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價值的應用研究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4: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允價值的應用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公允價值的應用研究

篇1

【關鍵詞】

公允價值應用研究;應對措施

一、公允價值的含義及特征

我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從公允價值的含義看,公允價值通常具有三個主要特征:第一,交易的公平性;第二,計量對象的廣泛性;第三,作為當前市場脫手價格的公允價值是以“假想的交易”為前提的。

二、公允價值在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規定雖然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作用,但它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真實反映企業資產負債狀況的同時企業也在從中挖掘新的可操作空間,以增加企業利益。

以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例,交易性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的結果是,無論是已實現的投資收益(金融資產已出售部分),還是未實現的投資收益(期末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都會影響到當期利潤。若股票或債券價格上升,公司當期利潤就會增加;若股票或債券價格下降,公司當期利潤就會減少。相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甚明確。可供出售債務工具投資在持有期間確認利息收入的方法為采用實際利率法確認當期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資本公積”科目,處置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金融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同時,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對應處置部分的金額轉出,計入投資收益。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當一個巨大的利潤“蓄水池”,當這些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將來被處置時,有可能釋放出利潤。根據雅戈爾年報顯示,2008年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金額分別為81.98萬元和467233.84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交易性金融資產的5699.36倍;2009年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別為89324.98萬元和1124702.17萬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交易性金融資產的12.59倍,有主觀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明顯傾向。2009年度雅戈爾總資產較上年同期增長30.12%,所有者權益較上年同期增長52.62%,究其原因主要是報告期末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致使資本公積增加242747.21萬元。另外,2008年和2009年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置損益分別為210934.76萬元和185956.88萬元,根據會計準則規定應將這部分損益計入“投資收益”,分別占當年利潤總額的88.81%和45.38%,扣除處置損益后利潤明顯下滑。可見雅戈爾公司存在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權進行盈余管理的嫌疑,以平滑利潤。

三、公允價值在企業應用的應對措施

雖然公允價值在企業的應用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公允價值是一種有用的計量屬性,它能為投資者、債權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準確、更客觀反映復雜經紀業務的決策信息,因此,廣泛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將會是一種必然。時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從金融危機中吸取經驗教訓并得到啟示,從而完善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

(一)盡快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操作準則

據統計,我國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的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中,有35項,約占90%,直接或間接地運用了公允價值和現值計量。但同時,考慮到我國的具體國情,新準則對公允價值的應用還是謹慎、適度和有條件的。暫不采用不等于永不采用,暫不采用不等于暫不研究。只有理論界先弄清楚了,實務界才有可能跟上。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要依據我國國情,制定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允價值計量的具體準則或應用指南,詳細地說明現值的確認、計量問題,折現率或資產報酬率的選擇問題,統一公允價值定性和定量的標準,實現規范操作,減少主觀的臆斷。

(二)完善公允價值應用的市場條件

公允價值得以運用的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存在統一而又充分競爭的活躍市場。活躍市場的存在需要發育成熟的市場經濟,因此加強市場經濟建設是以較低成本獲得可靠的公允價值的前提條件,雖然公允價值并不一定等于市場價格,但是市場價格畢竟是最為客觀的、最簡便的公允價值的來源。所以當前應該加快市場經濟的發展,努力培育各級市場,促進完善的生產資料市場、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的建立,才能更好地確定商品成本和市價,從而獲得商品公允價值的信息。

(三)建立健全企業財務信息披露制度

建議對涉及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或負債,應按照不同的計量級次規范披露內容:對于存在活躍市場的資產或負債,需要披露的內容不多,除了將資產負債表日市場中的交易價格作為公允價值直接在表內確認外,僅需披露資產或負債存續期間(或所屬會計期間)交易價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對于資產或負債本身不存在活躍市場、但類似可比資產或負債存在活躍市場的,應當首先披露資產存續期間(或所屬會計期間)存在活躍交易的類似資產的交易價格,并披露將類似資產的交易價格調整為該資產公允價值的依據;對于既不存在活躍市場又不存在類似資產或負債活躍市場的情況,需要披露所采用的估價技術、使用的估價模型、預期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率的測算依據及假設、可能出現的結果及概率。另外,無論哪個級次的公允價值都需要披露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主體當期損益的影響。

四、結論

綜上所述,公允價值在企業的應用,既有其必要性,也包含一些問題。通過本文對公允價值存在問題的應對措施的探討,如盡快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操作準則、完善公允價值應用的市場條件、建立健全企業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等,相信通過相關部門、評估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公允價值將會在我國企業得到更好的應用。

參考文獻:

[1]丁樺.“金融危機后我國公允價值運用研究”,《財會通訊》,2011年第3期.

[2]陳麗紅.“新會計準則下公允價值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啟示”,《現代商業》,2010年第36.期.

篇2

1.公允價值運用范圍偏大給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操縱的空間。

現行企業準則規定:同一企業只能用一種模式對所有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不得同時采用兩種模式。這一規定沒有考慮房地產持有者的持有意圖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影響,形成“一刀切”。例如:假設公司采用公允價值對所有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而企業用于出租的投資性房地產,定期收入租金,租金在租賃期內不變,即租金不受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所以,在公司投資性房地產主要是用于出租的建筑物這種情況下,對這部分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計量,不僅會造成公允價值運用范圍偏大,還會加大投資性房地產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程度,導致公司經營業績波動較大,增加了公司業績的不穩定性,有可能掩蓋管理層的實際經營狀況和管理能力,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增大。

2.公允價值的合理性很難確定。

現行企業準則規定: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1)投資性房地產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2)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做出合理的估計。第十二條規定:“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已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從以上規定可看出,公允價值模式雖然符合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特性,但是公允價值取得的合理性很難確定。首先要找到每一處房地產的活躍市場是相當困難的,其次同類或類似市場的判定也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正因為所獲得估值相關信息的來源不同,計算方法各異,更存在對公允價值理解與具體測算上的疏漏,導致數據之間可比性很低。

3.為節約評估成本等原因,一些上市公司沒有按規定及時調整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是動態的計量屬性,是面向現在和未來的,受時間、空間變化的影響較大。公允價值的運用使得會計信息能夠更加及時、全面地反映交易雙方所處的經濟環境及其變化狀況。所以,對投資性房地產定期重新估值至關重要。通常而言,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中綜合考慮投資性房地產的市場狀況、折舊毀損情況、經營用途變化等因素后對其公允價值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可以衡量企業資產真實的價值水平,有助于公司管理層和投資者做出明智的決策。但是,在實務中有些企業為節約評估成本或其他盈余管理目的,并沒有至少每年一次對房地產進行評估,或者是房地產市場上升時期調整頻繁,低落時期不按規定進行調整。

4.一些上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模式是為了粉飾公司業績。

新準則的出臺目的是使會計報表能夠更加客觀的反映這部分資產的真實價值,保證信息的客觀性,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企業實際所遵循的選擇標準更多地是考慮該模式的選擇對于企業業績及相關財務指標的影響,而不是準則的制定初衷。一些企業采用公允價值模式究其原因是為了使隱性凈資產顯性化,運用公允價值來調節業績,增強投資者信心,免于退市。在防止停牌時,公允價值這根救命稻草的功能不可小覷。

二、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模式在實務運用中的改進設想

1.按照持有意圖對投資性房地產重新分類,適度縮小公允價值運用范圍。

確定房地產應采用的計量模式時,所有者的持有意圖是首先應當考慮的因素。而現行準則忽視了這一點,僅僅強調了公允價值的外部適用條件。鑒于此,可以按照持有意圖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重新分類,并嚴格不同持有意圖房地產間轉換條件。持有意圖不同,投資性房地產有以下3種分類:

(1)用于賺取資本增值的投資性房地產,其持有目的是從房產交易中獲得差價,對其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差額均計入當期損益。但公允價值不能可靠持續取得的情況下應該采用成本模式計量。

(2)用于出租的投資性房地產,其持有意圖是獲得持續穩定的租金收入,應采用成本模式,計提折舊、攤銷和減值。

(3)兩種意圖均有的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公允價值變動均計入資本公積,可計提減值準備。

三類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因為不同模式計量下對會計報表的影響重大,應嚴格禁止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用于賺取資本增值的投資性房地產和其他類別的轉換,第二類和第三類的轉換應有嚴格的限制條件:兩個完整的會計期間內不得轉換;轉換時做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轉換時需向監管部門提交申請資料,經審核通過后方可轉換。

經以上分析可知,若按此分類更符合資產帶給企業的實際價值。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也符合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不過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同時采用兩種計量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核算,可能會給企業根據市場情況頻繁轉換計量模式,進行盈余管理帶來可操控余地,給證券監管方面帶來不利影響。但是,通過嚴格轉換條件,加大了企業頻繁轉換成本,抵消了頻繁轉換帶來的盈余誘惑,迫使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謹慎分類和轉換。并且,即使在現行準則下,企業進行操作的空間還是非常大,尤其在公允價值模式還是成本模式的選擇上,企業更多地是考慮該模式的選擇對于企業業績影響,而不是準則所給定的外部客觀條件(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及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做出合理的估計)的符合程度。這說明現行準則操作性很低,信息相關性也不高。

按持有意圖進行分類利大于弊,存在的弊端需要在長期不斷摸索中,漸漸發展完善。但目前需要肯定的一項解決措施就是要加強監管與引導相結合。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屬于價值大,數量相對較少這樣一類資產,實務操作中,監管部門可以對公司的房地產進行詳細登記,包括用途、公允價值、賬面價值等,并定期進行賬實核對。引導企業依靠實力,努力發展,提高競爭力來提升公司業績,而不是靠鉆準則空子,粉飾公司業績。

2.完善公允價值取得和披露措施,提高公允價值的合理性。

在取得方面,市場比較法更適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比較有公信力。市場比較法在房地產評估中應用最廣,是《國家標準房地產估價規范》中首推的方法,它是“將估價對象與在估價時點近期有過交易的類似房地產進行比較,對這些類似房地產的已知價格作適當的修正,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的方法”。對于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企業,由于投資性房地產所在地有活躍房地產交易市場,則可以獲得充足的市場交易資料。然后再聘請專業的資產評估人員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進行估計,得出比較合理的被評估對象的公允價值。

在披露方面,現行投資性房地產準則對公允價值披露內容要求的比較粗糙,上市公司對于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處于“自作主張”的狀態,公司披露與否,披露的多少及詳細程度都由公司自己決定。故準則應進一步明確公允價值計量披露的相關問題,不僅包括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還應增加公允價值的估計假設內容、已可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而未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原因披露等。附注中應按不同類別,不同房地產分別披露。同時,還要確保披露的不同房地產信息是在同一時點、相同評估技術和條件下取得的,以保證信息的可比性和準確性。另外,還要加強表外披露,對影響投資性房地產使用價值的非財務數據也要詳細披露。使其披露更加規范,更加科學,更有利于保護廣大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3.加強房地產信息系統建設,降低公允價值評估成本。

由于至少每年一次的評估會加大企業的費用支出,使一些資金不充沛的企業為避免這一支出,采用了不規范操作。所以,應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發,建立房地產信息數據庫系統,并及時客觀的更新,使信息使用者能方便快捷的檢索到所需數據信息。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房地產價值的客觀、公開、可比性,還能減少企業每次評估的成本。可以促進企業相對規范操作。

4.強化外部監管,端正個別企業公允價值的使用意圖。

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公允價值的取得。證券市場的監管機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司運作的透明度,加大了對舞弊的查處力度,將逐漸形成以市場規則為主,相關政府機構監督為輔的機制。這樣才會為公允價值的運用提供適宜的“土壤”,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取得合理的公允價值。

篇3

關鍵詞: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計量;房地產行業;投資性房

一、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現狀

(一)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上市公司數量統計。截至2014年4月30日,滬深兩市房地產行業(CSRC行業分類標準)A股共有13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報,其中滬市有68家,深市63家。對投資性房地產項目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共有15家,其中滬市7家,深市8家占房地產行業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145%,而采用成本模式后續計量的有116家,占比8855%。

(二)公允價值確定方法統計分析。統計顯示,這15家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相同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資產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價格這兩種方法確定自身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采用相同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有5家采用資產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價格,還有3家上市公司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沒有明確披露,2家未披露。

(三)計量模式轉換引起報表數據的變化。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到公允價值模式的轉換應作為會計政策的變更進行會計處理,企業會計準則對該項會計政策變更要求采用追溯調整法,并相應對變更前一年的比較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

由以上數據分析可知,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轉變為公允價值模式所做的追溯調整會引發財務報表中投資性房地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所得稅費用、凈利潤等項目的巨大變動。

二、公允價值計量在房地產行業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公允價值計量在投資性房地產中的應用狀況分析,并對比公允價值準則的規定,發現了我國房地產行業在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過程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公允價值的應用導致企業業績不穩定。對于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而言,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不需要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折舊和減值,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性房地產也以公允價值重新入賬,對于企業的資產、利潤、所有者權益均有較大影響。以金融街為例,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8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5.53%。顯然,公司一季度業績是符合預期的,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同期美晟國際廣場竣工帶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7.7億元,而2013年一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0。可見,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大幅下滑是公司凈利潤下降的關鍵所在。

(二)公允價值計量易成為操縱利潤的工具。公允價值再度啟用,說明我國市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對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的確定而言,無論以相同或類似條件的市場價格還是評估價格為依據,在客觀價值的基礎上都存在人的主觀判斷,使得企業操控利潤的行為有了可乘之機。

三、公允價值計量應用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市場環境的限制。近些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呈上升趨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更有利于反映企業的實際價值,但相比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房地產市場環境仍不完善,缺少穩定性,一些企業不愿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以避免潛在的不利影響。同時,公允價值的應用條件還不是十分完善,在我國只有核心地區才存在活躍的市場價格,大部分企業受市場條件的限制依舊延續使用成本模式。

(二)企業對自身成本效益的權衡。成本效益的配比是上市公司在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時需要考慮的又一因素。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條件不是很完善,許多企業不能從市場上直接獲取房地產的活躍市場價格,要確定公允價值就需要聘請獨立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估值。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等,是一項重大的成本支出。然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效用并不能在短時間內顯現出來,并且需要穩定的經濟環境。

四、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改進對策與建議

為促進公允價值計量的規范應用和發展,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公允價值計量和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企業會計準則》對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都有嚴格的規定。《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對此進一步加以強調和細化。對比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的內容,可以發現,一些采用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的企業并沒有嚴格執行準則的規定,許多相關信息未披露或沒有明確說明。要進一步推進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就必須加大對上市公司準則執行情況的監督與控制力度。

(二)加強對評估機構的資質審查和獨立性監管。由資產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價格是上市公司確定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資產評估機構在公允價值的運用中擔任著重要角色。然而,目前我國評估機構的質量參差不齊,在為企業服務過程中也常常“不獨立”,從而使公允價值失去了真實性、客觀性。故建議相關部門提高資產評估機構的準入門檻,并定期進行資質審查和獨立性監管,加大懲處力度,以加強評估機構業務執行過程中的規范性、獨立性,為公允價值的運用提供良好條件。(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秀麗.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基于投資性房地產應用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2:41-42.

[2] 王向前.我國會計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4(6).

[3] 呂波.淺議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刊.2013(29):193-194.

[4] 劉浩,孫錚.公允價值的實證理論分析與中國的機遇研究[J].財經研究.2005,1(1):83-93.

篇4

[論文摘要] 為了增強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公允價值取代歷史成本已是大勢所趨。會計計量屬性的發展方向是明確的,但這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出現。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且得出相應的對策。

歷史成本的特點是有著很強的可靠性,但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僅有可靠性是遠遠不夠的,企業的利益相關人需要的是能為他們決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財務報告,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由此應運而生。相對于歷史成本而言,公允價值是一種新興的會計計量屬性,它的出現實質上就是對歷史成本的修正。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有著很多優勢,然而它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接下來,我們就公允價值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展開探討。

一、公允價值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公允價值取代歷史成本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筆者進行了歸納,主要有以下幾點:

1.缺乏完善的理論體系指導。盡管目前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研究已有了一些理論上的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很多領域短時間內還很難克服人為的因素影響,也使其處于明顯的階段性的規定上。總之,缺乏必要的理論基礎,勢必影響其全面的推廣與運用,這也是公允價值目前還不能全面取代歷史成本的重要原因。

2.公允價值不易直接獲取。雖然市場經濟在我國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 但很多情況下公允價值仍然是難以取得的。在公允價值難以取得的情況下,會計準則要求運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如果沒有合適的替代方法,勢必將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有許多會計要素如資產和負債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可供觀察的交易價格, 將未來現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在的現金價值的現值計量, 往往就成為估計相關價格即公允價值的最重要的技術手段。 但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 時點和貨幣的時間價值等都是不確定的,在計量的操作上往往難度很大,因而現值計量的復雜性也成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推行應用的難點。

3.關聯方交易嚴重影響交易價格的公允性。公允價值主要是通過市場確認的,如果兩個交易主體之間除了交易事項之外沒有其他利害關系,那么他們的交易價格被認為是公允的。但是在現實中企業與其關聯方交易價格缺乏公允性的情況時有發生, 很多上市公司甚至利用關聯方交易粉飾報表,虛增會計利潤。

4.公允價值被少數企業不法操控。由于公允價值主要是市場價格,在沒有市場價格的情況下,要由會計主體自己來確定,所以人的主觀因素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價值的公允性,影響程度不同,價值的公允性也會隨之不同。在實踐中,有少數企業不考慮公允與否,把公允價值作為達到目的的工具:比如通過資產減值以及以后的減值沖回等手段從而達到操控利潤的目的。

5.信息質量的可靠性難以判斷。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這樣一個非確定性、變動性和集合性的模糊計量概念, 作為會計計量的手段,相對于客觀性、確定性和可驗證性的歷史成本計量模式, 雖然在財務報告中能提供更為相關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質量要求上卻不能保證能提高或不會減弱。

6.可能增加財務報表項目的波動性。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經濟環境和風險狀況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信用的不確定都會引起企業財務報表項目的波動。有人認為,如果波動性存在,那么財務報表就應反映這種波動,這樣報表使用者才能獲得更相關的財務信息。但是,反映外部環境等變化所引起的損益的變動,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關的信息, 甚至可能誤導財務報表使用者。

二、對策

對于公允價值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以上諸多問題,筆者研究了理論界和實務界各方專家的各種觀點加以總結和進一步思考,得出以下幾點相應對策:

1.不斷完善相關理論體系和細化具體應用指南。公允價值的應用雖然是一個實務方面的問題,然而卻離不開相關理論的指導。筆者認為這應該是以計量屬性、產權理論、公司治理等為核心的一系列相關理論的不斷完善,因為正確的理論指導是所有實務工作的方向引領。此外,還應不斷細化具體應用指南,從而加強準則的操作性。

2.建立相應價值參考系統。公允價值的實質是基于公開市場的條件下交易雙方對資產或負債認可的公平價格。筆者建議,由指定的部門(如財政部門)實時收集相關數據,然后進行分析整理,得出一個或幾個有一定規律的較為客觀、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信息,然后公布于相關的官方網站并不斷更新,作為公允價值計量的參考標準。

3.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會計信息來自企業的管理當局,只有對公司治理結構和企業內部控制的不斷完善,加強對管理層的監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利用公允價值操控企業財務信息的問題。具體措施包括:完善獨立董事制度, 允許董事會設立專門委員會;適當調整股東大會、 董事會、 經理層以及監事會的法定權限;擴充監事會的權力, 建立名副其實的監事會制度;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評價與報告體系。

4.提高相關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業務素質和執業能力。在對公允價值的應用過程中人的因素至關重要,因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營造會計誠信的社會環境;二是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企業及個人信用體系;三是要健全各項法規制度;四是加強對于財務人員相關業務的培訓;最后是加大對有關違法違規人員和單位的懲戒力度。

5.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對企業會計信息的最后一道把關,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無疑是非常必要的:一是確保審計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二是在審計準則中明確和細化有關公允價值的執業標準和措施;三是加強對相關領域評估專家工作成果的引用。

6.大力發展獨立的評估中介機構。在大力發展獨立的評估中介機構的同時還應注意不斷提高評估中介機構的執業水準、獨立性和公信力。

隨著公允價值取代歷史成本進程的不斷深入,理論界和實務界對相關問題的探討和研究也必將愈來愈熱烈,這對探索會計發展規律、完善會計理論、促進會計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建設有重要意義。

我們要認真學習、借鑒國際上有關公允價值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提高對公允價值的應用水平,切實加強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讓財務報告使用人讀到的是一份可以為其決策提供有力依據的“有用的”財務報告。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計量 公允價值披露

一、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的過程

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從1997年開始劃分為三個階段:提倡公允價值階段,回避公允價值階段和重新引入公允價值階段。

1.提倡公允價值階段。這一階段的時間界定在1997年到2000年,在這段時間里,財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價值,這一期間,財政部共頒布了10項具體會計準則。涉及公允價值的會計準則有《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易》。

對于提倡應用公允價值的原因,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第一,公允價值能夠真實反映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或企業在清償債務時需要轉移的價值。在我國會計實務中,已在一定范圍內使用這種計量屬性,因而具有實踐基礎。

第二,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公允價值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會計準則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也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計量屬性運用在各項準則中。針對特殊交易或事項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是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的一個具體體現。

2.回避公允價值階段。這一階段從2001年起到2006年。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非貨幣易及投資準則中應用以后,出現了企業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的現象。由于我國要素市場不成熟,缺乏活躍的市場,公允價值往往難以獲得,導致企業在運用這些會計準則時隨意性大。因此,2001年財政部重新修訂了具體會計準則,強調了真實性和謹慎性,明確回避了公允價值計量。

3.重新引入公允價值階段。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己是勢在必行。我國經濟越來越廣泛的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生產要素的國際間流動和產業轉移的跨地區發展日益加快,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日益加深,迫切需要從深化經貿合作、維護國家利益和長遠發展。從大局出發,借鑒國際通行規則,不斷完善會計準則,給擴大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提供標準趨同、可比互通的統一信息平臺。

另外,公允價值與利潤操縱之間并無必然聯系,公允價值是利潤操縱的一個手段,不是其根源,在歷史成本會計模式下也存在利潤操縱的情況。公允價值要想成為利潤操縱的工具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上市公司管理層蓄意造假、會計審計人員失去職業道德與證券市場監管失靈。事實上具備了這三個條件,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發揮防護作用,再好的準則也無能為力。

因此,2005年,財政部先后了6批共22項會計準則的征求意見稿,2006年2月15日新會計準則正式,并將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實施。在本次新的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應用是一大亮點。

二、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現狀的原因

通過上面對公允價值和現值在我國會計準則中的應用情況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公允價值和現值對我國會計界來說還算是一個“新生事物”,許多人對它們還不甚了解,而且也有很多人對公允價值有些誤解。而這些誤解也正是造成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的現狀的原因,歸納起來這些誤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由于當前要素市場不成熟,缺乏活躍的市場,公允價值往往難以獲得,導致企業在運用這些會計準則時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從而也給濫用公允價值留下了空子,出現人為操縱利潤的情況,因此,新準則和新制度對有關經濟業務的處理,盡可能地回避了按公允價值計價,而改按賬面價值入賬。

2.目前我國會計信息的需求者對于會計信息并沒有很高的要求,他們并不需要相關的公允價值和現值信息,而且如何獲得公允價值的信息一自是一個難題,很多要素的公允價值很難自接獲得,而要獲得這些公允價值就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出于成本――效益原則的考慮,在我國目前并不提倡使用公允價值和現值。

3.公允價值在運用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且要用到會計人員的估計,這就導致了會計造假的可能,從而使公允價值缺乏可靠性。而可靠性正是決定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在我國市場還不夠活躍、各方面技術還不夠完善的時候,是不適宜采用公允價值的。

三、對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建議

通過上文對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現狀和現存問題的分析,我認為,在我國現階段是完全可以推行公允價值的。但是,畢竟公允價值對我們來說還是新生事物,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對于公允價值的應用,我提出了如下建議:

1.從觀念上正確對待公允價值與現值,正確認識與公允價值相關的問題,從而對公允價值采取正確的態度。目前,公允價值在我國會計準則中仍然沒有得到相應的地位,而這與我們對公允價值和現值的態度不正確是分不開的。從國際上看,公允價值己經成為了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們應該從根本上改變對待公允價值的態度,即使現在要在我國應用公允價值還存在著很多困難與難點,我們也應該積極面對,而不是消極逃避,并認真學習國際上最新的現值和公允價值的研究成果,將其與我國特殊的市場環境相結合,從而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應用公允價值的一套理論體系。

2.在公允價值的確認和計量方面,我們應該積極培養各級市場,認真研究現值技術,并制定相應的具體會計準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積極培養各級市場,為公允價值的取得提供更為客觀的來源。雖然,公允價值并不就等于市場價格,但是市場價格畢竟是最為客觀的,也是最簡便的公允價值的來源。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培育各級市場,特別是生產資料市場和二手交易市場,從而使公允價值的取得更為客觀、直接。

(2)認真研究有關現值技術的問題,并制定與現值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從而為取得不存在公平市價情況下的公允價值提供理論依據。我們上面研究過,公允價值可以分為兩部分:市場價格和以公允價值為目的現值。當不存在公平市價時,我們就需要運用現值技術來計算出相應的公允價值。因此,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現值技術問題,努力學習國際上在現值方面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出與現值相關的具體會計準則,并在準則中盡可能詳盡地規定有關現值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問題。總之,我們在制定現值的相關準則時,應該對于很多細節問題都進行明確詳細的規定,而且準則的規定越詳盡越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在市場信息不夠充分的情況下運用公允價值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方法。

(3)恢復公允價值在具體會計準則中的使用,并且在具體準則中對應用公允價值的細節問題盡可能詳盡地予以規定和說明。例如,準則中應該明確指出何時采用公允價值,在采用公允價值后因賬面價值調整而形成的差額如何處理,等等。因為只有這樣詳盡的會計規范,才可以減少操縱利潤的可能,同時也有利于實務操作。

(4)在市場不夠完善,現值技術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引入一個固定的機構或組織為我們提供各種公允價值的信息。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避免公允價值成為某些利益集團操縱利潤的手段,我們可以在現在應用公允價值的客觀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將提供公允價值信息的任務授予某一個組織或機構,例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由他們根據我國的市場情況,為各種資產或負債提供客觀可靠的公允價值信息,從而減少企業或個人操縱利潤的可能性。

3.在公允價值的報告與披露方面,我們可以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并按照公允價值的原則編制全面收益表。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借鑒許多國家和組織的做法,例如,美國在傳統的三張報表的基礎上增加了第四張報表―全面收益表,英國則是增加了一個“全部己確認利得和損失表”。在我國也可以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因為全面收益體現了公允價值的觀點,對某些未實現的資本利得和損失在表內進行了確認,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即按照歷史成本的原則編制利潤表,也按照公允價值的原則編制全面收益表,這樣不僅能為報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同時也避免了利潤表中收益的波動較大的問題。而且,報表的使用者也可以通過對利潤表中的期末凈收益與全面收益表中的期末全面收益的比較結合現金流量,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從而也可以減少某些利益集團操縱利潤的動機。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要在我國應用公允價值,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注意。例如,加強對我國的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建立加強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等等。總之,應用公允價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應該首先結合我國的情況,做好理論上的準備,然后在應用公允價值的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保證應用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黃世忠:公允價值會計:面向21世紀的計量模式.會計研究,1997,(12)

篇6

關鍵詞:公允價值;金融資產;計量;對策建議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金融資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金融市場的規模正在不斷壯大。新會計準則規范了很多企業的各類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辦法,并且突出金融資產要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進行計量。最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公允價值在金融資產計量中存在這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果不對此進行解決則會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本文將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一、公允價值概述

公允價值,指在一項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自愿的雙方交換一項資產或清償一項基本債務所使用的金額。公允價值也可稱為公允價格、公允市價。確定公允價值的方式有三種:(1)對于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或者金融負債公允價值的確定分為三種情況,在估值日有市場報價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市場報價來進行公允價值的確定。在估值日沒有市場報價同時最近交易日后經濟環境沒有顯巨變化的情況下,可以采納最近交易的市報價來確定公允價值。如果估值日沒有市場報價,并且最近交易日后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的,可以依據重大經濟環境變化因素,適當調整市場報價以確定公允價值。(2)對于不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或者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的確定,可以參考相類似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場報價,或者參考買賣雙方在熟悉情況的前提下進行的最近交易中所使用的價格。(3)不符合以上兩種形式,并且不存在活躍市場的公允價值確定,可以采用具有可靠性的被以往交易的市場價格驗證過且得到市場參與者認同的估值技術。公允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實際價值,在企業清償債務時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可以給企業帶來需要轉移的價值。確立公允價值的前提是公平交易,換言之,是自由的買賣雙方在不受各方任何關系的影響,且熟悉情況的基礎上商定形成的價格。

二、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一)對企業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影響。財務報表的編制是企業會計信息的主要反映方式,而具體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會計信息的報表為資產負債表。上述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前提條件是這些金融資產均具有可靠的市場價格(在活躍市場有公開報價)、或有確鑿證據證明其公允價值的確定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在我國業會計準則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其市場價格的確定是以當期最后一個工作日的收盤價為準,還是以當日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均價作為參考標準。因此,會導致同一項金融資產在不同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揭示的價值不同,同一企業對同樣的金融資產在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市場價格為依據時也會出現不同的價值,進而影響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二)對企業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的影響。首先,交易性金融資產無論是在取得時還是在期末時均以公允價值計量為準,它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借助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計入當期損益,對企業的當期利潤產生影響,但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本身所反映的是沒有實現的收益,從而導致企業利潤表中所陳述的利潤并不是企業的實際盈利水平。其次,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時,其變動的差額直接計入資本公積,這種計量對持有該類金融資產期間的利潤總額沒有影響,但當企業出售該項金融資產時,要將原計入資本公積的公允價值變動額轉入到投資收益,則會影響到出售當期的利潤及成果。同時,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形成完全取決于管理者的意圖,在實質上隨時可以出售,因而就其本身來說會對某一期間的會計利潤產生影響,因此,不難得知企業為了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普遍愿意持有大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不愿意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企業將尚未到期的某項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本會計年度內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其與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到資本公積賬戶,導致所有者權益總額發生變動,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當其出售時再從資本公積轉到投資收益。盡管《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對金融資產分類變更進行了明文規定,但是這些規定僅僅是在限制企業在重分類時所遇到的特殊情況,其并不影響企業管理者在正常情況下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事項與結果。因此,可以看出當把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也可能成為企業操縱利潤的一種手段。

三、公允價值在金融資產中的應用

(一)金融資產及其分類。按照我國新會計準則中的CAS22,金融資產是指:(1)現金;(2)持有的其他單位的權益工具;(3)從其他單位收取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的合同權利;(4)在潛在有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權利;(5)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權利,企業根據該合同將收到非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6)將來須用或可用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權利,但企業以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換取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權利除外。其中,企業自身權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將來收取或支付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合同。金融資產應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下列四類:(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3)貸款和應收款項;(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二)金融資產的確認。(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在新會計準則中,這類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其持有目的是為了近期出售,使持有者在短期內獲利。該類金融資產具有以下特征:(a)持有的該金融資產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就確定可能在近期出售,從而賺取差價;(b)該金融資產具有活躍的交易市場,其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c)該類金融工具期末應按公允價值予以計量,且報告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應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使得該類金融工具在會計期間的價值變動影響當期利潤;(d)除新準則規定的特殊情況外的一部分衍生金融工具歸為該類。由上可知, 如果企業持有的投資準備在短期內出售,并且其公允價值易于取得,即可以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應當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一項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已經被指定其他類型的金融資產,就不能再確認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此外,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持有意圖和能力進行評價。發生變化的,除非是因為企業不可控制的原因導致此變化,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根據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資具有以下特征:(a)企業持有該項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短期出售或獲利,而且企業有明確的意圖和能力將該資產持有至到期日;(b)該投資到期的時間是固定的,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資是非權益性投資;(c)該投資到期時收回的金額固定或可確定;(d)該投資屬于非衍生金融資產的投資;(e)該類金融資產在期末需要按實際利率法計算的攤余成本進行計量和減值測試。(3)貸款和應收款項。貸款和應收賬款,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賬款泛指一類金融資產,主要是指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但不限于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非金融企業持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款項、持有的其他企業的債權(不包括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債務工具)等,只要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定義,都可以劃分為這一類。劃分為貸款和應收款項類的金融資產與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資產,其主要差別在于前者不是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金融資產,并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資那樣在出售或重分類方面受到較多的限制。如果某債務工具投資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則企業不能將其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除下列各類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a)貸款和應收款項;(b)持有至到期投資;(c)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通常是指企業沒有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的金融資產。但是不能簡單的認為,除了以上三類之外的金融資產,就一定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該類金融資產具有以下特征:(a)該類金融資產屬于非衍生金融工具;(b)該資產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易于取得;(c)企業持有的目的明確就是為了出售,但該資產持有限期不定,即企業在初次確認時并不能確定是否在短期內出售以獲利,還是長期持有以獲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圖界于交易性金融資產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之間;(d)該類金融資產期末應按公允價值予以計量,且報告期間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賬戶,即該類金融資產在會計期間的價值變動不直接影響當期利潤,只有在其出售時才將資本公積轉到投資收益。

(三)金融資產的計量。所謂計量,是指以選定的能夠反映計量對象內在特征的尺度并將其內在特征予以數量化的過程,即入賬價值。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計量。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初始計量按公允價值,且其交易費用記入當期損益;后續計量仍然采用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變動金額計入當期損益。企業持有該金融資產期間取得的債券利息或現金股利,應當在計息日或現金股利宣告發放日確認為投資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資產的計量。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資產初始計量按公允價值,交易費用計入初始入賬金額,構成成本組成部分;后續計量按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

貸款和應收款項的計量。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初始計量采用公允價值,交易費用計入初始入賬金額,后續計量按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計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計量按公允價值,且交易費用計入初始入賬金額,構成成本組成部分,后續計量按公允價值,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

四、公允價值在我國金融資產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允價值的可靠性與可操作性不足。公允價值是參與交易的當事人對市場價值做出的一種判斷,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方法,提高了財務報表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市場形式是復雜的、多變的,有的會計事項可以確認或尋找類似的交易價格,而有的只能估算。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把公允價值的估值分為三個層級,其中,第一、二層級要求具備公開的活躍的市場。從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金融市場仍處于發展中階段,只存在有限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場,此外,我國的產權交易市場、證券交易市場、生產資料市場等都處于未成熟階段,同時以上市場的監管力度有待加強,再加上信息不準確以及道德風險的影響,金融資產交易縱的情況會時常發生,從而導致市場上的公開標價不一定能代表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有些企業同時在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上雙向交易,如果缺乏高新的科技和先進的通訊設備作為技術支持,想獲得其實時報價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二)公允價值應用于金融資產對資本市場存在助漲助跌的重大不利影響。公允價值在金融資產的確認與計量上的運用十分突出。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規定,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以當時的公允價值入賬,資產負債表日也按照當時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發生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上市公司當期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持有的金融資產的市場價值的影響。當金融市場高漲時,金融資產的市價上漲會帶動上市公司當期投資收益或資本公積的上漲,而當市場低迷的時候會降低上市公司的當期投資收益或資本公積,即金融資產對股市起到助漲和助跌的負面作用。

五、公允價值計量在金融資產中應用的改進建議

建議有關會計、審計準則制定部門應在推動主要市場數據庫的建設方面發揮領導帶頭作用,積極推動建立國家級市場數據庫,為企業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時提供更客觀的參數創造條件。企業也應當積極地建立公允價值計量模型,對各項金融資產、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獲取途徑、取得方式等相關內容進行規范;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注重對公允價值的獲取及資料的積累;隨時根據市場條件的變化,適當調整自身的價值計量模型,以滿足金融資產的計量需求。

將企業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時,不同時期的公允價值差額比照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包括在利潤表中,取消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利得與損失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杜絕企業人為操縱利潤現象,避免由于企業資本結構的變化導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錯誤的判斷,同時取消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做法。

針對企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轉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其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之間形成的差額,由于金融資產尚未出售,應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防止企業資本結構變化而對信息使用者產生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磁共振動脈成像; 診斷; 后循環缺血性眩暈

doi:10.14033/ki.cfmr.2016.31.02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1-0054-02

椎動脈、基底動脈、大腦后動脈共同構成了后循環,又稱椎基底動脈系統,其主要功能是為腦部組織供血,保證機體的正常運轉[1]。后循環缺血性眩暈屬于常見腦血管缺血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眩暈、面部麻木、行走穩定性下降,老年人的發病率高于年輕人,且近年來有逐漸升高趨勢[2]。有鑒于此,本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0例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進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討CT、MRI及MRA檢查的診斷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來筆者所在醫院接受診治的40例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臨床表現為發作性眩暈,傾倒感明顯,伴有嘔吐、無力、惡心、言語模糊等癥狀,符合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的診斷標準[4]。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2~67歲,平均(55.28±3.16)歲。

1.2 方法

1.2.1 CT檢查方法 檢查儀器為16層螺旋CT儀,參數:電壓120 kV,電流250 mA,層厚10 mm,設定掃描時間5 min,安排患者取仰臥位,以聽眥線作為掃描基線,從眉弓上3 cm逐步掃描至下頜骨下3 cm。

1.2.2 MRA、MRI檢查方法 MRI、MRA檢查在CT檢查后進行,設備為GE公司提供的磁共振成像儀。采用3D-TOF法進行MRA掃描,范圍為腦前后循環顱內段,TE3.2 ms、TR20 ms、層厚1.0 mm、FOV18 cm、翻轉角20°、矩陣256×512,檢查椎基底動脈顱內段血管,必要時結合MRI平掃圖像及原始圖像診斷分析。

1.2.3 圖像分析 MRI和CT圖像顯示血管性眩暈腦實質有明顯區別,CT若表現為腦梗死,則為陽性,且于發病7 d內首次后循環腦梗死,或既往腦梗死且無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的患者;CT若無腦梗死表現,或與MRI表現極度不符,則為陰性。值得注意的是,若老年人伴有高血脂、高血壓或糖尿病,頭顱CT、MRI表現出由小動脈病變形成的小梗死灶、缺血灶屬于正常現象,并不會導致腦供血不足,診斷時不應被此誤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類型有A型基底動脈管壁不光滑、成串珠樣改變、行走僵直或管壁增粗;另有B型基底動脈走行迂曲和C型基底動脈變細、閉塞、狹窄、局限性狹窄、信號強度下降。椎動脈供血不足類型包括A型椎動脈壁不光滑、串珠樣改變、行走僵直或管壁增粗,B型椎動脈行走迂曲及C型椎動脈纖細、狹窄、信號減弱、局限性狹窄,D型某一側的椎動脈閉塞、缺如無法顯影、信號減弱。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患者MRI和CT檢查的結果比較

CT檢查結果顯示,40例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中,CT檢查陽性患者12例,陰性患者28例;MRI檢查結果顯示,40例后循環缺血性眩暈患者中,MRI檢查陽性者29例,陰性11例。CT及MRI的檢查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患者MRA檢查結果

MRA檢查結果顯示,基底動脈A型24條、B型6條、C型6條、A型合并B型2條、無異常2條;椎動脈基底動脈A型41條、B型7條、C型9條、D型9條、A型合并B型6條、B型合并C型4條、無異常2條。

3 討論

后循環缺血是指為大腦供血的椎-基底動脈系統缺血導致的一過性或持續性癥狀,并可根據缺血持續時間及缺血嚴重程度分為腦梗死和后循環短暫性腦缺血發作[5]。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后循環對腦干、內耳及小腦供血能力下降,使缺血敏感度高的前庭神經系統發生功能障礙,故患者容易伴隨腦干或小腦的癥狀、體征[6]。后循環缺血的主要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其發病機制為栓塞,能引起迷路卒中。一般情況下,缺血導致的眩暈癥狀和體征恢復較易,反復發作可能性較低。林彬等[7]研究發現,椎-基底動脈系統分出的小腦前下動脈、小腦后下動脈、小腦上動脈若發生病變均可能導致眩暈;腦組織和內耳的耐缺氧力不足,前庭窩支、前庭支及窩支均為終末支,在出現阻塞時無法由其他動脈進行補償性供血。孫云霞[8]認為,椎-基底動脈對內耳血供不足是導致眩暈的主要原因。半規管、橢圓囊、球囊對血供變化高敏感,血流輕度減少便可出現嘔吐、惡心、眩暈等多種平衡障礙。此外,內耳、前庭耳蝸的神經缺血是導致聽力下降的病理基礎。孤立的眩暈患者多為孤立聽力下降患者,這可能由于前庭投射范圍廣泛,容易引起其他癥狀,而聽力下降僅局限在外周耳蝸系統,對其他系統影響較小。

MRI成像參數較多,圖像無骨偽影,變化多,能提高的信息也較豐富,可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平衡感覺的完整傳導路徑,可為具有前庭癥狀的疾病提供理想的診斷依據。MRI對早期缺血性水腫及腦梗死的診斷具有優勢,在動脈發生阻塞6 h內,梗死灶中的水分增加3%以上,T1、T2值延長,可顯示出異常信號。與之相比,CT對不足0.15 cm的梗死灶診斷率較低,早期或較小的梗死顯示度欠佳,且不能顯示血管。因此可能出現MRI提示小腦腦干梗死,CT檢查卻無明顯異常的情況。在本次研究中,MRI和CT的腦實質病變檢測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MRA的分辨率高,無需對比劑便可清晰顯示動脈血管的結構,且操作簡便,便于觀察,這也是MRA在提示椎-基底動脈供血情況的優勢所在。楊清[10]認為,MRA可在宏觀判斷是否存在后循環動脈硬化,并分析其嚴重程度。MRA能反映血管對腦干的作用情況,MRI無法做到這點。本研究的部分患者雖然MRI表現正常,但MRA檢查發現其動脈硬化情況嚴重。此外,MRA對耳性眩暈的診斷效果突出。內聽動脈阻塞能引起耳蝸管損傷,并引發聽覺減退及前庭周圍型眩暈。內聽動脈和小腦前下動脈可同時發生阻塞,而內聽動脈阻塞能引發內耳功能損傷,進而出現前庭周圍型眩暈[11]。MRA的三維穩態進動快速成像序列系統可清楚地呈現前庭窩神經的微細結構及內耳迷路動脈,并可將兩者的關聯表現出來,方便從微觀上觀察內耳道血管對相關神經的壓迫情況。三維穩態進動快速成像序列系統呈現的圖像可發現內外淋巴液及腦脊液表現出高信號,但骨性結構、腦組織、內耳道內部神經卻明顯呈現出低信號,有利于反映內耳道中血管及神經的具體情況,對耳性眩暈患者明確病因提供可靠依據。

綜上所述,MRA能顯示后循環動脈粥樣硬化及血管對腦干的壓迫情況,對明確病因、制定治療方案積極預后均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譚學淵,吳華超,林昌能,等.分析CT、MRI和磁共振動脈成像在臨床上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診斷方面的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69):180,183.

[2]王崇,王建明,姥.臨床特征和改良MRI-PC-ASPECTS預測后循環致命性腦卒中的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9):3172-3174.

[3]張振芳,司秋霞,黃靜,等.高壓氧治療小血管病變導致的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6,25(5):332-334.

[4]孫云霞,郭茜,郭香榮,等.心理干預聯合音樂療法在肝臟3T磁共振動態增強掃描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0):37-40.

[5]梁陽冰,黃向華,覃斌,等.F-PSA/T-PSA比值與磁共振聯合直腸超聲經會陰前列腺穿刺對提高早期前列腺癌檢出率的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3):130-132.

[6]卡哈爾曼力提埔.研究CT,MRI和磁共振動脈成像在臨床上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診斷方面的價值[J].醫學信息,2016,29(8):355-356.

[7]林彬,陶楊,王東寧.CT、MRI和磁共振動脈成像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8):64-65.

[8]孫云霞,郭香榮,吳林.音樂療法在冠心病患者磁共振心肌灌注掃描護理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7):79-82.

[9]延曉勇,楊興亮,崔勝宏.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病因診斷中的應用[J].安徽醫學,2013,34(9):1389-1391.

[10]楊清,高鵬,郭振鑫.天麻活血湯聯合西藥治療風痰瘀阻型后循環缺血性眩暈40例[J].中醫研究,2016,29(3):18-20.

篇8

關鍵詞:公允價值;歷史成本;計量屬性

一、公允價值概述

會計中公允價值的應用由來已久,會計上正式提出公允價值的概念是1953年美國會計程序委員會(CAP)的第43號會計研究公報。在理論界對公允價值的定義也層出不窮,其中2006年FASB對公允價值的定義又一次做出修改,修改后的定義為:“在計量日市場參與者之間的有序交易中,銷售一項資產將要收到或轉讓一項負債將要支付的價格”。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2003年在IAS39《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上對公允價值的定義為:“在獨立交易中,熟悉情況的、自愿的當事人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的金額。2006年我國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從以上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公允價值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公平性。公允價值是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所謂公平的交易是指交易雙方不存在特殊關系是非關聯方,公允價值是由理性雙方自愿而非被迫達成的交易價格,是非特定的市場參與者充分考慮了市場信息后所達成共識的市場交易價格,它本質上是一種市場而非特定主體對資產或負債真實價值的評價。

2.動態性。公允價值在會計反映觀上堅持動態反映,摒棄歷史成本的靜態反映。它不斷反映交易完成以后的各個后續報告時點上的現實價值。不同時點下的資產或負債的供求關系不同,市場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評價也不同,因此,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將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呈現動態性。

3.虛擬性。歷史成本是以實際發生的交易為前提的,以可核查的原始憑據為依據,而公允價值相對于歷史成本而言,本身并不是建立在己發生的交易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雙方愿意交換的虛擬交易上,是在交易或事項尚未發生時,對市場上的價值進行的估計。

二、應用公允價值的優勢

(一)公允價值能夠提高財務信息的相關性

相關性通常由及時性、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三個因素組成。歷史成本是一個靜態指標,它只反映資產或負債過去的價值,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公允價值作為一種面向現在和未來的計量屬性能及時反映各個時點資產或負債的價值變動,并以此為基礎調整賬面價值,保證賬面價值與實際相符,從而更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償債能力以及所承擔的財務風險。因此公允價值與歷史成本相比更具有及時性、預測性和反饋性,能夠提高財務信息的相關性。

(二)公允價值更能適應金融市場的發展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更多的新型金融工具、創新金融產品,如以合約形式出現的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它們不具有實物形態和貨幣型態加之交易和事項大多并未實際發生,原有的歷史成本顯然無法對其進行會計處理。而公允價值卻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衍生金融工具的價值確定并不取決于業務是否發生,只要交易雙方存在,交易合乎公允就可以確定資產的價值。

(三)公允價值符合會計配比的要求

收入、成本和費用在計量的單位方面是配比的,都是采用貨幣計量單位。但是在計量的屬性方面卻不配比,收入是按現行市價計量,成本費用確實按歷史成本計量。相互之間的計量基礎并不一致。由此所得的利潤既包括日常經營產生的收益也包括物價上漲帶來的資本利得。因此為了使會計核算符合配比原則,就有必要在會計核算中引入公允價值,對會計要素不但要進行初始確認還要進行后續計量。

三、應用公允價值的弊端

(一)公允價值的確定具有較強的主觀性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規定,公允價值計量應分三個級次。第一,存在活躍市場的資產或負債,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當用于確定其公允價值;第二,不存在活躍市場的,參考熟悉情況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進行的市場交易中使用的價格或參照實質上相同的其他資產或負債的當前公允價值;第三,不存在活躍市場且不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應當采用估值技術等確定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

由此我們看出,第一、第二級次的公允價值采用市價法確定。公允價值本質是一種基于市場信息的評價,是市場對資產或負債的認定。各類不同職業人員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參照標準,導致同一商品會出現不一樣的公允價值,因此公允價值的取得存在著復雜性、不確定性等因素,公允性判斷難度較大,確定的主觀性較強。

(二)公允價值容易成為企業操縱利潤的工具

我國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之間的交易非常普遍,尤其是上市公司與其母公司,這些特定主體出于特定目的,在進行資產交換和債務重組等時,交易價格往往有失公平。2001年1月財政部對《債務重組》《投資》和《非貨幣易》準則進行修訂,雖然保留了公允價值的定義,但明確回避了公允價值運用而改為按賬面價值為入賬基礎。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2006財政部年頒布的新準則中規定將債務重組收益作為營業外收入計入當期損益。因此又出現一些高負債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利用這一規定,通過債務重組包裝利潤,粉飾財務報表現象。

(三)公允價值的引入使凈收益的計量失去邏輯一致性

凈利潤作為一個期間計量指標,屬于一個特定的時間段。而公允價值作為一個時間點的價值計量,反映資產或負債對未來各期現金流量的貼現,其中包含多項復雜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卻并不對依靠期間概念的收益和費用計量造成影響。公允價值的變動代表未來預期收益的變化,往往缺乏相應的現金流量。將未實現損益與加到已實現的損益上,就產生了一個不匹配的缺乏邏輯統一性的結果。

四、完善公允價值應用的措施

(一)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

公允價值得以合理運用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存在一個活躍、健全的市場,而活躍的市場的存在需要成熟的市場經濟。所以我們必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與完善的過程中建立于之相適應的市場體制。通過改善經濟環境,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和商品交易市場,充分引入競爭機制,大力推進信息資源公開化,使公允價值有一個更為客觀的來源,從而會計人員能夠最大限度的使用從資產或負債的有效市場得來的數據,最小限度的依賴自己的判斷,增強公允價值的可靠性。

(二)建立市場信息數據庫

目前我國市場價格體系尚不成熟,相關的數據信息還不能通過一個公開的平臺進行披露,這樣無法給公允價值提供系統、公平的標準。因此需要發揮網絡技術優勢加快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建立行業數據庫,由固定的專業機構按期公允市價、相應行業參考價格指數、參數等,并且該報價不得人為隨意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允價值變得及時、客觀和可靠。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

由于公允價值是面向現在和未來的,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僅熟悉企業自身的情況還要能夠把握企業的外部信息,合理的估計現金流量并確定折現率。為此我們應加大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投入,展開公允價值評估教育,使得會計人員能夠正確理解公允價值計量,從而提高會計人員對交易和事項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進行復雜判斷的實際操作能力。由于公允價值的確定包含許多會計人員自身的判斷,所以在運用過程中存在著惡意誤用問題。(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高宇.關于公允價值的解讀[J].財會探析,2010,(1)。

[2]李清、劉洪訊、安春梅、韓明君.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研究[J].財務與審計,2007,(3)。

[3]董必榮.關于公允價值本質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0,(10)。

篇9

關鍵詞:財務會計;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各企業間的經濟活動交往日益密切,這主要得益于國家經濟宏觀調控工作的落實到位。為擴大企業發展空間,提升發展能力,我國一直沿用著傳統的成本計量方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公允價值計量可全面改善公司管理能力,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一、公允價值概述

近幾年,我國財務部門提出了一些與會計工作相關的規定,其中就包括公允價值,其主要是指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熟悉市場且自愿的前提條件下,確定交易價格。由此可以看出公允價值的本質就在于雙方交易過程中,要在遵循公允計量規則的前提下,做出保證雙方信譽的交易,從而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公允價值具有動態時點、持續經營以及公平自愿等特征。其中,公平自愿是指雙方應在遵循公平的原則上進行資源交易;持續經營的特點在于確保雙方不會在交易過程中,出現立刻倒閉的可能,且雙方均須具備一定的持續經營能力;動態實力,即公允價值的確定,應立足于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

二、公允價值理論優勢

公允價值的有效應用可有效緩和企業經營效益的波動,若企業不具備對金融波動和風險的掌控能力,便會降低自身經濟效益。《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指出,上市公司必須要將所有的股票投資分成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金。公允價值可在公司股票轉化過程中實時記錄當期損益。并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確保企業的經營效益。公允價值的應用是我國會計與國際趨同邁出的重要一步。在近年來的國際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也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發達國家,其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地區或國家國際化的標志之一。各企業在過去的發展時間里,最常使用的便是歷史成本會計計量模式,其具有可靠、快捷、簡單明了等優勢。但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變遷以及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計量目標價格逐漸呈現舉棋不定的狀態,故導致了歷史成本的價值量和交易時點的價值量存在較大差別。由于上述情況的存在,難免會對各公司自我價值的分析與評估造成影響,特別是在認定真實市場價值和負債價值時,常出現嚴重不符的現象。公允價值計量方式的出現,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其一般可根據市場的實際報價進行估價,并以此提升最終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由此也可讓各個企業能夠對自己的實際價值有一個更加客觀、詳細的認識,并可反映當前的發展狀況,為后期生產經營策略的調整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三、公允價值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方式分析

(一)現存問題

從目前我國財務會計發展現狀來看,公司財產的靈活程度常與外界市場密不可分。但在具體應用中仍需具備一定條件,故各企業的財務會計在應用公允價值的過程中,難免存在不足和缺陷。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當前的經濟體制能力有限以及計量模式不完善所造成。該計量模式下,常包括大量的會計財務數據信息,且這些數據極難獲取,故導致了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大量主觀成分,從而影響了價值結果的可靠性、真實性和客觀性,且大部分公司財務會計水平參差不齊,綜合素質堪憂,常做出一些有違職業道德的行為,進而對工作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二)正確應用方式

1.強化制度建設公允價值在應用的過程中常出現不確定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未將自身背景作為參考依據,且政府部門也較為缺乏完善的制度準則。為此,強化公允價值制度建設才是當務之急,以此為其應用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另外,從公司角度出發,財務部門也應與其他各部門建立長期、穩定的配合和聯系,企業領導階層在完善自我監督和管理的前提下,要不斷提升和強化下屬人員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人員內在的工作職能,從而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2.提升公允價值評估的正確性公允價值是基于交易對象自愿、公平原則下,結合市場實際價值對目標進行計算和分析的計量。該方式目前雖被認為是最普遍、最合理的方式,但卻往往過于理想化。現實中,計量目標并不處于活躍期也屬常見,這便需對同類交易進行參考以及綜合權衡各方面的價格才能對公允價值進行完整的確認。同時,更要保證計量屬性具備可操作空間,故不僅要加強完善相關制度和會計準則,更要對市場環境進行優化,以此提升公允價值評估的正確性。3.完善監督管理由于目前的細則和制度還不盡完善,加之個別企業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導致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應用時變成一種漏稅、偷稅的手段,更有甚者還通過其哄抬自身價值。基于上述問題,我國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妥善履行自身原則,嚴格禁止交易中的行為。另外,還應重視起會計師對公允價值的審計,以此防止企業高層人員的利潤操縱行為,為投資者自身利益提供保障。四、總結綜上所述,公允價值計量已逐漸成為當今企業最常見的模式,對于公司的長久發展意義重大。但在當前的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和局限,為此,政府部門應完善相關制度,并加強監督和管理,企業自身更要不斷調整發展結構,提升人員素質,從而為該計量模式的合理應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寶云.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2]葛家澎.關于公允價值會計的研究——面向財務會計的本質特征[J].會計研究,2012(107).

[3]梅波.順周期效應下公允價值計量的價值相關性研究——兼論多重計量屬性[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04).

篇10

關鍵詞:公允價值;新會計準則;會計計量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1-0-02

在如今社會經濟飛速的發展中,我國在公允價值計量方面已經逐步跟上國際會計的發展,努力使我國的公允價值計量趨同于國際會計的計量模式,服務于我國的市場經濟并使其日趨完善。那么在實際應用中,如何能夠使公允價值計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呢?下面就從以下幾點進行客觀的分析和探討。

一、公允價值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最近幾年,國際會計準則及發達國家的會計準則均開始把公允價值作為最為重要的計量屬性之一,對于公允價值是否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會計國際化的重要標志。所以公允價值在實際應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須給以重視,只有如此,才能對我國的會計發展起到與時俱進的作用。

二、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中應用的變化

我國在公允價值方面的應用研究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從1999年開始,我國就已經將公允價值引入到了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中,當時的公允價值定義表明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交易中,可以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活躍市場則以市場成交價作為公允價值計量,但是由于當時的交易市場發展還不健全,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雖然將此引用到會計準則中,但實際上公允價值很難得以體現,那么就很難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交易過程中的進行可靠的計量和應用。所以在2001年的會計準則修訂中,雖然仍有公允價值的概念,但是基本上淡化了其在會計實際操作中的應用。直到現在,我國科技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進步,公允價值在我國管理學科中有很大的應用范圍,涉及面很廣泛。但是現實生活中,社會并沒有對公允價值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沒有進行大力度的推行規范應用,這對我國的各個領域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造成了會計領域的混亂場面,近些年我國才在新會計準則中對其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做了重點規范,使公允價值計量得到科學發展。

三、公允價值計量在應用中的優點和作用

(一)會計損益得以客觀體現

公允計量不僅要計量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而且要計量資產和負債因公允價值變動所帶來的收益變化和虧損情況,利用公允價值可以更客觀地表現出企業的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等。這樣真實的損益表現,可以作為客觀的企業會計損益評價。

(二)維護企業資本

企業如果用歷史成本進行對資產的計量,因通貨膨脹及幣值(匯率)變化、科技進步等因素,會導致企業不能維持此前的生產能力,使企業在低于簡單再生產的狀態下發展。而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時,就可以按市價和現值對將公司資產進行計量,保證和維持相應的再生產能力和規模,使企業資本得以維護。

(三)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價值

雖然公允價值在反應會計信息上有一定的市場波動性,但是在公允價值可以保證在資產負債表上面具有相對可靠性,而且能夠真實的反映企業自身價值。相對于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可對企業資產是否產生收益和虧損方面進行計量和確認,不僅沒有否認歷史成本的會計計量,并且可以對相同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值進行對比和參考,對于反映企業的本身價值有著一定的可靠性。

(四)可以對未來的交易進行預測

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對未來的交易有著一定程度的推測,一些金融衍生品會涉及巨大的資金,那么如果不能及時看出其本質的價值變化,就會給一些非專業投資者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利用公允價值計量可以對未來的交易進行估測,通過公允價值所帶來的信息,就會對此做出全面完整的觀察,及時判斷出相對應的有利操作。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航油集團違規投機石油期權,出現最高達5.5億美元的巨額虧損,也從反面說明了利用公允價值計量對未來的交易進行估測的重要。

四、公允價值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局限

雖然我國在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加大了對于公允價值計量的規范,使其得到了較大的重視,但是在新準則中對于公允價值計量的規范顯得比較分散,沒有得到一定的整理和集中,使其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施。

(一)由于公允價值的確定是通過市場交易價和市場類似參照物的價值來估量的,我國的活躍市場還并不完善,那么確定公允價值的實際金額是很困難的,所有信息數據來源不一定都有相關的保障,用估量值來確定公允價值,涉及到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利率和折現率等等,也使公允價值的確定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難度。

(二)企業會計新準則中,對于公允價值在一些項目的規范還不夠清楚。由于規定的項目太過分散,導致有些規范并不具體可行,模糊不清的規范如何能夠使實際操作得以實行呢?只會使有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惡意進行計量基礎的操縱,成為企業進行利潤粉飾的手段,從而失去了規范的意義。

(三)在我國的會計準則中,我國規定一般要采用歷史成本作為在會計計量中的主要屬性,也就是說公允價值并非是我國會計計量中的主要應用工具,而是在歷史成本的基礎上,引入公允價值,這也極大地制約了我國公允價值在實際應用中的發展。

(四)我國對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設定了極為苛刻的應用條件,一般要求能夠持續獲得并且可靠計量的公允價值數據才能作為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這也對公允價值的應用起到了負面的作用。

(五)雖然市場經濟在我國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市場環境仍不穩定,致使在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上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當然,這對于公允價值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制約。可是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成熟,我國目前仍以適度引入、謹慎使用和積極穩妥相結合的方式運用公允價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允價值的運用。

(六)公允價值和其他計量屬性關系具有爭議性。公允價值與其他計量屬性如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等并稱為會計的計量屬性,但公允價值和其他幾項的關系研究有了一定的爭議性,我國學術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當然如何統一判定公允價值在計量屬性中的性質和應用、還有待學者進一步的研究。

四、推廣公允價值在實際中運用的對策

(一)完善我國市場經濟模式

前面已經說過,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成熟,對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運用,我國還采取謹慎的態度,所以為了符合國際會計的快速發展,我國必須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經濟成熟起來。

(二)公允價值的計量基礎難以確定

由于很多因素,公允價值在應用中仍不得不用其估量值進行計量,那么如何能使公允價值的計量有一定的標準,使公允價值得以廣泛應用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國必須努力探索出使公允價值標準化的有效方法。

(三)盡量多的引用公允價值完成對利潤表的編制

改變我國只在歷史成本的基礎上引用公允價值的現狀,在實際中以全面反映公允價值變動為基礎做的利潤表,使公允價值得到真正的利用,逐步完成公允價值計量在應用中的主導地位。

(四)加大審計人員和證券市場的管理力度

我們應該加大對上市公司和審計人員的管理力度,努力完善此方面的管理制度,強化證券市場的有關規定,盡量使公司的相關數據透明化,才能有效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

(五)不可濫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尚不成熟、市場環境尚不穩定,導致了我國不能濫用公允價值來進行計量,如果拋棄這些因素不管不顧的使用公允價值,則會失去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所以要待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逐步完成公允價值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六)不盲目追求與國際標準的同步

不管是從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制定還是從公允價值在我國的實際應用中,我們都不難發現,我國的公允價值應用主要都借鑒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并實現國際趨同。但是我國在引用中,并沒有完全照搬國際的會計準則,所以我國企業也不得完全照搬國際公允價值的應用,而是要結合實際,完成自身的公允價值計量應用,這樣才對我國探討公允價值起到重要的意義。

(七)提高會計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由于我國的新會計準則的貫徹實施和逐步完善,許多新的內容得以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來,這就對我們的會計操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判斷力,對公允價值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實際操作能力,才能對我國會計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產生積極的影響。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逐步趨同和等效,我國也漸漸地接受了很多國際上先進可行的理念,現如今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工作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研究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會計的實際操作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它會使我國會計領域得以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鄒春舫.公允價值在我國新會計準則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02).

[2]王建成,胡振國.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研究的現狀及相關問題探析[J].會計研究,2007(05).

[3]蘇淑艷.公允價值計量在新會計準則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7(05).

[4]黃學敏.公允價值:理論內涵與準則運用[J].會計研究,2004(06).

[5]柴屹松,李博.淺談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J].決策與信息:下旬,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