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反思范文

時間:2023-11-20 17:53: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反思

篇1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課程 政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7-0132-02

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事業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起步發展至今,逐步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師資隊伍不斷發展、服務對象與人群不斷擴大、教育內容日益擴展和深化,取得了巨大成績。本文擬從政策層面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問題加以檢視,以利今后學校心理學健康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政策的現狀

1.課程的法定地位逐步提高,實然地位存在落差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伴隨著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從政策醞釀到政策體系初步形成、政策完善與實施的深化這樣三個連續的階段(李國強,高芳紅,2013),有關政策文件顯示,國家力求建立較為完備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對課程目標、課程主體、課程任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方面逐步給出指導性意見,課程的“法定”地位不斷得到增強。另一方面,人們多已注意到,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觀念的落后、制度建設的滯后等因素的影響,迄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法規及其執行仍然存在不完善之處,彈性較大、剛性不足,尚待完善和加大執行力度。如有關中小學調查研究顯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然狀況及地位與應然要求還存在較大的落差,主要表現在:有關心理教育經費問題、人員編制問題、上崗資格認定問題、教師職稱評聘問題、工作評價問題、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繼續教育問題、科研保障問題等(張玉堂等,2008;張成林,2009)。即便在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較為規范的高校系統也仍然存在這個問題。2008年3月底至4月初,有研究對北京地區24所高校的調查顯示,在這24所高校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必修課的有5所,所占比例不到20%。此種狀況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徐輝,2009)。在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專業性程度不高、時代性不強、實踐性和操作性還不強、針對性不夠、靈活性不足(李雙,2009)。

2.課程師資角色模糊,專業素質欠缺,政策認同度偏低

人們注意到,我國學校心理教師特別是中小學心理教師專業角色意識模糊的現象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將心理教師與管理者角色相混淆、將心理教師與德育教師相混淆、將心理教師與普通心理教師相混淆等,其原因不僅僅在于心理教師的專業化和職業化不足,更在于目前我國教育體制和教育理念上的深層次改革不夠,在于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德育和學校管理的系統內,而不是依托于特殊教育(劉翔平、顧群,2004)。人們也注意到,在應試教育的教育格局未根本改觀的情況下,心理教師特別是中小學心理教師的專業地位不高、經濟待遇相對較低、專業訓練不足、專業成長需要不能得到有效滿足、工作得不到各方面的充分理解,疲于應付各種“問題學生”、承受多重來自學校管理者、同事、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壓力,在學校中往往成了所謂“孤獨的守望者”(王琰,2004),成了學校教師中被邊緣化的群體(王科成、崔建平,2006),尤其是,心理教師目前象其他諸如警察、醫生、企業經營者等一些職業一樣存在較為突出職業枯竭傾向(李炳南,2006) 。這造成了不少心理教師缺乏職業熱情,對自身職業地位自我認同度不高,未能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認同感(王宏方,2003)。

3.課程政策支持與執行力度存在城鄉區域差異

目前,學校心理學健康教育的政策完善與執行力度方面大中城市(如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區和城市)明顯要強于偏遠落后地區、農村學校。如2012年11月有調查顯示,北京市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實現了每一所中心小學以上的中小學校都配備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師的目標,大多數中小學配備了專職或兼職的心理教師,心理教師的學歷以本科為主,并且學歷層次在逐年上升,很多心理教師取得了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或二級證書;北京市的大部分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輔導)室,今后,北京市將進一步規范心理咨詢室的使用,指導中小學開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并在高中學校率先實現心理教師定編定崗。而在許多偏遠落后地區、農村學校,明顯存在政策支持和執行不力的現象,一些學校甚至完全處于覆蓋的盲區。

4.課程政策完善與執行力度存在學校層級落差

比較而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在高等教育系統的力度要大于基礎教育領域。在基礎教育領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文件,但大多以柔性建議為主,沒有具體落實辦法。且大多數文件以《×× 意見》為范式,在硬性指標上有所欠缺。不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政策層面,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一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被其他學科課程所占用(申矗周策,2003)。盡管中小學生心理問題所造成的事故不斷,有關部門一再發文強調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但如上海市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者”缺少,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軟肋;而從課的開設學段來說,高中學段開課率最高,初中次之,小學最低;心理課在上海學校的開設不容樂觀,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落實上有名無實,離全面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還有很大的距離(蘇軍,2013)。

而高校系統的課程政策完善和執行力度明顯要強。如2006年9月,浙江省出臺了《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建設標準》,這被認為是全國首個關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機構建設的省級文件:規定所有高校都要開設選修課和專題講座,有條件的學校還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限選課;2007年,北京市出臺了《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建設和評估標準》,這被認為是國內首個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進行評估的規范性文件,文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應列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開設心理素質教育相關課程;2007年,《上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標準》(試行稿)中提出:要求高校有明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近期、遠期目標,有體現工作目標、切實可操作的近期和遠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并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規劃之中。要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至少納入學校限制選修課程系列,覆蓋面廣。等。

5.課程的科學性有待加強

研究顯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存在如下困境(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課程理念錯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表現為學科化),課程模式單一,忽視心理健康課程應具備的可操作性、愉悅性、滲透性、實用性、針對性等特點,不能夠融于日常教育教學之中;課程價值取向存在偏差,不少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教材重學科本位或社會本位價值取向,忽視學生主體需要;忽視心理健康課程的科學特點,在實踐中,多數教師不懂得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難以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雙虎,2007;陳文琦,2008)。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政策前瞻

1.更新教育理念,進一步重視課程地位的提升

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只有進一步加強,才能適應21世紀社會轉型深化時期對教育的挑戰。如2009年俞國良教授提出,為了促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最重要的是確立課程地位,要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德育課程體系,編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大綱》,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性質、目標、任務、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評估等做出統一規定。通過課程建設這一抓手,帶動該工作其他方面的突破,實現良性發展(陳虹,舒娟,2009)。令人欣喜的是,近年國家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趨于走強。教育部2011年2月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我國將從人員配備、設施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硬指標”。在基礎教育領域,如湖南省教育廳2013年1月轉發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湘教通〔2013〕22號)中要求:從2013年春季開學起,全省各地各校都要按照“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協調發展”的工作方針,根據本地本校實際,逐步完善管理體系、教學體系、評價體系、保障體系等方面工作,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等方面。

2.加大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

當前,需進一步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稱、編制和評聘的機制,并以此為突破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心理教育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值得注意的是,張侃教授認為,發達國家學校心理教師隊伍的建設走的是完全市場化的道路,而中國學校心理教師隊伍的建設大概需要兩條腿走路: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門的責任,由他們來落實心理教師的崗位、教師的定期培訓和整個支持系統;第二,好的學校可以自己找一些社會機構來做這些事情,走市場化的道路。將來心理老師資質至少應該是大學心理系畢業的本科生,這應該作為最基本的資格。現在中國在讀心理專業的大學生大概有3萬人,平均每年有 6000-7000 人畢業,重點是要把這批人用好(陳虹,2009)。這一主張揭示了今后較長時期我國學校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走向。

3.消解各種區域差異、學校層級差異,確保教育公平

在現代社會,青少年學生依法享有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心理教育的平等權利。改革開放以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在推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我國政府和教育部門出臺的一系列相關的法規、政策和文件中明確了心理教育公平的基本訴求。我國教育法律中明確了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的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06修)提出學校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的規定,標志著“心理健康權保護”已進入法律框架。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其中第十六條明確規定“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對學生進行精神衛生知識教育;配備或者聘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輔導人員,并可以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提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即:“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要“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等。較之大中城市,我國6000萬農村留守兒童更是不容忽視的群體。2013年1月4日,教育部等5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的意見》,對在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其別強調,要重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將其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可見,諸多政策已經要求心理教育應注重公平、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弱勢群體學生。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與政策,特別是要加強和落實心理教育的制度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使心理教育課程建設逐步制度化、規范化,才能切實保證心理教育成為全體學生共享的基本教育權利。

4.加強課程改革,明確課程定位,強化專業要求

如同其他課程,由于社會發展和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同樣需要不斷的變革。如有學者提出,針對當前心理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誤區和問題,在新課程改革思想指導下,心理健康教育應把握自身的特點,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視野,建構創新的心理教育范式,通過心理教育與新課程改革在價值、目標、內容和評價等多方面的融合創新,使得心理教育和新課程改革能夠互惠互利,在深化新課程改革中走進心理教育的佳境,在建構心理教育范式中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崔景貴,2006)。2009年,俞國良教授提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推向深入,關鍵是要課程化。心理健康教育課不能等同于一般學科教學,但它又不僅僅是一門課程,它更需與學生的學習實踐、生活環境相結合,其宗旨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心理困擾,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陳虹,舒娟,2009)。

對課程進行改革也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需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認識、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方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師資培訓(陳浩,2009)。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教育與發展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觀,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從課程內容的改革上,緊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實際,在課程體系上重在建設,重在創新,重在特色,利用開展課外課堂,不斷推進教學內容的改革,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等(段鑫星等,2004)。應從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出發,以回歸大學生的生活世界為需要,編排“適需”、“適用”的課程內容體系,以“學材”而非“教材”為中心,采用獨特有效的教材編寫,采用“面+線+點”三位一體的教學組織設計,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收到良好的實效(柳友榮,吳桂翎,2010)。

可從政策的角度賦予各類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權利和職責。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歷史不長,且沿用自上而下的課程開發模式,幾乎沒有給學校留下自主進行課程開發的空間。不管是觀念上還是制度上教師只是作為課程的實施者而不是主動的開發者存在,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實際狀況和需要沒有受到真正的關注。鑒于此,國家制定針對高校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政策以及學校依據這種政策制定出具有操作意義的實施辦法是十分必要的(程迪,2005)。又如,有研究提出,針對農村學校留守學生的現狀,開發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校本課程不失為一種促進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的好方法(許芳,曾凡敏,2006)。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較完善的操作體系,如在美國, 心理輔導課的開設具有悠久的歷史;日本和美國都在中學階段(8- 10 年級) 開設健康課程,其內容涉及十幾歲青少年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許多內容與心理健康有關;近年來,日本的小學甚至幼兒園也開設了心理健康相關課程;美國等國家的大學一般也都開設有心理健康必修與選修課,有的大學很重視新生入學時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簡華,胡韜,2006)。可見,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方面,借鑒國外經驗具有重要的意義:要確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觀”,把握系統性,探索從學前、小學、中學到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銜接和有效溝通的機制,通過各育的結合,各學科教學的有機滲透,整合與優化心理健康教育途徑。這是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新契機與新視野(崔景貴,2009)。

篇2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08-0306-01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工作在全國廣泛開展,高職院校進展相對緩慢。本文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模式探索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進展緩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嚴重不足,專業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課程設置不到位。有些高校沒有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些高校只作為選修課開設,也沒有列入教學計劃;有些高校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這些都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要。

二、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必要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既可以減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人員不足的壓力,又可以作為發展性輔導的渠道之一,向大學生宣傳心理健康常識,增強自我保健意識,促進人格的健全,為今后適應社會、發揮個人潛能、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模式探索

課堂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確保教學效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它有效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使有限的投入發揮最大的效益。

(一)教學內容要以學生需求為導向

在心理健康課的教學中,課程內容的選擇要結合實際,結合大學生心理特點和當前存在的問題選擇教學內容。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分配學時,設計教學環節,突出重點和實踐指導性。

心理健康教育課要培養大學生的理性思維和適應社會的行為模式,必須減少理論知識的傳授,注重對心理學知識的應用與實際操作。通過教學,讓大學生系統地了解自身心理發展變化規律,掌握心理健康的常識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與方法,認識并識別異常心理,優化個性中的良好品質,以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學形式要多樣化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大學生的個人成長,側重操作性的內容,教師通過聯系大學生的實際生活,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我探討,促進其個人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當好引導者,構建和諧的氣氛,要時刻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案例教學法。此教學法強調通過教師對案例進行具體描述,再現當事人經歷的事件與情境,引導大學生對當事人所處的情境進行充分地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促進大學生的思考,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案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提供的案例要具有現實性,要和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增強大學生的興趣;案例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導向,注意做好案例中當事人的保密工作,也要避免與學生有關的案例,以免對號入座。

2.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在特定團體中開展的、以心理學相關理論知識為基礎,借助游戲活動這一載體,促進團隊成員的交流與思考,最終幫助個體獲得成長與適應的輔導課程。團體心理輔導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精心設計的訓練活動,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分享討論、自我察覺與反思,幫助其了解自己的行為將如何影響這個團隊的動力,讓參與者沉浸在獲得知識的體驗情景中,通過概念化及類比過程,將此經驗轉移到真實的生活情境,同時也幫助個人培養參與團隊合作所需要的技能。

3.體驗式教學。即通過親身體驗、現場教學,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注重個體的差異性,強調溝通、交流和共享,強調主動性、過程性、情境性和實踐性。體驗式教學以體驗為中心,引導學生互動,變被動為主動,有效地克服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達到教學目標。此種教學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掌握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素質,培育心理品質;也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幫助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剖析、自我領悟,有利于提高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為此,高職院校應進一步探索體驗式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篇3

〔關鍵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指標

隨著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已成為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新興教育實踐活動,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如何評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效果的評價標準,探討評價方法,對于指導我國當前中小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制定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一堂課的高效與低效,往往需要通過一些可以觀察的外顯指標來進行。但是這些指標的確定需要依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和教學目標而定。心理健康教育課因其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培育和心理適應指導而具有獨特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更關注課堂的訓練活動和學生的情感體驗、反思內化等,因此構建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評價指標需要遵循如下幾個原則。

(一)目標指向心理品質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積極心理學思潮,改變了心理學對消極心理因素關注的局面,轉而關注個體的積極心理品質。積極心理學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從診斷、治療轉向發展和預防。積極心理學認為培養人的善端和積極品質比查漏補缺式的心理咨詢更能有效預防心理困擾,倡導關注個體的積極情緒和情感(主觀幸福感、快樂、愛)、積極的人格特質(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以及創造力等。《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將當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務定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必須轉變消極心理學主導的局面,轉而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目標指向培養和塑造學生積極的情緒情感,讓學生更快樂地學習和生活,提高其主觀幸福感,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

(二)內容著眼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課程評價指標內容的選擇與設置必須關注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學生的發展任務為切入點,關注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問題。按照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觀點,個體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有一定的發展任務和要求,完成發展任務則能順利過渡到下一個階段,否則就會影響個體的發展。由于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存在著兩面性——積極和消極,那么個體在發展過程中就必然存在困惑,倘若走向消極一面過多則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必須著眼于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和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引導上。

(三)過程關注心理交流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育心”的過程,要使個體的心靈得到教化就必須敞開心扉,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學生提供一個心理交流的平臺,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分享自我的興趣和動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心理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心理自我的反省,反思自我是否存在心理困惑和問題,是否缺失某種積極心理品質;引導學生進行與同伴的交流,探討處理心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與教師分享自我的成長困惑和疑問,分享、傳遞心理健康維護的相關技巧,對學生的心理發展進行引導。

(四)小結強調體驗內化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的實際效果取決于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和感悟的程度。任何“說教者”“灌輸者”僅僅告訴學生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而不顧學生的自我體驗,都將導致事倍功半。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最終要靠學生的體驗內化,課堂中的訓練教育活動都必須依賴于學生自我反思,將所有外在于自我的心理技能、知識內化吸收,并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及內涵

(一)構建的指標體系

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的客觀依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需要一個具體、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心理健康課程和其他學科課程一樣存在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個元素,不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內容不是知識而是策略和方法,并且主要是通過活動來體現。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評價須從教師、教學、學生三個核心元素著手。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見下表。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解讀

1.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

對教師的評價可以從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心理教育能力兩個方面來考察。心理教師的基本素質評價著重考察教姿教態、教學理念,心理教育能力從增進咨詢效果的兩個必要因素——共情體驗和積極關注的能力兩個方面考察。

(1)教姿教態。教姿教態是教師教學過程中對自己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教師展現的態度,是比教學方法更重要、更能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課堂教學評價需要關注教師語言是否真正做到了親切、自然、大方,肢體動作是否恰當。其觀測指標包括:言語的自然大方,平易近人,透露關懷而不顯威嚴;表情自然、親切,不生硬;肢體動作自然大方,能恰到好處地對學生的反應進行反饋。

(2)教學理念。不正確的教育理念是導致中小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兩大任務在于對心理問題的疏導和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及潛能的開發。所以對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考察應著重于教師是否將心理困惑的消解與心理品質的培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活動性決定了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旨在為學生提供心理資源,營造氣氛,讓學生自主決定其心理的發展。對于教師教學理念的評價需考察教師是否拋棄了傳統的權威角色,及在課堂中主導、支配課程的時間和程度。其觀測指標包括:是否對學生的積極和消極行為同等關注,而不偏向一種行為;學生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各自支配時間的比例;教師是否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是否對學生的發展給予了無私的幫助,是否鼓勵學生積極糾正問題、發展品質等。

(3)共情體驗。共情是指教師暫時放棄自己成熟的理性,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體驗學生的感受,理解學生的世界,分享學生的喜怒哀樂。對教師共情體驗能力的考察要看教師是否能盡快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否體驗到學生的情感,是否成為了一個“知心教師”。其觀測指標包括:耐心傾聽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站在學生的立場,感受學生的內心,與學生同喜同樂融為一體,同時不失教師的主導性地位;做好一個解釋者,能與學生交換和交流意見;能進行適當的自我暴露,促進學生的發展等。

(4)積極關注。積極關注是指教師無條件地接納學生作為一個主體所擁有的情感、行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應避免出現兩類偏差:其一是關注個別化傾向,只關注少數甚至個別學生。其二是關注點的偏差——只關注學生的不良行為。對于學生群體,教師應關注課堂中每一位學生的反應,對每一位學生的活動進行積極的反饋;對于學生個體,教師在關注學生不良的行為、情感時也要關注他們積極的情緒、行為及品質。關注層面也有深淺,教師的關注不應該局限于表面,需要深入學生內心,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及感受并給予積極的肯定支持和幫助,無時不刻不體現著無條件的溫情,體現著對學生的尊重與關心。其觀測指標包括:關注的廣度,關注了班級上所有的學生而不是只針對個別學生;關注學生的積極和消極行為而不存在偏頗;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不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無建設性的消極批評。關注的深度,深入學生的內心,向學生傳達出無私的溫情,處處體現著關愛,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敷衍塞責。

2.對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教學過程評價

(1)教學目標。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主要目標分為兩個:積極適應與主動發展。從較高層面來說,需要考察教師是否以適應和發展為主要目標,是否按照學生發展的年齡特征及心理需要制定活動目標;從較低層面來說,考察教師是否能夠準確、清晰地理解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沒有偏離出適應或者發展的目的。其觀測指標包括:教師是否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來制定課堂適應性和發展性教學目標;實際教學是否以促進學生適應生活、學習、生理變化、人際交往,發展智能、個性、社會性、創造性等為目標;教學目標是否細化、具體且有操作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以既定的教學目標為主,嚴格執行教學目標的同時關注生成性目標;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等。

(2)教學材料。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材料必須適應教學目標,兩者不出現沖突或脫節。建構主義課程觀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活動內容必須“回歸生活世界”,這就要求教學材料要來自生活,活動內容必須新穎、有趣,否則會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其觀測指標包括: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適應情況;教學內容、材料是否具有科學性且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內容是否來源于學生的生活,是否新穎、有趣,具有吸引力;教學內容是否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相符合,是否易于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內容的組織是否具有條理性,層次分明,層層深入。

(3)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流暢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設計與課程內容、目標、教學方法的切合度,是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良好體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過渡順暢、自然,水到渠成,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教學過程的邏輯性體現出一個教師對課堂內容理解的程度,缺少邏輯性的課堂顯得雜亂無章,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也從側面反映出教學準備時間不夠。對于活動過程的考察可以從活動的銜接是否環環相扣、邏輯是否嚴密、是否做到了層層遞進入手。其觀測指標包括:教學過程的流暢性,層層深入;教學過程是否存在過度牽強、生硬的問題;教學過程是否具有邏輯性,條理清晰。

(4)教學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學科的特殊性,教師應注意活動形式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教學原則等相適應,尤其要控制講授法在課堂中所占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課應以活動為載體,活動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心理劇、角色扮演、心理游戲、行為訓練等。在選擇具體活動形式時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的適切性。其觀測指標包括:活動時間與理論講授時間所占的比例,是否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學方法、手段的多樣性,是否能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吸引學生,且與教學內容做到了最好的適應。

(5)課堂氛圍。學生在自由、民主、有安全感的課堂氣氛中更容易表現真實自我。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自由、民主的氣氛。學生能在民主的課堂里自由自在地探索,任何正確適當的學習行為都不會受到批評,課堂是安全、相對無拘束的,學生擁有發言權和一定的決定權。良好課堂氣氛的創設有利于學生的參與體驗。課堂氛圍的觀測指標包括:教師是否融入到學生群體之中;課堂是否是安全、民主、自由的;學生能否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師生關系是否融洽,學生是否足夠信任教師等。

3.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學生表現的評價

受到建構主義思潮的影響,一味強調認知目標達成的觀念逐漸轉變成關注認知、情感等多方面的目標,關注終極認知目標的同時也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同樣關注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參與度。

(1)行為參與。學生的行為參與是對教師教學的直接評價。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和想象力,主動支配和調節自己的活動,只有達到這種狀態,教師的預設目標才有可能實現。從學生的行為參與評價教學,就必須考察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參與面、參與程度等。其觀測指標包括:參與面,有多少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教學活動,表現出多大的興趣;參與度,學生多大程度上積極投入到班級活動中,是否能夠完全跟著教師的教學過程步步深入。

(2)情感體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心理體驗”,在活動中產生心靈的觸動或震撼,使學生的學習超越認知,深入情感。學生體驗的充分性、豐富性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在課堂中學生能否感受到心靈的碰撞,能否產生情感的震撼;能否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思;能否對教師預設的教學內容有深刻而豐富的體驗等,都是教學評價需要考察的。其觀測指標包括:學生是否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到教師所創設的心理環境;是否有強烈的情感體驗;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否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觀念和行為。

(3)認知改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須關注通過教學或通過活動學生在認知層面的發展和改變。即教師在結束課程后,學生在認知上是否能去除自己的非理性想法,進而接受理性的觀念。其觀測指標包括: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是否深入思考;是否在課堂中反思過自我的不良認知;是否去除了與課堂主題相關的不合理信念;掌握了多少發展積極品質的技巧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評價指標體系實施的注意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需經歷信息的搜集、整理、處理、價值判斷四個過程,期間要避免出現目標偏差和結果偏差,力求做到評價結果的準確、客觀。在評價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以改善學生心理狀況和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為目標

盡管課堂評價的直接目的在于對教師的教學有效性、勝任力等方面的評估,但評價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改進教學最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在實際的評價中要注意教師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和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發展,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需要圍繞此目標展開。

(二)評價方式方法、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客觀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評價要盡可能避免主觀偏差。任何評價工具和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局限性,任何評價主體都具有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主觀能動性,單一方法和單一主體往往易導致評價的片面性。因此在課堂評價中需要結合多種評價方法由多個評價主體參與,如學生、家長、學校領導、教師同行、教師本人都應該是評價的主體,此外還應注意多個評價主體之間的合作評價。

(三)評價信息內容收集的原則性和靈活性

按照評價指標體系對教師課堂中的表現進行收集需要體現操作的原則性和靈活性。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為收集信息提供了方向和指標,信息的收集須嚴格按照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而不得隨意改變。然而評價指標體系不可能包羅萬象、面面俱到,因此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靈活性和變通。

(四)將評價的甄別、監督與指導、激勵功能相結合

過于注重量化評價將使整個評價過程缺少指導、激勵、人文關懷;過于注重質性評價將弱化評價的甄別、監督功能。因此,評價要結合質性評價和量化評價,不能有所偏向,充分發揮評價的甄別、監督、指導和激勵功能。

注:本研究系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級課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勝任力調查》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若干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2.

篇4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

一、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程的影響

(1)新媒體的使用促進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授課方式及內容的改進

新媒體的“交互性”、“及時性”、“開放性”、“交融性”等特性,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授課方式方法的靈活多變及授課內容的拓寬提供了便利條件。在利用新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改變授課方式并應用多種新媒體載體,不再局限于一方黑板或者多媒體屏幕。如新媒體的多種載體如QQ群、微信群、微博等,均可以實現群發功能,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群發功能實現靈活多變的授課方式。首先,在課前教師可以把每次課的重點或需要一起討論的案例群發給每位學生,讓大家提前思考,做好準備;其次,在課后教師可把當天的作業或需要拓展的知識點群發到班級群或微信微博等公共平臺,學生可以針對自身所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探討,其他同學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問題及老師的解答,實現知識的傳遞與共享;等等。這些方式方法都有效的改進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傳統授課方式僅限于課堂僅限于教材的局限性。

(2)新媒體的普及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堂管理及授課的質量

正是由于網絡時代的發展,手機、電腦等新媒體的普及并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而作為90、95后的大學生是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對他們來說,手機、電腦與他們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等是融為一體的,而這也給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課堂管理、授課質量等方面帶來沖擊。首先,在課堂教學中,由于網絡信息的普及,再加上大班授課(授課班級人數一般在60-120人之間),很多學生會在課堂上偷偷用手機、iPad等具瀏覽網絡信息,甚至打手游、玩QQ、發微信、觀看視頻等無效的課堂行為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知識點學生沒有聽清或者根本就沒聽見,學生的聽課質量直線下降,知識掌握不牢靠,學習效果不理想,不良的學習習慣很容易養成。其次,在課后,教師布置了課外作業或者任務,原意是想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利用新媒體學會更多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但是,可能課外作業或者任務并未引起學生的興趣,很多學生并不把作業當回事,只做了些機械式的復制粘貼,老師布置作業的真正目的和讓學生自學的學習習慣很難實現,更有甚者繼續沉迷電子產品聊天、打游戲、看電影等,有事沒事都要上網幾個小時。因此,如何提高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需要反思的課題。

二、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進的策略

第一,重視手機的應用并引導學生科學、合理使用。手機原本只是一種移動的通訊工具,近年來,隨著4G、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無線應用(WiFi)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機構利用手機進行信息的傳播,手機媒體也就應運而生,手機逐漸成為網絡應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方向。因此,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既要學會、重視手機等網絡平臺的應用,又要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使用手機等網絡工具。首先教育者要建立官方的或者自己的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其次要主動地參與到學生的交流與討論中,挖掘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潛能,用正確的、健康的、積極的思想影響學生。再次,要引導學生科學、合理使用手機、電腦等網絡工具,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創新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把枯燥的理論教學變成靈活的“話題參與式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可將本節課堂重點提煉,并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網絡熱詞進行無縫結合,每一節課堂均是―個小案例,教師不再是個人表演,而是起到一個“話題引導”的角色,慢慢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份去角色扮演、推演并分析案例中的知識點。通過課堂評論,學生既了解時下新聞熱點,又能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更深刻。

篇5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參與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04-122-03

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應是多因素的協調發展,具體表現為:教育理念由以問題為本轉向以人為本;教育內容從以防治為主轉向以心理適應及潛能開發為主;教育模式從醫學型轉向發展型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領域將從專對心理問題領域的輔導擴展到生命教育、休閑引導與生涯設計等多方領域;教育功能從問題解決轉向促進社會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教育方法將從顯性教育發展為顯性與隱性相結合,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教育隊伍將從兼職為主轉向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當然,突出系統的全面發展并非主張發展過程中對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不分主次。根據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在現有條件下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各要素的齊頭并進尚有一定難度。依據系統各要素的分工協作,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課帶動整體的發展路徑將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必要選擇。筆者在這里擬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目標、路徑、方法和評價及其特點略陳己見。

一、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實效性的原因

確立心理健康教育課在高校的重要地位,應是謀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著力點。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是高校對大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塑造健全人格,開發心智潛能,指導人際交往的主渠道、主陣地,但它的實效性經常受到人們的懷疑。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當前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實效性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教材的被動使用者。其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課程化傾向特別突出,當前課堂教學中大量講授系統的心理學健康知識,甚至像其他學科一樣進行非常嚴格的考試。課程化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不但沒有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給學生額外增加了一門學科課程,使學生承受了更大的負擔,最終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方法單一,有待進一步改進。最后,原有的考試評估體系單一測評教學結果,這種課程化的考試應逐步轉向教學全過程的、學生充分參與的評價,充分發揮其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改革的作用。

二、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目標

教學模式是為了完成某一教學任務和實現教學目標,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某種教學環境和資源的支持下,教與學活動中各要素之間穩定的關系和活動進程結構。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教學的途徑幫助學生學到保持或恢復心理健康的知識,自覺地培養關心自己心理健康的態度,形成健康的行為,從而使自己達到最佳的心境狀態。心理健康教育遵循一般的教學規律,同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應由傳授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促進者;由教材的被動使用者轉向新課程的主導者、塑造者;由面向全體學生轉為面向全體與面向個體相結合,為教師提供更為廣闊的進行教學探索和教學創新的平臺。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考評體系,把團體輔導的技巧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中,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角色扮演、情感宣泄,從而豐富教學方法、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時獨立思維,已經將知識與其產生和應用的情景融合到一起。知識不再是與學生生活無關的東西,這樣的知識的學習變得格外富有意義。

三、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參與式教學模式路徑和程序

參與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心理學依據是皮亞杰的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和弗洛姆的學習期望理論。皮亞杰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構建意義的方式而獲得的。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是學生主動構建意義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弗洛姆認為,每一個人都是決策者,人們往往會在各種可供選擇的行為方案中選擇最有利的行為,在備選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認識能力有限性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它的哲學依據就是人的主體性。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人,人是自然主體,是社會主體,是自身主體,主體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不斷提高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并使之成為能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求發展的社會主體。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參與教學模式可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參與式教學策略,改變了過去只注重分析知識之間關系以及直接呈現這些知識的做法,強調知識與問題、任務與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通過參與教學而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參與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學習,如研討會、小組討論、團體輔導等活動,通過這些多種形式的合作交往,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觀點和思路。在教學理念上,學生主體得到了創造更新和表現自我的機會,這使他們內心產生了實現個人價值的滿足感并由此產生了價值追求的新目標。

(一)研討會

研討會的主題十分廣泛,圍繞著學生中存在或易于出現的一些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在進行指導時融入心理學的知識、原理和技巧,使參與的學生從中體驗心理的細微變化,進行自我反思與反饋,領悟其中的道理,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研討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學生個人的自我認識與反饋;二是團體研討。以理性情緒理論部分的教學為例,可以引出一件有爭議的事,如宿舍中有人丟了錢,丟錢的人說只有“我”知道錢在哪里,“我”怎么想,怎么辦?或者利用主體統覺測驗(TAT)中的圖片,讓學生猜想人物的想法及延續的做法。當學生在表達看法時,不同的認識方式與自動化思維呈現出來。接下來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何同一件事看法不同,不同看法會引起什么樣的情緒和行為,并就這個問題討論,也可以利用心理測評的方法提出問題。用心理測驗找出學生中較普遍的一類問題,讓學生表達自己心理方面的困擾(教師可以做一定的自我暴露以降低學生的自我防衛。必須具有普遍性,學生才能勇于作出問題描述)。提出的問題必須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其目的在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問題必須是為理論服務的。如果提出的問題最終無法圍繞即將介紹的理論開展,那就得不償失了。問題必須是可以引發爭論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學生可以從不同出發點進行探討。此外,研討還有助于轉變個人的態度。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討論使學生可以發現分歧、發現看問題的其他角度,也可以更好地從他人角度理解問題,這既是學習方面的提高,也是維護心理健康能力的提高。提出問題并討論是整個教學中的關鍵一步,是后面幾步的基礎,其作用主要是激發興趣、加強求知需要、集中學習關注點和充分暴露舊經驗,明白舊經驗與新理論的相互關系。

(二)講授理論

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講授法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輔以板書(幻燈片)等向學生傳授言語信息的方法,是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活動。講授法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大量系統科學知識,但也存在學生比較被動、師生難以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以及難以照顧個別差異的缺點。講授法中的講述法、講解法和講演法都可以根據知識的特點而選擇運用。從學生認知準備方面來看,學生頭腦中關于心理健康的認識是雜亂的,而且有不少經驗性的認識是錯誤的。教師的講授可以盡快使學生形成對心理健康的系統認識,同時及時掃除錯誤認知,為科學認識的系統化打下堅實基礎。需要注意的是,講授決非照本宣科,教師應結合前階段的討論結果有所側重點地講授。雖然講授的內容必須是為解釋、解決問題服務的,但并非就事論事,要強調理論高度。

(三)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又稱團體咨詢、集體咨詢、群體咨詢、小組咨詢)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團體輔導主張以人為中心,提倡真誠、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和共鳴。可以組織“交朋友小組”、“敏感性小組”、“個人成長小組”、“潛能發展小組”、“團隊建設小組”、“基礎交友小組”、“感知小組”等多種形式。這些團體都強調團體中的人際交往經驗,其目是促進個人的成長。團體輔導主要是以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一個團體,以討論的形式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其優點是感染力強、影響廣泛、效率高、省時省力、效果容易鞏固。團體輔導可以彌補課堂單方面傳授知識的缺點,還可解決高校心理輔導教師不足的問題,得到師生的好評,在高校心理健康課中應受到重視。團體輔導的授課方式為理論知識+互動活動,開展形式為結構式、開放式。在以往的研究中開放性團體輔導未見有報道。在我國,高校所進行的團體輔導一直都是以結構性、封閉性的形式開展的。封閉性是指團體內成員一經選定不得任意退出,團體外成員也不得隨意加人,而且成員人數一般要求8―12人為宜。封閉性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課大班教學的要求。開放性是指團體內成員在人數上不做任何規定,可以隨時加入也可以隨時退出,但不論有無成員加入或退出,輔導方案和輔導進程都按計劃進行,不做任何改動。開放性團體成員人數較多,不但可以降低參加者的緊張情緒,而且其中不乏活躍分子,活動氣氛容易帶動,加上其對活動場地的要求較低,在輔導過程中對成員的要求和限制較少,很符合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容易組織實施。在團體輔導中,對于不自信和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應給予較多的關注和幫助;對于沒有想讓自己更自信的愿望的學生,應多與其溝通,幫助其樹立提高自己心理素質的愿望。在團體輔導中應根據以上影響因素多設計一些相關活動,如音樂冥想可以用來平復情緒,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可以學習與他人溝通、交往等。在團體輔導中適當增加理論分量將有利于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調節能力的培養。

(四)評價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重在學生的體驗、感悟和成長,因此,對這門課的評價應從原來單一測評教學結果的課程化考試,逐步轉向教學全過程中學生參與評價,尤其重視形成性評價,加強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發展情況的檢測,建立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完善自我整體監控和評價,充分發揮其引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改革的作用。評價既要起到檢驗教學效果的作用,又要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課堂教學效果可以采用量表評估、過程評估和追蹤評估相結合,讓學生自己填寫自評問卷,自評和他評、定量與定性評估等維度評估手段對課程效果進行評估。而學生真正的心理反應和成長才是教學效果最真實的評價,也符合我們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初衷。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合作性強

在此教學模式中,在提出問題與討論、團體輔導和評價三個階段都有學生參與。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們通過相互解釋來學習。當學生們在給其他組員作解釋的時候,他們就必須想辦法組織自己的思想,并且必須詳盡地闡述一些認知的細節,這樣一來,他們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

(二)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課的課時有限,要把理論學習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要發揮學生的參與,僅僅課內時間是不夠的。此模式的團體輔導和評價的一部分雖然是在課外進行的,比如,團體活動中角色扮演、心理劇等就是由學生在課后自行組織,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進行的,但在心理健康的學習和應用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隱性教育包括學生的學習資源,除了課堂與教材,還包括圖書館、網絡、同學問的互教互學。

(三)實踐性強

此模式把握住學生需要的實際以及課程目標的實踐性,強調教學要從生活實踐中來,到生活實踐中去,問題的提出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理論的應用也發生在實際中。

(四)靈活性強

由前面分析可知,學生實際需要具有多樣性,認知準備具有復雜性,教學目標具有多層次性。這樣,心理健康課的教學必須靈活,否則以上要求不可能實現。問題的提出可以有多種形式,以適應不同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團體輔導有不同方案讓學生選擇,以適應學生特點和學習目標。

(五)反饋性強

這種教學模式并非單向的,不是由第一階段開始到第四階段結束。比如,評價階段既可能因為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而回到講授階段,也可能因為提出新問題而引出新的討論以及又一輪教學。它克服了以往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反饋不及時的矛盾。

教學實踐表明,該模式能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此種模式下學習心理健康課,不僅能靈活深入地掌握健康知識,而且可以在實踐中進行擴展和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上受到觸動,深層心理發生變化,而且行為上產生相應的變化,如學生在人際關系方面、情感生活方面以及對今后發展道路的選擇和人生意義的理解方面都有感觸并努力調適。在學習后,學生自主學習和繼續學習的能力得到加強,學會在新的問題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可以說學生獲得了自助的能力,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達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鐵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學[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朱小蔓,教育的問題與挑戰――思想的回應[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中荷永,高嵐,心理教育[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2.

[4]黃希庭,鄭涌,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黃希庭,等,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馬建青,心理咨詢流派的理論與方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7]夏海鷹,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問題探究[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篇6

健康教育課不同于一般文化課,它的授課方式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課內容、方式、語言等等都與別的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涉及的知識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以整合,靈活運用,才能使健康教育課體現其科學性。

如何上好健康教育課,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知、情、意,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源于實踐,用于實踐,經過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摸索、總結、思考、調整,我逐漸形成了以下的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學生心理,以趣促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同樣的內容,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樂意和主動。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健康方面知識的學生,我在第一堂課里以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現象為內容。從夢到星座,從“肢體語言”到“從眾”,引起了學生對心理世界的好奇,進而講述提高心理素質的好處:提高學習效率;合理調節情緒;形成良好性格;學會與人交往等,同時說明這些也是健康教育課以后要涉及的內容。這堂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興趣和重視,闡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意義和目的,并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心理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目標,也為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2. 堅持核心原則,形散神聚

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于活動中的體驗,絕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有核心。健康教育課也應該堅持一個核心,并圍繞這個核心,“行散神不散”,著重培養學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學習和體驗到對自己的終生發展有價值的核心觀念

3. 聆聽他人故事,因勢利導

健康教育課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程度。學生總是非常關注他人在同一問題上的表現,喜歡聆聽他人的“故事”。

(1)心靈感悟: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給同學們同齡人的“故事”。試圖讓學生明白這些問題別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這些問題可以解決,進而學習和掌握方法。其實學生在聆聽的同時,也在審視自己。

篇7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006-02

當今社會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人際關系愈趨復雜,競爭日益加劇,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和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導致不少大學生產生心理困頓、心理障礙和行為偏差。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著自身的成長,更關系到國家人才的培養。但是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卻不容樂觀,從“馬加爵事件”到“藥家鑫事件”再到“林森浩投毒事件”等一系列大學生群體中發生的慘痛案例令人心痛,在我們深感惋惜的同時更要反思事件發生背后的深刻原因。大學生因心理健康問題而引發的休學、退學、自殺和兇殺等惡性事件越來越多,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討論焦點,并引起廣泛關注。但是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如何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拓展,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心態、健全的人格,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著教育者重視程度不夠、課程體系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團活動欠缺等主要問題。

1、教育者重視程度不夠

當今的高等教育,智育和就業率被抬到無限高的地位,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卻未能引起高校管理者和教師的足夠重視,被置于可有可無的地位。由于教育者對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爭論,觀點不一致,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不少老師和學生不能以正確的態度看待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學生,有時甚至簡單地認為他們不正常、心理有問題、存在人格缺陷等。[1]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規律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高校課程體系設置、師資力量建設、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建設等方面的投入不夠。因為缺乏高校系統的心理輔導,一些學生長期積壓的心理問題得不到調適、宣泄和釋放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更有甚者走上了歧途和不歸路。

2、課程體系不完善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各類高校各類專業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但是部分高校并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整體的教學體系,課程體系不夠完善。有些高校通過開辦講座或選修課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學生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心理健康知識不夠系統、全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盡管有些高校把該課程納入了教學體系,但是由于選用的教材缺乏實用性和針對性,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也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常常變成了傳授心理學知識的課程,而且教學缺乏活動性、互動性和實踐性,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比較單一,致使課程教育流于形式。

3、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已不能適應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更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教育需求。經調查發現,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群體主要有以下幾類:思想政治輔導員、心理咨詢工作者、醫務人員、機關工作人員等。一些高校雖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但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嚴重不足,而兼職教師由輔導員和班主任擔任。這支工作隊伍中很多人沒有系統地學過心理學知識,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不清楚心理咨詢應遵循的原則和應具備的方法技巧。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規范性和操作性都比較強的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具有系統的心理學知識結構、嫻熟的心理咨詢技能、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豐富的人生經驗。由此可見,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都難以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需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4、高校社團缺少相關活動

大學生社團是我國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我國高校第二課堂的引領者。大學生社團作為高校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因為其專業的交叉性、活動的實踐性、組織的社會性而具有實踐和教育的功能,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學生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形成的各種社團組織,有利于大學生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促進其全面發展。但是從高校社團的類型上看,涉及學生興趣愛好的社團較多,而舉辦心理健康活動方面的社團數量較少,甚至沒有,沒能把社團活動變成大學生心理成熟、人格完善上的重要平臺。

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人才質量培養的重要問題,針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各類問題,筆者嘗試著提出以下幾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1、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應該認識到,大學生正處于少年向成人轉變的心理斷乳期,一方面失去他律,另一方面自律又尚未充分形成,種種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勢必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大學生應該享有的基本權益,要進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應建立學校――院系――班級三級工作體系,校級成立由專職人員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中心,院系級成立由輔導員、專業教師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班級有寢室長或班干部同學擔任的心理委員,建立心理危機動態預警庫,對重點人群持續關注,及時化解危機。

2、設置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高校應切實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整體教學體系,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明確規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使用教材、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并給予相應的考核和學分,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系統性和有效性。高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編寫具有自身特色和適合本校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專用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2]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可靈活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討論、小組活動、團體輔導等多種方式,不僅傳授給學生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心理調適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此外,由于心理健康涉及的問題較為隱私和敏感,不少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與苦惱告訴老師,因此,高校可以開設網絡心理健康教學平臺,通過開辦相關論壇、網上心理測試、在線咨詢與輔導等提高網絡心理教育的效果。

3、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

教師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高校應建立一支由專業教師為骨干、專職兼職相結合、專業發展背景互補、人員相對穩定、綜合素質較高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對于專業教師,要堅持專而精的原則,配備一定數量的、教學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專業教師專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對于兼職人員,如輔導員、班主任和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干部,要經常采取集中培訓和進修的方式不斷擴展他們的的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咨詢方面的技能,鼓勵他們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在注重提升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隊伍的教學技巧和業務素質之外,還要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為教師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況。只要教師隊伍具有積極的心態、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才能對學生起到激勵、熏陶和榜樣示范的作用。

4、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社團活動

大學生心理健康社團是由對心理學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自愿組成,共同開展心理活動的心理組織,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一種有效形式。大學生心理社團作為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陣地,是學生參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發揮著學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大學生心理健康社團面向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大學生提供施展才華、弘揚個性、緩解壓力的舞臺,同時也讓大學生感受到愛的關懷與美的熏陶。這種以活動為載體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為指向,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與情感體驗,改變了談話、授課的刻板模式,更為大學生接納和喜歡。通過開設心理輔導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心理健康劇演出、心理健康游戲等方式,給予學生及時的心理輔導。同時,這些活動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心理品質,完善他們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蔣 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5).

篇8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學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計劃有組織地幫助大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識理論,掌握實現心理健康的途徑與方法,學會對不健康心理進行調適與矯治,從而促進大學生的身體、智能、情感、意志、個性、行為等發展到更佳狀態所進行的全部實踐活動。這項工作涉及教育機構和部門、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途徑和方法等多個因素和環節。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受到重視。陸續開展了一系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很多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專業知識課堂,組織心理活動課教學,通過講座、板報、網絡、電話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同時也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設了心理健康咨詢機構,提供心理咨詢、個別心理輔導、心理測量等服務。在北京師范大學,自2000年開始每年5月25日被定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日”,這個倡議在全國高校得到了響應,很多高校都在這一天開展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大連理工大學,成立了“心理協會組織”,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橡皮筋公社”等,通過辦報紙、組織講座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請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為學生提供現場咨詢服務,通過觀賞電影、心理劇表演、知識競賽等各種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心理知識的樂趣,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還有一些學校建立了校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如黑龍江省的“龍江高校心理網”、上海交通大學的“交大心擎網”等。通過開設網上心理健康教育課、在線知識講座等方式,既為學生提供了在線學習與咨詢的機會,也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供了在線培訓與輔導。學生可以利用電子郵件、聊天等方式進行咨詢,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上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21世紀以來,團體心理咨詢活動也得到了學校的普遍重視,已經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的發展趨勢。2001年9月教育部在天津師范大學成立了全國心理咨詢師培訓中心,在培訓課程中安排了團體心理咨詢教學;2003年北京大學心理系開設了研究生課程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2004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在應用心理學碩士培養中開設了團體輔導。在重點高校的帶領下,團體咨詢活動在學校普遍開展起來,內容涉及新生適應、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訓練、職業能力訓練等,取得了良好成效,獲得學生的喜愛和好評。

然而,很多有識之士注意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不明確。目前,一些教育者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作為教育工作的導向的同時,忽視了構建層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意義;在教育過程中以教育目的為根本指向和總目標的同時,未能根據實際需要生成必要的層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事實上每個學生心理素質的基本結構和心理發展的起點、特征等都是不同的。一味生搬硬套地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卻不重視根據需要建構層級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只能造成教育缺乏可操作性,使教育的實施過程封閉化、僵硬化,脫離與實際的聯系,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也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還有的教育者雖然設置了具體層級目標,卻未重視教育目標的動態發展性,常局限于解決某一階段的教育問題,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個體需要及時地調整或生成教育目標以推動學生心理素質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教育目標僵化不前。

2 心理健康教育針對性不強。不少學校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分類研究,尤其缺乏對“邊緣學生”的關心和照顧,如貧困生。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女生等。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普遍具有自卑感,容易導致自我鄙視、自我否定的態度和情感體驗,不愿意與同學交往,自我封閉、孤僻抑郁,很多教育者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困擾,導致了他們的心理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發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棄,極易產生焦慮、強迫等心理問題,危害身心健康,但很多教育者也缺乏了對他們的關心,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采用極端的教育方法,有的甚至放棄了對他們的教育,不顧及他們的感受,由此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另外,女生心理常表現出不穩定和不成熟的特征,相比于男生更加內向、敏感、含蓄;當今社會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性別歧視,如在就業問題上女生就面臨更大壓力,一些教育者沒有認識到女生的特殊性,缺乏必要的教育,使她們在面對困難與挫折時失去了自信,產生心理問題。

3 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視不夠,專職工作人員缺失。隨著國家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心理咨詢工作也得到了重視,很多高校注重對專職工作人員的培訓,許多教師具有國家心理咨詢師執業資格。但仍有一些學校沒有真正重視,只是把它作為一種擺設,來應付上級監督檢查。另外,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缺乏,咨詢技術有待提高。在內地,心理咨詢人員嚴重緊缺,許多咨詢員由德育教師、政工干部、醫務人員等兼職擔任,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培訓,工作效果不佳。一些咨詢員憑借主觀臆斷下結論,經常把心理問題擴大化或者“道德化”,等等,人為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期望學生達到自己“預設”的要求與標準,不僅未能幫學生構建積極的心態,反而危害了其身心健康;部分教師咨詢方式單一,忽視了教育途徑的多樣性和針對性,由于性格等原因,面對面咨詢方式使部分羞怯、封閉的學生望而卻步。

4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缺乏動態開放性。一些學校按照學科知識體系預先對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置了教學目標和主要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預設的目標、內容進行操作,違反了心理健康教育開放性的特點,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實際教學中不注意對目標的靈活變通,造成教學缺乏針對性,脫離學生實際。課程內容大多按照課本進行傳統的備課,表現為傳授心理學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識,還有的關注青春期教育,情緒情感教育等,忽視了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心理、就業心理方面的教育,實際應用性不強,心理健康教育課變成識記心理學知識的過程。課程實施方面,多采用專業學科式的教學模式,過于講究結構,教學過程往往是教師獨自式的,教師講、學生記,缺乏互動,降低了教學效果。有些教師采用傳統考試方法檢驗教學效果,分等級記學分,作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終結點,忽視了過程性評價以及課程評價的發展,單方面地用考試成績評判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反

而產生更多心理問題。

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對策

1 關注“邊緣群體”的心理狀態。學校在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遍關注的同時,要重視“邊緣群體”的心理狀態,比如貧困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人格偏常的學生等特殊群體。相對于普通大學生,這些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應給予更多的關注,應讓更多的學生了解他們身邊的伙伴,使“邊緣”的孩子們感受到溫暖與關懷,形成互幫互助的和諧人際氛圍。例如,對于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教育者要及時地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引導他們積極地進行自我接納,幫助他們確立切合實際的理想,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北京大學不僅對貧困生進行經濟援助,也注意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調適。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分析問題之所在,制定符合實際需要的目標規劃,讓他們認識到面對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要抓住機遇提高自己、增強信心,敢于面對挫折。對于女生也要進行特別的輔導,要培養她們的自信心和穩定的情緒情感,引導她們正確對待當今就業與生活帶來的壓力,提高心理素質。例如,清華大學針對女生少的特點,密切關注這個弱勢群體,展開了以“等待花開”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學生對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值得其他學校學習和借鑒。

2 合理設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目標。對于教師來說,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及需求,把具有共性的心理問題加以總結,建構課程目標,使課程能滿足學生需要,并根據具體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調整、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使課程目標實現動態發展。通過課程的進行,讓學生了解自我、發展自我,培養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達到優化心理素質的目的。課程內容是目標的載體,由于課程目標的建構性特征,課程內容也不是毫無生機的“死水”,是“動態化”的知識,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首先,課程內容要具有針對性。在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承認差異性的存在,教育應該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由于每個人社會生活背景、家庭環境等方面各不相同,心理發展情況及心理問題也各有差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要有針對性、選擇性,以不同年齡、不同年級學生生理、心理、個性特征和具體教育目標為出發點,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具有側重點的教育指導。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要貼近生活。后現代課程觀認為課程內容具有不斷生成的特點,不應僅局限于學術知識的簡單傳授,要滿足學生實際要求,在師生“對話”中適時調整,貼近生活,適應人的身心發展過程。教育心理學也證明,教育要發揮作用,必須以學生的實際問題為主要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想取得成效,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內容應避免濃厚的學術色彩,生成具體的生活化的課程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消除疑慮,把課堂學到的內容應用于現實生活,促進心理發展。教育內容應該多元,教師要洞悉學生各方面存在或可能發生的心理問題,使教育內容全面化,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 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體系。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主體要多元化。教師在評價中應該起到核心的作用,但同時為了評價更加客觀、合理,不能忽視多元化的“聲音”。合理健康教育重視學生個體的參與性,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進行,不可忽視各種偶然及相關因素的存在,因此應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通過與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密切相關的主體之間的平等性對話,形成以“教師評價一本人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議―學校評價”多元化主體共同參與的模式。在評價過程中,尤其要重視來自學生的“聲音”,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意見,積極地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性作用,為評價尋找一個和諧點,進行客觀、合理的分析。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方法要多元化。在評價方面,應該避免單純反映學生發展結果的“量化”評價方法,使定性定量相結合,進行更加全面的“人本”評價。例如,情境性評價方法、行為觀察等就屬于質性方法。情境性評價方法是受教育者創設相關的場景,讓學生在自然狀態下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更有利于教育者對其進行了解。

篇9

【關鍵詞】案例教學 心理健康 大學生

案例教學法是美國哈佛商學院首創的管理課程教學方法,它是指運用一定的教學案例圍繞教學目標組織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在現代許多專業教學中廣泛應用。案例教學法的使用我國最早可在《史記》《春秋》等著作中發現,作者會借助一些經典的、生動的民間故事來闡述事理。我國《教育大辭典》中認為案例教學法是:“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某些科類的專業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法。即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一系列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使學生掌握有關專業技能、知識和理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后在大中小學采用多種形式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了課程教學計劃,以增加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心理調節能力,促進人格的健全。貴州大學也設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課程,主要在大學一年級開設,其目的是普及心理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其他知識性的課程教學有所不同,心理健康的教學包含了大量內隱性的知識和社會技能,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案例教學是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最應該提倡的方法。

一、案例教學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堂教育中的優勢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中,案例教學具有獨特的魅力與優勢,它彌補了傳統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的不足。案例教學法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現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內化

案例的呈現能夠為大學生創建一種寓教于樂的真實情景,案例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易于學習和理解。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大學生先看到教師設計好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問題情境,運用他們所學的心理學知識去理解案例情境中的現象和問題,教師逐步引導大學生形成對一些心理健康相關概念的認知,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情感體驗和思考這些問題,這對提高大學生探究自省能力的同時可加深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深層理解,達到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內化。

(二)促進大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由于具有課堂教學的觀察者和旁觀者的角色特點,善于及時捕捉學生需要解惑的情境,從多個角度引導大學生進行思考,使他們對心理問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在大學生闡述某些心理學觀點時,應盡可能留些思考問題的空間,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意見。如果發現大學生之間存在差異較大的觀點時,師生可一起進行分析研究。由于調動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容易開闊思路更有助于對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解決。

(三)融洽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

案例教學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強調教師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見解,允許展開熱烈的課堂討論,在討論中進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雙向和多向的互動與交流。這種對話討論在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同時能增進師生的合作,協調師生關系,同時教師可以發現自己的教學弱點,從大學生那里獲得大量感性材料。師生之間的這種和諧融洽的氛圍也是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二、精選與慎選心理學案例

選擇一個好案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效果非常重要。教師在選擇心理案例時一定要精選和慎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學案例的典型與普遍性

教師所選的案例要與大學生生活實際相貼近,案例應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能夠反映學生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才能幫助大學生將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遷移到實際環境中。貴州大學地處西南,四季如春,但冬天陰冷潮濕,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尤其是北方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很不能適應。其次,貧困生在貴大有一定的比例,貧困生的心理問題也不可小覷;最后,許多外省的高分同學調劑在貴州大學后心理落差很大,建議在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前應該進行相關的心理案例調查,使課程中所列舉的案例更接近貴州大學學生的實際情況,使案例具有典型性與普遍性。

(二)心理學案例的真實與時代性

案例應來自大學生真實的日常生活,不同時代和地域背景下的案例會反映出不同的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所關注的社會熱點等都會發生改變。以大學生的戀愛問題為例,雖然失戀、暗戀、如何表達愛、性與愛等是大學生困惑的問題,但由于時代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普及其內涵有很大的改變,同性戀、網戀、裸婚、婚前、閃婚已是當代大學生實際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案例不與時俱進,不能體現時代性與真實性,教學效果一定不會好。

(三)心理學案例的豐富與多層次性

由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不同年級上存在一定差異。據對貴州大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表明:從大一到大四依次表現為:適應問題、人際交往與戀愛問題、學習問題、情緒調節問題、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等等。這表明大學生在整個大學階段心理需求既有共同的問題也有個體差異。隨著全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分配不平衡所產生的貧富問題對大學生的心理影響中也較突出,通過豐富的案例教學會大學生對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四)心理學案例的慎選性

大學生智力發達,思維敏捷,喜歡關心自己和別人的心理變化,同時觀察仔細、善于分析,但由于專業知識不足加上閱歷還淺,往往對心理學中的某個概念誤解,喜歡往自己或某個同學身上貼標簽。例如在講到大學生心理問題中“強迫癥”或“抑郁癥”時,許多同學會根據癥狀的描述往自己身上貼標簽,班上一下子會涌出很多“抑郁癥”和“強迫癥”。所以教師在進行案例分析時,一定要講清楚是“強迫癥傾向”或“抑郁癥傾向”,闡述清楚該癥一定要通過專業機構的鑒定,要注意癥狀的程度、時間和對工作生活的影響程度等許多因素,否則會給大學生的心理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增加不必要的煩惱,沒有心理問題上了心理學課以后反而有了心理問題。

三、多媒體在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無法完成的要求多媒體卻可以,許多視頻、音頻需要多媒體展示,許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也需要電腦完成。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不但可以直觀形象的展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便于大學生思考和感悟。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案例教學的課堂設計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媒體案例的課前準備

教師在選擇案例的有關視頻時可以包括情景劇、專家講解,以及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和技能。有研究發現:心理健康類的多媒體案例的時間不宜過長,內容不宜過多。一般來說,一段視頻在10-20分鐘左右,學生討論時間10-15分鐘,教師總結時間大約在5分鐘作用較為合適。例如,在“大學生心理挫折及應對”的案例教學時,首先

(二)課堂中多媒體案例呈現

在呈現多媒體案例之前,應該向學生簡單介紹多媒體案例,要先對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有所了解,知道本次課的內容,也就是說不要馬上呈現多媒體案例,而是教師還需要設定課程相關的認知、情感、技能教學目標,要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和討論認識到基本原理。例如,在“大學生心理挫折及應對”的案例教學時,首先教師對挫折、升華、退化、幻想等概念做專業的講解后才呈現多媒體案例,否則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認知來解讀案例,起不到以新的思維來提升心理素質的目的。

(三)在案例學習中提升遷移能力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傳授人的身心發展的常識、關于自我調節的技巧和方法、心理健康的維護等專業知識,因此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一定要注意課程結構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這樣才有助于將課堂中案例中的技能廣泛遷移到現實環境。以“大學生人際交往”一課為例,我們根據溝通的理論,可以圖片或故事的形式,列舉四個人際交往小故事,每個故事均以2-3個不同處理方式呈現,讓學生領悟其中的大學生由于對人際矛盾的認知不同,處理方式也會不同,從而造成了不同的人際關系結果。為達到此教學目的,教學方法要多樣,教師可以同時穿插講授、提問、討論等多方式進行,在呈現多媒體案例采用幻燈、教學錄像、圖片等多種方式提升學生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心理學案例的討論與反思

大學生的分析討論和教師的總結是案例教學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總結可以是討論進行中進行階段性小結,也可以是課堂教學結束時的總結小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

(一)學生的分析討論

看完相關的心理學案例之后,教師應就案例并結合教學目標,給出題目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的題目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能和學生的實際能力脫節。在小組討論中,要求每位同學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并通過討論獲得對相關問題的深入理解。在小組討論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全班討論,集思廣益,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教師的總結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尤為關鍵。

(二)教師的小結

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將理論知識和案例聯系起來,但由于學生的已有認知不同,導致學生會依據自身的主觀經驗來理解案例,如此每個學生的結論就會存在差異。教師在總結時應承認這種差異的存在,對學生討論觀點的視角正確與否,對學生討論之后所形成的共識進行的概括、理論知識的提升,歸納案例中獲得的啟示、方法和思路,以及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其他情景中,處理類似的問題等內容作為重心,這是對學生知識內化和提升的一個關鍵。

(三)教師總結能力的培養

整個課堂教學總結許多教師不做是一個失敗點,但總結能力駕馭不好更會影響整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所以教師要想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成效,就需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豐富課堂教學經驗,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能。

綜合案例教學的基本過程,可以用下表表示:

當然,案例教學也有其不足之處,首先主要是選出的案例只能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要,個別不典型但學生實際存在的心理問題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反映出來。其次是教師由于能力問題把握不住案例教學的時間。最后是在討論階段容易陷入個別同學參與而大多數同學無事可做的局面。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課,完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唐世綱,李梟鷹. 論案例教學的內涵及基本特征[J]. 教學與管理,2004(16).

[2]解春苓,金永濤;創新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探析[J]. 教育探索,2005(08).

[3]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 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0.

[4]樊富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篇10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管理;評價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11)04-0004-04

心理學家榮格早在20世紀中葉就告誡世人要警惕心理疾病這一人類最大的敵人,而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學校教育可以視為是對此警告的一種回應。從1999年教育部13號文件頒布以來,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內獲得了長足發展,截至目前,課程化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發展趨勢,并引發了一系列熱議、爭論和辨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進程

回顧心理學科的歷史發展和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推進,筆者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既是一個顯性的發展趨勢,又是一個充滿矛盾和爭論的過程,還將是一個長時段的發展經歷。課程化進程要想趨于平穩,管理與評價是必須要涉及的兩個重要層面,而這也恰恰是當前的課程化進程中并未受到重視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建設成為發展趨勢

近些年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成為區域研究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研究,逐步界定相關概念,并移用課程的基本要素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結構框架等重要組成部分,即試圖基于理論去描摹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的應然狀態;二是區域和學校通過實驗,探索課程化的實施階段和相應措施,即試圖通過個性化的實踐,探索在不同條件和環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的實然狀態;三是有的區域通過文件提出了課程建設要求,即進行課程化的制度保障建構。

為使描述系統易懂,筆者將上述三種狀況分別稱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的理論研究、實踐推進和制度構建。

先來看理論研究部分。有的研究者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由一系列主題鮮明的相對獨立的課程組成的,課程化能夠使課程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及實際出發,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方案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心理能力,使之學會處理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發揮潛能,促進人格的完善(張微,鄭夢涵,2009)。也有研究者呼吁,要通過行政手段,大力推廣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李黎,2010)。還有研究者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原則進行了詳盡分析,明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發展性目標應側重于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自我完善,促進他們健康成長;預防性目標是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生活和成長中的心理問題,使其懂得如何去改變和糾正不健康的心理,達到良好的社會適應;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能對學習和人際關系作出適應性調整,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適當的生活方式(鄧如陵,2006)。

再來分析實踐推進部分。有的學校在實施新課程、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余永范,開元學校,2010)。有的部門,如遼寧大連市西崗區教育局認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已成為必然要求,重視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健全的人格,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并明確提出“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將“微笑每一個、智慧每一個、個性每一個”作為共同的價值追求,在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中架構起以合理有效開發心理潛能為發展方向,以情感教育激活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習效能為訴求,以多元智能活動為途徑,以培養快樂、自信、健康的學生為主旨的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有的學校以校本課程的形式來開發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課表,規定課時(江蘇昆山市高科園小學,2008)。

明確提出課程化制度構建的地區較少,其中有北京市等。如北京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動計劃》(2005~2010年)明確提出“要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材、教法的研究,并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各學科教學之中。積極創設條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或選修課。”

理論研究、實踐推進和制度構建的三頭并進,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二)課程化建設過程中彰顯的種種問題

盡管課程化成為發展趨勢,并在研究、實踐和制度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在建設進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定位依然模糊。盡管文件已經明確,不能以德育來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品生、品社等學科進行替換,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獨立價值領域到底是什么?它在學校教育中的存在空間和呈現形式應該是什么樣的?這些問題目前并沒有得到明確。如有的研究者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是價值中立的,只關涉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態和心理活動,而不關涉價值觀的導入。有的研究者則有針對性地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僅僅傳遞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也要傳遞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價值觀,重視積極正確的傳統價值觀的傳遞。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學校依然處于邊緣化位置。因缺乏相應的管理和監督體系,很多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有方案不執行,有目標不落實,敷衍了事,即便安排了固定課時,也經常被占用,師資變動快,敲邊鼓不深入,隨意性強,尤其在初、高中,更是被淹沒在考試導向的學校教育氛圍中。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總體目標嚴重削弱。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這里明確提出了四個關鍵詞“提高”“開發”“培養”“促進”。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區域和學校僅僅關注已經產生了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礙的學生,體現的關鍵詞是“查找”“矯正”“干預”和“排解”。這就嚴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

第四,部分區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化傾向依然突出。有的地區以國家課程的學科建設模式來引領當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構建學科取向的課程體系,強調系統嚴密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大一統的教學目標。這樣一來,勢必難以顧及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需求,學科化傾向伴隨的是知識化教學,這種方式明顯違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性質,即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以個體發展取向為主,以活動為中介,通過讓學生參與、體驗與感悟,認識自己,并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第五,實施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有些學校授課形式主要是班級授課式,教學中的注入式依然突出,即便設計了活動,但由于教師的過分主導,學生只能圍繞預設的目標轉,配合活動的進行,并沒有真正調動學生內在的興趣和力量,即通過不斷的察看和反思,來預防、克服和排解心理問題,開發心理潛能。

造成上述問題的成因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有著一般性課程建設的共性,從課程出發細致分析上述問題的話,筆者發現,有些問題是因為當前對課程管理和課程評價的忽視而導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管理的基本內容和作用

雖然一個良好的課程管理體系是課程設計、開發、實施等層面能夠有效銜接、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也是課程從文本化的標準或者《綱要》到一線實踐減少課程衰減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課程建設過程中經常被形式化或者忽視,因此,有必要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管理的基本內容和作用進行界定和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管理主要指向制度、目標、規程、行為、環境,其作用應該包括如下幾點:

(一)制度體系的健全化

制度體系的健全化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制度文本的制定與下發,設置明晰的管理框架;二是構建市、區、校分工合理、職責明確的管理體系。《北京市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市教委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的作用,統籌規劃北京市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訓方案及考核辦法,并定期到各區縣及學校進行指導;各區縣教委必須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有專人負責。各區縣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配備專職人員,并有專項經費;學校要建立由校領導負責,有關職能部門參與,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參加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機構。

(二)課程目標的明確化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預設目標是課程化建設的重要前提,也是課程管理的重要參考和依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和具體目標,但這并不能直接挪用為課程目標,各區域還應該對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進行解讀和細化,建立起符合本區域教育現狀的課程目標體系,從而使得課程管理有參考和依據。

(三)工作規程的明晰化

有了制度框架和目標體系,下一步就要有一個明晰化的管理工作規程。一個明晰的管理工作規程主要包括管理對象的概念界定、價值領域確定、管理的基本任務和實施方式等,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有效運行的保障性制度和規范。

(四)教學行為的科學化

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專題教育不同,有一門積淀深厚、框架齊全的心理學學科作為依托,這使得它有了相對獨立的學科價值和意義。比如美國設置有關社會學、心理學課的公立學校高達77.1%,一些學校在社會學科的選修課中開設了心理學課,如《心理學入門》《文學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等,這些選修課一般在11、12年級開設。英國中小學也為學生開設了《社會與個人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在中小學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允許心理健康教育有學科關注,但絕不能學科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不是心理知識的傳授,而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體驗,重情感目標。教學行為的科學化就意味著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要符合情感目標的實現路徑和方式方法。

(五)設施環境的改良化

實施環境也是課程管理的一個重點,因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進程中實施方式和手段非常豐富,既有隱性課程,也有顯性課程,既有課堂教學、講座,也有輔導報告、個體治療,還有學科滲透,這就需要一定的設施環境來支持和促進。特別是隱性課程,因為它需要借助環境來實現育人的目標,對設施和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如展板、標語、學生相關作品的擺放等要有藝術性和美感,讓學生在心理放松和愉悅的狀態下有所收獲。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課程評價是課程建設的核心環節,也常常是課程發展的掣肘因素,因為它常常被忽略。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對管理有寥寥數語的描述,但并未涉及評價。《北京市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試行)》對評價有些描述和規定,后面將詳述。從課程角度出發,課程評價主要包括對課程本身的評價和學生評價,前者包括對課程規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層面的評價;后者包括學生對課程目標達成情況的評價。

(一)基于制度文本和教育環境,嘗試構建區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標準

如果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課程來規劃、開發和實施,那么需要有自己的科學的評價標準,以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效性。

這里提到的所謂制度文本是指國家頒布的相關文件,所謂教育環境是指當地的教育實際。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按照“積極推進、實事求是、分區規劃、分類指導”的工作原則,劃分三類區域: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有條件的城鎮中小學和農村中小學,暫不具備條件的農村和邊遠地區,分類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這就客觀決定了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的推進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課程的評價標準也有所差異。

有的學者提出基于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規范性和科學性的需要,要設立評價標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以指導綱要為評價藍本,并從目標取向、學生對待、運作形式、師生地位等八個層面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標準(劉華山,2006)。也有研究者提出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和隊伍的建設情況;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及各學科課程滲透的情況;心理輔導室或咨詢室的基本建設情況;心理輔導與咨詢活動的開展情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情況;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效果等。同時,學校心理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工作、校園環境建設,學校的心理氛圍也應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價的范疇(廖全明,2008)。《北京市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制定并逐步完善中小學和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標準與評估方法。考核評估應注重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單項評價與綜合評價相結合,并設立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評估指標。

筆者認為,從制度文本和教育環境出發,評價標準的設立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以《綱要》為依據,即評價標準必須由《綱要》所明確的目標、任務、內容、途徑、方法延伸而來;二是要因地制宜,即根據當地所選擇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徑,構建與教育實際相符合的標準體系。

(二)基于課程類型的考量,利用現有課程評價與審批制度,嚴把內容關

目前,除了學校內部安排的各種媒體宣傳和講座以及各類咨詢活動外,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為載體得以實施。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既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教材,也有各學校自編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講義(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方面,北京市有一整套的申報、受理、審查、批準、反饋地方課程教材行政許可審批制度,有明確而嚴格的審查標準;校本課程方面,北京市有較為成熟的學校規劃、申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審核、備案制度。這兩套制度體系不但涉及到了行政審核,也涉及到了內容評價。目前,北京市已啟動課程改革固化成果(包括教材類)的評優工作,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可能會進入評優體系,這樣一來,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這一關就形成了環環相扣的三套體系相互作用的現狀,有力地保證了內容的科學性和適宜性。

(三)基于學校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學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最基本場所,一套清晰可操作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學校規范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把手。

基于學校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幾個主要環節:一是要基于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類型,審讀區域評價標準,并解讀細化成本校的評價標準。二是初步確立評價指標體系,即將評價標準中的要素分類編入指標體系。三是進一步確定指標體系各級目標、子目標的權重,根據評價標準的重點對相關目標賦權重。四是試用與修訂。評價指標體系完成以后,可以在某個年級或者班級進行小范圍試用,以判斷子目標是否合理,所賦權重是否科學,根據反饋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修訂。五是確定、解讀和培訓。確定好評價指標體系后,需要有一個解讀性文本供教師參考,而且相關的培訓活動需要跟上,培訓應主要涉及指標體系框架的形成、評價實施的基本方式及具體方法等。

(四)以過程性評價為重心

從課程評價的實施過程來看,課程評價可以分為起始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三個部分。起始評價的主要任務是評價學生進入新的教學活動前的學習準備情況,目的在于準確把握學情;過程評價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評價,目的在于收集有關學生與教學活動的信息,經過分析來判定是否達到了預期的課程目標;結果評價則是指在一門課程結束或一個教學方案結束時所進行的評價,也被稱作終結性評價。這三種評價的指向和服務對象不同:起始評價指向未進入課程的學生,服務對象是教師;過程性評價指向課程學習進程中的學生,服務對象是教師和學生;結果評價指向已完成課程的學生,服務對象主要是教師。

筆者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是學生知、情、意、行發展變化的過程,關注的是無數個瞬間中的學生,關注的是心理發展和變化脈絡,因此,在評價中應該以過程性評價為重心。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果或者實施效果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明顯表現出來的,過分關注結果,常常會失去最佳的評價時機。再者,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隨機性,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呈現,這個時候特別需要評價的跟進。

(五)要突出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

之所以單獨提出要突出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基本達成共識的心理健康教育實施原則的引領;二是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根本價值的解讀。

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原則見仁見智,目前基本達成共識的原則有:主體性原則――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成長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過程,在活動中獨立思考、體驗、感悟,使學生自助、自立、自強。發展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幫助學生處理好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做到以發展為本,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學校應通過各種方法,使學生不斷完善自我,促進他們的自我成長與發展。差異性原則――要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及時了解和發現不同年齡和不同環境下學生的個別問題,將群體教育與個別化教育、疏導相結合,針對學生的不同問題,采取有效的輔導措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主體性也好,發展性和差異性也好,都切實說明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學生實際需要和發展的不一致性,覆蓋全體學生的評價無法揭示個體的實際狀況。在當前中小學班額較大的背景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進行自我評價,成為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

說到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價值在于每一個學生能夠成為心理健康、思維活躍的主動學習者和自我管理者。當一個學生真正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對自己的發展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時,他的主體性才能真正得到體現。主動學習、自我調控和管理都需要技巧和方法,而自我評價恰恰能提供這些。

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作為一種嘗試有了很有價值的探索,但是管理和評價因素的或缺卻使得這些探索不夠完善。我們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作為一個整體去研究和推進,彌補或缺的因素必將會使整個進程更加順暢。

注:此文為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調查研究課題”課程教學專題組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李黎.論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J].社會科學戰線,2010,(3):269~271.

[2]張微,鄭夢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原則[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9).

[3]廖全明.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6).

[4]詹浩波.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化管理[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10).

[5]王新梅.國外、港臺地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對我國大陸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1,(4).

[6]鄧如陵.論學校心理教育課程的設計原則與評價[J].教學與管理,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