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范文
時間:2023-10-12 17:34: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初中數學;理論研究;新人教版
初中數學是整個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正確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數學定理、公式等,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概念化是新人教版數學教學的重點要求。學生只有在對公式概念、定理法規、理論知識理解無誤的基礎上,將其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各種類似推理的題目中,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按照《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就必須不斷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學習的系統化、靈活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教育學生靈活掌握各種數理概念。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習動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才能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游戲教學、設問教學的同時導入有趣生動的學習案例,將學生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激發學生的聽課情緒,隨之緊密引入與課題相關的內容。
二、表揚學生,不斷增強數學基礎能力
事實證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造條件經常表揚學生,可以不斷鞏固和加強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因人而異、難易有別的提問,有針對性地表揚鼓勵每一個學生,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有趣;當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適當地給予啟發指點,使學生能夠自主順利地完成任務,增強學生基礎學習的能力。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
新課標在教學中建議:增強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盡量多地創設出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聯想、類比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并靈活地在生活中引入數學。這樣,讓學生了解生活經驗與數學概念、公式等數學知識存在的內在聯系,并善于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中。
四、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要精心設計教案,選擇教學教法,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其次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不斷進行復習。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可以采用新奇的表達方式、幽默的語言,啟發學生去積極思考,增強學習感染力,盡量讓學生自己組織,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重視實踐活動的教學,提高學生數學實際運用能力
在課堂實踐活動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多觀察、多思考、多討論,開發學生的數學推理思維能力,讓學生盡量多地參與實踐活動,也可以將數學教學活動引向校外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參與并主動實踐,積極地綜合運用數學基礎知識解決各種生活常見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非常重要,必須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實現學生數學能力本質的飛躍,才能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在新人教版的課標下,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提供給學生參與學習討論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初中數學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袁洪麗.數學概念教學淺談[J].考試周刊,2010(28).
篇2
關鍵詞:學前教育;教育質量;全面發展
造成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原因有哪些?
一、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縱觀很多中小學,對教育行政部門關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規范教學行為的精神置若罔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幼兒園是小學的生源地,理所當然自覺適應小學的教育觀、質量觀。
二、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但認識膚淺
初中小學教育質量觀都偏失了,眾多家長認識水平還會超越學校嗎?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像個空瓶,吸收能力特別強,于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往里灌輸知識。讓其背書、寫字、做計算,盡管他們不一定理解,但先讓其被動吸收,然后慢慢消化。
三、學前教育師資隊伍落后,不適應幼兒全面發展需要
大道理要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可是誰來促進?誰來引導?主要在教師。這就要求幼兒園教師要有全面的素質,要有過硬的本領。而今,很多地區尤其西部農村地區學前教育才起步,進入學前教育師資隊伍門檻低、職業考核標準低、工作待遇低。很多教師沒有一技之長,除了教幼兒識字計算外,別無他法,怎么能引導幼兒全面發展呢?
四、學前教育質量評估機制不健全
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對學前教育綜合評估的標準僅僅是個框架,評估形式單一、評估過程流于形式,對辦園思想方面往往避重就輕,從主管部門到幼兒園就如何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措施乏力。
作為幼兒教師,理應自覺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以下是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制訂不同年級幼兒發展目標,與家長互動
按照教育部《幼兒園教育綱要》提出的幼兒園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擬定各年段幼兒在體質、心理素質、認知、閱讀、記憶等各方面的發展目標,并印發致家長,引導家長如何正確全面評價幼兒的發展進步。我常常在家長會上與家長探討這幾個問題:1.你在家中是怎樣輔導寶寶學習的?2.你從哪些方面認為你的寶寶是否聰明?3.你認為你的寶寶在幼兒園學到了些什么?我對家長的意見進行了尊重性評價,再告訴他們:教育專家積極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過讓其接觸大自然、認識真實世界,建立認知基礎。多讓幼童用五官感覺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心去體會數字的意義,用手去操作,用思維去判斷,有利于培養幼兒認知分辨能力,動手動腦能力,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學習。
二、廣泛宣傳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對幼兒成長的危害,讓社會參與
通過板報、簡報、家訪等形式,擴大社會宣傳,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到:過多在幼兒大腦里灌輸呆板而沒有理解的東西,過早地讓幼兒用死辦法重復計算,不加思考地書寫,只能是剝奪幼兒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抹殺幼兒發問、好奇、思考、探索、創新的積極性,進而形成孤僻、內向、挑食、軟弱、呆板等不良性格和行為習慣,對今后長遠的學習和成長產生極大的危害。如曾經報導:某省一名男孩13歲就考入大學,17歲前往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但20歲時卻不得不退學,原因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三、制訂科學合理的活動計劃,讓幼兒樂有所學,學有所得
專家認為:幼兒在集體中玩,在游戲中玩,不僅能學數、學字,更能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精神、動手動腦能力、探索創新意識,還能使幼兒形成良好的文明禮貌、愛整潔、講衛生、不挑食、愛鍛煉的行為習慣。
篇3
學前教育是所有教育階段的起點教育,具有較大意義的啟蒙作用,是學前兒童習慣、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傳統的學前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人文的發展,對新教學模式的研究探討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本文從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的角度進行分析,以期完善學前教育的教學模式探討,為學前教育模式研究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
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實踐探討
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是當前在國際范圍內具有較為廣泛影響的音樂教學模式之一,在我國的教育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空間,它主要是這對學習對象的特點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綜合表現,以此完成教學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突出了教學的綜合性、基礎性和創造性。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具有這一階段學前兒童的特殊性,他們大多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模仿學習能力很強,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應用于學前教育中,能有效促進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
(一)奧爾夫簡介
奧爾夫全名卡爾•奧爾夫(1895-1982年),德國人,是當代世界上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教。奧爾夫生長于具有豐富藝術素養的軍人世家,在長輩們的藝術帶領下,他對于音樂有著超非常人的領悟力與理解力,并在不斷的學習積累中形成了其獨特的表現形式。1924年他創建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的初級形態,即是通過音樂、舞蹈等形式相結合而成的教學模式,試圖將音樂與舞蹈的動作綜合體現出音樂中的節奏,并在之后的變革發展中將這種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可以說他的一生都貢獻給了音樂教育事業,是音樂教育改革的先驅。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內涵特點
實際上,奧爾夫音樂教學在奧爾夫自身看來,并非是一種可以簡單套用的教學方式,而是需要對本身語言、音樂等所學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并進行本土化演變隨之得出的合理化教學模式,可以說它是一種對教學模式研究的態度,它沒有世俗觀念的束縛與傳統教學理念的制約,靈活的將“歌舞”、“器樂”等與教學內容有機的進行結合,將它們當作教學交流的介質,通過不斷的訓練尋找之間的節奏感,協調身體各項的機能,混合不同的元素對學習者進行創造力、創新力和想象力的培養。隨著社會的進步,學前教育也逐漸以開放性原則為趨同,它不僅表現時代文化的多元開發性,還表現為教育思想的開發性,這種開發性更加適用于學前教育中音樂教學中。換言之就是根據學前兒童的原本形態進行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音樂、歌舞、器樂等形式綜合應用于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中。是兒童原本形態能盡情釋放,最大限度的對學生真、善、美的特性進行開發,讓兒童喜歡到學習的樂趣,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時間中。由此可見,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內涵則包含了開放性、原本性、綜合性、創造性等特點,不斷將游戲、唱歌、舞蹈等表現形式進行綜合運用,從教學思想到指導教材,從教學方法到教學實踐形成一個合理的自成體系,并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吸納對自身體系進行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從而使學生樂于參與到教學環節中,通過實踐感受教學的樂趣,學習知識的力量,從而豐富學前音樂教學中的啟蒙教育,使學生啟蒙基礎不斷得到提升。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一)加快學前音樂教育專業改革,促進學前音樂教育教師素質提高
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實踐需要提高學前教育師資的水平,這就要從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入手。隨著學前教育事業被不斷關注與重視,學前教育師資力量的水平需要不斷提高,在學前教育的工作中,需要學前教師具備高素質和教學水平,不僅對基本彈唱表演具有要求,還需要教師具備相當程度的文學和藝術審美基礎。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主要是協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前兒童教育觀和教學理念,在日后的工作中關注每一個學前兒童,通過實際觀察對學前兒童的素質進行分層,并合理優化和完善學前音樂教學的課程安排結構,使學前兒童順利融入教學活動和環節中。通過對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專業學生的人文、審美的知識的培養,提高學前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便在日后的學前教育工作中,促進學前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將正確的教學理念運用在學前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對專業的音樂素養進行提高,專業的音樂素養能有效的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這一實踐過程分為自發主動提高和被動激勵提高。自發主動提高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環節,對經驗進行總結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自主自發的豐富和完善自身的音樂素養;被動激勵提高主要是外部客觀關鍵激勵學前教育專業學習被動的對音樂素養進行完善和豐富,例如引用競爭機制、采用正面或負面激勵機制等。
(二)更新傳統學前教育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和理解教學體系和途徑
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理念的正確理解和解讀,是將之運用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途徑。同時,還應該正確認識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理念的滯后性,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才能是學前教育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傳統的教學觀念過于內斂,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則多喜于張揚,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對音樂教學進行表達和抒發,這種開放式的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背道而馳,但又恰恰是時展的必然趨勢。對新的學前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是必要的,教師的重新定位與教學活動開放式的設定能正確引導學前兒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主動探索和思考,通過多元化的表達形式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實現教學傳授的過程,靈活性、拓展性的對學前兒童的文化、審美和音樂素養進行潛移默化的奠定。強調學前兒童知識構架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性。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并非是單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套教育理念和體系,需要對國內外成功的教學觀進行綜合借鑒與研究思考,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以此形成適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學體系。靈活運用、融匯貫通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和內涵特點,將堅持開發、突出創新、注重實踐、追求質樸、主張整體、注重實踐、關注普遍性等進行多方面呈現。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務必要求自身對教學理念有著正確的認識、端正自身態度、一步一個腳印的追求教學環節的實踐性和開發性,組織進行教學實踐觀摩和經驗交流,從優質的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實踐教學中汲取經驗,將精華融入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優化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發展。
(三)提高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質量,完善學前音樂教育活動設施保障
對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內在條件的提高,二是外部環境的完善。內在條件的提高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入手:一是相關單位的統籌協調,二是學前教育機構領導的重視,三是學前教育工作者的正確引導。需要對學前教育機構領導層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理念的認同與重視程度進行關注,只有領導和學前教育工作者對教學環節實施的教學理念保持高度的一致,才能促進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有效實施。同時,也是學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問題之一,要解決這一矛盾就需要從相關行政單位到學前教育機構的統籌安排進行宏觀性解決,通過相關行政單位的統籌協調規劃,創建有效的教學實施內在環境,開設相關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培訓機構和課程,從宏觀的、整體的角度對師資力量進行有效提高。學前教育機構改善人才引進制度,重視學前教育理念的發展,和學前兒童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客觀條件。學前教育工作者作為一線的、直面學前兒童的群體,對教學實踐的實施直接影響到學前兒童個性的形成,所以對學前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外部環境的完善主要是指學前教育機構的相關設施設備的完善,能否支持有效的開展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活動環節。這些內在調節和外部客觀環境都是制約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只有充分將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才能實現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與學前教育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將西方教學理念與中方本地化實踐經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學前音樂教育專業改革加速改革進程、將傳統學前教育教學觀念進行更新和對內在與外部條件進行提高和完善的策略,不僅可以促進學前音樂教育教師素質提高,使奧爾夫音樂教學模式體系與途徑得到正確認識,還能實現學前教育音樂教學的穩步、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使學前教育擁有真正的創新發展的動力,確保學前兒童打下牢固的啟蒙基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人生信念。
參考文獻
[1]張學蕾.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應用的探索性研究[J].北方音樂,2016(17):155-156.
篇4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與建議
在當前階段的學前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為首先要解決好的問題就是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學前教育小學化會使得學前教學的目標和教學模式等各個方面出現比較大的變化,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少教師為了達到小學化的教學層次,往往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小學階段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但是在學前教育階段,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能力的提升還不足以應付小學層次的知識。這就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這一問題如果不被及時的解決好的話,將會對學生日后的成長和進步產生消極的阻礙作用,讓學生的學習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當前學前階段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就是解決好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
(一)應試教育深入人心
雖然家長都認識到了素質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性,但是應試教育的現狀讓他們必須去面對,并且“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也根深蒂固,因此激發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希望,他們對“小學化”的學前教育并不反對,認為孩子能夠認字、背詩和計算是值得驕傲的,也認為孩子此時不學,就會落后于其他的同齡孩子。即使個別家長不贊同“小學化”的學前教育模式,但是面對現實,為了讓孩子提高競爭力,也只好默許。
(二)容易誘發幼兒的厭學傾向
學齡前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無意識的,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學會與他人交往、享受各種感性體驗,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在幼兒的身體發育、智力水平還不具備系統學習能力的情況下,讓他們去有意識地花大力氣學認字、學計算、學英語等,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還會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甚至會出現畏學、厭學情緒。
二、解決好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建議
(一)嚴格監督教育機構的教育實施形式
游戲構建學前兒童的精神世界,游戲是學前兒童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 學前教育階段,以游戲的教育形式進行,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情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協作意識,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而現實中教育方式卻不盡人意。通常學前教育的實施者有公辦和私立幼兒園、公辦和私立的小學及個人私自開設的學前教育班,他們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教育方式和手段千差萬別。幼兒園采用的是托管式教育,在院時間較長,以學習拼音、漢字、兒歌和游戲為主;小學設立學前班,在校時間較少,學習內容與一年級無異,只是縮短了上課時間;其它學前教育機構則是兼顧前兩者方式,在校時間長,學習內容多,有些學習內容都達到了三年級的水平,比如數學100以內的范圍計算,既沒必要,也不實用,迎合了家長,傷害了孩子。因此,教育部門以國家出臺的教育法規為準繩,要切實履行其職責,監督管理其教育運行方式,發現違規行為,及時糾正,為孩子的未來,掌好舵。需要做到:(1)認真研究教育法規,領會其精神,為執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2)深入教育基層,進行調研,發現問題,及時糾正;(3)定期舉辦“深入辦學前教育科學觀”學習班,從辦學領導的思想意識中真正體會其重要性。
(二)大力宣傳學前教育的目標,使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態度
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出現與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態度有關。各級部門要通過公益廣告、電視廣播、權威講座等形式向群眾進行幼兒教育目的宣傳,使家長對學前教育形成一個正確認識。幼兒園要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多交流和溝通,讓家長對學前教育有所了解,認識到學前教育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給幼兒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形成對社會的簡單認知,消除學前教育“小學化”教育的錯誤觀點。
(三)構建幼兒師資隊伍,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一種壓力式教育,很容易給孩子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造成不良的影響。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年齡越小,越容易在孩子的心里建立起學習的行為模式。幼兒的教育應該通過各種快樂的教學模式,使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讓其終身受益。但是小學化教學模式的知識傳授,是一種填鴨式的重壓技能拓展訓練,忽視了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幼兒從小就養成了不合理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這不僅會延誤孩子建立良好習慣的時期,而且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增加孩子的神經系統的負擔,影響其身體健康發展。 這些問題是很嚴重的,如果教師能夠真正的認識到這樣的嚴重的問題的話,就能夠主動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要想改變“小學化”的學前教育狀況,培養一支懂得學前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具有愛心、耐心,具備以游戲為基本教學手段,能創設良好游戲教育環境等能力的教師隊伍是關鍵。目前,幼師師資隊伍的數量有限,且質量不能夠滿足當前學前教育的需求,無疑會影響學前教育的質量。加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合格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為學前教育的質量提供保障。幼兒的模仿能力非常強,而幼兒在學校與教師接觸的時間非常長,換言之,教師的素養品質對于學生有很大影響。
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對于學前教育的價值的發揮和學生的能力發展會產生巨大的消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采取科學的辦法解決好這個問題,同時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積極的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其根源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好這些問題。只有這樣,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才能夠真正的得到有效的解決,其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好自身的價值,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北燕.幼兒園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淺談學前教育小學傾向化及相關對策[J].科技信息,2010,7(3):472.
篇5
關鍵詞:學前教育;游戲教學;有效措施
前言:
在當代的教育中,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在整個教育模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從每一個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學前教育作為教學體制中的最初階段,在各個方面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以往的學前教學中,教師是主體,主導著學生在教學內容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屬于硬性灌輸方式。這種方式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是機械化的將書本知識講授給學生,并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接受程度。而在現如今的新式教學中,教師往往扮演著輔助的角色,教學中是將理論知識結合到實際的游戲教學中來,把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
1學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個體差異性大:
學前教學實際上就是幼兒園到學前班的教學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年齡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性。由于學前教育時期的孩子一般是從三周歲到六周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期間的孩子往往在生理和心理發育上都不夠完善。對于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講解不能夠很清楚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導致了教學內容難以順利開展的局面[1]。
1.2教師思維模式落后:
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而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適用于當代的教學中。在學前教育這個特殊教育階段,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但教師往往在固有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在實踐教學中不能夠很好的結合新式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對學生講解圓形的認識上,只是根據教學內容的設定進行枯燥的講解,不能將實際生活中圓形物品出現及運用滲透到教學中來。這樣不僅使學生對于知識不能清晰的認識,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產生疲倦心理[2]。
1.3硬件設施配備不完善:
良好的教學模式需要完善的硬件設施作為輔助工具,只有完整的硬件配備,才能將教學內容在課堂中形象的展現出來。學前教育時期的學生,由于年齡普遍偏小,對于文字的認識和理解能力較弱,而對于圖形、數字等較為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取多媒體網絡教學等新穎的教學道具,讓學生在教學中產生簡單直觀的認識,配合著游戲教學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生動活潑的展現出來。
2學前教育與游戲結合的有效性措施
2.1創新教學方案:
在教學過程中,一套完整良好的教學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學前教育的課程設定中,應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出發點。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正方形的認識》這節課的設定中,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單純的以講為主的方式,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式的教學方案。可以結合教具的多樣性,讓每一個學生手中都有一套教具,然后讓學生觀察手中的教具都是什么形狀的,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全面了解學生的想法后,教師引導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正方形,然后讓學生把認為是正方形的教具留在自己手中,其它的教具放在一邊。教師進行觀察,引導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正方形[3]。
2.2改變教師思維模式:
教師的思維模式決定著教學內容的授課形式,所以培養教師與時俱進的思維模式是教學中的關鍵。在學前教學中,游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才能將教學內容順利的進行教授。例如,在《5以內加法運算》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根據游戲的設定方式,讓孩子們能夠在游戲中充分了解加法運算的方法和意義。如將5可以分成不同的組合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男生女生的人數組合,只要人數相加等于5即可。此時學生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開始進行組合,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5的分合,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5以內的加法運算。
2.3完善資源配置:
所謂資源配置就是教學中硬件設施的配置,只有完善的硬件設施,才能促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更好的傳授。學前教育過程中,只有完整的教學設施才能使游戲教學更好的開展。例如,在學前教育中,體能訓練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在針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中,游戲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如對學生進行平衡能力訓練,需要將教具搭建成小橋,讓學生順利的從橋上走過,然后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比賽練習,看誰在保持平衡的情況下,快速的從橋上走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保持放松的心態,并能在游戲中增強對孩子的體能訓練[4]。
結論:
本文通過對學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將游戲教學充分運用到學前教學中來,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得到全面的放松。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大程度的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思維模式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新課標的教學標準,實現新式教育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全曉燕.融合教育背景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6,03:45-50.
[2]王曉陽.論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程的融合式教學改革[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02:114-117.
[3]李章瓊.翻轉課堂在學前教育“游戲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5:258-259.
篇6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改革
一、前言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中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這也就使得學前教育成為了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所在。在學前教育中,美術是被廣泛接受和認可的一門學科。[1]在學前教育中,美術教育能夠讓孩子的審美能力、藝術創造能力、藝術鑒賞能力等都有所發展,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美術深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歡。但是在目前學前教育的美術教育中,還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學前美術教育系統,究其原因在于當前的學前教育還沒有發展到更加完善的地步,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另一方面,是因為當前的教育中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不是從本質上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考慮的。要想改善當前學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就需要開始重視培養教師的源頭——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育情況。[2]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現狀
(一)教師素質不夠專業
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教師隊伍構成中,很多教師都是來自于職業藝術學院或者藝術學院的美術生,還有一部分的教師來自專業的美術院校。在這些人中間,又只有一部分的教師具有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和美術專業知識,因此其實是很難能滿足專業性的教學需求的。事實上,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所面臨的教學對象是十分復雜的,因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對象都是幼兒,幼兒的心理難以捉摸具有濃烈的個人特點,而且很難控制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幼兒在課堂上還會出現各種爭吵的現象影響教學,這些問題都會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產生影響。而缺少相關教學知識背景的教師在教學時不會去考慮這些問題,因為高校學生在接受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時候,也很少會實際地考慮這些問題,最后造成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與實際工作需求是脫節的。
(二)缺少專業、統一的教材
目前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還缺少統一的教材,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教材大多數來源于各個不同學科領域的教材拼湊而成,這樣就使得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知識顯得數量龐大、領域眾多但是卻缺少核心內容。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是如此,對于學前教育的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對于沒有接受過系統性學習的幼兒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是有限的,教材的龐大和跨學科會造成他們難以集中精力。同時,因為數量龐大學科眾多,也會造成學前教育巨大的壓力,很容易抹殺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他們對學習美術的厭倦心理。
(三)教學與實踐的脫節
在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基本上是兩個獨立的教學過程。第一個教學過程是在高校內進行的,也就是教師傳授給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美術知識。第二個是在學前教育中完成的,也就是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學生傳授給學前幼兒的美術知識過程。在目前的教學中,這兩個過程是分別獨立的,這樣也就造成了高校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沒有辦法與實際的工作情況聯系起來,從而導致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存在很多工作中不需要或者很少用到的知識,而很多在實際工作中被大量提及的知識則很少提及,從而也就造成了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與現實需求的脫節。
三、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增強教師的專業能力
增強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教師的個人魅力美術是一門無法單純用語言和學識來指導教學的,教師一定要有他的個人魅力和文化熏陶,要有著對藝術獨特的見解,對社會,對自然,對他人和自我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這樣才能通過自己的個人魅力吸引學生,教育學生。單純的照著課本讀書教學的教師是無法從內心深處體會到美術的內涵和靈魂的,更不要說通過自己的解讀讓學生相信和對美術感興趣了。[3]只有教師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正確而深遠的影響。所謂人格魅力,不僅僅是一種教學的手段,更加是學生的榜樣和學習的動力,它無時無刻的影響著學生。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高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必須要加強教師的專業能力,并且提高教師的個人魅力,通過不斷地提高和改善,從最根本的改變中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建立更加專業和系統化的教材
不論是在高校的教學環節中,還是在學前教育階段,都需要教材的支撐才能給開展教學活,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存在的不足,需要建立更加專業和系統化的教材。首先,在教材的編排上,要將美術學知識與學前教育的知識融為一體,只有這樣才能給保證高校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能給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有更加立體的認知。其次,還需要建立更加系統性的教材,除了上述的美術教材和學前知識教材之外,還需要學習幼兒心理、審美鑒賞等多方面的知識,才能讓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進入到更加系統化的階段。[4]
(三)加強教學與實踐的聯系
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中,需要加強教學與實踐之間的聯系,為此可以采用的方式有:首先,高校可以建立與學前教育場所之間的聯系,比如說可以讓高校與當地的學前教育學校簽訂實習與就業合同,每年都能夠開放一定的名額給高校學生以及高校教師實習、體驗和工作,這樣就能夠讓高校教師與學生在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對學前幼兒有更多的了解,從而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內容。[5]其次,學前教育中的工作人員也需要給予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以一定的反饋。比如說可以每年年底的時候,針對當年你的工作情況,對學前幼兒美術教學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作為相應的調查,給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提供更加切合實際的參考建議。
(四)培養學生的美學能力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工作來說,其實最為根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幼兒喜歡美術、欣賞美術、加強他們對于“美”的感受能力,因此雖然前面已經闡述了種種措施,但是還需要加上一點,那就是重視對學生美學能力的培養,在這里培養的對象不僅包括高校學生,而且還包含學前教育階段中的學生。在針對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生開展教學時,要通過心理的引導和學習,用更加適合的辦法來學習美術知識,培養他們對于美的發現和審美能力。并且在今后的學習中,將教學的目的放在孩子學習能力的提高上,幫助他們鍛煉發現美的能力,鼓勵他們所接受和學習的內容和專業,不斷地提升他們的美學能力。[6]
總結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是目前學前教育專業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前教育階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關系到他們日后的工作,對于幼兒來說,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則直接影響到他們如何認識和理解美術,對于高校教師來說,則影響他們如何正確認識和執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工作,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意義重大,需要得到重視并采取措施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鶴.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思考[J].才智,2017(08):46.
[2]龍雪梅.關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的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2):165.
[3]王彤.關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3):92-93.
[4]陳仙都.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2(18):86-87.
[5]薛正.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2(12):45—46.
篇7
關鍵詞:學前教育;素質教育;音樂
音樂作為一種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能夠在教育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音樂,特別是伴有音樂的詩,用一種形式特殊、使用便捷的方式實現了社會培養的目的,也被長期地運用到學前教育中來。筆者站在學前音樂教師的角度,提出了幾點關于學前音樂教育的思考。
1 分析學前音樂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學前教育是指對處于學前期,也就是幼兒后期的兒童進行的教育,一般是指對三歲到六歲年齡段的兒童進行教育,而這種教育主要是啟蒙教育。啟蒙教育只有以藝術教育為主,才能實現激發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想象意識,在學生的審美中實現對想象主體和客體的相互對比。從音樂胎教到幼兒時期的兒歌、搖籃曲,幾乎都是與音樂相聯系的。在我國的教育中,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而音樂教育在美育教育中占據首位,在表達力量和群眾合作形式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在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更能產生親和力,更能實現學生的美育教育,因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讓學生享受了音樂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音樂中的“樂”,不僅體現了樂器、樂曲,更體現了漢語中的快樂中的樂,也就是說,音樂作為一種陶冶情操的方式,可以給人們帶來快樂。此外,通過音樂教師,學生的聽覺器官享受到愉悅的同時,也感知到了音樂的旋律、節奏,進而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第二,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音樂作為一種抒發感情的形式,能夠引起學生內心的情感共鳴,能夠讓學生在感知音樂作品中的情感的時候凈化內心,享受優美的音樂、和諧的社會、秀麗的自然風光帶來的一切美好。第三,讓學生的心理結構逐漸健全,讓學生的人格得到樹立。音樂教育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感知力、理解力、審美力等各種能力得到了培養,使其心理結構不斷取向于健全化方向發展,為學生樹立健康的人格提供了可能。
2 分析促進學前音樂教育發展的策略
2.1 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幼兒素質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深入發展,我國的學前音樂教育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很多人對學前音樂教育的認識存在著很多誤區。有些家長認為,學習音樂目的在于讓孩子以后當一名音樂家。這種思想使得兩種現象發生:第一種,希望孩子成為音樂家的家長會對孩子的學前教育中的音樂學習加以干涉,對他們嚴格要求,要求孩子全面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對于孩子的音樂素養培養卻不加以重視。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大減,音樂中的情感體驗和表達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進而導致孩子對音樂反感。第二種,希望孩子成為非音樂家的家長會對孩子的學前音樂教育漠不關心,甚至還阻礙孩子將時間花在音樂學習上,久而久之學生的音樂素養就受到了較大程度的阻礙。而教師方面,有些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對于音樂的體驗和感知,僅僅通過簡單的歌曲學唱來進行學前音樂教育,并在學生唱錯的時候給予批評和糾正,這嚴重磨滅了孩子的音樂興趣的培養,也達不到音樂素養培養的目的。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家長和教師積極轉變對學前音樂教育的觀念,要了解學生學習音樂需要遵循的規律,全面掌握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特點,做好試試地引導和教育,讓學生不僅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能感知音樂感情、旋律,進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2.2 尊重文化多元性,凸顯音樂教育的民族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融合甚至碰撞到一起,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樂教育的發展和改革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征。音樂是教育、文化、風俗、政治等的藝術性體現,通過音樂,能夠感知到當時當地的文化氣息。然而,從音樂教育的角度來說,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特性,能夠更準確地理解音樂中的思想感情和歌詞旋律特征,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基于此,上世紀初的多元音樂教育思想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也越來越深遠地影響到各個階段的音樂教育。多元音樂教育思想認為,世界各個民族的音樂是平等的,都具有本身的文化審美價值,而音樂教育在重視弘揚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更應該理解多元化文化。在學前教育中,我們應該讓兒童樹立這種民族文化平等的思想,認真理解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分析民族文化中包含的審美價值,進而為提高兒童的文化素養提供基礎。首先,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理解本土民族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可以從民族的特性、文化的特性基礎上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進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其次,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尊重各種音樂文化內涵,尊重每一種民族音樂,將它們視為一種具有自身價值的藝術來對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
2.3 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促進學前教育不斷發展
學前音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引導者,其素質的提高對于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學前教育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處于比較低級的水平,因此更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啟發,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音樂教育。在學前階段的音樂教育中,可以通過教師、教育內容和兒童的互相作用產生的,而教師的行為可以是有計劃、有組織、有意識的,但要注意不能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從學前音樂教師的角度來說,要實現學前音樂教育質量的提高,要具備以下幾點素質:第一,教師要具備較強的音樂鑒賞和分析能力。第二,教師要具備較強的音樂表現能力,具有一定的歌唱與樂器演奏能力。第三,教師要具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主要包括樂理知識、樂器知識、舞蹈知識、音樂作品分析知識、作曲知識等。第四,教師要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懂得多媒體的運用、計算機軟件的使用等。總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夠適應不斷發展的學前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媛.淺談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J].科技風,2010(20).
[2] 竇建平.音樂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5).
篇8
論文摘要:高職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操作性。瞄準能力培養,改革傳統教學,并創設有利于學生把學前教育科研的有關理論運用于實際的教學情境,有計劃、分步驟地引導學生開展學前教育研究,學生的學前教育研究意識、研究能力甚至專業素質就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
論文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學;創新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把學生培養成既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又有善用已有理論解決幼兒教育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人才。該專業學生缺乏學前教育研究的親身經歷。傳統的《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材偏重于傳授教育科學研究的理論知識,實踐證明,如果教育者樹立科學的高職教育觀念,引導學生把學前教育科研的理論運用于實際,改變并創設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情境,有計劃、分步驟地引導學生開展學前教育研究,學生的學前教育研究意識、研究熱情、研究能力甚至專業素質就能夠得到明顯提高。
以課題研究樣例為參照,豐富學生科研直接經驗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縱向的學前教育研究設計和橫向的學前教育研究實施兩大部分。無論縱向的學前教育研究設計,還是橫向的學前教育研究實施,都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前教育研究經驗。然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缺少的恰恰就是這一經驗。為了增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直觀感知,教師應結合學期備課為學生安排一些典型的學前教育研究樣例。這些樣例包括學前教育研究實施方案、學前教育研究報告等,還可以包括一些近年來學前教育改革創新的綜合性案例。
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結合備課設計使用有機搭配的三類樣例,能夠為學生提供非常生動、具體的學前教育研究情境。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邊講理論知識,邊引導學生閱讀樣例,不僅能夠直接充實學生本課程的實踐經驗,加深學生對理論的感性認識,而且還能間接培養學生關注學前教育改革狀況,追求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發現并研究學前教育問題的良好習慣。
由于樣例是一個研究設計或研究實施的整體,在《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講授中,實施樣例教學的效果遠優于教師的舉例。只有在樣例中,學生才能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什么是研究課題名稱,什么是研究設計,什么是研究類型,什么是研究方法。
目前,許多教材也注重樣例介紹,但教材上的樣例始終需要授課教師化難為易,化大為小,化遠為近,量學取材,靈活運用。為了提高樣例的參照性,建議教師為學生布置樣例時,針對每一章的內容,應至少安排兩個不同類型方法運用的樣例。每一樣例都應完整體現該研究實施的整個過程。在教學初期,全班應使用統一的樣例,待學生基本入門后可引導學生自己檢索樣例。
以隨堂探究設計為主線,培養學生科研技能技巧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是一門可操作性極強的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科學的學前教育行為能力的養成。將《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相關技能、技巧有目的、有計劃地分散到每一堂課,加強教學的計劃性、針對性以及實踐性,是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必然選擇。
如結合學前教育研究理論介紹,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較為規范的學前教育研究課題名稱,然后讓學生根據已經學過的學前教育理論及經驗,自行選擇一個學前教育研究課題并準備課題論證;結合文獻檢索理論的學習,教師為學生提示適合其學習參考的學前教育文獻及其檢索途徑、方法,并安排學生針對自己的研究課題進行文獻檢索,完成書目登錄、摘要、文獻綜述等檢索工作;結合觀察研究、調查研究等理論的學習,教師督促學生從研究方法的角度審查自己選定的研究課題的方法,并進一步展開課題論證等等。選擇并論證課題活動可以貫穿整個《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過程,有些學生選擇的課題可以成為他們畢業論文的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隨堂探究設計的機會很多,只要教師結合教學進程,緊盯學生學前教育科研技能技巧養成這一目標,可以說,這樣的練習觸手可得。如“觀察研究”章節中有許多觀察記錄表,教師從探究設計的角度,讓學生完成填寫并進行分析,空表格就會變成活教材,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設計,教學效果明顯不同。
學生隨堂探究設計學習,每一個環節持續1~2周,有的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隨堂任務,有的學生可能難以完成。如有的學生能夠檢索到相關文獻,有的學生檢索不到文獻。檢索到文獻的學生可以考慮課題論證,檢索不到文獻的學生除了進一步檢索文獻外,就要求從選題的價值原則重新審查課題,以確定是進一步檢索,還是重新選擇課題。由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起點及培養目標的特殊性,一方面,授課教師容易忽視或拔高學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求,另一方面,高職生圖書資料的檢索使用意識和能力也不同于本科生,目前學生隨堂探究設計這一學習方式被許多授課教師所忽視,直接導致《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學顯得枯燥。
以課外文獻檢索為動力,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
科學的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在心理學、教育學、實驗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只有與學前教育其他專業課程的教學密切聯系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門具有實踐基礎的學科,才有可能真正促使學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素質形成與提高。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眼光考察學前教育史上的一些事實或現象,特別是一些教育家的學前教育實踐;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方法分析評價周圍幼兒園管理及其教育教學的實施;還可以用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論的立場審視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動態與舉措。
本研究所指的文獻檢索可以分為《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和學前教育專業的文獻檢索兩部分。《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可以豐富學生本學科的知識視野,加深學生對有關理論的理解和準確把握,培養學生對學前教育科研的興趣愛好。學前教育專業的文獻檢索,筆者把它叫做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的文獻檢索。這種檢索從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任務,但若從學前教育科研與學前教育實踐的聯系出發來考慮,我們不能忽視這一環節,更不應把它看成負擔。只有學科的文獻檢索,而沒有專業的文獻檢索,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膚淺與枯燥的狀態;只有專業的文獻檢索,而沒有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學生的學習又會處于盲目與混沌狀態之中。拓展學生視野的文獻檢索是學前教育科研的肥沃土壤,《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獻檢索是田間精耕細作,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學生既掌握夠用的基礎知識,又能形成發展保育教育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
要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學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結合本課程的教學,經常引導學生從研究的角度回顧學前教育史、心理學、教育學中的“兒童事件” 、“幼兒故事” ;(2)結合文獻檢索理論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學前教育的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以及三次文獻等,并加以交流;(3)結合觀察法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使用不同觀察記錄方法的文獻,體會各種記錄成果如何成為研究的素材;(4)結合實驗法的學習,要求學生檢索現當代學前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與當前國家學前教育管理與改革的法律法規,等等。
拓展學生學前教育視野的文獻檢索,有利于學生從更廣闊的領域選擇課題,選擇更典型的課題。這種文獻檢索貴在教師根據所授理論,或從理論延伸、或從方法使用、或從事業創新的視域為學生提供信息源,提高文獻檢索的效益,保持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
以尊重幼兒為目標,陶冶學生的情操
學前兒童的身高在90~110厘米左右,體重在13~18公斤左右,在傳統文化中他們是“小孩兒”。而在現代教育理論中他們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個性正在形成中的人。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并不是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讓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能夠準確判斷眼前兒童(個人或集體)身心發展水平及其表現,針對眼前兒童發展愿景,實施教育并評估教育效果。這一過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更需要學生具有熱愛學前教育事業,熱愛學前兒童,尊重學前兒童的道德情操。
應該說,陶冶學生的學前教育情操貫穿于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全過程。但由于《學前教育科研方法》本身的特殊性,其對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情感又具有特殊的意義。《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為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學前教育問題的能力,不僅可以對教材中列舉的許多樣例進行具體探究操作,而且應有意識地對師生、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幼兒保育、教育中的矛盾和問題展開分析研究。這些活動可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踐,保證幼兒“跳一跳,摘桃子”地發展,幫助幼兒、幼兒教師及家長矯正幼兒已經形成的不良行為。促進發展或問題解決的活動本身就是一個選擇課題、制定方案、搜集資料、撰寫報告的過程,就是一個研究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能加深對幼兒教育理論的認識和體會,加深對幼兒的熱愛與尊重。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深則愛之切”。《學前教育科研方法》課程有意引導學生接近幼兒,選擇學前教育保育、教育中的問題加以研究解決,能夠直接促進學生專業理想的形成與專業素質的提高。
篇9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 兒童文學課 教學技能 培養
兒童文學課是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必學課程之一。兒童文學課程是學前教育所有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內容,因此學前教育兒童文學課的教學思想及其教學策略的探究顯得特別重要,直接影響著未來幼兒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和勝任未來教育任務的質量。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兒童文學課程時必須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進行學習,探索高效的教學策略,為之后的學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一、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的意義
兒童文學課是高等師范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學的課程之一。學前教育系統中幼兒教學語言、常識、計算、美術、音樂等五大教學領域中都蘊含著許多兒童文學知識,認真學好兒童文學課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今后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基礎,關系到幼兒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及其日后的教育水平和質量。
目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一直將兒童文學教學以中文專業的教學模式來設置,實際的兒童文學教學體系是承襲中文體系教學模式而來,極大忽視了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的專業特色及其特魅力。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以后大多要走上素質教育前線崗位的教師職位,他們的整體素質也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和成長,兒童文學課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學的課程,是兒童接受新事物的教科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樹立兒童的文學意識,有利于今后兒童知識的培養以及兒童人格的健全等。同時,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對象是以低齡幼兒園兒童為主,這一時期的兒童心智發展尚未完善,認知能力較差,作為他們的直接教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認識到幼兒文學的重要性,積極地學習兒童文學課,以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來督促幼兒的心智發展,順應兒童的發展天性,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上要重視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對兒童文學的學習,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便于能夠勝任今后的幼兒教育工作,滿足學前教育要求。
二、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現狀
兒童文學課是以兒童的視覺為立足,關注幼兒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的教科書,擁有很強的文學性及可讀性,有利于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同時也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課程,對學生今后的教育任務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文學課上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技能培養的重要性,積極的提高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及其教學水平。然而,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技能培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的提高,同時也對今后兒童的發展產生了間接的不良影響。首先,教學模式相對落后。在展開兒童文學課教學時,部分教師依然沒有創新教學模式,持續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你聽我說”的教學方法早已無法適應當前的實際教學,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聽課效率不高,參與熱情低下,外加課堂上師生的互動機會不多,使得整個課堂氛圍非常壓抑、無所謂,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對學生兒童文學課教學技能的培養;其次,實踐教學力度有限。兒童文學課對學生的實踐性要求較高,學生必須掌握好理論知識,還必須懂得將理論應用到實際學前教育中,但是現今的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教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嚴重脫節,教學中沒有作出明確的教學目標,也缺乏對兒童文學課上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的相關要求,使得學生的真正實踐機會較少,很多學生只能“紙上談兵”對知識的理解只局限在理論知識上,學生教學技能得不到提高;最后,考核方式不合理。科學、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檢驗教學質量,進而對教學進行有效的整改。但是,考核的不合理卻也是制約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的重要問題。當前兒童文學課的考核方式都以考試形式來完成,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只注重學生的卷面考試成績,而學生教學技能并不是通過卷面考試就可評估出來的,這樣忽視了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技能的考核評價,學生的文學素養高低得不到體現,考核內容不夠全面。
三、關于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的對策思考
(一)夯實學生兒童文學課程理論基礎
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兒童文學課學習過程中,僅僅學習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提高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學生只有具備扎實的兒童文學基本理論知識,才能有效的轉化為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技能,做到學前教育專業教育的合格要求。面對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教學現狀,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性的改革教學方式,兒童文學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理論基礎的學習,體現出職業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夯實學生兒童文學課理論基礎與強化學生教學技能聯系并重。兒童文學課的理論知識主要以教學內容的適用性為基點,需要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又要可以指導實踐教學。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教學中,教師應該整合教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想融合”作為課程教學手段,對兒童文學基本理論進行教學過程中并結合理論指導學生的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二)加強學生校內兒童文學實踐能力培訓
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需要加強學生校內的兒童文學實踐能力訓練。兒童文學課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必須認識到培養學生實際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在對兒童文學的各種實踐及其模擬訓練中,把培養學生教學技能列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教學實踐并重,并加強學生的實際訓練強度,學生通過課堂教學訓練,教學能力及其教學思維會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根據兒童文學課程中文學作品的不同特點和表達形式,對學生也應采取不同而相適應的教學技能培養訓練。比如,“兒歌”,這是學前教育活動中比較常見的方式,依據幼兒的審美特點,教師必須強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兒歌朗誦及其表演訓練,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學中帶動幼兒學習兒歌的效率。
(三)強化與幼兒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外資源
為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際兒童文學教學技能,應該加強與幼兒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學生真正深入到實際的幼兒教學機構中,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教學技能的提高。所以,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策略最有效的便是讓學生自己深入到真正的幼兒教學環境里。為此,在兒童文學的是實踐教學中,可以邀請有關學前教育的優秀教師來與學生進行教學演示或演講,同學生一起溝通,哪些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兒童文學素養,解答學生關于兒童文學課所學知識的困惑,盡可能的提供給學生前線教師的教學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完善學生見習及其實習的相關工作,在學生的教學實習中聘請相關專業教師來指導,有效提高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促進學生教學技能的不斷提高。
(四)改革考核機制,提高學生的實踐觀念
為提高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學前教育兒童文學的考核應該作出有效的改革,將學生的教學技能列為考核重點,比如學生技能的展示、教學案例的編制,活動的參與度等作出相關的比例安排,要實現“教學做”的教學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的培養中,教師必須完善當前的教學考核機制,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關注學生實踐觀念的提高,給學生傳達實踐的重要性思想。兒童文學課教學中將考核方式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卷面理論考試,一部分為學生教學技能的考核,以此綜合提高學生的教學整體技能素質。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是未來的一線教師,也是幼兒關鍵的啟蒙老師教師,提高學前教育R笛生的素質是非常有必要的。兒童文學課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習課程的重要內容,在兒童文學課上培養學生教學技能有利于學生勝任今后的教學任務,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因此,必須深入分析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提高學生的兒童文學素養,進而保證今后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冬梅.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課學生教學技能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13,11:153-154.
[2]喻晶晶.學前教育專業兒童文學的技能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6:34.
[3]王靜敏.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兒童文學教學模式探究[J].世紀橋,2013,05:65-66.
篇10
有學前教育專業的高等院校要成立主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主管部門,由學校主管領導負責,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和一系列教育措施。如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要為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配備專業的、高素質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師,對于其他學科教師,學校也要把對他們是否在學科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納入課堂教學考核中,同時高校還要注重對教師自身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因為具有高尚師德修養的教師,既能對待工作一絲不茍,也會在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過程中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模仿和示范;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外,還要增設與職業道德教育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等方面的課程;在教師的考核標準中納入教師對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施情況,并把它作為學校評優及教師晉職、職稱評聘的重要依據;在學生的考核中,除了職業道德教育課程考試合格外,重點把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納入獎學金、榮譽稱號等評先的主要條件,以激勵學生自我提高職業道德素養的積極性;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高校要注意為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提供健康有意的輿論環境,可通過校園網絡平臺、校報校刊、校園廣播電臺、大學生社團、黑板報、宣傳欄等開展輿論宣傳,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時刻都能感受到良好職業道德的感化,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
二、以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為主導,結合本地區的優勢資源開發校本課程,拓展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內容
(一)注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引用案例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般人都認為職業道德教育課就是空頭說教,學起來枯燥乏味,因此職業道德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采用案例教學法,如選取當前幼兒園的虐童事件,創設道德兩難境界,讓學生以一名幼兒教師的身份展開討論,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給學生明確的符合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以此深化學生對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理解和掌握,這樣不僅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而且也培養了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選擇能力。
(二)注重職業道德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
目前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大都是綜合性院校,單純學前教育的較少,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用的教材大都不是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因此教材的針對性較差,這樣就會影響到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質量,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有學前教育的高校,特別是有著豐富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辦學經驗的高校,要根據學生專業發展需要,組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師和在學前教育界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及優秀的幼兒園一線教師開發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校本課程,在校本教材的編寫中,要利用本校的相關優勢資源,尤其是在案例的選擇上多選用本校優秀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和突出事跡,在校本教材中強調熱愛幼兒、尊重幼兒、為人師表的要求,盡可能把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落實到具體操作層面上,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符合他們的從業需要,讓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中發揮實效。
(三)注重其他學科教學的師德滲透,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連續性
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課程較多,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所占的比例較少,因此其它各學科教師應該結合本學科的內容滲透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如《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教師在引導學前教育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時,強調學生對職業道德價值、職業道德規范等的認識和理解;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中強調學生的職業熱情感、職業責任感、職業榮譽感等,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感受到職業道德教育無處不在,其職業道德素養也會不斷提升。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拓展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
大學學習期間,大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比較多,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也和其他大學生一樣,除了課堂學習外,主要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專業發展等進行自主學習,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能,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道德素養,如可組織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開展“師德在我心”演講比賽,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比賽中,進一步加深對職業道德的理解;可舉行幼兒教師師德規范知識競賽,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不論是查資料還是去幼兒園了解情況,其職業道德知識會得到進一步鞏固;組織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到幼兒園調研,了解幼兒教師的工作狀況,了解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幼兒教師發展的重要性,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自覺重視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開展多種專業技能才藝展演活動,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展示自己專業技能的同時,也強化了他們對幼兒教師職業的了解和認同,加深了他們對幼兒教育事業的職業情感;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優秀畢業生進校園,為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舉辦專業知識講座和事跡報告會,讓一線幼兒教師的感人事跡感化他們,使他們能夠從這些優秀的職業榜樣身上感受到學習本專業的快樂與自豪,進而增進他們的職業情感,樹立起從事幼兒教育的堅定信念,為他們將來成為一名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合格幼兒教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合理安排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實踐課程,引發他們提高職業道德素質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德教育不是一日之功,有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應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量身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全方位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道德。如有些高校在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入校的第一年就為他們開設了職業道德教育課,并安排他們去幼兒園見習的時間,讓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學習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知識的同時,到一線幼兒園親身感受幼兒教師對幼兒的熱愛、對工作的嚴謹態度等,使所學知識進一步得到理解與鞏固;到二三年級,不僅增加見習的時間,而且增加了專業實訓的時間,讓學生在模擬訓練中體會到做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第四學年上學期,有條件的學校可安排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實習,沒條件的可增加實訓和見習時間,下學期可安排頂崗實習,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實習中學會愛崗敬業,在與幼兒園領導和同事的相處中,適應幼兒園的各項管理及規章制度,進而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這些良好的職業習慣將內化成他們自身的道德素養。
四、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