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nec護理診斷及措施范文
時間:2023-11-27 17:55: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生兒nec護理診斷及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目的 探討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對防治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的臨床意義。方法 通過調查我院早產兒中心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病率,從護理角度對59例NEC患兒進行臨床資料的分析,尋找護理觀察與干預要點。結果 早產兒NEC的臨床分度與預后密切相關,護理因素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結論 加強早產兒的護理,實施正確喂養方案,及時發現和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預防措施。
【關鍵詞】 嬰兒 早產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護理
The monitoring and intervening in nursing of preterm infant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early intervening in nursing against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mature neonates.Methods 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59 preterm infants with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ere analysed by investigating the incidence of preterm infant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our hospital.Results Th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NEC in preterm infant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nosis.Nursing factors affecte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n the disease.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rengthening nursing,implementing the correct feeding schedules and controlling bacteria infection were necessary in preventing premature neonates from NEC.
【Key words】 infants prematurity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ursing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長期以來一直是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最常見的胃腸道急癥,也是構成新生兒死亡率及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來,隨著我國早產兒發生率的上升,NEC更視為早產兒醫療護理中須高度重視和預防的重要問題。本文對我院早產兒中心10年間發生的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病例做一護理學總結分析,旨在指導臨床能采取切實有效的護理干預進行防治,進一步提高早產兒存活率。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1993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并收住NICU的1869例早產兒進行調查[1],男987例,女882例。其中發生NEC 59例,占3.16%,男32例,女27例;胎齡<32周18例,32~35周31例,>35周10例;出生體重<1500g 15例,1500~2000g 34例,>2000g 10例。出生1min Apgar評分正常(8~10分)46例,輕度窒息(4~7分)7例,重度窒息(0~3分)6例。
1.2 喂養方式 早產兒配方奶(出生體重<1500g 母乳喂養)鼻飼或口喂;出生體重<2000g 2h喂養;>2000g 3h喂養。每日增加奶量:鼻飼者20ml,口喂者30~40ml。
1.3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腹部X線平片診斷[2]。采用修正的Bell分級對患兒進行分級[3]。其中Ⅰ級36例,Ⅱ級9例,Ⅲ級14例。
1.4 治療方法 患兒發現有宿奶和腹脹立即禁食,給予全靜脈營養。胃腸減壓是治療NEC的首要方法,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并發腸穿孔則轉外科手術治療。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采用SPSS 1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患兒胎齡和出生體重與疾病程度的關系 見表1。
表1 NEC嚴重程度與患兒胎齡和出生體重的關系 (x±s)
由表1可知,重度NEC患兒的胎齡和出生體重均小于輕、中度患兒,但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早產兒基本狀況 見表2。
表2 早產兒相關因素與NEC的關系
2.3 臨床特點 本病全年1~12月份均有發病,1~4季度分別為11例(18.64%)、9例(15.25%)、22例(37.29%)、17例(28.81%)。發病時間在生后1~25天,平均(8.74±599)天。所有患兒起病時均有宿奶和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者43例(72.88%),46例(77.97%)胃內抽出黃綠色液體,明確感染者28例(47.46%),大便潛血陽性者27例(45.76%),血便8例(13.56%)。
2.4 預后情況 見表3。輕度 NEC患兒多數獲痊愈。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全身狀況急劇惡化,酸中毒難以糾正,多發生腹膜炎、腸穿孔,病死率高。本組資料6例患兒有反復禁食,5例2次,1例3次。初次發病常規禁食1~2周,開始喂養后2~24天再發。其中2例并發腸穿孔。
表3 臨床分度與預后 (例)
轉貼于
3 護理觀察與干預
3.1 早產兒喂養 研究表明,新生兒胃腸道功能的差異,使早產兒易患NEC。目前認為,腸黏膜損傷、腸道內細菌作用、腸道喂養是發生NEC的基本條件[4]。調查顯示[1],隨著本地區早產兒配方奶廣泛應用和NEC的預防意識,臨床已不存在高滲奶方喂養因素,但仍須避免快速增加奶量,以降低發生NEC的危險。因此,選擇早產兒配方奶和母乳、嚴格遵從醫囑標準計量喂哺嬰兒是護理工作的首要問題,也是預防NEC的關鍵一步。我們體會,早產兒喂養前后的護理觀察與醫生的及時溝通、靈活處理對NEC的早期發現、早期干預至關重要。由于個體的差異性,即便常規加奶喂養,也會有嬰兒發生宿奶、嘔吐、腹脹、胃液顏色及大便性狀改變等情況。護理觀察結果往往成為診斷疾病的第一手資料。
3.2 感染因素 從本組資料看出,感染仍然是發生NEC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并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表現為臨床特征典型,全身狀況差,病程進展快,易發生敗血癥、休克、腸穿孔、腹膜炎等并發癥,預后差。因此,如何監測和防止早產兒腸道內外的感染,及時有效的選用敏感抗生素,提高NEC的救治率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護理工作的消毒隔離措施仍然是不可松懈并須進一步加強的關鍵環節[5]。目前,手部衛生預防院內感染已引起醫學專家們的重視,這也是對感染影響最大、又易被忽略的細節。加強早產兒中心醫護人員手部衛生的嚴格管理和監測,杜絕早產兒NEC腸道內外的外源性感染,為今后護理工作特別強調的重點。
3.3 胃腸減壓 絕對禁食、胃腸減壓是治療NEC的首要方法,胃腸減壓的效果好壞直接影響患兒預后。放置胃管行間斷胃腸減壓(時間根據病情決定),壓力不宜過高,一般用5ml注射器抽凈胃內容物(殘胃液)。每班更換注射器,每天更換胃管。嚴重者采用持續胃腸減壓,要特別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每班認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質、數量,做好出入量的精確統計。勤觀察、勤巡視患兒腹脹情況。如胃腸減壓不理想,須及時尋找原因,切勿等待,并與醫生商討下一步治療的調整。但何時恢復喂養尚缺乏直接的組織學客觀依據。本組NEC痊愈者平均禁食、胃腸減壓時間(10.72±3.79)天(5~21天)。我們體會,需因人而異,根據臨床體征,結合腹部X線表現和實驗室指標,慎重判斷,不必局限于常規。通常是待腹脹消失,大便潛血轉陰性,出現覓食反射,全身情況明顯好轉,開始恢復喂養。先試喂生理鹽水,再試喂5%糖水,根據體重每次1~5ml不等,無異常時改喂乳汁,最好以母乳開始。增加奶量需謹慎,防止復發。
3.4 早產兒基礎護理 本組均為早產患兒,病情變化快,易發生各種并發癥,死亡率高。因此,基礎護理質量在防病治病過程中十分重要。首先,制訂護理計劃,選派臨床經驗豐富且責任心強的多年資護士全面護理。作好生命體征和經皮血氧飽和度監測,對吸氧的患兒隨時調整吸入氧濃度,使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3%~95%,避免引起缺氧或氧中毒。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口腔清潔護理。讓嘔吐的患兒取側臥位,上身抬高30°~40°,以防止嘔吐物進入氣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保持體溫正常,監測體溫變化。每日了解體重情況。確保患兒皮膚黏膜的清潔和完整性,勤換床單、衣物,每日予溫水擦拭或洗浴,做好紅臀、膿皰疹、臍炎等的防治。加強室內空氣、地面消毒,定時通風,保持周圍環境清潔。定期進行暖箱、輻射臺的清潔、消毒。
NEC患兒禁食中完全依賴全靜脈營養,每天根據補液總量合理安排補液順序、速度,同時兼顧抗生素的滴入,以保證抗生素達到有效濃度。使其既達到治療目的又能將全部液體均勻輸入。營養液,包括抗生素輸注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熟練穿刺技術,防止藥液外滲,控制好輸液泵速度。輸液時定時巡視進液情況,密切觀察輸液后反應,有情況及時處理。注意隨訪血氣分析、微量血糖、生化指標、腹部X線平片等。
4 小結
早產兒NEC的臨床分度與預后密切相關。加強基礎護理質量對本病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提高患兒存活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莉,陳豪,徐秋玲,等.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臨床流行病學特點.新生兒科雜志,2004,19(2):58-61.
2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467-473.
3 Walsh MC,Kliegman RM.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Treatment based on staging criteria.Pediatr Clin North Am,1986,33:179-182.
篇2
10月1日住院的呼吸暫停早產兒81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患兒予以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觀察組患兒采用咖啡因聯合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72 h內呼吸暫停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消失時間、總用氧時間、無創通氣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關鍵詞】 咖啡因; 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 早產兒; 呼吸暫停
doi:10.14033/ki.cfmr.2017.2.01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2-0037-02
早產兒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出生后極易發生呼吸暫停,是臨床常見癥狀,如果不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嚴重患者可導致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甚至猝死,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因此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探討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本研究中以81例呼吸暫停早產兒為例,主要采用對比分析法探討咖啡因聯合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選取的81例研究對象均為筆者所在醫院NICU 2014年1月1日-2015年10月1日收治的呼吸暫停早產兒,根據計算機SPSS 19.0統計學軟件隨機分組,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胎齡27~31周,平均(29.2±0.5)周;體質量0.8~1.5 kg;平均(1.2±0.2)kg。觀察組男26例,女15例,胎齡27~33周,平均(29.8±0.7)周;體質量0.7~1.5 kg;平均(1.1±0.3)kg。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經檢查均符合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診斷標準;本研究已經筆者所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等患兒。兩組患兒性別、胎齡、體質量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早產兒出生后均進行常規治療,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治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同時做好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檢測工作。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兒予以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參數設置:FiO2初始濃度為21%,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血氣分析指標對濃度進行調整,將PaO2、PEEP維持在50~80 mm Hg、4~6 cm H2O,治療72 h判定療效。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實施咖啡因(意大利凱西制藥生產,生產批號:11835)聯合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咖啡因首劑負荷量20 mg/kg,采用靜脈滴注給藥方式,控制其在30 min內滴完,維持量為每次5 mg/kg,1次/d,必要情況下維持量為每次10 mg/kg。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參數設置:采用Fisher公司生產的RT329專用通氣系統,氣體經濕化器濕化加溫,參數設置:FiO2初始濃度為21%~40%,流量設置根據患兒的體重確定,當患兒體重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主要包括72 h內發生呼吸暫停的次數、呼吸暫停消失時間、總用氧時間、無創通氣時間。比較兩組患兒有創通氣發生率。觀察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治療安全性評估,并發癥包括鼻中隔損傷、喂養不耐受、NEC(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1.4 統計學處理
根據SSPS 19.0統計學應用軟件對收集到的研究資料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
觀察組72 h內呼吸暫停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消失時間、總用氧時間、無創通氣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兒有創通氣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患兒有創通氣發生率30.0%(12/40),并發癥發生率22.5%(9/40),其中鼻中隔損傷4例(10.0%)、喂養不耐受2例(5.0%)、NEC 3例(7.5%);觀察組患兒有創通氣發生率12.2%(5/41),并發癥發生率7.3%(3/41),其中鼻中隔損傷、喂養不耐受、NEC各1例(各占2.4%)。觀察組患兒有創通氣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字2=6.934、6.275;P
3 討論
呼吸暫停是許多早產兒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是指呼吸停止≥20 s,伴有心率減慢、皮膚青紫或蒼白、肌肉張力減低等癥狀,隨時可危及患兒生命[2]。多數學者認為該疾病是由于大腦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所致,此外也與胃食管反流、上呼吸道梗阻存在關聯性,為臨床疾病治療提供了理論參考[3-5]。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鼻塞式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在疾病治療中得到實際應用,且成為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經實踐證實療效確切,但是使用中容易產生鼻中隔損傷、喂養不耐受、NEC等并發癥,且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患兒治療依從性明顯較差[6-8]。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是近幾年來新興的呼吸支持模式,使用過程中無需采用密封的特制鼻塞導管,直接通過鼻腔將加溫濕化的混合氧氣輸入,可避免氣道變化或者水分流失,且流量產生的壓力與患兒體重呈現負相關,能夠有效降低鼻中隔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機率[9]。同時該治療方法操作簡單,患兒依從性明顯更好,能夠有效促進肺容量恢復。
氨茶堿是早產兒呼吸暫停治療的常用藥物,但是使用過程中會使患兒血藥濃度波動過大,整個用藥過程需要做好嚴密檢測,且治療效果并不顯著。咖啡因與氨茶堿同屬于甲基黃嘌呤類藥物,能夠有效刺激延髓呼吸中樞以及增加其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增強膈肌等呼吸肌收縮力以及有效通氣量,進而起到治療呼吸暫停的效果[10]。此外該藥物生物利用度以及脂溶性高,能夠快速滲入中樞神經系統,見效快,且血漿濃度波動范圍小,在治療過程中無需常規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安全性明顯高于氨茶堿[11]。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咖啡因聯合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治療后患者呼吸暫停發生次數減少,且呼吸暫停消失時間、總用氧時間、無創通氣時間縮短,表明兩種方法聯合使用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呼吸暫停發生次數。此外觀察組患兒有創通氣發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咖啡因聯合加溫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效果明顯優于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說明效果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黎念,譚毅.早產兒呼吸暫停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4,7(6):558-563.
[2]曲德勇,李慧.早產兒呼吸暫停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34(3):233-235.
[3]黃碧茵,郭青云,吳艷.濕化、高流量雙鼻導管吸氧與nCPAP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療效比較[J].右江醫學,2012,40(2):161-164.
[4]許景林,王瑞泉,陳冬梅.枸櫞酸咖啡因與氨茶堿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的比較[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16(11):1129-1132.
[5]曾堅生.枸櫞酸咖啡因聯合BiPAP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1):146-147.
[6]蔡燕,楊祖銘,王三南.濕化高流量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嚴重呼吸暫停[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4,21(12):790-794.
[7]李樹榮.枸櫞酸咖啡因和氨茶堿對早產兒呼吸暫停臨床預后及腦神經發育的影響[J].中外t學研究,2015,13(33):1-3.
[8]陳燁,蔣琦,鄧慶先.枸櫞酸咖啡因在早產兒呼吸暫停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34):55-57,60.
[9]金小蘭,譚瑋,丁香平,等.枸櫞酸咖啡因與氨茶堿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4(11):985-987.
[10]楊芳,涂芳芳,金國信,等.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在28~32周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預防應用[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9,24(5):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