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回收總結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8: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再生資源回收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再生資源回收總結

篇1

通過實施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集中清理整頓,進一步強化行業監管,切實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

二、工作目標

有效糾正再生資源回收過程中存在的違法經營和場地臟、亂、差等問題,清理整頓存在安全隱患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并對無證(或證照不全)經營、占道經營等行為予以堅決清理取締,確保達到以下標準:

(一)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并辦理相關的備案登記。

(二)回收物品按類別劃定區域分別存放,各區域懸掛有醒目的標志牌,場所內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并確保生產經營安全。

(三)不收購贓物、嫌疑物品以及市政、環衛、電力、通訊、交通系統的專用設施和物品;不回收有毒、有害、化學危險物品和醫療垃圾;不擅自處理固體廢物。

(四)不占道收購、分揀、整理、堆放廢品。

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區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區委常委、副區長擔任,副組長由區政府辦、區經貿局、區四城聯創辦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區安監局、區城管執法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質監分局、環保分局、規劃分局及各街道辦事處為成員單位。

四、職責分工

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由區經貿局牽頭負責,區級相關部門配合,各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具體分工如下:

區四城聯創辦:負責本次清理整頓行動的組織協調工作。

區經貿局:負責制定和實施我區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規劃,落實有關扶持政策,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的監督指導,協調區級相關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開展清理整頓行動。

區城管執法局:負責依法查處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占道經營等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加強對企業周邊城市管理秩序的監管。

規劃分局:負責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城市規劃,依法對違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公安分局:負責依法查處實施清理整頓行動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公務、暴力抗法等行為;清查處理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違法、違規收購和收贓、銷贓行為,并進一步強化消防安全監管。

工商分局:負責牽頭組織取締無照經營的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做好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及再生資源交易市場經營戶的登記、注冊、變更等工作,并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

環保分局:負責加強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管,依法對污染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區安監局:負責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管。

質監分局:負責依法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違反《計量法》等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各街道辦事處:負責對轄區內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強化日常監管,督促經營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落實整改措施,配合區級相關部門清理取締無證(或證照不全)經營、占道經營等。

五、工作步驟

此次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各街道辦事處、區級各有關部門要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結合實際制訂本單位的具體工作方案,并落實專人負責。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各街道辦事處、區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立即對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網點進行拉網式排查,并逐項登記造冊。對于經營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的企業要嚴格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對于占道經營、無證(或證照不全)經營等行為要堅決予以清理取締。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各街道辦事處、區級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對此次清理整頓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并于月31日前將總結材料報區再生資源清理整頓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區經貿局)。

六、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本次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清理整頓行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圓滿完成任務。

(二)夯實工作責任。各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落實各項工作要求,細化分解任務,夯實工作責任,做到領導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篇2

關鍵詞:再生設計 家具設計 再生資源 回收利用

隨著世界生態環境受關注度的日益提高,人類把目光逐漸轉移到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抑制能源過度消耗等問題上來,并把它作為未來發展的戰略性目標。創造平衡的生態環境以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成為每一個地球公民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面對物質文明下工業生產的過度消費,當下設計師們正在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法,綠色設計理念被運用到工業設計的范疇中。隨著近年來綠色設計的盛行,西方社會不斷總結其內涵和外延,又從綠色設計中孕育出一個新的名詞“Reclaiming Design”再生設計。再生設計通過對廢舊物品的再次利用,向社會傳達了其再生的內涵,以視覺傳達的方式讓人們理解與思考。再生設計形成一種強大力量推動著一個時代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并非是必須異常節儉、過度環保化生存,而是倡導一種盡可能樸素的生活方式,提倡一種回歸自然、平衡生態環境的綠色生存方式。

1 再生資源

德國廢物法規定:能利用的東西絕對要物盡其用,對廢品也要加以利用,讓它回到經濟循環中去。再生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放慢對環境資源索取的速度,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目前的工業設計趨勢已轉變為深層次探索工業設計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再生資源應用于家具產品設計課題具有前瞻性。

再生資源是指生活消費和社會生產過程中經過使用、消耗、加工、燃燒、廢棄等程序后,能在一定周期里可自我更新復原,并可以持續利用的自然資源。再生資源分為再生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再生材料是指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經過再次回收恢復其價值的各種固體廢棄物,如廢木材、廢塑料、金屬碎料、廢紙、報廢電子零件、報廢機電設備及零件廢輕化工料、廢玻璃等20余類,有1000多個品種。在家具產品設計中具有較多利用價率的有廢舊木材、廢紙、廢玻璃、廢塑料、金屬、織物等。再生能源是指能被人類利用的可再生資料,它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我國可再生能源及其豐富,如今家具設計中已有將太陽能、風能運用在其中的案例。

一般再生家具設計過程中所使用的都是一些可再生循環的資源材料,它們都是可以循研利用的無害材料,生活固體廢棄物作為一種可被有效利用的再生資源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家具設計中。本文所研究的再生家具設計是以廢棄物品為材料元素進行的組合再次設計,即對現存廢舊物品的再次設計。

2 固體廢棄物的在家具中的再生利用實例

目前世界各國都已經對固體廢棄物在家具產品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再利用。一般選擇材料是家具設計的第一步,選擇了一種材料,同時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工藝,選擇了與環境作用的一種關系。

2.1紙類再生資源利用

如今紙材越來越多的走入大家的目光中,現代以紙類材料做成的家具已經具備了其他傳統家具防水、防蛀、防霉和穩定性等特點,不但成本低、質量輕,還可循環利用。如今隨著科技進步,紙類材料不斷發展,種類日漸繁多。

如圖1荷蘭設計師Mieke Meijer使用回收舊報紙經過膠合、切割、打磨等系列工序,制成有類似木材紋理的全新材料,并用它推出了名為Newspaper Wood的家具系列,把被人棄置的報紙再次變成有用的物料,這些家具的外型雖然相對較為簡單,然而其材料大部份以被廢棄的報紙循環再造而成,這一來為這些報紙帶來再生的機會,二來透過報紙上本身的油墨色料,制造出如樹木中的年輪一樣的紋理,加上其可剪裁、打磨及壓印等特性,用途不比原木材遜色,具有別出心裁的設計感和靈活感。

2.2木材類再生資源利用

我國是個木材消費大國,但也是個森林資源十分匾乏的國家。大部分家具都以木材為主要原料,每年我國都要從國外進口1億立方米木質材料用于家具行業,然而舊家具每年的淘汰率也是相當巨大的,木材的再生利用極其重要。

木材類再生資源可以在不改變原材質的情況下,經過粉碎、切割、壓縮、拼合等手段,可以再設計生產出新的家具。如圖2設計師惠特,麥克勞德用舊酒桶制作的地板和桌子、折疊椅子等家具產品。萄酒浸潤過的廢棄木酒桶非常耐潮,結合廢棄酒桶的特點,發揮其優勢。

2.3橡膠再生資源利用

2000年我國成為世界橡膠消耗第一大國,到2006年已經連續五年超過美國,中美兩國是輪胎生產大國,但也是廢舊輪胎產生大國,廢舊橡膠也主要來自這些廢舊輪胎。為能解決這一“黑色污染”,各國都在做積極地努力,家具設計師們也費盡心思。橡膠再生資源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一般為原態再生設計。如圖3為南非設計師設計的輪胎家具,其設計理念值得借鑒。

2.4建筑材料再生資源利用

建筑垃圾就是拆遷原有建筑物時,現場產生的建筑固體廢棄物,是建筑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磚頭、石塊、碎瓷磚、渣土、灰土、鋼筋、玻璃等。

目前各個城市處于建設高速發展階段,拆遷和新建規模較大,產生的渣土及建筑垃圾過去都是通過填埋的方式處理。如何把這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已經成為環保公司所關心的事情。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不但可以實現變廢為寶,而且美化了環境,是今后的發展趨勢,而且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已經走出了一條建筑垃圾產業化之路,且資源利用率高達90%以上。如圖4新加坡的設計師就把建筑廢料混凝土做成了一個個美觀的沙發。

2.5塑料再生資源利用

廢塑料是在工業、民用等用途中,使用過后被淘汰或替換下來的塑料的統稱。廢塑料是生活中最常見到的材料,也最易于收集,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是變廢為寶和解決生態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現代設計師們紛紛用這些塑料進行各種有趣的創意,設計出眾多的家具產品。如圖5設計師們運用廢舊塑料制品設計的座椅。

2.6織物再生資源利用

世界紡織工業一方面表現出原材料的緊缺;另一方面,又產生大量的紡織廢料一一生產過程的下腳料、廢布以及穿過的舊衣服和其它廢棄紡織品,它們大多數被焚燒或掩埋。這既浪費了資源,又造成了環境破壞,重新開發再利用這些廢棄紡織品變得日益迫切。織物再生資源經過消毒處理,可以重新構制,也可以直接應用。如圖6荷蘭設計師Tejo-Remy把廢舊織物作為主要構成材料做成一系列家具產品設計,例如用廢布條做成的椅子,簡單的把舊衣物重新捆扎。即可成為一件有創意的家具,表達了設計師對可再生設計理念的認同。

3 固體廢棄物作為再生資源應用于家具設計中應具備的特性

1.衛生性

家具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頻繁的物品,所以其材料的衛生安全很重要,在選擇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盡量選擇沒有被化學有害物質污染的材料,對回收來的材料要進行嚴格的高溫消毒殺菌等處理,再投入設計和創造之中。這樣就能更好的避免人們對再生家具衛生性的擔心和疑慮,從而更容易接納循環再生家具。

2.舒適性

人對家具最基本的要求應當是舒適,它的舒適度不僅來源于它的結構,人體對材質的觸覺感也很重要,要求材料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觸覺上都要滿足人體舒適的需要。

3.可再生性

再生家具的最終目的就是節能環保,所以對材料的要求是廢棄后便于再次回收利用,所以設計師在進行再生設計時就要考慮到產品廢棄后的再次設計,材料必須能夠符合容易回收,并且可多次循環的要求。

4.美觀性

材料的美觀性有時可以直接決定一件再生家具的成敗,在材料回收后進行再次設計時,設計師可以根據這些回收材料原有的結構、色彩、圖形等方面進行疊加、擠壓、扭曲、延平等方式,產生新的視覺效果。

4 再生資源作為家具主材料的設計方法

1.進行結構變化性設計。要符合“人機工程學”,在這個基礎上將再生材料進行重新組合調整,使每個部件都能科學自然的結合在一起,增加家具的舒適度,最終實現環保的同時給予人們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2.以體現文化內涵為出發點。家具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其設計風格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而不斷變化,形成了許多有名的設計流派和風格。再生家具設計在與時俱進的同時,設計風格上也能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體現出其文化內涵,使它能被更多的人們所接受,在保護資源環境的同時充分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3.進行個性化設計。家具是一種能體現個人品味、愛好和趣味的產品,故在再生設計中可以再通過“可拆卸設計”、“互換設計”等方法來實現個性化設計的要求,不但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還能充分體現再生家具“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

5 對家具設計中廢棄物利用的一些建議

首先,材料回收是循環再利用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提高我國公民的環保意識,作為社會的—員,應積極響應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自身環保意識,合理處理生活廢棄物從物品廢棄環節就由公民自覺將其分類丟棄,這樣就能從開始廢棄就降低回收成本,走好循環利用第一步。

其次,我國工藝技術比發達國家較為落后,不能更有效的利用資源,所以家具生產企業應樹立明確的綠色生產理念,建立回收材料利用生產線,實現“生產一回收一加工一再利用”的綠色循環模式,引進國外生產加工技術,建立再生資源循環生產線,多多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工藝技術,已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形成后發優勢。

篇3

本文圍繞環境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及與人類生產、發展經濟之間關系的問題進行探討,簡要介紹了環境資源的分類及各種資源開發利用的基本原則和方針,最后重點闡述了環境資源利用和人類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強調了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環境資源對人類發展經濟的影響。

關鍵詞:

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經濟發展

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要素。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社會生產規模擴大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資源需求量持續增多,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影響和作用越來越大。而由于資源過度開采所造成的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重,成為制約人類發展、生產力提高的關鍵問題,甚至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環境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節約、集約使用資源,是人類社會當前面對的共性問題,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環境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并投入大量資源和精力進行研究,以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實現人類社會長治久安。

一、環境資源概述

經過多年的發展,環境資源研究已經形成了系統化的理論學科。關于環境資源,按照當前較為普遍的標準,環境資源根據開發利用和再生特點可以恒定資源、可耗竭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三個大類。其中,恒定資源的特點是理論上儲量沒有上限或者過于龐大,人類社會的開采、使用對其沒有明顯影響。常見的恒定資源有太陽能、潮汐能等;可耗竭資源又稱之為不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是其特點,隨著人類的不斷開發和利用,資源儲量逐漸減少,最終會用盡消失。礦產資源、煤、石油等都屬于此種資源。可再生資源又稱之為可更新資源,顧名思義,該資源在消耗的同時也會不斷增加、重新生成,常見的包括各種動物、森林、草原等。在開發、開采、利用資源時,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資源的具體特點科學制定開發計劃和使用方案,并積極發展對應的資源利用技術,充分發揮資源的可利用價值,盡可能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確保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人類創造更多的財富。

二、環境資源開發利用的基本原則與方針

基于環境資源的重要意義,在進行環境資源開發利用時,必須堅持可持續開發者利用的原則。由于不同種類的資源自身特點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開發利用資源時就必須在堅持可持續利用原則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制定開發、利用方針,具體情況如下:

(一)恒定資源開發利用方針。恒定資源的總量接近無限,不受人類開發利用的影響,更不存在消耗的說法。所以在圍繞恒定資源開發利用問題上,要突出最大限度利用原則,盡可能地使用這些資源,深入挖掘恒定資源的開發利用空間,拓展其應用范圍,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多的用恒定資源代替其它非恒定的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目前最為常見的恒定資源利用方式是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以代替傳統的火力發電,保護煤炭資源。

(二)不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方針。不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用一點少一點,如果一直使用,終究會有耗竭、用盡的時候。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要立足充分發揮資源利用效率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利用功效的最大化和最優化。由于資源有限,就必須堅持節約、集約利用的原則,盡可能推遲資源耗竭到來的時限。根據不可再生資源能否重復利用的特點,可將其細化分作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這兩種資源在開發利用時也要采取不同的方針,對于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資源,要圍繞延長產品使用時限進行相關研究、涉及,盡可能增加產品重復使用的次數,減少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常見的如鋁質、玻璃制啤酒罐的循環利用等。對于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資源,則只能通過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來時限可持續利用的目的。礦產資源是最常見、最主要的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資源。一般情況下,主礦開采的同時要兼顧伴生礦的開發,從而節約了開采成本,降低了消耗,也減少了廢棄物的產生,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方針。可再生資源的特點,決定了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方針是科學控制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速度,務必保證不超過可再生資源的再生速度,只有這樣,可再生資源的再生效果才能真正發揮出來,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環境資源對于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從古到今,人類的每一次發展都離不開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利用。自然資源既是人類全體共有的財富,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產發展的客觀要件。環境資源供應是否充足、及時,直接關系到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水平。我們在進行生產活動、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環境資源的科學開發、利用,務必要盡可能地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過去單純注重經濟發展而忽視環境資源保護,結果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這樣的經驗必須得到總結,這樣的教訓必須予以牢記,我們人類要發展,既要發展經濟,也要保護好環境,只有環保質量得到妥善保護,經濟的發展才有意義。

四、結語

隨著環境保護思想日漸深入人心,人們對環境資源開發利用事業越來越重視。當前,我國正在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傳統的粗放型、高耗能產業逐漸被取締,以新能源利用、綠色環保為特點的新型產業正在興起。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的開發應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科學規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已經成為今后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題。

參考文獻

[1]發展的基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生態基礎經濟[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宋秀杰,王紹堂,張漫.發達國家環保產業發展經驗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環境與保護,2002.

[3]干地瑪,閆慧琴.淺談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的永續利用與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環境保護,2004,16(02):47-48.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為農服務”宗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借力市場化運作手段,通過現代流通方式和經營機制改造、提升、整合、優化、完善傳統經營網絡;以農資、農產品、日用消費品和再生資源經營為重點,構建符合區域性中心城市實際、適應現代新型商品流通業態的實體店和電商網店相結合的網絡服務新體系。按照“建設新供銷、服務新農村、引領新發展、再創新業績”的總要求,優化市場消費環境,滿足消費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工作目標

按照5321發展規劃目標,到2017年,五大經營服務體系,每個網絡的網點均達到1500個以上。2014年,全市發展培育龍頭企業8個,建設配送中心2個以上,新建、規范直營、加盟超市100個,農資農化放心店75個,新型示范莊稼醫院25個以上,發展農產品平價菜店、直銷店50個,建設示范綠色回收網點50個。

三、主要任務

一方面要加強傳統的四大網絡連鎖體系改造完善,另一方面要開展電子商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實體店、網上信息服務、電商店、現代物流配送、協會服務等一體化的新型環丹江庫區及上游地區發展的城鄉現代信息化網絡服務體系建設。

(1)構筑輻射環丹江庫區發展的新型農資連鎖放心經營服務體系

建立完善以市、縣農資公司為龍頭,以區域配送中心為骨干,以鄉鎮基層供銷社、經營大戶為基礎,以鄉村農資放心店、莊稼醫院、農化服務店為終端,集采購、配送輻射、信息化、農化服務和農資供應為一體農資連鎖放心經營服務體系。

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新建農資科技物流園,增強調控輻射能力,建設莊稼醫院、農化服務店,增強服務功能。農資企業要建立農資網站和信息化農技服務咨詢平臺,經營服務范圍擴大到環丹江庫區及上游更廣大地區。金滿園農資公司要啟動農業生產資料科技物流園籌建,推進農業生產資料經營服務的信息化、集約化、園區化,產業化經營。改造完善基層供銷社農資連鎖經營服務功能,建設新型示范莊稼醫院、農化服務放心店及開展農資科技信息化咨詢服務,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擴大農資經營品種,增加農業科技服務項目,推廣新型農資商品,降低控制因農資的高毒低效和不當使用對水土和庫區的污染,提高經營效益。擴大新型莊稼醫院,農化服務放心店的農資經營品種,推廣經營新型化肥、農藥、種子、農膜、農具、農藥械,因地制宜增加小農機農具等經營,開通雙向互動,開展農資技術、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培肥、農資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及網上、人工宣傳指導,把農資供應、農產品收購有機結合起來,服務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市興合農資公司要啟動與中農集團開展的環庫區碳酶肥試驗示范,增加使用面積,經營品種和銷售規模。2014年碳酶肥試驗基地要達到40個以上,推廣使用面積1萬畝以上;家家富公司要開展高效低毒無污染的生物農藥推廣應用。通過3一5年的努力,力爭使全市供銷社經營的農資85%以上是綠色有機低毒高效環保的,農民使用耕地面積達到90%以上,減少普通化肥使用量20萬噸以上,改變農業用肥用藥習慣,達到控肥、控藥、控污染,一江清水送北方目的。

科學淡儲、合理調節農資市場供求。農資企業要注重本地農資市場商品需求和價格調查,科學合理的采購調度農資商品,加強綠色環保高效無污染新型農資商品采購淡儲,完成好市委、政府下達的4萬噸化肥淡儲銷售任務,調節農資市場供求,相對穩定價格,保證春耕秋播生產需要。

(2)打造立足營銷全國出口海外的現代農產品物流服務網絡

圍繞區域性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建設依托農產品超市、專賣店、營銷企業、加工企業、批發市場、冷鏈加工配送中心、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把農產品的生產、收購、加工、貯存、配送、銷售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農產品產業化體系。

充分整合資源,積極培育有自主品牌、有競爭力、有帶動力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重點建設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產業化園區,繼續推進農產品購銷店、平價菜店和網店建設,促進農產品銷售。做大武當山珍品牌,組建武當山珍集團公司,整合資源、擴大宣傳,力爭3-5年銷售過30-50億元,武當山珍公司要加強系列產品開發經營;新合作完善擴大農產品生鮮公司經營;伏龍山珍公司做大做強農產品深加工出口業務;各縣也要圍繞政府主導生產特色農產品資源,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交易,打造農產品龍頭企業。全市系統要集中力量打造武當山珍品牌,推進農產品做大做強。加快華西國際農商城建設,打造成新的商業綜合服務和農產品集散中心,提升供銷社在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中的作用。伏龍山珍農產品加工園春節后要投產,拉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市新合作要繼續推進建設平價農產品店和電商網店;武當山珍、伏龍山珍公司要盡快建設完善電子商務經營平臺,組織專人、專班開展專項業務,實現線上與線下、網絡與實體相結合的銷售體系。

加強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基地與農產品加工、流通龍頭企業對接。組織專業合作社與生產加工企業對接,引導組織農戶、生產基地開展訂單生產,深加工銷售,提高農產品生產和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及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積極開展中藥材、核桃、茶葉、柑桔、蔬菜、山羊、水產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創辦興辦加工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積極組建完善各類農產品經紀人協會,開展相關培訓,提供信息、科技和農產品產加銷等綜合性、系列化服務。加強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使其成為農副產品購銷和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領頭人。

(3)開拓環丹江庫區及上游地區發展的日用工業品連鎖經營體系

堅持“開放辦社”的原則,以新建、規范、改造重組、租賃、合作經營等形式,大力培育日用消費品經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日用品連鎖經營。積極整合倉儲、網絡等資源,實現現有網點與連鎖經營的有機對接。市直建設新合作鄂西北商貿物流城,打造日用品等商品物流交易平臺,提升在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新合作超市公司即將啟動環丹江庫區及上游發展連鎖超市戰略,建設區域性最大的商超企業,力爭3-5年銷售過50億元,并為上市作準備。

根據需求,建設完善縣鄉鎮重點配送中心,擴大鄉村配送和輻射周邊配送品種、配送量和配送范圍,提升日用品配送率和效益。各縣供銷社要挖掘現有設施潛力、整合社會資源、爭取政府土地等支持,通過自辦、聯辦、合作等多形式建立縣鄉配送中心,重點研究解決鄉村“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擴大總經銷、總產品范圍,加強大路商品、糧油菜蛋奶、洗滌用品、衛生用品日、煙花爆竹、節喜慶用品等日常消費生活必須品的訂購配送,滿足鄉村農民生活需求。新合作物流配送中心和籌建的鄂西北商貿物流城在滿足系統內自營配送情況下,要繼續擴大第三方物流。各縣配送中心要特別研究擴大鄉村配送和輻射周邊配送,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覆蓋面、配送率和配送效益。

加快恢復重建鄉鎮基層社,規范發展鄉鎮綜合經營服務中心,拓展經營服務范圍。隨著鄉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建設加速,要加強調研,結合當地村鎮居民和農民消費特點及實際需求,因地制宜的拓展石油、玉石、旅游工藝品、中西藥材和醫藥器械、酒店用品、家電五金、文化創意、婚慶商品服務、冷飲速凍、水產海產品、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農用車、農耕、農收、脫粒小農機、小家電、廚衛用品等批發配送經營。市直龍頭公司、各縣市區特別是房縣要抓好鄉鎮網點專業系列商品經營,房地產營運,土地集中、置換、滾動合作開發。

繼續發展規范鄉村直營、加盟超市,改造和提升村級綜合服務社,完善銷售終端。把超市開到百姓家門,形成以龍頭企業、配送中心和大中型超市為依托,以“小超市”、“便利店”為主要形式,城鄉結合、上下貫通的連鎖經營終端。大宗的生活消費品逐步實行聯合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服務,優化店容店貌,引導促進滿足村級農民消費需求。

調研定位、重視打造日用品電商銷售平臺。研究制定各類優惠政策,鼓勵中小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居民的電子商務應用,扶持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發展,改善電子商務支撐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支持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與服務平臺的建設,發展集交易、電子認證、在線支付、物流配送和信用評價于一體的全程電子商務服務。發揮行業組織等社會中介機構在規范電子商務行為和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形成適于網絡交易的行業自律和權益保障機制,培育電子商務法律咨詢、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等公共服務。研究好本地企業電商銷售商品定位,建立實體店、網店、信息服務平臺、快遞為一體的現代銷售模式,方便居民就近網購和全球網上電商消費。建立拓展市縣鄉鎮超市與電商配套的社區配送功能,方便就近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發展雙向流通,擴展一網多用的服務項目。超市和村級綜合服務社、專業社要把質優價廉的日用消費品送到農民手中,把農副產品收上來銷售出去,實現城鄉商品的雙向流通。繼續開辦擴展通信、保險、郵政、匯兌、刷卡消費、交納水電費、信息咨詢等服務業務,把城市便捷的消費方式普及到農村。

(4)構建區域性再生資源綠色回收利用體系

各縣社級社和再生資源企業要遵循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3R發展原則,秉承“建網絡、聚資源、搞加工、做環保”的理念,規范建設再生資源網絡,實現綠色、科學回收利用,重點抓好龍頭企業、產業園區或者交易市場和示范回收網點建設。

打造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建設交易市場和綠色回收示范網點。支持、引導骨干企業以資本為紐帶,以建設項目為核心,以資源化和無害化為目標,整合、規范發展現有社會及本系統再生資源回收網點,有步驟地實施回收體系建設,發展壯大再生資源龍頭企業,建立網上收廢平臺,要按照城鄉商業網點規劃,“七統一”標準,將綠色回收服務網點開到城鄉社區中心區。各縣市區至少要建成一個以上功能分明、科學有序、具有一定規模的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或者回收分揀中心。特別是丹江、鄖縣、房縣等再生資源量大的縣市,要先行一步,也可以根據實際開展分類、分揀、挑選、初級加工等,提高交易價值。

重點建設2個大型現代集回收、交易、深加工、配送、信息化于一體的再生資源產業園。市再生資源公司建設的鄂西北循環經濟產業園2014年要建成營業,竹溪要加快再生資源產業園籌建;各縣市社的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回收網店要積極與市再生資源產業園開展業務對接,提高再生資源利用效率和增加附加值,提高經營效益。

建立完善再生資源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行業管理和行業自律,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供指導、服務和爭取國家政策支持。

(5)規范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管理和物流配送體系

煙花爆竹統一歸口供銷社經營管理,是政府賦予供銷社的一項重要職責。2000年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安全監督管理和清理整頓的緊急通知》(明電[2000]7號)中明確指出:“供銷社負責煙花爆竹的經營管理職責,要完善購銷管理機制,做好統一歸口經營管理”。2001年12月18日,《省人民政府批轉省公安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生產和經營安全管理意見的通知》(鄂政發[2001]81號),進一步明確了供銷社歸口經營管理煙花爆竹的具體辦法和措施。全市供銷社系統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管理工作,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安全經營形勢大有好轉,事故率逐年下降。

加強對全系統煙花爆竹批發企業和煙花爆竹經營網點的安全監督。要求批發企業嚴格執行煙花爆竹采購、銷售流向登記制度,建立健全購銷檔案并留存備查,按規定從正規廠家定貨、購貨,并不定期地對庫存產品進行自查,防止煙花爆竹非法制品、“三無”產品進入銷售渠道,對不具備《煙花爆竹經營(零售)許可證》的經營戶不予出售貨源,從源頭上把好關,確保廣大群眾購買到安全放心的煙花爆竹產品。

完善煙花爆竹連鎖配送體系。通過省社煙花爆竹經營平臺,在認真開展地域布點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對全市煙花爆竹經營網點布局重新調整,在重點鄉(鎮)選擇建立標準連鎖店,整合資質好批發企業以及配送中心,實行產品配送承諾制,牢固樹立為零售戶服務思想,做到經營產品質量安全可靠,價格合理適中,規格品種齊全,配送服務及時,售后服務優良。

四、主要措施

(1)解放思想,轉型發展

系統上下,要繼續解放思想,充分提高對供銷社改革轉型發展的認識。隨著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鄉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和信息化推進,丹江水送北方,現代物流、快遞、商流發展,電商的興起,供銷社傳統經營服務網絡也要加速轉型發展,適應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和商流、物流、電商、信息流等現代經營業態發展,滿足消費者對新業態新服務新商品需要,建設發展實體店+電商+信息化服務+物流快遞+方便服務的新型商流模式。

要把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助農增收,規范有序,保證安全的新型現代商流網絡建設作為新時期供銷社轉型服務城鄉的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領導,確定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要建立和完善目標考核激勵機制。要加強指導、協調和服務,及時發現、總結、宣傳和推廣典型經驗,推動“新網工程”建設。

(2)統籌規劃,穩步推進

“新網工程”建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準確把握發展方向、市場定位、統籌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分步推進。圍繞區域性中心城市經濟發展、特色產業、主營業務、支柱品牌以及設施、網點等資源優勢,因地、因企制宜,突出重點,把握好機遇,選擇好形式,扎實、穩步推進,務求實效。各供銷社要及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3)開放辦社,借力發展

加大招商引資、聯合合作、并購兼并力度,通過合作聯合借資、借智、借力,推進供銷社快速裂變式發展新型供銷合作混合經濟,早日建成環庫區輻射全國的信息化新型經營服務網絡。

篇5

一、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為契機,加強商務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一)縣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組建剛剛兩年多,大部分隊員由原商管辦內貿業務人員轉為單純的商務執法隊員,大部分執法隊員對商務流通領域的法律法規不熟悉。因此,必須加大執法隊員的學習培訓工作。組織廣大隊員認真學習《省商務行政綜合執法政策法規匯編》中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等商務法規。

(二)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精神和贛南蘇區振興《若干意見》。廣泛學習公務員職業道德讀本有關內容及《行政處罰法》和《行政執行法》等內容。不斷提高執法隊員的綜合素質。積極開展公平、公開、公正、廉潔執法教育,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公開、公平、文明執法,樹立良好的商務執法新形象。

(三)規范大隊的法律文書,建立合格文書檔案,總結好工作典型,宣傳我大隊工作成績。

二、加大商務領域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教育工作,使商務法律法規深入廣大人民群眾中去。

2013年,我大隊將采取宣傳車、咨詢臺、散發宣傳單、展示牌、橫幅、標語以及舉辦培訓班等形式擴大宣傳面。宣傳的內容涵蓋生豬定點屠宰,成品油市場監管、酒類流通管理、再生資源回收等商務流通領域政策法規。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和經營業主對商務法律法規的認知度。

三、加強對商務流通領域的監管力度,完善流通領域市場監管體系。

(一)加強全縣生豬定點屠宰監管力度,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

1、在2013年元月—2月份開展生豬定點屠宰法規宣傳月活動,打擊全縣生豬屠宰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集中商務、工商、公安、農業、環保等部門力量。實行聯合執法,使其進入常態化聯合執法工作,凈化肉品市場。

2、加強全縣生豬定點屠宰場的管理,嚴禁病死豬肉流入市場。完善定點屠宰場設備設施建設,嚴格按照《生豬屠宰操作規范》執行。

3、加強城區及周邊地區肉品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私屠濫宰行為。采取每周1—2次市場巡查和協管員日常信息監管制度,凈化肉品市場。

4、做好肉品上市準入工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做好外埠肉品和本縣肉品流通的準入和監管工作。

(二)加強對全縣成品油市場的監管力度,確保成品油市場健康有序經營。1、嚴厲查處無證經營網點;2、強化安全操作規程;3、嚴把成品油質量關;4、加強我縣加油站(點)的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缺斤少兩、哄抬物價、低價傾銷等違法行為;5、加大油罐車的監控力度,建立監控平臺,嚴厲打擊小型油罐車非法經營行為。

(三)加強對酒類流通管理,凈化酒類經營市場。1、加大酒類流通經營的宣傳力度,嚴格酒類流通隨附單制度;2、強化監管措施,重點對白酒類、紅酒類、高檔酒類的監管。旨在加大對城區經營網點的監管,而后逐步向鄉鎮市場延伸。同時對違法違規經營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四)積極做好商貿流通領域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全面提高商貿流通領域保護知識產權水平。建立健全知識保護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商貿流通企業的管理和規范。引導企業依法誠信經營,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形成全社會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重視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五)開展《再生資源回收》點的監督管理工作。對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的人員、店鋪進行監管。加大宣傳《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法律法規,使經營戶嚴格按照商務法規從事再生資源回收工作。

四、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廉潔自律意識。

堅持勤政廉潔、勤政為民,堅持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自律有關規定,堅持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有關規定,規范廣大執法隊員的廉潔行為,堅持以法行政、廉潔執法。

五、加強機關后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著重解決機關干部作風存在“庸、濫、散、假、浮、蠻、私、奢、貪”等突出問題,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強機關干部作風整頓的指示精神。嚴禁上班期間上網、聊天、購物、玩游戲、炒股等與工作無關的行為。堅持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嚴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亂表態、亂作為。堅持按時參加會議,堅持顧全大局努力完成本職工作。

篇6

區供銷社在接到區委信息中心的約稿通知后,認真對本單位今年以來的工作與成績進行了總結,現匯報如下:

一、以聯合合作為重點,提升專合組織建設水平

一年來,區供銷社充分發揮區“農合聯”和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作用,具體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大力開展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活動,結合“百萬農民大培訓”活動,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專業知識和農技知識培訓講座,努力達到加強引導、深入認識、主動參與,自愿入社的效果,截至目前,累計組織開展培訓講座8次,共培訓1100余人次;二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具體工作中,積極爭取各級各部門政策、資金支持,形成寬松適宜的發展環境。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87個。其中:專業合作社63家,社員3200戶,社員股金達1.5億元,帶動農戶6000余戶;行業協會24家,吸收會員1900戶。三是全力打造精品示范社。圍繞重點優勢產業,由供銷社牽頭領辦規模較大、管理規范、帶動明顯、示范作用突出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點帶面,促進全區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如__區益佳誠糯玉米專業合作社,該社充分依托__市龍都水產有限公司加工、生產、倉儲、銷售等資源和渠道優勢,帶動周邊農民發展種植糯玉米產業,并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回收的“四統一”模式,現已初步形成以糯玉米、水果玉米種植、收購、運輸為重點的產業化鏈條,對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實現助農增收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作用。該社現擁有種植基地1200余畝,年銷售總額突破1000萬元,帶動周邊10余個村街300戶農民致富增收。近來,該社還積極申報了國家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扶持資金。

二、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增強企業發展后勁

__年,區供銷社始終堅持“項目強社”戰略,將抓經濟、上項目作為推動供銷社發展和保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一項重要舉措,謀劃了一批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民心工程、市政工程。一是萬莊農資配送中心項目。該中心總投資1500萬元,建設營業面積3000平方米、化肥儲備能力達150噸,已被區政府列入__年政府“民心工程”。截至目前,該中心已投入使用。二是市區再生資源回收市場建設。根據《__市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發展規劃》文件精神,按照“政府主導、供銷(企業)主辦、市場運作、部門協作、配套跟進、逐步規范”的原則,區供銷社及時啟動了市區再生資源回收市場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占地86.65畝,已被納入__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市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效載體,是全市首家集廢舊物資回收、綜合利用處理、集散交易、信息等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綜合服務平臺,可容納回收網點69家,解決勞動力300余人,預計年交易額可達2億元。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130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投入使用,正處于攤位回遷階段。三是萬莊供銷社二期改造工程。該項目總投資2.2億元,占地面積37畝,主要建設商用住宅和門店兩部分,預計__年年底完成建設,建成后面積可達50000平方米,其中門店面積120__平方米,可解決勞動力300余人。目前,該項目已經國土、規劃等部門批準,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三、以“新網”工程為重點,切實履行服務職能

篇7

【關鍵詞】 循環經濟 經驗 啟示

一、國外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經驗

1、法律法規體系方面

在法治社會,“先進的經濟模式要以立法來規范”。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循環經濟立法,本文以立法發展比較完善的德國、日本、美國等來看立法對發展循環經濟的作用。縱觀這幾個國家的立法,總的來說:立法目的明確、橫向和縱向體系完備、結構合理。立法模式主要有:單個行業法立法模式和混合立法模式。德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循環經濟的國家之一,其立法模式為單個行業法立法模式,包過法律、條例、指南三個層面,1972年制定了《廢物處理法》,1991年制定了《包裝廢棄物處理法》,1994年制定了《循環經濟和廢物處理法》,經三次修改1996年制定了《循環經濟和廢棄物管理法》。在此基礎上,德國于1991年通過《包裝條例》,1992年通過《限制廢車條例》,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法律體系。日本采取自上而下的立法方式,分基本法、綜合法、專項法三個層面,制定《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在此基礎上建立兩部綜合法:《廢棄物處理法》、《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在綜合法的框架下制定各種專項法律法規,包括:《多氯聯苯廢棄物妥善處理特別措施法》、《容器和包裝物的分類收集與循環法》、《專門在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環法》、《綠色采購法》、《化學物質排出管理促進法》、《特種家用機器循環法》等。而美國采取混合立法模式,雖然沒有一部全國性的立法,但各個州都有自己的循環經濟法律法規,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2、循環經濟政策方面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當發揮引導作用,制定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政府獎勵懲罰政策、政府采購政策、收費政策等相關政策。目前一些發達國家采取的具有不錯效果的政策有:(1)征收新材料稅,目的是減少廠家對新材料的使用,在生產源頭減少資源的使用。(2)征收填埋和焚燒稅,從而迫使企業對廢棄物進行多層次的利用,減少廢棄物的排放。(3)征收生態稅,目前德國已開始征收生態稅,除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外,其他能源都要征收生態稅,間接產品也不例外,鼓勵使用可再生能源。(4)減稅退稅政策,美國對購買回收再生資源及污染防治型設備的企業可減稅(銷售稅)10%,日本對廢塑料制品類再生處理設備在使用年限內,除普遍退稅外,還按價格的14%進行特別退稅。對廢紙脫墨處理裝置、鋁再生制造設備、空瓶洗凈裝置等,除實行特別退稅外,還可退還3年的固定資產稅。(5)垃圾處理預交費制度,一些發達國家采用預交金制度,一部分用于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另一部分用于回收新技術的研究開發。(6)按垃圾數量收費,從而使企業對自己的生產行為負責,促使其減少垃圾數量的制造。(7)廢舊物資商品化收費,即對廢棄物再商品化收取一定的費用。(8)收取污水治理費,在德國,居民用水中含有污水治理費,市民用水每立方米為7.5馬克,其中2.5馬克歸飲水公司,5馬克歸廢水處理公司。(9)押金抵押返回政策,德國對飲料瓶收取押金制度,很好地減少了瓶子的浪費。(10)政府綠色采購制度,規定政府必須優先采購使用可再生資源的產品。(11)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明確規定了生產者的產品責任和產品使用后廢棄物的處理責任。(12)循環目標制度,在開展各項循環經濟活動過程中,確立明確、具體的循環目標制度作為導向,有利于實踐活動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開展。(13)綠色信貸制度,對采取可再生資源、致力于廢棄物回收利用、新節能技術研發的一些企業,提供優惠信貸服務,但同時在對循環經濟產業貸款時,要嚴格把關,防止混水摸魚。

3、企業主體作用方面

企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企業的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循環經濟發展的好壞。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如杜邦公司、丹麥卡倫堡工業園區都是很好的企業發展模式,發達國家在完善本國循環經濟立法的同時,還注重企業的社會責任。終端產品的生產企業一般都要承

產品回收再利用的責任。無論是生產者責任原則,還是家用電器循環利用的法律規定,都要求生產企業必須按照規定處理和循環利用最終使用后的廢棄物。生產廠家有責任回收利用自己的產品,并逐步提高這種回收利用的比例。企業要實行綠色設計,推廣清潔生產,建立綠色工業園區,實施綠色營銷和綠色管理。同時應強調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中權力和責任的相當匹配,逐步形成企業社會責任的社會化、制度化,使得企業從追求利潤最大化到社會價值最大化。

4、社會輿論宣傳方面

發展循環經濟不僅需要政府的提倡和企業的自律,同時需要全社會公民的共同參與,政府在對循環經濟不斷地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公眾參與的程度也會越來越高。一些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循環經濟的宣傳教育,在電視上、報紙上、甚至于街頭進行宣傳教育,美國把每年11月15日定為“循環利用日”,日本把每年10月定為“循環宣傳月”,運用各種手段與傳媒加強對循環經濟的宣傳,提高國民對實現零排放或者低排放的環保意識,從幼兒到老人各個年齡層,在學校、社區、家庭、單位等多種場所進行宣傳教育,并且把環保教育列為學校教育,通過小孩來影響大人們的消費行為。同時,由于消費者意識的提高,從而促使企業生產行為的改變,消費者對可再生資源的產品的偏好使得企業不得不生產可再生資源的產品。

5、社會中介服務組織方面

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是政府部門和盈利性部門無法代替的,要是做到循環經濟在全國開展,公眾的參與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具體介紹其他一些國家在這些組織建設方面的情況。(1)日本的廢舊物品回收情報服務機構。日本大阪有關部門專門建立了廢舊物品回收情報服務機構。該機構還出版《大阪資源信息循環月刊》,定期各類廢舊物品方面的信息。同時,該機構還定期組織廢舊物品調劑交易會,及時溝通信息、調劑商品余缺,推動垃圾減量運動的發展和消費的節約,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2)加拿大的社區服務組織。蒙特利爾市政府定期與社區服務組織簽訂環境維護與廢棄物回收合同,由該組織動員社區群眾和志愿者擔任區域內環境監督檢查工作,協助政府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3)英國的環保團體。該組織是環境領域的非政府組織,其職責是對國家制定的環境法的實施過程進行監測,并幫助當地政府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貫穿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項目中去。同時,監督企業以更加積極自覺的態度保護環境,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對我國的啟示

1、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發達國家從其本國的國情出發,選擇適合其發展循環經濟的切入點和發展目標,各有特色,但總的來說,發達國家基本上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德國源于本國垃圾處理,然后向各領域擴展,因此也稱為“垃圾經濟”。二戰后的日本實行“追趕型”和“趕超型”的發展經濟道路,經濟的高增長以資源的高消耗為代價,為了解決發展與環境出現的問題,日本提出發展循環型社會的發展目標。我國處于工業化中期,在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轉變過程中,處于較低的發展階段,因此我們絕不能走發達國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我們應該尋求綜合性和根本性的戰略措施來解決復合型生態環境問題。

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首先是從解決消費領域的廢棄物問題入手,向生產領域延伸,最終旨在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氣”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從當前我國高速經濟發展所引發的社會與生態問題來看,發展循環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改變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走出新興工業化道路,解決復合型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的和諧發展。所以,我國循環經濟實踐最先應從工業領域開始,并逐漸拓展到包括企業內部循環經濟體系(小循環)、產業循環經濟體系(縱向中循環)、區域循環經濟體系(橫向中循環)和社會整體循環體系(大循環)等四個層面。

在小、中、大循環層面上,我國仍存在很多問題:在小層面上,要求企業提高研發清潔生產技術,引進設備,但由于企業為尋求利潤增長而引起的外部性問題沒有付出足夠的成本,有的企業并沒有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或是缺乏這種技術和信息的獲取渠道,加上政府的賞罰政策并沒有落到實處,從而使得他們沒有動力去改進生產設備、提高廢棄物處理技術以降低環境污染。

因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提高政策執行力度,避免重蹈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在中層面上,目前我國國內有一些工業園或企業群的產業鏈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有些不足:生態工業區的共生網絡還不夠完善合理,產業鏈還需要加寬加深,整體布局還未形成一種有效的互補狀態,各區的建設良好,但區間的聯動不足,缺乏自發形成的產業鏈,多為政府主導型,不能很好地發揮市場作用。在大的循環層面,我國政府只提出了建設循環型社會的目標,但并沒有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法律法規還很不完善,因此,發展循環經濟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需要全民的共同參與。

2、制定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雖然已經有《清潔生產促進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幾部立法,但總的來說立法比較籠統,主要是宏觀的一些概括性說法,在微觀上并不能夠得以實現,立法目的不夠明確,沒有形成一個法律體系,立法跟實際脫節,甚至有違實際情況,與其他部門的法律法規不配套。我國循環經濟立法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國家的立法經驗,比如可以制定一個基本法,對總目標進行規范,在此基礎上建立各項專項法、基礎法等,根據各個行業的污染情況,指定一個立法的先后,可以先在汽車、建筑材料、廢舊家電、一些電力行業等進行立法,逐步形成一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但同時我們應注意到我國的特殊國情:區域經濟不同,有的是工業中心,有的是金融中心,采取的措施當然有別。因此立法不應太籠統,而應有針對性,防止法律一刀切的情況,要結合各種政策,將法律切實落到實處。

3、提供循環經濟政策支持

根據我國的特殊國情,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尤為重要。與法律法規相比,政策具有相對靈活性和時效性強的特點,因此,在制定一些政策的同時,政府應該看到,在發展循環經濟的初期可能會出現短期的“不經濟性”,但長期卻是“經濟性”的,這就要求政府發揮主導作用,重視和推進循環經濟的建設,增加公共投入,制定戰略計劃,并且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監督體制,保證這些政策能夠順利的得以實施。我國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將法律法規與政策良好的結合,保證在法律法規的體制下,將各種政策落實,切實地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對個體回收人員的清理整頓,建立統一管理和規范化再生資源回收隊伍,這都是我國特殊國情下可形成的循環經濟政策。

4、鼓勵公眾參與綠色消費

發揮消費者和普通民眾的作用,進一步進行宣傳,變政府節能環保為全民節能環保,這對我國的節能生產、清潔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的資源人均相對匱乏,因此提高我國國民的憂患意識也必須是宣傳教育的一個重點,從而激發各種社會資金力量,為循環經濟建設服務。

5、加快建設社會中介服務組織

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時間并不長,沒有形成發展循環經濟的完善體系,社會中介服務組織的重要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一些專門的中介服務組織還很少。同時,一些已經建立的中介服務組織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公眾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政府的宣傳鼓勵也不夠。因此,首先,我們有必要加快建立國家性和地區性的中介服務組織,尤其是信息服務機構,為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及時提供國內外的相關信息和服務,并為政府制定法規政策和企業制定環境管理策略等提供決策依據和服務。其次,各地方政府要通過各種方式發揮社區服務組織的作用,使政府的有關法規和政策通過該組織得到貫徹和落實。而且要積極支持現有的環保團體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環保團體還主要局限于北京,而且這些團體在組織資金、人才方面還十分欠缺,使環保團體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因而應從政策上對其進行鼓勵和支持,加快人才的培養,促進其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盈:構建第三產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j].上海商業經濟,2007(9).

[2] 金晶、曲福田: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內涵及其構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6).

[3] 劉凝霜:對我國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幾點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09(10).

[4] 宋德勇、歐陽強、申米玲:循環經濟的本質與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徑選擇[j].當代經濟科學,2005,27(3).

篇8

關鍵詞:互聯網+; 村鎮生活垃圾; 分類處理;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0071-03

1 引言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互聯網+”技術也是中國環保領域的一大趨勢,“互聯網+”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一方面能進行環境監測、污染物監控、智能化控制,實現數字化、信息化,使環境管理工作更加科學高效。另一方面是環保產業的助推器,為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在完善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 ,村鎮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與日俱增,對環境的影響和生態文明進程的阻礙日趨嚴重。生活垃圾處理正在逐步成為村鎮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成為全社會生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關系著居民的切身利益。

“互聯網+”在村鎮生活垃圾處理體系中的應用將實現創新環保管理,開啟環保新模式,在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 村鎮垃圾處理問題及解決方案

村鎮一般分為3個區域,分別為:分散性村莊區,特點在于比鎮區較遠又分散住戶;偏遠集中村莊區,特點在于比鎮區比較遠,但是比較集中住戶;鎮區鄰近村莊及鎮區,特點在于住戶比較集中、人口多。

2.1 我國村鎮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分散性偏遠村莊,沒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生活垃圾隨處亂堆,甚至直接傾倒在村鎮的河流里,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雖然有些偏遠集中村莊區設置了生活垃圾收集點,但多為露天收集,沒有任何有效的密封、清潔措施,生活垃圾也只是直接在收集點附近進行簡易填埋,沒有采取任何防滲措施,對于周邊人居環境、土壤、地下水等環境資源都是一種極大的危害。

鎮區鄰近村莊會將生活垃圾從收集點直接運至簡易填埋場進行處理,但所謂的填埋場也只是由鎮或者村一級建設的簡易填埋場,在技術、管理方面都達不到衛生填埋場的要求,在運輸和處理過程中都很容易引起二次污染。

鎮區有生活垃圾焚燒和堆肥的簡化處理設施。焚燒一般利用普通的鍋爐或廢棄磚窯,條件稍好的地方也自行建造了小型焚燒爐,在解決生活垃圾出路的同時,制造了新的污染,也未實現焚燒熱能的回用。堆肥一般將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經過簡單分揀即進行堆置(粗堆肥),肥料產品灰分高、雜質多、質量差、出路難。

2.2 村鎮垃圾處理解決方案

2.2.1 分散性村莊和偏遠集中村莊區

可回收垃圾(塑料、紙片、廢舊金屬、玻璃、廢舊衣物)及有害垃圾(廢舊電池、藥物、燈管等)通過“環保勒勒車”定期定點直運到當地再生資源物資回收中心處理。廚余垃圾可以飼養畜禽或堆肥還田,建筑垃圾及其他垃圾(爐灰)可通過填坑鋪路等就地處理方式或者直接填埋。

2.2.2 鎮區和鎮區鄰近村莊

可回收垃圾(塑料、紙片、廢舊金屬、玻璃、廢舊衣物)及有害垃圾(廢舊電池、藥物、燈管等),通過“環保勒勒車”定期定點清運到當地再生資源物資回收中心處理。剩余的有機垃圾、糞便、餐廚垃圾及其他垃圾都統一納入鎮區環衛系統,并在當地建設聯合厭氧發酵工藝的綜合處理廠來處理。聯合厭氧發酵工藝與傳統垃圾處理工藝相比具有一定優勢:一是糞便、餐廚垃圾、污泥、生活垃圾等幾種廢棄物協同處理,拓寬了發酵原料,增加了沼氣和有機肥的產量,無害化水平高;二是節約投資,避免了重復建設;三是資源化利用程度高。

3 “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應用中的技術綜述

3.1 垃圾桶上安裝“電子芯片”

鎮區和鎮區鄰近村莊的垃圾桶納入環衛系統,安裝電子芯片,較傳統普通垃圾桶相比優勢明顯,通過電子芯片記錄每個垃圾桶的詳細位置、清理時間、重量等基本相關信息,并建立電子檔案,通過總控制服務中心可以隨時查看每個村鎮的垃圾產生量以及處理情況。

3.2 運輸車輛上安裝無線感應掃描儀和GPS系統

鎮區和鎮區鄰近村莊納入環衛系統的運輸車輛安裝車載無線感應掃描儀和GPS系統,通過無線感應掃描儀對村鎮每個垃圾桶上的“電子芯片”感應掃描,并通過GPS系統可以對每輛車進行24 h監管和調度,與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有效結合。與普通環衛車相比的優勢在于:詳細記錄車輛的行車軌跡、出車時間、作業次數、作業里程、作業油耗等指標情況,并通過無線網或者4G傳輸到總控制服務中心,通過總控制服務中心實時對不按規定路線作業或超出規定作業區域的違規車輛進行預警監控,對垃圾收運全過程進行規范化、精細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環衛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分散性村莊和偏遠集中村莊區,通過“環保勒勒車”定期下鄉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環保勒勒車”是村鎮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回收、環保宣傳、物流服務三種功能為一體的清潔直運環保車輛,以定期、定點、進村入戶為服務模式,主要解決分散性村莊和偏遠集中村莊區人口較少的嘎查村垃圾收運問題;環保宣傳包括播放宣傳片及環保標語、分發宣傳材料、開展環保公益演出及知識講座;物流服務是手機APP微小店購買或積分兌換物品,大件商品送貨上門。

3.3 開發手機APP及微信公眾號

首先開發手機APP,并進行注冊成為會員,會員可以預約“環保勒勒車”,查看再生資源可回收的價格行情、供應信息、地理位置、積分商城、積分兌換管理等服務。微信公眾號有微小店、客服電話、關注二維碼、最新動態、價格表、農產品交易信息、最新通知等服務功能。

通過開發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查看回收價格、積分兌換、查看附近的垃圾桶位置、地圖、聯系方式、微小店、宣傳環保知識,實時查看村鎮最新快訊以及農產品交易信息等提供各類信息交流、信息服務。

居民大件物件無法投放在垃圾桶或者在可回收垃圾數量特別多的情況下,居民通過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環保勒勒車”上門回收。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微小店直接兌換或者微小店購買物品。

4 構建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信息管理服務體系平臺

4.1 積分兌換管理服務中心

該中心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回收制定相關積分兌換管理制度,比如積分分為0.1個積分、0.2個積分、0.5個積分、1個積分,1個積分=1元,居民投了多少資源型垃圾,就按種類、分類情況、單價計算出積分總數。分類特別好的可以給予0.5個積分獎勵,分類錯誤的扣除0.2個積分等,最后居民可在微小店兌換生活用品以及購買物品或者兌換現金。

4.2 總控服務中心

該中心通過調取或查看村鎮每個垃圾桶的信息、村鎮垃圾轉運車和“環保勒勒車”(清運車輛)的位置、軌跡、裝卸狀態等,實時掌握最新數據,了解每個村鎮的垃圾量和垃圾處理量等相關信息。

4.3 數據庫中心

該中心主要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信息化管理相關數據。儲存數據(每天每個垃圾桶信息數據的記錄、清運車輛的相關數據的記錄)、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整合數據、數據的獨立性、安全性、可靠性管理)、使用數據(管理層、政府監管、科學研究提供可靠依據)。

4.4 信息管理服務體系平臺

積分兌換管理服務中心、總控服務中心、數據庫中心等形成高效 “互網+村鎮垃圾處理信息管理服務體系平臺”,通過平臺查看每個村鎮的垃圾量以及垃圾清運量等相關數據,分析數據,可面向決策管理部門、環保管理部門和市民提供有效的環保管理數據,并為研究和制定科學的村鎮環境治理政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5 “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中關鍵問題及發展建議

5.1 “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中關鍵問題

5.1.1 政府主導協調配合是“互聯網+”穩定運營的關鍵

村鎮生活垃圾處理管理是政府主導、專業機構具體實施、通過“PPP模式”購買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的途徑。整合社會資源,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垃圾管理共治機制,是“互聯網+”村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長期穩定應用、持續運營的關鍵。

5.1.2 出臺地方政策法規是“互聯網+”的保障

政府制定村鎮生活垃圾處理管理地方性政策法規,也是“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具體實施的重要保障,明確“互聯網+”村鎮垃圾分類、收運、處置的政策與法律,對“互聯網+”村鎮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提供保障。

5.1.3 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是“互聯網+”的突破

“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應用中自身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是突破,區分政府和市場作用,有針對性地引導互聯網+村鎮生活垃圾處理政府需求的創新模式,特別要重視企業盈利的創新模式,以免政策扶持后行業難以持續發展。

5.1.4 “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的宣傳及應用問題

大力宣傳、培訓、引導“互聯網+村鎮垃圾處理”相關知識以及應用中的技術,并讓居民使用方便快捷。

5.2 未來發展建議

5.2.1 鼓勵利用“互聯網+”技術

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信息管理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可開展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流向監控、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實現線上回收、線下物流融合。提高生活垃圾分類回收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改變傳統“亂、散、差”的村鎮生活垃圾狀況。

5.2.2 加強能力建設

提升村鎮垃圾分類回收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能力。回收企業應當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多種方式培訓、宣傳或者指導回收者的素質,提高他們的技能,使互聯網回收創造更大的價值。

5.2.3 完善政策措施

給予互聯網回收平臺免稅等普惠政策,加大價格改革,形成再生資源的合理比價關系,提高資源型垃圾的回收水平。

5.2.4 兩網融合

再生資源回收和生活垃圾回收處理兩網融合,統一信息化管理。方便各地區建設部門、環保部門和政府部門對村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監測和監管,隨時查看村鎮生活垃圾處理信息報告和污染環境防治信息等。

6 總結

村鎮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管理是政府解決村鎮垃圾現狀的主要問題,需要企業積極探索“互聯網+”環保領域的創新模式,只有社會各界的活躍參與,政府給予必要扶持,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才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正在引發商業模式的創新,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以“互聯網+”驅動轉型升級。“互聯網+資源循環利用”是一個多方參與、專業度高的產業。目前已有企業和相關機構開展互聯網+分類回收、再生資源交易等商業模式的創新實踐,也探索建立了互聯網+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平臺,并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但整個產業的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仍不清晰,產業與互聯網思維缺乏有機融合,亟需成立有實質意義的全國性行業組織,構建一個高效的互動平臺,為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保產業的高效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孫祥中.物聯網技術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智能監控中的應用[J].中國有線電視,2015(10).

[2]何品晶,章 驊,呂 凡,等.村鎮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及技術路線探討[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33(3):409~414.

[3]蒙海濤,張 驥.物聯網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38(1).

[4]樹禮. 環保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 2012(4).

[5]王圓圓,張月香,周 文,等.RFID和3DGIS技術在數字化城市管理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6).

[6]喬彥友,李廣文,常原飛,等.基于GIS和物聯網技術的基礎設施管理信息系統[J].地理信息世界,2010(5).

[7]張 巍,馮 濤,朱 銳.智慧環保物聯網監控應用與系統集成研究[J].北方環境,2012(5).

[8]鄭 亮.物聯網在環境自動監控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制作,2014(17).

[9]何品晶.農村垃圾治理不能照搬城市模式[J].城市化,2016(87):64~66.

[10]何品晶,章 驊,呂 凡,等.我國小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基礎條件與適宜模式[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5,32(2):116~120.

Exploration on Application of“Internet +” in the

Disposal System of Rural Living Garbage

Hu Sileng1,2, Wang Yiqi1,2, Chen Hao1,3

(1.Ordos Institute of Solid Waste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rdos, Inner Mongolia 017000,China;

2. Ordos Urban Mi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dos,Inner Mongolia 017000,China;

3.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篇9

關鍵詞:區域;循環型社會;構建;實踐模式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7)03-0015-03

區域循環型社會的構建是一種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是一種物質不斷循環利用、能源梯級利用、信息高效利用的基礎上建立的新型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所有的物質、能源、信息要在循環網絡中得到合理利用,從而把以經濟活動為主的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控制在最優的范圍內。區域循環型社會的本質可以歸納為通過生態綜合規劃、改變和完善人類的活動模式,使相關個人、組織(家庭、企業、產業……)、區域間乃至在全球范圍內形成能夠共享資源、能源、信息和互換副產品的共生協作群落及單元,使進行某人類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最優化(投入最小、產出最優、廢棄最少、對自然的影響最小),產生的剩余物質和剩余能源能夠成為進行另一人類活動所需的資源和能源,達到人類活動之間資源、能源的最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使各個層面的資源和能源在循環網絡中得到永續利用和梯次利用,從而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能量梯級利用、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態協調型活動模式。

1.區域循環型社會的構建思路

在區域內構建循環型社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各層次的共同努力和長期奮斗,結合當地實際,我們認為有必要在以下六個方面進行重點突破:

1.1 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各地區要按照循環經濟理念,統籌布局產業帶、園區、產業基地的具體方位,從大空間上構筑相互循環、上下鏈接的布局體系[1]。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建設。以土地調控為主要手段,充分考慮企業之間的關聯度,引導上下游產品的企業依次落地,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對入園企業提出土地、能源、水資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綜合控制要求,建設集中供熱和廢棄物集中處置中心。

1.2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將其納入循環經濟軌道

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好的傳統產業,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進行生態化改造。實現產業鏈的延伸,上下游產品的對接,內部結構合理、資源有效互補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體系。對招商引資項目、入駐開發區或工業園區的企業,盡可能采用國內外先進的生產、環保技術,以循環經濟理念指導項目的設計、建設、生產全過程。

1.3 建設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

引導企業利用廢棄物再生技術以及檢測分析技術,重點對廢舊塑編產品、廢舊鋼材、廢舊輪胎、生活垃圾、冶煉廢渣等進行再資源化利用。研制開發城市垃圾(棄土)無害化、資源化、消納化處理技術及成套裝備,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棄土)生產環保型燒結多孔磚和空心砌塊。綜合利用冶煉廢渣,回收氧化鋅、電解銦、電解鎘、海綿銅、鉛銀砂等。

1.4 積極建設生態農業基地

大力推廣農業廢棄物(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的資源利用技術。建設以沼氣為紐帶的農村新能源工程。以沼氣發酵為核心技術,因地制宜,推行“生態型”、“能源環保型”和“環保型”等工程模式,處理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水。農村重點推廣“豬―沼―作物”和“豬―沼―果(茶)”生態模式。利用生物發酵畜禽糞便技術,生產商品有機肥。加快機械化進程,推行秸稈直接還田。實施秸稈資源利用(如作為蘑菇培養基、沼化后的沼渣),實現秸稈間接還田[2]。

1.5 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型能源

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型能源,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勵發展風力發電。發展環保熱電聯產。積極推進國家確定的重點節能工程,抓好重點耗能行業和企業節能,推動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引導公共、商業和民用節能。貫徹實施國家《關于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導意見》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1.6 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提高已利用資源的利用效率。重點是加強土地、水、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電力、化工、不銹鋼等行業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管理,努力提高資源的產出效益。強化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指標管理,合理確定建設項目供地數量,建立土地出讓合同履約管理機制,加強對建設項目用地供應后開發利用各環節的監督檢查。提高城市建設用地效率。開展城市土地整頓,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要求,加大城市內閑置土地的清理和處置力度,建立用地退出機制,騰出土地利用空間。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積極鼓勵零技改用地和廠房加層,引導和促進工業建設項目用地集約高效利用,提高工業用地投資強度。

2.區域循環型社會的構建模式

2.1 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

以產品結構的綠色化為核心,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以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品為重點,以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的資源使用和環境影響最小化為原則,大力開展產品的生態設計與研制開發,通過產品的綠色升級換代,突破綠色壁壘,提升區域工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運用經濟手段,引導產業關聯的生態化轉向,培育構筑規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生態工業園區體系,推進具有循環型工業特點的零排放工業示范園區建設;以冶金、建材、能源等產業為載體,大力發展具有廢物吸納作用的環境無害化、資源再生與循環利用產業,重點扶持有益于社會廢棄物回收利用的非競爭性產業建設,改善提升工業系統的生態功能。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工業生產的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重點研究和開發生態工程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提升工業的科技原創能力;大力扶持應用技術擴散和信息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著力研制開發清潔生產技術,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節水技術,無廢少廢工藝,廢物再生循環利用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技術,提高技術進步對發展循環型工業的貢獻率。

點面結合,重點突破。開展循環型工業示范區建設,大力發揮區域層次示范的綜合效應,聯動腹地,輻射周邊。選擇一批基礎較好,有條件的城市、工業園區和企業,建設一批循環型工業基礎設施,集中實施一批重點項目。

2.2 構建循環型農業體系

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促進農業向無害化方向發展。循環農業建設重要目標之一是農業生產過程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無害化,循環農業采用環境友好型技術,按照無害化要求組織生產,引導農業產業結構向無害化方向調整。

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投入品的減量化。圍繞投入品的生態化、無害化目標,加速投入品的減量與替代。實施化肥的減量與精量使用,用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以高效無害化配方飼料降低“畜產公害”,以可降解農用薄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

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廣清潔生產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于實現循環農業建設目標意義重大。

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生產的區域循環。循環農業既涉及種植業和養殖業,還涉及農產品加工業等多個領域。循環農業的重點應是加快農業生產經營及廢棄物利用的專業化和規模化,促進企業間循環和區域間循環。

加強農業生產過程中資源的循環利用,逐步降低農業的各類污染。農業生產與加工中的廢棄物是目前農業生產加工中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廢棄物利用雖然取得一定進展,但還有很多廢棄物未能利用或有效利用,遠未達到循環農業建設的要求。

2.3 構建循環型服務業體系

構建資源共享平臺,提升第三產業整體競爭力。構筑企業網絡、電子政務、遠程教育、電子商務、數字城市等信息平臺,增強循環型信息資源對于物質資源的替代功能。整合現有物流資源,積極發展生態物流技術體系,推進發展生態物流產業。通過電話銀行、網上銀行、自助終端等多種形式,積極發展電子銀行這一高效、便捷的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

開展第三產業清潔生產,提高服務業環境管理水平。建立符合第三產業發展的清潔生產體系和綠色認證體系。積極配合旅游戰略的實施,整合旅游資源,通過產品創新及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務水平,推進旅游區生態環境建設。在生產、流通企業選用各類符合國家標準的可降解的環保型替代產品,積極推行可降解塑料袋或紙袋,生產銷售綠色食品,建立綠色產品的原料生產基地,推行包裝綠色化。

不斷創新機制,做大、做強環境服務產業。通過機制創新、市場創新、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服務體系,并堅持社會化、企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的原則,打破環保產業服務領域的壟斷經營,放寬市場準入,引進競爭機制,鼓勵服務企業優化組合,并推動建立以資金融通、工程建設、設施運營和技術咨詢、信息服務、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服務體系,提高環境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的比重[3]。

2.4 構建“靜脈”①產業體系②

在傳統的經濟運行模式中,經濟活動的主體大都著眼于動脈產業,而忽視靜脈產業的作用。在循環經濟的運行中,靜脈產業是與動脈產業同等重要的產業部門。經濟結構中如果缺少了靜脈產業,循環經濟將無法實現“循環”,這也正是傳統的直線型經濟模式的弊端所在。因此,建立循環經濟的過程,正是對市場結構中缺失的靜脈產業部門的完善過程。

區域靜脈產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以下四項前提之上,即:存在大量的廢棄物;廢棄物具有有用的屬性;有把廢棄物再資源化的技術;存在著對再生品的需求[4]。在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基礎上,與利用原生資源的成本相比,如果利用從廢棄物再生的資源的成本低,而且能在一定時間內維持價格差,循環再利用就能充分發展,即靜脈產業的運營就能得以實現。

靜脈產業活動的四個主要階段,決定了靜脈產業可能存在四類不同的參與者③。靜脈產業的運行主要包括廢棄物回收、再資源化、最終處置和再生資源銷售四個階段。廢棄物的收集運輸與廢棄物的排放過程對應,是靜脈產業活動的開始[5]。再生處理是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通過物理性、化學性的處理,從廢棄物中回收物質和能源,實現物質的閉環循環的過程。最終處置不只是一般的“廢棄”,而是在循環經濟的框架下,基于保護環境、保護資源的目的,以最合理的方式處理廢棄物中最終沒有可能再利用的部分[6]。這一階段也可以視為靜脈產業的一個生產性過程,即提供了廢棄物最終處置的服務。再生資源銷售是指再生資源在資源市場上進行銷售,從而輸入到動脈體系中,再次成為生產的原材料或消費的商品的過程。再生資源作為靜脈產業的“產品”,只有通過營銷手段獲得“利潤”,靜脈產業的經濟價值才能真正得以實現,社會價值才能得到認可。從經濟物質流的觀點來看,廢棄物的排放者和一般生產者內部對自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再利用的部門也屬于靜脈系統的范疇,但由于其僅是動脈系統的延伸,沒有圍繞廢棄物的處置和再生資源的銷售產生市場關系,因此只能通稱為動脈產業中的靜脈部門,而不屬于靜脈產業的范疇。靜脈市場④主要包括: (1)廢棄物市場;(2)再生資源市場。

2.5 區域循環產業體系的整合

在區域層面上推行循環型產業發展模式,要建立促進區域循環型產業體系形成的法規制度。借鑒發達國家在區域及社會層面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加快制定適宜本地發展區域循環型產業體系的法規,通過法規對發展循環經濟以必要規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區域循環型產業體系的建設中,繼續探索新的循環型產業實踐模式[7]。政府有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要認真轉變職能,為發展循環經濟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推進區域循環型產業體系構建中的作用,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使循環經濟具體實踐模式中的各個主體形成互補互動、共生共利的關系。

基金項目: 2007年度西南民族大學博士創新基金項目階段研究成果。

注 釋:

①日本學者后藤典弘指出:“物質來源于自然界,并經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流向廣大的消費者。將這樣以生產為中心的流動,比喻成人體的‘動脈流’。大部分的物質通過社會消費,在經過一定時間后,會以原來的形態,或者改變的形態、狀態,再次還原于自然界。這就是廢棄物的物流。我們知道,廢棄物處理由收運一中間處理一最終處置三個階段組成。從物流的觀點來看,在這三個階段中的廢棄物的物流,剛好是與第一、二、三產業的物流,即以消費為中心的情況是完全對稱的。也就是說,在廢棄物的物流過程中,收集、搬運與流通等第三產業逆對稱,以分解為中心的中間處理與制造等第二產業逆對稱,掩埋等最終處理與以從自然界中開采資源為中心的第一產業逆對稱。消費后的廢棄物的這種物流過程,比照在生產性的過程,被稱為‘靜脈流’。……對比生態系統的物質流,就可以理解‘環流(循環流動)’。”

② 聶永有.循環經濟條件下的靜脈產業發展探索.南方經濟[J].2005,(12):95-97.

③ 日本學者吉野敏行認為:靜脈產業的核心業務應該主要由“收運者”、“中間處理者”、“再生資源經營者”、“最終處理者”承擔,四者之間形成與動脈系統中供應鏈關系一樣的網鏈結構,共同完成靜脈產業活動的全部過程,因此他們是靜脈產業的主體。

④ 靜脈產業圍繞著如何處理廢棄物這個問題開展產業活動,這樣就出現了兩種相關的“產品”,一是關于廢棄物最終處置的各項服務,二是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再生資源。與此相對應,形成了以靜脈產業為中心的“廢棄物市場”和“再生資源市場”。在廢棄物市場,排放者排放廢棄物時向收運者支付排放費;收運者獲得廢棄物后,向最終處置者轉移廢棄物時也需要支付排放費,即廢棄物的價格表現為“處理費用”,前一階段的價格包含后一階段的價格,靜脈產業各主體之間表現的是排放者支付的排放費的分配關系。在再生資源市場,廢棄物的有價屬性在排放時即被市場所承認,與一般的商品一樣,收運者向排放者支付收取費用(排放者的銷售價格),轉讓時收取銷售價格;再生資源經營者向再生資源利用的產業銷售時同樣要收取銷售價格。即靜脈產業主體之間表現的是再生資源的銷售收入的分配關系。

參考文獻:

[1]施正一.民族經濟學教程(修訂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211-215.

[2]譚崇臺.發展經濟學的新發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668-670.

[3]諾思.經濟史上的結構和變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54-55.

[4]毛如柏,馮之浚.論循環經濟[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56-57.

[5]張坤.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87.

[6]馮之浚.循環經濟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0-162.

[7]馬江.西部民族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4):151.

[8]馬江.循環經濟與西部地區發展[A].“APEC循環經濟與中國西部大開發”會議論文集[C].2005:79-80.

篇10

一、商貿管理科情況介紹

商貿管理科對應南京市商務局對外貿易處、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處、機電和科技產業處、流通業發展處、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處、商貿服務業處、電子商務和信息化處、服務貿易處、進出口公平貿易局、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服務中心10個處室。

工作業務主要涉及到社零、外貿、服務外包、對外工程四項指標跟進、督促和日常統計工作;成品油、再生資源、中小商貿流通企業、電子商務、餐飲住宿批發零售等行業備案、年檢、統計、調研等行業管理;相關行業安全監督;外向型企業的各項資金申報審核等。

二、工作完成情況

(一)社零工作

今年市局下達給我區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目標增幅為10%。接到社零指標任務后,科室根據各街實際情況制定了考核目標并分解給街道,與街道簽目標責任書。1-10月份,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3億元,同比增長9.5%。

(二)服務外包工作

2016年,執行額目標為11800萬美元,1-10月完成10037萬美元,完成目標85.1%,離岸執行額目標6600萬美元。1-10月完成5806萬美元,完成目標88.00%。

(三)外貿出口工作

2016年,南京市下達給行政區外貿出口目標為50000萬美元。截止2016年10月份,完成外貿出口45578萬美元,完成目標91.2%;進出口目標為87000萬美元,截至2016年10月份,完成95783萬美元,完成目標110.1%。

(四)對外工程營業額工作

2016年,我區對外工程營業額目標為36500萬美元。截至10月份,XX區完成4.59億美元,完成目標125.75%。

(五)市場運行監測及信息泵工作情況

目前,我區商務部重點流通企業9家,生活必需品監測企業3家,重要生產資料監測企業5家以及市級監測樣本企業31家,信息泵企業1家。信息泵企業的日報,三個市場運行監測系統的周、月、半年及年報,商貿流通企業報送省商貿流通企業月報,數據報送率和數據報送及時率達100%。

(六)電子商務工作

今年,我們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潭綜保區一起邀請了市里的相關專家XX區為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做了專題培訓。我們幫助“南京龍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申請到了100萬元的專項資金扶持。幫助八卦洲上壩村成功申報成為南京市電子商務示范村培育點。督促區內16家電子商務企業在江蘇省電子商務平臺上完成銷售報表。

(七)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

今年4、5、10、11月,我們對XX區32家規模以上商場、超市及餐飲住宿業進行了行業安全專項檢查。重點對電梯安全、防雷設施、消防安全、燃氣安全、應急處置、危險源控制、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檢查,提出整改意見,并進行了復查。

(八)商貿流通工作

為貫徹落實《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商貿流通業統計相關工作通知》,每個季度我科都組織我區南京仙林金鷹購物中心有限公司、南京藍燕石化儲運實業有限公司、中石化長江燃料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3家企業,完成在商貿流通業統計信息平臺的季度報表報送工作。

(九)企業資金申報情況

科室涉及的企業扶持資金有服務外包(服務貿易)專項資金、商務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開放型資金、外貿穩增長專項資金、對外投資合作專項資金、省市級出口信用保險補貼資金等。2016年,科室已幫助50多家企業申請各類資金1357.639萬元。

年中,舉辦出口信用保險專題培訓會,邀請中信保南京銀行業務經理與各街道、平臺和部解答企業的疑問,幫助企業降低外貿風險。

(十)成品油管理工作

我科組織專人分別于6、9、10、11月對區內成品油經營企業油庫和加油站安全生產管理和油氣回收進行了專項檢查。特別是8-9月,根據杭州G20峰會的相關工作要求,在G20峰會正式召開期間,對轄區內加油站進行了夜間巡查,保證加油站夜間按規定營業。

(十一)再生資源回收工作

再生資源回收工作除了為新企業(站點)做好備案登記工作、每年的例行年檢及對區內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站點)調研考察之外,還包括按照市局的要求及配合南京市再生資源協會做好相應階段性工作。今年,我們還協助市局在我區新建了5家南京再生資源回收站示范點,并于1全部通過市局驗收。

(十二)公平貿易工作

今年分別于3月、7月,科室及時幫助錦湖輪胎就美國對該企業的卡車客車輪胎產品發起的“雙反調查、南京電氣就2015年印度發起的玻璃絕緣子反傾銷案件,向市局公平貿易局作出匯報,并傳達了企業的訴求和意見。

(十三)八卦洲跨境電子商務工作

今年協助八卦洲制定《南京服務貿易創新試驗區(八卦洲)服務貿易發展專項基金管理辦法》。此平臺如成功搭建,將為行政區外貿出口、外資、服務貿易等指標提供較好的支撐。

(十四)其他綜合工作

根據市政府要求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要求,科室從餐飲和再生資源兩方面著手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整治部分餐飲店面臟亂差問題,規范大中型餐飲單位設備設施完備,檢查有無安裝油煙凈化裝置,油煙管道有無定時清理紀錄,重點整治不文明、不誠信的行為,促進餐飲單位提檔升級。此外,科室還積極組織街道和餐飲企業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外貿出口、服務外包工作的困難在于區內缺乏規模大的龍頭企業,從長遠來看對未來的考核數據難以形成新的支撐。社零工作困難在于嚴重依賴汽車銷售和成品油的增長,其他方面的增長后勁不足;街道、平臺對社零工作重視度不夠,配合不到位。

四、明年工作思路和建議

(一)外貿出口工作

外貿方面,梳理區內外貿企業出口狀況,提前掌握明年出口動向。積極協調明年的指標調整,爭取找到新的增長點,盡量補錦湖輪胎的缺口。明年繼續為區內重點出口企業做好服務工作,向省、市相關部門爭取扶持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加強業務培訓,邀請市局相關處室、海關、外管等部門為區內的企業和街道的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業務指導和培訓,強化業務能力。

建議明年考核辦法中加大對外貿出口的考核力度和分值,由季度考核變為月度考核。 另在招商考核中明確提出加大對外貿出口企業的招商力度。缺乏新的龍頭企業支撐是行政區外貿出口的最大問題,急需解決。

(二)服務外包工作

緊盯指標任務,提高質量和規模。服務外包指標對街道平臺來說,不僅僅限于完成任務,要提更高的要求,鼓勵街道大力引進龍頭企業,鼓勵服企業做大做強。充分利用各平臺園區優勢,吸引更多的專業服務外包企業來我區落戶。

建議明年服務外包指標考核分值適量降低,由月考改為季度考核。

(三)社零工作

除將社零目標分解街道考核外,制定新增限上單位考核指標,以引起各街道領導的高度重視。繼續加強跟區統計局的溝通協調,每月將社零限上完成數和增幅以及同比下降的企業反饋給相應街道,督促街道跟蹤限上單位。

建議明年加大社零指標的考核力度和分值。

(四)電子商務工作

積極配合市局安排的工作,宣傳鼓勵更多傳統企業往電商企業轉型。另一方面跟蹤服務,配合八卦洲服務貿易創新試驗區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