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15 17:53: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簡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簡述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篇1

【關鍵詞】 生態文明 現代林業 發展

黨的十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這是新時期黨和國家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所提出的一個帶有全局意義的新論述,是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之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統籌把握的一個新亮點。在生態建設中,林業是主體,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中發揮著關鍵和紐帶作用,支撐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 現代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

當前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和需要著力解決的重大問題,就是應對氣候變化。這就需要建設生態文明,為人類這個共同居住的地球營造綠色的發展空間。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元素之一,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林業是以森林為主要經營對象的,除提供著社會生活與發展所需要的多種林產品外,還承擔著生態建設與保護的主要任務。如何正確處理現代林業產業發展,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是所有林業工作者需要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總的來看我國林業資源的基本狀況,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影響和制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林業既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又是生態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態文明的標志,擔負著改善生態和林產品供給的雙重使命,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 綠色紐帶,在生態建設中處于首要地位。近年來國家下撥專項資金,建設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大力支持天然林資源保護,大幅度增加林業補貼資金支持造林、森林撫育和良種培育,恢復森林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基本形成了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新格局,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進一步提高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扎實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促進我國現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基礎,有力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 新時期現代林業的發展方向

我國林業發展及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屬較低層次。森林資源增長緩慢與社會對林業日益增長的多種需求之間的矛盾成為現階段林業的主要矛盾。生態需求成為社會對林業的主要需求,林業建設成為生態建設的首要任務。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于一身,是林業的特殊屬性。正確認識生態文明建設與加快林業發展的關系,有利于抓好林業發展的主要矛盾。這是研究確定現階段林業發展戰略的基石。

解決生態問題是林業面臨的首要任務,以生態建設為主不能有絲毫動搖;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必須首先服從和服務于生態建設的大局。加強監管與引導林業產業的發展,引導資本進入林產品的高端化領域,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競爭力,以緩解林業生態建設所承受的壓力,將林業產業發展對生態建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以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視野,建立和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目的的森林資源管理新模式;對森林資源使用結構進行積極調整,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大幅度提高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用生態系統的理論、方法來培育、管理、保護、開發利用森林。將生態系統觀點貫穿于經營森林的全過程是發展生態林業的核心理念,也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堅持運用生態文明思維,對林業建設與發展進行全盤謀劃;以生態合理性的戰略思維,對關系到林業發展和建設的重大戰略問題、重要決策以及重大項目進行認真的研究和科學的探索;在資源和環境可承載可恢復的合理范圍內,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杜絕單純依靠資源投入增加經濟總量的短視行為,有效地避免破壞環境、耗竭資源的現象,自覺地以自然生態規律為指導,保持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的統一協調發展。

3 結語

根據生態化、市場化、工業化的要求,結合林業資源利用現狀,合理調整林業經濟結構,擴展林業發展空間,形成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實現由資源型林業向生態型林業的轉變。進行林業特色產品的開發,擴大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規模,向著循環經濟的方向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的質量和效益。

在當前我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社會發展前提下,如何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保持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齊頭并進,是需要不斷探索與鉆研的課題?,F代林業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工程,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思路,創新方法,提高質量和效益,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并提供戰略支撐。

參考文獻:

[1]江澤慧.現代林業 [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生態建設[J].安徽農業,2003(1):17~18.

[3]陳節江.簡述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2

關鍵詞:節約集約用地 資源節約型社會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01-01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是對于土地資源的過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社會,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現代化不斷發展,對于土地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可是我國土地后備資源卻越來越少,這樣的矛盾決定了節約集約用地的重要性,它是解決我國土地資源需求和供應矛盾和根本之道,也是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抉擇。

1 堅持科學發展觀,認識節約集約用地的重要性

黨的十強調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上申明了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土地資源是一條重要的生命線,與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息息息相關,只有充分認識到節約集約用地的重要性,才能自覺樹立節約意識,加強社會責任感和資源緊迫感,把節約集約用地放到土地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首先,需要對節約集約用地相關知識進行普及,鼓勵各行各業自覺貫徹節約集約用地政策,增強全社會對于節約土地資源的責任意識;其次,優化土地規劃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有限資源的擴大利用。我國人多地少、土地后備資源不足,因此,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2 加強規劃管理,優化土地利用結構

2.1 科學規劃,將節約集約用地貫穿各行各業

一切土地的利用和管理都以相關規劃為基礎,因此,在進行土地規劃的時候就要將節約集約用地的思想融入規劃工作中,樹立和落實新型資源觀,構建節約集約用地的科學導向機制,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對各行各業的用地需求、城鄉和產業的布局安排和基礎設施的配置進行科學的規劃,盡可能的節約集約用地,努力保護國土資源,充分挖掘土地潛力,保護群眾權益不受侵犯,保障可持續發展。

2.2 積極盤活存量土地,開辟節約集約用地新空間

盤活存量土地是指將現有的存量土地和閑置土地利用起來,這需要做兩個方面的前提工作,一是建立存量和閑置土地的方案,將這些土地的情況全面、及時、準確的進行登記,并根據批準時間、面積、類型、用途、權屬等情況進行分門別類;二是健全土地收購儲備辦法,對于本轄區內需要調整使用的土地依法收回、收購和置換,加大政府對土地市場的調控能力,加強對土地儲備的開發管理,降低土地儲備風險。除此之外,要積極鼓勵盤活存量用地,對于因為各種原因而被閑置的建設用地鼓勵其一地或者設備招商,其中土地用途不改變的可以保留土地使用權;對于閑置和空閑土地在摸查清楚之后,通過司法、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及時處理相關債權債務關系,進行合法有效的處置,優化土地的利用;對于建設用地被批準一年以上沒有進行開發建設的,征收土地閑置費,兩年以上的,統一收回。

2.3 發揮土地區域集聚效應

在進行土地規劃的時候,應該注重發揮土地區域集聚效應,按照“區域集中、產業集聚、開發集約”的原則,做好工業區和生活區土地用地規劃建設。要按照建設生態文明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空間統籌,調整優化城鄉用地布局和結構,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新模式,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3 嚴格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1 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政策

我國的土地管理政策貫穿土地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在節約集約用地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的土地管理政策。例如:對于國家和省市重點建設項目以及產業鼓勵政策項目優先安排,對于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農產品加工地優先安排,而對于一些限制類甚至淘汰類的項目就要嚴格控制土地利用率甚至禁止土地供應。

3.2 形成完善的制度、政策、技術、標準體系

近年來,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在保護耕地的前提下,不斷探索,按照“規劃管控、計劃調節、標準控制、市場配置、政策鼓勵、監測監管、考核評價、共同責任”的原則,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的制度、政策、技術和標準體系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發揮土地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前提條件。針對不同的地區要運用不同的技術和方法全面提高節約集約用地的科技含量,對于各項建設用地進行預審和論證,從源頭上控制土地資源利用率的分配。例如:工業項目的建筑系數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而廠區的綠化率要在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以內,嚴禁改變建設用地的屬性。節約集約用地要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在各類試點中深化完善和提煉經驗,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

4 結語

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建設節約型社會,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與我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相符,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道路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自覺行動,不斷健全節約集約用地目標責任體系,加快建立節約集約用地共同責任機制,使得節約集約用地成為每一位公民的信念和自覺行動,凝聚全社會的力量,開創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孫亞.高舉節約集約用地大旗:以資源節約集約促科學發展[J].咨詢與決策,2014(8):8-11.

[2] 佚名.國土資源部:以節約集約利用統領土地管理工作[J].資源與人居環境, 2104(9):6-8.

[3] 李風.在創新中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浙江省提高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經驗[J].國土資源通訊,2014(12):32-35.

篇3

關鍵詞: 平原河流; 河流生態系統; 生態護堤; 復式斷面

1 基本情況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地屬黃淮平原,全市總面積11959km2,有耕地1239萬畝,是國家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是名符其實的“中原糧倉”。周口市境內河流眾多,均屬淮河流域,其中100km2以上的骨干河道有60條,流域面積在200km2-3000km2的中小河流25條,分別屬于淮河流域的沙潁河水系、渦惠河水系、黑茨河水系和洪汝河水系。沙潁河屬于淮河流域的沙潁河水系是淮河的最大支流,發源于河南省伏牛山區,流經平頂山、漯河、周口、阜陽等四十個市縣,于安徽省潁上縣沫河口匯入淮河,河道全長620km,河南省境內長410km。沙潁河水系山區支流眾多,界首以上流域面積大于1000km2的一級支流有6條,即北汝河、澧河、小潁河、賈魯河、新運河、新蔡河。

周口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溫、降水和風向均隨季節變化。春秋季節較短,氣候溫暖,春夏之交多干風,夏季炎熱,降雨集中,冬季較長,寒冷,雨雪少。年內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導致旱澇災害時常發生。該區河道大部分為雨源型河道,流域洪澇災害發生時機與降雨一致,一般為每年的6~9月份。

2 闡述現狀問題點

沙潁河周口段屬于平原河流,從沙潁河上游山區來水特征及史料分析,沙潁河本段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匯流區山洪沖刷及北部黃河洪水共同長期作用的結果。從河道歷史形成過程及近期演變特征看,河道岸線變化主要由于汛期平槽水流引起,堤線變化由于特大洪水潰堤后修復引起,河床沖淤深度范圍小,相同地段有沖有淤,長期基本穩定。到2008年,沙潁河全線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防洪標準已達20年一遇,治理涉及堤防、險工險段治理、建筑物等多種工程類型。上游將新建燕山水庫,完善滯洪區建設,更好地調控沙潁河上游下泄水量。沙潁河全線治理從建國以來是第一次,規劃全面、合理,工程完成后,沙潁河河道的整體安全將會大大提高。沙潁河河道的未來演變趨勢會趨于平緩,河道平面、斷面將會更長時間處于一種穩定狀態,隨著對上游來水調控能力的加強,河道斷面沖淤變幅將會有所削減。

從沙潁河治理后的效果來看,對于平原性河流的整治,應著眼于生態治理。以生態建設為出發點,以防洪排澇為目的,結合新農村經濟建設,利用資源、開發資源,保護資源,實現其有限資源而無限利用。

體現以人為本,回歸自然。所謂以人為本,就是滿足人們親水的本性、用水的本能。

所謂回歸自然,就是在保證人們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即要對河流實行強制治理,又要在治理過程中尊重自然規律,維護物種的多樣性,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3 治理平原地區河流的合理方法

3.1 科學地規劃設計理念

河流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取決于水文情勢、水力條件和地貌景觀格局。因此,河道生態建設應考慮生物的多樣性,既有利于保護河道水生態環境,為水生及兩棲動物創造繁衍棲息環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身的自凈能力[1]。河道除必須滿足排泄地表徑流外,為維持河流的生態健康,應盡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維持水流的多樣性。即自然河流斷面要有寬窄交替,緩流與急流并存,淺灘與淵潭交錯,偶有彎道與沙洲[2],岸邊富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水草、巨石的大量存在,具備各種水生物繁衍棲息的空間。為此,河道生態治理也必須從生態、人文、經濟及社會效應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既要恢復自然河道的生態功能,維持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特性; 又要滿足人類依賴生存的客觀要求,正確處理好人水和諧相處的環境,維護人類親水、用水安全的需求。

3.2 合理的防洪設計標準

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全省各流域統一制定防洪標準,以避免各地區防洪標準各自為政。一條河流要流經多個地區,但從發源地到河口卻是一個河流生態系統,上游制約著下游,左岸關聯著右岸。因此,河道的防洪標準,必須由上級主管部門依據《防洪法》、按流域面積、防洪部位的重要性……,依次從上游到下游分別制定其分級防洪標準,協調管理河道的生態治理。

3.3 復式斷面的有效設計

平原河道一般河灘開闊,河道斷面可設計成多階復式斷面。一階復式斷面按5% ~ 2% 頻率洪水設計,二階復式斷面可取2% ~ 1% 頻率洪水設計。即在枯水期,流量小,水流由主槽泄流; 當汛期流量大時,允許洪水漫灘到一階乃至二階復式斷面,過水斷面增大,洪水位降低,也就不需再修高防洪堤[3]。

如此設計的目的在于枯水期可根據復式斷面的寬度和地形,結合當地實際充分開發其功能: 在一階復式斷面灘地,可允許種植生育期短早熟矮稈作物品種。如春小麥、土豆、香瓜、西瓜、菠菜等。汛期到來時,或漫淤或收割。在二階復式斷面灘地,可允許種植大田作物。當遇超標準洪水時,或搶收或機械強制刈割,以防阻水行洪。

3.4 建造與人與物相協調的生態護堤

提及護堤往往都是混凝土、漿砌石。此類護坡不符合生態治河理念。對于主洪槽,除個別沖刷嚴重河段凹岸必須采取護坡外,其余部位應盡量保持河流天然狀態下的沙洲、岸灘、岸線等形態[3],盡量保留原有河灘濕地生態環境,減少人為工程對河道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在滿足行洪、排澇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條件的地方應盡量采用毛石等堆砌、干砌護坡方式,在正常水位以下則采用箱型結構襯砌,為魚類等水生動物營造水生動植物生存繁衍環境。

對于一階復合斷面應采取土質岸堤,提倡緩坡、減少直立式護坡。堤線選擇應按照治導線要求,綜合考慮上下游河床曲率,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盡量兼顧兩岸城鄉規劃、生產布局和群眾利益,經技術經濟比選確定。

河道確需擴挖時,應沿灘地較寬的一側或沿凸岸擴挖,并盡可能使河線相對順直,未經充分論證,不宜改變整治河段的河道比降。

岸堤護坡可采用草皮、木樁、植生袋灌泥土與草籽混合物堆砌護坡形式,既能起到護坡抗沖刷,又能長草綠化,防止水土流失。

對于二階復合斷面護岸工程可采取順直護岸形式。一般以土堤為主,有條件的地區,在堤外應設置護岸林帶,發展果樹、花木等經濟林種[4],一則防止周邊農戶耕作,確保堤防安全。二則為農民創收。在堤內可根據地形、地貌,設計出與河岸景觀相融的堤防形式,立足當地風土民情、突出地域文化,堤路一體、景堤融合,建設宜人親水平臺,塑造園林式濱水景觀,以期達到人在堤上走卻有無堤感,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

4 結論

綜上所述,河道生態治理的關鍵在于調整規劃設計理念,分級防洪標準一線穿,設計多階復式斷面,一階灘地短期用,行洪漫流無風險; 二階灘地年際用,超標洪水還河灘。河岸堤防確定合理治導線; 主洪槽保自然,一階護堤隨勢彎,二階護堤直順川。生態護堤經濟又景觀。

[參考文獻]

[1]閆長坤. 簡述莊河市河道的治理措施[J]. 吉林水利,2006( S1) : 118 - 119.

[2]胡文明. 渦河河道治理思路與措施[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7( 9) : 69.

篇4

關鍵詞:植樹造林;山區;化學方法;應用

前言: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然依據,如果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以自然環境和資源作為犧牲代價,那么人類社會就不會再有自然資源的支持,社會文明進步也就不能存在,在地球生態系統中,山區的林業資源對社會生產力的推動是不可比擬的,這也就突出了山區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1 山區植樹造林的重要價值

山區植樹造林主要是通過人工干預、物理和化學干預的基本方法,采用林地科技、工程施工、合理規劃、科學管理等手段,實現擴大森林面積,優化生態環境等目的,這項舉措有助于改善森林環境、增加森林資源、加速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從森林相關企業的角度來講,山區的植樹造林工作是企業最基本的工作內容,從造林技術上提高工作質量,這保障了森林相關企業的工作基礎, 培育和保護了森林企業的生態資源,森林企業的相關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總和提高。

2 化學方法在山區植樹造林中的具體應用辦法

2.1 采取的試驗手段

以下筆者則選取化學抗旱劑和保水劑為例說明化學方法在植樹造林中的應用,具體可通過以下實驗說明:

①將保水劑施加到指數坑內的土壤中,即在每個植樹坑中加入25克的保水劑,種植側柏。②在不加任何化學材料的植樹坑中,加入一定濃度的抗旱劑,即將抗旱劑溶液蘸樹苗根部,進行栽植。一個星期后,使用開始時濃度的一半來噴灑樹木的葉表面,每隔半個月噴灑一次,一次連噴兩回。③在不加任何化學材料的植樹坑中,混合一定的保水劑(25克),且用一定濃度的抗旱劑溶液來蘸根栽植,一個星期后,使用開始時濃度的一半來噴灑樹木的葉表面,每隔半個月噴灑一次,一次連噴兩回。④在不加入化學材料的植樹坑中直接種植柏樹。

2.2 試驗結果與分析

通過實驗應用的結果可以看出,化學抗旱劑和保水劑能夠起到對土壤的改良作用。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樹苗坑內加入保水劑后,土壤的容量就小于不加保水劑的,在試驗后,保水劑的土壤容量提高,反映了法學應用中保水劑的吸水和稀釋水的作用,以此種方法來看就能有效的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和蒸汽。在加水后,土壤的水分明顯增加,功效上和含水量也同時減少。因此,加入化學制劑后能夠很好的保證土壤中的水分,在降雨過程中能夠完全的使土壤吸收水分,使得在干旱天氣也能夠保證土壤中水分不被流失掉,減少了水分的消耗,起到保水作用。

2.3 化學抗旱劑和保水劑在山區植樹造林中的應用分析

化學抗旱劑和保水劑使用于山區植樹造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樹苗的成活率,降低了補植、毀造現象的發生率。根據上述試驗的結果,在不使用化學抗旱劑和保水劑時,樹苗的成活率僅僅為39%,只使用化學抗旱劑的樹苗成活率為60%,只使用化學保水劑的樹苗成活率為69%,若兩種化學材料都使用的樹苗成活率高達89%,根據這種成活率的情況,相關的部分可以設置不同處理方式下的植樹造林成本。由此可見,在山區植樹造林中使用化學抗旱劑和保水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植樹造林帶來的損失,而且效果很顯著,效益更加突出。

2.4 應用結果分析

通過化學實驗后的結果可以看出,在山區中應用化學抗旱劑和化學保水劑的效果非常明顯,這也更能體現出這兩種化學方法應用在山區植樹造林中所體現的價值。從一方面來說,化學抗旱劑的保持土壤水分和降低水分蒸發具有名校的作用,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活化樹苗根系的發育,強化光合作用,使得樹苗的抗旱能力和生長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樹苗的生長量,與傳y的植樹造林方式相比,成活率提高了20%。另一方面保水劑具有重復吸水、保水的功能,能夠促進樹苗根系的生長,在與土壤混合之后,還能夠改善土壤內部的物理性狀及根系周邊條件,從而有利于提高樹苗的成活率,與傳統植樹造林的方式相比,成活率提高了29%。

結束語

綜上所述,山區地處人口密集度較低的區域,從生活生產過程來看形式比較單一,有利于植樹造林中化學方法的應用和開展,同時,由于交通發展不發達,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都比較差,這也為化學方法的有利實施提供了依據。由于山區的地形復雜,面積較大,比較有利于植樹造林,如何利用人口稀少、生活強度不大的方法進行化學植樹造林實驗就成為我們不斷鉆研的話題。只有以森林資源和森林系統為導向,不斷進行科研探索,強化山區植樹造林的意識才能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為子孫后代造福。

參考文獻:

[1]降水和氣溫因子與造林成活率關系的調查與分析[J]. 楊彬,蔡曉東,李洪偉,張虎林.吉林林業科技. 2011(04)

[2]淺析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J]. 喻瓊,楊一輝,涂樣勝,楊家林,黃義松.現代園藝. 2011(15)

[3]用不同造林工具造林成活率對比試驗[J].馬曉偉.農民致富之友. 2011(20)

篇5

[關鍵詞]企業安全 標準化 建設 管理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5-0110-01

一.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標準化的前提

1.充分認識企業安全重要性

人們經常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每個人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但有相當一部分員工總以為很容易,可事實上沒那么簡單,做起來太難。安全之路難,難于上青天。如果一個企業,最基本的安全工作沒有做好,甚至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那么即便是有著高效的運營模式,那么也是不堪一擊的,只有保障了企業安全,企業才能穩步的進行安全生產,提高效率[1]。那么什么是企業安全文化呢?安全文化的首創者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則對安全文化給出了相對狹義的定義:“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和”英國健康安全委員會核設施安全咨詢委員會(hscasni)對insag的定義進行了修正,認為:“一個單位的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決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諾、工作作風和精通程度?!庇弥形慕忉專喊踩幕褪瞧髽I的安全意識、安全目標、安全責任、安全素養、安全習慣、安全科技、安全設施、安全監管和各種安全規章制度的總和,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保護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并在企業的安全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導向、激勵、凝聚和規范作用??梢姸髽I安全文化,對于個人員工,對于整個企業來說,是命脈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文化魅力的基本體現。

2.標準化需要企業領導積極主動

一個企業的管理層決定著企業的盛衰成敗,高素質高效率的管理者,可以直接領導公司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所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實施者必然是公司高層的領導,領導有力度,員工才能重視起來,因此,企業領導認識企業安全文化的意義,才是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第一步。只有企業領導積極主動的提倡起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動員企業的所有員工一起參與這場宏偉的建設中來[2]。

3.加強員工安全思想意識建設

企業員工是企業的血肉,是企業最根本的財富,所以,一個企業的文化作風,最直接的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因此員工具備的安全思想素質,至關重要,影響著團隊的安全意識,更是企業的安全文化根本,而很多企業的員工總是拿效益第一,往往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企業對員工思想的安全教育是保障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企業可以定期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員工基本安全意識的情況做考察,然后針對員工的安全思想的不足,進行培訓講解,并作定期的抽查,施以獎罰措施。讓企業員工意識到,了解跟掌握企業的安全文化是對分內工作的一種評定,讓每一個員工從思想上,認定企業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對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從員工的工作思想、工作態度、工作責任、法制意識、價值觀念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培養,從根本上提高其安全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

4.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必要途徑

有了企業的有效領導,員工的積極配合,徹底貫徹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思想內涵,就有具備完整的實施體系,有條不紊才能一步步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完善安全制度、強化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指標及相應的實施流程。就可以規范員工的安全行為,起到約束作用。即便是了健全的規章制度,還不夠,有了條文規定還必須要活學活用,深刻貫徹到企業員工的腦海里,從本質上改革企業的文化標準。強化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掌握安全知識跟技能的前提下,堅持思想,堅持安全意識,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護、安全生產。進一步改革企業安全文化。

二.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項目管理

1. 保護企業生產項目資源

企業的生產模式跟生產效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

的生產資源,這包括企業的生產原料,企業的生產設備,以及企業生產的產品。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了良好環境,也是安全生產的基本條件之一,歸根結底的說,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企業能順利的安全生產。珍惜保護企業的生產資源,不僅需要一些列的規定措施,也需要企業文化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遵守企業的生產流程,不能急功近利的給生產過程帶來巨大的負擔,保證生產的合格,安全,質量。

2. 充分發揮企業職能

在安全生產的指標范圍內作業是基本的要求,但是實施起來就需要企業每一個員工的配合,因此,企業要充分做好領導及管理的職能,一方面,對員工的生產方式及過程進行監督,改善勞動條件,合理執行員工的薪酬標準,對于表現好壞的員工有獎罰措施,堅持安全生產的原則,才能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并且,企業要充分明確分責任,合理分配,針對不同的環節有不同的安全生產措施,如果出現緊急狀況,能及時了解情況,及時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對于企業的安全生產環境,要做到明確跟保障,了解生產設備的屬性,要具有專業性知識的人才幫助企業共同規劃和輔助生產。

3. 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

企業誠信建設是企業發展的前提,建立企業安全誠信機制是提高企業整體信譽度,同時促進企業安全發展,全面提高企業公信度。企業應當建立安全生產誠信工作機制,建立企業內部和外部安全生產信用制度,建立企業內誠信管理制度,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共同遵守誠信行為,形成從業人員對企業有信心,客戶對企業放心,安全管理部門、保險部門、金融系統和社會對企業放心。通過明確生產過程的分布管理,明確員工職責,建立完整的成產機構體系,在物質上保障企業的正常運作,還有員工的待遇,在法律上,規定權責關系,保障企業的安全生產,及員工的安全作業。開展安全標準化管理,促進安全成產規模化,效益化。

三. 標準化管理的相互促進

完整的企業安全標準化影響滲透在每一個員工的心里,在精神上防范于未然。對于企業安全以及員工個人都是一種保障[3]。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是安全標準化背景下的進一步實現。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具備獨立,高效,的解決安全問題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挑戰。所以,在安全標準化的背景下,開展安全管理的體系建設是絕佳的機會。兩項措施的開展,相互配合,相互影響,對企業的安全有著巨大的幫助,也是對企業文化特色的一種體現,因此,企業安全標準化,統一化,一方面極利于企業,同時也方便企業管理,共同維護企業的蓬勃發展。

結語

安全工作標準化有難度,但它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而又長期的工作,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已逐步形成一套較為完整并有自身特色的企業管理體系,公司的企業文化氛圍也逐步形成,安全管理工作現已逐步被人們所理解,安全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企業的安全文化建立、完善還需我們繼續努力,我們的安全工作者任重而道遠,我們對待安全工作要做到每時每刻認真對待,我相信,在我們所有企業員工的配合下,一定會創造一個更加安全,高效的生產模式,創造一個具有特色企業文化的公司。

參考文獻

[1]馬西元.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j].中國鎢業,2003,3(6):101-102.

篇6

【關鍵詞】城市道路、設計、公共設施、人性化

中圖分類號:U4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理想的道路不僅可以滿通運輸及人們出行的需求,而且可以給人們帶來愉悅的心情。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逐漸提高,城市道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日益顯著,人們對道路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城市道路作為一個城市的骨架,展現的不僅是一個城市的風貌,還應體現城市的人文關懷。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是一項綜合性強、內容繁雜瑣碎的工作,因此在評價城市道路時,不僅應看交通道路的作用,還應以“人”為著眼點。所謂“人性化”指的是在城市道路交通的規劃實際中,將人、車及周圍環境等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道路交通的安全、快速、經濟、便利、舒適等要求,為城市發展及城市生活營造良好的環境。

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1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市政道路建設工程增多。在國家經濟繁榮發展的同時人們經濟購買力也得到了提高,私家車輛越來越多,車輛的增幅遠遠高于城市道路建設的增幅,交通擁擠現象日趨嚴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商鋪的重要慶典、婚禮等存在侵占道路的情況;由于車輛的增多,汽車的噪聲污染、尾氣污染加劇了北方霧霾的產生,使城市生活環境更加惡劣。結合多年實際工作實踐經驗及教訓,我們應當認識到:城市道路交通問題的根本在于人性化的規劃與設計,在以人性化設計為指導的規劃下,才能有效解決城市道路交通面臨的問題,才能為城市未來交通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2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城市道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道路的設計已經不局限于滿足城市交通的需要,而且需要滿足人們在觀賞性、舒適度等方面的要求。多年來通過對城市道路規劃人性化設計得知,人性化設計可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城市交通堵塞、擁擠、交通事故頻發等問題,有效改善城市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城市居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居住環境,最終實現城市道路交通的實用、安全、舒適、便利、美觀的目的。

2.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目標及原則

2.1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目標

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總體目標是為城市居民提供實用、安全、舒適、便捷的交通,同時改善人們的心理感受,增強居民對城市交通設計的認同感,并通過景觀等物質手段提高宜居度,從而實現城市追求生態、持續、多元化的社會目標,最終為居民提供一個宜居的環境。

2.2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原則

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應當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2.2.1整體協調性

城市道路包括城市干道與居住區道路,在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兩者間的關系,科學合理的配置人行車道與車行道路的比例,集約、合理的規劃設計。

2.2.2可持續發展性

可持續發展原則指的是道路使用存在滿足將來機動化發展與使用的心理需求,在道路規劃設計中應采用合理的、靈活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2.2.3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原則是我國現代社會應當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它要求城市道路設計首先應堅持這項基本要求,創造性的設計城市道路網絡,為人們提供宜居、友好的交通空間,其次應充分考慮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的獨特需求,為他們的活動、出行提供便捷的選擇方式。

3.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具體思路

3.1人性化的橫斷面設計

橫斷面設計是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體現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道路橫斷面設計中,首先要確定安全行車與行人通常安全等需要,然后結合平、縱面線形確定橫斷面形式,以確保人、車安全。這是人性化設計在道路交通設計中的重要體現。

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我國大城市通常主、次干道將主要板塊連接而成,但道路橫斷面在城市的主干道上仍繼續沿用,比如鄭州市的中州大道,8車道,中間設有隔離欄桿,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中間用綠化帶分隔,給人們提供寬敞的視覺感受,良好的景觀效果,安全舒適。但城市道路橫斷面的采用需要保證:市民的交通意識強,可以遵守交通規則;道路平面線形好,行人、行車的視距通暢;行使的非機動車數量少等因素。

根據我國現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快速路應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間距及形式,應實現交通連續通行,單項設置不應少于兩條車道,并應設有配套的交通安全與管理措施;當交通安全和管理設施等級為A級時,應配置系統完善的標志、標線、隔離和防護設施。早期修建的道路很難滿足現代交通需求,一些城市在道路改造中,增設高架路式道路,或在城區內主要街道鋪設縱柵分割以擴大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時還有部分城市采取壓縮綠化、減小人行、非機動車行道路寬幅來增加機動車道數量,降低行人的安全感,不符合現代道路交通人性化設計要求,因此道路橫斷面設計仍應該繼續保持傳統的自己車道。

3.2行人過街安全

3.2.1人行過街通道的設置

人行過街通道有斑馬線、天橋、地下通道等幾種不同的形式,人行過街通道的位置應結合行人過街量,通常在人流量大的商場、集市、學校、劇院等公共建筑附近進行設置,同時還需要考慮公共交通設施的換乘需要,人行過街通道間的間距應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如設置不當,便會給行人的出行、過街帶來不便,甚至會引發“翻越欄桿”等不安全、不文明的行為,因此,合理確定、設置行人過街通道是人性化設計的重要內容與內在要求。

3.2.2行人過街通道的細節處理

無信號燈斑馬線通道應在來車方向給人、車一定的安全視距,視距范圍內的綠化帶應種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或者草皮,避免綠化帶遮擋人、車行駛安全。如果車道數多于6車道,在道路中央應設置黃色待行區域,這樣行人就不必一次性穿過馬路,特別是對于老人和小孩,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過街環境。

如果道路中央設置有連續分隔帶時,應為行人提供天橋或地道等行人過街配套設施。但選用天橋還是選擇地道應該結合具體建設條件,包括方便行人,治安、地形地貌、環境等幾方面因素,要結合城區的具置確定應著重考慮的因素。

人行過街天橋與地下過街通道的坡度設計直接關系到人們行走時的舒適度,因此在設計中應采取坡道與梯道相結合的形式。如圖1中所示地下地道與天橋坡道的示意圖。地道在兩側設有坡道,過街天橋在中間設有坡道,下圖是坡道設置的示范形式,當自行車流量大時,可在兩側與中間均設有坡道。

圖1:過街通道坡道設置示意圖

自行車推車道

梯道

b.天橋過街通道示意圖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或偏遠地區,應較多的考慮治安因素,可以適當的縮短地下通道長度、較多采用天橋過街形式或修建半地下式通道。

3.3綜合考慮城市環境因素

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應考慮交通順暢、道路綠化率、路面結構對城市環境影響等多重城市環境因素。城市路網構成了城市平面骨架,因此道路暢通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應當確保的首要任務,其次適當增加城市道路的綠化率有助于給人們提供一個身心愉悅的出行環境。路面結構形式分為剛性路面與柔性路面兩類,有效結合路面設置的剛、柔,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品質。

4.結束語

和諧社會主義社會需要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人性化應體現在城市道路建設的各個方面。同時,還需要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協助,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人們才能從人性化的道路設計中獲益,最終實現交通暢通、居民安全、便捷、和諧出行。

【參考文獻】

[1]高云賀,周曉雨,葛忠大.淺談城市道路設計[J].科技信息,2011(12)

[2]任永生,謝紅.城市道路人性化設計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26)

篇7

關鍵詞 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地域狀況;實施做法;成效;湖北陽新

中圖分類號 S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1-0063-03

以山、丘、河、湖、江為格局的山丘湖區的縣域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簡稱“作物普查”),既與平原、高原縣(市)不十分雷同,又與山區、湖區、丘陵縣(市)有所區別。山丘湖區的鄂東南陽新縣生物多樣性有其多彩的特色,作物普查有其獨具的地域與特點、實施與作法、成效與建議。本文所論僅供商榷,以促進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及其可持續發展。

1 地域狀況與特點

1.1 狀況

1.1.1 地形復雜――山丘河湖江相互交錯區。陽新縣位于幕阜山北麓,湖北省東南部。父子山橫陳縣北,七峰山等10余座大山綿亙縣西、南邊界。長江流過縣東北邊緣,富水河自西向東橫穿縣境,網湖等100余個大小湖泊星羅棋布??h中部及沿江濱湖地域多平原、崗地?!岸嗌街l,百湖之縣,富河連長江”,推進了境內峰巒疊翠、湖泊縱橫、丘陵崗地、沖積平原、濱湖洼地相互交錯區的形成。

1.1.2 氣候獨特――亞熱帶北緣地區季風區。陽新縣年均溫16.2~21.0 ℃,年總降雨量1 281~1 821 mm,無霜期240~300 d。絕對最低氣溫-11.0~1.1 ℃,7月平均氣溫27.7~29.2 ℃。僅從1981―2014年相隔33年相比,年總降雨量、年均氣溫每年分別以5.718 18 mm和0.048 49 ℃的速度遞增。不容忽視的小變化加劇了獨特氣候的形成[1-2]。

陽新縣屬于亞熱帶季風區,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分布不勻,冬寒夏熱,四季分明。這種獨特的地貌、氣候造就了境內生物多樣性,特別是果樹各類資源豐富多種,屬于亞熱帶常綠果樹帶北緣地區。境內既適合柑橘、枇杷等常綠果樹種植,又適合某些落葉果樹中南方品種群的種植,如桃、李、棗、柿、板栗、石榴等。

依據我國果樹帶的劃分,陽新縣處于亞熱帶常綠果樹帶北緣地區。因此,陽新縣既具有亞熱帶季風區的共性,又具有熱帶北緣季風區的特殊性,對農作物種植、引種等更具有境內氣候的嚴格敏感性。中稻是20世紀陽新境內最大宗糧食作物,為了順應氣候的特殊性,群眾自覺改為“早二季”。

1.1.3 生態脆弱――災害頻發的地域貧困區。陽新縣的山崩、地陷時有發生,丘陵地區的水土流失現象普遍而嚴重。雨量充沛,但分配極不均勻,常常有洪澇和干旱發生。氣候溫和,但往往有周期性凍害威脅常綠果樹和農作物[3-4]。脆弱的生態環境所引起的災害頻發、強度大、持續時間長是導致陽新縣多年來未脫貧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特點

1.2.1 農業大縣,多鄉之縣。全縣海拔為8.7~860.0 m,地理坐標為東經114°43′~115°30′、北緯29°30′~30°9′。全縣22個鎮區場418個村。全縣人口105.9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75萬人。土地面積2 782.80 km2,其中耕地6.53萬hm2。2014年農業總產值288.20億元,占生產總值460.58億元的62.57%,“農業大縣”特點十分突出。

在地域狀況歷史條件下形成的“農業大縣”及其“油菜大縣”“水產大縣”基礎上,還是全國、全省有名的“多鄉之縣”,如雜糧之鄉、“紅薯半年糧”之鄉、花果之鄉、枇杷之鄉、柑橘故鄉、苧麻之鄉、國家地理標志――陽新山茶油之鄉、金竹云霧茶之鄉、陽新豚(番鴨)之鄉、陽新豬(獅子頭)之鄉。這是糧、油、果、麻、茶、飼等品種資源多樣性的生存基礎[5]。

1.2.2 生態退化,資源流失。在20世紀90年代多次調查,并撰寫“淺談‘自然生態角’的保護問題”一文。文中指出:湖北省陽新縣農作物資源逐年下降,其中33%的資源是自然生態角上養育的資源。

農作物及其野生資源流失源于20世紀60年代“森林亂砍亂伐,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態破壞、70年代“以稻為綱,全面遭殃”的人為破壞和“管理體制多次變更,網湖水域大量縮減”的生態功能逐步退化、濕地生物總量減少[6]。湖北網湖濕地原有維管束植物131科397屬595種,現存在不多,其中假稻、歪頭菜、野芝麻、野豌豆等名貴珍稀資源近乎滅絕。

1.2.3 污染嚴重,結構變化。隨著縣域經濟的工業化快速發展,加之意識淡薄、重視不夠,規劃缺位、管理落后,投入不足、扶持乏力,各種污染交叉、疊加,造成了農業環境污染現狀的嚴重性[5]、土壤酸化的廣泛性、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加劇性[7]。特別是近些年來的農業發展,如農業新品種更新、經濟作物快速發展、農業集約化不斷提高、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規模化養殖迅猛發展[5]等。所有這些因素,動搖了農、飼作物當地品種抗逆性全面、適應性廣、質量好的優勢,放大了“追求產量的人”說其產量低的缺陷,導致了其數量由多變少、面積由大面積連片種植為小面積零星分散種植等品種資源結構變化。受這種“結構變化”的影響,該縣在1981年第二次農作物資源普查中有大量種植的陽新御谷、木港大麥、洋港白玉米、糯高粱、中棉、魚籽黃油菜、細葉綠苧麻等名牌品種消失殆盡。

總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結構調整及氣候環境變化,導致野生近緣植物資源因棲息地環境變化而急劇減少,一些地方品種和特異資源瀕臨滅絕,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8]。

2 具體實施與做法

2.1 實施

2.1.1 宣傳發動,統一認識。在宣傳發動中,首先學習國家三部委頒發的“農種發[2015]2號文件”、農業部辦公廳印發的“農發辦[2015]26號文件”及其有關《技術規范》。通過學習,統一了認識,進一步認識到作物普查的必要性、重要性。農作物種質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保障食品安全、建設生態文明、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加大對瀕臨滅絕的野生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調查和收集,深化基礎研究,確保種質資源安全保存,實現可持續共享利用[8]。豐富我國農作物種資源基因庫,能夠為未來國家生物產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提升國際競爭力。全縣種質資源豐富,應為我國的基因庫進一步完善做出貢獻,選出優質高產的地方品種作為本縣的“精準扶貧”提出新的思路。

2.1.2 培訓學習,熟悉業務。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辦好各種培訓班,并動用縣域內廣播、電視、各種行政會議、系統內業務骨干會議和科技網站、種子網站精心廣泛宣傳,為本次普查打下輿論基礎。

2.1.3 做好采購,備足物質。嚴格按照“技術規范”的規定,采購和備足電子設備類、工具類、文具類、交通工具共4類、42種及其他系統調查所需物質,以保障作物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

2.1.4 加強領導,成立專班。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農業局成立了“陽新縣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領導小組”專班。同時,種子管理局還聘請了2名長期在農村蹲點駐隊的農學、果蔬方面品德好、身體好的退休老專家為顧問,以提高普查效果。

2.1.5 查閱資料,明晰種源。聘請人員查閱了在20世紀在區、公社農技站工作時不定期組織開展的種質資源調查原始資料、著作、論文匯集;保存的《陽新縣志》(2本)、《陽新縣農業志》(1本)。熟悉思路,明晰種源,制定《陽新縣農業品種資源普查與收集初稿》,以提高普查效能。

2.1.6 制定方案,明確目標。制定“作物普查”方案(預案),主要內容是普點的18個鎮場區關于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綠肥、飼料等14類作物地方品種及其野生近緣品種312個;制定普查路線,走訪干群;預約座談人員;采收(購)標本、種子對象等。明確、鎖定基本目標后,不走或少走彎路,以提高普查效率。

2.2 做法

2.2.1 搞好部門調查,認真填表分析。按照《作物普查表》的要求,組織專班在全縣12個部門及有關單位,著重對1956年、1981年、2014年的縣名、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系統、人口及民族狀況、土地狀況、經濟狀況、特有資源與農業生產狀況等8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反復而認真的15 d調查、填表和分析,為以后的普查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2.2.2 因縣制宜展開,重點村組普查??h域“作物普查”方法:一是因縣制宜,普查8個區有關村組,即開發區、托管區、旅游區、高山區、丘陵區、濕地區、經緯度邊緣區、海拔最高與最低區的2~3個重點村組。二是因地制宜,重點普查縣域內水稻、紅薯、豆類、蔬菜4種主要作物。三是因特制宜,注重果樹、r麻、桑茶、濕地植物4個方面的特異資源尋找。本階段對8個鎮區場16個村進行了普查。

2.2.3 資源收集整理。及時鑒定上交。普查農作物當地老品種、特異資源時,就地商定、確認、編號、區位登記、植株包扎、種子(果實)晾曬和枝條封蠟收集,嚴防漏登、損耗。收集后,及時送交省農科院鑒定、保管(貯存)、入庫、入圃。

2.2.4 翌年四季復查,全面系統總結。由于農作物有春、夏、秋、冬四季播種、收獲等區別,故此次歷時逾2個月的第一階段普查不能代表全面普查,有許多遺漏的農作物資源品種,必須進行翌年四季復查,并進行系統全面總結。

3 普查成效與建議

3.1 成效

3.1.1 完善與糾錯。在完成作物普查1956年、1981年、2014年《基本情況普查表》和第三次《作物普查》的種質資源征集表及其全部數據錄入電腦數據庫基礎上,完善了1956年第一次普查應補登的種質資源203份,糾錯了1981年第二次普查登記“新品種選育”人為造成的錯處3份、漏處6份。填補了全縣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歷史空白和遺誤。

3.1.2 普查與征集。本次第1階段普查全縣共征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22份,其中已登記、定位、編號79份,目前回收送省入庫的種子(果實)、塊莖、枝條等40份,超額完成了上級標定的任務20~30份。

3.1.3 名優與珍稀品種。在本階段“作物普查”中,征集到陽新名優與珍稀品種資源30份,如黃顙菖湖晚糯105、洋港車虐卓橋礎⒀蟾墼律醬罅E礎⒀蟾鄢怕懿肥懟⒀蟾鄢哦燙俸炱ず煨氖懟⒒乞菖湖綠豆、洋港車帕月爆黃豆、龍港大力冬豆(小蠶豆)、洋港月山青皮黃豆(七月綠)、洋港月山黑皮黃豆、楓林月朗雞眼豆(背虱豆)、洋港大力秤砣結(齊頭黃)白芝麻、黃顙菖湖紅禾芋頭、洋港車拋蝦逃笸貳⒒乞花果絲瓜、紅扁豆等。

3.1.4 古老與特有品種。在第1次、第2次“作物普查”中未捕捉到的古老與特有的本地果樹品種資源,本次本階段已征集到14份,其中100年以上的果樹品種有黃顙花果朱紅橘(常橘)、川橘、臭柑、甜橙(橘紅)、朱砂李和沙港撐皮柑;200年以上的有黃顙花果土枇杷、沙港園枇杷、沙港洋枇杷(大金鐘)、沙港石滾棗、牛奶棗、花果棉絮坨棗、鳳凰酸棗、雞心棗。

3.1.5 野生與近緣品種。本次查獲到的野生資源共有56份,其中已定位、入數據庫的有33份。如:黃顙菖湖野蓮藕和野生桑葉樹(百年古神樹)及其附著生長3個野生大靈芝、龍港月山老蟹眼野綠豆(黑豆)、洋港車乓笆磷印⒘港巖泉野生八月撐(炸)獼猴桃和野生茶葉樹、楓林五合野生板栗和野生山茶(油)樹、源堯治多角型野菱角、多粉型野蓮藕和野菱白、網湖五爪咀(光葉)野豇豆和金蓮苞(芡實)、網湖金湖野參和野蔥(胡蔥)、群生野r麻、野椿刁樹、綜合新塘網湖野湖蒿(蔞蒿)和野黃豆、野綠豆、野牡蒿、野芥菜(油菜)等。陽新獨特的古老野生近緣品種有2個:黃顙花果花紅和(野)柿子。

3.1.6 選育與其他品種。近些年來,陽新縣干群通過嫁接、單株選擇等方法或與省有關單位、院校合作而長期選育成的新品種有5個:陽新軍墾柑桔“新興雜柑”(愛緩28號)、陽新吳茱萸、陽新油茶、陽新金竹尖云霧茶、陽新浮屠山下華陽1號竹筍。其共同特點是產高質優,深受群眾歡迎。其他方面還有陽新有本地的地方品種和野生的綠肥、飼料、藥材類品種資源100余個。

3.2 建議

3.2.1 調查表格應科學設計。調查表格要切合縣情、科學設計。3年調查表中土地狀況、經濟狀況、受教育狀況不是設計者想象的有資料來源而好填。原來只有農民人均純收入統計,缺少人均收入的統計?!澳昃涤炅俊碧岱ú煌?,氣象部門只有“年總雨量”的數據資料。

3.2.2 上級加大支持力度。在普查旺季的專班、專車、專時、??詈弯浺艄P、攝像機、記錄、收集、登記等“四?!薄拔迮涮住北U蠁栴}及其“縣域兩套普查專班”等難度較大,應在再宣傳發動、爭取上級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和普查人員的刻苦工作下功夫。

3.2.3 植物檢索表發送基層。植物(作物)分類檢索表應作為作物普查必備工具下發基層或電腦信息傳遞給縣種子管理局“種子資料庫”網站。否則,無法填表。因資源復雜,原大學教科書無法查全,電腦無法進入高校圖書館查找。

3.2.4 制定精準扶貧品種規劃。利用縣域農作物當地農家品種資源優勢,制定精準扶貧品種規劃與實施方案。

3.2.5 完善種子法規建設。制定縣域《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以完善種子法律法規建設。在全國《種子法》《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的基礎上,省區級、地市級,特別是縣(市)級的法規建設與完善問題,應加快步伐,為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提供法律保障。

3.2.6 設立作物普查獎懲機制。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應設立“作物普查”獎懲機制,如作物重大資源“發現獎”“青年貢獻獎”“老年奉獻獎”或“特殊貢獻獎”;對工作失誤者進行批評教育、責任追責制;對纂改成果者進行行政記過、職稱警告處分等。

4 參考文獻

[1] 方達福.山丘湖區種植業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鄂東南貧困山區陽新縣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14(14):312-313.

[2] 黃石市統計局.黃石市統計年鑒(2006―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2015.

[3] 湖北省陽新縣縣志編纂委員會.陽新縣志[M].武漢:崇文書局(長江出版傳媒),1986-2005.

[4] 趙知維,方永陽,方向亮,等.桃樹流膠病與立地環境的關系[J].現代農業科技,2012(4):219.

[5] 方達福,方向亮,方永陽,等.鄂東南貧困山區陽新縣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3):629-632.

[6] 方向亮,董明鋒,方達福.關于完善湖北網湖濕地生態與農業生態建設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5(5):291-293.

篇8

關鍵詞:電子技術;實際應用

中圖分類號:F40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技術作為一門新興技術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逐漸成為了支撐現代科學技術大廈的重要基石之一,并在不同的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狀態中,電子行業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并逐步成為主流,彰顯著其自身的特色。電子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人們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更加的實際,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甚至可以說,沒有電子技術就不可能有當今高度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1、電子技術的相關簡述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子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技術門類逐步興起。電子技術是根據電子學的相關原理,并運用電子器件設計、制造的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門科學。它主要分為信息電子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兩大分支。并且,電子技術正朝著高頻化,模塊化,數字化及綠色化的方向發展。

在網絡與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子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它主要應用于汽車行業、電力行業、交通行業等。電子技術的應用,大大地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子技術起步較晚,但目前電子技術在我國各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發揮著重要的存在價值。

電子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電子技術在汽車的發動機電控系統,底盤電控系統,車身電控,汽車智能化等方面都有應用。在發動機電控系統方面,電子技術的應用已經延伸到直噴技術以及配氣相位控制領域,開始取代舊式的純機械式的和機械與電子混合的噴油裝置,使用電子控制噴油裝置,是汽車技能進一步優化。

安全性和穩定性是評價制動系統的兩個標準,而汽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是依靠驅動防滑控制系統及牽引力控制系統來保證。電控自動變速器的使用,將發動機的負荷、車子的速度、司機控制情況等種種數據,進行精密計算并做出進一步評析后,再對變速桿的位置進行智能的改變,使變速桿得到最佳的應用。與此同時,安全氣囊、燈光控制以及電子顯示儀表等設備正常啟動都需要電子技術的支持。只有應用好電子技術,才能使汽車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保證駕駛人員的安全出行。

2、電子技術在交通運輸的應用

電子技術的發展對道路交通的影響非常大,它在交通運輸上的應用,對改善交通阻塞現象以及減少交通違法行為的發生都很有作用,主要表現在智能交通系統和智能汽車的使用和完善方面。目前,電力電子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電氣化鐵道,牽引類電機傳動以及車輛之中的輔助電源也都無法離開電力電子技術。飛機、輪船,甚至是電梯,都需要電力電子技術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交通上的GPS 定位和導航、通過紅外方式的傳輸智能卡、交通信號控制、闖紅燈拍照等方面,也都有需要電子技術的應用。電子技術在交通運輸上的應用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縮短了所需的時間,還能對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做出重要貢獻。

3、電子技術在環保節能領域的應用

人類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由于對資源的濫用,對生態平衡及臭氧層造成了嚴重破壞,這不僅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還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這使得現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成為人類最大的呼聲。

多年來,由于社會都是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這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危機。然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提高,人們開始開發使用太陽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等干凈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而電子技術要真正發揮這些能源的巨大優勢上做出巨大貢獻。在風能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需使用風能機電系統,而風能機電系統又需運用多種技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子技術,可見電子技術在環保節能領域的重要性。同時,電子技術的使用已逐漸成為“環境殺手”——汽車節能減排的主要措施,這又是環保節能領域的一大貢獻。

4、電子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

電力系統中的電子技術又稱為電力電子技術,它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輸電能力、改善電能質量、降低損耗,還可以幫人們更有效地使用現有的電力資源,使他們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電子技術的應用,改善了發電機組多種設備的設計及運行特性,使它們更加簡單可靠,造價低廉。

在水力、風力發電方面,電子技術大大的提高了他們的有效功率,是他們相應的發電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電力電子技術也在電機調速、供電電源、電力較配電等方面已取得了廣泛的應用??傊?,在電力行業中,電子技術的應用還會越來越廣泛和深入,電子技術與電力行業的結合將推動電力行業的長久的進步和發展。

5、電子技術在國防事業的應用

電子技術在國防事業上的結合,產生了軍事電子技術這一概念,具體說來,軍事電子技術指的是在軍事系統和裝備中使用的電子技術,例如軍用電子元器件、軍用軟件、軍事電子材料等。電子技術的使用,大大地改進和提升了國防軍事裝備。

我國國防事業的穩定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國防電子企業的不斷發展,而國防電子企業則是以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優勢來迎合新國防軍革的需要。總之,電子技術的應用對于改進國防軍事裝備技術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代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也正推進軍事電子技術的高速進步,在未來,國防軍事裝備的改進和品種的創新中,電子技術將成為其中的關鍵技術。

6、電子技術在傳感器領域的應用

傳感器作為目前使用最廣的三大類器件,具有著新型、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點。應用電子技術研究的微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已逐步取代了傳統傳感器,它是一種新興的器件,尺寸很小,俗稱硅傳感器,是由兩塊芯片共同組成的,其中一塊芯片可自動檢測加速度,另一塊則是微傳感器和微處理器之間的接口電路。它體積小,可以實現規?;a,從而縮短設計周期,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將多功能集于一體,可以進行模糊邏輯運算和自動鑒別周圍的環境。在汽車方面上,未來的智能化集成傳感器的應用,不僅要可以提供用于檢測、放大和處理的信號,還具有高的抗電磁干擾的能力,給人們的安全與舒適上了一層保險。

7、結語

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普及,電子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這使得電子技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并逐步成為信息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重要環節和橋梁。電子技術對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它的應用滿足了人們的需求,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及其質量,促進著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無論對于我們的生活,還是在節能減排,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方面,電子技術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們無法知道未來的電子技術會發展到哪種境界,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在將來它在人類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定將越來越重。

參考文獻:

[1] 莊彥霞.汽車電子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趨勢淺析[J].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2009(2).

篇9

1動物福利

福利在英語字典中譯為material benefits, well being, welfare,這是一個經濟學名詞,原來主要用于企業管理中。動物福利不是動物權利,它包括動物的生命和健康,雖然各國的文字描述并不統一,但其實質都是指讓動物在比較康樂的狀態下生存,在無痛苦或盡量減少痛苦的狀態下死亡。

在1976年美國人休斯提出了動物福利這一概念,這是指農場飼養中的動物與其環境協調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狀態,在詳細描述中,休斯將動物的福利定義為兩種,包括生理福利和心理福利。而現今國際上所公認五大自由也是這兩種福利的體現。

首先生理福利在五大自由的體現即在食物上享有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環境應該舒適的自由;同時應享有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威脅的自由。這三者都是動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三者的滿足是保持動物生理健康的保障。其中不受饑渴的自由,即飼養人員在飼養時或者相關人員在進行與動物相關活動時都應及時補充動物所需的飼料和飲水瓶中的水,不使其感受到饑餓或者干渴;其二,享有生活舒適的自由,即相關人員應該為動物提供舒適衛生,符合其生理特點的生活環境;其三應享有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威肋、的自由。這是基于前兩者的基礎上,盡量為動物提供干凈整潔的環境,減少疾病產生的可能性,同時如果動物感染疾病,相關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減少動物所感受到的痛苦。而相較于生理福利,動物的心理福利難以用儀器來測量,更不用說使用具體的指標進行評測。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與動物之間并沒有有效而直接的交流溝通渠道,換句話說就是人類不可能理解動物的真實想法和確切需求,因此在動物心理福利的評判上加入了大量人類的主觀評測。目前,心理福利在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后總結認為動物應享有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同時應享有表達天性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表示在飼養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愛護動物,不得隨意毆打、虐待動物,或者在工作活動中應盡量注意舉止行動,不得發出極大聲響驚嚇到動物,尤其是像豚鼠之類的實驗動物,極易受遭到驚嚇,更應該小心。另一點是各種動物都具有各自的天性,如猴有攀爬的天性,鳥有飛翔的天性,當然完全滿足其天性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在盡可能的范圍內改善他們生存的空間和環境以滿足它們的天性;同時要兼顧不同動物的習性,例如拿走一只母雞的產蛋箱,會使它感到痛苦悲傷,但對于一頭閹牛或一只母羊卻不會有同樣的問題。以上所描述的這些都是動物福利的體現。

2實驗動物福利

2. 1實驗動物要了解實驗動物福利,首先我們需

要來了解什么是實驗動物?它與一般動物有何區別? 由歐洲共同體于1986年的《關于使各成員國有關用于實驗和其他科學目的的動物的保護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接近的理事會指令》中第2條定義實驗動物,是指己經應用于實驗或者將要應用于實驗的動物。我國原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于1988年制定并頒布的《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中則明確規定該條例中提到的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在其后出版的一些實驗動物學教材中也沿用了這一定義。在2004年修訂的《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第2條將實驗動物定義為經人工飼養、繁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及寄生蟲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的,應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和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對三者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對實驗動物定義是漸進的細化,同時我們從定義可以看出實驗動物與其他動物存在明顯的區別。其一:實驗動物的來源。它是由人工培育且具有比較明確的遺傳背景和清楚的來源,不同于一般野生動物是在自然中生育成長的;其二:它本身攜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是受到控制的,這與家禽家畜或者其他觀賞動物,伴侶動物也是不一樣的;其三:它的存在目的。比如伴侶動物是以供玩賞、陪伴之目的而飼養的動物,農場動物則以為人類提供肉質產品及食物為目的,實驗動物則是為了生命科學的發展及人類健康的目的而應用于科學研究、教學、生產和檢定以及其他科學實驗的動物。

綜上所述,實驗動物與其他各種動物都是存在極大差別的,從它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被人類的活動所影響和掌控,它的存活完全依賴于人類,不管是日常的活動和生存環境還是最終的死亡,它存在的價值就是完完全全的貢獻于人類。它的生存環境是受到控制,要求非常嚴格的?;A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實驗室溫度、濕度、光照度、噪聲、氨濃度、送風次數等,這些因素更是直接影響到實驗動物的生理節律,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從而間接地影響到進行科學實驗所獲得數據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為實驗動物創造舒適,盡力滿足它們需求的環境條件,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因為環境因素而造成科學實驗不必要的誤差,減少個體差異性;一方面也是出于人類文明,公共道德的考慮,實驗動物作為人類的替身,為人類醫藥健康事業獻身,我們也應該提倡保護他們的福利。

2. 2實驗動物禍利由上文內容可知,實驗動物也屬于動物,只是在某些方面區別于其他動物,因此,實驗動物福利也包括上述所說到的動物福利。同時在動物福利的基礎上,實驗動物福利還需要遵循3R原則。這一原則由動物學家Russell和微生物學家Burch于1959年提出,現已逐漸被廣大實驗動物飼養及實驗人員接受及廣泛應用,3R原則具體即替代(replacement)、減少(Reduction)和優化(Refinement)。替代是指盡量使用無知覺的實驗材料代替活體動物,或者使用低等動物代替高等動物進行試驗的科學方法,而現在比較先進的做法是編寫程序,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模擬實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實驗動物福利的一種解放;減少即指在科學研究中進行在動物實驗時,使用比較少量的動物來獲取同樣多的試驗數據或者使用一定數量的動物盡量獲得更多的試驗數據的科學方法;優化則是指在進行實驗設計時實驗方案及指標選取的優化,以及實驗過程中實驗技能和實驗條件的優化,如今這一原則己獲得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認同,這一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而在2005年,美國芝加哥的倫理化研究國際基金會還在3R的基礎上提出了4R原則,增加了Responsibility(即責任)作為第4個原則,要求人們在生物學實驗中增強倫理觀念,呼吁實驗者對人類和動物都要有責任感。

實驗動物作為自然界中存在的獨立個體,是與人類一樣具有個體的自由的,當人類將實驗動物用于科學實驗中的時候,其前提其實是己經剝奪了動物的個體自由權利,因此,我們在與之接觸過程中更應盡可能的為他們創造環境,保護其應享有的福利。

3動物福利現狀

3. 1國外動物福利發展自1822年(Martins act an act to prevent the cruel and improper treatment of cattie《防止殘酷和不良對待牲畜法》又被稱為《馬丁法案》的有關動物福利的法律頒布至今,歐美等國己經在動物福利保護的道路上走過了一百多年,相關的法律法規相對來說己經比較完善,如英國在頒布《馬丁法案》后于1849年,頒布了《防止虐待動物法》。該法規定,任何人如果對動物進行毆打、不良對待、過分使用、虐待或酷刑折磨,或者致使上述行為發生,均屬犯罪行為。均將受到罰款。另外,法律還規定了執法當局從此有權對此類行為進行指控、起訴。直到1850年以后,動物福利的法律開始關注用于科學實驗的動物身上,于是,在1876年英國議會通過了《防止動物虐待法》。到了191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著名的《動物保護法》(Protection of animals act)。該法將英倫三島當時和之前的各個防止虐待動物的法規進行了整理和補充。2005年,英國議會提出了新的《動物福利法》( Animal welfare act)草案,取代了《動物保護法》,這部法律在2006年年底通過,并于2007年4月6日正式生效。美國在動物福利保護這方面也走在前沿,1963年,美國頒布了《實驗動物使用和飼養管理指南》,這是最早的關于實驗動物福利的指南,到1966年,美國頒布了《動物福利法》,這是最早的一部與實驗動物管理有關的法律,并在1970年、1976年、1985年和1990年先后四次對《動物福利法》進行修訂,后又頒布了《飼養管理和使用脊椎動物在檢驗、研究和教育中的法規》,所有部門都要遵守這一法規。其他如日本、加拿大等國家也相繼出臺相關法律,保護動物及實驗動物福利。

3.2國內動物福利發展我國引入動物福利理念時間較晚,無論是科技條件方面還是在觀念方面都與國際上存在較大差距,動物福利制度建設并不十分完善,但我們仍在繼續努力。雖然沒有專門的法律對動物福利進行規范,但我國在1988年出臺了《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對實驗動物的飼養、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在2001年對其進行修改,并首次將動物福利寫入法規。1997年,3R原則首次出現在《關于九五期間實驗動物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其它頒布的條例法規有《實驗動物質量管理辦法》《實驗動物許可證管理方法(試行)》等,都提到了動物福利與動物倫理,開始逐步加強對實驗動物管理。2006年9月3日,我國了《關于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這讓我國動物福利立法又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性實驗動物管理法規條例都將動物福利的內容增加了進去,如2005年實施的《北京市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中就明確規定,任何從事實驗動物工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維護動物福利,保障生物安全;從事動物實驗的人員應遵循替代、減少和優化的原則來進行實驗設計,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實驗動物。同年《湖北省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修訂后,就明確做出規定,實驗者應當為動物創造良好的生存條件。2008年《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將實驗動物科普與福利單列為一章,這在國內還是首次,這也充分說明了實驗動物福利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受重視性。2010年10月1日起實行的《廣東省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中也特別提到了實驗動物福利,包括進行替代,減少以及優化實驗設計,實驗中,對實驗動物進行麻醉及最后實行安死術。

而在我國的其他地區,如臺灣,動物福利制度己經比較接近國際化。在1990年時臺灣夏良宙學者就提出,動物福利可以簡述為:善待活著的動物,減少死亡的痛苦,同時在臺灣還設有專門的動物福利組織以及網站,在 1998年制定《動物保護法》,2000年1月19日頒布了《動物保護法實施細則》,其中都有相關于實驗動物福利保護方面的內容。而在2004年修訂的《動物保護法》,對動物保護以及福利進一步做了比較翔實的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回歸后于1999年,頒布了《香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之后香港特別行政區又針對實驗動物頒布了《實驗動物照料與使用守則》。

目前我國除了臺灣其他地區并未出臺明確保護動物福利的法律。雖然現有《野生動物保護法》,但該法僅限于保護珍稀動物,普通的野生動物以及圈養動物并不在它的保護范圍之內,而且該法律對傷害野生動物行為的規定也非常少,更多的是針對非法獲取野生動物用以盈利行為的制裁和懲罰。因此我國目前應借鑒其他歐美大國的動物福利立法經驗,盡早出臺明確性的動物福利法。

篇10

1.逆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逆工業化是指由于本地制造業/工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連續下降,而導致工廠企業紛紛破產、倒閉、外遷或轉行的一系列工業衰退的浪潮②。逆工業化帶來的產業結構轉型對城市空間的影響最直接。生產性建筑聚集的經典型工業區在轉型過程中,空置建筑存量大大增加,同時,廢棄建筑下的土地往往因重工業污染而無法直接開發,也成為城市中長期閑置的土地。工業社會模式中對原料資源、廠房、機器、設備、專業的熟練工人的依賴使得工業生產與其在城市中的區位的關系較為牢固。而在第三產業主導的后工業城市中,服務業增長會導致城市之間競爭關系的加劇。服務業的基本要素是合適的辦公空間與輕體力勞動者,輕體力勞動使女性在勞動者的比例快速增加。這兩項基本要素的地理分布更廣泛,因此服務業企業具有更大的區位選擇自由度,這就導致城市當局為了吸引主要服務業雇傭者而展開競爭。哈維的“城市企業主義”(CityEntrepreneurialism)理論③指出政府從“管理主義”轉化為“企業主義”。這一轉變突出表現在城市變得像企業一樣,也需要“營銷”(marketing),而城市的空間環境與意象成為競爭中的重要資源(Harvey,1989)。改善空置工業區破敗的建筑、對污染土地的生態型修復、利用大型事件來宣傳城市形象,是爭取大公司落戶某一地區的基本措施。這種“逆工業化”過程中工業建筑的轉型與其土地的區位關系,成為解讀西方工業建筑遺產保護再利用實踐經驗和教訓的決定性因素。2.內城問題(InnerCityProblem)內城問題對應于西方后工業化時代的郊區化問題。

二戰后,由于工業結構從傳統工業轉向高科技工業,交通工具的改進、個人稅收政策的差異、中心城區居住環境質量的日益下降、就業機會的不均等各種原因促使居住在大城市的居民由中心城區遷移至城鎮或城市邊緣地帶的小城鎮。以英國為例,英國私人小汽車擁有量約占70%,地鐵交通發達,英國個人所得稅納稅原則是大城市高、小城市低,這一系列政策使英國主要中心城市的經濟發展出現了緩慢下滑的態勢④。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以后,這種滑坡趨勢愈來愈明顯。內城問題的復雜性還表現在青年的高失業率引發的城市騷亂,在失業率最高的街區,少數族裔與警察間的沖突極易成為騷亂的導火索。2011年8月引發的倫敦騷亂之火蔓延至利物浦、曼徹斯特、利茲、伯明翰等傳統工業城市,而這一景象在30年前的1981年也曾上演過。3.縮減的城市(ShrinkingCities)“縮減的城市”這一概念是指那些曾在工業化時期人口膨脹而現在正經歷人口流出的城市,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工業化時期的“膨脹的城鎮”(boomtowns)或新興城鎮。造成城市人口持續減少有多種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如依賴能源開采的城市出現資源枯竭的跡象,典型如德國魯爾地區城市群;也有經濟原因,如制造業結構升級或者港口運輸的集裝箱化都會使原有城市較低層次的工作崗位大量流失,典型如美國“銹帶”城市(rustbelt);政治原因也非常關鍵,如在東、西德統一之后,大量人口前往西部發達地區工作,造成東部許多城市人口驟降;最后還有戰爭因素造成的人口驟減,如伊拉克等中東國家的一系列城市⑤?!翱s減城市”面臨的關鍵問題在于就業崗位的減少引發的人口凈流出,并且當持續性的人口流出造成預期城市吸引力的下降,從而使城市陷入實際吸引投資能力減弱、實際工作崗位減少、人口(尤其是青年人口)進一步流出的惡性循環之中。在典型的“縮減城市”中,原本按人口比例配制的各類設施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長期空置的各類建筑破敗失修,城市形象一落千丈。但歐美地區的“城市縮減”原因絕大多數是因為后工業時代的制造業轉移,如曼徹斯特、利物浦、巴爾的摩、匹茲堡、底特律、埃森、多特蒙德、萊比錫、開姆尼茲(Chemnitz)等。這些昔日工業重鎮都留下了豐富的工業遺產,其中建筑類遺產對城市景觀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這些城市工業建筑遺產保護的實踐中,必須首先認識到其“縮減”的社會語境。

作為一處通向愛爾蘭和威爾士的港口,利物浦始建于1207年。但由于默西河(RiverMersey)潮汐起伏過大,也沒有適合船只錨固的設施,在18世紀之前,利物浦的航運地位并不高。1715年第一座商業用的濕船塢(WetDock),即利物浦老船塢(OldDock)修建成功之后,利物浦的航運業開始逐步增長。至18世紀末期,默西河沿岸又建造了5處封閉式船塢,這一時期奴隸貿易的增長⑥,使利物浦迅速成為當時最大的國際性港口城市之一。大西洋貨運的繁榮使通往大西洋的默西河的兩岸逐漸成為碼頭與倉儲的首選之地。為了滿足更多的貨運要求,利物浦市政府從19世紀中葉開始在默西河沿岸進行大規模的港口設施改造工程,以阿爾伯特船塢為核心的南碼頭區與以斯坦利船塢為核心的北碼頭區分別從港口管理局大樓向兩側展開,成為利物浦濱水界面中最重要的建筑群。19世紀末,在利物浦的默西河東岸形成了綿延約10km、占地150hm2的封閉式船塢群⑦(圖略),并有一條專用的鐵路線連接各大船塢。20世紀20年代之后,航運業的發展使船只尺度大大超過了19世紀建造的船塢的容量,許多早期建造的船塢僅僅保留倉儲用途。二戰期間,利物浦作為跨大西洋的戰場中心,默西河沿岸的船塢功能又恢復活躍。利物浦曾遭到80多次空襲,其中1941年5月的閃電戰使許多船塢建筑遭到破壞甚至被炸毀,城市內部的破壞也非常嚴重。1.阿爾伯特船塢地區簡述南碼頭區中最重要的阿爾伯特船塢地區(AlbertDockArea)包括坎寧船塢(CanningDock)、阿爾伯特船塢(AlbertDock)、鹽倉船塢(SalthouseDock)、沃平港池及船塢(WappingBasin&Dock)、公爵船塢(Duke'sDock)等6組圍堰式船塢(圖略)。今天的阿爾伯特船塢地區的碼頭設施與倉儲建筑主要成形于19世紀40~60年代,其中由于試驗了非木結構承重的方式,磚石與鑄鐵建成的阿爾伯特船塢和倉庫一起開創了防火功能的封閉式船塢之先河。阿爾伯特船塢保護區內幾乎所有的船塢工程都是由時任默西船塢碼頭管理局(MerseyDocksandHarbourBoard,MDHB)總工程師的杰西•哈特里(JesseHartley,1780~1860)建造或經其手改擴建的,只有阿爾伯特船塢的交通管理樓是由哈德維克⑧(PhilipHardwick,1792~1870)設計的(表1)。阿爾伯特船塢地區自二戰結束之后逐步失去原有功能,下文將1952年阿爾伯特船塢被列為I級登錄建筑作為其保護與再生的起點,并將其之后的60年的發展過程分為衰敗停滯、實踐嘗試、保護再生、再生促進四個階段,通過對其社會經濟狀況、遺產保護意識、城市再生政策三方面,研究其保護與再生的歷史語境與實踐的關系。2.長期縮減的社會經濟語境二戰后最初的20年內,英國的整體經濟雖然仍保持著一定的增長,但制造業的區位轉移非常顯著,從原本依靠內城的貨運鐵路或水運碼頭等基礎設施,轉移到高速公路周邊地區。二戰后利物浦大力重建炸毀的城區,也引入了一些大型的制造企業,但作為主要經濟支柱的航運業務逐步受到新興的集裝箱業務的威脅。20世紀70年代英國開始陷入經濟滯脹時期。保守黨希思(EdwardHeath)政府(1970~1974)無力扭轉英國的經濟頹勢,英鎊不斷貶值,社會動蕩不定,頻頻處于“緊急狀態”(StateofEmergency)。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后,為了節省能源,工廠只能實行每周3天工作制,經濟進一步下滑。在這持續的衰退過程中,以航運業為支柱產業的利物浦以及接壤的棉紡織之城—大曼徹斯特地區失業率逐漸增加。具體對于默西河畔的利物浦碼頭地區而言,大規模的集裝箱化使默西河港務公司在1956~1958年陸續裁掉了1500個工作崗位。經濟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明顯下滑,1961~1971年,整個默西塞德地區失去了76000個制造業崗位,其中利物浦占到90%。港務公司則在1960~1965年裁掉10000名碼頭工作人員。70年代國際航運業的全面集裝箱化使利物浦的傳統式船塢完全失去了競爭力,港務公司興建了適應集裝箱貨運的西福斯碼頭(SeaforthDock),并在1972年將南岸碼頭全部關閉,北岸的碼頭到80年代初陸續關閉。在失業率開始增加的同時,20世紀60年代的“新城運動”與相應的“貧民窟清拆”(SlumClearanceProgram)的背景下,大量城內居民轉移到的新建城鎮中,利物浦的內城人口迅速下降。整個南片區碼頭關閉后,大量生產廠家為了更接近中心地區,陸續關閉利物浦的分廠。整個利物浦持續上升的失業率在20世紀80年初期達到最高的20%,而城內土地約有15%處于空置或廢棄的狀態,位列全英國所有城市第一。

內城南區失業率更是高達40%⑨,利物浦內城地區的失業問題帶來的稅收不足、城市基礎設施衰敗等經濟問題,引發了嚴重的社會矛盾。利物浦的內城問題沉疴難起,非一時能治。1981年7月,利物浦Toxteth地區因黑人青年長期不滿警察執法,在一次沖突后引發了騷亂。Toxteth地區靠近碼頭,也是利物浦失業率最高的內城區。這次騷亂之前,布里斯托(Bristol)、布瑞斯頓(Brixton)、漢茲沃斯(Handsworth)等其他港口行業與制造業衰退都很嚴重的地區也陸續發生過騷亂,其源頭都是經濟衰退與結構轉變引發的高失業率問題。在這持續近30年的衰退過程中,英國對工業時代建筑遺產的態度也逐步發生轉變。3.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觀念的語境轉換(1)工業建筑遺產價值認知英國從1950年開始正式實行“登錄建筑”制度(ListedBuildings),主要以歷史年代久遠和建筑學價值為判定標準,但是仍然有許多重要的歷史建筑因大規模的城市重建運動被拆除。在這一過程中,原先被視作并不重要的維多利亞時期(VictoriaPeriod)的建筑逐漸受到建筑史研究和遺產保護人士的重視。活躍的建筑保護人士貝杰明⑩、佩伏斯納等于1958年成立了“維多利亞協會”(VictorianSociety),抵抗拆除該時期建筑的壓力。隨著建筑環境整體保護意識的發展,1967年英國通過《城市文明法案》(CivicAmenitiesAct,1967),提出設定“保護區”(ConservationArea)來保護有特殊建筑藝術價值和歷史特征的地區。與登錄建筑不同“,保護區”的指定工作一般是由地方政府進行。1974年開始,保護區內的“非登錄”建筑的拆除也需要取得特殊的許可。保護工業革命時期的建筑遺產的呼聲經過尤斯頓火車站拱門保留的爭議也使“工業考古學”從少數研究者的興趣成為考古專業人士以及各類遺產保護愛好者的共同關注點。英國考古理事會(CouncilforBritishArchaeology,CBA)于1963年開始了“工業文物全國普查”(NationalIndustrialMonumentSurvey,NIMS),為了鑒別在普查中值得保存和保護的重要文物,CBA于1967年成立專門“工業文物委員會”。以此為契機,英國官方的文物記錄機構—皇家歷史文物委員會(RoyalCommissionstheHistoricalMonumentsofEngland,RCHME)也進入了工業考古的領域,標志著英國官方學術機構也已認可工業考古學這一新領域。(2)工業建筑遺產價值利用盡管得到了眾多關注,但實際上由于工業建筑遺產保護的難點在于經濟問題,仍然有大量有價值的建筑遺產被業主和開發機構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盡管手續繁瑣,還是有相當數量的登錄建筑被合法地拆除。20世紀60~70年代,盡管美國已經出現了許多對工業建筑進行空間再利用的嘗試,但是英國對工業建筑遺產保護的方式仍然較為單一,多作為各種類型的博物館,且通常都是自負盈虧的獨立博物館(IndependentMuseum)。標志英國工業革命和工業遺產保護先驅地位的鐵橋峽谷博物館于1973年正式開放,并成立了英國工業考古協會(AssociationforIndustrialArcheology,AIA),同年又在博物館內舉辦第一屆國際工業文物大會(FICCIM),英國工業建筑遺產保護的重要性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1975年被指定為歐洲建筑遺產年(YearofEuropeanArchitecturalHeritage,YEAH),并且通過了《阿姆斯特丹宣言》,這一年的各種大眾宣傳活動也進一步推動了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工作。英國也成立了更多的保護組織,例如以“保存受到拆除威脅的歷史建筑”為訴求的SAVE即成立于該年。SAVE通過各種媒介,如圖片展覽、廣播節目、報章、宣傳單和各種出版物來發起保護某一受到拆除威脅的建筑。其對工業建筑遺產的關注,也始于首次的遺產年展“HeritageYearToll”。在“遺產年”這一盛事之中,失去屋頂而損毀嚴重的阿爾伯特船塢的照片提醒著人們,作為最大的工業建筑遺產的落魄處境與未知的將來。1979年SAVE舉辦的“撒旦的磨坊”(SatanicMills)展覽則聚焦更廣闊的奔寧山脈地區(thePennies)失去用途的大量的棉紡織廠,并試圖通過借鑒美國的商業再開發經驗來推動工業建筑遺產利用的多元思路。英國《建筑師學刊》(Architects’Journal)1978~1979年出版專題性系列研究—工業的修繕(IndustrialRehabilitation),探討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利用多余的工業建筑空間為初創階段的小型企業的實踐經驗,其主要理論吸取了當時在美國已經較為成熟的“再利用建筑不僅是好主意”(ReusingBuildingsisnotjustaniceidea)以及“保存亦生意”(Preservationmeansbusiness)的理念。此系列專題經過整理,于1984年出版《工業建筑修繕:利用多余建筑服務小型企業》,指出當時英國經濟活力依靠小型企業發展的背景下,再利用歷史建筑在社區經濟更新中的重要意義,分析在具體實例中的修繕與新建的成本比較,強調修繕再利用的經濟優勢。(3)遺產引導城市再生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工業建筑的保存與再利用出現了更多元的形態。一方面是順應政府培育中小企業的號召,工業建筑單體進行修繕再利用的數量大為增加;另一方面,歷史城市的工業地區再生的現實問題需要更寬廣的思路。對于當時英國大量尚未找到合適用途的工業建筑遺產,SAVE的主要成員通過概念設計的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的方案研究,于1990年出版了《光明的未來—工業建筑的再利用》一書,分析英國工業建筑遺產的問題,并簡單回顧過往保護的主要成就,指出在英國已經出現了新型開發商,能夠認識到工業建筑的優勢與價值。由查爾斯王子創辦的“通過遺產的再生”(RegenerationThroughHeritage)的基金,也資助了大量小規模的工業建筑遺產改造。作為管理英國建筑遺產的最高機構,英國遺產局(EnglishHeritage)也非常支持“遺產引導再生”的理念—恰當再利用建筑遺產的作用如同針灸一樣,能有效刺激這些地區的發展,以遺產項目來提高區域的辨識度(Identity),改變該區域在公眾認識中的負面形象,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進一步改變區域其他建筑的窘況。4.再生過程中城市公共政策概述針對大量城市“縮減”的社會經濟情況,英國政府和地方議會都提出相應的政策對應,具體而言,可以分成“城市發展公司”模式之前、之后兩大歷史階段。這一理念是撒切爾政府推行以貨幣主義和供應學派為指導的新經濟政策的產物。撒切爾政府強調市場需求和私營經濟的作用,強調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城市再生中的作用。(1)城市發展公司(UDC)之前的嘗試(1950~1981)這一階段的城市政策仍然以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為主,從美國引入的城市更新(urbanrenewal)概念側重于對特定地區的社會改造。對于碼頭濱水地區,雖然已經意識到其衰落的問題,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再開發計劃,如1968年英國政府的“城市計劃”(UrbanProgramm),但政策的焦點在于提供住宅與基礎設施的更新,例如1969年開始劃定“普遍改善區”(GeneralImprovementAreas,GIAs),集中增加原先建筑中缺少的設施及改善保溫措施。20世紀70年代末期,英國中央政府開始了一系列的內城政策。在工黨政府執政時期的《1977年城市白皮書—內城政策(》The1977UrbanWhitePaper:PolicyfortheInnerCity)提出了衰落的內城地區的復興政策(revival),并依據這一政策,成立了中央與諸多地方城市的內城協作機制(InnerCityPartnership,ICP),利物浦也包括其中。經過激烈的辯論后,議會隨后制定了針對這類地區的專門法案《內城地區法案》(InnerUrbanAreasAct,1978)。1979年保守黨的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后,開始推行一系列更為強勢的城市復興政策。1980年的《規劃與土地法》(PlanningandLandAct,1980)提出關于“城市發展區”(UrbanDevelopmentArea)的再生計劃“:使土地與房屋得到有效使用,鼓勵發展現有產業和新產業、商業,創造一個具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房和社會基本設施,以鼓勵人們在此居住和工作。”這一政策為后續的城市再開發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礎。(2)城市發展公司時期的政策(1981~1998)以1980年的《規劃與土地法》為基礎,英國環境部(DepartmentofEnvironment,DoE)在1981年提出了建立超越地方政府權限的城市開發公司的計劃,首批試點就選取了以利物浦為主的默西賽德(Merseyside)和倫敦濱水區(LondonDockLands)兩處,成立城市發展集團(UrbanDevelopmentCorporations,UDC),以加強內城工業建筑的再利用及其相關區域的振興。根據比較分析,Adcock認為城市發展公司(UDC)與之前的內城協作機制(ICP)相比,擁有更多的自,具體表現在以下四方面:迅速和高效的直線性組織機構;中央政府的融資與撥款;通過購買或資產交托令(VestingOder)得到無約束條件的土地所有權;在尊重地區既有規劃的前提下擁有開發過程中的規劃管理控制權。為促進歷史工業建筑的再利用,撒切爾政府(1987)頒布的《使用類別規則》為便于工業建筑再利用,規定在保護區(conservationarea)內的建筑用途從ClassB2(一般工業)或者ClassB8(儲藏)轉變為ClassB1(商業)不需要規劃許可,這一文件為工業建筑遺產的重新利用大開方便之門。這些再利用實踐的前提條件當然是沒有噪音、振動、氣味、煙霧、煤灰、粉塵、灰塵、沙礫等各種污染要素。因此,工業建筑再利用的用途集中在文化設施、商業和居住幾大類型。5.阿爾伯特船塢保護與再生的具體實踐(1)衰敗停滯期(1952~1972)基于其在利物浦城市發展中的貢獻以及杰出的建筑學水準,1950年建筑登錄工作伊始,阿爾伯特船塢的遺產身份就很快得到了認定。A~E倉庫群在1952年成為最高級別的I級登錄建筑(表略),利物浦大學建筑學院也在1960年對船塢的建筑結構進行了測繪。但由于航運業的蕭條與利物浦市政府的經濟大規模衰退,對于在戰爭中被炸毀的阿爾伯特船塢A區的屋頂層和北墻,一直都沒有修復。與當時遺產保護人士與建筑史學者對工業建筑遺產的認識相反,作為阿爾伯特船塢的業主,默西船塢碼頭管理局(MerseyDocksandHarbourBoard,MDHB)因連年虧損基本上放棄了這組歷史建筑,任其衰落,只想著將船塢整體拆除,然后將土地出售。管理局為此積極與地產公司溝通,討論各種開發計劃。最初的一輪計劃是在1969年,以OldhamEstate地產公司為合作方,提出將這一地區開發為“迷你城”(MiniCity),一個集辦公、旅館、餐廳、酒吧、地下停車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大型項目。這一規劃方案遭遇了保護人士大規模的反對浪潮,因而沒有得到利物浦政府的批準。管理局并沒有放棄拆除的決心,與OldhamEstate又提出了第二輪開發量較小的“濱水城”(AquariusCity)計劃,其中包括一座44層高的摩天樓,也遭到大規模反對。1971年碼頭管理局本身的財務狀況幾近破產,該計劃最終流產,OldhamEstate也終止了投資意向。(2)實踐嘗試期(1972~1981)1972年南碼頭地區中的船塢全面關閉,之后各方提出了關于阿爾伯特船塢不同的計劃,這些計劃中較為成熟可行的是將其改造為利物浦工學院(LiverpoolPolytechnic),但也沒有獲得批準。1974年,默西塞德郡議會(MerseysideCountyCouncil,MCC)成立,這是一個超越原有地方政府利益之爭、協調默西河流域各城區的更高級別的機構,宣布將南邊諸船塢的再開發計劃列為最重要的議程,并通過與船塢局的長期協商,于1979年達成協議??ぷh會與另一家地產公司GeraldZismanAssociates(GZA)集團著手新一輪開發設計。1981年1月,GZA集團的改造方案因計劃填埋阿爾伯特船塢和鹽倉船塢中的水面用以作為展覽場地和停車場,而申請登錄建筑改造許可(ListedBuildingConsent))。

眾多建筑保護團體反對填塢計劃,發起了公開聽證會以反對GZA集團發展計劃的繼續推進,國務大臣拒絕發放改造許可。GZA集團也因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因此在年底最終失去了優先開發權(表略)。盡管業主已經放棄日常維護,但法規層面的保護認定工作一直在持續。1976年11月阿爾伯特船塢與周邊的坎寧船塢、鹽倉船塢等一起被利物浦市政府劃為阿爾伯特船塢保護區(AlbertDockConservationArea)。長期疏于管理和維護,在數十年的規劃爭議中默西河沿岸的許多封閉式船塢破敗不堪。1961年英國《建筑史學報》的測繪圖與照片顯示,阿爾伯特船塢的水面依然可以停泊小型船只(圖略),而根據1980年左右的圖片(圖略),阿爾伯特船塢與周圍的坎寧船塢、坎寧船塢內圍合的水體全部淤塞,步行與車轍的痕跡明顯可見。船塢周邊的倉庫建筑的窗戶破損嚴重,除了A區部分被炸毀的屋頂之外,其他的屋頂也損毀嚴重。(3)保護再生期(1981~1998)1981年3月成立的默西賽德郡城市發展公司(MerseysideDevelopmentCorporation,MDC)正是這一時代背景的產物,其開發管理范圍包括默西河東岸的利物浦南碼頭地區和西岸的威拉爾(Wirral)市的碼頭地區。通過資產交托令,MDC從港口管理局建成之初就得到南碼頭地區的全部土地,率先開始了這一地區的再生計劃,其中阿爾伯特船塢保護區的修繕與再利用則作為旗艦項目,也被視為利物浦城市再生的新起點。1982年5月,MDC正式得到了阿爾伯特、坎寧、鹽倉船塢地區完全的產權,阿爾伯特船塢保護區的再生終于在MDC的推動下迅速開始了實質性的進展。1983年,以MDC主導的阿爾伯特船塢修繕工程正式開始,首先需要將封閉式船塢內的淤泥清理干凈,并修復船塢的閘門,使其與默西河保持流通。9月地產公司Arrowcroft集團與MDC簽訂150年的租約,并成立阿爾伯特船塢公司(AlbertDockCompany)以負責船塢再開發。Arrowcroft集團負責所有的建筑室內改造和碼頭區域的工程,并且負責除了航海博物館項目之外所有出租項目的合同與監管任務。MDC計劃出資925萬英鎊用于基礎設施改造,包括新的船閘門和場地的景觀整治。此外,由于改造為博物館是英國工業遺產保護中的常見做法,MDC認為阿爾伯特船塢地區也應當引入重量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一方面,利物浦市議會與MDC將航海博物館從之前的館址遷入阿爾伯特船塢中,另一方面,MDC也與泰特藝術集團積極洽談開設藝術館的可行性,最終成立了泰特利物浦分館(TateLiverpool),由著名的建筑師斯特林(JamesSterling,1926~1992)進行改造設計。第一階段的重點是D和E區倉儲建筑和船塢交管辦公樓的修繕工程,以準備接待1984年8月舉行的跨大西洋高桅帆船拉力賽(TallShipsRace)。船塢的D區一層局部改造為航海博物館(MerseysideMaritimeMuseum),為配合帆船拉力賽。Arrowcroft集團委托Franklin/StaffordPartnership建筑事務所進行修繕設計,具體包括完全修繕倉儲建筑的外立面,整體更換屋頂,使其恢復原來的輪廓,內部也有很多改動以適應新的功能。作為重要的I級登錄建筑,船塢的保護修繕必須依據以下六大原則:保存1846年的平面;保存屋頂形狀和色彩;修繕/替換二層及以上的窗戶;開放凹形的底層空間;清洗/修繕磚砌體;保存鑄鐵結構和其他鑄鐵制品。1984年的帆船賽事使阿爾伯特船塢重新引起西方世界的關注。之后阿爾伯特船塢仍然持續進行修繕與改造工作,以適應各種新的使用功能。1988年5月24日,阿爾伯特船塢正式重開,查爾斯王子為泰特利物浦美術館工程奠基和阿爾伯特船塢的重生一起揭幕。阿爾伯特船塢的文化旅游功能隨著“甲殼蟲樂隊故事”紀念館(Beatles’StoryMuseum)的開放(1990)、泰特利物浦美術館的對外開放(1992)逐漸確立。雖然與城市中心的交通被船塢特有的圍墻所阻隔,可達性欠佳,但阿爾伯特船塢的衰敗印象已經完全改觀。此外格林納達電視臺(GranadaTV)入住船塢,電視臺每天的戶外天氣播報的位置就在船塢內部,這也大大促進了阿爾伯特船塢的形象營銷。1998年,泰特利物浦二期擴建完成。MDC也正式完成使命,于同年解散。MDC累計創造了22155個就業崗位,吸引了6.98億英鎊的私人資金。(4)再生促進期(1998~2008)1998年之后,阿爾伯特船塢仍然得到繼續的精心修繕,并不斷調整內部功能,以符合其文化旅游休閑綜合體的定位。2003年全部空間都得到了再利用,底層的功能以紀念品零售、餐飲、酒吧為主,除去幾家已有的大型文化設施—泰特利物浦分館、航海博物館,又增加了國際奴隸制度博物館(InternationalSlaveryMuseum),二層則為辦公和兩家不同標準的酒店。2007年,阿爾伯特船塢管理公司又開始新一能調整,將餐飲、酒吧的比例增加,以區別與其他市中心的零售為主的功能定位。而隨著遺產保護意識的增長,2003年利物浦市政府將阿爾伯特船塢保護范圍從原先的3個船塢地塊(坎寧-阿爾伯特-鹽倉船塢)擴大為包含公爵船塢和沃平船塢的新保護區范圍。此次擴大正是為了利物浦將其歷史船塢系統與商業中心地區等6個主要歷史街區一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項目(圖略)。2003年,利物浦擊敗了伯明翰、卡迪夫、紐卡斯爾、牛津和布里斯托等競爭對手,當選2008年的“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CulturalCapital)。2004年利物浦的“航海商貿城(Maritime-Merchant)”歷史地區又被評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正是其“最大、最為完整的歷史船塢體系”成為英國在最具有世界影響力時期作為杰出商業港口城市的完美佐證。經過多年的“遺產引導城市再生”的實踐,利物浦的城市形象終于從負面之中重生,阿爾伯特船塢的旗艦作用功不可沒(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