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

時間:2024-01-03 17:51: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論述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論述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篇1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時代;管理模式

作者簡介:熊桂芳(1969-),女,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學院圖書館,館員。(湖南 常德 415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編號:10B072)、湖南文理學院青年專項基金(項目編號:QNQD0921)資助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1-0140-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儲存、管理和傳播的載體機構,對高校教學與科研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信息時代下現代技術的發展,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圖書情報行業的發展,同時對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1-3]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加強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

一、高校圖書館的基本特征

1.文化特征

高校圖書館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合。高校圖書館不僅是人類文明和信息知識的載體,更是體現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歷程。圖書館文化是集人類之大成者,是人類不斷探索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結晶,也是傳播文明的重要場所。

2.學科特征

高校圖書館建設始終是圍繞高校學科建設服務的,也是圖書館為適應新的信息環境的需要。學科研究和學科發展始終是高校提升質量和迅速發展的主題。因此,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科研究和學科建設需要,按照學科專業建設和文獻工作流程,組織存儲和編輯文獻科技信息,使文獻獲取、檢索、傳遞信息化,從而使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學科化,優化文獻服務職能。在圖書館數據庫建設過程中,需按照學科專業需求對文獻信息進行科學編輯,整理成信息化的文獻信息圖書館,開發學科專業數據庫,建立學科種類系統化學科數據庫體系。優先建設學科專業相關文獻和重點建設學科文獻數據庫,通過學科專業文獻數據庫建設,促進各個學科教學科研快速發展,充分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的文獻庫資源,提高圖書使用效率。

3.教育特征

高校圖書館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教育功能。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因此,根據學校學科建設和學生知識傳授的需要進行專業知識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的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與高校圖書館在教學、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因此,高校圖書館建設需要適應高校專業教育教學、科研需求,以及專業課的課堂教學和教學實踐需要,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

4.信息特征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科學知識體系日趨龐大,而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對所有的知識加以獲獵,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各自學習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知識方向和學習導向,從而不斷豐富發展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因此,如何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尋找知識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來的文化信息,是高校圖書館需要為讀者提供的基本服務。因此,高校圖書館加強文獻知識的信息化管理是有效提高圖書館功能的重要手段。

5.數字特征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網絡化技術快速發展,信息傳播和信息容量井噴式發展,高校圖書館面臨技術和管理的巨大挑戰和機遇。各種知識不在局限于紙本文獻,多媒體和光盤管理成為高校圖書館的重要途徑。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特征明顯顯現,從而使信息資源海量化、動態化,提高了信息資源的共享性。

二、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的新特征

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借助于現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的文獻信息平臺,是文獻與信息交流、傳播的媒介和工具。因此,信息時代下,為有效利用和提高圖書館的功能,必須充分運用現代先進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網絡化的現代高校圖書館。

1.文獻獲取信息化

信息時代下高校圖書館借助計算機技術,采用文獻數據庫和光盤管理系統,使大量文獻存儲在很小的文獻數據庫和光盤管理系統中,從而可實現大量信息查詢的電子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大量文獻信息資源和信息查詢,加快了文獻信息和科學知識的傳播,使讀者能夠有效的進行相關文獻信息獲取,并可以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梳理,有效的提高了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交流服務。

2.文獻載體多元化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文獻信息發展迅速,傳統的紙質文獻載體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文獻信息存儲的需求。隨著計算機技術及相關存儲技術的進步,光盤管理系統和硬盤存儲系統,以及數據庫空間的發展,電子出版物大幅度增長,文獻載體多元化使現代文獻信息的存儲海量化,壓縮了存儲空間,提高了文獻信息的可利用率。

3.網絡共享化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功能服務模式只是簡單的借閱圖書資料,并提供借閱場所,功能單一、效率低下、死板,難以有效發揮圖書館的真正作用。隨著文獻傳播速度加快,讀者對圖書館文獻信息需求膨脹,因此,圖書信息網絡化建設可以使眾多的文獻信息進行加工編輯,便于圖書的分類管理,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和光盤管理系統,使圖書館文獻管理達到自動化共享服務,快速便捷地提供多種圖書館館藏文獻電子信息資源網絡化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效率,為讀者提供優質文獻查找服務功能。

篇2

關鍵詞:電子政務;信息資源;資源規劃;需求分析;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13-3218-03

The planning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BAI Xing-fu1,WANG Yun2,WANG Tie-ying1

(1.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2022 Station,Kashi 844000,China; 2.Jinan Vocational College,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p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re and more get attention, and that at the same tim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islands "conflic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a kind of important method is introduced in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of th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technology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 accord with the nee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nd the new ideas in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discusses the valid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idea of the appl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can reac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expected effect.

Key words: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resource ; planning of resource; demand design ;system design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所以,大力推進信息化以及電子政務建設,是覆蓋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

電子政務的發展大致需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面向數據處理的第—代電子政務,面向信息處理的第二代電子政務和面向知識管理的第三代電子政務。在發展的過程中,目前的電子政務的應用效果并不是完全達到預計的目標。因為,目前的應用系統大多數只是解決了業務流程的應用的問題,只是把人工的流程機器化。面向知識管理的電子政務強調的是信息資源的利用和挖掘,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而這一部分的功能恰恰沒有完全達到。所以,未來我國的信息化的發展重點就是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而進行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基礎就是數據和信息的規范,所以,必須在項目開始就得進行信息資源規劃。

1信息資源

信息資源(Information Resources)與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一樣,都是政府或企業的重要資源。因此,應該像管理其他資源那樣管理信息資源。信息成為資源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重要性與日俱增,僅僅是近幾十年的事。主要是因為現代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為信息的生成、傳遞、存儲、積累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且通訊、計算機、網絡等一系列新興信息技術又為信息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基礎和條件。

信息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必要環節。對信息進行規劃、預算、組織、協調、控制和開發,通過信息流的暢通和對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競爭力。信息資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必然延伸。信息管理面處于微觀層次,面向個別機構和組織,使得信息資源分散,使得宏觀層次的信息共享和效益無法體現。信息系統的建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現在和未來都將如此),往往缺乏頂層設計和統一的信息標準,致使信息流通不暢、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島”與“應用孤島”,遠不能發揮信息化投資的效益。信息資源規劃是實現信息資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2信息資源規劃技術

信息資源規劃又稱IRP(information resources planning)技術是指對政府或企業運轉過程所需要的信息,從采集、處理、傳輸到使用的全面規劃。通過分析信息需求、梳理業務流程,建立整體信息標準與信息系統模型,

首先,信息資源規劃來源于系統論,主要體現了系統論的整體觀念。一般系統論把系統定義為:系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間有機聯系的許多要素所構成的一個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論認為,整體性、層次性、開放性、目的性、穩定性、突變性、自組織性和相似性是所有系統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所以,對系統進行分析必須從整體的角度去考慮。錢學森認為,進行系統工程,需要建立總體設計部。總體設計部一般不承擔具體部件的設計,卻是整個系統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抓總單位。

另外,信息資源規劃也繼承于軟件工程生存周期理論。通過對軟件工程生命周期模型進行分析,在軟件工程生存周期中的開發過程中有系統需求分析和系統結構設計活動,也有軟件需求分析和軟件設計的活動。這說明,系統分析設計和軟件的需求分析設計是分開的。而系統的分析設計就是項目總體的分析設計。所以,通過對軟件工程生存周期的研究,結合軟件工程項目的特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軟件工程項目需要做總統的分析和設計,即信息資源規劃。

所以,信息資源規劃來源于對信息和信息工程的認識,為了達到信息資源管理要求,遵循了系統論和軟件工程生存周期理論一般規律而形成的一種技術。信息資源規劃是信息化建設形勢發展的必然,他是一種總體數據規劃的方法理論體系,包括業務梳理的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系統建模的方法等;他依托信息資源管理基礎標準,包括數據元素標準、用戶視圖標準、信息分類編碼標準、邏輯數據庫標準、邏輯數據庫標準等。信息資源規劃的目的在于指導對現有信息資源的整合以及提出對未來的規劃。

3電子政務的信息資源規劃實施方法的設計

目前,由于在具體的電子政務項目中,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的需求分析和設計的實施比較少,可以借鑒的成熟實施方案不多,所以,結合理論分析和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特點,提出如圖1所示的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的需求分析和設計的實施方案。

圖1信息資源規劃的分析設計思路

基于信息資源規劃的系統需求分析和設計主要分為4個步驟,業務需求分析,數據需求分析,系統數據建模和系統功能建模,以上各個步驟也是實施的步驟,有先后順序的要求。具體內容如下:

1)業務需求分析:主要是對用戶的業務過程和業務活動進行分析,從而得到用戶的原始需求,以及業務的流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需求分析并不是針對項目的,而是從用戶的業務出發,對業務的需求分析。

2)數據需求分析。主要是對用戶的數據需求進行分析,具體包括3個步驟,用戶視圖分析、數據元素分析和數據流分析。用戶視圖分析是從用戶日常用的表格、單據出發,具體分析用戶業務中到底有哪些用戶視圖(即用戶數據表)。數據元素分析就是對這些用戶視圖的數據進行整理,并進行初步的分析。數據流分析,就是結合業務需求分析整理的業務活動,與用戶視圖進行結合,分析業務活動與用戶視圖的關系。

3)系統數據建模。主要是對數據需求進行分析設計。包括定義業務主題和基本表、用戶視圖分組和數據元素的規范。定義業務主題和基本表就是針對數據需求分析中的視圖和數據元素的分析,并結合業務活動,設計業務的主題和基本表。這個內容是從業務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項目要實現的系統出發。定義的主題和基本表即是整個業務的整體數據的規劃。用戶視圖分組即在整體數據規劃的基礎上,對數據需求中的用戶視圖與主題和基本表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找出對應關系。數據元素的規范就是結合數據關系和業務流程,對基本表的數據來源進行說明,并說明各個視圖與主題和基本表之間的操作關系(如是創建、更新還是查詢)。

4)系統功能建模。主要是對項目的功能模塊進行建模。系統的定義和功能模塊與數據的關系的定義。系統的定義,就是針對上面研究的用戶的業務需求,針對本項目,進行功能的定義,并進行流程的說明(系統流程圖)。功能模塊與數據的關系的定義主要是結合業務需求分析得到的業務活動與用戶視圖的關系,以及用戶視圖與基本表之間的關系,分析得到,功能模塊與基本表的關系。

最終設計的成果包括:業務的主題和基本表、功能模塊和業務流程、功能模塊與基本表之間的用戶視圖及其關系。

4電子政務的信息資源規劃實施方法的驗證

以一個執業資格管理系統建設的項目為例,具體應用此信息資源規劃的實施方法,執業資格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如下:

1)執業資格考試管理:包括考試的組織、考點的設定、考試時間的設定、執業資格報名的管理、試題的管理、考場的安排、準考證的分配、閱卷管理、試卷和成績的分析、合格線的設定、資格證書發放管理。

2)執業資格的注冊管理:首先是人員的注冊管理,包括首次注冊、延續注冊、變更注冊等,另外是注冊證書的發放和管理,包括注冊證的發放,注冊證的補證,注冊證的換證,注冊證吊銷等內容。

3)執業資格繼續教育管理:包括繼續教育機構的管理、繼續教育老師管理、繼續教育成績管理等內容。

4)統計分析功能:包括試題的分析,成績的分析,考試人員的分析,注冊人員的分析等多角度的統計分析。

通過本項目的分析和設計,基本按照信息資源規劃的要求對執業資格管理系統進行了需求分析和設計,需求分析的主要成果包括業務職能域、總體業務流程。執業資格管理數據需求分析表和各職能域的數據流圖,為數據建模和功能建模準備了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按照信息資源規劃的思路進行系統設計(即數據建模和功能建模),主要成果包括業務主題和基本表分類、用戶視圖和數據庫關系表、數據庫設計圖、系統功能圖、系統流程圖及流程說明和功能模塊與數據基本表的關系表,最終完成了執業資格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和設計。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按照本項目的特點建立了主題數據庫,既把業務主題可以劃分為人員庫、成績庫和證書庫三個部分,具體如圖2所示。

圖2執業資格管理主題庫關系圖

1)人員庫:包括人員的基本情況和人員的注冊時需要增加的情況。人員信息在考試準備、發證、人員注冊、人員管理各模塊都可以用到。人員信息大概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員基本信息,即考試報名需要填寫的內容,第二部分是人員注冊信息,即人員在注冊時需要填報的信息。

2)成績庫。主要內容包括成績管理,各年的成績記錄,考場、合格標準等

3)證書庫。主要內容包括資格證書,注冊證書,繼續教育單位信息,繼續教育老師信息,繼續教育成績等內容。

通過主題庫的建立,為以后的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打下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5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資源規劃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技術,也符合我國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在信息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文只是提出了電子政務的信息資源規劃的方法,并在項目中進行實踐。下一步,需要在更多的項目中實踐信息資源規劃,以完善信息資源規劃技術,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提供更大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霍紹周.系統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8:24-25.

[2]錢學森.論系統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7:1-2.

篇3

關鍵詞:信息技術;整合;角色轉變

一、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隨著知識經濟的加速到來,國家的發展越來越依賴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大量的創新人才,以及教育發展的水平和質量。

首先,課程改革強調的是培養目標的調整,使新一代國民具有全面的素質。它強調的是學生的整體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關注學業。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習――財富蘊含其中》這一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是現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英國1999年頒布的新一輪國家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發展的四項目標:精神方面的發展、道德方面的發展、社會方面的發展、社會與文化方面的發展;同時強調學生需具備六項基本技能:交往、數據的處理、信息技術、共同操作、改進學習、解決問題。

其次,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十分關注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和調整,強調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以培養出具有終身學習愿望與能力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公民。這里所提及的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主要是強調學生實驗、學習、討論、自由活動、社會服務等以學生親身體驗為中心的學習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

再次,課程改革也強調課程內容的調整。這就強調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重視經濟、文化、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在課程內容中的體現。這就更多地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均衡性及選擇性。

課程改革將帶來多方面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是課程由過于注重知識傳授轉變為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全新的人才培養觀要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的同時,更應該強調對其進行科學能力的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生存能力的培養、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的培養以及研究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人才。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層次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有兩種層次,一種是深層次整合,另一種是表面層次整合。

深層次整合考慮的是將信息技術融入課程的整體中,改變課程目標、內容和結構,變革整個課程體系。表面層次整合中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即考慮課程與教學直接聯系。

信息技術主要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教學的各個層面中,促進教和學的發展,提高效率,這也是表面層次的整合。從整個教育改革的角度出發,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和調整,表面層次的整合是符合當前發展趨勢和實踐要求的。因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關注教學實踐層面的問題。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義

1.關注實踐能力,將創新能力培養落到實處

傳統的教學中,知識傳遞是單向的,即教師講,學生機械接受的教學模式。此時,學生接受的知識就是靜態的,僅限于書本上所講授的內容。學生整天處于被動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中,對所學的知識似懂非懂。這樣怎么能成為一個高素質人才呢?這樣的人才又怎么能夠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僅僅靠書本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是脫節的。沒有實踐的指引,知識的學習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成為信息交流的有效手段。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者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的工具、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自主探索、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鍛煉。

2.雙向情感交流,促進教學開展

在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不是僅僅作為一個呈現和傳遞知識的工具,而是一種激勵情感和促進學生思維和交流的工具。

當今教學信息資源包括教的理論、學的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信息技術能夠使各種教學信息資源、各種先進的教學媒體之間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重組性,使教師和學生有多種選擇,充分體現了尊重人、以人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終身化、民主化、個性化才能真正成為現代教育觀念體系的核心部分。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意味著在已有的課程學習活動中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培養創新精神和鍛煉實踐能力,它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范式。信息技術不僅是作為輔助教和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習自主學習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協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打破課本是知識唯一獲取渠道的局限,把學生帶到計算機網絡所構建的探索空間,擴展學生的知識空間,使其情感體驗更加鮮明,認知投入更加深入。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下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變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是: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的指導、學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條件是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這對現代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掌握好教學的新規律和新特征;同時又要更新觀念,運用新的方法、積累新的結構能力。表1顯示了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及教師的角色轉變。

表1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及教師角色

新時代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將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的意識和方法。教師需要進行系統的、整體的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將各個要素和關系進行協調和安排。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和方法以改進教學。落實到教學工作中,教師就需要成為課程開發者,利用建構主義方法和信息技術手段,以一堂課或者一門課為任務,完成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和課后作業。

教學實施,也就是教師在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基礎上,實現教學設計方案。教學實施強調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強調學校教學與社會的連續性,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方法,幫助學生構建當前所學知識。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必將呈現新的規律。教育實踐活動是發現新規律的過程,也是嘗試新方法和創造新理論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覺得原則和方法不夠用。主要原因是在教育技術理論的研究中,教師參與度相對較低,所以一般停留在方法論層面?,F如今而言,教師不僅是現代教育的實踐者,還應該是教育規律的發現者和研究者。

信息化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對教學全面監控,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教師的監控需要從課堂監控到情境監控,從集體監控到個人監控,同時注重小組監控和同伴關系監控。教師監控即要積極主動地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教學活動。要具備監控能力,教師就要成為團隊協作者、學生的導師、學生顧問。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信息的傳播者、講授者,主要職能已經從“教”變為“導”:學生的引導者、指導者。在教學的大團隊中,教師是團隊的協作者,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是學生的顧問,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信息素養,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國信息產業主席保羅?車可斯基提出來的。他把信息素養定義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教師要關心教育信息化進程;需要有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同時應具有較強的信息敏感度和對信息的分析能力。要較好地完成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信息素養是必須要具備的。教師的角色中,要能夠設計、搜索對應的教學資源,以支持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同時教師處在終身化學習的社會,也必須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技能,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

對于學習者而言,面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整合,同樣需要改變傳統學習者的角色。傳統的學習者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信息時代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它具有構建的、交流的、協作等特點。表2中羅列了學習者角色的轉變。

表2 學生角色轉變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過程中,教育有了新的特征。教師和學生必將走出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也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1.

[2]何克抗.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趙呈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8.

篇4

[關鍵詞] 深度學習; 教學設計; 高階思維能力; 認知工具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志碼] A

[作者簡介] 杜娟(1976—),女,遼寧沈陽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教學設計理論、基礎教育信息化、數字化學習等方面研究。E-mail: 。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了“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培養學生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能力”的發展任務,強調了通過“學生多樣化、個性化學習方面的改變”,“全面提升運用信息技術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維度完成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從信息技術的特點出發,重新審視其對人類思維發展的多維度影響,從創新人才視角反思我國技術支持下的信息化課堂教學現狀。

技術工具能促進學習環境的轉變,使學習者積極地構建知識(Linn,1997; White&Fredrickson,2000)。但在常態化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作用仍以低水平的“呈現事實”為主,其次是“創設情境”與“提供示范”,而尤為缺乏較高水平的“解釋原理”與“設疑思辨”。[1]甚至是出現了資源應用方法不當、有效性不高的現象。[2]這也印證了華中師范大學校長楊宗凱教授的“我國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正處于初步應用整合階段”的論斷,如圖1所示。[3]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習,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成為現代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而深度學習理論將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人們研究的對象和關注的目標。

二、深度學習概念及內涵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和綜述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也被譯為深層學習,是美國學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做了一項有關學生閱讀學術文章的實驗研究后,在聯名發表的《學習的本質區別:結果和過程》一文提出的。它是與孤立記憶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識的淺層學習(Surface Learning)相對的一個概念,強調了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學習,靈活、熟練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之后,Ramsden(1988)、Entwistle(1997)以及Biggs(1999)等人發展了淺層學習和深度學習的相關理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國外學者逐漸開始研究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深度學習。2002年以來,一批深入研究深度學習的論文先后發表,從技術支持高等教育的深度學習、虛擬環境中的深度學習、形成性評估對深度學習的影響、學習環境對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國內對于深度學習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結果散見于期刊論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深度學習的認識、特征概括等理論描述性層面。2005年,我國學者黎加厚教授在《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一文中指出: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性地學習新的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系,并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學習。[4]此定義在國內學者中較為認可。

(二)深度學習的基本特征

深度學習主要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強調信息整合、促進知識建構、著意遷移運用、面向問題解決等五個基本特征[5],如圖2所示。

這五個基本特征,可做如下進一步的闡釋。

1. 批判理解

深度學習是一種基于理解的學習,強調學習者批判性地學習新知識和思想,把它們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在各種觀點之間建立多元連接(Warren,2004)。這要求學習者在理解事物的基礎上善于質疑辨析,用懷疑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以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進行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在審度評價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 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包括內容整合和過程整合。其中內容整合是指多種知識和信息間的聯結,包括多學科知識融合及新舊知識聯系,將其整合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過程整合是指形成內容整合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使其存儲在長時記憶中。如利用圖表、概念圖等方式更利于梳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3. 建構反思

建構反思是指學習者在信息整合的基礎上通過新、舊經驗的雙向相互作用實現知識的同化和順應,調整原有認知結構,并對建構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分析、調整的過程。這不僅要求學習者主動地對信息作出理解和判斷,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對新概念(原理)或問題進行分析、鑒別、評價,形成自我對知識的理解,構建新知序列,而且還需要不斷對自我建構結果審視反思、吐故納新,形成對學習積極主動的檢查、評價、調控、改造、修煉??梢哉f建構反思是深度學習和淺層學習的本質區別。

4. 遷移運用

深度學習要求深入理解新情境的基礎上,對關鍵要素進行判斷和把握,新情境中分析判斷概念的復雜性和差異性并將原則思路進行重組性遷移運用。

5. 問題解決

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的另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是否能夠利用知識運用到新情境中解決問題。這里所指的問題不是那種套用規則和方法就能夠解決的良構領域(Well-Structured Domain)的問題,而是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分析能夠解決復雜的、劣構領域(Ill-Structured Domain)的問題,而學會解決復雜的、劣構的問題正是學習深度的體現和必由之路。

實際上,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拋錨式教學、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設計的學習等眾多現代教學模式中,一定程度上也都有深度學習的理念,這些學習模式均要求學習者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批判性的高階思維、對知識的主動建構、積極的反思性學習、有效的知識遷移及真實問題的解決。

(三)與淺層學習的對比分析

深度學習以建構主義、分布式認知理論、元認知理論、情境認知理論等認知理論為基礎。通過文獻整理,[6][7]對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的記憶方式、知識體系、關注焦點及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投入程度、學習中的反思狀態、思維層次和學習結果的遷移能力等方面進行對比,見表1。

通過以上差異對比,我們可以從受眾角度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深度學習是一種高水平、高階思維的認知,是一種高級學習狀態,更接近知識和智慧的本質;淺層學習則限于較低水平的學習,為數據的獲得、信息的單向獲取。(2)深度學習和淺層學習不完全對立,我們提倡深度學習但并不徹底否定淺層學習。兩者之間從時間維度存在著延續性,即淺層學習是深度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深度學習是淺層學習的深化與升華。我們必須有一定的淺層學習得來的知識(如事實、程序和定義)才能進行深度的更有意義的學習。這種關系可以用一種遞進圖示來解釋,如圖3所示。[8]

三、促進深度學習教學設計框架構建

毫無疑問,深度學習理論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更新變化下,教學設計的目標、內容、策略、媒體及評價等要素在微觀層面上都會有相應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的問題求解,需要我們結合教學設計的相關理論框架和實踐驗證來進行解析。

教學設計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習者的學習,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的具體計劃,創設教與學的系統“過程”或“程序”。(何克抗,2002)根據深度學習的內涵和理論基礎,我們可以構建一個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框架,如圖4所示。

該設計框架說明,促進深度學習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目標定位不是局限于知識的識記,而在于促進學習者發展高階能力,特別是高階思維能力。

2. 教學內容不是一個簡單的信息組合,而是基于問題的多維知識整合。

3. 教學策略注重以學為主的策略,如主導、支架、建模、反思、元認知策略等。

4. 信息技術充當學習工具,即定位于Learn With IT(用信息技術學習),關于這一點,后續將進一步討論。

5. 在評價方式上關注元認知的發展,注重對思維品質的測評。

6.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必須超越傳統的角色定位,教師是幫促者,學習者的學習是建構性學習。

四、促進深度學習的信息化

教學設計要點與策略

本文以深度學習教學設計框架為模型,結合信息技術的作用和特點,對促進深度學習的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剖析。

(一)目標的確定——發展高階思維能力

如圖5,布盧姆(Bloom)等人(1956)對認知領域的學習結果/目標分為“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及評價”六個層次,其中“知道、領會”這兩個層次主要是事實的描述、記憶和初步理解;而深度學習則更多地對應“應用、分析、綜合、評價”這四個層次,是在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上更注重高級認知水平的發展和技能的獲得,是一種高階思維能力(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的體現。可以說,高階思維能力是深度學習的核心特征。發展高階思維能力有助于實現和促進深度學習,同時深度學習又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思維品質和學習效能。[9]要取得深度學習設計的成功,首先需關注是否能夠促進學習者高水平思維的發展。我國各門新課程的標準都把培養和促進學習者的高階思維能力作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因此,從目標的設定上不能將教學目標僅僅停留在前兩個層次,需要深刻領會課程標準,深度挖掘教材,從發展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如在進行數學學科的教學目標設計時,除了注重學生的計算與證明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要注重分析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實用性思維,拓展數學思維內容。

(二)內容的重組——設置知識建構的主題(或問題)

知識是相互聯系的一個整體,但傳統課堂存在著知識碎片的問題,如經常會聽到教師的提問“那么,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呢?”“這段文字運用的什么樣的描寫方法?”“某某事件發生在什么時間?”等等。這種片斷和分散式的學習只適合對基礎知識的考核,不利于知識的深入推進。深度學習的內容特點是基于問題的多維知識整合,知識建構是適合各階段學生深度學習的活動。以主題(或問題/項目)為形式的知識建構,有效地實現知識的系統化學習。主題(或問題/項目)通常是課堂所要學習的重難點,即把學習設置到真實復雜的劣構的問題情境中,結果通常是情境化、問題化、任務化和多維化的,如模擬演示、多媒體展示、情境化學習、微型世界、虛擬實驗(情境化);問題導向學習、專題學習、專題探究學習(問題化);多元智能導向學習、多學科綜合學習(多維化);調查研究、問題解決、作品創建(任務化)。[10]

在進行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時,需要教師全面地分析教材、深度地挖掘教材、靈活地整合教材,即將教材的內容打散并重新組合,并提取極具有問題探究性的核心問題,使內容具有“彈性化”和“框架式”特征。例如,在《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節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結合文本中闡述的三個問題:為什么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那個年輕的姑娘在臨死前為什么還會溫柔地微笑,為什么說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和煦明亮的太陽、高大的白楊樹和兒童嬉戲、打鬧。學生在思考、質疑、激辯、共鳴等活動中開展讀者與文本、作者的對話,促進了對文本的感悟,體現了語文閱讀的本質。

在重新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時還應注意:

(1)知識的哪些特征使它易學或難學,哪些內容更適合或不適合哪種類型的學習,修改前的哪些知識內容能促進學習者的深度學習而非淺層學習;

(2)改進后的內容是否對學習者知識建構有一定的發展;

(3)設計的主題是否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是否能讓學習者有足夠的空間自由發揮?是否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4)修改后的內容是否使學習者在新舊知識、概念、經驗間建立聯系,是否要求學習者將他們的知識歸納到相關的概念系統中,是否要求學習者尋找模式和基本原理。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還要考慮到教學(學習)內容設計的可視化特征,盡量將教學材料中多元表征信息進行“信息組塊”設計??煽紤]將大量的常識性信息等淺層知識借助技術中介,作為資源鑲嵌/分布式存儲于學習環境中供學習者隨機訪取,盡量的降低外在、內在負荷,增加有效負荷。并注意信息組塊原則、時空鄰近原則、一致性原則、雙通道原則、標記性原則等五大原則。[11]

(三)策略的運用——以學習者為中心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是大量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持有者,他們的工作就是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在課堂深度學習中,教師更多地擔當學科專家、方法引導者和任務咨詢者等多重角色,應該關注以下策略。

1. 主導策略

主導策略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包括任務的制定、問題的診斷、小組的建立、給學生提供反饋、挑戰和獎勵以及做事的程序等。教師要做的就是隨時觀測學生的行為,一旦發現學生有困難并且解決方法嚴重偏離時給予支持,待學生思路逐漸邁入正軌后撤出。

2. 支架策略

支架是起支撐作用的構架。教師為學習者搭建向上發展的平臺,引導教學的進行,使學習者掌握內化所學的知識技能,并為下一階段的進一步發展再建構平臺。架設支架包括搭腳手架、進入情境、獨立探索、協作學習、效果評價等過程。支架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生知識的縱橫聯系與貫通,有利于具體問題和抽象問題的靈活轉換和形成解決學科問題的有效的思維策略。

3. 建模策略

建模有顯性的行為建模和隱性的認知過程建模兩種不同的類型。(Jonassen,1999)行為建模用來表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應執行哪些活動以及如何執行這些活動;認知建模則說明學生在從事這些學習活動時應當使用的推理方法。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通過對同類問題多個實例的研究,總結出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固定程序和步驟,形成一個問題解決模型。

4. 反思策略

反思即學習內省,是培養高級思維能力探究過程、梳理新生信息、完善認知結構的一種重要策略。教師可以采用制造認知的矛盾沖突、采用開放性問題進行訓練、探尋假設反思等方法對知識點進行整理匯總,形成概括的表達或解決方法,提高學生深化認知和問題理解能力、思想方法提煉反思能力。自我反思是一種學習品質,教師要引導和支持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把問題的思維過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構成一定的認知策略,最終實現深度學習。

5. 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Meta Cognition)是一種重要的認知能力,是以各種認知活動的某一方面作為其對象或對其加以調節的知識或認知活動,也被稱為“關于認知的認知”。[12]即明白什么時候用什么策略解決問題更有效,更要知道在什么情境使用什么策略最適當,達到目標也最佳等。

元認知是認知活動的核心,在認知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知識獲得的同時,向學生滲透元認知策略,如計劃策略、監控策略、調節策略等。即不僅教給學生有關的認知策略的知識,告訴學生應用策略的步驟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等,而且要在教給學生時,使學生明白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元認知知識和策略的訓練內容,并使之成為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的組成部分,使學生不斷改進自己的認知過程。

(四)技術的支持——成為學習者的認知工具

學習科學認為教育軟件是學習科學的中心,因為計算機的可視化功能和處理能力可以支持深度學習:(1)計算機能夠把抽象的知識用具體的形象的形式進行表征;(2)計算機工具可以讓學習者以可視化、語言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知識;(3)計算機能讓學習者通過用戶界面運用和修改他們正在學習的知識,計算機以一種復雜的設計過程支持同步的表達(Articulation)、反思和學習;(4)計算機能支持視覺、聽覺相結合的反思模式;(5)互聯網能讓學習者分享、整合他們的理解,并從協作學習中獲益。[13]

用技術來推動學習方式的變革,是目前教育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主要表現為效能工具、信息獲取工具、認知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和評價工具等六大工具作用(Jonassen,1999)。每種工具作用都通過一些軟件系統對深度學習給予支持,如圖6所示。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習者深度學習則尤其重視充當認知工具的作用。本文也將重點闡述這一方面。

認知工具(Cognitive Tools)是支持、指引和擴充學習者思想過程的心智模式和設備,能幫助和促進認知過程,在培養學習者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綜合思維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切能促進學習者認知、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工具,包括紙、筆、模型等都可稱為認知工具?;谛睦韺W、知識科學、教與學而開發的計算機認知工具能極大地便利學習過程并促進深度學習。[14]例如:概念圖、語義網、專家系統建模、數據庫、電子制表、可視化工具、計算機化通訊等軟件系統。

圖6表明:(1)技術支持的深度學習需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特別是認知工具的作用;(2)學習者與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是智能伙伴關系,深度學習需要學習者利用信息技術主動的完成知識構建;(3)深度學習重視自我評價和反思,信息技術可以作為評價工具促進反思。

認知工具的信息技術之所以能有效地促進深度學習,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理由。

1.工具軟件固有特征有利于深度學習的產生——充當學習者的智能伙伴

Jonassen將認知工具劃分為語義組織工具(如概念圖、語義網絡、數據庫)、動態建模工具(如電子報表、專家系統、微世界、系統建模工具)、信息闡釋工具(如視圖化工具)、知識建構工具(如多媒體建構工具)及交流協作工具(如計算機會議系統)等五大類。[15]

這些工具兼具思維的可視性、具體化、動態性、控制性等特征。例如,概念圖、語義網絡等語義組織工具可以幫助學習者表達各觀點間的語義關系,反映了學習者的思維重組和認知結構變化,加深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再如,電子報表、專家系統、微世界、系統建模工具等動態建模工具用于標示各觀點間的動態關系,體現心智發展的動態過程。其中,如電子報表的突出功能是可以幫助進行預測 “如果”“那么”,它廣泛地應用在商業中,能夠擴展和重組高級思維,對預算進行重新組織。而微世界包含了許多復雜的自然現象實例,并提供了呈現這些現象的環境,鼓勵學習者通過一系列學習活動探究自然現象,為學習者探究提供了便利工具。[16]

2. 學習者要投入高階思維才能有效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

能夠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是認知工具最核心的特征,這與深度學習的目標不謀而合。Jonassen認為,高階思維能力主要由基本思維、批判性思維及創造性思維等三大能力構成。學習者在使用認知工具時,必須要運用評價信息、分析信息和貫通觀點的批判性思維,又可以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知識,展現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習者在使用認知工具時,必須通過進行復雜的思維解決問題和表征知識,包括問題求解、設計產品或觀點和做出決策。[17]例如,專家系統是一種能夠像人類專家那樣解決有關領域專門問題的計算機程序,如地質勘探咨詢系統、醫療模擬診斷系統等。完整的專家系統包括知識庫、動態數據庫、推理機、人—機界面、知識獲取或預處理程序。在使用這種專家系統的同時,學習者必須要利用數據庫組織內容時,要清楚區分陳述性、策略性和陳述性知識,在創建動態數據庫系統規則時要求他們考慮好想法之間的因果關系,這正是基于理解上的高階思維的體現。又如,在使用Powerpoint為代表的多媒體完成活動時,學習者必須自主地參與到作品的創建過程中,并對他們支持的觀點進行設計性的闡述,體現了學生綜合能力的運用。而幾何畫板、物理實驗室等多媒體創作工具,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探索幾何圖形內在關系(物理規律探究)的環境,學習者可以自主的觀察現象、動態測量、收集數據、完成數學(物理)實驗。

如果學生不能對他們正在學習的東西進行深度思考,那 么 思 維 工 具 就 不 能 作 為 學 習 策 略 使 用(Jonassen,1998)。誠如 Susane Lajoie總結的,計算機認知工具具有能夠為學生提供問題解決的情境、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建構思維模型、能夠呈現學生頭腦中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并對知識進行表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夠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環境的主要功能。[18]

(五)評價的設計——是否促進元認知的發展

元認知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董奇,1989)。元認知發展在深度學習中都有所體現,見表2。

元認知與思維品質實質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它們都是完整思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思維品質是思維整體結構的功能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元認知則是思維整體結構的功能的內在組織形式。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元認知(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監控)與思維品質(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獨創性)存在顯著或非常顯著的相關,這種聯系的實質是因果聯系。[19]

在深度學習的評價環節設計中要注重對思維品質的測評,目的是發展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適合采用辯論、情景測驗、觀察、調查、項目評價、談話評價、同伴評價等。如在項目評價中,對于教師拋出的問題或任務,如果學習者報告的策略數量反映了元認知的廣度,策略的質量則反映了元認知的技能水平,策略的復雜性反映了元認知覺知力。

五、總 結

深度學習是當代學習科學理論提出的新概念,為實施有效教學提供了科學依據,是教學設計的基點、觀察課堂行為的標準、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深度學習的思想為信息化教學促進學生素質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支點。我們認為,要有效發揮技術促進深度學習的作用,必須要把握深度學習的內涵,認識技術的隱喻和作用,理解教學設計的框架。信息化教學將是近十年追求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的基礎和關鍵,值得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展開進一步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沙景榮,姚勇偉,王艷艷.信息技術支持中小學課堂教學的作用到底是什么[J].中國電化教育,2009,(9):89~93.

[2] 杜娟,李兆君.遼寧省農遠資源課堂應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5):60~63.

[3] 圖說《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背景及歷程[DBO/L].[2012-05-11].http:/ //zong_he_news_465/20120511/t20120511_775932_5.shtml.

[4] 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計算機教與學,2005,(5):29~30.

[5] [7] [9] 張浩,吳秀娟.深度學習的內涵及認知理論基礎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10):7~11.

[6] 葉曉蕓,秦 鑒.論淺層學習與深度學習[J].教育技術導刊,2006,(1):19~21.

[8] 曹兆海,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深度學習[J].新課程學習,2009,(5):52~43.

[10] 祝智庭.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R].上海,2002.

[11] 張維忠,唐慧榮. 可視化教學內容設計的五大原則[J].電化教育研究, 2010,(10):99~102.

[12] 李明潔.元認知和話語的鏈接結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3] R·基思·索耶.劍橋學習科學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14] 鮑賢清,張仙.運用信息技術認知工具促進深度學習[J].新視野,2005,(5):31~33.

[15] 唐劍嵐,胡建兵.自主學習模式下的網絡環境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03,(6):19~20.

[16] 成麗娟.認知工具的理論與教學應用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5,33.

[17] D.H.Jonassen.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 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M].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96.

篇5

論文摘要:知識社會是強調以知識為核心的社會,知識社會也是學習社會。在即將到朱的知識社會,成人教育要有新的策略,要改革成人教育的結構,注重發展農村成人教育,要建立學習型社區;成人學習具有了新的特點,要重視素質教育,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在知識社會中,遠程教育、網絡教育因為其自身的明顯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成人學習者的歡迎。這是海峽兩岸“知識社會與成人擘習”學術研討會所探討的主要問題。

繼2000年在蘇州召開的“海峽兩岸成人教育”學術討論會之后,由江蘇省成人教育協會和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知識社會與成人學習’“學術研討會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揚州舉行。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是:“知識社會與成人學習”。會議討論的議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知識社會的基本特征、知識社會與知識經濟、知識社會與教育發展、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知識社會與終身學習、知識社會與遠程教育、知識社會與社區教育、知識社會與人力資源開發等。陽春三月,美麗的瘦西湖畔,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工作者聚濟一堂,聽取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于云秀教授(知識經濟與中國電大教育的發展》、臺灣成人教育學會顧問郭為藩教授《網絡大學體制化的商榷》、臺灣成人教育學會會長黃富順教授(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吳康寧教授(知識社會中“工作成人”學習的基本特征)等專題報告,并進行了大會交流發言和討論、對知識社會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的新特點及發展趨勢等大家所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

一、知識社會的特點及其挑戰

黃富順教授在其主題報告《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中詳細分析了知識社會的特征、他指出,21世紀的社會是一個以知識經濟為主導的知識社會,知識社會是強調以知識為核心的社會,其特征是:(1)知識生產的速度前所未有,嶄新的知識充斥整個社會,形成知識的爆炸;(2)知識的壽命快速縮短,知識老化日益加速;(3)知識的傳輸迅速,取得容易,儲存方便:(4)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5)知識型勞動者主導生產,他們不斷開發腦力,激發創意,更新產品,提高品質,提升競爭力。

江蘇成人教育協會會長、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校長陳乃林在《知識社會與成人學習》的專題論文中對知識社會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識社會是堅持以人為本及人與社會、自然和諧、協調發展的社會: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體的社會;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管理為紐帶的社會:知識社會也是學習社會。

于云秀教授在專題報告中指出。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為基礎,以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以高科技產業和智力為支撐的經濟。知識社會的到來.也就是學習化社會的到來,它意味著學習意識的普遍化和學習行為的社會化.意味著終身教育體系的真正確立、意味著教育的社會化、民主化、國際化和個別化。這些無疑對傳統的成人教育觀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二、成人教育的適應與成人學習的轉型

成人教育如何適應知識社會以及知識社會成員的學習要求,是本次研討會的豐要論題之一、黃富順教授認為,知識社會成人教育的重點工作和策略是:(約倡導成人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2)推動成人自學的運動。要加強宣傳和引導,喚起民眾參與學習,激發成人自覺、主動地學習。(3)加強成人的在職進修與訓練.增強他們獲得、積累與轉化知識的能力,進而激發其創造知識。(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養。(5)鼓勵成人學會學習。(6)擴展網絡學習。

江蘇省成人教育協會副會長胡鳳英明確提出了知識社會呼喚成人教育結構性改革的命題。她從辦學體制的社會化、市場化,運行機制的社會性、靈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樣化、服務性。教育手段的網絡化、信息化。人才培訓的本土化、國際化等方面闡明了成人教育結構性變革的主要任務。

江蘇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陳東瑜副研究員從人力資源開發的角度闡發了我國為迎接知識社會到來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學習化社會的要求努力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二是堅持“兩基”重中之重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努力為知識社會構建扎實的人才資源基礎:三是充分發揮成人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四是教會成人學會學習,努力提高數字化學習能力。

不少專家關注到社區教育在知識社會成人教育中的獨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區社區教育委員會張利民的交流發言通過玄武區創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積極整合社區內豐富的教育資源。做到橫向聯合??v向溝通。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資源的共有、共享的實踐.介紹了建設學習型社區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強社區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網絡,加強組織資源的整合;(3)專兼結合,加強人力資源的整合;又})積極引導。加強物質資源的整合;(5)開展活動.加強人文資源的整合。

吳江市成人教育協會王建平探討了城鎮學習型社區教育問題二他認為,城鎮學習型社區教育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或形式,提高全體社區成員的科技人文素質和生存質量、促進城鎮社區健康、有序發展的教育活動的總和。他分析了營造城鎮學習型社區的障礙.井指出,開展城鎮社區教育要注意加強城鎮社區教育理論框架、管理體系、活動設施、網絡隊伍和經費給付體制的建設,推進城鎮學習型社區的建設,適應知識社會的要求:

海門市教育局黃志豪則關注知識社會中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問題:他認為.目前,我國農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質低的問題十分突出。遠遠一下能適應知識社會的要求。因而,必須重視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和創新。首先.要轉變農村成人教育觀念.實現由單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轉變,由掃除青壯年文盲為主向大力培養農業骨干為主的轉變。由教育部門獨家經營的體制向一校多牌聯合辦學的體制的轉變,由單純的傳授知識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轉變.由傳統的學校模式向三教統籌、農科結合的教育模式的轉變。以迎接知識社會的到來:

知識社會的特性決定了成人學習在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學習方式等方面的轉變。吳康寧教授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了知識社會中“工作成人”學習的基本特征。他認為。知識社會賴以立基的知識是“客觀性知識”?!肮ぷ鞒扇恕睂W習的“技術性”特征將越來越明顯:知識社會賴以立基的知識是“準人性知識”.“工作成人”學習的“功利性”特征將越來越明顯:知識社會賴以立基的知識是“開放性知識”.”工作成人”學習的’‘個體性、、特征將越來越明顯;知識社會賴以立基的知識是“速變性知識:.“工作成人”學習的“全程性”特征將越來越明顯。

個人要在知識社會中生存和發展,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還要十分重視成人的素質教育,幫助成人提高素質.獲得完滿的發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呢?鎮江市廣播電視大學校長祝誠教授在交流發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改變部分成人學習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實施成人素質教育的理想模式是遠程開放教育,其開放性、網絡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學習者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確處理好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第四,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開展創新教育。

知識社會以知識為核心,而閱讀則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臺灣師范大學林振春教授對知識社會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他在交流發言中分析了知識社會的知識特性,把知識分為資料、信息、知識和智能4個層級;闡述了積累性閱讀、理解性閱讀、鑒賞性閱讀、評價性閱讀、創造性閱讀、消遣性閱讀、專題性閱讀、發展性閱讀、探測性閱讀、實用性閱讀、交叉性閱讀等l1種閱讀類型的不同特點和功用;提出了4種有效的閱讀方法:01}4R法、SQ3R法、問題閱讀法、十步閱讀法;并認為,在知識社會中,有必要擴大閱讀能力的范圍,培養閱讀能力應該包括閱讀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4個方面。

三、遠程教育、網絡學習是知識杜會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競爭激烈的知識社會,人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對教育的需求、要求明顯提高、而傳統的教育,從教育理念、教育資源 .教育內容、教育環境、教育方式等都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學習的需要二隨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教育應運而生、并受到越來越多的學習者的歡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學障礙的成人學習者的青睞。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教育以其自身明顯的特點和優勢,成為成人教育、成人學習的最佳形式。參加研討會的代表對遠程教育、網絡學習在成人教育中的優勢及其發展趨勢進行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國遠程教育的發展情況,對知識社會中國電大教育的發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見。他認為,首先,要加快辦學體制改革,逐步實現計劃經濟體制下固有的辦學模式向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靈活辦學模式的轉變。第二,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第三,提供優質服務,保證教學質量。第四,廣泛開展聯合、合作辦學,參與國際教育市場的競爭。第五,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把好教育質量的源頭。第六,調整專業結構,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第七,充分發揮電大系統的優勢,在競爭中以整體優勢取勝。第八,加強遠程開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導教學實踐:

南通市電大如東分??娦氯A探討了縣級電大在知識社會的作用問題,提出了知識社會縣級社區學習支持服務系統模式建設意見。他認為,縣級電大作為縣級社區學習中心、有中央及省、市電大作支撐,通過有選擇地引進高校的優質資源.必將發揮學習資源中心、學法指導中心、學習信息中心、學習交流中心、學習評價中心和學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識社會成人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

郭為藩教授的主題報告探討了網絡大學體制化問題。他認為,在21世紀的知識社會,網絡大學必定會有很大的發展。而目前網絡大學還很不規范,教學品質參差不齊,開設的課程缺乏大學應有的多學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為止網絡大學尚未制度化。(1)在經濟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趨頗繁的形勢下,網絡大學將率先實現跨國合作、成為國際大學的先聲。所以,網絡大學必須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維持其應有的學術水準及機構規模二(2)網絡大學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數字圖書館或資源中心,有現代化的傳播科技與教學科技設備,并擁有一支網絡科技與傳播科技的專業團隊,配備相當人數的全時助理人員來支持繁重的教學輔導工作。(3)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網絡大學必須跟既有的大學合作,分享現成的師資與教學設施資源:在現階段全部課程采用網絡教學實為大多數學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學模式,包括電視廣播、面授、教學套裝對教學品質并不見得有降低之虞。網絡大學的起飛,尚需一段時間。

臺灣中正大學成教系揚國德教授則在他的交流發言中,著重分析了歐美國家網絡學習的應用與發展趨勢。網絡學習的優勢明顯:彈性學習的時間與地點;具有地球村與世界性的發展潛力;可以調適與應用不同的設備與資源;快速提供新發展的學習材料;容易更新內容與增加資料;以較低的成本就可以發展不受時空限制的有效學習方式,特別是提供師生之間很多的互動。歐美國家正在努力地運用這些優勢,發展成人教育。就正規教育來看,提供網絡教育的機構有4種模式:與傳統大學結盟、純粹的網絡大學、傳統的開放大學和傳統大學的延伸。網絡學習的設計有2種模式:單一模式,即全部為遠程教育而設計,如英國等設立的開放大學;多元模式,即指一般大學機構在進行校園教學的同時提供遠程教育課程,在美國、澳洲、加拿大、法國,瑞典等以已相當盛行。就非正規教育來看,各種公私立機構,特別是企業界.運用計算機網絡,規劃在職進修教材,提供超越時空的學習與練這種新興的媒介,由于國際網絡的普及與運用已成為未來工作與學習的時代趨勢。

篇6

關鍵詞:信息技術;繼續教育;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9-0236-02

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大力推動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促進了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使得教育信息化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教育發展方向。我國政府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2020)》中明確指出:要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持續推進農村信貸遠程教育,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一、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學習的新環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感受到信息技術及其數字化、網絡化和交互性特征對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學習方式、教育評價的影響??梢灶A見,隨著寬帶網絡、移動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化應用,信息技術對成人學習的促進作用將進一步凸顯。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面對面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知識最好的一種學習方式,遠程教育則被認為是成人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克服工學矛盾所采取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而今,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不僅成為人們克服時空不便、持續學習的一種選擇,還可能成為人們喜歡、方便和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變化的基礎條件之一是信息技術對成人進行繼續教育學習所處的環境的改善,所以,遠程教育在未來將成為繼續教育課程所采取的一種課堂教學新趨勢。

二、時代與繼續教育學習的需求

根據最新的互聯網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中國網民的總人數達到3.38億人次,普及率達到25.5%。其中,寬帶網民的人數約是3.3億人次,占全體網民總數的94.3%之多。我國網民的年齡結構與2008年底的數據比較來看,30~39歲網民所占的比例趨勢在顯著上升的過程中,最近幾年這一趨勢也將會繼續攀升,達到更高的水平;年齡在40歲以上的網民整體規模也在不斷增加;初中以上學歷網民所占比例為92.4%;農村的網民人數約為9565萬人。這些信息表明,使用網絡的成人正在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網絡已經開始加速聯通學習者的學習場所和家庭??梢酝茢啵?012年前后,通過更多地采用以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可以把繼續教育的課堂開到全國各地(包括鄉鎮、農村)。

三、信息時代對繼續教育的知識需求

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及其教師是繼續教育最重要的資源提供者,他們具有較高的提供資源積極性,希望抓住發展機遇,以知識的優勢來貢獻社會。如2008年,在對全國10所教師教育網絡聯盟成員單位的調查中發現,“提供資源”是高校網絡教育發揮自身優勢的第一選擇。這些學校所能給予的資源分別是:學歷教育數字化課程2657門(共84144課時)、非學歷教育數字化課程8634門(38428課時)。然而,這些課程還遠遠不能較好地滿足繼續教育的剛性要求。我國現有教育資源要想改造成為受學習者歡迎的數字化教育產品和服務,需要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改編。而要把知識的系統闡述性課程改造為以項目為主的學習,不僅需要教育者教育理念、方法和策略的一系列培訓、學習和實踐,還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工作和生活中,與實踐結合,真正找到解決學習者的問題和發展需要。

四、遠程教育在繼續教育信息化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和信息社會的到來,使得社會的資源、社會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及教育方式、理念、文化方式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在社會大變革的背景下,傳統教育必須改革,以迎合現有的教育發展趨勢?!艾F代遠程教育”這一新興起的教育方式就是在這種社會巨變的條件下產生和演變出來的?!艾F代遠程教育”這一術語已寫進國家的文件之中,并作為一項振興中華民族的教育工程來實施?,F代遠程教育的含義是在教育活動進行中,教師與受教育者、教育機構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距離間的準永久性分離,通過多種現代傳播媒體與技術實現非面對面的教育教學形式。在知識的地位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人們的繼續教育欲望在與日俱增。那么,隨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時間的緊迫性逐步提高,有效地利用每一秒的時間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現代遠程教育的這一學習方式極大地迎合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同時又打破了人們對于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學習者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地更新知識,以滿足自我繼續教育的知識訴求。廣播電視大學在我國現代遠程教育教學體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據統計,直到2009年秋天為止,全國的電大共計為國家培養了高等學歷教育畢業生720萬人次,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到大眾化階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1999年全國電大實施“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簡稱“開放教育”)10年來,據統計,開放教育共計招生643萬人,大約占同期各類高等教育招生總數的■,占國家高等教育招生總人數的■之多,占全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招生人數的■以上,畢業學生達到了318萬人次。截止到2009年,全國所有電大學校的開放教育培養的在校生人數共計313萬人次,這一數字為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大約貢獻了兩個百分點。

1.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特征?,F代遠程教育突破了時空間的局限,提供的是師生間的異地同步或非同步學習。①突破了學習時間的局限,提供的是開放的教學內容。②突破了傳統的校園圍墻的界限,帶來了新穎的教學模式。③突破了傳統的關于教學媒體的局限,調動多媒體的手段為教學服務。④突破了傳統教育教學信念在傳播形式上的單一性,對教育資源的共享起到促進作用,使得教育效益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2、現代遠程教育的優點。①突破了學生對于學習的時間空間限制,學習者可以在任意時間進行學習活動。②降低了學習成本,學生不用跑來跑去。③便于管理,形式多樣化。④使學生的視野在現代遠程教育這一方式下得到拓展,使學習者可以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通過課件、視頻等形式,讓學生能夠迅速地學會這些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知識文化的整體水平。

3.現代遠程教育的平臺。①衛星電視遠程教育平臺。其最具代表性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利用原有的衛星電視廣播資源,采用VBI數據和IP課件形式傳輸教學資源,并利用“電大在線”平臺實現與學生的交互。這一傳輸技術平臺的優勢是覆蓋面廣,在開展遠程教育方面有極大的應用空間。②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遠程教育平臺。計算機網絡說的是計算機及其所具有的獨立功能,通過終端及其他設備使通信線路將其統統連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環境,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實現通信并且最終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的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可以運行在Intranet和Internet上,提供音頻、文字以及課件、視頻、電子白板、互動廣播等教學的平臺,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媒介,突破了時空對于學習者的種種束縛,最終使得異地師生之間可以通過視頻或音頻這些方式實現實時交互。③有線電視網絡遠程教育平臺。這種平臺是把廣播電視、通信、計算機等多種媒介整合到一起的一種方式,使這種技術平臺的服務功能大大擴充。其所具有的傳輸技術總共具備兩大特證:其一是服務范圍廣,除了傳輸更多的高質量電視節目外,還可提供VOD、遠程教育、電視會議和高速互聯網等多種業務;其二是它所具有的帶寬較大,是一種可以用其開展多種業務的頻道資源。④網絡教學支撐軟件平臺。網絡教學支撐軟件平臺是指為支持網絡教學而專門開發的應用軟件,它包含有大量的功能供給教學者和教育者。包括:網絡課程開發要件、網絡教學系統、教務管理系統、交流系統和家長模塊。

那么,在未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現代遠程教育這種繼續教育的教學方式將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與喜愛。現代遠程教育使得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得到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實現了人們對于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繼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同時,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人們通過現代遠程教育,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最終達到提高整體知識結構的目的。

未來的幾十年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通過教育的發展,開發人力資源,越來越成為提高勞動者素質和造就各類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措施。我國現在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應該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著眼于國家構建終身的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全局,以全民終身教育為己任,以建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現代遠程教育開放性大學,搭建服務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大平臺為目的,堅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邊遠和民族地區的繼續教育發展趨勢,堅持學歷與非學歷并重、辦學與服務并舉,運用信息技術和手段,實現繼續教育的現代化,擴大教育機會,促進教育公平,為所有能夠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促進繼續教育的發展,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為促進社會和諧和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海鵬.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踐中的現象思考[M].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

[2]張寧.基于網絡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6.

[3]張睿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與實踐――《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網絡課件的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9

篇7

關鍵詞:博客平臺;教學管理;博客團隊;博客效益

引言

自從2002年以來,博客的概念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到2005年,博客數量的增長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性:2006年,中國網民注冊的博客空間更是超過了3300萬個。根據2006年關于博客的調查報告可以看出,如此強勢的增長速度和無可限量的擴展空間,博客正在以互聯網為依托的載體中快速成長和蔓延。

博客(Blog)不僅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而且也是深入互聯網文化的工具。當互聯網擺脫了計算機技術Web1.0的束縛,邁入Web2.0時代的同時,博客文化也孕育而生,從靜態的網頁瀏覽轉入動態的與共享,博客作為更具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工具開始拓展。而且越來越多的教育體系也參與其中,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信息環境和研究平臺。

一、博客技術與科研教學

首先,我們了解什么是博客(Blog),Blog是WebBlog(網絡日志)的簡稱,是一種基于Web2.0技術的應用系統,用于提供給用戶以日志的方式網頁?;诓┛驮诨ヂ摼W的廣泛應用,成為了日志式的網絡信息成分。因此,它本身具有時效性,Web2.0技術會以時間為序的方式,自動排列信息的先后,便于使用者查找過往數據。

其次,博客具有人人可以用來傳播自己的觀點的屬性。那么博客的內容可以說無所不及,正因為它的廣泛性特征,造就了“草根博客”和“精英博客”之說,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范疇,“草根博客”以廣而泛為基本特征,而“精英博客”以其專而精為特點,這里所談到的科研教學就是“精英”博客文化之一,也翻開了教育體系中嶄新的一頁。

(一)博客的基本特征與教學的相容性:

1博客時效性與教學即時性

博客的本身具有時效性,Web2.0技術會以時間為序的方式,自動排列信息的先后,便于使用者查找過往數據。這樣的特點符合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需求,博客的內容按時序排列。正如教學過程中的課時安排表,由淺入深地將科研內容傳遞。既可以在線交流,又可以回顧復習。

2博客開放性與教學擴展性

博客的開放性是指,由BSP(BlogServiceProvider)博客服務托管商提供的博客空間,使用者(Blogger)通過免費的注冊便可獲得使用資格,可以自由發表言論、觀點等供他人瀏覽和反饋。互動式的空間交流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的傳播和眾多領域的迅猛發展。我們知道,學科領域之間是存在關聯性的,復合型的知識體系是體現教學深度的重要指標,不僅科研工作者需要吸收廣泛領域的知識,而且現存教育體系的弊病也亟待更新現有的知識來改善,因此,博客為教學提供了革新和創新的有效渠道。

3博客群體性與教學協作性

博客群體主要包括了博客作者和博客讀者兩大類,正如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體系中的位置。博客在教學活動中的交流和協作,可以是師生網絡信息傳遞的平臺,也可以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可以是教師之間的網上科研探討。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經驗交流。總之,博客的群體性,加深了教學的溝通程度,也加強了科研的組織協調。

(二)博客在科研中的革新作用

1對象的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博客的參與是信息傳遞的過程,更是知識利用的過程。在博客空間里,教師的身份成為了博主,也是博客的作者,每一個教師科研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例如教學課件,講課記錄等提供給學習者使用。而學生也成為了教學的參與者,在信息傳遞的環節中進行溝通和探討,從而形成知識的循環結構,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方式的轉變

網絡中教學資源的共享遠大于現實的教學方式,提供的內容、數量、形式都將以數據的方式存儲、傳遞和提取。尤其是學習資源的可獲得性和交互性。徹底改善了課堂內枯燥乏味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

3工具的轉變

博客的便利性和實用性代替了黑板和粉筆。也不是單一的電子郵件和BBS信息,運用于博客中的數據均以數據的方式保留,簡單的操作和整合型的資源,使得任何的初學者都能方便地查閱所需資源。博客特有的時間排序有利于使用者累積和永久保存資料。

二、博客平臺在教學體系中的應用

(一)教學平臺管理

在當前的教學平臺中,有課堂教學、網絡教學、遠程教學等,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弊端,課堂教學存在著時間、地域的限制,網絡教學存在著互動交流的限制,那么以博客作為教學平臺的優勢又體現在哪里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大踏步,信息技術的逐漸成熟,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博客發展的背后是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成熟的互聯網基礎為載體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大特點和管理的優勢:

1零成本

博客的使用者無需付費便可以輕松的獲得使用權。零成本的管理極大地方便了教學的研究工作,教師和學生無須考慮軟件的購買和資源的付費問題,這使得參與者更專注于教學的質量。

2零技術

博客的使用者無需特殊計算機專業技能,便可以使用博客,這極大地便利了多數只會瀏覽網頁和打字的網民。零技術的管理方式,無須考慮技術成本帶來的附加效應,不會因為博客的使用而產生學習和培訓的技術花費。

3零形式

博客的使用者可以便利地和上傳信息資源。零形式的管理豐富了教學和科研的多樣性,有利于跨學科和多角度的整合信息資源,提高科研的質量和水平。

博客的使用者無需編輯文檔,便可即刻信息。零編輯的管理節省了博客的使用時間和空間,只需以TXT格式的文檔傳遞數據,便可以管理日志的檔案。

5零體制

博客的使用者可以向任何人信息,并在讀者和作者間直接進行對話和瀏覽。零體制的管理方式,是指博客信息的傳播和運用在滿足互聯網和計算機使用原則的條件下,無限制性的管理方式。這有利于博客資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個參與者一個體自由、協作的交流和教學環境。

上述的“五零”特征或博客平臺管理的優勢,造就了博客文化來源的根基。正是這種“零壁壘”式的互聯網技術,給教育博客創造了良好的科研環境,無論是作為作者的教師,還是作為讀者的學生,以文字或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教案設計、教學課件、學習心得等上傳發表,把教學的信息資源充分共享,革新了傳統的教學方式。

(二)教學平臺構建

博客利用有效的信息資源,有針對性的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建立知識體系。利用課堂教學的課件或資料,在博客中有形化,系統化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立體的知識體系。利用遠程教學的課程大綱或實施方案,將教學資料、課程教案、備課筆記等,形成電子檔案。利用視頻或音頻的方式,為教學提供生動、逼真的感性學習資料,博客還可用來記錄優秀教育教學資源,記錄實施效果顯著的教學設計過程,以及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這不僅有利于教學的資源優化配置,更有利于師生互動交流,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難點。

三、博客管理的現實意義

(一)博客功能的表現

博客自身的“五零”特征提供了簡單、快捷的使用方式,從知識的獲取、應用和問題的解決,都只需在博客中添加評論,就可以得到即時的反饋,而且予以文字進行保存,可供瀏覽和查閱。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博客功能的管理,并不需要專業的計算機技能,這有賴于Web2.0技術的按時間排序功能,可以輕松地按時間順序自動排列。這種針對性的溝通渠道,整合了電子郵件、電話通訊、電子公告等交流工具的優點,創造了優質的知識獲取環境,并且便于對過往資源的收集和整理。這都有賴于博客的系統性和功能的全面性。

(二)博客團隊的組成

通過對博客技術“五零”優勢的了解,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利用博客的便捷技術參與到學術研究中來。對研究者而言,在博客的跨時空研究平臺上,圍繞課題核心的信息資源將變得更為豐富。這有利于學科間的交流和討論,自主的形成博客團隊共同開發和共享課題資源,促使課題的內容更為完善,加快了課題研究的進度。對學習者而言,能夠成為虛擬環境的一名參與者,在虛擬環境中扮演一個角色,這對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培養學習者的技能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構建出一個學習型的教師和學生團隊,彌補現實教學中個性化的缺失。

博客團隊的建立,之所以能夠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是由于博客本身就是一個自由、協作、交互的個性化教學平臺,從博客的內容來看,它反映了教學過程的進度和深度,一方面體現出教師的研究背景,以及教學的內容;另一方面體現的是更為廣泛的評價和教學水平。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索取教學資源,而不是課堂中的“一概而論”。從博客的對象來看,博客的交流渠道不僅在師生間,而且相關領域的教師同樣可以參與科研設計,形成教師科研小組的內部交流。正因為博客是一個探究性學習團隊的理想空間,自發性的博客討論可以促進對學術領域的深入探索,也可以形成師生間或學生間的團隊意識,只有以團體為單位的博客教學管理方式,才更有利于互相激勵、充分交流、相互啟迪、協作探討、共同提高,從而豐富博客教學資源。

(三)博客效益的體現

1在學科專業中的應用

博客作為學習資源與學習過程,是在不斷的知識累積中得到更新和改善的。在國外基于Blog而展開的學術研究課題和各種自主化學習應用如火如荼,例如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都為師生提供免費的博客系統,很多遠程教育機構把Blog當作授課、輔導的工具,使在線教育體系的優勢更有效地發揮??蒲袑熗ㄟ^對課題的詳細論述和說明,促使學生自主地開展研究活動,通過即時的課業指導對學生的知識予以糾偏和更新知識。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是在探討教師的教授,學生所學的知識均來自于教師的教學,忽視了學生對整體知識體系的把握和興趣所在。在當前的教育體制當中,讓學生自己選課的方式,讓其如沐春風。但考慮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多學生卻無法使“魚和熊掌”兼得?,F在博客文化的到來,打破了時空的束縛,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和作息時間來自主安排課程,即使是異地的求學者和科研工作者,都可以隨時隨地的參與到其中,對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大可以一探究竟,從而改變不良的學習態度,真正做到“不恥下問”的學習方式,這極大地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的理解,也方便了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教學。

2在研討交流中的作用

從現在廣為使用的電視、電話、視頻會議的應用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博客功能的影子。通過數據的轉換和傳播,使得信息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我們的身邊,博客的到來正是整合了視頻、音頻、電子郵件等信息傳遞工具的統一平臺,無論是學術會議還是教師的授課,博客在教學體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以教師為主體的博客,通過日志的方式進行學術課題研究,將學術的前沿展現在博客內容之中,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刻苦鉆研。也有一部分的學者將博客作為學生畢業設計或論文探討和整合的平臺。以學生為主體的博客則可以參與進導師的課題研究,了解導師的學術動向,以便在導師和學生的互動之中產生“互補效應”,更加完善課題的研究深度,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學生在研究中的疑問或建議,都可以體現在博客的溝通交流之中,導師的指導和答疑更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保留在博客中,形成對學生即時的、動態的輔導記錄。

3前沿創新中的價值

由于博客平臺的建立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因此,對網絡中相關信息資源的掌握顯得尤為重要,博客體系的構架不僅僅局限于導師對課題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利用博客教育功能就必須建立在大量的相關信息搜集和整理之上,由于博客自身的日志特點,我們可以清晰地發掘出日新月異的學術研究動態,不斷地更新知識,而這些知識的來源應該在博客中充分體現出來。充分發揮博客的創新功能,就必須在相關前沿領域內不斷地探索,形成知識創新意識,勇于探索和開拓前沿創新知識體系。

篇8

【關鍵詞】 合作學習;內涵;條件;教學模式設計

國際二十一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教育報告中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理論。認為現代人要具備四種基本能力才能在信息化社會有效工作、生活、學習以及應對各種危機。這四種能力概括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因而學生的合作能力成為現代教育目標之一,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視。因而在教學實踐中受到教育者的推崇。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但很多教育者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時,缺乏科學合理的設計,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其特有的作用。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對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設計進行探索,期望對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起到促進作用。

一、合作學習的內涵

合作學習的主要代表斯萊文教授認為:“合作學習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托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p>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程度地促進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學習。”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沙倫博士對合作學習進行了這樣界定:“合作學習是組織和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方法的總稱。學生之間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則是所有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小組充當社會組織單位,學生們在這里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開學習,同樣也通過個人研究進行學習。”

盡管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研究角度對于合作學習的表述都不盡相同,但是所有的合作學習都是以生生互動合作為教學活動主要的取向,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為其共同特征。所以可以將合作學習描述為:讓學習者以小組的形式為達成共同目標而一起建構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條件

斯萊文認為使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行之有效應該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小組獎勵。學者認為,如果只給小組成員提供共同學習的機會,不對小組進行獎勵,或只對個體進行獎勵,不能保證小組學習比單獨學習的效果更好,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會導致比單獨學習獲得更低的成績。因而當合作學習小組達到教學目標時,應該對小組進行獎勵。

(2)個體責任感。當每一名小組成員對小組的成績都負有責任時,所有成員才會積極地參加到小組學習活動中去,繼而每一個組員都獲得進步的機會。所以要為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分配任務,使他們為完成小組任務做出貢獻。

約翰遜等人在研究中也提出,合作學習成功需要幾個要素,除斯萊文所說的個體責任感要素外還包括:

一是組內成員積極的相互依靠。在合作學習情景中,積極相互依賴指學生們要認識到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還要為小組的其他同學負責。

二是小組成員面對面的促進活動。是指學生面對面的相互交流,相互鼓勵和支持,彼此為取得良好成績、完成任務、得到結論等而付出努力。

三是人際和小組相處技巧。小組成員應具備基本的合作技能,以便準確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高質量的完成任務。

四是小組自評。小組必須定期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以便保持活動的有效性。

以上論述了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基本條件,在進行合作學習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

三、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小組結構的設計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中,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單位,具有良好結構的小組是有效合作學習的保證。構建良好結構的學習小組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確定小組的構成。為了便于互幫互學,協作交流,小組一般由2—5人組成,成員按學習成績、性別、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家庭背景等因素均衡安排。同時也應該保持各小組間具有相同的條件,以便于在小組之間進行評比。

(2)增強集體意識。要使成員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團體中進行學習,感受到集體的價值和意義。在學習開始時,可以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加強了解,在此基礎上共同制定小組宗旨和小組成員行為規范。并將小組的宗旨和規范以某種形式公布,如班級報紙,小組主頁,班級網站等。這樣小組成員能很快形成對集體的認同感,遵守小組規范,為小組的榮譽而努力。

四、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

1、確定學習目標

明確恰當的學習目標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中自己和團體要達到的目標,可據此調節自己的行為和努力程度,以符合目標要求。同時,教學目標在教師后續的設計中起導向作用。

學習目標的設計必須結合具體學科內容,明確合作學習必須達到以下三個目標:一是知識技能目標,包括綜合應用哪些知識點,具備哪些新技能;二是方法策略目標,包括能夠發展哪些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策略;三是態度情感目標,包括獲得什么樣的情感體驗,形成什么樣的態度。

2、學習任務設計

合作學習中的學習任務必須根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小組成員特點來進行設計。小組積極合作學習的首要條件是有一個對學生來說具有合作價值的任務,即問題既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又要符合合作學習的特點。一些只需簡單講授就可以讓學生獲得的一般性知識技能,如果偏偏要花費力氣,在小組內反復討論,只能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效率低下。

學習任務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問題能夠體現或蘊涵所學學科的相關概念、原理、方法。二是問題最好是結構不良、開放的,真實或接近真實的。因為這種問題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能夠在學生的求知心理和新知識之間造成一種不協調,在小組成員之間產生“認知沖突”。三是任務最好包括若干重要側面,便于小組成員分工。學習任務包含的資料、信息應該像拼圖一樣切成幾塊,給每個學生一部分,讓他們共同來完成拼圖。四是合作學習的結果最好能夠體現為一份“產品”和“作品”,以便于各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也便于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

描述任務時,應該以有吸引力的方式提供任務背景信息,可以用講故事、放電視等方式呈現問題情境,提供與問題有關的物理或社會文化背景信息,說明任務的結構和任務的具體要求。

3、學習資源設計

為促進學生在相關領域的知識基礎上展開合作與探究,教師應該設計相應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課程材料、文獻資料、相關案例資料等,可以放在專門的閱覽室或者網站上供學生查詢。也可以提供所需資源的范圍或名稱,讓學生借助于圖書館、閱覽室、網站查詢。

4、教學過程設計

合作學習過程具有較大的自由性和開放性,但為了使合作學習有序進行,教學組織者應該對學習過程進行設計。一般情況下合作學習教學過程包括以下四部分。

(1)教師講授。包括基本內容講述,學習任務闡明,學習協作技巧輔導等。前兩項與具體課程有關可以根據具體內容采用適當的方式,不應局限于語言講授,可以借助精心設計的媒體,如錄音,錄像等。學習技巧輔導一般包括:如何進行小組頭腦風暴,如何運用交流手段與學習伙伴交流,如何進行組內分工等。

(2)小組學習。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活動的核心,具體內容包括確定小組學習方案、個別學習、知識共享、小組討論、實施行動、完成成果和自我評價七個環節。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每一個環節,并給予恰當的指導和干預。

(3) 成果匯報。成果匯報可以采用全體人員面對面的匯報方式、網上展示方式,也可以采用學習競賽的形式。

(4)評價。教師可以制訂量規對學習結果進行總結性評價,也可以在各小組間相互評價。評價主要引導學生對所完成的學習活動和所取得的成果進行反思。評價結束后,應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勵。

5、合作策略設計

合作策略是合作學習過程中某一環節或活動采用的具體交流方式和要求。合作學習中的協作可采用討論、采訪、咨詢等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也可借助網絡論壇討論、作品展示區及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一定要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充分的面對面合作交流,因為這種交流方式是保證充分互動的條件。

教育者可以根據具體內容設計相應的互動模式。例如,有學者提出一種稱之為縱橫交叉式的合作模式,該模式把某一學習任務按主題進行分工,每個成員負責一個主題。學習者首先對自己所負責的主題進行研究,繼而不同小組負責相同主題的同學進行跨組討論。然后再進行組內研討,負責不同主題的成員相互講解自己所負責的主題,進行綜合概括。最后召開小組報告會,各組報告自己的學習成果。

6、教學評價設計

合作學習評價應該根據學習目標、任務和過程來設計適當的評價方式。一般應在學習活動開始,就把評價方式明確告訴學生,使他們明確學習的預定結果。評價設計具體應注意:

一是外部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強調自我評價。在學習過程中及學習結束以后,學習者不斷的對自己所做、所思和所得進行自我反思概括是保證學習者有實質性收獲的重要條件。為了促進反思可以設計反思評價表,也可以讓學生在各個階段寫反思日記。

二是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突出小組評價。合作學習的重要條件是組內成員積極的相互依靠關系,每個成員的成績受制于小組的整體表現,只有小組團體優勝或達標個人才能獲得成功。小組評價最典型的評價方式為個體進步分數評價,即以團體內各個成員個人的進步分數的總和作為小組的總成績。這種評價能同時對小組和成員成績進行評價,能有效促進小組形成積極的相互依靠關系,同時也能促進小組成員的個人努力。但在開放式的學習結果評價中,很難使用個人進步分數這種評價方式。教學設計者應對學習任務及其目標進行分析,確定多維評價量規,規定學習活動應達到的若干側面的要求及其表現等級。然后依據量規對小組和成員成績進行評價。

總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根據合作學習理論對教學進行精心的組織設計。

【參考文獻】

[1] 索桂芳,任學印.新課程體系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材.教法,2006(08).

[2] 郭要紅.有效合作學習的學習任務設計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23).

篇9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能力培養

人類已經邁進高度信息化的21世紀,在當前這個信息化社會中,信息將是構成現實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資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靶畔⑻幚砟芰Α睂⑹撬猩鐣蓡T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同樣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F在世界各國均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擬訂將信息技術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我省從2001年秋季開學的高一年級起,把信息技術課作為必修課,并列入2002年的會考科目,這也是我省落實第三次全教會精神、面向21世紀國際競爭、提高全民素質、培養具有信息素質和創造素質的新型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標志著我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們不僅要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還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目前“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并具有相對獨立特點的教學類型。它的研究與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展。

那么,在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合,信息技術扮演怎樣的角色?怎樣才能使信息技術的學習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弄清這些問題對于指導我們的教育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含義、原則和模式談幾點認識。

一、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含義

“整合”,不是簡單地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疊加。廣義上,課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學校教學系統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機聯系,成為整合的過程。狹義上,它指的是各學科之間(包括各學科內部各分支之間)的整合,即各學科互相聯系的加以學習。在這一整合過程中,課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機的聯系和有機的結構。它不是將不同學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將課程看成了一個整體,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有機地掌握不同的知識,從而提高綜合素質。課程整合強調各個學科領域之間的聯系和一致性,避免過早地或過分強調各個學科領域的區別的界限,從而防止各領域之間彼此孤立、相互重復或脫節的隔離狀態。正如國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課程整合指的是“使學習計劃中分化出來的各個部分比較緊密的聯系起來的專門努力”。

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正是基于課程整合的理論和方法,為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針對目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來的一種新的解決方法,將其他學科和知識作為信息技術課程與一個或多個要素,把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與各學科的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他不按照固有的順序將信息技術分為不同的章節,而是讓不同學科的知識融入信息技術課程。

二、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基本原則

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課程(或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對于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則是一種終生受用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課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學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養。它承認事物聯系的整體性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課程整合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進行驅動教學,有意識的開展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甚至多學科)相聯系的橫向綜合的教學。這些任務可以是具體學科的任務,也可以是真實性的問題情景(學科任務包含其中),使學生置身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進行學習。通過一個或幾個任務,把相關的各學科知識和能力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

2.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基本認知工具。在課程整合中,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并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

3.能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課程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象、不斷創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且通過這種“任務驅動式”的不斷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4.“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在課程整合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

5.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信息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課程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一位學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同工作的精神。同樣,在現代學習中,尤其是一些高級認知場合(例如復雜問題的解決、作品評價等)要求多個學生能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并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協作完成任務。而網絡環境(尤其互聯網)正為這種協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三、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三種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術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教學的總體能力目標是一致的,即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踐能力。但對于不同學科定位,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為此可以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分為三種基本課程模式。

1.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對象。

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開設,主要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術課程并不僅僅是簡單地為了學習信息技術本身,還要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同樣要按照課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整合到實際任務中進行學習。這些任務可以是其他學科的知識,也可以是社會性的問題。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靈活創新,對于相同的知識點,在完成所要求的學科目標的前提下,要根據不同的學校環境、教師特長和社會背景等,創設不同的情景任務進行教學,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參考書所提供的材料。

2.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

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完全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服務。在這種整合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分別進行教學和學習。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么形式來呈現什么教學內容,并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研究型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

學生作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獲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終以電腦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務。

研究型課程中的整合任務,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內容,而是課后延伸,甚至是社會現實性課題,如環境保護、旅游類問題等。課題的設置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年齡特點,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一般小學低年級以生活實踐性的活動為主,小學高年級以社會綜合課題學習為主,初中以學科性綜合實踐活動為主,高中以綜合性學科的學習為主。

研究型課程超越了傳統的單一學科學習的框架,它按照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將社會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以主題活動的形式來完成課程目標。學生通過主體性、探索性、創造性的解決問題過程,將多個學科的知識、學問性知識和體驗性知識、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統一地發展。從研究型課程的特點看,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的過程性。在整個研究的過程,從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實施,到最后任務的完成都由學生自主完成,而教師僅對學生選題、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等進行一般性指導。

總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是教學資源和教學要素的有機集合,是運用系統方法,在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技術等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協調教學系統中教師、學生、教育內容和教學媒體等教學諸元素的作用、聯系和相互之間的影響,使整個教學系統保持協調一致,維持整合的過程或結果,產生聚集效應。

四、結束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號

[2]陳至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中國教育報.2000-11-07

篇10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明確規定:“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薄皥D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在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中的作用。”這為高校圖書館實現育人功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責任圍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來拓展教育職能,為學校實現全面育人目標做出更多的貢獻。

1 高校圖書館育人功能的研究概述

高校圖書館的育人功能一直是圖書情報學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我國圖書館界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關注這方面的研究并進行了研討和嘗試。此后,相關研究拓展到圖書館的環境、服務、管理、文化等方面,累積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主要分為三方面:一是提出了高校圖??館環境育人理論。李春旺[1]、柳較乾[2]是這個觀點的代表人物,他們提出了圖書館的環境,包括建筑環境、室內環境、清潔衛生、館員形象、標語、宣傳口號等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成為圖書館環境育人的重要理論依據。二是探討了高校圖書館服務育人的措施。馮湘濱[3]、鄧彥[4]提出圖書館應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來滿足讀者對知識、信息等方面的需要,利用館員豐富的學識、良好的修養和周到的服務來影響讀者,寓教育于服務之中。三是論述了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育人職能。周肇光[5]、孫海波[6]等人認為加強圖書館自身建設是搞好管理育人的保證。盡管已有的研究在高校圖書館全面育人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討,但仍然處于一個初始階段,研究的對象、方法也較為簡單,缺乏深層次的研究。

2 滲透式教育理念的內涵

2.1 滲透式教育的概念

滲透式教育是一種以自然的、潛移默化的方式開展的教育新模式,是教育者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通過一定的載體(如環境、服務、管理、活動等)對用戶進行的一種悄無聲息、潛移默化的新型教育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引導用戶感受和體會教育者的思想,在不知不覺中使其思想品行得到優化。

2.2 滲透式教育的特性

2.2.1 教育內容的豐富性與實踐性。滲透式教育內容是高校圖書館育人的一個基本特征,滲透式教育不是通過傳統的灌輸和紀律約束來完成對用戶的教育,而是通過豐富的信息資源,即不斷增加的圖書、不斷更新的電子信息資源和經常組織的各種學術活動來完成對用戶的教育。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和信息更新的及時性,不斷向用戶傳播、釋放著知識信息,吸引用戶來圖書館。滲透式教育注重互動及教育的藝術,集思想性、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讓受教育的用戶自覺形成一種內在的驅動力,逐漸融入圖書館的文化,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使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得到有機結合。

2.2.2 教育形式的廣泛性與隱蔽性。滲透式教育形式是高校圖書館育人的一個突出特征,它是借助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多種載體及和諧的氛圍感染用戶。滲透式教育給用戶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間,培養其獨立的思考能力,調動其熱情和積極性。滲透式教育追求的是一種更加隱蔽的形式,看似無明顯的教育目的,卻處處滲透著教育目的,使教育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在無意識心理作用下開啟教育過程。滲透式教育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在其不設防的狀態下自然地接受教育,從而達到凈化思想、自我升華的教育目的。

2.2.3 教育途徑的普遍性與漸進性。滲透式教育途徑是高校圖書館育人的一個重要特征,為使教育途徑更加普遍,圖書館運用和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環境和館員的引導,提高滲透式教育的普遍性,擴大其覆蓋面,讓用戶身臨其境,無意識間受到價值觀等意識形態的影響。滲透式教育還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完成由量變到質變的育人過程,從而達到讓用戶滿意的教育效果。

3 滲透式教育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

3.1 教育在環境中的滲透,增強環境的育人功能

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庇艘残枰邢鄳沫h境才能實現,優美整潔的環境及完善的設施都是滲透式教育因素,對用戶的品德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以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該圖書館是該校校園中最有魅力的建筑物,其富有藝術感染力的現代化建筑,周圍寬闊的草坪、典雅精致的花壇為用戶創造了輕松、舒適、整潔的環境;館中寬敞明亮的借閱室、整潔優雅的自習區、豐富的圖書資料、別具特色的裝飾,為用戶打造了集知識、學習、培訓與休閑為一體的理想閱讀場所。利用名人名言對圖書館環境的建設和美化也成為館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和影響,對其心理及行為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有利于其更好地汲取知識,使用戶得到健康發展。

3.2 育人在管理中的滲透,增進師生關系的優化

圖書館都制定有一些基本行為準則來約束和規范館員與用戶的行為,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如: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把管理育人融入具體的工作之中,通過相關規章制度來約束、啟迪、引導,達到育人的目的。一方面,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制定了《館員工作規范》《讀者服務規范》等涵蓋圖書館各職能部門的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增強管理育人的責任感;另一方面,制定了《用戶文明公約》,要求用戶禮貌入館、自律修身。圖書館依據讀者的需求調整、改進工作,館員以高尚的情感激發讀者的內在情感,通過與讀者情感及精神的交流增進師生間的融合,真正實現師生關系的優化。同時,育人在管理中的滲透給用戶創造了更多主動參與圖書館管理的機會,如:圖書館在用戶中招聘義務館員,讓其參與自習區的管理及圖書館活動的策劃等,讓用戶在管理的實踐中既得到鍛煉又受到教育,既培養了用戶的敬業精神,也提高了用戶的管理能力,增強了用戶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3.3 育人在活動中的滲透,促進教育過程的優化

活動是育人的必要條件,具備現代化設施和豐富館藏資源的圖書館有條件、有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建構和諧氛圍,教育、引導用戶增長知識。以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該館非常重視教育在各個階段的滲透,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活動成為課堂教育的必要補充和延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通過活動啟發、感染、激勵用戶,讓其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和領悟教育的真諦。如:在新生入學季,圖書館全體黨員和中層干部會組成新生指導隊伍,主動聯系、組織新生參觀圖書館,為其介紹圖書館的布局、服務功能、借閱規則、檢索辦法、規章制度及移動圖書館的應用等,使其盡快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為用戶安排文獻檢索課,傳授文獻檢索知識、方法和技能,提高其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其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為提高用戶的課外閱讀能力,精心?M織知識講座,聘請專家評價熱門圖書,引導用戶向更高、更深的層次發展;為營造校園的閱讀氛圍,舉行演講比賽和朗誦比賽;結合社會熱點、重大節日和學校育人需要,開展相關內容的館藏圖書、圖片展,供用戶參觀學習。

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的每一項活動都氣氛活躍、充滿活力、令人振奮,都注重對用戶進行啟發及引導,重視育人重點,統籌兼顧、持續推進。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通過活動有效地促進了用戶的知識內化及能力形成,同時讓用戶以積極的行為影響他人,進一步促進校園的和諧氛圍。

3.4 育人在服務中滲透,增強服務育人功能

服務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宗旨。圖書館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群體,他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擴大知識面、夯實專業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高校圖書館的育人目標及在用戶服務工作中體現的育人作用至關重要。以黑龍江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其認識到服務育人的滲透作用已經超過館員傳遞文獻信息本身的作用,為提升服務育人的整體水平,其提高了服務育人的主動性,拓寬了服務領域。高校圖書館為提升服務水平,要求館員在借閱、咨詢、檢索、宣傳等服務工作中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用戶,真正體現其職業態度和專業技能;開展咨詢服務,讓咨詢服務成為用戶和館員之間溝通與協調的橋梁,使用戶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增強服務育人的實際效果;實施文獻檢索教育,指導用戶利用館藏文獻、網絡資源及掌握數據庫的檢索方法;開展個性化文獻信息檢索服務,講授信息檢索的基本方法、常用搜索引擎與自動翻譯等工具的使用技巧及如何利用信息檢索解決實際問題等,提高用戶的信息素養能力。用戶在接受文獻信息服務的同時,從館員身上感受到真誠和關愛、平等和尊重、奉獻和責任,對用戶的人格發展、道德養成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