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考核細則范文

時間:2024-03-30 17:27: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碳排放管理考核細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碳排放管理考核細則

篇1

關鍵詞: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構建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2-0051-03

一、構建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思路

河南省作為重要能源和工業大省,應根據本省實際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的總體部署,以供給側改革與經濟結構調整為契機,構建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揮市場機制的主體作用,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形成以企業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主體、政府作為交易市場規則的制定與監督者,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加快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通過對國內外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對比分析,我們認為,河南省應該積極探索建立強制性配額交易市場。具體為:用完善的制度構建交易市場,通過立法構建碳排放的各類要素,賦予利益相關方權利和義務,提高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性。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科學設置碳排放總量和配額分配機制,加強制度保障,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各項要素,充分發揮銀行、證券、期貨、保險在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的作用,提高企業積極性,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公眾節能減排意識。

二、構建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措施

1.科學確定排放總量。由于歷史的原因,河南省資源消耗型產業比例偏高,經濟增長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經濟發展,碳排放總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環境質量堪憂,與國家標準相比有較大差距。隨著國家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資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仍將持續增加,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河南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降低碳排放總量,不僅是完成約束性指標的任務,更是破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提高環境質量,探索科學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因此,河南省必須根據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合理確定碳排放總量,使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具有現實性與可行性。

因此,應根據河南省工業大省與能源大省的特點和產業結構實際,發揮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降低構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各項要素成本。不同區域在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技術水平、能耗和碳排放強度、能源資源稟賦等方面差異明顯,使它們在減排成本和參與動力方面有所不同,各個企業接受相同的碳排放約束,會降低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被接受程度及可操作性。

2.做好碳排放權配額的初始分配。碳排放權初始分配的主要方式有三種:政府無償分配、固定價格出售和拍賣等。在碳排放總量限制的前提下,應根據河南省情制定初始分配方式。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成本上升和外部競爭加劇是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外部制度環境的改變對企業影響較大。拍賣排放權會增加企業成本,免費分配方式則可以順利實現排放權交易制度和現存排放收費制度的對接。因此,河南省碳排放權初始分配方式宜采用“三步走”策略。第一,根據國家政策,對現有的企業免費分配排放權,對新進入的企業給予適當的有償分配激勵政策;第二,對所有排放者分配初始排放權實行固定價格出售方式;第三,公開拍賣初始排放權,這樣可以兼顧企業利益與制度銜接。

3.加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礎能力建設。同廣東、上海等試點省市相比較,河南省在碳排放的政策法規完善方面還相對滯后,缺乏碳排放交易制度、碳交易試點與交易市場等配套運行的相關政策規范。按照國家發改委統一要求,河南省在2016年應提出擬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企業名單。名單將涵蓋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等重點排放行業,其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萬噸標準煤以上(含)的企業法人單位或獨立核算企業單位。作為確定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企業的參考依據。對擬納入企業的歷史碳排放進行核算、報告與核查。圍繞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各個環節,深入開展能力建設,針對不同的對象,制訂系統的培訓計劃。對行政管理部門,著重加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頂層設計、運行管理、注冊登記系統應用與管理、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培訓;對參與企業,著重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基礎知識、碳排放核算與報告、注冊登記系統使用、市場交易、碳資產管理等方面培訓;對第三方核查機構,重點開展數據報告與核查方面的培訓;對交易機構,主要進行市場風險防控、交易系統與注冊登記系統對接等方面的培訓。

4.在構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發揮金融服務業的作用。金融服務業是市場經濟的血液與核心,構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不能離開金融,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是碳金融發展的有力手段。河南省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應創新和發展多樣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完善的環境風險管理體系。金融服務業要把培養一批深入理解我國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政策、掌握環境風險控制手段、適合發展碳金融需要的人才放在首位。河南省構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第一,要充分利用原有期貨、期權交易的設施,利用交易結算系統的整體性與互補性,從事碳排放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從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開放性和流動性,提高交易效率,產生規模效應;第二,加強銀行、保險對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支持,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投資基金,開發針對綠色、低碳節能和環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項目的信貸產品和保險業務;第三,通過銀行、保險,證券以及期貨等機構投資者協同努力,創新碳證券、碳期貨交易等碳金融衍生產品,使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蓬勃發展。

5.完善相關制度保障。構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完善的政策與法律制度是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的基礎。河南省應根據國家關于建立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碳排放權制度規范和技術標準。對接國家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節點、步驟,制定和出臺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細則、碳排放配額分配和管理細則、碳排放核查工作規范、監督管理細則等辦法和細則,逐步完善全省碳市場建設的政策管理體系。規范碳排放核算基礎數據的監測、采集和記錄管理,制訂并實施監測計劃,確保重點排放單位按照國家要求監測、核算和報告碳排放量,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開展溫室氣體排放在線監測。建立節能監察舉報、投訴受理制度,向社會公布受理舉報、投訴的電話和電子郵箱。

6.提高企業交易積極性。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控制碳排放的一種市場化手段,應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提高企業主動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積極性。應創造構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有利條件,為企業進行碳排放權交易提供便利。河南省要加快省內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建設,保障建立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順利進行;扎扎實實做好碳排放的監測、核查及認證。加強報紙、電視與網絡等媒體宣傳,使公眾了解有關碳排放權交易的知識,提高公眾對碳排放權交易的認知度。

應引導企業建立對未來強制碳減排的預期。這樣,對未來強制碳減排的預期越強烈,目前自愿進行碳減放交易的積極性就會越高。因此,在政策引導的同時,既要加快推進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也要加大力度宣傳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特別是宣傳國家對建設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政策,增強企業主動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動力,使參與碳排放交易企業塑造良好的品牌與社會形象。

7.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機構。把有關碳金融交易中介機構的培養和發展作為河南省構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基礎,大力扶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碳金融交易中介機構,使其成為行業品牌。中介機構本身要苦練內功,加強與國內外碳金融交易中介機構的合作,深入學習研究國內外碳金融交易市場的先進理念與經驗,積極為國內碳排放項目提供諸如項目開發、交易服務,主動參與到建立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中來。政府要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通過政府、企業、機構三方的共同努力,提升河南省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機構的整體實力,為參與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8.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與全國大部分省市一樣,人才短缺是當前河南省構建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瓶頸。在霧霾頻發的環境下,控制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培養具有精通業務和創新能力的碳排放交易人才是當務之急。河南省應著力培養一批視野開闊、專業扎實的碳排放權交易人才,以促進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要聚集證券、期貨、保險、能源經濟、碳排放核查等專業人才,帶動碳排放咨詢服務、第三方核查機構專業人才的發展,為河南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建設、贏得加入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主動權奠定雄厚的人才基礎。

9.增強公眾低碳環保意識。培養與增強公眾低碳環保意識在河南省構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中尤為迫切,要繼續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重點,科學制定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綜合運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及移動互聯網、微信、微博、室外傳媒等新媒體,正面引導輿論,圍繞國家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政策、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活動及相關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將碳排放權交易政策與國家建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為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等宣傳活動的主題進行宣傳,提高社會大眾的認識與參與程度,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提高社會大眾的低碳環保意識和自覺參與保護環境的積極性,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強大輿論支持和社會基礎。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廣泛宣傳構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益處,了解日常生活中節能減排的小知識,樹立起良好的低碳意識,促使人們自覺地關注碳排放,控制碳排放量,培養良好的保護生態環境習慣,自覺養成低碳和環保的生活方式。

三、結語

綜上,面對2017年構建全國統一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大勢,河南作為我國重要能源和工業大省,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

河南省應根據自己工業大省與能源大省的實際,結合國家建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政策要求,科學確定排放總量,做好碳排放權的初始分配,加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礎能力建設,充分發揮金融服務業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的作用,完善相關制度保障,提高企業交易積極性,建立健全碳排放金融交易中介機構,積極培養碳排放權交易專業人才,增強公眾低碳環保意識。鼓勵先進產能,促進結構優化,開展重點排放企業監測、報告與核查工作,培育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核查機構,積極完善碳排放權交易的法律制度,尤其要對碳排放信息統計監測與考核制度、碳匯制度等方面進行具體規定,使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行動統一,順利與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銜接,使河南省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各省市前列,并起引領與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瑞.我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現狀分析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6,(7).

[2] 劉昱洋.河南碳金融發展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13,(3).

[3] 剛.中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設計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通知[Z].2013.

篇2

[關鍵詞]低碳經濟;人力資源;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3)07-0071-04

一、低碳經濟及其特征

低碳經濟的概念首先由英國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提出,該白皮書指出,低碳經濟是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獲得更多經濟產出;低碳經濟是創造更高生活標準和更好生活質量的途徑,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了機會,同時也能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1]。該白皮書雖然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但并沒有進行嚴格的界定。此后,英國環境專家魯賓斯對“低碳經濟”進行了定義,指出,低碳經濟是一種正在興起的經濟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場機制基礎上,通過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創新,推動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2]。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9年的《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途徑研究》中將低碳經濟概括為:“一個新的經濟、技術和社會體系,與傳統經濟體系相比在生產和消費中能夠節省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還能保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勢頭。”[3]國家循環經濟立法小組組長馮之浚教授將低碳經濟概括為“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活動的總稱,其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的影響,基本目的是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4]盡管上述概念不盡相同,但都表達了相近的內涵:在不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具有以下特征:

① 戰略性[5]。氣候變化對人類發展的影響是長遠的,低碳經濟是人類調整自身活動、適應地球生態系統的長期的戰略性選擇,而非一時的權宜之計。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微觀主體,也是低碳經濟的實施主體,為適應低碳經濟發展要求,必須對其經營管理進行戰略性調整。

② 可持續性。低碳經濟則強調更高的碳生產率,即每單位碳排放所產生的GDP或附加值更高。同時,社會福利水平不因此而降低,不為了減排,抑制經濟發展,降低生活質量。這種經濟模式通過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③ 創新性。低碳經濟強調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企業進行低碳轉型,必須重視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轉變員工思想觀念。

二、低碳經濟對企業經營行為的影響

(一)低碳經濟要求企業調整經營結構,提高能源和材料利用率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經濟形態。而我國的經濟支柱不少屬于高能耗產業,對碳的依賴性很高。隨著中國逐漸承擔溫室氣體控排減排的國際責任,減少能耗和碳排放,采取低碳發展模式將逐漸成為企業面臨的約束性條件,而能源強度和碳強度高的企業將會面臨顯著的合規風險[6]。特別是對那些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沒有品牌,以物質資源消耗為主,從事簡單加工而處于價值鏈低端的企業來說,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壓力將會更大。因此,發展低碳經濟的“倒逼”機制會迫使這些沒品牌、沒知識產權的粗放型生產企業進行經營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降低對高碳能源的依賴,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

(二)低碳經濟要求企業產品符合低碳標準

首先,面對全球低碳環保的大趨勢,各國紛紛提出產品低碳環保指標要求,競相推出更加嚴格的環境管制標準。碳排放受到限制,碳稅和碳關稅越來越高,這對出口企業的產品提出了嚴格的碳排放要求。因此,產品低碳化是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無法逃避的問題。其次,隨著低碳消費理念的不斷滲透,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逐步增強,低碳產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消費者對企業產品提出了低碳化要求。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要求企業在產品上標注“碳足跡”,那些無法給產品標注碳標識的企業將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立足。此外,為保證產品符合消費者的環保要求,供應鏈核心企業對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的產品也提出了嚴格的環保標準,并要求提供“碳足跡”數據。當前已有很多企業如沃爾瑪、宜家、百安居、富士康等從供應鏈著手,將溫室氣體管理納入公司的采購標準和供應商考核標準[7]。

(三)低碳經濟要求企業生產過程低碳化

隨著低碳產品需求的日益旺盛,消費者青睞低碳產品的行為選擇最終必然會傳導到產品的生產過程,因此,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方式會被市場拒之門外。低碳經濟強調在生產過程中要做到節能、降耗、減排、增效,這就要求企業改變其產品導向、生產工藝流程設計以及廢物的排放與處理等,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低碳經濟要求企業日常運營管理低碳化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使得企業包括能源在內的原材料投入、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的價格發生變化,從而改變企業所面臨的要素市場環境和產品市場環境,并且影響到企業包括采購、生產、銷售、物流等在內的運營狀況,最終影響到企業的財務、市場、業績及其可持續發展。同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含碳原料使用的政策也影響到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如對碳排放征收高額的碳稅,無形之中會加大企業運營成本;由于政府對“碳”能源的限制,會導致企業所需能源價格的上漲,從而沖擊企業成本結構。因此,企業成本降低壓力迫使企業在日常運營管理中要厲行節約,削減開支,如通過降低照明及供熱能耗、重新設計配送系統、進行遠程辦公與電話會議、削減差旅開支以及廢棄物的減少與再生利用等內部挖潛措施使企業日常運營管理活動低碳化。

三、企業低碳化經營對人力資源的新要求

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企業經營向低碳轉型成為必然趨勢。作為企業的第一資源,人力資源是推動企業經營低碳化轉型的核心力量。企業低碳化經營對人力資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現在:

(一)對員工思想和行為的新要求

首先,企業低碳化經營要求人力資源調整經營與生產理念,形成“低碳”意識。要求員工了解全球、全國以及地方法規中關于碳排放問題的規定,了解企業的商業伙伴和消費者對低碳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并讓員工意識到由氣候變化、能源短缺和價值鏈的環保問題給企業所帶來的現實壓力、風險與機遇,從而增強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使低碳化經營理念得到員工的心理認同。

其次,企業低碳化經營要求員工在個人的生活和工作行為上做到低碳化。比如盡量少開私車多坐公交和公司班車,打印時盡量多使用雙面,用紙時盡量多使用環保紙,存儲文件時盡量多用電子文件和推行無紙化辦公,用餐時要量需而取、減少浪費,上班時不打私人電話和節約公話時間,隨手關燈、關水,使用空調溫控在26攝式度并隨手關門關窗,下班時關閉電腦及顯示器等等。

(二)對人力資源素質和能力的新要求

企業低碳化經營對人力資源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經濟導致企業經營結構調整,必然會淘汰部分崗位,催生一些新的崗位,這些新增長起來的就業崗位需要由具有低碳環保意識、掌握先進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員工才能勝任,這就需要企業通過教育培訓來提高人力資源的素質和能力以滿足“低碳崗位”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此外,企業的產品結構升級和技術改造也會對人力資源素質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使人力資源素質和能力滿足企業低碳化經營的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對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

(三)對人力資源結構的新要求

低碳經濟的核心就是產業創新、技術創新、能源創新和制度創新,而創新就需要人才,企業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大量低碳專業人才作保障。對企業而言,低碳專業人才主要是指與低碳相關的產業或行業中具體從事低碳研究、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專業技術人才以及從事減排機制的碳交易人才。由于在高碳發展模式下社會沒有專門培養上述低碳專業人才,企業也沒有儲備相關人才,這就對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結構提出了挑戰,需要調整現有人力資源專業結構,提高低碳專業人才在企業人力資源結構中的比重,以滿足企業低碳化經營的要求。

四、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與不足

(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低下

低碳經濟對人力資源配置提出了不同于高碳經濟下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知識密集型人才上,這種人力資源的重新整合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在招聘、培訓、績效評價等各個方面都要適應新型的人力資源配置。因此,企業低碳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業必須結合低碳經濟思想進行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提高人力效益。但是目前很多企業還沒有把人力資源管理放到企業戰略位置來考慮,不能對人力資源進行與企業其他方面相結合的統籌全面管理,對新型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探索不夠深入,使得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還處在傳統管理模式上,造成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不高。

(二)企業低碳型人才供需不平衡

低碳技術和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從目前來看,企業急需的低碳人才主要有節能減排、新能源、垃圾處理、廢水處理和空氣處置等相關領域[8]。但由于我國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較晚,這類人才數量不多,而目前這部分崗位市場需求較大,基本屬于“僧少粥多”,很多低碳企業招不來“低碳人才”,這就導致人力資源的供需結構不平衡。

(三)企業對低碳型人才的培養不夠

在低碳經濟的影響下,企業必須增加更多的“低碳崗位”,以及需要更多的“低碳員工”,這些崗位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包括學歷背景、知識結構和實際操作技能等。要使人力資源勝任企業低碳發展的要求,就必須對人力資本有所投入,但是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本投資意識缺乏,只是關心[前的利益,不重視員工的培訓,很少作長期的人力資源儲備和開發。這些造成了企業對低碳型人才的培養不足。

(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不完善

企業低碳經營對人力資源的思想和行為、素質和能力都提出新的要求,要發揮人力資源在企業低碳經營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必須靠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作保障。而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下,招聘、培訓開發、激勵等環節都不能很好的達到調動員工投身企業低碳經營積極性的效果,必須結合企業低碳發展要求,在選人、用人、育人、留人等機制上進行創新和完善。

五、低碳經濟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應對策略

當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與水平無法適應企業低碳發展對人力資源的新要求,必須賦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職能新的內容與使命,在人力資源管理各環節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

(一)塑造企業人力資源低碳理念

企業核心價值觀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是引領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方向標。在低碳經濟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不僅僅局限于資本實力、技術領先、業務規模等,節能減排能力、單位產值碳排放、產品低碳標準等也將成為市場競爭的利器,這些新型競爭力的實現需要有低碳文化理念作保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教育培訓每位員工都具有低碳意識、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在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時,要體現綠色、低碳原則。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將節能減排、單位產值碳排放等方面作為重點KPI進行考評。通過制度、考核來喚醒每個人的低碳意識,激發低碳行為,創建低碳產品和品牌的企業經營新模式。

(二)培養、選用適合企業低碳發展要求的人力資源

為企業低碳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職能之一。低碳發展要依賴高產出、高效率、低能耗,這取決于低碳型人力資源的供給數量和質量。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從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結構上保證滿足企業低碳化經營對人力資源的需求。為此,企業一方面應盡力引進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必須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培養和造就一批適合低碳發展的專業人才隊伍,形成一個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合理的人力資源年齡結構、層次結構和專業結構。

(三)提高人力資源的低碳技能、素質和責任感

企業低碳化經營對人力資源的思想和行為、素質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人力資源勝任低碳化經營工作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組織系統的培訓,積極開展低碳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員工的低碳責任感和技能。在培訓內容的設計上,應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有針對性地進行低碳化管理變革與創新能力方面的培訓與開發。如對于企業管理者,應了解國際上新頒布的低碳經濟法律法規、我國已簽署的國際低碳公約、國家、行業關于低碳經濟的政策、法規和條例,提高駕馭低碳經濟的管理能力;對于技術人員,應了解低碳技術創新的動向和最新信息,掌握低碳技術的應用和創新能力;對于營銷人員,應了解企業產品低碳設計特點及環保性能,增強宣傳企業低碳形象的責任意識,掌握將企業的低碳理念傳遞給顧客及捕捉顧客的方法和技能[9]。

(四)激勵員工低碳節約行為,約束員工高碳浪費行為

企業應明確激勵或約束的關鍵行為,讓員工在個人的生活和工作行為上做到低碳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將員工的低碳行為績效納入考評體系。在制定企業低碳經濟績效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將其逐層分解,并根據企業成本預算及低碳化目標,制定考核細則,最終形成員工低碳行為考核體系,通過考核方式對員工行為進行約束。在考核的基礎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還應建立起與低碳行為績效考評指標相對應的薪酬管理制度,綜合運用多種激勵機制提高員工參與企業低碳經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企業低碳績效有直接貢獻的員工,可以根據成本降低程度或社會效益的高低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并樹立標桿形象,帶動全體員工積極投身企業低碳發展之中。

(五)人力資源管理自身的低碳化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不僅要促使員工行為低碳化,而且要做到管理活動自身低碳化。在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各環節中,都要貫徹“低碳”理念。人力資源規劃低碳化要求系統分析低碳經濟對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的結構性變化,制定出企業低碳型人才的供求平衡策略,以支撐企業的低碳發展戰略。招聘低碳化要求采用低碳化的過程和手段,以最低的招聘成本和最環保的方式完成招聘任務,如采用電子化招聘,極大地節省各種社會資源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培訓低碳化要求根據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避免培訓的鋪張浪費;在培訓過程中,靈活運用培訓的手段和方式,適當應用計算機輔助培訓、網絡培訓、多媒體遠程培訓等新興技術培訓手段;對低碳培訓進行監控與管理,提高培訓的效率與效果。績效考核低碳化要求企業將低碳行為績效納入員工的績效考評體系中,設計員工低碳行為KPI,據此對員工的績效進行評估,引導員工產生有利于企業提升環境績效的低碳行為。薪酬管理低碳化要求企業設計與低碳績效掛鉤的薪酬體系,通過正強化和負強化相結合對員工行為進行激勵與約束。

[參考文獻]

[1] UK Government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 2003.

[2] 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 低碳經濟[M].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52.

[3] 張坤民,等. 低碳發展論[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4] 馮之浚. 低碳經濟的若干思考[J]. 中國軟科學,2009(12):18-23.

[5] 金樂琴,劉瑞.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J].經濟問題探索,2009(1):84-87.

[6] 鄧梁春. 應對氣候變化與發展低碳經濟:企業的挑戰與機遇[J].世界環境,2008(6):60-62.

[7] 祝福冬. 低碳經濟時代企業碳管理探析[J].企業經濟,2010(7):51-54.

[8] 朱海滔. 培養低碳人才“燒”旺低碳經濟[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1(1):45-47.

[9] 孫會,貝金蘭. 后危機時代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研究[J]. 企業活力,2011(2):57-59.

A Stud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ffects of Low-carbon Economy

on Human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Li Gang

(School of Managemment,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篇3

大力發展城市公交對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促進節能減排、建立低碳環保的綜合交通系統至關重要。濟南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作為擔負著千萬市民出行重任的主體單位之一,近年來在發展綠色低碳公交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嘗試:從幾年前第一批天然氣公交車的投入使用到混合動力新能源客車的示范推廣;從公交車人工調度到智能調度系統的大規模應用到助力市民環保出行……濟南公交走上節能低碳的發展之路。

2011年,濟南公交4072部運營車輛節約柴油124.9萬升、節氣144.7萬立方米、節電27.3萬千瓦時。運營車輛綜合能耗降為6.58萬噸標準煤,比2010年節約743.9噸標準煤,下降1.13%,減少碳排放1854.5噸。

全市天然氣線路達50條

近年來,濟南公交先后投資5437萬元,改造完成966輛CNG公交車;投資8437萬元,購進160輛CNG公交車;投資3000萬元,建成4座公交CNG加氣站,配備12輛翹裝燃氣運輸車……濟南公交依靠科技進步,積極進行天然氣代用燃料和新能源車輛研發、應用。

濟南公交承接了國家“十一五”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濟南市工況下代用燃料汽車運行考核研究”課題,并順利驗收。通過自主創新取得《在用城市大客車CNG單燃料發動機改裝研究》等成果;與東風南內和濰柴動力等合作,進行CNG單燃料發動機改裝試驗,并成功大規模應用。經測試,改裝后的天然氣車輛,動力性良好,安全可靠、經濟環保,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同時,推廣CNG公交車1130輛。其中,改造970輛,購新車160輛,天然氣車占公交車總數的27.4%。從2007年濟南市開通首條綠色公交線路以來,目前已發展至50條。

2009年,濟南市成功入選國家“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購進100輛新能源空調客車(國Ⅳ標準),全運會前投運,較同類車輛節能30.46%,示范推廣效果良好。2010年,濟南市擴大示范運行規模,新購100輛12米大容量新能源空調公交車。2011年,再度投運100輛混合動力新能源空調公交車,新能源車示范運行763.6萬公里,平均油耗28.12升/百公里,較定額節油11.7萬升。與去年同比下降3.67%,節油6.99萬升,減少碳排放218.8噸。

斥資8.94億元新購1665部公交車

濟南公交通過科技手段,積極開展城市工況研究,總結歸納各條線路的實際運行工況;與濰柴動力合作研制公交版節能環保發動機;通過調整發動機外特性曲線,降低最大扭矩點和最低油耗率點的轉速,適應公交運行工況要求。同時,通過優化車輛動力總成匹配,使公交車運行更節能、更經濟。公交人不斷研究試驗,在公交車上安裝溫控電磁風扇離合器,節約能源,保證發動機正常水溫;合理匹配發動機冷卻和暖風系統,優化車輛艙體結構,使車輛運行更節能、更經濟。

濟南公交以全運會為契機,大力提升公交裝備水平,加速車輛更新,積極選配新車型,提高運力保障能力。2007年以來,投資8.94億元,新購車輛1665部,全部達到國Ⅲ以上環保排放標準;淘汰環保性能差的老舊車輛1268輛;改造升級為國Ⅲ標準柴油車有364輛;新購車輛中,大容量公交車占90%以上。

責任追究量化考核

萬余濟南公交人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層層簽訂節能減排目標責任書,實行責任追究,層層考核兌現;推行能耗定期分析制度、路查制度、一對一幫教制度、故障車不上路制度、車輛尾氣排放匯報制度等;掌控燃料消耗情況,重點治理異常超耗車輛,定期通報,限期整改,并對責任人考核兌現;對排放不達標、浪費燃油的駕駛員進行一對一教育,及時改正不良的操作習慣;加強尾氣檢測,凡經過維護和修理的車輛,尾氣檢測必須合格;把好出車關,加強出車前車輛檢查,冒黑煙車一律作為故障車處理,禁止冒黑煙車上路運行。

同時,濟南公交實行車輛定額管理,量化考核細則,制定《節能減排管理規定》、《公交車輛尾氣排放管理規定》,結合“星級管理、星級服務”,與“爭創星級線路、爭當星級駕駛員”活動掛鉤,對各級管理人員及駕駛員進行經濟考核;對每輛車的材料費、燃油(氣、電)進行定額管理,浪費燃料的駕駛員不能進星,并實行節獎超罰。另外,按綜合目標考核情況核發管理人員工資額,浪費燃料、排放不達標將直接影響工資額度。排放不達標車輛按每車100-200元扣罰主要領導工資,按月考核兌現。公交人節能減排意識不斷提高,有效推動了節能減排工作。

駕駛員爭做“節油能手”

濟南公交積極推行節能環保單程操作法,加強駕駛員操作技能培訓,組織技術人員與優秀駕駛員,采用跟車與交流等多種形式,總結各線路優秀駕駛員的實際操作方法,經過多次修改,形成各線路“節能環保單程操作法”。在全公司全面培訓推廣,規范駕駛員的操作,為節能減排打下堅實基礎。

篇4

    一、環境會計簡述

    (一)環境會計概念 國內學者孟凡利在其專著《環境會計研究》中把環境會計的本質歸納為:“環境會計是企業會計的一個新興分支,具體地說,它是運用會計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采用多種計量手段和屬性,對企業的環境活動和與環境有關的經濟活動和現象所作的反映和控制”。從而環境會計的工作體系也就大致地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提供信息包括外部使用的信息和內部使用的信息;二是參與企業的環境管理,從而促使企業在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環境會計核算特點 環境會計是現代會計的一個分支,與傳統會計的區別主要在于環境會計的核算對象是企業應承擔責任的環境活動,并非企業所有的財務活動。企業的環境活動與財務活動是兩個相互交叉的領域,凡是與財務活動相關的環境活動都應納入環境會計的復式記賬系統,并保持與現行財務會計核算體系的兼容;凡是與企業財務活動無關或者暫時無關的環境活動,因無法采取確切的貨幣計量,若達到重要性要求,應在報表附注中給予披露。

    (三)環境會計六大要素 在環境會計中,企業使用“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所有者權益”、“環境收入”、“環境支出”、“環境收益”六要素對其所進行的環境活動進行歸納核算。其中,環境資產是以貨幣計量并可能帶來未來效用的環境資源和為降低企業對環境的影響而采取措施的資本化成本,包括碳排放權、廢水排污權在內的有關環境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環境負債是指企業因環境污染和消耗形成的負債,如應付的環境損害賠償;環境所有者權益指與企業所有者有關的環境投入,并作為對企業享有的投資權來記錄;環境收入是反映企業在保護環境中所得到的收入,包括出售環保資產、利用“三廢”生產的產品所取得的收入以及企業在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所取得的社會收益;環境支出是指企業在進行環境活動中的各種支出和生態保護的社會成本,按資本化條件分為環境費用和環境成本兩部分;環境收益為環境收入減去環境費用的差額,反映企業的環境績效,類似“本年利潤”賬戶,企業設置“環境收益”用于結轉會計期間內的環境收入和環境費用。

    二、基于環境會計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一)指標體系的綜合性 現代社會提倡“低碳經濟”,企業在選取績效指標時,應與低碳環保的理念相掛鉤,從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環境狀況兩方面同時入手,全方位評價企業的經濟行為。同時也應注意各指標之間權重的分配情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有所側重,既不可重蹈過去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模式,又要保證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二)指標的可獲得性 選定的指標應具有真實性、可靠性,同時也要考慮相關數據收集的難易程度,以及是否便于企業或利害關系人做出正確的決策分析。一般來說,在環境會計的核算體系下,相關的環保指標可以通過企業年報,統計報表、報表附錄等會計資料中找到,也可以通過一些定性的描述加以補充說明。

    (三)指標的相關性 企業在績效評價時提供的數據應與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相關,如,作為政府和公眾更關注企業污染的排放情況以及環境污染對公眾造成的傷害程度;投資者更關注企業因注重環境保護而給企業財務帶來的影響;而經銷商更關注企業生產的環保產品是否能讓顧客滿意。所以,納入環境績效的指標應滿足利益相關者對信息相關性的需求。

    (四)指標的現實性 選用的指標在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同時要結合我國資源與環境問題的實際情況。國外的環境績效指標發展要比我國早很多,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但與國外相比,我國在文化、經濟發展程度、法律、公眾環保意識、資源利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指標的選取、考核和評價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

    從環境會計的核算特點可知,部分環境活動可以通過相關的財務行為得以反映,因此,企業的環境績效體系與經濟績效體系也并非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對可以通過財務活動記錄的環境影響,其環境績效指標可部分并入經濟績效體系中,另一部分可在社會責任績效體系中體現;對財務活動無法描述的環境影響,其指標則應全部歸入社會責任績效體系中,以體現企業在環境治理和保護中所履行的社會職責。原理如圖1所示:

    為了使同一企業可以在不同時期縱向對比,不同企業在同一時期橫向對比,所以,筆者在選擇指標時,以相對指標為主,絕對指標為輔,便于報表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三、基于環境會計的企業綜合績效評價體系構建

    (一)綜合經濟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1)對傳統企業盈利能力的改進。傳統反映企業盈利狀況的一級指標主要是對企業取得的凈利潤所運用的凈資產、總資產數量進行評價,二級指標主要是從資本保值能力、主營業務獲利能力、凈利潤帶來的經營現金凈流量、利潤總額與費用的關系等方面對基本指標進行修正。為了加強企業的環境管理,在一級指標中增加了環境資產報酬率,在二級指標中增加了環境成本費用收益率,這兩項指標能分別反映企業環境資產的獲利能力及因加強環境管理而對當期經營成果產生的影響。同時,企業環境資本的運營效益與安全狀況也是投資者重點關心的問題,參考資本保值增值率,企業也應在二級指標下設置環境資本保值增值率。

    環境資產報酬率=(環境收益÷環境資產)×100%

    環境成本費用收益率=(環境收益÷環境成本費用)×100%

    環境資本保值增值率=(年末環境所有者權益÷年初環境所有者權益)×100%

    (2)對傳統企業資產運營能力的改進。傳統資產營運狀況的一級指標主要是從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狀況,二級指標主要是從存貨的周轉速度、應收賬款的流動速度及不良資產的比率方面對基本指標進行修正。上述指標均沒有單獨體現出企業環境資產的周轉效率,為此,本文在一級指標中添加了環境資產周轉率,該指標可以衡量企業環境資產的周轉速度。此外,在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尤其應關注碳排放的問題,這就涉及到碳排放權的核算和計量。在環境會計中,企業將獲得的碳排放權記入“環境保護資產——碳排放權”科目中,隨著二氧化碳的排出,該項資產也繼而攤銷,轉入“環境費用”或相關的“環境成本”中,為了反映碳排放權的周轉狀況,在二級指標中增加了碳排放權周轉率,與傳統資產的運營觀念不同,該指標的數值越低,說明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量越少,在環保上取得成績也就越理想。

    環境資產周轉率=(環境收入÷平均環境資產)×100%

    碳排放權周轉率=(環境成本費用÷平均碳排放權)×100%

    (3)對傳統企業償債能力的改進。傳統償債能力狀況的一級指標,主要是從負債與資產之間的比例關系、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之間的比例關系上,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狀況。二級指標主要是從經營現金償還負債的能力以及速動資產的變現能力方面對基本指標進行修正。但這些指標不能反映企業因環境問題而發生債務的情況,也不能反映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所面臨的環境風險水平。為了突出企業的環境行為對償債能力的影響,在一級指標中增加了環境負債比率,二級指標中增加了流動環境負債比率、非流動環境負債比率。環境負債的比率較高,表明企業的負債多數是由環境活動引起的,企業應加強對環境活動的管理,盡量避免因環境問題而致使企業出現財務或公共關系方面的危機。

    環境負債比率=(環境負債÷負債總額)×100%

    流動環境負債比率=(流動環境負債÷環境負債)×100%

    非流動環境負債比率=(非流動環境負債÷環境負債)×100%

    (4)對傳統企業發展能力的改進。傳統的發展能力指標主要是從企業銷售額和資本方面判斷企業的發展能力。從目前我國的國情看,一個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除了應具備良好的銷售業績和雄厚的資本外,還應具備資源利用效率高、對環境影響小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科學發展要求。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事實表明,環境友好型企業和通過環境標志認證的產品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在一級指標中增加了環保產品銷售增長率,在二級指標中增加了三年環保銷售平均增長率。

    環保產品銷售增長率=(本年環保產品銷售收入增長額÷上年環保產品銷售收入)×100%

    三年環保銷售平均增長率=()×100%

    環保產品取得的銷售收入根據環境會計的核算方法,應計入“環境收入——環保產品銷售”中,因此,該數據可以從“環境收入”賬戶的明細賬中取得。

篇5

關鍵詞:森林碳匯;森林增匯;森林法

一、森林碳匯的作用

面對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兩大主因,國際社會正在采取兩大應對策略:一是直接減排,即通過高新科學技術改變傳統的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終減少因能源利用不充分而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二是間接減排,主要是利用森林的碳匯作用,達到固定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目的,減少其在大氣中的含量。[1]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推進,各種工業直接減排措施的采用和實施,人們不斷的發現,與工業直接減排相比,潛力大、見效快、成本低、對經濟增長影響小等是森林碳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獨特優勢。

二、《森林法》中森林增匯法律制度的不足及缺失

當前我國正在實行的植樹造林制度、退耕還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和森林分類經營制度對擴大我國的森林面積,提高林木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森林采伐制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和森林碳匯交易制度的推行,對增強林農的營林積極性,擴大森林面積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林木質量是增加森林碳匯的重要措施,即上述各項制度的實行對增加森林碳匯具有重要的作用。現今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已經得到了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并且已經明確把林業作為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我國開展森林碳匯相對較晚,所以森林碳匯并未在現行法律中得到直接明確的規定。作為林業方面的基本法,《森林法》也缺乏對森林碳匯的直接明確的規定。雖然植樹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森林分類經營制度、森林采伐制度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在《森林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但都不是以保護生態環境,增加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為根本的出發點和目的。

(一)植樹造林方面。我國《森林法》第十一條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對保持我國人工林面積世界第一的位置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森林法》中規定的全民義務植樹不具有強制性,更多的只是一種原則性的規定。對不能完成義務植樹的公民沒有任何的強制性和責任追究,使得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在現實執行中缺乏操作性和責任保障。這種由政府組織的義務植樹造林活動雖然對提高我國的森林面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卻并沒有起到充分發揮公民義務植樹造林積極性的預期目標。同時不斷增加森林碳匯儲量,充分發揮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的功能也不在其預設的目標之列。因此在未來《森林法》的修改中應將增加森林碳匯作為全民義務植樹造林的目的之一,規范義務植樹造林的操作細則,增加責任保障條款,最終實現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應對氣候變化的終級目標。

(二)封山育林方面。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天然更新能

力,使森林自然恢復的一種育林方法。主要措施為在自然條件適宜的山區,實行定期封山,禁止人為的墾荒、牧砍等破壞活動。[2]作為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的育林方式,封山育林和植樹造林一樣對于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擴大森林面積和增加森林碳匯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森林法》只是在其第八條第一款中將封山育林作為一項保護森林資源的有效措施予以規定,缺乏對封山育林的對象、方式和時間的具體規定。由于封山育林制度的法律地位不高,封山育林的對象必須具備特定的條件,且《森林法》沒有規定劃定封山育林區的統一標準,所以在現實中基本上由當地人民政府對封山育林區進行隨意劃定。

(三)森林分類經營方面。森林分類經營對提高林分質量,提升林木儲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傳統的林業經營模式,目前我國的森林總類共分為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特種用途林五種。隨著國際社會對森林碳匯問題的不斷關注,碳匯造林活動的不斷發展,“碳匯林”這一新興林種開始應運而生。然而這一新興林種卻無法歸入我國《森林法》原有的五種分類當中,使之缺乏明確的法律地位而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四)森林采伐方面。《森林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國家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長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長量是國家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的唯一原則。雖然現行《森林法》對限制林木采伐及伐后更新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不難看出,限于時代的原因,《森林法》中規定的森林采伐制度更多的是側重于林木的取得而非促進林木更好的生長,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考森林慮碳匯的增加減少問題,這樣的規定不利于森林碳匯的增加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五)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面。從當前我國《森林法》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的相關規定來看,其對森林碳匯補償方面的規定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首先,補償范圍過窄。根據現行《森林法》的規定,目前除了重點公益林,其他分布面積很廣的公益林全部不在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范圍之內。這極大地打擊了那些私有林被劃歸公益林卻沒有得到相應生態效益補償的林農的生產積極性。其次,補償資金來源途徑單一。再次,補償方式單一且標準偏低。

三、《森林法》修改中完善森林增匯法律制度的建議

(一)植樹造林制度。鑒于我國《森林法》中規定的全民義務植樹造林制度存在著缺乏強制性、可操作性和責任保障等問題。筆者認為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可對植樹造林制度作如下修改和完善:第一,明確將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增加森林碳匯,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植樹造林的目標,鼓勵全民積極參與義務植樹造林。第二,增加義務植樹造林強制性條款和責任保障條款。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植樹造林活動進行組織、管理,并且應按期組織公民進行義務植樹活動。設立義務植樹金,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期向不能完成義務植樹的公民收繳,義務植樹金收繳后應及時出具相關發票證明。義務植樹金只能用于植樹造林,可作為其他有能力植樹的人及其他公益組織植樹造林的經費。針對不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又不按期繳納義務植樹金的公民,可以采取相應的強制執行措施。第三,針對有些地區植樹造林成活率不高的情況,可以增加規定公民植樹造林的專家或林業相關部門的指導條款。由專家或林業相關部門對公民植樹造林的樹種選擇及幼苗種植時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項等進行指導說明,以提高植樹造林的成活率。同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應積極履行信息公開義務,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公開植樹造林的相關信息,便于公民查詢,接受公眾監督。第四,建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碳匯信用檔案,實行植樹造林目標責任制和政績考評制度。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所種樹木的成活率和樹木成活后的碳匯聚集量記錄在碳匯信用檔案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碳信用額可以折抵其相應的碳排放量,同時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的碳信用額作為領導干部和相關責任人政績考核的評價指標。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遏制植樹造林中“只種不養”情形的發生,同時也能提高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植樹造林的積極性。

(二)封山育林制度。鑒于封山育林在擴大森林面積,增加森林碳匯儲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了保障森林碳匯的持續增加,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應首先提高封山育林制度的法律地位,將封山育林制度確立為我國的森林保護基本制度。其次,明確劃定封山育林區的標準,提高封山育林制度的可操作性。將封山育林的對象、方式及時間,封山育林區內的禁止性和限制性活動做統一明確的規定。最后,實行目標責任制和政績考評制度。定期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責任人進行政績考評,考評標準為封山育林的具體執行情況,封山育林后的森林覆蓋率提高指數和森林碳匯增加量。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對封山育林制度的重視,最大限度的發揮封山育林增加森林碳匯的作用。

(三)退耕還林制度。 退耕還林是指有計劃、有步驟的停止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進行耕種,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進行植樹造林,從而達到恢復森林植被,擴大森林面積,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包括坡耕地退耕還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兩種工程。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封山育林一樣,對擴大我國的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森林碳匯儲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2002年頒布的《退耕還林條例》使得退耕還林工程走上了法制化的管理范疇,但當前我國的《森林法》并沒有規定退耕還林的相關內容。所以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應明確規定退耕還林制度,將退耕還林制度同植樹造林制度、封山育林制度一起納入我國森林保護基本制度的行列。同時明確規定退耕還林過程中坡耕地退耕還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相關具體內容。實行和封山育林制度一樣的以碳匯量為考核指標的目標責任制和政績考評制度。將退耕還林后增加的森林碳匯儲量錄入農戶的個人碳匯信用檔案,作為對林農進行生態效益補償的補償依據,以此調動林農參與退耕還林工程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退耕還林工程擴大森林面積,增加森林碳匯的作用。

(四)森林分類經營制度。隨著國際社會和我國森林碳匯項目的不斷深入開展,迫切要求我國的《森林法》改變其對森林的分類,將“碳匯林”納入其保護和管理的范疇,給予“碳匯林”應有的重視。所以為了適應林業發展的現代化要求及更好的加強對森林的經營管理,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應該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森林分類經營制度。改變傳統的森林分類方式,將森林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兩種類型,把碳匯林納入公益林的范疇進行經營管理,促進我國碳匯造林工程的不斷發展。建立森林分類經營規劃制度,由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森林的類型、分布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編制森林經營規劃,明確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經營目標和方向,形成國家、省、縣三級森林經營規劃體系。將碳匯量的增加作為編制森林經營規劃及規劃實施的參考因素和檢測標準。

(五)森林采伐制度。碳匯林同用材林、薪碳林不同,碳匯林的培育目標不是為了提供木材,而是為了增加森林碳匯減緩氣候變化。我國現行《森林法》規定的森林采伐制度不利于碳匯林的經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森林碳匯量的增加,必須在《森林法》的修改中完善森林采伐制度。

鑒于《森林法》中規定的森林采伐制度缺乏對碳匯林采伐更新的明確規定,建議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明確規定碳匯林的采伐更新管理制度。明確碳匯林采伐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林木質量,增加碳匯儲量。對碳匯林只能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采伐,即根據林木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通過適度砍伐調整林分密度,提高林木質量,最大限度的促進林木碳匯儲量的增加。進行采伐前必須編制采伐和撫育計劃表,對碳匯量的變化做評估預測,明確只有在碳匯量的增加量大于林木固碳流失量的前提下才可對碳匯林進行采伐。

(六)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眾所周知,森林碳匯是一種公共物品,超強的外部性是其內在的缺陷。必須通過生態效益補償制度來彌補其外部性的缺陷,給予森林碳匯貢獻者應有的利益補償。建議在我國《森林法》在修改中,設立專章規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建立基于森林碳匯的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將公益林確立為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客體,公益林的所有者和經營者確立為生態效益補償的對象。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資金來源包括國家財政補償資金、市場碳匯交易資金、社會及個人捐贈基金等。明確提高基于森林碳匯的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同時改革單一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方式,根據各地區林農森林維持、增加森林碳匯成本的不同,實行分類補償制度。

(七)森林碳匯交易制度。碳匯交易制度是在《京都議定書》中創立的。森林碳匯交易是將碳排放空間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利用區域間碳排放和碳吸收量的差異,形成合理的交易價格,由森林碳匯的購買者向森林碳匯的供給者提供有效支付,從而實現森林的生態效益價值補償。面對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碳匯交易開始在我國受到高度重視,但是由于我國的碳匯交易起步較晚,所以基本上仍處于起步試驗階段,森林碳匯交易制度尚未在《森林法》中提及。

由于國內碳匯交易市場及體系的不完善,使得我國的碳匯交易市場嚴重依賴于國外市場。我國作為碳匯市場交易額的第一大國,在國際市場上卻對碳匯交易的價格完全沒有話語權。要想在國際碳匯交易市場上掌握主動權和應有的話語權,必須通過國內立法確認和完善森林碳匯交易法律制度。所以筆者建議,在《森林法》的修改中明確規定森林碳匯交易制度,建立森林碳匯交易管理體制,明確森林碳匯交易的管理機關及森林碳匯交易的基本程序、規則等。

作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我國在未來必將面臨國際社會巨大的減排壓力,采取間接減排措施,增加森林碳匯儲量是保持社會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森林法》的修改,完善我國的森林增匯法律制度,對增加我國的森林碳匯儲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6

他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聯合國相關部門也正在研究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但該體系恐怕五六年出不來,還得靠我們自己”。

2012年6月,銀監會出臺了《綠色信貸指引》,在信息披露、信貸風險、流程控制等方面首次做出了相關規定,給出了監管部門將日漸重視綠色領域的信號。據上述銀監會部門負責人表示,此刻他們正逐步深化細則,以期盡快頒布綠色信貸統計標準。

倒逼綠色“國標”

“目前我們只有行里自己的標準,來源于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對鼓勵類產業和限制類產業的規定,將明確為綠色領域的產業全放進去了。”工商銀行信貸管理部副總經理殷紅表示。

有一些專家指出,連國家發改委自身恐怕也很難界定的所謂綠色產業,產業支持政策上易出現偏差,當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窘境就與政策脫不了干系。銀行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很難把握標準,才會屢屢出現“漂綠”現象和信貸風險。

“不僅是中國,全球范圍都如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

盡管綠色環保是全球公認的未來方向,但何謂真正“綠色”,國際上也缺乏清楚的概念,具體到每個國家的態度與方案也不盡相同。

近年來頻繁出現的環保事件,促使銀監會加快制定綠色信貸國標。2009年,由于陜西省鳳翔縣東嶺冶煉公司的長期污染,導致當地851名兒童出現血鉛超標;2011年,國家環保部在各地排查的1930家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企業中,取締、勒令停產及整頓了近1600家;2012年9月,曝出全國“鋁業巨頭”廣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四年內發生過9起泄露泥漿事故。

“‘國標’何時出臺、如何出臺?這就是關鍵所在。”曾剛指出。

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表示,銀監會眼下正在起草的有關綠色信貸統計文件,也可能成為除資產質量和收益狀況等商業性指標之外,監管部門評價銀行優劣的全新維度。

綠色信貸“國標”是否會真正為監管部門所用,關鍵就在于其范圍的寬窄。“概念太窄了會有失公平,太寬了就失去政策激勵的意義。”曾剛說,“此次‘國標’必須具備產業和行業上的差異化特征”。

面對“搞金融的人不懂技術,搞技術的人難懂金融”的現狀,只負責金融領域的監管部門,進行跨行業、跨產業、跨部門之作,實屬不易。

跨界難題

通常,環保企業尤其新興產業企業都具備一定的高科技特征,企業運營中工業標準、能耗技術會涉及大量的新興科技和方法學,以致于綠色產業的制定會涉及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國家能源總局、住建部、交通部和鐵道部等多個國家部委。因而,綠色信貸的統計也很難完全由銀監會一家獨攬。

“目前,我們的原始依據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及其他相關聯的國家級文件。此外,各大部委有關戰略新興產業、以及產業升級等領域的具體細則,也是主要的參照依據。”銀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做到項目環境效益可測量、可報告與可核實,是此次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

據悉,綠色信貸統計工作已經初步完成,目前正處于征詢各部委意見和建議的階段,預計今年底將開始在各銀行進行試行,明年可能開始正式實行。

專家擔憂,由于各大部委之間難以協調關系和平衡利弊,銀監會只能在其間不厭其煩地“找最大公約數”。

例如,進行水資源研究的部委專家很可能希望將絕大部分與水相關的項目都錄入綠色信貸之中,而進行電力研究的部委則提倡將更多的電力項目列入其中,各利益相關方勢必會因此產生一些難調和的矛盾。

“先有產業政策、后有金融規劃,這是常理。缺乏發改委來率先制定綠色產業標準,綠色信貸的出臺不會太順利。”上述專家認為。

據介紹,“國標”目前初定“十二五”規劃中的三個重點領域為必須支持的綠色領域,即制造業、建筑業和交通業。

其中,制造業擁有國家提倡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以及諸如硅鋼生產等傳統產業升級的部分,再加上技術裝備行業中效率高、智能化的技術升級設備等,以及能效服務貸款,都可被列入綠色信貸的范疇。

此外,碳排放達標且能耗合格的綠色建筑項目也應該被認為是綠色信貸。相對于公路交通來說更環保的軌道交通,亦可能列入綠色領域。

“這并不代表完備的綠色信貸概念。我們僅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一切還在努力探索和完善中。”中國銀監會統計部專題分析處調研員李曉文說,一個制度并非開始就趨于完美,常常是先摸索,而后逐步規范。

成本博弈

然而,專家指出,綠色信貸發展的最大障礙不在于政策或風險,而在于商業盈利。

在曾剛看來,2005年歐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形成后,業界的呼聲和興奮度非常高,普遍認為所有社會成員都應付出一定成本來挽救人類環境,這是高尚且理所當然的事情。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沖垮了人們的良好愿景,也凸顯出碳交易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將所有人的焦點重新集中到了如何維系生存之上。由此,曾一路高歌的碳金融市場出現頹靡。

“這是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的矛盾。綠色經濟勢必具有外部性成本,會比普通經濟模式高出一部分環保成本,相當于用現在的錢來購買未來。”曾剛稱,“當歐美經濟危機持續至今、失業率居高不下時,綠色經濟自然會在全球范圍內低調起來”。

外部性成本的存在,讓綠色信貸至今仍遭受銀行的本能排斥。前述專家也認為,唯有在項目盈利能力上下功夫,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銀行積極性,避免僅靠“漂綠”來凸顯其企業社會責任的現象發生。

“銀行不能做慈善更不能無視風險,因而我們考量項目的首要標準還是商業回報能力。”興業銀行可持續金融部一位負責人坦言,盡管身為國內唯一的赤道銀行,興業銀行也無法回避盈利問題。

他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按照政府的財政參與度和市場機制的發揮程度,綠色項目的盈利能力大約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即自身能產生現金流,只需少量政府補貼就能良性運作的項目,比如污水處理等。第二類是完全可以純市場運作的項目,有著較為誘人的商業前景,幾乎不需要政府補貼,比如水泥余熱發電、城市新能源公交系統等項目。第三類則是完全由政府主導的諸如國家對山河湖海的治理項目,通過地方融資平臺和銀行承銷債券來解決資金問題。

“經濟效益最明顯的第二類項目,才是銀行應該更多介入的領域。”上述高管稱。

但對于第一類和第三類項目,相關專家認為應該從國家補貼方面來尋找解決辦法,因為市場80%的外部融資均來自于銀行,銀行每年好幾萬億元的貸款余額具備很強的杠桿作用,如果政府能對某些特定行業進行補貼,則會引導銀行向該行業有所偏倚。

如果直接給銀行貼息或者允許稅前提取撥備,以及在壞賬核銷程序中給予銀行更大的自主性,可以有效刺激銀行實施綠色信貸的積極性。

篇7

關鍵詞 政府與市場 低碳 農業技術

現代農業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養活了全球60億人口,解決了人類的溫飽問題。但不能忽略的是,為提高產量,過度的使用農藥、化肥,產生大量的化石能源與二氧化碳,給能源利用以及環境污染造成極大的壓力。因而,改革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勢在必行。2003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在《我們能源的未來: 創建低碳經濟》一文中首次提出低碳經濟概念,強調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帶動經濟實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經濟發展模式,包含了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伴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低碳事業已成為全球共識,中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技術必須首先接受低碳技術的洗禮,以保障農業經濟的平穩運行。低碳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從各個方面以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主要以二氧化碳含量)排放為目標,以減少碳排放量、增加高碳匯、提高變溫室氣體為寶的科學技術和適應氣候環境變化等各種先進技術,來提高土壤養分中的有機質,實現高效率、高碳匯、低能耗、低排放的農業發展模式。低碳農業技術就是旨在運用低碳、高效、科學的農業技術改善農村現有的經濟生活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發展低碳農業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政府與市場這兩只手的雙重配合,一方面,政府能為低碳農業技術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政策環境與制度保障等,另一方面,市場能有效激發低碳農業技術的不斷研發及推廣等,但就目前低碳的發展狀況而言,政府與市場均存在失靈的現象。政府失靈是指政府的活動或干預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說政府做出了降低經濟效率的決策或不能實施改善經濟效率的決策。場失靈是指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就發展低碳農業技術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1、政府失靈

(1)政府政績考核機制的不完善。國家為發展低碳經濟,要求各地政府將節能減排加到各地政績考核中,但是由于地方要為保障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政府的經濟收入,依舊鼓勵一些大中型污染企業的發展和高污染化肥、農藥的使用,地方節能減排目標往往難以實現。(2)財政支撐力度不夠。由于低碳農業技術的高投入低效率的性質,使得政府在投資上更偏向于見效快的產業,忽略對低碳農業技術發展的財政投入。(3)不合理的財稅體系。由于低碳農業技術的新興性,農業成果轉化率低,政府在設計低碳財稅體系的分配標準時,很難保證在城鄉之間、貧富階層之間和行業之間比例分配的公平性以及政策激勵效果的長期性,阻礙了市場主體行為變革的速度。(4)政府綠色采購機制不完善。由于相關低碳農業技術的不完善,使得農業產業鏈跟不上,同時政府在采購過程中往往選擇高碳等非環保產品,低碳農產品市場份額越來越低。(5)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通觀目前我國有關低碳農業的法律法規,《農業法》第六條、《節約能源法》第59條、《農業技術推廣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第22條、以及《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排污費征收管理辦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自然保護區條例》、《鄉鎮企業法》、《農藥管理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條款的規定,這些法律法規都是僅從宏觀上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了原則規定,缺乏有關低碳農業的具體規定。

2、市場失靈

(1)低碳農業技術的負外部效應。負外部效應是產品或勞務的價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產或提供這種產品或生產要素的社會邊際成本。低碳農業技術的發展是改革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業收入的重要技術革新,有著巨大的經濟社會價值,但由于創新者必須承擔所有的成本和風險,一旦成功,又不得不與其他市場主體分享創新成果。由此技術創新前期的社會邊際效益往往大于個人邊際效益,個人承擔的邊際成本卻又高于社會邊際成本。這種成本收益的嚴重不均衡阻礙了市場主體對技術創新的投入。(2)市場主體的行為難以協調一致。一方面由于低碳農業技術的新興性,不管其發展前景如何廣闊,在發展初期,市場主體很難改變原有的生產、消費模式,整體低碳農業技術的市場消沉;另一方面市場壟斷企業與非壟斷企業對待開發低碳農業技術的態度不同,壟斷企業可以將開發的成本風險轉移到價格中,而非壟斷企業只能自行承擔成本風險,還需要在市場不太成熟時承擔開拓市場的風險。

盡管政府和市場都存在有失靈,但是二者還是相互交替發展,不斷配合來推動社會的進步。市場失靈對政府干預產生了需求,當政府干預的預期收益大于干預成本時,政府干預將讓位于市場機制。當政府干預所帶來的邊際預期收益等于干預的邊際成本,政府干預就達到了最優水平。而目前低碳農業技術屬于新興的農業產業,技術不是很完善,在發展之初,政府還需要占據主導地位,不斷完善自身,同時補充市場機制的失靈,所以在發展低碳農業技術中是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輔的運行機制。

針對目前,低碳農業技術的發展現狀,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提供不間斷的財政支持、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度保障,抑制市場機制的畸形發展,保障農業經濟的持續高效發展。而目前政府在發展低碳農業技術方面的作用并未有效的發揮,還需要不斷的完善:

1、政府要加強低碳理念的宣傳

低碳其實就是一種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好像我們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如果可以不需要人工制造氣溫,盡量自然通風,自然的采光,這樣的生活環境才是完整的,才稱得上是低碳的。我國普遍的農村地區經濟文化教育力量的薄弱,人們依舊停留在傳統的農業生產生活方式上,農村環境問題的現狀依舊嚴重,農村地區環境立法不健全,管理混亂,執法問題突出,農民環境參與意識淡薄等等突出問題,低碳理念尚沒有很好的形成。所以在發展低碳農業的前期,政府應當加強農村低碳理念的宣傳力度,使農民有低碳意識,從身邊的點滴改變開始,形成整個農村低碳氛圍。

2、政府需要加大對低碳農業技術的財政投入和財稅體制改革

農業產業的基礎性決定了農業科技的公益性,而農業科技的公共產品性質,又決定了農業科技投入的政府主導性。由于低碳農業技術的開發的高投入低收益,近年來政府財政投入力度不強,對技術的開發及完善不利,需要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聯合高校等研究機構大力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并不斷投入企業等規模化生產及利用。加大財政投入也可以緩解普通企業開發低碳農業技術的前期成本風險,削弱壟斷企業的市場壟斷份額。同時政府還應改革低碳農業的財稅體系,頒布相應補貼和獎勵政策,鼓勵農民及研究機構不斷開發低碳農業技術的積極性。

3、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低碳農業技術的法律法規體系

一是立法要充分體現低碳農業的發展理念。要通過立法,把節約能源、清潔生產、低碳消費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二是要建立低碳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既要有低碳農業的上位法,又要有相關的法規、辦法和政策等實施細則來保障低碳農業技術的從開發之初到實際大規模運用的順利展開。三是要強化執法監督。在立法時就要對法律的實施進行預評估,充分考慮執法的可行性,加強監督,加大執法力度,確保低碳經濟法律各項規定的貫徹實施。四是嚴格落實責任制度。低碳農業技術的宗旨在于改善農村環境,所以在開發低碳農業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嚴格落實環境污染的責任承擔主體。

4、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機制

一是研究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的綠色采購管理新模式,通過政府采購政策的要求和引導,全面提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節約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意識。二是充實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體系。將政府綠色采購政策的實施范圍從現有的幾十類節能、環保產品,擴展至政府采購的其他領域;采購扶持的范圍逐步覆蓋再生和回收利用、新能源等產品,實現綠色發展的目標。三是完善政府采購政策的執行監管和評估機制。在合同績效評估制度建設中引入綠色標準,綜合衡量合同的成本收益,并將其作為政府采購合同授予的評價標準;完善綠色產品信息庫,豐富產品性能、指標、綠色性能和參數,幫助采購人合理確定采購需求;加強對政府采購供應商的培訓,幫助其滿足綠色采購要求。

在發展低碳農業技術之初,政府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來引導整個低碳市場的發展,相反,市場需要及時給予反饋信息,使政府不斷調整宏觀調控的力度及方向,二者相互配合,統籌發展。

參考文獻:

[1]梅方權.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和戰略選擇[J].調研世界,1999(11).

[2]張仲威.中國農業現代化若干問題的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 1994(03).

[3]丁澤霽,杜志雄.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選擇與面臨的新形勢―“中外農業現代化比較國際研討會”會議.

[4]葉普萬,白躍世.農業現代化問題研究述評―兼談中國農業現代化的路徑選擇[J]. 當代經濟科學,2002(05).

篇8

1.宏觀層面

(1)促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

統籌綜合運輸體系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強調不同運輸方式間的優化配置和銜接配合,以較少的資源占用和更高的整體效率,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運輸需求層次不斷提高的需要。道路運輸要適應綜合運輸體系發展要求,在站場布局方面充分考慮不同運輸方式的換乘和銜接,積極促進并參與綜合運輸樞紐的建設;在運輸組織上更加注重旅客出行換乘和貨物多式聯運的需要,積極對接其他運輸方式,滿足完整的運輸需求;同時充分考慮與城市公共交通、軌道交通等的有效銜接。

(2)大力發展綠色運輸方式

幾種運輸方式中,從運輸效率來看,海運和鐵路運輸最環保,公路運輸次之,空運效率較低。相關數據表明,在等量運輸下,鐵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為1∶9.3∶18.6,鐵路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公路運輸的一半,是短途航空的1/4。因此,應加強水運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充分發揮水路運輸運量大、占地少、能耗低、碳排放少的比較優勢;構建鐵路運輸網,不斷提高鐵路輻射能力,更多地使用電氣化鐵路運輸;大力發展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增加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的利用,減少對私人汽車的依賴。

(3)優化車輛能源消費結構

優化車輛能源消費結構,積極推進車用替代能源的應用,實現燃料低碳化。開發和引進碳含量低、溫室氣體排放少的替代燃料,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低碳合成燃料、氫氣和電力,推廣替代燃料車發展,大力發展混合動力車等車輛。制定交通稅費優惠政策鼓勵節能、環保車輛發展。柴油發動機比汽油發動機能耗降低35%,應大力推進運輸車輛的柴油化進程。

2.中觀層面

(1)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協調交通和土地利用

完善公共客運服務體系,加快構建由高速客運、干線客運、農村客運、旅游客運、城市公交組成的高效、便捷、舒適、安全、經濟的多層次客運網絡服務體系,提供快速、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務,全面提升客運服務品質,積極引導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轉移,提高營業性運輸的比重,達到降低全社會能源消耗水平,減少排放的目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規劃將引發更頻繁、更長距離的出行,導致較高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應將土地利用規劃與交通規劃相結合,促進土地多功能用途的開發,以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和綜合客運樞紐為導向,引導城鎮和城市空間向公交走廊和樞紐地區集聚,形成緊湊布局,既減少城鎮漫延發展,又便于人們乘用公交,減少小汽車依賴。同時還要倡導土地混合使用和功能配合,減少跨區出行,實現交通減量。

(2)改善公路基礎設施水平,提供良好的運輸環境

堵車、路況差等都會增加車輛的能耗,并產生更多的廢氣。日本機動車研究所的研究發現,車輛在低速(10公里/小時)行駛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是20公里/小時時的1.7倍,30公里/小時時的2倍。而通過緩解交通擁堵的交通暢通化措施能夠提高行駛速度、降低油耗,從而能夠有效減排二氧化碳。因此,需要進一步優化公路基礎設施結構,加快未鋪裝路面改造,消除砂石路面路段,提高路網通行能力和效率,減少交通擁堵,保障車輛經濟運行速度,降低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公路網絡化建設,強化連接線、斷頭路等薄弱環節建設改造,發揮公路基礎設施網絡效益,減少繞行和迂回交通,提高運輸效率;強化公路養護,改善公路路面狀況,降低磨擦系數。同時,通過合理設置限速標志、在拐彎處增設防撞護欄等措施,確保車輛在行車過程中減少剎車,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此外,還可以改善包括行人和自行車的交通網絡建設,提供安全的自行車和行人的交通專用道路。

3.微觀層面

(1)優化運力結構

積極引導和鼓勵選擇使用推薦車型,優化運力結構。在客運充足、道路條件好的線路鼓勵發展大型、特大型客車,提高單次運輸能力,降低單位能源消耗。加快制定落實客車實載率低于70%的線路不投放新運力的配套規定和實施細則,加強實載率調查和客運調控,切實落實該項政策。公路貨運加快形成以小型車和大型車為主體、中型車為補充的車輛運力結構,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老舊車輛,發展低能耗貨車,引導營運車輛向大型化、重型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甩掛運輸,促進貨物運輸拖掛化,推廣廂式化運輸,大力發展集裝箱等專業運輸車輛,探索開展汽車列車運輸。

(2)優化運輸組織結構

加快道路運輸組織結構調整,著力推進運輸集約化、公司化改造,整合運輸資源,培育一批網絡輻射廣、企業實力強、質量信譽優的運輸市場主體。按照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采取股份合作,兼并、聯合、重組、收購、引進外資等形式,推進客運線路公司化經營,整合資源,提高公路客運企業集約化水平,提高運輸效率和車輛實載率。加快發展提供倉儲、包裝、運輸等全過程一體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發揮規模效益和網絡效益。

(3)推進生態型客貨運輸站場建設

以新一輪國家公路運輸樞紐規劃建設為契機,以節能減排為主要目標,更新設計理念,采用先進技術,建設一批集各種功能為一體的、設施設備先進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環保生態型客運站。

二、管理提升促進低碳交通發展

1.宏觀層面

(1)建立節能減排的財政稅收政策機制

完善相關產業發展政策和財稅制度,建立多種綠色稅制。大多數的發達國家都應用了稅收以及財政補貼政策作為節能減排的一個手段。例如:英國征收高額燃油稅、加拿大對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賦予特許稅權等。我們應積極研究促進新能源車輛發展的稅收政策等,通過合理地減免購置稅或直接補貼等方法來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環保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如美國對在2006年到2010年之間購買柴油轎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給予最高3400美元的稅收返還。完善清潔發展機制(CDM),逐步建立碳交易制度。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消費品,征收消費附加稅,或者提高稅率,如提高燃油稅稅率,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主要歐盟國家征收的燃油稅稅率普遍較高,并且柴油稅明顯低于汽油稅。越來越高的燃料價格同時具有直接的和長遠的影響,直接的影響為減少出行或貨運運輸,激勵更有效的經營方式以及推動轉向成本更低排放效益更高的運輸方式。對燃油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長期影響將比直接影響更大,因為交通系統的用戶,燃料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可以制造和購買更節能的車輛,增加碳含量較低的燃料的使用以及更根本的調整,以及在出行中減少能源消耗的交通模式。不過,這些價格上漲將增加低收入消費者和一些企業的負擔,因此將需要在執行政策時考慮解決公平問題。除此之外,可以考慮對重型貨車實行相關稅收優惠扶持和財政補貼政策,引導車輛的大型化方向發展。

(2)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獎懲和激勵政策 借鑒和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體系,實現節能者、減排者受益,高耗能、高排放者受罰的體制機制。對部分污染嚴重、油耗未達標的汽車進行

取締、罰款或一定的交通限制等措施;對重點節能工程給予支持,采取按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后實際取得的節能量給予獎勵,多節能,多獎勵;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支持關閉淘汰高耗能和高污染企業。通過中央財政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交通部門積極爭取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采用補助、獎勵等方式,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節能新機制推廣、節能管理能力建設及節能減排監管體系建設等。

(3)科學引導交通消費行為

消費行為對節能減排的作用突出。我國道路客運正面臨著私人交通機動化時代的到來,從2005年開始,私人小汽車突破1000萬輛,并以每年約500萬輛的速度增加。尤其是2009年1月14日汽車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私人汽車保有量急劇增長,2009年底小汽車4242.7萬輛,同比增長29.3%。按照目前速度,到2015年,小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98億輛。私人交通的快速發展使得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與私人小汽車相比,道路客運人均燃油消耗及占用道路資源約是其1/4,因此,迫切需要堅定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引導消費者選擇節能環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該項措施對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不但可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同時對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等問題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中觀層面

(1)綜合運用交通管理策略

交通管理策略包括擁擠收費、交通誘導系統以及停車政策等,旨在改善局部區域的交通流狀況,提高交通運行速度,達到減排的目的。其中擁擠收費就是針對常發性擁擠而提出的一種能有效解決擁擠、污染問題的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對于非常擁擠的高速公路,不僅不應該取消收費,而且為了提高其通行能力和效率,可以適當提高收費標準。目前,已有部分城市在考慮該項措施,如上海根據市場需求和道路容量,研究更加完善的調控措施和合理的機動車總量規模,在適當的時候推行“道路擁擠收費”。據預測,在實行“擁擠收費”的區域內,交通量有望降低10%到20%,平均車速將提高15%到25%,這一措施將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交通能耗。但是這一策略的實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調控措施以及完善的配套設施建設,包括停車換乘場的建立等。

(2)嚴格執行車輛燃料消耗限值標準

嚴格執行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全面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制度,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和實施方案,加強宣傳貫徹和具體指導,推進標準的貫徹實施工作,建立營運車輛燃料消耗檢測體系并加強對檢測的監督管理,禁止高能耗客、貨車輛進入道路運輸市場,以推動汽車制造企業主動積極地研究、開發、使用汽車節能新技術。制定超限值車輛退出營運市場標準,從政策引導、法規強制、經濟鼓勵三方面著手,建立并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退出制度,做到不達標新車不進市場,超能耗車在規定時間內逐步退出市場。

(3)實行運輸車輛能效標識、節能產品認證和管理制度

建立并推廣道路運輸行業強制性能效標識管理制度,擴大能效標識在營運車輛上的應用,不斷提高能效標識的社會認知度。大力推動道路運輸行業節能產品認證,規范認證行為,擴展認證范圍。完善節能產品(技術)的目錄管理制度,定期公布行業節能產品(技術)目錄。

3.微觀層面

(1)提高道路運輸組織和協作水平

與美國有代表性的運輸公司車輛空駛率在10%以內相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全國運輸汽車的空駛率約為37%,回程空駛、資源浪費正是造成我國車輛的運輸成本是歐洲或美國3倍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充分運用現代交通管理技術,強化貨物運輸組織和運力調配,有效利用回程運力,降低車輛空駛率,促進運輸網絡化發展,同時提高貨運實載率和降低能耗水平。要大力發展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的發展,充分發揮其車輛周轉快、運輸效率高和節能減排效果好的優勢。隨著消費者對物流速度要求越來越高,直達運輸將大力擴張,通過共享直達運輸渠道,不同的物流公司把相同直達目的地的貨物集合到一起運輸,可以有效地提高運輸效率、減少企業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減少碳排放,同時,加強行業合作,特別是加強業務不密集地區的投遞網點的共享,可以減少重復建設投遞網點,有助于提高成本效率。

(2)強化行業節能減排培訓、宣傳工作

加大減排宣傳與培訓以及投入,開展經常性的道路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培訓教育、技術和經驗交流工作,將節能減排知識納入職業培訓體系,提高全行業的節能意識、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道路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監督道路運輸節能減排工作的良好氛圍,增強全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加強車輛油耗定額管理,鼓勵節能駕駛

引導道路運輸企業建立健全車輛用油定額考核管理制度,定期考核車輛用油量,獎節罰超,降低單車油耗和排放水平。提高汽車駕駛員節能素質,鼓勵節能駕駛。強化駕駛員節能培訓,制定汽車節能駕駛技術標準規范,編制培訓教材和操作指南,全面提升汽車駕駛員的節能意識和素質。

(4)實施大型貨車限速戰略

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標準,鼓勵道路運輸企業為大型貨車安裝限速裝置,保障車輛在不超過經濟運行速度下行駛,節油的同時減少高速狀態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還可以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尤其是對于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可以大大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美國在國家公路上實行聯邦車速限制戰略,能減少交通領域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1%~1.8%,而且還帶來重大安全效益。

三、技術進步促進低碳交通發展

1.宏觀層面

(1)加快化石能源替代技術研發

化石能源的替代技術主要包括清潔能源替代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新能源技術等,許多提高效率的技術仍然面臨著技術障礙或存在著成本高、性能缺陷等問題,需要加大技術研發方面的支持。如大多數的國家都借助于生物燃料的推廣來進行道路運輸的二氧化碳減排,但是,生物燃料所占比例很小,到2010年最多為10%。主要是因為第一代生物燃料是從甘蔗中提取乙醇,減排每噸二氧化碳的成本非常高。第二代生物燃料從纖維素或者木質素提取,可以以更低的代價完成減排的目的,但是目前這種技術尚存在不確定性,很多國家政府都支持研發第二代生物燃料。有些國家也在推進其他類型的燃料,包括天然氣、沼氣。氫燃料電池大大超過當今內燃機效率,氫氣在長期上為減少溫室氣體提供了巨大的潛力。電力為汽車提供動力的成本低于汽油,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一般接近或超過公路單車燃油經濟性。大部分低碳燃料如高乙醇或天然氣混合的燃料,至少需要簡單的車輛設計改裝,只有少數的燃料,如10%~15%混合的生物柴油和乙醇,可以直接用于目前的車輛而不需要改裝,而對于有些燃料,特別是電力和氫氣,要求全新的汽車驅動技術。

(2)通過汽車技術提高燃油效率

汽車制造技術對于車輛的排放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傳統能源的汽車仍將是市場的主流,傳統燃料汽車節能技術的開發仍然必須進行。想要在中短期實現道路運輸的低碳化,最可行、最值得推廣的是對現有車輛的制造工藝進行改良和升級,壓縮傳統內燃機車型的節油空間,比如增壓技術應用、汽油直噴技術、高效變速器的普及等等。具體而言,改良可以從車胎、車身材料、傳動系統以及發動機等多個方面入手,開發、推廣汽油發動機直接噴射、多氣閥電噴、稀薄燃燒、提高壓縮比、發動機增壓等先進節油技術;鼓勵使用子午線輪胎、安裝導流板、安裝風扇離合器等汽車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降低附屬設備能耗;車輛設計要在充分考慮安全的前提下,減少重量以及利用空氣動力減少阻力等,提高車輛自身的排放技術水平。

2.中觀層面

(1)加快智能交通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加快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和推廣應用,不斷提升運輸組織管理和服務水平,改善交通管理和交通出行條件。建立和完善交通信息系統,促進客貨運輸市場的電子化、網絡化,實現各種運輸方式間運輸信息的交換與共享,掌握客貨流向流量變化規律,加強運輸組織和運力調配,減少無效出行、空駛運輸、重復運輸、迂回運輸。開發、推廣、應用以現代信息網絡為基礎的智能交通系統(ITS),如交通誘導系統、交通流動態管理系統、車輛GPS技術,通過先進的交通管理和信息技術,減少車輛運行距離,提高交通平順程度,減少加減速和怠速工況,來減少機動車排放。

(2)提供和完善出行信息服務

在公路特別是普通公路沿線及收費站、服務區等場所增設必要的信息設施,建立基本覆蓋主要干線公路的交通廣播網絡及行業統一的出行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出行信息服務,如最新路網資料、交通條件、事故和預期的延誤、公共交通和其他出行替代方式、氣象條件、道路建設、特別活動等,幫助旅客進行出行路線的選擇,提高旅客出行時間效率,

3.微觀層面

(1)大力推進電子不停車收費(ETC)

與人工收費車道相比,每條ETC車道的通行能力能提高3~4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0%。因此,應通過政府引導、政策優惠、經濟補助等方式,鼓勵高速公路ETC應用與發展,形成全國統一的ETC服務體系和分級管理的收費結算體系。通過實施推廣工程,在全國更大范圍內推廣ETC系統,逐步擴大ETC車道的覆蓋率,培育和擴大ETC用戶規模。

(2)加強車輛定期檢測與維修保養

車輛技術狀況的好壞與燃油消耗有著相當大的關系,如果發動機的技術狀況不良,將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造成大量燃油的浪費。因此,通過加強車輛檢測維護,保持良好技術性能是汽車降低油耗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加強在用車輛檢測、維護等,改善營運車輛技術狀況,抑制能耗上升。嚴把汽車維修市場準入關,嚴把營運車輛技術性能檢測關,控制尾氣排放和車輛油耗,確保維修質量和車輛技術狀況良好,積極采取交通運輸節油措施。

篇9

關鍵詞: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千島湖區

中圖分類號:F3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919(2012)01-0049-04

2001年,浙江省淳安縣新安江開發總公司組織林業科技人員,根據《浙江省森林分類區劃界定操作細則》要求,對所經營的千島湖區森林進行分類區劃界定。2004年,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出臺了《重點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按照要求,公司對2001年區劃界定的生態公益林進行了調整完善,全公司區劃界定國家級生態公益林23012hm2,涉及16個國有林場,公益林面積占全公司林地面積的72.9%。千島湖區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經過10年的建設和保護,成效顯著。

1 組織保障和管理體系建設情況

1.1 組織保障體系建設

公司成立了由總經理任組長、相關科室中層領導及林場場長組成的生態公益林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制定生態公益林建設的方針、政策和規劃等,協調各方面關系,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各林場也建立了相應的實施小組,負責本轄區的生態公益林建設與管理。公司還專門成立了護林巡邏大隊,負責本公司范圍內的生態公益林的管護。

1.2 管理網絡體系建設

公司與林場簽訂《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責任書》。林場與專職護林員簽訂公益林管護合同,由各場場長擔任監管員,簽訂監管責任書,各監管員對轄區范圍內的專職護林員進行監督和管理。由此建立了分級負責和統一監管的生態公益林管理機制,形成公司、林場、護林員三級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聯動的管理模式。

2 生態公益林建設舉措

2.1 精挑細選,組建專職護林隊伍

按照“山有人管、林有人護、火有人防、責有人擔”的總要求,對公益林專職護林員規范化管理,實行護林隊伍全覆蓋。

2001年開始,各國有林場均建起了專職巡山護林隊伍,共有護林員80余名(每年根據考核情況,對個別不合格或其他原因不適合從事國有山林護林的護林員進行調整)。公司遵循縣政府出臺的專職巡山護林員管理辦法,執行“四項制度”:①培訓上崗制。以林場為單位統一組織專職護林員進行培訓,發放上崗證、紅袖套、服裝、電喇叭及臺帳登記簿,規范巡山。②“雙重管理、雙層監督”制。護林員實行由所在林場監管員及公司護林巡邏大隊雙重管理,同時接受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和林業局的雙層監督。③巡山工作考核制。層層簽訂工作責任狀,并實行報酬與考核掛鉤制度。④暗訪督查制。公司及林業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督查組對巡山護林員的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尤其是在森林火災高發期,專門組織森林防火督查組下林場督查,確保專職巡山護林制度落到實處。

2.2 加強宣傳,提高全民護林意識

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制作生態公益林公示牌16塊,全部上墻;明確公益林監管人、管護責任人的管護范圍及職責;在重要公路沿線設置了100余個公益林警示牌和宣傳牌;利用專職巡山護林員通過培訓后挨家挨戶進行宣傳,以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提高全民的生態保護意識。

2.3 提高質量,大力開展林相改造

為提高05、06省道兩側及中心湖區生態公益林景觀功能與林分質量,從2005年開始,公司大力開展了林相改造工程和景觀林建設工程建設。建立領導小組,實地調查規劃,制定實施方案,采取林地清理、劈撫、補植等人工促進改造為主的措施,確保資金到位,先試點后推廣,促進工程項目順利實施。2005-2011年共實施林相改造(包括景觀林建設)工程5721hm2。由公司主持的浙江省林業重點科技招標推廣項目“針葉林闊葉化改造集成技術示范推廣”,獲第七屆省林業廳、省林學會“科技興林獎”二等獎。2007年度杭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4 科學規劃,提高防火科技水平

千島湖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加快,森林面積增加,林分郁閉度提高,給森林防火帶來了嚴峻挑戰,森林防火的責任更加艱巨,任務更加繁重,發生森林火災的概率也越來越高。

公司加強撲火工具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注重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提高防火設備的科技含量,2011年初公司申請的“多用途可調式山地撲火器”和“山地撲火裝備背心”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已被國家知識產權授權,提高了森林防火的科技水平。

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已成為新時期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公司積極營造生物防火林帶,以發揮永久性的森林防火效益,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災,改善千島湖生態環境。在公司林場原有90km生物防火林帶基礎上,2005-2011年建設了42.8km生物防火林帶,以達到科學防火的目的。2011年10月20日,公司主持制定的杭州市農業地方標準《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技術規程》通過專家評審,建立了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機制。表明公司森林綜合防火技術水平又上新臺階。

2.5 應對災害,加強消防應急力量

為提高對重大森林火災和其他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真正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公司組建專業的三支森林消防隊伍,并在東南、西南、西北三片成立相應的森林消防組織。公司制訂了《新安江開發總公司處置森林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還籌集部分資金,陸續配備了森林消防車3輛、側三輪摩托車7輛、摩托艇2艘,增添了防火服、對講機、風力滅火機、水槍、鋤頭柴刀、照明設備等森林消防設施。

2.6 強化管理,減少木材采伐數量

為了森林的可持續經營,對公司森林經營方案進行了調整,嚴格森林采伐管理。按照生態公益林、商品林不同功能類型要求進行伐區工藝設計,制定嚴格的采伐管理工作流程。木材年總采伐量從過去的20000m3,下調至7000~8000m3。同時停辦了林化廠,停開松脂,減少木材生產性消耗,保護森林資源穩步增長。

2.7 加大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公司及林場加強生態公益林的安全防范,把生態公益林的安全置于整個林區治安防范網絡。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征濫占、亂采濫挖、亂捕濫獵、毀林開墾等破壞生態公益林的違法犯罪行為。

2.8 實施監測,有效防控病蟲危害

公司加強了重點生態公益林的病蟲監測預報,建立了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森林病蟲害監測中心點,每年進行4次松毛蟲蟲情調查和2次松材線蟲病枯死木監測,對生態公益林范圍內的枯死

松樹重點進行取樣鏡檢,有效地提高了林業災害的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

2.9 項目資金,按照規定落到實處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按照浙江省財政廳和林業廳的要求,開設銀行專戶,做到專款專用。對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使用采取預算管理,年初編預算,年終經生產檢查驗收據實結報。平時由公司統一規劃,公司相關職能科室監管,林場具體實施。林場根據合同及項目需要到公司辦理資金審批。基建工程或重大工程項目按縣及公司相關規定辦理招投標。

3 生態公益林建設成效

3.1 促進森林資源快速增長

根據《淳安縣新安江開發總公司森林經營方案(2010-2020)》,2001-2008年林分單位面積蓄積增長率達15.14%;森林生產力年凈增率達3.62%。生態公益林的森林資源實現了持續增長。混交闊葉林的比重從14.97%提高到29.51%;完整群落結構的比重從59.14%上升至65.51%。

3.2 完善了森林群落結構

采用以地帶性自然森林植被為主要目標的適當疏伐、擇伐、林下補植等闊葉化改造技術研究,結果表明:馬尾松純林適當疏伐封育改造6年后,恢復成具有較多地帶性常綠闊葉樹種的松闊混交林,喬木層中苦櫧和石櫟重要值已超過10%,生長在灌木層的楓香等喬木樹種以及短尾越桔等灌木樹種亦進入林冠第2層,重要值高達20.73%,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數分別達0.856和2.244;馬尾松混交林擇伐改造6年后,已恢復成以苦櫧為主的針闊混交林,苦櫧密度由800株/hm2增至1350株/hm2,重要值由25.83%升至44.82%。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數中等;馬尾松次生林全部擇伐17年后,苦櫧、石櫟和青岡等地帶性常綠闊葉樹種呈現快速恢復性生長,林分密度為950~2050株,hm2,重要值37.36%~62.10%,該群落仍處在進展演替之中,穩定性較差;馬尾松林下補植闊葉目的鄉土樹種,山杜英、楓香樹種生長良好,有改善林分水源涵養的功能。林下補植山杜英、楓香的林分枯落物重量分別比對照的馬尾松純林高14.35%、36.89%,枯落物持水量分別比對照馬尾松純林高23.33%、38.33%。在0~60cm土層的總貯水量分別要比對照的馬尾松純林高41.14%、50.10%ul。

3.3 產生了巨大的生態效益

按照替代法和活立木蓄積年凈增率推算,公司經營的千島湖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的年凈增生態效益為5939萬元,是經營單位的生態公益林木材采伐受限后的經濟損失1110萬元的5.35倍,是現行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的損失性補償額518萬元的11.47倍。

3.4 保護了林木種質資源

公司姥山部省聯營林木良種基地,2005年被列為浙江省4大林木良種繁育中心之一,2009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國家馬尾松種質資源庫,2010年被評為全國林木良種先進單位。

已建成集良種生產、種質資源收集、研究開發為一體的林木良種基地。基地現保存各類種子園57hm2、母樹林6.7hm2,各類子代測試林、示范林63.4hm2。收集保存了馬尾松種質資源1119份,杉木種質資源108份,柏木種質資源47份,黃山松107份,珍稀樹種種質資源44份。

累計生產提供良種28113kg,其中馬尾松1709kg、杉木25511kg、柏木450kg、火炬松443kg,生產銷售闊葉樹苗木120余萬株。該良種基地生產的馬尾松、杉木、柏木等種子園和火炬松母樹林等用材樹種的良種,其材積遺傳增益高達15%~25%以上,前后取得了28項科研成果。

3.5 提高了森林的固碳能力

林業對氣候變化具有特殊作用。以生態公益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是全球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減少毀林排放,成本低、潛力大、操作易、見效快。

通過REDD+項目預估,公司碳匯項目22年期可得碳匯總計576194.54t,按$5,t計算,公司碳匯毛收益為$2880972.71。

3.6 確保了下游飲用水安全

新安江水庫巨大庫容,對錢塘江湖汐起到頂湖沖淡作用,從而改善了錢塘江口城市的供水條件。根據淳安縣環境監測站近年對千島湖地面水質量平、豐、枯3期30個分析項目的監測,千島湖水環境質量為I類水,水質優良,可直接飲用,為浙西北300萬人飲用水提供了保障。

3.7 促進了森林旅游發展

生態公益林建設造就了許多優美的森林景觀,促進了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千島湖旅游已成淳安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據統計:淳安縣年接待游客量從初始的3500人次(其中湖區接待游客875人次),到2010年,千島湖景區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53.6萬人,實現旅游經濟總收入45.4億元,實現旅游門票收入2.01億元。

3.8 保障了新安江電站發電

千島湖以蓄水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交通、水產養殖、風景旅游、水土保持、氣候調節等多種經濟、社會和生態綜合功能。

基于公司近50年堅持不懈地保護千島湖山水資源,新安江水電站建成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利潤和稅金。

森林帶來的間接效益是多種多樣的。通過千島湖生態公益林建設,精心呵護千島湖一流的生態環境,為“以湖興縣”、全力打造休閑度假勝地、中國水業基地、生態宜居福地、都市農業園地、文明和諧境地,實現淳安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 生態公益林建設和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4.1 林分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千島湖區生態公益林存在著樹種單一、林分質量不高等問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影響著森林生態效益的發揮。森林結構不盡合理,樹種單一;以馬尾松純林為主、混交林少,林分穩定性低、抗逆性弱,存在松材線蟲病的致命威脅;植物色彩單調,景觀效果差,生態服務功能低。

4.2 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偏低

物價上漲過快,補償標準提高不明顯。表現在給林權單位的損失性補償標準偏低;尚沒有固定的建設資金投入;公司及林場監管組織缺少相應的工作經費補助,難以調動生態公益林建設積極性。

4.3 林相改造資金壓力較大

千島湖區林相改造需要實施的面積范圍廣,建設質量要求高,資金投入大。

4.4 經營管理手段有待改善

對林相改造的方式方法需要提高認識,加快林相改造步伐,必須加大疏伐改造的強度。對生物多樣性及固碳減排能力的監測技術需要普及與研究,管理政策、技術標準有待進一步規范和完善。

5 建議

5.1 加強組織領導

“生態縣”建設、“生活品質之城”建設必須要有林業的健康發展和生態公益林的穩步推進,需要各級政府、社會各界進一步關心、支持生態公益林建設,加強對公益林的領導,協調各部門關系,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規范使用各項資金,確保生態公益林建設健康發展。

5.2 加大資金投入

千島湖生態公益林存在著樹種單一、林分質量不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等問題,影響著森林生態效益的發揮。實施林相改造工程、景觀林建設工程和生物防火林帶建設是新時期生態公益林建設的又一抓手。由于建設質量要求高,資金投入大,僅由林業部門的單一投入,已不能滿足公益林建設要求。建議按照《千島湖萬頃森林景觀改造規劃》方案,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確保這項惠及全社會的公益事業得到順利實施。

篇10

低碳金融,顧名思義也被稱為“綠色金融”。低碳金融泛指低碳與金融的交融,即為溫室氣體排放的金融服務,內容包含碳排放權交易及其相關的如銀行信貸等等。所以銀行的重要意義在低碳金融中得到非常充分的體現。2009年劉明康提出,兩個重要的成分需要銀行去發揮:一個是實行推廣低碳金融的觀念,二是努力去創新低碳金融相關的業務。2010年馬驍說,雖然對于低碳金融,銀行試圖在發揮一些些的作用和措施,然而仍然沒有發揮到實質的程度,很難對金融機構造成影響。銀行作為低碳金融開展的主力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經濟轉型發展、銀行業的轉型發展、民生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充分發揮銀行業的社會責任,低碳金融發展勢在必行。

(一)低碳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伴隨經濟增長背后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環境污染引發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日益嚴重,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全世界應對氣候變化提出的低碳口號,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低碳經濟發展思路來應對社會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的負面影響。我國實施的節能減排任務工作,遏制高耗能、高污染投資,發展低污染、低耗能投資,優化資源配置,這些都需要金融手段的支持。低碳金融在支持低碳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低碳金融是銀行業發展的一大創新

低碳金融是銀行業發展自我、應對現代復雜經濟形勢的自主選擇,是實現銀行業有傳統金融向現代金融轉型的最佳路徑。開發節能減排項目、建設相關配套設施不可避免地需要研制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和新的融資方式,而低碳金融的提出正合時宜,延伸了金融創新的創新空間。低碳金融也推動了銀行業的轉型發展,順應了經濟發展的大潮流。

(三)低碳金融是銀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需要

銀行的社會責任不僅表現為繳納稅收和創造利潤,進行慈善捐助,更表現在通過自身的銀行業服務特別是信貸,向那些低耗能、低污染、高效益的環境友好型企業或者項目發放貸款,優化信貸資金配置,達到環境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可持續發展雙重功效。低碳金融是銀行業履行社會責任和實現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統一。銀行業通過低碳金融服務和業務創新,既可以達到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又可以實現自身的企業價值。2008年,興業銀行率先公開宣布承諾采納“赤道原則”,成為全國首家、全球第三十六家采納“赤道原則”的銀行機構,也成為了低碳金融的先行者。

國內銀行業開展低碳金融業務的現狀分析

(一)低碳金融得到銀行業普遍認同

赤道原則,國際大多金融機構遵循建立推行的,它的依據是世界金融銀行及公司相關的規則,主要是評判、估測以及管理各項融資服務中的相關社會和環境風險的一項標準,旨在管理和發展與項目融資有關的社會和環境問題的一系列原則和準則。作為用來規范銀行業項目投融資的赤道原則目標是對銀行企業項目在投融資時,綜合評判、考察此項投融資對環境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并且為了在周圍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積極利用金融杠桿促進該項目的運行。赤道原則為金融機構的融資提供了行業標準,已成為國際慣例。赤道原則適用于全球各個項目資金總成本超過1000萬美元的所有新項目融資和因擴充、改建對環境或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原有項目。赤道原則的意義在于把環境和社會風險評估和項目融資具體化,為銀行信貸支持低碳經濟發展提供了準則。截止2006年,位于世界各地的90%以上的金融機構在利用《赤道原則》進行全球的項目投融資業務。聯合國大力倡導各國開展低碳金融的相關立法。我國第一家赤道原則使用的興業銀行,在2009年,在項目融資服務上興業銀行為擴大福建華電永安發電,赤道原則遍布全世界69家的金融機構,全球項目融資總額的85﹪是其提供的。

(二)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

我國當前的低碳金融以綠色信貸為主,主要開發一系列相關的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項目,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擴張。綠色信貸為轉變銀行信貸模式、保護生態環境、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國,綠色信貸主要依賴于銀行,銀行在綠色信貸方面進行大量的積極探索和大膽的實踐。到2009年末尾,興業銀行總計總計發放了金額高達165.83億元、共計223筆的節能減排的貸款項目。興業銀行在綠色信貸說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銀行業的低碳金融創新

一段時間內,快速發展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不斷出現與低碳金融相關的金融創新項目,包括各種產品創新、融資服務以及其他金融服務。在2007年,中國銀行有了“掛鉤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額度期貨價格”理財產品,隨后深圳發展銀行也推出了。2010年4月8日,《中國光大銀行碳中和服務協議》是北京環交所與光大銀行簽訂。同時,私募基金和我國信托公司在低碳金融相關義務進行開拓。在信貸中為了應對金融環境類風險,在積極支持低碳金融相關類的融資項目,國際銀行開展了相關的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對“雙高”項目減少貸款,同時嚴格檢測環境風險。

國內銀行業開展低碳金融業務的不足

(一)我國低碳金融的政策法律支持不足

就目前而言,我國低碳經濟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政府對于低碳金融的關注日益增強,然而相關的政策法規還沒有成型,信貸投融資和稅收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服務的不完善,不能夠達到為低碳金融發展的投融資提供寬松的政策支撐。

(二)我國的低碳金融服務業務的準備不足

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低碳金融尚處于初級階段,金融業特別是銀行類的利潤幅度、利益空間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水平仍然較低。特別是沒有優良合理的安排好銀行業的人員分配、公司治理、機構配備的各方面的情況。低碳金融業務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成套的風險包括社會風險、環境風險、科技力量風險、國內市場化的風險及一切其他不可預知的風險。

(三)金融業特別是銀行在綠色信貸方面的比重仍小

目前,在綠色信貸方面,中國主要倚重的是綠色信貸銀行公司,很大范圍的體現在銀行上。銀行不斷提高的綠色信貸利益在銀行業的信貸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依然是較低的,導致此結果的原因是綠色信貸所需要的外部環境的不樂觀。目前綠色信貸仍然較模糊,銀行業金融機構缺少專業的相關人員,綠色信貸的產業項目標準和指導目錄仍然不明確,無法去制定金融機構內部的考核評定辦法和無法細則化。

國內銀行業發展低碳金融的完善建議

(一)加快建立與低碳金融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

到目前為止、金融企業的相關社會環境保護的責任沒有制定出來相關的法律法規。就目前而言,我國低碳經濟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雖然政府對于低碳金融的關注日益增強,然而相關的政策法規還沒有成型,信貸投融資和稅收等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服務的不完善,不能夠達到為低碳金融發展的投融資提供寬松的政策支撐。我國雖然大力宣傳赤道原則,但是效果欠佳,金融企業對此回應甚少。所以,建立健全的低碳金融法律法規,明確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并使之體系化是當務之急。在現在的法律法規中明確貸款人的相關義務,科學審慎的評判金融企業的環境社會問題。同時,對社會環境的評估報告去參照赤道原則做出相應的更改。

(二)完善低碳金融投資市場體系

低碳金融業務要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現在,銀行業的產品相似和一些規則制度的相近,銀行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活力不足,銀行準入的不完善,在市場競爭中讓銀行之間競爭發展,通過這種方式推動低碳金融業務的開展顯然是力不從心。經理人市場競爭機制在推動低碳金融發展中的意義得到證實。低碳金融投資市場體系的完善對低碳金融業務的開展發揮著重要積極地作用,低碳金融普遍得到公眾的認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低碳金融投資市場體系。

(三)綠色金融的發展需要綠色信貸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