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數學教育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05 17:5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幼兒數學教育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幼兒數學教育的認識

篇1

幼兒開展數學教育有兩方面的價值:一是思維訓練的價值,由于數學是抽象的過程,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學習思維,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方法;另一方面,數學教育能夠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的關鍵在于讓幼兒親歷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真實地與物體打交道,獲得真實的認識和體驗;“解決問題不再是解答簡單的應用題。數學正在成為孩子自我鍛煉成長的工具,因為他需要這些工具。它們的意義直接來自于應用中的經驗?!?/p>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目標單一。《幼兒園教育綱要》中關于數學教育,明確地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目標。然而,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教學活動計劃,只提出有關學習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

(二)忽視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期思維發展和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于萌芽狀態。幼兒學習數學,主要通過四個階段,即實物操作――語言表達――圖像把握――符號把握,從而建立數學的知識結構。每一次數學活動都必須由具體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而且必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目標,不是通過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師不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忽視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地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其教學效果當然是不會理想的。

(三)數學概念模糊

數學教學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屬性,并能用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來表達。這對幼兒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錯誤的情況。例如在教中班幼兒按兩個特征進行分類時,先按一個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個特征分一次,活動就結束了。其實,這一活動還應該有一次對同一批物體按兩個特征進行分類的活動環節。

(四)教師的語言不嚴謹

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明白、易懂,直接影響著向幼兒傳授知識的效果,影響到幼兒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學習和理解數學概念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幼兒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及有關知識是相當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師對數學語言的規范性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語話不作推敲、顛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邏輯性、表達不明確的現象隨處可見。

(五)忽視評價的教育作用

我們這里所說的評價,是指以幼兒為對象,對幼兒活動、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受益情況和所達到的水平作出價值判斷。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是能激發幼兒自信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促進幼兒發展的。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承認和贊許等實際情況,而往往采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

三、引起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

(一)適合幼兒水平的學習內容。

(二)能引起幼兒積極思維活動的活動形式和方法。

(三)多種多樣的直觀材料、玩具和教學形式的新穎性。

四、常用的幼兒數學教學方法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直觀教具,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如運用各種材料(紐扣、信核)進行計數:有各種幾何形狀的塑片(或硬紙片)、積木等比較核認識幾何形體,進行形體的拆拼、分合;親手撥動玩具鐘盤上的長、短針,以獲得關于正點、半點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兒期各年齡班兒童的數學教學都應充分地運用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兒童在頭腦中構建初步數學概念的起步,是兒童獲得抽象數學概念的必經之路。它沒有固定的形式和類別。運用操作法應強調幾點:1.明確操作目的。2為幼兒操作活動創設必要的物質條件。3.給予兒童充分的操作時間。4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應向幼兒說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體的操作方法。4.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要觀察兒童的操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和探索。5.討論操作的結果。6.操作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不同年齡的兒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游戲法

1.情節性的數學教學游戲。通過游戲的主題和情節,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數學教學游戲。幼兒通過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并按照游戲規則進行的一種游戲。

3.運用各種感觀的數學教學游戲。通過不同的感官進行數學學習,發展幼兒對數、形的感知能力。

4.口頭數學教學游戲。對發展幼兒數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的作用較為突出。

5.競賽性數學教學游戲。

6.數學智力游戲。以發展智力為主要任務的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的游戲。

(三)比較法

比較是思維的一個過程、是對物體之間的某些屬性上建立關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思維進行著較復雜的分析和綜合活動,因而,比較又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

在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是,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首先要組織幼兒進行觀察,使幼兒細致地觀察到物體的數量或形狀特征,在充分觀察基礎上,再進行數或形方面的比較。2.盡量讓幼兒親自動手進行比較。3.在比較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啟發性的問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積極地思考。4.在運用重疊、并放、連續等比較形式時應有意識地指導兒童理解對應(配對)的含義并掌握正確進行對應的技能。5.比較形式的選擇應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年齡班兒童的具體水平來確定。

(四)啟發探索法

主要通過教師的具有啟發性的提問進行,通過提問來引起幼兒思維的積極探索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激發幼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兒童通過積極的思維,獨立地去探索并獲取新地知識。

(五)講解演示法

這是一種講解與演示相結合地方法,就是邊講解邊演示。

應注意一下幾個問題:1.必須突出重點。2.講解時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和準確。3.演示直觀教具要真實、美觀、整潔并為幼兒所熟悉的物體,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兒的注意。

篇2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131-01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段話可謂是對數學與生活二者間關系的精彩描述。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決定了幼兒園課程必須是與幼兒的生活相關聯的。數學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這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應當生活化。只有生活化的幼兒園數學教育才能使幼兒真正體會到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并能初步運用數學知識去觀察生活,從而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數學教育改革過程中都十分重視數學教育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將數學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學生生活的全部時空,希望通過實踐來教育學生,從而使學生學會生活。比如,近年來美國比較流行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木匠教學法”,就是給孩子們一些木塊和量尺去量木塊的長寬高等,然后拼造一些簡單的物體,而教師只是布置任務和解答孩子們在動手勞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木匠教學法”的核心就是強調數學教育生活化,注重知識來源于生活,讓學生自已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幼兒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幼師對《綱要》理解的偏差。首先,《綱要》將數學歸入了科學領域,數學成為科學中的一部分。幼兒教師在教育目標的認識、內容的選取、方法的確定等方面,覺得數學應該與自然科學常識有共同之處。而在自然科學常識課程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是不需要考慮知識系統性的,因而數學教育內容也不一定要注意系統性。其次,《綱要》特別提出,在整個幼兒教育過程中,應重視幼兒素質的培養,重視諸如興趣、傾向、態度、情感、體驗、習慣、能力等基本素質的養成。幼兒教師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教育目標和教育過程中,關注其中的素質培養因素,忽視了對教學內容的研究,忽視了教學內容與素質培養的關系研究。第三,通過《綱要》的學習,幼兒教師已經認識到知識的傳遞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養成素質,培養對幼兒終身發展有用的素質。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極其有限,接受系統的數學知識比接受零散的知識更加困難,所以,幼兒教師只傳遞給幼兒一些零散的數學知識,讓他們從中得到一定的認識便可以了。

2、幼兒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由于幼兒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等原因,她們對數學知識的邏輯性、系統性的掌握不夠,在提煉、總結數學的系統性上比較吃力??梢?,幼兒數學教育中不重視傳遞給幼兒系統的數學知識,既與幼兒教師對《綱要》精神的領會不深入有關,也與幼兒教師對數學系統知識促進幼兒發展的價值認識不足有關,還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有關。

二、幼兒園數學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分析

1、改革教學內容。在提升幼兒園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進程中,首先要依據幼兒自身成長和發展的實際特點來對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改革,適當增加數學教學的內容以及難度。例如,當前《大綱》中要求幼兒園階段學習10以內的數字的認讀、書寫和計數等,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緊緊圍繞大綱所規定的內容進行教學改革,擴展思路,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對10以內的數字的進行重新導入與設計,進而進一步增加數學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使得幼兒園數學教學能夠取得更大的成效。

2、豐富教學目標。在進行幼兒園數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數學教學的目標進一步加大認識。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將數學知識的傳授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應該在幼兒學到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對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訓練,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進而將單一的教學目標進一步多元化。

3、增加教學道具。數學道具在幼兒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多樣的數學學習道具很容易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把握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依據學習內容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數學教學道具,如珠算器、多功能插板、游戲卡、沙盤教具等,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道具來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進而進一步提升幼兒園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4、創新教學方法。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幼兒園數學教學工作的需要。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其課堂的主體地位應當得到足夠的尊重。近幾年來以注重學生體驗的“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在幼兒教學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幼兒在體驗式教學中不再是簡簡單單地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而是在參與各種教學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以及相應的體驗。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圖形結合法、動手操作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手段來形成完善的幼兒數學教學方法體系,進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幼兒數學教學工作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提升幼兒園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進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革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目標,增加教學道具,創新教學方法,進而建立起完善的數學教學體系,進一步提升幼兒園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楊莉君.淺析當前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學前教育研究,2000(5).

[2] 孫錦瑞.數學文化視野下的幼兒園數學教育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篇3

主題層次下的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是指以主題活動為背景,幼兒數學教育活動與幼兒園其他多種活動的高度整合,是一種宏觀層次下的幼兒園課程的整合。從理論上講,這種整合應該是多領域、多學科之間的高度滲透、交叉和融合。其目的在于發揮幼兒數學教育與其他學科的合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數學素質的綜合提高和其他素質全面的、協調的發展。這種整合對幼兒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挑戰性,要求廣大幼兒教師不僅要有整合教學的能力,而且要有整合各學科知識的能力。根據幼兒數學教育在主題活動中的地位和與其他領域內容的整合程度,這種整合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以數學教育占主導地位。在這種整合形式中,數學教育居于主題活動的主導地位,體現在主題活動的總目標的設計中,數學教育的目標應占主要地位。主題活動的展開是以數學教育活動為主線進行的,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則主要是服務于數學教育活動的展開。以這種形式出現的數學教育的子活動之間的安排應遵循數學內容之間的邏輯性。各數學子活動的開展是獨立的,幼兒所學習的數學內容往往是新授的,它需要嚴格遵循每一個數學內容內在的規律來開展。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數學主題性探索活動《超市購物》,活動所設計的主要目標――物體分類、學習10以內數的組成及加減、認識人民幣的換算關系等都屬于數學目標。整個活動所安排的12個子活動中就有9個是數學教育活動。這9個數學教育活動的安排也遵循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前面內容的學習為后面內容的學習做準備,即數學組成的學習為加、減做準備;加、減的學習為認識人民幣做準備。每一個活動單獨進行,遵循了各內容教學的邏輯性。這樣的內容安排有利于幼兒理解各數學內容以及內容之間的關系,同時,對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在整個主題活動的設計中,教師在幼兒認識數學內容之前,安排了2個認識商品的子活動――制作、裝飾錢包的美工活動,目的在于為幼兒認識數學內容提供相關的知識經驗積累,為幼兒的購買商品活動提供方便。這樣的安排是必要的,但在整個主題活動的設計中屬于從屬地位。

第二種是以數學教育占輔助地位。在這種整合形式中,數學教育居于主題活動的從屬地位,是為整個主題活動及其中其他活動的順利開展服務的。在這種整合形式中,數學教育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種是單獨式的,一種是分散式的。單獨式的是指數學教育在主題活動中以獨立的活動內容出現,即此時的數學教育活動是作為主題活動的一個子活動所進行的。在這一子活動中所學習的內容是專門的數學內容。以這種形式出現的數學活動在主題活動總目標的設計中一般要求有數學活動的學習目標,但不是主要的目標。數學活動的開展也只占整個主題活動的一小部分。如在大班主題活動《超市》的目標設計中,有關數學方面的目標只有一點,就是認識人民幣1、2、5、10元,了解其簡單的運算關系。而此主題活動的主體目標定位是社會性方面的,這一方面的目標有3個。主題目標所確定的這個數學目標是為社會性目標服務的。分散式的是指數學教育活動分散地滲透于主題活動的各個子活動中。幼兒在子活動中所接觸的數學內容只是活動的其中一部分或作為學習其他內容的一種手段或形式出現。以這種形式出現的數學活動在主題活動總目標的設計中一般不出現。其學習的性質更多的是復習性的,或者數學的出現更多的是工具性質,是其他活動需要應用數學這一工具去解決其遇到的問題而安排的。以這種形式出現的數學活動其教學的邏輯性較差,幼兒所感知的數學內容也是較為零粹的。如在中班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的活動設計中,有關數學活動內容的只在其子活動《蛋寶寶》中出現,目的在于“順手”教會幼兒封閉數數的方法,這種學習和內容安排對于整個主題活動的影響是有限的。

二、領域層次下的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整合

領域層次下的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是指以領域活動為依托,強調幼兒數學教育與其他領域或學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發揮優勢互補的作用,共同促進幼兒早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種學科之間的整合既是學科發展過程內在規律的一種體現,也是現代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是一種中觀層次下的幼兒園課程活動的整合,與宏觀層次下的幼兒園課程活動的整合相比較,這種整合的學科較少,對于幼兒教師更具操作性,也更符合幼兒教師的實際能力。根據幼兒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或領域知識整合形式的不同,這種整合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數學教育中的領域滲透。這種形式的整合是指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有機地滲透其他領域或學科的知識,使其他領域或學科知識在數學活動中得到鞏固和升華,同時也使得數學知識的學習得到其他領域或學科知識的支持。數學知識是物質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時間形式的抽象反映,而幼兒的思維則處于具體形象階段。因此,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需要得到以反映客觀世界的其他領域或學科知識的支持,才能實現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和發展。為此,幼兒數學教學應該從傳統教學的套路中走出來,應不局限于數學學科,應綜合應用其他領域或學科內容來充實數學教學,應不斷從其他領域或學科獲得支持和吸取營養,走綜合思維之路。

幼兒數學教育中的領域滲透,要求幼兒教師應善于發現領域或學科滲透的結合點和交叉點,并以之為根據進行領域或學科間的有機滲透。這些結合點和交叉點也許是內容上的,也可能是教學方法上的或思維方法上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都要求做到自然和融合,不能以犧牲數學學科教學的特征為代價。那些“變了味”的,形式上熱熱鬧鬧,“拼盤”式的做法,不僅不能發揮學科整合的“1+1>2”的優勢,而且使數學教育原有的價值也不能得到有效地發揮。幼兒數學教育首先應姓“數”,應把提高幼兒早期的數學素養作為其根本的落腳點。不管以什么形式進行整合,或者與哪一領域或學科進行整合,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和工具作用,應該是幼兒數學教育所應遵循的整合規律。

第二種是領域教學中的數學滲透。這種形式的整合和滲透是指在各領域或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滲透數學教育。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引導幼兒在其他領域或學科的學習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探索數學,感知數學概念;二是積極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將“學數學”和“用數學”結合起來并產生良好的互動,最終讓幼兒獲得一個實用的、開放的數學知識體系。數學的應用性決定了它涉及領域的廣泛性。這種廣泛性要求在進行其他領域或學科的教學時,教師應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求教師實現數學教學由數學領域向非數學領域的遷移,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對于其他領域或學科學習的促進作用和對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的作用。

做好領域教學中的數學滲透,要求教師在進行某個領域或學科教育時,不僅要有本領域或學科的教育目標意識,也要學會從領域滲透的角度來思考某個活動內容是否可以幫助幼兒積累數學經驗以及可以用什么樣的數學經驗和技能來解決領域或學科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這種滲透性的數學教育雖然不具系統性,甚至帶有隨機性,但它化整為零,化抽象為具體,使得數學教育更生動、更自然、更靈活,也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

三、學科層次下的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整合

學科層次下的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在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把具有內在聯系的內容整合起來的教育。這是一種微觀層次下的課程內容的整合。如果說主題和領域背景下幼兒數學活動的整合揭示的是幼兒數學教育活動與其他活動的外在規律的話,那么學科層次下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整合則是幼兒數學教育活動內在規律的要求和反映。因此,這種整合更為自然,更能發揮整合的綜合功能,也應成為教師貫徹整合思想,優化數學教育的基本內容。系統性和邏輯性是數學知識的基本特征,在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數學知識內在的關系和聯系,把有關數學知識整合起來進行教學,發揮數學知識的合力,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根據所整合的數學知識的不同性質,這種整合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是同一性質的數學知識的整合。數學知識按其反映的事物性質的不同,可以初步分為數、量、形體、時間和空間等知識類型。同一性質的數學知識的整合是指在相同性質的數學知識之間進行的整合。如在有關數概念的內部進行的整合,在形體數學知識間的整合等。由于同一性質的數學知識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同或相似的屬性,這些數學知識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其相互之間的影響和作用也可能是最大的。教師把這些知識整合起來進行教學,能夠實現最優化的效應,不僅有利于幼兒理解所感知的數學知識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系,而且可以縮短幼兒學習數學的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同時可以解決因幼兒園整體課程容量的擴大而給幼兒數學教育課時壓縮所帶來的困惑。例如,對于幾何形體知識的整合,往往采用新舊知識的整合形式,即幼兒在學習某一新授知識的同時,整合與之相關的知識(如學習長方體整合長方形或正方體)。這種整合把幼兒所要學習的新知識與已有的經驗有機地連接起來,不僅有利于幼兒區別容易混淆的兩種形體知識,在比較中加深對兩種形體知識的認識,而且減少了專門復習舊知識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益。

篇4

1.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概念與特點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主要是指的通過教師或其他成年人的指導或影響下,幼兒在參與數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對空間、數量、形狀等數學概念進行觀察、感知和思考,從而獲得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較為完善的數學思維。除此以外,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還不能忽視幼兒好奇心、探索欲、自信等方面的培養,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相比于其他階段的教育來說,幼兒數學教育活動具有自己的特點。首先,幼兒數學教育是一種早期教育,應注重幼兒的認知和心理特點,在一些舒適愉悅的活動中開展數學教育,才能防止幼兒厭學情緒的發生;其次,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應該是一種個性化教育,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和習慣,為了讓數學教育能夠滿足絕大部分兒童的需求,還應深人探究幼兒數學教育目標和價值所在。最后,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應密切聯系生活與實際,通過生活化、場景化的活動設置,可以讓幼兒在游戲當中,就輕松完成數學知識與能力的構建,實現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多樣化。

2.衡量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有效性的標準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既受到幼兒自身的影響,又受到數學教育活動目標的制約。鑒于此,衡量幼兒數學教育活動設計的標準也隨之多元化。總體來說,判斷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有效性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從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來看,只有科學地選擇適合幼兒的數學教育活動內容,才能豐富幼兒的認知層次,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充分發展。具體地講,一是數學教育活動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對引起幼兒對數學的關注和興趣非常有必要;二是數學教育內容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難度絕對不能超過幼兒能夠承受的最大水平。

從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準備來看,細致人微的活動準備是確保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成功的關鍵,主要從物質和環境兩個方面精心準備。其中,玩具和教具可以幫助幼兒更直觀地認識數學,它的準備和投放都有嚴格的控制要求,過多就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而過少則達不到理想的教育收效;活動環境則是開展數學教育活動最基本的保證,在一種場景化的游戲環境中進行活動,幼兒能得到充分的放松,有效地降低了幼兒對數學的抵觸情緒。

從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過程設計來看,活動設計是決定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成敗的根本所在,也是選擇和制定活動內容和規則的源頭。因此,要重視幼兒數學教育活動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使其能夠更加精細化和多元化。一方面,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有較強的操作性,除了常規的演練、游戲、記錄等方法以外,操作法對鍛煉幼兒動手動腦能力有特殊的意義,通過這些體驗式的活動形式,為幼兒數學教育活動賦予更多的靈活性;另一方面,幼兒數學教育活動還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循序漸進地取得勝利更能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所以,活動設計過程要先易后難、逐層深入,逐漸提高幼兒的數學思維的邏輯性。

3.改善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設計的建議

目前,我國幼兒數學教育活動巳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和問題。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依然要加以不斷改善,使活動設計真正契合教育實踐的需要。

3.1精心設計幼兒數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多樣化方法與策略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主要包含10以內數字的識讀、簡單數字的加減、時間、空間、形狀的認知等方面,并且這些活動應該具備針對性、趣味性和操作性。因此,要根據幼兒園大、中、小班幼兒特點的不同,整合教育資源來改善現有教育活動內容。比如,通過搭建積木讓小班幼兒快速認識各類常見形狀,并能遷移到生活_當中辨識各種物品的形狀,這也成為幼兒數學教育活動延伸的一種重要表現。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理解和記憶能力也隨之加強,能夠關注于事物的時間也成倍增加。鑒于此,用于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方法選擇面將越發寬廣,比如,將小組合作、層次教學等教學方式配合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

3.2掌控幼兒數學教育活動全過程,強化教育活動結果的反思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是一個動態和發展的過程,活動過程中也會存在很多不可知預計的因素,正因為如此,幼兒教師應該有足夠的能力來掌控整個數學教育活動,能夠靈活機動地處理各類突發事件,最終確保幼兒數學教育活動的穩定性。同時,及時評價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收獲,也是促進每一位幼兒成長至關重要的環節。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應善始善終,這既是上一個教育活動的結束,也是下一個教育活動的開始。所以,應該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有效的方法,對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點評,為幼兒的成長尋求更多的發展空間。

4.結束語

篇5

關鍵詞:數學;教育;游戲化

現如今,幼兒園教育中堅持的是以游戲化數學教育為理念,培養幼兒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幼兒園應用的數學游戲多是簡單的、有趣的,不過因為數學本身邏輯性強,這使得幼兒階段的孩子仍然難以適應,對此需要從幼兒自身出發設計數學游戲,讓幼兒真正融入其中,并學習數學知識。

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游戲從教育方面說是兒童的優良教師,他們從游戲中認識環境、了解物性,從游戲中強身健體、鍛煉思想、學習做人……游戲是兒童的良師。”如何在游戲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培養幼兒學數學的主動性,真正成為數學活動的主人呢?以下我就這些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

做法。

一、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幼兒自主學習

幼兒的天性決定了他們熱愛游戲,喜歡這樣的活動形式。游戲可以營造出歡快、愉悅的氣氛,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不是被動的參與狀態,而是自己主動地加入其中,并且享受其中,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散思維,大腦處于活躍狀態。教師要將正確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包裝,結合幼兒思維在具體形象方面占優勢的認知特點,結合他們實際生活愛好來制訂有幼兒園數學教學的計劃和內容,內容之中不要明顯突出數學概念,而把它化解在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之中,從而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在幼兒的頭腦中樹立鮮明的形象,達到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最佳效果。游戲過程中體現出一些數學知識,使得幼兒在大腦充分轉動的狀態下理解這些知識內容,利用游戲環節記憶相關數學概念和符號,這樣可以真正促使幼兒在游戲中學到數學知識。如在《認識“1”和“許多”》這個活動中,我設計了“小兔拔蘿卜”的游戲,在游戲中,先分配了所有參與人員的角色,老師扮演兔媽媽的角色,其他小朋友各自扮作一個小兔子,此時兔媽媽可以教授小兔子數一數自己家里擁有多少個胡蘿卜。從第一個開始,這是1個白蘿卜,兔媽媽問大家記住了嗎,小兔子回答:“家里有1個白蘿卜”。此時兔媽媽會鼓勵大家真聰明,接下來按照順序教小兔子認識其他的蘿卜,游戲過程中,小朋友沒有將認蘿卜當作學習,而是作為游戲看待,這樣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讓小朋友記住數字,進而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二、將各種游戲形式運用于數學活動中

游戲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幼兒的數學教育活動中,我將許多數學內容通過數學游戲來促進幼兒的大腦思維,提高幼兒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使幼兒愛上這一知識學科。

1.操作性的數學教學游戲

國際學習科學研究領域有一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盡可能地創設條件讓幼兒動手操作,如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學習數學圖形分類,教師可以動手制作輔助工具,讓小朋友自己操作。教師可以在小鹿玩具、小熊玩具和小馬玩具上分別貼上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然后告訴小朋友將這些小動物送到相應圖形對應的家中,鍛煉他們的分類能力。

2.情節性的數學教學游戲

這類游戲是通過游戲的主題和情節,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例如,在學習數學活動《認識5以內的序數》中,運用“小小送奶員”的情節,即⑴D趟偷叫《物居住的相應房間里(如第一層的第三間或第五層的第二間等等),孩子在這個游戲中表現出來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也把整個活動推向了。在這個游戲中,孩子不僅獲得了序數的概念,更在情感上得到了滿足。

3.競賽性的數學教學游戲

競賽性的數學教學游戲就是增加競賽性質于數學游戲中,從而增強幼兒掌握知識的鞏固程度和發展思維的敏捷性。大班的幼兒尤其喜歡這類游戲,我一般是在活動的復習階段運用此類游戲,如在“復習數的加減”的活動中,我把孩子分成了紅、黃、藍三隊,設計了三輪答題機會,分別是必答題、搶答題和操作題,讓孩子通過組內的團結協作獲得榮譽,一方面這種競賽的形式增強了孩子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三、將數學活動與其他教育游戲活動有機融合

幼兒園的教育游戲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有娛樂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語言游戲、角色游戲、建構游戲等等。數學教育內容不僅可在數學游戲中進行,也可以融入其他形式的教育游戲活動中。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數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么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考,兒童怎樣學習……”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按照幼兒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真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篇6

一、選擇有趣內容

幼兒學習的動力來自于直接的興趣。有趣的學習內容、直觀的教學形式、鮮艷的玩具材料都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直接的興趣,使他們流連忘返。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币虼?,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最根本的做法莫過于選擇有趣的數學學習內容。

數學內容要能為幼兒所喜歡,能引發幼兒主動的探索和學習,首先,它應適合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即所選擇的數學內容的難度是適宜的。過于容易的內容,沒有挑戰性,不需要經過太多的努力就學會,不能讓幼兒體會到那種學習后的;過于難的內容,幼兒雖經努力,但還是失敗了。幼兒體會到的是挫折感,就會產生退縮心理,失去參與的信心和熱情。其次,它應該是來自于數學內容內部的。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并不在于認識一眼就能看見的東西,而在于認識深藏的奧秘?!庇變禾焐闷?,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引導幼兒探索蘊含于事物內部的數學關系和數學知識,能夠給幼兒探索數學帶來持續的動力。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各種數學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系、解決數學問題時思路的開闊和敏捷、數學思維的各種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構成了數學內容潛在的吸引力。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把這種內在力量顯示出來,就可以使幼兒看到一個“快樂的數學王國”,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對數學產生持久的興趣。因此,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應該更多地從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去挖掘。最后,它應該有濃厚的生活背景。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與幼兒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時候,幼兒就會產生學習興趣;當學習材料和幼兒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幼兒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幼兒數學教學一定要從幼兒所熟悉的現實環境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選擇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這樣的內容能使幼兒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習數學的愿望和動力。

二、提供操作機會

幼兒正處于感性的認識階段,其認識特點是通過與環境和材料的直接互動,去感知、去操作、去探索。好動,是幼兒的重要心理特征。操作,滿足了幼兒好動的心理需求,符合幼兒通過動作去認識數學世界的認知特點,因而,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幼兒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操作、探索是幼兒學習主體性的重要體現。只有當幼兒的主體性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發揮,幼兒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會體驗到自己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因此,在幼兒數學活動中,教師應創設操作的條件,放手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分組討論、合作學習,使幼兒人人都能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的操作和探索活動中,體驗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愉。

具體形象的,往往就是生動的。玩具是幼兒最為喜歡的東西,更是激發幼兒學習的最好方法。在幼兒的數學操作中,探索材料在幼兒眼里就是玩具。操作材料具體、形象,能引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幼兒的許多數學學習活動往往直接源于對材料的操作興趣。因此,要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幼兒對數學學習感興趣,教師必須在幼兒的操作材料上下功夫。能夠激發幼兒興趣的操作材料應該是:新穎、鮮艷的,豐富多樣的,可操作性強的,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和水平的,有層次性的,等等。同時,教師要注意調動幼兒親自參與操作材料的收集和制作,這對于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幼兒的親自參與,他們對操作材料會倍感親切、倍加喜歡、倍加愛護,進而對學習活動會有更大的熱情。

三、采用游戲形式

幼兒,從某種程度講就是游戲;游戲,是幼兒的“主業”。幼兒的生活是在游戲中進行的,游戲伴隨著幼兒成長。游戲給幼兒帶來快樂,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瑞士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游戲是認識的興趣和情感之間的一種緩沖地區?!庇螒蚴怯變鹤钕矚g、最易于接受的形式。幼兒學習積極性的高低來自于他們對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的需求程度,需求引發幼兒的興趣。從學習內容看,數學內容是抽象的,對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特征的幼兒來說,抽象的內容是幼兒難以理解的,學起來會枯燥、乏味。從學習形式看,游戲無疑是幼兒學習的最好方式,它能夠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如果能夠把枯燥的學習內容寓于幼兒喜歡的活動形式中進行,就可以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生動起來,幼兒就會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

為了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幼兒喜歡的學習內容,教師應強化數學教育的游戲化,根據數學教育的目標和具體的活動內容,選擇多樣化的數學游戲形式(如情境性游戲、操作性游戲、感官游戲、比賽性游戲、智力游戲等),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創設適宜情境

幼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的想象力正處于迅速發展時期,他們常?;孟胱约涸谕捁适碌氖澜缋?。在這里,氣氛是輕松的,情境是活躍的,人物是可愛的。在這里,幼兒可以與小貓、小狗親切對話,可以與情境中的事物互動。在這里,幼兒積累了經驗,增長了知識,體驗了快樂。

顯然,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幼兒認識數學知識,體驗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的力量。教學情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因此,教師要善于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依據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創設各種數學教學情境,引起幼兒認知的矛盾沖突,讓幼兒在身臨其境中發現問題,從而產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熱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幼兒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幼兒的需要是不斷發展的,不同幼兒的需要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根據幼兒需要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才能讓不同的幼兒在不同的學習時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產生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幼兒數學教學的實踐表明,故事的情境、生活的情境、游戲的情境、操作的情境等,都對幼兒學習數學具有重大的感染力。但不管是哪一種情境,應巧妙精當、真切感人、能夠觸及幼兒的認知深處,觸及幼兒思維的活躍區,使幼兒產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強烈愿望,進而轉化為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從而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

五、密切聯系生活

幼兒是在生活中學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學習的場所。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涉及到數學內容的活動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們通常在自然狀態下發生,并且經常性地、反復地出現,對幼兒的數學學習和問題解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數學知識越貼近幼兒生活,越能激發幼兒強烈的求知欲。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只有讓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數學即生活,幼兒數學教育要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踐,變單調、枯燥的數學問題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將生活問題數學化,讓幼兒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感受、分析和理解,去體驗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這一目標告訴我們:一是要讓幼兒從體驗數學的重要性去感知數學的有趣,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是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要從生活和游戲入手。因此,教師要從幼兒的一日生活入手,從幼兒的生活中去提取數學教育的素材,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去抓住任何可能的時機展開隨機的數學教育活動。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應注重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積極尋找身邊的數學因素,溶于幼兒的數學教育活動之中。同時,教師應積極創設條件,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幼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幼兒意識到數學對于我們生活的意義和作用,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問題,增強自覺學習數學的信心。

六、體驗數學的魅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兒具有追求美的天生,色彩鮮艷的、生動形象的事物是幼兒所喜歡的,會引起幼兒留足常駐。漂亮的玩具材料、有趣的學習內容能引發幼兒的美感,使幼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一談到數學,人們幾乎把它與“枯燥”“乏味”聯系在一起,美似乎與數學是不沾邊的。其實,數學充滿著美,正如古希臘數學家普洛克拉斯所說的:“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也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事實上,數學作為對具有自然美的事物的結構和運動變化規律的最集中的刻畫和反映,具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這也是數學獨特的魅力所在。這種魅力能深深地吸引幼兒,成為幼兒學習數學的強大的動力。

在以往的幼兒數學教學中,我們的教師缺乏對數學美的認識,缺乏對數學教學美的追求,往往把精力集中在數學的嚴謹、抽象和理性上,致使幼兒不能體驗數學的審美、創美之情,不能從學習數學中體驗到樂趣。因此,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時要充分挖掘數學的內容美和形式美,利用幼兒已有的審美水平和聯想能力,把幼兒愛美的本性引導到對數學的熱愛和追求上來。這樣可以達到以美引趣、以美怡情、以美求真、以美促智的效果,使幼兒感受到數學本身的無窮魅力,進而產生對數學乃至宇宙奧妙進行理智探索的渴求。

篇7

關鍵詞 專門的數學教育活動 滲透的數學教育活動 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CG610 文獻標識碼:A

Us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Develop Children's Mathematical Ability

TANG Dan

(Zhuji Huansha Children's Education Group, Zhuji, Zhejiang 311800)

Abstract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the previous stage to the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of comput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plays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role. How to make children's mathematical "move"? So that children get a " understanding" to learn key math skills and abilities? With a problem, I own reality, aimed at working with peers on how to better do math teaching, study and exchange views.

Key words specialized mathematics education activities; penetr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ctivities; preschool education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幼兒階段作為幼兒積極獲得基本概念和學習基本技能的關鍵期,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它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意識的對幼兒進行數學啟蒙教育,更是將數學教育活動轉化為促進幼兒發展的主要途徑。所以,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平常工作中,除了要不斷領悟、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通過專門的數學教育活動和滲透的數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數學教學,同時要積極的啟發、引導家長,尋求他們的配合,共同激發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自然、愉快的數學教學,努力讓幼兒的思維“動”起來,讓幼兒的小手“動”起來,讓家園的合作“動”起來。積極支持、引導孩子在游戲、生活中學習并應用基本數學概念,輕松地獲得 “理解地”學習關鍵的數學技能和能力,在快樂、自由、滿足的氛圍中構建新知識。

1 獨具配方――組織“靈動”的數學活動

1.1 靈活設計環節,激發幼兒自主探究

專門的數學教育活動作為向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和途徑,要求教師首先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兒,把幼兒當做活動的主體。讓幼兒嘗試在先,教師指導在后,理解和支持每個幼兒的探索愿望和行為,鼓勵、激發幼兒按自己的邏輯與方式進行探索活動。例如:在中班下學期《編車牌號》活動中,筆者沒有按常規的教育方法,直接示范教幼兒怎樣編。而是一開始先請幼兒說說生活中的數字,聯系自己的認知經驗思考回答,在充分激發他們興趣的同時,引出問題。熊媽媽的孩子遇到了困難,想用1、2、3三個數字進行編號,要求每個號碼中,都必須用到這三個數字,且不能重復。然后組織幼兒按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嘗試提出解決辦法。在觀察幼兒交流過程中,對幼兒之間出現的不同意見,沒有急于告訴幼兒誰對誰錯,而是鼓勵幼兒自己獨立進行思考,大膽提出意見,小組得出結論。接著組織幼兒對小組的操作情況進行展示,集體分析、討論,引導幼兒通過比較,驗證,自然的發現數字的排列方法,掌握排列規律,解決問題。最后又通過用4、5、6三個數字幫熊爸爸的汽車編車牌號的環節,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知識,讓剛學的數排列概念得到再次的應用和落實。通過本次活動的有序開展 ,不僅讓幼兒在討論過程中分享了彼此之間的經驗,而且使幼兒在輕松、游戲的學習氛圍中順利完成教育目標。另外針對每次活動中發現部分幼兒由于個性、能力、環境等各項因素的關系,造成出現不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我就采用開火車、小組競答的方式,積極地創設機會每個幼兒。在自然的氛圍中,慢慢培養幼兒的參與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通過活動讓被動的幼兒逐漸變得主動起來。一段時間后,就不時有家長來反映,說孩子活潑、主動了好多。

1.2 設置多解問題,培養幼兒發散思維

數學能力是指是否善于從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顒又凶層變簩栴}進行多解,培養幼兒發散思維的積極性。在數學活動前,每次都根據本班兒童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內容收集、設計一些非常性問題。例:“給我說說……”、“你對……有什么看法”、“你發現了什么”等開始的一些問題。因為這些“發散性問題”往往沒有一個正確答案,而是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創造、猜測和實驗的機會,讓孩子逐步感悟到多種類型的問題解決策略。長此以往,相信以后幼兒遇事就不會只用一種方式處理,而變得擁有靈活、變通的態度和能力。例如:在中班上學期的“小動物住哪里”活動中,沒有按常規設計一些問題。如“小貓住第幾層” “小狗住第幾層” “小羊住第幾層”,而是設計了一些讓幼兒了解、觀察小動物互相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如“小豬的樓上是誰”、“它住第幾層”、“二層樓第三間住的是誰”、“它的對面是誰”,盡量做到避免只有“是”“否”兩個答案的提問。通過嘗試用多角度的問題,啟發幼兒去發現小動物之間的聯系,靈活的思考問題,加深幼兒對空間、方位概念的認知能力。再如在“分蘋果”活動中,打破傳統的數組成的學習僅限于兩個數的組合這一不成文的規律,而是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用多種方法湊成一個數,當發現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及時進行表揚、鼓勵,激發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積極性。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操作,獲得理解和建立數及組成的概念。

1.3 利用標記卡,培養幼兒獨立學習能力

數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會碰到由于幼兒不識字,導致操作練習無法獨立進行的情況。對此,如果教師一一進行示范、講解的話,一方面不利于培養幼兒正確的學習、思考習慣,另外一方面也會造成由于幼兒能力的差異、人數相對較多等實際原因使活動場面出現混亂的情況,怎么辦?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發現幼兒對標記的認識、設計比較感興趣,而且易接受,操作起來得心應手。那么何不試試用標記來替代操作材料中的文字,解決不識字的難題?于是在自由時間,我開始有意識的對幼兒進行了一些認識、理解、設計標記、標記卡的活動,為運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2 無孔不入――滲透“活動”的數學教學

2.1 利用區角游戲,對幼兒進行數學知識滲透

蘇聯著名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過:“游戲對于幼兒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幼兒的生活離不開游戲,游戲作為向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重要途徑,不僅可使幼兒擺脫枯燥、抽象的數量概念,讓幼兒得以在歡愉、有趣的氛圍中參與、體驗、感受和學習初步的數學知識,而且,作為課堂活動的延伸,讓幼兒的知識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鑒于此,注重對區角環境的創設、材料的投放、內容的設置等細節。在保證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選擇活動內容、方式和伙伴的同時,讓每個幼兒的小手動起來,使孩子在一個具有相對開放、自由、自立的環境中按自己的學習方式、速度實踐、操作、發現、解決問題。

2.2 日常生活環節中的數學知識滲透

從一個特殊的視角看,直觀的物質世界的萬物,都是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幼兒有關的數概念和基本技能大部分來自自然和非正式活動,它們的獲得離不開其生活的背景與環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機的將有關數、量、形、時、空等概念滲透于各個環節中。

(1)室內活動,例:

A、充分利用晨間談話、活動等待的時間,統計小朋友的缺、出勤情況;說說今天是怎樣來園的;及組織幼兒玩“聽鈴聲按要求回答”;小組集體順數、倒數;開火車單獨接著數等小游戲,培養幼兒對數概念的理解和感知力。

B、利用室內走廊、主題墻、盥洗室等環境,布置有關時間、空間、分類、守恒、排序等與數學內容相關的立體畫面,并在旁邊的擱架上放置一些相應的操作材料。讓環境教學變單一為多樣,變平面為立體,變視覺刺激為多種刺激。例:通過杯子上的數字標簽、衣筐上的序號、走廊上的1~10格子圖、小朋友生日表等,培養幼兒對數學的感知能力。

(2)室外活動,例:

A、外出前,盡可能按不同要求讓幼兒進行排隊,如:按高矮、性別、座位前后順序等來排隊;再如,在上下樓梯時,組織幼兒一邊走、一邊數數樓梯的數量。讓按某一特征進行排序及數數等數概念和技能,在幼兒的生活中得到運用、實踐。

B、散步時,可有機、靈活的讓幼兒觀察小花園中的樹木有幾株?有哪些不同的種類?各有多少?誰最多?誰最少?小道上有些什么圖形?由哪些形狀組合而成?等等問題。在認識、復習數、量、形知識的同時,使幼兒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體驗數學的重要性、,從而引發他們探索、學習數學的興趣。

3 相輔相成――構建“互動”的數學環境

首先,針對家長對孩子的數學學習非常關注,但存在相對缺乏幼兒教育知識的特點,通過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講座、組織親子活動、家園聯系欄宣傳、利用家校通平臺請個別家長談談自己的教育經驗等方法,讓家長明白幼兒數學教育不僅要讓幼兒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全方位提高家長的育兒能力。例:針對大班幼兒,我們就組織家長參加由小學教師主講的“讓孩子快快樂樂上小學”專題講座,不僅讓家長了解孩子即將面臨的小學生活,而且讓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關鍵期。

其次,根據最近學習的數學知識以及孩子的掌握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明白孩子最近學了什么數學內容?在家里如何引導孩子對該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并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長宣傳家庭中切實可行的各類教育活動、建議等。

實踐證明,滲透的、整合的數學活動充斥在幼兒生活、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作為工作在一線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思維的特殊性――感性、具體;認識到只有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育活動,才能使幼兒真正體會到數學與自然、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具體的教學中只有靈活運用、相互融入,讓幼兒的數學“動”起來,才能更好完成數學教育任務;認識到只有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種機會,讓幼兒多看、多動、多說、多問、多表現、多思考,才能讓幼兒自然、充分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才能為幼兒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瑾.學前幼兒數學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8

【關鍵詞】幼兒小班 數的概念 滲透教育

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容易受到自己情緒和外界的影響,容易產生無意記憶,在無意之間形成對事物的記憶,而往往記不住需要有意記憶的內容。為此,筆者認為在進行幼兒小班數的概念滲透教育時,要充分運用娛樂化和生活化,讓幼兒在無意間接觸數,對數的概念形成一定的認識,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行數的概念滲透教育時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幼兒教師為幼兒創設輕松與愉悅的氛圍和環境,引導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下對數的概念形成無意記憶,進而減輕幼兒的心理負擔,讓幼兒積極主動的進行提問和思考,對一些簡單易懂的數學知識形成正確認識。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數的概念的滲透教育,如讓幼兒了解“1”與“許多”的關系,形成正確的總數概念。

一、幼兒小班數的概念滲透教育的意義

數學作為一門鍛煉和培養思維的學科,對其進行了解和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數學是對人類智力運作的主要體現,是對幼兒進行心智創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幼兒的心智在數學的基礎上形成了智慧。通過數學的學習,幼兒可以充分鍛煉自己的思維,進行主動積極地學習,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和創造思考的能力。為此,人們將數學形象稱為思維的“體操”,可見,人們對數學的高度評價。幼兒數的概念教育就是對幼兒數學教育的啟蒙,對幼兒的思維進行刺激和發展,讓幼兒早日形成成熟的思維方式。但是,幼兒作為特殊的學習群體,難以達到成年人的學習水準,因此,在進行幼兒數的概念教育時,要將幼兒的學習內容滲透到日常的生活中,讓幼兒在玩樂中形成數的概念,對數學形成初步的認識。

二、如何把數的概念滲透到幼兒小班的教育中

1.在小班教學的游戲中進行數的概念滲透教育。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這是幼兒展現能力、展現學習水平、展現發展水平的獨特形式,通過游戲,幼兒會發現許多問題,并且會自我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將問題解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幼兒喜歡游戲的天性,為幼兒創設游戲的環境,在游戲中進行數的概念教育。例如,為了讓幼兒區分“1”與“許多”的概念,幼兒老師采用了如下的教學方法,幼兒在進行拍皮球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說出皮球是圓形的,讓幼兒去玩具箱取皮球,引導幼兒說出這里有“許多”皮球,然后讓小朋友們每人取一個皮球,將玩具箱的皮球取光,那么玩具箱里的“許多”皮球就變成了小朋友手中的一個個皮球了,在小朋友將手中的皮球放回玩具箱的時候,就又出現了“許多”皮球,通過這個一拿一方的游戲,可以讓幼兒認識“1”和“許多”的區別,并且在腦海里形成了“1”和“許多”的概念,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形成其他的數的概念。

2.運用豐富的活動材料促進數的概念滲透教育。幼兒往往會對活動材料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處處接觸著數,但是這些數往往與具體的事物相聯系,事物的本質往往轉移了幼兒的視線,沒有讓幼兒形成正確數的概念。為此,幼兒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對事物數量的關注,將事物與數聯系起來。例如,老師在幼兒的小課桌上放上3支鉛筆,5塊橡皮,7支彩筆,2個蘋果,用這些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引導幼兒說出事物的數量,讓幼兒在數這些活動材料的過程后中形成數的概念,進而促進了數的概念的滲透教育。

3.鼓勵家長參與促進數的概念滲透教育。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該重視對幼兒進行數的啟蒙,通過日常生活的數數,圖形認識,激發幼兒,這種一對一甚至是多對一的輔導模式,對幼兒的數學啟蒙是非常有幫助的,達到的效果往往超過幼兒園的集體教學。為此,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鼓勵父母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激發幼兒的數學思維,形成數的概念。家長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其一,引導幼兒數出家中有幾個人,用餐時有多少個碗,有多少個湯匙。其二,看看鞋柜里有多少雙鞋,說說誰的鞋子最多,誰的又最小。其三,利用野炊的機會,讓幼兒采集樹葉進行標本制作,觀察并說出他們的大小和形狀。

總之,作為幼兒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正確的認識,采用積極有效地方式進行幼兒數的概念教育,針對幼兒的特殊情況,幼兒教師要采用滲透教育的方式,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滲透數的概念,在幼兒課上的材料活動教學中滲透數的概念,鼓勵家長參與到幼兒的數的概念教學中來,通過多種方式的結合,讓幼兒形成正確的數的概念,運用準確的思維方式去感知生活中的事物,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并且積極解決。

參考文獻:

[1]龍艷如.幼兒小班數的概念滲透教育[J].青海教育.1999.

篇9

【關鍵詞】游戲有機結合數學活動

《綱要》指出:"游戲不只是教學借助的一種手段,游戲更有它自身的價值,應充分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參與多種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生活,為幼兒在游戲中運用和發展學習到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數學知識抽象性較強,如果教學方法不當,會使幼兒對數學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游戲活動深受幼兒喜愛,如何用游戲引領幼兒學數學,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獲取知識呢?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經驗和體會:

一、合理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因為幼兒的年齡小,他們是以無意注意為主,通常較難集中注意力,只有在情感的操縱下才會處于興奮狀態,對活動產生興趣。生動的情境可以培養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獲取知識技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教師必須巧設環境,適時、適度地把幼兒帶入他們感興趣的游戲情境之中,將抽象的數學概念通過真實情景具體化,幼兒就能學得輕松、積極主動。

如:大班幼兒在自編應用題這一教學活動,老師可以設計成"郊游"的主題情境。幼兒可以通過仔細觀察"郊游"的男孩、女孩不同的動態,山坡上花朵的顏色不同,樹木的高低遠近不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編出許多道加減應用題。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幼兒興趣盎然,思維活躍,他們是主動的發現者,探索者。發現的喜悅使幼兒更專注、更積極、更有興趣。使每位幼兒都能樂于參與的,又可以讓不同水平的幼兒均得到提高。

二、與其他教育游戲有機結合,引導幼兒學數學

數學教育內容不僅可在數學游戲中進行,也可以融匯到其它形式的教育游戲活動中。比如說:娛樂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建構游戲、角色游戲等等。

1.在娛樂游戲中學數學

在數學活動中,老師應巧妙的采用游戲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如:"認識正方體、球體",老師設計了"摸箱"的游戲。箱中的寶貝十分吸引幼兒,他們積極的探索,幼兒邊玩邊通過觸摸感知掌握物體的特點。又如:為了鞏固對形狀的認識,老師可以設計"喂食"的游戲,請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給正方形娃娃吃,把圓形卡片喂給圓形娃娃吃,正是在這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操作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相關經驗。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有目的地創造和提供相應的數學活動材料,讓孩子在"玩"中學數學,讓孩子在操作中開始親近數學,感知數學從而愉悅入門。

2.在音樂游戲中學數學

要把音樂游戲恰如其份、靈活自如地運用于數學教學中去,讓幼兒在游戲中以最純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現自我、抒緒。如:在學習"比較多少"時,老師讓幼兒玩"搶椅子"的音樂游戲。當音樂一停,會有一位幼兒沒有搶到椅子,這時,老師就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幼兒能通過游戲實踐獲得"比較多少"的方法的數學知識。又如:"抱團"的游戲是訓練幼兒聽數數的能力,幼兒在音樂的伴隨下有節奏的做各種動作,音樂停下幼兒不能動了,然后仔細聽鼓聲,有幾下鼓聲就和幾個小朋友迅速抱成一團,孩子對這個游戲十分的感興趣,它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輕松愉快的掌握數學知識,并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

3.在體育游戲中學數學

人們常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老師注意將數學練習和體育游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數學,收效也很明顯。

(1)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有意識地對現成的體育游戲進行改編,將數學練習融入其中。如:《蜜蜂采蜜》這節課,老師在組織幼兒鍛煉身體的基礎上,請幼兒們數數采到了幾朵花蜜,比一比,誰摘得最多,誰摘得最少,多幾個,少幾個。又如:《運輸忙》游戲中,在幼兒跑、鉆、取物的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們學習了數與物的等量關系。改編后的體育游戲更切合教學實際,也更有利于幼兒掌握數學知識。

(2)還可以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游戲是可行的。如《馬蘭花》游戲,幼兒通過問老師:"最后變成幾朵花?"幼兒根據老師發出的提示,找到小伙伴組成相同數量的花朵。又如:練習"走三步跳兩下"或"走兩步跳一下"先從2和3之內變化,熟練后作4以內的變化等。

4.在結構游戲中學數學

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能夠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如:積木游戲包括空間關系、幾何形體、測量等數學知識,同時又與分類、排序、數量的比較等相聯系。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在游戲體驗中能獲得數、形的經驗和知識。

5.角色游戲中學數學

各種主題的角色游戲都可以滲透數學內容。如:在一次觀摩活動中有位聽課的老師發現幼兒在《超市》游戲中,對"售貨員"及"顧客"之間的角色行為關系并不明確,因此,出現"顧客"隨意拿貨,而"售貨員"無所事事的現象。吸取經驗教訓,老師在下次引導幼兒玩這個游戲時,就要求"售貨員"為"商品"標上價格,"顧客"則按價格的高低與自己經濟的承受能力來選擇"商品",按所標價格,數清手中的"現鈔"進行正常交易。并在買賣過程中學習數的加減運算。在這一游戲活動過程中,不但豐富了幼兒的活動內容,增添了游戲的真實性,而且使幼兒復習了數數與數字,提高了幼兒認識數字的能力,并且使幼兒們從心底自發覺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激起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三、巧妙結合日常生活游戲,開展有趣的數學活動

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那么怎樣才能讓幼兒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呢?

篇10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潛能發展只存在于其生命過程的某一特定時期。在此時期施以適宜的教育和訓練,才能獲得最佳發展,甚至激發某些特殊的能力,心理學家稱這種特定時期為個體發展的“關鍵期"。

二、把握幼兒關鍵期發展,開發幼兒數學潛能研究的必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幼兒數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重在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簡單的問題。

長期以來,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著重知識、輕研究;重講授、輕實踐的傾向,忽視了數學與幼兒認知關系的聯系。我園2006年承擔了全國“十一五”級課題《把握幼兒關鍵期發展,開發幼兒潛能》的研究,開展了《把握幼兒關鍵期的發展開發幼兒數學潛能》子課題的探究。我們立足于幼兒關鍵期發展與幼兒數學潛能開發的關系,從實踐研究中,獲得了新的教育理念,認識到了在活動過程中,應把數學教育的著眼點放在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上,創設幼兒數學學習的情境,以游戲為主要形式,引導幼兒探索、尋找數學學習的規律,激發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游戲中學會發現規律、總結規律和應用規律。

三、對幼兒數學潛能開發的關鍵期的把握

(一)幼兒數學學習的年齡特點

中外教育家通過大量實驗研究表明:根據孩子的發展,兒童的數學敏感期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0至3歲(建立數學前概念敏感期)。這個階段讓兒童透過對事物的接觸獲得分類、配對、序列、形狀、形式排列、口語數數等概念。

第二個階段為3至4歲(學習數學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借助外顯的數具整理內在的知識,如喜歡數物品,喜歡做銀行游戲,還喜歡用幾何圖形去創造內心的想象,喜歡了解數量和數名的關系等。

第三個階段為4至6歲(運用數學敏感期,也是數學敏感期的高峰期)。此時期的兒童已經具有了“保留概念”能力。如把1到10的數字、數量、數名結合在一起,從中拿出任何一個數都能說出正確答案。此時,可引領兒童進入十進位的學習,以及合成與分解的數學領域階段的學習。

(二)幼兒數學學習的心理特點

1、幼兒學習數學開始于動作

皮亞杰認為,0至5、6歲的兒童主要處于前運算階段,他們是在實際擺弄物體中,經由活動的動作來構建知識和認識世界的。我們也經常能觀察到,幼兒在學習數學時,最初是通過動作進行的。特別是小班的幼兒,在完成某些任務時,經常伴隨著外顯的動作。

2、幼兒數學知識的內化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開始于外部的動作,但是要把它們變成頭腦中抽象的數學概念,還有賴于內化的過程,即在頭腦中重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

3、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樣化的經驗和體驗基礎上。

數學知識是一種抽象的知識,它的獲得需要擺脫具體事物的其它無關特征。而幼兒對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意義的理解,卻是從具體的事物開始的。

四、把握幼兒關鍵期的發展,開發幼兒數學潛能研究對我園數學教學的啟示

(一)把握幼兒發展關鍵期,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創設數學學習的情境

1、在故事情境中“學”數學

故事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在教學中可把一些知識點、重難點通過故事的形式描繪出來。我們針對以上特點,結合園本研究的實際狀況,引用《情境數學》系列教材,讓幼兒從有趣的故事、直觀的教具操作中,以濃厚的興趣體驗、理解數學學習。如:在教幼兒認識 7 時,教師可以通過創編“小精靈參觀海底公園”的故事,以幼兒能理解、接受的形式讓幼兒認識數字7。通過故事情境的鋪設,孩子們在活動中情緒高漲,而且直觀、形象的故事情境,更是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

2、在游戲情境中“玩”數學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好動、好模仿、愛游戲、熱愛戶外活動等特點,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恰當運用數學游戲,將數學游戲貫穿于幼兒數學學習活動的始終,既能避免數學學習的單調與枯燥,又能增強數學學習的愉悅性與趣味性。

3、在問題情境中“思”數學

美國著名數學家哈爾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沒有問題的存在,就沒有數學活動的開始,有了問題,思維才能有方向?!苯處煵粌H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生活實際與幼兒求知心理之間所產生的認知沖突把幼兒引入一種參與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情境之中;而且還要善于運用課堂提問的形式,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4、在生活情境中“用”數學

《綱要》指出:“教師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條件,使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痹诰毩暦诸?、點數、比較、計算時,教師就運用了角色游戲――“逛商店”。

在以上實踐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將繼續從幼兒發展的關鍵期出發,進一步深入了解、探究幼兒數學潛能開發的有效途徑與策略,真正的激發出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廖麗英.幼兒數學教育.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9.

[2]幼兒教育.中國人民大學主辦,1-12期.

[3]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研究.湖南長沙師范學校聯辦,1-6期.

[4]錢繼芳.蒙臺梭利――幼兒數學教育.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