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災害如何防治范文

時間:2023-12-26 18:02: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暴雨災害如何防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暴雨災害如何防治

篇1

主要發災時段為5-9月,大面積、長時間、集中性降雨,是導致地質災害的主要誘因。因此,在降水時期,特別要加強預警工作,地質災害預防工作責重如山,事關百姓安危,要認真扎實地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堅持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堅持以人為本,確保人民生命安全。防災對策措施如下:

(一)加強組織管理和職責分工

為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扎實有序進行,避免發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事件,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鎮黨委政府決定調整充實鎮地質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以加強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和管理,負責防災救災中的日常事務。各村(居)發現異常,要及時準確地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領導小組在防災救災中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各村(居)成立了防災應急領導組織,組建搶險救災應急分隊。各村(居)主任是第一責任人,負責本轄區的地質災害預防和臨災救護工作。

(二)加強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工作

地質災害直接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要求各村(居)必須加大地質災害危害性的宣傳力度,大力普及如何鑒別地質災害及其發生前兆、如何預報避讓地質災害、減少和防止其危害等知識,提高廣大群眾對地質環境的保護意識,增強自測、自報、自防和自救等防御能力。各地應將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的群測群防“明白卡”發至受威脅的村民手中,向群眾通告,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網絡。

(三)強化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制度

1、領導小組工作上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確保信息通暢,上情下達、下情上報要及時,以便適時掌握雨情、水情、災情,為完善全鎮地質災害防御預案和防治措施提供正確依據。

2.汛前,制定切實可行的防御方案、應急預案。鎮值班人員須保持電話24小時暢通,且不得擅離崗位。地質監測點監測人員須做好監測工作,并記錄在案。

3.汛期,對存在潛在危害的地段派專人進行嚴密監測,特別是暴雨、大暴雨期間應加密監測,實行24小時值班監測。定期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災害點進行巡察和觀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點的監測人員應定期對滑坡和崩塌體等的巡查及觀察,汛期應加強巡查,應注意觀察地面裂縫的變化情況和房屋變形等情況,當發現地面裂縫突然變大或房屋變形等現象明顯加劇時,應及時發出警報立即將人員撤離。

4.明確臨災時的安全撤離路線,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將受威脅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

5.防汛緊要期,鎮沿河各項施工必須全部停止作業,確保安全度汛。

6.實行責任追究制。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防汛防災的有關規定,各村(居)要提高警惕,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做到措施到位,人員到位,職責到位,加強防范,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生地質災害時,應服從黨委政府的調度,全力投入搶險救災。

7.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各村(居)負責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防御和應急搶險工作;鎮黨委政府應當按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分工,做好相關的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工作。鎮安全生產辦負責牽頭組織盡快查明地質災害發生原因、影響范圍等情況,提出應急治理措施,減輕和控制地質災害災情。

篇2

關鍵詞:地質災害 概念 類型 防治

一、地質災害的概念及類型

地質災害:根據國務院394號令《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它具有兩大特征:一是必須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危害,二是必須與地質作用有關,二者缺一不可。

類型:主要由自然變異導致的地質災害稱自然地質災害;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則稱人為地質災害。按地質環境或地質體變化可分突發性地質災害與緩變性地質災害兩大類,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習慣上的狹義地質災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稱環境地質災害。按地質災害發生區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質災害,如地面沉降等。我們通常所講的地質災害主要為《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上明確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六大類。

二、如何科學應對當前地質災害防治的嚴峻形勢

我國為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地區,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數都是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防治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科學發展觀的落實,事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好這項工作人命關天、意義重大,因此切實有效防治地質災害,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地質災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群測群防,做好預警預報工作

突發公共事件多發于基層,有效排查、監測突發公共事件風險隱患,及早防范、化解事件苗頭,是提高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各級政府要緊緊依靠基層組織,充分發動群眾,大力開展防災救災基本知識的宣傳培訓,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公共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在防治中圍繞“從被動變成主動”這一要求,在預警預報上下功夫,創造“災前可預警、險情可處置、重點可治理”的主動防災條件,發揮其在預警預報中的重要作用,堅決避免事故發生。

(二)發揮天氣預報對地災預警預報作用

對由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的預防,雖然有天氣預報及地質災害氣象預報給人們提前告知,但由于天氣系統的復雜性,天氣預報及地質災害氣象預報的準確率目前不是很高,即使以后科技發展了也不可能達到完全準確,有時天氣預報有大雨或暴雨而實際上可能沒有,而有時天氣預報為小雨或中雨而實際則下了大雨、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后面一種情況的出現,所引發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來勢兇猛與突然,沒有及時預防或避讓,往往就造成較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因此,很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的建設與維護工作,強化地質災害監測,開展實際降雨量監測,一旦發現實際降雨量將要達到地質災害發生的臨界值,立即通知地質災害危險區的居民采取措施,及時預防避讓,減少損失。

(三)提高地質災害調查頻率和危險性評估

地質災害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但并非不可預測,地質災害調查的主要目的就是發現具有隱蔽性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發生基本上沒有規律可循,不知什么時候會發生地質災害,這就要求我們相關部門必須進行地質災害調查,通過提高地質災害調查頻率,保證地質災害信息預報的全面性,同時還應當因地制宜,對于地質災害多發區,還應當配備其他的技術手段對地質災害進行預測,以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指在對評估區進行地質災害調查的基礎上,分析論證工程建設區和規劃區各種地質災害的危險性,進行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提出防治地質災害措施和建議,并作出建設場地適宜性評價結論。加強對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估,切實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各項規定的落實,可以對多項地質災害種類涉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縫等,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的勘查和施工項目,分析得出危險性評估報告,為進一步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避免了地質災害帶來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或盡可能的將損失降到最少。

(四)建立地質災害動態監測系統

由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對地質災害應當實行動態監測。目前,由于我國各個地方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并未在全國范圍內所有地方都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系統,這就要求相關部門進行幫助、扶持。建立地質災害危險點和隱患點分類分級臺帳,通過動態監測系統的監測能夠及時發現地質災害的變化變形跡象,掌握其發生發展趨勢,采用全國統一的地質災害數據庫標準和基于GIS的地質災害監測信息系統,在災害發生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減輕地質災害對人民財產造成的損失。

(五)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

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內容可包括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地質災害的種類、防治、預報、報告制度,如何安全選擇村民住宅用地防范地質災害,在雨季如何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處理,災害發生時如何處置及應急救災等內容。各地可按當地實際情況,適時公開進行專題學習和培訓活動,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張貼宣傳畫等效方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努力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和搶險救災能力。

(六)要多渠道對地質災害防治投入,繼續加快地災隱患點治理或搬遷工程

各級政府和部門要發揮地質災害防治投入的多渠道,分步實施治理或移民搬遷,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有針對性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是與水利建設防汛防旱相結合。庫區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必須投入專項資金,解決好庫區邊岸失穩的問題,防止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二是與交通建設相結合。在交通建設過程中,特別是在地質災害多發的山區,一定要重視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加大防災工作的投入,若在選址階段,花費一定的資金,開展地質災害專項勘查評價,可以及早地避開災害隱患,及早地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防止造成的更大損失。三是與農村脫貧工作相結合。一些貧困山區,由于山高坡陡,地質條件較差,較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從實際出發結合山區脫貧工作,采取搬遷避讓的方法,是解除地質災害威脅的有效途徑。通過扶貧資金的渠道,優先安排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山村,分期分批整體搬遷、下山避災、重建家園,走出一條避災下山脫貧之路,取得“雙贏”的效益。四是與生態環境建設相結合。當前地質災害頻發,是生態環境失衡的惡果之一。因此,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遏制生態環境破壞,對于防治地質災害,減輕其危害,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結束語

篇3

【關鍵詞】城市水災 規劃建設 防災工程體系 科學架構

【中圖分類號】 TU98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1.004

近年來,我國城市水災頻發,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正常安全運行,并受到了媒體、公眾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城市水災包括城市洪災和城市內澇,很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城市內澇的產生原因和解決途徑,并各有建樹。城市水災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的重視和投入、社會和市民的期望值等社會因素,氣象條件等自然因素,防災工程建設等工程因素,工程設施的運行、調度與管理等管理因素和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等多方面因素。目前來看,政府的重視和投入、社會和市民的期望值等社會因素都期望減少和避免城市水災的產生,氣候變化等自然因素可以通過科學的預測體現在防災工程的建設標準之中。所以,筆者認為:建設高標準的防災工程設施是最關鍵且最重要的防災措施。有了高標準的防災工程設施,才能有效地通過工程設施的運行、調度與管理等措施實現防災減災的目的。為了科學規劃建設城市水災防御工程,抵御城市內澇,本文僅從工程的角度探討如何構架城市水災防御工程的系統科學問題。

我國城市水災的二元體系架構

人類從農耕社會逐步發展到現在以城市為中心的現代化社會,現代文明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壯大。城市是一個人口和社會財富高度集中的區域,為了提高城市的土地承載能力,城市從自然生態系統逐步轉變為人工生態系統,它的生態安全、排水安全和防災安全都依賴于相應的工程設施提供保障。目前,我國已經建設了比較完善的城市防洪工程和城市雨水排水工程。

濱水城市一般沿河、湖、海岸線等水體岸邊建設有防洪、防潮堤壩,相關河流水系建設有高標準的防洪水庫、堤壩和滯洪區以保護城市免受外部洪水的危害,城市防洪工程的設防標準與城市的重要性有關,設計依據是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在設防標準以下,防洪工程應保證城市的防洪安全。目前,城市防洪工程已經有比較完善的規劃設計標準體系和工程實踐經驗。

幾乎所有的城鎮規劃建成區范圍以內,都建有地下雨水排水管網或合流制管網,用來排除規劃建成區以內的暴雨徑流,保障城市排水安全。其作用是補償城市建設過程中對地表排水溝渠的破壞、提高排水能力、保護城市免受暴雨災害和為市民提供舒適的生存條件。城市雨水排水工程的設計標準、設計依據應符合城市排水設計規范。在設計標準以下,排水工程應保證城市的排水安全。目前,城市排水工程也已經有比較完善的規劃設計標準體系和工程實踐經驗。

城市規劃建設的防洪工程和雨水排水工程共同構成了我國城市水災的二元體系架構。城市防洪工程由水利部門負責,有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和高等院校、工程規劃建設的理論、技術標準體系以及運行維護機構。城市雨水工程由城建部門負責,同樣有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高等院校、工程規劃建設的理論、技術標準體系和運行維護機構。在兩個體系都正常運轉的條件下,為什么還會發生城市內澇災害呢?其原因是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偏低,經常發生雨水排水系統“失效”工況,而且沒有對超標雨水做出安排,任由超標的地表漫流雨水流到城市低洼地區造成內澇災害,而城市的管理者處于沒有任何解決之道的尷尬狀態。

2012年,由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完成的亞洲發展銀行技術援華項目“城市雨水管理與內澇防治”的咨詢報告全面分析了我國法律、機構、技術和投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研究發現,我國城市雨水排水設施設計標準偏低,超過雨水排水標準的內澇事件經常發生,且許多城市沒有對超標雨水產生的地表漫流做出相應的工程安排。調研發現,發達國家采用兩種方式解決導致城市內澇的超標雨水地表漫流問題:其一是建設高標準的城市地下雨水排水設施;其二是利用城市道路排除超標雨水,對超標雨水進行約束,設計標準可以達到“百年一遇”。我國的經濟處在高速發展之中,即將邁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值得借鑒,那么我們應采用哪種方式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呢?

我國一直以來都采用城市排水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的二元工程體系架構來解決城市的水災問題。2011年以前,主要采用排水管網工程排除城市雨水,沒有對超標雨水做出工程安排。傳統的思維方式是通過提高地下雨水管網的設計標準來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可以學習的范例有我國香港地下雨水排水工程“50年一遇”的設計標準、英國倫敦“30年一遇”的設計標準。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管網改造或重建的優點是沒有理論和技術方法方面的困難,而缺點是大范圍開挖對城市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管網沉積造成的運行維護費用增加,同時還應考慮地下空間利用等問題。因此,這種方式適合在新建城區進行探索。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1版)》首次提出“內澇”的概念,在《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4版)》頒布以前,一直將排水標準作為內澇的防治標準。因此,很多人將排水管網提標改造作為解決城市內澇的核心技術。《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4版)》從頂層設計角度,建立了涵蓋“源頭控制體系”“排水管網系統體系”和“內澇防治體系”的城鎮排水系統標準體系框架。根據該規范提出的體系框架,第二種建設與改造的方式是參考北美與澳大利亞等國家,建立城市排水、內澇防治和防洪三套工程體系架構,一并考慮城市雨水系統的防災問題。內澇防治的工程措施包括源頭的削峰調節池、利用道路縱坡排除超標地表徑流的行泄通道、建立大型調蓄設施以及城市內河、湖的排澇泵站等。

兩種解決方式的差別在于是將眼光局限于城市排水的范疇,還是從整個城市雨水系統的角度出發來構架工程系統。為深入探究,我們必須提高現有排水管網的設計標準,同時制定新的內澇防治標準,并且要與城市排水標準和防洪標準相銜接。

國務院2013年的《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為科學防治城市內澇災害提出了從規劃做起的基本要求。2014年1月1日頒布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為科學防治城市內澇災害奠定了法律依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4版)》為科學防治城市內澇災害制定了防治標準。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制大綱的通知(建城[2013]98號)》的基礎上,全國各地都在應用《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中提出的相關技術,積極編制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目前,海綿城市建設已經被提上城市排水防澇綜合規劃的議事日程。為了更好地將以上精神落實到工程之中,定義科學防治城市內澇災害的設計工況就十分必要。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出臺的《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通過海綿城市工程建設逐步完善城市內澇防治工程體系。”

由于城市內澇是最近提出的概念,城市內澇災害相關的基本概念一直困擾著工程技術人員和社會公眾,因此應進行深入研究予以澄清。城市內澇災害是城市水災的一種,城市內澇災害防御工程是城市水災防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城市水災防災工程體系

城市水災防災工程體系包括城市雨水的管理、排除和防止河水倒灌或洪水泛濫的一整套工程設施,這一整套工程設施是防治城市內澇災害的重要基礎條件。

為了實現城市排水(雨水)防澇工程體系防災、減災的目的,并考慮到定量化規劃、設計該工程體系,我國參考國際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本國具體實踐,按照雨水的流動方向,從上游到下游將城市水災防災工程體系劃分為5個單項工程:源頭控制工程(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部分)、雨水排水管網工程(小排水系統)、內澇防治工程(大排水系統上游)、排澇工程(大排水系統下游)和防洪工程。5個單項工程互為上下游關系,定量化共同分擔防止內澇災害發生的責任。

源頭控制工程。降落到城市規劃區范圍以內的降雨,在小區或街坊內產生地表徑流,地表徑流的量取決于用地性質和地表覆蓋種類。科學地規劃建設各種用地性質的雨水徑流過程,可以有效地控制進入雨水管網的流量過程線特性。

源頭控制工程采用調蓄或增加入滲等低影響開發(LID)和雨水利用典型技術,主要設計參數為降雨量(mm)。常用的設計調蓄水量為10~30mm,實際降雨量小于設計值時,源頭控制工程將所有降雨蓄存在建設小區以內。實際降雨量超過該工程的設計值后,該工程會失效,將產生向源頭控制工程以外的排水過程。

從原則上講,通過工程設施可以將全部的降雨滯蓄在進入雨水管網之前的地表徑流階段,但是,在大城市寄希望于通過源頭控制工程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可能是不經濟和不安全的。采用源頭削峰技術可以有效解決超過雨水排水管網能力的雨水外排問題,還應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雨水排水管網工程。在城市規劃范圍以內,都要求建設城市雨水管網,來排除設計重現期以內的暴雨徑流,以保證城市居民在降雨期間出行方便。降落在城市規劃區內的暴雨,產生地表徑流后,從建筑小區、工廠、學校、單位等區域設計地面流向道路,并通過道路邊溝進入設置在路邊的雨水口,之后進入地下雨水管網系統,雨水管網收集地表徑流以后排向下游的受納水體(排澇工程或防洪工程)。由于城市雨水管網的設計重現期與城市內澇防御工程設計重現期相比有很大差別,并且都比較低,所以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國稱城市雨水管網為小排水系統(minor drainage system)。在我國的規劃設計理念中,超過雨水管網排水能力的暴雨徑流可以暫時蓄存在地表低洼處,待暴雨過后或管網有富余排水能力時再排出,所以在超過管網排水能力的大暴雨條件下,一定會產生城市區域內積水問題。

根據推理公式法設計理論,城市雨水管網的主要設計參數是設計暴雨強度(mm/min或l/s.ha),常用的設計重現期為2~5年。如果將設計標準提高到30~100年,有很多新的問題需要探索,尤其是對下游排澇設施的影響。

內澇防治工程。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產生積水問題是一種自然現象,超過城市雨水管網排水能力的暴雨徑流聚集在城市低洼地區,造成一定經濟或財產損失,即產生內澇災害。城市內澇災害是一種發生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新的自然災害,是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確定城市內澇防治標準、建設城市內澇防御工程是保護市民財產和保證城市快速、安全運行的重要前提。我國原有的城市規劃設計理論不包含城市內澇災害防治的內容,所以內澇防治工程規劃建設是一種新的需求。為了科學構建城市內澇工程防災體系,《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4版)》列出了城市內澇綜合防治標準,設計重現期范圍在20~100年,遠遠高于城市雨水管網設計標準的2~5年。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均對內澇設計重現期做了明確規定。我國在此之前沒有專門針對內澇防治的設計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4版)》修訂增加了控制地面積水方面的內容,并規定了內澇防治系統設計重現期和積水深度標準,用以規范和指導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設計。

發達國家和地區均建有城市內澇防治系統,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國稱為大排水系統(major drainage system),主要包含雨水明渠、坡地、道路、深隧、內河河道和調蓄設施等。由于我國行政管理和專業分工與國外有一定的差異,排澇工程和防洪工程由水利部門負責,城市排水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由建設部門負責。城市內澇防治工程包括行泄通道和調蓄設施,其中行泄通道由道路和大排水通道組成,將超過排水管網排水能力的地表徑流排入下游水體。

城市區域內規劃設計的道路除了保障交通運輸的任務以外,還應承擔排除雨水的任務,即:排除自身產生的暴雨徑流、排除上游和周邊區域產生的暴雨徑流以及作為輸送超標雨水的行泄通道。雨水口和檢查井都設置在道路之上,源頭區域產生的地表徑流只能通過道路才能進入雨水管網,超標的暴雨徑流一般都聚集在道路之上,只能通過科學合理地設計道路的坡度和斷面才能及時排除。因此,道路設計方法的改進和創新是構建城市內澇防治工程體系的關鍵。

排澇工程。城市排澇工程是保證城市運行安全的工程設施,是城市雨水管網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下游排水通道,由河道和排澇泵站等工程設施組成,是保證城市雨水排水工程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正常工作的重要工程設施。

城市排澇工程采用與暴雨強度相關的排澇模數進行設計,設計標準一般為設計重現期20年,設計依據一般為城市或區域的水文手冊,主要由水利工程師負責設計。

排澇工程的設計水位超過城市雨水管網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下游設計水位,就會對城市雨水管網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排水造成頂托,影響排水能力。如果水位過高就會通過城市雨水管網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設施倒灌進城市規劃區范圍以內,形成嚴重內澇災害。

目前城市排澇工程的設計方法是從農田排澇實踐發展而來,排水時間等設計參數還應該從城市的需求來考慮,模型技術的推廣應用也應予以重視。

防洪工程。城市防洪工程是保障城市安全、保證城市免受洪水災害的工程設施,由水庫、河道和滯洪區組成。它是城市排水、防澇和排澇工程的下游排水通道,對城市內澇防治的作用非常重要。

城市防洪工程一般采用設計流量作為設計參數,設計標準一般為50年以上,設計流量通過對觀測河流的洪峰流量進行數理統計的方法確定,設計水位是城市排水、防澇和排澇工程的重要設計參數。水位超過洪水設防標準以后,所有的排水設施,包括城市排水、防澇和排澇工程都會失效,將產生嚴重洪澇災害。對此,應研究包括城市雨水排水工程在內的所有影響因素的水力模型,全面評估各種情況下城市的防災能力。

城市水災防災工程體系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

源頭控制工程、雨水排水管網工程(小排水系統)、內澇防治工程(大排水系統上游)、排澇工程(大排水系統下游)和防洪工程這5個單項工程共同分擔防止內澇災害發生的責任,5個單項工程缺一不可。目前,我國內澇災害頻發以及對內澇災害認識混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內澇防治工程缺失和整個系統的不完善。科學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城市水災防災工程體系,并建立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邊界關系,對于提高城市防災能力來說十分重要。

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系統的規劃建設涉及到城市防洪排澇、內澇防治、城市排水、低影響開發、雨水利用和合流制改造等多個研究領域,與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和環境工程密切相關。目前,由于各個領域的交叉銜接等問題,造成很多概念混淆。為保證我國排水(雨水)防澇系統的規劃建設工程實踐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筆者認為應通過學習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技術經濟條件,建設5個單元工程體系,依據中國國情建設城市水災防御工程規劃的體系架構。

內澇防治工程是城市內澇防災的主體。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系統包括城市洪水災害的安全處置、城市內澇災害的安全處置和城市排水安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片面追求發展速度以及地上、地下不和諧的發展傾向,導致了近年來中國城市區域內澇災害頻發,這不僅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對城市的安全運行和城市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構成了挑戰。在我國,城市防洪由水利部門負責,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城市內澇災害防治和城市排水由城建部門負責,已經建成的城市排水管網只能排除小重現期條件下的降雨徑流,能夠應對高重現期條件下內澇災害的防御體系幾乎是空白。城市雨水排水標準普遍偏低,雖然已經制定了城市內澇防災標準,但是缺乏相應的工程體系建設經驗,同時預警機制不夠健全、部門之間缺乏協調聯動等,暴露出了城市內澇風險管理體系的不完善。

各個單項工程的責任。由源頭控制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排澇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共同組成應對城市水災的工程體系,應明確它們之間的邊界條件,以便分清責任。

城市防洪工程的邊界條件是保證城市的過境河流和水系不泛濫成災,即:防止外洪威脅城市的安全,從流域層面保證河流行洪通道通暢,蓄滯洪區工作正常;從城市層面應保證城市安全,防止外部洪水泛濫進城。主要由地方政府的水利部門和國家水利部負責,國家和地方的防汛抗旱指揮部負責協調防汛、搶險和救災事項。

城市排澇工程是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排澇工程的設計標準是保證排除城市澇水的設計水平,是城市區域降雨徑流可能排入受納水體的限制性條件。

城市排水工程的邊界條件是保證在小重現期暴雨(一般地區2~5年)的條件下,城市區域不產生嚴重積水,不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行。主要由地方政府的城建部門(或水務局)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負責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

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邊界條件是保證在大重現期暴雨(一般20~100年)的條件下(與城市內澇防治工程設計標準有關),城市區域不產生內澇災害,不影響城市的正常運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上游邊界條件是城市排水工程,即超過城市排水管網排水能力的降雨產生的地表徑流進入城市內澇防治工程,下游邊界條件是城市防洪工程(排澇工程),即城市河流水系等所能夠接納的城市區域的降雨徑流水量。因此,城市應建設排除或蓄存超過排水工程排水能力、小于內澇防治工程建設標準的暴雨徑流的工程設施,保證在發生城市內澇防治工程建設標準以下的暴雨事件時不發生內澇災害。筆者認為,該項工程應由地方政府的城建部門(或水務局)和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負責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

源頭控制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排澇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5個單元工程體系構成一個完整的應對城市區域洪、澇災害的工程系統,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由于我國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無法效仿香港將排水、防澇、防洪三套工程合為一套,按照防洪工程標準建設同時具有防洪、排水和城市內澇防治功能的排水工程。我國現有的排水工程建設標準偏低,也學不了英、美等國建設高標準的城市排水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輔助建設部分城市內澇防治工程設施的方式。我國可以參照澳大利亞建設三套工程體系的經驗,結合我國具體實踐,創新性地構架中國防治城市區域洪、澇災害的工程系統,科學規劃建設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三套工程體系,即5個單元工程。

各個單項工程的相互關系。源頭控制工程、雨水排水管網工程(小排水系統)、內澇防治工程(大排水系統上游)、排澇工程(大排水系統下游)和防洪工程這5個單項工程共同承擔防止城市內澇災害發生的責任,5個單項工程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城市區域嚴重積水,并引發城市內澇災害或城市下游發生洪水災害。

城市附近的水利工程是城市排水工程的下游受納水體,目前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的設計銜接關系是水利工程的設計水位,一旦水利工程的實際運行水位超過設計水位,城市區域內的雨水就無法順利排入下游水體,就會產生由洪水引發的城市內澇災害。在大暴雨期間城市區域產生的大量積水就相當于流域的滯洪區,對削減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有一定好處。如果不加評估就增加向河流排放的洪峰流量,就會產生由城市內澇導致的下游洪水災害。

在規劃設計城市雨水管網時,應根據規劃用地地表情況確定徑流系數,因為該徑流系數決定了城市雨水管網的排水能力。如果在管網建成后改變了用地特性,增加了不透水地表的比例,就會出現由地表特性改變導致雨水排水管渠工程提前失效和實際排水標準變低的現象。

工程失效。當實際運行工況不能滿足設計工況條件,如實際的暴雨超過了排水和防澇工程設計的能力,或者下游受納水體水位超過了設計水位,都會導致排水(雨水)防澇工程失效。對此,應該建立評估方法和評估程序對城市產生內澇災害的原因進行科學評估,分清責任,對城市內澇災害造成的損失建立追責和問責機制。

規范標準的銜接問題

在源頭控制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排澇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5個單元工程體系中,設計標準的表述方式不同,大體可以分為3類:源頭控制工程采用降雨量;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排澇工程采用降雨強度,用重現期表示設計標準;城市防洪工程采用觀測洪峰流量的重現期。源頭控制工程只能計算出總調蓄水量,沒有數理統計的重現期設計標準概念,也無法計算出設計流量,因此對于高重現期極端暴雨事件的應對能力應慎重對待。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排澇工程都采用降雨的重現期來確定設計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范(2014版)》已經推薦采用年最大值法采集暴雨樣本資料,為協調3個工程的設計標準奠定了基礎。如果采用相同的基礎暴雨資料,應采用同樣的資料整理方法,則在相同設計標準條件下,暴雨強度值應該是相同的。城市防洪工程的設計標準與其他工程的標準不同,沒有對應關系。

采用年最大值法采集暴雨樣本資料,設計工況條件下假設有充沛的前期降雨,因此源頭控制工程設計調蓄水量對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和排澇工程的影響很有限。

城市防洪工程、排澇工程與城市排水工程和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設計標準銜接可以簡單地處理成設計工況的水位銜接,將來可以采用流量演算的方法進行流量通行能力的銜接。

結論

為了科學構架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結合我國國情和現行的規范標準體系,本文提出了5個單元工程體系架構的設想,并探討了5個單元工程的組成、分擔的任務、相互關系和設計標準銜接問題。

源頭控制工程以調蓄降雨量為設計參數,無法與排水工程的設計暴雨強度相銜接。

城市排水工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和排澇工程都采用設計暴雨強度作為設計參數,并且采用相同的年最大值采樣分析方法,設計標準和設計計算方法應進行協調,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總體框架下,應科學劃分5個單項工程的任務和上下游邊界條件,各個單項工程應完善其設計計算方法,并建立完善的監管體制,明確產生城市內澇的工程原因。

在5個單項工程中,除城市內澇防治工程是新的工程以外,其余4個單項工程都有比較完善的設計規范標準和技術方法,所以建立城市內澇防治工程的規范標準和技術方法體系是當前的重點和難點。

篇4

關鍵詞:城市內澇;原因;對策;樂安

中圖分類號:TV122文獻標識碼: A

城市內澇是指由于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造成內澇的客觀原因是降雨強度大,范圍集中。降雨特別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積水,降雨強度比較大、時間比較長也有可能形成積水。據統計,2008-2010年,全國有62%的城市發生過暴雨內澇,發生過3次以上暴雨內澇的城市有137座。最近幾年樂安暴雨洪災內澇問題日漸突出,嚴重影響了廣大市民的正常生活,有的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及巨大的財產損失。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極端天氣災害明顯增多,樂安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今后這種極端的區域性的強降水仍會不斷發生,甚至可能會更加頻繁。

1 城市暴雨洪災內澇原因分析

1.1樂安年降水量大,而且降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這是造成內澇嚴重的先天性原因之一。2007年8月20日24小時降水量188.9毫米,2006年7月8日14時46分一小時降水量61.2毫米, 2011年8月12日17時15分10分鐘降水量21.0毫米,這種高強度的降水極易造成城市嚴重的內澇。

1.2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劇,城市人口越來越集中,交通工具劇增,建筑群密集,引發地面自然滯、蓄水能力降低。(1)很多低洼地段和小型水體,如水塘、水池和水溝被淹沒,上面蓋起了房子。(2)原有的大量透水地面,如綠地、田園等,變成用混凝土、砌體或瀝青鋪設的硬質的、不透水地面或路面。

1.3 排水理念、設計方式陳舊,排水系統建設滯后,排水管渠、泵站能力不足,部分地區尤其是老城區建設標準編低。前期整體規劃沒有對城市的未來發展做出準確預測,排水管網的建設因此不可能做到科學、系統、

長遠。

1.4 職責不落實、應急預案不完善、管理協調問題突出。

2 城市暴雨洪災內澇對策探討

2.1暴雨災害的防治

當預計未來可能出現暴雨天氣時,氣象部門除立即上報政府及相關部門外,還要通過手機短信平臺、電話以及電視、報紙、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等媒體根據暴雨量級由低到高分別發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預警信號,以提醒市民加強防范。

2.2城市內澇防治

2.2.1對排水設施進行系統規劃,將水利與市政規劃設計相結合,從源頭編制雨水控制、利用調蓄設施的規劃,合理規劃建設用地,對于現有的內河道和溝塘等具有蓄洪、排澇能力的區域不要隨意填埋侵占,適當布置一些花園、運動場、停車場,還可以臨時滯蓄或排泄洪水,在道路設計上盡量減少地面硬化面積,多采用入滲型路面,增加綠地面積,不但美化環境,也可以增加雨水的下滲和含蓄。

2.2.2在今后的設計中不同地區應采用不同重現期,一些重要干道及市區中心等重要區域提高雨水管道的設計重現期,盡量取標準中的上限,與國際標準接軌,對已經建成的排水設施若有改造,應按照新設計的情況考慮。

不僅要提高排水系統標準,也要注重考慮標準的銜接問題,加強不同專業間設計溝通協調。另外如何將市政規范及標準與水利標準統一,而不是單獨從各自專業領域來考慮問題,這需要相關部門對這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研究,制定出統一的規范標準。

2.2.3針對開發建設區域內不同下墊面所產生的降雨徑流采取相應的措施,或貯存利用,或滲入地下,以達到充分利用雨水資源、改善小區生態環境、減輕區域防洪壓力的目的,是一項開源與節流并舉的措施。雨洪利用的形式一般有3類,即深入地下、攔蓄利用和調控排放。

2.2.4 城市排水系統中的很多排水設施,如管渠、檢查井、雨水口等,由于初期雨水攜帶的雜物比較多而極易使排水設施堵塞; 城市邊緣山體雨水進入城市排水系統更易夾雜泥沙,堵塞排水設施或降低過流能力,以致形成內澇。所以這些排水設施需要經常養護,清理雜物,定期維修,以保證排水正常,另外對已經建成多年的管道要定期檢查,嚴重破損的要及時改造,對排澇泵站及排澇閘也要經常檢查維修。

2.2.5 完善城市應對超標降雨的應急措施

為確保發生超標降雨時,積水時間短、退水快,不形成城市內澇。需要采取應急措施,制定應急預案,落實各部門責任,由相關部門建立相應預警應急隊伍,配備專門人員密切關注氣象預報,發出預警信號。同時,給應急隊伍配備用于積水排除的設施,一般包括: 水泵、臨時發電機組、軟管、起重機械等設備,在預警信號發出后隨時待命。另外對城市經常積水區域,應制定人員撤離與安置、重要建筑保護等相關預案。

3 結論及建議

不斷城市化及地球環境的繼續惡化帶來的極端惡劣天氣,特別是近年來暴雨及特大暴雨發生的概率越來越大,致使很多城市發生嚴重內澇,通過分析城市暴雨洪災內澇原因,根據目前國內外的一些相關研究淺談目前應對城市內澇的一些措施。

參考文獻:

[1]張維,歐陽里程.廣州城市內澇成因及防治對策[J].廣東氣象.2011,33( 3) : 50-53.

[2]孫繼松,王華.城市邊界層過程在北京2004 年7 月10 日局地暴雨過程中的作用[J].大氣科學.2006,30 ( 2) : 221-234.

[3]桑建國,劉萬軍.冬季城市邊界層風場和溫度場結構分析[J].氣象學報.1990,48 ( 4) : 459-468.

[4]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 暴雨災害[J] 暴雨災害雜志編輯部2012年第01期

[5]葉斌.城市內澇的成因及其對策[J].水利經濟,2010,28(4):62-65.

篇5

[關鍵詞]地方政府 地質災害 預防 投資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1-0305-01

1.地質災害的危害

地質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的、人為的或綜合的地質作用,使地質環境產生突發的或漸進有破壞,并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地質現象或事件。地質災害可劃分為三十多種類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誘發的稱為自然地質災害;由工程開挖、堆載、爆破等引發的稱之為人為自然地質災害。

根據2004年國務院頒發的《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覺的地質災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六種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六大地質災害有如下危害:

(1)崩塌因陡峻斜坡上的巖土體在策略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迅速崩落滾動,而后堆積在坡腳或溝谷,危害人類生命財產安全;

(2)滑坡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整體順坡下滑,對人類生命財產和各項社會經濟活動以及資源環境造成危害;

(3)泥石流多發生山區溝谷,因暴雨、冰雪融水或江湖、水庫潰決后的急速地表徑流激發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塊等固體碎屑物質,并有強大沖擊力和破壞作用的特殊洪流,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危害;

(4)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因自然或人為作用造成地表淺層巖土體向下陷落或開裂一定長度及寬度的縫隙,對人類活動區、社會經濟和環境造成危害。

在當當今“以人為本,實現中國夢”的大好形勢下,上述各類地質災害都嚴重制約著當地地方經濟的發展,如何預防這些地質災害的發生,已是發展當地政府經濟建設工作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2.地質災害對地方政府工作影響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地質災害按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

(1)特大型:因災害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的上.

(2)大型:因災害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

(3)中型:因災害3人以上10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

(4)小型:因災害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

在安全責任一票否決前提下,地質災害中人員傷亡數目事關重大,對地方政府工作影響權為重大。

3.地質災害的預防

3.1 普及防災常識

盡管《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頒發十年有余,但地質災害基礎知識普及工作還任重道遠。如何識別地質災害?如何避險自救等工作,不僅落實到相關部門,而且應當全面普及,力爭做到家喻戶曉防災基本常識,做到人人具備防災意識。

3.2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根據地質災害等級、處置要求和指揮權限,統一組織、指揮、協調、,調度專業救援隊伍及相關應急力量和資源,采取相關響應措施。

3.3 加大地質災害的動態監測

不僅要做好汛前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而且做好地質災害險情巡查;做好汛中檢查;做好汛后核查等工作;更要做好對各類地質災害宏觀調查工作。

3.4 提高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群眾的防災知識

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讓每個人都了解到災害所帶來的危害,使其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工作認真負責,加強對人民群眾的宣傳,使其知道災害發生的情況和出逃的方法,讓人民充分的了解到災害所帶來的危害和保護環境所帶來的好處。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避讓和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因此,提高相關人員專業素質和群眾防災知識是防災工作極其重要的艱苦長遠的工作。不僅地質災害高發區的居民要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在縣、鄉、村有關部門的配合下,事先選定地質災害臨時避災場地,提前確定安全的撤離路線、臨災撤離信號等,有時還要做好必要的防災物資準備。而且地質災害低發區也不能松懈群測群防工作。努力做到人人注意收聽廣播、收看電視,了解近期天氣等變化,掌握基本防災知識。

4.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分工及獎懲措施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五條: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的防治 經費,在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和財權的基礎上,分別列入中央和地主有關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制定。

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的治理費用,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違法行為都有權檢舉和控告。

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5.結束語

我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由于地域遼闊,所以發生的自然災害機率也就比較多,比如受到氣候的影響發生的坍塌,泥石流,滑坡,洪水,雪災等等;再有就是因地質影響發生的地震等。各類地質災害一旦發生,損失將非常慘重。因為地質災害不僅給當地經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制約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而且將引起有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因此怎么樣進行地質災害的預防和加大防治投資,使地方政府由被動性救災轉變為主動地防災、治災,對地質災害的重要程度及投資力度是擺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個需要非常重視的問題。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造福人民的工程,雖然國家帶有主導性質,但是因為地質災害有其地域性質,地方政府就應該更積極的去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取代國家在災害防治中的主導地位,做好防治工作,合理的使用自身的資源,充分把可以利用起來的都利用起來,提高效率,合理地分配地質災害資金的投資比例,不僅可以預防地質災害的現象發生,還可以使得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這是地方政府做實事、惠民心,以人為本,實現中國夢的最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 尚敏.基于GIS的三峽庫區忠縣岸段塌岸研究[D].吉林大學;2007.

[2] 閆冬梅;三峽庫區邊坡穩定性評價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武漢理工大學;2006.

篇6

關鍵詞:市政工程;雨水排水模式;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數量不斷加劇,過去傳統的雨水排水系統和模式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規模有待擴大,系統有待更新,很難發揮其有效排水的作用,在暴雨季節,很容易形成城市內澇的現象,具有嚴重性和復雜性,影響著人們財產安全。因此,如何優化傳統的市政雨水排水模式,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傳統市政雨水排水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城市強降雨時期,雨水排水問題一直影響著著我國部分城市的交通和人身安全,由于部分城市市政雨水排水模式落后,導致城市排水系統很容易癱瘓,同時面臨著許多問題。

(一)導致水資源浪費

雨水作為一種寶貴的水資源,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能夠很有效的節省成本和資源,它在城市水循環系統和流域水環境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造成的大量的植被減少或者遭到破壞,在城市許多地方,不透水面積的增加,導致雨水流失量增加和水循環系統的平衡遭到破壞,并引發一系列環境與生態問題。我國許多城市水資源嚴重不足,而大量雨水資源缺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到10%,沒有科學合理的利用水資源。

(二)導致污染環境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環境的污染也不斷加劇,在降水過程中,含有大量各種沉淀物和有機廢棄物,會導致程徑流雨水含有大量污染物,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部分雨水的污染程度甚至超過了城市污水,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再加上一些城市對雨水徑流污染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制定相應的法規和規范。傾向采用和依靠分流制排水系統來減輕水體污染。但分流制排水系統耗資巨大,而且仍然存在雨水徑流污染的隱患。

(三)加大城市洪澇災害風險

城市化改變了部分地貌情況和城市排水功能,使得雨水徑流的特性也發生了變化。事實上,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和樓房密度不斷加大,如果發生洪澇災害,將會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另外,城市化的進程增加了不透水面積,如屋頂、瀝青路面、停車場等,致使雨水無法直接滲入地下,城市洼地蓄水大量的能力大大的降低。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建筑面積大大增加,造成從降雨到產流的時間不斷的縮短,流動速度和徑流水量迅速夸大,傳統的排水管線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排洪能力嚴重降低。

(四)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在降水過程中,城市雨水徑流沖刷地面而引起的污染是面源污染的重要部分,由于城市雨水徑流污染物組分復雜、可生化性很差、排放間歇且無規律等因素,真正處理起來難度系數比較大,從而使城市雨水徑流對水體的污染不斷加重。另外,徑流量的增加往往伴隨的是水土流失等災害,而且徑流增加帶來的災害正在逐年增加,水土流失會不斷水污的程度,最終導致生態系統失衡。

二、如何優化傳統市政雨水排水的模式

針對以上市政雨水排水模式,

(一)采用和推廣低沖擊的開發模式

這種模式的原理是通過分散的、小規模的源頭控制機制和技術,對降雨所產生的水量和污染進行有效的控制,使這些開發區域盡量回到自然水文循環的狀態,是一種充分利用生態系統,從源頭管理和控制雨水的方法,最終的目的是讓城市與大自然實現共生,主要的策略是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不能過度影響降水地表徑流,這種雨水排水的模式主要包括:在城市建設區,要至少保證50%滲水面積,要在城市的小區和街道附近建有雨水儲存系統;要設計綠色屋頂、可滲透路面以及自然的排水系統等;適當的疏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通道;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將雨水徑流補充地下水,合理利用雨水資源,還能對污染的雨水進行一些處理,美化城市環境。

(二)強降水時期市政雨水排水模式的優化

在一般降水情況下,傳統的市政雨水排水模式能夠滿足城市的需求,但是在強降雨或是暴雨時期,很容易形成城市內澇,下面就在強降水時期如何優化設計雨水排水模式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1、要確定好降水時間和集流時間

在通常情況下,集流時間是雨水從最遠的房屋面流到最近的雨水口的集流時間和在管道中流動的時間組成,一般集水距離不會超過150m,時間是10至15分鐘,在傳統的市政雨水排水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存在不科學性和不合理性,因為計算雨水的集流起點不全面,而且對暴雨強度計算往往通過極限強度法計算的雨水的最大流量為基礎,這種公式的算法僅僅是以假設暴雨強度和面積增長速度為前提,沒有考慮實際情況,比如暴雨的雨型和隨暴雨增加的水文形態等,這些都會增加對集流時間和降雨歷時產生影響。因此,在分析市政雨水排水時,集流時間應當綜合廠礦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居民小區等方位較大的雨水系統流行的時間,在計算匯水面積比較大的雨水系統時,計算的集流時間要與造峰歷時進行對比,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計算方法。

2、暴雨時期確定匯水的面積

為了保證在雨量比較大的情況下能夠有效的排水,在優化市政雨水排水模式時,確定主要管道的確定,在劃分匯水面積時,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在地勢不平或是有坡度的地方,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規劃,不能進行簡單的劃分,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劃分。在計算和確定徑流系數時,要根據匯水面積不同計算不同的結果,主要受到暴雨強度、持續時間以及雨型的影響。徑流系數應該根據綠地的面積、不滲水路面、屋面面積以及硬便道的面積,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計算確定。

3、確定暴雨的重現期

在市政雨水排水模式優化過程中,在選擇合理的暴雨重現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應按照各自地區的特點不同的暴雨重現期,遵循不統一的原則;還要根據城市同區域的重要性進行雨水計算,比如路面街道、居民區以及立交橋的重現期選擇就會不同。

4、加強對雨水排水管道的設計

在城市強降水期間,大多數的雨水管道出口會出現淹沒出流的現象,主要因為管道的實際排水能力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因此,在進行排水管道設計時,要考慮到管道上游的流速、管道的直徑、淹沒段的距離和水力坡降以及沿程的阻力系數等,要嚴格校對核查管道的排水能力,增加管道的直徑,盡量減少坡度,在適當位置增加提升泵站的數量。

三、結語

為了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解決市政雨水排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市政工程單位要采取一切措施和有效手段對現階段的雨水排水的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充分利用雨水資源,防治雨水污染,降低城市洪澇風險,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態,保護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程江,潘煒,程曉波.基于雨洪控制評估的自動化水質在線監測系統[J].中國給水排水.2012(19)

[2]沈榮康.當前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06)

篇7

摘要:地質災害作為一種局域環境災難,它能造成人員傷亡、地球表層局部環境及生態災變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其破壞性之大,社會效應之強,使他理所當然陪受各界的關注。本文筆者針對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產生、發展問題作出分析。

關鍵詞:地質災害 現狀 預報 防治

0引言

地質災害是指由自然發生或人為引起的地質作用給人民生命財產或國家建設事業造成的危害。近些年來,由于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的迅猛發展,我國地質災害發生的數量與規模日益增大,已成為影響社會環境安全和經濟建設效益的重長問題,受到國家的很大重視。

1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目的與任務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護地質環境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其總的任務是預防地質災害發生,制止地質災害發展,減少地質災害損失。

2地質災害的成因分析

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有兩個含義,一是致災地質作用的發生原因,二是受災對象與致災,本文系在“湖北省地質礦產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培訓班”上的講演稿.地質作用的遭遇原因。災害大小主要決定于受災對象(人、物、設施)的數量和價值。致災地質作用的成因分析,須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變形地質體的自身穩定條件(內因、質因),二是引起地質體變形破壞的動力因素(外因、誘因)。破壞動力有天然與人為兩者的重要區分。受災對象與致災作用遭遇的原因也有主動與被動兩種不同情況。主動遭遇是指先有致災作用的危險,后有人、物、設施進駐,可稱為物趨災型;被動遭遇是指先有人、物、設施存在,后有致災作用發生,可稱為災趨物型。受災對象處于致災作用的危險區內(不論主動或被動),就有了遭災的危險,但最終是否成災和成災的大小,還要看臨災前是否充分利用了躲避(撤離)的機會。

3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途徑

地質災害防治的正確邏輯思路應該是逆其形成之道而行之,也就是杜絕、減少其形成與發展的條件。針對上述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本途徑可歸結為:1.預防致災地質作用的發生與發展。如果致災作用的形成主要是其自身穩定條件太差所致,那么主要防治途徑就是設法補強其自身穩定性;若主要是外加的動力破壞所引起,那么主要防治途徑就是制止或減緩這種破壞作用。2.預防和減少受災對象與致災作用的遭遇機會,一方面要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在可能影響人、物、設施的安全的地方,搞容易引起致災作用發生的工程活動;另一方面避免或減少在有致災作用危險的地方,增加進駐人、物、設施。同時,對面臨遭災危險的人、物、設施,要盡可能在致災作用發生之前,作最大限度的撤離,以減少災害損失。

4地質災害的預報與防治

4.1在地質災害發生前如發現各種征兆時,預測預報能較容易進行

我們有意識地采取有益監測手段,密切注意災害的動態變化。災害發生時間可較準確的預報,其準確程度可達到月、日,甚至小時,即通常所說的災害臨發前的預報,一般只適用于滑坡、崩塌等斜坡變形的地質災害的預報。地質災害的引發有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在這些因素與災害發生的時間之間建立聯系的難度較大。實際上,前者為定性的而后者為定量的,它們是不同范疇的概念,如何將前者定性因素轉化為后者定量數據,除應對當地歷年發生的災害進行回訪和數理統計外,很重要的是經驗的分析和邏輯推理,沒有在理論上形成標準的尺度。

除此之外,氣象因素是誘發地質災害的主導因素之一,要真正把握災害發生規律和準確預測預報災害的發生時間、規模和破壞程度,就必須考慮兩個問題:其一是該地區降雨量多大的情況下可能產生何種類型、何種規模的地質災害,這就必須了解以往該地區發生過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成災臨界雨量。臨界雨量確定后,也只能說明該地區各種地質災害在臨界雨量響應下可能產生災害,還無法確認何時發生災害。要預測預報何時會發生災害,則應結合氣象預報然而氣象預報準確度不高。小區或降雨量的準確預報更困難。在山區,特別是暴雨,往往受小氣候和地形的控制而有很大的差異,山前、山腰和山頂的雨量突然下雨迥然相異;分水嶺兩側的雨量也有差異,同時,災害的發生總是相對滯后于氣象因素。這些情況,都給災害產生的時間的預報帶來困難。而自動雨量計的設置遠未能滿足災害預報的需要,雨量計的管理也是薄弱環節。

4.2地質災害的防治工程是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系統工程

現在學術界對此存在兩種觀點:荷載支護體系觀點和地質體改造觀點,并引入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如“3S”地質災害三維防治技術、模型模擬定量計算法等。但現階段我國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技術手段和工作程序,即鉆探、物探、測試手段和地質體改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和災害勘察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施工過程及結果反饋檢查階段。根據施工中出現的新問題更改、完上施工方案,最終達到災害治理的目的。過去,施工設計方案常常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現今由于大量的地質體改造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結合技術日趨完善,防治方案設計較過去更有效、更合理。

當前常用的方案設計軟件主要是基于GIS、CAD和freehand技術輔助設計軟件,例如理正巖土、天正設計軟件及其各種附加載件、MapGIS、Arc Info等軟件。結果反饋階段主要是通過自檢和建立監測和管理實現的。自檢的實質是防治設計和技術優化過程的一個環節。建立是通過監理工程師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對建設方提出意見、建議,發現問題及時通告建設方,以及時改進和決策。管理是一項政府行為,它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政府職能部門不負責災害治理的具體技術問題,只對項目立項、技術要求、經費預算與使用、項目進展和質量進行控制性管理。其中專家或專家顧問團是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管理部門的參謀和建設方施工指導人員,有其特殊的角色地位。

4結束語

地球表層和深層環境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天體--地球表層環境--地球深層環境變化耦合時空預警、預報和防治體系將為人類與地質環境和諧共存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友勤梁祥.基于地質災害的現狀與防治措施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2

篇8

關鍵詞: 巖土工程;災害;防治措施;探討;

中圖分類號: TU4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隨著經濟的發展,工程類開發的增多,給我國地質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和規模都有所增加。如何更好的防治地質災害的發生,做好地質災害發生時的應對措施,保證人民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地質災害工程主要對工程施工全過程中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巖土工程和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其主要內容。本文對巖土工程災害與防治措施探討。

1.我國地質災害的特征與危害

1.1 各種地質災害類型

1.1.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受地下水的活動、河流沖刷、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土體或者巖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會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

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會誘發滑坡的發生:斜坡坡腳不斷的受到河流等地表水體的沖刷;人為的對斜坡坡腳的挖掘;長期的受地表水的沖刷;地震影響了斜坡的穩定性;人們的亂砍亂伐以及劈山放炮。滑坡的發生一般是有規律可循的,經過對當地地質條件的分析,就可以判斷該地區地質災害是否容易發生或發生的頻率。

比較容易發生滑坡現象或滑坡現象發生較多的地區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該地區處于地質構造帶之間,處于地震帶、斷裂帶等;該地區有許多的江河、水庫和溝,因為滑坡交易發生于岸坡地帶;該地區是地形高差較大的峽谷地區;該地區經常出現暴雨天氣或強降雨天氣。

1.1.2 崩塌

崩塌是指直立裂縫分割了陡坡上的巖土體,巖土體因為沒有了根部的支撐,就會有局部滑移或折斷壓碎的情況發生,巖土體失去了穩定性,就會從母體部分脫離,從陡坡上翻滾而下,最終堆積在坡腳。產生在土體中者稱土崩,產生在巖體中者稱巖崩。規模巨大、涉及到山體者稱山崩。大小不等、零亂無序的巖塊(土塊) 呈錐狀堆積在坡腳的堆積物,稱崩積物,也可稱為巖堆或倒石堆。

主要有以下這些原因會誘發崩塌這種地質災害的發生:人們在對礦產資源進行開采時,會對巖土體造成強烈的振動;在道路工程中,經常會對道路的邊坡進行挖掘,這樣會破壞外傾或緩傾的軟弱地層,并且在進行爆破時也會產生強烈的震動,也會影響到巖土體的穩定性;水庫和渠道發生滲漏,滲漏的水會對巖土體進行浸潤和軟化,巖土中的水會對巖土體產生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另外,不適當的棄渣、堆渣和填土,如果正好處于崩塌易發的地段,就會增加巖土體的載荷,破壞了破題的穩定性。

1.1.3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

誘發泥石流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有:人們不合理的開挖,人們在修筑公路、鐵路和水渠時會有不合理開挖的現象出現,破壞了土坡的表面導致泥石流的發生,例如,云南省東川至昆明公路的老干溝,因修公路及水渠,使山體破壞,加之犀牛山地震又形成崩塌、滑坡,致使泥石流更加嚴重。另外,棄土、棄渣、采石,也會破壞土體的穩定性;人們的濫砍濫伐也會誘使泥石流的發生,因為人們的濫砍濫伐破壞了植被,山坡會因為植被的破壞而失去了保護,土體會變得十分松散,水土流失變得十分嚴重,山坡的穩定性受到破壞,最終導致泥石流的發生。

1.1.4地面變形

地面變形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作用下,地下一定范圍內的巖土體壓縮、位移等活動,引起的地面下沉、塌落、開裂,對工程設施、城鄉環境以及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現象。地面變形主要包括地面裂縫、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主要有三種原因會造成中國城鎮的地面塌陷:(1)由于人們對地下水過度的利用,導致地面的支撐力減小而發生沉降現象;(2)由于人們對地下礦產資源進行不合理的大量開采,使地下形成一個空殼,導致地面塌陷的發生;(3)由于可溶巖(以碳酸巖為主,其次有石膏、巖鹽等) 中存在的巖溶洞隙而產生的。

1.2人為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析

地質災害的危害性將會因為人為活動而加劇,并且這種危害性給人們帶來的損失要比自然狀態下的地質災害帶給人們的損失要大許多。由于人為因素而誘發的地質災害主要有以下特點:

(1)有著較快的誘發速度。在自然狀態下,如果沒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巖體從相對穩定的狀態轉變為不穩定的狀態,這之間需要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然而,如果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就將大大縮減巖體從相對穩定的狀態轉變為不穩定狀態所需的時間,會加速地質災害的發生,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有著比較廣的誘發災害面。在自然狀態下發生的地質災害,除了那些特大型的地質災害以外,其危害性的影響面不會太廣。而如果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將會擴展地質災害危害性的影響面。例如,人們對森林資源的濫砍濫伐,或因工程需要而進行大規模的開挖,都將會影響到區域性的環境,甚至最終會影響到全球的環境;

(3)人為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會造成巨大的損失。一般的除了特大型的地質災害(地震),會給人們帶來嚴重的損失之外,其次就要數人為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帶給人們的損失最為巨大了。由于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人們還要繼續對地下各種礦產資源進行開采,還有各種大型的道路工程的建設,只會不斷的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將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損害。

2.地質災害的監測與防治

各類地質災害成因復雜,加上財力和科學技術本身發展水平的限制,人類目前還不能對各類災害作出早期預報。為了減少災害的損失,就需要使用各種現代化的手段開展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可能時作出預報,以便減少災害的損失。不同的災害需要不同的監測手段。GPS 是一種高科技的手段,可以用來監測大面積的地面變形。但它不適合于地震的監測。地震監測的主要手段,還是傳統的地震儀。對滑坡、泥石流和崩塌,有位移監測法(不僅是 GPS 法),還有各種其他方法。最好是通過多種監測手段賴獲取數據,然后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知識、經驗,進行綜合判斷,在此基礎上,預報災害是否會發生。

2.1防災減災的基本原則

樹立全民減災意識,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抗災能力;以防為主群眾性與專業性相結合;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減災與發展并重;積極開展災害科學研究。

2.2做好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對地質災害的防止起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后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對于中型以上滑坡,應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資料選擇工程防治措施。

2.3做好生物防治措施

植樹造林,種植草地,合理的放牧等是生物防治的措施。其應用范圍廣、成本少,還能夠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但是生物防治措施的持續時間較長,起效比較慢。

3.結語

工程災害的防治和控制任重而道遠,我國需要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重視環保項目的建設,堅持科學發展的路線,求真務實的把工程災害的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加強對礦產資源工程的管理,在制度和政策上控制資源開采行為,防止出現新的災害隱患。同時,政府應加大對容易發生工程災害地段的修復和維護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參考文獻

[1]彭少輝,侯新春.淺談巖土工程中地質災害的防治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

篇9

[關鍵詞]氣象災害;旅游;防御對策

中圖分類號:P4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3-0324-01

1 引言

湄潭縣位于貴州省北部,地處大婁山南麓,烏江北岸,山川秀麗、生態良好,縣內森林覆蓋率達62.8%,被譽為“璀璨的高原明珠”和“黔北小江南”,是遵義市東線旅游的中心,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大學西遷辦學舊址、獲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天下第一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永興古鎮、紅九軍團司令部舊址、省級湄江風景名勝區、翠芽27°景區.等等。近年來湄潭縣委、縣政府深入實施旅游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本文利用歷史氣象資料統計分析湄潭縣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旅游業的影響,并分析防御對策,為湄潭縣科學健康發展旅游提供科技支撐。

2 湄潭縣氣候特征

湄潭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熱同季,四季分明。立體氣候與小區氣候明顯,春暖風和而時有倒春寒;初夏多雨,盛夏往往受副熱帶高壓影響而多旱,但熱而不酷;秋溫陡降,時有綿雨、秋風;冬無嚴寒,陰雨寡照,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時有凝凍。由于不同地形、地勢影響,溫度差異顯著,雨水分布不均,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2.1 氣溫

湄潭地處云貴高原至湖南丘陵過渡帶,總體地貌為黔中丘原和黔北山原中山峽谷地貌類型,地形較為復雜,海拔差異大,最高海拔在西河鎮的取筍坎,最低處在石蓮鎮的沿江渡,形成明顯的垂直氣候特點,以湄潭縣氣象站為代表的中部丘陵地區,年平均氣溫15.2℃,以北部馬山鎮為代表的中山丘陵地區為14.0℃,以南部茅坪鎮為代表的中山丘原地區為13.0℃,南部烏江河谷地區為16.5℃。高溫中心在南部石蓮鎮沿江渡河谷一帶。于3月30日左右進入春季,6月24日進入夏季,秋季9月2日~11月13日,持續日數是四季中差異最小的季節,冬季11月14日~3月29日,持續時間在4個月左右。月平均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7月份,多年平均25.0℃,最低值出現在1月份,多年平均4.3℃。湄潭極端最高氣溫37.7℃(2011年8月13日),日最高氣溫≥35℃的年平均高溫天氣日數僅為1.6天;極端最低氣溫一般在-2~-4℃,歷史極端最低氣溫-7.8℃(1970年1月6日)。

2.2 降水

湄潭降水量充沛,屬多雨區,但時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地區分布自北向南遞減,北部西河、馬山、洗馬、魚泉、復興、永興等鎮屬多雨區,年降水量在1200mm以上,中部湄江、黃家壩、天城、興隆等鎮為1000~1200mm,南部抄樂、、高臺、茅坪、石蓮等鎮在1100mm以下。雨季開始期在4月13日左右,夏季是雨量最多的季節,占全年降雨是的44%,6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占全年雨量的18%,但降水變率大,常有干旱發生;秋季降雨量明顯減少,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22%,陰雨天數逐漸增多,特別是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有重綿雨出現;冬季是全年降水量最少的季節,只占全年降水量的6%。

2.3 光照條件

湄潭地處山區,下墊面崎嶇不平,常受西南暖濕氣流控制,陰雨天氣多,太陽輻射是全省乃至全國的低值區,年平均霧日35.3d,占全年總日數的9.7%;陰天多,年平均陰雨日數(總云量>8成)達238d,占全年總日數的65.2%;空氣濕潤,年平均相對濕度達82%。年平均日照時數1031.3小時,年總輻射為3485.69MJ/O。夏季是全年中輻射所占比例最大的季節,秋季陰雨天氣較多,總輻射顯著減少,僅占夏季總輻射的55.3%,冬季是全年各季輻射最少的季節,春季輻射比冬季高一倍多。

3 湄潭縣主要氣象災害及影響[2]

湄潭地處山區,氣候多變,四季都有氣象災害發生。通過對湄潭縣氣象站1941―2010年氣象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湄潭縣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洪澇、干旱、雷電、冰雹大風、低溫凝凍等。

3.1 暴雨洪澇

暴雨是對旅游影響最大的一種災害,嚴重時會對游客的生命造成威脅。湄潭暴雨多出現在夏季,但春秋季也時有發生,雖然湄潭≥50毫米的日數偏少,年均僅2.4天,≥100毫米的大暴雨日數僅為0.28天,但是近年來隨著氣候變暖,極端天氣有增多的趨勢,如出現降雨時間集中,雨強大,易引發洪澇災害及其塌方、滑坡等次生災害,如暴雨出現范圍較大或持續時間較長,更易引發嚴重的災害,對湄潭濱河景觀、游船、漂流等旅游影響非常大,對生態旅游也有一定的影響。

3.2 干旱

干旱對旅游影響較大的是春旱和夏旱,湄潭春旱在2月下旬中后期至5月均可出現,其中3月出現的干旱頻率為63.3%,4月占21.7%。雖然不影響人們出行,但此時正是萬物復蘇、百花盛開的季節,如出現春旱自然旅游景觀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夏旱出現在6~8月,以6月、7月出現頻率較大,分別為40.7%和39.0%;8月出現頻率較小,為20.3%。此時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天氣以晴熱少雨天氣為主,氣溫高,天氣悶熱,不利于人們出行旅游。

3.3 雷電災害

湄潭縣屬多雷暴地區,一年四季均有雷暴發生,主要出現在4~8月旅游旺季,尤以7、8兩月出現最多,年平均雷暴日數52天,多的年份達77天。多年平均初雷暴日在2月10日,最早出F在1月1日(1980年),終雷暴日在10月25日,最晚出現在12月30日(1985年)。雷電災害對旅游影響不大,只要在旅游區安裝防雷設施,同時出現雷電時游客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但是雷電往往伴隨降雨,不利于旅游。

3.4 冰雹

冰雹是湄潭春季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以春季3月、4月最多,占全年冰雹次檔63.6%, 5月次之,7月和11月歷史上有冰雹出現,頻率小。據調查和資料記錄顯示,成災的冰雹約3~4年出現一次,冰雹一般發生在下午15~21時,其特點是時間短,面積小,對房屋及林木生態破壞較大。但湄潭萬畝茶海、翠芽27°、濱河景觀等景區不在冰雹主要路徑上,故影響不大。

3.5 大風災害。

湄潭縣年平均大風日數0.67天,最早出現在1月16日,最晚出現在8月19日。大風災害主要出現在4月和7月,分別占0.13天和0.12天。

此外,湄潭冬季還有低溫凝凍災害,1月6日~2月10日的35天,是可能出現雨淞的高峰期,12月中旬和2月16~25日是次高峰期,但多數年份只對海拔較高的茅坪、新南、西河等鎮有影響,對低海拔地區影響較小。

4 發展旅游預防氣象災害的防御對策[3]

4.1 建立旅游應急預案,制定有效的防災減災措施

旅游管理部門要建立旅游氣象災害防御應急預案,在濱河景觀、漂流和一些峽谷,當暴雨出現時,水位迅速上漲,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應急防御措施。一是要建立暴雨洪澇災害預警系統,在收到氣象部門的暴雨預測預警災害時,要及時向景區,阻止游客進入河流、山谷等景區;二是要建立突發氣象災害的應急救援措施,有應急救援隊伍和救援裝備;三是要在景區建立避難場所,并繪制安全轉移路線圖,緊急情況景區人員應及時疏導游客轉移到安全場所;四是在景區的災害隱患點,應設置警示標志,禁止游客在這些地方停留。

4.2 在景區建設災害防御設施,有效防御氣象災害

根據地形情況應在景區因地制宜建設一些防雷設施,有效將雷電流引入大地,避免游客遭受雷擊事故;應在景區設立供水設施,防御和減輕干旱對旅游景觀造成影響,比如在萬畝茶海建設噴灌等供水設施,不但提升旅游景觀質量,還可提升茶葉產量和質量。對于冰雹大風等災害,常伴隨強對流天氣發生,景區應設立避災場所,讓游客躲避災害。

4.3 退耕還林還草,保護生態環境

經過縣委、縣政府的不斷努力,目前湄潭縣森林覆蓋率達62.8%,森林具有蓄水保水能力,能有效調節氣候,減輕干旱和暴雨洪澇等災害。因此繼續開展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擴大森林覆蓋率和綠化面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從根本上防御和減輕暴雨引發的洪澇、塌方、滑坡等災害。

4.4 加強科普宣傳,提升旅游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旅游管理部門和相關部門要加強氣象災害科普宣傳,提升旅游者的安全防范意識,特別是暴雨洪澇等災害危險區域,張貼一些科普宣傳圖,提高旅游者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此外全民要攜手開展節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減小下墊增溫幅度,減少氣象災害發生頻率和強度。

參考文獻

[1] 陳靜,龍俐,段瑩.近53a貴州極端降水事件氣候分析[J].貴州氣象.2015,4:12~15.

[2] 岑士良.貴州災害性天氣及預防[M].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

[3] 汪義洋.貴州主要氣象災害對旅游的影響及防治對策[J].貴州氣象.2010,3:27~29.

篇10

【關鍵字】巖土工程 地質災害 防治技術 措施

當今時代,保護環境,維護公共資源,避免自然災害已經逐漸成為全世界人們的共同夢想。但我國近些年來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且災情嚴重,并且以地質災害為主要災害類型,嚴重導致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以及我國百姓平安生活受到沖擊。所以如何針對資源開發以及工程建設所造成的地質災害進行防治,也成為當今時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概念

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防治,實際上均屬于地質環境工程學的研究范疇。巖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會對巖土本身進行開挖與加固。而地質災害則存在人為或者自然兩種可能,無論是哪一種作用,最終都會出現有害于地質的現象。所以一般而言地質災害的出現會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會對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嚴重威脅。常見的地質災害包括滑坡、泥石流等,而這些災害大多數都與人為因素有關。

對巖土的不合理開挖以及對巖土工程的保護欠佳都很容易導致地質遭到重創,進而接踵而至的就是各類自然災害。只有本著預防的原則,并且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現象進行及時地預防和根治,才能盡可能減少我國每年面臨的自然災害現象。

二、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表現與特點

(一)滑坡

針對我國普遍存在的地質災害來看,其分類與表現首先則體現在滑坡上。所謂滑坡。就是沿著斜坡的土體或者巖體,因為受到了河流的沖刷以及地下水活動或者是地質變化,如地震的影響,使得其本身會沿著相對較軟的面滑落,而這也會導致整體順著坡度的方向向下自然滑動,這個過程也就稱之為滑坡。誘發滑坡的原因有許多,而這大多數因素都與巖土工程的建設密切相關。比如經常開挖坡腳就容易導致坡體整體下滑,同時還因為劈山的過程中放炮或者亂砍亂伐,必然會導致整個山體因為長期震動而出現松動。所以巖土工程施工很容易導致滑坡這類地質災害的出現,并且其經常出現在岸坡地帶。

(二)泥石流

泥石流也是地質災害的重要表現,其主要是因為長期的降水,比如降雪、暴雨、積雪等原因,產生了一種攜帶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固體洪流,從而形成了一種固液混合的狀態,從山坡的上方逐漸流下來。而造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合理的開挖以及不合理的棄土,均會造成泥石流這類災害的出現。如果因為巖土工程施工而過分開挖山體,必然會導致山體松動,加之亂砍亂伐,泥石流出現的可能性就逐漸加大。

(三)崩塌

崩塌出現的原因包括采礦挖掘資源的過程中對山體以及地表造成了影響,或者道路開挖的過程中,影響到了邊坡。再或者就是堆砌了較多的廢石渣,從而導致山體以及坡體出現了強烈震動,進而造成崩塌現象。崩塌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巖土體的根部是空的,故而其本身的穩定性較差。一旦脫離母體出現瞎話,則會導致坡地的地表出現崩塌現象。這相比其他兩點,其成因更靠近人為因素。也正是人們對巖土工程施工過程的不合理開挖,從而導致崩塌現象的產生。

(四)地面變形

除了上述提到的三種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之外,地面變形也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巖土層地質災害。其主要體現為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以及地面裂縫。而其定義主要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之下,長時間的人為因素導致巖土體出現了壓縮或者相對位移現象,這就很容易導致地面出現一系列的變形。一旦在這樣的地面上進行工程建設,那么將會對該地區的工程造成嚴重的安全威脅,同時該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財產也將受到挑戰。

造成地面變形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其一,礦產資源的過度挖掘導致相關人員大量無休止開采地下礦產,從而使得地質呈現一種中空的狀態,進而不利于其穩定性建立。

其二,地表的巖溶活動過于強烈,也會引起地表塌陷,這主要歸結為自然因素造成的。

其三,人們過度抽取地下水,使得地面同樣呈現中空狀態,地下水數量減少就必然會引起地面的沉降。

三、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與對策

(一)技術要求

針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來看,其并不是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只要針對其技術進行嚴格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必然會對當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現象進行有效解決。

首先從技術層面分析,其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其一,嚴格按照施工技術標準和規范開展相關巖土工程施工工作。比如常見的技術規范章程為《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相關人員通過對這類章程的解讀,從內心對該類型施工要求有所明晰,必然會在未來的施工作業過程中,有一定的科學性指引。

其二,對工用、民用以及相關市政工程建設中,地基的建設、處理以及高坡修建方式,均需要參考相關技術規范要求,避免出現錯誤施工的現象,更不可以違背巖土層的特點,貿然開工。

其三,開展水利水電工程或者相關工程的過程中,土石方建設、地基建設、沿途建設等也需要參照相關要求和參數,避免施工無科學性可言。

(二)對策要求

1、工程防治措施

面對當前我國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特點,也可以分別從工程、生物以及避讓的角度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以期將所有地質災害扼殺在搖籃里。首先工程防治也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方法,其適用條件比較廣泛,比如一些房屋后面的切坡造成的小型土坡,就可以選擇滑坡后的地表排水法。而對于一些中型滑坡,則可以依據該地區巖土工程調查與勘測之后獲得的相關數據客觀分析,從而選擇最為恰當的工程防治辦法。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方法也可以解決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現象,一般常見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植樹造林、合理開墾、合理放牧、合理耕種以及愛護草坡。生物防治的方法相對而言需要較長的時間投入,但是其本身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最為主要的是可以改善地區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平衡,最終達成改善自然條件的目的。

3、避讓措施

避讓措施分為兩類,第一類為雨天避讓措施,第二類為搬遷避讓措施。雨天災害隱患點大多出現在斜坡上,而采取避讓措施則可以避免在這樣的天氣遭遇到泥石流這類受降水影響較大的地質災害影響。而搬遷避讓措施則是面對危險性較大的地質災害時,通過轉移群眾,可以使得群眾避免遭遇危險,進而實現了對巖土工程地質災害的有效防治。

結束語: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本身是相對復雜且系統的工作,其不僅僅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更需要將新的技術與思路引入到現代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這樣才能確保地質災害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降到最低,同時也能夠利用科學的方法減少人為地質災害的出現。

參考文獻:

[1]李峰,婁方旭.論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12:33-34.

[2]韓廣華.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J].中華建設,2013,12:150-151.

[3]徐丹,曲海英.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8:223.

[4]陳迎輝.巖土工程地質災害成因及防治技術探析[J].硅谷,2015,03:145-146.

作者簡介:

王賀(1994―),男,江蘇徐州人,地質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