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范文
時間:2023-11-30 17:27: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工藝美術的發展簡要
工藝美術的歷史起源于人類開始制造工具的時代,它主要是因人們的實際生活要求而產生,因此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工藝美術大多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與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密切相關,也因時代、地域、技術和文化及民族等諸多因素而產生迥異的風格特征。根據史料記載,遠在冰河時期,人們就學會了用符號來進行裝飾,同時也發展了各種加工技巧,包括石質的、骨質的、象牙的、泥土的圓雕、浮雕以及這些材料上各種各樣的刻畫符號等。此外,從出土的石器時代的文物看,原始人所使用的工具上也常有各種符號和物形,并以此為裝飾,加工很是精美,成為最初的工藝美術品的雛形。正是由于古人對于這種形式美感的追求,以及在此基礎上累積起來的各種工藝技巧,才使得某些藝術或是造型成為可能,也正因此工藝美術經歷了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疊加、發展、創新,才逐漸形成今天的工藝美術的態勢。
二、工藝美術的發展制約與優勢
目前,大多數工藝美術品過于陳舊,缺乏鮮明的時代特征,是制約工藝美術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很多工藝美術品由于仍然采用手工作坊和家庭經營的模式,使得其形態特征還停留在最初的審美尺度上,沒有及時的更新,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代的市場需求,因此也就是老樣子、老傳統、老技術,缺乏時代特色和新藝術風格,不具有時代感,很難被現代消費者所喜歡所接受,從而喪失了一大部分市場和消費群體,因而也羈絆了其向前發展的腳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固守陳規、不思進取、失去市場、被時代淘汰,這就是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在迫使你改變、必須改變,在工藝美術技藝的承襲中,也要與時俱進,充分考慮時代特征,并進行相應的變革和創新,這樣才能與市場接軌,真正達到產銷合理的良性循環。工藝美術的厚重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是其最鮮明的優勢。工藝美術一般都是經過百年歷史的沉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較大的社會價值及影響力,作為一個傳承歷史的載體,具有其顯著的歷史特征和烙印,其后深藏的故事和品牌價值使得很多的工藝美術成為非遺產物,其獨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都是其他產業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市場經濟中,必須嚴把特色,不斷嘗試和挖掘自身內在的文化內涵和現代文化的相互交融,以及不斷發展新的技藝、新的風格和新的時代特征,注重市場需求和品牌建設,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品牌價值,融入時代特色,發揚傳統核心影響力,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多豐收。
三、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
工藝美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經歷百年的洗禮,使得工藝美術更是品類繁多、技藝多樣,但在傳承上大都秉承了家族式的承襲關系,這樣雖然保留了技藝的獨傳性,但是同時也顯露出了這種經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制約性,對于工藝美術本身的發展和創新來說是極為不利的。要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就要改變這種固有的經營理念和模式,依托政府的扶持,增強自身的適應性并加快創新的步伐,打破原有的局限模式,多學習合理有效的管理秩序和模式,豐富業內的傳統技藝,在保留自身風格特色的同時,融入時代特征,具有鮮明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特性。就目前的市場現狀來看,工藝美術并沒有真正實現其自身的歷史價值和傳承厚度。在被各色信息充斥的時代,更新換代是一件極其普通的事情,要想長遠立足,首先定位自己,也就是說要了解自己的特色,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市場中尋求共性發展和特性傳承,對于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要快速跟進,從中挖掘出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立足點,適時轉型以適應千變萬化的需求,在特色傳承中真正做到獨立性、創新性和不可替代性,以謀求更高的社會認知和品牌價值,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空間和社會文化效應。就目前我國工藝美術發展而言,要立足于創新發展模式和積極探索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在新舊相互融合的發展態勢下,傳承是為了更好的創新,而創新才是工藝美術賴以長遠發展的有效途徑,在一定意義上,這直接關系到工藝美術的存亡。工藝美術一般都有古老而悠久的歷史,都是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發展、傳承、創新,也正是因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生生不息的傳承精神,才使得我們今天還能夠有幸看到這些古老而厚重的工藝,還能夠有幸參與這種帶有生命意義的文化傳承,還能夠有幸為這些傳統工藝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深入體味古人的審美情趣、文化內涵和歷史韻味。近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關心下,工藝美術得到了大眾的高度關注,同時也開展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工作和相關課題,為工藝美術的傳承搭建了平臺,也為工藝美術的創新提供了新的舞臺。工藝美術在今天的發展,融合了時代特征、鮮明的歷史特殊性和迥異的風格,并與之進行有機對接,積極探索具有實踐意義和社會價值的創新之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工藝美術應該積極借鑒相關創意產業發展的經驗,促進工藝美術發展觀念的轉變,例如可以通過打造具有精神文化內涵的工藝美術博物館來相應提高工藝美術的附加值,這不但是讓大眾直接了解工藝美術的途徑,增強工藝美術的社會認知度,同時也為工藝美術保留了珍貴的歷史資料,相應地建立健全工藝美術的保護體系,重視文化遺產和技藝保護的概念,為工藝美術長足發展提供強力保障,也為工藝美術的傳承與創新開辟一番新天地;工藝美術雖然具有很強的歷史感,但其價值并沒有很好的體現,這與其原有資源的約束性有關,應認真分析社會市場的需求,大膽切入高端市場,優化品牌價值,強化文化優勢,積極開發新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提升社會地位和認知度;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依托政府扶持,結合自身特色,積極探索新媒體等時尚元素對提升工藝美術經營理念、改進運作方式等方面的影響,挖掘、闡釋工藝美術的歷史印象和文化內涵,逐步提升工藝美術的市場經濟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為工藝美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打開了一扇門,秉承歷史的開拓精神,將工藝美術的發展與世界接軌,擴大多元化融合,轉變經營理念,實現特色突出,多元化輔助的經營模式,也可積極打造網絡平臺和電子商務等多媒體媒介,對工藝美術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也為工藝美術發展創新提供有效的戰略空間。
篇2
藝術設計重點是以藝術設計創新及藝術修養為主,同樣在這基礎上也不能夠忽略傳統工藝美術的價值。雖然現代藝術設計已經逐漸失去了傳統美術的主導地位,但是傳統工藝美術的靈感、文化內涵依舊對現代藝術設計起到啟迪作用。所以,我們要重視現代藝術設計與傳統工藝美術的結合,加強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對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保護,來彰顯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民族特色。
藝術設計對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保護的重要性
現代藝術設計與傳統工藝美術實現現代與歷史的銜接傳統工藝美術是我國傳統的文化、歷史、宗教演變而來的,并且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我國各個民族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傳統工藝美術形式。例如北京的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的瓷器、新疆的石膏雕花以及各個民族的服飾文化等,這一系列的傳統工藝美術都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是歷史文化的產物。現代藝術設計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藝術設計相互碰撞的結晶,它在融合中西方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與我國民族文化為特色,同樣也是彰顯歷史與現代相銜接的重要契機。藝術設計要借鑒傳統工藝美術藝術設計與傳統工藝美術都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產物,二者都是以工藝技術與手法表現為基礎,根據不同時代的需求展現出不同的審美風尚。受現代社會的影響,如今的藝術設計大多都是呈現出工業化、機械化的設計形式,缺乏了傳統工藝美術的復雜性和生動性,傳統工藝美術涵蓋了多種手工工藝,例如編扎、雕刻、鍛冶等技術,其能夠明顯的突出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蘊含豐富的民族文化精髓。所以,藝術設計要更多的借鑒傳統工藝美術,在設計中融入傳統工藝美術元素,彰顯出現代藝術設計工藝與傳統工藝美術元素相融合的特征。
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保護能夠弘揚民族精神
流傳到如今的傳統工藝美術蘊含著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在歸真、樸實的表現形式之下,富含了我國人民的崇尚和平、喜愛自然的人生觀,同時能夠凸顯出我國傳統文化的和諧、儒雅、內斂的特點。隨著國際競爭愈演愈烈,將藝術設計融入傳統工藝美術因素能夠生成全新的設計體系,提高我國藝術設計在國際中的競爭力,并且能夠承載起弘揚中國文化的重大使命。
藝術設計對傳統工藝美術傳承與保護的實踐
(1)藝術設計能夠開發出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價值無論現在藝術設計有多少種表現形式,其根本依舊來源于基礎圖案設計,然而基礎圖案設計是由不同民族文化理解而成。藝術設計中融入傳統工藝美術,使其成為藝術設計的重要部分,就必須培養設計師人文態度,加強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理解,進而提高藝術設計的文化素養,讓傳統工藝美術成為藝術設計中不可估量的重要力量。在現如今的藝術設計中,設計人員可以通過采取寫生的手段,并借鑒本土的傳統工藝美術中的材料與載體,在藝術設計中引入傳統工藝美術元素,利用傳統工藝美術的表現形式和材料選擇,在作品中彰顯出傳統工藝美術的審美價值,進而完成藝術設計的實踐開發,最終完成藝術設計的創新與傳承。
藝術設計能夠開發出傳統工藝美術的實踐價值
現代藝術的形成是對于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價值進行借鑒和開發,能夠在拓展民族設計技術的同時彰顯民族特色。在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通過整合民族工藝美術資源進行藝術設計,讓學生學會對傳統工藝美術資源的開發、實踐,并且加深學生的對傳統工藝美術的理解,讓學生形成現代化藝術設計新思路,并結合現代市場需求,讓傳統工藝美術因素的藝術設計走進大眾眼簾,實現對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讓更多的人群了解傳統工藝美術的價值。藝術設計能夠開發出傳統工藝美術的生態價值傳統工藝美術更多的是追求自然、和諧、人文,其生態價值是不容我們忽略的。現在藝術設計通過引入傳統工藝美術的生態理念,能夠讓藝術設計突出“人與自然”的生態理念,并且將藝術設計通過生態、仿生、和諧等因素作為重要的價值取向,用傳統工藝美術中的生態價值來掀起藝術設計的新。例如在現代包裝的藝術設計中,將傳統工藝美術中的生態價值引入到包裝設計,在實現審美價值的基礎上,更能夠體現出生態觀、自然觀、和諧觀,讓包裝設計更能夠凸顯出自身的價值。另外,還可以將傳統工藝美術造物形式與包裝相結合,生成更加新穎的藝術設計思路,例如利用甘蔗渣制造的生態包裝、竹編工藝制成的包裝模型等。
結束語
篇3
關鍵詞:地方民間工藝美術 中職學校 傳承
地方民間工藝美術經過多年的歷史沿革,體現了中國民眾代代流傳的審美思想和生活習慣。隨著經濟發展及文明的進步,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對民間工藝美術進行保護傳承的重要性,許多學校也都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參加到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隊列中。但是在資源整合、師資培養、課程體系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仍存在很多難題。
一、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在中職學校傳承的現實意義
1.滿足人才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據相關部門統計,溫嶺市草編帽工藝企業等一些民間工藝企業已發展到585家,規模企業46家,全市相關行業從業人員達30000余人,但仍存在大量人才缺口。企業普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技術人員的短缺更為嚴重。近年來,相關企業都在不斷創新,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急需對口的專業畢業生來緩解其人才緊缺的現狀。這都需要盡快培養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質的民間工藝美術設計人員和制作人員。而中職學生就是地方企業發展建設的未來主力軍,所以有必要促進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在中職學校的傳承,滿足人才需求和溫嶺的經濟發展,以此來保障地方民間工藝美術行業的持續發展。
2.拓寬傳承渠道,發揚民間工藝美術
溫嶺有許多民間工藝美術(如:藍印花布、海洋剪紙、紙扎、龍燈、木雕、貝殼畫、草編等)都是民眾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溫嶺民間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
然而,隨著溫嶺經濟的發展,民眾的生活文化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改變,許多民間工藝美術的生存空間遭到破壞,于是各種工藝美術正面臨著消失、遺忘的困境。同時,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不愿傳承民間工藝美術,而老一輩的傳承者都已年逾花甲或離開人世。在這些眾多的民間藝術中,只有海洋剪紙等少數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保護,其他很多項目都因無人傳承而瀕臨消失。溫嶺民間工藝美術的生存狀況堪憂,正如著名作家馮驥才所言:“民間文化的傳承人每分鐘都在逝去,民間文化每一分鐘都在消亡”。
所以,將地方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引入中職學校,向學生展現溫嶺本土藝術,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溫嶺地方民間工藝美術,還能讓學生在學習創作中不斷創新,讓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揚。
二、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在中職學校傳承的現狀
1.沒有合理的定位
在民間工藝美術進校園熱潮的推動下,各個中職學校都展示出了極大的熱情。但是由于缺乏經驗等因素,沒有對課程目標定位、教學模式定位等進行充分的研究,更沒有結合專業特色及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去實施傳承。在傳承過程中沒有進行合理的定位,導致傳承目標不明確,效率低下,因而也就不能有計劃地實施傳承,達不到有效傳承發揚民間工藝美術和為相關企業輸送人才的最終目標。
2.缺乏資源整合,課程體系不完善
據了解,許多中職學校傳承民間工藝美術項目的并沒有統一的教材或開發自己的校本課程,課程體系極不完善,或者只是開發了極個別項目的校本課程,而且質量不高。這就極大地限制了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全面性。
3.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備
地方民間工藝美術要在中職學校進行有效傳承,就必須要有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然而,受到民間藝人逐漸消失、師資緊缺等現實的制約,師資不能得到及時培訓,導致師資隊伍薄弱。沒有好的師資,自然也就無法使民間工藝美術得到有效的傳承。
4.課堂模式陳舊,傳承方式單一
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各學校多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傳承方式,形式單一枯燥,缺乏趣味性。這與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傳承效果不高。
三、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在中職傳承的建議
1.明確課堂教學定位,有目標有計劃地傳承
課堂教學是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主要途徑,也是實現民間工藝美術傳承的主陣地。為了有效開展地方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讓課堂成為高效的課堂,就要做到明確傳承定位。有了明確的定位,有利于為傳承教學指明方向;明確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師合理地制定傳承目標和傳承計劃,并能以此為核心,逐步展開傳承工作;有了明確的定位,有利于為學生學習提供指路燈,全面提升學生素質,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明確課堂教學的定位,要做到根據社會需求和結合中職學生實際,尋找合適的課程目標定位、強調教學的重點,合理搭配教學模式。以此為基礎,教師才能帶領學生向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前進。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習得知識能力和技能以及社會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傳承效率。
2.整合資源,開發校本課程
溫嶺的地方民間工藝美術資源基本都零散地分布在民間各個角落,沒有一個系統的歸納整合。而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在中職的傳承必須要依托一定的教學資源才能有效開展,所以教師要積極搜集資料,根據中職學生的學情全面開展校本課程的開發,完善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民間工藝美術傳承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
地方民間工藝美術資源豐富多元,但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用于課堂教學,需要根據本校的特點靈活運用,對其進行篩選、編寫。篩選課程資源要遵循適應傳承目標定位、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差異、適合本校工藝美術專業建設的實際的原則,通過刪減或添加,合理編排。從而更好地適應學校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充分滿足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發揮學生在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
3.“請進來走出去”,增強師資力量
為了改變師資薄弱的現象,“請進來,走出去”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通過引進、外聘、培養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打造一支有內涵、有干勁、有鉆研精神的民間工藝美術教師團隊。
“請進來”,是指通過將民間藝人請到學校來,對教師進行民間工藝美術的培訓和現場指導。“走出去”,是指根據民間工藝美術的專業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通過開拓校外學習的途徑,努力探索各種渠道,有計劃地開展專業教師學習培訓,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師民間工藝美術的理論水平和工藝制作技能。我們可以采用各種方法去尋找隱藏在身邊的老藝人,如筆者學校的藍印花布項目,就是通過網絡搜索,找到各地的專家、藝人和企業,而后拜師學藝,為藍印花布的師資培養拓寬了道路。
4.豐富傳承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基于中職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不僅要在課堂教學形式上下足工夫,更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上、生活中獲取知識。這樣既可以體現藝術源于生活的規律,又避免了學生知識面局限的現象,幫助學生擺脫課堂的束縛,從而提高學生知識的自我建構能力和技能操作的能力,以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1)教學做合一,理實結合。地方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必須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因為地方民間工藝美術教學培養的是有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這樣才能同時完成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建構和技能知識的建構。而且,傳承地方民間工藝美術,不僅要采用一貫運用的‘教學做’合一的培養模式,更要想方設法靈活運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如: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民間工藝美術傳承中來。
(2)巧用師徒制,傳統現代相融合。在古代,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一般采取師徒制形式,我們可以巧妙地將師徒制運用到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到企業聘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成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或技師工作室,將師傅帶徒弟的模式融入到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校陳根土帽飾工作室就在草編工藝傳承中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3)追蹤尋源,將課堂搬到教室以外。學校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相關的民俗節日慶典、博物館、展覽,以拓寬學生視野。也可以不定期帶領學生到當地民間工藝美術的發源地去參觀考察,追蹤尋源,深入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感受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的熏陶,欣賞優秀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激發創造靈感。
(4)舉辦民俗活動,營造學習氛圍。在民間工藝美術逐漸淡出人們視線的今天,通過民俗節等活動,在學校里營造學習民間工藝美術的氛圍,能夠強烈激發中職學生對于民間工藝美術的熱愛之情。例如:端午節的荷包制作比賽,小人節(溫嶺石塘鎮的本土兒童節,家長常以面泥紙扎等為材料,制作彩亭彩轎,為兒童祈禱。)面塑紙扎展示,或藍印花布服飾展等等。所以在校內舉辦一些民俗活動,不失為營造濃厚學習氛圍的好方法。
總而言之,地方民間工藝美術在中職學校傳承需要從各個方面加以改善,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歐新黔.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與發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王海霞.民間工藝美術[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3]劉暢.芻議職業教育與傳承民間手工藝[J].職教通訊. 2013(17).
[4]李朝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河南民間工藝美術為例[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2(4).
篇4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現代藝術設計;徐州
一、徐州民間工藝美術的特征
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與兩漢文化特色。徐州是民間工藝美術的興盛地之一,在我國民間美術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具有完整的工藝流程,技藝精湛,表現出鮮明的民族風格。對徐州民間工藝美術進行的調查分析發現,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傳統性。與我國其他地區的民間工藝美術一樣,徐州民間工藝美術經歷了上千年的傳承,并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創新,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如剪紙藝術。二是藝術性。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不同于一般民間工藝品所體現的美感。三是民族性,即表現出淳樸的民俗風情和多彩的民族生活氣息。四是自然性。徐州民間工藝美術的取材多為天然原材料,使其工藝美術作品兼具天然性與手工性,如柳編、七巧燈等。五是程序性。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具有完整的工藝流程,需要特定的手工操作程序,如泥模玩具、糖人等。
二、現代藝術設計的特征
現代藝術設計是藝術設計在不斷發展中,融合了當前社會的實用性而產生的。現代藝術設計表現出較強的功能性與實用性,同時不失藝術性。現代藝術設計的基本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現代藝術設計是科技理性的產物。藝術設計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常受到科技的影響。微觀上,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使設計者不斷創造出新的產品;宏觀上,科技的迅猛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思維,藝術設計的思想也隨之發生改變。二是現代藝術設計是工業時代乃至后工業時代文化審美心理的物化。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進步,藝術設計逐漸成為大眾化的藝術,這使藝術設計作品不僅需要具備藝術性,還需具備較高的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
三、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用建議
1.設計者廣泛涉獵,深入學習徐州民間工藝美術
徐州民間工藝美術作為我國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較好地應用于現代藝術設計。要發揮民間藝術的功能,就要求設計者必須廣泛涉獵,深入學習徐州民間工藝美術,掌握其精神內涵和藝術精髓,并對徐州民間藝術的發展歷史、社會背景、人文風俗等具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使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將徐州民間工藝美術融入現代藝術設計,并利用創新的藝術設計手法設計出作品,才能既體現現代藝術風格,又彰顯傳統文化底蘊。如,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標志創意就來自我國傳統民間工藝文化中的中國結,使設計出的作品兼具傳統與時尚。
2.設計者需具備兼容并包的設計理念
現代藝術設計思想要兼容并包,藝術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廣泛的,因此藝術設計者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中,應積極吸收不同的元素,并將各種設計文化的優勢進行整合,把握精髓并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中。為將徐州民間工藝美術應用到設計中,使現代藝術設計突出我國的文化底蘊,設計者應努力學習、掌握民間美術,延續徐州民間工藝美術的生命。在創作中,當現代藝術設計理念與徐州民間工藝美術產生矛盾時,設計者應秉持兼容并包的設計思想,從觀念上、情感上樹立正確的認識,并抓住徐州民間工藝美術的藝術精髓和精神內涵,進而設計出更優秀的作品。
3.學習徐州民間工藝美術手繪技能
對徐州民間工藝美術進行調查分析可知,其具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和高超的工藝技法,其中就包括手繪技能。手繪技能在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創作中非常重要,是作品最終實現的基礎。如民間剪紙、泥模玩具、糖人等,都需要扎實的手繪技能作為支撐。要想將徐州民間工藝美術更好地應用于現代藝術設計中,設計者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手繪技能,掌握規律,使手繪藝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
4.注重民間工藝美術的活學活用
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知識是基礎,創新是靈魂,也是推動藝術設計不斷發展的動力。由此可見,徐州民間工藝美術應用于現代藝術設計并非簡單地生搬硬套,而要不斷創新,活學活用,注重提取徐州民間工藝美術的精神內涵和精髓,并將其靈活應用于現代藝術設計中。徐州民間工藝美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活學活用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形的再造,二是神的傳承。設計者要將民間工藝美術所表達的民族思想、民族哲學等靈活應用于現代藝術設計中。
參考文獻:
[1]劉暢.民間美術的藝術造型和色彩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美術教育研究,2014(24).
[2]李麗.論現代藝術設計對民間美術元素的吸收與應用.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5).
篇5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工匠精神;商業化推廣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46-02
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源遠流長的文明積淀造就了河南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浩繁與豐厚[1]:有被稱為中國木版年畫鼻祖的朱仙鎮木版年畫,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美譽的神鎮鈞瓷,還有開封汴繡、南陽玉雕、洛陽宮燈、豫西剪紙、淮陽泥泥狗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民間工藝美術門類。民間工藝美術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形態,其傳承與推廣對區域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民間工藝美術面臨傳承與發展兩大難題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及高科技術的沖擊,民間藝人的生存空間越發狹窄,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令人堪憂。從傳承層面看,首先,傳統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的傳承方式本就制約著生產規模,許多傳承人老齡化嚴重,工藝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尷尬局面;其次,從業者受教育程度較低,許多作品出現庸俗、粗俗、媚俗的傾向,造成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文化底蘊和美學質感嚴重缺失。從發展層面看,其一,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越來越多的人為追求“短、平、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業者偷工減序,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作品失去價值;再者,潛心做手藝的人,得不到社會的尊重,為保生計不得不轉行,如此惡性循環,發展更無從談起。
傳統民間工藝美術面臨傳承和發展兩大難題。傳承,不僅需要傳承工藝技法,更是對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的傳承;發展,則需要將傳統融入現代文化生活,在傳承中發展創新,以保證工藝品質為前提進行商業化推廣,讓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擁有其合理的地位與價值。
二、傳承的精髓是工匠精神和傳統文化
(一)傳承技藝需要堅持匠心
現代的中國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也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續。不可否認的是,國人對于手工匠人的重視程度低,能夠靠手藝養活自己的匠人屈指可數。
江西婺源虹關村在明清時代是享譽全國的“徽墨”產地,有“徽墨名村”的美譽。但由于現代書寫工具的變革,加之古法手工制墨工序復雜且出品率低,手工制墨工藝漸漸失傳。八零后的詹汪平是徽墨世家的后代,自覺傳承古法制墨。他向伯父和附近村莊的老手藝人請教學習,認真鉆研祖傳的配方,加上對家族里一些制墨老人口述的整理分析,逐步恢復了古時的制墨方法。他自制各種工具,一步步體會摸索,完全不顧煙熏火燎、臟黑苦累,用了十三年的時間終于重新掌握了這門幾近失傳的手藝。古法制墨,是煙的升華凝聚,是對自然的提煉萃取,封印了時間,見證了執著,更見證了不忘初心的匠人精神。
試想一下,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有多少是提倡年輕人去扎扎實實做一輩子的“工匠”的呢?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2],我們的文化所推崇的,永遠是力爭做勞心者而不是踏實做勞力者。從這點上來說,中國工匠精神的復興,還任重而道遠。
(二)高職教育是傳統文化傳播的沃土
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中國沒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圍。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無疑是傳統文化傳播的沃土。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不僅需要專業的歷史文化修養,同時需要良好的審美意識,只有將美學與技藝相結合才能創作出有內涵、有底蘊的優秀作品。
在民間工藝美術傳承與推廣方面,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值得許多高校學習和借鑒。該校踐行“多元融合”課程體系,形成歷史與文化、設計與實踐、材料與技術、市場與管理互動的知識結構;導入社會項目,以項目流程組建教學流程;服務社會,以推進非遺傳統技藝傳承與保護,工藝美術產業轉型與培養行業后備人才為己任;形成以大師工作室為核心的“現代師徒傳承制”人才培養模式,邀請多位專業的民間藝人以特聘專家的形式為學生傳授技藝。通過高校教育的形式將陶瓷、刺繡等多項民間工藝美術完好地傳承,通過創新研發將這些藝術形式更好地推廣發展下去。這無疑是一種良好的校企結合、非遺文化傳承的良好途徑。
三、發展的關鍵需要與時俱進
(一)融入現代文化,注重商業化推廣
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變化當中,傳統民間工藝美術也需要適應時代的潮流,融入現代文化之中,找到合適的商業化推廣之路,才能得到更好發展。
上海一家名為作物ZOWOO的工坊,突破性地把木工這項民間工藝美術技藝以商業化的形式帶入了人們的視線,成為了第一家開在商業鬧市區的木工店鋪。該木工坊以課程的方式面對普通大眾出售商品,顧客可以選擇喜歡的木制品樣式,在木工老師的輔導下,通過自己的雙手做出成品并帶回家。許多年輕人甚至帶著孩子走進這間木工坊體驗制作的樂趣。這種商業化的經營方式推廣的實際是一種工匠精神,面向普通大眾傳播一種文化,無疑是對木工這種民間工藝美術工種最好的繼承和延續。
(二)樹立品牌意識,注重創新發展
中國需要具有本國文化特色的原創品牌,而民間工藝美術恰恰正是體現民族特色的最優選擇,怎樣利用其優勢樹立原創品牌,則成為我們深思的問題。
緙絲工藝作為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極具欣賞裝飾性的絲織品,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圣”的盛名。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后服飾、御真和摹緙名人書畫[3]。因其制作工藝難度高、只能手工織造、出品率底,愿意從事這一行業的手工藝人愈來愈少,這門手藝也幾近失傳。
難道手工藝品只能淪落到后繼無人的尷尬境地么?只能要靠國家保護而束之高閣么?手工匠人就一定是默默無聞賺不到錢,滿手瘡痍在黑暗的角落工作么?80后設計師李晶并不這樣認為。為了制作緙絲團扇,曾遍訪蘇州僅存不多的緙絲手工藝人,與他們合作制作緙絲團扇(見圖1)。他刻苦學習團扇的裱框技藝,并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設計扇面,然后經緙絲藝人制作扇面,制銀藝人、流蘇藝人等各類手工藝人進行后期裝飾。李晶創立了自己的團扇品牌,保持傳統的制作工藝,但更注重審美情趣、文化底蘊的設計。他的作品成功地讓四千多年的緙絲工藝走出博物館進入尋常人的生活。比起一味地保護,讓手工藝人們通過自己的技藝,制作出符合現代人審美及生活需要的物品,并把它售賣出去,這種物盡其用的商業推廣理念才是傳承和發展民間工藝美術技藝的最優途徑。
總而言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是民族文化賜予我們的瑰寶,需要我們繼續傳承并發揚光大。而傳承與發展需要重塑匠人精神,需要重視文化的傳播,重視匠心的傳承,需要創良品、樹品牌,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之中,用合理的商業化推廣經營模式為匠人帶來經濟價值和社會尊重,從而讓民間工藝美術得到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朝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河南民間工藝美術為例[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2,(4):137-141.
[2]楊伯峻.孟子譯注――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M].中華書局,2010(102).
[3]無秋.織屏繡迨指春風――蘇繡和緙絲屏風賞析[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2,(12):44-45.
篇6
首先,應對傳統工藝美術有所廣泛認知。它具有多種方式的分類,是我們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同時起著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關鍵作用。對它們的保存、繼承、延續研究是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應有的肯定和尊重。所有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的背后,都蘊涵著非物質的文化藝術內涵與技術內容;傳統工藝美術在歷史上產生過超大的經濟價值,至今仍作為工業生產的互補。從哪個方面來看分析,傳統工藝美術的歷史意義和價值都值得我們再認識和肯定;另外,進入21世紀的傳統工藝美術,其延續與發展被文化變遷、技術更新和發展經濟的三大矛盾沖擊,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討。
但是,隨著世界現代化不斷的發展和加快的步伐,社會現代化傳媒與生活娛樂化、市場經濟化方式的推動和沖擊,傳統工藝美術民族文化和民間傳統的原狀和生態正在被制約和破壞,已在走向面臨失傳、消亡的境地。對于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遺產的繼承與創新這正是高校美術教育應該承擔的重要職責。但目前此領域的學習研究還未受到充分的關注和重視。
其次,某些傳統生產方式的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遺產是舊有的,它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必將隨著社會發展和生存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并且隨著世界現代化浪潮的沖擊,西方的文化不斷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這種現當代社會的大眾文化性質,導致了一些舊有的傳統工藝美術產受生存條件的制約而慢慢消退。因此,在高校美術教育中不能單純的從經濟角度和以往的認知態度來看待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遺產。在滿足現代經濟建設需要的同時,更要符合文化的需要,在美術教育中把握好這個尺度,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高校加強傳統工藝美術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發展,必須走堅定不移的創新之路
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遺產精彩紛呈、門類眾多,對高校的教育和研究而言,對其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1.技藝。在對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遺產的資料和技藝進行收集、記載、整理后,積累豐富的經驗,進行創新。2.題材。在現今社會生活和風俗的不斷改變,原有傳統題材已經不符合當今的意義,因此在題材的創新上,可變性很大,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3.材料。在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狀態下,新型材料可以取代原有傳統材料。4.風格和形式。這是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遺產的符號和標志,關鍵在于雖創新但不能改變其風格和形式,這也是其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底線。只有把握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賦予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遺產新的活力。可以在創新傳統的表現形式中注入新的內容,可以運用傳統技藝反映新時代的題材,也可以用新的形式表現傳統的內涵;也可以運用傳統工藝表現具有現代風格的作品。誠然,創新是有風險的,需要幾年、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需要許多人、幾代人的默默付出,但只有持之以恒的不斷創新,才能創作出無愧于當代的傳世之作,才能賦予優秀傳統技藝新的生命力,使優秀的傳統技藝永不湮滅。
篇7
關鍵詞:雕刻技術;檔案利用;工藝美術
前言
本研究從雕刻技術檔案利用與工藝美術創新分別入手,來進行方方面面的闡述,然后在進行實際上的聯系談談其中的關聯,將其中的關連由抽象的意義變化成具體的聯系,本研究采用由局部到整體的步步分析的格局將雕刻技術檔案利用與工藝美術創新進行詳細具體的闡述。
1 雕刻技術檔案利用與工藝美術
1.1 雕刻技術
雕刻根據帶雕刻所用的材料可分為牙雕,石雕,木雕,玉雕,磚雕,骨雕等,而根據具體的雕刻技術可以分為圓雕,鏤雕,浮雕,等等。不同的雕刻技術運用到不同的被雕刻材料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同的藝術效果,當然不能說哪種技術更加的完善,每一種雕刻技術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對于雕刻而成的藝術品也應用適當的方式進行保存,雕刻技術多種多樣,每一種都不可以拋棄,都是需傳承下去的寶貴財富,雕刻出來的東西往往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多姿多彩,雕刻的藝術品如果完整的保存下來,可以將當時的藝術主流,生活形態,甚至于當時的政治狀況都可以清晰完善的浮現在大家的眼前,這對于人們對歷史的考察,研究有著重大的意義,我國自古以來對于雕刻都是相當的重視,大到歷朝歷代的象征皇帝權力的玉璽都是玉雕,小到古代女士的飾品簪子等都是鏤雕產生的,商朝時期的青銅器也是在青銅表面刻畫出不同的圖形,以不同的圖形來表達不同的寓意,用到不同的用處,在紙還沒有被發明,普及以前,人們將文字篆刻在竹簡上,這也是一種簡單的雕刻的縮影,活字印刷術也是對雕刻技術的一種體現,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藝術珍品,都屬于雕刻的范圍內,例如,陜西西安的六駿圖,就是最有名的浮雕之一。總而言之,雕刻技術滲透于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古至今。
1.2 檔案利用
檔案利用,是指利用檔案的人通過信息的信息檢索等形式對檔案進行查找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一種方法,檔案利用的前提是要管理好檔案,對于檔案的良好管理有利于檔案的利用,檔案利用是一種特別簡單快捷的方式對大部分工作而言,檔案都是一種秩序良好,保密性高,資料全的一種儲存形式,著鮮紅儲存形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查找的時候快捷,方便。但是,檔案利用要在合法的前提之下進行,我們的國家是法治的國家,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在法律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對于有一些檔案,屬于機密檔案,這些檔案是具有極強的保密性的,這些檔案是不能夠給予他人閱讀,泄露的。所以,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我們對于保密性極高的檔案不應該進行利用,檔案利用要注意方法,注意不能夠對檔案進行不當的利用,在恰當的地方利用恰當的檔案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1.3 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是以在具體的實用物件上進行藝術創造,是藝術與生活的完美結合,工藝美術讓藝術走下了高不可攀的神壇,讓藝術融入生活,工藝美術,讓物品不僅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而且還給人們帶來不同程度的精神享受。我國的平均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的提高而日益提高人們對于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工藝美術就可以滿足人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工藝美術不只局限于桌上的擺件,飾品,也可以是家里的燈,墻壁,門,地板等等。逐漸的,工藝美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對于工藝美術而言,藝術不在只是簡單的欣賞,還有了一定的使用價值,有效的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情趣,無論是對于生活品質的提高,還是對于藝術鑒賞的提升,都是一種值得被發展,傳揚的保護形式。
2 傳承發展與創新
2.1 雕刻技術的意義
中國的雕刻技術是十分的重要的,雕刻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它既存在于藝術品之中有存在于日常的生活當中,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小到茶杯,大到家具都能夠感覺到雕刻技術的存在,對于家具而言良好的雕刻技術品不僅能夠提升家具的美感還可以提高家具的耐摩擦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雕刻藝術在歷史的發展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時期的雕刻藝術品記錄著不同的時期的藝術特色人文情懷,甚至于當時的政治主流都有記載,從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學會將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刻的形式刻畫在墻上,所以,雕刻技術其實一直以一種無形的形式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雕刻技術不論是對日常生活的提高還是對于中國傳統的傳承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要認真的對待雕刻技術。
2.2 檔案利用對于雕刻技術的傳承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欲成其事,先利其器”,所以,對于雕刻技術的傳承需要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來進行,對于上文中我們看出檔案利用是一項十分有厲害的記錄,整理方法,對于古老的作品,以檔案的形式整理出來然后在需要利用到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調出來,來記錄下雕刻技術的內容等,這樣可以方便雕刻技術的記錄,以便于尋找適合的雕刻方法雕刻材料,雕刻技術進行雕刻適當的藝術品,對于雕刻的成品的去處也有了很詳細,仔細的理解和記憶。綜上所述,檔案利用對于雕刻技術的創作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3 創新對于工藝美術傳承與發揚的意義
工藝美術的作品滲透于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點點滴滴小到茶杯,大到一個整體的建筑物,生活需要藝術,而工藝美術就是藝術的一種特別的利用,將可用于欣賞的事物放置在現在的生活用品當中來,拉進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即起到了對藝術的傳承作用又使藝術有了新的利用價值。但是,時代在發展,事物在不斷的改變,科技在不斷地更新,為了讓我們的工藝美術不至于落后到被新社會所淘汰,我們應當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對工藝美術的發展做一些貢獻,應當在保留工藝美術作品原有的美,原有的優點的同時,加強對工藝美術的創新,以便于工藝美術作品可以更加輕松地被大眾所接受,不被時代所代替,但是在改變的同時,也要留有原貌,因為,這畢竟不只是物質的傳遞,這其中還包含著精神的交流以及歷史的傳遞,經典,永遠值得人們紀念,經典,永遠值得人們去欣賞,當然,在欣賞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一同接受心靈的洗滌與凈化。所以在工藝美術改革的同時要時刻的記住,要保留經典的工藝美術,但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有一顆敢于創新的心,保持這二者的平衡,才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藝術,值得我們認真對待,不要只看其表面的金錢利益,那只是一種短期的利益,真的意義是潛藏在工藝美術背后的無限的文化底蘊。所以,對于工藝美術的改革需要慎重而又大膽的進行。
3 結束語
中國歷史需要傳承以及永遠銘記,雕刻技術的變遷是歷史的印證,雕刻技術的傳承更是對歷史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揚,正確的檔案利用可以有效的幫助雕刻技術的傳承。工藝美術是滲透于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但同時又蘊藏無限的文化底蘊,對于工藝美術的創新發展,既要考慮到工藝美術本身的內涵不能夠被改變,又要順應時代的步伐,抓住時代腳步,更容易讓眾人接受,這樣才更加的有利于藝術的傳承。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工藝美術;木雕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中國工藝美術的現狀
傳統工藝美術作為傳統藝術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藝術。它作為一個傳統技藝,蘊含著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由于傳統工藝進入新的時期,其保護和發展遇到經濟發展、文化同質化、工業技術發展等問題。如何能讓傳統的藝術形式得以流傳進而發揚光大,亟待在產業的體制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傳統工藝維持著以手工生產為特點的產業群,傳統工藝美術以純手工業的形式傳承,和現代工業生產的對比有著不可比擬的精湛技藝。例如大眾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藍、皮影、刺繡、剪紙等眾多品類。可從工藝、材料區分,每個時期的區分方法都各不相同,這也折射出某些保護和發展的成果。改革開放以來的政策保護使其維持著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企業方面的機制改革解放了更多的具有高超技藝的勞動力,這種民間藝術人才的流動,加速了技術的交流和發展。新的流動聚集產生新的沉淀,舊的傳統工藝和藝術特色以及表現手法融會貫通。這種情況并不僅僅局限于國內,這使得工藝美術的藝術水平有了巨大飛躍。國內外市場的繁榮形成較良性的循環,雖有過停滯和低迷,但這只是一時的,并不影響一些優秀作品的價值。通過傳統藝術的再生和現代性元素的緊密結合,探尋其新的生存與發展之路,以激發其新的生機,現代生活體驗和交互方式深刻影響我們的認知,引導我們有了新的需求。
二、木雕發展概況
木雕在中國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發展到現在經歷了不斷改革和創新。傳統雕刻應用在家具等裝飾上,現今對于木刻這一傳統技藝又有了新的需求。工藝木雕具有實用性以及裝飾性兩大特點,可以在傳統的基礎上再做出創新,發揚木刻工藝品的實用性以及裝飾性,要對于不同的材質發展不同的方向。以筷子為代表,木材完全可以應用到餐具當中去,應用一些精美的雕刻除了實用性更有了裝飾性,而且木制餐具有環保、不易摔碎等優點。對于一些經濟價值較高的木材可以在裝飾性上加強,木質首飾不再僅僅局限在一個串珠上,更多的首飾設計師現在將木材作為主要元素來進行創作,更環保更自然的元素受到更多設計師的青睞。搭配鉆石等寶石更顯木材的紋理自然美,木質首飾設計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現在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進步,木雕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機械操作具有精準度高、速度快、節省人力等優點。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木雕工藝品市場不僅僅局限在國內市場,歐美等西方國家現在也很熱衷于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而木刻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也很受國際市場的認可。有了技術上的支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加上木雕自身的不斷發展創新,發展前景如火如荼。
三、保護與傳承
陜西戶縣李氏木刻工藝是優秀的木雕技藝,起源于1877年,至今已經傳承了四代人,其風格極其鮮明。作品肌理細致、線條流暢自然、圖案變化多樣。早在2009年專家就已認證,“戶縣李氏木刻工藝”(以劉鵬鸝為技藝傳承人)成了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劉鵬鸝是該工藝唯一的傳承人,一心想把此項技藝傳承下去的她,卻找不到傳承人。我國木雕工藝的重要產地福建莆田,發展至今已有千家民營、個體的企業在從事木雕工藝生產,專業技藝人員達10萬人,20多家企業達500萬元以上規模,10余家企業達1000萬元以上規模。這兩個例子體現了當前我國工藝美術發展的價值和矛盾。工藝美術是一個整合體,它在古代的生活中被創造出來到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國家歷史文化的象征,以其特有姿態佇立于現代設計為主體的科技文明之中,成為我們優秀民族文化的載體;以其獨特不可取代的優勢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在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價值有四個方面:產業價值、就業價值、市場價值、文化價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成立之初就有著這兩種意識,作為手工業,專業要和實際相結合,運用到國家經濟發展中,創造更多的利潤;作為文化藝術產業,應該面向現代化生產、面向大眾,服務于人民,提高生活質量和藝術素養。我們有必要將工藝美術既看作經濟產業,又看作文化產業,同時還可以將其作為文化藝術事業來認識、理解、研究和扶持。如在商品生產上以經濟性為主體,但在傳統技藝的傳承方面又要從文化事業的角度加以支持,這包括實行對部分工藝產品實行保護和保護性的稅收政策等等。從文化角度看,工藝美術具有文化遺產的屬性,工藝方法與藝術方法在藝術形式的創造上是同一的。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五項內容中突出的一項,也是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與發展的關鍵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其重點不是保護具體而詳細的某工藝品,而是使可能失傳和消亡的工藝技術得到保護,或者說,通過工藝品而確認和最終保存其制作的技藝。而戶縣李氏木刻工藝卻難尋傳承人,這說明在近幾十年經濟飛速發展,技術更新和傳統工藝矛盾的問題上突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矛盾。如何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實現傳統文化振興,如何在社會結構與文化變遷的格局中尋找突破,是當下解決民族文化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手工業技藝會被大機械生產所替代,如果不對傳統技藝和工藝進行保護,任由當代工業發展機械化生產所替代,那么不得不擔心傳統手工技藝的消失。所以,不僅傳統技藝保護難度大大增強,傳承保護的迫切性和艱巨性也加大了。如何讓木雕傳統技藝后繼有人,問題不是當代藝人不如古人,而在于當代的傳承人是否真正具有古代工匠藝人不追求名利對藝術境界的追求的心境。
四、探尋發展
早在1997年5月《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的頒布,就在法律和法規的層面對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上進行了確定,條例明確指出:“國家對傳統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實行保護、發展、提高的方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的領導,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促進本地區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在2005年3月又進一步,關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目標,即“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逐漸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有效保護我國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得最大限度地傳承和發揚”。國家要求,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使全社會將焦點聚集到傳統工藝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如何處理技術更新與傳統技藝傳承的關系則成為工藝美術行業本身之關鍵。2007年文化創意產業包含了工藝美術,并且從2005年開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都得到恢復,而且按照正常的機制進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對工藝美術需要保護的品類方面,國家都給予了資金、土地、政策的得力保護。從1997年的國務院頒布保護條例到今天已有十幾年時間,全國制定了相應的辦法和條例的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省市,如此現狀對工藝美術的發展極為不利。對工藝美術技藝的保護,要從重視工藝美術大師和相關技術人才的保護做起。像陜西戶縣李氏木刻工藝這樣優秀的木刻技藝,國家和各級政府應該多方面支持與保護。政府支持這些技藝保持者盡可能多地招收徒弟,對重要無形文化財產采用各種方式進行調查記錄,并進行展示、傳播。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技藝精湛。現在很多傳承傳統技藝的大師和技藝人員,年歲已高,作為傳統工藝直接傳承者,是活文物。如何發展和保護此類傳承人以及其精湛的技藝,是當下十分重要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唐克美.中國工藝美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文字實錄,首屆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會,2013.
[2]韓澄,武定宇.現代生活中的民族藝術再生與創新[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
篇9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江蘇
“工藝美術的歷史相當悠久,它伴隨著人類的起源而產生,雖然遠古時期人們的用品相當粗糙,但為人類生活的方便而設計、制作的各種物品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1)民間工藝美術以民間手工技能為主,民間工藝大師們掌握著技藝和制作秘訣,當他們專注于一件工藝美術作品時,可能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創作的價值體現不僅凝聚了民間藝人的嫻熟技藝,還體現在驚人的原創力上。江蘇民間工藝美術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特征,擁有大量技藝精湛的工藝美術產品,融入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產中,包括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它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反映了長江流域特有的人文、民風、民俗等傳統工藝的生產活動。
一、江蘇民間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概況
江蘇省位于東部沿海,長江、淮河的下游,其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民風民俗、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美術種類和濃烈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風格。在這些民間工藝美術作品中,有生活器具,也有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裝飾功能的器物和飾品,可以說,這些帶給人極大欣賞性和精神愉悅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衣食住行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眾所周知,工藝美術行業生產不同于一般性的工業生產,它既包括大量艱苦的藝術勞動藝術創作和技巧運用,又需要提高藝術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適應市場。”[2](136)江蘇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最初是老百姓為生活所需而創作的實用品,后來在現實生活中逐步形成了符合民眾審美需求的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傳承久遠的且地域特色鮮明的產業,最終遍及生活的各個層面,從衣食住行到四時方物,蔚為大觀。例如宜興的陶瓷、紫砂工藝擺件、南京的云錦、絨花、剪紙、空竹、繩結、南通的不同風格的扎染、彩印、藍印花布、手工編織品、織毯、無錫的泥塑、陶塑玩具、揚州的漆器、金屬工藝制品、蘇州的玉作手工業、刺繡等。伴隨江蘇地方經濟和文化的演變,一些工藝美術品原本作為日用品正逐漸喪失其實用價值,變成以審美、裝飾功能為主的工藝品,因而被賦予了新的審美價值,這些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美術似一個博大精深的海洋,它承載著勞動人民的贊美、熱愛生活之情,也蘊涵著對未來希望的生活方式。
二、江蘇發展民間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優勢
民間工藝品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江蘇歷史文化發展演進中扮演著見證人的角色,無論在科學技術、社會科學或者其他領域,都是無法替代的。根據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的數據統計,目前省級以上中高級職稱的工藝美術大師江蘇共有89人,其中平均年齡45歲左右,他們一直從事工藝美術創作,正在進行師徒傳授的有53人。江蘇民間工藝美術匠人積年累月的利用長江流域豐富的天然資源,依靠傳統精湛的民間技藝,設計生產出大量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結合的工藝美術產品。這些帶有社會歷史、民族傳統和人類文化氣息、蘊含著人們物質文明、精神生活的工藝美術產品,現在已成為推動社會變革和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和實踐者,它將在人們的記憶中永遠珍藏。民間工藝美術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需求,這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當時的工業技術發展水平、經濟發展和人類需求、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在實踐的生活中,必須把民間工藝美術的發展歷程與其內在的決定性因素——工藝美術與民間工業的發展盛衰密切相連,江蘇的傳統工藝如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后迅速發展至今,名匠輩出,所遺留下來的產品不僅仍為人們所珍藏,且在當代文化審美語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江蘇省民間傳統工藝美術文化產業還具有顯著的地域特性,逐漸以產業集群的形式出現,又如在全國影響深遠的蘇州刺繡、桃花塢大街的木版年畫、緙絲織造、御窯金磚制作,南京的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金珀鍛制作、南通的藍印花布印染、揚州的漆器髹飾、無錫惠山的泥塑、連云港的水晶等。其中蘇州的刺繡、無錫惠山的泥塑、宜興的紫砂陶藝、連云港的水晶等工藝產品已具備了產業化、產業集群的規模。近幾年來,江蘇政府對民間工藝美術產業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致力于多元化、精品化、一體化的系統的民間工藝美術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服務。同時,各地政府大力倡導具有民間特色的手工藝品協會和生產園區的成立,便于得到政府資金、政策、信息資源的支持,有利于加強民間手工作坊村的統籌建設,扶持起著龍頭作用的民企發展壯大、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工藝美術產品,通過多元化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庫的建設,進行多元、整體的布局和開發,逐步推出了品種繁多、地域鮮明,具有無限發展空間的民間工藝美術品系列產品。例如被文化部命名為刺繡“民間藝術之鄉”的鎮湖高新區,有近萬工藝秀工,其中聚集了300多家民間刺繡工藝產業的民營經營戶,他們中200多人獲得了專業技術職稱,成為一支以刺繡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主力軍,是“蘇繡”產業基地的代表;以民間傳統工藝著稱的東渚鎮,匯集了上萬名制作紅木器具、玉石雕刻、刺繡的民間藝人,形成了各自獨特的生產體系和地方特色的“手工藝街”。在這些傳統的民間工藝地區,大大小小手工作坊式的產業模式,匯聚成了東渚特有的人文景觀,形成“前店后坊”的獨特風景,包含著濃郁的地方氣息,又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生產了許多具有時代氣息的民間工藝品,使人身居其中樂而忘返。
三、江蘇民間工藝美術產業化的發展障礙
“工藝美術的發展表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通過所獲得的技能和智慧,以表達自己的方式來解釋自己的歷史。在漫長的工藝美術創作活動中,人類不僅提高了對各種材料的加工技術和把握能力,而且造就了自身的審美觀念和創造意識。”[3](100)工藝美術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民間工藝制作在江蘇已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的民間工藝品既是民族文化藝術瑰寶又是日常生活用品,民間工藝品因人們的物質和審美的需求而產生,多數是民間藝人直接創造的,隨著人們風俗習尚、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多元化、個性化的審美方式要求不斷開發、研制、創新更多民間工藝美術品,但是目前產品的市場創新觀念模糊,此外,在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下,經濟與文化失衡的現象屢次發生,部分生產民間工藝品的民營企業之間大打價格戰,有些企業因此急功近利,目標轉向生產成本低、做工粗糙的低廉工藝美術品產品充斥旅游景點和地攤,導致大量傳統民間工藝品的質量下降,仿制產品、劣質貨大量蔓延市場,結果造成產業優勢不斷下滑。任何時候,市場都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近年來,伴隨著江蘇旅游業的發展,民間工藝美術品的市場隨之不斷的壯大。但從宏觀上看還是薄弱,市場競爭目標不明確,創新力不夠,導致精益求精的民間工藝品和獲得的經濟收益不對稱。相反質量一般、價格低廉的產品卻到處泛濫,從某種意義上許多和旅游紀念品等同,失去了作為工藝品的升值空間及收藏價值,結果既限制了產業市場的開拓,也限制了這一產業化創新發展的進程。“民間工藝美術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它是由諸多自然、社會因素決定的,與經濟和科學技術緊密關聯的。經濟和技術的一體化以及文化的全球化既給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產業化創造了機遇,也給傳統物質和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帶來了難題。許多有久遠傳承史的工藝美術種類遭遇市場淘汰而面臨消亡。”[4](211)目前,江蘇一批技藝精湛的民間老藝人寥寥無幾,面對傳統民間工藝產品市場的萎縮,再考慮傳統工藝的創新,絕非易事。一方面隨著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的急劇改變,原有的民間工藝美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缺乏其應有的市場,民間藝人必然就會減少。民間工藝美術沒有了傳承,也就面臨著失傳和滅絕的窘境,如南京制作秦淮傳統手扎花燈的藝人已所剩無幾,從事曲藝、雜耍娛樂活動民間藝人也日漸趨少。同時,今天的年輕人對于一些精湛的民間技藝不感興趣,原有的手工生產模式也在遭受著市場經濟的沖擊,嚴重阻礙了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傳承。“民間工藝與民俗活動結合密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的吃、穿、住、用、行、娛樂,樣樣離不開民間工藝。民間工藝在歲時節日、人生儀禮、祭祀供奉等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5](15)目前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自身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江蘇沒有出臺關于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發展的既定目標和合理規劃方面的文件,對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產品的研發沒有系統的布局和規劃,缺乏高效率的運作機制、生產園區及產業鏈接簡單。產業鏈中的資金、人才、技術、融資環境處在初級階段,沒有形成良性循環。
四、加快江蘇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
改革開放后,許多原有的工藝美術國企單位進行了改制,涌現出大量的個體、私營的手工作坊,與此相適應,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出現了具有現代文化管理機制的民間工藝美術企業。目前,江蘇一些民間工藝美術已紛紛走出鄉鎮,積極融入時代文化元素,政府對促進民間工藝美術發展的技術和文化進行鼓勵,不斷提升民間工藝美術品的技藝和水平。在工藝美術生產園區和集聚地建立產業研發中心,依靠現代化的科技提高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的勞動效率。如南京云錦的生產,南京云錦是江蘇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明末文人吳村梅描寫南京云錦“江南好,機杼奪天工,孔雀妝花云錦爛,冰蠶吐鳳霧綃空,新樣小團龍”。“南京云錦因絢麗多彩,美若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南京云錦的技藝雖然達到了中國古代織錦傳統工藝的高峰,但是,由于還是純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產量低,其生產水平遠遠落后于時代的進程。”[6](161)因技術繁復、工序雜多,南京云錦的生產、銷售正急劇萎縮,現在通過電腦設計云錦紋樣及機器織造技術的智能化運用,縮短了制作的進程和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在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中具有個性化的工藝品才能成為藝術品、才具有流傳、傳承的價值,只有流芳百世的精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所以我們必須讓民間工藝美術與市場有益結合,彰顯出民俗的文化特質,找到與當地民俗文化發展創新的最佳契合點,才能使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的發展獲得不竭的動力。“不同層次、不同檔次的產品,其設計和制作所依據的原則是不同的。這決定了工藝美術品的創造和純藝術不同,不能只從創造者的自我表現出發,而要考慮市場效果。除了極個別的情況外,一件只能看而根本賣不掉的產品,不能算是成功的產品。”[7](8)近年來,江蘇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產品中拓展出一些新工藝品類開始風靡國內外市場,如飽含傳統元素的“中國結”、仿古器具、藤制的日用品等,均獲得了老百姓的認同,它們借助當地民間工藝美術的吉祥文化特質,融入了產業化的發展,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收益,這種產業化的生產形式帶來的市場效益說明了創新要與時俱進,不斷提供給工藝大師們新的思維方法,不能忽略時代的要求。江蘇的民間工藝大師們也意識到藝術生產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導致民眾審美趣味的改變,不再推崇富麗張揚的工藝品,而是追求質樸、自然的民間工藝品自身的形式美,一般不作過多的修飾。崇尚從大自然中提取色彩、線條、形體和律動,表現出心靈和自然的契合,追求自然質樸的隨意性;在材料上以天然材料為主,大都是帶有環保意識的自然物質,如紙張、石頭等,充分地開發和利用本土資源優勢,以傳統的手工方式制作體現出材質自身的肌理、紋飾等,充分保持其自然形態特征,歌頌對生活的情鐘,創造了沁人心扉的清新的藝術美。因此,時代審美的需求是第一的,明確民間工藝美術產品的目標,提升產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積極有效地拓展國內外市場是不可缺少的。如江蘇地處長江流域,其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民風民俗、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美術種類和濃烈地域特色的民間藝術風格,旅游資源豐富。民間工藝美術可以與當地的旅游資源整合,鼓勵一些民營企業和民間藝人共同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藝產品,打造鮮明、專業、個性化的民間工藝美術品市場,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作坊對外示范開放,建立覆蓋全省的富有民俗特色的品牌民間工藝美術品網絡系統,促進帶有江蘇地域性的工藝美術產品產業化的進程。拓展江蘇地域性傳統手工工藝美術品的普及、促使民眾更新觀念都來關注、關心江蘇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進程,使江蘇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家喻戶曉,為產業的發展奠定市場和經濟的基礎。在當下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放眼未來,使民間工藝產業化資源的發展、配置最大化。例如可以借助新媒介傳播、宣傳的優勢,各種廣播、電視、網絡、雜志、報刊的強力推進,公共場所、地鐵站、公交站、民間工藝美術館及博物館的宣傳、展示,大型的商務、文體活動,不僅僅是民間工藝產品的展示,更多的是其背后賦予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內涵。如建設夫子廟民間藝術大觀園、江寧民間藝術交流中心、冶山鎮民間藝術活動中心、南通民間藝術館、南京民間工藝美術館、玄武湖街道民間工藝創業園等,對宣傳江蘇民間地域文化,提升工藝美術產品的文化品位,塑造高端的特色品牌形象,拉動整個文化產業鏈的良性循環,以此提高普通百姓對民間傳統藝術價值的認同,增強地域文化競爭力。
結論
“傳統工藝美術以手工技藝見長,在大工業生產甚至高科技主導的現代社會,面對大眾消費環境下的消費者,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在形式、風格、趣味諸方面,已不能適應當代人的生活和審美需要,因而創新成為其必然。”[8](70)江蘇民間工藝美術的創新發展研究,是一個復雜且持續的課題,需要幾輩人不斷地孜孜耕耘。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首先要處理好文化和經濟的關系,通過文化產業創新解決江蘇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優化城市文化產業結構,強化民間工藝美術用品的設計創新,充分發揮好江蘇優越的人才市場、豐富的社會資源及民間傳統文化和地域資源等條件優勢;要處理好傳承和創新發展的關系,在充分繼承、吸收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增強本省品牌意識;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江蘇創業,使江蘇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斷向前推進。
參考文獻:
[1]徐思民.中國工藝美術史[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2.
[2]徐琛.20世紀中國工藝美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徐勤主編.新編中國工藝美術簡史[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
[4]邱春林.設計與文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5]張麗君.中華工藝概述[M].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2010.
[6]王寶林.云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篇10
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先民日常生活和審美意趣的藝術體現,其演化歷程與中華民族的政治、文化、宗教發展歷程息息相關。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廣闊的疆土養育了眾多的民族,也孕育出各式各樣的傳統工藝美術,如景德鎮的瓷器、北京的景泰藍等,都是這其中的杰出代表。不同種類的工藝美術各具特色,具有豐富的地域文化價值,也形成了舉世矚目、聞名遐邇的品牌。裝飾紋樣是工藝美術產品歷史文化價值的集中體現,最初的工藝美術多采用簡單的幾何紋,后發展為圖騰紋,再后來又逐漸演化為描繪自然景象和人類生活場景的紋飾。紋飾的流轉變化折射出先人對生命的情感、對自然的崇敬,流露出“天人合一”的審美意趣,具有濃烈的傳統文化色彩。現代設計起源于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是中國現代設計與國際藝術設計文化碰撞的成果。它需要在緊跟時代潮流的同時保持自身特色、立足民族文化,博采中西方文化之長。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文化的直觀體現,是民族文化精華,它的有機融入是中國現代設計的必然趨勢。
二、傳統工藝美術對現代設計有高度借鑒價值
傳統工藝美術和現代設計同屬于物質與精神活動的結合物,都能夠在滿足人日常使用需求的同時帶給人美的享受。不論是現代設計還是傳統工藝美術,它們都以技術為根本支撐,都有著自身成熟的工藝技術和表現方法,能夠隨時代的變化衍生出對應的審美風尚,生產出對應功能與質量的產品。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的共通之處還在于它們都非常強調產品和工藝過程的技術性與實用性,講究形式追隨功能,以基本原則為工藝與設計的重要指導。與傳統工藝美術產品不同的是,現代設計產品的機械化程度更高,工業化程度更明顯。但傳統工藝品往往在工藝上更為復雜,難以用機器取代人工,具有更為突出的風格特色,能更好地反映出傳統文化精神。傳統工藝美術涉及的工藝技術非常多樣,鍛冶、編扎、雕刻均囊括其中,且代代相襲,不斷發展創新,技術上日趨科學化,技巧性越來越突出,制作的產品也更加精美,對藝術品質的追求更進一步。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機械化程度高,容易讓人產生對工業化設計的審美疲勞,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接觸親近自然、情感飽滿的個性化設計作品。從這個角度看,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傳統元素,讓設計的產品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高超的藝術水準勢必將成為現代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室內設計為例,很多設計者將傳統雕刻的工藝手法運用到瓷磚、玻璃等現代室內設計常用原料的加工過程中,在不傷害原料使用功能的同時完善其裝飾效果。此外,還有不少優秀的文創產品設計也是以現代技術為依托、以傳統工藝美術產品為模板制作而成的,在滿足其實用功能的前提下做到了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融合,為家居、裝飾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可見,現代設計對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有著深刻的人文意義,這種意義是遠遠超出技巧本身的。
三、傳承傳統工藝美術有利于現代設計審美情趣的發展
工藝美術是一種實用美術,同時兼具實用與美兩大要素。回顧傳統工藝美術發展歷程,其裝飾部分從一開始就是有一定使用功能的,不僅僅是為起到裝飾作用。隨著工藝美術的發展進步,工藝美術產品在紋樣、材質等方面均得到優化,其使用功能也獲得了進一步拓展,不但富有美感,同時具備高度的實用性,生動體現出傳統工藝美術在藝術與技術上的和諧、在審美與功能上的統一。傳統工藝美術非常講求產品材料的選擇,對天然材料情有獨鐘,善于表現其特質,進而使產品在整體上體現出豐富的材質美。此外,傳統工藝美術還善于將隱喻涵義融入到產品的紋樣與造型中,增加產品的審美回味空間,折射出傳統美術“大匠不雕”的美學追求。與傳統工藝相比,現代設計以現代科技為依托,以機械加工為主要優勢。由于現代社會資源浪費現象普遍,現代設計更傾向于使用人造材料,以順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環境保護意識。故現代設計產品以設計的規范化和生產的批量化為重要特征,消費周期相對更快,但成本更低。現代人崇尚多樣、自由的生活,他們既需要現代社會的快捷、簡約,也渴望回歸樸實與自然。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工藝美術能夠彌補現代設計的不足,緩解現代設計嚴重的技術與藝術對立問題,并及時地遏制大眾藝術審美趣味衰落的趨勢。傳統工藝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扎實的群眾基礎,它代表的是過去幾十個世紀先人對自然與美好生活的熱愛,是傳統美學思想的絕佳體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追求文化多元的全球化時代,傳統工藝美術應該得到更多的認可與保護,其美學思想和藝術魅力也應當得到更好的繼承。
四、傳承傳統工藝美術有利于在現代設計中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文化是民族發展的精神支柱,我國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內涵獨特,是中華民族5000年發展史的最佳見證。傳統工藝美術是民間藝術的杰出代表,具有真善美的藝術特點,飽含民族氣派和國人情感。體現出中國人向往和平、熱愛自然的生活態度和華夏文明高雅、和諧、內斂的文化精髓。現代設計雖已成為主流,但發展時間短,缺少自身特色和創新動力。不妨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新的設計體系,促進國內現代設計競爭力的發展。傳統工藝美術能夠豐富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促使形成民族特色,負載起民族精神。不論傳統工藝美術或者現代設計,它們全都是文化和文明的承載者。傳承傳統工藝、體現人文精神是現代設計的必由之路。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