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思想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04:10: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馬克思思想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資源化和再利用是有所區別的,前者強調的是經過處理后的廢棄物將轉換身份,成為原材料,而后者卻是用另一個角度去考量廢棄物,將其作為產品使用,從而避免浪費.資源化的原則在馬克思著作中也作了許多說明.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提出“化學的每一個進步不僅能增加有用物質的數量和已知物質的用途,從而隨著資本的增長來擴大投資領域.同時,它還教人們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料投回到再生產過程的循環中去,從而無需預先支出資本,就能創造新的資本材料.”其所表述充分體現了馬克思資源化的思想.
2我國發展循環經濟所面臨的國際現實
我國作為對全球經濟影響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自身的發展方式對世界產生影響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國際環境中的各種壓力.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況來看,我國在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國際壓力包括制度壓力、生態壓力以及消費壓力.
2.1制度壓力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得到了初步的建立,然而,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仍然有待完善.對照世界貿易組織對經濟體制運作機制的要求來看,我國在經濟管理體制方面還存在著諸多與之不符合的地方,較為突出的問題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到的基礎性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在各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甚至各部門之間還是存在互相封鎖、割離的情況,同時市場運作的規則還不夠健全,還有許多法律法規有待補充和完善,現存的法律法規中有一部分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在實際的經濟運行和管理中存在有法不依和執法不嚴的情況.這些都是是市場體系的不夠完善的一個方面.另外,國有企業的改革相對滯后,企業市場主體地位還未得到完全確立.同時,由于當前政府在職能定位方面不準確,導致缺位、越位的現象,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及機構重疊臃腫等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極度不相適應問題.最后,在對外經濟方面,我國目前的對外經濟管理體制與世界貿易組織運行機制的要求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2.2生態壓力
我國的國土面積和美國的不相上下,而人口總量卻是其數倍之多,要想在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意味著我國要在更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用五十年的時間完成西方發達國家兩百多年的發展,任務不可謂不艱巨.所以說我國特殊的國情要求必須重新探索綠色發展道路成,要改變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經濟的增長方式,從依靠增加投入擴大生產的高能耗、環境代價大、競爭力弱的經濟發展模式向科技含量高、環境友好、經濟效益高的新模式轉變.
2.3消費壓力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傾斜性消費的問題非常突出,主要表現為過于注重物質消費而輕視精神消費.雖然我國目前以閑暇和文化消費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長,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我國精神消費在整個消費體系中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在消費形式上,精神消費的形式過于單調,大部分人明顯傾向娛樂性消費,忽略發展性消費,喜愛尋求感官刺激,輕視精神進步,從而造成通俗娛樂場所人滿為患而高雅文化備受冷落的現象.總之,在全球化的國際背景下,我國在經濟發展中還面臨著很大的消費壓力.
3我國在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
3.1公眾認同度較低
目前,在我國針對公眾環保意識加強的活動中,產生了兩大公眾面臨的矛盾:一個是公眾的環保意識與參與環保的行動力之間的矛盾;另一個是公眾在依賴政府時,政府的環保工作力度卻是相對薄弱.這就直接讓公眾在對待具體環保事件上的環保意識產生非常大的差異性.家庭里,公眾的環保意識還是顯得比較高的,在用水用電的節約、垃圾的分類、綠化帶及其它植被的愛護都有明顯的表現.但這些公眾性的高環保意識的環保行為的范圍過于狹窄,在社會參與方面就顯得很力不從心.另外,公眾反映問題對象大多局限于居委會和街道辦事處,這些發生在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基本不會投訴給有關政府部門受理,全國統一的環境問題免費舉報電話———12369也少有人知,這對民眾環保意識的培養以及環保行動過程中依賴對象建立幫助不大.
3.2技術支持還顯薄弱
由于我國在循環經濟技術支撐方面的投入不足,直接導致循環經濟在技術上過于薄弱.根據十一五期間的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在環境方面的支出比例第一次超出了GDP,但僅僅為1%-2%.盡管后期其比例有所增加,但漲幅均較小,這就造成我國和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方面長期存在較大的差距.根據發達國家在環境投資方面積累的經驗,其投資額不能少于當年本國GDP的1.5%-2.5%,才能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遏制環境的惡化,改善整體環境狀況.可是我國的評估機制在循環經濟方面顯得效果不足,科技創新的投入也十分有限,這直接削弱了原本有限的資金所應該發揮的作用.同時,新的科技項目的獎勵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實,讓科技創新的后勁一直萎靡.因此,從我國當前的基本國情以及目前的循環經濟發展狀況出發,為循環經濟選擇一套適用的技術,并以先進科技為支撐的循環經濟模式勢在必行.
3.3法律體系不夠完善
我國現行的綜合環境基本法在層面上還沒有對循環經濟有關立法作出十分明確的規定,僅僅將循環經濟的有關規定作一些附帶說明,并沒有提升循環經濟的立法在環境立法中的比重,在整個國家立法系統中更顯頹勢.當前全面促進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措施在我國并沒有專門的立法,也缺乏系統性,直接導致實際操作中循環經濟發展行為難以得到充分認可.上述問題也較多地反映在我國現有的眾多與環境相關的法律法規中,這也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4馬克思的循環經濟思想為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帶來的啟示
4.1增加公眾參與率,提升公眾意識
人在經濟活動中作為主體的存在,對經濟發展的作用無疑具有決定性.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往往受到活動主體的思想認識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在我國,公眾良好的環保意識、積極的參與行為是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循環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前提.使循環經濟的公眾參與得以實現,必須從根本上轉變人對自然的認識.馬克思提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因此,把自身和自然聯系在一起,經濟活動中才能明確地考慮自身行為對自然的影響.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進行宣傳教育、開展公眾性的活動,并提升活動氛圍,提高公眾熱情均可加強公眾參與意識.當然,公眾參與平臺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公眾參與實現的一大前提;最后,提倡綠色消費,將循環經濟的理念帶入公眾生活也是提升公眾參與度的一大措施.
4.2提高對科技的重視
“科學是第一發展力”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思想.發展循環經濟不僅要以充分的技術條件為前提,也要以物質的循環利用為核心,因此,重視科技的作用是馬克思的循環經濟思想對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又一啟示.根據我國當前國情,在資源和環境現狀上,針對可再生能源開發應加大重視力度,并對節能減排的技術創新予以扶持獎勵.
4.3政府的主導地位必須堅持
經濟發展的方式有很多種,循環經濟的本質是其中一種.生態性是其主要特點,但和其他經濟發展方式一樣,它最終也以獲得經濟利益為根本目的.具有逐利性的企業作為循環經濟實踐過程中的主體,追求經濟效益、提升自身競爭力也是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與生態問題常會產生沖突,由于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具有顯著的自發性特點,容易引導發展過程向經濟利益方面傾斜.因此,政府的主導作用必須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保持一致.第一,應建立和完善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彌補當前市場的不足;第二,要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協調經濟的發展;第三,應靈活運用多種經濟發展途徑為發展和引導循環經濟提供充分、有效的環境;最后,應建立和完善綜合、全面的環境政績考核體系,為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5結束語
篇2
論文摘要: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尤其是在論述“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問題時,曾經明確提出過與“循環經濟”原則類似的思想和觀點。在此基礎上,本文對馬克思關于循環經濟的幾個重要思想進行了歸納和總結。
“循環經濟”一詞是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自20世紀80—90年代起,發達國家為提高綜合經濟效益、避免環境污染,以生態經濟理念為基礎,重新規劃產業發展,提出一種新型的循環經濟發展思路。20世紀90年代末,循環經濟理念開始引入我國。2004年9月29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召開全國循環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十一五”規劃的編制。
雖說“循環經濟”是一個新理念,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尤其是在論述“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問題時,就曾經明確提出過與“循環經濟”原則類似的思想、觀點。馬克思的這些見解給我們以深刻地啟迪,可以說是“循環經濟”理念的理論先聲。馬克思循環經濟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馬克思看來,應用科學技術是減少工業和生活廢物的有效手段。這種思路與當今人們處理生產與生活垃圾的思路是一致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討論“生產排泄物的利用”問題時明確指出:“我們所說的生產排泄物,是指工業和農業的廢料;消費排泄物則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費品消費以后殘留下來的東西?!蹦敲纯渴裁词侄蝸硖幚磉@些排泄物呢?當然要依靠科學技術手段,因為“科學的進步,特別是化學的進步,發現了那些廢物的有用性質”。馬克思特別強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過的工業,可以充分利用工業廢料,變廢為寶,減少工業廢料對環境的污染?!盎瘜W工業提供了廢物利用的最顯著的例子,它不僅發現新的方法來利用本工業的廢料,而且還利用其他工業的各種各樣的廢料,例如,把以前幾乎毫無用處的煤焦油,變為苯胺染料,茜紅染料(茜素),近來甚至把它變成藥品?!瘪R克思指出:“化學的每一個進步不僅增加有用物質的數量和已知物質的用途,從而隨著資本的增長擴大投資領域。同時,它還教人們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料投回到再生產過程的循環中去,從而無需預先支出資本,就能創造新的資本材料。”在這里,馬克思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利用科學技術的手段建立完整的循環經濟體系的問題、廢物資源化問題和產業生態化問題。馬克思的上述思想與我們今天大力提倡的“利用可持續的科學技術來支持和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見解是一致的。
其次,馬克思認為,利用科學技術改進生產工藝可以提高生產資料的使用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列舉了大量的生產實例,對生產工藝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工業廢物,減少排泄物方面的作用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生產工藝水平也日益提高。工藝的進步,改變了對生產原料的利用途徑和方式,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來不能利用的、生產中的各種廢料,獲得了一種在新的生產工藝中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廢料成為了新工藝的原料?,F在,循環經濟學家常說的一句話是:“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原料”。其實,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確地說過類似的話:“所謂的廢料,幾乎在每一個產業中都起著重要作用。”馬克思用實例說明,當時由于生產工藝水平的低下,在英格蘭和愛爾蘭許多地方的農場主不愿種植和很少種植亞麻,一個主要理由是:在靠水力推動的小型梳麻工廠里,粗糙落后的生產工藝導致了在加工亞麻時產生了很多廢料,損失高達28%到30%,工人們經常把這些廢麻拿回家當柴燒,可是這些廢麻是很有價值的。后來,人們采用了先進的生產工藝,用水漬法和機械梳理法對亞麻進行精細處理,使亞麻的損耗大大減少。再次,馬克思還看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了大批新型生產工具的問世,而生產工具的革新同樣可以提高工業廢物的利用率,變廢為寶,減少資源的浪費。馬克思多次指出:“機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來不能利用的物質,獲得一種在新的生產中可以利用的形式?!薄皬U料的減少,部分地要取決于所使用的機器的質量?!瘪R克思列舉了意大利和法國在磨谷技術上的差異說明這個問題。在羅馬,當時的磨還很不完善,因此,不僅同量谷物的面粉產量低,而且磨粉費用相當大,客觀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巴黎人使用的磨,是按照30年來獲得顯著進步的力學的原理實行改造的精致的磨,大大提高了同等谷物的面粉產量。馬克思還提到,處理紡織工業產生的廢絲時“人們使用經過改良的機器,能夠把這種本來幾乎毫無價值的材料,制成有多種用途的紡織品”。在馬克思看來,“在生產過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變為廢料,這要取決于所使用的機器和工具的質量。而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都知道,生產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學技術,用科學技術手段改造我們的生產機器和工具,的確可以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率,從而節約自然資源,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物,減輕生產廢物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馬克思對循環經濟思想的論述不僅具有前瞻性,而且具有深刻性。馬克思的這些真知灼見提出了實現循環經濟的具體手段和方式,對我們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篇3
李曉芳 焦穎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段妍智 云南玉溪師范學院
摘要:當前,人們已經越來越覺察到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人類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影響著人類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環境。環境問
題也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的生活。如果人類還不采取行動來保護環境,任由環境問題日益惡化下去,那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失去生存
的最基本的條件,將無法生存。所以,在自然環境還可以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時候,人類應該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馬克思恩格斯
生態文明思想蘊含著深刻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其思想對于現代人類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生活方式;合理消費;生態文明
現代生活中,社會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有錢人便有了大手大腳消費的壞習慣,很
多人將物質需求得到滿足視為其發展的唯一目標。而現代生活,
每個人也正在感受到日益惡略的空氣環境,很多人出門戴起了防
霧霾口罩,很多人選擇在霧霾天不出門,但這僅僅是非常自私的
應對方式,要想起到“治本”的功效,確立新的符合生態文明的
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而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給了我們現代
人很大的啟示。
一、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提倡合理的、適度的消費
適度消費是一種抑制人們的貪欲,從而避免物質資源浪費的
消費方式。傳統的經濟增長需要不斷地刺激人們進行消費,甚至
有時通過制造“虛假需求”來帶動消費?,F代社會隨著我國生產
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利用自然的能力不
斷提高,各種各樣的物質產品源源不斷地涌現。隨著人們物質生
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們錯誤的價值觀念的引導下,人們對生活的
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就刺激著人們不斷地購買滿足人們進行
物質享受的產品,形成了人們進行大量消費的生活方式。尤其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者利用廣告來進行宣傳,刺激人們進行
消費;利用買贈、打折等促銷方式來促使人們為了眼前的便宜來
進行不必要的消費,使消費量不斷地擴大,這就造成了人們對自
然資源的占有不斷擴大,這種不必要的擴大最終必將破壞自然系
統的良性循環。
我們提倡合理、適度的消費也絕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要使消
費更加的科學,更有益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適度消費的目
的就是使物質和能量的循環保持在能夠維持人類基本生存的水
平上。如果人們的消費在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后,還一味
的、無休止地追求過多的物質享受,這就是不合理的消費。這種
貪欲將造成物質能量的大量浪費,而且也不利于人們的身體健
康。所以,人類要認識到“消費必然帶來幸福”這種說法的錯誤
性,認清自然界對人的重要作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轉變消費
無限、貪欲無度等理念,確立適度的消費觀念。
合理消費是一種健康、理性、有節制、有利于生態系統平衡
的消費。合理的消費反對人們對物質消費的過度追求,反對奢侈、
浪費。它認為人們的消費活動應該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它在強
調合理的物質消費的同時更多地提倡以知識等智力資源為主要
依托的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神消費。
合理的消費也是一種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一種熱愛自然、
降低消耗、杜絕浪費的全新的消費方式。它不僅指對符合環保要
求、有利于資源的再生、回收的綠色產品的消費,也包括一切對
資源環境的無害的消費。綠色消費既可以滿足人的消費需求,有
益于人類自身和社會的發展;又有益于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
護,是一種追求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雙贏”的消費方式。所以,
我們應該大力提倡這種消費方式,努力將綠色消費成為社會消費
的新時尚。
二、確立新的符合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效仿資本主義社會的
生活方式,認為人生活的全部意在于獲得多大限度的物質享受,
也就是人對物占有多少。因此,人們為了占有更多的物質資源而
不惜花費自己勞動所賺取的報酬來換取物質上的無盡的滿足。人
們對物的占有也就是對自然資源的占有,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
人們的這種對物的占有欲是無限的,這種無限度的占有欲勢必會
導致有限的自然資源的缺乏。如果人們任由這種占有欲無限的增
長下去,必將有一天自然資源會枯竭,人類將無法生存下去。
生態文明提倡的是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摒棄
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這種把占有更多的物質資源看成是更好的生
活這一庸俗,不利于環境保護的觀念,而是提倡“更好”與“更
少”相結合,意思是指生產出更多的耐用品、更多的不破壞環境
的好產品。即使是人們占有的更少,但也是可以實現更好的生活
的。“更少的生產、更好的生活”這一提法是生態學
者高茲提出來的。他認為:“當人們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價值都
可以量化,認識到金錢并不能購買到一切東西,認識到不能用金
錢購買到的東西恰恰正是最重要的東西,或者甚至可以說是最必
不可少的東西之時,‘以市場為根基的秩序’也就從根本上動搖
了?!?/p>
1在這里,高茲實際上是表達了勞動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人
的滿足感也不應該全部來自于對物的占有,而是供人們自由支配
的時間這一尋求滿足人類精神生活需要的東西在一定意義上的
重要性遠遠超過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的物質。相反,如果人類
無限地向自然界索取,無度地占有自然資源,當人類的索取、破
壞的程度超出自然的承受力時,自然界就將向人類進行報復。嚴
重到一定程度,人類將失去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界,到那時,人類
與自然都將不再存在,就更談不上人類的勞動換來的物質滿足和
人類的自由時間追求的精神滿足了。
面對我國當前嚴重的生態危機,確立新的符合生態文明的生
活方式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果我國的每一位公民都從我
做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清自己生存的意義,放棄對物的無
限占有欲望,關心和關愛他人和物種的生命以及子孫后代的生活
環境,相信,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將會協調發展,我們每
個人將會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中生活的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篇4
論文關鍵詞:理論;研究路徑;回歸文本;西方
當前理論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扒八从小北憩F在三個方面:一是時代和實踐需要的指導,也為其創新提供了新的問題和新鮮經驗。二是學術研究格局確立,開啟了文本解讀和闡發的研究路向。三是西方研究成果的譯介,提供了研究的新視角。如何理解及實現三種路徑的統一,關系到當代中國理論發展的前景。
一
理論發展的路徑之一,是回歸文本。
對文本的學術化闡釋,是發展的理論和歷史依據。以往對的理解,總是強調唯一性,定于一尊,不允許有其他的解釋。從實現意識形態功能來說,這一做法不無理由,但同時也造成了相關研究中的單一性甚至僵化,似乎理論只能有一種形態,其他的皆為謬誤甚至異端邪說。事實上,任何理論都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可以給予不同視角或層面的闡釋和發揮,理論亦不例外。內容的博大精深、新文本的陸續發現以及時代的變遷,決定了無論從邏輯還是歷史看,對的理解都不應只有一種理路。多樣性的理念,使研究的學術取向成為可能和必要,而學術取向的重要表現,是回歸文本,即通常說的“回到馬克思”。
回歸文本是研究的歷史起點?;貧w文本當然要做出深入的版本考證,明確相關的語境,厘清字句的原意,分析語句的邏輯關聯,以及探究某一觀點在理論體系中的地位等。但回歸之要義并非拘泥于文字,而在于闡發真精神,或如德里達所說的馬克思的“某種精神”,這就是它的理論內核、基本原理和方法。庫恩認為,任何科學理論都有其基本規范(范式),規范是在科學活動中被公認的范例。“這些著作的成就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堅定的擁護者吸引過來,使他們不再去進行科學活動中各種形式的競爭。同時,這種成就又足以毫無限制地為一批重新組合起來的科學工作者留下各種有待解決的問題。凡是具備這兩個特點的科學成就,此后我就稱之為‘規范”’。拉卡托斯認為,科學理論(研究綱領)有外圍和核心之分,“研究綱領有一個根據約定而接受的(因而根據暫時的決定是‘不可反駁的’)‘硬核’?!薄坝埠恕本褪抢碚摰暮诵模钦麄€研究綱領的基礎理論部分,是理論大廈的基石。的核心內容顯然屬于“規范”和“硬核”之列。的理論內核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價值取向上的,如追求人的解放和發展;二是科學認識上的,如實事求是原則、實踐批判精神,以及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等。在最深層的本意上,馬克思思想的特質在于其堅不可摧的批判性和對人的發展的價值追求。有的學者主張當代發展應“堅守內核,放寬外圍”,這無疑是回歸馬克思應當采取的態度。而“堅守”的前提,是對內核的挖掘、梳理和厘定。為達至回歸真精神、拓展新視域之目的,要特別注意“馬克思思想”與“理論”之間的歷史和邏輯關聯,辨析且合理界定兩種表述之間的關系。
以哲學論域為例。近幾年學界在重新解讀馬克思哲學文本時使用的“馬克思哲學”一詞,在內涵上不同于以往常用的“哲學”。前者專指馬克思本人的哲學思想,后者則既包括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包括后人對它的解釋和發揮,還包括將要建構的當代形態。這兩種稱謂的區分是有意義的:從詮釋的角度看,二者存在諸多區別,因為由于時間間距、時代境遇以及立場和任務的差異,在馬克思以后,人們對他思想的各種梳理、解釋與闡發,不僅存在著“意義”的遺漏,也存在著“意義”的添加。一方面,后人在理解馬克思本人的思想時,存在著諸多歧義,在一些問題上見仁見智,各執一詞;另一方面,后人在發揮、發展馬克思思想的同時,往往會不同程度地離開甚至違背了他的本意。由此,馬克思之后,以其名字命名的思想和理論已朝著幾個獨立甚至于相互矛盾的方向發展。既然存在歧義和誤讀,建構哲學的當代形態理應以清理馬克思的思想基礎為前提。有鑒于此,為了清晰地厘定文本原意,首先將哲學的研究論域限定于馬克思本人的思想并以“馬克思哲學”表述,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這一道理,可以推及到對“馬克思思想”與“理論”關系的理解。
上述分析,是就“馬克思思想”與“理論”歷經的時代差異而言的。從內在聯系和繼承發展的角度看,二者則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馬克思思想”是“理論”的特定(初始的、原生的)形態,“理論”是“馬克思思想”的展開和發揮。
回歸馬克思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文本闡釋是否允許主題先行或先入為主,是否應帶著問題(時代和實踐)去解讀?我們認為,主題先行是必然的。科學哲學家漢森曾提出“觀察滲透思考”,否定了“中性觀察”的可能性,解釋學則肯定了“先見”的合理性。對馬克思思想的解讀亦當如此。
回到馬克思,當然是回到19世紀的馬克思,但問題在于,雖然我們可以回到19世紀的文本,卻不能回到19世紀的情景,更無從獲得19世紀的體驗,而文本的解讀是有場景的、當下的。因此,任何文本闡釋,都必然會滲透先入之見。先入之見的形成和確定,與其自發,不如自覺。主題先行又是必要的?;厮菔菫橹靶校瑥臅r代性看,當今的研究,應深度反映現實的變化,重在其當代性和當代價值的闡發。從理論建構的目標看,我們所欲建構的是理論的“當代形態”?;诖耍袢鍖W淵源于孔子的思想、保持著其內核和精髓而又不能還原或等同于孔子的思想一樣,當今時代和語境中的,無論作為一個流派還是學科,已不應該也不可能還原為馬克思個人的思想,而必須是一種說明和發揮,即應定位為廣義的“理論”。從“馬克思思想”轉換到“理論”,是現實發展的需要,也是理論演變之必然。
著眼于理論當代形態的建構,“回歸文本”既要認真回到當年的馬克思,注重文本的依據及歷史語境的體認,或至少應有文本分析、引申意義上的根據;又要著眼于發展當代的馬克思,不拘泥于文本的具體內容和表述,根據馬克思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馬克思與當代實踐的對話中呈現其當代性,在文本解讀與時代“解讀”的結合上闡釋現實生活,拓展和深化理論視域。
二
理論發展的路徑之二,是借鑒西方學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如上所述,馬克思之后的已朝著幾個獨立甚至于相互矛盾的方向發展,其中重要的一支,便是西方。由于歷史境遇和理論視角等原因,西馬(西方)解馬(馬克思)存在著諸種誤讀,但同樣不容否認的是,這種身處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和生活境域中的視角,自有其獨到之處,可以洞察到一些他境域和視角難以察覺和體認的東西。
研究和借鑒西方所以必要,是因為這種研究和借鑒有助于認識當代資本主義,有助于確立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有助于反觀中國的現代化問題。
西方對馬克思解讀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秉持強烈的批判意識,深植于當代語境,直接關聯現實的社會問題及日常生活,可謂西方社會現實問題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可以深度地透視當代資本主義的現狀及本質。西方解讀馬克思的另一特點,是方法自覺和創新,確立了不同于傳統解讀的新的方法和理路,對于以多樣化的方式閱讀馬克思提供了啟示和借鑒。對此二者,學界已有深入的探討。
借鑒西方研究最為顯著的意義,是以之反觀中國的現代化問題,在現代性批判中建構理論的當代形態。
從社會現代化進程來看,我們正在經歷西方國家業已經歷的過程,可以說,西方現代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許多都已在中國重現?,F代化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其共性體現在社會影響上,既有正面的,如促進經濟、社會、科技和文化快速發展,也有負面的。就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言,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價值缺失,重占有甚于重生存,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盛行,信仰危機,道德失范,資源浪費,環境惡化。二是過分重視手段的正確性而忽視目的合理性,功利原則和工具理性被推崇至極端,人的發展片面化。人在生產體系中成為機器的附屬物,缺乏活動自由,喪失工作興趣和創造欲望,生存的目的被手段遮蔽。三是科技的負面效應趨顯??萍荚谲娛碌阮I域的不當運用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高新科技來了“克隆人”等一系列社會、倫理的問題。
一些學者將現代化的負面影響稱為“現代化問題”或“現代化通病”?!巴ú 币辉~,表明了其普遍性,即凡現代化進程都會產生的與其內在關聯的問題。全球化背景下,現代化通病已成為一切國家現代化進程必然的“衍生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固然有自身的特點,如體現在資源環境方面、生產力發展水平方面、社會制度方面、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等等,同時,又符合現代化的一般特征。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取得并享受現代化的成果,也會遭遇到現代化問題。
西方學者對現代化的反思和現代性批判,往往是通過對馬克思思想的闡釋進行的,他們的馬克思思想研究,具有鮮明的現代或后現代背景。例如對于馬克思思想的精神價值和意義,西方學者就早有體悟并深度的時代性解讀。他們結合現代性問題,深入挖掘和闡發了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的精神解放和文化批判意義。一些西方學者,鑒于西方“文明社會”對金錢、商品的崇拜和對人的價值的漠視,試圖為之提供“解毒劑”,以“恢復對人的信念”。為此,他們對尤其是其哲學作出了“人學的”闡釋,認為,馬克思哲學來源于西方人道主義的哲學傳統,這是人類尊嚴和友愛的傳統,這個傳統的本質就是對人的關懷。在他們看來,馬克思的哲學代表一種抗議,抗議人的異化,抗議人失去他自身,這種抗議是反對西方工業化過程中人失去人性而變成機器的現象,它充滿著對人的信念;馬克思哲學的核心問題是現實的個人的存在問題,他主要關心的事情是使人作為個人得到解放;馬克思的目標,是使人從經濟需要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在精神上恢復完整的人性,使人的個性得到解放,與他人及自然處于統一而和諧的關系中。
這種對馬克思思想的“人學”闡釋,特別是對其精神解放意義的闡發,固然難免視角上的偏頗,例如將馬克思哲學批判的意義主要歸結于追求精神解放或許淡化、回避了主要的東西。但同時更應該看到,這一闡釋開啟了社會批判意蘊的轉換,凸顯了其精神、文化批判的價值,展開和發揮了以往馬克思思想解讀中未曾注意到的“人文意義”。更一般地看,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背景,西方學者的馬克思研究無疑具有時代的前沿性??紤]到我們當下和未來的經歷和問題,著眼于馬克思思想與時代的對話,上述(對我們來說是)前瞻性的研究,無疑具有前車之鑒的價值。
西馬解馬,是時下研究中流行的做法,可謂用“第三只眼睛”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上述,一方面,從來就具有世界歷史意義,且在全球化背景下這一點日趨凸顯。西馬的研究作為對當代西方社會現實的一種解讀和闡釋,對于我們透視西方社會、認識和間接地感悟當代資本主義,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另一方面,現代化進程的原發性,決定了這種“他者”的研究對于反觀中國的社會現實,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概言之,西方開闊我們的研究視野,拓展了研究空間,開啟了理論研究的新路向。
三
理論發展的根本路徑,是面向實踐和時代,即實踐闡發的路徑。
作為當代實踐和社會生活之理論指導的,既不能停留于原始文本,也不能滿足于以往的解釋和發揮——無論是我們自己的還是西方學者的解釋和發揮,而是要反映時代特征和現實生活,總結實踐發展的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在實踐中發展、建構的當代形態,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待解答的新問題,創造了許多有待闡釋和提升的新經驗。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他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又指出,“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边@兩段論述表明了改造世界的使命及其存在的意義,揭示了其根本特征:面向現實、指導實踐,這是理論生存和發展的根基。
當前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實現上述三種路徑的互補。毋庸諱言,在當前的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三種路徑相互隔絕甚至排斥的狀況。不同路徑的研究往往各說各話,缺乏深度的對話、交流與融合。從方法論上分析,研究路徑之間相互隔絕的原因之一,是過分的路徑依賴:視路徑為圭臬,一葉障目、畫地為牢,為路徑所累,過分強調某種研究路徑的優越性、至上性和唯一性。
路徑自覺本是理論研究成熟的表現,但過分的路徑依賴,則會有意無意地導致路徑排斥,使研究態度和方法陷入某種片面性。如文本研究中的解釋保護和解釋壟斷,為回歸文本而回歸文本,以“考古”的眼光看待馬克思,視文本為“文物”,限定馬克思思想的研究論域和范圍,只能照著講,不能接著講,拒絕發揮和重建、拒斥當代性和當代價值的闡釋;又如借鑒西馬研究中的主體性缺位,言必稱西馬,止于代他人言,甚至以西馬作為學術研究合法性的尺度;還如傳統研究中囿于解釋的唯一性及僅強調其意識形態功能,拒斥研究中的學術化取向等。這些傾向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研究中的唯我獨尊、互相疏離、相互輕視的心態,不利于理論的綜合創新。
基于開放性和多樣性理念,不同的研究路徑顯然各有側重而不能相互替代,更不能非此即彼地相互排斥。由于差異和特色,三種路徑之間應保持一種必要的張力,并行發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三者互不相關。正相反,差異和特色表明,不同的研究路徑有優勢亦有局限,從而應當相互借鑒、補充與融合。互補是事物的基本特性,是認識的基本方法,當然也為研究所必需。因此,應確立三種路徑相互補充、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殊途同歸的格局。
研究路徑是多樣的,但各路徑的作用和地位又是不同的。研究路徑的作用和地位,取決于對的定位,即“為何”(是什么),而“為何”又決定于“何為”(做什么)。這里的關鍵在于:是“過去時”、“完成時”的,還是“現在時”或“進行時”的?答案顯然是后者,即是動態的、正在生長的活的文本,而不是靜態的、既成的“標本”。作為一種活的思想,的定位決定于它的使命。任何承載實踐價值的理論(而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對象)都直接或間接地指向實踐和生活,這一點對以“改變世界”、“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為旨歸的而言尤為明顯。循此邏輯,在三種路徑中,回到文本是前提,借鑒西方是參照,面向實踐是根本。也就是說,就理論建構的宗旨而言,面對現實和實踐是目的,回到文本和借鑒西方,則是更有效達到目的的手段。質言之,實踐路徑是理論發展的主渠道。
生活、實踐是理論的源頭活水。如果我們承認當代中國的根本使命,是指導實踐和生活、深度解答當下及未來社會和人的發展問題,那么其理論建構就應關照社會、回歸生活,就應以時代特征和我們的國情為背景,以我們正在做的和將要做的事情為旨歸,在與時代和實踐的對話中闡發當代意義和價值。尤其應指出的是,與時代對話,須區分兩個論域的時代:世界的“時代”和中國的“時代”。通常我們對世界范圍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時代”關注較多,全球化問題、現代性問題成為熱點便是明證。與此同時,對中國的“時代”卻注意不夠。事實上,由于人口眾多、地域廣闊、文化悠久等國情,由于地區間、城鄉間、行業間和各階層間發展的不平衡,我們所處的時代是非常復雜的,既面臨著前現代問題、現代問題,又面臨著后現代問題。國情的獨特性,時代和實踐的復雜性,表明了當代中國理論建構立足現實之極端必要。
篇5
研究目的及意義:施蒂納是青年黑格爾派的重要人物和邏輯終結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費爾巴哈甚至是啟蒙思想以來的古典人本主義邏輯,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現代性的語境中第一個自覺地消解形而上學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響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傳統的思想史教學中,施蒂納被貶為一個小丑式的淺薄理論家,雖然國內目前有個別學者深刻地認識到了施蒂納的重要意義并作了簡要的分析,但這種不受理論界重視的情況仍未完全改變。我的研究試圖對施蒂納的代表作的理論特色及其思想對費爾巴哈、馬克思等當時各種哲學的巨大影響進行闡述分析以及對其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當代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進行淺要發掘。
研究計劃:立足現有資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納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內容與理論邏輯,同時參照早年和現有學者對施蒂納的研究成果(如張一兵《回到馬克思》中對施蒂納的研究),然后進一步尋找分析施蒂納反對形而上類本質思想的當世影響,以及他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及后現代思想的理論相似性。
章節目錄
一.施蒂納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紹
(1) 施蒂納其人及其所處的歷史環境。
(2) 施蒂納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納的理論觀點及對其分析。
二. 論施蒂納的當世影響與沖擊
(1) 施蒂納思想對當時各種哲學(重點是費爾巴哈哲學)的批判。
(2) 施蒂納對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響。
三.施蒂納思想的后世意義:分析施蒂納的思想與克爾凱郭爾、尼采、阿多諾甚至后現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納與克爾凱郭爾
2. 施蒂納與尼采
3. 施蒂納與阿多諾
4. 施蒂納與后現代思想
四.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施蒂納《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務館89年版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孫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凱爾納《后現代轉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象》,三聯書店2001年版。
羅素《西方哲學史》商務館1982年版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商務館1992年版
尼采《權力意志》商務館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黃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學史》商務館2000年版
趙敦華《西方現代哲學新編》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劉放桐《現代西方哲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譚培文《唯物主義如何可能成為社會主義哲學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篇6
論文摘要:人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從理性的人經由抽象的人再到現實的人的過程。馬克思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以實踐為基本范疇,把自己的學說歸結為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這一學說深刻的揭示了人的本質及其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現實地生成的過程。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對“現實的人”論述把人從思辨、抽象性的人和自然的人中解放出來,真正賦予了人以現實性,實現了人本質的復歸。
馬克思的人學思想的形成過程也就是馬克思思想逐漸成熟的過程 。馬克思從抽象 的人走 向了現實的人 。使得人的自我認識發生計劃時代的轉向。
一、 “現實的人”思想的提出
“現實的人”思想的萌芽大致在 1843--1844年,體現在馬克思所寫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一書和在 《德法年鑒》發表的文章中。1843--1844年這一段時期,馬克思關于人的存在思想的基調已經 由黑格爾理性主義轉向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 ,但“現實的人”的思想已經較明確地提出來了。
黑格爾哲學雖然以思辨的理性主義形式解決了人的“現有”與“應有”之間的矛盾,幫助馬克思面向現實使其成為一個理性主義的現實批判主義者,但黑格爾并沒有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人的現實與理想矛盾。馬克思在對黑格爾法哲學進行批判時,就借用了費爾巴哈人的本質異化的理論。在研究黑格爾法哲學的過程中,馬克思發現 ,國家并不像黑格爾認為的那樣是普遍利益與特殊利益一致的表現 ,私人利益戰勝普遍理性的事實表 明,國家只不過是主體政治異化的表現 ,是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矛盾沖突的產物。從主體活動的異化和矛盾的沖突來解釋國家現象,標志著馬克思已在費爾巴哈的影響下開始從人學角度考慮現實問題。那么“現實的人”究竟指什么?在馬克思看來,現實的人當然是“自然和精神、肉體和靈魂”的統一體,但就其本質而言“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體本性 ,而是人的社會特質,而國家的職能等等只不過是人的社會特質的存在和活動方式”。他同時指出,應當把“人的存在的這些社會形式”如家庭、市民社會、國家等等看 作人的本質的實現,“看作人本質的客體化;” 應當把“人 的活動”“作為家庭和市民社會的成員而存在的那些群體”看作 國家等社會組織的基礎,而不是像黑格爾所做的那樣,于是人與社會的關系應當是“人永遠是一切社會組織的本質,但是這些組織也表現人的現實普遍性,因而是一切人所共有的”。 “因此馬克思看到,現實的人并不是單個人的存在 ,而是社會的存在,即類存在——人也 只有在 自己的類存在 中,只有作為人們 ,才能是人格的現實理念。
就這樣馬克思的早期人學理論以現實 的人為出發點展開了。從現實的人 出發,“而且一刻也不離開這種前提”,這正好體現了邏輯與現實的統一 ,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如果說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的話,那么它的理論必然是這樣一個無限展開的形式: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的序言——以現實的人為核心所展開的論證—— 以現實的人的解放為最終歸宿的結論。它堅決鄙棄一切宿命論,把現實的人當作歷史的主體,當作歷史的“尉中人物和劇作者”,從而打開了歷史奧秘的大門。
二、“現實的人”思想的發展
馬克思人學理論創建的進一步發展,體現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異化勞動學說中。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只有從人的活動 中才能確證,要研究人就要研究人的活動本性 ,而人的活動則是自由自覺的 ,所謂 自由 自覺的活動,就是指人 的合規律性與合 目的性的活動相統一的活動,就是主體按照 自身的需要、價值取向以及對于客體屬性規律性認識所構成的目的而進行的感性物質活動。這種感性的物質活動,就是人的對象性活動,在哲學意義上這種對象性活動就是勞動。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勞動是人的本質。但馬克思對人之勞動本質的揭示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從勞動的否定形式——異化勞動開始的。馬克思首先從當時的經濟事實出發進行分析 ,把造成資本 主義社會工人 日益貧 困化 ,造成工人與產品對立的原 因歸結為異化勞動?!叭绻と瞬皇窃谏a行為本身 中使 自身異化,那么工人活動的產品怎么會作為相異的東西同工人對立呢?產品不過是活動、生產的總結。因此,如果勞動的產品是外化的,那么生產本身必然是能動的外化,或活動的外化,外化的活動。在勞動對象的異化中不過總結了勞動活動本身的異化、外化。”經過這一番分析,馬克思不僅揭示出工人貧困的原因是異化勞動,而且提示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異化勞動不是人的真正本質。既然人的本質不是異化勞動,那就應該是勞動。所以,勞動不僅創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產活動有別于動物的生產,使人在保持自然性的同時,又具有了社會性、能動性 。勞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方式和內容,是人的本質,“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于他的本質:因此,他在 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 自己,而是否定 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 自己的體力和智力 ,而是使 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因此,他的勞動不是 自愿的勞動 ,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也就是說,異化勞動是對人本質的摧殘和否定——異化勞動階段是人的發展的否定階段。異化勞動使工人從勞動的主體變成了客體,使勞動喪失了自主性,使工人淪為機器,勞動成為工人的沉重負擔。異化勞動是對人本質的摧殘和否定,所以,要達到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實現否定之否定,實現從非人到人的復歸。要達到人的本質的復歸,就必須揚棄私有財產?!皩λ接胸敭a的積極的揚棄,作為對人的生命的占有,是一切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從而是人從宗教、家庭、國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會的存在的復歸。”揚棄私有財產,就是使人重新占有己經失去的生命活動。這樣,在揚棄了一切異化之后,人的生命活動得到肯定和尊重,人獲得了本質的復歸。
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表述的思想可 以看出,馬克思己開始了對人自身活動的分析,并把人的本質歸結為“自由自覺的活動”,并以此為基礎,從人的本質出發,分析異化勞動的內容和歷史發展的過程。從人的現實活動內在本性上去規定人,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對人性的摧殘和異化,這表明了馬克思的現實人的理論已得到初步確立?!?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表明馬克思已轉到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立場 ,他把勞動規定為人的本質,根據人的本質——人的本質的異化——人的本質的復歸的思維邏輯模式來解釋人類社會的發展。
三、“現實的人”思想的最終形成
真正標志著馬克思“現實人”思想成熟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在這里對“現實的人”作了第一次科學的較全面地闡述。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的人學思想是圍繞著“人是什么樣的人”而展開論述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人,現實的人是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也是馬克思人學理論的出發點。
(一 )“現實的人 ”的含 義
所謂“現實的人”,是指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人。首先 ,“現實的人”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 的個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個需要確認 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痹谶@里,馬克思從歷史前提的高度肯定了人的自然存在的意義。人首先是肉體的存在、自然的生命 ,正是這種特殊的自然生命又蘊含著人類全部歷史發展演變的基因。其次,“現實的人”是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人——這是“現實的人”的最基本的規定性。人是從事活動、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最后,“現實的人”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中的人,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物質生產關系是現實的人的所有其它規定性的基礎。生產一方面表現為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表現為社會關系。這就是說,在生產過程中必然發生與一定的生產力相適應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等等。
(二)“現實的人”的歷史作用
馬克思早期的人學理論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它把實踐引入到歷史觀,去解決社會問題和人的本質,奠定了人或人的實踐活動在哲學中的核心位置,開創了真正的人學理論,實現了哲學的偉大變革。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論述中,馬克思把人當作實踐的能動的人來理解,就必然要承認人的存在是全部歷史發展中的第一個前提。因為人是處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現實的生命活動的現實的人,即現實地存在著的實踐的個人,他從事的是人的實踐活動,而這種活動必然在歷史的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實踐活動中現實的人的存在成為全部歷史發展的起點。一旦這種個人存在和活動時,即“一旦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 …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 而成其為人,因而“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由于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捌浯危瑢嵺`活動中現實的人的存在和生成演化出全部人類歷史。個人生產生活資料 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生產活動的個人,發生一定的社會關 系和政治關系,社會結構和國家經常從一定個人 的生活過程 中產生。由此演化 出全部人類歷史。最后,實踐活動中現實的人的存在產生和構造出人類的精神世界?!坝^念、思維、人們的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關系的直接產物”?!叭藗兪亲约旱挠^念、思想等等的生產者,但這里所說的人們是現實的、從事活動的人們 ,……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 “ 由此可見,個人,實踐活動中現實的人的存在乃是全部人類歷史活動及其發展中第一性的東西 。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論述中,馬克思不再像以往那樣,抽象地談人的類存在,更不像 唯心論者那樣談論想象中的人,而是把人理解為“可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定”的“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和“從事活動的人們”,即“現實的人”。馬克思通過對現實人的理解 ,從宏觀的角度描述了總體性的實踐的歷史運動過程 ,從而給人類解放的理論提供了總體的基本說明?!兜乱庵疽庾R形態》的人學理論是以唯物史觀為基礎 ,他的形成是人類思想史上的革命性變革,它實現了從唯心主義人本學到唯物主義人學的根本轉變,實現了人學研究對象的根本變革。
馬克思的人學理論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把“現實的人”當作歷史的主體。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對“現實的人”論述把人從思辨抽象性的人和自然性的人中解放 出來 ,真正賦予了人 以現實本性 ,實現了人本質的復歸?,F實人的理論是馬克思早期哲學的中心點 ,把握這一點 ,就理解了馬克思哲學革命的實質。
參考文獻
篇7
[論文摘 要]: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對“人的本質”的著名論斷,一直被當作科學的定義來引用。文章回顧了哲學史上對人的本質的各種認識,探尋了馬克思提出這一論斷所秉承的思路;分析了該文本第六節的內容,并提出了三條推論,針對三條推論進行了邏輯上的質疑,提出應該從多個文本來把握馬克思思想;最后談到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態勢下人的本質定義面臨著各種挑戰,需要對人的本質的定義進行修訂,并對此做出了大膽的嘗試。
一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對以前的舊的哲學進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種新的哲學思維。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寫《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時,以附錄的形式把這個文件公諸于世,并且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為是“包含著新的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1](P24)在這份文件中有關于人的本質的著名論斷:“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P18)馬克思的這一論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是在肖前主編的《哲學原理》中也原封不動地照搬馬克思的這個論斷來定義人的本質。然而我在把這個文件和馬克思的其他文件(特別是《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費爾巴哈”這一章)一起研讀后,對于馬克思的這一論斷卻有不同的理解,從而重新思考了人的本質的定義。
二
在哲學史上,亞里士多德曾提出三個重要命題:“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動物”和“人是政治動物”。這是他分別從理性認知和社會生活兩個視角對人的哲學的把握。亞里士多德的這一論斷對后世哲學家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是人學蘇醒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人文主義,就認為人的本質不應從神的本質來理解,而應從人自身來確認,人的本質就是人的理性和本來的存在。認為人作為一具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又具有情感欲望,這些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理由。到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繼承并發展了文藝復興以來的資產階級的人性論。他們都肯定人的社會性,例如霍爾巴赫就認為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孤立地存在,除了生物性以外,人還有一定的社會性??傮w來看,十八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把人性歸結為人的自然屬性,把人的社會屬性看作是人的自然屬性的延伸。黑格爾從他的唯心主義出發,反對把人的本質看成永恒不變的觀點,他認為人的本質是一種自我意識,而自我意識必須通過一系列的異化才能實現自己。黑格爾認為人的本質(自我意識)是一個自由的過程,而勞動又恰是這樣一個爭取自由、實現主體和客體統一的過程。所以黑格爾把人邏輯地理解為自己勞動的結果,把勞動看作是人的本質。然而黑格爾所講的“勞動”,只是精神活動,是抽象的精神的勞動。黑格爾把勞動看作是人的本質的這一論斷,對于馬克思定義人的本質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的論述就因為他的唯物主義還沒有貫徹到歷史領域,所以對于人的本質的認識就還只能是停留在感性和直觀之上,無法實現從人的感性直觀過渡到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的方面。即使有一些帶有自覺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冒出,但也不幸窒息在他的理論鴻溝之中。在費爾巴哈那里,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人的類本質、作為類的類,就是把自己的本質當作對象的意識、類意識,也就是換了一種說法的自我意識。這些都是唯心主義哲學家(如黑格爾)早已陳述過無數次的關于人的本質的基本觀點。可見,要批判費爾巴哈的關于人的本質的認識,就必須把費爾巴哈的“感性的對象”上升到“感性的活動”,把人的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存本能上升到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對自然界的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的改造,把人的個體上升到人為了實現個體而建立的人與人之間普遍的、物質性的社會關系,從而,使作為社會歷史產物的人成為自然界產物的人和人在自己頭腦中意識到的精神的人之間所建立的現實的中介??偟膩碚f,上升到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來定義人的本質。[3](P11)而做了這一工作的正是馬克思,他吸取了費爾巴哈自然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合理因素,他指出:“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決定的),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個人并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也就是說,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地表現自己的,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盵4](P24-29)總之,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人的本質”的改造,集中于對人的感性活動的實踐的、能動的理解之上。這種理解,得益于被費爾巴哈當作臟水潑掉了的黑格爾關于對象化和異化的自身否定的辯證法,借助于在勞動中人的本質的對象化和自然界作為人的勞動對象的人化這一深刻思想。
然而,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的人的本質這一定義時,也犯了費爾巴哈在批判黑格爾時所犯的同樣的錯誤,他也把費爾巴哈所有關于人的本質的有價值的認識當作臟水全部潑掉,例如關于人的自然屬性的認識在定義里就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我們都知道,任何理論的產生都不是憑空的,總是在繼承的基礎之上的發展,馬克思的這一論斷自然也不例外,從亞里士多德到費爾巴哈,具有唯物因素的哲學家幾乎都承認人的自然屬性是人之為人的理由或理由之一。馬克思從實踐的觀點來分析人的本質,得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個論斷,這固然是個偉大的轉變,但他只強調實踐在人的形成的歷史過程中的作用,強調社會關系的重要地位,并沒有把使實踐得以進行的主體所憑借的物質存在考慮在內,難道這樣一個存在于歷史和現實的每一個人身上的這個歷史性共性不能作為人的本質?
三
我們不妨回顧頭來對馬克思的論斷咬文嚼字一番。對于馬克思的“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個論斷。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三個推論:(1)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不是共性的總和;(2)人的本質是整個人類的固有的抽象物,而非其他類;(3)人的本質是在現實性層面上才表現為社會關系的總和,而非在可能性的層面上。對于第一個推論,我們知道對于“社會關系”的基本思想是把社會關系劃分為物質關系和思想關系,“思想關系只是不以人們的意志和意識為轉移而形成的物質關系的上層建筑,而物質關系是人們維持生存活動的形式(結果)”。[5](P18)這似乎照顧到人的物質存在,但是僅僅是在相互關系的層面上,還是沒有把人作為一個生物體的自然屬性擺在合適的地位。雖然說并不是凡是共性都是本質,但是對于人的本質的定義來說,難道就可以把物質的存在撇在附屬地位了?人的這種特殊的物質存在難道不屬于本質的共性?而在第二個推論中,我不禁要問的是:既然“固有的抽象物”是從全人類抽象出來的固有的共性,那么,這共性與具有完整自滿的代表性的人的本質的關系是怎樣的?本質是一物區別于他物的根本性質,如果過分地抽象,以至于成了幾類事物共有的本質,則何其為某物的本質?社會性并非人類獨有,靈長類動物都具有社會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單從社會性一個方面來定義人是不嚴謹的,人的本質應該是人類所獨有的本質特征,應該是人類與其他類事物的根本性區別。第三個推論強調的是這一論斷是在現實性的條件下,而不是在某種推斷的可能之中。我們對于現實性的理解,自然不能離開歷史的大背景,因為任何現實的東西都有其歷史的原因。我們分析人的本質,不能只局限于歷史的橫截面,而要置于歷史的縱深面。打開歷史的畫卷,每一個人都是一具集所有社會關系于一身的血肉之軀。如果說血肉之軀為人之為人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難道這種一直存在的可能性就不是現實性嗎?總之,筆者認為馬克思的這一論斷是有失偏頗的。
還有,關于“人的本質”的定義,我們也不能只從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引章摘句,而應該聯系稍后寫成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第一章《費爾巴哈》來理解和把握。如果聯系到《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在匆忙之中寫就的,是一個馬克思本人無意發表的臨時的文件這一背景,再加上在寫作時間稍晚的《德意志意識形態》里論及這方面的文字時馬克思特別強調“生命”,認為“任何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聯系到這一敘述與前文有明顯的變化,而相隔時間并不長,(《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寫成于1845年春,《德意志意識形態》寫于1845年秋到1846年春)那么,我們為何不將這一變化理解成是馬克思在對自己前面當作“草稿”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觀點的有意識的修正?所以我們不妨認為這個論斷是馬克思在閱讀了費爾巴哈著作以后做出的,雖然是在新的世界觀歷史觀之下形成的,但是還只不過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臨時的論斷,僅此而已。然而我們的哲學教科書還在使用這一論斷,以作為對人的本質的科學的經典的論述,這事值得商榷。
四
既然對于人的本質的定義存在疑慮,那么,我們來正面認識這個問題,或許能為解決這個問題而進行有益的探索。
鑒于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尤其是虛擬人和仿真機器人的出現,筆者認為馬克思的對于人的本質的論斷又有了新的挑戰。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爾就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動物是機器”。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拉美特里繼承和發展了笛卡爾物理學中的唯物主義,提出了“人是機器”的著名觀點。對于他們的觀點,固然有其歷史的局限性。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等高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仿真機器人的思維判斷能力會越來越接近人的水平,它們也會越來越與我們聯系密切,也會形成復雜的社會關系。前不久,《參考消息》上就報道美國有科學家準備修訂一部機器人倫理手冊,他們的行動可謂未雨綢繆,但這一舉動也反映仿真機器人有能力融入社會的可能性越來越趨近于現實性。如果仿真機器人融入了社會,像人一樣思考和做事,那么,我們該怎樣定義我們的人類的本質?還拘泥于“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顯然不夠,得強調一個條件:人是具有自然屬性的。
還有個迫切的問題提醒了我們,那就是克隆人問題。雖然說克隆人在各國的政策限制下還沒有產生,甚至有關這方面的技術的發展也人為地在阻礙著,但是克隆的技術遲早會得到突破,不管人們愿不愿意,都會要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所以關于這方面的哲學探索也是一個迫切的問題。我所要說的是,克隆人到底是不是人,與其母體是什么關系?會對我們對人的認識造成什么沖擊?如果從生物學角度的話,克隆人無疑就是人。其自然屬性和常人無異,而且其生物基因和母體完全一樣,那我們怎樣區分這兩個“人”?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求助于社會關系。社會關系就是一張時間和空間的網,每一個個體都是這個網上的網節,很明顯這樣的網節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區分克隆人與母體,我們就應該引入馬克思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個論斷。
因此,我們在定義人的本質時,不妨在馬克思的論斷上進行修訂。筆者認為,人的自然屬性也是在發展變化的,這也是實踐的作用,我們不能簡單加上一個名詞“動物”或“生物體”,這樣的名詞無法體現人的自然屬性的發展,所以需要加上定語來描述這種過程,以便使這一定義更適合于整個人類歷史。同時,我們也要繼承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認識。經過以上考量,認為不妨這樣來描述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在呈一定進化態的生物體基礎上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1972年版.
[3] 鄧曉芒.費爾巴哈“人的本質”試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2期.
篇8
關鍵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建構
作者簡介:嚴莉莉(1970-),女,湖北武漢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研究員。(湖北 武漢 430070)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4-0046-02
社會是由各個不同系統組成的有機整體,而在各個不同的系統中,各級各類學校擔負著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培養的任務。人才的培養與成長,歸結到底是思想品質和智能品質的培養。我國的教育方針明確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币虼?,高等教育的目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高級專門人才”,學校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和智能品質。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次高層次,其基本目標仍沒有超出思想品質和智能品質兩個方面,但其在深度、廣度和強度等方面,與普通中等教育有所不同,與大學本科教育也有著某種程度的異質性。具體而言,研究生教育的雙重目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否認,在普通教育、大學本科教育中,其教育目標的實現均帶有明顯的傾向性,都表現為“重智能品質,輕思想品質”。因為教育資源的有限性、受教育人口眾多及主流的一種迫切提高總人口知識水平的社會潛意識等諸因素的存在,所以這種傾向性有著一定的現實合理性,同時也是一種無奈的現實選擇)。筆者認為,作為一種受教育人口數量相對減少、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近似于精英教育的教育體系,研究生教育目標要實現一種綜合型、平衡型目標培養模式的構建,體現一種折中理性。
一、關于的思想品質目標的建構
《南方周末》曾登載的武漢大學博士論文疑造假事件,使人們重新對人才的道德品質給予了極大關注。古人說,“欲成人,先成才”,在對道德品質極為崇尚的古代,“才”的標準必然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當然,傳統的道德觀只有在的真理與原理的統攝下,與傳統精神同質性結合在一起、與我們的大時代相結合才可能具有指導人生的意義。而傳統精神也做過類似的表述,如“志不強者智不達”。因此,研究生的思想品質必須是與傳統的融合,包括道德品質、學術品格、心理素質等內容。在現實社會背景下,有針對性地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品質有著特殊的意義。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向縱深方向發展,物欲、享樂主義作為一種時代的副產品對青年人有著不可低估的誘惑力。由于受金錢至上、享樂主義思想的裹挾,在研究生中出現了“收入第一,安逸第二,事業靠邊”的擇業傾向。有些研究生視研究、教育崗位為“窮途末路”,慕高收入,戀大城市,由此形成人才布局的“馬太效應”(越是人才奇缺的地區、單位,越是沒有后繼人才)。對于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等意識形態,的道德觀是最好的攻擊炮彈。
其次,大多數研究生在其青少年時代沒有經歷過“抗逆性”磨練,缺少應對逆境所必備的各種心理素質?!坝癫蛔粒怀蓺?。”目前研究生絕大多數生在城市、長在城市,且獨生子女占較大的比例。他們自小生活在父輩們的精心呵護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理能力極差。據北京市大學生心理素質調查表明,17.34%的女生心理健康有問題,16.07%的男生心理健康有問題。[1]根據馬克思的德育環境理論,[2]環境決定人的發展,決定人的思想面貌,“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賴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3]研究生經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后,下一步將走向多元化的社會,所以有必要提前為研究生提供一個“抗逆性”磨練心智的場所。
最后,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已經建立了縱橫交錯的龐大知識體系。研究生從事的學科研究、技術開發繁難程度的提高和平時社會交往活動的增多,對研究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包括人的思想的自由發展、心理調節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是人思想自由發展的一部分。
總之,研究生馬克思思想品質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學術品格、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小學、中學階段的思想品質教育側重于愛祖國、愛人民、講道德、守法紀等基本思想品德教育,而大學本科特別是研究生階段的思想品質教育則應把人生道路、政治方向的誘導和學術品格、心理素質的培養作為重點。人生道路、政治方向的培養是人們一直以來所進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延續和主題的升華,是人們的長項和一直注重的一個基點。而學術品格、心理素質的培養既是人們忽視的盲點,也是對人們提出的挑戰。
從內容上講,研究生的學術品格包括人文情懷、創新精神和誠實的學術作風。人文情懷是研究生應具備的一種胸懷,它使人更能理解人性,更講究人性層面的溫情,使人有一種宇宙主義的情懷,思想更具開放性和寬容性,這也正是所具有的獨特品性。只有這樣,研究成果才具有進步的社會意義而不是惡人作惡的工具。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味靠技術引進,就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研究生的學習過程與本科生有著本質的區別,研究生是從事研究和開發工作的學生,書本的知識并不滿足開發工作中所需的知識量,因此“學研產”必然伴隨著創新的過程。研究生如果沒有創新精神就很難在激烈的學術競爭和社會競爭中站住腳。誠實的學術作風直接指向的是學術腐敗。學術腐敗已正式成為腐敗的衍生物,與經濟腐敗、政治腐敗并列而為世人所深惡痛疾。弄虛作假篡改數據偽造事實、抄襲剽竊掠人之美占為己有、追逐名利自我吹噓夸張宣傳、投機取巧浮于表面懶于深入已不是個別現象,連某些博士、院士都卷入其中。校園本是一方純凈樂土,高貴的學術品格和道德修養才是它本應有的那堵看不見的圍墻??梢姡\實的學術作風是學者們抵御社會不良習氣的精神防線。
心理素質包括自信心、進取心、意志力、自制力、自我調節能力等。僅僅從事短期的研究工作是不容易產生厭倦感的,特別是能夠見到成效的研究,研究者能夠在一種較為興奮的狀態中完成工作。在漫長的科學探索之中,時間是異化人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的最重要因素。在有限的知識認識水平之下,要取得某種突破必須經受時間的磨礪,而如果沒有出色的心理素質,那么這些都是空談。
特別應該強調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學術品格和心理素質的培養都不能只停留于口頭的說教。學校、導師和研究生本人必須在教學中、實驗中和科研開發中將其融入其中,告訴他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而這“玉”與“金”不是個人的,卻是構成全人類的福祉。總之,在實踐中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培養其寬廣的人文主義胸襟,鍛煉研究生心理素質和意志力,就能將表層的思想概念內化為內心的認同、自覺的行為指南以及自身的素質。
二、關于智能品質目標的建構
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學生智能素養的提高是一個貫穿小學、中學、大學本科、研究生階段的漸進的過程,是受教育者由不會做事到學會做簡單之事再到復雜之事的全過程。如果說中學教育是“做事”教育的話,那么高等學校的“做事”教育,則需要受教育者學會做復雜之事。對于研究生而言,“復雜之事”既包括對自然界的認識和改造,還包括利用自己的能力對社會各種事物的管理。做這些復雜之事需要大量的知識,但更需要良好的智能。智能是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與做事(學習、研究、管理工作等)的思路、方法、技巧上。傳統教育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智能的發展,培養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從智力方面看,一個人能夠對社會做出多大貢獻主要取決于它的智能水平,而不是掌握現成知識的多寡。古人說:“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研究生教育應重在“授人以漁”,讓受教育者真正掌握獵魚的本領。
在現代科學技術加速發展、專業知識陳舊、周期越來越短的情況下,教師、學校不可能向受教育者傳授他們在未來幾十年工作中所需要的所有知識,因為將來所要運用的所有知識現在還沒有出現。從這個角度上看,為碩士生開設的課程主旨并不在于為他們提供未來工作的“工具”,而是為他們創設若干個智能訓練“項目”,讓他們在課程學習中訓練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靈活性,提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讓他們了解前人如何創造了知識,如何運用知識創造性解決了實際問題。研究生教育的各個教學環節都要以此為著眼點。例如,在教學環節上,法律類專業的有關課程應注意同實際的結合,并加強對學生思路的開闊,以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達到“以教促智”的目的。
智能品質教育以發展智能為核心,實現由知識型教育向智能型教育過渡是現代科學發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進入20世紀中葉以來,現代科學出現了整體化、綜合化的發展趨勢,其主要表現是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的大量涌現。早在幾十年前,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對此曾發表過振聾發聵的見解:“在科學發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獲的領域,是各種已經建立起來的部門之間被忽視的無人區。”“正是這些科學的邊緣區域,給有修養的研究者提供了最豐富的機會?!盵4]尋覓新學科的邊緣生長點,開發科學的“無人區”需要充分發展的智能,及建立在廣博知識基礎上的遠見卓識、機敏思維。這就是維納所說的“有休養”。研究生有自己的專業方向,但決不要受既定專業的束縛,要能跳出專業看專業、學專業,要善于“探頭探腦”、“左顧右盼”,適時關注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善于將其他領域的理論和方法拿來“為我所用”,積極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研究方向。
三、研究生思想品質與智能品質培養的有機整合
在傳統教育中,教育者對被教育者在思想品質與智能品質的培養上基本上是互不搭界的,具有培養目標的單一性?,F代教育的一個基本目標是實現思想品質教育與智能品質教育的有機結合和平衡發展。如果智能品質是人的一種技術性品質的話,那么思想品質則是承載這種技術性品質的土壤。沒有了良好的思想品質,智能品質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而沒有相應的智能品質匹配,思想品質也就徒有其形,教化有余而靈性不足。愛因斯坦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學家,同時更是一位有著人文主義精神的思想家。由此可見,思想品質的建設必須與智力品質的建設同行,甚至先行。
首先,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培養模式的建構還不能脫離整個學校,因為研究生的大部分學習生活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校所提供的軟硬環境能影響研究生的發展。從軟環境上講,學校所擁有的一種校園氛圍,包括人文氛圍、民主氣氛、學習風氣等對研究生思想品質的影響甚大。從硬環境上講,學校的教學設備、教學環境、科研經費等方面對研究生智能品質的培養有重要作用。因此,學校軟硬環境的建設應該同步,不可“立其一而廢其一”,達到平衡發展。
其次,由于導師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核心作用,所以研究生教育目標培養模式建構的主體是導師,研究生思想品質與智能品質培養的主要載體是導師與其學生在教學、生活中相處的各個生活片斷的總和?!皫熣?,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現時代背景之下,人們應做出新的合理解釋:老師,其任務是既傳授自然規律知識也傳授做人的道理,既講授專業知識也講授與在專業知識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既指導學生解決專業上技術上的難題也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上的困惑。由此可見,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人師”當然是具有“經師”業務素質基礎上的德行高尚者、意志品質優秀者,這樣的老師在他(她)的教學中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素質。具體說來,導師的課要講好就不僅僅是介紹專業知識,不僅僅是告訴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思想,還要對學生的思想、意志、行為產生良性的影響,其一舉一動甚至應該具有某種無形的人格魅力,展現出某種感人的精神氣質??梢哉f,研究生培養目標模式的建立,研究生導師由“經師”到“人師”的角色轉變至關重要。因此,加快研究生導師角色的轉變既是導師的一項任務,也給研究生教育制度體系的完善提出了要求。這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研究生教育是一種被動與主動的結合。研究生作為高知識水平層次的人,本身就有提升思想品質與智能品質的內在動因,他們想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自己在心理素質與意志方面的良好品質。這種主觀動機恰恰給研究生教育雙重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實現性基礎。因此,筆者所談論的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的建構并非不切實際,并非局限于形而上的層面,而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但是理論的提出僅是改革的開始,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來實現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沈慧芳.馬克思環境理論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啟示[J].南平師專學報,2002,(9).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篇9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學反思;專業發展;教學學術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38(2014)02-0073-04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反思性教學”的廣泛開展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實現教師教學實踐智慧“內生性”的增長作用已經得到普遍公認。但是,反觀高等教育領域,由于多重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學校場域還是教師個體,對于教學反思理論和實踐的重視還遠遠不夠。
一、教學反思的意涵
從哲學的視界來看,反思是一種哲學的思維方式。英國哲學家洛克較早地探討了反思問題,他認為反思是獲得觀念的反觀自照,在這種反觀自照中,心靈對自身觀念活動做出反身覺察。斯賓諾莎則認為反思是主體對于自身反思性的自知,是觀念的觀念。黑格爾將反思提到了一個較高的位置,賦予反思相對獨立的意義。馬克思將實踐提高到“本體論”的高度,以實踐為基礎,對反思方式進行揚棄、綜合和超越,使反思獲得了其相應的地位而成為實踐的必要環節。
最早將反思概念引入教學領域的是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維的概念,并將教師看作反思性實踐者。他認為,反思作為一種專門的思維形式,起源于直接經驗情境中所產生的懷疑和困惑,反思會引起有目的的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行動,具有主動性、持續性、周密性等特點。上世紀80年代,美國教授肖恩在批判技術理性的基礎上對反思性實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反思性教學這一術語。但是,肖恩的研究僅僅關注了教師個體的教學行為過程而忽視了社會條件及其對教學實踐的影響。自此以后,反思性實踐思維成為教師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迄今為止,關于教學反思的概念界定仍然說法不一,如維拉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借助發展邏輯推理的技能和仔細推敲的判斷以及支持反思的態度進行的批判分析的過程”。伯萊克試圖從哲學層面闡釋反思內涵進而說明教學反思,他認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境的能力,這種反思的指向包括:將理論、基于認識的經驗和實踐聯系起來;分析教學及教學改革的學校情景,并對教學情境進行多角度審視;理解教學的廣泛的社會和道德基礎”。
認真比較上述觀點,我們認為教學反思應該具有如下特征:(1)懷疑和困惑是教學反思發生的原初動機。當教學過程遭遇到阻遏的時候,教師就會認真思考問題的所在,對自己已經做出的決策、計劃及其結果進行解構,然后以新的形式進行重構。(2)教學反思是系統性地批判、省思過程。教師以開放性的心態,在質疑的基礎上,對自身教學活動中的理念、行為、情感、意識等進行嚴肅、執著地回顧、沉思、梳理,以達到統整的目的。(3)教學反思是教師一種主動的思維過程。強烈的主體自覺和責任感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先進的理論或與同行、學生進行溝通,及時體察、修正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實踐,實現自我在教學上的完善??偨Y而言,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復雜的教學情境中,借助于行動研究,持續地對教學實踐及其支撐理論進行批判性地省思、檢視,及時覺察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并積極尋求改善方案,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并逐步使主體自身得到完善,成為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師的過程。
二、高校教師教學反思的主要障礙
1.大學傳統觀念的阻遏
自洪堡以來形成的大學傳統觀念認為,追求高深學問是大學的靈魂,是大學教師的精神寄托。高深的思想和淵博的專業知識奠定大學學者的地位,支撐學者的身份認同。而在當今科學主義盛行的大環境下,許多教師認為學者必良師,教學非學術,這種窄化的學術觀念嚴重制約了教師從事教學研究和實踐的動力,阻遏了教師研究教學理論和進行教學實踐的欲望。雖然美國教育家博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將教學納入學術的范疇,提出“教學學術”觀念,試圖調和長期以來人們關于科研和教學關系的爭論,但在實踐中,這種“教學學術”理念并沒有在我國高校中形成普遍的價值認同和價值選擇。大學教師往往會選擇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能夠使自己獲得地位和榮譽的專業研究領域,而非教學方面。無論是觀念層面還是實踐層面,教學已經被普遍的矮化和邊緣化了。
2.高校學術評價制度的偏離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的學術評價和獎勵機制存在著嚴重的強調科研、輕視教學的傾向。教師的職業認同和身份肯定主要來自于其學術(不包括教學學術)水平,而學術水平的評定主要是以其發表的論文(主要是專業領域方面的論文)及所拿到的項目的數量和級別來進行認定的。一些學校還制訂了嚴苛的年終科研考評制度,根據教師職稱的不同,規定其在一年內所必須完成的論文數量和級別及所應提交的科研進款額度。對于達不到要求的教師,就列為考評不合格。相較于嚴苛的科研評價,對教學的評價只體現在完成一定課時量和基本教學任務的粗略要求。在筆者曾做過的一個關于“大學教師教學反思狀況”的小型調研中,來自全國44所不同類型高校的47位大學教師中,有45位教師認為自己花在科研方面的時間遠遠大于花在教學方面的時間,給出的理由很具有共性,即科研壓力較大,教學壓力相對較小,教學反思屬于個人行為,學校缺乏相關的政策和制度。由是,重科研、輕教學的評價制度必然導引教師對科研工作趨之若騖,急功近利地寫論文、拿項目,教學就被忽略掉了,更別提進行持續、系統的教學反思了。
3.學校場域中教學反思文化的缺失
教學反思是一種社會性的實踐活動,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是個人建構和社會建構合力作用的結果。許多研究發現,組織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對變革的投入,學校文化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學校管理層的價值取向和價值選擇、學校的管理制度及其文化表達、學校所營造的交往文化、學校的開放和寬容程度等等都是作用于教師教學反思的重要因素。同于高等教育領域科研導向的評價機制,在管理者的心目中,科研的權重比總是遠遠地高于教學,因此無論是在資源的投入、制度的建構還是文化養育方面,教學總是會被忽略的一隅。在我國行政化氛圍較濃厚的大學校同里,管理層的價值選擇無疑會極大地影響教師群體,進而形成整個學校的文化選擇,這是高校普遍缺乏反思文化的深層原因。此外,長期以來在大學中普遍認為教學是教師高度個人化的活動,是極具個性化的文化表達,“獨自面對”常常是教師日常的工作狀態,許多學校尚未形成鼓勵合作、分享的文化氛圍,因此,教學反思也缺乏相應的交流平臺。
4.教師習性的制約
教師的習性表現為教師作為教師的角色意識、教師掌握教育理論的水平、教師的反思能力、思維中的批判意識等。此外,教師是否有足夠的思考時間也是影響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最現實因素。即使教師有足夠的責任心和角色意識,但是,受科研導向的宰制,大學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及時學習和更新教育理論,教育理論素養的缺失制約著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增長。此外,大學教師所教授的課程常常被同定下來,相同的教學內容、相似的教學情境容易使教師產生習慣性思維,習慣性思維一旦產生就很容易被固化下來,當教師在處理教學中的問題時常常會依賴于以往的經驗,本能地做出決策和采取行動,因循守舊、視野狹窄、觀念僵滯、抱殘守缺嚴重壓抑了教師的批判反思意識,影響了教師對于新知識的吸取和新思維的建構,也常常會使教師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無所適從。
三、克服反思障礙的有效途徑
1.適度改革高校學術評價制度,提升教學的學術地位
高校的學術評價制度有指揮棒的作用,高教管理部門和高校應該達成共識,從實際出發,適當改革高校現有的科研導向的評價制度,形成合力共同完善對大學的評價和評估機制,平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者的關系,使之趨向合理。首先,從宏觀層面來看,決策層要轉變觀念,認同教學學術觀,在制定評價指標時,教學學術的內涵應該在評價指標體系內有詳細的體現,要適當增加教學的權重比,并且對教學的評價應該多元化,如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教師自評和他評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等。其次,微觀操作時,可以根據學校的特點和優勢對學校進行不同類型的劃分,還可以根據教師的特長將教師分成不同的類型,如科研型、教學型、科研教學型、教學科研型等,對于不同類型的學校和教師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指標要細化、人性化和可操作性,如科研型的學校和教師依然是以科研為主,適度增加對于教學的考核。最后,國家和學校要為教學研究和實踐提供制度支撐和足夠的財力保障,引導教師從事教學學術活動,獎勵教學反思。
2.培育學校場域中的反思文化
首先,管理層應該轉變科研本位的觀念,重視教學學術,培育反思文化。自上而下創設尊重教學學術、鼓勵教學反思的環境,引導教師從事教學研究和實踐。其次,營造開放、寬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圍,鼓勵教師進行教學交流和合作,養成教師的反思習慣,提高反思能力。管理層可以通過構建教師網絡交流平臺,定期開設教學交流論壇和會議,將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反思體會集結成冊內部出版,鼓勵同行教師間定期舉辦教學反思交流沙龍等形式實現教師在教學方面的互動,養成科學的反思思維。最后,根據教育部倡議,設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校長可以直接兼任這個發展中心的主任。通過這個平臺做好教師職前、職中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培訓工作,定期推介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及好的實踐經驗,引導、鼓勵教師學習、彼此切磋,提高教師的教研、反思水平。
- 上一篇:馬克思理論論文
- 下一篇:醫院安全生產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