現代哲學,站在歷史主義的立場,排斥絕對確定性的追求。傳統哲學從對立的兩極去思考自然界與精神的關系問題,其實質是把人的自然屬性和精神屬性抽象地對立起來,從人的兩極存在去尋求人類本質。包括馬克思在內的現代西方哲學從中介出發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關系問題,其實質則是以人的歷史活動或生存活動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動具體地統一起來,從人的社會存在去尋求人類的本質。

篇6

論文摘要: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知識的作用日益顯現,國內外一些經濟學者對傳統的經濟理論,包括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質疑,甚至提出“知識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不能被取代的。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價值論”的內容要不斷創新發展,應該樹立科學的認知觀。

目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知識經濟是以經濟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的來臨,不僅對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發生深刻的影響,而且對傳統理論包括經濟學原理提出了挑戰。其中“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就是對“勞動價值論”挑戰的表現形式。

一、知識經濟時代,國內外一些經濟學者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價值論”認為:知識已經取代了資本和勞動,成為生產要素的核心。勞動資料是高度知識化了的生產工具和設施;勞動對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識化了的勞動對象而不再是純粹的自然資源;勞動者是具有高度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者;對生產的管理也主要是運用知識進行管理,也是對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的管理。離開了知識就無法開展生產,也就無法產生價值。這是在理論上從生產要素知識化的角度進行的分析。在實踐上,也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從1996年以來,DECD成員國家GDP中的50%來自知識產業。在美國這一數字已經達到80 %。

鑒于理論的分析和數據的證明,西方一些經濟學者們首先提出知識價值論并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質疑:一是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失效”的,它雖然成功地解釋過商品價值的來源,但那是工業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這一理論已失去了說服力。創立新的理論取代勞動價值論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學面臨的重要任務。西方學派的重要人物哈馬貝斯在70年代就說:“技術和科學已經成為一個主導的生產力,這時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條件不起作用”。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更是直接了當地說:“在電子計算機時代,技術起著決定的作用,因此,馬克思所闡述的價值觀念也要改變。過去是勞動創造價值,現在是知識、技術創造價值”。持“失效論”的人大部分曾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信奉者。二是認為馬克思在參與資本主義生產的眾多的要素中選擇勞動作為研究資本的起點是一種隨意的行為。最突出的是凱恩斯,他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中就說:“當今世界上只有一種價值理論,它就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但已經被批得體無完膚了。”現在西方在研究知識經濟方面有影響的人物,大都不承認勞動價值論,要求把“知識價值論”確立為研究知識經濟的基本概念。

從我國國內出版的知識經濟著作和公開發表的研究文章來看,個別論者也提出”知識價值論”觀點。如秦言在《關注知識經濟》一書中就明確提出“我們必須創造一種知識價值理論來代替勞動價值理論”,并指出:“在信息經濟社會里,價值的增長不是通過勞動,而是通過知識實現的,‘勞動價值論’誕生于工業經濟的初期,必將被新的‘知識價值論’所取代。”個別論者的觀念似是而非弄不清到底是勞動創造價值還是知識創造價值或是勞動和知識都創造價值。如黃順基主編的《走向知識經濟時代》指出:“無論是理論探討還是實際操作,在企業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問題上,我們傾向于用知識概念‘替代’勞動概念。不用說‘替代’并不否定勞動的價值,而是強調知識價值和知識地位的增強。”并且還指出:“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一般與勞動時間有關……,但知識創造價值卻和知識勞動的時間沒有必然的關聯,知識有其獨特的創造機制—時間長不一定創造較多的價值,但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創造出巨大的價值。”多數論者所持的觀念都是在堅持勞動價值論的前提下,同時肯定和強調只是在商品價值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有一些論者觀念鮮明的提出在知識經濟時代,要拓展和豐富烏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完善勞動價值論的理論說服力,并區分了“價值的創造”與“價值的轉移”,“體力勞動創造價值的方式”與“腦力勞動創造價值的方式”等概念的內涵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創新作了一些基礎性工作。

二、勞動價值理論是科學、嚴密的理論

政治經濟學認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因素決定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人們勞動是商品價值的源泉并且是唯一的源泉。“價值除了勞動本身,沒有任何別的物質”。真正創造價值的是活勞動即“一切加人商品生產的勞動(這里所說的生產,包括商品從首要生產者到消費者所必須經過的一切行為)不管這個勞動是體力勞動還是非體力勞動(科學方面的勞動)。”“知識”作為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科學、技術、能力)本身不能創造價值,只能為價值的創造提供條件。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任何一種知識無一不是人們勞動的結果。正是人們的辛勤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但生產知識的勞動以腦力勞動為主),才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才獲得了“知識”。也正因為知識是勞動的結果,所以生產知識的勞動凝結在“知識”商品中才形成了知識商品的價值,并且由于生產“知識”商品的勞動往往是非常復雜的,與一般商品相比耗時較長,所以知識商品才具有較高的價值。因此,不是知識創造價值,而是勞動創造了知識的價值。也就是說,知識不但不能代替勞動創造價值,而且知識本身的價值也是勞動創造的。知識只是提高了勞動創造價值的效率。

商品的價值由三部分構成:C+V+M,這個公式對知識產品同樣是適用的。在知識經濟時代,C可能是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設施,也可能是有較高科技含量的人類加工過的勞動對象,但與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生產工具、純粹的自然資源相比,雖然它們為價值創造提供的條件有很大的差別,但在生產過程中,總是只轉移舊價值而不可能創造新價值。V+M是勞動者勞動創造的新價值。v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在勞動產品中的表現,V的高低整體上取決于社會當時的最低生活水平,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和對M貢獻大小,腦力勞動者所得高工資就是因為他在勞動中對M的貢獻大。M是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創造的高于V的那部分價值。所以,在知識產品的價值構成中,或是舊價值的轉移,或者是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的價值,但難以找到知識本身創造的價值,因此,純粹從知識本身的角度說,知識創造價值是沒有道理的。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品的價值較大。如一張光盤,原材料是聚碳酸脂價值3元左右,但制成光盤后價值可高達上千甚至上萬元。知識勞動者的工資也較高,不是因為知識創造了價值,要究其根本原因仍要從勞動價值論中尋找答案。首先是因為轉到知識產品中的不變資本的價值較大。轉到知識產品中的不變資本包括兩部分:一是生產知識產品過程中所耗費的物質資料包括固定資本的折舊、原料能源的耗費等。這部分是有形的耗費。隨著這些物質資料的耗費,其價值也就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去。

是生產知識產品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料即知識,這部分資料盡管是無形的,但生產知識產品卻是必須的,也要轉移到知識產品中去,形成知識產品價值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價值對非知識產品來說是沒有的,或者是很少的,這就造成了知識產品與非知識產品價值的差異。其次,生產知識產品與生產非知識產品的勞動的復雜程度不同。馬克思曾指出:“比較復雜的勞動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說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少量的復雜勞動等于多量的簡單勞動”。正因為生產知識產品的勞動是復雜的勞動,且其復雜程度要比生產非知識產品高得多。所以,生產知識產品的勞動在同樣時間內或在較短的時間內創造的價值要大的多。從而是知識產品的價值也就大大高于一般的商品的價值。所以,以知識產品價值大而得出知識價值論試圖否認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是錯誤的。

篇7

論文摘要: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科學的勞動價值論,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違背其基本原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也有局限性,但這種理論上的局限性是歷史時代的局限性。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是的優秀品質和鮮明特征,應在堅持勞動價值論科學真理的同時深化對其的再認識和深入研究。

通過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和深人研究,我們意識到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是在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后,即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當時的經濟結構是以工農業物質生產為主,非物質生產比重很低;科學技術并不發達,生產中體力勞動占絕對優勢。所以,馬克思以考察產業資本為主,著重研究的是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科學與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生產力和經濟發展迅猛強勁,市場機制的作用和范圍不斷擴大,使得現代勞動的內容、形式和結構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深切表明:創造價值的勞動的種類在增加,已不局限于產業勞動者的直接生產勞動;創造價值的經濟領域也在拓展,即向非物質生產領域拓展,早已不局限于物質生產領域。這就再一次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實踐在發展,理論要創新。與時俱進是及其勞動價值論的本質特征。

其實,馬克思也不是對此一點沒涉及和預見到。在馬克思看來,在商品生產中也不是只有工人階級才是商品價值的惟一創造者。馬克思一方面鮮明指出資本家是社會生產中的寄生蟲并堅決抨擊之,另一方面,馬克思絕不無視或輕視作為企業管理者的資本家在商品價值創造中的作用,相反,馬克思也承認他們參與了商品價值的創造,并對管理型資本家在市場經濟特別是微觀經濟活動中的領導地位作了充分的肯定。

馬克思在批判、繼承和發展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解決了前人沒有解決也解決不了的理論困難,回答了為什么勞動要轉化為價值,是什么勞動創造價值,又怎樣創造價值的問題。勞動二重性學說是馬克思首先發現并論證的,它是理解全部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勞動價值論及其勞動二重性學說,不僅是經濟理論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進行政治經濟學學習與研究的決定性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一、勞動二重性是揭示商品經濟內在矛盾運動發展的鑰匙,也是揭示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社會化商品經濟道路的鑰匙

馬克思第一個闡明了商品的二因素,指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物,由此創建了商品二因素學說,古典政治經濟學早就看出了這一點,卻不能解決它。亞當·斯密在其政治經濟學范疇中就反映了商品的二重性,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區別開來,但是,由于他(他們)不懂得勞動的二重性,因而不真正懂得商品的二因素,最終只能將價‘值和使用價值混同起來。馬克思明確指出:在他以前的所有經濟學家那里,把商品歸結為“勞動”的分析都是不清楚和不徹底的,必須把商品歸結為具有二重形式的勞動。也就是說,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的,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可見,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統一;商品二因素不過是勞動二重性的產物和表現形式。

貨幣是商品內部矛盾發展的產物,也是商品的第一次外化。商品是使用價值的體現、具體勞動的產物;貨幣是價值的體現、抽象勞動的結果。馬克思對此作了精辟的概括:“交換的擴大和加深的歷史過程,使商品本性中潛伏著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發展起來。為了交易,需要這一對立在外部表現出來,這就要求商品價值有一個獨立的形式,這個需要一直存在,直到由于商品分為商品和貨幣這種二重化而最終取得這個形式為止。包含在商品中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現在表現為商品與貨幣的關系,“勞動產品分裂為有用物和價值物”,是商品交換的必然。

貨幣之所以能作為價值物存在并行使其職能,始終是因為它是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所以,從本源上看,貨幣拜物教和現代拜金主義一類,不過是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在認識上顛倒商品與貨幣,使用價值和價值關系,根本不懂得或歪曲了勞動二重性同商品二因素的關系。

勞動服務是商品的第二次外化。但無論是它的使用價值或價值,都不具有物質形態,所以服務商品的二因素很容易被人忽視。這也是我國第三產業發展長期滯后的一個重要理論原因。其實,服務作為商品,具有一切商品所固有的由勞動二重性決定的二因素。只不過其二因素在表現形式上有不同于任何其他商品的特點。服務的使用價值即由勞動服務引起的效用,比如馬克思舉例分析的運輸業所出售的商品使用價值,就是場所的變移。為了取得場所變移的這種效用,勞動在特殊的合乎目的的形式下被消耗,而相應耗費的還有生產資料如燃料、運輸工具、交通設施等;“由于它們的生產費用,也有交換價值。而且,服務的價值同樣取決于生產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其價值運動要受價值規律的支配。因此,在一個時期的服務價值變動,與其他商品的價格變化方向和速度是基本一致的,即呈上升趨勢。

馬克思通過勞動二重性對服務商品二因素的揭示,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來講,不管它是以物質形態出現顯而易見也罷,還是以非物質形態隱蔽地出現也罷,其實質都是資產階級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對社會主義經濟來講,認識服務商品的二因素,把服務業及其產品作為市場交換的內容和社會總產品統計的對象,對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擴大社會生產力和優化產業結構,以及加強國民經濟的宏觀管理,都有直接的指導性。

勞動力成為商品是商品的第三次外化。勞動力成為商品是有條件的,同時也是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必然產物。勞動力一旦成為商品,不容置疑的就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結合,只是有它自身的特殊性而已。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同其他所有商品一樣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它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是抽象勞動的凝結。其特殊性在于它可以還原為維持勞動者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而且還包括了一個歷史的道德的因素。正因為這樣,勞動力價值的構成內容、范圍、比例等都在發生重大變化;這不僅反映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而且使工資水平顯著提高。勞動力商品最大的特殊性,還在于它的使用價值,即創造商品價值的能力。

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向我們充分表明了培養人尤其是教育人的重要性。人是世界上最為寶貴的。只要有了人,一切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我們要實現“兩個轉變”,要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就必須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掌握了現代科學技術、身體健康的勞動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建立相應的教育和科技發展體制。因此,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馬克思運用勞動二重性所揭示的發展生產的兩種方法不僅是對立的,而且是統一的。以增加社會勞動總量,增加投資來發展生產,擴大財力開發是可以的,但對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卻十分有限。因此,與之相適應的粗放型經營方式和外延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過時。而以勞動生產力的提高為基礎的勞動生產率增長是無限的,因為具體勞動的增長、科技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是無限的,這就是我國必須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走以內含擴大再生產為主的道路的依據。

二、勞動二重性是解析資本主義復雜經濟現象的密碼,也是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復雜現象新情況的密碼

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時,經常會碰到許多矛盾的經濟現象和復雜的經濟過程。只有透過這些矛盾的現象和復雜的過程,才能獲得對資本主義經濟本質的和規律性的認識。馬克思充分預見到我們可能遇到的這些困難,他說:“這個似乎存在而從結果來看也確實存在的矛盾”,可能把他們引人迷途。他還告誡后人,要科學地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僅僅依靠某些個別的、偶然的、孤立的事實是完全不夠的,甚至還可能產生歪曲資本主義經濟實質的論點,而必須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現象作系統的研究。要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勞動二重性學說。馬克思把勞動二重性視為剖析資本主義關系的方法論。

首先,勞動二重性學說及其方法論作用是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和發展的全部事實的基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是從商品細胞開始的。他不僅揭示了商品的二因素,指明商品中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而且闡明了勞動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關系。這就意味著,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以商品生產從而也是以資本主義生產全部矛盾的萌芽狀態開始的;因而,貫穿資本主義經濟始終的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不過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對抗性矛盾自身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表現形式。

其次,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及引起政治經濟學革命性變革的剩余價值理論,是以勞動二重性為依據的。正是考慮到勞動二重性學說對于理解資本主義經濟運動及其基本規律所具有的特殊意義,馬克思指出:“這就是批判地理解問題的全部秘密。科學地提出并解決剩余價值的起源問題,必須以明確區分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生產價值的勞動與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為前提。從勞動二重性學說出發,馬克思成功地解決了在古典經濟學那里成為難題的關于簡單商品經濟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區分問題。盡管簡單商品流通(W-G-W)與資本流通(G-W-G }存在似是而非的相同之處,而實際上有本質的差別。這種差別恰好屬于兩個不同經濟時代的標志,是以商品二因素的對立為基礎的。

正是由于把勞動二重性的方法引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他寫道:“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過程;作為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

由勞動二重性決定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的觀點,還引出了雇傭工人勞動的二重性、資本主義工作日的二重結構,增加剩余價值生產提高剝削程度的二重方法,資本的現象和本質以及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等重要觀點。由此展開的進一步分析,馬克思揭示了剩余價值規律,并闡明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馬克思的其他重要理論,如積累理論、流通理論、再生產理論、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經濟危機理論等等,都是以勞動二重性原理為基礎的,都可以勞動二重性作為方法論手段來破譯和論證。

三、勞動二重性學說是批判資產階級經濟思想的有力武器,也是創新社會主義新時期政治經濟學的有力武器

批判與繼承相結合,否定與發展相統一,是政治經濟學走過的一條成功道路。沒有密切地聯系實際經濟生活,特別是在對一切新經濟現象的分析中,不斷與資產階級經濟學作斗爭,經濟理論不會有今天的蓬勃生氣。勞動二重性作為認識經濟過程的方法,也是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有力武器。

馬克思通過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的研究發現,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建立自己的理論時,“毫無例外地忽略了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那末,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是普遍地把具體勞動同抽象勞動相混同,盡管這種混同在不同流派有質的區別,但根源卻是共同的,在于它們的階級局限性。

在古典學派那里,具有典型意義的是憑直覺劃分勞動的兩個方面,而沒有把握它們內在的矛盾統一。其代表人物就是亞當·斯密,由于他不能區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明白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于是也就不懂得資本主義經濟過程的外部形式與內在本質的對應關系,結果只能得出片面的自相矛盾觀點。發展下去,不可避免會產生像著名的“斯密教條”那樣的錯誤結論,因此馬克思鮮明地指出:“斯密自己后來也拋棄了自己的理論,但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的來源,恰好要到他的科學的起點上去尋找。.不過,馬克思并未就此否定斯密理論的科學內涵,相反地肯定了他促使人們去認識勞動二重性方法上的重要貢獻。

在庸俗政治經濟學則是另外一回事。對它來說,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劃分,正好相反,蓄意把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相混同,是其理論思想的一般原則,實質是要掩蓋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抹煞生產力同生產關系的界限。“生產要素”論就是典型的例證。

“生產要素”論的創始人讓·薩伊,以斯密的“偉大繼承者”自居,但卻否定勞動是價值的基礎,抹煞了斯密的主要貢獻,主張物品是否有價值在于它是否有效用。他以生產三要素論來說明效用的產生,認為生產不是創造物質而是創造效用;并且偷梁換柱,在用使用價值生產過程代替價值和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之后,把參加生產過程的三要素:具體勞動、生產資料、土地概括為價值的源泉。很明顯,薩伊混淆了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區別,更是混淆了創造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和形成價值的抽象勞動,妄圖用一般生產來偷換資本主義生產,用一般勞動來頂替雇傭勞動,用生產資料取代資本,用土地代替地產,以此達到掩蓋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和資本剝削的本來面目。薩伊還否定了斯密分配理論中的科學成份,主張既然價值(效用)是生產過程三要素共同創造的,那末,資本主義社會三個基本階級收人的源泉就應該是:勞動—工資的源泉;資本—利息的源泉;土地—地租的源泉。這就是馬克思所批判和譏諷的“三位一體公式”。

篇8

論文摘要:第三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其從業人員已成為社會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的勞動究竟能否創造價值,是近年來勞動價值論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之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活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深化對使用價值、價值、生產性勞動等基本范疇的認識,對第三產業的勞動進行具體分析,對于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有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產業獲得了巨大發展.其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為創造社會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滿足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力量,在社會總勞動中,第三產業中的勞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已成為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其產值在發達國家中已達6096-7096 如何客觀評價第三產業在價值創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產業的勞動是不是生產勞動,哪些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創造價值?作為政治經濟學基石的勞動價值論必須反映這種現實,充分重視第三產業中勞動的作用。就這一問題進行理論上的探討,對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第三產業的界定及其崛起對勞動價值論形成的挑戰

所謂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外的其他行業,主要包括流通部門,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為提高科學文化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具體包括:公共事業(供電、供氣、供水、運

輸、郵電等);金融保險業(銀行、信托、保險等);商業(批貨、零售等)濰修保養;服務業(飲食、旅游、娛樂、洗理等);教科文衛事業;中介服務和信息服務等。簡單地講,第三產業就是工農兩大基本物質生產部門以外的服務于物質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非物質生產部門。

在當代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中,第三產業為整個社會提供各方面服務或勞務的功能越來越突出,我國第三產業的占GDP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3.7%增加到33 96,就業比重也由12.1%增加到26.996,第三產業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的同時,也給勞動價值論帶來了一系列函待研究的新問題。由于馬克思是著重從物質生產領域來研究勞動是如何創造商品價值的,他認為流通過程只是價值的實現,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主要指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因此許多人認為,只有第一、第二產業的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才能創造價值,而第三產業屬“非物質生產部門”,第三產業的勞動只是為第一、第二產業及人們的生活提供服務,不創造價值。而事實上第三產業創造的價值在社會總價值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如果把眾多的第三產業的勞動者劃人不創造價值的非生產勞動者范圍,會出現一個難以解決的理論與實踐的矛盾:伴隨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越來越多,勞動者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創造價值的勞動越來越少,這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

二、根據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正確認識第三產業部分領域價值創造的問題

第三產業的出現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堅持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完全可以對第三產業做出規定。當今社會中,社會生產和社會分工不斷發展,許多新的并能創造大量財富的部門不斷涌現,社會財富的增長既有物質方面的,又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我們今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確立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面對的情況和研究的間題有很大不同,我們必須正視第三產業的崛起形成的新的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在堅持“活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參照馬克思在考察物質生產領域時提出的原則,結合服務領域的實際情況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認識,對第三產業創造價值的勞動加以具體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首先,馬克思認為,商品是用來進行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商品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們的需要,可以是實物形態的,也可以是非實物形態的,其區別只是在于前者可以具有離開生產者和消費者而獨立的形式,后者則是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同時存在。根據馬克思對商品及其具有的二因素的分析,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第三產業雖然不提供有形的物質產品,但提供的服務都直接或間接服務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的非實物勞動成果服務產品是可以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同可以交換勞動的物質產品一樣,具有商品的二因素:一是使用價值,各種服務能夠滿足人們不同的生產和生活需要,例如,信息服務能夠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教育活動能夠滿足人們提高素質的需要等等。二是價值,各種服務都是人的勞動付出,其價值實體是人類一般勞動的凝結,屬于生產勞動。

其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勞動的范圍從物質生產部門向非物質生產部門擴展。生產勞動是生產的具體勞動和生產的抽象勞動這兩重性的統一,這種生產勞動不僅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馬克思理論的生產勞動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二是創造價值和直接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他從資本主義生產的角度對生產勞動和生產工人的范圍做了規定,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或為資本自行增值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生產勞動包括物質產品生產領域的一切勞動,以及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中延續的勞動(如包裝、保管等勞動)和相關的各種生產性勞務(如貨物運輸等)。但馬克思并沒有絕對排斥從事其他活動的都不創造價值。在他所處的時代,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很小,對于萌芽狀態的服務業,馬克思把它直接歸人工業。但生產勞動是個歷史范疇,生產力水平確定了構成生產勞動的勞動具體形式,生產關系狀態進一步確定了這些具體勞動形式中構成生產勞動的個別勞動的范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產品的概念和生產領域的范圍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擴大生產勞動的范圍,將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狀況、生產勞動的二重性統一考察,認識到生產勞動的范圍不再限于生產物體產品的勞動,而是也包含大量的生產無形物質產品的勞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應該是能夠滿足勞動者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勞動,即符合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勞動就是生產勞動。

第三,第三產業的勞動是“總體勞動”的組成部分,從業者是“總體工人”的一部分。從馬克思對勞動價值論的論證看,創造價值的勞動最初表現為直接物質生產領域中的勞動,后來隨著勞動過程本身協作性質的發展,出現了總體工人和總體勞動。關于總體工人,馬克思曾幾次作過分析。總體工人是相對個體生產者提出的一個概念,馬克思指出:“總體工人的各個成員較直接地或較間接地作用于勞動對象。因此,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職能就夠了。總體工人中的直接生產者、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共同生產商品,共同創造價值,在簡單協作中,個體工人正在向總體工人轉化,產品成為許多人協同勞動的結果。現代生產條件下,凡參與社會化生產過程的一切成員,包括直接從事社會化商品生產的生產工人和間接參與社會化商品生產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都是總體工人的組成部分,執行不同職能,他們的勞動作為總體勞動的一部分,是生產性勞動,并創造價值,這是社會化商品生產發展的一般規律。第三產業的從業者是構成社會“總體工人”的一個重要部分,第三產業的勞動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所必須的勞動,同直接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一樣是創造價值的生產勞動。

總之,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分析的是物質生產領域內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商品價值只表現為物質產品的商品的價值,但并不排斥《資本論》第二、三、四卷中把生產勞動的外延擴展到商業、郵電、交通,擴展到精神產品生產和勞務生產領域。馬克思確認服務勞動成果的產品屬性,以及對服務使用價值及其功能的提示,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非實物勞動成果與實物勞動成果一樣,都能滿足人的需要,非實物勞動成果應該納人社會產品的范圍,其運動形式的使用價值也是社會財富的組成部分,僅以是否生產有形商品來判定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的觀點,是不符合馬克思對于商品及其二因素、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的分析以及整個勞動價值論的。

三、關于第三產業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具體分析

第三產業所包含的勞動涉及生活的各方面,或提供勞務或提供服務,服務產品作為用于交換的商品,服務價值是由服務勞動的凝結性、社會性和抽象性決定的,但第三產業中既有創造價值的勞動,又有不創造價值的勞動,要作具體分析,大體上可劃分為幾個層次:

(1)第三產業中具有物質生產性質的勞動和屬于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繼續的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比如城市公用事業中從事供水、供電、供氣等工作的職工的勞動,運輸業中從事貨運工作的勞動以及商業活動中從事商品的分類、包裝、保管、運輸等工作的勞動,因為運輸費用、保管費用都是生產性費用,這些費用要加進商品價格,是商品出售價格的一種加價,所以創造價值。

(2)科學工作者的勞動是復雜的腦力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勞動,其價值通過科研成果在生產中的應用表現出來。比如教師的勞動,實際也是科學勞動的一部分,通過他的勞動,傳播、繼承、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并通過培養出來的具有各種不同的專門知識和技術的勞動者即人才,得以保存,教師的勞動凝結為各種專業技術人才的勞動能力,成為勞動力價值的重要構成部分。

(3)第三產業中的服務勞動要區分為不同層次:商業、銀行、保險、物資供應、廣告等行業,主要為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服務,這類勞動一般來說不創造價值;為人們生活消費提供服務的勞動既創造社會使用價值,也創造價值,這類服務實質上是商品如旅館、旅游、保育、醫療等;同時兼有生產與服務二重性的服務勞動,如公共交通、郵電通訊、飲食等行業,這類勞動也創造價值。

(4)文化藝術、教育、體育等部門的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這些服務勞動本身具有社會使用價值,能夠保持和提高勞動能力,也能創造價值,其價值凝結在接受服務的勞動者的身體中,并通過這些接受服務的勞動者的勞動得到實現,可以加人到勞動力的再生產費用即勞動力價值之中。

(5)國家黨政機關、國防、監察政法部門等公務員、軍隊、警察的勞動不創造價值。他們的勞動盡管是社會所需要的,但屬于馬克思講的“服務的結果不是可以出賣的商品”的那種勞動,這些部門是絕對壟斷性的,不能以勞動與其他行業的勞動相交換,是國家財政收人的主要使用者。

第三產業究竟能否創造價值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要從創造價值的角度去認識第三產業,要把第三產業中從事商品生產、創造價值的勞動和其他方面的活動、不創造價值的勞動嚴格區別開來,充分認識第三產業中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企事業單位的特點,凡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為社會提供有用服務,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而且只是花費在社會必要的時間上,都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四、研究第三產業的價值創造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第三產業作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我國主要工農產品相對過剩,僅靠數量擴張帶動經濟增長的余地已不大的情況下,第三產業的發展將對我國的經濟增長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大量服務行業的增長率對未來若干年內經濟的增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其彈性值達到1. 78,即這一部門1%的增長率,會使國民經濟增長1.7896,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的份額還會不斷擴大,其經濟增長率的彈性值也會逐步擴大。馬克思關于第三產業的理論提示,對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1)樹立新的產品觀和產業觀,既要重視生產,又要重視流通。在我國,要以服務產品為對象確立新的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觀,打破傳統經濟理論以“物質產品”為中心劃分社會再生產領域的觀點,把流通作為實現商品價值、創造商品價值的必要環節,大力發展營銷網絡和營銷市場,培植更多更好的商業品牌,擴展市場內涵,構筑勞動力、資金、科技產品和生產資料良性流動與配置的市場體系,全面提高我國商品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多的比較效益。

(2)保持第三產業的發展與第一、二產業相適應。既要重視第一、二產業,又要重視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生產的服務產品、使用價值和社會財富具有非實物性、非儲存性、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還可以調整經濟結構,完善經濟環境,為社會財富的增長作出了更多的貢獻。

篇9

首先,本課程是在經濟類本科中開設的,你將提供給學生的是什么東西呢?學生們以前都學習過那門“政治經濟學”的課程,因此多多少少是知道本課程的大致情況的。假如以前學的內容算作初級版的話,現在應當是升級到高級版本了。而此刻已經不能滿足于還是過去內容的擴大版,即增加一些內容的事情了;應當是要在新的高地上對內容進行深化,不僅來拓展學生的視野、更要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于是把本課程的重心放在強調“理性思維”,應當是經過升級的高級版本的立腳點。

例如,在說明《資本論》是一部關于資本主義經濟運動及其客觀規律的著作時,要突出闡明這樣的意思:馬克思從資本地運行著手,整體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而生產關系的各個環節;揭示了這樣的事實,即逐利的資本必須依靠吸吮勞動的血汗才能活躍起來,并且那樣的勞資關系不斷地被擴大及復制出來。顯然從“理性思維”的切入點,來談論《資本論》,會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由于不是什么說教、著實是理論,其分量就有力的多了。而這部著作確實是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理論剖析,本身的魅力就在于此,并且還具有藝術性。現在學生缺乏的就是“理性思維”的思考能力,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這方面地強化很有針對性。

其次,《資本論》的邏輯體系安排,也是要強調的重頭戲。馬克思在寫作時采納了友人的建議,在體例的編排上采用了教科書式的做法;然而透過這一做法,展示了其辯證邏輯的框架。因而在教學過程之中,不僅要把各卷之間的聯系交代清楚,而且要用線條把每卷之中的范疇和概念之間的關系拉出來,明晰地展現給學生,使其掌握。例如第一卷里,大范疇有:商品—貨幣—資本—剩余價值—資本積累;范疇之間還有各個概念相互連接、互相轉化。如此清晰地向學生展現出來能夠起到提綱挈領、簡明扼要、容易理解的效果。

再次,要原本地把馬克思的分析方法教給學生。馬克思在闡明什么是資本時,他的方法是全面地進行分析的。例如,貨幣只是一般地買東西時,不是資本;只有當貨幣用來購買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并且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價值增值的生產時,才算資本;這個生產就是資本主義生產,并且是一個具有三個階段的循環及不斷周轉的過程。因此資本必須理解為運動的過程,而不是靜止物;而組織經營管理整個過程的投資人才叫資本家。這種全面的分析方法,就是辨證的方法。比簡單地從誰擁有什么生產資料,就給他胡貼標簽的做法,明顯的有說服力。

以上我們從理性思維、邏輯體系、分析方法三個方面,對《資本論》教學應當凸出的方面進行了闡述。

理論聯系實際,是《資本論》課程教學之中的一大難點。這里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為了講清基本原理,必須要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佐證;其二,要用基本原理來說明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這兩個方面也是吸引學生學習這門課程興趣所在的關鍵。

就第一個方面來說,《資本論》本身就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它具有普遍性,在講授時順著其思路就可以找到合適的例子來佐證,而且俯拾皆是。例如馬克思闡釋商品經濟時,專門就買賣雙方分門別類地進行了考察;所談所講就是人們平時社會生活里的事情,一點也不深奧,都是咱們經常碰到的日常事項。完全可以從中擷取出來例子,來講清商品經濟的規律;起到幫助學生理解原理、掌握其方法的作用。

就第二個方面來說,運用《資本論》的理論來解析現實社會經濟之中的重大事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發生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只有馬克思的理論才能從根本上全面解釋這一危機。它比其他理論在論述這個事例上,顯得力量更為強大。學生們相當歡迎教師對此的說明。另外實際生活中的經濟現象,也可以用《資本論》的原理來說明的;例如筆者曾經從廣播中聽到某地農民種植馬鈴薯過剩的事例,把它作為分析的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效果很不錯。類似這種事例真的不勝枚舉。

其實《資本論》的道理,本身就是從實際中概括出來的;而且學習的目的還是要回到實際中去的。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的根本之道。如果說,有些學生沒有興趣學道理,是因為我們在講授時沒有把它與實際很好地結合起來;一旦與實際脫節,大道理的生命也就終結了,難怪學生會倒胃口。

從以上所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好本課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環節就是事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充分,這里不僅涉及怎么備課、教師本身的素質也要提高,兩方面亦是相互聯系的。

第一,教師必須熟悉的理論;特別是能夠領會其精神實質,并且能夠洞悉社會現實。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自身的充電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但要收集、閱讀大量的有關文獻,還要親身投入社會調研中去。只有教師本人學會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在課堂上展現風采,才能把課程上好。可以這么說,要做到這點是有難度的;假如這門課程上不好的話,與教師本人的素質是有很大關系的。

第二,備課的過程是個從教學上再創造的過程。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時,已經充分考慮了一般性的人士能否看懂和理解的問題,并且盡可能地做到淺顯易懂。但是由于理論本身的艱澀性以及知識體系的邏輯性,使得一般性的人士在閱讀時還是有不少障礙很難逾越。于是教師的引導作用就顯得越發重要,盡管大學生還算是有相當知識背景的,但是還得下一定的功夫才行。

有一種上法是按照著作本身的章節目,根據自然段落來逐段逐句的解釋(包括對典故的解釋)。這樣上固然有其優點,然而平步直序地解釋之后,還是要回過頭來進行條塊梳理。這樣上囿于課時的不足和學生的疲勞,不太合適。

筆者采用了另外一種辦法。先是根據原著本身的邏輯架構,整理出條塊;然后在條塊的引領下,闡釋豐富的內涵并落實到具體的段落和句子中;這樣從整體到部分并且把各個要點連接起來,通過面點結合達到提綱挈領的效果。這樣的做法,就要對原著本身在教學上進行重新創造,把其中的各個要點及其相互聯系的各個方面按照原義另行組合,形成教學綱要并且變成備課筆記。由于現代電子設備相當高級,應用電腦為教學手段成了時尚,于是備課筆記還要轉化成PPT來播放,教師還要花費不少精力和時間來制作適合上課的PPT。經過如此的努力,才能說功夫到家了。不僅如此,在教學過程之中,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進行備課筆記的修改(當然PPT也要修改的),以確保教學要求的落實和教學效果的完全顯現。

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充分了解教學對象即學生。平時要經常接觸學生、熟悉他們,聽取他們的想法。這對于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是絕對必需的。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是教學溝通的一個很好的渠道,對教師也是一個挑戰。課下與學生聊天,也是相當有趣的,可以知道許多事情。這些對提高教師本身的素質,提高教學水平幫助極大。

例如,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年代,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轉化時期。我們在講課時當然要把它們作為物質技術基礎來說明的。然而筆者在與學生聊天時發現,他們對所謂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很感興趣,于是專門印發了有關教學參考材料,還專門布置作業讓學生去查資料撰寫小論文。這樣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視野提升到最新的科研前沿,當然筆者自己也對此進行了一番研究,學生對此表示贊許。

篇10

[論文摘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社會生產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們要以一種發展的眼光看待勞動價值論,用的基本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的基本理論。本文闡述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看待勞動價值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結合起來,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

一、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分配制度原理

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建立,經濟運行中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并存,與之相適應收入分配采取按勞分配為主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多種分配制度。

(1)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國所有制結構的多樣性決定的:我國所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和公有制經濟的相互結合,決定了在公有制經濟中只能采取按勞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并存,共同參與創造財富,要求按生產要素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是指各種要素都應根據其在再生產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的大小來參與收益分配,獲得相應的報酬。基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現實,只有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才是現階段唯一公平的分配方式,這種分配方式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因而也是公平的。在公有制經濟中,由于國家和集體是除了勞動以外的一切生產要素唯一的所有者,因此全體社會成員只能是勞動者而不能是其他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實行按勞分配,即按付出勞動量的多少來決定應該獲得的收入的數量。但是這種分配方式也存在不平等的一面,由于人的天賦、能力、所承擔的責任和風險、擔任的工作的難易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對社會、生產做出的貢獻也是不一樣的,如果采用同一種分配方式同等的對待必然產生新的不平等。

(2)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是由各種生產要素在財富的創造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決定的。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和《哥達綱領批判》等文獻中多次指出勞動并非一切財富的唯一源泉。現實的常識告訴我們僅僅有勞動者而沒有資本、土地等其他生產要素的參與,是不可能創造價值和財富的,在生產過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對此馬克思曾經論述到:“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創造。它是工人用來實現自己的勞動,在其中展開勞動活動,由其中生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原材料。”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技術、信息和管理才能等過去不被重視的要素在現代的生產和經營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他們也要求參與分配。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由于“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所以應該允許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參與分配,這樣有利于生產要素向更有效的領域流動,有利于技術進步的加快,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社會主義經濟中勞動價值的認識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人力資本創造的價值也越來越多,現代生產中體力勞動所占比重不斷降低、勞動復雜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不少學者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了懷疑。在這種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該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不重視腦力勞動,認為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指的就是體力勞動。因而在知識經濟到來的時候他們提出:商品中所含的體力勞動的成分越來越少了,因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也不再適用了,商品價值應該從由勞動和勞動時間決定變為由“知識含量”決定、由知識來計量。事實上,馬克思從來就沒有忽略過腦力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清楚地論述到:“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體力和智力的總和”,也就是說,無論是生產何種商品,都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生產的,只不過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所占的比例不同罷了。由于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是體力勞動居于主體地位的時代.

三、當今科學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工作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效率的提高,這不僅僅是生產工人的勞動支出的增加,更多的是包括了科技工作者和經營管理者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所付出的大量的復雜的腦力勞動。由于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管理才能是企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能否大大加強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對科學技術工作者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管理勞動做出全面的評價,提出相應的激勵措施。科技工作者作為生產性勞動者,他們自身的勞動創造價值。新晨

關于科技工作者的勞動的價值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考察:一方面,科技力的承擔者也被列在生產工人的概念下。“由此可見,馬克思把科學技術工作者和經營管理者也看作是生產勞動者,從而也參與了價值的創造。而且由于科技工作者的勞動是一種復雜勞動,因此在同樣的時間內,他們可以創造出比一般勞動者更多的價值。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的勞動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創造社會財富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科技工作者將先進的科技應用到生產過程中,不僅可以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增加產品的數量,還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因而,在評價科技工作者勞動的價值的時候,不應該僅僅根據他們的復雜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多少來衡量,還要看到他們在創造社會財富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