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藝術研究范文
時間:2023-11-30 17:30: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媒體藝術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性
媒體,在古代漢語中并沒有這一詞,古時候的媒更多指的是媒婆、紅娘婚姻介紹之意。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現代引用“媒”的含義,從而產生的“媒體”一詞。我們現代將“媒體”理解為傳播信息的介質,是宣傳的載體或平臺,能為信息的傳播提供的平臺。
所謂新媒體,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各種媒體形式。新媒體新在何處?新在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技術手段上,新在數字技術上。這種高科技與媒體的結合也就成了新媒體了。如果傳統媒體運用了數字技術,不管是十分古老的繪畫, 還是相當時尚的音樂,只要它與數字技術結合為一體,它也就是新媒體。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指出,數字化呈現、交互式過程和沉浸性體驗是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性。除了數字性、過程性、交互性及沉浸性之外,新媒體藝術還具有其他多種特征。這其中有一些特點是原有的藝術形態所不具備的。比如跨越時空的即時性體驗,是基于遠距離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分隔兩地的信息呈現在同一時間中,獲得即時性呼應。
二、什么是新媒體藝術
20 世紀 60 年代,新媒體藝術起源于受杜尚影響的觀念藝術,早期未來主義宣言和達達式行為,以及晚些時候出現的 70 年代的表演藝術等。事實上一些敏銳的德國藝術家早在 20 世紀 20 年代無線電大行其道的時候就開始意識到,自己也許有可能將這種無線的信息傳輸的媒介變成藝術創作的工具,因此無線電這種介質就成了早期的“新媒體”。信息化的發展使個人電腦迅速普及并成為計算機的主要形式,藝術家們開始熟練使用錄像及攝影設備,并將其用于藝術的表現,新媒體藝術由此開端。
新媒體藝術,是指以數字科技或現代傳媒技術進行傳播的藝術作品,包括手機電視、數字錄像藝術、網絡電影、網絡廣播、網絡動畫等。有些學者認為,判斷一件藝術作品是否為新媒體藝術,創意與觀念并不重要,關鍵在于這件藝術作品的傳播方式是否為新媒體。這種看法是片面的,藝術作品失去創造力而僅僅靠技術的創作,充其量不過是新媒體技術的表現而已,并不能稱之為藝術。新媒體藝術的出現使傳統藝術有了新的變革,使藝術的領域得到拓展,藝術家們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技術和編程技術將以前只能停留在腦海里的場景展現出來,他們的藝術品味和追求得到體現。過去的藝術家們所追求的藝術作品將在新媒體藝術中。
三、新媒體藝術帶來的困惑
對藝術家而言,新媒體藝術只是眾多表現方法之一,不需要特別照顧,他們所關注的是全球化、后殖民、文化差異等人文話題,而數字化所關注的則是如交互性、虛擬現實、超文本等科技應用層面的問題,因此讓許多藝術創作者裹足不前。新媒體藝術創作必須借助許多專業技術,也使傳統藝術家害怕,畫地自限。過去藝術家幾乎是單人創作,不需要借助他人,創作屬于私自的天地。
而新媒體藝術則是必須聯合不同領域共同創作。過去藝術家強調的創作個人風格也必須做一番妥協,藝術家不再是唯一的創作者,他是一個溝通者與協調者,對各種新資訊有所了解,像一個音樂指揮家知道何時加入何種樂器,演奏一場和諧又美妙的交響樂。另一讓傳統藝術家無法踏入新媒體藝術領域的原因,是使用新媒體材料的藝術作品,多傾向具有商業利益,這對向來自詡為文化反思和社會批判者的藝術家在踏入新媒體藝術時躊躇不已。
四、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
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大約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一批較優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 1996 年 9 月舉辦了名為“現象與影像”的中國第一次錄像藝術展,這個展覽包括十幾件錄像裝置和幾個錄像帶作品,集中了中國第一代錄像藝術的開拓者。該展在國內外獲得了巨大反響,被許多評論家定位為中國當代藝術中重要的里程碑。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的思維方式是否適合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毫無疑問,答案是肯定的。在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歷程中,曾有幾次重要的啟示,西方藝術家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發現了新的思想,受這些東方傳統觀念的影響而產生了新的具有東方特色的藝術形式。由于新媒體藝術的創意通常需要一些昂貴的機器和設備支撐才能完成,所以對于目前的中國各大專院校來說,要完善并不斷更新設備有一定的困難。我們可以借鑒西方新媒體藝術的教育經驗,引進國外的資金和設備。但在中國新媒體藝術發展初期,過多依賴國外的力量將會失去自身獨立的思考和創造力。
藝術本身而言,不管使用什么技術與媒介,重要的是作品的創作觀與內容是什么,藝術家試圖經由作品傳達創作觀念,依照作品的內容來尋找最好的形式相配,任何所能為藝術家所使用的技術與媒介是形式也是內容。創作過程中對于技術與媒介的使用,應當是自然而能夠表達意念,任何一種技術與媒介都是相同的,并不是只有運用新媒體創作的作品,才能表達出新媒體藝術時代的生命與活力。
參考文獻:
[1]李四達.數字媒體藝術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黃鳴奮.網絡媒體與藝術發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3]陳瑜.中國新媒體藝術芻議[D].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3):3.
篇2
【關鍵詞】新媒體 藝術設計 電子雜志 版面設計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以及電子書的普及應用,電子雜志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電子雜志市場也開始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電子雜志作為現代網絡快速發展的產物,其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方式,成為一種廣受人們歡迎的全新的大眾傳媒方式。其將傳統的高品質圖像以及多媒體藝術表現形式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特效以及動畫等于一身的,具有豐富多彩內容的傳媒方式。以其獨特的性質而具有多媒體性和互動性的特點,進而吸引了一大批網絡讀者,尤其受到廣大年輕人的喜愛。
一、電子雜志版面設計的特點
目前在計算機市場平臺上流行的電子雜志主要有傳統雜志的數字化存儲形式(如網絡雜志、電子書、期刊數據庫等)、網站內容的雜志化包裝(如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的電子雜志等)以及新型多媒體電子雜志。我們所說的電子雜志是指新型多媒體電子雜志,這種雜志的制作是采用圖片、文組、動畫、音頻、視頻等多種視覺元素作為材料,通過Flash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將其制作成為一種成熟的、具有網絡時代體驗性的閱讀媒介。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子雜志平臺的逐漸成熟,一些傳統雜志公司紛紛開始發展電子雜志,這主要是由于電子雜志與傳統雜志相比印刷成本較低,發行簡單,并且符合了雜志讀物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然而電子雜志雖然越來越走俏,但其版面設計的研究卻非常少,制作人員往往憑借經驗進行設計,這不免使電子雜志產生水土不服的現象。一方面,電子雜志與傳統雜志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在媒介上的變化,電子雜志將紙張上的東西搬到電子設備上;另一方面,電子雜志擺脫了有限的設計空間對于設計靈感的束縛。電子雜志擁有無限的空間,其不僅可以通過超鏈接的方式跳轉網頁或者頁面,實現延伸閱讀,還可以通過文本的自動滾動加大頁面的承載量和信息量。此外,電子雜志還可以通過插入視頻和聲頻等多媒體手段增強傳播的效果。
但是,電子雜志的發展仍然遇到了一些難題。首先,電子雜志通過電子設備進行閱讀,每個人的電子設備有所不同,屏幕大小也有很大的區別,這就要求電子雜志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屏幕與版面之間的閱讀效果。如果版面過于擁擠,在小屏幕的設備上就不容易看清楚;如果版面過于疏松,在大屏幕上看又會顯得很空曠。其次,電子雜志更為豐富多彩的承載量,會使讀者感到眼花繚亂,甚至會失去閱讀的興趣。①最后,大眾購買傳統雜志,由于其售價比較高,因此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往往比較細心。而電子雜志一般都是免費提供的,這就會使讀者不重視其價值,再加上電子設備的屏幕很容易使人的視覺產生疲勞感。因此,讀者一般都喜歡粗略地閱讀,這就給電子雜志的版面設計能否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眼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體時代的設計理念在電子雜志版面設計中的應用
“新媒體”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1967年。最開始的時候,“新媒體”指的是與雜志、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相比的電視媒體,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數字革命的到來,電腦和手機等智能設備取代了電視媒體的地位,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代表。2010年之后,新媒體獲得了迅猛發展,其已經從原來的高端消費品成為平民百姓都能夠消費得起的一種商品。新媒體以其傳播媒介以及傳播性質的獨特性而使其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其與傳統媒體相結合,同時也拓展了自身的發展之路。
新媒體藝術設計應用在電子雜志版面設計中,使電子雜志具有易讀性、整合性以及留白性,其主要體現在電子雜志版面設計的多維性、虛擬性和交互性。其中,多維性主要表現在新媒體藝術設計對于新觀念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新媒體藝術在表達中不僅采用新型的文本表現方式,同時還采用了新型的超文本、視頻、音頻、圖片等方式進行表現。其將多種媒體有機融合在一起,利用數字捕捉、視頻交互、遠程通信、遠程遙感、傳輸等途徑,通過盡可能多的手段和角度對藝術的主題思想進行表達,進而呈現了一種更為先進并且受大眾歡迎的表達方式。豐富多彩的新媒體藝術表現將電子雜志推向個性化和復合化,使讀者能夠通過視覺、聽覺,用心去感受新媒體為我們呈現的傳統媒體所不能帶來的體驗。②新媒體藝術的虛擬性主要表現在其承載的媒介以及情感與精神的表達,新媒體藝術創作作品使創作者能夠根據人們的主觀意識創作出傳統媒體創作中不可能實現的東西,它通過感知的全面刺激和審美體驗,利用多維的媒體技術手段完成對人體的感知器官的刺激,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和感知體驗,使人們在進行電子雜志閱讀的時候能夠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③此外,新媒體藝術設計的交互性主要體現在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創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對美的感悟借助新媒體技術和觀念的形式進行創造,通過數字媒體將這個作品呈現給讀者,讀者在閱讀中對創作者的主題思想進行體驗和感悟,打破了傳統藝術創造中創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界限,使作品具有了更加廣泛的審美思想。
結語
新時代的電子雜志版面設計充分體現了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設計理念,不僅將多種媒體藝術表現方式有機融合在一起,同時還使電子雜志具有易讀性和整合性,大大提高了電子雜志的質量。同時,電子雜志版面設計中運用了多種視覺元素,對人們的感官產生極大的沖擊,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使電子雜志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人們的青睞。
(注:本文為2013年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校級科研項目“新媒體時代下數字出版產品的用戶體驗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A2013019)
注釋:
①王威.我國新媒體藝術的流變與未來展望的思考[D].吉林大學,2013.
②鄭飛.藝術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新媒體藝術設計之我見[J].藝術科技,2013(2).
篇3
【關鍵詞】多媒體藝術;廣告教學;思維模式
廣告教育在國內目前更多只在自己的領域內進行鉆研,在研究范圍已經是落后于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廣告專業的多媒體教學課程內容依舊在傳統知識的架構的基礎之上,不僅形式單一,在藝術設計觀念和內容上依舊延續從前的框架。以影視和二維,三維動畫為主要形式,理念并沒有與現代新媒體廣告設計的先進性相結合。事實上傳統的廣告業一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創新能力是廣告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最重要能力,而優化廣告專業課程也隨即成為頗緊迫的工作,不斷的在新的領域,實踐中保持先進性。
廣告教學需要突破的是與時代結合,與藝術發展結合,與世界市場結合。進入藝術設計的前沿領域,進入市場。例如,現在很多藝術院校在課程中引進大賽,課程跟進諸多賽事走,這種廣告課程的形式雖也是突破原有的課堂教育,與實際接軌。但遠遠不夠,因為廣告課程的進度,學生的設計思想,都是受到賽事的局限。而設計理念本身是在自由游戲過程中得到更好地創意,跟著賽事走會缺少靈活性。學生只為某一個固定的選題來做作業。而這個選題的局限是只為某產品或品牌做的廣告所要求的是一個傳統形式與模式,例如,以影視廣告,或動畫形式表現,對學生來說是在原有的模式下得到的鍛煉,依舊是某個品牌下的影視或動畫創意,或是是技術的熟練。與賽事結合的廣告教學弊端更大,首先對廣告專業學生的學習期間只針對某品牌而創作作業便不是一個先進的鍛煉學生創造能力的模式,而是在一個定式中尋求創作。其次不能夠讓學生進入一個精神自由的創作領域,更沒有實驗性的空間,廣告教學教授的重心應該向實驗性創新性傾斜。使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得到的是一個創新思維模式。數字多媒體藝術發展領域會給我們更多啟示,更多關乎廣告教學方法的創新。數字多媒體藝術帶給廣告教育不僅僅是此藝術與彼藝術很多種結合的可能性,而更多的是方法論,全新概念和藝術觀念的廣闊思考空間,幫助我們建設多元化的廣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課程建設與活動結合,在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音樂會,音樂舞蹈院校的表演,或者是大型產品開發發展示會等博覽會活動,通過這樣的具體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以自己的手段方法記錄再現自己對藝術活動的感受,這種情況下創作會引進更多新媒體形式來表現,甚至是發明創新一種藝術形式來展現自己對此活動的記錄和理解。同時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喚起學生精神深處的不同的內在氣質與才能,給學生彰顯個性的人性化平臺。每個人都是藝術家,都具備創造的天性和動機,只是在生活中被思維的程序化消弱了,要幫助學生激發和啟動這種天性中寶貴的創造能力。從感官,視覺,聽覺,觸覺 甚至心靈對現場藝術氛圍的感應來進行自己的再創作。學生會發明出很多創作形式,即使是純粹記錄性的創作也會有豐富的形式,例如作品可能試聽結合,或者只有采錄的聲音來進行創作,或者是通過影像的非寫實來性傳達意境的超現實作品,無論是內容還是到形式會有無數種可能性,于此同時新媒體的概念已經植入教學。
主動開展交叉學科、跨學科課程的設置,推進廣告學科新建設。建設綜合學科建設,融合交叉多學科,跨學科課程。從人文,歷史,各個學科建設入手,不再局限原有的課程領域,而是構建更廣闊的知識結構課程。有利于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和個性充分發揮,潛力的開發。例如,如果學生創作電子藝術作品的愿望能夠得到這樣的機會并得到相關知識與技術的支持。如果開設人文歷史的綜合型課程,能夠讓學生鍛煉到用自己的角度來審視人文社會,并表達出自己的見解。有利于學生更多關注人的生活狀態,關注社會問題,擔負社會責任,不再是象牙塔式的生活,從而有能力對經久不衰、永恒性的話題進行探討,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現出對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歷史文脈的思考。改變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傳統位置,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能動性。在教學方法上打開約束學生積極豐富聯想的形式,不一定只是教師在前面,學生在下面的授課方式,而是共同參與到一項制作中,轉變為互為融合的團隊作業。不一定是廣告公司的項目,也可以是大中型互動裝置。這樣的制作特點相對工作量比較大,耗時切包含內容豐富。當學生與老師花一個學期共同完成一個創作,教師和學生都會收益很大。例如,創作一個大型互動裝置,使用者或觀眾經由和作品之間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義。以不同的方式能夠引發作品的轉化——觸摸、空間移動、發聲等。這種創作提供給個人有能力建構自己的現實、重新自我創造、充分利用影像空間的自由”,隨著觀眾的參與而互動,許多藝術家對于讓觀眾參與到作品中深感興趣。由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完成,在知識技術上共同探討學習和創作。在每個環節的參與中,學生能夠主動尋求解決辦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能動性,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知識綜合能力和付諸實踐操作能力。鼓勵學生參與跨專業的活動,學會從跨界中找到與廣告專業合作交叉的可能性,達到從一個環境中來尋找創作靈感。后現代新媒體影像是對藝術、現代科學技術以及意識、心理的綜合性研究的冒險探索與實踐。這也是對藝術意識形態的重構,鼓勵學生選擇理工,電子,甚至更加專業性強的課程。讓學生參與其他專業的活動,從其中來找到合作和交叉的可能性。例如利用計算機實現的影像的多種可能性操作,使用數字邏輯功能去實現藝術創作。很多學科都夠帶來藝術創作的源泉,完全與藝術不相關的嚴謹科學-醫學,藝術家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創作出有無數種醫療器械工具的裝置展示。可以把一種新技術作為創造藝術的手段,通過對其他專業學科的參與來找到廣告教學中作品形式和內容的交叉和融合。激發學生的對新媒體藝術創作的靈感。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新媒體;網頁視覺藝術;藝術設計
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發展是在傳統視覺藝術和互聯網的基礎上實現的新媒w視覺藝術形式,也是網頁設計工作者需要尊重和注意的內容。網頁作為網絡信息的載體,其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不同的美感和視覺沖擊效果給予網頁瀏覽者直接反饋,進而實現網頁瀏覽量的增加,起到更好的宣傳和引導效果。因此,對新媒體時代下的網頁視覺藝術設計進行研究具有優化我國網頁設計的作用,也是促進我國網頁發展的關鍵內容。
1.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及其內容
1.1網頁視覺藝術設計
隨著互聯網的逐漸發展,網頁藝術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此基礎上逐漸衍生出來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其主要是藝術設計的一個分支,以網頁為設計空間或平面,在藝術設計的基礎上對網頁構成的元素實施視覺設計,以達到美觀和功能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藝術設計方式。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發展和構建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衍生成果,也是我國社會美學和網絡美學發展的關鍵。
1.2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內容
(1)元素內容。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內容包含文本、表格、圖像、音樂、背景、動態影像等,其所設計的內容較為繁多,且內容與內容之間的協調性不足。網頁視覺藝術設計中元素內容是構成網頁的基本要素,也是網頁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就目前我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元素內容上來看,其主要是以文本、背景、圖像和動態影像4種為主要元素。其中音樂、導航、按鈕等屬于功能視覺藝術設計元素內容。以市場發展需求為根本,從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入手,組成網頁的每一個元素均可以將其稱之為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元素內容范疇中。
(2)版面內容。版面內容主要是以元素內容為根本的網頁主體結構劃分形式,其版面內容中包含廣告版、宣傳版、中心內容版、延伸版等。版面內容是維持網頁整體結構合理性的主要內容。以傳統報紙為例,其中包含廣告信息版面、新聞信息版面、招聘版面、房地產版面等,還包括頭版頭條、末版等內容。網頁作為新媒體下互聯網中報紙,其在版面內容上的合理設計是保障網頁效果和瀏覽數量的關鍵。因此,網頁版面的設計也是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
2.新媒體時代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原則
2.1主體鮮明原則
在新媒體時代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必須始終堅持主體鮮明原則。網頁作為互聯網發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必須具備主體鮮明的特點。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視覺藝術設計效果的角度出發,設計鮮明主體的網頁效果。網頁設計作為藝術設計范疇中的一部分,其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堅持藝術設計原則,以突出的視覺感官刺激觀看者的感官,從心理、生理、邏輯等角度完成網頁元素的運用,凸顯鮮明的色彩標準,實現網頁的訴求效果,向觀看者不斷傳達各種需求功能。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隨著人們心理訴求和企業心理訴求的逐漸增加,網頁視覺藝術必須充分發揮藝術設計的原則,以網頁主體鮮明的視覺藝術設計為根本,實現網頁的美學和功能學結合。
2.2統一原則
統一原則是指在新媒體時代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必須從內容和形式上完成設計的視覺性統一,這樣才能夠是網頁內的設計要素以穩定的形式存在設計的主體內容中。統一性原則的建立是在藝術設計協調性的基礎上,拓展其協調內容為網頁內容和網頁形式,繼而形成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內容和形式協調統一的原則。網頁作為網絡內容表達的基本,其在形式需求的表達上應該具備“特立獨行”性,在其內容上需要具備“個性化”,“獨”與“個”的差異性使得一部分網頁設計者在網頁設計的過程中從產生過分側重某一方面的內容,而最終使得整個網頁的視覺藝術效果不夠明顯。因此,在實施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在其“獨”和“個”的基礎上完后內容和形式的整體容易,這樣才能夠設計出既滿足內容需求,又滿足宣傳需求和表達需求的網頁。因此,以統一原則為根本是新媒體時代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所堅持的主要原則之一。
2.3整體原則
網頁是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的載體,其是繼報紙、電視之后的另一個大型的信息宣傳和承載體。因此,在其網頁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保障其內容、主體、意識的整體性,進而滿足企業需求和消費者需求,實現需求的多向性滿足。因此,整體原則的創建時新媒體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關鍵點,也是其設計過程中需要從組織、結構、元素等方面注意的一點。網頁設計作為藝術設計的一種其不僅具備藝術設計的美感需求,還必須具備網頁的功能需求,因此未來達到二者之間的統一發展,就要求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從整體性的角度出發,實現網頁內部信息和外部主題的一致性,進而從版面劃分、色彩搭配、風格形成、信息主次等角度實現精確的組織結構定位,完成網頁整體性劃分。因此,可以說整體原則是新媒體時代下的網頁視覺藝術設計中所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保障網頁視覺藝術設計合理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3.新媒體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應用優化
3.1版面優化
為進一步優化新媒體下網頁視覺藝術設計應用,從其版面上對其進行視覺藝術設計優化。網頁版面的分配需要從空間和內容主次上達到一致性和錯落性。這要求設計者在實施版面視覺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從瀏覽者的直觀視覺圖案上入手,還需要從網頁自身角度入手對其進行版面的設計和優化。
首先,從版面點線劃分的結構入手,以不同情感層次的劃分,實現規律、不規律性的版面分散,在以分散點為基礎,實現視覺的整體效果融合,形成版面劃分銜接一體化的網頁視覺效果。
其次,在網頁版面視覺藝術設計的過程中版塊與版塊之間的銜接一般是以線條的形式,因此在線條銜接的過程中必須實現版塊線條銜接的完整性和流暢性,降低銜接違和感,這樣才能夠滿足瀏覽者的視覺效果,實現新媒體下網頁視覺藝術版面設計的優化,使得網頁版面設計更加人性化。
3.2文字優化
文字是網頁中最關鍵的一部分,也是最多的一部分,在實施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過程中為了實現文字優化需要從文字的內容、文字的側重點、文字的情感等角度出發,從而實現文字與版面、色彩的融合。
首先,在網頁視覺藝術文字設計優化的過程中就文字的編排主次對其進行劃分,從而實現功能的自動排版和功能的順序規劃。例如,以招聘頁面為例,其在文字的視覺效果設計方面需要從瀏覽者的需求角度出發,根據文字的主次結構實施整體布局,既不顯得文字突兀,又能夠實現招聘單位的宣傳效果。
其次,在網頁視覺藝術文字設計優化的過程中文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網頁的形象,文字也是網頁與瀏覽者交流的載體。因此,在文字視覺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側重文字的情感劃分和心感溝通為基礎,以引發瀏覽者的情感共鳴為視覺藝術設計的側重點,實現網站文字的情感性宣傳和處理,優化我國新媒體時代下的網頁視覺藝術設計水平。
3.3色彩優化
色彩是人們主觀意識的第一接觸體,也是直接影響視覺沖擊的因素。因此,在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其不同色彩之間的搭配進行優化處理,進而實現色彩共鳴的效果。
首先,在網頁色彩設計的過程中視覺藝術設計者必須根據網頁可能出現的瀏覽者進行情感預測和心理劃分,是以大氣的色彩,還是以活潑的色彩為基調實現整個網頁色彩視覺的設計。例如,相親網頁需要以浪漫色彩為主情調,法律網頁需要以莊重為主色彩,幽默笑話網頁需要以幽默色彩為主色彩。以不同色彩主體的判定,協調色彩與瀏覽者之間的情感溝通,達到網視覺色彩藝術設計優化。
其次,在網頁色彩視覺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可以利用色彩的生命力吸引瀏覽者的實現。例如,對于重點信息或版塊可以采用突出色彩,如紅色、黑色、黃色等鮮明的色彩突出原則,實現整個網頁色彩視覺效果意識,在融合色彩的同時避免色彩矛盾,完成色彩協調構建。
篇5
[關鍵詞]新媒體;“洛諧”;再發展
“洛諧”是流傳于日喀則市南部地區定日縣的一種民間歌舞,它一脈相承民間歌舞藝術的形態,又在藝術種類上集音樂、舞蹈、彈奏于一身,形成了傳承至今仍踵事增華的傳統歌舞之一。在國家大力提倡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的大背景下,定日“洛諧”成了該地區政府的重點保護對象,并于2008年6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87。新媒體技術的介入也為定日“洛諧”歌舞的傳播帶來了新的突破口,打破了地域局限,改變了單向的傳播方式,在政府解決傳統文化+經濟發展難題的同時帶動大眾自覺傳播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筆者希望能通過本文對定日“洛諧”的“藝術欣賞價值、體育健身價值、社會精神價值、旅游文化價值”①等在新媒體視域下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闡述,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洛諧”藝術的發展前景,正確認識在新媒體視域下“洛諧”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共同保護好“洛諧”這一獨具民間特色的歌舞藝術。
一、定日“洛諧”現今發展狀況
“中國新媒體發展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后,總體格局越來越趨于穩定,整個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和再探索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新媒體內容生產力持續釋放,媒介新技術不斷向前發展。”②筆者認為,新媒體技術的介入為眾多民間歌舞藝術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定日縣被稱為“洛諧之鄉”,從“洛諧”現今發展的狀況來看,與傳統鋪墊和現當代創新作品的結合占很大因素,通過收集數據得知,新媒體抖音、美拍、微博、微信公眾號、慕課等技術的成熟,已將“洛諧”的傳統歌舞等作品弘揚至大江南北,其中,CCTV-3《舞蹈世界》節目組、CCTV《文化十分》節目組、中國網、日喀則旅游網、魅力網、中國旅游商業地產網曾多次下鄉實地考察,對其舞蹈的風格形式、樂器演奏、傳承和傳承人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并將“洛諧”舞蹈帶到各大平臺進行傳播。在筆者看來,此舉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可行性的貢獻,在傳播文化藝術的同時提升了“洛諧”歌舞的藝術欣賞、旅游文化、社會精神、體育健身等價值。
(一)關于“洛諧”的流動性
本文運用訪談法對大學定日縣協嘎爾鎮恰來村和扎果鄉扎果村等學生進行采訪,來了解當地“洛諧”歌舞的發展現狀。關于“洛諧”的流動性通過訪談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洛諧”發展起來以后到各地進行表演而形成的流動;二是民間藝人為了生存走訪各地進行賣藝;三是與半農半牧的生產狀態有關,但不是其主要的流動因素,因為“洛諧”表演主要集中于人口集中的農區,牧區人口較為分散,很難組織,傳播效應較低。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果諧是堆諧的母親”,而且在學術界定日“洛諧”屬于堆諧的南派風格之一,因此有關“洛諧”的流動、發展、傳承,羅旦在《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一書中提道:“‘堆諧’從曠野田間的‘果諧’歌舞逐漸演變為村頭小巷的南派堆諧歌舞,這是從環境和空間的變化中發展而來的。從群體自娛性表演的‘果諧’轉變為個體娛人性表演的‘堆諧’形式,這是從藝術表達方式和內容的變化中提升而來的。這是一種民間歌舞藝術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③
(二)“洛諧”藝術現狀及問題
1.表演節日藏族的傳統節日主要以藏歷年、雪頓節、望果節等為主,藏歷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根據藏歷推算出來的,與漢族的農歷新年大致相同;“雪頓節”在羅旦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一書中被描述為“堪稱歷史上規模較大的文化藝術博覽會”①。該節日是融宗教活動、服飾藝術、餐飲文化、戲劇藝術、歌舞藝術于一體的盛大傳統節日。“望果節”在藏族是繞著豐收在望的莊稼轉圈的意思,是藏族人民慶祝豐收的節日。“洛諧”在表演節日上現今表現為從田間地頭的傳統、民俗節日轉換為緊跟時代旋律和發展主題的傳統、革命文化節日,以及政府組織的各大文化旅游節日等。從這一現狀中我們得知除了大型的傳統節日以外,小型的民俗節日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正在逐漸失去其傳承的意義。2.舞蹈風格在何永才所著的《舞蹈概說》一書中曾這樣講:“各種藝術形式,都是在既能相互聯系又能各自獨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②它們在各自獨立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相互聯系和可以吸收的基因,采取結合、配合、綜合等方式重組構成新的藝術形式和種類。現今由于各大藝術團的成立和新媒體技術的介入,為迎合藝術市場發展的需求,其表演形式分為傳統與現當代新編作品兩大類,民間以傳統表演為主而藝術團以加工美化后的傳統作品和新編作品為主。何永才在書中針對該藝術的表現力,提出了以下三點:一是根據舞蹈自身熱情奔放的特點,吸收國外民間舞的藝術特色,側重變化腳下節奏組織情緒,表現藏族人民新的精神風貌;二是以《奴隸之歌》中的憤怒舞為例,提出從人物情感需要出發,加強該藝術表現的力度;三是以舞蹈《豐盈》為例,提出主題意念法,使用腳下節奏用變化、模擬自然聲效等方法,在鼓勵藝術創新的同時又不丟失民族自身的特色。3.演奏樂器民族民間舞蹈服飾和道具與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屬性、藝術特征、舞蹈韻律、形態風格等有著緊密的聯系。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生產勞動及特殊自然環境中,利用獨特的服飾道具豐富了民間舞蹈的文化內涵和深層寓意。“洛諧”的演奏樂器目前以扎年琴為主,它作為民族民間舞中最常用的娛樂道具之一,以其獨特的音樂、表演、傳承等特性現今已廣泛應用于各類民族民間舞中,為更好地保護傳承下去,被編寫進高校的音樂舞蹈課程教材中使用。通過訪談得知,隨著社會生活、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歌舞內容的豐富,部分地區由最原始的自歌自舞發展為帶有樂器(六弦琴、孜孜、鼓)等結合舞蹈表演到現在的“音頻+舞蹈表演”形態。這一現象充分凸顯了民間手工藝技術正逐步退化和失傳的問題。如何正視新媒體對“洛諧”歌舞傳承所帶來的影響?訪談結果顯示,新媒體傳播的“洛諧”歌舞受眾呈年輕化趨勢,并不被當地的中老年人群所接受,他們認為“洛諧”就是當地較為普遍的勞作歌舞,而舞臺上加以美化的大幅度舞蹈動作結構嚴謹、程式規范,反而失去了傳統自娛形式和風格。
二、新媒體視域下“洛諧”藝術的傳播價值
(一)藝術欣賞價值
定日“洛諧”作為勞作歌舞之一,以其樸實的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藏族人民日常生產生活的勞作場景,從地域風格特征來分析,它屬于“堆巴”南北派中的另一種風格,南派堆諧普遍統稱為“洛諧”(是藏語,指南部堆諧),它所指的不僅是簡單的地域概念,其更多地指向在舞蹈的風格特征角度上形成的南部堆諧含義。“洛諧”的表演樂器豐富,以扎年琴和三弦琴(孜孜)為主,早期的表演中有擊鼓的現象。在舞蹈風格上,定日“洛諧”在舞蹈中強調和突出了原民間舞四分之一節拍的后拍起步,保留了中起步,四、二節奏變化,上身呈九十度彎腰低頭姿勢,舞蹈動作以擺動雙臂雙手體現了南“洛定日”莊重典雅古樸的遠古舞蹈風格特點。“洛諧”獨特的唱腔是慢唱腔,將強烈的小跑旋轉、騰躍等技巧,伴音鮮明自成一體,以表現人們獨特的生活情趣。“洛諧”以“腳靴”見長,通過腳下節奏變化抒緒,上身姿態變化不多。男性表演時伊拉琴彈琴邊彈邊舞,穿插旋轉動作較多;舞者氣質莊重豪放。女性舞蹈時腳步頓地,比較平穩,伴著腳下連點步跳踏,上身微微起伏,雙手在胸前左右自如甩動,舞姿顯得典雅輕快。③
(二)體育健身價值
“洛諧”是非常歡快靈巧的一種舞蹈,但舞者在身體部位的運用上有較特殊的規律,舞者的下身歡快靈巧,上身又要求平穩大方,而且雙手的甩動在緩慢與快速中又顯得優美自如。另外,舞蹈中膝蓋的自然松弛與小幅度屈伸是藏族民間舞蹈的基本特征,但是,在“洛諧”中的屈伸有別于“康諧”“果諧”,它由于動作速度較快,屈伸幅度很小,上下起伏中膝蓋和腳下配合自如、協調,屬于綜合性的體能運動。在地廣人稀的高海拔地區,人民群眾所創造出的這一舞蹈藝術為群眾的身心健康、生活等帶來很多的樂趣、益處。音樂、舞蹈藝術的結合提升了人們舞蹈鍛煉時的趣味性和藝術創造性,當力量感與柔美性相碰撞時,更是提升了藝術的內涵價值與觀賞性。
(三)社會精神價值
舞蹈以人體作為物質載體,保存與承載著某個族群的歷史文化記憶、觀念信仰、情感態度、生活習俗等。“洛諧”藝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地區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也充分凸顯了藏民族的文化藝術特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民族精神根植于我國的傳統優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靈魂。“洛諧”作為民間勞作歌舞之一,常常出現在人們的勞作、自娛及節日等不同場景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樂趣、憧憬與向往。在平措扎西《流動的定日洛諧》一文中得知“藏歷四月是孜布日山的月份,和別的轉山不同,轉孜布山不僅是一次信仰之旅,更是一次歌舞巡禮,以巡回比賽‘洛諧’的形式,向神山致敬。所以,每次轉神山的季節,也是定日人展示自己歌舞天賦的季節”。在定日,這樣的信仰崇拜活動以村為單位集體進行,以牧民的游聚方式帶上牛羊與珍貴的六弦琴、胡琴,進行此次轉山儀式。因此,采取措施保護并開發傳播“洛諧”藝術,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旅游文化價值
旅游文化不是簡單的文化特色與旅游景觀的結合,而是在長期的歷史文化積淀中形成發展起來的,精神文化、藝術文化、地域特色等作為旅游文化的發展載體,它們之間是不可分離的。結合線上線下的調查結果來看,通過各大媒體的傳播,“洛諧”藝術正逐步走進民族文化藝術的大家庭中,它以其別具一格的藝術特性獲得了廣泛的支持與熱愛,定日縣也因此被稱為“洛諧之鄉”,在新媒體視域下人們更是共睹了該藝術傳播為當地旅游經濟帶來的發展效益。對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區來說,舞蹈藝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民群眾的交往距離,以舞蹈的形式聚集重大節日,在歌舞歡騰中增進民族情感,也創造出了流芳百世的民族藝術。
三、新媒體視域下“洛諧”藝術再發展策略
(一)從政府層面來看,加強對當地文化旅游局、藝術團等的指導
只有不斷培育青年演繹人才,才能為藝術創新提供助力。該藝術發源于勞作中,傳承于勞作中,發展于新媒體視域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傳統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已被新興科技逐步代替,而該藝術不可一成不變地以傳統形式延續下去,新作品的編創在不脫離現代生產生活的同時只能依靠青年人擔起重任。
(二)從高校層面來看,應不斷強化思政教育
近年來,傳統文化的保護已成為民族文化發展的熱點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內容以“課程思政”形式不斷進入全國小學、中學、高校等各類課程中,讓藝術類教師在傳授實踐教學內容的同時將該藝術背后的源流、背景、分類等情況注入學生的思想意識中,讓“洛諧”藝術有源可尋。
四、總結
以上是筆者經過調查后對其問題與發展策略的陳述,筆者以“新媒體視域下定日‘洛諧’藝術再發展研究”為題,認為該藝術具有民間舞蹈概念意義,能夠在當下弘揚。在新興科技蓬勃發展的今天,為促進其再發展,應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的時代主旋律中,在政府扶持下加強該藝術各方面傳承價值的宣傳力度,在高校思政教育課程傳播的基礎上,加強演繹、編創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羅旦.民族民間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20.
[2]王喆.新媒體時代主流意識形態安全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3]胡鈺,王嘉婧.中國新媒體發展:特征、趨勢與調整[J].中國編輯,2021(3):10-15.
[4]平措扎西.流動的定日洛諧[J].中國,2018(4):70-73.
[5]陳露.珠峰自然保護區旅游地學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3.
[6]楊潔琳.湘西苗族鼓舞新媒體傳播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
[7]王超.田野中的舞蹈:對舞蹈民族志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6(4):55-62.
[8]何永才.舞蹈概說[M].拉薩:人民出版社,1988.
篇6
摘要:文章研究了微信公眾平臺這一新出現的社交媒體,對國內18家圖書館的微信公眾平臺展開調查,獲取了相關調查數據,并基于三大質量評價標準做出功能方面的質量評價,最后提出了功能開發的相關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12-0081-02
1針對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基本特征與功能的調研簡介
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都已經推出了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為了解和研究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并做出質量評估,進而提出功能提升方面的建議,筆者對國內18家有代表性的各級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展開分析,并采用內容分析法,分析文本、文檔、網頁和“一對多”信息服務的消息內容。數據分析共分三個階段:首先,確定要分析的網站內容和超鏈接;其次,根據研究目的和功能特征將“一對多”信息服務的消息內容進行分類整理,然后進一步討論存在的功能障礙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最后,使用目前被開發出來的質量評估框架,對信息內容進行分析評估。
2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功能的調研結果及其分析
2.1圖書館開展微信服務現狀分析
筆者經調查發現,在18家圖書館中有11家使用了微信平臺來宣傳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并且提供了自助服務功能,如:目錄檢索、查看圖書借閱情況、續借、催還、瀏覽歷史信息記錄以及查詢可使用的座位信息等。11家圖書館相關服務數據見表1。
2.2高級服務功能及分析
2.2.1導航服務特征。微信公眾平臺一般可以實現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回復讀者輸入的問題,前提是需要微信公眾平臺提供“導航服務”。如果沒有導航服務,對于讀者,特別是第一次使用該公眾平臺尋求服務的讀者,將不確定需要輸入何種關鍵詞或者字母縮寫來獲取所需的信息,也無法獲取服務的整個操作流程。
2.2.2自查詢信息服務。自查詢信息服務,指的是用戶根據“導航服務”的指引,在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對話框中輸入關鍵詞文本、字母縮寫或者數字,獲取圖書館通告、空置閱覽座位等信息,微信公眾平臺的賬戶管理系統將根據預先設置的模塊,比如“公告”“講座”或者“座位”,與用戶在對話框中輸入的字母、文本關鍵詞、數字等自動比對,并自動回復用戶的查詢。如果系統無法正確匹配讀者輸入的信息與相關的模塊,就需要館員進行“一對一”的溝通服務。
2.2.3自助服務功能。所謂的自助服務功能,指的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以下服務:自助查看借閱情況、搜索書目目錄信息、獲知圖書催還信息、續借圖書、更改密碼等。這些功能得以實現的技術基礎是系統內的“自助管理函數”,這部分函數其實是OPAC系統自帶的,被內嵌到微信公眾平臺中。在筆者的研究樣本里,只有3家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自助服務的功能。支撐“自助管理函數”的核心技術,就是所謂的API,也就是由微信公眾平臺網絡運營商騰訊公司設計的產品――應用系統編程接口。實現自助服務的功能對于館員來說技術要求太高,自主開發的可能性不大,需要專項經費購買,這也是較少圖書館能提供這種自助服務的原因之一。
2.2.4“一對一”的自動回復功能。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方式與其他社交媒體不同,它是“一對一”的回復,也就是說用戶A與微信公眾平臺的通信內容,對于除了用戶A以外的用戶是“屏蔽”的,只有館員登錄了微信公眾平臺以后才可以瀏覽,這也保證了用戶的隱私。同時,雖然微信公眾平臺對所有在線的用戶可以公開信息,然而當有用戶通過視頻電話、實時語音對講或者以圖片及文本的形式做出回應,系統將自動調整為用戶與館員“一對一”的溝通模式。
2.3基于互動目的的分類(見表2)
3提升微信公眾平臺相應功能的建議
3.1公眾平臺應適當整合OPAC以及館藏數字資源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社交媒體的一員,在圖書館用戶使用自助服務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它能實時通過“關鍵詞識別”(FAQ)自動生成回復信息,等同于從事參考咨詢館員所提供的服務。它也可以提供目錄搜索、查看借閱情況、續借、查看歷史消息、接收圖書館活動的實時通知、查詢空置的閱覽座位信息等服務。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自帶的API(應用程序接口)以及用戶菜單等,把圖書館館內所有的應用程序系統以及各種業務系統都整合到微信公眾平臺上,另外,還可以把其他的應用程序都集合起來。通過以上的資源整合,將極大地改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互動水平,比如用戶和館員可以在網速條件好的情況下實現“一對一”的語音或視頻互動,進一步提升互動的效率。放眼未來,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很可能引進“自助學習”人工智能技術,通過高仿真的自動回復,提高用戶體驗的質量,這也是微信公眾平臺有別于其他社交媒體的優勢。
3.2豐富推送信息的內容和形式
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信息有別于在圖書館網站上的信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目標性。盡管都是“一對多”,但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信息能夠比較直接和精準地到達個人用戶。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如果想進一步增強與用戶的互動性,提高用戶對服務的滿意度,就需要提高信息推送的頻率,做到“應時而變”,比如在節日推送問候和祝福語,在考試期間推送考試技巧等。推送信息對于發掘潛在的用戶具有“品牌推廣”的市場意義,這也是微信公眾平臺最終實現“品牌化”的必由之路。
3.3完善導航服務
在調查樣本中,圖書館的導航服務中包含了對具體操作的說明信息,比如讀者需要輸入相應數字來獲取對應服務。但這仍然需要讀者手動輸入的流程,對于改善讀者使用的舒適度和便捷度還有差距,所以筆者建議設計者對微信公眾平臺的菜單進行精確的分類,清晰簡明地顯示出服務和功能,這樣也符合當前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4結語
目前,大多數圖書館都處在微信公眾平臺應用的初級階段,其功能的改善空間還很大,尤其在自助服務、“一對一”語音溝通等方面。擴大微信公眾平臺的覆蓋面,需要館領導層的重視、技術的改進以及館員服務意識的提升。微信在圖書館的服務中得到充分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推進圖書館服務的創新,有效提升館員與讀者的互動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真,丁國峰.微信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實踐:以浙江省高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4(3):64-66.
[2]張楠,邊麗梅.微信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探析[J].圖書館研究,2013(5):83-85.
[3]趙潔,馬錚,王雪雅.基于微信的圖書館服務:現狀與服務模式構建[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7):90-94.
[4]孫雨.我國公共圖書館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服務的現狀調查及創新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15):78-83.
[5]蔣琦琦.微信服務在圖書館應用的探索與實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3(7):201-202.
[6]郝麗梅.閱讀在身邊: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J].現代情報,2013(11):159-161.
篇7
近年來,上海雜技團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領導下,積極探索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和藝術創新,從創排《太級時空》、《時空之旅》到《雕刻時光》、《歡樂馬戲》,努力實踐一條符合雜技藝術發展規律的改革創新之路,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特別是原創的《時空之旅》劇目2005年9月至今演出2070多場,演出收入超過2.2億元,觀眾達216萬人次。該劇榮獲了2006-200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劇目”、第二屆文化部創新獎、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上海城市文化名片稱號。現在上海雜技團《時空之旅》、《浦江情》、《雕刻時光》和《歡樂馬戲》等四、五臺晚會同時在上海駐場演出,一年演出場次超過1000場,大大提高了演出市場占有率。
一、
三、展望
篇8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設計 藝術與數字技術 新媒體 方法
科學技術的巨大發展,使各項數字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了極大的應用。同樣,在藝術設計領域,作為藝術與數字相結合的產物,新媒體環境下的藝術設計亦是如此。本文通過以下幾點,探討了新媒體藝術設計。
一、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理念
進入21世紀以來,數字技術與網絡科技的緊密結合已經應用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亦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獲取、處理與傳遞信息,信息時代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新媒體這一全新概念也逐漸走進了我們的世界。通常所說的新媒體藝術設計,是指新技術支撐體系下的傳統媒體藝術設計的新形態,其中的“新”主要體現在技術層面,如網絡技術、通信媒介、云計算等。同時,新媒體藝術設計表現形式上亦與傳統媒體有著天壤之別,如手機系統終端、數字代碼語言、多媒體光碟、虛擬云等新媒介。當然也有一些是從傳統媒體的基礎上衍生而來,它們更多地是結合傳統媒體與新興技術后所形成的媒體方式,如電子雜志、數字電視、電子報、數字廣播等。
二、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基本特征
(一)傳播速度迅速、范圍廣泛
新媒體藝術設計可以通過數字技術解決傳統媒體之間的交流障礙,幫助媒體信息的發送者與接受者更好地交流和溝通。新媒體藝術設計的主要載體是互聯網、通訊終端等無線技術,借助高新手段在傳播速度和范圍發揮擁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如傳統媒體如需一條新聞消息,往往要通過記者采集、綜合、信息轉發等多項環節。而新媒體在傳播程序上較為簡單,只需簡單的下載、上傳,就能實現信息的實時傳播和共享,傳播形式除文字外,還有圖片、音樂、視頻等,多樣化優勢明顯。
(二)傳播費用較低
傳統媒體在制作、傳播等環節往往花費較高,人們獲取信息也承擔一定的經濟費用。而新媒體則較大程度上減少了以上環節的費用,一般都是免費傳遞信息給人們。
(三)互動性強
傳統媒體在信息交流時,受限于時間或空間的阻礙,互動性較弱。而新媒體則在互動交流與雙向溝通上擁有較大的優勢,可滿足人們對于信息選擇的主動性需求,并依靠新技術實現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間的多項交流。
三、新媒體藝術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新媒體藝術設計全面的認識
由于新媒體藝術設計是一門跨學科、多學科結合的復合型學科,包含藝術設計學、現代媒體學、多媒體網絡、計算機等多方面內容,故對其在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復雜性、融合性等特點。而現階段國內在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研究上缺乏深刻的思考與吸納,傳統藝術設計理念猶存,對新媒體藝術設計上的認識程度不夠,未能與時俱進追隨新媒體的發展潮流。這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當前巨大的市場需求,制約了新媒體藝術設計學科的發展。
(二)缺乏新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化人才
眾所周知,專業化、系統化的設計人才是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基礎。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自身屬性,要求藝術從業者既要熟練掌握動畫設計、平面設計、美術設計等美學理論,也需對媒體領域的影視創作、視頻設計、音頻剪接等流程理解清晰。而當前教育架構下的設計人才的知識體系較為狹窄,僅僅熟悉設計理論或設計流程,對新媒體藝術設計缺乏總體的認識,這并不能滿足新媒體藝術設計的人才需求。
四、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實現
(一)提高對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認識
為促進我國新媒體藝術設計的長遠發展,相關企業應加大對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認識與重視力度。需要全面認識到新媒體藝術設計作為一門復合型的新興學科,其在內涵理念、藝術特點、藝術形式、設計要點等方面的新特征、新變化,加強對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并挖掘符合我國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模式。此外,還應積極走出去,與藝術設計理念先進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廣泛的合作交流,大膽引進吸收最新理念和創新思想,做到與時俱進,并積極創新。努力塑造出完美的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新產品,滿足藝術市場的需求,進一步促進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蓬勃發展。
(二)培養專業化藝術設計人才
為了培養出合格的藝術設計人才,高等藝術院校要深入研究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新特點,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教育培養方案和目標,培養復合型人才。使其既擁有扎實的藝術設計理論基礎,又能熟知互聯網背景下的藝術設計、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等方法,如此在新媒體藝術設計后期的專項培訓和輔導下,必然能夠成為稱職的新媒體藝術設計人才,為我們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撐。
此外,藝術領域諸如平面設計、環境設計、書籍編排、裝飾設計、攝影攝像等專業學科并不是互為獨立的,各學科之間處于相互交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聯系狀態。因此藝術高校可根據學科研究與現實狀況,努力建立自身健全的動態教學資源體系,為各學科之間的信息互動與資源共享提供便利,搭建藝術教學新平臺,培養學生的設計功底與實踐操作的動手能力。
結語
新媒體藝術設計作為現代數字科技發展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產物,是時代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發展的結果。當前,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傳播更加全面和深入,成為藝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當然,新媒體藝術設計也存在諸多機遇和挑戰。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對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研究,完善專業體系架構,培養優秀專業人才,打造成熟市場,才能促進新媒體藝術設計的發展,進而為我國的現代媒體產業與藝術產業貢獻出巨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邱志勇.新媒體美學――兼論數字藝術的本質與特性[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1).
[2]曹光輝.數字技術視野下的新媒體藝術設計[J].劍南文學,2011(7).
[3]鄭飛.藝術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新媒體藝術設計之我見[J].藝術科技,2013(2).
篇9
關鍵詞:中國藝術美學;新媒體;藝術審美
就我國目前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現狀來看,大多數專業人員在對新媒體藝術進行研究的時候,不斷借鑒了西方新媒體藝術的創意理念,不斷汲取有利于我國新媒體藝術發展的創意思想,并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我國新媒體藝術所呈現出來的特點,將傳統的美學理念與新媒體藝術的自身特點結合起來,從美學視角下來對新媒體藝術進行研究,以此來促進我國新媒體藝術的不斷發展。
1 新媒體藝術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新媒體藝術的理論和技術基礎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而是經歷一段時間發展之后,而總結出來的。新媒體藝術最初的發展主要是依靠社會的各種思潮來作為發展的理論依據,也就是說,當下社會對哪一方面的美學類型表現出興趣,新媒體藝術就朝著哪個方向發展。而真正將這種社會思潮形成系統的理論則是由馬歇爾?麥克盧漢提出的“泛媒介論”,該理論的提出為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完善的理論基礎,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新媒體藝術的發展腳步。在該理論被提出之后,越來越多的理論基礎支撐著新媒體藝術的發展,這也為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很大支持。
而新媒體藝術的技術基礎主要依賴于我國的計算機技術,在我國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還沒有普遍應用的時候,藝術的傳播主要媒體比較單一,表現形式也有較大的局限性。然而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新媒體藝術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不僅具有較廣的傳播途徑,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而且還能夠較為全面的將新媒體藝術的內容展現出來。
2 新媒體藝術的全息性審美
2.1 多媒融合帶來的藝術變革
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新媒體藝術在社會各方面的深入,為了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增加。可以說,藝術媒體更新變化的整個過程就是人類的藝術史,每一個階段所取得的成績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在藝術自身發展中,多媒融合是一項必然要求,它不僅反映了藝術的人性本質和自然本質,而且也反映了現代藝術發展回歸到藝術本原的過程。在人們剛剛接觸到藝術的時候,由于人們對藝術缺乏一個全面系統的理解,只是單純的憑借主觀意識來對藝術進行詮釋,從而導致藝術的意象構成具有片面性和原始性,不能將其特點充分發揮出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藝術也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能夠正確的采取方式來詮釋藝術,能夠將藝術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美。
2.2 新媒體藝術的審美特征
就我國目前新媒體藝術的審美形式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審美體驗的綜合性,在藝術表現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有很多,而審美體驗的綜合性主要指的就是將所有的藝術形式進行有機整合,更加深刻的將藝術表現出來,帶給人們韻味體驗以及張力震撼;其次是審美過程的交互性,這里所提到的交互性,主要指的是藝術審美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三種類型的人,即創作者、傳播者和接受者,交互性指的就是三類人的交互合一,三者幾乎是共同進步的;最后是審美情境的虛擬性,在新媒體藝術中,很多事物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見不到的,甚至根本不可能讓人們感知的到,因此,人們如果想要在真正意義上領會藝術中的美,就必須要有審美意識,善于挖掘藝術中所潛在的美的因素。
3 中國藝術美學與新媒體藝術全息性審美的關系
在新媒體藝術的審美過程中,中國藝術美學理論成為了重要依據。中國傳統哲學作為中國藝術美學發展的依據,主要崇尚的就是“天人合一”,這種理念也正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思維方式,因此,這種理念在我國中國藝術美學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從審美方式來看,中國藝術美學所崇尚的是物我為一的思想,主張“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強調人的內心體驗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由此可見,中國藝術美學博大、多元的審美理念,為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美學參照和理論支撐。如今,越來越多的新媒體藝術將中國藝術美學思想應用于新媒體藝術創作,產生了許多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新媒體藝術作品。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時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新媒體藝術審美也必然會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相關部門人員如果想要從根本上促進新媒體藝術的民族化發展,就必須要結合當下社會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特點,采取適合的發展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時代特色和民族特征在新媒體藝術中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 梁良.新媒體藝術審美之我見[J].時代報告,2011(09).
[2] 陳敏南.中國藝術美學視角下的新媒體藝術審美[J].求索,2010(08).
篇10
關鍵詞:交互;新媒體;藝術創作;現狀
一、交互性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我們所談的新媒體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首先需要指出其并非指“新的媒體”,而是特指數字媒體類型。數字承接了傳統媒體時代的獨特性,并且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藝術創作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豐富性,尤其是影像交互的表現方式產生了全新的互動,觀者的體驗和交互過程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新的介質融合會帶來新的語言,對傳統藝術進行更多手段的嘗試和升華。隨著近年來新媒體影像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新媒體創作中的交互性變得越來越重要,成為其主要的表現手段及特征。網絡技術和交互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藝術創作提供了保障,交互特征明確的新媒體藝術不再是為場館的觀眾而創作,它更貼近生活,它不僅走向大眾,還讓大眾參與其中。新時代的影像交互作品對大眾心理、社會心理、藝術認知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藝術家的創作一方面可以探索更為全面、深入的藝術表現形式,另一方面也為發掘新媒體的特點、傳播及特征提供了前沿性的探索。新的形式不但影響著人的視覺感受,還與人的思維意識狀態有著直接關系。藝術創作的形式、構成變化也產生了新的理論模式。隨著時展,探索新的藝術創作表現理論是新時代的重要內容。
二、交互式新媒體藝術創作發展綜述
歐美新媒體藝術家哲學理念基礎較為深厚,致力于研究藝術的本體問題,其作品關注探索精神本質,研究的問題有一定社會深度。在藝術家的創作中不再僅探索形式的互動,他們還更加關注和觀眾之間的情感交流。美國韓裔藝術家白南準(NamJunePaik)的影像交互作品開創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媒體的先河,著名作品《TVBuddha,1974》中,傳統的佛像與攝像機的面對面,體現了無言的,長久的對話;JaumePlensa在芝加哥的電子噴泉實驗作品《crownfountain》采集了大量芝加哥市民的面部影像,然后用兩塊巨大的電子屏展現在廣場上,有時微笑,有時會噘嘴向外面噴水,然后真的水就從電子屏流出來;JudithDoyle的交互影像作品《姿態云》用攝像頭現場隨機捕捉觀眾的動作,并投射在屏幕上,隨著動作形成軌跡影像,呈現一種規則抽象圖形。作品通過此種方式和受眾產生了影像互動;BillViola1996年的視頻裝置作品《TheCrossing》除了三維世界,還將時間和感知容納到作品中;EricWhitacre的網絡協作作品《VitualChoir》通過全世界的歌唱者錄制其演唱視頻上傳到網絡,合并組成虛擬合唱團;EduardoKac的作品《Uirapuru》展示了遠程互動,進一步拓展了互動的時空關系;Mark的作品《網絡旗幟》通過網絡進行交互實驗,是交互藝術形式的一次嘗試。2015年米蘭世博會,德國館通過叫“Seedboard”的紙板代替顯示器,實現了多人與投影的互動過程,而日本館的“數字餐廳”則可以讓瀏覽者拿起筷子通過影像互動體驗虛擬的饕餮大餐。國內的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相對晚于國外,因此其發展軌跡也受到國外新媒體藝術的影響。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早期探索者有張培力、陳紹雄、王功新、宋冬、邱志杰、高士明等。近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轉向更豐富的形式,2000年后的新媒體藝術家層出不窮,如徐文愷、曹斐、林科、陸揚等。其中宋冬的作品《撫摸》重新探索了“距離”的概念,他通過用一只錄像中虛擬的“手”實現對公共空間的撫摸探索;王跖與周戭的《失眠者的夜晚》是一件裝置作品,其影像會隨著光線和形狀的變化堆衍成圖像的改變,并與人造宇宙產生互動。黃心健的《上海我能請你跳支舞嗎?》中的互動裝置以藍天白云為背景,隨著觀眾在屏幕前晃動身體翩翩起舞;此外還有徐文愷的《記憶販賣機》、繆曉春的《變形記》等,近年來大量的新藝術家也進入到新媒體創作的嘗試中。近些年隨著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成熟,影像交互作品得到極大發展。如美國好萊塢新型VR制片人BrianSethHurst的虛擬現實電影作品《MyBrother’sKeeper》中,受眾可以體驗到沉浸式、交互式的全新影視交互體驗。
三、針對新媒體藝術交互性理論的研究
國外的新媒體藝術創作理論也較早,邁克爾拉什(MichaelZush)在《NewMediainLate20th-CenturyArt》中論述了新媒體的藝術類型,描繪了新媒體在影像交互領域的發展趨勢;PZioga在《AHypothesisofBraintoBrainCouplinginInteractiveNewMediaArtandGamesUsingBrainComputerInterfaces》中對互動新媒體藝術的形式與神經科學進行了對比研究,探索了大腦不同活動的相互影響。Dietrich的作品《ArchivalScienceDigitalforensicsandNewmediaart》分析并提出了互動關系對數字化產品的重要性。BGraham在《HistoriesofParticipationandNewmediaart》中提出了新媒體藝術的核心是參與,他強調了作者、作品和觀眾三者之間的互動。在國內的研究方面,于東興在《虛擬現實技術與電影發展的前景》中認為電影呈現的并非是圖像的集合,而是通過圖像中介建立起對人類社會關系的全新認識,是一種更為可取的意識形態手段;清華的魯曉波提出了新媒體藝術的概念,提出了新媒體藝術是具有實時性、交互性、體驗性的一種藝術;許鵬在《中國新媒體藝術研究發展現狀與理論課題》中,對中國新媒體藝術研究理論范疇進行了定義。
四、新媒體藝術相關研究機構的發展
隨著新媒體藝術作品的發展,世界各地相關的新媒體研究機構也逐漸建立。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不少著名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紛紛成立類似的研究中心或實驗室。德國ZKM科技媒體藝術中心是以“互動藝術”為主題的藝術博物館。旨在探討科技發展對當前藝術的影響,并致力于推動媒體藝術的發展;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中心研發的互動電子書,將來也可能成為另一種新的資訊媒體;日本東京ICC嘗試在新媒體、新技術、新藝術,以及人類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則致力于研發嶄新的數字媒體應用工具及軟件,有前瞻性、創造性的研究思路和課題;荷蘭V2媒體藝術中心以策劃各類媒體藝術有關的活動而聞名全球;此外還有一些企業研究機構在新媒體行業中起到重要作用,如微軟實驗室旗下的加隆拉尼爾(JaronLanier)實驗室,主要研究多人增強現實技術。
五、交互式新媒體藝術的重要特征及發展趨勢
1.交互形式更加深入和呈現多樣性
作品和觀者的“交互(interactivity)”是新媒體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交互過程可以進一步加強作品的體驗,使主題得到升華。交互過程不僅是作品和觀者的互動,也是觀者之間的互動;交互不僅可以通過行為,還可以通過影像、時間以及觀者的感知來得以實現。“交互作為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征,是區別于其他后現代藝術門類的關鍵”。交互式新媒體藝術不再只是為走進展廳的觀眾創作,它走出展廳,成為與大眾的體驗直接關聯的形式。交互性成為新媒體藝術創作未來的趨勢。在交互形式上,未來也日趨豐富。
2.遠程協作和參與進一步加強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新媒體創作更趨向網絡化,更趨向大眾。互聯網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備的整合平臺的功能,其最大的特征是人們可以跨越地理和空間障礙進行交流和溝通。上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藝術家開始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遠程協作分為兩個層次:首先藝術家們的共同協作,如《虛擬合唱團》中,幾百個身處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歌者可以通過平臺將演唱視頻進行組合,展現出完美的合唱。其次是藝術家和觀眾的協作,網絡平臺的交互不只體現為觀眾的簡單選擇,而是根據觀眾的主觀意識改變影像程序,引發圖像或聲音的隨機變化。MarkNapier的作品《網絡旗幟》中,交互作品內容允許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在作品中留下一面旗幟,隨著旗幟的累積分布,作品的象征意義也在不斷發生演變。
3.用戶體驗成為作品重要環節
交互式新媒體作品從作者為中心逐步轉變到以觀者為中心,很多創作過程已經延伸到觀者體驗的環節,觀看過程本身及其反應也成為作品內容。某種程度上來看,新媒體藝術已經成為了一種大眾性的媒介行為。交互作品一改過去的單向呈現轉變為構建作者——觀者以及觀者之間的交互性方式。甚至以觀者為中心的隨機影像。因此從觀眾的角度出發進行藝術作品展現方式的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視角。如墨西哥藝術家MiguelChevalier的互動作品《超自然》中,他將作品的場景放在公共空間,當觀賞者在影像前走過作品時,影像中的花朵、蘆葦等植物會隨著路人的方向來回擺動,仿佛有微風吹拂,與觀眾們產生直接的互動。體驗者的參與過程構成了新媒體藝術創作本身。在互動關系中,觀眾不再是被動的觀賞者,他們成為作品的構成要素。在很多新媒體藝術作品中,作者只是觀念展現的平臺搭建者,而體驗者的影像互動體驗是完成作品的關鍵。
4.交互性創作在影視創作中的應用
新媒體在影像創作中的應用主要是指虛擬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實現兩個重要的影像特征:一是沉浸式全景體驗,二是產生交互性。這兩點在影像創作,尤其是影視創作中是革命性的。在美國的Hurst拍攝的虛擬現實電影作品《MyBrother’sKeeper》,給觀眾展現出極為震撼的沉浸感和全新的主動視角;美國加州大學體驗科技中心拍攝的虛擬現實紀錄片《格陵蘭島》對主動式觀影體驗進行探索。同時我們也看到,由于交互特性的加入,對導演的作品表現力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全景式的鏡頭也對影視鏡頭語言提出了挑戰。但長遠來看,虛擬現實技術對影視作品的影響將會不斷地滲透,并逐步探索出適合的作品形式。
- 上一篇:如何訓練思維的敏捷性
- 下一篇:化學品安全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