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與美術的區別范文

時間:2023-11-30 17:30: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藝美術與美術的區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藝美術與美術的區別

篇1

直到20世紀初期“,現代設計”出現在人們的眼里,“藝術設計”這一觀點才逐漸得以確立。德國包豪斯學院的建立是這一觀點確立的關鍵性事件。包豪斯設計學院成立于1919年,該學院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鉆研新的藝術形式與藝術手段,適應工業化時期市場的需求,加強產品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使其產品的設計更加滿足大眾的需求。

二、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的區別

1.服務對象不同。在舊石器時代,器物文化的發展是十分漫長的。有的器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使用后才被人們認可并加以應用。各種器物的發展有自己本身的發展形式。相比較而言,處于較封閉狀態的封建自然經濟與計劃經濟時期,由于商業活動發展水平不高,因此工藝美術的面相對狹窄,而生產出來的手工藝美術作品,多是供給宮廷使用。而藝術設計是工業革命與商品經濟結合的產物。隨著社會發展的進程,產品的功用性不斷地提升,從產品的設計方面來看,產品的設計與生產更多地符合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由此可見,其面向的是市場與大眾。

2.美學價值不同。傳統的農業以及手工業生產方式與其價值模式的結合產生了工藝美術,因此說工藝美術是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而藝術設計是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工藝美術結合了科學與藝術的先進之處,藝術設計的特點主要是人性化、時代性與集成性,并且學科之間交流頻繁。而藝術設計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宗白華曾說過:“懂藝術美學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藝術美學。”而我國工藝美術的發展狀態目前還是以畫室為主。

3.研究的范圍不同。從田自秉的《中國工藝美術史》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工藝美術的發展范圍無非是器、織、雕、染、塑、繪這幾個方面。從尹定邦的《設計學概論》講到的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設計的三大類型可以看出,其參與的范圍要比工藝美術要廣泛的多。從我國工藝美術的發展歷史來看,藝術設計的發展幾乎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并隨著經濟發展的深入而不斷的發展。所以說,我國藝術設計的發展具備鮮明的時代性。

4.二者的教育模式和專業設置。傳統手工業技術的發展傳播方式比較單一與封閉,往往存在于師徒關系與家族關系中。熟練的傳統手工業者,對于本行業的傳授形式幾乎是憑經驗而定,因此說,其主要的方式便是經驗多的積累,其缺點便是缺少系統的知識歸納與總結。傳統的手工業者把自己畢生的經驗傳授于自己的后輩與門人,保護技術的傳播與流傳。而現代的藝術設計理論系統主要是受西方的思辨哲學的影響,形成一種系統的,理論化的知識,是一種不同于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有的以書刊,錄像等傳播方式進行傳播。藝術設計還應用了科學的系統論來作為系統的指導方法,采用現代系統論的成果,是人類的思維模式與研究方式的又一次發展與變革。傳統的工藝美術包括染織、裝潢、陶瓷、服裝、特種工藝等工藝,現代的藝術設計包含了一些新的層面,包括工業設計、包裝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平面廣告等方面。造成二者的不同的根本原因便是社會背景的不同。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藝術產品也有了相應的發展,藝術產品反映當時社會的市場需求與社會發展。經過以上的對比,筆者詳細討論了“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的關系以及觀念的轉變,并得出以下的結論,這些結論只是普遍的現狀。工藝性藝術設計對產品的外觀要求很高,并強調實用性與觀賞性,以及包含的文化蘊涵。工業性藝術設計要求科學性以及精準性,并要求能從事機械化的批量生產。

三、小結

篇2

[關鍵詞]當代工藝美術 文化產業發展 創新

中圖分類號:TE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1-0007-01

前言:工藝美術是一種綜合了生產、生活、藝術審美的活態文化體系,其中積淀、蘊含著人們的造物思想、審美意識、技術能力、倫理觀念,反映民族心理結構、精神訴求乃至集體記憶,是重要的文化資源。中國工藝美術是我國人民創造能力的高度展現,它飽含著人民大眾的智慧和勤勞,傳承著豐富的文化意趣,體現著國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我國社會文明和生活文化傳統的載體,也是一個國家、民族以及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具體體現。深入洞悉、發掘、傳承和表達本民族的文化信息,立足民族歷史文化積淀進行傳承和創新,不僅有助于實現物質的豐贍、經濟實力的提升,更能從長遠意義上推動本土文化、民族精神的獨立與發展。

1 當代工藝美術的文化產業發展面對的形勢

1.1 工藝美術傳承歷史文化

衣食住行背后綿延著亙久的倫理價值和文化傳統,工藝美術作為歷史生成的,廣大民眾創造、享用和傳承的造物文化體系,滿足人們對于物用、禮俗、審美的多種需求,是民族特色的認知方式、名物制度以及審美趣味的活態的集成。工藝美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與作為書籍文獻傳承的知R體系相區別,是一種綜合了生產、生活、藝術審美的活態文化體系。工藝美術是一支鮮活的文化根脈,較之于文字典籍和習俗傳統,更大程度上以造物形態,融合了一個民族歷史的、集體的創造能力和文化表達,包含了對自然萬物的認知與理解、對技術的應用、對禮俗規范的傳達、對美的感知和把握,它的傳承與延續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文化生態、民族文化基因的存續、文化的認同與傳播發展等等。

1.2 工藝美術面臨的問題

從根本上說,傳統工藝美術身處工業化和市場化的社會轉型過程,必然遭遇沖擊。以工業文明為主體的城市文化,對消費品的功能與審美提出新的要求,在充分的市場選擇過程中,傳統工藝美術行業被邊緣化,生產要素轉移到農村。應該說,工業化、市場化沖擊,不僅對工藝美術的內涵和價值構成影響,引發學術和教育領域從設計藝術出發,對工藝美術的反思和批判,而且由于人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意識和生活觀念的改變,部分傳統工藝美術品類在市場化的自主選擇中進一步受到沖擊。在這種形勢下,加之我們對工藝美術的文化保護和教育傳承不足,工藝美術文化生態破壞嚴重,工藝資源流失加劇。從立法層面看,我國的立法工作是相對滯后的。從教育層面看,我國由于專業教育、學歷教育波動、滯后,而新的生產結構中,傳統手工藝傳承的“師徒制”逐漸弱化消解,加之從父到子、從子到孫的傳統生活方式、生活意識、生活習慣等弱化,民間傳承機制很大程度上被消解,部分傳統手工藝因此面臨后繼無人、人亡藝絕的危機。

2 當代工藝美術的文化產業的創新之路

2.1 當代工藝美術在藝術表現力的創新

當代工藝美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不斷的創新,所以,相關工作者一定要在藝術表現力方面具有優秀的創造力,有創新的精神。要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在生活中多積累素材,還要在設計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審美觀。工藝美術包括的多項內容中,需要將審美與性能有機的融合的一起,不斷對藝術構思創新,還需要對傳統的設計知識以及理念進行創新,這樣才能促進工藝美術設計更好的發展。當代工藝美術在設計時,中國文化的發展經歷了較長的時間,而且融合了不同的思想,所以,工藝美術在發展時,也需要將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需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了提升工藝美化的設計理念,還需要融合現實,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大眾的需求。

2.2 當代工藝美術與現代技術的完美結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代工藝美術中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很多與工藝美術相關的軟件都相繼的開發出來,并且大部分都已經在當代工藝美術中開始應用,在創作過程中為創作者提供大量材料,加強作品設計,綜合有效的利用各類材料充分的掌握與創作作品相關的材料,加強創作作品自身的質量給予了當代工藝美術設計人員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設計人員能夠在作品的創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了當代工藝美術的整體設計水平,簡化了作品的制作過程,計算機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當代工藝美術持續發展的機遇,

面對國內外各種藝術思潮的涌現,當代工藝美術設計人員應當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自身在創作過程中對于技術、知識能力的有效創新,將當代工藝美術設計與信息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提高當代工藝美術的作品質量。

3 結語

從我國當前情況看,工藝美術的文化保護和產業發展再次受到重視。就此而言,農村傳統手工藝已不只是代代傳習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投射著古老文化的智慧之光,也不只是新的經濟形勢下,增收致富、惠益民生的經濟項目,而是一個關聯著文化、經濟與鄉土社會發展的重要的著力點。認識和發掘工藝美術的價值,實現工藝美術的振興,具有重要意義,應受到教育、文化、立法、經濟等各領域的重視,使中華文化傳承光大。我國的經濟發展很快,這促進了當代工藝美術設計水平的提升。但是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眼光有著較大變化,而且對精神文化也有著不同的追求,所以,在工藝美術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增加創造性,要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這樣才能提高設計作品的時代感。傳承,這可以是工藝品更具文化內涵。無論拓展中國設計發展的廣度與深度,還是實現文化的自覺傳承,都離不開對本土造物根脈的把握。

參考文獻

[1] 黃寶慶.促進當代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J]. 學術評論,2015,01:55-61.

篇3

關鍵詞:20世紀早期;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羅斯金;中國;傳播;影響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識碼:A

英國藝術與手工藝運動(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指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20年代,在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藝術思想影響下,主要由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倡導發展起來的一場旨在反對工業化大生產、復興中世紀哥特式手工藝等現代設計和社會改革運動。在羅斯金和莫里斯等藝術設計思想影響下,以克萊恩(Walter Crane,1845—1915)等人為首于1887年在倫敦成立了“藝術與手工藝展覽協會”(Arts &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并從1888年起先后在英國舉辦了多次工藝品展覽活動。之后,該協會名聲逐漸被藝術設計界熟知和認可,其他地區的藝術家、設計師也效仿該協會而成立了類似的組織。從此,藝術與手工藝運動逐漸流行開來,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現代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在中國傳播的文獻考述

20世紀早期,英國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先后通過不少中國藝術家、設計師和文化藝術學者的著作、譯著和文章等方式直接介紹到了中國。較早介紹的是李叔同,之后至1949年之前的30多年間,昔塵、黃懺華、魯迅和陳之佛等人也直接或間接地介紹了羅斯金、莫里斯和英國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思想等。此選代表性的例子列表如下:

除上表中列舉的文獻與介紹的基本內容外,尚有劉海粟、林文錚、張道藩、徐朗西、趙世銘譯、林風眠等人在著作、譯文和文章中,不同程度地提到了拉斯金、拉斐爾前派。特別是劉思訓譯的《羅斯金的藝術論》②直接介紹了拉斯金的思想與藝術觀念等,這對英國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起到了補充作用。

二、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對中國現代設計的影響③

篇4

[關鍵詞]傳統工藝美術 經營模式 創意經濟 體驗式經濟

在《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中,所謂傳統工藝美術是指百年以上、技藝精湛、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采用天然原材料進行制作,并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手工藝品和技藝。傳統工藝美術主要體現在手工藝性強、藝術特征明顯的傳統工藝品中。就山西而言,從南至北有運城絨繡、新絳云雕漆器、稷山螺鈿漆器、侯馬皮影、曲沃葫蘆工藝、平陽木版年畫、上黨堆錦、平遙推光漆器、平定刻花瓷、和順牽繡、五臺山澄泥硯、應縣木塔、廣靈剪紙、大同煤雕等,可謂數不勝數。山西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傳統工藝美術品極具地域特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技術內容,但在其產品開發與經營模式上卻呈現單一的經營模式,基本是自給自足或者依托于旅游市場來推廣,與其數不勝數的種類和精美絕倫的制作工藝嚴重不符,本文現就此種情況做如下探討。

一、山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的設計與開發

1.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特色,開發有市場需求的旅游工藝品。

事實證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特征越明顯,其藝術價值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受到市場的青睞。在山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經營模式中,應以市場需求為主,設計開發富有地方性的工藝美術品、適應不斷發展的新市場需求的旅游工藝品。

2.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提高其使用的功能。

在傳統工藝美術品的設計中,首先要提高傳統工藝品的使用功能,不能一味地追求裝飾效果,成為只用于收藏的古董;其次是利用現代工藝技術和材料,提高傳統工藝美術品的質量和性能,才能更好地占有市場;另外,工藝美術品也應有等級上的區別,有作為高檔禮品或收藏之用的,也有大眾消費的旅游紀念品,或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生活實用品,如靠墊、杯墊、U盤等。

3.依托知名旅游資源,打造旅游工藝品品牌。

在設計與開發中,應充分利用自己的知名旅游資源,結合山西各色傳統工藝美術品來打造知名的旅游工藝品品牌。一旦擁有強勢品牌,工藝品的知名度就隨之提高,對消費者來說,即使價格略高于同類產品,也樂于解囊。因為,品質優良的旅游工藝品能夠切實地滿足旅游者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要,也能獲得購買著名品牌帶來的心理滿足。

二、山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經營模式探索

在傳統工藝美術品的設計與開發基礎上,要體現出一系列多元化的經營模式來打破原來的單一性模式,這是山西省政府在“十二五”規劃報告中,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尤其是作為與文化、旅游產業緊密相連的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的重中之重。現就個人針對山西傳統工藝美術的經營模式做一些初步的探討。

1.傳統工藝美術品與旅游產品相結合,走山西傳統工藝美術的特色之路。

在山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經營模式中,要站在統籌發展的高度來看問題,把傳統工藝美術品真正融入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設計中,設計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藝品,走有山西傳統工藝美術特色的路線,這才是真正改變目前山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經營模式單一化現狀的首要條件。

2.加大傳統工藝美術品的宣傳力度,定期舉辦旅游工藝美術品交易大會。

山西省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作為與文化、旅游產業相關的傳統工藝美術,遇到難得的發展機遇。此前舉辦的兩屆文化產業博覽會,均為山西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使更多本土的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得以推廣,并獲得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3.加大對傳統工藝美術品和旅游工藝品在包裝設計方面的創新力度,提高商品本身的價值和品位。

在現代商品同質化的背景下,傳統工藝美術品和旅游工藝品的包裝設計被提到首要的位置,商品的包裝設計不僅限于保護產品、宣傳產品這兩大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在山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經營模式中,加大對旅游工藝品的包裝與裝潢設計,是提高商品本身價值和品位的一條重要途徑。

4.在省內主要旅游景區,實行旅游工藝品的品牌經營模式,將其與景區的游覽項目相結合。

在創意經濟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在打造知名旅游工藝品品牌的同時,應充分結合本土旅游資源進行。素有“地上博物館”之稱的山西省,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實行旅游工藝品的品牌經營模式,使旅游與購物相結合。

5.在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經營模式中,加入體驗式的互動活動。

以山西傳統工藝美術品為道具,依托山西豐富的旅游資源來創造一種新的模式,即體驗式經營模式,其突破了長期以靜態形式存在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的陳列方式,注重消費者與商品的互動,創造一種讓旅游者或消費者值得回憶的活動。如,平遙作為晉商的發源地,依托晉商文化和作為世界遺產之一的平遙古城這一旅游資源,打造《又見平遙》這一情景劇,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平遙古城內品種繁多、琳瑯滿目的特色旅游工藝品隨之熱銷。再如,武鄉縣作為山西的革命老區,利用太行山風景區打造八路軍“情景式”“體驗式”的旅游項目,獲得軍事愛好者和各戶外拓展組織的一致好評。

三、結語

篇5

【關鍵詞】設計史教材 編撰體例 編撰方式 編撰內容

一、問題緣起、界定與研究意義

設計史課程是我國高校各類藝術設計專業指定的必修基礎理論課,它對于藝術設計學科的各個專業方向而言是重要的知識背景,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抓好教材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要上好這門課,選好教材十分重要。

然而,隨著藝術設計學科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出現了設計史教材編撰多管齊下的局面,教材的編撰問題亦日益凸顯。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三種狀況:第一,原有的工藝美術史作為專業理論的調整,著重挖掘曾經被忽視的內容,突出工藝規范與工藝加工的內容;第二,把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對應不同的歷史階段,只注重西方設計史而忽略了中國設計史,將設計史視為一種完全工業化之后形成的學科歷史;第三,各類院校設計史教材選擇的基礎知識體系未經嚴格慎選,總的說來以通史型教學為主,部分高校稍涉門類史、斷代史的教學。這些狀況具體到各高校開設的設計史課程,更是名稱不一、內容不一、教材體例不一等。①由此可見,將上述狀況列舉出來,很能說明設計史教材編撰探討的意義和價值。從正式出版的現有教材來看,設計史教材的編撰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便是論題探討的緣起。

本論題主要界定兩點:

第一,隨著學科設置的不斷擴展,設計史教材使用的名稱不一,包括中外工藝美術史、中外設計史,以及諸多直接產生于我國從工藝美術到設計藝術觀念變革背景中的設計門類史,如工業設計史、室內設計史、平面設計史等。這里為了論述的方便,統稱設計史,并分成三類:通史、門類史、斷代史。在本文討論中,以通史型教學的設計史教材編撰為主。

就設計史教材而言,由于設計藝術與工藝美術是一個有機體的不同階段的產物,研究設計史教材編撰,必然離不開對工藝美術史教材編撰的研究,由此把工藝美術史的教材編撰納入設計史教材編撰研究的范圍。本文研究的為設計史教材1960—2012年間文獻綜述編撰的發展,在此領域中,諸多專家學者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囿于篇幅,同時也為突出重點,筆者選擇有代表性的設計史教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文所討論的教材主要是指狹義的教材概念,是指教科書。

本文通過對20世紀60年代以來設計史教材的搜集、整理、分析,通過對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從而對設計史教材發展脈絡進行歸納,有如下幾點現實意義:

1.選題的針對性。關注設計史的研究現狀,是近年來設計史學界持續關注的研究課題,但關注設計史教材的編撰卻鮮有深度研究。通過梳理可幫助我們理解高校設計史教材的面貌,尤其是教材內容的革新、充實、推展,這也是對設計史教材資料留存的一項重要補充。同時,筆者力圖依據高校設計史教材編撰的事實來揭示問題、分析問題,將呈現出來的主要問題,切入到相應的編撰案例之中加以論述,對下一步的教材編撰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2.設計史教材內容及知識結構的針對性。文章通過研究,以期探尋適合分層次教學的適用版本編撰體例。

3.為設計史教學實踐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文對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設計史教材編撰問題進行思考,具有較強的現實性。

二、論題的研究現狀

基于論題的資料論述比較零散,筆者把查閱的資料(包括直接或間接的論述資料)分為四類:

其一,是涉及具體教學內容選取的討論。劉汝醴于1985年明確提出“關于海外的工藝珍奇,我們應該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拿將過來,為我所容,為我所用”。②田自秉于1988年提出“……我們還應該把研究的范圍拓得更寬一些,不僅需要有工藝美術通史、專題史,更應該有各種斷代史尤其是對于近現代工藝美術史的研究……”③張孟常于1996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器以載道——中國工藝美術史分期研究》,論及早期五個教本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在課程內容上的革新、充實、推展。諸葛鎧于1998年指出:“從工藝美術的范圍和內容上,工藝美術史都應該得到補充,可用新的觀念寫工藝美術史。”④ 高豐于2000年指出:“許多藝術設計院校在講授這門課程時,或只講西方現代設計史,或還沿用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教材,容易給學生造成誤解。就此,探討中國藝術設計史與中國工藝美術史的區別……”⑤趙農于2001年就“藝術設計史論與工藝美術史論的本質區別等幾個問題產生了明確認識”⑥ 。2007年底,在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召開了“設計與中國設計史研究年會”,其中錢鳳根的《世界設計史的中國設計史板塊構建》、杭間的《中國的工藝史與設計史》、諸葛鎧的《關于中國設計史學術定位的思考》、荊雷的《以系統論的方法來研究并從事設計史教育》等文章,其內容都與設計史有關,并從教學資料的搜集、教學內容的選取等層面,或直接或間接地涉及設計史教材內容。2008年,李硯祖指出:“……設計史的研究同樣應在文化研究的平臺上構筑起自己的體系……重寫設計史需要考慮這些問題。”⑦ 這些文論給予本文很大的啟發。

篇6

隨著當今世界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帶有民族文化氣息的傳統工藝美術文化被更多的人提到了繼承和保護的日程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成為響徹大街小巷的口號。在歷史長河中,深厚的文化底蘊奔流在悠久的時光中。從藝術的分類來看,傳統工藝美術的范疇非常廣,對建筑設計、服裝服飾等都有所涉及。這些元素,單拿出任何一個都是傳統藝術留給人們的文化瑰寶,帶給人們深遠的余味,足以讓觀賞者有“繞梁三日”的深切感受。傳統工藝美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門類中的民間美術與傳統手工技藝,是一種活態的歷史文化資源。從現代創意方面來講,它是一種迎合現代社會發展所產生的精神實踐,是面對當今消費市場的創意產業鏈條。由此可見,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的高度結合是現代藝術設計領域必須面對的課題。

1.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的發展和傳承

需要規范由于市場經濟的推動,廣闊的消費市場使傳統工藝美術得到了優化升級和高效利用。但從工藝美術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它的適應能力大大提高,卻仍然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和完善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以及政策環境、法律規范的保障。由于經濟利益的推動,一些人忽視了工藝美術作品的質量問題,打著“創新”的名號進行劣質的模仿,對傳統工藝的形象和價值產生了負面影響。如,在天津楊柳青年畫的正品門店銷售中,一張2開純手工繪制的傳統年畫價值為800~3000元,而部分假冒偽劣產品只要50~200元。其實,傳統的年畫需要制作人員進行長達數十道工序的手工繪制和加工。有些商家利用印刷的方法,仿制出外觀與正品極其相似的復制品,降低價格,嚴重打擊了傳統工藝美術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即使有一些新穎、具有實踐性的設計理念也沒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做好市場調配,長此以往,不規范的工藝市場會降低產品質量。因此,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待增強。

2.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的市場定位不明

晰人們常說“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指的是在創作工藝美術產品時,相關的設計需要呈現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的驚艷創意。創作人員通過大膽創新,帶給人視覺沖擊力和設計美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工藝美術的發展和傳承需要更加貼近生活。傳統工藝美術的消費市場有著重要的發展特點。傳統工藝美術普遍符合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大眾審美,對消費層次的區別并不明顯。但是,長久不更新的產品會讓人們產生乏味的感覺,固守陳規就不能更好地擴大消費市場。為了加強傳統工藝美術的創新,應該對工藝美術產品進行現代化的創意、升級和研發,以便迎合地區差異、文化差異所造成供求關系的變化。

3.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設計

結合的人才培養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工藝美術,需要對該項目的人才進行大規模的培養。從傳統工藝美術的大趨勢上看,由于小作坊、家族式的創造規模所限,很多項技藝在一代代口口相傳中流失。很多年輕人也看到了這樣的情況,想參與到傳統工藝的隊伍中卻又無門可循。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藝術類人才,是傳統美術工藝與現代創意設計的絕佳結合。對設計創意類人才的培養需要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年輕人思想活躍,個性獨特,想法新穎,掌握了現代科技和產業知識,是建筑設計、服裝設計、工藝品設計的領頭軍。現代創意的價值在于其并非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建立在深厚理論基礎上的創新。加強創意設計的人才培養需要系統性的規范。

二、加強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結合的相關策略

為了使傳統工藝的運用能夠更加廣泛,要組建相關設計文化創意產業。從根本上說,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我國著力發展的高端產業,也為中國的傳統工藝美術行業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了加強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的相關結合,可以從模式改革、技術創意、人才強化幾方面進行改革。

1.規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融合的措施

在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的過程中,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大傳統工藝產品的科技含量。廣大相關工作者要積極主動地引導企業產品的研發與設計,從而不斷改進產品的適應范圍。規范傳統工藝美術的生產和設計,不僅能夠促使企業進行積極主動的產品研發,還可以利用先進的科技占領市場的銷售份額。企業在提高自身產品質量的同時可加大生產力度,對于保護和繼承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文化知識產權,形成嚴謹的市場規范非常必要。如,在蘇繡的生產中,手工的繡品固然受到大眾歡迎,但是相對高額的造價、較長的生產周期使其漸漸無法滿足注重效率的現代社會的需求。在一些大型的蘇繡生產廠家,廠方應用了大型機械和計算機操作程序,對產品的前期設計、配色、配圖、配線進行機械操作。這樣一方面大大節省了前期不必要的人工費用,另一方面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情況下加快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只有對產品自身進行深刻認識,才能對市場具有精準的定位。

2.豐富傳統工藝美術的創意文化基因

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創意的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傳統工藝品的創意,為現代設計、工藝跨界的創意提供了更廣闊的方向。如,將手工生產的方式方法擴大,從而符合不斷發展的現代生產和營銷的個性化風格,不斷滿足現代人對文化和藝術享受的各項要求。在這樣的設計和改革中,還可以參考國內外系列傳統工藝美術的案例,如朝鮮族繪畫、日本的陶俑等。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我國著力發展的高端產業,也為中國的傳統工藝美術行業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了豐富傳統工藝美術的創意基因,對材料的選擇應該適當改進。如,廣州的牙雕原本是用珍貴的象牙雕刻,可是象牙在我國禁止銷售,廣州牙雕藝人改變了雕刻材料,使用質地較為相似的動物骨頭,一方面解決了材料來源的問題,另一方面逐步提升了這一傳統工藝的表現力,在這個基礎上創造出了不同款式的雕刻產品,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融入現代創意豐富了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氛圍,使工藝美術內部之間的交流和跨界更加融洽。

3.培養扎實的專業復合型人才

當今,人才的培養是發展傳統工藝美術的重中之重。為了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對人才的培養要提到工作日程上。傳統工藝美術人才的培養需要政府、學校的共同努力,從而形成濃厚的設計氛圍。培養扎實的專業復合型人才更需要建立精簡的教育項目,相關教育部門和機構應該出臺一些政策和措施,以應對市場的人才需求。

三、對傳統工藝美術融合時代創新的幾點啟示

1.堅持進行適當的手工原創傳統

工藝美術本質上是人們生活生產實踐的產物,起到了美化生活的作用。一方面,傳統工藝美術是生活的必需品,起到了生活工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這些實踐物品也具有強大的裝飾作用,為裝飾家庭環境提供了良好的輔助。傳統工藝品要具有產品的文化性、歷史性和情感性。傳統文化的手工特點決定了它的獨特性、創造性,同時它兼具了地域特點和人文特點。在普及機械化制造的今天,傳統手工業被逐漸替代,手工創作的溫情也逐漸消失。為了保護手工原創的設計,在時展的歷程中,創作者應該不斷加強創新,堅持適度的手工原創,守護手工藝術的獨特發展,使其散發特有的魅力。

2.將傳統工藝美術設計

融入日常生活將傳統工藝美術融入生活,并進行有效的創造,才能保持原有的意味。在對傳統工藝美術進行創意發展的過程中,把握企業改革和創新的度非常重要,不能背離傳統文化的本質精髓,從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上進行顛覆。創作者應取長補短,創造出適應現代生活的藝術之美。工藝美術是一門綜合類造型藝術,將傳統工藝美術設計融入生活需要遵循藝術的發展規律,充分重視材料應用和技術創新。尤其是一些現代風格濃厚的家具設計、室內設計,要不斷融入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運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進行各種樣式的創新。一些本土的工藝美術加工機構在自身的藝術轉型中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浙江黃巖工藝美術,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逐步實現了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的高效結合。這種“1+1>2”的絕佳融合實現了文化元素的多項互補,在提倡中國優秀的傳統手工藝的同時,重視產品的時尚發展和創新。在項目研發中,傳統工藝美術需要運用精巧的工藝技術征服大眾,用現代的設計美感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在這樣的項目發展中,轉型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如,山東絹人的制作中不乏繁瑣復雜的工藝過程,為了實現絹人玩偶的規范生產,相關責任人對絹人的制作進行了現代化經營。在模型初始階段,進行流水化作業,在鑲嵌掐絲等工藝上去繁就簡,轉變成更符合現代化審美的生產。為了使傳統工藝美術產品得到繼承和發揚,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全面掌握,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發展的大舞臺。

四、總結

篇7

[關鍵詞]美術 界定 特點 題材

一、關于美術的界定

美術一詞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歐洲,泛指一切創造性的、能夠帶來美感的藝術品種。中國在“前后較為普遍地使用這一概念。羅丹曾把造型藝術與文學做了區別認識,但仍然沒有把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囊括在內。他曾說,文學所寫出的場面由于自身的連續而更加有力,而且因為自身是促進情節發展的組織部分而才具有價值。對于造型藝術則不同——這種藝術只能表現一定行為的一定階段。(造型)藝術家表現的是故事的一部分,但應該假定這個故事的其他部分都知道,它的作品要靠文學家的作品來支持;如果這個作品能被先后的事實說明,這樣才能獲得它完全的意義。藝術確能啟發思想與美夢,而不必求助于文學,用不著去描繪詩中的景象,只要把非常明顯而不加省略的象征借用過來就夠了。同文學的區別與聯系當然是就繪畫和雕塑而言的,突出的是審美意義而毫無實用意義。

相對而論,美術是把各種能用來塑造視覺形象的物質材料作為手段,從而在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內創造出靜態的可視對象,以滿足人們審美需要或帶實用性審美需要的一種造型藝術。

二、美術的特點

在一切美術作品里,本質的東西是成立與形成的。基于這種見解,美術界曾在80年代初提出“藝術作品形式決定內容”的觀點,理由是,作品形式是實實在在物質的東西,所以,美術的本質憑借著特定的形式而存在也是有道理的。

1、用線、色、形塑造具體的視覺形象是美術的基本特點。印象派畫家雷諾阿發自內心地呼喚:“我要一種響亮的紅色,響得像鐘一樣……我看見一個模特兒,那里有無數小點的顏色;我必須尋找那種使肉體在我的畫布上活現的和顫動的顏色。現在他們要解釋每一件事;但是如果他們能解釋一幅畫的話,這幅畫就不是‘藝術’了”。雷諾阿的早期作品十分注意“戶外的光在形體上的斑點和瞬間印象”,從而用特有的造型方式“分解了形體”。后期,他又開始注意線條與結構,認為不應當為了光兒忘了結構。在雷諾阿去逝那一年出生的中國當代畫家吳冠中,80年代初提出應當加強對美術形式規律的研究,強調“如何‘敏銳地捕捉住對象的美’,如何到生活中‘采形’,如何‘分析并掌握構成其美感的形式因素’,如何研究視覺形式‘豐富形式積累’,以為某一內容,某一構圖要求起形象主角的大作用’,”是畫家們的首要任務。總之,要著重研究的是構成視覺形式的一切物質手段。因為這是美術最鮮明、最基本、最實質性的特點。

2、以點代面、以靜寓動、以形傳神是美術的有一個特點。以點代面的“點”是從時間角度考慮的,美術不像音樂那樣是在無數個時間點的連續中展示作品內容,而僅僅是一個時間點的凝固,歷史連續性的。以點代面,須以靜寓動,即在靜態的視覺形象中蘊含著神采飛動的精神世界。以形傳神是最難的,因為即使有生動之狀,亦未必有神韻之氣。

3、悅目與賞心的辨證。在美術創作的多種狀況下,有的作品具有突出的形式美的價值,使人在欣賞形式美的同時去把握作品的內容美。如某些裝飾繪畫就是這樣。但有的作品形式美的特點不顯著,卻對人有強烈的震動,發人深省,耐人尋味。由此可見,美術的目的不僅是悅目,更重要的是賞心,二者兼備則更為完美。

概括美術的特點,還是側重了繪畫和雕塑,對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兼顧不足,只有在體裁分述中彌補了。所以,言美術之特點也是相對的。

三、美術的體裁

美術體裁的劃分似乎沒有太大的爭議。把創作手段與創作目的相結合,就成了劃分美術體裁的標準,美術為此分為四種體裁:繪畫、雕塑、建筑美術、工藝美術。

1、繪畫是用色彩、線條把客觀實際存在的或是想象中的物體形象描繪在紙、布或其他底子上的造型藝術,屬于在二維空間里的創造。

2、雕塑是把木、石、泥、金屬、石膏等固態的物質材料作為藝術手段來創造三維空間中存在的立體形象的造型藝術。

3、從造型藝術的美學意義來說,建筑作為客體從它產生之日起就具有觀賞性,具有創造性和賞心悅目這兩個隸屬與美術的特點。

4、工藝美術又稱實用美術,是既能滿足人的現實物質需要又能滿足人的審美心理需要的造型藝術。隊伍龐大,成員眾多,凡事既與人的物質生活相關聯,又能令人賞心悅目、產生審美感受的美術作品,都屬于工藝美術。

實用美術畢竟是美術的一個樣式,美術則是藝術的一個種類。重申:藝術不能做金錢的附庸!要建樹實用美術的美學品格,情感、意境與創新是不可淡忘的,如此美術才會有耐人尋味的魅力。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工藝美術;現代學徒制;教育實踐

近些年,工藝美術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工藝美術產業銷售總額呈明顯上升趨勢。再加上國家不斷提高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逐漸提升。這些都促使我國重視工藝美術教育,開設設計專業的院校普遍開設工藝美術課程。本文分析工藝美術教育中在傳統學徒制基礎上融入現代學徒制的措施。

一、工藝美術教學現狀

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開展工藝美術專業教學對院校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高等院校專業教育規模化、系統化發展時間較短,而且許多院校的前身都是中職院校,在師資配備、教學環境、課程設置、教學條件及教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學體系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從專業角度分析,在教學中,工藝美術主要偏向于理論教學,但專業技術教育其實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應用技能的培訓,與普通的高等教育還存在很大區別。但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工藝美術專業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和方式上缺乏創新,同時,培訓項目也缺乏一定的針對性,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學生差異化和個性化發展的需求,而且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內容的學習都只停留在表面,對提高學生工藝美術技能沒有實際幫助。

二、現代學徒制的作用

(一)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很多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就是沒有有效的反饋與溝通機制。而現代學徒制中學生與師傅同處一個空間,面對著具體問題,一旦有疑問就可以及時詢問師傅,而師傅也可以結合具體事物分析,解決學生疑惑,激發其興趣。

(二)實現因材施教

實現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徑就是現代學徒制。日常生產實踐中師傅與學生間存在緊密聯系。師傅都是結合具體事物與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這種一對一的模式不但可以讓師傅了解學生的情況,還可以結合學生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

(三)優化學習方法

現代學徒制直接打破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寬廣的學習平臺。學校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缺乏實踐操作,囫圇吞下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師教學模式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難以發散學生思維,學生只能被動跟隨。現代學徒制教育則強調實踐,從不同角度提高質量,學生進行多方面思考與學習。

三、工藝美術教學中現代學徒制的教育實踐

(一)優化實踐考核體系

改革傳統考試形式增加實踐技能考核的比例,促進學生實踐操作水平的提高。傳統教學模式中只在期末考試考核學生實踐技能,且比例僅為總成績的40%;現在依據學校情況將技能考核定位為每月一次,專業技能大賽每年舉行一次,并將技能成績作為單獨的考核指標。考核方式僅采用單人實際操作,使學生具有學習動力與目標,奠定基礎方便后期技能考試及崗位需求。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集中訓練專業技能,避免傳統學習松散、不到考試不著急的情況。考試形式改革后,教師也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知識掌握與技能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與優化,及時糾正操作中不規范的行為。

(二)運轉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簽訂協議,明確各自權利義務及責任;學校與企業都是教育的主體;學生身份具有雙重性,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則是學徒;校企共同管理,接受雙課程學習;考核由學校與企業分別進行,實際中根據校企實際情況適當調整。1.雙身份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聯合宣傳與招生。招生就是招工,這意味著學生都有兩重身份。通過企業面試后錄取并簽訂“預備員工協議”,此時學生具有預備員工的身份,而通過學校單招入校后獲得學生身份,這樣就同時具有預備員工與學生身份。2.雙體系特點。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具有兩套課程體系,學校與企業各有一套教育體系。但兩者教育理念存在差別,因此側重點也不同,學校重視理論、企業重視實踐。現代學徒制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因此學校與企業要建立相互融合的培養體系。3.雙標準體系。學生要分別滿足學校、企業的考核標準。學生落實學歷考試,企業則實施技能考核。學歷考試以學分的方式進行,分為三個級別,即銅級、銀級、金級三個級別的評價體系。制定雙標準評價體系,使培養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社會需求。通過這些方法培養出實踐與理論同樣具備的高素質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高行業水準,促進工藝美術行業進步。綜上所述,工藝美術教學中引入現代學徒制,推進企業與學校師資隊伍的融合,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方式,促進工藝美術教育質量的提高。工藝美術專業教學中應用現代學徒制,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形成正確價值觀與職業觀,緊密結合專業學習、自我發展及社會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推動工藝美術行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麗琴,左新民.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隱存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17):112.

[2]胡涓華.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的實踐探索:以南通開放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6):78.

篇9

1工藝美術的價值構成

在中國,工藝美術作為專用概念的成立和使用開始于本世紀初葉,這是一個由“工藝”和“美術”組成的復合詞。工藝美術不是一種純藝術現象,它首先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將技術和藝術審美融合,通過技術完成藝術審美的表達,工藝技法是其區別于其他美術門類的最主要特征。在我國工藝美術發展史上經歷過多次的跌宕起伏,幸運的是,建國初期我國為了外匯的需求將工藝美術產品作為重要的出口商品,很好地保留了各類樣式的工藝美術品種,也為當下傳承提供了很好地依據和基礎。但是隨著改革開放,資訊時代、消費行為的改變,全球化網絡的趨勢影響了工藝美術品的發展,最主要的表現在于傳統的工藝美術樣式和審美無法滿足當下的時代需求。值得思考的是臺灣地區、韓國、日本文化創意產業的興隆,似乎能夠為工藝美術提供一條發展之路,以文創產品為導向,引入工藝美術元素和內涵。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工藝美術品的價值,從古至今為宮廷帝王、貴族階層服務的工藝美術品相對偏重于審美趣味,把玩和擺放欣賞是主要功能,而日常百姓生活中的工藝美術品在強調實用和使用的同時,兼顧造型審美。工藝技法的獨具創新體現了作品內涵,審美行為通過看、玩、使用,持續的發生審美過程。與所有其他美術創作一樣,內涵和形式這兩個基本元素是相輔相成的,只不過工藝美術中內涵的體現對材料的依賴性更強,比如一塊玉器雕刻作品,材料本身的語言、雕刻的工藝技法、造型和材料的匹配度、圖案和樣式的和諧度都會對最終內涵的物化呈現產生影響。雖然工藝美術品可以成為商品,但某些情況下價值并非等同于價格。工序復雜費時費力的工種,如景泰藍工藝、或者漆藝,很可能因為樣式或造型的保守造成商品市場上價格的低下。因此判斷工藝美術品的價值一定要在限定的前提條件下進行,不能混淆商業價格和藝術價值。

2手工藝的人文體現

手工藝的口傳教授和長久的實踐體驗積累的非物質經驗長久以來是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的關鍵。曾經主張“工業立國”的日本,直到今天仍保存著眾多的“手藝”。技術與人文的博弈是現代社會一個長期存在的現實難題,也許二者之間的關系用“科技是發動機,人文是方向盤”這句話來概括不無道理。與工廠追求統一、標準、不需要性格的一致性不同,手工活能夠讓經手的每件東西都有不同的性格。材料原本就不同,手工藝的精髓就是讓這些材料的性格能夠更好的通過特定的樣式顯現出來。“手工業活躍的時代,是一個制作人和使用人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下,沒有絲毫虛偽的年代。社會的變遷,勢必要使一些東西消失,又使一些東西出現,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慣性。但是,作為我們,更應該保持的恰恰就是從前那個時代里人們曾近珍重的那種待人的“真誠”。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曾說過“手工藝是人類生存的技能,由于百多年來工業化的普及,共性代替了個性,致使許多手藝丟失,十分可惜”。工藝美術的傳承不是對工藝技法的簡單復制或克隆,它應該是建立在人文內涵上的技藝闡釋,不同時代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價值認定,工藝美術手工技藝的這些特性從根本上與理工科的參數化技術劃分開。當下一些熱門的工藝美術品種,如玉雕除了原材料的價值外,是否大師手工雕刻也是其價格的重要指標。高檔玉石材料的稀缺性和唯一性限制了其加工手段無法通過標準化的機器設備大生產完成,但玉雕工具中從開料到雕刻大部分流程都是由人操作機器設備完成的,從本質上來講也是手工藝,與使用機器進行大規模批產性質完全不同。在整個加工制作過程中,手工藝的人文內涵并沒有因為工具的進步而丟失,相反由于工具的升級,創作加工效率大大提高,無形中篩選淘汰了一部分原始、不符合時代特征的工藝流程,對精髓部分是種洗煉。

3機器加工的優越性

根據上文所述,機器加工的優勢不容置疑,高效、精確、標準的加工方式降低了工藝美術創作的材料耗損及報廢率。雖然從人文層面思考,標準化會去除“個性”,但從宏觀上來看,機器設備和錘子、榔頭、刀片一樣,都是加工工具,只不過對人的依賴性比重降低而已,即使最智能最先進的加工設備,仍然需要依靠人去完成部分操作,從這個層面理解,機器設備是人的智能助手,人可以通過干涉它的運作來達到對“個性”的主觀保留。工業革命在人類制造史上是個里程碑,解放了雙手的同時促使人們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內涵的創造和賦予上。雖然工業大生產制造的大量以成本控制為要素的生活產品,并且隨著技術的革新,以往手工做的工藝美術產品也可以被機器大生產批產,但背后仍然是人的因素。我們不能否認歷史發展,技術更新,產業升級,互聯網數字時代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對精神審美的要求也隨之改變。作為能夠反映時代特征的重要信息———“工具”越來越智能化、電子化、數字化,工藝美術產品的設計開發到制作離不開工具,在使用現代工具的時候,促使工藝美術品樣式和內涵的被動改變,從而符合當下的時代需求。對于那些反對機器,尤其是高科技設備介入工藝美術創作的想法,是對傳統的抱殘守缺,完全不顧時代的發展,打著傳承的旗號拒絕時代變遷,束縛工藝美術的發展。

4商品化帶來的問題

市場的投機行為和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對工藝美術品價值取向的扭曲。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商品化過程中,“手工藝”被當成宣傳的賣點,為了凸顯其價值,用“機器生產”作為反面映襯。富豪們從西裝革履到中裝布鞋的轉變引出了文化身份,為了展示這個身份,所有可以用到的工藝美術元素都穿戴上身,玉器和佛珠的熱火是強有力的證明,走在路上細細觀察來往行人,穿戴此類配飾的不在少數。為了告訴他人自己是有文化內涵的身份,玉器和佛珠成為了文化象征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市場總是趨于新題材的挖掘和翻炒,從材料的稀缺、產地的不同、雕工或加工工藝的優劣來劃分其價值,從而確定其價格。為什么市場會選用這些外在的標準,因為他們可以量化,可以有標準,甚至為了區分而人為的制定判斷標準,最終忽略了工藝美術本身內涵價值的探討,因為無法有效的形成統一標準,無法定價,使得工藝美術品審美體驗在商品化的過程中變得單一和膚淺。歸根結底為什么手工藝和機器加工容易被對立起來討論就出自上述原因,只關注可以量化的部分。

5結語

篇10

關鍵詞:美術攝影;數字技術;科學;數碼;工藝品;美術創作

傳統的工藝美術是我國的分物質文化遺產,給現階段年輕人帶來的就是傳統的攝影方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工藝美術攝影逐漸與新時代的進步拉開了距離,與現階段年輕人所追求的藝術品質和攝影技術都產生了分歧和變化,這就是傳統的工藝美術逐漸下滑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使得美術攝影得到應有的發展,就有極力的更新現有的美術技術,引入新的技術手段和攝影方式,在保證傳統的優秀內容和形式風格下,使用最實用和最形象化的手段和工具。攝影技術和藝術在工藝美術品的創作和生產中,長期以來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完全的形成了“工藝美術攝影”的模式,本文就從兩個角度來闡述工藝美術攝影的特質和任務,以及工藝美術和攝影之間的關系及聯系。

一、攝影直接為工藝美術創作提供原稿和素材

(一)攝影為工藝美術提供直接的原稿

工藝美術攝影可以有效的為各種優秀的工藝作品帶了更多的創作原稿,無論是繡球還是工藝制成品等都需要美術攝影的存在,這些都是在數碼技術和二維空間等進行加工創咋,從而將最好的藝術作品展示到工藝創作中去,實現攝影工藝美術的之間聯系。提供原稿是工藝美術的直接創造基礎,無論靜物還是動物都能在工藝品上展示出最高的標準和表象,同時,攝影作品對工藝品還有直接的定型作用,通過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都有決定性的作用,而且還包括創作過程中的全部美學意義上的各種原因,都有攝影作品來決定。但是,在制作工藝品的同時不能簡單的依靠人類的制作和描述,相反來看,制作人員在面對工藝品的同時也能更大限度的表現創作的原動力,通過想象空間和思維能力來高質量的定位工藝品的標準。

所以說,通常我們所見到的部分工藝品也是通過對人物肖像的轉化來進行的,通過再創造所形成的刺繡工藝品,這種轉換方式為工藝品又添加了新的色彩和想象力,使得整體的工藝品呈現出了更高的標準和價值。

(二)攝影為工藝美術提供創作的素材

現如今,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無論是科技還是生活都離不開數碼技術的存在,攝影技術也不例外。更多的新時代工藝美術設計者,有時通過在外界進行取景,通過數碼相機拍下自己心儀的素材,從而為自己的創作提供更多的可利用標準,這種方式不僅代表著時代的象征,更是時尚潮流下的創作手段。當然,手繪依然是工藝創作的基礎,但是,數碼攝影提供的素材具有很多的優點,他們采集范圍廣,視角廣闊,同時記錄速度很快,是最為直接表現物體的最佳方式。這就是我們采用數字時代攝影來參與工藝美術創作的最佳原因。

當然,攝影是主要的取材方式,但是后期的制作和設計也同時很重要。一個藝術創作不僅要有好的素材靈感,更需要對其后期的處理和設計,這樣才能達到更高標準的藝術水平。

因此,無論是攝影隊工藝美術制作提供的原稿還是素材,都是事先工藝美術與攝影的最佳結合方式,都是為了繁榮工藝美術的創作和生產,從而有效的發展和開拓工藝美術的新領域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和意義。

二、工藝美術作品攝影

工藝美術攝影作品是一項很嚴肅且專業較強的工作,在攝影工作中要及時的注意對物體的拍攝,通常是對靜物的攝影,這是攝影工作中的最基本工作,相對來說也比較有難度。對靜物的拍攝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功底而且還需要豐富的經驗能力,同時也需要具備高能力的鑒賞性和審美能力,從而才能保證工藝美術作品攝影的標準性。

工藝作品的美術作品,就是為了能完美的展示其內涵和表現形式,所以說,拍攝的工作就是一個工藝品形式的創作過程。在實際的工作中,就要攝影師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耐心,才能夠將眾多不同品種的工藝美術作品的內在精神和文化特質,外在造型以及質感色彩等諸多表現力要素反映出來。

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專業的工藝美術攝影師,就需要我們在進行美術鑒賞的同時,對每一個工藝品進行拍攝和斟酌,通過對作品來進行角度和取景等方面的取材,從而能抓住整個場景的協調和控制。所以,本文就針對工藝美術攝影的技術和技巧問題來進行描繪,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工藝美術品由于品種繁多,用料各異,形式多樣,因此在拍攝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困難,僅據筆者幾十年的專業體會,拍攝難度較大的是漆器類,金屬類以及精致玻璃類的工藝品,非常認真對待,區別不同情況,以特殊手法進行拍攝不可。

三、工藝美術攝影與數碼攝影

自從進入了數字時代,通過將工藝美術攝影和數碼方式來結合,使得整個攝影的內容和形式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如今的攝影技術也是越來越發達,使得拍照技術更加的簡單和便捷,因此,大多數的工藝美術設計人員在搜集攝影素材也會變得更加便利和容易。

現如今,數碼攝影技術的種類繁多,通過不同的技術方法來對攝影作品進行創作和設計是當前我國攝影技術的先進技術手段。通過對圖像進行編輯和整合,從而能調節整個圖片的色彩、亮度和清晰度等效果,從而顯示出不同的藝術效果。但是,令大家覺得效果好的是,軟件處理的每個步驟和每個流程,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同時還可以隨時的進行修改和整合,以擴充每個人的想象空間和能力。

數字技術的引入,會極大的豐富了攝影技術,從而能夠極力的表現工藝美術的攝影力量和表現力,所以說,就整個藝術領域來說,這僅僅是美術攝影的開始,從而是整個工藝美術攝影的發展領域和前景。

數字技術的引入,極大地豐富了攝影技術,也包括工藝美術攝影的表現力,但是,就造型藝術領域而言,這還僅僅是數字技術發展的開始,以普及“三維技術和藝術”為契機,數字科學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就如同在其他領域的發展一樣,其前景是無可限量的。

四、數碼攝影技術

為了作品的生命和價值,攝影家都會以認真的態度對作品進行后期加工,即二度創作,使作品的構圖、影調、層次和色彩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最佳狀態,或者達到市場的最佳賣點。目前在國內外獲得大獎的作品都是經過二度創作的,其實,說白了,PS技術就是攝影技術的延伸,如同原始的暗房技術一樣,都屬于攝影創作的有機組成。,光學會使用PS工具還遠遠不夠,必須學會對藝術創作的理解,學會對攝影價值的定位,學會對諸多元素的取舍,學會對色彩明暗的調配,一片在手,就能判斷出好在哪里,缺陷在哪里,應該往哪個方向走,即獨具慧眼,像由心生,這樣PS技術才能為攝影藝術服務。一個偉大的攝影師,他可以不懂PS技術,但他必須有一個不一定懂攝影藝術的PS高手做助理,珠聯璧合才可能誕生偉大的作品。

五、結語

總而言之,工藝美術攝影對整個藝術創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工藝美術創作的設計和生產都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來進行參與,通過對藝術的推廣和創作更新,來了解全方位的技術傳承和工藝美術發展。同時在,在逐漸發展的數碼時代來看,工藝美術攝影對整個美術創作來說起到了重要的基礎和作用,為這一時代的科學技術和藝術更新創作提供更好的服務和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