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策略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8: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保護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保護策略

篇1

關鍵詞:教學方法;生態保護;宣傳方式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環保要深入人心,啟發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進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環保是一項終生事業,當教育啟發人們環保意識時,生態環境就可以持續不斷的改善。當小孩子從小就擁有環保意識和行為,那么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將取得持續發展。

一、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概念、意義

(一)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概念

生態保護,保護的是整個地球的生態,由于人類的過多破壞,地球的生態系統不再能自然協調,產生了很多自然災害。人們意識到保護生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生態保護的實質是人類與自然資源攝取平衡的一種過程,生態保護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存空間,這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生態保護不是一個名詞而更像是一個動詞,你我積極參與其中的行動。環境教育是進行生態保護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們才知道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才能身體力行的進入環保事業中。環境教育是每個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課,環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課堂教師的學習,是身邊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課,是終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環境教育可以是身邊公園的文明標語,亦可是學術研討會上激烈的辯詞,環境教育不分大小,環境教育可以帶動全員促進生態保護。

(二)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意義

生態保護和環境教育有著必不可分的聯系,生態保護就是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互相尊重,生態保護是在人們已經破壞生態環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種觀念。是在生態遭到了極大地破壞后,人們自覺意識到危機的前提下進行的一種行為,生態保護不是一個階段性過程,而是持續的過程,環保教育的發展直接影響到生態保護,只有大力宣傳進行環保教育,讓人們普遍了解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更好的持續發展。環境教育要深入淺出的進行引導。環境教育質量的提高直接關系到的人們環保意識的覺悟,從小就接受保護環境的教育,讓人們從小就培養良好習慣。環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讓人們了解環境對于每個人意味著什么,人類身處的每一個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種種都是與大自然密不可分,通過實時性環境教育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學生生態保護和環境的教育教學策略

(一)深化教材內容

教材是學習的母本,深化教材內容,把生態保護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表述給小學生聽,改變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傳統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本中能看到身邊生態保護的行為及破壞環境后生態的景象,學生能夠在課本中讀出生態保護是與每個人體息息相關,與大家平時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并引導學生發現生態環境的神奇和破壞環境后所引發的惡性影響。通過思考和反思來理解生態對于我們來講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引導學生進行生態保護的閱讀是環境教育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學生課堂上所接受的東西主要都是被動的,與老師的教學風格和課本編材有著重要的關系,那么在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生態保護的閱讀,讓學生主動去接受環保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的。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可以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拓學生關于生態環境的視野,使生態保護更加深入學生的心中,閱讀也可以更加符合每個學生對環保教育的理解,讀學生喜歡的環保類型教育能夠讓學生持續關注生態保護并參與其中。增加興趣了解的同時,學習更多環境保護知識。

(三)展開專題講座

開展專題講座可以讓小學生了解到社會上有這么多杰出的環保人士,在講座中每個主講人都有著關于環保事業的不同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環保事業領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績,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值得去學習。在生態環境專題講座是應更加著重針對主講人自身參與的環保事業為核心進行講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們感同身受。

(四)加強課外活動

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的行動當中,讓學生們感受到環保事業就是深處在身邊的點點滴滴,加強課外活動讓學生們參與環保事業,積極開展每周環保一行。讓父母引導孩子開展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增加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還可以使家長們提高保護生態的意識,開展課外活動中孩子所進行的每一項環保行動都會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這對于素質教育教學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生態保護關系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回歸天然保護生態。人類是生物圈中的一個參與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進行對小學生環境保護教育中我們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課的老師就是熱愛自然,生態保護的參與者,老師以身作則可以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授課的內容一定要言簡意賅,用最簡單通俗的語言讓學生接受環保教育。在社會環境中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們做出模范的榜樣。通過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們能夠了解生態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地球家園。

參考文獻:

[1]陳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區中小學生環境意識的內隱聯想測驗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2]袁曉鋒.淺談西部農村中小學生環境保護意識教育[J].新西部(理論版),2015.

[3]顏靜.城市小學生課外活動現狀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篇2

生態效益決定著這項工程存在和實施的意義,而經濟效益決定著這項工程實施的動力,只有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才會產生社會效益。這些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涵蓋了林業建設發展的全方位,是實現森林保護的基礎。只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才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意義,才能讓社會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使森林資源得到保護。森林保護必須以林業工程建設為標志,必須從林業建設與管理上看到國家對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視與決心,并上下齊心做好森林保護工作。

高效林業產業建設是保護森林資源的屏障

森林資源最重要的是保護,只有合理地保護這些資源才能讓其資源發揮其生態價值。但為什么仍有很多人總是破壞森林資源,無疑是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發展高效的林業產業,是將林業從林木的種植、管護、砍伐形成一體的產業結構,讓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制度化與規范化。只有林業產業發展成型、有序,讓林農從產業中按部就班地得到了經濟利益,才不會對森林資源起破壞的念頭。林農如果忙于林業產業的正常生產建設,也就無暇顧及對森林資源的破壞。當林業產業為林農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時,林農也就不會想到通過破壞森林資源來增加收入。高效林業產業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興林與富民的關系處理適宜的一種途徑。林業產業建設是面向市場、規范有序、集約經營且富有活力的。其林業類型涵蓋種植業、木材業、物流業、旅游業等多種,而其經濟效益雖然是由“林業”來帶動,但最終并不是都是以砍伐林木來實現的。健康的、科學的、合理的、先進的、高效的林業產業結構是富有活力的、具有發展潛力的一項產業,雖然從最初的形成到最終的成熟需要較長的時間,但其所帶來的經濟收益、生態收益與社會收益是不容小覷的。然而,就保護森林資源這方面來說,加快高效林業產業結構建設,是為保護森林資源增添了一道屏障,轉移了一些人的注意力,讓人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的林業產業發展思路。

分類施策是保護森林資源的有效方法

森林資源有不同的類型,其中有的是商品林,有的是公益林,其在森林體系的地位與作用也是不同的。商品林主要是作為商品進行銷售,其種植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對林木的砍伐獲得經濟收益,這些森林進行砍伐申請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放寬砍伐政策。而公益林地,無論是公有制,還是林農私有,都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公益特性,其生長與種植都是以保護生態環境的公益性為第一目標的。這些林地雖然在多年后,一些林木成材后,達到了砍伐的要求,或者有些林地在干旱或病蟲害的侵襲下,發生死亡,可以實施砍伐,但對于這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應到現場去進行實地考查,掌握情況,最終做出是否可以進行砍伐的批示。對不同森林資源實行分類施策,是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的一種表現,是辯證主義方法論在實際工作中的一種應用。只有針對不同的林業性質,做出不同的決策,才能讓整個森林的保護更有人性化,其具有促進林業發展的現實意義。

保護制度的建立是保護森林資源的可靠依據

合理地保護森林資源就應建立與不斷完善資源的管理體系。通過采用立法、執法來達到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將森林保護納入到法律、法規的范疇內,幫助人們樹立森林保護的觀念,讓人們認識到破壞森林的嚴重后果。除了要將森林保護納入到法律的范圍內,還要加強林政資源管理機構的建設,加強稽查力度和檢查站的檢查力度,改善護林隊伍工作條件。同時還要加強林地檔案的管理。無論是林地林權、退耕還林檔案都要存檔與管理。積極地開展森林執法與綜合治理工作,強化管理措施,堅決制止毀林開荒、亂砍亂伐、亂占林地的違法行為。還應加強防火宣傳?;鹣騺硎巧值奶鞌?部分農村地區人們的防火意識淡薄,遇到火災時,撲救能力不強,應爭取做到防火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與專業化。此外,保護森林的另一個方面是防治病蟲害。對于生物防治工作應該“預防為主、科學防控為輔”,采用科學的、先進的防治方法進行整個林區的防疫控制,提高森林尤其是人工林自身抗御林業有害生物功能,提高預防和消滅林業有害生物的能力。重點完善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防治減災體系、應急反應體系和防治法規體系的建設。

科技興林是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林業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也同要適用。要想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林業保護政策,就要促進技術的創新與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只有科學技術才能支撐整個林業的建設,才能讓森林資源在將來一段時間可持續發展??茖W技術在林業方面的應用主要存在于林木品種的改進,林業工程建設的發展,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治,積極培養先進的科技人才,出臺更多的政策,讓有知識、有才華的年輕人投入到森林保護的這份事業中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資源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保護森林資源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一種表現。

篇3

1城市生態系統與古樹的相互關系

城市生態環境對古樹起決定性作用,古樹的長勢反映著城市生態環境變化趨勢及程度,城市生態環境與古樹二者呈現出相輔相成、相互統一的關系。歷經數百年甚至千年風雨滄桑存活至今的古樹,是一座城市園林最珍貴的綠色遺產。古樹長期立地于當地,已經完全適應周圍環境,枝繁葉茂、長勢旺盛的古樹成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處、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標志。

1.1良好的城市生態系統與古樹的統一關系

良好的城市生態系統表現為物質流循環良好,氣候環境適宜且穩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正常,能夠為古樹提供更適宜的生存條件,使其獲得充足的陽光、空氣、水分、土壤肥力,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古樹生長旺盛,得以延年益壽。生長勢健壯的古樹同時也會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質量,營造良好小氣候,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質。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與古樹的關系表現為和諧統一、相互促進。古樹在城市生態系統中體現出指示作用機制,人們可以根據古樹年輪累積得到年表與氣候單因子相關性分析,從溫度、濕度、干旱等指數推測城市氣候變化,預測未來氣候變化規律。古樹在城市生態環境中具有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是多種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及其他生物的棲息地,也是多種生物的寄主,是食物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和鏈接場所。古樹的死亡意味著其生態服務功能的喪失,是城市生物多樣性不可逆的損失。

1.2城市生態環境復雜化與古樹生存間的矛盾

近200年的氣候觀測數據表明,全球氣候呈現變暖趨勢進而引發一系列氣候變化,氣候變化主要表現為全球變暖、降雨變化、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頻發等。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隨著城市化加速和現代工業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生態環境變得日益復雜、不穩定。例如:城市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增加及空氣流通方式受到阻遏,空氣質量下降,“霧霾”、“光化學煙霧”、“氮氧化物復合物”等成為城市環境代名詞,特別是懸浮在空中的重金屬微粒隨著空氣流動被古樹枝葉吸附,也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傷害?!谶@種高濃度的污染環境下,古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必然受到嚴重影響。受到全球氣候變暖和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樹木生長的規律也發生了變化。在蘇格蘭地區過去30年間,植物春季發芽時間越來越早,秋季落葉越來越晚,植物的生長期變長。當地政府研究表明:20世紀末期,當地植物生長周期延長30~80…d。城市生態系統具有極強的依賴性,其穩定性、平衡性表現相對脆弱。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得到空前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在物質財富得到極大豐富的同時,城市生態環境較以往發生顯著變化。近幾十年來,中國城市熱島效應問題凸顯,高溫時間周期和最高氣溫連破紀錄,古樹在這種高溫環境下也必然發生顯著的生理變化和調節代謝來提高抗逆性,這對長勢衰弱、生理機能退化的古樹構成嚴重威脅。此外,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硬化鋪裝以及人為原因造成的土壤透氣性下降,融雪劑大量施用等多種原因使得古樹土壤質量嚴重惡化,酸雨、城市病蟲害的高發生率,沿海地區的強臺風也使得古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由于氣候發生變化,城市生態系統循環中的自然流、物質流等循環不暢,對古樹生存所需要的資源供給產生阻遏作用。每棵古樹都有自己的最佳生長環境,一旦城市環境超過古樹的環境忍受極限,古樹的生長勢必然會急速衰弱,嚴重會引起死亡。面對新的問題,開展城市生態環境變化與古樹適應性閾值范圍研究已經迫在眉睫。

1.3城市建設與古樹原生境保護的沖突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城市建設與古樹原生境保護的矛盾顯得尤其突出。電力、通信、排污、自來水、供熱、供氣、涵洞、人防工程等大量城市地下管網的新建或維修嚴重破壞古樹的原生境,造成樹體損傷,施工過程中破壞樹體根系、樹冠尤為嚴重,干擾古樹正常的生命活動周期。近年來,由于市政管線破損,泄露的污水、熱氣、電力等已經威脅到古樹的生存,甚至造成古樹的死亡,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如:2013年12月,由于熱力管道漏氣,使得太原市東緝虎營編號B035的1株國槐古樹死亡。城市發展進程中,開發商一味追求建筑高容積率,使得城市高樓林立。新建高樓距離古樹過近,造成古樹遮光;高樓的玻璃幕墻“光污染”,會直接反射強光照射古樹,盛夏時節極易使其熱灼傷;高樓風對古樹危害日益顯現;有些古樹被開發商野蠻堆土埋干,呼吸困難,生長勢嚴重衰弱。隨著城市化快速推進,眾多城中村被整體拆除,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粉塵、污物對古樹造成嚴重危害。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質非常多,主要有廢電池(含有汞、鎘、鉛等重金屬)、未處理的生活污水及污物、化工藥品等。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質一旦滲入土壤就會污染土地,對古樹造成的傷害尤其嚴重。

1.4城市極端天氣對古樹保護的沖擊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強臺風、瞬時強風、干旱、暴雨、冰雹、雷電等極端惡劣天氣經常侵襲城市,造成諸如地面塌陷、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這些都會對古樹的生存產生巨大的威脅。例如:2013年9月22日超強臺風“天兔”登陸廣東東莞,瞬間將其寮步鎮橫坑古村1棵341年樹齡的古芒果樹連根拔倒。2014年9月1日“威馬遜”臺風重創海南省??谑?,被刮倒和嚴重損傷的古樹名木多達355棵。2003年11月8日,北京市突降大雪,有5…000余株大樹發生嚴重斷枝劈裂,其中有古樹800余棵。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內的古樹受災最重,90%的樹木出現折枝斷杈現象。

2城市生態系統中古樹保護對策建議

2.1推進古樹保護規劃工作

為應對復雜多變的城市生態環境,應加速推進古樹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古樹保護規劃應將古樹個體或群體納入到城市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與城市綠地規劃設計體系中。古樹保護應與城市綠地系統相結合,努力擴大古樹棲息地面積,減輕外界干擾作用,發揮緩沖功能,將邊緣效應降到最低。在城市生態廊道建設過程中,盡力確保城市綠地、城市森林與古樹棲息地相連接,使古樹周邊地區成為環境生態控制區,進一步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和破壞。合理應用古樹周邊植物的科學配置,不僅有利于古樹生長,還能增加生物多樣性,提升古樹周邊生態環境效應和景觀效果。王瑛對12種植物在古樹周邊的應用,提出合理的配置方式和養護要點;古銀杏周邊種植紫三葉、紅花酢漿草和常春藤后,對土壤微生物量有明顯影響,其中紫三葉對古銀杏周邊土壤的健康保育效果最好。…王曉輝研究發現側柏古樹周圍種植早春發芽甘野菊,適時修剪,促使瓢蟲、食蚜蠅等食物鏈遷移,達到保護古樹的目的。古樹在整個城市生態環境中的自然生態位穩定,更應提升其社會生態位及經濟生態位。古樹保護規劃應納入到歷史文化保護體系之中,編制保護規劃應注重古樹名木本身就是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很多古樹名木多包含在文物古跡中。將古樹與古建一起列入當地歷史文化保護體系中,對古樹保護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古樹保護規劃還應納入到城市基礎建設的規劃體系中,當編制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方案時,應對古樹生存地范圍予以標注,并預留未來拓展空間,將對古樹生長有重大影響的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應在其保護范圍之外。古樹保護規劃應納入到城市建設紅線范圍內,嚴禁一切擠占古樹生存空間的違法行為。古樹保護范圍目前國內較為權威的要求是樹冠投影范圍外5…m為限,古樹保護規劃范圍紅線應結合實際情況及未來空間發展需求,適度擴大規劃保護范圍。

2.2開展城市古樹安全監測及預警工作

古樹經過上百年的生長,許多古樹出現衰老跡象,且絕大多數古樹樹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朽蝕和空洞,一旦遇到大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古樹極有可能發生倒伏、枝條劈裂等威脅人身及財產安全的不確定危險。城市中的古樹必須是安全的。北京、廣州等城市,根據古樹名木樹體生長的情況與立地環境,針對性地提出古樹名木監測預警保護等級標準及相應的安全檢查、保護措施,建立起整套古樹樹體狀況系統基礎資料、動態保護標準等級及保護措施規程,使古樹保護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鄭然等對古樹風險產生原因歸納為自身狀況和古樹管理兩個方面,依據特爾斐法和層次分析法確定相應指標權重,建立古樹風險分析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對古樹風險進行定量分析,確定風險級別。園林工作者可借助應力波微創木材探測儀確定古樹樹干、主枝空洞位置及木質部腐蝕程度,劃分危險等級,重點確定優先保護對象,制訂一樹一保護方案和措施。根據古樹癥狀與立地條件,結合根系復壯技術,采取古樹樹冠逐層修剪、硬質支撐及彈性拉纖、活體靠接支撐等措施,使得城市環境中古樹得到更科學有效地安全應急保護。城市古樹多分布在景區、道路、寺廟等地,周邊人流密集,加之古樹樹齡較高,自身朽蝕及蛀干害蟲危害嚴重,一旦遇到極端天氣,古樹倒塌、劈裂危及第三方安全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給古樹投保很有必要。古樹保險,主要用于因意外事故導致古樹倒塌或樹枝折斷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賠償。

2.3提高古樹就地保護水平

古樹長期與環境協同進化,對當地環境產生生態依賴,古樹保護應全面分析影響古樹生長的氣候、土壤、水分、光照、熱、生物等生態因子,運用生物適宜性原理,切實提高古樹就地保護水平。并結合古樹名木保護存在諸如立地條件、樹冠空間拓展、其他樹木競爭等的主要限制因子,科學把握并調控生態因子范圍和程度,制訂古樹最適宜生存條件的技術措施和實施方案。古樹就地保護中的衰弱診斷是最為重要環節之一,園林從業者應確定古樹衰弱原因的主次關系,把握技術措施的輕重緩急,科學計劃保護步驟和周期,完善專業隊伍現場施工應急準備方案,明確古樹復壯恢復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統籌古樹復壯及恢復周期日常養護管理,建立一整套適宜當地的古樹診斷及復壯技術規范。城市應做好災后古樹恢復保護工作,制訂災后古樹保護的技術程序、操作規范、人員組成、機械配備、后期養管等詳細計劃。廣東省林業廳出臺《臺風災后恢復林業生產技術指南》?!吨改稀诽岢鲆谧龊靡颜J定古樹名木救護工作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救護古樹后續資源;針對每1株樹木盡快制定相應的救護方案,盡力減少古樹的二次傷害,注意恢復樹木的景觀性。《指南》確立了古樹名木的一般救護程序,包括:樹木及場地清理,根系、樹干恢復前處理,挖樹坑、扶正、培土、灌根消毒和養護觀測。

3展望

篇4

【關鍵詞】生態城市;城市化;水資源保護

隨著環境意識的普遍提高,人們對城市環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構想,即要求城市環境在物質、能源、水、大氣良性循環的條件下,保持生態平衡,以提供居民健康、安全、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由此,建設生態城市便成為各國城市化建設與城市規劃的基本目標。

生態城市發展戰略,是謀求以人為中心、以資源保護為條件、以經濟發展為手段,實現人類社會共同繁榮的發展戰略。其中,城市水資源作為自然資源中的一種寶貴資源,對于人們生產、生活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1、何為生態城市與水資源

1.1 生態城市的概念

生態城市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廣義上講,是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高度和諧,技術和自然充分融合,城鄉環境清潔、舒適,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類創造力、生產力,并促使城鎮文明不斷提高,使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協調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狹義上講,就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城市設計,建立高效、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聚居環境。

1.2 水資源的概念

水資源從廣義上講,是指地球上水圈內全部水量的總體。從狹義上講,是指目前技術條件下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包括雨水、淡水的湖泊水及潛在的地下水,另外還有近些年出現的非傳統水資源,如再生水等。

1.3 我國水資源現狀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國家,1993年全國取水量(淡水)為5255億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國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億立方米還高。由于人口眾多,當前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為世界幾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另外,中國屬于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特別是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后,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2、生態城市建設與水資源保護利用的關系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各國面臨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問題:一是城市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包括水、空氣、噪聲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資源的耗竭與短缺,特別是淡水、石化燃料、耕地的過度利用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如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綠地減少、教育與衛生滯后等。由此,各國開始關注城市的生態建設問題,生態城市也逐漸成為人們追求的發展模式。

水資源是技術性的自然資源、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控制因子。生態城市建設的多項指標都與水資源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態城市建設的諸多領域都與水資源息息相關。

3、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水資源作為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對于維系地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保護水資源對人類來講意義重大。

3.1 水對生命體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目前,水資源的缺乏已成為嚴重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據預測,至2030年,我國用水總量將達到7000億至8000億立方米,而我國實際可利用的水資源總量僅為8000億至9500億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極限。甚至國外的一些專家預言,未來水的價值堪比現今石油對人類的價值,水將成為一種決定國家富裕程度的珍貴商品。由此可見,水資源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戰略地位。

3.2 水對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由于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現象,給當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如,日常生活中的燒飯、洗碗用水時常間斷等。工業生產、農業灌溉等水量不足。

4、城市水資源面臨的問題

4.1 城市水資源短缺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增加,有些城市任意擴大建設規模,配置的產業不夠合理,計劃失控必然引起供需緊張,使缺水問題日益嚴重。同時,用水浪費加劇了水資源供需矛盾,供水設施能力不足及水源污染也加劇了城市水資源短缺。

4.2 城市水環境污染嚴重

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工業化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用水量急劇增加,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由于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有限,致使城市河流、湖泊、水庫污染嚴重,使本可利用的水資源量減少,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4.3 地下水超量開采

近50年來,我國地下水開采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由于大量超采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水源井報廢,嚴重的地方甚至發生地面下沉等地質災害。

5、水資源保護利用的對策及措施

保障城市供水的長期穩定是建設生態城市、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關鍵。

5.1 首要任務是做好水資源保護及利用規劃

科學規劃,合理確定城市發展規模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城市工業生產用水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現狀及預期,考慮城市用水的來源及其數量與質量,合理進行城市水資源保護規劃,做好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工作。

5.2 建立有效的節水管理和運行機制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指標預測,大力節約灌溉用水。目前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還比較低,工業用水的凈消耗率為70%左右,工農業產品單位需水量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各地區間的水平也參差不齊,節水仍有較大潛力。

5.3 加大投資力度、改革投資回收機制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水資源的開發必須根據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在區域上進行合理配置,實現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徹底解決缺水問題,逐步做好供水工程的建設工作。

5.4 加強水資源的持續開發利用

改變以往水資源工程的重建輕管現象,改革水資源管理機制,以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水資源權屬與開發利用權屬分開為原則,實現包括城市與農村、水量與水質、地表水與地下水、供水與需水在內的水資源統一管理。實行“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模式,加強水資源立法工作,加強流域規劃與滾動規劃工作。

5.5 節約用水,建設節水型社會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因此要把節水放在突出位置。如何大力推行節約用水,建設節水型城市,可從戰略級、政策級、技術級和社會級等不同層面上采取一系列政策。

水資源作為維護公眾健康,推動社會進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得到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和統籌規劃,通過廣大公眾的積極參與及全社會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我國未來的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及利用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魯敏,李英杰,李萍. 城市生態學研究進展[j].山東建筑工廠學院學報,2002,17(4):42-48.

[2]懷特(Rodney R.White).生態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1日.

篇5

關鍵詞:自然生態;歷史遺址;保護;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42

0 引言

人類自有建造活動之日起,就開始了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對立與依存。古代造園安邦過程中也存在結合自然的樸素設計理念,而今天在現代人類城市化進程的活動中,自然環境遭受人為因素破壞日益嚴重,亟待進行生態化的調整與保護,其范圍從新建項目發展至既有建筑,乃至歷史遺存的循環再生與更新應用。

1 “設計結合自然”理論概述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伊安?麥克哈格于1969年出版了著作《設計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其理論深入影響了城市規劃學、景觀學、建筑學、 環境科學、生態學、生物學、地理學等學科,進而形成現代生態設計的多學科復合性。

麥克哈格提出的千層餅模式 (layer-cake) 以自然與人文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將場所中多種環境因素加以集成,自下而上將地質、水文學、土壤、植被、野生動物、地上土地利用等進行分層研究,進而形成了整體的人文生態系統(The total human ecosystem)。該設計方法以生態價值的最大化為最終目標,為自然景觀與土地利用設計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同時也為協調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保護設計提供了有據可依的科學量化系統方法與策略。

2 吉林省國保級歷史古遺址自然環境類型

2.1 吉林省國保古遺址概述

據截止2013年5月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統計,吉林省國保級歷史古遺址共計42處,其中17處分布于集安、通化、等省內南部山地地區;7處位于省內東部延邊州境內,且多集中于琿春與和龍境內;11處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區;7處位于省內松花江沿岸西北部地區,較為集中分布于吉林省東南地區;而吉林省西南地區沒有國保級歷史古遺址分布。

2.2 省內東南部古遺址分布特點

此國保級古遺址分布狀態歸因于歷史發展沿革與地理環境等因素,一方面,吉林地區唐屬渤海地,遼屬兩道,金分兩路,鼎盛時期省內遺留古跡較多,且吉林省地貌形態呈東南高、西北低的特征,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部山地分為長白山中山低山區和低山丘陵區,因此,東南部地區的古遺址遺存質量較好,記錄人類歷史活動價值較高。

2.3 省內中部古遺址分布特點

現今的吉林地區于元代屬遼陽行省,明置建州為女真地,清1673年在此建城,名吉林烏拉(意為沿著松花江),后置吉林省。地區內中西部平原,在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統計中,該中部平原地區由原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古遺址增加至11處,其中以吉林市地區最為集中,分別是壽山仙人洞遺址、余富遺址、嘎呀河城址、前進古城址、烏拉街沿江古城址和烏拉部故城。

2.4 省內西部古遺址分布特點

而吉林省的西部地區以草甸、湖泊、濕地及沙地為主,地質環境不利于歷史遺址的地面保存。因此,在省內西部地區國保級古遺址遺存分布以西偏北為主,主要集中于松原地區,分別是前郭爾羅斯的塔虎城、乾安的春捺缽遺址群及扶余的石頭城子古城遺址。此外,西北白城、鎮賚及大安僅地勢較高處各保留三處國保級古遺址。

3 生態化古遺址保護策略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隨著伊安?麥克哈格的著作《設計結合自然》的出版,GIS技術在遺址保護中的應用以及景觀生態規劃理念的不斷更新,進而形成以多重角度整體而系統地對應相應尺度古遺址景觀的生態化保護體系。

3.1 國家遺址廊道的更新應用

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級遺產廊道為例,國家遺產區域是由國家議會認定的,具有多樣的自然、歷史及休閑資源,反映出特定自然地理條件下所形成的人類行為特征的一個整體的,可以代表,國家某種獨特景觀特征的區域;依照羅伯特希爾茨在《綠道》一書中定義:“遺產廊道是擁有特殊文化資源的景觀,通常帶有明顯的經濟中心,蓬勃發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適應性再利用娛樂及環境改善。”與美國國家公園不同的是,其國家遺址廊道土地構成并不是與城市割裂單獨分隔,而是與居民區混雜分布,通過人流參與發展地方經濟,并通過遺址廊道的開發,實現區域的振興。

3.2 遺址保護與生態減災相結合

由麥克哈格領導規劃與設計的美國德克薩州新城伍德蘭茲在總體規劃初期,即展開了詳細的生態因子統計分析,揭示出維持水文平衡是規劃的關鍵,即要保 護滲透性土壤。而這一要點在遺址保護中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吉林省二龍湖國保級歷史古遺址的保護規劃設計中,注重完善自然生態與人工生態,及不可控制因素,利用模型預演生態流的過程,從而對其不合理的地方進行預先調整,將原有西側人工魚塘進行有效疏導,與東南側二龍湖水進行保護帶設置,沿水岸線鋪設人工步道,將人的行為形成人工景觀的源泉和動力并改變景觀的擾動因素。通過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動態共建將自然、人文社會與經濟產業進行復合生態系統設計。因此,生態化雨洪防范體系既能有效降低自然環境災害對現代城鎮的危害,也能有效保護歷史遺存古跡,進而提供整體保護的生態體系。

4 結語

自然生態體系在今天不可能與人工生態體系相互分割,只有將兩者相互協同保護進行設計才能有效地對歷史遺存進行更新利用,創造出自然與人文和諧依存的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Ian McHarg .Designwith Nature[M].National History Press , 1969.

[2]Charles Little.Greenways for America [M].JHU Press,1995.

篇6

1.1實施生態保護全面激勵,推進農業建設機制創新

伴隨工業發展建設以及小城鎮更新步伐的持續加快,所占用土地不斷擴充,因此應始終把握不侵占基本農田的發展原則,履行耕地保護工作機制,預防三廢以及生活垃圾造成農田以及水源的不良污染。另外,應令經濟主體積極參與至生態保護與農業建設之中。可引入價格調控管理策略,創建可映射出資源稀缺狀態以及治理生態環境成本的價格機制,具體的產品價格應反映污染治理投入的成本。再者,應履行必要的稅收管理政策,加強農業建設。各個財政部門可劃撥專項經費支持清潔生產,形成生態保護全面激勵效應。由當前狀況來講,支持清潔生產總體的投入以及產出比例為1:2,即企業從事清潔生產的過程中不僅創建了社會以及生態效益,還贏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因而,應創建完善的生態補償制度,提升財政轉移支付關于生態補償資金的比例。實踐工作中可積極引進市場機制,推動排污權交易管理機制,利用交易使相關單位為農村配備良好的生態保護儀器設施,進而為企業贏得排污指標。

1.2推廣綜合技術手段,預防環境污染

農業建設進行種植生產階段中,應積極推廣秸稈的綜合應用手段,通過秸稈還田,使得秸稈成為有機肥,提升應用效率。應有針對性的飼養山羊或是奶牛等食草牲畜,將秸稈用于飼養肥料。通過上述綜合應用技術,可有效的預防由于秸稈燃燒或是推進河水導致大氣以及水源污染現象。養殖業層面,應積極發展畜禽糞便綜合應用技術,將其作為養殖水產以及農田生產的有機肥料、生物肥料,積極的發展沼氣,有效預防糞便污染環境的不良問題,達到變廢為寶的既定目標。

1.3引入循環農業建設模式,實施生態保護

循環農業為農業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全新理念,應把握3R原則,發展凸顯個性化、具有創新性的循環農業模式。應積極引入集約性、豐富性、綜合性的生態技術,實施生態保護。不論模擬生態結構、立體農業建設模式、食物鏈結構,多級應用模式、庭院經營發展體系,均需要應用立體化的農業生產種植手段,采取良性循環的科學技術。對于一些代表性的經典案例,我們不應一味的借鑒,更不能生搬硬套,而應把握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凸顯地方特色??煞e極推廣契合循環農業建設模式的生產技術,不僅應開發創建資源節約以及循環經濟鏈之中有關的生態技術以及系統模式,還應關注新型工業生產、現代化發展建設、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循環農業系統格局。針對傳統農業建設模式應做好深入的研發與全面改造更新,令其符合現代農業建設發展需求。對新興的循環農業模式,例如采取沼氣、潔凈太陽能、源源不斷的風能以及生物質技術、有益生態食物鏈手段,應進一步做好示范以及全面推廣,不斷的總結經驗,做好生態保護。應做好農民教育培訓,令其把握新技術要領,進而真正提升綜合效益水平。

2結語

篇7

【關鍵詞】水利水電;開發;生態保護;設計

前言

水利水電工程的功能包括灌溉、發電防洪,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對于我國經濟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在實際建設中,水利水電工程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諸多消極的影響,難以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為此,必須對水利水電開發中的生態保護設計進行優化,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保證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水利水電設計中的生態理念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也得加大的發展,在規模與數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一直以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實用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農業發展方面需要水利水電工程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以此提高社會生產力與經濟效益。然而實際工程設計與施工卻存在輕視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的問題,這就使得許多水利水電工程的生態保護工作并不到位,進而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诖?,我們必須對水利水電工程中生態理念的應用與研究予以高度重視,將其更好地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去。

生態理念指的是生態保護意識,要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注重生態理念的運用,如此才能夠保證生態環境保護的實現。生態理念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然而其自身的區域性與局限性也是我們必須承認的。因此,在實際生態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考慮諸多影響因素,包括氣候、地理、人文等,實現其定位,進而取得良好的成果。針對有的主導生態的功能應結合生態功能與生態敏感區域的分布特點進行分析,其底線應以自然資源的自我恢復能力為準。水利水單工程建設對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難以避免的,因此在工程設計中應融入生態理念,實現對該地區環境最大限度的保護,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對生態平衡破壞的因素加以嚴格控制。如果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的合理性缺失,那么造成生態失衡問題是難以避免的,其帶來的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在水利水電設計中必須實現度生態理念的充分運用,在保證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使環境利用率得以最大程度的提高。

2.水利水電生態保護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生態保護理念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運用與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然而相比于一些發達國家,其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具體介紹如下:

2.1 流域綜合規劃與規劃環評的滯后性

流域綜合規劃與流域環評應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影響進行統籌、協調與保護,實現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合理布局,最大程度的控制工程建設的影響因素,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然而,現階段我國在流域綜合規劃方面存在滯后性,流域生態保護規劃存在空白,因此就談不上站在河流整體角度對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加以明確,難以實現對生態保護目標的統籌考慮。

2.2 缺乏先進的生態保護技術

雖然我國現階段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采取了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例如一些電站建設中的分層取水、過魚設施以及生態泄流等,然而我們卻很難評估其有效性。例如分層取水,其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并且大多應用于單項工程研究中,針對共性與基礎問題的研究基本空白,在諸多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問題,例如位置設置、調度方法、效果等等。此外,水利水電工程的冷水下泄也是一個重大問題,其解決方案需要極大的工程量。

2.3 生態調度研究有待提高

水利水電工程運行方式的改進,在工程的統一調度管理中引入生態調度,是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的重要途徑。生態調度的目的是根據補償河流生態系統對水量、水質、以及水溫等環境需求,采用科學的調度方法,使下流流量人工化、下泄冷水、過飽和氣體等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問題得以環節,進而實現對河流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全面管理,基于河流自然徑流的修復,經過數十年的生態調度實踐,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近幾年來,盡管我國水利水電設計單位在工程的規劃與設計中開始對生態調度予以高度重視,然而受限于薄弱的基礎研究,我國在水利水電工程運行中的生態調度的有效性的實現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水利水電設計中生態理念的應用策略

3.1 加強生態化的水文資料建設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是基于水文資料發展的,同時在水利水電工程監測中,水文資料也是工作人員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水文資料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對生態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經濟建設規劃中已經納入了生態文明。其中水利水電設計也不例外,相關部門與機構應對生態文明建設予以高度重視,為設計員工提供學習渠道,強化生態文明意識,對生態理念的重要性有一個正確的人事與深入的理解,促使其在水利水電設計中能夠融入生態理念,實現對水利水電工程各個環節的嚴格控制,并融入生態理念,實現對工程的合理設計,確保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應打破傳統模式,在水利技術的發展中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這類環保水文資料的建設與發展,以支持后續工程的順利開展。

3.2 強化環境保護意識

現階段我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許多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不能適應水利水電設計的需求,具體表現為專業知識水平低下,實際經驗匱乏以及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等等。其中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對水利水電生態保護設計造成了很不利的影響,使得工程設計與實施難以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進而對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必須針對這一問題,強化工程設計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確保充分認識到生態理念的重要性,促使在設計中實現對生態理念的融入,在保證工程質量與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使生態理念得以最大限度的運用,如此不僅能夠提高水利水電的工程效率,同時也是環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途徑。

3.3 強調城市生態環境與綜合功能的結合

城市基礎實施建設中就包含了水利水電工程這一重要內容,在進行城市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時,應對綜合功能的研究予以高度重視,包括交通、航運、旅游、發電、調水、防洪、生態等等。城市河流的作用為維持城市生命系統,使城市熱島效應得以減弱,其具有的樞紐作用對于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對河湖生態功能的開發與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進行生態設計時,應實現對河湖自身條件與優勢的充分利用,使功能得到完善,并完成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在河道設計中,應對兼顧儲流與泄流,確保設計的合理性。

4.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水利水電開發的生態保護設計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為此,我們必須針對其中的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此提出有效解決措施,實現水利水電設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在保證水利水電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 王東勝,彭靜.我國水利水電開發的生態保護實踐與啟示[J].中國水利,2007,(2):29-31.

篇8

關鍵詞:水環境;生態安全;城市規劃;廣州市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 the root causes and the city planning control methods, w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ra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Guangzhou City,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water protection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Rivers Gallery Road, finally, integrate green spac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s to control the basic ecological designated Line to conduct unified management strategy.

Keywords: water environment;ecological security;urban planning;Guang Zhou

中圖分類號:TU984.1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09)12-0080-04

1城市水環境生態安全的概念與內涵

生態安全一詞從提出至今,大約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在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環境安全”,之后,“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相繼出現,并且生態安全越來越受到關注,并逐步代替了環境安全和資源安全。1989年,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ASA)就提出要建立優化的全球生態安全監測系統,并指出生態安全的涵義是“人的生活健康安樂基本權利、生活保障來源、必要的資源社會秩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脅”。

我國環境安全和生態安全意識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1998年長江流域的大洪災是水環境生態安全問題的一次大爆發,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涉及到沿江中俄兩國人民的飲水安全,給我國的生態水環境安全問題再次敲響了警鐘。

水環境生態安全問題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水安全的自然屬性,即干旱、洪澇、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體自身的安全狀況,以及水環境與周圍生態環境如土地、城市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一個是水安全的社會屬性,由于人類對自然水循環的大量干預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環模式導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屬性的同時還具有社會屬性,如水量短缺、水質污染、水環境破壞、水生態系統功能喪失、水分配不公、水資源浪費、水管理混亂等。

2城市水環境的生態安全問題

2.1水資源短缺

中國人均水資源短缺是眾所周知的,水資源短缺不但在西部缺水城市,在東南濱水城市也是頻頻告急。近年來,全國缺水城市已達400多個,其中有“水都”之稱的上海1995年夏季缺水達600×104m3;位于長江中游的重慶市西部供水量僅占需求量的1/3, 2000年每天缺水達100×104m3;泉城濟南市水資源開發利用量占水資源可利用量的96%,水資源后備嚴重不足,用水高峰期每天供水缺口達1×104m3。

2.2自然水道與濕地人為破壞

城市內原有的自然水系為地下排污渠取代,或大多被填埋,造成城市地表的滲水、儲蓄、排洪能力降低,保留下來的較寬河道也修堤圍欄,并由于原本水系遭到破壞而阻斷,成為孳生蚊蟲的死水渠。日本人口密集,1998年以前為增加居住用地,規劃將河道改為暗渠納入污水排放系統,但1998年以來連續發生的重大水災,使大城市面臨遭受暴雨襲擊之后慘重經濟損失,因此規劃部門總結教訓,重新將原來河道開敞化設置,盡量保留原有水系的完整性,使得暴雨期有自然的泄洪方式,此外也成為市民的休閑場所。

城市濕地作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在調節區域氣候、提供水源、維持生物多樣性、調蓄洪水、滯留與降解污染物、提供體閑、娛樂、教育場所等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但圍海造田等大面積的人工陸地的修建,使得大面積濕地遭到破壞。

2.3生態自然調節作用喪失

城市的自然水系逐步被人工水系取代,生物經過河道的遷徙繁衍,自然風沿河吹拂的風道遭到阻斷等等,導致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城市熱島效應的加劇,以及地下水的滲入遭到混凝土阻隔后地下水逐步減少,原有生態自然調節作用逐步喪失,城市成為單一生物與耗費大量人工能量調節的地區,并且增加了周邊地區生態緩解的壓力。

2.4城市濱水景觀弱化

濱水景觀也由于堤岸的建設,河道寬度的縮減,使得人對水的親近距離加大,加之水質問題,往日能游泳的河道只能望而興嘆,城市的靈魂失去水的靈氣與生氣。人與水的距離越來越遠。

3生態安全問題的內在根源

3.1背景:全球化下產業轉移伴隨的污染轉移

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全球產業的轉移。低端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與資源開采業由歐美日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基本成為這種產業轉移的最主要流向。

伴隨大量的基礎制造產業流向中國,大量的污染密集型產業也從發達國家流入中國,這其實就是全球化過程中的生態危機轉嫁。有關資料表明,1991年外商在中資設立的生產企業共11515家,其中,屬污染密集型產業的企業高達3353家,產企業總數的29%,更有甚者則直接進行有毒廢物的轉移和傾倒。根據1995年三次工業普查資料,外商投資于污染密集型產業的企業有16998家,占三資企業總數的30%以上。其中,投資于嚴重污染密集型產業的企業個數占三資企業總數的13%左右。

雖然全球化下使得中國經濟以全球第一的增長速度增長,但全球化下生態危機轉嫁的這一背景必須認清,并極力避免給我國生態環境帶來的負效應。

3.2壓力:城市規模急劇擴張

我國城市化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城市數量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都將是我國城市化最為顯著的特征。我國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4%增加到1980年19.39%,到2007年為44.6%,并且每年都在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2020年可能達到70%;城市數量從1949年的136座發展到1980年的223座,2008年已達655個,按照規劃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最低60m2/人計算,每年需要增加1156km2,相當于每年建一個北京,這必然導致城市包括水環境的生態安全面臨極大壓力。

3.3制度缺失:誰承擔生態安全的責任

由于對經濟的重視超過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法律制度除了環境保護法、水法,配套法規建設也明顯滯后,且具體執行力度較差。制度上的只罰不賞,罰不責眾等導致沒有人為水環境生態安全負責,大家都搭“公車”導致環境急劇惡化。

此外技術上的缺失,如規劃專業長期使用國外生態經驗,對本國的生態規劃明顯缺乏實證性、研究性的大規模研究,都是導致水環境生態安全底下的原因。

4城市規劃對水環境生態安全的管控方法與技術

城市規劃的研究角度決定了是生態技術在城市具體空間上的控制與管理,起到具體技術的導入與實施,如果說建設區的控制是對城市土地使用的管控,對水環境生態安全的控制則是對非建設區與建設區平衡構架的基礎上,對非建設用地的布局、規模、形態、保護技術上的控制。而這正是以前城市規劃只管建設不管“留白”所要彌補的規劃課題。

對于城市規劃則要依據水生態安全以及水利要求進行規劃布局,設立各層次的規劃,具體可以分為:

水源地保護規劃:包括飲用水源地的保護與取水點的水源保護規劃以及水源生態保護規劃。水源生態保護規劃可以依據河流湖泊的規模與特征單獨編制相應的保護規劃,但是要按級別設置最低生態安全保護區、安全保護區、穩定保護區的邊界以及相應的保護措施,明令禁止相關的畜牧,城市建設等相應污染活動。這應該是水環境安全的重點內容,應該至少包涵點線面三個層次立體的保護規劃。

水利設施規劃:包括污水治理與取水點布局與規模設置的市政給排水規劃,以及城市防洪規劃等。

城市建成區的控制:包括建成區的滲水面積比例,濱水控制線的建筑高度控制等。

相應的城市建設技術標準:河道生態安全控制線標準,河道整治的技術與斷面標準,道路滲水面積比例、材料等標準。居住區水循環利用設施標準等。

涉及城市水環境安全指標的概念內容很多,下面是對各內容的含義及與城市規劃對照(見表1)。

5廣州市的水環境安全生態保護規劃

廣州市總面積7434.4km2,其中市區面積1443km2。屬南亞熱帶典型的季風海洋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1.4~21.8℃,年降水量為1689.3~1876.5mm,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

廣州市本地水資源較少,人均占有量低于廣東省平均標準。全市水域面積7.44萬hm2,占全市土地面積的10%,主要河流有增江、流溪河,東江流經本市匯合珠江入海。本地水資源總量81.29億m3,其中,地表水60.1億m3,淺層地下水20.37億m3,深層地下水0.82億m3,人均1375m3。過境水資源相對豐富,總量達1245億m3,為本地水資源的15倍。其中,東江北干流經增城市境204億m3;北江經蘆苞、西南兩閘和平洲水道、大石涌等流入廣州水道共300億m3;西、北江分別經思賢窖、甘竹灘和東海水道調節后流入番禺河網水道共741億m3。廣州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對水環境治理進行了逐步整治,形成較系統的保護體系,總結廣州市的經驗為我國其他城市的提供借鑒。

5.1廣州市水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5.1.1快速城市化下侵占防護綠地

在1986~2008年間,廣州市城市建設用地擴張迅速,呈連綿發展態勢,在此過程中水源保護區、水庫及周邊地區、城市濱江、濱海岸線以及自然山體邊緣地帶等重要生態敏感區逐漸被城市建設用地蠶食,如蕉門水道沿線受道路沿路開發影響,已出現較多塊狀建設用地;獅子洋珠江口沿線受南沙港口建設和臨港產業影響,大量農林地轉化為建設用地;廣州開發區西側至新塘沿珠江沿線、大坦沙――黃埔新港沿線開發密集,導致濱水地區兩岸幾乎沒有綠化防護。這些區域生態敏感性很高,外來建設開發干擾不僅對其自身影響反應劇烈,對整個生態系統也會帶來破壞。

5.1.2 城市規劃管控不嚴

流溪河白云區段兩側城市規劃明確要求建設100~300 m寬的綠化帶,然而現狀部分河段兩側綠化帶寬度已不足100m;城區居住區綠地率與道路綠化也不達標情況仍較多,新城區居住區綠地率多在20~30%,老城區許多居住區在20%以下;中心城區特別是老城區內道路附屬綠地低于20%道路附屬綠地低于15%。這導致地下水的滲漏減少,地下水位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明顯。

5.1.3 村級建設混亂,水環境污染嚴重

伴隨改革開放,工業發展迅速,城區內工業管控逐步嚴厲,但周邊廣大的村莊建設的約束力不強。廣州市農村居民點用地在占有整體用地較大的比例,2005年農村居民點用地達到356.87 km2,比1996年增加了29.09km2,這部分村級工業用地單位投資強度、土地產出水平低,低效農村建設用地開發建設不但占用農用地、林地等優勢生態資源進行開發,尤為嚴重的是,由于工業開發的企業規模小缺乏污染物凈化設備,這帶來了水環境的較大污染,這些地區的水源地和動植物棲息地相繼喪失,危及農村居民的生存環境,增加了區域生態環境的壓力。

5.2水環境生態安全評價

水環境生態敏感性評價的目的是明確特定水環境設計生態安全問題可能發生的地區范圍與可能程度。為明確各級重點保護河流與區域提供實施的指導基礎。水環境生態環境敏感性是指水環境的生態系統對人類活動反應的敏感程度,表式水環境對人類活動的敏感性及水環境生態系統的恢復能力。用來反映水環境的生態安全級別與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等問題。根據廣州市主要水資源環境以及城市結構布局。利用GIS強大的空間分析能力,分別開展了城市防災敏感性、城市水環境敏感性、水陸生態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等方面的分析評價。綜合評價結果表明,極敏感地區主要分布在廣州東北部地區:流溪河、花都北部水庫周邊、東江新塘―荔城段。高度敏感地區主要分布地區珠江后航道番禺段、濱海岸線黃閣―南沙港區段等地區;中度敏感主要分布中心城區內河、大型湖泊、周邊水庫等地區。

5.3 分級保護規劃

根據水源的生態敏感度以及對廣州市社會生活的重要性,按照依據重點分級保護的策略,分為水源保護區、自然生態保護區、河涌生態保護廊道進行布局。

5.3.1水源保護區

水源保護區:包括河流、湖庫一級、二級保護區,總面積202.83km2。主要集中在流溪河、東江、沙灣水道三個水源保護區,以控制人為工業放牧等污染為主,建立涵養林,保護水土流失進而進一步保護水源。其中較為著名的是白海面水源保護區及周邊地區濕地,總面積7.74km2。

5.3.2 自然生態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按照國家標準,又可分為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與濕地公園等。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惜瀕危野生動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產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域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定并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廣州市級自然保護區中從化溫泉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地下熱水資源、流溪河地表水及自然景觀的綜合性,適度進行溫泉療養、風景旅游等開發。

森林公園,是指森林景觀優美,自然和人文景觀集中,具有一定規模,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的場所。廣州市森林公園達50多個,其中以水資源保護為特色的有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流溪河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2個:黃龍湖森林公園、聯安湖森林公園;市級縣級森林公園4個。

濕地公園,是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維護濕地生態過程和生態服務功能并在此基礎上以充分發揮濕地的多種功能效益、開展濕地合理利用為宗旨,可供公眾瀏覽、休閑或進行科學、文化和教育活動的特定濕地區域。廣州按照濕地資源的現狀空間分布特征,沿珠江口、珠江、流溪河布局8個濕地公園,總面積為32.14km2。

5.3.3河涌生態保護廊道

河涌生態保護廊道是指具備一定寬度的帶狀綠色開暢空間,可以聯系孤立的生態斑塊,將市域內的區域綠地連成一體,相互貫通;同時,又有效地劃分了城市組團,引導城市合理增長。生態廊道主要承擔大型生物通道、城市通風走廊、城市結構塑造等功能。廣州市與水環境相關的生態廊道包括珠江、流溪河、增江河等主干河流,大中型水庫、湖泊以及河涌水系等,包涵水域面積7.44萬hm2,保護區總面積為571.93km2。建構洪奇瀝水道―流溪河生態廊道、獅子洋―東江生態廊道、沙灣水道生態廊道、白云北部生態廊道、珠江前后航道生態廊道、增江河生態廊道、橫瀝水道―鳧洲水道生態廊道、蕉門水道―南沙港快速路8條主要的以水資源保護為主的生態廊。

5.4基本生態控制線

為了方便城市規劃進行統一管理,將水環境的分級保護體系與城市生態綠化保護線四線合一的策略,集中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

基本生態控制線主要是為生態安全以區域綠地和生態廊道體系為基礎,把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區以及生態廊道以及基本農田保護區等非建設用地以法定強制性內容的方式控制下來,確定城市發展的邊界。

5.4.1劃定原則

主要將自然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一級水源保護區、森林公園、郊野公園以及坡度大于25%的山地等山體,以及控制的濕地、生態廊道和隔離綠地等區域。最終廣州市域生態綠地的基本生態控制線,面積為5328km2,占市域面積的71.7%。

5.4.2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①

5.4.2.1設不得占用該區范圍內任何用地,對在該區內的村莊或工礦用地應實行合理引導搬遷,并作好生態恢復工作。對于已批建設項目,要優先考慮環境保護,加強各項配套環保及綠化工程建設,嚴格控制開發強度。

5.4.2.2加強管理力度,禁止在該區內進行有損環境生態的各種活動(重大道路交通設施、市政公用設施、旅游設施、公園除外),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范。區內的任何工程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5.4.2.3建立區域生態協調機制。加強與周邊城市的溝通協作,建設區域綠地,防止跨界污染。

5.4.2.4完善生態補償制度。按照“誰受益、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完善生態補償制度,用于幫助重點生態保護區(如水源上游地區、生物多樣性集中地區)的發展。

5.4.2.5建立生態準入制度。禁止高污染、高能耗的產業落戶廣州,鼓勵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產業投資。

5.4.2.6發展綠色產業。探索和合理挖掘區域綠地生態資源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農業、旅游、觀光、科普、休閑),通過有效鏈接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開展生態旅游,提升土地價值,提供就業機會,推動城市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轉型,進而促成城市包括投資環境在內的綜合環境的全面提升。

6結語

本研究是在對水環境的生態安全規劃的現有研究的梳理,并基于水環境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對廣州市水環境生態的深入分析與探討,建立分級規劃管理策略,以期為其他城市水環境相關規劃提供思路與借鑒。

參考文獻:

[1] 沈清基編著.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同濟大學出版社,1998.

[2] 廣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08~2020) .

[3] 陳家琦.水安全保障問題淺析.自然資源學報,2002, 17 (3 ): 270-279.

[4] 俞孔堅.生物保護的景觀生態安全格局.生態學報,199919 (1): 8-15.

篇9

【關鍵詞】循環經濟;景區管理;生態環境;環境保護

循環經濟是近幾年來逐漸開始提出并得到各個行業認可的一種經濟理念,其能夠很好的達到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最終促進兩者的共贏發展。在當前我國的旅游行業中,這種經濟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貫徹[1]。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很多地區的旅游景區發展長期處于粗放式管理模式,雖然在短期的時候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但是隨著旅游的發展,區域生態環境也受到了較大的破壞,給旅游活動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探究循環經濟下旅游景區管理的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1相關理論概論

1.1循環經濟理念

循環經濟主要是指物質的循環性利用和再生的經濟,是一種資源回收利用的經濟模式。綜合來說,這種理念主要是將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當做最主要的目標,并遵從自然環境對于物質能量的運轉規則。在實際應用中,其可以讓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證雙方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循環經濟使得經濟發展形成了一種“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大大降低了資源的消耗,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不會產生過多的環境污染??梢灶A見的是,這種理念在以后的時間里將會有更好的應用。

1.2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保護主要是指對區域生態環境的一種開發性保護,保障生態系統盡可能的不受外部因素的影響。由于本文探討的重點主要就是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因此這里也著重說明旅游生態保護的內容。旅游行業跟其他行業有一定的不同,行業的發展對于生態環境的依賴性非常強,這在那些自然風光為主的旅游景區中體現的更為明顯。因此,如果旅游景區管理對于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就會對景區本身的旅游活動產生波及,不利于區域旅游的發展。而旅游景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則是指在景區管理的過程中,注重探究影響景區生態環境平衡的因素,并不斷的優化景區管理,保障景區管理不會破壞生態環境,最終達到雙方的共贏發展。

1.3循環經濟背景下旅游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①目前很多游客都有了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等多方面的意識,在平時的時候也開始使用那些綠色產品[2]。體現在旅游景區中就是多數游客更傾向于那些環境良好并且沒有太多污染的景區。而景區積極進行生態保護就能夠迎合游客的這種意識,最終促進景區的發展。②旅游景區的發展本身就立足于生態環境之上。如果景區的生態環境受到了較大程度的破壞,那么景區也就無法繼續發展下去。因此,在循環經濟背景下開展旅游生態保護是非常重要的。

2循環經濟理念下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2.1旅游生態保護沒有組織

目前我國很多景區的旅游生態保護還停留在表面的層次,并沒有充分的融入到景區管理和開發的組織規劃中。這種情況使得一些景區在進行擴張建設的時候,很有可能使得自身的行為跟生態環境發生沖突,最終難以真正提升景區生態環境的層次,使得景區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2.2缺乏生態保護的人才

循環經濟下的景區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需要相應的管理人才擁有景區管理的相關知識,同時對于循環經濟、生態保護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都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這就使得我國很多景區都很難招收到高素質的人才,最終導致生態環境保護在景區管理中很難推進。事實上,正是因為專業人才素養過低,使得景區管理無法找到最合適的生態環境保護方法和策略,不僅不能充分的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同時還使得景區收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3改善內部管理體系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背景下,需要旅游景區有意識的控制自身的開發行為,避免過度開發對于區域環境帶來更多的壓力。目前我國很多景區在發展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到區域生態環境承受力等多方面的內容,僅僅從利益的角度來開發景區周邊環境,難以達到景區管理和生態環境的共贏發展。

3循環經濟理念下旅游景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3.1優化規劃和組織體系

在規劃管理方面,旅游景區一方面應該依照行管的法律法規,按照規章制度完成各類建設和開發工作;另一方面也應該根據生態旅游開發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對于建設中的項目進行密切的監控和管理,如需變更也要經過上級批準后才能進行調整[3]。在組織管理方面,旅游管理的生態環境保護應該在當地政府和旅游行業的綜合帶領下,結合具體的生態旅游發展規劃,由景區的相關管理部門直接制約旅游開發公司,負責整個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管理和經營工作。

3.2加強人才隊伍培訓

生態旅游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旅游專業,對于旅游管理部門、旅行社和游客等多個主體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對于旅游區的開發者和管理者來說,需要掌握旅游管理、生態旅游、生態系統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而我國很多景區在這些方面的人才都比較缺失。這也使得生態旅游開展的進程和效益都比較緩慢。在此基礎上,我國景區應該加強對于該類人才的培訓,積極使用派出去請進來的人才培訓建設機制,綜合提升現有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與此同時,景區還應該積極引進一些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經驗的管理人眼,從而加強對于旅游區生態旅游的管理,促進整個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

3.3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生態旅游是一項具有很強計劃性的活動,而為了避免旅游活動的開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必須要在生態旅游全過程中加強對于旅游活動的管理。①我國景區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旅游路線,保障路線設計的合理化、科學化和系統化。②景區應該積極的構建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的導游隊伍,并且引導當地旅行社有計劃的組織展開各類旅游活動。③在旅游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景區應該充分利用各類媒介(比如電影、錄像、導游圖等)對游客進行必要的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并有針對性的控制游客的數量、活動范圍等,避免周圍生態環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產生不可恢復的破壞。

篇10

關鍵詞:流域生態補償;品牌授權;選擇成本;集體商標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3)02-0044-007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緊缺和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許多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長期以來,我國以政府強制性手段實施流域生態保護措施,然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面對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時,傳統的政策手段顯得捉襟見肘。因此,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和應用受到學術界和實踐部門的廣泛關注。然而由于缺少完善的生態補償體系,我國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我國流域水資源生態補償進展緩慢;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形成了上游負擔、下游受益的格局,導致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等。本文對現行生態補償機制進行分析發現,目前的補償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區域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進而在品牌經濟學的框架下,提出了以品牌授權為核心的生態補償機制,為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綜述

生態補償是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為目的,以經濟手段為主要方式,調節利益相關者關系,減少或消除外部性的制度安排。[1]12毛顯強等從行為主體的成本角度出發,認為生態補償是指通過對損害(或保護)資源環境的行為進行收費(或補償),提高該行為的成本(或收益),從而激勵損害(或保護)行為的主體減少(或增加)因其行為帶來的外部不經濟性(或外部經濟性),達到保護資源的目的。[2]38

按照生態補償的實施手段差異,可分為市場主導和政府主導兩類。市場主導模式是指在政府引導下,生態服務消費者直接與提供者協商價格并購買服務。而政府主導模式指政府作為第三方機構代表生態服務消費者與提供者協商價格并購買服務,第三方機構并不僅限于政府,還包括非政府組織、非盈利組織等。[3]101部分學者認為市場主導的方式效率更高,雙方可以根據自身掌握的不同信息進行談判,最終在補償金額上達成一致意見;當市場調節失靈時,才能充分運用政府調控。[4]

生態補償標準的定量測算方法研究,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從現有生態補償的計算方法來看,國內外對于生態補償標準的計算主要為支付意愿法(WTP)、機會成本法、收入損失法、總成本修正模型、費用分析法和水資源價值法,在這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的學者包括鄭海霞等、徐琳瑜等、劉曉紅等。[5][6][7]其中呂志賢等應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湘江流域內各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支付能力、環境污染的貢獻率進行界定與定量分析,在此基礎上形成補償系數,對統一的補償標準進行修正。[8]455禹雪中等歸納了我國10個省份已經和實施的流域生態補償政策的基本內容,對這些政策的補償標準核算方法進行了分類,提出以成本和價值作為補償標準核算方法分類的依據。[9]14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梳理,我們發現目前流域生態補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轉移支付,即通過不同的核算方法對利益受損者進行經濟補償;二是產業轉移,將具有污染性的企業部分或全部由流域生態保護區轉移到下游地區。對于轉移支付的核算方法,由于計算難度非常大,而且容易產生測算失誤的情況,目前仍沒有找到一種普遍公認的合理計算法,補償的金額非常有限;產業轉移的方式對流域上游地區的經濟發展有一定促進作用,但受地域的影響,上游地區在就業等方面仍有較大問題。

因此,已有的補償方式并沒有解決目前我國流域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即“少數人負擔,多數人收益;上游地區負擔,下游地區收益;貧困地區負擔,富裕地區收益”的不合理局面。本文在品牌經濟學的框架下,分析了以發展品牌授權為核心的生態補償方式。該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為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提出了一套新穎的、操作性較強的思路。

二、現有補償方式的缺陷分析

現有的流域生態補償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基于水環境保護成本的核算方法;二是基于水資源保護價值的核算方法,即根據上游地區保護水資源所產生的價值作為下游地區需要支付的補償量。以下分別對這兩種補償方式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

(一)基于水環境保護成本核算的缺陷分析

在研究中,大多數研究者是根據保護成本來確定補償標準。[10][11][12]在實踐中,這種基于保護成本的核算方法已有探索性的應用,如河南省頒布的《水環境生態補償暫行辦法》明確了地表水水環境生態補償的實施辦法。這種方法是否能解決區域之間不平衡發展的問題呢?我們進行以下分析。

假設A為流域上游的城市,B為下游城市。如果B采取水環境保護成本的核算方式對A進行補償,用RA和RB、YA和YB、CA和CB分別表示A區和B區在水資源利用上的利潤、收入和成本,則A、B的利潤函數可分別表示為:

RA=YA-CA=·W-(C0+rA·W)=(-rA)W-C0 (1)

其中,表示每治理一單位污染物的成本,W表示B區的用水量,C0表示A區治理水資源的成本,rA表示單位水資源的污染給A區帶來的收益,rA·W表示A區保護水資源的機會成本。

RB=YB-CB=rB·W·W=(rB)W(2)

其中,rB表示單位水資源的污染給B區帶來的收益。對于生態補償方式,只有雙方共贏時(即當RA>0和RB>0同時滿足時),該補償方式才能穩定持久地保持下去。對B區而言,賠償給A的每單位水資源的治理費用遠遠小于每單位帶來的收益,因此RB>0能夠得到保證。但對于A區而言,由于其機會成本難以估計,因此其利潤的計算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有時機會成本被極大地忽視,使得RA的計算結果大于零。機會成本的忽視使A區承受了更多的保護水資源的義務,而沒有享受到合理的利潤;隨著A區經濟的發展,其機會成本會越來越大,最終導致RA

(二)基于水環境保護價值核算的缺陷分析

基于水環境保護價值的核算方法目前僅處于研究階段[6][13],實踐中沒有實施。我國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劃分為五類(1),每類都有嚴格的指標進行衡量。這種補償方式的思想是,A區對于水資源保護得越好,獲得的收益越大。在這種情況下A、B的利潤函數可分別表示為:

RA=YA-CA=(1-)N·rB·W-(C0′+rA·W)(3)

其中,N表示國家規定的水資源中所含污染物的最大值,如果A區排放的污染物為?琢N,則B區允許排放的污染物為(1-?琢)N,?茁表示A區按照該比例收取補償金。

RB=YB-CB=(1-)(1-)N·rB·W(4)

從(3)式可以看出,這種補償方式使A區的收益與保護水資源的優劣程度結合起來,有利于調動A區保護的積極性。但是這種方法計算的補償量過大,使得B區的負擔較重,且實際的計算方法不成熟。在執行中,存在著取樣地點及檢驗過程的爭執等,使得交易費用加大,效率降低。因此這種方式僅限于研究階段,實際操作可能性較低。

三、基于品牌授權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分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生態補償機制并不能很好地保證流域保護區和受益區的可持續性發展,從而形成了現有的“少數人負擔,多數人收益;上游地區負擔,下游地區收益;貧困地區負擔,富裕地區收益”的不合理結果。生態保護區作為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城市,為保護水資源其放棄了發展具有污染性的工業;同時其低價輸出原始資源,卻需要高價購入最終產品,上游地區如果繼續處于這種狀態,則將出現嚴重的“抽血”效應:通過輸出低增值的初加工產品,輸入高增值的深加工和消費品,導致價值凈輸出。因此,如何實現上下游地區經濟的平衡發展,是目前我國生態補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生態補償,應該以提高生態保護區的人均生活水平,減少保護區和受益區的經濟發展差距為目標。然而,目前直接補償一定金額的方式,并不能長期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品牌授權的生態補償機制,其核心思想是:首先將生態保護區良好的環境商品化,并注冊成為一個合法的集體商標;在受益區的協助和監督下,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建設手段,將該商標轉化為某種快樂品類的代言;最后通過品牌授權獲得相應的溢價,實現上下游雙方的共贏。具體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 集體商標的注冊階段

根據2008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頒布的《全國生態功能區劃》文件,可將位于某條流域上的城市劃分為生態保護區和生態受益區。生態功能區的劃分,能夠指導區域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產業布局、資源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生態保護區中對污染性工業有較嚴格的限制,有利于農產品的生產和發展。因此,農作物是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然而農產品由于具有高度的同質性,并且近年來由于游資的炒作,導致農產品價格波動非常大,農民的收入常常不能得到保障。

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從農產品市場價格來看,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高于普通農產品50%至幾倍,綠色農產品的價格高于普通農產品10%~20%,無公害農產品的價格略高于一般農產品。根據《全國農業標準2003—2005年發展計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都需要相關部門的認證。而農民受自身資金規模和知識等的限制,在對其產品進行認證和品牌建設方面存在較大缺陷。例如,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規定,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管理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生產過程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的標準要求;(2)有相應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3)有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檔案。農民在知識技術方面受到較大限制,從而很難依靠自身規模在農產品的價格上形成優勢。因此,在生態保護區中,利用協會組織或合作社來進行相關產品的認證,可幫助農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認證的問題。

假設在生態保護區中,存在Xi(i=1,2……n)種農作物。由于環境保護好,污染性工業少,加上后期對農藥和化肥的限制性使用,可設計一個代表良好環境的標志,由當地政府,或者委托相關協會或合作社注冊成集體商標。所謂集體商標(Collective Mark),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專供該組織成員在從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標志。

根據品牌經濟學原理,在選擇成本的分析范式下,引入選擇成本的農作物需求函數可表示為Q=f(P,Cc),且

Q=f(P,Cc)=f [P,Cc(B)](5)

B-20(6)

從式(6)可以看出,品牌信用度越高,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越低,進而農產品的需求量越大;反之,品牌信用度越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越高,則農產品需求量越小。因此,品牌信用度是決定產品需求量的根本因素,與市場需求量成正比,為此可構建產品的反需求函數為P=B-cQ(c>0)。則農民的收入可表示為:

R=P·Q=(B-cQ)Q=BQ-cQ2(7)

對上式求導可得最優生產規模,=B-2cQ=0,解得Q=。代入(7)式可得最大化利潤R=。由此可見,品牌信用度B是決定農產品需求量和農民利潤的關鍵因素。在集體商標的注冊階段,該商標僅僅是一個受法律保護的標志,對消費者而言品牌信用度非常低。因此,此階段農作物的需求量較低。

該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生態保護區內,通過合作社或行業協會的組織方式,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督,使其達到綠色食品等的標準,并通過相關部門的認證。

(二) 集體商標的品牌建設階段

提高商標的品牌信用度可以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從而提高消費者對該農產品的選擇效率。該階段需要生態受益區為保護區提供品牌建設的相關費用,提供專業的品牌建設團隊,配合保護區的品牌建設開展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以保障品牌建設的成功。這是本文所提出的生態補償的核心,補償一定數額的貨幣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保護區的發展問題,而通過品牌的建立和發展能夠給保護區帶來持續的收益,這才是生態補償的根本目標。

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可導致農產品的需求曲線發生變動。如圖1所示,需求曲線D1為品牌建設之前的需求曲線,D2為成功品牌建設后的需求曲線。如圖中所描述,當品牌信用度提高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降低,從而使得在任意價格水平下,D2比D1的需求數量都大,即Q2>Q1。實際上,當品牌信用度提高后,人們對該商標所代表的商品的情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而使其需求曲線變為另一條需求曲線。此時需求曲線右移,并且更加缺乏彈性。因此,該階段農民的最大化利潤R=將隨著品牌信用度B的增加而提高。

在集體商標的建設過程中存在兩個重要問題:第一,當該商標由于品牌信用度提高而獲得較高的品牌溢價時,隨之而來的嚴重問題是保護區以外的產品可能會大量流入該區域,導致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使品牌信用度下降。產品質量是品牌建設的根本,要充分利用自治組織內部的相互監督機制。根據袁文華、孫曰瑤的相關研究,行業協會從現有的會費收取模式轉變為協會品牌機制,并以股份的方式讓所有會員參與協會的建設以及增值利益的分享,這種模式能夠有效地增強組織內部的監督機制。[14]50

第二,集體商標的使用者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對品牌的保護意識非常薄弱,因為使用者眾多,合作社和生態受益區的監管成本比較高。因此,可采用“集體商標+農戶名字”的方式對產品進行標注,使商標保護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使用者身上。一旦發現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可以準確地找到責任人,大大降低監管成本。

該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過提高注冊商標的品牌信用度,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從而增加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收入;同時,作為生態補償,受益區應為保護區提供品牌建設的相關費用,提供專業的品牌建設團隊,配合保護區的品牌建設開展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以保障品牌建設的成功。

(三) 生態受益區的市場開放階段

在完成第一、二個階段的任務后,生態受益區的市場應向保護區開放。這里指的市場開放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政府的定向采購,受益區政府的采購使保護區的農產品銷售有了基本保障,同時相比于直接支付生態補償費用,這是一種雙贏的補償方式。二是市場的開放,受益區通過一定的優惠政策接受保護區農產品流入本地市場。生態保護區的農產品品牌以本地市場和下游地區市場為基礎,可進一步通過借勢和造勢等手段,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信用度。

當企業在正確的品牌策略條件下,不斷提升品類度從而使品牌信用提升到0.8以上時(2),A廠商產品的需求量將大大增加。然而擁有信用度較高的品牌是進行品牌授權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那么什么樣的品牌才能成功進行授權呢?根據品牌品類度的公式b=g(m,e)=m1-?琢e1-?茁,其中,m表示產品的物質利益,e表示產品的情感利益。在同質化的條件下,商品提供給消費者的物質利益完全相同;而不同品牌由于定位差異帶給消費者的情感利益差別非常大,正是由于情感利益的差異決定了品牌品類度。從現有學術成果來看,快樂情感的特性決定品牌品類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只有當品牌上升為某種快樂的象征或代言時,品牌延伸才能取得成功。品牌授權是一種特殊的品牌延伸,快樂情感依然是品牌授權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品牌建設過程中,要始終不斷突出其“快樂情感”的利益點,同時應設計一個能夠代表該品牌的卡通形象,不僅能夠通過一系列的快樂故事提升品牌信用度,而且也為下一階段中的二次轉換做好準備工作。

同時,生態受益區應對保護區農產品的品質進行嚴格監督,一方面保證流入自身市場的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保護品牌建設成果。

(四) 品牌授權階段

品牌授權可突破資源的限制,擴大農民的盈利能力。集體商標的使用有較為嚴格的規定,具體可參照《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法律中規定“集體商標不得許可非集體成員使用”, 該規定旨在保護集體成員對商標的使用權,防止他人的違規使用。然而該規定也是一把雙刃劍,在保護成員利益的同時,集體資源總量也被限制在了一定范圍之內。例如,地理標志產品“陽澄湖”大閘蟹,是歸屬于當地蟹業協會的一個集體商標。關于對集體商標的規定,使當地蟹農的利益受到了保護,但同時使得陽澄湖大閘蟹的總量被限制在了成員能夠養殖的最大范圍內。集體成員在產量達到最大化后,如何突破資源的限制進一步加大盈利空間呢?本文認為,通過品牌授權,保護區的盈利模式將從資源本身轉向到非資源方向,從而保證了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集體商標不同于個體商標,受到相關法律規定的限制,在進行品牌授權前必須進行商標的二次轉換。集體商標的一次轉換是指,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建設策略提升商標的品牌信用度,將商標轉換成為品牌的過程。商標的二次轉換是指,當集體商標轉換為品牌后,將代表該品牌的形象注冊成為非集體商標的過程,如圖2所示。

根據成本收益分析,保護區農民種植某種農產品的收益?仔=P·Q-C。短期內排除技術進步的因素,該地區農作物的總產出Q是一定的。一次轉換(即商標到品牌)使農產品的價格從P上升到P′,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二次轉換的目的是為了突破資源的總量的限制,將代表該集體商標的形象注冊成為一個非集體商標,歸屬于個人或企業,協會或自治組織以參股的方式分享該形象授權所獲得的收益。

二次轉換中注冊的非集體商標,是在品牌建設過程中能夠完全等同于該集體商標的形象。本文建議采取卡通形象作為集體商標的形象代表,主要基于以下兩點原因:第一,卡通形象可以進行夸張的、與實物形象相反的設計,超出人們的經驗常識,能夠帶來很大的想象空間和牢固的記憶。例如,將老鼠的尖嘴,設計成米老鼠的寬嘴;將老鼠的粗腰,設計成米老鼠細細的蜂腰。第二,可以賦予該形象一系列快樂的情感故事,使之與消費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最終使消費者一看到這個形象,就想到它身上發生的所有快樂的故事。這種快樂的情感體驗是成功授權給其他商品的保障。

如果集體品牌在二次轉換后,成功地實現了品牌形象授權,此時生態保護區中,種植某種農作物的總收入變為

R′=Qi·Pi(8)

其中,?茲表示授權費比率。由(7)式的利潤最大化的解R=與(8)式相比: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即B′>B)使農產品本身的需求量上升;另一方面品牌授權擴大了盈利空間。因此R′>R。

四、政策建議

目前,我國的生態補償工作才剛剛起步,要大范圍地付諸實施還面臨著不少問題。實踐部門和學術界正在不斷積極地探索,努力實現生態補償的法制化、規范化,推動各個區域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本文在上述理論的分析基礎上,對我國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設和發展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第一,建立合作社或行業協會等機構,在組織上保證該生態補償模式的實施。任何政策的實施都需要穩定的組織保障,因此成立合作社或行業協會是開展一系列活動的基礎,是建立該模式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合作社或行業協會內部應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來規范競爭秩序。從我國的實踐來看,目前,我國也有眾多的自治組織,如各個行業自治協會、村民自治組織等,但大部分運營不佳或無所作為。在自治組織內部設立剔除機制或其他較嚴重的懲罰機制,保證成員間有條件相互監督。相互監督機制是自治組織得以穩定運行的保障,若缺乏相互監督則無法維持組織中的規章制度。對違規者嚴重的懲罰一方面增加了違規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監督收益,所以能較好地使自治組織中的相互監督機制發揮作用。

第二,聘請專業團隊,保證品牌建設的精確性。集體商標的注冊、管理和運營等需要一個非常專業的團隊來領導,專業人員接受過品牌建設體系的專業培訓,具有品牌建設方面的實際經驗,有利于正確制定品牌策略和規劃。例如,新西蘭奇異果果農自發組織的“新西蘭奇異果國際行銷公司”通過聘請職業經理人團隊來制定組織計劃、品牌推廣、渠道建設,最終完成每年7000萬箱奇異果在全球的銷售。

第三,發揮生態受益區資金和市場的優勢,協助保護區的品牌建設。品牌建設的關鍵是產品質量,這是品牌建設的“桶底”,若沒有桶底,水桶一滴水也盛不了。質量好不一定保證企業成功,質量不好卻能使企業必定失敗,因為在競爭條件下,即使顧客不清楚質量問題,但競爭對手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受益區一定要對保護區產品的質量始終嚴格把關。同時,受益區的市場要首先向保護區開放,并且向其提供專業的指導,以協助保護區進行品牌建設。

五、總 結

生態補償,應該以提高生態保護區的人均生活水平,減少保護區和受益區的差距為目標。補償一定數額的貨幣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保護區的發展問題,而通過品牌的建立和發展能夠給保護區帶來持續的收益,這才能夠實現生態補償的根本目標。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品牌授權的創新性生態補償機制,其核心思想是將生態保護區良好的環境商品化,并注冊成為一個合法的商標;然后在受益區的協助和監督下,通過一系列的品牌建設手段,將該商標轉化為某種快樂品類的代言;最后在集體商標二次轉換后,通過品牌授權獲得相應的溢價,給生態保護區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

要實現這一模式,具體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集體商標的注冊階段,保護區通過合作社或行業協會的組織方式,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督,使其達到綠色食品等的標準,并通過相關部分的認證。二是集體商標的品牌建設階段,作為生態補償的手段,受益區應為保護區提供品牌建設的相關費用,提供專業的品牌建設團隊,配合保護區的品牌建設開展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以保障品牌建設的成功。通過提高注冊商標的品牌信用度,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從而增加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從根本上提高保護區農民的收入。三是受益區的市場開放階段,作為對保護區的生態補償,受益區的市場應主動向保護區開放,同時作為第三方對保護區農產品質量進行監督。四是品牌授權階段,品牌授權將提高保護區農民的盈利空間;并且在達到品牌形象授權之后,當地的盈利模式將從資源本身轉向到非資源方向,從而保證了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注釋:

(1)Ⅰ類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Ⅱ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應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Ⅲ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Ⅳ類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Ⅴ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2)孫曰瑤、宋憲華于2011年出版《品牌工程學》,書中詳細提出對品牌信用度進行評級的方法和指標,稱之為商標的品牌信用度指數(Trademark’s Brand Credit Index ,TBCI)。TBCI值介于0到1之間:TBCI≥1.0為AAA級,表示極高的信用;TBCI=0.8-0.99為AA級,表示很高的信用;TBCI=0.6-0.79為A級,表示較高的信用;TBCI=0.4-0.59為B級,表示較低的信用;TBCI=0.2-0.39為C級,表示很低的信用;TBCI≤0.19為D級,表示極低的信用。

參考文獻:

[1]中國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研究課題組.中國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毛顯強,鐘瑜,張勝,等.生態補償理論探討[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2,12(4):38-41.

[3]王軍峰,侯超波,閆勇.政府主導型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7):101-103.

[4]PAGIOLA S.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C]. Global Workshop on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Mataram,Indonesia,2007.

[5]鄭海霞,張陸彪,封志明.金華江流域生態服務補償機制[J].資源科學,2006,28(5):30-35.

[6]徐琳瑜,楊志峰,等.基于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的水庫工程生態補償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4):125-128.

[7]劉曉紅,虞錫君.基于流域水生態保護的跨界水污染補償標準研究——關于太湖流域的實證分析[J].生態環境,2007,(14):129-135.

[8]呂志賢,李佳喜.構建湘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探討[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S1):455-458.

[9]禹雪中,馮時,等.中國流域生態補償標準核算方法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9):14-17.

[10]劉玉龍.生態補償與流域生態共建共享[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11]黎元生,胡熠.閩江流域區際生態受益補償標準探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28(3):327-329.

[12]蔡邦成,陸根法,宋莉娟,等.生態建設補償的定量標準——以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保護區一期生態建設工程為例[J].生態學報,20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