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的缺點范文

時間:2023-12-22 17:48: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進步的缺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技進步的缺點

篇1

1、他們都是我的朋友,有著不錯的理念和主張進步的履歷。

2、科學在發展,社會在進步。

3、他過去是班中的差生,但現在他在進步.

4、希望與廣大的新老客戶一道共同進步,以謀發展、共創未來!

5、當你追溯文明的進步時,你可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6、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一日千里。

7、老師表揚了小明,因為這次考試他進步了。

8、隨著社會的進步,汽車已逐步進入了千家萬戶.

9、這本書論述了文明的進步。

10、這一切妨礙了他的進步。

11、我今天考完月測了,考得還可以吧,應該會再進步。

12、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總是安危相隨、泰否相因,始終都是“反交為用”的。

13、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蘊育了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高度發展的新階段。

篇2

耳聾到了輕、中度時,就有必要配助聽器了。當然這也要因人而異,如果所做的工作需要聽得很仔細,比如聽電話、學生聽講,出現輕度耳聾時就應該馬上配助聽器,以求在聽力方面有所補償。如果沒有下降到干擾語言識別,暫時沒有必要用助聽器;當聽力障礙妨礙了正常生活和語言交流時,戴助聽器就十分必要了。

如果聽力很差,有可能產生心理障礙。另外,還有安全問題。比如開水壺、壓力鍋等聲音都聽不見,這是很危險的,弄不好還會造成火災。

因此,建議有聽力障礙的朋友,最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經濟實力,配戴一個合適的助聽器。耳聾選擇什么類型的助聽器最適合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還是先介紹一下助聽器的種類吧。

1.體配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產生較早,也為很多人所熟悉。它是在身體上配戴的,外觀看起來像一個小收音機,裝在上衣口袋里,有導線連接,一個耳(塞)機插在耳朵里。它的優點是價格便宜,電源用5號電池,方便易得,電池壽命長,增益(放大倍數)也大。缺點是體積、重量較大,又有一根線連接,必須要插在口袋中,為穿、脫衣服增加了麻煩。戴著它周圍什么聲音都能放大,連走路時衣服磨擦的聲音也能傳到耳朵里,聽起來很不舒服。

2.耳背式助聽器。耳背式助聽器有一個小鉤子樣的東西把助聽器掛在耳背上,通過一根小管子把聲音傳到耳道中。其優點一是沒有連接線,戴起來很方便;二是可以把功率做得較大;三是電池壽命長。缺點是助聽器在耳廓的后方,“放棄”了耳廓聚音的功能;老年人戴它常和眼鏡腿互相干擾;容易脫落,不適于運動時配戴。

篇3

關鍵詞:建筑;日照;戰略;三線城市;大型企業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0-00-01

一、日照日建集團公司簡介

山東日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日照市建筑工程總公司)成立于1958年,2002年,改制為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涉及土建施工、建筑設計、房地產開發、市政工程、設備安裝、消防工程施工、鋼結構制作安裝、物業管理、裝修裝飾、建材測試、設備租賃、混凝土生產、高端涂料產銷等,具有綜合承包大中型工業與民用建設項目的施工能力和承包境外工程、境內國際招標工程及工程勞務人員輸出、所需設備、材料出口權。

二、產業環境五力模型分析

1.現有競爭者

日照作為新興的沿海城市,又有聯合國人居獎的稱號,這吸引了大量建筑企業涌入。除了本地的建筑企業,如日照興業建筑工程公司、日照永發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日照港建工程有限公司等這些同行業相近規模的企業外,還有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這樣的大型國有建筑公司進入日照建筑市場。競爭對手數量多,實力強,建筑行業市場競爭激烈。

2.購買者

由于建筑企業提供的產品都是質量相近的,所以,顧客就會在同樣的條件下選擇價格較低的公司,這樣就造成了顧客的討價還價能力較強,建筑企業在跟顧客的討價中處于劣勢。這對建筑企業來說是個威脅。只能通過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來給顧客提供更低的價格。而降低施工成本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施工工程的質量,這又與日建公司質量至上的施工理念相違背。

3.供應者

供應者主要是各種建材的供應者。由于建材的替代性很強,其次建材的更新換代很快,最后利潤空間大的建材很快會有大量的資金涌入,使得該種建材的價格很快回落,所以在跟供應者的討價還價中,建筑企業會處于有利的地位。

4.替代品

建筑業是不存在替代品的,更替主要是因為科技進步使得建筑的形式發生了變化。比如建筑結構形式的改變,比如隧道取代盤山公路等等。但是這種替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科技進步造成的,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所以,建筑企業要密切關注科技的進步,要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否則這一技術更替的潛在威脅會真正威脅到企業的存亡。

5.潛在進入者

日照作為海濱旅游城市近年來市政及房產行業方面的建設勢頭迅猛發展,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的目光,已有一些頗具規模的建筑企業進駐日照,但日照的建筑市場并沒有飽和,肯定會有更多的有實力的建筑企業涌入日照市場。

三、SWOT分析及戰略

1.Strength

(1)機制靈活,適應市場能力強,講究實效性;(2)三線城市人力資源成本較低;(3)產權明晰,利益目標明確,有合理的監督和約束制度。

2.Weakness

規模比國有大型企業略顯不足,抗風險的能力需要加強,資質還需強化,技術實力有待進一步充實。

3.Opportunity

(1)加入WTO后,中國建筑企業在海外的建設機會不斷增多;(2)經過多年市場經濟的經驗積累,國家的經濟機構日趨完善。

4.Threat

(1)行業內競爭激烈,利潤空間日益變小;(2)行業發展速度過快,無序競爭明顯;(3)人才流失加劇,高素質人才缺乏;(4)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生產原料價格波大。

四、戰略及具體實施

1.人才發掘和培養

企業的發展以人為本,一項好的技術或者雄厚的資金實力給予一個企業的推動力遠不如一個優秀的團隊給與企業發展的推動力大。所以企業的人才戰略應該成為一個企業的戰略規劃中的核心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情況很大程度的決定了一個企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軌跡。因此,日建集團公司在今后的發展中應以開放的態度來接納人才,給予本公司員工充足的發展空間,使員工能在企業中得到發展,任人唯賢,減少人才的流失,并吸引行業內的高素質人才加入公司團隊。

2.企業文化建設

一個能長遠發展的企業,必定會有極具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兩個方向必須得到重視。首先是學習型企業,在公司能鼓勵員工學習和創新,員工的不斷進步也將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二是團隊型企業,在公司內營造“家”的氛圍,首先能讓員工自覺的努力工作,其次可以加強團隊凝聚力,強化員工的團隊協作能力。

3.建設特色企業

本地建筑企業要彰顯特色。圍繞增強和拓展建筑市場服務功能的目標,堅持自我發展與“借船出海”的良性互動,主動與中字號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實施強強聯合、互相驅動,做到優勢互補、各顯其能、各得其所、協調發展。

本文先對日建集團當前經營情況作出分析,從企業內外部環境對企業的發展進行了分析。用SWOT方式分析了日照建設集團發展的優勢與劣勢,機遇與挑戰。結合當今主流策略,詳細分析了日建在策略指導下的不足與缺點。最后給出了在企業戰略方面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小喬治·斯托爾克,等.企業成長戰略[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哈佛商學院出版社,1999.

篇4

關鍵詞:鐵路運輸專業;就業;實踐教學方法改革

引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適用于所有的行業,與之相對應的是,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對高等院校為各行各業提供的人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中,我國鐵路在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和行車組織方法與自主研發、培養人才相結合的過程中,成功躋身于世界鐵路發展的前沿,然而在鐵路交通運輸市場前景越發欣欣向榮時,對大量人才的需求也越發緊迫,這一需求給鐵路運輸專業的教學帶來了一定壓力。然而,在實際的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的教學中,尚且存在著教學與實際脫離,教學盲目崇拜“灌輸式”等不注重實踐能力的模式,為改變這一現狀以更好地滿足滿足鐵路交通運輸業對大量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中職院校要對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的課程尤其是實踐課程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改革、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1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對教育、人才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與我國教育行業整體水平的進步,我國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水平的進步,然而受到內外綜合因素的影響,我國中職院校交通鐵路運輸專業教學在實踐教學方面還是存在相當大程度的不足的。其中,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內因是:鐵路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不全面與鐵路交通運輸專業教學理論不完善。鐵路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不全面的體現:當我們閱讀相關調查資料時不難看到,在鐵路交通運輸教學實踐課程中,教師對于新技術的講解往往由于了解不深入或缺乏合適講解展示的的模型而只能空談,例如在教材與教案中對具有給列車供電這一新功能的新型客運機車缺乏介紹,只是一帶而過;由于場地規模受限,在進行高速鐵路的場地布置、調度指揮和行車組織等教學時缺少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法導致相關教學只能走過場;在涉及到客運的知識方面上,因為不能及時有效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獲得實踐支持而不能對動車組旅客運輸進行系統組織觀摩與學習。這些事例從各方面表現出: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的在實踐教學內容上不夠全面,尤其是不能跟上技術進步的腳步,從師資上就對新技術缺乏認識。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在鐵路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教學內容不健全、系統規劃缺失、新技術的引進上存在漏洞這一不容樂觀的結論。

鐵路交通運輸專業實踐教學理論主要在三個方面不完善:一,在教學模式上,鐵路運輸專業教學受教學設備體型、重量相對較大,以致移動不便無法的制約,在更多的時候只能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模式,發展性教學的設置與開展相對較少。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學內容無論是否需要見到實物來確定原理也只能以結論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教學模式因為沒有遵循理論需從實踐中概括總結的教學和認知規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學生的認識能力不足;二,在進行理論教學時過渡重視系統性而導致重點缺失,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是往往將追求系統性教學效果作為教學目標,反而在教學重難點設計方面模糊不清,沒有具體把握,這樣的教學設計會導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授課缺乏目標性,從而只能對所有的知識都進行系統的概述;第三,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的學科本應更為重視實踐性,然而在具體的學科設置中,體現出學科理論性太強,行動體系構建缺失的不足,從而導致在具體的教學中傳授知識大于運用知識,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外因是: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的實踐課教學場地中相關設施設備建設不完善;安全因素對鐵路交通運輸專業實踐課程開展的制約等。

在鐵路交通運輸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年對建設實踐課場地投入的資金不足,導致校內外實踐基地不能跟上當前專業教學對實踐場地需求的發展。而且受國家教育改革與高校擴招的影響,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也在不斷擴招新生,中職院校學生的增加更加凸顯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不完善。同時,受資金與理念等因素的影響,中職院校在引進設備方面,往往也容易跟不上技術發展步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技術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例如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就實現短期內迅速更新,但是中職院校很少能及時接觸到新技術并且將新技術安排進教學設計中并且及時教授給學生。

2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相關課程改革方向

2.1建設良好外部環境

為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相關課程開設創造良好外部環境主要包括積極拓寬實踐教學基地;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溝通;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等方面。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實踐教學基地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溫床,完善的鐵路交通運輸行業的教學基地對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相關課程的開展具有極高的重要性,而且在目前鐵路運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場地建設不完善的背景下,更要不斷加大對基地建設投入,及時了解技術進展不斷更新技術設備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掌握科技前沿的動態。以最直觀、生動的形式將鐵路線路站場作業、各等級車站站型圖等鐵路線路的整個站場設計展現在學生面前,以便學生能有更深入直觀的認識,從而達到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開闊學生視野的目的。積極開展校企溝通,讓學生可以真正在一線工作人員的幫助指導之下接觸鐵路交通運輸這一行業,可以在鐵路交通場站現場了解相關專業的具體工作內容與需要注意的事項。

“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也”是各個專業的教學實踐中的,師資隊伍綜合素質的整體水平影響著整體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升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師資整體水平可以從重視專業教師的職業教育,加強教師對新技術以及新設備的認識以及掌握尤其是安全監控設備、檢測設備以及事故救援設備等;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相關專業機構技能培訓活動,如考評員培訓等;鼓勵教師先于學生深入到一線生產工作,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水平;鼓勵教師進行鐵路運輸專業實踐教學的科研、教研工作,及時完善實踐教學教材,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等幾個方面著手。只有專業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不斷提高整體師資隊伍水平,才能培養出符合新時期鐵路交通運輸行業要求的高素質、實踐型學生。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相關課程開展還要注意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2.2相關課程設置注重內部改革

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相關課程的內部改革可以從:以理論為基礎,加強理論教學,確保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加強計算機技術在鐵路交通運輸專業實踐課程中的應用;注意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訓練等幾個方面作為突破口。強調理論教學重點是保證學生掌握一定時期內不會過時的定義與理論,并可以在熟悉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同時要注意強調理論教學不等同于鼓勵學生死讀書,更為重要的是能將理論與實際完美的結合起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進行理論教學時要注意對地鐵輕軌、國外鐵路動態等鐵路的熱點問題保持時刻關注。我國現有的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的實踐場地建設不完善是當前受資金、觀念等因素影響在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實踐場地有確實對實踐學習起到重要的作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解決中職院校實踐場地缺失這一現實問題提供可能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充分運用計算機模擬系統的應用。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各行各業都步入數字化時代,要注意保證學生對前沿技術的敏感性與掌握。

3結束語

為了能夠保質保量的為我國鐵路交通運輸行業不斷提供相關人才,中職院校鐵路交通運輸專業相關課程要不斷進行改革,改變授課模式,注重實踐教學,更新授課理念,做到教學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跟上科技進步的腳步。

參考文獻:

[1]馬駟,王琳.國內高校交通運輸專業培養計劃的比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2]任萍.中職鐵道運輸專業運用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實踐[D].河北師范大學,2010.[3]滕勇,劉奇.高職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0.

[4]陳東,吳剛,孫景冬.鐵路特色專業校外集中實踐教學探討[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1,(6).

篇5

關鍵詞:媒介文化;經濟;科技;河北;協調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0-0206-03

今天,媒介文化日益重要,它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讓我們患上了“電視依賴癥”(麥克盧漢語),而且它成為了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載體,所以,國家以及河北省都大力發展媒介文化。那么,媒介文化具有怎樣的身份,又擔負怎樣的責任?

一、媒介文化的身份和責任

關于身份,媒介文化具有著極大的包容性,體現在兩方面:形式的多樣性與內容的豐富性。具體而言,形式的多樣性,指媒介文化包括著廣播、電影、電視、網絡以及手機作品等,即它是一個包容極強的大家族,它幾乎覆蓋了人們所有視聽領域,并且隨著新技術的涌現,這個家族還會擴大。當然,包容性媒介文化的形成具有著歷時性,即由僅用來聽的廣播發展到可以看的電影,由內容單一的電影進化到內容讓人目不暇接的電視,由相對笨重的計算機進步到攜帶方便的手機,可以說,每次進步都是一次技術革命和思想解放。而今,媒介文化這個家族共時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召喚著我們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媒介,采擷著自己喜愛的文化資源。而內容的豐富性,指媒介文化傳承著傳統文化,又制作著現代文化;呈現著本土文化,又傳播著異域文化;再現著既有的文化,又創造著一些新文化。因此,依靠著媒介文化,人們無須親身體驗所有事情就能了解到它們的情況。如電視具有著“全景式”(威廉斯語)功能,它的新聞、藝術、地理、體育等頻道,洞開了人們的不同知識領域;電視還傳播著不同地域的文化,讓人身處斗室之中就知曉各地的人文風情。可以說,媒介文化的包容功能確保著它從人們生活的一個配角上升為一個主角,因為以前人們依賴文學來建構自己的世界,而今人們借助著媒介文化豐富自身、了解世界。而且就鑒賞而言,許多人逃避了文學有難度的閱讀,而選擇了影視輕松的觀賞,從而媒介文化堂而皇之地占據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至于媒介文化的責任,一方面,它滿足著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著真善美的資源;另一方面,它促進著經濟、科技乃至社會的發展。當然,這兩方面彼此聯系,因為今日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經濟[1],即人們在消費文化產品的同時,就推動著經濟和科技的進步。具體地講,在精神文化方面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了一定的審美需求,“倉廩實而知禮節”。但紙質的作品已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于是媒介文化應運而生,它快速制作、批量生產,及時地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尤其是今日快節奏生活和消費氛圍帶給了人們無形的壓抑,而媒介文化容易讓他們宣泄這些壓抑,從而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去迎接更多的挑戰。雖然媒介文化的娛樂性和膚淺性遭到很多理論家的批判,如阿多諾批判當代音樂致使聽眾的聽力退化,“當代聽力已經退化,即陷入幼稚階段。不僅要聽的科目與選擇的自由和責任都丟失了,而且他們頑固地摒棄了音樂有意識的洞察力,此洞察力從遠古時期到一個小群體就已經形成了。”[2]不過,媒介文化還是提供著真善美的資源,因為有些媒介文化直接取材于文學作品,這保證了它的嚴肅性和深刻性,呈現著崇高式人物,闡釋著高尚的倫理觀。而對于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媒介文化的貢獻越來越明顯。美國的影視作品每年所創造的利潤是可觀的,單單好萊塢的電影每年票房就超過100億美元,其中就有一大部分是開拓世界市場的結果。正是基于媒介文化這樣的潛能,所以各個國家都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即把媒介文化視作一種載體來多方位地發展經濟。并且由于媒介文化暗藏著意識形態的滲透和文化的同化,因此,為了保護本土文化,各個國家希望通過繁榮自己的本土文化來抗拒外來文化的入侵。至于科技,媒介文化則是其施展的一個廣闊平臺,如數字技術在電影的廣泛應用帶動了類似的技術研發。而當下,人們注重媒介文化的原因,更在于它是一種“綠色經濟”,它投資少、效益高、污染小。對于日益惡化的生態和氣候而言,媒介文化是最適宜提倡的產業之一。

二、媒介文化對經濟和科技的支持

篇6

關鍵詞 新課改政治教師定位

一、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政治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1、樹立新型的教師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唐代文學家韓愈對教師的職責作了極為精辟的概括。隨著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以科學和教育為支撐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加激烈。特別是由于知識與技術、人才與科技相互促進,互為需求,承載著知識與技術為主體的人才,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各國經濟發展和技術競爭中的爭奪對象。作為培養人才的教師,責任尤為重大。

(1)教師是學生潛質的開發者。現代科學知識量極大,教師要在短時間里把所教學科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不可能的,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傳統地位被動搖了。另外,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多了,教師在傳授知識的職能也變得復雜了。不再只是傳授現成的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

(2)、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師應具有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教學情景知識和信息技術知識。要做到繼續學習,終身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上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這種“行動研究”能把教學與研究有機地融為一體,它是教師由“教書匠”轉變為“教育家”的前提,是教師進步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是創造性實施新課程的保證。

(3)、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其全面發展的同時,促進個性發展,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接納自己;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學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境;讓學生學習有關青春期知識,以及在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方面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2、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寬容對待學生創造活動中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敗,注意發現和肯定學生在失敗的學習創造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學習熱情和進取精神,呵護學生的靈感。學生是發展中的人,要承認學生具有巨大的潛能,堅信人人都可以成功,每個學生都有待于完善,允許其犯錯誤并改正錯誤。把學生的錯誤當作教學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培養他們獲取信息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寬厚的基礎知識、活躍的思維方式、較強的動手能力,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3、要充分認識到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價值

從課程設計來看,新的高中政治課程采取模塊式的組織形態,既保持以生活主題為基礎的系統聯系,又體現內容目標的遞進層次。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既著眼于學生升學的需要,又考慮到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需求;既體現作為德育課程的特殊性質,又反映思想政治課程在人文與社會學習領域中的特有價值。

二.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教育教學方法的轉變

1、教學策略

一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我定向、自我探究、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激勵。二是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幫助、引導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2、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要由單純的講解式教學方法走出來,向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情感,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創新人格,創造一個愉快、和諧的教學環境。

3、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資源合理的結合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必須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多媒體制作和使用知識以及網絡知識。對于多媒體的制作和使用,應該熟練掌握一些簡單的素材制作軟件,圖片加工處理軟件,及合成工具等。利用創作工具,使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師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制作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它們各有特點,也各有優缺點,關鍵是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的有效結合。作為核心力量的人———教師,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全過程、全方位的整合,優化整個教學系統才是最關鍵的。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在教育教學的觀念、策略和方法等諸多方面不斷提升自己。

三、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格

良好的教學風格是教師向學生有效傳授知識的促進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將產生很大的影響,與學生在情感行為、認知領域的學習有密切的關系。友好的態度、坦誠的性格,富有戲劇性變化的語言和行為使教學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高中政治教師要努力改變以往那種嚴肅、刻板、僵化的教學行為模式和態度,加大情感的投入,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平等對待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健康、和諧、全面的發展。讓政治課的教學變的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活力,也變的更加有效。

篇7

關鍵詞:高速公路;動態稱重;工作原理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1)21-5253-02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路網也日漸成型,貨車計重收費的快速、高效性等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車輛動態稱重系統(weight-in-motion,WIM),具有適應范圍廣、占地面積小、車輛稱重效果明顯等優點,廣泛使用于各高速公路出口收費車道。

1 常用計重系統及工作原理

1.1秤臺式動態稱重系統

1.1.1 工作原理

車輛進入安裝有秤臺式動態稱重系統的收費車道的車輛,其汽車車軸依次壓過鋪設在車道路面中的稱重平臺,稱重平臺傳感器內由電阻應變計構成的多組電橋失去平衡,從而產生瞬間的不平衡輸出信號,通過信號線纜傳向數字接線盒,利用一組高速A/D轉換器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再經線纜傳向室外控制柜內的數據采集器,經專門的程序處理,計算出其軸重、軸組重和速度,并依次累加出車輛總重。當車輛完全通過后,將稱重信息傳輸到車道收費計算機。車道收費計算機依據計重收費費率對車輛實行計重收費。

1.1.2 系統構成

秤臺式計重收費系統是由稱重平臺、紅外光柵車輛分離器、數據采集器、輪軸識別器、收尾線圈、相應的軟件和必要的輔助材料等組成的獨立系統。

1.2 彎板式動態稱重系統

1.2.1 工作原理

進入安裝有彎板式稱重系統的收費車道的車輛,其汽車車軸依次壓過鋪設在車道路面中的稱重彎板,彎板式計重傳感器內由電阻應變計構成的多組電橋失去平衡,從而產生瞬間的不平衡輸出信號,通過信號線纜傳向數字接線盒,利用一組高速A/D轉換器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再經線纜傳向控制器,經專門的程序處理,計算出其軸重、軸組重和速度,并依次累加出車輛總重。輪胎識別器可檢測出胎型,安裝在路側的紅外線車輛分離器可準確判別車輛是否完全通過。同時通過獨特的邏輯分車裝置判斷是否有不同形式的倒車、溜車等現象,當車輛完全通過后,將稱重結果、車型判別結果、車速等信息傳輸到車道收費計算機。車道收費計算機依據計重收費費率對車輛實行計重收費。在稱重系統部件出現故障時,稱重系統可向操作軟件發送錯誤信息,便于維護。

1.2.2 系統構成

彎板式動態稱重系統構成如圖2所示。

1.3 石英式動態稱重系統

1.3.1 工作原理

石英式動態稱重儀的基本原理是:汽車輪胎經過埋設在公路上的壓電傳感器時(如圖3),將施加一個壓力給傳感器。與其它傳感器不同,石英式稱重傳感器受壓后,將產生一個電信號,經過電荷放大器捕捉并放大后,通過測量其輸出的電壓或電荷,便可推知該輪胎作用于傳感器上的壓力,把所有輪胎作用于傳感器的壓力累加起來,即可獲得汽車的總重量。

1.3.2 系統構成

石英式動態稱重系統構成如圖4所示。

2 對比

2.1 性能對比

稱臺式、彎板式和石英式的性能對比如表1所示。

從表1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彎板式和石英式稱重系統在動態稱重時穩定性較好,更加適合于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的要求,當車倆通行速度>40 km/h時,石英式動態稱重系統的優勢更加明顯。另外,石英式動態稱重系統的工作穩定性非常強,幾乎不受外界條件的干擾。

2.2 價格對比

稱臺式、彎板式和石英式的價格對比如表2所示。

從長遠角度考慮,石英式動態稱重系統的總體耗費成本最低。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秤臺式與彎板式以其初期投入少的優勢,將占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市場。

2.3 防范異常過秤能力

稱臺式、彎板式和石英式防異常過秤能力對比如表3所示。

從表3對比可以看出,秤臺式動態稱重系統的防異常過秤能力較差,彎板式與石英式各有其優缺點。在實際應用時,應充分發揮其各自的特長。例如,在高低速超限預檢系統中,高速稱重部分采用石英式稱重傳感器,低速復秤部分采用彎板式或秤臺式,取長補短,使其各自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3 結束語

篇8

關鍵詞:信息化;微課;物理

一、信息化與微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網絡的普及,各種先進的媒體設備已經融入教育,這些年來,“微”風陣陣,涌現了一系列的“微”事物,微博、微信、微視頻等帶領我們進入了“微”時代.微課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F代化、快節奏、高信息量的學習要求,為自主學習提供了一種可操作的學習模式,所以“微課”的研究對于物理教育很有意義.

二、在物理教學中引入微課的意義

初中物理學科的特殊性在于從形象思維轉變為邏輯思維,特別是在初三的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對物理現象全面分析,對物理過程能夠想象和對物理條件能夠做出細致篩選,是學生思維的一次大跨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兩極分化,有的學生認為物理難學、有的學生認為很有趣、有的學生認為學習起來很容易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因材施教,為不同潛能的學生的發展提供空間,從而使每個學生能“跳一跳,夠得到”,實現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教學效果,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

“微課”更能切合當下學生的認知特點,將微課應用于物理教學可以為傳統課堂提供重要補充,也更能滿足學生的差異化學習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三、微課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的設計要遵循以“學習者為中心原則”和“交互性原則”,筆者認為最適合切入初中物理教學的微課模式,是在物理常規教學中作為教學的補充應用,即“將微課應用于課外輔導”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應用的主陣地.將微課應用于課外輔導,可以有效提高學困生的轉化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網絡的發達和覆蓋率,可以滿足將微課應用于學生假期中的需要,實現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初中物理的特點之一就是研究對象和情景的理想化,例如真空、完全光滑等條件模型和輕質杠桿、細繩、輕彈簧等對象模型,都是在研究過程中對具體物體或情景進行抽象而概括出的“理想模型”,勻速直線運動等都是“理想過程模型”,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但這些理想模型又是研究現實情境的基礎.在物理學習中,概念的建立、規律的發現都是思維的概括和抽象的過程.如何將理想化的模型展示給學生,可利用電腦科技,制作成微課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形成學生的形象直觀意識,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四、如何設計一節微課

1.選題要小而精

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和加工時,一節微課圍繞一個典型問題或是一個特定知識點展開,時間短內容精.

2.關注重難點

由于有的學生課堂上不能把握本節課的重點,突破這節課的難點,所以在講授類的微課中主要強調學科知識的重點,難點和考點.

3.注重過程

習題類的微課重在針對典型例題的解題思路進行講解分析和過程推理.

4.展示教學實驗

其中一類教學利用電腦軟件可以制作出理想模型情景,幫助學生直觀地觀察到理想的實驗情況.另一類教學可以教師事先錄好視頻后插入到微課制作中,教師對教學實驗進行設計、操作、演示、分析.

5.以學生為中心

由于微課的主要對象是學生,所以要為學生的學而進行設計,分析學生的學習特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據此選擇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知識點(重難點、考點、突破點)要細致,合理安排知識呈現的內容和順序,15分鐘左右將一個知識點講解透徹明白,一般不超過20分鐘.

6.對教師有要求

物理教師在錄制的過程中要使用規范學術用語,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表達清晰、準確、邏輯性強.根據教學的節奏,語音快慢適當,強弱交叉,對于教學的重點、難點特別是突破點,慢、穩而準.

7.如何錄制

攝像機錄制,加上后期制作.這種方法適合錄制實驗插入微課中,成本較高,后期制作量大,噪聲也會大一些.

手機錄制,加上后期制作.這種方法最方便快捷,缺點是成像效果較差,穩定性不高,噪聲大.在講解時有時會使用PPT,電子白板等無法解說明白的知識點,如右手定則,這時候就可以用到我們的手機.

電腦錄制,需要在電腦上安裝錄屏軟件,麥克風等支持軟件,相對成本不高.在錄制屏幕的同時同步錄制自己的課程,然后在軟件中對PPT再加以編輯,圈出重點,這種方法除了成本低,而且操作方便、畫面清晰、語言清晰,幾乎沒有雜音.在美國非常流行的“可汗學院”的講解視頻就是這種方式.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應愈走愈穩,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學會應用先進的媒體技術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利用微課在教學中發揮輔助作用,爭取培養出更多的物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紀榮宏.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及思考

[2]戴曉華,陳琳.我國中小學微課發展現狀及其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

[3]王覓.面向碎片化學習時代微視頻課程的內容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3.

[4]肖驍,邢.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方法顯化研究[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

篇9

【關鍵詞】環境污染;存在問題;管理對策

現如今,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給環境保護造成了不小的負荷,同時,環境保護的形式也越來越嚴峻,環境污染的處理類型主要包括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工程、廢水處理、滲濾液處理、垃圾處理廠四大類,此四大類需通過不同方式來處理處置。本文從專業技術方面著手,深入探究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在實際運行中暴露的缺陷和要采取的監管對策。

1.環境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中暴露的問題

1.1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工程的問題

我國由于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的高速增長而帶來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是值得關注的。我國每年所排放固體廢棄物的再生資源利用率明顯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固體廢棄物自身本來產生量就大、堆積而成的數量相當驚人;這類污染物在處理處置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并未走向產業化和資源化的進程,從根源層面沒能有效地遏制廢棄物的肆意排放,尤其是在回收循環利用方面尚且有很長一段道路要走。

1.2廢水處理工程運行中的問題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進步和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廢水排放量居高不下,在面對廢水污染嚴重的現實狀況時,在防治設施方面創新力度不夠大,最為典型的是在廢水處理模型、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控管設置、廢水在線處理的流程與監測設備和廢水處置后的凈化工藝等方面研究不多、專業領域內的技術較為遲滯,這往往使得廢水處理流于形式、“治標不治本”,沒有形成遏抑廢水排放的強勁合力。技術方面的不成熟、研發力度不大也是亟待解決的缺陷性問題。

1.3滲濾液處理中的問題

滲濾液是一種濃度高的有機廢水,而且其成分轉化速率相當快,用單一化的方式很難實現將垃圾滲濾液良好處置的效果,這也成為環境污染防治中的一大技術性難題。除此之外,滲濾液的回收利用技術不完備,尚且不能實現滲濾液的“零排放”,滲濾液在處置中需投入較大數量的開支,技術工藝不夠靈活和兼容。

滲濾液處理技術是發達國家普遍運用的一種環境污染防治手段,這個技術成果能促使蒸發尾氣消耗殆盡,也會合乎標準排放,然而卻要耗用大批量的燃料,需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改進,以免在設備運行中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1.4垃圾處理廠運行中的問題

毋庸置疑,目前垃圾處置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焚燒、填埋和堆肥三種,然而,垃圾處理廠在實際運行中并未顧及到后期對環境帶來的損壞,填埋這種方法嚴重危害大氣環境和公眾身體健康,不過尚未被叫停;在用堆肥處置垃圾時,占據的土地比較多,設施也顯得老套一些。

2.環境污染防治設施的監督管理對策

2.1加強科技攻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改進固體廢棄物處置模式

針對固體廢棄物污染的防治在實際運行時遇到的技術性難題,我國需大膽嘗試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做法,結合目前現狀,加大固體污染物的立法力度,改進落后的廢物處置模式,創新前沿的、利用再生能力強的、循環程度高的、對環境危害小的新工藝流程,推行綜合管理,以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加強監督管理的實效性和延續性;促使廢棄物變廢為寶,特別要加強分類回收利用,推進經濟方面的可行度。

2.2注重廢水處理技術的革新,摒除落后技術對設施運行的不利影響

我國的廢水處理絕不能停留于“初級階段”,而應在技術上大膽突破,才會有所建樹。有鑒于此,環境污染防治部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參與技術研發,制定并出臺新的廢水處理技術政策,對于一些廢水處理器械和設備必須定期改進工藝和操作規程。在處理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等方面,需研制地埋式生活廢水處置設施、壓濾機以及氣浮機,推動廢水集約化、循環化、有序化和綜合化應用,提高廢水回收和再利用的進程。

2.3創新滲濾液處理工藝以及技術手段

垃圾滲濾液往往水量變化較大,其處理方法必須實現同步改進,有采用生化方法去除COD,努力實現國家規定的排放規范指標;采用物化方法去除滲濾液的重金屬、COD,目前物化方法主要用于預處理或與其他方式結合運用;根據滲濾液成分繁雜的現狀看,可選用膜生物組合這樣一類處置方式,規避相應的處理缺陷。

2.4選取最經濟、對環境污染代價最小的垃圾處理工藝

針對現有的垃圾處置可選取最實用、最環保的策略,在垃圾處理過程中不斷注入技術力量,依托于創新驅動垃圾處理走向集約化和規范化軌道。在監管的同時遇有對環境嚴重損壞的環節,需立馬停止相應的項目。

3.總結

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環境污染的防治處置工作需從根本著手,從各個方面統籌兼顧,加強技術革新,改革落后的、不適合于環保新趨勢的污染防治設備,重視在實踐中解決運行中的不足與缺點,將環境保護落到實處,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向盛斌.環境管制過程中的管制者與被管制者行為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09).

[2]劉云興,王曉東,段穎.電子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及管理[J].北方環境,2012(04).

篇10

Key words: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conomic growth;generalized C-D production function;error correction model;VAR model

中圖分類號:F015;F2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19-0059-04

1 研究背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經濟增長起著重要作用。在黨的十三五規劃中,強調要“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歷史上,“亞洲四小龍”經濟的迅猛發展就與科技進步密不可分,1970-1980 年,“四小龍”中的臺灣和韓國GNP和年均增長率分別為9.8% 和9.5%,而此間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臺灣為48%,韓國為40%。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科技重視程度的增強,財政科技投入由1999年的544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3050億元,10年間財政科技投入翻了近6倍。政府將一定比例的財政收入投入到科技研究中,了解這部分資金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對制定政策方針具有戰略上的意義。

長期以來,科技投入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的關注。1928年,柯布(Cobb)和道格拉斯(Douglas)共同提出的 C―D生產函數,可計算出某一時刻的技術水平對新增產值的貢獻。Griliches(1986)通過分析 1957-1977年間美國1000家規模較大的制造業企業數據,得出科技經費投入對企業生產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促進作用。Romer(1990)研究發展發現政府在R&D上的財政支持能激發和鼓勵企業投入更多資源進行R&D活動,推動經濟的長期增長。Boskin和Lau(1996)將生產投入要素分為資本、勞動、人力資本和R&D資本四種,在C-D生產函數基礎上,新構造了生產函數,將不能由這四種投入要素解釋的經濟增長歸結為技術進步的貢獻,利用六個國家的數據進行研究,得到由R&D引致的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非常大。

國內學者則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來探討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單紅梅等(2006)應用C-D生產函數得出中國的科技投入不但對當期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而且還存在滯后效應,滯后期為3階。姜慶華、劉貴基(2010)采用灰色關聯度模型與生產函數模型,得出科技經費投入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強于人員投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并且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現出波動上升形態的結論。盧方元(2011)等采用 2000-2009 年全國 30 個省區市的R&D投入和經濟增長的有關數據,通過建立面板數據模型,研究R&D投入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凌江懷、李成、李熙(2012)以1991-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科技投入的數據為基礎,認為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引入R&D經費支出作為內生變量,建立廣義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在對所有變量進行平穩性和協整檢驗的基礎上,結合協整回歸、誤差修正模型及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多元時間序列分析方法,測算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并試圖揭示經濟系統的動態影響機制。

2 理論模型及研究方法

2.1 變量選取及數據處理

利用1995-2012年度的經濟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數據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統計年鑒》。選取GDP(億元)代表全國的經濟發展水平Y,R&D經費支出(億元)作為科技投入指標S,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扣除R&D經費支出后作為資本投入K, R&D人員全時當量(萬人)作為勞動力投入指標N,對原始數值取自然對數,以壓縮變量的尺度差距及削弱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分別記為LnY、LnS、LnK、LnN。

2.2 理論模型及研究方法

2.2.1 廣義C-D生產函數

通過對式(4)進行回歸分析,即可估計出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同理,?琢與?茁分別表示資本投入貢獻和勞動投入貢獻?酌,剩余項則代表技術水平。

2.2.2 協整理論與誤差修正模型

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協整理論,為非平穩時間序列的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單個時間序列非平穩,而它們的線性組合卻表現出平穩性,則這些變量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這種協整關系能夠有效區分真實回歸與虛假回歸。誤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ECM)改進了時間序列模型忽視原非平穩變量信息的缺點,將長期穩定關系與短期動態特征綜合在一個模型中。

2.2.3 向量自回歸模型

向量自回歸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VAR)基于統計性質,將系統中每一個內生變量表達為所有內生變量滯后值的函數,從而將單變量自回歸模型推廣到由多元變量組成的“向量”自回歸模型。VAR模型常用于預測相互聯系的時間序列系統及分析隨機擾動對變量系統中的動態沖擊,進而解釋各種經濟沖擊對經濟變量形成的影響。

3 科技投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

3.1 平穩性檢驗

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 Fuller)單位根檢驗對各變量的平穩性判斷,回歸方程為:?駐Yt=c+?酌t+?籽Yt-1+■

?準?駐Yt-(i-1)+?著t,依據數據特征及貝葉斯信息準則(SBIC)確定檢驗形式和滯后階數。其中c代表常數項,t代表趨勢項,p代表滯后階數,c=0表示不含常數項,t=0表示不含趨勢項,反之c=1表示含常數項,t=1表示含趨勢項。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4組時間序列數據在5%顯著性水平下不拒絕原假設,為非平穩序列,而進行一階差分后均為平穩序列,因此4個變量均為同階單整I(1)序列,可進行協整分析。

3.2 協整回歸及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是用來檢驗非平穩變量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的方法,如果存在協整關系,則變量間的非均衡誤差是平穩的。本文基于廣義C-D生產函數進行協整分析,對式(4)的模型采用Engle-Granger兩步法進行協整檢驗。

第一步通過OLS最小二乘法對式(4)進行協整回歸,第二步使用殘差序列代替隨機干擾項,進行平穩性檢驗,若殘差序列平穩,則可確立變量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回歸結果如下:

lnYt=5.349687+0.375095lnKt+0.159395lnNt+0.226243lnSt

S.E.=(0.35536)(0.109971) (0.130783) (0.061246)

t=(15.05444) (0.3410855) (1.218781) (3.694004)

R2=0.998203,F=2592.043,D.W.=1.540770(5)

由于OLS采用方差最小的估計方式,使得對殘差序列進行ADF檢驗時,結果傾向于平穩序列,SC統計量

-4.172473, t統計量-3.913603,傳統10%臨界值為

-3.310349,參照麥金農(Mackinnon,1991)的臨界值分布表,矯正的10%臨界值為-3.676593,殘差序列在5%顯著性水平下非平穩,但在10%顯著信水平下平穩,可認為式(5)確定的長期均衡關系存在,為協整回歸方程。

3.3 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根據協整回歸方程(5)的結果,科技投入對經濟的產出系數為0.2262,即R&D經費內部支出每增加1%所貢獻的GDP增長率為0.2262%;而0.3751和0.1594分別是資本和勞動的投入產出系數,表明固定資產投資和科技人員就業人數每增加1%,可以帶來經濟增長0.3751%和0.1594%。由此看出,現階段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還是靠投資拉動,科技投入雖占據一部分,但產出效應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由于科技活動的周期性與投入產出的時滯性,僅依據某一個觀測時點難以縱向把握經濟規律,因此,從2008年開始逐年測算各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以期發現近幾年各要素對經濟增長貢獻度的變化趨勢,進一步探討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效果。依據理論模型及協整分析技術,得出測算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得,資本投入自2008年開始出現下滑,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經營困難,利潤增長放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而科技投入貢獻呈波動上升趨勢,說明科技投入的產出效應開始顯現,R&D經費投入與科技人員的投入保障了科技研發活動的需求,逐步轉換為對GDP增長的貢獻。

4 科技投入與中國經濟增長的互動機制

4.1 誤差修正模型

繼協整回歸對變量的長期均衡關系進行分析后,構建誤差修正模型對該協整關系的短期動態特征進行探究,得到估計結果如表3。

其中,ECMt-1=lnYt-1-(5.349687+0.375095lnKt-1+0.159395lnNt-1+0.226243lnSt-1)為誤差修正項。

從表3可以看出,誤差修正項ECM t-1的系數為

-0.899017,即協整回歸方程前一年的非均衡誤差以89.90%的力度進行反向修正,89.90%的調整速率也顯示了協整系統對出現非均衡偏差的修正反應之強,正是這種顯著的短期負反饋機制,使得經濟系統始終趨于穩定,其長期均衡關系才得以維持。此外,在短期動態關系中,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短期彈性為0.112281,即短期內科技投入每增加1%,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23%,亦低于資本投入0.218182及勞動投入0.125491。

4.2 VAR模型

為重點考察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將資本投入(已扣除R&D經費支出)從內生變量中剔除,建立GDP、R&D經費支出、科研從業人員數之間的VAR模型。

首先,確定適當的模型滯后階數。利用Eviews8.0計量軟件,進行滯后期從0到3的模擬試驗。據AIC與SC信息準則,當滯后期為3時,模型擬合效果最好,可兼顧模型穩定性與自由度。

接著進行模型估計,得到如下結果:

lnYt=1.070lnYt-1-0.954lnYt-2+0.852lnYt-3+0.444lnSt-1+0.031lnSt-2-0.340lnSt-3+0.221lnNt-1-0.116lnNt-2-0.216nNt-3-0.068

lnSt=1.037lnYt-1-0.388lnYt-2-0.225lnYt-3+0.521lnSt-1+0.169lnSt-2-0.595lnSt-3+0.268lnNt-1+0.172lnNt-2+0.140lnNt-3+0.274

lnNt=-0.233lnYt-1+0.658lnYt-2-0.531lnYt-3-0.401lnSt-1+0.482lnSt-2+0.345lnSt-3-0.237lnNt-1+0.044lnNt-2+0.052lnNt-3+0.297(6)

各方程的判定系數分別為:0.9992、0.9995、0.9994,擬合程度較高。

4.3 Granger因果檢驗

Granger因果檢驗實質上是檢驗內生變量是否可以作為外生變量對待。若一個變量受到其他變量的滯后影響,則稱它們具有Granger因果關系。

對估計出的VAR模型中各方程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分析各內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在LnY方程中,檢驗結果在5%的置信水平下接受了LnN不能Granger引起LnY的原假設;在LnS方程中,檢驗結果在5%的置信水平下接受了LnN不能Granger引起LnS的原假設。這表明科技從業人員數并不是LnY與LnS增長的Granger原因。

與之相反,檢驗結果在5%的水平上拒絕了LnS不能Granger引起LnY的原假設,同時拒絕了LnY不能Granger引起LnS的原假設,表明R&D經費支出與經濟增長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

4.4 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用于衡量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內生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利用Eviews8.0計量軟件對估計出的VAR模型進行脈沖響應分析,計量各變量對模擬外部動態沖擊的反應,結果見圖1。其中,橫軸表示滯后時間長度,縱軸表示變量對外部動態沖擊的反應程度。

如左圖所示,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當GDP變動一個百分點時,對R&D經費支出始終具有正向效應。在第一期,GDP的變動使R&D經費支出增長約為0.05%,此后大致圍繞1.5%的水平上下波動。表明經濟增長對科技投入的增加具有穩定的促進作用,應當在發展經濟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對科技的投入力度。

分析右圖,易知,在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當R&D經費支出受到正向沖擊時,對GDP的影響一直呈現正向趨勢。具體表現為:第一期至第三期,使得GDP處于持續上升狀態,并在第三期達到最大值;第三期至第八期,對 GDP的影響逐漸減弱――從0.2%逐漸趨于0.02%;第八期之后,對GDP的影響又開始加強。

5 結論及建議

本文主要依托增長理論,在傳統柯布-道格拉斯拉斯生產函數基礎上,引入R&D經費內部支出進行擴展,綜合多元時間序列分析的方法,對科技投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和相互間動態作用機制進行實證研究。理論模型得到實證分析的良好支撐,具體研究結論包括:①R&D經費內部支出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約為22.62%,貢獻程度波動上升。②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R&D人員及R&D經費內部支出具有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短期彈性為11.23%,系統內存在顯著的調節機制,有效維護長期均衡特征。③Granger因果檢驗證實,R&D人員數對經濟增長的正向效應還不明顯,而R&D經費內部支出與經濟增長間具有明顯的正向效應。④由脈沖響應函數分析,R&D經費內部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的相互沖擊具有時滯性和正向持續性,表明經濟系統將形成:科技投入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科技投入技術進步經濟增長的相互促進良性循環機制。

據上述結論,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如下:

5.1 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力度

由LnY與LnS沖擊的脈沖響應曲線可知,科技投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期數很長,但在后期呈現一定下降趨勢,可能由于資金投入力度不夠。應當持續提升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擴大資金來源,創新投入方式。應完善科研經費籌措機制,并通過直接財政投入、間接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進行科研投入;另一方面應建立相對應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經費投入及利用的規范性、有效性。

5.2 提高科研人員業務水平

由Granger因果檢驗分析結果,科研人員數量與經濟發展之間并沒有顯著的聯系,實際上科研人員是科學研發的主體,科研人員的研發能力是科學研發的關鍵所在。應當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為科研人員進行研發創造良好的研發環境,提升科研人員研發的積極性;同時加大對科研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可以與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合作,建立多層次的科研培訓體系,提高科研人員的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