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校的管理及教學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9 18:02: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學校的管理及教學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學校的管理及教學建議

篇1

關鍵詞 小學 教學管理 探討

教學管理是一種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規律和教學特點對教學過程進行的全面管理行為。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教學管理,如何做到與時俱進、及時高效,是廣大教學管理者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下面,我們就如何提高小學教學管理工作效率進行淺談。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管理觀念

作為學校管理人員,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下,樹立全面推進教學改革服務水平的教學管理理念,從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新課改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并具有捍衛新的管理理念的勇氣與毅力。本人作為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在教學管理工作中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工作中一定“敢為天下先”,頂住來自于社會和家長的輿論壓力,始終堅持正確的教學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水平。同時,學校的管理人員還要善于調動全校師生的積極性,將教學管理理念轉化為深入人心的規章制度,并將其付諸于實踐。

二、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管理內容

作為學校的管理人員,要注重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內容,從強調分數轉變為強調能力,真正設計出具有創造性和創新性的管理內容。在傳統小學管理內容中,過分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分數的提高,而忽略了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素質教育新改革的今天,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得,更要注重能力的獲取,以及教師的教學業績。在小學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們要立足于教育教學,堅持“質量內涵”的發展道路,不管是教師還是校長,都要積極投入教育管理工作中,努力推動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設計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案,提高學校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轉變低效的教學管理方式

(一)校長要經常深入課堂

深入課堂是校長獲取學校教學管理情況的直接途徑,也是最佳途徑,通過對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具體檢查指導,校長可以及時了解教學信息與動態,全面掌握第一手教育資料,有助于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能幫助校長做出正確、科學、合理的管理決策,并將最新的、最具有時代氣息的管理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為學校的教育改革與實踐指明正確的前進方向。

(二)校長要主動關注教師

作為一校之長,應主動關注校內的每一位教師,關注他們的個體與潛能,關注他們的教學情況及個人實際情況。要想辦好學校,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校長是關鍵,而教師是基礎,可見,高質量的教育需要的是高質量的教師。為了切實貫徹素質教育最新理念,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校長應呼吁每一位教師注重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實現從“關注結果”到“關注過程”的轉變。新課程教學改革不但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同時給教師留下了充足的創新空間。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今天,作為小學校長,要結合教師的教學特點,幫助教師在新的環境中塑造自我,充分發揮每一位教師的潛能與智慧,從整體上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

四、轉變落后的教學管理機制

管理機制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生命線,直接決定了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因此,我們要注重轉變落后的教學管理機制,健全小學管理工作中的檢查、激勵、評價三個環節。

(一)教學檢查要嚴格、認真

要想實現高效的教學管理,其前提條件是認真貫徹執行教學檢查工作,因為教學檢查具有督促和反饋的作用,是推動教學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教學評價要客觀、真實

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管理工作質量高低的有效手段,通過科學、合理、客觀、真實的教學評價,不但有助于明確檢查方向,而且有助于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使得獎勵更有依據。

(三)教學激勵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獎勵是評價之后的激勵措施,也是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我們首先要明確,教學激勵的目的在于全面推動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要注重引導解決教學中的落后環節,使得教學管理工作均衡發展;三是通過強烈的激勵性,來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之,小學教學管理工作錯綜繁瑣,只有通過不斷的優化與實踐,才能更加完美、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加實用、更加有效。作為小學教學管理工作者,我們要充分發揮科學管理職能作用,有效提高教學管理工作質量,真正完成預期的教學管理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平峰.小學教學管理之我見[J].新課程(下),2011,(04).

[2]李萬恩.加強小學教學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

[3]楊金貴.淺談如何做好小學教學管理工作[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6).

篇2

(一) 現狀分析

1. 數據統計

2006年6月我們對全市初一英語第二學期期末聯考成績進行抽樣統計(總分100)

2. 數據分析

從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問題:① 兩級分化提前了;不及格中的低分學校以及低分學生數在增加。試問在未來重語數外高考形勢下,這么多人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太可惜了。② 全市初一學生在第一學年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已接近放棄的邊緣。

(二) 原因分析

1. 地區發展不均衡

從課程開設情況來看:由于各校師資力量不均衡,小學課時開設嚴重不足。

從師資隊伍來看:小學英語教師學歷達標不均衡,加之多數教師教齡短、缺乏教學經驗,所以難以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

從對英語學科的重視度來看:各地小升初語數外分值不均衡導致對學科的重視度不均衡。

2. 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現狀分析

從教學條件上來看:小學、初中民辦學校電教設備其全,小學小班化教育優勢明顯,家長重視并配合學校教育;而公辦學校經費不足,教學設備落后,家長素質偏低,不重視也不配合學校教育。

從學習時間上來看:住宿制學校安排早讀和晚自習時間,為學生創設語言學習和語言實踐的環境。公辦初中為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按照規定課程設置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每天下午5點左右放學。細想一下,面對已失去學習英語興趣的初中生,課上又無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后沒有家長的配合,每天怎能完成10個左右生詞記憶任務?英語學習的屢次失敗,使學生漸漸地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長期下來,痛苦的學習對學生的心理構成了傷害。

3. 新舊教材教法對比分析

新教材是對舊教材的改進。《牛津英語》教材語言好、理念新、有時代感,但對教學要求比以前高,例如:初一第一學期新教材要求掌握的詞匯超過舊教材200多個。新課標、新理念、新教材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現狀來看,不少教師只具備“教”教材的水平,而不具備“用”教材的能力。此外,英語教學評價標準也過于單一,教師和學生都感到精神壓力和學業負擔過分沉重。

(三) 調查結果

公辦小學、初中現狀:① 地區發展不平衡 ② 師資力量薄 ③ 教學設備差 ④ 教法需改進 ⑤ 學法待研究 ⑥ 兩級分化已提前 ⑦ 評價體系需構建 ⑧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要重視

二、具體對策

(一) 加大投入強化管理

1. 加大投入開發資源

落后的教學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并限制了教師教改的積極性與教改的熱情。建議學校要結合本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開發和利用有利于學習的資源,如:鼓勵學生制作班級小報、墻報;鼓勵學生交流學習資源;鼓勵英語教師發揮集體智慧,制作直觀教具,共享實物、掛圖、圖片、單詞卡等資源,有條件的學校還可通過聘請外教、利用網絡資源、利用多媒體光盤資料、舉辦英語角、英語沙龍等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2. 加強管理多加指導

建議管理部門① 督查各地區開足開全上好小學英語課。② 調研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情況。③ 調研初中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情況。④ 檢查英語課堂教學是否有實效。

3. 重視起始年級教學

建議管理部門根據英語學科特點,重視小學三年級、初中一年級英語教學。小學三年級要配備語音較好、教學能力強的英語骨干教師;對生源差的初一年級允許在初一第一學期多上英語課,這樣有利于基礎差的學生提興趣、改習慣、會音標、懂學法。

(二)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 提高英語教師語言能力。真實自然的語言輸入不僅僅來自課本和錄音,還來自教師的語言,如果教師的語音語調不正確,語言表達不清楚,會使學生過早放棄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和自信。

2. 加強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培訓。建議教研和培訓部門要定期有針對性地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業務培訓,提供和加強對課堂觀摩的研究,使之系統化、經常化。培訓內容可為:小學英語教師應有的三大教學技能①常規技能―教態、課堂管理、板書、課堂用語、簡筆畫、制作教具②專項技能―字母教學、語音教學、語匯教學、句型語法教學、課文教學③綜合技能―新授課、鞏固課、練習課、復習課。

3. 建議人事部門在招聘小學英語教師時,增加教學技能考核;招聘中學英語教師時,增加語言運用考核。

4. 建議學校鼓勵教師通過多種渠道充電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教育教學能力。

(三) 優化教法指導學法

1. 加強英語教學法研究

建議研究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研究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希望小學研究出音、形、義相融的教學模式。

建議公辦初中重點研究分層教學模式,實施“分層次教學”是解決學生兩極分化的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我們要珍惜小學三年級起點公平,重視初一年級不在一條起跑線上。分層次教學的具體要求是在提出問題、布置任務、學習探究、作業設置、測試練習等方面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一個學生得到最合適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充分挖掘其發展的潛能。

建議沒有晚自習,周末不補課的初中重點研究自主學習模式。

建議各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進行有關教學模式及課型研究。

2. 加強英語學法指導

學必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對預習、聽課、作業、錯題整理、課外學習方法以及復習方法進行指導;教會學生正確的記憶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善于、敢于、樂于給學生留下獨立體驗和思考的機會等。

(四) 構建合理評價體系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關注結果的終結性評價,是面向“過去”的評價;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價。

1. 建議重視形成性教學評價

形成性評價會使學生主動積極性、自覺愉快地學習。其方法有:① 建立學生個人學習檔案。建立過程可分為:指導學習――準備檔案袋――累積、搜集學習資料――將所搜集的作業、作品放入――反思、總結、評估――挑出最滿意的作品――建立學習檔案。② 要求學生寫學習周記。周記長短不限,但應注意要求學生每周盡量運用近階段所學的詞匯、句型和語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及時反映師生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給予反饋。③ 訪談評價。

2.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提倡以學論教

以學論教主要從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六方面進行評價。

3. 構建合理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指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對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的評價,多以考試的形式進行,在英語教學中有著導向、監控、反饋和激勵作用。

建議小學三年級考試只有聽力和口試部分。

建議小學英語競賽只設口語比賽。

建議1―6年級英語考試題干部分用兒話語言。

建議小學英語試卷把寫英文短語放到聽力部分中。

建議小學英語考試要確保均分不低于80―85(100分制)。

篇3

【關鍵詞】農村小學 學校文化建設 問題 建議

一、調查的方式和內容

(一)調查對象

旺茂鎮玉李村小學和旺茂鎮中心小學部分師生。

(二)調查方式

1.訪談法:根據校園文化建設推進方案,編制訪談提綱,對師生進行訪談。

2.觀察法。參觀校園,記錄校園環境建設情況。

(三)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辦學理念、一訓三風、校園環境建設、學校制度建設、課堂教學文化品性、教師教學文化理念以及師生對學校文化建設的期待和建議。

二、調查結果

(一)旺茂鎮玉李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推進現狀

1.辦學理念:把學校打造成一個樂園,使學生喜歡來學校,熱愛學校,熱愛學習,讓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

2.校訓:文明守紀,團結奮進;校風:尊師愛生,求實創新;教風:勤懇耐心,探索創新;學風:勤學好問,多思求解

3.校園環境建設:校園地址位于農村,各種基礎設施較差,學校除了一棟教學樓,一塊空地,一個升旗臺之外就沒有其他的硬件設施,沒有標準的操場,籃球場。

4.學校制度建設:基本是口頭制度,暫無明文規定

5.基于學校文化的課堂教學文化品性

每周一安排寫字課,每周二經典朗讀,每周三閱讀,每周四才藝展示,每學期舉辦一次讀書節;定期編寫校本課程;進行雙語教學。

6.教師學校文化理念

教師具有較明確的學校文化建設的理念,并且積極投身于其中。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滲透著學校的文化理念。該學校最大的特色是雙語教學,學校將英語滲透到到學生日常學習的方方面面,不管哪個學科的教師都會在日常和學生說英語。

(二)旺茂鎮中心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推進現狀

1.辦學理念與特色發展定位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促進全體師生共同發展

特色發展定位:把學校建設成一所極具現代化的人文教育特色學校,讓師生享受到“美的教育”。

2.學校校訓、校風、教風、學風

校訓:團結求實,勤奮向上;校風:文明和諧,活潑進取;教風:嚴謹博學,開拓創新;學風:謙虛好學,積極進步

3.校園環境建設

學校文化建設較好,有教學樓3棟,教師住宅2棟,3個標準籃球場,15張乒乓球臺,單杠雙杠1套,1個標準沙坑,校園環境布局合理規范。

學校擁有校徽,但是沒有標志性建筑,墻上噴繪的“教育培養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的標語倒是十分醒目。此外,校園內果樹叢生,為校園增添許多綠茵。

4.學校制度建設

校長以人文管理為主,制度管理為輔。校長每天“三巡”,巡各班教室,巡教師辦公,巡校園環境。班主任及副班主任也會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管理。

5.教師學校文化理念

教師對學校的文化建設并無較多的了解,也無法說出自己的見解,但是對本校的教學活動掌握的很深,了解的也很深。但是對學校的特色活動了解并不多,認為一些很多學校都有的活動為本校的特色,教師平時的注意力對集中在了日常的教學之中。

6.學生學校文化理念

受客家文化影響,學生多才多藝,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樂于分享,懂得感恩。

(三)旺茂鎮玉李村小學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發現

1.在特色學校文化建設方面,仍存在不足,雙語教學處于探索階段,不夠成熟,教師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 2.在雙語教材編寫方面,教材的階段性不明顯,連接性不強,沒有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編寫。

3.在教師隊伍方面,教師的資歷較一般,很多教師沒有進修的機會。此外,教師的數量短缺,多呈現一位老師教多門課或者多個年級的情況。學校短缺美術及音樂教師。4.學校教師流失嚴重,全校一共三十多位教師,有十幾位教師頂著學校的編制在外校上課,新老師進不來,導致學校師資短缺。5.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硬件設備短缺。6.校園環境建設急需改善,教室環境簡陋,需要精心布置。7.學生沒有進行才藝展示的專門舞臺。此外,才藝展示每周僅有半小時,對學生來說有些短暫。8.教師工作繁重,每天的上課文字記錄已經淪為應付檢查的苦差事。9.教職工住宿條件極其簡陋。10.學校缺乏體育活動。11.在規章制度方面,學校尚未明顯的針對自身的規章制度,很多制度處于口頭表達階段,執行力不理想。

(四)旺茂鎮中心小學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發現

1.教師的數量短缺,多呈現一位老師教多門課或者多個年級的情況。學校短缺美術、音樂及體育教師。此外教師的業余生活單調,很多教師已經缺乏對工作的熱情,激情。2.教師的資歷較一般,但每學期有二三十名教師有機會外出進修。3.在硬件設施方面,學校缺少多媒體教學設備,影響教學質量。

三、學校文化建設建議

(一)旺茂鎮玉李村小學學校文化建設建議

第一、繼續深入加強雙語教學,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其他學校的教學經驗,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第二、學校應當建設一個完整的管理制度,在建設制度的過程中體現人性,賞罰分明;廣泛爭取師生的意見,建立和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制度建設與人本管理并重。第三、雙語教材的編寫應當根據本校學生及教師的英語基礎編寫,英語教材的編寫應當有一定的情景設置,而不是簡單羅列英語句子。可以通過上網學習其他學校的經驗,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第四、在外出進修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學校應當組織教師在本校進行學習,學校應當有領導負責教師學習,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閱讀書籍提高自身的素養。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評課。第五、發動學生,精心設計教室環境、校園環境。第六、建造一個才藝展示的舞臺。

篇4

關鍵詞:高校;教務助理;研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4-0009-02

現行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組織形式,支持和保障學生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實際上,在該規定實施之前,各高校已經在不斷地探索研究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工作。比如,各高校普遍推行的學生評價教學制度,即“學生評教”,就是高校在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中,要考慮學生評價的因素。目前,隨著高校各項改革的推進,大學生對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改革的感受和評價日益受到重視,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已成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

本文中的“教務助理制度”,是指在高校中建立一類學生組織,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主動性,幫助學校了解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學校了解教學過程的細節;幫助學校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等。

一、高校實施教務助理制度的意義

沒有學生廣泛參與的教學管理,往往會出現教學改革、政策規定信息傳達渠道不夠暢通;教學一線信息反饋不夠及時、時有失真;教學管理制度出臺程序尚欠完備;學生主動參與學校教學改革、教學管理的意識不夠強烈;教務管理人員對“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體會不深等問題。

據《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已達到3167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6.9%。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的進程中,各方面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主體參與學校教學管理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已被高校所接受并越來越受到重視。

教務助理制度是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教務助理制度,既可以幫助學校更好地了解與掌握本科教學實際狀態,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高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民主參與教學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了解學校相關教學信息,促進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與交流,促進良好教風、學風的形成。

二、教務助理工作的組織模式與管理機制

哈爾濱工程大學從1985年起實施學生評教制度,2005年啟動學生網上評教系統。為加強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主動性,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2009年起全面實施教務助理制度。

(一)組織機構

教務助理實行校、院系兩級組織運行模式。在學校設立教務助理中心,中心可設主席、副主席、辦公室、運行部、策劃部等部門;各院系設立教務助理工作部,可設部長、副部長,以及各專業、班級教務助理。

(二)選聘方式

教務助理中心主席、副主席,及辦公室、運行部、策劃部工作人員由教務處在全校范圍內公開選聘;院系教務助理工作部部長、副部長,及各專業、班級教務助理由教務處和各院系教務管理部門在院系范圍內選聘。

(三)管理機制

1.教務助理制度的實施由學校教務處負責組織,各院系教務管理部門協助。學校教務助理中心在教務處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并負責院系教務助理工作部的日常聯絡與協調工作。院系教務管理部門負責指導本院系教務助理工作部開展工作。

2.各級教務助理一經聘用,由學校統一頒發聘書,規定聘期。

3.每屆教務助理選聘工作結束后,學校教務處負責對聘用的教務助理進行業務培訓。

4.學校教務處定期舉行教務助理辦公例會。

三、教務助理的工作內容

(一)學校教務助理中心的工作內容

教務助理中心作為學校教務助理工作制度的實踐載體和工作平臺,其主要工作內容要涵蓋以下四點。

1.及時匯總各院系關于教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溝通和反饋工作,完善教務信息反饋機制,實現信息雙向、有效的對接,形成良性互動,以促進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依據學校教學工作要點,結合學生所關注的教務教學方面的熱點問題,在學校教務處的指導下,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深入實際、充分調研、搭建平臺,不斷拓展廣大學生參與教務管理工作的范圍、層次和水平,不斷創新工作視野和思路,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學生關注教學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效發揮學生參與教務管理的主體作用。

3.充分發揮教務助理從學生中來,反映學生心聲、匯集學生智慧、代表學生建言的“參政議政”作用。教學管理部門在出臺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政策、規定之前,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聽取教務助理學生干部的意見和建議。

4.以教務助理中心為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調動廣大學生關注教學管理的積極性,發揮廣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主體性,普及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教學管理常識,化解學生在受教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二)院系教務助理工作部的工作內容

1.收集、整理各專業學生關于教務教學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匯總至學校教務助理中心,并做好相關反饋工作。收集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教學基本情況方面,包括教材質量及使用情況、多媒體授課情況、雙語教學授課情況以及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等;

(2)教學管理方面,包括學校、院系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對改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意見、要求和建議;

(3)教師教學情況方面,包括教學改革、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質量及效果等;

(4)學生學習方面,包括學習負擔、考試、實驗實習,以及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等;

(5)教學條件方面,包括教室、實習(實訓)場地、教學設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6)其他有關教學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2.在院系教務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協助學院做好相關教務管理工作。

3.在學校教務助理中心的指導下,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項活動;配合學校教務助理中心做好其他工作。

四、教務助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哈爾濱工程大學全面實施教務助理制度以來,從學校層面以及各院系層面均成立了教務助理工作組織,分別由學校教務處和各院系教務辦公室指導開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學校教務助理中心下設辦公室、運行部、組織發展部三個部門。院系教務助理工作部則采取分專業管理模式,設立工作部部長、副部長(類比院系學生會主席、副主席來管理);分專業設立各專業教務組長(類比院系學生會各部部長來管理);各班級設立教務助理(由各班級學習委員兼任,或者類比院系學生會成員來管理)。各班級教務助理負責本班級教學管理事務,直接與所在專業組長溝通;各專業組長負責本專業教學管理事務,向上負責與本院系教務助理工作部部長、副部長聯系,向下負責與本專業所屬各班級聯系;部長、副部長則直接與本院系教務辦公室以及學校教務助理中心聯系。運行中工作任務明確,崗位職責清晰,聯系渠道暢通,達到了高效有序、環環相扣的良好狀態。

全面實施教務助理制度以來,教務助理為學校、院系及時了解教學組織、運行情況,實現科學決策,有效推進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教務助理制度的實施不僅是學校“以學生為本”辦學理念的真正體現,也是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學生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的具體體現。教務助理是了解和掌握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直接渠道,不僅能幫助教學管理部門及時、全面、準確地了解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重要信息,而且搭建了一個培養學生能力的平臺。

僅以近兩年工作情況為例,學校依托教務助理工作組織成功舉辦了哈爾濱工程大學教學模擬大賽、教學管理知識競賽等一系列品牌活動;先后反饋、解決教務教學方面信息近1500余人次;以“教務航線”為載體組織了以最新版人才培養方案運行情況為代表的大量調查研究工作,為學校及時了解教學組織、運行情況,實現科學決策,有效推進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從具體院系層面,教務助理不僅有效幫助學生清晰解讀了學校教學管理的相關規定,化解了教學管理中的潛在糾紛;而且在教師、學生與學院之間架設了高效溝通的橋梁,有力地推動了院系教學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

教務助理工作組織與高校其他傳統的學生組織相比,其建設與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對于教務助理工作的扶持非常重要,必須要出臺配套的保障措施、激勵措施,才能確保這項工作的平穩、有效。比如,對于教務助理工作組織要類比其他學生組織一樣,提供固定的辦公地點、計算機等工作設備,并給予開展工作需要的相應支持。在各類評獎、評優等工作中,教務助理學生干部要享受學校其他崗位學生干部的同等待遇。比如,哈爾濱工程大學規定對年度考核成績為優秀的教務助理將被授予“哈爾濱工程大學優秀學生干部”榮譽稱號,考核成績為良好以上的教務助理將被授予“哈爾濱工程大學杰出教務助理”榮譽稱號,同時將給予上述學生一定的物質獎勵等。

當然,教務助理工作組織與高校傳統的學生會如何配合,才能更好地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也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哈爾濱工程大學教務助理工作制度(修訂)》[Z].2009.

[2]張吉維,任良玉.內蒙古大學探索研究性教學和自主性

學習的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0,(5).

篇5

[論文摘要] 教師是學校賴以生存發展的最寶貴的資源──人的資源。因此,教師素質的高低會嚴重影響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辦學聲望及辦學前景。本文就現在學校教師評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如何完善教師評價制度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希望籍此可以提升學校的管理質量。

一、 目前學校教師評價制度存在的種種問題

(一)對評價目的的認識存在偏差。目前許多教師和學校領導都認為評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鑒定和考核。有的領導把取得教師評價的結果看成教師評價工作的結束。并沒有認識到教師評價其實就是為了反饋教師工作的效果,進而作為促進教師改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而僅僅把它作為一種管理手段。甚至有的學校把對教師的評價僅看作獎金分配及晉升職稱的主要依據,因此因為受利益驅動,部分教師為了取得好的評價而走歪門邪道,而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學。

(二)評價制度結構上存在嚴重的不合理。首先,從結構上來看,目前主要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的、鑒定性的評價。經常依靠辦公室、教室外邊的走廊、校園里的道聽途說或者偶然見到的現象下結論。缺乏正確、準確、客觀全面而又有效的標準,帶有較大的隨意性,評價結果的可信度較差。這種結構簡單、信息傳遞方向單一的評價系統,不可能充分調動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缺乏教師的參與。評價時當事人也就是被評價教師一般沒有在場,反饋信息時也過于籠統,往往是即便年年搞評價,教師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弱點與強項在哪里。

(四)缺乏建設性意見。有的學校主管教學領導,只是提出批評意見,而不能提出可供參考的有價值的建議,評價過后也不召開教師會議討論研究如何改進教學,把教師評價看成一種可以敷衍了事的任務。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現在的教師評價制度及過程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二、 如何完善教師評價制度

(一)明確評價目標教師評價的根本目的。首先,必須明確教育評價的目的主要是導向、激勵、改進教師的工作。通過評價過程的反饋、調控的作用,促進每個教師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促進學校的領導不斷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和建設,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校教師的素質及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確立教師評價的正確依據。正確的依據應該是:教師的教育價值觀、預期的教育目標、社會的反饋、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的反饋等。其中包括:教師的師德水平,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水平,教師的工作能力及水平,要具有管理學生群體的能力,教育教學工作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師的工作業績。在以上幾項評價依據中,尤以師德和教學能力為重。

三、 制定合理的評價方案

(一)教師的自我評價。教師自評能促進教師自我反省,進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專業素質的發展。每個教師可根據自己教育教學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兩個方面的內容,以及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找出自己的發展優勢和不足,然后把擬定出的改進要點和改進計劃,形成一個教師自我分析評價表。

(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教師首先要打破"師道尊嚴"的局面,讓自己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然后,通過學校管理者向學生定期召開學生評價教師的座談會,作為定性評價;與此同時,教師自己還要不定期地召開學生專題座談會,作為靈活性、過程性評價;學校還可以在校內設立學生評價教師教學專題信箱。也可以設計學生調查問卷,讓學生通過紙面答卷的形式,完成對教師的評價。

(三)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評價。學校管理者在操作評價的過程中,首先要參與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與教師個人單獨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師的優勢,指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可以改進的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四、 發揮教師評價制度的作用提升學校管理質量

(一)正確的導向。給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激勵功能。能夠激起干部,教師發揚優點,促進人們工作的主動性與熱情,激勵人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學習。

(三)鑒定功能。成功的教師評價制度有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有助于確定教師是否需要及需要接受怎樣的培訓、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和教師間的交流關系等等。

(四)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師評價活動。

篇6

一、現在教師隊伍管理現狀

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77所(小學70所,初級中學4所,綜合中學1所,幼兒園1所,師訓教研中心1所),校舍建筑面積41351平方米,在校學生9303人(學前教育749人,小學4717人,初中2621人,普高801人,職高415人),寄宿生5091人(小學2120人,普通中學2971人),農村留守兒童2063人。教職工607人(幼兒教育21人,小學458人,中學228人),小學、初中、普高和職高專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分別為98.5%、96.4%、73%,小學教師的大專率和初中教師的本科率分別為72.4%和44.3%。

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和《教師法》,把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擺到了重要位置,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改善農村教師隊伍狀況和加強骨干教師選拔培養為重點,調整布局,深化改革,優化管理,注重成效,取得了明顯進展。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有計劃地進行學校布局調整,高標準、高水平新建、擴建、改建了部分學校,顯著改善了辦學條件。在重視外延建設的同時,注重提升內涵水平,認真抓好師德建設、人才培養、人事改革三項重點,以理論學習和法制教育、師德教育和技能培訓,促進了教師隊伍管理。

(一)管理從不規范走向逐步規范。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為教師管理提供了全面而可靠的法律依據。此外,與這些法律法規配套的其他一系列有關教師隊伍管理與建設的文件,則為教師管理提供了科學的操作辦法。因此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門還是學校,對教師管理的盲目大大減少,提高了其整體管理的科學性。

(二)管理增強了教師隊伍的活力。教師聘任制的逐步推行、教師結構工資制的試行,教師聘任制與結構工資制相結合管理模式的探索,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心與事業心、激進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也帶來了學校工作的生機。

(三)管理使隊伍建設取得了成績。一是教師隊伍總量穩中有增,基本滿足需求。二是學校內部管理基本形成了由教師聘任制度、崗位負責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績效激勵制度等構成的管理體系。三是教師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有所提高。

二、面臨教師隊伍管理的問題

我縣教師隊伍建設雖然取得較好成績,但是與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的奮斗目標、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與廣大群眾的強烈愿望相比還存在差距。

(一)少數教師職業道德意識淡薄,師德師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少數教師的師德師風與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相比,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之處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個別學校領導干部和少數教師滋生了、產生了“一切向錢看”的思想與不注教學質量、忙于有償家教的的現象。一些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不安心本職工作,上班時間從事商品經營活動。還有少數教師不尊重學生,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少數教師師德失范,損害了人民教師的形象。

(二)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師隊伍城鄉分布、學段與學科結構不盡合理,教師分配、調配不盡合理,教師編制的結構性問題突出。隨著新一輪課改的實施,初、高中教師按學科緊缺的矛盾突出且缺少學科帶人頭,普遍存在編制雖夠卻按科分配教師不足、勝任教學教師不足,出現有富余人員或是不稱職人員的現象,并且學校的富余人員和不稱職人員分流困難,一旦遇到教師病、產假或脫產進修等情況,任課教師就“斷檔”,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人員能進能出的機制尚未形成。由于結構性缺編,加上升學率壓力,部分教師超負荷工作。

(三)師訓經費不到位,影響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財政安排中小學教師培訓和校長培訓經費不足甚至未能落實,使學校只能以校本培訓為主。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經費緊張,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極少。培訓的不足、繼續教育的欠缺,導致現有師資隊伍的質量與未來教育的不適應、現行教育教學方法的呆板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

不適應、現行教研方式的陳舊與指導教師教學的不適應,從而出現了“身在課改中,處在理念下,留在陳舊里”的普遍現象。(四)教學成本投入偏低,骨干教師流失嚴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經費來源只有學生的學雜費,既要按規定保證硬件投入,又要按需要滿足教育教學,入不敷出,難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由于市縣間、縣鄉間教師收入、福利待遇差別較大和高中、初中教師的層層由下向上的選拔,造成了縣內優秀骨干教師因外調和改行向外流失,因選拔和調動的的內部流失,且特級、高級教師數量不足、年齡偏大,在培養指導中青年教師方面,發揮作用不夠,學校骨干教師隊伍難以穩定、難以形成且新老交替面臨形勢嚴峻,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下降。

(五)學校班子建設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是學校班子老化,班子凝聚力、影響力較弱,班子成員運用現代學校管理理念與遵循現代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缺陷難以適應管理需要;二是少數學校用人隨意,不能真正堅持“能者上、庸者下”的任人機制,造成班子傭腫、人浮于事,甚至導致骨干教師流失;三是個別學校領導素質較低,拜金主義、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意識、不集眾意主觀臆斷傾向存在,至使學校管理混亂與教育教學水平停滯不前甚至逐漸落后。

三、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建議

優化教育結構,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在我縣建設一支結構優化,素質優良,富有活力,與時俱進的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小學教師隊伍,我們建議:

(一)提高教師隊伍職業道德水平

建議縣政府和教育部門在師德建設上要認真抓好教育、制度和管理三項建設,規范教師從教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教育觀,增強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引導教師形成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教書育人為核心精神品質;引導學校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考核、獎懲機制,建立鼓勵教師教有創新、學生學有發展的“評教體系”和“評學體系”。堅持實施師德建設長效管理,建立有效的師德建設監督機制,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有損教師形象的行為,應予批評教育乃至行政處分。同時,在教教師有償教育問題是當前社會反響強烈的熱點問題,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真研究,制訂相應的管理辦法,正確地加以引導,禁止從事以營利為目的有償教育。

(二)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

建議廣播、電視、網絡等傳媒要有計劃地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尊師重教的輿論宣傳。廣泛宣傳《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的戰略地位和我縣教育教學各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宣傳教育戰線上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的模范教師和先進事跡等等。力爭在全社會形成重視教育、支持教育、參與教育的良好氛圍,使教師真正成為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三)保障培訓經費,提高教師待遇

建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三位一體”,采取給一點、補一定、籌一點的辦法,啟動以提高全體教師素質為主的“提升工程”和以骨干教師培育為主的“名師工程”,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安排和組織教師培訓,構筑和完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通過外出學習培訓、教育部門集中培訓、教研科研活動培訓、立足崗位校本培訓等方法,促進教師教育思想的“刷新”、知識結構的拓展、能力結構的激活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重視教育的外延發展,對學校的硬件建設作必要投入,更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注重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和改善教師辦公教學條件,讓教師真正工作順心、在校安心、教學盡心、生活舒心。政府按財政增長水平,逐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別是農村和邊遠學校教師的福利待遇,讓教師的“身價”有增無減,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四)理順管理體制,優化隊伍結構

建議根據教師管理特點,廣泛征求意見,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教師隊伍建設的編制、人事、勞動管理制度。充分發揮教育主管理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充分吸納各個學校與一線教師的建議意見,以形成健康的教師能進能入能分流的任用機制和管理機制。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完善教師分配、調配機制,堅持按學校實際情況核定學校編制,按學科、依專業配備初、高中教師,走教師隊伍專業化的路子,促進教師資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用有所專、教有所長,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篇7

[關鍵詞]教學管理 教學秘書 高校藝術學

中圖分類號:G6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103-01

在高等院校所具備的四大社會職能中,人才培養作為其核心職能,備受社會關注。而人才培養落實到高校的具體工作中,就是日常的教學活動。隨著高等教育在中國日漸大眾化的發展趨勢,高校的教學質量受到了社會的空前關注。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高效而有序的教學管理是高校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而教學秘書這一崗位則為高校保障其教學秩序平穩運行起到了關鍵作用。

不同學科門類的教學管理方式有著各自鮮明的學科特點,對應著不同學科的教學管理也有著獨特的針對性需求,以適應各學科人才培養方式及教學特點。其中藝術類高校有著相對獨特的教學模式,例如課程設置靈活性更強、專業設備使用率更高、授課內容理論性與實踐性結合更為緊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更為突出等。上述特點也對藝術類高校的教學秘書這一崗位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本文將對藝術類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特點進行分析,在對比其他學科門類教學管理工作特點基礎上,對藝術類高校教學管理的特點進行剖析,進而提出加強藝術類高校教學秘書教學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高校教學秘書工作的共性

首先,作為教學秘書,無論是綜合類高校還是藝術類高校,都有其共同特點,但是藝術類高校所具備的特性,又使得藝術類高校的教學秘書工作有別于其他類高校。只有正確認識其統一性和獨特性,才能真正找到適合藝術類高校特點的教學管理工作方法。

(一) 工作覆蓋面廣,涉及內容繁復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學秘書工作的覆蓋面非常廣泛。在課程管理方面: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制定課程表,及時向任課教師傳達等;在教務管理方面:根據行課過程中的具體情況,督促教學進度,協調臨時調課等;在考務工作方面:協助安排考試,及時通報成績,管理試題及試卷、做好考試保密工作等。另外,教學秘書還承擔著教學資料管理的工作,負責保管教學資料和教學文件等,并做到及時整理歸檔。

(二) 管理與溝通效果并重,橋梁和紐帶作用明顯

首先,教學秘書需要熟悉學校乃至國家相關的教育政策及學校的學科發展動態,并及時準確地傳達給部門領導,以確保本部門制定的相關教學管理制度符合國家及學校的教育管理發展思路。同時,也要在學校、學院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起到橋梁作用。教學秘書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與學校教務處、科研處、學生處等各職能部門溝通聯系,因此又是各個部門與本部門之間的“聯絡員”。因此,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就要求教學秘書具備良好的溝通與協調能力。

(三) 大局觀與細節觀共存,時效性和準確性并重

教學管理工作的紛繁復雜性,使得教學秘書的工作事無巨細,而正是這種復雜的工作性質,要求教學秘書在把握每個細節、處理好每件具體事務的同時,還要具有全局觀。只有做好全局與細節的合理控制,才能使工作有條不紊。同時,教學秘書的日常工作又往往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的切身利益,需要第一時間,準確無誤的將各類信息傳達給教師和學生,例如教師的職稱評定、學生選課、考試安排等工作,需要同時具備時效性與準確性。

二、藝術類高校教學秘書工作的獨特性

藝術類高校教學秘書的教學管理工作除了具備以上特點之外,因其專業背景、課程設置及服務對象的特殊性,使其具備了與其他院校有所差異的獨特性。

(一)藝術類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通常是理論講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因此要求教學秘書在行課過程中,需要配合專業任課教師做好實踐教學工作安排。

藝術類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中,有大量實踐性課程,學生動手實踐的比例很大,教師有時采取的是手把手指導學生進行實踐的教學方法。因此,在課程管理方面就不能按照綜合類高校的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需要教學秘書針對不同實踐類課程的特點,配合任課教師做好實踐類課程的實踐環節安排及實踐設備的有效、合理調配。

(二)藝術類高校培養的是專業領域內具有創作能力的人才,其課程考查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現,這要求教學秘書對于專業內容具備一定程度的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專業特點,教學秘書在課程管理中,尤其是課程考核管理工作中,才能尋求到更為適合藝術類學科的教學管理方法。并充分掌握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需求,以及在教學質量考核時不單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依據,而是將學生作業成果融合進教學質量考核體系中。

(三)藝術類高校學生的創造性較強,個性化發展較為突出。這要求教學秘書在與學生溝通及與輔導員協同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時,需要做到因人而異、因勢利導。

藝術類高校學生往往在專業創作方面有自己的主見,但同時就決定了藝術類高校學生個性化發展會比綜合類高校的學生更為突出。他們情感豐富,思想活躍,求新求異意識較強,心理表現更加敏感。所以在教學管理工作中,與學生溝通時就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既要樹立學生遵守校紀校規的意識,又不能破壞學生思維敏捷且富有創新精神,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突出特點。

三、適應專業特點、尋求最佳教學管理工作方法的建議

基于上述針對藝術類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特點的分析,結合筆者在藝術類高校從事教學秘書進行教學管理工作的經驗,對藝術類高校教學秘書如何適應專業特點,進而尋求藝術類高校教學管理最佳工作方法提出如下建議。

(一) 在課程設置方面,針對藝術類專業課程的特點,強化對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工

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符合實踐教學特色的教學管理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什么樣的管理工作,都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作為行為標尺。同時又要創建靈活寬松的實踐教學環境,實踐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果只是一味強調或者無限夸大管理工作的嚴格規范,則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教學潛能,為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其個性發展和鼓勵創新精神的廣闊空間。

(二)在考核體系方面,應充分考量藝術類教學方式多樣性的特點,在考核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方面也體現多樣化的原則。

通過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征求學生關于教學方面的建議、意見;同時在考試成績的分配比例上應有更合理化的評價體系,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要求,制定不同的作業與考試成績百分比,使考核結果對未來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更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三)教學秘書自身專業素養的提高也是從事藝術類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必要條件,具體包括:

1、培養服務于學校整體教學工作的思想政治素養。教學秘書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基層工作者,以強烈的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并在繁雜的日常工作中,保持工作熱情,做到在教務管理工作中既講原則,又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需要教學秘書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養。

2、健全的心理素養。教學秘書的崗位經常與學校各個職能部門及教師、學生打交道。工作紛繁復雜,遇到委屈和誤解是在所難免的。學會如何調整心態,并以豁達的心態和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是建立健全心理素養的基礎要求。

3、專業知識素養。教學管理既是學術管理,又是行政管理。教學秘書在承擔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以外,還會協助承擔學科建設、專業發展及教學管理工作改革的重擔。而探索學科建設及改革工作的前提是必須對專業知識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在工作中提高效率,進而推動教學管理工作向前發展。

藝術類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系統性與復雜性兼具的工作,包含了學科建設、課程管理、學生管理等很多方面。筆者根據自身工作經驗,對其現狀、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做了初步梳理與總結,并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給出了建議。

參考文獻:

[1] 張德誠,潘力,劉海麗. 高校藝術類教學管理的特點和實施辦法[J],考試周刊,2012(2).

篇8

1.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環節分析。

通過對有效調查問卷中目前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環節和希望參與教學管理環節相關調查項目的數據整理和統計,可以看出:(1)第一個層面(即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仍然是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主要環節。調查顯示,目前35.8%的學生選擇了與任課教師溝通過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19.45%的學生選擇了與任課教學溝通過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并且有41.40%的學生選擇希望與任課教師溝通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41.76%的學生希望與教師溝通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說明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盡管是目前高等院校教與學融合的主要環節,但融合深度和程度不夠,學生希望進一步加強深化,更好地強化教學環節的交流與互動。(2)第二層面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程度明顯不足。調查顯示,目前只有5.11%、7.49%和4.57%的學生選擇了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制定時提供了建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提供了建議和專業教學計劃制定時提供了建議。而希望在人才培養模式制定時多吸收學生意見、希望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多吸收學生意見和希望專業教學計劃制定時多吸收學生意見的比例高達39.31%、43.19%和42.85%,說明學校在諸如開展人才培養規劃、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編制專業教學計劃等深層次教學管理方面,學生參與和融合的程度不足。(3)在教學內容選擇的傾向性方面。目前36.70%的學生建議過老師多講些實際應用和案例分析內容,25.51%的學生曾經建議過多開展實踐教學;而選擇建議過老師多講些理論知識的學生只有7.99%,曾經建議多開展課堂教學的只占10.95%。與之相對應,選擇希望老師多講些實際應用和案例知識、希望多開展實踐教學(實驗或實習)的學生分別高達69.53%和63.61%,而且,學生年級越高,這種迫切程度越強烈,說明高等院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實際應用方面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環節。(4)在任課教師的可選擇性方面。目前,選擇少數課程可選擇任課教師、部分課程可選擇任課教師和全部課程可選擇任課教師的比例分別為34.7%、24.85%和6.61%;而與之相對應希望選擇任課教師情況分別為12.02%、43.62%和29.40%,說明目前高等院校學生對任課教師的可選擇性程度不足,需要進一步擴大可選擇任課教師的課程數量。(5)在學習任務的輕重情況方面。42.04%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學習任務比較合適,22.90%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學習任務偏重,只有17.78%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學習任務偏輕,并且有59.47%的學生希望有更多自我發展的時間和機會,而且,隨著學生年級升高,這種愿望越強烈。說明目前高等院校學生教學任務的安排不盡合理,特別對高年級學生,應適當減輕課堂學習任務,給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學習和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2.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方式與途徑分析。

教學方法的改進,授課效率的提高是在教與學共同探索努力下完成的,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起著很重要的引導作用。針對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方法和途徑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1)與同學進行學習情況交流、通過與任課教師交流反映問題、通過課堂教學質量調查表反映問題、通過班干部或課代表反映問題等基礎性和傳統性做法(選擇比例分別為63.47%、33.78%、25.52%、29.46%),仍然是目前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主要方式與途徑,而且學生也希望繼續加強這一環節的參與方式與途徑。(2)定期與專業教研室主任溝通、定期與專業課程組溝通等中間層次的參與方式和途徑(選擇比例為11.35%、11.81%)則明顯不足,學生希望通過學生信息員反映問題、通過學生教學管理委員會反映問題、定期與專業教研室主任溝通、定期與課程組溝通等的參與方式和途徑(選擇比例分別為19.59%、21.96%、41.53%、36.19%)要求比較強烈,需要不斷加強中間層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方式和途徑。(3)定期與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溝通、定期與學院主管領導溝通、定期與學校主管領導溝通等高層次的參與方式和途徑(選擇比例為:8.27%、8.17%、6.19%)非常有限,而希望通過這種高層次方式與途徑參與教學管理的比例高達30.64%、32.91%和25.29%,表明學生更希望直接與高層教學管理部門和人員反映實際問題,以進一步提高信息反饋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二、“雙主體型”教與學融合模式的構建

教育的意義在于價值引導和自主建構,價值引導首先是通過教育目標,特別是人才培養規格的設定而實現的;其次是通過對教育內容的選擇而實現的。教育者價值引導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構之間的中介是受教育者的自主選擇,即受教育者在一定范圍內選擇教育者所提供的課程、教師和教學進度等。并且,受教育者對教育者提供的課程,還可以在了解教育者設計意圖基礎之上進行主動接納還是被動接受的態度選擇。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及教學管理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人才培養規劃(包括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養目標界定和人才培養規格定位)、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包括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過程管理與控制(包括教師選擇與配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效果考核與評估(包括教學效果評估、授課學生教學效果信息反饋、畢業生綜合教學效果信息反饋)等多個階段,要想實現學生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參與和深度融合,必須設計良好通暢的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參與渠道和反饋途徑,實現學校教學管理各個階段保持持續的信息反饋和優化調整,使得學校的教學管理系統始終處于動態優化的過程之中,保證學校的教學管理系統與社會需求和學生的訴求相適應,為此,可構建包含教與學雙方有機融合和良性互動的“雙主體型”教學管理系統模式。本模式包括以下三個部分:一是從人才培養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到教學過程管理與控制、教學效果考核與評估的人才培養和教學過程邏輯規劃。本部分的關鍵在于規劃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規劃執行的嚴密性和規范性。二是教師及教學管理部門的反饋與修訂。在人才培養的實施過程中,任課教師及各級教學管理部門根據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供相關信息和修訂意見,并對規劃方案進行修訂。三是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環節與途徑。包括教學層面廣泛信息的第一層次反饋、人才培養方案層面的第二層次反饋和人才培養規劃層面的第三層次反饋。

三、“雙主體型”教與學融合模式運行體系

基于上述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結合不同學科專業現實教學管理的工作過程,構建了從學校、學生雙方出發,學校領導、教學管理部門、院系領導、教師、學生參與的“雙主體型”教學管理模式運行體系,該運行體系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專業教學管理委員會的建立。

建立由學校主管部門、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共同組成的“教學管理委員會”,教學管理委員會負責收集社會、學生對教學管理的意見和建議,負責辦學宗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計劃制定、教學效果監測、評價與反饋、管理模式修訂等教學管理模式實施的全過程。

2.專業人才培養過程規劃與制定。

依據社會需求和學生訴求,緊密結合學校自身學科專業特點和辦學特色,遵循從人才需求、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制定,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任課教師配備到教學效果評估與信息反饋的邏輯思維,開展人才培養過程的科學規劃和路徑設計。

3.教與學過程的實施和運行。

教與學過程是教學管理模式中的主體部分,是在正確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下開展的,主要包括教學知情、教學選擇、教學反饋、教學研討、教學評價、教學決策六個環節,六個環節學生以分層的方式參與。教學知情環節是教與學階段的基礎環節,在這個階段學生了解專業教學計劃以及重大教學決策的內容及其理由,學生應該清楚學校要把他們培養成為什么人、計劃怎么樣培養、為什么要這樣培養等問題,并及時了解學校重大教學決策的內容及其理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學校教學計劃以及重大教學決策加深理解,與學校形成共同認識,從而促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選擇環節學生在對教學知情的前提下,以學生代表的方式選擇教師、課程和學習進度,學生按照個人興趣愛好和發展計劃自主選擇課程、教師和學習進度的空間將越來越大,以“選課制”為核心的學分制和“一課多師、一師多課”制將使更多的學生有可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課程和教師;反饋環節是對前兩個階段實施情況的階段性反映,由學生與院(系)領導座談的形式完成;研討和教學評價階段由學生代表與教學管理部門完成,學生代表可以將學生的心理、思想及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反映到學校,學校與學生針對問題,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再次將解決措施反饋給學生;教學決策環節是教學管理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最主要的一個環節。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一般應以高年級為主的學生代表參與,對教學計劃的修訂、評估、專業課程的增設、調整,廣泛采納學生民意。

4.效果分析與信息反饋。

篇9

關鍵詞:教學督導;外聘教師;案例分析

【分類號】G712.4

一、 案例背景

教學督導聽課、評課是隨機進行的,事前不打招呼的“推門聽課”,以期能夠真實了解和掌握任課教師的備課、上課情況、教學組織能力、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效果等。督導員在日常聽課過程中發現:部分外聘教師雖然有過硬的專業技術水平,卻缺乏課堂教學的基本功訓練,致使課堂教學的規范性與完整性存在不足。

二、 案例描述

2015年11月2日幾位教學督導員一起聽了一堂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的《社區衛生管理學》課,內容是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管理概述,主講老師是一位外聘兼職教師。這位老師有較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對上課內容非常熟悉,對本市的社區衛生信息化管理掌握第一手資料。問題出在授課的方式上,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教學設計,將工作中的案例資料(教學資源)未經過針對學生特點的教學設計,直接呈現給學生,信息量大,加上PPT字體又太小,不能很好地突出重點、難點。

課后聽課的督導員與老師進行了交流,建議備課時不僅要備教學內容,也應有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設計。比如這堂課可以先講授相關概念和理論,然后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中擇取有典型意義的案例,就重點、難點的幾個問題再進行深入的剖析,不必面面俱到;工作中的設計方案不一定適用于教學,教學用的課件應當簡明扼要,突出顯示重點、益于突破難點。

三、 案例分析及建議

主講老師作為外聘的新教師,畢業于計算機專業,沒有系統地進行過教育能力的培養,初次來校任課對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對課堂教學過程、方法的設計,對學情認識均不夠深入,最好能指定一名有經驗的帶教老師或聯系人,可以從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的領會到教學計劃、教學方法的設計等方面有引領;其次可及時地反饋學生評價、教學督導評價,為外聘老師開通一條了解高職學生特點、了解學校要求的渠道。學校對外聘教師的準入把關應嚴格,細致調研,擇優錄用,也應考慮為外聘教師的成長提供平臺。下面結合教學督導的工作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1. 充分認識外聘教師的重要作用

外聘教師,不僅可緩解某些專業尤其是新專業師資力量和雙師型教師缺乏的狀況,外聘教師一般是本行業的骨干力量,不僅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而且熟悉本行業的實際運作機理,具有很大的背景優勢,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將非常有利于學校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開展。建立一支具有流動性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外聘教師隊伍,可以使得我們的教師隊伍始終保持在一個比較前沿的、先進的水平上。能為學校教師搭起一條連接社會的橋梁,以豐富學校教師社會實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給學校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2. 完善高職院校外聘教師的準入機制,建立外聘教師資源庫

應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以教學質量要求為依據,制定出外聘教師的聘任標準,如對外聘教師的道德品質、學歷學位、工作經歷、實踐年限、職稱等級、專業能力等做出明確規定。在聘任程序上,首次聘任應聘教師要試講,如果是續聘,則應對其上一個聘期內的教學情況給予正確評價,根據考評情況,留任優秀的外聘教師。另外,外聘教師一經聘用,學校應整理每個外聘教師的基本信息,并形成電子檔案,建立完整的檔案數據庫,以便于后續對外聘教師進行動態管理。

3.加強對外聘教師的職業培訓

多數專業技術型外聘教師缺少教學經驗,在正式上崗執教之前,學校應對其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使之適應教學工作。由于外聘教師的人事關系不在學校,具體實施受到客觀因素制約,需要取得對方工作單位支持和教師本人的理解。培訓具體內容包括師德教育、教學管理規范的學習、教學環境的熟悉、教學設施的使用、授課對象的了解、教學計劃及教材教參、人才培養方案等教學文件的研讀等。建立外聘教師進修和培訓制度,創造機會開展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題培訓、示范教學觀摩活動等。提高外聘教師的職業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不斷地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

4. 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 ,加強教學質量監控

教學督導可以從聽課的全過程,從親自觀察到的教師講課的表現,以及從學生遲到、出勤率、課堂紀律、課堂氣氛,甚至從學生聽課的精神狀態、表情、眼神等就能體會和評價出教師的教學效果。通過督導聽課,我們發現個別外聘教師,有基本教學功底,但工作態度一般,講課隨意,遇到有事就臨時找同事代課。從學生的反饋來看,監督力度越大,教師工作越認真。所以應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的作用,加強教學質量監控。一是可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客觀評價,而更重要的是可以發現教學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提高授課質量和教學水平。

5.增強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環境

學校人事管理部門除了制定有一定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外,也要增加感情投入,把外聘教師當成學校的主人翁,多傾聽他們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定期走訪以了解外聘教師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難,在生活上給予關心照顧,并給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思想上給予引導和溝通,幫助外聘教師協調處理好與在校教師的關系。組織外聘教師一起參加學校專任教師的文體活動。靈活安排上課時間,提供圖書資料的借閱。這些工作在于增強服務意識,體現人文關懷,營造出良好環境,可使外聘教師時刻感受到自己就是學校的一分子,從而大大加強外聘教師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只有這樣,才能積極主動地為學校的發展、為學生的就業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 汪慧惠.高職院校外聘教師現狀的調查分析[J].職教論壇,2005(27).

篇10

【關鍵詞】管理 計算機 公共機房

一、引言

高校的公共計算機機房主要承擔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計算機語言、畢業設計上機等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自由上機實踐。機房管理的內容十分廣泛,它包括技術管理,設備管理,人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這樣一個面向全校學生的對外窗口不僅關系到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也體現了一個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水平。

作者結合近十年來機房管理發展中的經驗及教訓對機房管理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并針對工作中仍未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二、機房管理的意義和內容

2.1機房管理的內容。機房管理牽涉面廣、技術難度大、事務雜、工作量大、系統性不強,從廣義上說,硬件設備的配置、維護及故障檢修、機房內部局域網和應用系統的建設、用電的安全保障、機房環境等都屬于機房管理的內容。因此,機房管理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

2.2機房管理的意義。公共機房幾乎擔任了學校全部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的上機實踐、考試和等級考試等工作,同時也是學生在網上選課、了解學校新聞、收發郵件、查看通知、成績等信息的重要場所。因此,機房管理是否完善直接涉及到學生多門課程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給學生提供的信息環境狀況和學校的信息化程度,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

三、機房管理的發展以及相關問題的探討

3.1機房管理系統的發展和探討。機房管理系統是機房管理的核心,它直接關系到機房運行、學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機房管理系統的完善程度代表了一個高校機房管理的水平。

1、歷史——打印卡片的管理方式。1999年我校教育技術中心機房管理人員和計算機基礎教研室的人員合作開發了一套打卡上機系統。該系統采用C/S模式,前端為PowerBuilder,后端為SQLServer,具有刷卡上機、查詢統計、預約上機等功能。

2、現狀——一卡通刷卡上機的管理方式。2003年,我校與中國農業銀行合作,使用校園卡,機房管理人員與一卡通開發人員進行了廣泛的溝通,根據以前開發的系統中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意見和建議,在對一卡通刷卡上機系統進行了改進后,當年6月正式啟用校園卡刷卡上機管理系統,適應了學校機房規模日益擴大的需要。

3.2硬件設備的管理。公共機房內的計算機因為使用頻率高,所以硬件的損壞率也比較高。為了保證機房正常運作,提高設備的正常工作率,硬件設備的及時維護是十分必要的。建議如下:

1、建立硬件設備的定期檢查維護與及時維修相結合的管理制度。

2、利用機房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的技術優勢來降低硬件的損壞率。如在實踐教學部的老師的努力下,目前機房包括計算機基礎課程在內的各類考試系統均采用了自己開發的服務器收發卷的一套考試系統,大大改善了軟盤驅動器大量損壞的狀況,同時也有效地提高考試和閱卷效率。

3.3系統的維護和軟件的管理。為防止人為的有意或無意的破壞硬盤、更改設置,導致計算機系統不能快速恢復正常的問題,目前幾乎的大專院校的機房都使用了硬盤保護卡或者還原精靈。

1、歷史狀況。在無盤工作站時期,服務器上只能安裝漢字系統和BASIC等為數不多的幾種編程軟件。之后,計算機都有了硬盤,但容量大都在2G以內,保護卡的安裝幾乎占去了一半的空間,因此軟件的安裝受到限制,裝了Windows95、office97、VB、VC、VFP后硬盤空間就所剩無幾了。

2、現狀。現在,我校公共機房的計算機硬盤容量均達到40G以上。針對保護卡的安裝導致的保護和恢復系統與學生希望能安裝自己所需的應用軟件之間的矛盾,2003年起機房計算機采用了三重啟動的模式,提供了dos6.22、Window98、Windows2000三種操作系統供學生自由選擇。

3.4機房環境和衛生的維護。機房適宜的衛生環境不僅能延長計算機硬件資源的壽命而且還能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機房的環境衛生與機房人員的健康息息相關,也顯得尤為重要。機房的環境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通風和散熱。一般,計算機的擺放不要太過密集,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開放空調,降低室內溫度,保持一定的濕度,帶給人以舒適感。

3.5一些問題和建議。針對工作中仍未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后,給出了幾點適當的建議。

1、建議加大計算機公共機房對學生在機房的行為進行合理約束的力度。目前學生在公共機房的行為沒有得到合理約束,是一個在許多學校都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表現在不遵守機房管理制度,不自覺刷卡、不尊重機房教師等等。

2、建議加強管理意識,督促機房授課教師與機房管理教師共同維護機房課堂秩序。希望學校和各個學院重視目前上機課堂秩序松散的狀況,推出相關政策,使機房管理教師和授課教師分工合作、責權分明,共同維護機房課堂秩序,以保證學生能自覺遵守機房紀律,合理、安全地使用計算機,保證機房上課的效果。

3、建議進一步完善機房刷卡系統,增加機房刷卡系統的機位管理功能。目前的機房刷卡系統缺乏機房機位管理功能,難以規范學生上機時對號入座,增大了管理的難度。帶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GB3①機器上某些零部件(如鼠標、耳機等)的丟失,原因不易查明;=2\*GB3②學生上機時,機器的故障難以及時發現,影響學生用機。若能增加機房刷卡系統的機位管理功能,結合閉路電視監控器,將能較好的解決以上問題。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公共機房的硬件設備、軟件的管理,系統的維護及衛生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闡述,并針對我校公共機房管理模式中仍未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討論,給出了一些符合我校公共計算機機房管理的適當的建議。希望能在我校及兄弟院校的機房管理建設工作中有所借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