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學生群體及社群關系分析
時間:2022-04-28 09:31:24
導語:普通高校學生群體及社群關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A4、沙丘美術館和阿那亞藝術中心、廣東時代美術館等長期關注“所在社區與社群”,視自己為其中一員,通過持續的展覽活動積極地介入社區建設中,謀求與其社區、社群共同發展,為當下中國藝術機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啟發并促使了更多有益于構建和提升“中國整體藝術生態、國民審美素養和美育”的討論和嘗試。在普通高校也可通過類似思路和策略,以更好地構建高校學術和文化體系、服務社會等,但真正的踐行和成功案例還少。川大錦城環境設計從2017年以來的“持續性的長期計劃”,具有相應品質,可為考察研究之特例,但是因其條件限制影響還小,同時也面臨各種困境,針對這些現象對比A4等美術館的社區策展的經驗成果,梳理它們共通的內在理路和方法,以期促進更為深入的研究和廣泛的策展實踐,真正挑動高校、美育乃至更大的社會生態之良性發展。
關鍵詞:高校;社群;策展;美育;生態
2021年6月至7月,成都麓湖A4美術館做了一期“社區策展人”的課程活動,整個課程共16個小時分四次完成,涉及內容看似不多也難談到真正的深度,但是如果站在其“從iSTART兒童藝術節到麓湖社區公共藝術季……一直在探索如何向公眾傳達當代藝術,突破當代藝術與公眾互動接觸的形式……構建理想的社交場所……提供更多可能……”(參見《Knock!Knock!社區策展人出沒請注意》,“麓湖A4美術館”微信公眾號,2021-06-07)的“‘持續性的內在邏輯’和‘長期探索的目的與意義’”來看事實上并不太少,甚至可以說其“理想”巨大。因此,對其未來(可能實現的)價值應該值得期待,當然要真正實現這些價值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持續的工作去落實;也只有在這個持續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直待相應藝術項目(或活動)的實施或后續工作的跟進完善后,才能對其最終的價值和得失做出恰當的判斷。同時,需要說明的是,該課程活動的設置、內容設計和最終目的有A4自身的考量,符合其在當今中國美術館甚至世界藝術行業反思基礎上的某種自我定位和未來發展的思考。考察課程的執行過程和結果,整體來說未來值得期待,但是進程確實略顯倉促,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首先,在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博物館等專業藝術機構的建設中,針對“具體社群”進行專門的展覽及相應活動策劃的美術館,A4確實是屬于“代表”的那一類的存在,起碼在成都它是首屈一指的。而該社區策展人課程活動是第一期,在執行過程中一些關鍵要素若能進一步完善可能會更好,例如,對所針對的特定群體(課程活動參與者)的結構關系研究、研究人員和結構配置及保障配備、教學組織過程和推進邏輯等。當然,這些并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相信A4是能夠在后續的工作中有自身的考量和跟進,因為它多年來的工作和成績能夠給與我們這樣的信心。這個信心源自:其一直以來“對所在社區長效的關注”和“謀求與社區、社群共同發展”的理念,并在具體的美術館(包括策展等)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以明顯有別于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美術館建設,較為流行的思路和目的———“參考古根海姆美術館的模式,并期望將這些美術館的設置和建設‘(作為)激活城市和社區動力裝置’或‘對地區經濟和文化建設、振興起到積極作用’”———的樣貌,在近幾年成都乃至全國的美術館里(正如剛才所言)都是屈指可數的典范(參見林半塘《中國的美術館時代正在退潮》,“打邊爐ARTDBL”微信公眾號,2021-07-25。有著相同思路和長效的中國民營美術館,還有秦皇島阿那亞的沙丘美術館和阿那亞藝術中心、廣東時代美術館等,它們都立足自身所處區域、社群和自我定位,把自己視為社區一員、積極地介入社區建設中)。這些內容事實上已經給整個中國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建設帶來了很多積極的啟發,也使得我們對“‘中國美術館建設和活動等’在當下整體處于低迷或深陷困境的現狀”在未來的可能發展有了信心。與此同時,它們正在嘗試把這樣的理念不斷持續下去,并有實際的工作、建立相應的機制等以保障相關工作推進的有效性。僅就麓湖A4為例,這些工作包括:在麓湖所在社區的各種公共項目、與社區(乃至更大的城市或區域、機構、群體和個人等)的合作……,這個“社區策展人(課程活動)”相信也是在這樣的思考和實踐中的一部分(同上。當然,不能否認這些美術館及其活動,有著特定述求或也需進行其資本背景的考量,但是它們確實一定程度上跳出了過去很長段時間中國美術館建設———稍顯“急切”、缺乏深入研究、最終“成為‘美術館自身’”,而無法真正地對城市和社區“……激活和重整,去塑造和建構”———的真實現狀)。
1由美術館社區策展引出的思考與啟發
也正是因為像A4這樣的美術館立足自身的明確定位、保持“對所在社區長效的關注”并“謀求與社區、社群共同發展”的理念及其已經取得的“成就”,以及持續性的工作和保障機制的建構等,在2021年A4的“社區策展人”的課程活動設置中的反映,特別地吸引了關注這些內容的公眾———包括來自不同領域不同述求的個人、群體,也使得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策展人、評論者等專業藝術從業人員,對其保持持續的關注,甚至促使其積極參與其中———這事實上已經表現出一種“新的社群關系和藝術生態”的重新建構和不斷擴大的可能,也觸發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啟發。不過,并不能就此認為這就是一種全新的藝術生態和邏輯建立的可能方式。因為這種邏輯,是“美術館、博物館、社區美術館或社區文藝活動等”本應具備的社會屬性和功能:激活社會,促進發展。近年來在中國大陸與此相關的討論和研究其實不少,在國外的展策研究和實踐中也有也有很多豐厚的理論和經驗積累。但是具有這樣思路和策略的美術館實踐的確實還少,很多時候美術館、博物館等的建設因為主導觀念使其具有了太多的附加價值的預設,或者說出發點本身出現了問題;甚至有時讓人覺得它們更像一個權益機制,不僅不能積極地服務社會、推進不同階層的流通互動和社會良性發展,反而不斷的“固化”著階層與權利的分配。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民族整體文化生態的邏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過于偏重追求“短平快”的回報,而忽略了該類藝術機構本應有的“公益性”和長期建構、緩慢持續發力的邏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才是近年來相關討論逐漸增多、國家文化策略做出重大調整的一個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像A4這樣的幾家私人美術館(除卻其自身的商業資本等背景的因素外),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的邏輯所在,因為它能突破原有桎梏真正地與國際前端接軌,進行長效展策規劃,做到持續性服務社區,并與其社群(包括公司、居民、街道或社區乃至更大的城市、地域、社會國家等)共同成長和持續發展;甚至是有關基礎性的美育或全民素養提升做出調整的一個主要因素,例如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參見中辦、國辦《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微言教育”(教育部新聞辦)微信公眾號,。其中涉及的關于美育的思考,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對藝術素養對全體文化結構和生態建立的根本作用,其意義巨大,而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機構和大中小各個層級的教育機構都承擔著這些社會責任,前者往往通過“公共教育”實現,后者則多反映為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或教育”工作的執行和持續發力。但是,其中容易混淆的誤區是:有時大家可能把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機構與大中小學校分得太開,或者說太過注重這二者之間的區別或不同的工作方式,而忽略了其應用的共通性。雖然,從社會結構或行政機構上來說,確實如此;但是,從更大的文化語境和與社會的關聯上來看,它們事實上是共屬于一個社會文化體系的。而且隨著全球化的進程,那種行政體制上的區別或邊界,已經不斷模糊或正處于重新定義之中,而相應的共通性反而更為凸顯。這個“共通性”,并不是簡單的指“行政機制和工作方式上的‘二者合作或相互借鑒和互補’”;更多的是在一體化的文化背景和各自具體的工作中,是否有某種“思路和策略上”的呼應或一致性。但是現有的研究和實踐顯然還是偏向于前一個含義的,既以高等院校中的美育、藝術教育、公共教育和美術館博物館研究選題的情況即可看出一二。顯然這還是一種慣性的思考,而且中國大陸高校中,除卻有限的一些專業院校和綜合性大學有著各種較為專業的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外,大部分普通高校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而且即使這些具有各自美術館或博物館的高校,其所涉及的展覽和活動策劃與執行情況也還是更多的表現為“從上至下”的慣性思路之中,雖然像各大美院、清華等的很多展覽與學術活動具有很大的學術價值、國際和社會影響力并與大學所在區域的公眾產生了很多積極的互動,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大學的真正主體“學生及其社群關系”很多時候是一個被遺忘的內容,這也正是那個A4的“社區策展人”課程活動在這里帶來的思考和真正啟發,同時也是近年來隨著國家文化策略和美育工作的調整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和藝術實踐者把視線投入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2以“普通高校學生群體及其社群關系”為中心的可持續策展的策略與意義
那么,回到像A4這樣的美術館“針對所處社區、社群進行的相關思考和探索,與所處社區和社群共同成長”的思路和策略,觸發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啟發,這些思考其實在整個處于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文化單位之間是否又有內在可“共通”的邏輯呢?或者說,是否有類似的方法和策略去激活像高校這樣的特定“社區及其社群”關系,并以此為基礎去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的思路呢?顯然,通過上述的分析,大家應該能夠得到肯定的答案,只不過在具體的實踐中它可能會面臨很多挑戰或困境。特別是在普通高校(無論其是否具備美術館等機構)、針對特定的大學生群體及其社群關系進行調查分析,進一步提出特定的問題或主題進行展覽和活動策劃,并使其持續發生力量,這可能是一個涉及不同領域和人群的巨大工作,這些工作包括策劃本身的“選題、調研、思路的形成和論證、具體的策劃和執行、資料總結和反思、后續工作的跟進、新的問題提出及(策劃、展覽、活動)工作的推進等”,還涉及相關行政部門或機制中的溝通、合作和支持。或許正因為此,相應的成功案例還太少,而且相關研究和實踐還更多地停留在大學美術館或大學博物館這樣的選題之中,但是不能否認其潛在的價值;或者說“如果能真正地在普通高校中以學生群體及其社群關系為中心來建立策展策略和體系,并能持續執行,其意義巨大”。不過,案例雖然少并不是說沒有,起碼在個別院校的相關策展實踐工作中能看到很多極具價值的嘗試和努力,這些工作事實上已經具備了上述類似A4這樣的美術館在中國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建設中所顯現的價值。無論是思路和策略,還是具體的策展執行,它們都具有相應的持續性發展和建構的力量。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它們是具備挑動中國大陸高校現有格局的潛在意義的,而這正是當下中國高校及其美育正需的內容或要素。其中較為突出的個案,可以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為例:雖然,該校建校時間不長,藝術相關專業的展覽實踐也長期表現為常見的高校藝術專業展覽的那種狀態,并無多大特色,也很難對學生(及其社群)、專業還有學校等產生積極的作用。但是,該校環境設計專業針對這樣的現狀,從2017年9月開始,做出了具有典范價值的另一種思考和嘗試。首先,該專業教師中有長期從事和參與專業性藝術展覽活動工作的策展人或準策展人,因著這種專業背景身份,具有相應的豐富經驗和素養,同時長期關注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群體現狀及相應展覽活動的策劃和執行的情況,發現了很多問題,并不斷嘗試思考和提出解決的思路和方法(參見《學年展暨設計周———策展人專訪》,“環境藝術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2018-05-14)。最終在2017年,以該校2017級環境設計專業新生入學活動為契機,通過一個持續性的年度計劃,展開了針對“普通高校(藝術專業)學生及其現狀”的具體研究和策展實踐,并以此為據進行更為廣泛的工作規劃或探索。客觀說,策展人之所以做這些工作,并選擇以“(可)持續性的年度計劃”來展開,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是:在高校藝術專業的展覽和賽事看似很多,但是大部分展覽賽事及其它藝術活動更多的表現為一種“自上而下的邏輯展現”。其最直接的反映是那些本應成為這些展覽、賽事和活動最重要的主體的“學生”,卻更多地以“事實上的被動參與者(或配角)的身份”出現,正如李杰在其《童年美術館》里關于“兒童”展策的相關表述“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太能覺察兒童發出的真實信息,而習慣于享受他們迎合我們需求的‘表演’。我們逐漸忘記了如何觀察他們,以及怎樣與他們建立有效的溝通。”(參見《從校園欺凌桌游到創建理想國,在這個美術館里,孩子們干了很多大事》,“樂府LOVE”微信公眾號,2021-08-17)。在大部分高校也少有“專業的策展是針對‘學生群體及其(看似并不那么)成熟的作品’策劃的展覽”的。例如,課程展、畢業展等源自所在學校所學專業的展覽,少有專業策展團隊的參與和可推動的持續計劃,因而很多時候更像是一個(所謂)成果呈現,也缺乏“對參展對象的調研分析、內在的研究理路、展陳空間敘事及后續研究工作的跟進等”,即使有一些交流或研討也是止于“泛泛而談”少有嚴謹工作機制和“批評”;而,來自官方(包括校方)的藝術協會和文化單位等的“藝術節、展覽賽事等”,往往又體現為一種各個主辦團體或單位的“意識”和工作成果呈現,可能在其宣傳資料中也有“交流、互動、服務、公眾關系等”的思考,但是都在這種從上至下的行政工作方式中都被消解為一種“簡單的競爭、作品呈現”……此外,(藝術專業)學生群體,本身的社群關系、身份、性格、積極度和對藝術的理解愛好等也是多元而復雜,很難一語概之,或許很多時候學校、老師和公眾對藝術專業學生及其作品應該是有很多期待,但是多數學生要么由于自己的作品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么難以參與策劃討論、要么被消極的周邊因素影響、要么自身就很彷徨對藝術(及其活動)的認知有限、要么自以為是……反正,總體來說都處在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中,難以產生積極的影響。相對這個直接原因之外,也需再次提到的是:現有有關“高校展覽策劃和研究”的主要體現為以高校美術館、博物館或圖書館等具有實體機構和空間中進行的探討,這其實反映出現有研究和展策實踐的某種慣性思維和方法,在一定意義上也從側面表明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展覽活動策劃很多時候是被外放在其現有主要“教學”關系之外的,換句話說“學生及其社群關系”還是處于被動接受的邊緣而難以進入中心地帶。更何況,中國大陸大部分普通高校并未設置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而且即使設置了這些機構的高校在上一條分析中所提及的相關問題和困境也一直存在,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實踐的改善。基于這些分析,其實不難發現“針對學生主體及其社群關系,怎么去建立一套有效的展覽機制?”完全是可以作為當下藝術生態和大學美育等領域中,研究者和策展人重要命題之一。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和探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環境設計專業相關老師和策展人,進一步總結他們的展策思路、策略和可能的發展方向為:怎么建立并完善“以‘(普通)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為主體的常設展覽項目及相關活動”,使其成為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可持續體系,具有“藝術和學術研究”應有的問題意識、廣度和深度,也有人性的關懷,并嘗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在可能的范圍內對個體、群體、公眾關系、社群關系、工作機制等產生積極的效應,盡可能地使其真正的具備“藝術的力量”,通過藝術去體現并完成“大學之精神”。———希望它會進一步發展、變化,乃至生成為“跳出傳統策展的某種(或某些)新的形態”(參見劉代剛《“溫·渡”———“基于‘公共藝術(精神)’及相關藝術專業學生群體現狀”的(公共)藝術項目第五年度計劃》,2021-07-20,未刊稿)。而且,隨著相關展覽和活動的具體執行和推進,策展人逐漸把“公共藝術”較為核心的“公共(意識)”和開放的創作思路和策略融入其中,嘗試以“公共藝術的思維及策略”來完成這些目標,并獲得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可持續的思路,這也與A4等美術館的思路有著不謀而合的地方。其次,需要指出的是,要將它們真正踐行并持續推進下去,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其內在的“發展、變化”特征也要求它只有通過較為長期的計劃來實現。而具體考察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環境設計專業從2017年以來的策展和執行的具體情況:從“2017下-2018年上”年度的“你好,大學生”主題所涉及的三個主要活動開始,后續有2017年12月11日到17日的“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藝術學院第一屆學年展暨設計周”和2018年上半年的第一屆“實習專題”計劃、環境設計2014級畢業展暨畢業季系列學術活動;再到“2018下-2019年上”年度“關于我們的一部分”———四川大學錦城藝術學院環境設計第二屆學年展暨設計周學術活動,所籌劃的三個基本專題、設置的四個板塊、介入的“設計周特制workshop、寒假實習計劃推薦、對話”等內容;還有,“2019下-2020年上”年度的“問題的導向、選擇與應對”公共藝術項目和“2020下-2021年上”年度的“開放與延續+深度與精研”公共藝術項目(參見《川大錦城2017級環境設計師生見面會暨學術活動》等,“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藝術學院”微信公眾號,2017-10-20—2018-12-26)。可以發現上述的“發展方向”和“長期計劃”,是在不斷思考和策展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結果。這四個年度計劃里,每一年都有具體的主題和思路,也有相應的反省并提出新的思考,并將其作為完善的策展的工作總結,也為下一年度計劃做鋪墊,相應的它們也正在積極地促使策展人進行第五年度計劃的策劃工作,這也正是其“可持續”策展理念的具體展開。同時,雖然作為沒有美術館的普通高校,其相關策展工作(在今天的藝術生態)未必有多大的影響力,但是策展人所做的工作和嘗試因其“涉及的不同學生(個體、群體)及相關社群關系”,并“設置相應的展覽、學術活動和其它項目等”,其潛在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亞于A4這樣的美術館今天所具有的潛能的,尤其是它對于當下大陸高等教育、美育和文化藝術生態所潛藏的價值,因為它提供了一個不同于以往“慣性”的思路和具體可行的策略。當然,也必須承認通過四個年度的持續工作,其已經進入一個必須面對的困境,即是如何突破現有桎梏,以尋求更大更好的發展,否則將陷入某種“自娛自樂”的狀態或成為“新的權力支配場”,與此同時還得警惕不能為了突破而突破防止過于急切的毛病,這些都是近年來中國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建設曾經或正在面臨的困境。或許這也反證了前面提到的它們共處一個文化生態的共通之處。因此,若要使其“潛在意義”真正的成為現實并發揮更大的作用,還需要包括高校在內的各個方面的更多的支持。
作者:劉代剛 單位:成都錦城學院
- 上一篇:語文教育思想及啟示
- 下一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優化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