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途徑范文
時間:2024-01-11 17:40: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解決三農問題的主要途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回顧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歷程,可得出如下結論:中國農村必須經歷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導農民最終走上富裕的道路,從根本上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三農”問題。第一次是從僵化的農村體制下解放出來,把生產經營自還給農民;第二次是從極其有限的土地禁錮中解放出來,在農村地區發展二、三產業;這兩次變革已經基本上完成,現在正經歷著第三次的變革,即從傳統的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實現城鄉一體化,使農民同城市市民一樣,享有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已經持續了20多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內部制度改革對推動農村工業化乃至農村經濟增長的力度,正逐漸減弱。特別需要指出,我國國民經濟經過20多年高速增長的量變積累,已呈現質的變化,即絕大部分商品的供給已超過市場需求,由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大多數鄉鎮企業在市場導向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相對飽和,不再具有超前發展的空間。而高技術含量的生產領域雖然市場廣闊,但要在鄉鎮企業中發展則需要對鄉鎮企業進行重大的結構性調整,不能再以低技術和粗放經營方式跨過結構升級這道門坎。況且,將近80%分布在村落的鄉鎮企業,不但技術設備較為落后、融資渠道不暢,而且缺乏高素質的技術管理人才,使之難以再繼續走“離土不離鄉”的道路。與此相聯系,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呈明顯下降趨勢。
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20多年間,上億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了鄉鎮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城鎮化的發展,但這種替代終究是有限度的。農村人口城鎮化規律是不可阻擋的。這就要求必須把農村工業化與城鎮化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此,中央曾經采取過一系列積極措施,逐步改善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限制,并提出“打破城鄉分割體制”的就業原則。但在具體解決城鄉就業矛盾問題上,地方政府則基本上采取城鄉分開、分而治理的辦法。這種對策在短期間內對緩解農民工大規模進城對城市的就業壓力有一定作用,但卻無助于城鄉矛盾的根本解決。實質上,城鄉就業問題的嚴峻性與城鄉經濟失衡有很大關系。城市失業問題的加劇,是由于城市生產力過剩,產品缺少市場銷路。而大量剩余農業勞動力滯留在農村,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抑制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的增長,進而無法為城市工業品提供所必需的市場。可見,城市失業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鄉經濟缺乏良性互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大量積累與農村消費市場拓展緩慢,導致城市工業品銷售滯緩,城市生產能力過剩使城鄉經濟社會失衡,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二
今后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城鎮化來解決。據有關專家分析測算,我國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能相應帶動500萬個就業崗位。假定“十五”期間全國城鎮化程度平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五年共提高10個百分點,則“十五”期間可增加5000萬個就業機會。在討論我國城市化道路問題時,學術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越來越多的人主張把重點放在發展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我們并不否認,大中城市的城市功能、城市競爭力的確有著小城市或小城鎮無可比擬的優勢。但無論大中城市具有多大的優越性,都不可能取代小城市和小城鎮的作用。“十五”計劃綱要在闡述我國城鎮化戰略時,著重指出:“要遵循客觀規律,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循序漸進,走符合我國國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樣化城鎮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十六大報告也著重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那么,這里所說的“中國特色”表現在哪里呢?我們認為,它是和解決中國農民、農村、農業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果說我國以往發展大、中、小城市始終沒有(或極少)顧及“三農”問題,忽視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那么,當今的小城鎮建設則應著眼于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從十六大報告所論述的體系看,現階段我國城鎮化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以逐步優化城鄉人口分布的總體格局,為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創造適宜的環境與條件。
應著重指出,經濟學意義上的城市化,不僅是指人口的空間轉移,還包含著內涵上的轉化,即包含著農村人口自身的生活消費方式、閑暇生活方式、社會交往方式、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價值標準及接受現代化傳播和教育程度等各種因素在內的變化,其實質就是農村地區生產力結構、生產經營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結構、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人口素質等方面與城市文明逐漸接近。趨向同一自然歷史過程,是城鄉差別逐步縮小、融合并最終走向城市一體化的自然歷史過程。城市化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關系,而不僅僅是城市單向地把農村化過來,還表現為農村通過自身的發展以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逐步轉化為城市。
三
篇2
關鍵詞:三農問題;發展;村集體經濟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解決三農無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三農問題”分析
“三農問題”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的必然產物。
“三農問題”在我國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此后逐漸被媒體和官方引用。”三農”問題歷來是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一大基本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影響到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解決好三農問題首先就要解決農民問題。農民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民素質問題
(1)科技文化素質
一是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文化知識水平不適應。
二是科技素質不適應,接受和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能力較低。由于種種原因,一部分農民接受新技術的主動性不強,農村科技力量薄弱,農技推廣難度較大。
(2)思想道德素質
一是精神空虛。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發展,當前農民的"物質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但農民的"精神溫飽"卻未解決。由于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加上現代農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應用,使得農民從繁重的農活中解脫出來,勞動量大幅減少,農民的農閑時間一年可達八、九個月之多。除一部分人走向二、三產業外,另外一些人就呆在家中。由于農村文化生活單調落后,民俗文化日漸衰落,過去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特色很濃的文娛活動已逐漸消失,以前較受歡迎的農村電影、農村文藝隊演出等越來越少。當前的農村文娛活動較普遍的就是看電視,而電視節目的荒誕嬉戲及個別臺的前衛乃至強勁的廣告,農民因不對口味難以接受。雖然在新農村建設中政府要求在農村建農家書屋,但許多農家書屋很難滿足農民的需求。為了彌補精神空虛,許多年老的農民信迷信,年輕人聚集賭博。農民精神空虛使他們無法得到真、善、美的啟迪。更談不上緊跟時代主旋律,建設精神家園,堅實理想信念。
二是農民的小農意識蔓延。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降低了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強化了一家一戶的個體思想,弱化了義務觀念和國家、集體意識。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其趨利性也使廣大農民在公與私、義與利的選擇中愈來愈向后者偏移。
三是農民拜金主義嚴重。現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老年人在家種田,年輕人游手好閑"的反常現象。一些小青年說是外出打工,實則混世人生,賺錢不夠自己花費的!表現出既貪圖錢財,見錢眼開,追求享樂,又好逸惡勞,不思進取,唯利是圖。"有錢就是爹、有奶便是娘"的,"啃老族"的和不盡贍養義務的大有人在!
(二)農民增收問題。持續增收緩慢。
①農資及涉農服務價格過高削弱了農民增收效果。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過快增長抑制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農產品價格提高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力度,體現出價格對增收的負向性。②農業內部增收乏力將影響農民持續增收的步伐。③農村勞動力資源素質不高將影響農民持續增收。由于文化素質低,又不具備專業技能,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空間狹小,只能選擇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造成這些崗位就業競爭激烈,工資水平低下。而作為新農村建設主體留守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大多數是缺乏一定的技能而又實在無法外出從業的這一部分群體,她們素質較低,技能單一,經營管理能力較低,一方面難以接受新農業科技知識,制約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適應不了當前非農產業的發展要求,多為從事傳統的交通運輸業、批發零售貿易業以及低層次的服務行業,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新興第三產業,所以也制約了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及農民增收進程。
由此可見,解決好三農問題,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情況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就成為了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專業合作社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
昌圖縣十里鄉情綠色蔬菜專業合作社是由十里村民委員會出資200萬元,和30名村民出地126.69畝(量化股金為7.6萬元)、并出資62.4萬元,村民合計出資70萬元組成了由村民委員會領辦的合作社。于2016年6月6日開始籌備組建,于2016年7月22日正式注冊成立。是全省為數不多的由村集體參加投資、管理和分紅的合作社。
2017年經村委會和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研究決定建大棚種植以胡蘿卜為主的各種蔬菜。當年在該社入股的土地上共建了100座鋼筋骨架大棚,全部種植胡蘿卜、九月青豆角、辣椒、茄子、西紅柿、韭菜等蔬菜。當年總收入135萬元,純利潤80萬元。村里分紅56萬元,土地入股分紅7.6萬元,留作積累2.4萬元,村民資金入股分紅14萬元。另外農戶在合作社出勞入股分紅30萬元,于2018年1月3日舉行了2017年的分紅大會,昌圖縣電視臺天橋山欄目組現場進行錄制并于2018年1月5日、6日連續在電視臺播放兩天。
2018年為了使合作社增加收入該社又增加了新的項目:
1.增加暖棚育苗項目,又建了3000平方米暖棚育苗基地,合作社選拔了一名有經驗技術的呂則權去鐵嶺依農學習,回來后進行技術指導。于2018年1月10、15日就已經育了茄子苗、辣椒苗、西紅柿苗;2018年2月5日又育了九月青豆角苗,我們已經在3月18日-22日進行移栽,計劃在6月份前多種蔬菜就能大量上市了。由于今年該社自己育苗,時間提前半個月,這樣我們的蔬菜也能提前上市半個月,大約能增加收入20萬元左右。
2.合作社又投資100萬元,建了四個冷庫,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可一次性貯藏蔬菜80萬斤,實現了冷庫儲藏措季上市、制冷儲藏遠銷上市、保鮮儲藏選價上市,使我們的蔬菜實現了兩季種植四季上市,避免了由于蔬菜溫度過高不能銷售太遠的現象,也改變了過去蔬菜集中上市供大于求賣不上好價格的現狀,由此又大大的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
(二)合作社在解決三農問題中發揮的作用
篇3
關鍵詞:“三農問題”;廉價勞動力;出口競爭力;增長模式
中圖分類號:F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07(03)-0109-05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憑借廉價的勞動力優勢,成為當今第三貿易大國,出口競爭力表現出強勁增長的態勢。主流觀點認為當前的開放發展模式給中國帶來了財富,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也認識到,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發展模式,是以中國非技能勞動者的福利損失、環境資源的粗放使用為代價的。對于開放經濟的發展戰略問題,國內學者一直存在著爭論:有些人認為必須發揮比較優勢,充分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才是解決就業壓力的必然選擇。因此有人擔心由于工資成本的上升而使中國失去國際競爭力。另外一些人認為,長期奉行比較優勢的結果,會使中國陷入“比較優勢陷阱”,甚至難免進入“貧困化增長”的境地。因此他們主張必須改變我國現有的對外經濟模式,促使產業升級,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但是這些研究沒有從低工資優勢的根源即“三農問題”的角度來考慮解決的途徑。其實,發揮比較優勢和促進產業升級都是我國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這二者的矛盾是長期與短期的矛盾,不忍放棄短期利益的結果必然使長期目標無法順利達到,但是短期利益又是非常緊迫的,因此人們通常先考慮最緊迫的就業和增長速度問題,然后才是長期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中國經濟幾十年的高速增長卻沒有帶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生活狀況的本質改變,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現象。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與農民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概括來說,農業落后的根源除了農業本身的弱質性外,在中國就是小農經濟模式無法適應市場競爭和風險;農村凋敝的原因主要是制度變遷過程中,農村公共品供給制度的缺乏;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社會保障缺乏是所有問題的突出表現,是“三農問題”的核心。
對于如何解決“三農問題”,國內學者基本上達成的共識就是“消滅農民”――城市化和工業化。但是,與其他西方國家工業化的歷史進程相比,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卻沒有帶來農業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到2004年,我國的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仍然高達49.7%。因此,必須統籌城鄉發展,才能奏效。為了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解決“三農問題”的目標,2006年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雖然各地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措施和側重不同,但是努力的共同方向應該是: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道路。力圖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當然也包括在城市的農民工問題。提高農民的收入,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和福利,很可能會帶來企業勞動力成本支出的上升。在2006年中國經濟高峰會上,張維迎教授警告:“未來三、五年內,中國勞動力成本可能上升30%-50%”,由此他擔心“未來不能夠在國際上像過去那樣靠成本優勢獲得競爭力”,“中國農民可能沒有辦法轉移出來,而且已經轉移出來的農民可能面臨繼續回到農村的風險”。那么,“三農問題”與低成本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有怎樣的內在聯系?“三農問題”的緩解、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是否會削弱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呢?它們之問應該如何協調?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與“三農問題”的內在聯系
(一)農民的低收入和無保障支撐并強化了低成本出口模式。
在二元經濟結構中,現代化部門所支付的工人的工資取決于落后部門的收入水平。我國農村的平均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2005年,農村人均總收入為4039.6元/年,如果除去工資性收入1174/5元,從事農業勞動的收入就只有2865.1元/年,與同期的全國職工平均年收入18405元相比,差距之大顯而易見。此外,農村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覆蓋率極低,2003年,我國沒有任何醫療保險的農村人口比例為79.1%。根據北京市統計局北京農村經濟調查隊《“十五”期間北京農村全面小康進程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04年底,北京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僅為24.4%,其他地區的覆蓋率很可能比這個水平還低。農村落后的生產和生活狀況以及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形成了制造業廉價勞動力的“無限供給”,進而為加工貿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轉移提供了條件。從1998到2003年,廣東新增就業人員6120.萬,其中新增外省勞動力453.54萬人,占廣東新增就業人員總數的74.13%,而這些新增就業崗位有一半是加工貿易企業提供的。不難推測這些外來勞動者大多數是農民工。可見是廉價而豐富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資源,為我國參與低附加值國際分工環節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低成本出口模式加重了“三農問題”
既然城市化和工業化是徹底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那么充分就業應該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縮小城鄉差距的法寶。依這樣推斷,繼續利用加工制造業低工資的比較優勢有助于促進就業和城市化。但是考察中國經濟20年來的實際情況卻發現,工業化、城市化的比率上升,卻沒有帶來農業就業人口比例的相應下降。除了廉價的勞動力,我國吸引外資企業的又一個優惠條件是廉價的土地資源。“中國的城市化加速發展過程,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政府和農民土地使用權的不等價交換實現的,農民已經為這個過程付出了巨大的補償損失。”農民工權益問題和失地農民問題都是與這種不協調的城市化相伴隨而產生的。
侵害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權益的低工資出口模式,在緩解短期就業壓力的同時,卻損害了農民的長期發展能力。因為農民工的收入低,所以他們不能真正轉變為市民,只有象候鳥一樣在城鄉之間流動。維持生存從事的勞動得不到培訓和教育機會,他們的人力資本幾乎不會升值反而會隨著健康和年齡狀況而貶值,他們最終的歸宿仍然是農村。這樣的勞動力轉移方式反而使城鄉差距擴大,內需難以啟動,經濟增長乏力。這實際上是阻礙了城市化的進程,把“三農問題”長期化了。
(三)“三農問題”的緩解對中國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特別是在沿海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更加明顯。2003年、2004年我國的工資水平的增長幅度均超過10%,達到12%左右。實際上,作為制造業勞動力的供給源泉,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在2003年以前一直低于6%,從
2004年開始增長加快,2004年為12%,2005年為10.85%。這正是我國開始解決“三農問題”、統籌城鄉發展的題中之意。
據德國《財經時報》報道,從1998年至2004年,我國平均工資的年增長率高于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這表明,我國的勞動力成本不但一直在上升,相對于其他亞洲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也在不斷縮小。如果城鄉差距繼續有效地縮小,農民收入提高,制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很可能繼續上升。這對于多數依靠廉價勞動力簡單加工出口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但是要認識到,工資水平上漲是經濟增長中必然伴隨的規律性現象。那些無法承受工資上升而撤資或倒閉的企業,一般是奉行超低成本,侵害勞動者權益最嚴重的,它們的被淘汰有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轉變。日本通商白皮書發表的數據顯示,亞洲國家和地區平均勞動力成本在產品價值中所占的比例為4%,而中國則為3.5%。這說明盡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快速上漲,但從亞洲的整體水平上來看依然處于較低的位置。工資成本的升高對目前這種主要依賴價格競爭,出口加工組裝低端產品,依靠FDI參與國際分工體系的對外經濟模式來說,確實存在著潛在的威脅。但是從轉變產業結構和對外經濟模式的角度看,又是一種促進作用。
三、低成本出口經濟增長模式的可持續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的增長,而且正日益融入到全球經濟體系中。2005年我國成為世界貿易第三大國。2006年進出口總額為1760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其中出口9691億美元,同比增長27.2%。即使人民幣匯率自2005年7月以來一直在升值,也沒有對出口帶來多大的影響,相比同期世界貿易10%的增長率,我國出口增長令人側目。據海關統計,無論是進出口額還是貿易順差額,外商投資企業都占絕對比重。2006年1-8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貿易順差高達494.7億美元,占貿易順差總額的52.3%。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凈出口對我國GDP增長的拉動力逐年上升,2002-2004年,從1.3%增長到9.1%,2005年更是增長到23.7%;2005年我國外貿依存度為70.8%,出口依存度為64.5%,不僅高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也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說明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已呈現出明顯的外需拉動型特征。
國家經濟競爭力的提出隱含著經濟民族主義的視角,“就是在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在力圖加強自己的經濟實力,以便在與他國的經濟往來和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并從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獲得更大的利益。”企業的競爭力容易衡量,主要看它在行業或區域內的贏利能力,而國家的經濟競爭力涉及一個“按照國界加總”的問題。如果過于重視市場分額,結果可能出現眾多弱勢企業所組成的“強大的”國家產業的怪現象。例如,中國是紡織品和服裝的最大出口國,更是石油的進口大國,卻沒有這些商品國際市場定價的話語權。“賣啥啥便宜、買啥啥貴”的尷尬并不僅僅是因為“大國”的身份。可見出口額或貿易順差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國家的競爭力。
(一)我國在國際貿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我國在國際生產價值鏈的低端進行數量擴張的同時,獲得的利益卻“薄如蟬翼”。從海關統計并使用拉斯帕爾公式編制的貿易條件指數看,1993―2003年我國整體貿易條件下降了12%。從價格比看,我國出口價格指數上升4%,進口價格指數上升19%,貿易條件惡化。我國大量的企業缺少品牌、技術,產品差異程度低,價格競爭使得他們的利潤空間極小,大的出口數量卻與小的利潤率并存。比如,中國生產全球70%的DVD,每臺出口售價32美元,交給外國人的專利費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國只賺取1美元利潤。一臺售價79美元的國產MP3,國外拿走45美元的專利費,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國企業所得的純利潤只有1.5美元。
(二)超低成本使中國商品遭遇貿易壁壘。用四面受敵來形容“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的處境并不為過。至2005年底,我國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而且發展中國家也頻頻對中國商品設置障礙。近12年來,3/5的對華反傾銷都是由發展中國家發起實施的。此外,針對中國的貿易壁壘形式也開始有新的轉變:繼以環境保護為理由的“綠色壁壘”(環境標準)之后,發達國家又把“藍色貿易壁壘”――國際勞工標準推上臺來。“藍色貿易壁壘”最典型的代表是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據估計,自1997年以來,我國沿海地區至少已經有8000家工廠接受過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審核,部分工廠因為沒有達到標準而被取消供應商的資格。然而正是跨國公司追求中國低成本的動機,加劇了中國勞工權益受損的程度。
(三)廉價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侵蝕了中國企業的創造力,阻塞了技術革新的動力。中國每年從農村涌出的數以千萬計的廉價勞動力大軍,讓很多企業不必在技術革新上花費太多心思,就可以賺取高額利潤。既然多用些工人就可以賺錢,又何必將錢投向技術創新這個風險巨大的無底洞呢?因為勞動力成本低,在增值率低、貿易條件惡化的前提下,企業仍然能夠維持一定的總利潤水平。因此,企業(特別是加工貿易企業)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和效率的動力就不足,甚至將國外的落后淘汰工藝技術轉移到中國來。
(四)低成本發展模式加劇了中國人力資本的流失。現在由于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別說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是擁有高技能的創新型人力資本,其在國內的工資報酬與國外相比也是偏低的,這樣導致大量的高技能人力資本流失。據調查,2001年北京大學本科生畢業后直接出國留學的有831人,占畢業生總數的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國,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長了9個百分點。在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的今天,人才的流失可以說是最嚴重的損失,因為這樣會損害國家的財富生產能力,拉大國家之間創新能力的差距。
過分依賴低成本的價格優勢參與國際競爭,經濟必然會變得脆弱:一方面,價格競爭給本國企業增加的收益小于外國消費者增加的福利,相當于資源被廉價地從國內轉移到國外,同時導致本國經濟增長過分依賴于貿易伙伴國的需求支撐。另一方面,過低的利潤空間和勞動者工資收入,導致了我國在為其他國家提供廉價消費品的同時,本國的內需啟動緩慢而困難,形成對投資和凈出口增長的路徑依賴。目前這種外向經濟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
四、改變低成本增長模式應該--與解決“三農問題”協調互動
經濟增長的根本目標是什么――6該是人自身的發展。如果經濟增長不能給人民帶來福利的增加,不能提高人自身發展的自由選擇,那么這種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國際經濟競爭力也是為促進經濟增
長――增加人民福利而服務的。目前的這種成本優勢,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整個社會發展的價值目標和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是對國家人力資源的粗放使用和浪費,因此轉變外向經濟發展模式勢在必行。而“三農問題”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必須解決的難題。如果將這兩者分割開來解決,必然會面i臨困境:(1)若單獨依靠政府的措施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土地征用價格,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三農問題”。但是長期來看,財政無力負擔龐大的農民增收任務,違反了經濟發展的一般趨勢。孤立地解決“三農問題”根本沒有可行性。(2)轉變低成本的對外經濟模式,就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促使產業升級。僅僅依賴國家的產業政策,只能從形式上起到效果,企業仍然會走低成本、低利潤的數量擴張模式。如果單獨加大維護城市工人權益的力度,提高工資福利而不解決“三農問題”。雖然可以迫使企業進行轉型,但是,在農村落后的情況下,城鄉收入差距必然更加擴大,農民大量涌入城市制造業,在如此豐富的勞動力供給之下,工資必然會降低,勞動密集型的低端加工企業仍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對外經濟模式的轉型失敗。
因此,本文認為,改變發展模式與解決三農問題應該、也可以相互協調,同時推進。
(一)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和福利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互動
國外對中國持續增長的投資,不僅僅是看中了中國的低工資,還有其他的政策成本。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認準了中國這個潛在的大市場和經濟起飛階段的高投資回報。日本經濟專家指出,盡管越南、柬埔寨等國家職工的工資比中國低,但經濟發展水平遠遠低于中國沿海省份,基礎設施、勞動力素質、資金以及市場等遠遠不及中國,絕大部分企業不會僅僅為了差距不是很大的勞動力成本而不在中國投資。工業化的進程需要穩定的產業工人隊伍作為支撐,“民工荒”的出現恰恰發出了一個信號:不可能依靠流動性強、素質較低的農民工來長久支撐國家的工業化,必須把剩余的農村勞動力轉變成真正的產業工人。因此,提高產業工人工資和農民收入不會對投資產生大幅的影響。相反,還有助于農民工真正實現城市化的轉變,城市農民工的收入提高了,才有條件真正轉變為城市居民,這樣才能避免“貧民窟”式的城市化。
有人認為,新農村建設就是構建“高福利、低消費”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當前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即使有一部分農民工無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而回到農村,也會過上比較穩定的生活。農村是他們可以回得去的家鄉,從而成為調節勞動力供給的“蓄水池”。另一方面,由于農村生存狀況的改善,進城農民工不會再接受極低的工資報酬,也促使企業提高工人的報酬和福利,積極開發或引進先進技術,生產差異產品,不再安于在低附加值環節上依賴低成本而獲得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畢竟我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只有企業按照競爭規則自行作出的選擇,才能帶來真正的產業結構的轉變。
(二)提高農村人口的素質和人力資本是改變比較優勢的必然選擇
“李昂惕夫之謎”的一種令人信服的解釋,就是將人力資本和勞動力加以區分――美國出口的是人力資本密集型產品,符合美國人力資本豐富的要素稟賦。而人力資本并不象自然資源那樣外生給定,是可以通過教育培訓而獲得的,所以又被稱為“獲得性稟賦”。
要扭轉我國的比較優勢,不是短期的問題,而是戰略問題,因此必須從根本上入手。雖然一個國家的資源稟賦狀況是動態可變的,特別是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由于要素在世界市場上的流動性增強,國家的比較優勢改變就更加容易些。但是,相對于資本、技術要素來說,勞動力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性很差。特別是沒有技術的勞動力,他們的國際流動受到的限制更多。所以,世界上的資本和技術需要尋找廉價的勞動力,就必須到中國投資或定單生產。因為只有在中國,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才可能如此之低。中國低技能勞動力規模如此龐大,即使吸引了再多的資本和技術,也無法扭轉廉價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因此這種勞動密集型主導的產業結構具有路徑依賴特點。
唯一可以選擇的途徑就是把我們現在的低技能勞動力轉變成高素質的人力資本,變勞動密集型優勢為人力資本(技術)密集型優勢。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努力方向應該是加大對農村的教育和衛生保障投入,這些措施必然能夠提高農村人口乃至全國人口的整體素質,增加人力資本。比如,可以將農村的9年義務教育轉由國家財政負擔,并且在初中或高中階段,面向農村學生,著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把一部分無法進入大學的農村青年培訓成有技能的制造業工人后備軍。
(三)“三農問題”的解決有助子提高中國經濟的自主增長能力
篇4
[關鍵詞]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存在問題;有效解決途徑
中圖分類號:TM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5-0314-01
作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其中公共產品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經濟資源與社會資源,在三農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在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非常不足,這也極大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而在我國政府仍是主要的公共產品提供者,所以我國政府必須努力加大在農村建設方面的各項資金投入,同時積極創新融資方式,努力拓寬融資渠道。
一、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融資中的存在的問題
(一)國家財政投入不足
從新型政府管理的理論知識方面來講,國家各級政府的財政投入是當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主要資金來源。尤其是近些年來,為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財政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的投入持續擴大。但即使這樣,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的政府財政投入在農村整個GDP中所占的比例還是遠遠比發達國家低。從整體上講,目前國家財政在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融資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同時,因為國家財政主要利用國家財政撥款與國家資金補貼的方式來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提供資金支持,這些資金必須經過多級政府部門才能自中央到達基層政府,其間就很容易發生各級政府部門擅自截留資金或者私自挪用資金的問題,從而導致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國家財政支持到位率低,真正用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上的資金是少之又少[1]。
(二)農民集體投資有限。
農民集體投資也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融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要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農村,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我國的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的經濟收入還是比較低的,所以他們集體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的投入資金是非常有限的。
(三)農村金融服務質量差
農村金融服務作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完善的農村金融服務機制可以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用于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然而現階段,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極為緩慢,農村金融服務質量差,一般都存著金融產品單一,金融機構工作效率低,金融體系不健全的缺點,從而導致農村資金不斷大量外流、農業擔保發展滯后的問題。
二、解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融資問題有效途徑
(一)增強國家在農村各種基礎設施上的資金支持
要增強國家在農村各種基礎設施上的資金支持,政府必須適度調整自己的財政支出結構與財政投資方向,財政支出分配中的”重城鎮輕鄉村”狀況必須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從而不斷增加政府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的融資力度,加快廣大農村地區的基層財政體制改革,健全與完善政府財政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的持續投入機制,依據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原則,進一步健全“城鄉一體化”的現代社會公共財政體制,持續增強國家財政在農村公共產品供上的各項投資性支出,并將受益范圍擴至全國的農村基礎設施,避免單個地方受益。另外,明確劃分各級政府所享有的事權范圍,對公共產品供給的各項供給責任進行合理分配。依據效率原則和公平原則,廣大農村地區的各項基礎建設資金供給應當由中央政府進行資金劃撥。對于例如交通設施、供電設施以及通訊設施等一些明顯帶有“外部效應”的大規模、區域性設施,則主要從地方財政中劃撥,同時中央財政給予適度的補助。而對于一些鄉間公路、鄉鎮水利工程等受益范圍較小的各種農業基礎設施,則由地方政府獨自出資[2]。
(二)調動農民集體投資的積極性
農民集體投資雖然有限,但是只要充分調動農民集體投資的積極性,還是能進一步擴大農民集體投資額,增加農村公共產品入的。為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盡力在農村實施一事一議”的制度。雖然該制度在實踐中有一定的自身缺陷,但仍然是現階段解決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融資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一事一議”制度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廣大農民所具備的的知情權利、各項參與權利以及相應的管理權利與督查權利等進行保障。只有這樣才能全面調動我國廣大農民的投資積極性,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參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各項融資活動。同時政府也要對農民參與公共產品供給的投資行為進行鼓勵,并制定出相應的支持政策以及各項鼓勵措施,給予相他們一定的的稅收減免。另外,政府還要不斷改革與農村基礎設施有關的各種產嘀貧齲在投資人即是受益人的基礎上,明確規定農村基礎設施的產權。
(三)完善農村金融服務
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一般包括政策性金融服務、商業性金融服務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務。它們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現代化農業的迅猛發展,我國農戶的金融需求也向多層次性變化,為此農村金融服務必須改變以前金融產品單一,金融服務機構工作效率低、金融體制不完善的缺點,不斷革新金融內部體制,推出更能滿足現代農村金融需求的種種金融產品,從而避免農村資金外流,增加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政府必須全面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各種優勢,大力引導商業性金融服務機構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務機構支持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融資活動。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投融資問題對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普遍供給不足,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在融資方面存在著國家財政投入不足、村民集體投資較少、農村金融服務單一等問題。為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解決途徑,從而有效解決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投融資問題,增強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持續有效供給,為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篇5
㈠縣概況
1.1位于省市東部渭河流域。西漢時此地為京官右的封地,唐時借漢官名作縣名沿用至今。面積751平方千米。轄15個鄉鎮,205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人口44.8萬。縣轄城關鎮、天度鎮、午井鎮、絳帳鎮、段家鎮、杏林鎮、召公鎮、法門鎮、南陽鎮、上宋鄉、揉谷鄉、太白鄉、黃堆鄉、建和鄉、新店鎮。耕地4.92萬公頃。耕地4.92萬公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煙次之。是我省麥、棉主要產區之一。縣是農業大縣,是國家確定的糧食生產大縣和省糧食、油菜、生豬、蘋果、辣椒、秦川牛等生產基地。建成“噸糧田”10133公頃,水果總面積7333公頃,蔬菜面積1067公頃,辣椒2800公頃。縣北有天然林400余畝,以山楊、櫟類為主。經濟林有蘋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種植藥材主要有白術,生地、大黃,黃芪等,野生藥材主要有防風、黃苓、蒼術、柴胡、地榆、酸棗、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馬、騾、驢。“秦川牛”、“關中驢”廣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鄉鎮。有野兔、錦雞等野生鳥獸10多種。工業有農機、電機、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廠。
1.2人口
轄15個鄉鎮,205個行政村,22個居委會。人口44.8萬。
1.3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指標
關于我們縣總經濟收入,到目前為止沒找到近兩年的任何可參考資料,但就我本人來看我們的的確確是個經濟相對落后于其他兄弟縣的窮縣,缺少支柱產業,農業灌溉面積較少,農民收入普遍較低,農民生活相對較困難。
㈡縣“三農”政策落實情況
2.1“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在過去暑期三下鄉的過程中,就在縣開展了“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他們向廣大過往群眾發放中央“三農”政策相關資料,向他們介紹中央“三農”問題的相關知識,同時他們還開展了有關“三農”政策的問卷調查。我們調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數據。得出三農問題需要再收入的宣傳。
2.2關于“三農”的問卷調查。我們自己又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能再準確的對以前的資料進行分析,我們共向過往群眾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們的問卷共有11道題,其中8道是選擇題,2道是填空題,1道問答題。8道選擇題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調查結果。在回收的109份問卷中,我們抽取其中的有效問卷98份。我們對這些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針對其中的四個問題)問題如下:
1)“三農”問題的“三農”是指:
a農民b農業c農村d農戶e農田
2)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項被取消了:
a農業稅b農業特產稅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
a看電視b聽廣播c別人告訴我的d政府宣傳的
4)對于國家出臺的相關“三農”政策,您支持嗎?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這些政策
統計分析的結果如下:
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正確數錯誤數正確率正確數錯誤數正確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623663.265%722673.469%561024821452111
通過上表中的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在縣,對于什么是“三農”,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對于哪一項稅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們在了解“三農”政策的途徑以及對“三農”政策的關注程度方面也存在著問題。再加上我們調查分析與走訪農戶,同時結合縣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問題所在:政府宣傳力度不夠,農民不是很了解“三農”政策;“三農”政策沒有很好的落實;“三農”政策的出臺對于農民朋友來說,他們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實惠;農民增收仍然很困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僅是縣的問題,更是目前我國廣大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要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我接下來將討論這個問題。
㈢認識與思考通過這一次的宣傳調查,我們對“三農”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認識到了落實“三農”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障礙。
“三農”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大問題,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它關系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敗。“農業興,百業興;農民富,萬家富;農村定,天下定!”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三農”問題,想方設法解決“三農”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
3.1加強“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切實貫徹落實“三農”政策。
篇6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農村金融體系
一、前言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農民入股,實行民主管理,為支持“三農”發展提供經濟支持,在解決“三農”問題上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但資金不足是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在加大對農業資金投放的過程中又會產生信貸風險過大、信貸質量不高等問題。因此加強信貸風險管理成為當前我國農村信用社重要課題。
二、我國農村信用社信貸現狀
2003年8月,國務院頒布了《試點計劃”來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省第八(市)試點。執行功能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的省級政府,已經從長期發展農村信用社和農村經濟考慮,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農村信用合作社。、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總資產4271600000000元。其中2500800000000元貸款(占全部金融機構11.6%),比上年增長47.9%,2005年底農業貸款占金融機構農業貸款的高達76.8%,存款余額3542600000000元(占所有金融機構,13.8%)比2005年底增長了57.2%。所有者權益235300000000元,142300000000元以上,2005年年底。2006年底,數據還顯示,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余額為386500000000元,其中有大量的不良貸款是不包括在內。
三、我國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的成因
所謂信貸風險是指接受貸款的個人或單位在款項到期時無力償還的可能性。信貸風險會導致農村信用社產生大量不良貸款,致使信用社信貸資產質量惡化,最終影響到信用社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功能。以本人工作所在地的信用社為例,該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管理體制不健全
農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員并不是由股東的指派的,而是由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進行任命。雖然目前農村信用社中有監理會等機構,但是在運行的過程中這些機構并沒有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對于各種制度的落實不到位,沒有履行監督的智能。加上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和風險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數農村信用社沒有建立科學的風險應對措施和風險防范體系,這些問題都會造成信貸風險。
(2)信貸人員自身素質不高
信貸人員的素質問題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整體素質不高,文化程度、業務水平無法符合信貸體系和信貸市場的需求。其二,業務能力不夠,難以快速有效地處理信貸問題。其三,職業精神缺失,思想不端正,只注重個人利益不關心信貸風險的防范工作。
(3)信貸工作服務對象的特殊性
主要的服務對象的農村信用合作社是“三農”。由于農業的特殊性,例如,生產周期長,生產過程是未知因素影響較大(氣象災害,人為因素),通常導致農村信用社的信貸風險。
四、防范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的措施
1、樹立內部人員信貸風險意識
農村信用社要進行有效的信貸風險防范首先需要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信貸風險教育,樹立信貸風險防范意識。通過教育和引導把信貸風險防范貫徹到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其次要建立內部經營機制與激勵機制。
2、建立完善的內部人員選拔和管理機制
在信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堅持“穩定、規范、調整、精簡、高效”的工作方針,建立和完善適應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特點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引進高素質人才。強化信貸人員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的培訓并培養信貸員的愛崗敬業精神。建立完善的信貸員選拔考核機制。在選拔中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面向社會全體人員擇優聘用。
3、提高信貸風險預估能力
提高信貸風險預警能力是有效防止信貸風險發生的重要手段。農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貸風險評估制度,對貸款單位的實際情況要進行嚴格的審核,評估其是否有足夠的還貸能力,從而決定是否進行貸款。同時農村信用社還要建立信貸風險預警制度,對社會環境以及內部環境進行有效監測,對可能發生的信貸風險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解決措施。
4、合理解決不良貸款問題
在農村信用社的信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不良貸款問題,合理的解決不良貸款問題是防范信貸風險問題的關鍵。一方面信用社要完善貸款擔保制度,對擔保人的實際財產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對抵押物品的價值進行準確的評估。另外一方面要加強對不良貸款的處罰力度,在舊的不良貸款問題上要采取逐步化解的辦法,在新的不良貸款問題上則要分析其成因,并勒令相關責任人追回。
5、推進農村信貸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新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立成為了農村信貸管理的趨勢。建立統一的信貸信息管理系統,使得信用社的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對信貸工作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討,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有關農村信用社信貸問題的資料和信息傳播到農民之中,使農民加強對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提高信貸還款的責任心。
結束語
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把解決三農問題當作頭等大事來抓,說明了三農問題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農村信用社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經濟支持,保證其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控制好信貸風險控制是農村信用社完善經營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提高農村信用社的經濟效益,促進其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作者單位:萊蕪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苗山信用社)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
三農問題始終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其中有關農業資源以及相關管理問題至關重要,在當代,我們的一個思想誤區就是要加大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力度就要大規模的開發農業資源,以至于導致許多農業發展的矛盾出現,在進行農業經濟開發時,解決當下的矛盾尖銳的農業資源問題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內涵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由來。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蘭召開的國際農業與環境發展會議中指出,農業的發展要采取一種維護自然環境和維持自然資源的方式進行合理發展,不僅要確保農業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同時又要滿足后代的發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農業永續性利用,對于水和其他動植物資源能夠不構成影響,在資源上、技術上、經濟上、、社會上都要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次會議是農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史稱FAO會議。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早在國際會議開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為響應FAO會議的發展要求,中國頒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明確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要保證農業生產率的穩定增長,在提高食物生產以及安全的基礎上,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改善農村發展現狀,保證和改善農業環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農業資源,尤其是針對相關生物資源以及可再生環境,要做到保護為主,利用為輔的發展理念。
3.近年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情況。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發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資源,同時又要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農業利用,在農業經濟可承載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經濟的轉換率,這種發展理念隨著十對于生態環境發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因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在當下得到普遍的認可和發展。
二、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在于發展。
經濟發展是我國發展的第一要義,因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就要注重發展,只有經濟發展才能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間的矛盾,尤其是農業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的主要支柱,是國民發展的剛性需求,同時,要指出的是,農業的發展要在滿足可持續的基礎上,主要做到農產品的質量以及數量的同步發展。
2.可持續發展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
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占國民總量的一半以上,同時農用土地面積占我國總面積的70%,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強調保證綠色發展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路線主要就從三農問題開始解決。農業發展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如在進行種植業時對于農藥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對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環境帶來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較為特殊,難以降解。在進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必須將生態發展放在首位,要以保護環境為主。
3.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施要通過合理解決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是我們當下所最為關注農業、農民、農村問題,也是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解決途徑之一,農業作為主要的發展途徑,也是減緩環境壓力的主要途徑,在進行三農問題的解決時,要進行合理控制農村的人口數量,努力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大力發展農村人口的素質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業,因此是農村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自覺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前提。
4.要進行合理保護農業自然資源以及生物資源。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最終目的在于合理的開發農業資源,將環境保護以及資源開發合理結合起來,盡量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作用,將農業發展與資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環之中,因而在資源開發中,要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完成生態的協調發展,以保證減少農業資源的污染。
5.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要體現在農業的發展方式上。
農業的發展方式是農業經濟進步重要的發展限制因素,合理的農業發展模式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在當下的農業現代化較為普及的今天,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質量與發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農業經濟方式上要選擇以農業科技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式。此外,在農業的發展方式上要選擇以農業增長的集約性進行合理分配,因為采用集約形式發展農業能夠減少污染的面積,并且便于進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發展主要特點
1.發展目標的多元化。
農業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展特點,其多元性主要體現在農產品的質量、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以及農業產出率等,同時也要滿足農業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方面結合,并將環境效益放在首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增加環境的污染。
2.生態發展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性發展所包含的內容有各個方面,其中在農業生態發展上所要表現出來的是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即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只有在發展農業時保證遵循自然生態規則,保持生態環境的平衡,保證自然環境的自我調節的基礎上應用自然資源,不破壞環境的生態調節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
四、結語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全面發展與進步的支撐和源泉,因而努力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體現在方方面面,本文針對其發展特性、發展現狀做了簡要的概述。
參考文獻:
[1]朱再清,張國忠.我國可持續農業發展的特點及技術體系的探討[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篇8
“三農”問題近年來成為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從黨的十六大報告到總書記的多次重要講話都涉及到了此問題,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這體現了我國黨和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高度的責任心。不僅政府重視,學術界也同樣高度關注“三農”問題,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策略。總結起來,筆者認為其中比較有建設性的有這樣兩類:(1)長遠途徑,也既是政策途徑,改革戶籍制度,降低城市門檻,結束城鄉分割分治狀況,實現城鄉一體化。這類策略主要是根據以往造成“三農”問題的制度原因,改變從前不合理的制度,給農民以公正的國民待遇。應該說這種策略可以從長遠上保證城鄉協調發展,是必須采用的。
但是目前“三農”問題的緊迫性不容許我們靠長時間的自然發展來解決,必須采取更為實際的、在較短時間內改變農業、農村和農民現狀的策略。(2)直接途徑,以增加農民收入核心,以農村城鎮化為目標方式,以科技興農為推動力,通過農民市民化,減少農村人口來最終實現富裕農民的目的。這是最為直接的解決“三農”問題的策略,也是當前最主要的工作。總體看兩類策略,都可以在一些方面解決問題,但是卻都沒有抓住問題的根源,就是“人”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發展農村也同樣離不開這個核心,就是要首先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這一切,都要靠教育。各種調查研究的結論及成功地區的經驗都顯示,發展農村教育是實施一切舉措的前提。無論是增加農民收入;還是城鎮化,或者是發展農業科技,減少農村人口等等,都要以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農村教育的發展為前提。
一、增加農民收入必須以發展農村教育為前提
一般來說,素質越高,能力就越強,收人水平也就越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素質和能力對勞動者來說,既是資本,又是生產資料。對當前的農民來說,其收入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農業收入;二是非農業收入。所謂農業收入又可以分為種植業收入,養殖業收入,畜牧業收入幾部分。無論何種產業,提高收入的途徑一靠技術來提高效率增加產量,二靠市場增加效益。因此可以說,高收入的農民都是既要懂技術又要能把把握市場的現代化的高素質農民。筆者在寒假期間曾到山東省莒縣浮來山鎮(筆者故鄉)的花農李某的花卉種植園做過調查。李某作為當地第一家嘗試種植玫瑰花的花農,如今事業已經初具規模,家里住的是二層小樓,還擁有一部小汽車用來代步。當筆者在2005年1月份來到該地的時候,由于天氣比較冷,當地其它花農的花多數都被凍死,而李某家花圃里卻是花團錦簇。原來,李某對玫瑰花的生活規律是非常的了解的,這一點使得他受益匪淺到,他的玫瑰花在情人節前上市時獲得了一筆豐厚的利潤。筆者還解到,李某的銷路也是異常的廣闊,不僅是山東省的各大城市,而且生意已經做到了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份,可說是生意通四海。同李某的交談中得知,李某現在對知識是十分渴求的,認為自己目前的成績都是來在家中書柜里擺著的幾摞書籍。我們從李某的實踐中可以看出,知識對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對農民致富的重要意義。而對農民來說知識的主要來源就是農村基礎教育。
農民的另一種收入是非農業收入,比如,從事非農產業。
農民進行非農業性的個體私營產業經營,政府一直以來是非常支持的。從事非農產業,對生產技術和市場行情的了解要求更高,對知識的要求也就跟高,這里不需多說。對大多數農民來說開辦個體私營企業一時并不是很現實,多數農民還是選擇進城務工的方式來賺錢,這樣既不用原始資金,又不需要承擔風險,對農民來說是比較現實的賺錢途徑。然而,眾所周知,進城務工的農民(又稱“農民工”)所從事的職業都是又臟又累而且收入還低的工作,即便如此,由于農民工數量眾多,這樣的工作對許多農民來說還是不好找。在城市里,“農民工”和所謂的城里人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群體,好的工作都為城里人把持,留個農民工的只有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戶籍制度的限制,居住條件的限制等等,但是這里面最重要的恐怕還是文化水平的限制了。由于體面的收入好的工作都是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就與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農民工無緣了。據一份對農民工收入情況的調查顯示,在同一地區的農民工中收入較高的是這樣幾類人,如:“懂一些英語”,“技術比較熟練”,或者是“人際關系比較好的”。對這些人的學歷調查證明,其中受過高中教育的占相當大的比重。從中我們看出,知識文化水平對農民工就業以及收入的影響。
總之,對農民個人來講,知識文化水平是決定收入的最重要原因;對農民整體收入的提高來講,發展農村教育是必然途徑。
二、加快城鎮化腳步,減少農村人口,教育是基礎
解決“三農”問題地另一條基本途徑是城鎮化,讓更多地農民脫離土地,由農民轉化為市民,從而減少農民人口,致富農民。促進農村城鎮化,可以根本上改變有限的土地承載過多的勞動力的矛盾,促進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以較低的成本和較小的風險實現農民在非農領域就業。城鎮化是從農村生活向城鎮生活的升級轉化過程,是農民非農化的過程,也是深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和發展非農產業,對農村資源進行深度開發的過程。城鎮化要求大力發展縣域工業和服務業,并讓農民離開土地,由第一產業轉而從事第二、第三或者第四產業。當然這樣的轉變同時就伴隨著農民本身素質和能力地轉變,因為只有知識水平以及素質能力地提高才能讓脫農以后地“農民”們適應新的崗位,真正實現減少農村人口,致富農民的目的,也就才能真正對解決“三農”問題起到實質地作用。我們不難看出,城鎮化需要的兩個條件,其一是發達的縣域經濟,這是農民脫農以后的承載體;二是農民本身素質的提高,這是城鎮化的必要條件,是保證城鎮化以后新農民們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前者這里暫且不去討論,至于后者,自然又回到了我們的話題———農村教育———當中。只有發達的農村教育,才能實質的提高農民總體的素質,才能為農村城鎮化創造先決條件。
減少農村人口還有一條重要途徑不應該被忽視,那就是農村學生的升學。如果說城鎮化是從面上減少農村人口的話,那么升學就是從點上一種途徑。不要忽視了這些“點”的作用,因為有時候“點”是可以起到帶“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高校大規模擴招,使得大學畢業生在城市的就業競爭非常的激烈;另一方面,國家鼓勵大學畢業生回農村創業,將來會給予很多的政策支持,再加上國家發展農村經濟的迫切,是未來的農村成為有位青年創業的最好的舞臺。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大批的大學畢業生回故鄉農村創業的盛況。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一旦回來,就會給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的知識和智力支持,會對縣域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幫助。當然,飲水思源,給這些農村大學生打下堅實基礎的是農村基礎教育,是我們現在亟待提高的農村教育。相信農村教育的發展必將會培養出更多更高素質的農村大學生,培養出更多可以帶動全面的閃光的“點”。
三、走科技興農的道路離不開教育的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論對于工業還是農業都是如此。我國農業落后的一大原因就是農業科技的落后。農業科技的落后具體表現為兩種,一是農業科研投入少,導致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落后于世界農業發達國家;二是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低,使已有的先進農業科技無法應用到實際中來。對于第一種落后,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對農業科技的重視不夠,投入少,還有農業科技創新的政策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而第二種的落后直接的原因則是農民自身的問題。由于我國目前農民總體受教育程度低,所掌握的基本的科學知識不足,導致農民群眾從意識上到對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事實證明,我國每年取得的約7000項農業科技成果中,轉化為生產力的只有30%———40%,遠低于發達國家65%———85%的水平,差距主要在智力支撐。有關資料顯示,上過4年學的農民的年產量比未上過學的農民的年產量高13%,即使沒有這些投入,前者也比后者高8%。早在1975年日本農業勞動者平均受教育為11.7年,荷蘭農民大部分達到高級中等專業農校畢業水平,德國的農業勞動力中54%受過至少3年的職業培訓。發達國家農村技術推廣人員與農業人口之比為1:100,我國僅為1∶1200,平均1萬畝耕地不足1名農村技術人員。這些數據的羅列使我們對農業發達國家的差距一目了然,那就是農民基本素質的差距。我們黨和政府提出的科技興農的戰略是針對我國國情的極有現實意義的選擇。然而科技興農的戰略方針得到落實還要依賴一個十分必要的條件,就是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當然實現這一條件,又首先要依賴農村教育的發展。
篇9
關鍵詞: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研究
三農問題是我國社會建設的基礎性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要想加快經濟發展,必須建立健全金融體制,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促進資金合理流動,保障三農發展的資金支持。所以,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是實現我國“三農”和諧發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一、農村金融理念
(一)金融的本質
“金融”一詞是指“貨幣資金的通融一般指與貨幣流通與銀行信用有關的一切活動,主要通過銀行的各種業務來實現如貨幣的發行、流通好回籠,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國內外匯兌的往來,以及資本主義制度下貼現市場和證券市場的活動等,均屬于金融的范疇。”從中不難看出,其實金融主要包含了貨幣的發行和流通,銀行的信貸以及證券的發售和購買。在現代商品經濟中,金融起著樞紐的作用。市場經濟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不同,市場經濟中的資金占據著主導地位,它能夠引導和支配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中,金融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它能夠通過刺激儲蓄和投資,來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同時,隨著經濟體系的不斷壯大,金融也隨之不斷壯大。
(二)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首先,金融對于現代經濟來說,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古典經濟學家認為,金融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貨幣成為了物物交換的替代品。當貨幣作為商業流通的通用工具時,商品之間的交換體現在商品和貨幣之間的交換,而不是體現在與其他商品之間的交換。現代經濟體系中,金融對于國家的宏觀調控來說,起著重要作用。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信貸收支、現金的收支和結算中心,對國民經濟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是社會經濟活動的樞紐。金融規律從根本上反應了經濟運行的真實情況,從中可以了解到經濟發展的問題和趨勢。并且,國家微觀經濟主體由于受到利率、匯率、信貸規模以及結算等金融手段的影響,從而能夠被國家利用相關的政策和手段來進行調控。這些調控政策和手段主要有央行的貨幣政策,貸款限額和利率以及國家投資刺激等。通過調節貨幣的供應量以及貨幣結構,進而調節經濟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刺激經濟的發展。其次,金融可以通過現代信用形式、手段以及工具實現其滲透擴散功能。在市場經濟系統中,各行業與各部門之間都有相互制約和滲透的機制,其中包括了財政機構和金融機構、中央和地方、國家和企業以及個人等。它們通過金融資產的相互轉換,加快了資金流動速度,擴大了資金流動空間,使得金融體系更加龐大,金融對市場的調控作用更加明顯。再次,資金的合理流動是金融機構的基本功能,它通過資產轉換來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現代社會生活中,貨幣是整個社會經濟的溝通媒介,任何一個經濟活動或者社會活動,都離不開貨幣的流通,它是價值轉換的重要體現形式。金融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金融環境,也只有良好的金融環境才能夠促進資金的流通,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從理論上講,居民儲蓄和投資之間的轉化效率越高,則經濟增長率越高。
(三)農村金融功能
1.農村金融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加大農村信貸業務以及推動農村資金流通,可以刺激農村消費增長,加快資金流通,為農村的各項產業建設提供相應的資金動力。同時,也加快城鄉結合建設,使得城市閑散資金能夠流向農村,促進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生產,將閑散資金轉變為生產資金,在使資金增值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農業的大規模發展。2.農村金融促進農村的資源配置。在商品經濟體系中,物質的分配和交換都是通過貨幣資金的分配和交換來實現的。農村金融作為農村貨幣和農村資金的流通平臺,在農村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農村金融機制改革,可以使一些農戶和企業手中多余的資金向缺乏資金來源的農戶和企業投資,不僅滿足了農業生產的資金來源問題,而且也使得資金得到增值,從而滿足各方的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3.可以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行各業也不再是封閉獨立的發展,而是在更為廣闊的市場環境中發展,這樣就使得行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加強我國農業金融機制改革,完善我國農業金融體系,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農業的競爭實力。并且由于我國農業有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從而能夠使我國農業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促進我國農業的良性發展。
二、農村金融支持
(一)農村政策性金融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設立保障了農村金融的政策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主要包含了糧食、油料的收購、儲備貸款;肉類、羊毛以及化肥等的專項儲備貸款;糧食以及農業副產品加工企業的貸款;還有糧食、棉花、油料的種子貸款等。其組織結構一般分為單元制和分支行制。其中,單元制主要服務于非農業部門,而分支行制則主要服務于農業部門。目前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是分支行制,最高級為總行機關,然后依次向下為省、市、區、縣級,每一級都設有各自的營業部門和辦事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實收資本、各項存款、發行債券以及央行貸款等。其中央行貸款是主要來源形式。
(二)農村合作性金融
根據《關于整頓和加強銀行工作的幾項規定》中的內容,農信社由中國人民銀行直接進行管理,是國家銀行設立在農村的基層金融機構。其業務范圍主要有傳統的存款和貸款。并且有些地區的農村信用社開辦了、信托、租賃、結算、擔保以及咨詢等中間業務。目前,我國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重心是關于產權的改革,加快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股份制改革進程,首先應該加強對城區以及城鄉一體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的農村信用社進行股份制改革,再推廣到農村的其他地區。
(三)農村商業性金融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及農業改革,農村商業性金融體制得到快速發展。其中,主要的金融機構是中國農業銀行,它是我國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之一,是全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業務范圍主要包括人民幣業務、外匯業務、以及發行、兌換等中間業務。中國農業銀行的業務范圍十分廣泛,遍布全國各地,甚至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有業務來往。其強大的資金實力為我國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四)郵政儲蓄銀行
加快郵政儲蓄銀行改革是我國農村金融改革內容之一。隨著我國郵政行業的改革,在郵政儲蓄行業,逐漸建立起了健全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使得郵政金融業務更加能夠滿足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提高了承擔金融風險的能力。使得郵政儲蓄銀行逐漸成為一個資本充足、運營安全并且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同時,通過與其他商業銀行的合作,在職能上與其他商業銀行形成互補關系,促進我國農村金融的建設和發展。
(五)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建立為我國農村金融的建設注入了新鮮血液。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多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為傳統的農村金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且使農村金融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首先,它一定程度的完善了我國農村金融體系,激活了農村金融市場。其次,為“三農”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使得城市資金開始流入農村,使得農村建設擁有更加雄厚的資金來源,促進農村建設和發展。最后,為農村金融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激發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創新活力。
(六)農村民間金融
在農村發展過程中,制約非農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沒有相應的資金支持。由于農村民間融資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農村民間金融機構得到快速發展。農村民間金融在金融體系中有其獨特的優勢。首先,一定程度上健全了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服務體系,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其次,打破行業壟斷,使得農村金融市場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第三,農村民間金融能夠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促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第四,農村民間金融相對交易成本低,并且操作簡單,不需要辦理繁雜的手續,使得金融交易效率要比一般的國有金融機構要高。
(七)農業保險
農業保險指的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由于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的發生而遭受經濟損失提供相應保障的一種保險。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影響巨大,農戶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害怕自然災害或者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往往不敢擴大經營范圍。農業保險的設立,往往能解決農戶的這種顧慮問題,使得農戶能夠放心的進行農業生產,并且保證農戶的相關權益,使發生事故時,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三、金融支持下的“三農”發展
(一)“三農”發展含義
“三農”指的是農業、農村、農民。同理,“三農”的發展指的是農業、農村、農民的綜合發展。由于我國農業人口占了多數,所以農民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社會的基礎問題,同社會發展和穩定具有直接的關系。“三農”問題也直接關系到我國國民素質,以及我國社會穩定和國家富強。對我國建設者來說,只有充分認識“三農”的具體含義,才能夠切實的處理好“三農”問題。
(二)“三農”問題
根據“三農”定義,“三農”問題主要包含了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農民問題。1.農業問題。雖然我國現在大力發展工業化,工業化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國人均耕地少,環境污染以及水資源缺乏等原因,導致我國農業發展出現一些問題。農業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礎,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加快農業金融體系改革,促進農業發展是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內容。2.農村問題。農村是農民生產生活的聚集場所,其基本特征為,把耕地作為主要生產對象,同時主要的生產方式是栽培農作物和飼養牲畜。并且,一般農村地域比較廣泛,農民的生產空間范圍一般比較大。目前由于社會、環境、經濟等因素,導致出現農民生產空間逐漸減小,農村耕地面積嚴重不足,農村人口流失嚴重等問題。從而制約了農業的發展。3.農民問題。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農民作為我國的經濟主體之一,具有經濟主體的共同特點,但是也具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農民不同于其他的經濟主體,主要生活在農村,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其次,受到我國傳統農業文化的影響,在思想和行為上有具有一定的特色。
(三)農業發展和金融需求
農業生產具有不確定性,首先,農業生產周期較長,一般需要一年或者半年時間,這使得農業生產不具備良好的可調整性。并且,受自然環境影響大,生產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比較多。其次,農產品不易儲存,而且儲存環境要求苛刻。最后,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環節薄弱,很多農業生產不能根據市場實際需求進行,導致農產品滯銷問題的出現。這些都導致一些商業性的金融機構不愿意與農業經濟對接,使得農業生產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再加上環境惡化嚴重,導致農業的發展雪上加霜。
(四)農業現代化的金融需求
農業現代化建設指的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經營方式從事農業生產工作,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的現代化建設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首先生產機械化需要資金來購買必要的生產機械,從而提高生產的效率。包括優良種子的購買以及擴大生產規模,都需要強大的資金來源。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可以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資金環境。
(五)農村建設的金融需求
在我國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嚴重資金不足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財政支出不足。雖然我國財政上對農村建設的專項撥款逐年增多,但是,以我國農村建設在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來看,財政支出水平依然比較低。其次,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其中包括農村的教育、醫療、水利、道路以及社會保障。特別是農村教育水平比較落后,導致在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上缺乏必要的專業人才,使我國農業生產專業水平不高。
(六)城鎮化建設的金融需求
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我國城鎮化建設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是整體水平還比較落后,這與城鎮化建設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脫不了關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我國城鎮化的建設。首先是鄉鎮企業的發展。資金短缺一直是鄉鎮企業發展瓶頸所在。所以加快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能夠為鄉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其次是非農產業的發展。在城鎮化建設進程中,非農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國城鎮非農產業一般規模較小,缺乏必要的資金來源,這就要求對金融體制進行改革,降低農民貸款門檻,支持非農產業的建設和發展。
(七)農民的個人借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的資金需求量不斷增大,但是由于資金需求缺口比較大,沒有專門針對農民的金融機構和政策,以及農民貸款成本高等現象導致農民貸款難,農民的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這就需要健全農村金融機制,建立相關的機構,完善農村金融體系,從而降低農民貸款門檻。
(八)加強農村金融政策建設
首先應該加大農村資金的投入,目前,農業現代化建設、非農產業的發展以及城鎮化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建立相關政策,一方面需要積極的發展資本市場,從而拓寬農村金融的資金渠道。另一方面要推動和鼓勵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從而發揮農村民間金融的優勢。其次,需要加強農村金融管理,進而優化農村金融生態。健全的金融管理體制能夠促進良好金融環境的形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逐漸完善農村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通過通訊、電子信息等現代科學技術,建立健全金融服務網,使之更好的服務農村金融市場。最后,要健全農業保險體制,農業生產受自然環境影響巨大,只有建立健全的農業保險體制,才能根本上保障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四、總結
“三農”問題是我國社會發展建設的根本問題,要想處理好“三農”問題,首要的任務就是保障“三農”建設的資金來源。加快農村金融體系建設,鼓勵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加強建設農村民間金融以及農業保險,從而形成完整的農業金融網絡,為農村信貸、儲蓄、資產轉換以及資金流通提供良好平臺,保障農業建設、農村建設以及農民生活水平建設的順利進行,推動我國城鎮化建設和發展,提高我國社會的現代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安青.金融支持三農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J].財經界,2015,(36):11,15.
[2]金融支持“三農”發展力度加大[J].農業知識(瓜果菜),2014,(7):52-53.
篇10
關鍵詞:“三農” 新農村 城鎮化
我國的“三農”問題由來已久,進入新世紀以來,縣政府為促進我縣農村發展,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我縣各地紛紛響應,并采取積極的政策支持這一活動。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是相輔相成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于解決我縣三農問題,促進農村發展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我縣“三農”問題的內涵。所謂“三農”|問題,就是農民、農村和農業問題的總稱。其中農民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民的收入增長緩慢,在社會保障、醫療保健、住房、福利等各個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以及農民經濟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農村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低下,與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農業問題則主要表現在缺乏專業化分工導致生產低效率,傳統農業并沒有得到根本改造,缺乏競爭力等。
要想改變我縣農村落后現狀,必然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城鎮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容: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其中生產發展是中心,是實現其他要求的物質基礎,生活寬裕是基本尺度;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體現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環境的雙重要求;管理民主則顯示了對農民群眾政治權利的尊重。
我縣南部屬于大別山革命老區,山地多,平地少,交通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落后;中部以丘陵為主,交通不便;北部以平原為主,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較好。由于我縣長期的城鄉分割政策,導致城鄉之間協調性差,傳統的制度約束功能仍然存在,阻礙了城鄉的融洽,強調行政催化作用,缺乏產業支撐,城市服務能力滯后,政府在推動城市化過程中,忽視了內在功能完善,由于南部山區交通不便,中部丘陵地區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導致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
推進我縣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的政策思路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我縣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與、少許、放活的方針,加大惠農支持力度,夯實農業農村基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1.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效益,完善農產品市場機制與價格機制,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持保護政策,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引導農產品加工業產區布局,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支持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工資性收入。
2.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我縣北部平原地區,把發展糧食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代種業,加快農業機械化,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規模養殖,加快發展實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中部丘陵地區,以發展油茶、板栗、毛竹等經濟作物,發展萬佛湖旅游業,適當的發展種植業。南部山區大力發展林業,開發萬佛山旅游,紅色旅游。
3.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以萬佛湖、舒廬干渠等水利為重點,大力增加投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推進農村小型病險水庫的加固建設,加快舒廬干渠、淠史杭灌區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曉天、山七、廬鎮等山區農村義務教育質量,推進舒城師范、舒城三中、舒茶職高、柏林職高等農村中等教育免費進程,加強舒城縣醫院醫療衛生服務網建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加大扶貧投入,加快解決曉天、廬鎮、山七、河棚等特殊困難地區的貧困問題,有序開展萬佛湖移民扶貧,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
4.完善我縣農村發展體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我縣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在依法自愿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探索解決我縣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新途徑。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堅持走舒城特色城鎮化道路,遵循城市發展規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嚴格管理,增強城鎮綜合服務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因地制宜,分步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