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營銷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04 02:39: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群營銷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群營銷方案

篇1

用戶運營專員需要充滿創意,優秀的策劃包裝和價值闡述能力,具有優秀的文案功底;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11、通過數據分析,尋找與分層出公寓的核心用戶;

通過制定精細化運營策略使用app或者微信群作為載體運營核心用戶。

2、異業合作的洽談,用戶福利模塊初步構建。

3、以app下載量和用戶促活為目標,負責app在用戶互動板塊的運營,定期進行內容輸出、協助策劃用戶相關的線上活動。

4、與IT產品部門對接,協調資源、執行推進CRM客戶營銷系統以及APP的迭代工作。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21:負責社群搭建以及維護,管理,為轉化負責

2:負責策劃社群活動策劃、互動、執行以及效果追蹤

3:根據項目目標進程,不斷跟進完善優化運營方案,制定用戶留存和活躍的策略

4:基礎數據分析

5:配合部門工作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31、定期進行用戶調研,了解用戶需求,收集并整理用戶反饋,針對需求及反饋提出建設性建議;

2、促進用戶活躍和留存,對結果直接負責;

3、負責用戶生命周期的管理,建立用戶預警防范體系;

4、建立并不斷完善用戶畫像,對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

5、搭建用戶成長體系,活躍體系制定各種激勵政策;

6、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41、負責用戶社群的日常運營,能準確識別并深刻理解用戶需求并清晰表達;

2、通過微信、電話等與用戶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用戶需求,記錄用戶反饋;

3、建立和維護用戶社群,持續擴大產品的用戶規模、粘性,對用戶的拉新,活躍和留存負責;

4、挖掘公司存量用戶價值,實現公號、社群、個人號和用戶的相互導流;

5、以用戶裂變增長為核心目標,制定和執行階段性的運營策略,并通過數據優化調整。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51、負責魯班到家平臺用戶拉新、轉化、活躍、復購、留存率等運營指標;

2、負責策劃用戶運營、會員運營的活動,利用各種拉新、轉化、促活玩法,跟蹤活動數據,達成關鍵運營指標;

3、運行用數據驅動增長策略,完善用戶畫像、用戶分層及用戶生命周期等,搭建用戶運營體系;

4、通過運營數據分析,針對不同階段的用戶,制定運營規劃,提供解決方案并落地執行;

5、圍繞運營指標,策劃用戶運營方案和產品運營策略,并以結果為導向進行評估和優化;

6、負責進行用戶調研、反饋收集整理,挖掘用戶需求,關注用戶體驗,持續提升用戶價值。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61.對公司產品的用戶運營塊面負責,包括用戶的拉新、留存、轉化、活躍等;

2.以用戶為中心、以數據為導向,制定運營計劃,并有效拆解、實施和控制;

3.以促進用戶行為和提升產品指標為目標,負責線上營銷活動方案的策劃、組織和實施并對結果負責,進行效果分析,實現活動運營目標;

4.用戶需求收集管理和歸類分析,結合業務發展情況,產出對公司產品需求,制定計劃并落地執行;

用戶運營專員工作職責71.充分運用活動運營、營銷工具等運營手段進拉新轉化,包含但不限于現有渠道資源

2.社群體系化運營:社群資源BD,社群創建和日常運營管理,善于洞察社群用戶心態,定期與用戶互動,更新朋友圈,策劃分享裂變活動,促進用戶轉化

3.主流平臺賬號的運營,日常內容編輯管理,提升曝光量

4.平臺核心用戶協助運營:精細化運營,分析運營數據調整策略,建立有效運營手段提升活躍度,完成轉化目標

5.負責提高用戶活躍度和留存率,分析數據,識別、理解用戶需求,提高產品活躍和提高產品的體驗和滿意度;

6.對產品的用戶群體進行有目的的組織和管理,增加用戶粘性、用戶貢獻和用戶忠誠度;

7.有針對性地開展產品推廣,增加用戶積極性和參與度,并配合產品需要進行推廣方案策劃;

8.對競品相關功能進行分析,分析產品間的差異,并持續關注競品動態;

9.對產品和市場數據進行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推進產品改進;

篇2

現象:社群的變遷

1.社群的起源

這里的社群指的是互聯網意義的社群,它是基于互聯網的發展的。從最早的BBS、QQ群到貼吧、豆瓣、SNS,以及現在的微信群、QQ興趣部落和打破了六度分割理論的微博等等,一直在演變進化中,并在商業領域步步遞進。比如:QQ時代,借助QQ群營銷廣告,拉動流量,實現商業目的;博客時代內容與流量成為焦點,這些都是傳統意義上的流量、營銷與廣告。

2.社群的發展

社群經濟配上移動互聯網的新模式沖擊著傳統行業,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社群經濟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主菜,社群模式也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新寵。社群的概念在移動互聯網經濟社會的爆發并非偶然,它是種商業行為的結果,商業的本質是通過推廣和促銷等方式來圈存大量的用戶群,得到更好的營銷成績,而粉絲和社群的力量往往能夠為商人汲取資本,降低原始成本和時間成本。這樣的經濟價值很快會成為商業社會爭搶的新寵,再加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和移動智能設備的全球普及,社群時代的到來似乎早已預料。

本質:場景需求下社群的連接變革

場景囊括了時間、位置、環境、人物模型等等要素,不同的場景映射著不同的社群連接方式,從連接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直接化等多個角度剖析移動應用的社互場景。

1.連接的多元化

根據不同的場景,社群的組織形態也是大相徑庭。經過總結,將社群類產品支分成了三種組織形態,分別是層級型、模塊型和傳遞型,根據場景的復雜性,相互嵌套搭建社互的框架。

形態一:層級型

層級型也可以稱之為金字塔型,與公司的管理結構類似,是一種至上而下的運作方式,它的特征是擁有絕對的中心節點,且存在多重甄選機制。但層與級的概念往往會讓人產生階級感,在大多數的社群類移動應用產品中,層級關系會被無意識化,很難被發現,但當社群達到定的規模后,后臺人員會開始編寫管理機制,它往往是隱藏在底層機制中的一個排序模式。(如圖1)

場景模式:

經過調研總結,層級型的場景模式可以大致分為兩類:“興趣風向型”和“創新進階型”。

“興趣風向型”顧名思義以興趣聚集的社群,愈向興趣中心靠攏的個體在社群內所處的級別愈高,這一類型的社群屬于原始社群,早期的論壇和貼吧都是以這種模式運作。

隨著社群的不斷進化,中心節點開始慢慢弱化,開啟了社群的內容創新時代,也就是第二種場景模式――“創新進階型”。由于社群風靡于90后的一代青年,趣味成為第一宗旨,于是內容社群類移動應用如雨后春筍般占領了一片高地,例如Lofter、same等等。這類移動應用看似打破了層級性,但卻是無法離開層級秩序,這類場景下的層級性體現在組織內部的排列,例如通過熱度、銷量這樣指標將社群重新分層,無形中給社群設置了一定高度的門檻,同時也會激發社群的創新能力跨越門檻,這樣種場景模式下的社群已經成為主流。

形態二:模塊型

模塊型是社群分裂的結果,當社群達到一定的規模或者話題失去新鮮度,人們的興致便會產生疲軟,開始尋找新鮮的目標和中心點。這一現象猶如細胞的分裂,社群逐漸形成模塊化,但模塊與模塊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這是模塊型社群的最大特征,社群成員可以毫無門檻的跨越模塊的虛擬門。所以不是用模塊的概念劃分社群,而是用社群的張力去探索模塊,每個模塊都是社群的新鮮血液。

場景模式:

模塊型社群的場景模式隨處可見,它是中心演繹的結果,一個中心裂變成多個中心,從絕對中心化轉為相對中心化,內容更加豐富飽滿,趣味性逐步增長,社群普及面也相對較廣。模塊型的場景模式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中,從最早的主題分類到具有個性化的標簽式分類,再到主題明確的訂閱號,場景模式開始多樣化。其中“same”這款手機應用就是將模塊化演繹到極致的經典案例,采用“頻道”這樣一個創新的場景模式開啟了90后無限的想象力,它不僅僅是官方的生產力,而是這個社群的集體智慧,它具有及時性、話題性強,門檻低等特征。

形態三:傳遞型

顧名思義,傳遞型即是點傳點的接力傳播,相對于中心化,它屬于節點傳遞,根據每個節點的分支狀況可以知道信息的傳播形態。傳遞是活躍社群的基礎方法,挖掘不同的傳遞方式為運營社群提供了良好的推助作用。大社群與小社群、小社群與個人、個人與個人,每一種傳遞方式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場景。

場景模式:

以下是三種傳遞場景,第一種是點對群傳遞,即通過分享轉發等方式進行信息傳播,這種方式傳播力度相對較廣,例如朋友圈;第二種是點對點傳遞,即通過短信的形式,這種傳遞方式較為私密;第三種是群對點,一般以通知或消息的形式向個人用戶傳遞,是產品推廣的常用手段。各類產品根據自己的場景需求針對用戶行為進行產品設計創新才能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2.連接的去中心化

隨著小米社群營銷的成功,去中心化的思維開始蔓延,當然也存在很多爭議。所謂去中心化即是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去中心化具有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和結構。但在我看來,去中心化并非毫無規律、重心和聯系的連接,而是在確定重心的情況下打散中心節點,根據場景模式連接中心節點,架構出新穎并具有創意的互聯網產品。

趨勢:移動社群的未來

未來3至10年,社群經濟會深入影響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阿里、淘寶、京東、攜程類的大流量平臺成為絕唱,具有場景性、真實性、價值性的社群將成為商業主體。

1.場景需求下的社群服務產品

社群商業向場景創新轉型,流量被場景替代,例如手機淘寶的改版和小紅書的崛起,020的迅速走熱,證明人們的購物邏輯在發生改變,用戶越來越愿意為特定的場景解決方案買單,而通過價格競爭的商場式購物已經在逐漸退出舞臺。創造符合場景的創新產品成為很多小公司的新契機,這也是移動端應用產品迅速發展的原因。仔細研究調查發現,社群的引人為解決場景的需求反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得每個人的需求公開化,顯得更加真實。

2.小而美的特色社群的發展

篇3

企業的營銷人員也習慣于指導并控制營銷工作,認為營銷工作應該從營銷部門向市場輻射。他們召集焦點小組、實施市場調研、測試產品概念和產品樣本,安排各種促銷活動、溝通渠道商家關系,他們安排并期望得到有序的反饋來幫助他們做出更好的計劃并把握公眾的動向。總之,一切營銷活動的開展是始于企業、受控于企業并終于企業的。

Web2.0作為一種新的互聯網方式,通過網絡應用(Web Applications)促進網絡上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和協同合作,其模式更加以用戶為中心,其核心是強調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分享與關系。Web2.0的發展,在兩個方面對市場營銷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一是促成了社會化媒體的發展,其二是創造性顧客的興起(Berthon et al., 2012)。

社會化媒體的發展,實質上是創造性顧客的用戶生成內容(UGC)利用Web2.0平臺進行內容創造、內容傳播和內容分享,從而形成了用戶自主媒體(User Generated Media,UGM)或顧客自主媒體(Customer Generated Media,CGM)。

因此在社會化媒體上,關于企業以及企業營銷相關的市場信息主要產生于創造性的顧客,并通過顧客間的互動分享迅速地傳播,并由消費者在分享傳播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而企業在這一信息生產與傳播過程中的作用被邊緣化,甚至作為旁觀者無法引導更不可能修改顧客的言論。這進一步促成了在市場營銷領域中價值創造活動及市場主導權力由企業向消費者的轉移,從而從根本上動搖了長期以來企業主導的營銷觀念。

社會化媒體對營銷的沖擊

基于Web2.0的互聯網應用產生了眾多的社會化媒體,國內典型的案例如QQ、新浪微博、天涯論壇以及人人網、開心網等,而移動設備與移動客戶端的發展,強化了微博等社會化媒體所具有的簡單、隨時隨地、傳播迅速等特點。數據表明,截止2012年5月,我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10億規模,其中智能手機普及率也超過了35%。

而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發展,正在迅速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中一個典型趨勢就是人們碎片化時間的利用與智能手機的結合促進了社會化媒體的蓬勃發展,新浪微博用戶在2012年5月已經達到1.5億。而順應這一趨勢,已有超過3萬個企業品牌在新浪上開設了官方微博。用戶眾多、信息傳播量巨大,社會化媒體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社會化媒體的本質在于其用戶生成媒體(UGM)和用戶生成內容(UGC),即社會化媒體是由于參與其中的用戶自發主動的內容創造并與其他參與者進行分享傳播而存在的。用戶參與、用戶創造、用戶分享是社會化媒體的內容特征,同時又具有用戶作為消費者身份的平等的關系特征。

這種內容加關系的雙重特征,徹底改變了企業在社會化媒體中的地位:從內容看,用戶對信息內容的創造與分享使企業不再具有內容上的主導性;從關系看,用戶作為消費者的共同身份所體現的平等關系是企業天然所不具備的。

在這樣一種環境中,如果企業還固守傳統的營銷觀念,以主導者的形象在社會化媒體上傳播信息,必然會因與其他用戶作為消費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而被用戶所回避,使企業的營銷傳播徹底失效。

社會化媒體的另一個特征是透明化。在企業的傳統媒體營銷活動中,廣告一方面通過突出企業產品服務的差異化優勢來爭取消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則盡可能掩飾自身產品服務所存在的劣勢或缺陷。

而在社會化媒體上,消費者基于自己的消費體驗自由地發表關于產品服務的方方面面的評價信息,消費者針對企業產品服務的任何疑問也可以迅速地通過分享獲得可信服的回答,而企業的任何夸大其詞或虛假的廣告宣傳都會迅速被揭穿造成品牌危機。

創造性顧客的興起

在《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曾經指出:“消費者將對消費品的生產過程施加更多的影響,從而演變成生產消費者”。

Web2.0的發展,讓這一預言成為現實中的眾包策略:借助于大眾網絡,公司可以把過去由內部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眾網絡中的網民,其核心就包含著與用戶共創價值的理念。

有學者認為:由于知識工作和通信技術的興起,勞動分工的速度加快,社會正在進入一個“超級專業化”的工作時代。

而眾包可以提供“開放性創新市場”,實現快速、低廉和可控的工作目標。眾包作為一種分布式的問題解決和生產模式打破了傳統企業的組織邊界,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邊界被模糊,消費者主動參與到企業產品服務的價值創造過程。

從人人網、開心網和豆瓣到新浪微博,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視頻分享、消費點評和社會化電子商務等社會化媒體的出現,給了普通人極大的參與空間。

創造性顧客的出現,給企業營銷帶來了新的生產力。創造性顧客可以參與到企業產品服務的創意制造過程,通過評論表達自己的喜好,并且創造內容主動或參與到企業營銷全過程的傳播活動。這種創造性顧客不僅以威客面目出現在豬八戒網、時間財富網等網絡平臺上,為企業有償提供從平面設計、文案策劃到勞務提供、產品設計等,也同樣以網民的面目出現在各社會化媒體上,免費創造與企業有關的話題信息或參與企業的營銷活動并免費傳播企業的營銷信息。

以星巴克為例:星巴克的my starbucks idea社區調動起大多數消費者的興趣來為其產品提供創意和思路,因為沒有人比消費者自己更早了解自己的需求。星巴克不僅僅獲得了他所需要的用戶反饋,更把最了解他的用戶變成了他的產品設計師。而用戶不僅僅可以提交點子、認識有同樣興趣的人,還可以看著自己的想法實現。這種新的消費互動既讓企業了解了市場,了解了消費者,又解決了產品銷路的問題。

而大眾汽車公司開展的“大眾自造”活動,在“用你的創意成就明日大眾之車”主題之下,充分調動了普通消費者的創造力,不僅產生了大量的天馬行空般的突破性創意設計,還通過投票環節了解了大眾心目中最佳的車型設計方案,并且參與其中的大眾還積極地通過微博等方式進行內容傳播極大地擴大了大眾品牌的市場傳播效果。日化跨國企業寶潔公司更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案例:其通過社會化媒體網站,在企業外圍形成了高達150萬人的外部研發隊伍(其成員甚至是非專業的),不僅克服了研發成本不斷攀升的壓力,還使公司外部的創新比例從原來的15%提高到了50%。

擁抱企業社會化營銷

從企業內部運作和營銷管理的角度考察,由于信息不對稱、專業化知識缺失、利益訴求的差異化以及利益驅動下的信息選擇性偏差等因素的影響,如果缺乏企業積極的透明化的社會化媒體的主動傳播、反饋或反應,那么在社會化媒體中的傳播就可能出現一邊倒式的信息輿論。

因此對于社會化媒體的運用,企業的態度不是用不用的問題,而是如何積極地探索、如何利用并發揮其最大化價值的問題。而且,一項調查表明,相比較西方網民,中國的網民更樂于創造和分享內容,這無疑為企業利用社會化媒體開展營銷工作提供了積極的社會基礎。

社會化營銷與企業主導的營銷的最大不同在于營銷內容創造與傳播的主導權由企業轉移到用戶,因此平等、透明、強調互動參與和充分挖掘用戶自身的創造性力量應成為企業開展社會化營銷的基本原則。

社會化營銷的一大優勢,就是在平等的基礎上通過互動溝通,在圍繞雙方共同關注的話題而非僅僅是買賣的議題下達成彼此的認同,使企業能夠與消費者建立一種超越傳統商業關系的新關系。這種新型關系一旦建立,將使企業與它的用戶、潛在用戶以及興趣愛好者形成一個社群。

社群的建立不僅可以使企業品牌口碑從現實世界轉移到電子網絡世界,增長品牌的傳播力和影響,而且社群中創造性顧客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營銷生產力:通過社群進行市場調查更好地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借助于社群進行高效且低成本的社會化媒體傳播,利用社群活動、話題及社群網絡口碑吸引新的用戶,通過社群用戶的創造性進行產品研發和廣告創意,以及透明的、反饋迅速地信息策略維護品牌的正面形象。

觀念的變革只是第一步,企業還必須為參與新規則下的市場游戲進行必要的行為準備和組織準備。伴隨觀念的行為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裹足不前或倉促上馬都難以真正發揮并讓企業體驗到社會化營銷的作用。

雖然社會化營銷剛剛起步,但已有的理論研究、市場研究以及創新企業的實踐仍可以為企業提供很好的借鑒。制定一個開展社會化營銷的行為指南,明確在社會化營銷基本原則下的行為框架,在此基礎上大膽嘗試應作為企業開展社會化營銷的基本思路。

篇4

創意營銷

進入Web2.0時代,網絡營銷的效果和用戶體驗越來越被重視,網絡營銷不再一味地以條幅、彈出廣告這類影響用戶瀏覽的方式吸引用戶注意,而是以創造性地開發營銷模式為基礎。貓撲網的創意營銷就是在高度重視用戶體驗的前提下,把合適的營銷信息以一種適當的形式送到潛在的消費者面前。

在創意營銷模式中,用戶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通過個性化的創意,表達用戶自己對品牌概念的理解和詮釋。通過用戶自身的創意,乃至用戶與用戶之間互動,將品牌或產品所要傳達的訊息通過網絡與互動環節傳播。用戶則在創意和互動(鑒賞、投票、評論、涂鴉、個性創作)過程中,加深對品牌和產品內涵的理解。

正是這些以互聯網創新技術為依托的創意營銷給了用戶耳目一新的震撼,使得他們由傳統媒體時代的被動接受變身為網絡時代的營銷主宰,由Web1.0時代的“沉默的大多數”變成了品牌在互聯網上最忠實的推廣者。

我們以全球知名快餐品牌麥當勞為例。麥當勞推出全新至尊無霸漢堡的宣傳口號是:“你夠牛嗎?”與此同時,麥當勞在貓撲網上贊助舉辦原創視頻比賽,評選上傳者本人拍攝或者出演的視頻,消費者通過對“牛”這個字眼的創意和詮釋,表達自己對此款產品品牌核心概念的理解。在用戶的參與創作中,此款商品在用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于麥當勞這樣的成熟品牌而言,新品推出要實現的營銷目標是突出新品的“新”字,貓撲的“牛人爭霸視頻大賽”很好地契合了新款漢堡的主打特點,在消費者心目中強化了“牛”這一新品特色。

病毒營銷

病毒營銷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使用戶變成“活”的廣告,利用互聯網廣域、多向的技術優勢,把低成本、高效的人際傳播網絡打造成營銷新通路。

SNS(Social Networks System)人際網絡給用戶構建了幾乎隨心所欲的傳播通道,六度傳播理論更告訴了人們,地球上任何一個人互相聯系都是可能的。借助網絡社區這樣的用戶口碑傳播系統,企業信息可以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以快速復制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利用貓撲先進的Web2.0技術,廣告產品信息在貓撲網平臺上傳播途徑更具有互動性和縱深傳播效應。

在貓撲的新媒體平臺上,無論在論壇、社區,還是新聞中心、娛樂中心,病毒感染式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的按部就班和慣常的速度,瞬間即可將希望傳達的信息最大化,以“人”為信息節點的Web2.0新媒體模式的商業價值也隨之凸現了。

新年期間,百事公司聯合貓撲網推出了“百事新年傳情賀卡活動”。貓撲網以用戶活躍度最高、且用戶彼此之間聯系最緊密的貓撲“朋友圈”作為主陣地,而且以貓撲網獨有的嵌入產品內部的賀卡技術,使得“百事賀卡”獲得了非同一般的響應和參與度。伴隨著新年氣氛的臨近,貓撲又把賀卡在首頁、留言、賀卡專題頁面多個入口進行大力推廣,使用戶在貓撲站內隨處都可以向親友傳遞祝福,使百事可樂新年期間“歡樂共享”的口號得到極大傳播。

社群營銷

互聯網不僅使用戶之間的溝通極其便捷,而且使品牌在用戶中進行深度營銷成為了可能,在互聯網虛擬空間中建造出企業的品牌家園就是這一應用的具體體現。

社群營銷是基于圈子、人脈、六度空間概念而產生的營銷模式。通過給企業組織的網絡社群活動,營銷注入了更多用戶參與的樂趣,是傳播企業信息的絕佳載體。

社群營銷的經典產品即是貓撲的品牌CLUB。貓撲品牌CLUB是貓撲結合Web2.0技術,為企業量身打造的SNS互動社區平臺。通過包裝“我的空間”友好界面,利用小圈子、TAG和RSS訂閱等Web2.0特有的方式,將具有共同興趣的用戶集中起來,實現用戶與品牌的多維互動,把一個用戶的興趣群落發展成用戶的消費群落,在促銷活動、客戶調查、公關活動等企業長效品牌營銷方面,貢獻巨大傳播價值。

FMCG產品往往因為產品本身的同質化,在爭奪市場份額上的競爭更加激烈。由此,獲得對品牌的偏好度和忠誠度,與消費者建立價值認同、情感紐帶是FMCG產品營銷成功的關鍵。貓撲的品牌CLUB為眾多快消品建立了運轉高效的客戶關系系統。而且包括上海大眾、喜之郎果凍以及英特爾酷睿,社群營銷針對消費者中最為時尚、活躍的族群,成為大大提高品牌影響力的利器。

百事集團旗下的七喜是一個典型的大眾品牌,碳酸飲料更是一種受眾最廣泛的快速消費品,七喜在營造品牌的過程中始終秉承了一條清晰的思路――在推出FIDO這個虛擬形象后,把很大精力投入到FIDO社區的建設,借此不斷加深FIDO在消費者心中的親和力,鞏固品牌忠誠度。

FIDO CLUB集貓撲站內各種先進技術和人性化設計于一身, 真正實現了Web2.0技術在社區平臺內的應用, 實現了娛樂互動社區概念。FIDO是七喜獨有的虛擬形象,也是傳播七喜品牌文化的使者。在七喜品牌CLUB中,FIDO的形象和個性得到最大化的延伸,作為時尚青年的榜樣進行文化傳播和創造品牌認同。

體驗營銷

體驗營銷使那些技術相對復雜的產品有機會利用互聯網展示自己的品牌內涵及產品性能,成為營銷升級的新動力。

正如千橡互動集團陳一舟所言:“像房地產、汽車,以及科技數碼產品,單價較高,技術標準較多,用戶選擇的時候相對困難,不可能靠傳統的廣告一下全面描述。而體驗營銷正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手段讓用戶去對廠家的產品進行全方位接觸和傳播。”

其中的道理很簡單,這些需要用戶在使用中發現價值的產品,僅僅以信息告知的形式傳播給顧客,他們會忘記;給顧客演示,他們可能會記住;讓顧客去體驗,他們會理解。因此,體驗營銷的基本思想是“重視顧客”和“顧客角度”。

比較而言,傳統廣告只在吸引消費者眼球上下功夫,體驗營銷通過影響消費者的更多感官感受來介入其行為過程,讓消費者切身感受、體會到品牌或產品的優勢。貓撲網利用其Web2.0用戶體驗為先的互動平臺,給體驗營銷的實施創造了非常扎實的用戶基礎。

貓撲網在體驗營銷模式的探索相當超前,曾成功運用貓爪涂寫功能為MOTO A732功能與品牌進行全方位推廣,讓用戶通過發帖回帖的手寫板深刻體驗MOTO A732的手寫功能,并成為手寫涂鴉技術的追隨者和傳播者,使品牌概念深入人心。此經典案例也在業內享有很好的口碑。

富媒體寬頻互動營銷

YouTube風生水起,16億美元的天價收購為互聯網視頻描繪了美好的前景。盡管互聯網視頻服務才剛剛進入起步階段,但據分析家預測,這個市場將來會達到10億美元的規模。敏銳的廠商已經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視頻營銷的試水了。

貓撲網的寬頻解決方案是國內互聯網業界的翹楚,其寬頻互動營銷解決方案更為廣告主帶來更多形式豐富的選擇,包括互動Loading、定向插播、品牌標識、視頻購物、視頻訪談、視頻PK大賽和富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

這里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是,寬頻廣告 ≠ TVC廣告,區別在于,寬頻廣告中添加有互動環節,用戶不再只是觀賞一個視頻廣告片段,而是參與到廣告其中。企業通過視頻、Flash等富媒體表現形式,將廣告形式與廣告媒介進行隨意組合,獲得更加立體的宣傳展示空間,還可與用戶深度互動交流。

美特斯邦威是一個正處于蒸蒸日上態勢的運動品牌,因此動感成為其推廣的主訴求之一。美特斯邦威在貓撲播放的視頻中,周杰倫身著美特斯邦威新款秋裝一躍而出,一陣絢麗的光影過后,JAY又換了一身衣服,還是那么陽光帥氣。用戶可以在此視頻中選擇不同款式的服裝,為JAY打造各具個性的造型。讓用戶了解美特斯邦威秋季最新款式,并親身參與美特斯邦威品牌文化的再創造,無疑,給周杰倫設計形象是粉絲們夢寐以求的樂事。

內容營銷

用戶看一段廣告和他看一段新聞內容時的心情與接受程度完全不同,廣告的商業味道會使用戶天然地抗拒,甚至抵觸。但是當內容與廣告水融、廣告使內容更精彩的時候,再嚴格區分盤中美味究竟是廣告還是內容,就不那么重要了。

調查顯示,傳統的Banner廣告、彈出廣告由于其明顯的銷售指向,使得用戶越來越疲于點擊,因此,即使一個品牌占據了網站首頁或者焦點圖的位置,也不能保證它的傳播效果。而一些強制性的推式廣告更令用戶產生被騷擾的不良感覺,從而對網絡廣告媒體和推廣品牌產生雙重抵觸。

貓撲網的內容營銷很好地消滅了用戶眼中的“牛皮癬”,不再生硬地推銷,而是將廣告做成內容,讓商訊變成資訊,在潛移默化中讓消費者戀上你的品牌和商品,并口口相傳。

貓撲網和MOTO進行的MOTOKRZR手機聯合推廣就是內容推廣的一個范例。活動中MOTOKRZR的藍色特性被放大,并集合具有同樣藍色氣質的跑車、相機、手表,將藍色打造成男人追求的一種另類時尚指向標,給予網友超炫的視覺沖擊,網友對藍色的MOTOKRZR手機也由此印象深刻。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省略

篇5

說起微商,恐怕現在大多數人腦海中形成的是這樣一個形象——“每天打開朋友圈不停刷屏,利用微信的私密特性,在朋友圈自吹自擂,制造所賣商品火爆的假象,吸引其他人成為自己的,然后告訴其囤貨才能賺錢,最終將產品都砸在了商手中。”

清晨逐夢,夜晚嘆息,恐怕是很多進行微商生意的人的共同心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微商是微信發展的必然產物,然后在人與人的網絡社交里,突然加進了賺錢和分享的概念。它一方面看起來好像是有前景且有錢景,另一方面擾亂我們朋友圈。現實中,微商吸引了上千萬人探索創業,這本身就是個大話題。

A大家都想:朋友熟人總不會騙人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消費模式日益多樣化,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當代社會的購物平臺不再局限于實體店購買,還出現了電視購物以及網購,人們逐漸開始接受這種“足不出戶坐等收快遞”的購物方式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的福音,人們可以在網上貨比三家根據自己的喜好搜索商品。然而,隨著網購的弊端日益突出,不少消費者對網購失去信心。與此同時,“微商”的興起成功轉移了網購達人們的注意力。微商的興起來源于騰訊集團旗下的通訊工具微信朋友圈和公眾號的流行,是新時代的社會化電商模式,開啟了社交平臺購物的新時代。

從百度指數來看,微商真正的爆發在2014年10月、2015年1月和3月達到了鼎盛時期。這一段時間主要由于一些大型的化妝品品牌開始入駐微商,以及傳統品牌巨型企業開始試水微商。各種營銷事件、媒體報道、微商大會等將微商推向了頂峰。

通過百度指數以及其他數據庫的反映,微商起初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江浙地帶,因為這些地方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創業氛圍濃厚,并且有獨特的地域優勢。后來逐漸火遍了大江南北,具體的微商規模和數量已經無法統計。

在微商運作的過程中,第一個環節涉及的就是人們的社交網絡,人的社交網絡來源于自身的社會關系,包括家人群體、朋友群體、同事同學及網絡群體等,涉及感情程度深、彼此親密程度高且互惠程度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比重更大。我們習慣了去接觸熟人社會,受熟人關系的影響,微商最初涉入這個行業時往往是從身邊的熟人朋友下手的,可以做“順水人情”送他們一些自己銷售的產品,而大家也往往愿意接受這個人情,用完之后會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吸引一些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大眾消費者或許都有這樣一個心理:朋友熟人總不會騙人吧。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微商從自己的社交網絡下手,將自己的潛在客源逐漸擴散開來成裂變形式,有了固定和潛在的客源不愁賺不到錢。

B你接觸的微商,是哪一種

你熟悉的微商,或者每天讓你不厭其煩的那些微商,不外乎是這四種類型。

第一種:品牌微商

微商最開始是以品牌代購的形式在朋友圈流傳。微商的概念也經歷了一個從微信電商——微電商——微商的發展過程。首當其沖的是美妝品牌,采用朋友圈作為銷售渠道,結合傳統制進行銷售管控,后被稱為微商模式。由于監管的具體執行難度和個商自控能力的缺失,導致這種微商遭受頗多的質疑,央視曾經對一些“違規違法”的面膜作坊作了一些調查,發現不少品牌存在制假造假的成分。

第二種:個人微商

這種微商主要是以代購,朋友圈賣貨為主,代表產品為奶粉、面膜、奢侈品等。部分微商復制品牌微商的模式,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暴利刷屏,攪亂市場。網上曾經流傳個段子,“有個做微商賣面膜的朋友,最近聽說一個月賺了10萬,真讓人羨慕嫉妒恨啊!”個人微商也不是完全沒有發展的可能,如果你是個時尚達人,或在社交營銷上有豐厚經驗,相信可以做好微商。

第三種:社群微商

社群微商即由某個群體內的組織者發起,以興趣點或某種情感共鳴形成的在線社群,通過有主題的運營,轉換粉絲為消費者而實現變現。社群有兩種,一種是明星式的社群,這類組織者往往能言善辯,激昂文字。還有一種是一個小組織,服務型社群,尋找外部資源來對接內部資源,以分享、互助為目的。

當社交媒體侵入后,很多早期在論壇,博客,微博等混跡多年的培訓師、創業者開始利用社交網絡撰文講座,培訓解惑來吸納粉絲,逐步變成某個領域的號召人。總結這些社群特點,玩法基本上可以用三個詞語總結:傳遞價值、對接資源、學習幫助。社群微商多以培訓切入,以專業輔導為主,培訓新人,同時吸引和扶持成員成長為明星案例,最終擴大會員,提供高端服務收費。

第四種:平臺微商

平臺微商表現在微信小店、微盟V店、口袋購物等平臺微商開始崛起。它完全是一個去中心化和去流量化的交易平臺。它有著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機制,從上游的上架選品到中游的代銷分銷再到下游的購買返傭等,形成了一個鏈條。

平臺微商的興起,避免了朋友圈刷屏、假貨橫行的現象。品牌微商,個人微商以及社群微商逐漸向平臺微商轉移,表明微商嘗試運用平臺的信任機制、系統、數據等進行管理和銷售。

總而言之,微商是始于品牌,亂于個人,興于社群,重構于平臺。

C種種亂象,引來多方關注

微商火了,必然與之相伴的是一些亂象。去年開始,先是媒體爆料90后“網紅轉戰微商”賣毒面膜致人毀容,接著央視又以新聞播報的方式連發兩篇微商報道,央視表示某微商品牌質量存疑,涉嫌造假,微商大會酷似傳銷。微商這一行業以及群體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微商的勢頭越來越猛,隔三差五動輒千人大會,萬人大會已成常態,明星大腕,美女帥哥,大佬大伽齊聚一堂,為微商站臺背書,相比于傳統電商營銷,微商顯然要高調得多。就是這樣一個甚囂塵上、如日中天的行業讓很多網友覺得它就是未來的造夢空間和致富工廠。如此高調的營銷勢態,自然引起社會的反響和媒體關注。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狂熱的致富夢,導致部分人的價值觀扭曲;二是新型的商業模式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

通過微商實現“致富”的途徑,居然只需要通過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解決,整個過程別人看不見,摸不著,類似傳說多了,說的人當真,聽的人當真。如果說曬曬圖片,刷刷朋友圈就可以賺錢,那花上百萬租個寫字樓然后通宵達旦埋頭苦干還有什么意義。在目前微商立法還處于空白,市場秩序混亂的狀態下,一波一波的后繼者對微商應該有一個清醒認識。

經濟學者通過大量案例分析,一些微商的產品和形式,存在很大問題:一是重營銷,輕產品。如果你的產品需要大量的廣告投入和營銷人員去推銷,說明你的產品還不夠好。重營銷,輕產品的微商最終都不會長久。在體驗至上、品質為真的時代,好產品才能迎來好口碑;二是靠,走低價。很多微商賣家的普遍感受都是產品最終消耗在層級手里,并未到達終端用戶,只有金字塔頂端的賺到了錢,底層只有通過低價賤賣才能獲得微薄利潤,或無利可賺。這種情況,難怪不讓人想到一些被打擊取締的東西。

對于微商出現的種種問題,微信管理方曾整頓非法分銷模式行為的公告,一旦發現,將會永久封號;后來微信《朋友圈使用規范》,對朋友圈,微商,內容分享等作了詳細規范。2015年1月初,微信第三方服務平臺微盟《微商公約》,以微信第三方服務商的角度,從倡議行業自律并結合技術手段來規范微商交易行為。

前些天,有人總結出微商應該遵守規范:戒違規、戒偽劣、戒傳銷、不亂市、不囤貨、不暴利、不刷屏、不殺熟。

D未來的發展的幾種形式

2015年為微商元年,各種品牌、商家、平臺拔地而起,人人都想在這股風潮襲來之際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未來微商的發展將會是什么樣子?有人預測出三種可能的模式。

一、微商+平臺

平臺的崛起,一方面使得暴力刷屏、加粉及售假等微商行為被大范圍清洗。擁有優質產品及良好的粉絲圈的社群微商將長期并存,同時會結合微商平臺嘗試更多的變現辦法。另一方面,微商平臺憑借自身的規模實力,在貨源,信用體系以及消費者保障方面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與品牌商、個人商家形成高粘性,在短時間內積累用戶規模。

二、微商+C2B

微商+C2B,將會成為未來去中心化的商業潮流。商家可以先設計產品或把正在生產或即將生產的產品放到平臺上,尋求用戶的意見和想法,為品牌注入個性化,定制化和多元化特性。以消費為導向的微商社交渠道,更能快速聚集適合社交渠道的“小而美”的產品。

篇6

尋找種子會員:建立起社群平臺。

O2O的本質就是用戶,但用戶是誰?用戶在哪里?真正的用戶在哪里?用戶的增量在哪里?品牌商主要的職能是制造產品,用戶在渠道里,因此尋找種子用戶,通過數據分析用戶從哪里來?方太社群的種子會員分三種,一種是有消費能力,對品牌認可,有購買經驗的用戶。一種是對產品高度認知,有使用經驗的用戶。一種是有家裝知識背景,相關行業的人。他們可以是老用戶,也可以是新用戶,以及相關聯產業的從業人員。

因此,發掘潛在會員,充實起會員群的數量,并圍繞會員關注點進行互動和反饋,提供會員向社會推廣的契機和平臺,通過社交屬性和有價值的內容,吸引更多人關注。如方太前期通過朋友圈等各種方式把種子會員發展起來,且種子會員具備可復制性,通過口碑效應不斷的增加。直接將人作為一個渠道去運營,不同于微商,主要是利用用戶的口碑效應去介紹更多的用戶。在社群情境下,與原來相對孤立的單個消費者相比,消費者群體對消費者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的影響要大得多。例如,單個消費者可以借助社群來構建和表達自我,通過此種方式向社群成員發出聲音,社群成員之間借助平臺來展現個性和進行交流,從而加深對品牌及產品的認識。

因為家電產品不是快銷品,快銷品可以直接消費,家電產品需要這些用戶介紹其更多的朋友來購買,相當于把服務植入進去,讓用戶更滿意。在購買過程中,只有用戶打心底里覺得值,才是能贏得他們好評的產品,才是他們愿意主動去向外界推薦的產品。2016年6月至今,卡薩帝發起創藝中國行 “鋒味廚房”活動,以巡展車為載體,嵌入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高端產品構建了集購物、社交、體驗于一體的一站式購物平臺,陸續走進全國72城,通過這種精準鎖定高端人群需求的形式,開啟了社群營銷時代的新玩法。

讓種子發芽:通過線上與線下的互動使會員產生裂變。

尋找到種子用戶后,最重要的就是種子用戶的裂變,裂變就是把一個用戶變成兩個用戶,把兩個用戶變成四個用戶,把四個用戶變成八個用戶,以此類推。傳統的用戶交互方式是一對多的服務模式,一個用戶先是營銷推薦,然后購買產品找銷售,安裝找客服,發貨找物流等等,由多個環節與用戶聯系,一個用戶要與品牌商發生聯系,必須四處尋找,如果讓一個用戶與品牌的聯系更簡單,那么這個用戶就可以帶來大量的價值,所以,要摒棄傳統的用戶交互方式。

方太的私人管家式服務是直接與用戶發生關聯,由幸福使者與用戶發生關聯。由私人管家去管理所有的用戶,完成用戶所有的需求,當完成用戶這些需求時,就會發現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這時種子就可稱為發芽了。發芽之后就會一層層的裂變,這個過程也不慢,基本上也就18個月的時間。因為是一對一,通過不斷的行為循環,強化會員身上的標簽,讓其成為品牌的傳播者,當他成為品牌傳播者時,就會帶來無窮的價值。

但會員也有生命周期,一些會員可能過兩年就沉默了,大部分會員都可以達到3~5年。在平時,要不斷的服務這些會員,讓會員處于激活的狀態,讓會員想到與家電相關的產品,就首先會想到你。這與交朋友一樣,只要朋友之間走動較多,那么遇到事情時,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會是你。

做好會員的引流,提高會員轉化率。

做社群營銷,前期就是做好用戶關,需要花費時間精力,慢慢沉淀和積累。小米手機的米粉從1到100個用戶,用了一年,前期用戶的積累并不容易,也比較慢,但當有一定的影響力后,后邊的速度就會較快。當把用戶找到,有了足夠龐大的線上基數r,就會對企業推廣特別有利。一個人帶來100個潛在的客戶,當有1000萬種子會員時,會帶來100萬的價值。當收集到用戶后,具備了流量分配的能力,就可以用于專賣店的引流,分配給哪個專賣店都可以。

引流完成后,就要做好用戶的經營。傳統的引流是引到店面,新的模式下,不管用戶到不到店面來,貴在看如何接觸到用戶。因此核心要考慮的不是門店的概念,而是引流新用戶,提高老用戶的活躍度,并保持用戶的持續活躍度,從而引導用戶成交。當把用戶經營好以后,讓其在專賣店成交,就很容易提升專賣店的銷售。但只有打造出更好的門店體驗,實現更高的轉化率,才能實現用戶價值的最大化。當用戶價值最大化后,O2O就來了,如方太在北京單日線下銷售100萬元。其實就是一個業務實現的,沒有投入更多的人,但因為更高的體驗和規劃,就帶來了可觀的市場增量。

因此,最為核心的就是是否具備引流的能力,如果不具備引流的能力,其它的事情都是空談。目前,開專賣店的經銷商也很現實,要么是流量導給他,他跟著公司干,因為公司為其引流來了顧客。要不然,就是給經銷商錢,因為有錢,所以也可以跟著品牌或者廠家走,除此之外,能打動經銷商的并無其它。

掌握用戶才能掌握話語權。

目前的時代,誰掌握用戶,誰的話語權就更大。今年京東推會員體系,也是因為京東掌握了用戶,其實只要掌握了用戶,會員體系就好推。把會員推到專賣店,給專賣店引流,需要專賣店承擔一些成本。作為企業,只要自己建立會員體系,同時建立起了分配機制,就可以將會員分派給配合的專賣店共同做。剛開始做需要過程,當規模大的時候,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專賣店更多的承載的是展示、服務和講解的功能,交易平臺甚至是可以是線上的平臺。前端是發展會員的能力,后端是IT的能力在支撐。門店只是一個終端展示的地方,當消費者去門店購買后,信息也可以通過線下報上來。會員更多的是靠積分卡,在專賣店出示積分卡,當具備了引流能力時,積分卡用完后,可以從專賣店把錢扣走,因為具備引流能力,所以有話語權。

在互聯網+下,市場上沒有現成的方案,要以創意公司的想法去做事情,并在做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靈活性,并不輕言放棄。這是一個全新的利益分配,相當于公司慢慢積累起用戶經營和引流的能力,當這個能力具備之后,再把交易能力打通,然后把銷售的利潤給到專賣店。

建立完善的會員服務體系。

其實對一個公司而言,模式是可以復制的,但體系是無法復制的,一個模式在一個體系里能否生存,就要看這個體系的包容性。引流是可復制的,就是通過IT手段將會員引流過去。但店鋪的配合度是不可復制的,主要靠專賣店老板的思維,門店是體驗終端,想讓門店配合,就必須有管理體制。專賣店本來具備銷售、經營、運營等功能,但當O2O實行后,專賣店的核心功能就會轉向服務。因此還是需要掌握用戶資源,只有掌握了用戶資源,才能將O2O做活,使O2O落地更重要。

篇7

關鍵詞 文化創意商品 臺灣師范大學 校園紀念品

分類號 G124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11.011

Abstract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ampus souvenirs is ver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campus souvenirs are usually stereotypical and lack of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a campu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e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has been designated as the main unit to design, produce and market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or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leverag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o design products, and how to market and promote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mpus.

Key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souvenirs.

“文化創意”近年來作為藝術與設計間的轉換,跳脫固有思維詮釋出全新的意義,并蘊含了更多設計者與使用者自主意識的當代生活價值。而文化創意商品則具體體現上述特質,再以消費模式完成了價值實踐。

夏學理指出[1],近年來,從西方歐美各國,乃至東方的日本、中國大陸、泰國、南韓、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在相關政策的引領之下,于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該產業儼然成為在知識經濟為本的社會里不可或缺的一環,蔓延至生活的每個角落,可謂處處是文創、處處有商機。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學校升級的需要,發行校園紀念品、文創商品已成為現今全球各大學發展的重點指標與校園文化建設之一,不僅有助于打造校園知名度,更能開拓新財源與創造新價值。校園紀念品透過物質的形式重現大學的歷史、價值觀、精神[2],對學校而言,校園紀念品有助于回顧校園歷史與傳統;對學生而言,校園紀念品是校園記憶的載體;對游客或是參訪貴賓而言,校園紀念品則為一次造訪經驗的累積與回憶。

臺灣師范大學(以下簡稱臺師大)的校園文創商品,源于臺灣日常親切的送禮文化,有鑒于校內師長出境交流攜帶的臺師大伴手禮,僅停留將現有商品印上“臺師大”字樣或校徽的傳統形式。因此校方指示圖書館出版中心與文創中心合作,期望制作出專屬于臺師大的紀念商品。臺師大文創品牌為“吹臺風精采文創”,“吹臺風”來自于前副校長林盤聳的構想,希望這股臺風能夠吹向全世界,成功打造臺師大品牌,讓更多人看見臺師大所蘊含的創新能量與無限可能。本文將從臺師大自行設計文創商品進而營銷到校外,延伸出獨立品牌的過程,探討其中作為臺灣大專校院自行設計、生產與營銷的特殊性與獨立性。

1 在圖書館閱讀之外――臺師大文創商品開發緣起

臺師大在藝術(如美術、設計、音樂創作)、華語文教學、教育等領域,擁有許多豐富的基礎與資源。為有效整合校內各單位已具發展基礎的相關資源,特在圖書館轄下成立出版中心,針對校內寶貴資源與內容商品化,進而發展各類型的新產品與服務,并透過各種通路營銷至市場,逐步打造臺師大品牌。

臺師大出版中心成立于2008年,主要分為出版與禮品兩部分。出版部主要業務為出版學術及一般性圖書,而禮品部則負責開發與經營校內文創商品。校方希望能有專門的單位來統整規劃校園禮品,從設計、生產到營銷,皆由該單位一手完成,企圖以品牌經營的策略模式,制作出獨具臺師大特色的伴手禮與紀念品,出版中心禮品部應運而生。

禮品部的運作概念與方式主要分為設計、營銷、管理。每年策劃年度商品時,在設計上會以消費者需求、師大文化、節慶的方向或現下流行思維為主,創造話題與刺激消費動機;而出版中心為加強設計概念的傳達,將商品分為以下系列:阿勃勒、學生時代、悠游師大、師大風華、師大大師、臺灣DNA、我的臺灣等,并非以一般的商品分類模式(如:筆記本、包款等)對商品進行區分。從設計初始到銷售企劃整體連貫一致,在營銷時亦結合適當時節與市場調查推出優惠方案。

禮品部所發行的文創商品,思考的是符合消費群的期望與想象,將臺師大豐富的文化底蘊及特有的校園意象,轉化為生活中的真實對象。創造師大人新的生活印象,是出版中心禮品部一直抱持的營運方向與經營指標,亦是師大人在結合思考力與實務力上的最佳體現。

2 將形象化為實體――以校園文化、生活為設計起點

校園,做為社會中的次級社會,有其獨特的文化體系與存在方式,無論是在物質、精神與活動方式上,校園內部皆具有一定特質的文化特殊性,是為一種特殊的團體意識與精神氛圍[3],亦形成一校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

臺師大創校七十年,從二戰后到今日,累積了不同世代間的文化形式與生活樣貌,也沿襲了過去前輩們所留下的特殊節日與校園景物。這些特有景物與節日,無論對或新或舊的師大人而言,都與學校有強烈的連結性。因此透過設計師的觀察及構思,將這些校園文化資產,以文創商品再現或嶄新的形式,重新置入師大人的生活中,擴充師生與文創商品的使用層面,進一步更緊密了校園與師生的關系。

2.1 臺師大的藝術與人文氛圍

臺師大成立于1946年,創立之始與普遍的師范初教系統有所不同,乃以中學師資培養為宗旨。爾后改制為大學,含括教育、文理、科技、體育、藝術、音樂等不同的專業領域,至今已是一間擁有九個學院的綜合型大學。也因為有許多領域的集結,使得臺師大人文薈萃,校史時間軸上人才濟濟,有來自許多領域的優秀代表,如:畫家林玉山、哲學家牟宗三、文學家梁實秋、音樂家許常惠、教育家田培林、物理化學家陳可忠等。

于五月時走在校園內,可以看見滿滿的臺師大校花阿勃勒,阿勃勒因為在花季中從樹上垂掛而下的黃澄澄花朵,故而昵稱為“黃金雨”。阿勃勒樸實的黃色花朵與條狀的果實,也與臺師大的價值及校園氛圍有呼應之意,透過校園植物也再度闡述了臺師大的核心價值。臺師大最受學生關注的“西瓜節”則于每年的六月五日,也是臺師大的生日。男生會在這天送西瓜給女生,借用西瓜英文watermelon之諧音作為“我的美人”以表達情意。因此西瓜節當然也成為師大生活中最熱鬧也最具回憶代表的紀念日。

上述所舉例的人文與生活樣貌,是出版中心設計、開發校園文創商品的靈感來源。出版中心藉由文創商品的形式,擷取并重新闡述這些沿襲的傳統文化與新興的新生活型態,同時希望這些商品能夠在師生之間相互流傳,亦成為贈送外賓時最具臺師大代表性的禮品。

2.2 商品設計概念:意象、圖像到商品開發

臺師大開發創意商品的目的,除了讓校內師生可以買到具臺師大特色商品外,其最大目標是希望透過這些商品讓更多人認識與了解臺師大。從整理臺師大特色點,到建立主體視覺文化,將校園的人、事、景、物,透過設計轉化成臺師大特有的圖案紋飾,塑造出視覺性的識別系統,再運用這些臺師大風格的圖案紋飾,開發成商業應用價值的創意商品。

臺師大出版中心所創立的品牌――“吹臺風文創商品”,其設計概念有兩大主軸,一為臺師大特色,二為具臺灣意象的商品。以此二主軸生產的臺師大文創商品系列有“師大大師”“師大風華”“校花阿勃勒”“學生時代”“悠游師大”“館藏”“臺灣DNA”“我的臺灣”等,分述如下。

2.2.1 “師大大師”系列

“師大大師”系列企圖體現臺師大創校七十年,在人文薈萃的環境中,昔日的臺師大培育教師,今日的臺師大培育大師。臺師大至今遴選出十六位師大大師與百余位的杰出校友,故在生產商品時從教育出發的傳承價值,以這些杰出師大人為模板設計商品,期許臺師大的學生能夠以為大師為偶像做為學習努力的標竿,如圖1、圖2為畫壇巨擘廖修平與鄭善禧二位老師授權臺師大制作的作品。

2.2.2 “阿勃勒”系列

以校花為主的“阿勃勒”系列帶領學生回到了臺師大校園中所種植的阿勃勒情境。詩人余光中曾經這樣形容阿勃勒:“一盞盞,一串串,多少燦爛的金吊燈,初夏就這么隨隨便便地,掛在行人的頭頂,害得所有的眼睛,驚喜中所有仰望的眼睛,像飛進童話的蜜蜂一樣,都恍惚迷路了。”因此,阿勃勒的美也讓臺師大師生推選為校花。有人說阿勃勒樹上那長長的豆莢像教師手中的教鞭,但阿勃勒之所以為臺師大校樹真正意涵,其實與它生長的特性有關:阿勃勒今年開的花會與去年的果實并存,象征著傳承,如師者傳道,新舊交替間不斷交織出創意的火花。

“阿勃勒”系列的開發乃從研究阿勃勒花的主體結構,再畫出草圖匯入計算機進行向量繪圖,完成阿勃勒花的主體視覺后,接著針對圖案個性進行商品規劃(圖3)。阿勃勒花給人的感覺是浪漫與陽光的,因此設計出商品阿勃勒傘,希望在下雨天時,撐著阿勃勒雨傘,像是漫步在黃金雨中般的美好。除了傘,還有L型夾、票卡夾、T-shirt與紙袋等不同類型生活用具,而不同品項上的阿勃勒意象運用略有不同。這系列的商品,必須因應不同的材質與特有的制造方式,因此圖案也需要隨之調整,但視覺上還是一眼就能看出是阿勃勒系列商品,去塑造此商品的識別系統。阿勃勒系列除了受校內師生喜愛外,也是一般消費者矚目的商品,主因是阿勃勒樹普及全臺,一般人對其花季印象深刻,所以阿勃勒系列的商業應用非常廣,讓出版中心也持續發展此系列的新商品。

2.2.3 “學生時代”系列

“學生時代”系列的主題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熱銷商品如師大筆記本、師大紀念鉛筆、禮堂微型積木、懷舊課桌椅等。另外,該系列亦開發NTNU的紀念衣物,如棒球帽、T-Shirt、帽T、外套、運動襪等,廣受學生與校友喜愛。此外,“學生時代”系列亦針對臺師大“西瓜節”推出與西瓜相關的文創商品,如:便條紙、積木、相機背帶等。這是從學生生活元素轉換成生活對象的具體做法,讓師大人透過臺師大獨具的象征與商品,形成多重的互動意義。

2.2.4 “臺灣DNA”系列

“臺灣DNA”系列商品以臺灣特有動植物為創作靈感,進行一系列的商品設計與開發。本系列商品在設計時,皆會以中英文簡單介紹該物種,故時常作為外賓贈禮,亦為本校在其他校外通路最受歡迎的商品。“臺灣DNA”系列商品包含:鋼珠筆、鋼珠對筆、筆記本、卡片、明信片、各式環保袋等。

2.2.5 “我的臺灣”系列

“我的臺灣”系列為林盤聳老師以臺灣島嶼為圖像為主的作品。林盤聳老師將周遭的生活景物與點點滴滴的生活累積,以毛筆精密描繪的技法,將心靈深處的臺灣刻劃出來。本系列有兩個主題:植物、哲學,植物以百合、黃金葛、蝴蝶蘭、海芋等臺灣常見植物為主;哲學則以臺灣的山水、大自然意象為主刻劃臺灣的形象,非常適合送給海外朋友,或是遙寄給住在海外的華人朋友。該系列商品包含筆記本、明信片等,如圖4。

2.3 結合校園及臺灣文創能量

除了出版中心自己設計的文創商品外,校內單位也將其典藏圖像資產轉化加值為文創商品,如由藝術學院開發,將師大藝術銀行所典藏之師大名家畫作,衍生為文化創意商品系列,期藉由名家創作之風情來點亮藝術的火苗,相關產品包含“藝夜風情LED小夜燈”“典藏唯美歲月名片碟新品”“臺師大藝術典藏精選行動電源”,以及兩個系列之“師大風華典藏書袋”等。

此外,出版中心會定期舉辦校內競賽活動,招攬師大學生作品,開發商業價值,也提供學生揮灑創作熱力的舞臺,例如:

(1)“袋自慢”征選。利用傳統米袋材質制成的環保袋,將具臺灣特色的圖紋意象“袋”到全世界。此次征選活動號召師大創意人發揮創意,累積設計能量,從商品量產的實際面出發,結合對臺灣文化特色的了解,將其圖像化應用于環保米袋上,推廣臺灣文化特色,展現師大創造力。

(2)“臺師大T-Shirt創意設計競賽”。征選展現師大人的創造力,鼓勵學生觀察校園、分享對于學校生活之記憶,展現師大的創造力。

出版中心集結臺師大精神發展成讓人擁有記憶之商品,也向往連結傳統產業培育臺灣新力量。如2013年因與傳統米袋產業品牌聯名及競賽舉辦的發想下,籌辦了“袋袋相傳”設計師培訓課程。此外,2016年出版中心致力于與逐漸式微的傳統產業與手工產業合作開發新商品,不僅讓學生能夠了解傳統產業的價值,亦能感受到在機器生產之外,老師傅們手工的溫度。如此一來,出版中心的角色將不僅僅是開發校園紀念禮品,而能有更一層的教育意義,并賦予校園文創更多的可能。

3 從校內到校外――營銷推廣

出版中心主要的營銷概念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產品本身,主要強調設計靈感與產品的故事性;第二部分則為消費者,根據消費族群與販賣地點制定不同的銷售方針,主要目的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注意到商品,并激發其購買意愿;第三部分則在于營銷的基本觀念“交換”(exchange)后所體現的產品價值,及其所衍生的消費者與臺師大間的鍵結,打造出版中心的消費網絡,進而挖掘潛在顧客。出版中心的營銷策略與推廣活動,因應販賣地點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區塊:校內、校外、與社群經營,分述如下。

3.1 校內營銷

就校內而論,臺師大文創商品的主要客源為在校師生、校友、受訓學員與外賓訪客。為此,出版中心在校園內設置五處實體販賣地點,宣傳品牌形象、推廣營銷活動,同時增加品牌在校園內的觸及范圍。校內銷售據點如圖書館一樓禮品區、文薈廳、進修推廣學院等,皆充滿了臺師大學生求學時期的點滴片段,故在設計構思上有意將其凝聚,作為個人或是共同對于校園生活的記憶。此外,直至2015年9月,出版中心參與研發處育成中心所管理之師大市集,通過每周固定的市集擺攤,將學校商品擴大至師大人的生活圈,使客群從師生拓展到小區鄰里與觀光人潮,連結校內與校外,并針對市集消費族群屬性推出適合之營銷方案。

3.1.1 選擇特殊時節開展營銷

除了校內實體販賣據點與師大育成市集擺攤外,出版中心會因應臺師大有意義的特殊時節(如阿勃勒花季、西瓜節、開學季、畢業季、考試周等),推出相對應的營銷活動,將師大人校園生活的記憶,搭配具體視覺的享受,刺激買氣與消費欲望。相關營銷活動舉例如下。

(1)2014年6月推出“西瓜節X畢業季”:以臺師大西瓜節為主軸,搭配畢業季,主打西瓜便條紙、西瓜相機背帶、西瓜防塵塞、西瓜微型積木、臺師大禮堂微型積木、NTNU帽T。

(2)2016年2月推出“開學了!超優質商品組合優惠”:開學月推出文具組合優惠方案,主打商品為日常生活常用到的文具,如筆記本、筆、活頁夾、書袋等,同時推出購買兩本筆記本便可獲得限量便利貼的優惠。

3.1.2 選擇節慶舉辦促銷活動

每逢特殊節慶,出版中心亦融合節慶特色推出適合的促銷商品,以鼓勵師大人透過各大節慶,如農歷新年、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中秋節、圣誕節等,表達心中對于身邊共同生活人們的感念與祝福。相關營銷活動舉例如下:(1)“迎春緞布紅包袋與你除舊‘布’新迎好春”:于2015年1月推出,因應農歷新年,主打特色商品迎春緞布紅包袋。(2)“溫暖在心里,穿搭我最型”:于2015年12月推出,主打NTNU植絨帽T預購優惠。因應圣誕節,推出同時“讓我來當你的圣誕老公公”服務,讓預購活動不僅限預購給自己,更能預購給親朋好友。

3.1.3 建立運作寄售機制 開展營銷

議題導向的時代思潮成為設計者與消費群眾對話的方式之一。商品的成形在互利的商業模式主軸之下,凸顯與擴散出臺師大文創品牌本身的經營指標。在校內營銷策略的另一方面,出版中心同時致力于豐富商品的多元性,因此校內銷售據點尚提供寄售機制,積極集結優質臺灣原創商品,如李明道老師的“美麗寶島臺灣”。為了有制度的運作寄售機制,出版中心亦制定商品代售辦法,透過評選機制選出與校內銷售據點調性吻合、具備美與質的商品。令人驚喜的是,有許多臺師大校友投件,例如:

(1)校友藝森,將其參與2013年“好玩漢字節”作品,以春夏秋冬與臺灣原生動物的元素,巧妙融合臺灣特有種花鳥與繁體字,發展成設計系列明信片、馬克杯、紙膠帶等;

(2)校友插畫家所創作之TAIPEI IMAGE系列明信片,將鐵窗、鐵皮屋、臺北深呼吸、尖峰時刻、美食夜充斥著臺北意象的符號,共鳴著生活于臺北的師生們;

(3)校友書法藝術家劉邦秋校長的書法作品,書法瓷刻家不僅能拿筆寫書法,也能拿雕刻刀在素壞上“刻”書法,劉校長與臺師大合作將其藝術作品委托學校展售,希望透過這些藝品,讓更多人欣賞書法、瓷刻、陶藝之美。

在寄售商品上,出版中心亦希望將臺師大的資源及空間,作為支持社會中需要協助單位的力量:如“馨工房”的琉璃系列。“馨工房”是勵馨基金會幫助弱勢婦女經濟獨立的希望工程,在創作中獲得自信并學習一技之長,找回重新出發的力量。臺師大藉由提供場域使力量串聯,以商品的創作與展示販賣,讓真誠與關懷帶入消費者與社會互動。

總體而言,出版中心在校內的營銷與宣傳活動以感性營銷[4]為主,感性營銷意指藉由觸動大眾內心情感進而引發的消費行為與消費周期。故在感性消費的趨勢中,如何販賣“感覺”亦成為刺激消費行為的重要環節與關鍵因素,正如Holbrook & Hirschman (1982)所提出消費行為其實涵蓋了一切想象、情感或愉悅等情緒因子[5]。

出版中心在校內的營銷主打臺師大師生與商品間的連結,將有關臺師大的故事或人情趣味投射到產品上,讓商品變成一項學校與師生相互間價值傳遞與故事傳承的媒介,而商品的款式、顏色、風格等每一個細節,都是出版中心在制定營銷策略時的重點。

3.2 校外營銷

校外營銷的重點考慮主要針對消費族群對于臺師大品牌形象的聯想,因大部分校外消費者并無師大情感,因此以推廣臺師大自有文創品牌為目的延伸,挑選與臺灣相關的商品,讓消費族群能夠由商品本身連結“吹臺風”。

出版中心以臺灣DNA、我的臺灣―看見心靈的故鄉等二系列產品為主要校外銷售商品,期盼透過師大人的創作讓精神流于校園外,滿溢于臺灣各處,甚或臺灣以外。“吹臺風”以師大的人文、歷史、建筑,作為創作的來源與能量,以及對臺灣特有種生物的關注,轉化成為與人對話的產品,期盼臺灣的創作能量像一股風,吹至世界各地。因此在校外也拓展許多能見度極高并富含藝文氛圍的販賣據點(如表1),企圖將商品結合販賣空間本身的形象,去帶動商品故事的想象。

據點拓展也需考慮區域性質,故針對不同性質的據點,推出適當的品項。如在師大永康商圈的據點“一針一線”主要顧客群有80%為觀光客,且配合商家主推商品,因此極適合“臺灣DNA系列”“我的臺灣系列”。另外像是據點“梁實秋故居”,則考慮梁實秋先生與師大的淵源,除單純的商品寄售,也以共同設計商品的方式合作。

校外寄售需抽成,因而在獲利與品牌宣傳之間需要找到更精準的需求的平衡,以及商品數量控管,以達校外販賣的永續經營。故網絡銷售據點(如表2)更利于宣傳與獲利的方向,結合現代人傳遞接收訊息生活模式,是為一條穩定的引導線。網絡銷售平臺外,亦增修官網的形象與品牌說明,讓商品故事傳遞得更完整。

另外,因應近幾年文創市集的興盛,出版中心亦踴躍參加各類市集擺攤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臺師大的文創品牌。如2016年3月參與中壢中平路故事館所舉辦的“拾木泥”市集,有效推廣“吹臺風”品牌,同時也發掘了對臺灣元素有興趣的潛在顧客。

總體而言,出版中心在校外的銷售主打富含臺灣元素的商品,藉由找尋適合的寄售點,建立網絡通路、積極參與各類市集擺攤,拓展臺師大品牌的能見度與知名度,進而能擴大客群、發掘潛在顧客與商機,讓臺師大文創不再僅限于校內師生,而能建立起在校園以外的客群。

3.3 社群經營

隨著各式各樣社群媒體的興起,運用社群經營品牌的趨勢已具體成型。因此,出版中心開設了“吹臺風精采文創”的Facebook粉絲專頁,近期更推出LINE@服務。出版中心經營社群媒體之目的是信息的散播與傳遞、建立品牌口碑、維護顧客關系。透過多元、多樣的內容,與社群成員們傳達訊息與溝通,出版中心希望能藉此營造出“我們”,甚至是“團體”的概念,而非限于商家之于顧客的單向關系。

出版中心在社群媒體所投放的內容大多為商品與活動宣傳、分享生活信息,并鏈接網絡商城的顧客評價,讓社群成員能夠看見使用者的真實故事,并進一步發展口碑營銷與刺激導購。出版中心固定每個月在社群媒體上推薦一項商品,運用故事手法介紹商品,并利用活潑語氣、多元互動、時下流行的話題增添內容的趣味性,讓商品能夠有效曝光。此外,出版中心亦不定期舉辦粉絲專頁與LINE@好友的專屬小活動,讓社群維持在活絡的狀態。

4 結語

走在臺師大校園中,可體會學校將本身所富含濃厚的教育傳承價值,體現于校園生活與教學概念中,進一步再以這樣的價值,生產出更具體的商品對象。而出了校園,串聯師大周邊的住宅與商業圈,亦可不時發覺到師大人的氣質發展出的生活型態,更有著直接以商品去帶動對臺灣與校園連結的那種師大滋味。

這是臺師大從在地生活出發,以自主的視角去敘述對這個時空的記憶與思維,迸發出超越潛在印象的鮮明對象,并以共感經驗去書寫、產出更為自主的觀點與價值。而傳統禮品透過設計者的角度,藉文創轉型之策略,串聯臺灣在地傳統工藝,例如鋁工藝、帆布、手工扇、玻璃、花窗與竹編等,進行賦予新意義的制造。將臺師大底蘊所涵蓋傳承的意念,擴大至臺灣傳統工藝的傳承,更藉文化創意拓展思考為臺師大與社會甚至臺灣文化之連結。

此外,商品產出后也藉由不同的營銷策略與獲利計算,開拓了不同于過去固有的校園商品販賣模式,讓商品與空間記憶更能相得益彰。校外則轉換出不同的商品價值與寓意,以臺灣本土的意涵創造出品牌的價值,進而營銷臺師大的品牌形象,同時也達到宣傳臺師大的目的。而伴隨著云端時代的消費習性,更拓展出網絡的販賣通路,讓從未到過或不了解臺師大的人,透過商品本身的價值來認識臺師大的另一種風貌。這些都是臺師大從自我出發,再藉由文化創意為策略模式,開拓獨有的生活與經濟價值的果實。

參考文獻:

[ 1 ] 夏學理.文化創意產業概論[M].2版.臺北:五南出版社,2011.

[ 2 ] 李瑞梅,孫迎欣.校園紀念品設計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10(32):22-23.

[ 3 ] 蔡克勇.大學校園文化與創造性培養[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2):11-14.

[ 4 ] ROBINETTE S, BRAND C, LENZ V. Emotion mark-eting:the hallmark way of winning customers for life[M].McGraw-Hill Education,2001.

篇8

酒店的淡季營銷工作開展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幾點:

產品定位和目標客戶

也就是說,我們當初設計裝修客房的時候,是準備將這種風格的客房賣給誰?商務賓館那就是準備賣給出差的商務客人;網絡賓館那就是準備賣給愛玩的年輕人;主題賓館就是要賣給情侶客人。

你本是一間情侶主題賓館,卻死乞白賴的瞄準出差的商務客人去做營銷,那豈不是緣木求魚事倍功半么?因為不同客戶群體的特點和喜好都是不一樣的,營銷的本質其實就是簡單的四個字——“投其所好”,那我們做營銷首先得搞清楚“其”是誰,“好”是什么。

明白淡季營銷的特性

旺季和淡季的區別就在于,住店客人總數的多寡。一個地區酒店的數量是固定的,而有住店需求客人的數量是變化的。淡旺季這樣的狀況其實就是一個供求關系的實際反應。

當有住宿需求客人的數量大于該地區酒店所能容納的總數的時候,大家都滿房,比如國慶長假;反之,則如當下,管理好營銷到位的店還好,功力淺薄的店就凄慘了。

所以,淡季營銷的核心其實就是搶奪那些有住宿選擇的客人,也就是搶奪你競爭對手的客人。

淡季營銷究竟怎么做

要先做SWOT分析,搞清楚自己和競爭對手相比優勢是什么,劣勢是什么,存在的威脅在哪里,潛藏的機會有那些。只有搞清現狀之后,才能揚長避短對癥下藥。

淡季營銷方案的制定

經過比對,找到自己的長處,然后凸顯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就好。比如你的競爭對手不含早,而你有早餐,那你就可以在早餐上大做文章。

營銷內容的傳播渠道

弄明白自己的優劣勢之后,酒店的活動內容如何才能讓我們的目標客戶知曉呢?有哪些傳播渠道呢?畢竟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活動內容沒有人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具體做法:

通過培訓前廳服務員向客人口述

通過酒店的LED屏和展架來宣傳

向店內的歷史客人發送營銷短信

向自己店內的會員推送營銷短信

讓參加活動的客人轉發活動鏈接

向加你為微信好友的客人發活動信息

加入目標客戶聚集的社群發活動信息

有共同目標客戶的商家成立異業聯盟

當然還有發傳單等等好多中方式

篇9

另外也要祝賀今天所有獲獎的記者朋友還有企業代表,向你們的專業,還有你們當中少數優秀作品展現的專業精神致敬。

在今天這樣一個場合作一個學術演講很討厭,但是賈可博士給了我這樣一個命題的作文,講一下新媒體,特別是企業自媒體發展的路徑。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就是:對話、關系、多元生態還有日常生活。

我們看到,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差不多是全世界又一輪新的信息傳播革命戰略階段,且在漩渦當中,任何的預言都是徒勞,舊的東西還沒有來得及沉淀就已經煙消云散了,新的東西沒法作出任何斷言。

走向對話的邏輯

在過去一百年,尤其在最近二三十年轉換邏輯當中,我覺得第一個邏輯很清楚,不管怎樣定義媒體的角色,它首先是信息傳播的載體、管道、平臺。現在我們在信息傳播中看到的變化,就是從宣傳到說服到對話這樣一個轉換。

宣傳好理解,但是很多我們的從業者還沒有分清楚什么是新聞,什么是宣傳,基本上都是以甲方的意志,或者是以甲方為中心畫一個圓心,畫成一個半徑想象我們的市場,想象我們的行業,想象未來生活的途徑。這種宣傳的方案是單向、以自我為中心的。

最關鍵的環節在于,我們此前實際上是按照宣傳和說服的思維,不是按照對話的觀點,來重構我們自媒體的運營體系,重構自媒體運營發展的規格和秩序。

事實上,由于幾次評獎的原因,我看到中國汽車行業整個企業品牌傳播的近況,大體是內部的甲方、乙方這種相對封閉的自嗨狀,行業媒體也加入到這小圈子的狂歡,看到宣傳價值觀、宣傳理性,宣傳效率的追求壓倒了對對話本身的這種追問。

什么是對話?你拿出來的信息是值得人P注的,是具備對話潛質的,這個才有必要通過新媒體的平臺推送過來。

我在學院里,最近幾年本科教學遇到很多挑戰,這跟企業遇到的挑戰有相同之處。什么挑戰?不管是大教授還是年輕的老師們,在課堂上不管你講什么,同學們都在玩手機。我們的學風還是很好,但是同學們玩手機這個情況誰錯,不能說學生錯了,也不能說老師錯了,也不能抱怨這個時代。怎么辦?

最近幾年整個教學改革,如果說用一個關鍵詞來提煉的話,就是“對話”,什么是對話?老師表達一個觀點,也允許同學表達一個主張。我們提出自己的判斷,也允許同學們加入這個判斷的形成過程當中來。我們之間只有保持對話對流的狀態,學生才會把精力放在老師身上。

把這個道理放大,在今天,包括汽車企業在內的商業節奏,如果想讓我們的客戶、利益相關者重新成為我們傾聽者,必須首先賦予他權利,讓他成為表達者,我們之間只有對話狀態的時候,這種品牌傳播才不是單口相聲。

我們要從第一層的宣傳的邏輯、說服的邏輯走向對話的邏輯。很多自媒體到目前為止仍然在這個層面卡著。

走向關系的邏輯

第二層邏輯關系管理。自媒體,這個說法其實并不準確。當我們強調媒體的時候,還是強調信息傳播功能,或者說信息傳播屬性。今天所宣稱的互聯網時代,或者說新媒體時代,新媒體互聯網平臺比信息傳播更重要的特質,是關系的建立,關系的維護,還有關系管理。

事實上,我們傳統的企業品牌部門都會設置一個公共關系部,公共這兩個字強調的是傳播功能,把信息傳播開來。事實上,公共關系這個關鍵詞當中另一部分是關系。

我們消費者究竟是誰?市場調研公司給我們提供一些數據,做一些用戶畫像,比如35歲到45歲上升階段,受過大學本科以上的教育等等。但這些人在哪兒?仍然是幻影一般的存在,仍然是無性格的大眾。

今天在新媒體互聯網平臺就不一樣,互聯網發現了個體,互動的個體,也就是說互聯網不但發現了個體,還發現真實社會關系當中的人。新媒體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超越了信息傳播,直接進入到關系這個層面,這會發生兩個情況。

第一個情況是沒關系沒傳播。多元分散的個體彼此間互動,介于互聯網平臺產生互動,建立新的社會關系。如果你不在這個圈子里,你的信息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到達這個平臺。

大家使用朋友圈或者是加入一個群就有這樣的體驗。經常會看到一個企業特別深情地告訴我說,我們有一個項目做得特別好。有多好?特別特別好。但不管有多特別好,我想問各位,今年央視廣告標王是誰?法蘭琳卡,贊助費用最高的企業,他們是做什么的?不知道。

如果我們信息不能進入關系網絡,不能進入關系管道,就等于不存在。事實上,這個信息就像流水,關系是管道,沒有管道的水,其實是流不過去的。

很多傳統媒體嘗試向新媒體轉型,在我們學術界把這個詞稱為媒介整合,原因在哪?

傳統媒體包括賈可博士這本雜志,在轉型過程當中,頂多是做到第一個邏輯,就是把它原來信息傳播報道的邏輯由宣傳轉向對話,而很難做到關系網絡、關系平臺的建設,也就是讀者和受眾之間仍然沒有形成互動關系。

大家目前為止仍然沿著第一個邏輯在展開,而第一個邏輯主要停留還在宣傳這樣一個階段,第二個邏輯做得比較少。

事實上,企業內部的結構要調整,我們公共關系部門應該和客戶服務部門和企業CRM這樣的平臺重新整合在一起,微信公眾號和服務號整合在一起,才能和用戶建立真實的社會關系。

沒關系事實上就沒傳播,即便傳統媒體轉型了,不能做到用戶的服務和管理仍然是不會成功的。

日常生活

第三層邏輯想提到的是新媒體互聯網比較重要的邏輯,即日常生活的邏輯。

傳統媒體所呈現、所構建的社會,我們把它稱為奇觀社會:大人物、大事件、大好事、大壞事,才有可能上報紙、上廣播、上電視。剛上大學的時候,家里人聽說我進了新聞系,就說將來就能在電視上看到你了。

事實上,這是個樸素的想法,到現在為止很多企業仍然是這樣一種觀念,我們要上報紙,要上電視,在《汽車商業評論》、《汽車消費報告》當中露那么一個臉,呈現出來自己的大業績、大途徑、大故事和大主題,是發展當中大的關鍵節點。

這些反映在我們汽車的營銷傳播領域,就是我們的廣告永遠都是宏大主題,比如寧靜思遠達天下,反映的都是富裕、成功、階層的上升,體現在畫面上就是一個個成功的展示。

我們看到,大家所構造的仍然是奇怪的社會表達。互聯網不但發現了主體,還發現了日常生活。互聯網基本邏輯就是發現了日常基本運作,我們的表達路線圖應該和公眾日常生活路線圖拼接在一起。

我看到最近兩屆的汽車類新聞報道的稿件,也包括今年首評汽車企業自媒體傳播的稿件,發現兩者之間其實有一個斷裂,這個斷裂仍然漂浮在日常生活路線圖之外,仍然試圖按照產品主義,商業這套路線在向前挺進,我們注意到大部分仍然以成功為主題,在訴求自己的廣告、公關和營銷。

可是有沒有注意到,當我們從宏大的政治敘事過渡到日常生活的時候會發現,成功已經不是這個國家這個時代年輕一代中產階層最在意的事情,人們關注的是美、德行、安寧、喜悅、信條,此岸到彼岸的可能性,不是以前極端社會在意的線性進步觀,而是搞一個大的、最牛的、最棒的、最帥的就行了。

走向多元生態邏輯

第四個邏輯是,新媒體和互聯網一個重要的價值在于社群的形成和構造,不只是信息傳播的問題,也不是關系的建立和維護的問題,而是建立一個好的社群。

我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剛才看到捷豹路虎獲獎,捷豹路虎在品牌傳播方面一直做得不錯,有時候我在想,捷豹路虎這樣一款車,把報紙、廣播、電視還有互聯網上很多營銷傳播的投放全砍掉行不行。砍掉干嗎?也不說一點不要了,維持一點。

然后,在北京通過互聯網的社交媒體平臺,建立兩萬人,三萬人一個社群,在上海、在深圳、在廣州、在西安、在成都,在所有重點銷售區域,在每個城市建立一萬、兩萬、五萬人的社群。

在全國維系三五十萬的社群,一年有一億元的傳播費用全花在這個上面,和真實的人溝通、和真實的個體、群體建立多維的社群。這里面我們不談車了,我們談健身、談健康、談學習,談的是人到中年之后的卑微和萎縮。我們談如何在今天這樣一個既劇烈、又宏大、又不堪的時代,做到不但是富足的,而且是安詳的。

建立這樣一個社群,和真實的客體和群體去溝通,建設人的概念,這才是正_之道。我們現在辜負了互聯網給我們提供的技術,我們仍然是把它當做信息傳播媒介,以宣傳為導向的信息傳播媒介,于是,對話導向的信息傳播層面還沒有出來,關系的建立和維護還沒有出來,滲入日常生活路線圖這點做得不夠好,真正意義上社群的建立和維護,還沒有全面展開。

這個時代分散著不同的社群,一個又一個的部落,一個一個的圈層,各家企業推自己的產品,推自己的技術主張,都講自己的欲望,都在講自己的社會責任,自己玩的時候太多了,我們應該進入一個生態,或者是創造一個生態。

篇10

關鍵詞:C2C微商;市場營銷;營銷管理

2011年1月21日,騰訊公司推出微信,1年的時間,微信用戶數就破了1億大關,成為火熱的網絡社交工具。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的興起,“互聯網+”逐漸普及各個領域,“互聯網+金融”更是首當其沖,余額寶、眾籌、P2P網絡信貸等迅速發展。2013年,微商以C2C的形式開始發展并迅速壯大,是“互聯網+金融”典型的實例,然而由于C2C微商是新崛起的一種營銷形式,其營銷管理面臨很多的嚴峻的問題,沒有完善的營銷管理方法。本文通過分析C2C微商內部營銷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對C2C微商營銷管理過程進行優化,有助于C2C微商內部營銷管理,促進個體商家和小型企業未來的發展。

一、“微商”及其發展

微商是新媒體背景下一種新型的電商組織形式,新媒體的核心是性格和數據,沒有數據難以規模化,沒有性格做不出粘性。微商玩的不是流量,而是社群,也就是商家利用自身的特點,找到合適社群,進行營銷。2013年微商興起,入門門檻比淘寶還低,為小型企業、個體商家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更多的商業契機,因此成為大眾創業的首要選擇。最初一批的微商大部分都是做化妝品行業的,以面膜微商居多,典型代表有俏十歲、韓束等,很快就發展壯大了一批小型企業。

從2013年發展到現在,微商已經由最初的C2C零售微商發展為產品供銷鏈較為完善的B2C(Business-to-Customer)微商和C2C(Customer-to-Customer)微商兩種形式。B2C微商是商家通過公眾號,宣傳推廣自己的產品并銷售;C2C微商是商家通過個人微信賬號在朋友圈分享,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宣傳、推廣、銷售。微信本身為一種社交工具,具有大量的客戶群體,結合大數據以及“互聯網+”,形成了龐大的數據網絡,使其成為可以經營銷售的有效渠道。微商營銷的發展原理就是先找到種子用戶,讓種子用戶產生口碑,再讓用戶口碑相傳,從而獲得更多客戶群體。

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推動下,中國網民數量不斷增加,微商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根據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較2014年提升了2.4個百分點。其中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上升至90.1%。在開展過互聯網營銷的企業中,35.5%通過移動互聯網進行了營銷推廣,移動營銷企業中,微信營銷推廣的使用率高達75.3%,成為最受企業歡迎的移動營銷推廣方式。但是如今的微商卻已經受到了傳銷病毒的感染,微商的本質不是傳銷,然而個體商戶居多的C2C微商,卻很容易被傳銷鉆空子。C2C微商靠個人微信賬戶進行營銷,微信傳銷利用這樣單獨銷售的互聯網營銷形式打掩護,以強迫提貨數量為變相的方式收取入會費,不斷發展下線,招收分級,進而收取人頭費,形成金字塔式的利潤分配制度。2015年3月,國內首例微商傳銷案涉案人陳志華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為了防止微商變傳銷,我們應該加強C2C微商的內部管理,提高個體商家和企業的信譽度,使其能夠良性發展。

二、C2C微商市場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

營銷管理是指為了實現企業或組織目標,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護理的交換關系,而對設計項目的分析、規劃、實施與控制。由于C2C微商是個體商家與小型企業,沒有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因而在營銷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

(一)獲取市場信息方式單一,市場信息滯后。C2C微商是依靠朋友圈分享來銷售自己的產品,只需要一個微信賬戶就架起了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實現了有效的營銷。但是C2C微商多為個體戶或小型企業,沒有專門的市場營銷部門,獲取信息的渠道大部分是互聯網和客戶,商家只能通過朋友圈分享進行宣傳推廣,只有互相關注的人才能夠看到分享的信息,信息獲取方式單一,無法及時的獲得市場信息,故所得到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滯后。

(二)產品的營銷范圍小。騰訊公司將每個微信賬戶的好友人數上限設為5000人,而C2C微商是個人賬戶,故企業無法擁有更多的粉絲人群。企業通過朋友圈進行宣傳和銷售,只有賬戶中的好友能夠看到產品分享信息,故銷售的范圍較小,且大部分為熟人,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三)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微商中現象普遍,產品價格逐級攀升,產品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商家信譽度有待考驗。由于C2C微商是新型的營銷形式,沒有正規的法律和監管部門進行管制,導致產品買賣可能遇到退貨困難、售后遲緩等問題。對于C2C微商而言,熟人消費占大多數,若商家信譽難以保證,則商家的人際關系也將受到影響。

(四)傳銷滲透微商。C2C微商屬于個體銷售,容易陷入傳銷的困境,盲目的發展產品下線,產品銷量虛假,欺騙下級商,以提貨量變相收取人頭費,產品層層擠壓,價格昂貴,降低了微商的信譽。

三、C2C微商市場營銷管理過程的優化

針對C2C微商營銷管理存在的獲取市場信息方式單一,市場信息滯后、營銷范圍小、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傳銷滲透微商等問題,企業應對營銷管理過程進行優化,在分析市場機會與產品需求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目標市場,設定相應的目標人群,擬定并優化市場營銷組合,開展新穎的營銷活動,完善售后服務,對產品進行使用后的信息回饋分析。C2C微商需要制定合理的營銷管理模式,使企業能夠更好的制定發展計劃并得到良性發展。

(一)分析市場機會與產品需求。C2C微商主要通過個人微信朋友圈進行宣傳推廣,形式較為單一,營銷人員不僅要通過互聯網、報刊、社交媒體等多種方式收集市場信息,尋找市場機會,還需要充分利用用戶對產品所提供信息對市場進行有效地分析并對市場及時做出相應調整。營銷人員可以通過朋友圈分享的各類產品鏈接的點擊率,客戶咨詢的信息類別等找到產品需求的方向,并對市場機會進行有效的評估,以便于選擇合適的目標市場,設定目標人群并制定合理的營銷策略。以面膜微商為例,企業根據自身所推廣的面膜類型,通過朋友圈分享鏈接的點擊數量及客戶咨詢信息的方向分析清潔保濕類面膜、深層補水類面膜、美白滋養類面膜的需求等并對每一種產品的市場進行評估。

(二)選擇目標市場、設定目標人群。C2C微商需要根據企業產品的特點,選擇目標市場,進而設定目標人群。企業需要將每個產品的市場進行細化分類,根據市場中每個產品的需求現狀做出相應的計劃與措施。同時將目標人群根據需求進行相應的細化。商家可以通過顧客及朋友圈鏈接點擊量來設置客戶數據庫,將用戶群體進行組群分類,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朋友圈分享產品宣傳時,針對不同的產品要設定不同的目標人群,對不同需求的客戶推銷不同類型的產品。將產品市場集中化,分享產品信息時僅部分好友可見,避免客戶或用戶產生刷屏的視覺疲勞。企業要對客戶進行持續化服務,將客戶發展為社群,使產品或服務增值,進而擴大產品的影響力。以面膜微商為例,營銷人員可將自己微信中的好友根據產品需求進行分類,在朋友圈內分享主打保濕補水類面膜的宣傳時,主要針對保濕補水類的組群客戶及大眾客戶,避免美白滋養類的客戶對刷屏產生反感。

(三)擬定并優化市場營銷組合。市場是靈活的,產品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企業需要從產品、價格等方面進行調整。營銷人員要根據市場所反映的產品需求情況及時優化產品組合,靈活搭配產品組合,或者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引進新的輔助產品。營銷主要有類型,即扭轉型營銷;刺激性營銷;開發性營銷;平衡性營銷;恢復性營銷;維護性營銷;限制性營銷;抑制性營銷。企業需要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對產品制定合理的價格,更加有效地宣傳產品并提高產品的銷量。以面膜微商為例,若清潔保濕類面膜的市場低迷,需求量低,可考慮重新設計產品,轉向深層補水類面膜或美白滋養類面膜的銷售、或降低清潔保濕類面膜產品的價格,或者優化產品組合等措施,來刺激市場,提升市場的需求。

(四)組織開展營銷活動。營銷管理中,營銷活動是關鍵性的、極其重要的步驟。介于C2C微商的營銷范圍小,客戶數量有限,其營銷活動就顯得更加重要。當確定了目標人群,鎖定目標市場后,營銷人員可以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進行營銷活動宣傳,目前轉發分享原文集贊享受優惠,設置微信會員卡是最為火熱的營銷活動。微信商家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在特殊的時間,如婦女節、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狂歡節等時期推出相應的優惠活動,從而增加產品的銷量,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大型營銷活動開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平時產品的宣傳推廣,營銷人員可以定期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一些與自身產品相關的健康知識,避免產品廣告刷屏造成視覺疲勞的同時,吸引廣大的客戶及潛在消費者。以面膜微商為例,營銷人員可以每日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關于臉部滋養健康的相關文章,吸引潛在客戶的注意力,引發大家的共鳴,后期再逐步推銷自己的產品。

(五)完善售后服務,做好信息回饋分析。售后服務是營銷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良好的售后服務是維持新老客戶長期合作的重要因素。C2C微商主要是依靠信任度極高的熟人進行宣傳推廣,要更加注重客戶對產品的使用體驗回饋,營銷人員要設置良好的售后服務,在銷售時就提前設定退換貨相對應的條件,以便于售后處理,形成良好的商業信譽。根據客戶對產品使用過后的信息反饋,對產品營銷方式進行優化調整,配合市場做出更有效的營銷方案。

(六)制定合理的營銷管理模式。C2C微商多為個體商家與小型企業,人數少,規模小,應采取集中化的營銷管理模式,對營銷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通過人對人、點對點的方式直接插手營銷團隊的日常業務管理,對市場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應,加強營銷團隊的執行力。企業壯大的過程要合理的發展產品商,擴大團隊規模,防止傳銷的出現。

四、結語

C2C微商是個體營銷,企業應該最大限度地借助現有資源,而不是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新媒體背景下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是迅速的,企業不必過分追求完美,產品更替,市場變化遠比完美更加重要。企業需要做的是讓自己的產品快速上線,快速推出新功能,不斷給客戶制造新鮮感,讓客戶參與到迭代的過程中。C2C微商需要抓住產品特性,提升產品質量,使產品品牌化,專業化,不斷地優化營銷管理過程,擴大客戶數量與產品的營銷范圍,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最終使企業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彤.微信營銷未來發展展望[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1:78-80.

[2]代博文,李艷菲.微商與傳銷的關系研究――誠信經濟[J].東方企業文化,2015,12:116+118.

[3]時妍婧,張麗.大數據時代微信營銷的創新方式探析[J].電子商務,2015,08:31-32.

[4]范雪巍.微信營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商務,2015,09:35-36.

[5]殷言言,苗蘊慧,段麗妮.微商的管理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1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