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的含義范文

時間:2023-12-15 17:5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碳排放的含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碳排放的含義

篇1

關鍵詞:貨物出口貿易 隱含碳排放 投入產出模型 結構分解分析 對數平均迪氏指數法

隱含碳排放(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是指某種產品在整個生產鏈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是指在生產出口產品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在中國碳排放總量中所占比重較大。張曉平(2009)的計算表明,2000-2006年中國每年出口商品隱含碳排放占全國總排放的比重基本在30%-35%。Yan和Yang(2010)認為,1997-2007年中國每年碳排放的10.03%-26.54%是在生產出口商品的過程中產生的。為了分析影響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的原因,本文在投入產出法的基礎上,利用結構分解分析(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模型來研究2006-2009年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的影響因素,以便為相關部門制定減排對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一、計算方法描述

根據全國投入產出的平衡關系,可以建立能反映各行業產品的生產與分配使用情況的投入產出模型:

(1)

其中,x為各行業總產品向量,y為最終產品向量,為直接消耗系數或技術系數矩陣,表示行業j生產單位產品直接消耗行業的產品數量。

假設,則有:

(2)

其中,I為單位矩陣,為里昂惕夫逆矩陣或完全(包括直接和間接)需求系數矩陣。

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除有直接消耗外,還有間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數B表示行業j生產單位產品直接和間接消耗行業i的產品數量,具體矩陣為:

(3)

大部分現有研究采用的里昂惕夫逆矩陣為,沒有將中間投入區分為本國產品或是進口產品,這會高估中國出口貿易的隱含碳排放量。本文在參考Sanchez-Choliz 和Duarte(2004)的基礎上,修正了里昂惕夫逆矩陣,即變換為,計算了除去進口中間產品后的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量。

行業i的直接碳排放量Ci的公式參考《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具體為:

(4)

其中,Ci為行業i的直接碳排放量,單位為萬t。為行業i消耗能源e的標煤量,單位為萬t標準煤,這里所用的單位轉換是:1kg煤當量=29.3MJ,1億立方米天然氣=13.3萬t標準煤。λe為能源e的碳排放系數,單位是kg/TJ,如表1所示。

行業i的直接碳排放量Ci除以增加值xi,就得到該行業的直接碳排放強度矩陣,具體為:

(5)

行業j的直接碳排放強度矩陣Ci乘以其完全消耗系數矩陣bij,就得到該行業的完全碳排放強度矩陣,具體為:

(6)

設zj為行業j的出口貿易額,則行業j的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量為:

(7)

設z為當年中國貨物貿易總出口額,為出口結構矩陣,表示j行業的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例,則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量為:

(8)

由公式(8)可知,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的影響因素有3個:行業完全碳排放強度vj、行業出口結構、總出口額z。根據對數平均迪氏指數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的變化可表達為:

其中,“0”表示基期,“t”表示比較期。I為強度效應(完全碳排放強度的影響),R為結構效應(出口份額的影響),S為規模效應(出口總額的影響)。I/C、R/C、S/C分別為這三個效應的貢獻率。

二、數據來源及行業合并

鑒于2010年能源數據尚未更新,本文研究的年份為2006-2009年。投入產出數據來自OECD2009年版本的投入產出數據庫,它提供了最新的2005年中國投入產出表,出口貿易數據來自《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和《國別貿易報告》,各行業消耗的能源總量來自《中國能源統計年鑒》,農、林、牧、漁、水利業增加值來自《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工業行業增加值2006年和2007年來自《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按行業分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主要指標”,2008年和2009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工業分大類行業增加值增長速度”計算得來。

為了使計算時所需的各行業數據相匹配,本文將《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中的“出口商品分類章”、《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按行業分能源消費量”和“OECD行業分類國內流量表”合并為15個行業,并用合并后的行業簡稱表示。它們分別是:(1)農、林、牧、漁、水利業;(2)食品、飲料和煙草制造業;(3)采掘業;(4)紡織、服裝和皮革業;(5)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6)雜項制品業;(7)造紙、紙制品、印刷、出版業;(8)化學及其相關工業;(9)橡膠、塑料制品業;(1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1)賤金屬及其制品業;(12)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13)機器、機械器具、電氣設備及其零件、錄音機及放聲機、電視圖像業;(14)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15)其他行業。

三、計算結果與分析

利用公式(7)輸入相關數據得到2006-2009年各個行業的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量,對每年所有行業的碳排量進行加總得到當年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量。計算表明,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量從2006年的 234192.53萬t減少至2009年的180900.56萬t。

利用公式(9)-(12)輸入相關數據得到強度效應、結構效應、規模效應的貢獻值。

由表2可知,強度效應最大,其貢獻值為-62447.97萬t,貢獻率為112.33%。這說明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變,各行業完全碳排放強度的下降使得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減少了62447.97萬t。利用公式(6)輸入相關數據得到中國出口行業的完全碳排放強度,各行業平均碳排放強度從2006年的2.852萬t/億元下降到2009年的2.086萬t/億元。

其次是規模效應,貢獻值為9156萬t,貢獻率為-16.47%。中國各行業出口總額從2006年的77594.59億元升至2009年的82029.69億元,這使得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增加了9156萬t。但由于強度效應和結構效應的影響,總效應為-55592.94萬t,因此貢獻率為負值。

最后是結構效應,貢獻值為-2300.97萬t,貢獻率為4.14%。說明出口結構的改善減少了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利用計算得到行業出口結構,結果表明:2006-2009年,完全碳排放強度較高的行業如紡織、服裝和皮革業出口額所占比重從18.6%下降到17.7%,賤金屬及其制品業從8.8%下降到6.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從1.0%下降到0.8%;而碳排放強度較低的行業如農、林、牧、漁、水利業出口額所占比重從1.7%上升到1.8%,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從4.0%上升到5.0%。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投入產出模型的基礎上,利用LMDI法將2006-2009年中國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的影響因素分解為強度、結構、規模三種效應。結論是:強度效應貢獻率最大,說明各行業碳排放強度的下降是碳排放減少的主要原因;結構效應貢獻率較小,但仍說明出口結構的改善有利于碳排放的減少;規模效應貢獻率為負值,說明雖然出口額的增長使得碳排放增加,但由于強度和結構效應,最后總的碳排放減少。以上研究表明,中國要減少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必須從降低行業碳排放強度、適度減小出口規模、改善出口結構這三方面做起,而后兩者可以進行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 張曉平.中國對外貿易產生的CO2排放區位轉移分析[J].地理學報,2009, (2), 234-242.

[2] Julio Sanchez-Choliz, Rosa Duarte.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or Spain [J]. Energy Policy 32 (2004), 19992005.

篇2

摘要:通過農村碳排放社區管理模型及其擴展模型的構建和分析后發現:社區共管是管理我國農村碳排放問題的最優途徑。

關鍵詞:農村碳排放;負外部性;社區管理模型;社區共管

中圖分類號:F327;F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409(2013)10-0121-05

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Rural Carbon Emissions Problem

WEI Huilan, ZHAO Songsong

(School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ural carbon emissions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extension model's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proves the theoretic model proposition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rural carbon emissions commun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rural carbon emission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community management;community comanagement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碳排放對農村社區的作用力也隨之增加。目前農村碳排放態勢一是農民碳排放行為負外部性較強;二是農民低碳行為自主治理的集體行動能力相對較差。這是農村碳排放管理面臨的兩個基本困境。因此,運用外部性理論來解釋農村低碳路徑就顯得更為合理。從實踐來看,解決居民行為負外部性的途徑往往是政府治理,但政府治理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以致于國家通過強制手段來管制人們的資源使用行為時,其能力是有限的。另外,由于農村社區碳排放量的產權較為復雜且難以徹底私有化,因而也難以依靠市場機制來解決。

社區管理途徑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可行思路[1]。本文通過農村碳排放社區管理模型及其擴展模型的構建和分析,試圖證明,碳排放社區管理不僅能促使私人利益與社區利益的統一,還可以借助于政府、市場等途徑構建社區共管模式,實現社區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最終提高社區碳排放負外部性內部化的效率。

二、碳排放社區管理理論分析

社區管理是指在政府指導下,社區職能部門、社區單位和社區居民對社區各項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進行的基于本土知識特定治理結構的自我管理[2,3]。將社區管理含義的邊界擴展,其基本含義是與以社區為主體的保護,并擁有社區資源的自我管理權;同時又可向另外兩個主體延伸:向上可進入政府的保護活動中,向下又可進入實施碳排放產權私有化的范圍。

碳排放社區管理是建立在降低社區居民碳排放負外部性之上的雙贏管理模式,其本質特征在于降低碳排放負外部性。然而,農村碳排放負外部性的含義告訴我們,由于碳排放負外部性的存在,即農村社區居民不必彌補外部成本而獲得碳排放收益,使得農村碳排放快速增加。實際上,農村碳排放的負外部性理論比上述要復雜得多,表現在社區農民的行為集合使所有相關方的成本-收益函數被動地發生了改變[4]。不同內容的負外部性,其影響程度和范圍是不同的,根據碳排放負外部性的程度和社區管理交易費用可將其分為社區內、社區外以及整體性影響三類[5],如表1所示。社區內負外部性即社區居民對另一居民產生了影響,使其收益降低。非本社區負外部性表面社區居民對非本社區居民也產生了影響,使其收益降低。而其他負外部性產品是指過度的碳排放會導致其他“壞公共物品”的產生,如秸稈燃燒、砍伐樹木等消耗碳匯而增加碳排放的行為,會導致氣候變暖等“壞公共物品”。

合理管理模式的選擇, 取決于負外部性程度和交易費用的高低[6]。而兼顧降低碳排放負外部性和交易成本優勢的碳排放社區管理,不僅會促使社區居民碳排放的私人利益、社區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共贏,還會通過以下幾方面降低農村碳排放的負外部性。

表1農村碳排放負外部性的分類

負外部性種類負外部性程度社區管理

交易費用社區內的

負外部性社區居民間的負外部性強度大、范圍小小社區居民對農村農業系統的負外部性強度小、一定范圍小農村碳匯服務能力的下降強度大、范圍小小非本社區的負外部性社區居民對非社區居民的負外部性強度小、一定范圍大農村對城市的負外部性強度小、范圍小大其他負外部性產品壞公共物品的產生強度大、范圍大大(一)農村社區管理中的合作

社區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社區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機制。這一核心觀點可分解為社區文化價值與社區社會機制。社區文化價值方面,碳排放上漲會導致降低碳排放的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增加,兩種價值共同引導人們的合作傾向。社區社會機制方面,包括社會關系紐帶和社會聲望體系,也會促進合作。社區管理實際上會使社區居民產生一體化傾向,因而在碳排放社區管理的模式中,搭便車問題會得到緩解[7]。

(二)農村社區管理中的激勵機制

除合作條件之外,還需要另一個條件:社區如何使用自身的碳排放選擇。社區管理的激勵機制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碳排放增加會給社區帶來長期影響,且碳排放選擇收益為農村社區居民擁有[8]。正是特定地理空間的聚集效應,從而塑造了低碳問題上的利益共同體——社區,使低碳選擇在社區層次上具有“產權私有且可收益性”的性質,碳排放社區管理的激勵機制便產生了,進而使居民產生低碳選擇,最終降低了碳排放負外部性。

(三)農村社區管理中的本土經驗

與現代科技為基礎的經營管理相比,社區成員在長期與自然環境的互動中發展出來的傳統知識,頗符合現代生態學原理,為某些人類生態學者認可,稱之為生態智能[9]。社區居民對社區資源的使用已成為一種社區生存機制,并以口頭知識、傳統、宗教等形式表現出來,形成了人與自然較為和諧的互動關系。這些關系會降低社區居民碳排放負外部性的產生以及強度。

(四)農村碳排放社區管理的雙向擴展性

至于碳排放社區管理的含義,可將其邊界向政府保護活動和市場私有化擴展,成為社區共管模式。政府方向上,社區共管包括政府制度化的參與、協作管理、公共物品管理轉移和以環境管理等。私有方向上,則可以利用市場機制進一步影響社區居民的碳排放選擇。

三、社區管理與農村碳排放量模型假設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社區居民碳排放行為使居民間產生了負外部性特征,而碳排放社區管理的提出,為社區居民碳排放的共贏模式提供了一個可行途徑。由此提出研究假設。

假設1:社區管理可以通過降低農村碳排放負外部性,進而降低碳排放量。

假設2:社區對于降低碳排放具有長期的管理者地位。

假設3:社區居民可以從低碳選擇中獲得收入。

假設4:社區居民與非社區居民生產、消費的各種產品和碳排放產品均存在于完全競爭市場。

社區管理在改善農村碳排放問題上具備有效性,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我們來分析一個簡單的模型[10,11]。假定在農村碳排放市場中只有3個參與者:產生碳排放的社區居民1、負外部性接受者的社區居民2和非社區的居民3。

(一)社區管理的有效性——社區自我管理

首先分析社區內負外部性,假定在農村碳排放市場中只有2個參與者,產生碳排放的社區居民1和作為負外部性接受者的社區居民2,社區居民1產生QCO2的碳排放。令社區居民1的成本函數為C1(Q1,QCO2),其中Q1是社區居民1生產消費的所有產品,QCO2是社區居民1生產消費Q1產生的碳排放,這里把碳排放量看作一種產品。則社區居民2的成本函數是C2(Q2,QCO2),其中Q2是社區居民2生產消費的所有產品,QCO2是社區居民2接受社區居民1產生的碳排放數量。社區居民2生產消費Q2取決于社區居民1產生的碳排放量。假設碳排放增加了社區居民2生產消費的成本,碳排放降低了社區居民1生產消費的成本。同時假定他們的成本-收益函數是已知且相同的,最后假定,碳排放的產生是一個單向負外部性模型[12]。

社區居民1的最大化問題為:

maxP1Q1-C1(Q1,QCO2) (1)

社區居民2的最大化問題為:

maxP2Q2-C2(Q2,QCO2) (2)

社區居民2只能接受社區居民1產生的碳排放量, 社區居民1可以選擇任意的碳排放量。

關于3種產品分別求導可得,社區居民1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P1=C1(Q1,QCO2)Q1 (3)

0=C1(Q1,QCO2)QCO2 (4)

社區居民2最大化的一階條件為:

P2=C2(Q2,QCO2)Q2 (5)

上述3個條件表明:在個人利潤最大化點上,社區居民生產消費每種產品的價格應等于其邊際成本。對于碳排放QCO2來說,假設它的價格為0,進而得出:社區居民1產生的碳排放會引起社區居民2生產消費的成本隨碳排放的增加而增加,這是社區居民1生產消費導致的部分社區外部性成本。可以預期,社區居民1會產生更多的碳排放QCO2。

通過簡單的模型分析社區管理模式下的碳排放成本-收益狀況。假設社區居民1和社區居民2的生產消費活動在社區管理的指導下,進行Q1、Q2、QCO2的生產消費活動,這樣社區負外部性就內部化了,原因在于如果碳排放交由社區管理,那么它在選擇社區利益最大化計劃時,會綜合考慮社區居民1和社區居民2之間的相互影響。

社區管理后的社區利益最大化問題為:

maxP1Q1+P2Q2-C1(Q1,QCO2)-C2(Q2,QCO2) (6)

社區管理后的社區利益最大化一階條件為:

P1=C1(Q1,QCO2)Q1 (7)

P2=C2(Q2,QCO2)Q2 (8)

0=P1=C1(Q1,QCO2)QCO2+C2(Q2,QCO2)QCO2 (9)

式(9)表明,社區管理后,整個社區會同時考慮碳排放對社區居民1邊際成本的影響和對社區居民2邊際成本的影響。也就是說,社區居民1考慮到了自身經濟活動產生的負外部性。

社區管理之前,碳排放的最優數量由式(4)決定,對式(4)進一步推導可得:

MC1(Q*1,QCO2*)=0 (10)

社區管理之后,碳排放的最有數量由式(9)決定,對式(9)進一步推導可得:

-MC1(Q*1,QCO2*)=MC1(Q*2,QCO2*)>0 (11)

式(11)中,MC1(Q*2,QCO2*)>0,這是因為碳排放增加會使社區居民2的成本增加。社區管理后的社區居民1會在-MC1(Q*1,QCO2*)>0的地方進行生產,也就是說,與社區管理之前相比,社區居民1產生的碳排放降低了。

結論一:社區管理下的碳排放最優條件為兩個社區居民關于碳排放的邊際成本之和等于0,如圖1所示,-MC1=MC2,在這種假設條件下,社區管理之前產生的碳排放水平由Q2降低到Q1。

(二)社區管理的不足和擴展——社區共管

社區管理在降低社區內負外部性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對于農村碳排放產生范圍較廣的負外部性問題,社區管理的成本-收益優勢就喪失了。換個角度來講,社區管理在降低農村碳排放負外部性的作用還可以擴展,除了社區完整擁有降低碳排放的權利之外,向上可以與政府治理接壤,向下則與產權私有契合。將非社區居民3考慮進來,對第一個模型進行擴展,假設與擴展前的假設相同。

假設社區居民1、社區居民2和非社區居民3共同組成了社會成本-收益,社區居民1和社區居民2組成了社區成本-收益,自變量均為碳排放減少量,令非社區居民3的成本函數C3(Q3,QCO2),可構建社區共管的社會最優效果為:

TB=P1Q1+P2Q2+P3Q3-C1(Q1,QCO2)-C2(Q2,QCO2)-C3(Q3,Q1CO2) (12)

從式(12)可以看出,雖然社區居民1的生產消費活動引起了非社區居民3成本函數的變化,即非社區居民3在做經濟決策時需要考慮Q1CO2。對式(12)求導并等于0,并進一步推導可得:

TB′=(MSB-MSC)-(MCB-MCC)=0 (13)

其中MPC代表居民為生產、消費碳排放所支付的成本,MSC是農村系統中生產、消費產品的全部成本,MPB為農村系統中個人降低碳排放所帶來的收益,MSB為農村系統所獲得的總收益,MEB是碳排放減少所帶來的正外部性收益。式(13)可轉化為:

MAXS=[(MSB-MSC)-(MPB-MPC)]=[(MSB-MPB)-(MSC-MPC)](14)

則社區管理解決農村碳排放外部性的最優結果為:

MAXS=(MEB-MEC) (15)

由圖2可知,式(15)可理解為MEB和MEC兩個線的交點。其中MEC為 碳排放造成健康和財產損失的成本,包括碳排放所引起經濟影響、生態環境問題、健康、人們的幸福水平等。MEB為碳排放減少所帶來的正外部性。如圖2所示,Q為社區居民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碳排放減少量,Q2是碳排放為0的點。對于Q2這一點,MEC值很大,則負外部性較強,即碳排放減少量不能降低太多。在Q1點,MEB=MEC,即降低農村碳排放的邊界負外部性成本等于其邊界負外部性收益,可使農村社區與社會實現降低碳排放的帕累托改進,Q1為最優農村碳排放點。接下來面對的問題,則是碳排放邊際外部成本如何由邊際外部收益來支付。 對MEB進一步分析可得:

MEC=MSC-MPC (16)

MNPB=MPB-MPC (17)

根據式(15)、式(16)和式(17)可得:

MEB=MEC=MNPB (18)

式(17)表示社區居民的個人凈收益等于邊際個人收益減去邊際個人成本。如圖3所示,社區外部面對Q2數量的碳排放負外部性。根據帕累托改進的原理,當碳排放減少Q2時,此時碳排放減少最多,但MNPBMPB,表明存在帕累托改進。在Q1>Q>Q2時,MNPB0)從成本減收益來看,這個負外部性是最優的,此時邊際外部性成本等于邊際個人凈收益。

結論二: 式(18)表明對于社區外的負外部性影響,需要通過社區管理的擴展,即社區共管模式來降低碳排放[20]。具體策略是降低碳排放獲得的個人凈收益,由享用降低碳排放的邊際外部收益來支付,即可以達到降低碳排放負外部性的目的。

四、夏官營村:半干旱農村社區案例

(一)研究區概況

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村地處榆中縣中部,黃土層深厚,年平均氣溫657℃,四季分明,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年均降雨350毫米,共有農村戶口16133人。2004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80元。夏官營村距蘭州中心城區大約46公里,與榆中縣城距離大約為13公里。距離市中心較遠,這是西部大多數農村的特點基于百度百科夏官營鎮基本情況的敘述與筆者調查所得。 。當地植被覆蓋率低,植被和農田防護林數量在逐年減少。

(二)農村社區碳排放與社區管理

夏官營鎮溫室氣體賬戶應該考慮三個關鍵排放源。農村碳排放的碳源種類主要有3個方面:分別是村鎮生態子系統、農業生態子系統、自然生態子系統。村鎮生態子系統主要包括:①人口:這里主要指常住人口。②能源:本地區的生活消費能源主要為煤,汽油在交通運輸中敘述,同時汽油使用量較小,秸稈在農業系統中敘述,在本地區使用量較大。③交通運輸:主要能源為汽油。農業生態子系統:首先農業變化很難預測,這主要是因為農業系統本身的不確定性,即便沒有全球變暖、蟲害要素稟賦差異,氣候同樣也很敏感,而這些因素無法準確預測,只能盡力試圖預測農業的碳排放,包括:①化肥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所導致的碳排放,主要是生產過程、運輸過程和使用過程中耗費的化石燃料所導致的碳排放,同時化肥的過量使用改變了土壤結構、形成了環境污染,也會產生碳排放。②農藥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所引起的碳排放。③由于農業機械運用而直接或間接耗費的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碳排放。④灌溉過程中耗費的化石燃料產生的碳排放。⑤農作物秸稈資源作為農戶生活燃料或露天焚燒造成的秸稈碳排放[10]。自然生態子系統主要包括草地植被等自然系統形成的生態過程。在調查過程和分析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化肥、農村土地結構所引起的N2O的增溫潛能是CO2的200倍左右,氮引起的溫室效應問題在未來幾十年會更加嚴重。

針對夏官營村的三個關鍵碳排放子系統及其碳排放負外部性基本狀況,本文對其進行了基本的社區管理分析:合作、激勵機制較適用于社區內負外部性和非本社區的負外部性,社區共管下的雙向擴展功能適用于其他負外部性產品;對于農業生態子系統來講,合作、激勵機制較適用于社區內負外部性和非本社區的負外部性,雙向擴展功能適用于其他負外部性產品;而對于自然生態子系統來說,合作、本土經驗較適用于社區內負外部性和非本社區的負外部性,雙向擴展功能適用于其他負外部性產品(如表2)。表2夏官營村的碳排放負外部性及其社區管理

子系統

負外部性村鎮生態子系統人口、

能源、交通運輸農業生態子系統化肥、農藥、

農業機械、農藥灌溉、秸稈 自然生態子系統

草地植被社區內負外部性強度大、范圍小強度小、一定范圍強度小、范圍小非本社區的負外部性強度小、一定范圍強度小、一定范圍強度小、一定范圍其他負外部性產品強度小、范圍大強度小、范圍大強度小、范圍大社區管理功能合作、激勵機制、雙向擴展合作、激勵機制、雙向擴展激勵機制、本土經驗、雙向擴展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基于以上對農村碳排放負外部性的社區管理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社區管理主要通過社區自我管理和社區共管兩種降低農村碳排放負外部性機制,進而對降低農村碳排放產生影響。

根據結論一可知,社區自我管理可以實現農村碳排放的降低,實現了帕累托有效的碳排放量。但這種管理模式在實際管理中的運用會遇到一定障礙,比如基于碳匯交易的碳排放市場仍未完全建立起來,以及社區居民生產消費各種產品的市場和碳排放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假設的影響,因此社區管理模式的實行是建立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之上的。

根據結論二可知,社區居民降低碳排放的邊際外部性成本,可由降低農村碳排放的邊際個人凈收益來支付。這一研究為構建降低農村碳排放的社區共管模式提供了有效思路。

此模式目前面臨的狀況是農村居民降低農村碳排放的收益嚴重不足、降低碳排放的邊際外部收益不清晰和難以統籌管理,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政府劃定個人凈收益范圍等政策來為社區創造降低碳排放的收益機制,這樣降低農村碳排放的社區管理模式才是可持續的。在更大程度上,政府應當通過訂立契約、立法、補貼、稅收政策等手段將一部分公共物品與服務的生產管理讓渡給社區組織承擔或者支持社區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Elinor Ostrom.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黎熙元.現代社區概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

[3]汪波.城市社區管理體制創新探索——行政、統籌、自治之三元復合體制[J].新視野,2010(2):40-43.

[4]安德魯·馬斯克萊爾·邁克爾·D.溫斯頓.杰里·R·格林,劉文忻,李紹榮主譯.高級微觀經濟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1:489-524.

[5]蔡防.論農業經營形式的選擇—著重于社區合作組織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研究,1993(1):26-32.

[6]何靈巧.外部性的分類及外部性理論的演化[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152-158.

[7]陶傳進.環境治理:以社區為基礎[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8-146.

[8]Jeffrey A, McNeely. A Foreword by Tropical Deforestation: The Human Dimension[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9]Berkes, Firket.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Taylor and Francis[M].1999.

[10]陳萬靈.社區研究的經濟學模型——基于農村社區機制的研究[J].經濟研究,2002(9):57-66.

[11]盛洪.論社區資產個人化的途徑:“分”與“賣”[J].管理世界,1998(3):42-48.

[12]哈爾 R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八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篇3

關鍵詞:碳會計;低碳經濟;碳排放交易

一、碳會計含義

碳會計就是在財務方面,以環境保護、會計制度、財務細則為依據,運用會計方法對企業的碳排放、碳污染和節能減排進行核算,對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時負責的會計職務。碳會計屬于環境會計分支,面對世界上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的排放造成的問題,在財務制度方面碳會計應運而生,但隨著全球的氣候變化,碳會計的演變也將呈現日益復雜的趨勢。

二、我國碳會計現狀

在國際上已極富盛名的碳會計在我國發展的如何呢?目前,我國碳會計尚屬起步階段,還沒有堅實的理論依據和理論基礎,還不夠成熟,大多數高等院校中還缺少此專業,企業也缺乏碳會計人才,該崗位在眾多企業中還尚未普及,甚至有些企業沒有碳會計意識,這都阻礙了我國碳會計行業的發展。從形勢發展來看,環境保護稅加入稅種已經提上日程,低碳經濟指日可待,國家對于碳的排放控制將會更加嚴格,如果沒有碳會計這一專業崗位,就難以對碳排放等進行核算,也就是說碳會計對于低碳經濟的意義十分重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碳會計職位設置及必要性

針對我國碳會計崗位設置稀缺的現狀,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均應設立碳會計這一崗位,以進行管理與核算。

(一)政府碳會計設置及必要性

在政府單位設置碳會計崗位,我國各級環保、監察部門要按照其規模大小及層次結構與級別逐級設置碳會計崗位。首先,環境保護與監察部門的根本職責就是對環境進行保護,以及對破壞環境的企業進行監督、整改與懲罰;政府單位設置碳會計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從財務層面對各種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對其排放的碳質化合物進行有理有據的估計與核算,為有關企業提供碳排放方面的業務咨詢與指導,幫助企業設立、完善、規范碳會計崗位,幫助企業實現低碳經濟與節能減排;應當明確,政府單位設立該崗位的主要目的是規范企業的碳排放與核算,而不是以懲治為目的,對于碳排放,不能走先破壞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從根本上杜絕。其次,作為政府單位的崗位設置,對于企業的崗位設置與規范管理方面具有風向標的作用,只有上行才會有下效,政府部門對于企業單位具有天然的指導屬性。換言之,企業也有意去效仿政府部門的做法,只有政府層面先行設置碳會計崗位,樹立榜樣,企業才會設置碳會計,只有這樣做政府才具有公信力。再次,目前有的企業已經設立了碳會計崗位,若政府有關部門對碳會計崗位不進行規范管理,那么在監管這類企業過程中就會存在核算要求的差異,很難對該部分企業進行監督與審計,涉稅、涉罰、涉法等項目就會產生差異,會出現政府企業兩筆賬的現象,不能進行統一核算,政府沒有說服力。最后,政府單位設立碳會計有助于本單位業務核算,使財務結構更清晰、更科學。以用電為例,各單位都涉及用電費用的問題,若設立碳會計,電費的構成就會包括碳排放成本、污染治理成本、節能減排成本等。

(二)企業碳會計設置及必要性

性質不同的企業設置的碳會計崗位也應有所不同,大致可分為兩種:對外碳會計與對內碳會計。

1.對外碳會計

對外碳會計所指的外,既指企業外部,又指國外,此處著重強調國外。一般而言,設置該類碳會計的企業多為跨國企業,國際上很多國家很重視碳排放和碳交易等環境保護問題,而我國的碳會計尚屬發展期,這種發展上的不平衡,對于我國企業在進行國際經濟與貿易時會處于劣勢地位;二氧化碳的排放交易中我國企業有可能會出現規則上與核算上的錯誤,這對于我國企業十分不利。因此,我國跨國企業應設置對外碳會計,培養專業的人才從事跨國貿易的業務處理與規則導向,這對維護我國跨國公司利益,促進跨國公司海外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2.對內碳會計

對內碳會計所指的內,指針對于企業內部有關科目碳排放核算的會計,通常企業都應設置該崗位,以制造業企業尤為突出。對內碳會計要平衡好本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使經濟效益盡可能提升;同時對企業的環境保護稅、資本結構、碳排放交易等負責。這就要求對內碳會計掌握豐富會計知識的同時,還應掌握最新的稅務規定,有一定的數學基礎來計量暫無規定的實物,如用電所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生產經營所需碳排放量、汽車每公里碳排放等折合成貨幣如何計量的問題,這些對于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還是很高的。

四、碳會計崗位建立與核算

對于還沒有設置碳會計崗位的單位而言,要建立專屬碳會計的崗位,需要從最基礎開始。要從頭建立起新的會計制度,需要經歷四個階段:準備階段、設計階段、試行階段、修正階段。此外,各單位要做足準備工作,有承擔失敗的勇氣與膽識。對于碳會計崗位的建立與核算,著重強調以下幾點。

(一)碳會計業務范圍

作為一種之前沒有試行過的會計崗位,碳會計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碳會計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崗位,不能與其他會計崗位混為一談,但又不能完全割裂,這是藕斷絲連的關系,所以碳會計的業務范圍就是本單位關于碳及其化合物排放或交易所產生的一切經濟事項,即:碳會計應在日常的經濟業務與活動中,將經濟業務里與碳有關的事項剝離出來,交由碳會計管理與處理。例如,在每次交的電費中,通過計算將其中包括在內的排放二氧化碳所造成的費用單獨由碳會計進行核算;同理,運費、產品制造成本中包括的該種費用也如此處理。這樣就會使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社會外部性)一目了然,有了科學的數據作為衡量,進行披露后的會計信息更具有說服力,更能令人信服;內部使用時,就可以人為地進行二者間的利益調控,碳排放費用過多的企業就會自動自覺地降低該項金額,這就能夠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二)碳會計科目設置與使用

碳會計由于其自身的獨特性與核算的復雜性,將其核算的實物與企業一般的庫存產品混為一談是不妥的,這樣碳會計應當設置專門的會計科目,進行專門的會計核算,這些科目與一般的財務會計科目有所不同,目的在于保持碳會計科目的獨立性,其科目大致如下(僅列示不同項,相同項目由二級科目加以區分)。在會計科目中,進行會計處理與賬務處理時,基本與財務會計相似,其目的就是將歸屬于碳會計的項目業務與財務會計剝離,由碳會計進行處理。例如,企業購進一批原材料,其材料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碳及化合物的排放,則針對原材料產生碳排放的部分通過計算轉化為金額數字,進行單獨計量與核算。故該原材料含碳的價值部分應計入含碳原材料這一科目中,其業務處理為:借:含碳原材料,貸:碳用銀行存款。強調一點,對上述科目進行對比區分,僅為分離財務會計與碳會計的經濟業務,但就其科目本身而言,區分對比的同類科目性質本身沒有根本上的變化。

(三)碳會計核算方法與計量方式

碳這一物質對于環境影響最大的形式就是二氧化碳,所以在核算過程中,應注意將碳及含碳化合物轉化成最終的二氧化碳形式,然后將二氧化碳通過數學的方法與經濟指標數據掛鉤,產生某種聯系,從而得出產生二氧化碳的不同形式下企業承擔的成本或取得的收益。二氧化碳產生有以下幾種形式:制造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運輸企業運輸途中汽車尾氣排放、其他類型企業耗電產生的二氧化碳等。雖然上述三種情況屬于不同類型,但都有相同之處,即都能推導出二氧化碳排放量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以運輸企業運輸載具尾氣排放為例推導企業承擔費用。首先假設該企業所有的同批汽車損耗程度、耗油量、尾氣排放量都相同,不考慮汽車起步與制動的微小差異(若要考慮可采用平均值進行計算),用汽車尾氣收集裝置測量出每公里汽車排放二氧化碳的質量m(若為工廠廢氣排放,可使用氣體單位時間的流量進行估計),根據國際公約與我國環境保護有關條例,碳稅在2012—2020年間稅率r在10元/噸—40元/噸,再設二氧化碳的排放費用a元/噸,綜上所示,對于汽車尾氣二氧化碳處理的公式應為:(二氧化碳排放質量×碳稅稅率)+(二氧化碳排放質量×排放費用)=m×(r+a)(1040)這種方法可以無視二氧化碳氣體體積易變而造成的體積測量誤差,雖然這種方式還不夠精確,但可大致推斷出這個范圍。這種測量方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將碳形成的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計算出能夠代替不能夠被估計出來的呈化合物質的碳所承擔的費用。在進行計量時,在賬面與賬簿中不能夠出現二氧化碳的質量數、體積數等無關數據,而是應直接體現折算后的企業為此負擔的金額數。因為碳會計實質就是會計科學,以金額來列示是會計的基本屬性,這樣會顯得更直觀,用這種方式可以推導出不同種類企業與不同情況下二氧化碳排放的金額公式。

(四)碳會計數據分析

碳會計通過上述方法對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進行了記錄、計量、披露,能夠體現出單位的低碳程度和與之相關的經濟效益。但碳會計的職責不僅如此,碳會計要對企業的低碳責任、節能環保和節能減排等方面負責。這就需要碳會計有分析能力,其分析依據主要來源于之前經過測量與計算得到的企業承擔的費用與獲得的收益,具體方式是由于碳會計之前已經完成了對涉碳的資產、負債等方面進行了歸集與整理,然后用這些數據與總資產、負債等方面進行比較,得到一系列的各項指標占總值的比例,從而能夠對這些相對比例進行分析。

1.涉碳資產比

涉碳資產比=涉碳資產÷總資產這個比例能夠清晰看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或某一時點上,企業含碳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這個公式還可以進行細分與衍生,不僅是總資產之間進行比較,還可以針對某一種資產進行比較,比如固定資產、工程物資、庫存商品等。出于對節能減排的要求與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這一數值應當能夠得以控制,理論上來講除必要排放外,這一數值應越小越好。明確這一指標能夠清晰看出企業的碳資產結構,是碳會計進行結構分析與控制、單位節能減排等方面進行管控的有力依據與手段。

2.涉碳負債比

涉碳負債比=涉碳負債÷總負債對于這一比例,在理論上來講也應越小越好,其含義是指企業在負債方面很少與以碳及其排放為主要業務的企業進行大量的業務往來。由于造成這個指標變動的主要數據是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減少與所購置產品(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碳的企業經濟業務往來,就減少了本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碳排放,而這一指標碳會計是可以進行控制的。

3.涉碳成本比

涉碳成本比=交易中碳價值取得成本÷總成本這一指標不能夠適用于電廠、煤炭公司等以出售碳或加工碳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因為該類企業不能夠對這一指標進行控制。對于以生產、制造、加工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因為該指標反映出企業所消耗的成本中有多少是碳帶來的,換言之就是有多少成本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的,所以這個比例應降低到合理范圍之內。并且這個指標能夠促使企業不得不承擔起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責任,只有這樣對碳收入進行量化,各企業才會從根本上降低碳成本。企業可以選擇使用低碳產品,加大對廢氣的處理力度等方式降低這一指標。至于為什么不選擇以收入作為衡量指標,原因是企業會更加樂意降低成本而不是減少收入,若用收入進行衡量,企業會為了不降低收入而隱瞞碳收入,這樣數據也就失去了意義。

(五)碳排放交易業務

根據國際公約,碳排放交易是指企業在規定的排放總量內,企業可以用減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業內部以及國內外的資源。這項規定應當是碳會計在處理國際間以及國內企業間碳排放業務的基本準則,尤其是石化企業,這類業務也應當隸屬于碳會計的職責范圍。對于碳排放的計量以及資源的使用與交易,企業中的碳會計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來處理這類業務。我國已成立了七家碳排放交易所,這對于企業降低成本、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碳會計在這類業務與核算中處于主導地位,在碳排放交易中,將此業務專門由單獨的碳會計處理,體現了企業的專門性與業務水平。北京揚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上市新三板,由于該公司設立了碳會計崗位,準確計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將CDM簽發的360933噸二氧化碳減排當量兌現,于2017年獲利2044.62萬元,這就充分體現了碳會計在碳排放交易業務中的作用。碳會計在節能減排的過程中,既降低了企業碳排放,符合了環保理念,又為企業獲利,并在節省排放污染治理費用的同時又節省了原材料購入的資金,可謂一舉兩得。

篇4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作為一個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得到廣泛的關注。近年來我國環境不斷惡化,大氣污染日益嚴重,霧霾等環境問題成為社會的焦點。國家“十二五”規劃指出國家要綠色發展,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根據我國發展現狀,提出將單位GDP能耗降低17. 3%的目標。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受到社會的關注,更受到國家的重視。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組織在促進經濟發展,保護環境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當前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企業更應承擔起相應責任,減少碳排放。而審計作為一項重要的監督檢查手段在低碳經濟的發展中更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促進環境保護規范企業行為方面都應得到應用,碳審計作為新興的審計領域就是來擔負這樣的責任的。而我國企業的碳審計還處于新興階段,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我國企業碳審計存在的現狀,揭示我國企業碳審計存在的問題,并為解決問題提出相對應的對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綜述

在碳審計的定義方面,2003年2月24日英國時任首相布萊爾在《我們的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報告中正是提出“低碳經濟”(Low Carbon Economics)由此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國外關于碳審計的定義是從環境會計開始,逐步提出碳審計的概念。“碳核算”的廣義定義是由Hespenheide等人給出(2010年),他表示,碳審計一方面是碳排放和清除另一方面是財政的影響的測量。這個定義意味著,從組織的角度來看碳審計包括非貨幣性以及貨幣方面,他們還描述了碳核算的內部和外部的應用程序。KPMG(2008)、Hespenheide等(2010)提出碳會計事務所是對減緩氣候變化到財務等方面一體化討論的會計公司。

當前國外碳審計主要集中于英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且研究多集中于實務方面。英國環境審計委員會于2009年12月7日了2008~2009年工作情況報告是英國環境審計委員首次對與低碳相關問題進行的全面審計報告。美國國會眾議院于2009年6月26日通過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中明確規定“碳關稅”條款。

(二)國內研究綜述

國內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相關審計研究案例少,以規范研究為主。

在碳審計的定義方面,曹梅、郭曉莎(2011)提出,碳審計就是由獨立第三方對政府以及企業履行碳排放責任進行檢查和監督,評價碳排放管理活動及其成果的獨立性和有效性。李兆東、鄢璐(2010)闡述了碳審計一般概念,指出碳審計應包括低碳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低碳財稅資金的審計、低碳經濟行為和產品的審計認證三方面主要內容。陸婧婧、蘇寧(2010)等都對碳審計的含義和內容進行了闡述。

在碳審計的動因和對策研究方面,王愛國(2012)在對比國外碳審計研究成果上提出“積極主動、抓大放小、頂層設計、完善法規、政府主導、公眾參與、科學發展、綠色考核、以人為本、借智發展、加大宣傳、培育意識”開展我國碳審計工作的新思路,趙放(2014)指出我國碳審計的相關問題并提出從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視閾,對碳審計工作進行系統的規劃,加強碳審計依據的頂層設計,建立“三位一體”的分類分層碳審計體制,建立復合型、高素質的碳審計專門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符合中國現實國情的碳審計機制。

三、我國碳審計問題分析

篇5

【關鍵詞】低碳經濟;碳排放權;碳交易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隨著時代的發展,低碳經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有必要開展低碳會計的核算,低碳會計作為新興的會計領域,其含義為“主要對企業履行低碳責任、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其目的是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既滿足國家對企業低碳責任的要求,又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1]碳排放、碳交易及報告披露均離不開低碳會計,它的出現是低碳經濟的需要,也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

(一)國內外文獻綜述

國外,對于碳排放權是資產還是費用的問題,大多數學者的看法是一致的。根據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IASC)和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對于資產的定義,碳排放權應當做資產,而不能作為費用核算,但是碳排放權是何種類型的資產,學者們一直存在爭論。[2]Wambsganss和Sanford認為,購買的預期用于補償以后實際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權可以劃分為存貨。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碳排放權應被當作有價證券,如Sandor和Walsh。然而Ewer是這樣認為的,碳排放權應該被當作無形資產予以確認,因為它具有無形資產的一些特征。[3]而法國企業運動聯盟(MEDEF)卻認為,排放權的幾個特點明顯符合存貨的定義,不能夠因為排放權不具備實物形態這一事實就認定其為無形資產,而不是存貨。而對于計量,Stefan Schaltegger和Rogerburritt(2000)認為,應運用現行市場價值進行計量。

我國的研究大部分參照西方國家的做法,在碳排放權的會計確認上,王艷、李亞培認為,碳排放權具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特征,應將其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張紅梅則借助國外相關研究文獻,提出可交易排放權的概念,認為應當把可交易排放權確認為無形資產,并采取多重計量屬性;郝玲、涂毅建議拋開排放權的問題,直接把與CDM相關的費用成本等都納入其他業務核算。

(二)碳資產管理的必要性

對于低碳會計的核算,首先離不開碳資產,碳資產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和社會性,作為一個企業,不僅要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的價值,而低碳會計的核算,有利于了解碳資產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造成的影響,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當今的社會,碳排放問題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各個國家都著力于研究低碳經濟,探討低碳經濟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我國,低碳經濟的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對碳資產會計問題的研究,關系著我國的未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關系著在國際上承擔碳減排任務的重大使命。具體來講,碳資產研究的意義如下

1.為會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2011年2月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將“碳減排”作為企業資產的一部分,引導企業改變觀念,提升對碳資產和負債理念的認可度,將碳資產納入財務報表體系,進行“碳會計”盤查,鼓勵在資產負債表中加入碳減排科目。因此,如何在會計核算上對碳資產會計進行確認和計量,怎樣做會計分錄,如何在會計報表上對碳資產進行列示及碳資產的披露等這些問題亟待研究和解決,本文試圖對這些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為建立低碳會計核算模式,充分發揮會計核算和監督的職能,制定碳資產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提供參考依據,促使全球節能減排目標的更好實現。

2.有利于企業對自身價值的正確定位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經濟管理工作。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時代,企業是作為一門科學的會計學所關注的主要組織形式,它們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然而,當今是時代是低碳經濟的時代,企業必須正確的衡量自身的價值,不僅僅是報表上的數字,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節能減排的任務,更是衡量企業價值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更新觀念,明確定位,以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而如何進行定位,碳資產的會計處理至關重要,通過碳資產的核算和計量,能夠為企業提供準確的財務狀況信息,客觀公正的衡量企業的財務風險,全面反映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從而達到對自身價值的準確定位。

二、碳資產會計問題初探

(一)碳資產的定義

碳資產是一個具有價值屬性的對象身上體現或潛藏的所有在低碳經濟領域可能適用于儲存、流通或財富轉化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這個對象,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城市、地區,甚至可以是一個國家、民族,更可以對應于全球。全球碳資產的流通總量雖然在操作上很難量化,但在邏輯上是完全存在的。從碳資產的定義來看,它不僅包含今天的資產,也包括未來的資產;還包括產生的增值,它們是由于實施低碳戰略而同比、環比產生出來的。

篇6

[關鍵詞]碳排放;驅動因素;因素分解;LMDI

[中圖分類號]F29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3)32-0072-03

1模型構建

在擴展卡亞(Kaya)恒等式的基礎上,采用LMDI分解法對河北省碳排放驅動因素的貢獻度進行測算。為提高碳排放量計算的準確度,采用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消費的15種能源品種來構建分解模型,并把碳排放總量C分解為國民經濟三次產業部門的碳排放量C1和居民生活部門的碳排放量C2。

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煉廠干氣、其他石油制品和天然氣等15種燃料。各變量的含義見表1。

基于式(1),第 t期相對于第t-1期碳排放變化量的LMDI加和分解可以表示為:

LEI[]生活能源強度,即居民單位收入的能源消費量,計算公式為:LEI=Ei/TI

由于各類能源的碳排放系數不變,在實際應用中一般取常量,因此在進行因素分解時,ΔCF=0,可以不做考慮。根據LMD1分解法對各因素進行分解,得到:

2計算結果及分析

2.1對碳排放量分類分析

按照河北省能源消費量及碳排放系數,計算得到1995—2009年河北省各部門和各能源品種的碳排放量。從總量來看,河北省碳排放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從1995年的4193.63萬噸增長到2009年的11628.38萬噸,差不多增長了1.8倍。但從增長率曲線來看,各年增長幅度差異很大,大體經歷了“緩慢增長—快速增長—增速下降”三個階段。1996—2001年為緩慢增長期,這期間碳排放量增長率最高不超過5%;但從2002年開始隨著宏觀經濟逐步走出通貨緊縮的陰影,河北省也開始了新一輪投資快速增長期,帶動了全社會能源需求的大幅上升,碳排放增速迅速提升至2002年的12.29%,增速最高的2005年甚至達到了3022%;之后隨著“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推出,河北省加大了節能減排的力度,單位GDP能源消費量逐年下降,碳排放增速逐漸出現了回落,2005年以來碳排放的增長速度逐漸放慢。

從產業貢獻來看,第二產業對碳排放量的貢獻最大,1995—2009年的平均貢獻率高達 829%,其中工業的貢獻率為81.4%,這表明河北省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并且重工業特征突出。除第二產業外,居民生活部門的平均貢獻率達到97%;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平均貢獻率分別為109% 和603%。從貢獻率的變化來看,第一產業和居民生活部門的貢獻率趨于下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貢獻率趨于上升,但第三產業的上升幅度較小。從能源貢獻來看,原煤、柴油、汽油和焦炭是影響河北省碳排放的4種主要能源。1995—2009年,4種能源碳排放的平均貢獻率達到了 88.12%。在4種主要能源中又以原煤對碳排放量的貢獻最大,平均貢獻率為4961%,接近五成。受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的影響,1995—2009年河北省原煤的碳排放比重從6027%下降至37.17%,而焦炭的碳排放量持續上升,且碳排放占比相應提高。盡管近年隨著交通運輸業和汽車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對柴油和汽油的需求量有所提高,但其碳排放的貢獻率相對穩定,在1.5%~4.5%波動。

2.2對驅動因素的分類分析

通過擴展的卡亞(Kaya)恒等式,得到了影響碳排放的7個驅動因素,即生產能源強度因素、生活能源強度因素、能源結構因素、產業結構因素、人均產出因素、人均收入因素和人口規模因素。將這7個驅動因素進一步劃分為4類,即能源強度效應、結構調整效應、經濟發展效應和人口規模效應。利用LMDI分解法,計算得到各驅動因素對碳排放量的貢獻值(如表2所示)。總體上看,經濟發展、人口規模和結構效應對碳排放量的增長產生正向驅動效應,能源強度則產生負向驅動效應。由于正向驅動效應大于負向驅動效應致使河北省碳排放量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

(1)能源強度效應。按照部門,能源強度可以分為生產部門能源強度和生活部門能源強度。如果某一部門能源強度下降,說明該部門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該部門能源消費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必然減少,因而能源強度下降對碳排放產生負向驅動效應。

表2的結果表明,能源強度效應對碳排放量的確存在負向驅動作用,其中又以生產部門能源強度效應最為明顯,1996—2009年累積降低碳排放311106萬噸,貢獻率達48.2%。但期間也有波動:ΔCPEI的值在2000—2001年、2002—2003年、2004—2005年和2007—2008年4個時段為正,表明這些年份的能源強度出現了不利于碳排放降低的變化。圖1直觀印證了這一點,圖1表明1995—2009年河北省生產部門能源強度總體呈下降趨勢(從1995年的603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09年的3.55噸標準煤/萬元),這主要得益于第二產業尤其是工業的帶動。但在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三個年份的工業能源強度的小幅上升帶動了第二產業乃至整個生產部門能源強度的同向波動。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第二產業能源強度的上升則是由于建筑業能源強度的大幅上升造成的。生活部門能源強度是指居民每單位收入所消費的能源量。一般而言,由于受到生活習慣、消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居民生活能源消費的收入彈性較低,不會隨收入的增加而大幅增長。從1996—2009年間的總體發展趨勢來看,居民生活部門能源強度對碳排放量的增長基本是產生負的驅動影響。在15年間生活部門能源強度對碳排放量的驅動力達796.47萬噸,貢獻率達11.9%。上述分析表明,降低生產部門尤其是第二產業(工業)的能源強度,是實現河北省碳減排的重點;降低居民生活能源強度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碳排放量的增長,因為其涉及居民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的改變,需要有一個長期的過程,但蘊藏著較大的潛力。

圖11995—2009年河北省生產部門、第二產業及工業能源強度

(2)結構調整效應。結構調整效應具體包括了能源結構效應和產業結構效應。能源結構效應是指能源品種結構的調整對碳排放量的影響。一般而言,煤炭類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因子最大,其次是石油類能源,天然氣的碳排放因子最小。因此,如果其他因素不變,能源結構中的煤炭類能源消耗比重下降,石油類產品和天然氣的比重即使上升,碳排放量也會減少,反之,碳排放量增加。從分解結果來看,能源結構變化對碳排放量的影響有限,這是由于河北省能源結構比較單一,嚴重依賴煤炭,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超過90%,且短期內難以改變,燃料結構的“高碳”特征依然明顯。

對于產業結構效應來說,由于1995—2009年河北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能源消費量占比平均值分別為084%,85.81%和275%,可見第二產業的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在三次產業中最大。如果第二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不斷提高,那么勢必導致能源消費總量不斷增加,碳排放量也必然持續增長。從1995—2009年,第一產業比重由22.16%下降至1281%,第二產業比重則由46.42%升至51.98%,其中工業產值比重由4037%升至46.32%,第三產業產值比重由31.42%上升至35.21%。這種以工業規模不斷擴張為特征的經濟結構變動,對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表2的結果顯示:樣本期間,經濟結構變動對碳排放量增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其平均貢獻為7.4%。可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逐步降低工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將是實現河北碳減排的一個政策選擇。

(3)經濟發展效應。經濟發展的本質是一個經濟體中全體居民的人均產出和人均收入的增長。一般而言,當產出水平提高時,能源消費量隨之提高,從而碳排放量相應增加;當收入水平提高時,勢必增加居民對汽車、冰箱、空調等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導致能源消費量和碳排放量的相應增加。從分解結果來看,人均產出成為河北省碳排放量增長最主要的推動因素。1995—2009年,河北省人均產出水平提高了3.1倍,對碳排放的貢獻值提高了1.3倍。人均收入對碳排放同樣產生正向推動作用,但影響相對較小,在該時期對碳排放的累積貢獻率為98%。

綜合來看,經濟發展成為推動河北省碳排放量增長的主導性因素。究其原因,與河北省碳排放演化的階段性不無關系。經驗研究發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與碳排放關系的演化存在 3個倒U型曲線高峰規律,即該演化過程需要先后跨越碳排放強度倒U型曲線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線高峰和碳排放總量倒U型曲線高峰。在不同的演化階段,驅動因素的影響和貢獻存在明顯差異。在碳排放強度高峰之前階段,碳排放增長主要由能源、碳密集型技術進步驅動;在碳排放強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階段,則主要由經濟增長驅動;在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總量高峰階段,則主要由碳減排技術進步驅動;進入碳排放總量穩定下降階段后,碳減排技術進步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通過觀察1995—2009年河北省碳排放強度、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總量的變化趨勢可以發現,河北省已經跨越了碳排放強度高峰階段,碳排放強度逐年下降,但仍處于碳排放強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階段,經濟增長成為這一階段碳排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本文的實證結果也表明人均GDP增長是碳排放量增長的最大驅動因素,其平均貢獻達到132.1%,遠大于任何一個驅動因素的貢獻。因此,河北省在減少碳排放、 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必須權衡減排與發展的關系,在保證經濟發展不受影響的條件下,實現發展與減排的雙贏。

(4)人口規模效應。人口規模的擴大對碳排放量具有正向驅動作用。盡管1995—2009年期間河北省人口總數僅以年均063%的速度增長,但由于人口基數較大,人口增長對碳排放的正向驅動效應不斷增強,再加上由于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農業人口進入城市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工作,居民的消費規模和消費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使得經濟產出的持續增長以及與之相應的能源消費增長成為居民生產與發展的基本需求,從而推動了碳排放量的持續增長。

3結論

(1)提高能源效率是節能減排最為有效的方式。目前,河北省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還未得到根本改變,普遍存在著能源效率低、浪費大的問題,在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提高能源效率應從微觀主體入手,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適度提高能源價格,加之使用補貼、稅收等手段,達到政府、企業和個人的激勵相容,形成節能減排的利益認同和一致行動。

篇7

關鍵詞: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低碳經濟

一、來源及含義

(一)循環經濟的來源及含義

20世紀60年代環境保護思潮和運動崛起的時代產生。“循環經濟”一詞是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受當時發射宇宙飛船的啟發來分析地球經濟的發展提出生態經濟時談到的。

“循環經濟”一詞并非國際通用術語,在學術界尚存爭議,從各種文獻對它界定的共同性來看,就是指通過資源循環利用使社會生產投入自然資源最少、向環境中排放的廢棄物最少、對環境的危害或破壞最小的經濟發展模式。

(二)綠色經濟的來源及含義

綠色經濟的“綠色”,不是人們感知意義上的顏色,而是一種象征性用語。一般認為綠色經濟是指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通過正確處理人與自然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高效地、文明地實現對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使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生活質量持續提高的一種生產方式或經濟發展形態。

(三)生態經濟的來源及含義

第一,生態經濟是指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范圍內,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潛力,發展一些經濟發達、生態高效的產業,建設體制合理、社會和諧的文化以及生態健康、景觀適宜的環境。生態經濟是實現經濟騰飛與環境保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自然生態與人類生態的高度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第二,生態經濟是讓整個產品的生產、使用和廢棄的全過程像生態系統一樣形成全封閉循環,最終達到資源的零輸入和廢棄物的零排放,使生產系統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是理想化階段,在知識經濟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個國家生態經濟的發展僅僅是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趨勢。

(四)低碳經濟的來源及含義

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早在2003年,英國頒布的《能源白皮書》,使之成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經濟”的國家。 低碳經濟是碳生產力(單位碳排放的經濟產出)達到一定水平的經濟形態,它的著眼點是未來幾十年的國際競爭力和低碳技術產品市場,目標是低碳高增長。低碳發展通過技術跨越式發展和制度約束得以實現,表現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結構的優化以及消費行為的理性。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二、相同的理念、支撐點和追求

(一)新的價值觀念和消費觀念

新的價值觀念包括:在考慮自然資源時,不僅視為可利用的資源,而且是需要維持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它對生態系統的維系和修復能力,使之成為有益于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新的消費觀念擯棄過渡浪費和奢侈之風,提倡綠色消費,也就是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是一種與自然生態相平衡的、節約型的低消耗物質資料、產品、勞務和注重保健、環保的消費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多次性、耐用性消費,減少一次性消費。而且是一種對環境不構成破壞或威脅的持續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在消費的同時還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循環生產和消費的觀念。

(二)支撐點是綠色科技和生態經濟倫理

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和低碳經濟都是以綠色科技和生態經濟倫理為支撐點。

綠色科技是指科學技術的生態化,因而又稱之為生態科技,主要是針對科學技術的功能及社會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倫理和科技價值問題。綠色科學技術或者生態科學技術是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礎上的,目的是促使人與自然協同演進、共同發展,是在生態自然觀指導下,受生態意識支配和生態倫理、生態價值約束的科學技術,這種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與統一的科學技術越是發展,人與自然間的關系越融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優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類性是綠色科技的顯著特征。

生態經濟倫理是適應當代人類發展的生態經濟的新時代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經濟倫理。生態經濟倫理的深刻內涵是:生態經濟倫理強調環境憂患意識的重要性;生態經濟倫理追求平衡、和諧的道德境界;生態經濟倫理的根本價值觀是可持續發展。

三、不同的側重點、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側重點不同

循環經濟側重于整個社會的物質循環,強調在經濟活動中如何利用“3R”原則以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倡在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資源節約和充分利用;綠色經濟關愛生命,鼓勵創造,突出以科技進步為手段實現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分配,兼顧物質需求和精神上的滿足;生態經濟則吸收了生態學的相關理論,核心是經濟與生態的協調,注重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有機結合,以太陽能或氫能為基礎,要求產品生產、消費和廢棄的全過程密閉循環,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堅持。而低碳經濟是針對碳排放量來講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潔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緩和溫室氣候,使在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較低的經濟形態。

(二)解決危機的突破口不同

篇8

關鍵詞:碳權交易;碳金融;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對策

前言

如今,碳權交易作為一種減排制度,已經在很多國家實踐。從2008年起,我國開始建設碳交易平臺,但是碳交易處在成長期,其依然是以自愿交易、CDM項目撮合為主,這對于我國的生態安全和經濟安全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2011年11月,國內開始進行碳排放交易試點,這項活動的啟動和運行為探索碳排放交易的相關基礎體系建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一、碳金融概述

(一)低碳經濟含義。所謂低碳經濟,指的是為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理想的經濟發展形態,其指導理念是可持續發展,運用的手段是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等,目的是盡可能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二)碳金融含義。碳金融是在低碳經濟的基礎上提出的,指的是所有服務于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金融活動,其中包括直接投融資、銀行貸款以及碳指標交易等等。它發展的基礎是國際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就是說有兩個公約,分別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并且這兩個公約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能夠促進發展中國家產業向更環保的方向進行改造升級,二是能夠降低發達國家實現減排義務的成本。

二、我國碳金融發展的現狀

(一)處在起步階段的碳權交易。雖說我國碳金融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其交易的主要內容是CDM,但是其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有著巨大的潛力。在聯合國注冊的清潔發展計劃,無論是在計劃數量還是在年排量上,都排在了世界第一位。因此說,目前的CDM交易是促進我國碳金融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初步建立的碳排放交易平臺。如今,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多地建立了碳排放權交易所,這些碳排放交易場就構成了碳排放交易平臺。不僅如此,江西、廣東、河北等地也在籌建碳交易平臺。

(三)迅速發展的綠色信貸。2007年7月30日,國家環保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三個部門聯合提出了一項全新的信貸政策――綠色信貸,主要目的是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盲目擴張。這種信貸政策的提出,標志著信貸已經全面地進入節能減排的主戰場。現在,國內的許多銀行已經開展了綠色信貸,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逐步興起的低碳銀行。接受了所謂的赤道原則,并且將其納入自己業務原則的銀行,這就是低碳銀行。雖說目前來看,低碳銀行處在起步的階段,但是由興業銀行開始,我國有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接受赤道原則,發展成為低碳銀行。

三、碳權交易中碳金融所面臨的問題

(一)碳金融意識不強。從目前來看,我國整體上對CDM項目、CCER項目以及碳金融產品的認識不足。有一部分已經開展綠色信貸等一系列碳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對其認識還存在問題,它們認為綠色信貸的實施,不過只是為了幫助樹立比較好的社會形象,在其實際的運行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非常小的。而且,低碳金融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具體實施細則不完善,綠色信貸規模比較小,市場化服務機構缺乏專業禁言,交易市場的交易種類比較少,項目交易的流動性比較差,這些問題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潛在項目資源的企業看不到碳金融市場所蘊藏的商機,因為對市場的不熟悉,或者是因為交易的機會成本太大,使其缺乏參與碳金融交易的積極性。

(二)碳金融市場不完善。我國碳金融發展的潛力非常大,前景非常廣,但是其實力與水平卻相對落后。首先碳權交易市場建設起步比較晚,基礎相對薄弱,而且交易是以碳權交易、排污權交易以及廢棄物交易為主的。其次碳金融產品的品種比較少,如今我國碳金融主要服務于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以及工藝固廢處理等等,因為缺乏區域與經濟的優勢,使其在交易的過程中缺乏碳金融產品創新,難以滿足貪泉交易市場差異性的投資需求。最后碳金融制度設計不合理,在碳金融市場規則設計、交易技術保障、交易平臺網絡支持上不夠規范,對碳資產開發與管理、碳排查等咨詢服務的認知度不高,加上平臺的信息不系統、時效性又比較差,這就大大影響了碳金融市場的發展。

(三)碳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備。當前國內的碳金融服務體系整體不完備,而碳金融服務水平是比較落后的,各個金融機構,尤其是主要銀行的碳金融方面的創新動力是不足的,與國際同行業的交流與合作比較少,而且其碳金融市場所提供的各種專業服務的中介機構是比較少的,其中僅僅是碳信用的評價機構、碳權交易的審計機構、法律結構、保險機構等也是非常少見的;而且在支持減排項目、碳信用的碳基金等資金在國內是整體不足的。

(四)缺乏碳金融人才。對于碳金融業務來說,在市場交易過程中與金融領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碳金融、碳交易所需要的專業機構和專業人才不僅僅是要了解國際碳交易的游戲規則,而且需要熟悉國內甚至是各地具體碳權項目交易的規定,能夠比較客觀地評析客戶需求等。從現在來看,綜合性的金融機構以及與碳權交易相關的復合型人才是非常少的。

四、碳權交易推動金融發展的對策

(一)完善碳金融發展的法律與政策機制。在碳金融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該完善推動法律與政策機制。首先就是要加強低碳法制建設,制定強有力的低碳業務方面的獎懲措施;其次是加強碳金融交易體系的培育,不僅要協調綠色信貸業務的相關內容、標準、程序,而且要加大投入,鼓勵銀行不斷創新并有序開展競爭;再次是政府應該加大碳金融的扶持力度,合理布局產業規劃,統籌發展碳金融制度,積極扶持綠色信貸;最后是要建立健全碳金融交易機制。

(二)加大碳金融創新力度。金融機構要加大碳金融創新力度,一是要拓寬綠色信貸,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低碳金融衍生產品;二是及時與國際規則接軌,積極倡導綠色金融以推動金融業不斷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需要;三是要不斷提高碳金融交易的服務水平,在項目交易中能夠通過協調各個方面的業務關系來降低交易風險,設立碳基金,集結社會實體資金參與減排項目投資。

(三)培育專業服務機構。政府或是金融機構應該培育專業服務機構,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報告、核查體系,為在未來的全國性碳交易市場的競爭中爭取一席之地。建立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不僅能夠有效支持我國碳交易金融市場的實施運行,也能夠促進當地服務業發展,有利于帶動就業和經濟發展,打造綠色經濟。

(四)規范碳金融機構與人員組成。碳權交易和碳金融的發展離不開相關機構與人員水平的提高。首先,政府應該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聯合培養機制,針對與碳金融有關的業務開展有較強性的培訓;其次是要對現在的從業人員不斷加強其低碳經濟、低碳金融等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而且能夠從海內外引進有相關知識背景的專業人士,從而充實碳金融人才的儲備。

結論

在現代生活中,由于對碳的高度依賴,形成了高碳消費模式加劇了自然界災難的發生,已經對人類生存環境形成威脅。改變高碳消費模式,發展低碳經濟,創建低碳社會成為我們必然的選擇和新的挑戰。要發展低碳經濟,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持,碳金融提供了低碳經濟所需要的種種支持手段,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金融體系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篇9

1.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可持續發展所呈現出的是一種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而發展低碳經濟,正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反映。低碳經濟的持續發展,是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大量投資來維持和擴充資源存量的,同時以減少單位GDP的資源和環境為代價,最大程度的提升資源利用率,使持續發展的成果更有效的服務于人民。2.發展低碳經濟,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我國目前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大量建筑和工業現代化的不斷涌現,需要大量的資源(鋼材、石化等)作為建設的基礎。而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導致了能源危機,因此,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是我國的工業結構能夠得到優化和升級,那么就必須要在不斷發展低碳經濟的同時,減少經濟發展的碳強度,最大程度的提升資源的利用率。3.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路徑雖然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飛快的進步,但是我們不可忽視的是我國的技術水平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相差較大。這樣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就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這樣會使嚴重阻礙我國的經濟發展。我國要想與發達國家共同開發和研究相關的發展技術,就必須要與其他的發達國家多合作、交流,并要大力地去發展低碳經濟。只有這樣,我國才有可能趕上發達國家的發展步伐,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才有可能使我國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二、潛在經濟增長、出口貿易、碳排放三者的關系

作為起到潛在拉動經濟增長作用的出口貿易,為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也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比如,能源消費日益增加,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由此引起的碳排放量大幅升高更是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對節能減排的責任和義務更應首當其先。但是治理過程中,不僅要對減少出口貿易的碳排放采取措施,更要對一些隱性的“碳泄漏”和“轉移排放”等問題加以重視。根據有關資料可以將出口貿易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引申出集中的兩個領域:“出口貿易與能源消費之間的關系”和“出口貿易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根據以上關系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出口貿易是我國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從而對能耗有推波助瀾的作用;2.在出口貿易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中,有兩層含義:首先是出口貿易與碳排放之間存在同向變化的關系,作好之間的利弊權衡;另外,出口貿易引起的“轉移碳排放”,解決這種隱含碳問題需要各國間緊密合作、共同協調。比如,中美貿易之間存在的“轉移排放”問題,即,中國碳排總量沒有得到減少,而是通過出口的形式將我國碳排放總量的7%-14%轉移到美國。由此可見,我國一些學者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分析了出口貿易、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關系,三者間存在長期調整關系且互為因果關系。

三、改進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的具體措施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發展減排”出口貿易問題,不僅僅表現為單純的經濟問題,其是終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發展問題。因此要充分利用發展的契機來解決碳排放問題,即“發展碳排”。因此,要想使資源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出口貿易實現持續科學的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近年,雖然我國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減少碳排放的工作中有了喜人的進步,但是與一些發達國家還是存在很大差距,需要進一步提升和借鑒。可見,我國只有堅持走低碳發展的路線,才有可能真正實現經濟的發展,才能真正的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才能實現良好的持續循環。2.建立綠色貿易體系,轉變貿易增長方式當前,我國貿易增長模式呈現粗放型增長模式。這種模式使出口產品缺乏一種“控制”,致使資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占到出口產品總量的大部分,與此同時在貿易順差的影響下,促使初級產品和廉價產品的出口不斷加劇,而生產加工此類產品的碳排放卻留在國內,我們稱之為“碳泄漏”,日積月累,使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碳污染天堂”。可見,尋求一種綠色貿易增長模式,對貿易體系進行改革迫在眉睫。根據以上分析歸納出以下幾方面:(1)調整出口貿易結構,主要體現在減少資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在堅持良性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轉換貿易出口結構,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貿易出口結構。(2)構建完善的綠色貿易政策體系。以我國國情為出發點,借鑒國際經驗,以產品為支點、以企業為重點、以行業為主線,構建完善的綠色貿易政策體系,包括綠色投資政策、環境關稅政策、市場準入制度等等;(3)基于我國國情,走內需拉動經濟的穩步增長模式,,創建低碳導向的內向型經濟增長模式,最終實現“貿易減排”。

四、結束語

篇10

關鍵詞:碳排放;區域劃分;面板數據;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69(2012)06000707

一、文獻綜述

近年來,我國碳排放問題,尤其是區域碳排放問題,越來越受到學者關注。他們基于不同的研究視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對我國區域碳排放問題進行研究,試圖探尋出一條適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現狀的碳減排路徑。考慮到我國省市地區較多,而且人均碳排放量在部分地區間存在“俱樂部收斂”[1](P31-42)[2](P35-46),即地區間碳排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大部分學者在研究我國區域碳排放問題時,一般會在一定的標準下,對我國30個省市地區①進行分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國區域碳排放問題的研究和相關政策的制定。從目前的碳排放區域劃分方法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使用國家已有的區域劃分結果,一類是基于某些與碳排放相關的指標進行區域劃分。

我國已有的區域劃分主要有三種,部分學者選擇其中一種,對區域碳排放問題進行研究。(1)東中西區域劃分②。使用該區域劃分的學者較多,且研究視角豐富。其中,陳詩一等[3](P111-119)、雷厲等[4](P59-65)和仲云云等[5](P123-133)使用LMDI方法,研究了我國區域碳排放量及其因素效應的差異性問題;李國志等[6](P32-39)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了人口、經濟和技術對各區域碳排放的影響;許廣月等[7](P37-47)、張為付等[8](P14-23)研究了全國及各區域碳排放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存在性問題;許廣月[1](P31-42)、林伯強等[2](P35-46)研究了我國區域碳排放的“俱樂部收斂”問題。(2)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地區協調發展的戰略和政策》中所提出的經濟區域劃分③。使用該區域劃分的學者較少,王文舉等[9](P442-447)使用該區域劃分結果,利用對應分析,對碳稅政策效應的區域差異特征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3)《中國區域間投入產出表》中的經濟區域劃分④。使用該區域劃分的,主要是因為要用到中國區域間投入產出表進行相關研究。其中,劉紅光等[10](P129-135)建立我國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碳減排模型,對各區域各行業的減排效果進行了分析。姚亮等[11](P16-19)利用投入產出技術的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對我國區域間產品(服務)以及隱含的碳排放在區域之間流動和轉移總量進行了相關核算與分析。以上這三種區域劃分結果,均是基于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及地域分布特點,并未充分考慮到區域間的碳排放特征。使用這三種區域劃分結果去研究區域碳排放問題,均缺少較強的針對性。因此,大部分學者在研究區域碳排放問題時,基于其研究視角,采用不同的分類指標和方法,進行碳排放區域劃分。這里也可以分為三種分類方式:(1)單指標分類方式,由于這種方法較為簡便,大部分學者選擇了該方法。比如,李國志等[12](P22-27)、宋德勇等[13](P8-14)選擇碳排放量年度均值指標,設置一定的大小區間,均將我國劃分為高排放、中排放和低排放等三個地區,并在此基礎上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全國及不同地區城鎮化對碳排放的影響;張雷等[14](P211-217)根據2005年碳排放量的截面數據,將我國分成超重碳排放型、重碳排放型I、重碳排放型II、一般碳排放型I、一般碳排放型II和輕碳排放型等六個地區;肖黎姍等[15](P21-27)選擇1990—2007年的碳排放強度(即單位GDP碳排放量)年度均值,將我國劃分為三類地區;曲如曉等[16](P10-17)為驗證中國省級收入排放的不一致性,選擇1997—2010年的人均GDP年度均值,將我國劃分為高收入、較高收入、低收入和最低收入等四個地區。(2)雙指標分類方式,部分學者選擇了該方法。比如,何建武等[17](P9-16)在研究統一碳稅對各區域的經濟影響時,選擇2002年人均GDP和碳排放強度兩個指標,將中國劃分為三大地區,即第一類地區(人均GDP水平很高,碳排放強度較低)、第二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碳排放強度卻很高)和第三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碳排放強度也較低)。許泱等[18](P1 304-1 309)根據2008年城鎮化水平和1995—2008年的城鎮化年均增長率,將我國劃分為四個地區。(3)聚類分析分類方式。前面兩種分類方式,均是采取數據間簡單大小排序,此種分類方式則全然不同。張彬等[19](P53-56)通過Kaya恒等式得到人口、人均GDP和碳排放強度等三個碳排放區域劃分的模糊聚類指標,然后基于截面數據,將我國按碳排放驅動因素分為四大地區,即北京、上海完全城鎮化地區、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和天津。

綜上,已有文獻在碳排放區域劃分方面各具特色,但仍存在尚可完善的地方:(1)由于影響區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不止一兩個,所以采用單指標和雙指標的分類方式,指標選取過于單一,未能充分反映區域間的碳排放特征,且其選取也尚未統一;(2)張彬等[19](P53-56)采用模糊聚類分析,雖然較為全面地考慮到了區域間的碳排放特征,但是并未充分結合我國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碳排放特點,同時由于使用截面數據,僅考慮區域碳排放在截面上的特征,而忽略了其在時序變化上的特征。因此,是否存在一種有效的分類方式,對碳排放區域進行劃分呢?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方法在進行分類時,不僅能充分考慮指標在時間和截面兩個維度上的特征,而且能一次容納多個指標。這恰恰為碳排放區域劃分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思路。聚類分析是多元統計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也是處理分類問題的主要方法。近年來,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成為了熱點研究領域。Bonze和Hermosilla[20](P339-360)首次將聚類分析引入到面板數據中,運用概率連接函數和遺傳算法改進聚類分析算法,從而提出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方法。Ren和Shi[21](P253-258)基于費舍爾次序集群理論,通過Frobenius準則重建Ward函數,提出了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方法。這兩種方法較為復雜,且李因果等[22](P73-79)指出他們都沒有詳細考察面板數據的動態分類統計特征。朱建平等[23](P11-14)提出了單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方法,但是單指標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少,且在現實應用中多為多指標問題,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解決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問題。鄭兵云[24](P265-270)對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做了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對時間進行了“降維”,即每個指標在時間維度上取均值,消去時間維度,退化為截面數據的聚類分析問題。但這種處理方法存在兩個缺陷:一是信息損失問題,均值只能表現平均變動情況,不能反映其他分布特征,如離散程度等;二是存在一個隱形假設,即各樣品的每一相同指標在時間維度上同方向變化,否則會得出不準確或錯誤的結論。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李因果等[22](P73-79)選取面板數據的絕對量、增長速度、變異系數三個統計指標,分別建立測度相似性的歐式距離函數,將其賦權構建綜合距離函數,并重構Ward聚類算法,從而提出了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方法。雖然其研究綜合考慮了面板數據的時序和截面特征,但仍存在一定問題。其一,綜合距離函數權重的選擇帶有一定的主觀因素,如果選取的權重不一樣,可能會導致不同的聚類結果;其二,增長速度和變異系數均可能遠遠小于絕對量,尤其是增長速度,這樣如果綜合到一起來構建Ward聚類算法,即便選取較大的權重,也很容易忽略增長速度和變異系數的影響。

鑒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一種較為簡單、可操作性強的方法,即綜合各指標的年度均值和年均增長率的聚類結果,來解決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在這樣的思路下,基于我國30個省市1995-2010年與碳排放直接相關的相對指標數據,對我國進行碳排放區域劃分。相比已有文獻,本研究有以下特色與拓展:(1)分類指標的選擇。結合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高速發展階段的區域碳排放特點,基于涂正革等⑤⑥的LMDI“兩層完全分解法”,提取影響區域碳排放的指標,在分類指標選擇上不僅較為全面合理,而且首次區分了生產和生活兩大部門的影響因素;(2)分類方法的選擇。選取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進行區域分類,在分類時不僅考慮到區域碳排放的截面特征,而且也考慮到區域碳排放的時序變化特征。

二、理論方法框架

(一)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

由于對各指標進行時間“降維”再聚類分析,可以體現面板數據的截面特征;取各指標的年度平均增長率進行聚類分析,可以顯示面板數據的時序特征。那么綜合這兩個指標,便能較全面地說明面板數據的時序和截面特征。于是,本文提出以下思路,進行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第一步,計算各指標的年度均值,在時間上對各指標“降維”,并對其進行聚類分析。第二步,計算各指標的年均增長率,并對其進行聚類分析。第三步,綜合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聚類結果,將其作為最終的聚類分析結果。如第一步的聚類結果將北京劃為第一類,而第二步的聚類結果北京被劃到了第二類,但其他省市均沒變化,那么便可以將北京單獨劃為一類。

本文選用歐氏距離,選取系統聚類法中的離差平方和法(或稱Ward法)進行聚類分析。相比已有的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該聚類思路操作較為簡單,操作性強,較為全面地反映了面板數據的時序和截面特征。此外,在進行第二步,即對各指標的年均增長率進行聚類分析時,若相異性取到較小的值,仍未獲得良好的分類結果,那么便說明各個體的每一相同指標在時間維度上同方向變化。此時,便可以不考慮面板數據的時序特征,即不進行第二步操作,此時本文的方法便退化為鄭兵云[24](P265-270)所提出的多指標面板數據的聚類分析。

(二)碳排放區域聚類的指標選取

為了得到較為科學的碳排放區域劃分結果,必須選取合理的分類指標。從已有研究文獻來看,碳排放量、碳排放強度、人均GDP、城鎮化水平和人口等指標先后被用于進行碳排放區域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