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

時間:2023-03-17 15:38: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1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學;定位;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就是一種以案例為基點的教學方法,在講授、分析案例的基礎上,有利于學生學到更多“活”的知識。在中學教學階段,培養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助人、自助能力是其核心目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全方位分析案例,給學生展示感性的知識,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掌握這些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其對該課程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它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環境,為學生創造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主要是因為案例教學法本身就是一個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它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智力的開發。此外,它有利于教師更好地融入到學生中,貼近、鼓勵學生,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在參與課堂教學的同時,不斷樹立信心。

二、新課改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學定位分析

1.以實際教學為基點,定位案例選擇。在中學心理健康教學中,從已有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定位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利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準確定位教學原則,使看似毫無關聯的三者巧妙地融入,相輔相成,不斷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以此為基礎,合理選擇教學案例,準確定位,使選擇的教學案例更加客觀、合理,符合教學任務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又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連,能夠使枯燥、乏味地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并應用到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2.以學生角度為媒介,定位案例選擇。在選擇案例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了解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心理特點,以學生感興趣的熱點話題為基點,對教學案例進行合理化的定位,使所選擇的案例更具實踐性。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不同方面入手,比如,心理測試、團體訓練,去了解班級中的每位學生。同時,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尊重他們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乃至世界觀,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盡可能和學生達到共情。在此過程中,教師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當下關注的熱點話題、感興趣的方面,為準確定位案例選擇作好鋪墊。

3.以心理學角度為紐帶,定位案例選擇。教師想要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去定位教學案例,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化的技能,需要整理一些經典的個案,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能夠充分展現教學目標的個案,巧妙地引入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講解。在選取個案的時候,如果選取的是以往咨詢類型個案,必須遵循心理咨詢師守則,規避其中的私人信息,個案咨詢的年限、時間、地點,甚至是個案的結果,這樣才能對個案當事人起到保護作用。如果選取的是世界上著名的開放學經典案例,不需要對很多方面進行規避,但需要教師在日常工作中要意識到案例整理、分析的重要性,多收集一些不同類型的案例,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取用,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尋找適合教學內容的案例,有更多的時間備好課,進行課堂教學。

三、案例教學定位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進行案例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對相關方面引起重視。一是:在選擇案例的時候,必須以教材內容為基點,準確定位教學方法,確定案例教學法是否能夠應用到相關教學中。二是:在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必須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因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學好各個方面的理論知識,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作好鋪墊。三是:在呈現案例的時候,要根據教學內容,運用適宜的案例呈現方法,要避免各種暗示信息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同時,要能夠靈活掌握案例,一定要對那些個人傾向、導向性的暗示語言、情緒情感等予以規避。為此,在應用案例教學的時候,其定位必須遵循相關的原則,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興趣等方面出發,準確定位案例選擇。總而言之,在中學心理健康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應用有利于改變課堂教學現狀,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學好相關學科。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對案例選擇進行準確的定位,才能充分展現案例教學法的特點,不斷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中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作者:閆苗苗 單位:吉林市雙吉中學

篇2

如:今年剛開學,我們班來了一個新生,胖胖的,很帥氣的一個男生。可過了兩周,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我發現了該男生玩自己的生殖器,我很驚訝,也很擔心,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種表現。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一、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

第一步,我把他的家長請到了學校,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家庭情況一切正常。第二步,訪查了他要好的幾位同學,得知該生近段時間愛上網,會不會是在網上看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呢?

二、和學生談心

將該生叫到辦公室很誠懇地和他談心。他很害怕,也很羞澀,一直將頭埋得很深,不敢看我。從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他的自尊,看出了他強烈的道德意識,簡單地詢問后,我告訴他說:“要做一個健康的人就要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發育。網絡像一把雙刃劍,能幫人,也能傷人,關鍵是看你如何正確使用……”一席話,讓該生認識到了不健康的網絡內容,對身心健康發展的危害。

三、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礙

與生物老師溝通,特意上一堂人體結構與性的生理課,讓他明白這是人生長過程中正常的生理現象,沒什么丟人的,不用有心理負擔,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四、教給學生正確調整的方法

先調整生活方式,要求他在校加強體育鍛煉、多參加課外活動;在家多做家務,多看一些有益的書籍;再調整學習方式,要求他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讓他感覺每一天都過得充實,不空虛,這樣,心態自然也就調整好了。身體健康了,學習成績也就上去了。

五、老師也應正確對待

要懂得尊重學生,不隨意傳播,以免傷及學生自尊;不能因此而歧視該生,應在感情上多與學生溝通,多與該生談心,在學習多鼓勵和支持他,在生活上多幫助他,幫他樹立自信心,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我的,老師是喜歡我的,老師是相信我的,我能做得很好。”給予學生希望,切忌一棒子打死。

過了兩周,我發覺該生活潑多了,學習也認真多了。一些壞毛病也改了。再次找該生談心,他開朗地笑了。從他的笑臉上我看到了他的進步,看到了他心理的健康。

篇3

一、案例的分析與矯正

單相思,美麗的憂愁

案例一:一位中學生來信說,她愛上了一位學校的實習教師。她經常幻想和這位實習教師到公園開心游玩。后來,這位實習教師被分配到其他中學任教并結交了女朋友。從此她整日郁郁寡歡,上課也無心聽講,成績一落千丈。

分析:“愛情”是一種純潔的感情,渴望“愛情”是一種美好的向往,乃人之常情。在處于青春期心理發展不成熟的青少年身上“單相思”時常會發生,這樣的孩子一般性格內向、固執,富于幻想,并且誤將對方的熱情當作對自己的愛情。

“單相思”雖然看似純潔,但對于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它是一種畸形的情感,是心理發展不夠成熟的表現。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不僅會給青春期的學生帶來很多傷心和痛苦,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精神障礙。

矯正:教師應針對實際情況,給她介紹一些擺脫“單相思”的做法。學會轉移,使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生活內容上來。如。多參加體育鍛煉、散步、看電影等;學會宣泄,不要把痛苦埋在心里獨自品味,應找信任的親人、朋友傾訴一下心中的煩惱和痛苦;學會升華自己的情感。拜倫、瓦特、契可夫、莫泊桑等人年輕時都曾有過“單相思”的經歷。而正是情感挫折后的悲傷、沮喪和絕望,促成他們發奮圖強,最終成為名人。青春期的“單相思”并不可怕,只要正確處理,就會逐漸走出這個陰影,迎接新生活。

背后的議論

案例二:一名高二男生A傾訴,一個同學當著別人的面說他的短處。使他很丟面子。之后,只要有人低聲交談,他總以為是在對自己指指點點。從此以后,他對人際交往失去了信心,整日胡思亂想。不愿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分析:處于青春期的獨生子女,對于人際關系往往有恐懼的心理。男生A總有一種不能克服的對他人產生懷疑的念頭,其實是他不自信的結果。同學一句逆耳的話給了他精神上的負擔,引起了他的恐懼,再加上他性格內向,不能正確認識同學的批評。其實同學所說并無惡意,而是他自己的不良性格在朝著極端偏執的方向發展。

矯正:讓他分析一下自己的優點。他說自己最大的優點是從來不做虧心事。他的優點決定了他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同學們即使在背后議論也是客觀公正的。對別人的一句議論也承受不了,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同時讓他回憶一下以前曾有過的輝煌經歷,使他對自己恢復信心。

為他制定逐漸擴大交際范圍的計劃。告訴他在出現懷疑思想時,放松自己,告訴自己不要怕別人的議論,或把類似的自我解脫的話寫在紙上。

走出封閉的自我

案例三:一位高一男生訴說自己從小到大,父親教育方式粗暴,經常打罵他,有時甚至當著其他人的面責罵他,對他的自尊心傷害很大;在學校,他對同學不信任,想和他們交往又不敢,惟恐別人傷害了自己。

分析:從該生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簡單、暴力,表現在他的性格上就是孤僻、冷漠、對他人缺乏信任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本例中,父親的主觀意愿是好的,即希望他將來有出息,但父親的做法是不對的。而他因為父親的做法,就錯誤的認為別人都會傷害他,為了避免傷害,他就不與同學交往。

矯正:首先要樹立信心。從心底里去接受別人,感受別人的友誼,短時間內完全可以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點,交到知心朋友,逐步改變自己與他人的交往習慣。例如每節課后至少主動和同桌說一句話,每天至少主動和宿舍同學說一句話。每天至少和其他同學共同活動一次,如一起討論問題、吃飯或者聊天等,經過這樣一段時期的交往習慣培養。便能夠經常與其他同學交往,逐漸找到知心朋友。

獨立,生活的陽光

案例四:高二的一名女生,她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母親對她寵愛有加,從不讓她獨自做任何事。班主任重排坐位。把原來的同桌調走了,她感到無法接受。原同桌學習成績比較好,與其在一起時,她感到學習效率很高,并制定了完整的學習計劃,準備期末考出好成績,但愿同桌調走,學習計劃被打亂,她心中非常苦悶。

分析:依賴型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童年時父母的過分溺愛,孩子沒有獨立自主的機會,久而久之,在心中逐漸形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到了學校。博學的教師或學習優秀的學生就成了他們的依賴目標。這位女生沒有主見,遇到問題如果沒有外在的幫助很難獨立地解決。依賴性較強。

矯正:首先。對她進行獨立解決問題的訓練。在沒有外力幫助下,提高學習成績。從煩惱中擺脫出來等。其次,在獨立解決問題的情境中,使她學會運用他人的間接經驗來創造性地解決自己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模擬訓練。使她認識到自己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自信心。

要讓她知道只要積極主動地學習。就能擁有好的成績。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學習計劃,采用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她的成績就會有所提高。要讓她知道只要自己能獨立,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二、幾點思考

這幾個簡單的案例僅僅是處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縮影。而作為教育工作者在現實中又應該怎么做呢?

1 現在的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下這些孩子天生有一些性格缺陷,如自私、偏執、不善與人交往等等。而在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學生群體中出現心理問題和行為異常的比率會更多些,如父母離異、單親、有巨大變故的家庭以及家長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家庭,作為教育工作者針對這一群體應給予更多特別的關愛。

2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提高家長的心理教育水平,讓家長適當了解心理知識對孩子成長是大有裨益的。學校更是學生成長的“主陣地”,教師在這塊陣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在升學與就業的壓力下教師與家長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升學教育這一焦點上,家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中心話題是“升學成績”,而忽視了中學生最渴求的情感溫暖,青少年在成長期遇到的種種困惑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排解,使他們把情感積壓在心中,伴隨在成長的整個過程中,以致最終導致不良性格的形成。

另外,中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大量是心理問題而非品德問題,把心理問題認定為品德問題是錯誤的、片面的。為了有效地解決學生青春期的各種成長問題,提高教師和家長的心理教育水平是當務之急。

3 青春期教育不容忽視。青春期問題處理不當,不但會影響其健康發展,嚴重的甚至會使學生走上犯罪道路等。當前不少學校對青春期教育重視不夠,方法不對,堵多而疏少。所以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尊重學生的人格。未成年人與成年人一樣,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更加脆弱,尊重的需要比成年人更強烈。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自尊心均受到過不同程度的傷害。因此,在進行心理疏導時,必須時刻防止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只有充分尊重其人格,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克服其心理障礙,使他們健康成長。

第二,平等對待。老師只有把自己置身于與接受輔導者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與他們做知心朋友,注意傾聽他們的傾訴,以朋友的身份給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充分取得他們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引導他們渡過心理危險期。

篇4

【關鍵詞】案例;敘事技術;心理健康教育;應用

1979年,心理學家薩賓在美國首次提出了“經驗和敘事結構”的觀點。1986年,他主編了《敘事心理學:人類行為的故事性》一書。自此,敘事正式從心理學家族中顯現出來。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麥克?懷特夫婦與新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在家庭治療的基礎上提出了敘事心理治療的理論。敘事是指通過傾聽、探討來訪者的故事,理解故事的起源,然后通過重構新故事來重塑來訪者的生命經驗。敘事的目的在于通過運用外化技術將問題與人分開,讓來訪者能夠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重新燃起面對問題的勇氣、力量和能力,從而減少問題對人的困擾,提高人們應對問題的能力。

一、敘事技術概述

敘事方法具有廣泛而獨特的作用。重要的不是敘事療法名稱本身,而是敘事的方法。它使心理過程與內容結合,使心理學與日常生活Y合,使心理與社會文化歷史結合,可以克服以往心理學研究把人從文化內容、社會歷史文本中抽離出來的弊端,為我們的教育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背景。

敘事運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讓學生先講出自己的問題故事,然后通過教師的詢問,澄清問題故事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于問題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說故事不僅是為了向別人傳達一件自身經歷,還可以讓學生在重新敘述自己的故事中發現自己內在的潛能和人生目標與意義。

在咨詢實踐中,學生由于心理問題成因復雜,敘事往往由學生自己主觀建構。那么教師需關注兩類故事的相互作用:一類是學生個人經驗故事,一類是人類文化中的故事。每個社會階段都有其主流文化,受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個體敘事及問題是其主觀意向的表達和被其主觀文化認可的體現。教師要善于發現被忽略的隱藏在敘事背后有意義的故事,以引導學生達到新故事重建的目的。

當人們處于敘事中時,他們所面對的不是一種工具或技術,而是敘述者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敘述者的生命態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擇。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很重要。同樣的事實,因為不同的解讀,就會釋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有歷史的痕跡,有許多的故事,故事中積極的內容被發現,向上的動力就會源源不斷。

二、敘事案例及分析

(一)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目標

1.輔導過程

小鑫是會計專業高一學生,有些懶惰,學習動力嚴重不足。

小鑫:老師,我對學習沒有興趣。

輔導老師:沒興趣?說來聽聽。

小鑫:我也不知道怎么說。

輔導老師:你學習的目標是什么?

小鑫:在高三時不去實習,而是進高考班。(注:職業高中高三時學生會分流,一部分去企業頂崗實習,一部分繼續留校學習,參加高考。)

輔導老師:那你進高考班的目的是什么呢?

小鑫:考大學啊。

輔導老師:讀大學可以給你帶來的是?

小鑫:我也不知道,就是我媽媽想要我讀。

輔導老師:噢,那你媽媽對你的期望是什么呀,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啊?

小鑫情緒有些波動:我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從小生病,為了給我治病,媽媽帶我去了很多地方求醫,媽媽對我的期望其實也不高,只是希望我健健康康的,能夠開心一些,和正常人一樣就好。媽媽為我做了這么多,我想好好報答媽媽,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進高考班,考上一所大學,讓媽媽不再替心。

輔導老師:嗯,想要讓媽媽開心,我覺得你也是可以的,那你覺得媽媽給了你哪些支持啊?

小鑫:媽媽總是在細心地照顧我,在我取得一點點進步的時候也會鼓勵我。

輔導老師:如果你考上大學你覺得媽媽會是什么樣的反應呢?說來聽聽。

小鑫:如果我考上大學,媽媽會很高興。她會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我雖然有病,但是也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習和工作,我不是媽媽的負擔,我是媽媽的驕傲。我還可以在畢業之后掙錢給媽媽買禮物,媽媽在收到我的禮物之后,也會很開心。我是一個有用的人,我能夠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上班做會計,我媽媽也是會計,我和媽媽還可就會計上的一些事情進行討論……

2.案例分析

小鑫的敘事咨詢,主要涉及的是學習方面的內容。從對話中可以看出,當小鑫說出“學習沒有興趣”時,輔導老師并沒有按照常規的方式與小鑫面談,而是進行關于學習目標的追問。在小鑫談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是因為媽媽時,輔導老師沒有問“你覺自己是什么想的?”而是順著問題去問“媽媽對你的期待是什么?”這有利于學生從重視他人對于自己的期望來考慮問題。通過過老師的追問,小鑫進行了一定分析和探索。尤其當小鑫將未來的故事說出來時,其實她自己已經找到了學習的目標。也就是說,小鑫學習“沒有興趣”并不是真正的沒有興趣,而是內在的經驗沒有被她覺察到。當與媽媽的事件敘述出來的時候,隨著故事的敘說,會帶出厚厚一疊有關的經驗。這種故事的描述有如打開另外一個空間,即將小鑫經驗里多姿多彩的內容展現出來。

(二)在人際關系中理解自我

1.輔導過程

小鑫因為有皮膚病,身上有不少皮屑,皮膚白一塊,紅一塊,沒事的時候喜歡撥下手臂、腿上的皮屑。在宿舍里,有兩個女生特別愛干凈,雖然知道小鑫的病不會傳染,但還是向小鑫表達了不滿,有時候會表現出挑釁的態度。小鑫對此感到很委屈。

輔導老師:看來這個皮膚病還是給你帶來的不少困擾啊。

小鑫:嗯。

輔導老師:能不能告訴我,在什么情況下它對你的影響會少一些呢?

小鑫:平時我不吃刺激性的、油炸的食物會好一些,我生活有規律的時候,不熬夜也會好一些。

輔導老師:我要告訴你一事情,老師有糖尿病,我這個病還看不見癥狀,每天驗血才知道血糖是不是高了。

小鑫:老師,我感覺皮膚病還是好過糖尿病,我不用扎針驗血。老師,你也要注意啊。

輔導老師:小鑫,聽你這么說,我感覺你是一個會體貼他人的好姑娘,在宿舍里,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啊?

小鑫:老師,其實我也不對,有事沒事就到處摳身上,我也知道同學們看到皮屑會有想法,但是覺得他們太過分了,這個病也不是我想要的啊。她越說,我就摳得越夸張。

輔導老師:如果我好好理解我們的病癥,好好地照顧它,就控制下自己少摳一點,讓它情況好一些,同時也理解一下宿舍的同學,不要因為她們的諷刺就心懷不善,可以嗎?

小鑫:嗯。

2.案例分析

從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將小鑫的病癥看成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個體,這是將小鑫與病癥分開,讓小鑫可以看到病癥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小鑫可以控制病癥的能力,讓小鑫具備更多的面對病癥的勇氣和自信。老師的自我暴露,是為了讓小鑫學會換位思考,同時也引導小鑫思考宿舍里的故事,強化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善意。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學生帶著故事進行咨詢,這些故事反映了他們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對于自我能力的一些界定與預設,還包括他們內心的困惑和問題等。敘事的意義在于讓當事人有自我反思和重構故事的機會,鼓勵他們在探索經驗故事中獲取更多的自我意識。

【參考文獻】

[1]Del Corso, MC Rehfuss.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1, 79(02): 334-339.

[2]Hazel Reid, Linden West. “Telling tales”: Using narrative in career guid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 2011, 78(02):174-183.

篇5

     當今社會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激烈競爭,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尤其是未成年人,沉重的學習壓力,過度的考試焦慮,人際交往迷茫,抗挫折能力低等心理困惑使稚嫩的心靈必須要承受超負荷的重擔。這不僅影響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民族的整體心理素質是否能夠提高。在全社會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養出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因此,***市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與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中聯合實施“陽光心靈計劃”。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主題:

關注心理健康,培養陽光心靈。

二、活動目標:

 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未成年人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促使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形成良好的自助、互助與求助的心理氛圍,增強未成年人的心理調適能力,優化未成年人的心理品質,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協調發展,真正做到“陽光心靈”。

三、活動內容:

    根據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成未成年人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內容方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輔導,促使未成年人心理素質的妥善解決,心理潛能的充分發揮和個性品質的和諧發展,從而預防各類身心疾病,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1、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策略,學會微笑面對學習,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據未成年人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輔導,讓未成年人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感的主人,學會正確處理理智與沖動,個人和社會,挫折與磨礪的關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點。

   3、人際關系心理教育。要培養未成年人能夠正確認識、評價和表現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規范和技巧,養成寬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4、個性心理教育,把塑造個性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

    5、青春期教育。加強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識,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讓學生形成自我調節的控制能力,正確處理好男、女同學的間的交往,做到自尊與互尊。

(二)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預防無效的情況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運用心理學的原理與方法,對存在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的學生給予直接指導,診斷和矯治,幫助他們克服困撓,恢復心理健康。主要內容以心理衛生為中心的教育內容。包括處理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行為的早期發現及矯正。做到早期發現,及時補救,逐步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和行為。

四、活動時間:

2010年4月25日 — 2011年7月31日

五、活動途徑:

    1、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突破口,市教育局要積極發動學校建立“心情屋”、“溫馨港灣”、“心靈氧吧”、“聊聊吧”、“聊天俱樂部”、“心靈驛站”、“談心室”等命名的心理咨詢室。

    2、全市各中小學校要建立機構,建立心理咨詢檔案,專人負責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3、通過聊天溝通、開展心理游戲活動、舉辦心理講座、指導學生寫心理周記等形式多樣的心理教育活動,幫助孩子們排除在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障礙。

    4、與南京“陶老師心理咨詢工作站”建立起業務聯系。以目前各校心理咨詢隊伍為基礎,建設完善的***陶老師心理咨詢工作站,組織學習南京“陶老師心理咨詢工作站”和長春校園心理劇的成功經驗,運用網絡媒體等多種方式普及心理健康嘗試,做好心理健康咨詢。

5、注重發揮專家學者作用,培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招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形成專兼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篇6

小菲是我班一位四年級的女生,她長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頭發黃黃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績上游,非常靦腆,性格內向,在同學面前不茍言笑,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老師提問時總是低頭回答,聲音聽不清,臉蛋漲得緋紅。下課除了上廁所外,總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發呆,老師叫她去和同學玩,她會沖你勉強笑一下,仍坐著不動。平時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里,不和同學接觸。遇到節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連外婆家也不去。

小菲就是這樣一個膽小自卑的女孩。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學在小學三年里順利地走過來了,也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和優勢,面對激烈的競爭,卻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兒也不如別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競爭勇氣,缺乏自信心,走進四年級的學習,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總覺得自己確實不行,在激烈的競爭中,這種心理障礙是走向成功的大敵。

二、成因分析

通過對她一學期的深入觀察與了解,我發現主要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1.個人因素:

通過觀察,我發現她長期受自卑、羞怯、焦慮和恐懼等負面影響,過重的心理負擔使他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點。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失敗的惡性循環之中。這樣就嚴重影響她的身心健康發展。

2.家庭因素:

現在的家庭多是獨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長對孩子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導致許多的小學生肩負重擔,過重的壓力在學生未能達到父母期望時,便使學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懷疑自己,不安、煩惱、孤獨、離群等情感障礙隨之而來。母親對孩子的學習輔導力不從心,父親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爾才過問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現的方式卻十分粗暴。

3.教師因素:

在學校里,如果教師對一些同學了解不夠,關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對這些同學的評價偏低,一旦如此,幾個月或者幾個學期以后,這些同學便逐漸產生失落感,在老師那兒,他們得不到適時的表揚和贊嘆,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水平,也就越來越不自信,此時自卑感卻慢慢占了上風。另外,老師對少數心目中的優等生日益產生的偏愛,對多數屬于中間狀態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壓力,普遍滋長嚴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師片面地認識學生,對優等生日趨偏愛,更進一步加深小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的自卑心理日趨嚴重。

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同事告訴我,小菲出現這種情況,極可能是因為她的心理有一定問題。如何幫助她克服自卑心理,走出這個陰影呢?我制定了相關計劃,采取了以下措施。

三、教育和輔導策略

這半學期以來,我在班級里進行了“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動管理實踐,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驚喜地發現小菲的情況明顯好轉,她在班級各項活動的影響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樹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態。現在她不但喜歡與同學一起做游戲了,而且積極參加班級管理、年級管理。看到她身上的變化,這可謂是感受良多:

1.激勵教育,喚起信心。

“師愛是教育的基礎”,為了去除小菲畏懼心理,我在課余經常有意無意地找小菲閑談,中午她在校午睡時,幫她蓋好毛毯。讓她幫我拿作業、發作業本。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她。發現她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我們的小菲今天坐得真端正!”“我們小菲同學回答問題的聲音真響亮!”“我們的……”在各項班集體活動中,全班同學逐漸把班級看成一個整體,而小菲也是我們整體中的一員。漸漸的,小菲開始喜歡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還天真地問我:“老師,你是老師嗎?”“我不像老師嗎?”我反問。“不太像,你上課老愛笑,老師上課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著她的手說:“好孩子,這是因為你不知道,其實上課愛笑的老師多得很!”

2.樹立信心,激起動力。

記得有一次班級舉行小組間的演講比賽,膽小的小菲被所在小組選作了代表,我知道這是小組成員故意給她的機會,我就發動她的好朋友去勸說她積極參加,并讓他們一起上。開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她上了。而且表現得還不錯。我和其他老師都在自己所任課上以她為典型進行了表揚。她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有了開心的笑容。從此她改變了許多。對學習似乎也有了一定興趣。而后,經過不斷鼓勵,鞏固,她進步了。有一天她問我:"我能行嗎?"我笑著說:"你這么棒,當然行。演講都表現得那么好,還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她激動地不住點頭。從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績有了質的飛躍。

3.重視家庭,提高能力。

小菲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環境與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請來,詳細地分析了小菲在校的表現及原因,與他們進行交流,反饋情況,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家長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我們要為自卑的同學提供表現的機會。比如在家里:有客人來到家里,家長可以讓孩子為客人遞茶、剝糖果等,也可以讓她與客人玩一會兒,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同時,適當地讓孩子做家務,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通過家務勞動,鍛煉與家人交往的能力。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表揚。

4.進行評價,促進自信.

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活動,用激勵的方式使其揚長避短,我們讓她自主設立了自己的成長檔案,每月評一次,讓她通過自評、小組評,把自己所取得的進步記錄下來,在評價中,小菲從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滿足,獲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評中,學會反省,逐步完善自己。為了調動她的自我教育意識,每個月都給她以正確的評價,把小菲突出的個人事跡在班集體中、家長會上集體表揚。這樣,充分調動了她的積極性,使她在一次次的評價中自我激勵,迸發個人力量,不斷自律、自信、自強。

5.參與管理,自信自強。

通過自主管理課題的深入,我們將更多自主的空間給了學生,在班級中,我們提倡"班干輪換制"、"組長負責制",在年級中我們推出了各項管理崗位,讓學生充分自主,不斷自律、自信、自強。在經過一番激勵之后,小菲也積極投入到各項自主管理中來,從班級的小組長開始,她對自己、對同學、對事情的看法有了明顯的變化,她不再沉淪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現出來的是一種自信、自強。在管理中,小菲發現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通過與老師交流、與同學協作,她所在的小組不但各項評價合格,而且在班級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小菲臉上露出了笑容。從此,她的行為更自律,態度更積極,學習更自信。 

四、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輔導,通過我們慢慢地去關心她、幫助她,她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小菲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學校期末考試總分班級第六名,下課能主動與同學交往、做游戲,上課能舉手發言且聲音較大聲。家長也反映在家學習主動,樂于把班級的事講給父母聽,主動幫家長做些家務。

之所以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往往是因為缺少了自信,或對于自己的某個地方不滿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處,都不應該對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對自己一直充滿信心,就不會害怕自卑。對于那些自卑的孩子,我們要多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到家的溫暖!

篇7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內容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課型

新授課,以陳述型知識為主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教育目的

1.通過舉例讓學生明白體會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且引起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興趣

2.通過講述使學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標準

3.通過寫名片的形式達到教師對學生初步了解的目的,且讓他們提出建議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重點

讓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標準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難點

能夠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心理活動課及自我介紹

首先說明本課無教材,指出無教材的好處??這是一節心理活動課,本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關于心理方面的問題,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時,這要求師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想要學習什么,由此安排好適合這個班級的課程。隨后,自我介紹及留下聯系方式。

師:簡單介紹心理健康課的特點??互動,體驗與參與

本課不同于其它課,更注重學生自己的體驗,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在心理預防和心理治療中,很注重當事人自己的想法,通過談話等手段可以獲得比心理測驗多無數倍的資料。許多心理學家想了很多方法讓當事人表達自己的想法,舉例:如箱庭療法??在一個盒子里,由當事人自己放玩具進去,看他們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來了解他們的內心。所以,在這堂課中也需要學生更主動積極的表現自己。

心理活動課是一節相對輕松的課,但是為什么要上這節課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講述心理健康對生活態度及身體的影響

(1)以張國榮為例說明對生活態度的影響

師:同學們知道幾年前的愚人節那天,發生了張國榮跳樓自殺事情嗎?

師:因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壓力,心理素質沒有強到可以抵抗這些壓力。有一個世界性的研究,發現城市里的自殺率高于農村的,男性的高于女性的。這說明隨著壓力的增大,心理素質差的人更有可能選擇極端。

(2)說明心理對生理的影響

舉例:有一個死刑犯人,聽說自己會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帶到了一個小房間,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覺到手被劃開,隨后聽到了“滴答,滴答”的聲音,感覺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盡。死亡。但實際上,他的手只是被輕輕的劃開,而他所聽到的只是滴自來水的聲音,但他認為自己在滴血,最終心力衰竭而亡。這就說明,心理對客觀的生理也有著影響。

2. 指出良好的心理,會幫助人們做出準確的應對

師:天堂和地獄的例子

地獄中,人人拿著長勺企圖喂飽自己,因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著長勺互相喂食,所以這是天堂。

這個小故事中包含著許多哲理,我想說的是:

生活中,人們往往面對一樣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選擇,怎樣的心態想法,決定了你的生活道路。

3.總結心理健康的重要

師:由此可見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現代。

有位教授曾經指出??心理健康在貧困時代是奢侈品,在發展中國家是點綴品,在發達國家是必需品。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學生:物質是精神的基礎

在貧窮的時候,人和人之間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拉大,競爭更激烈,壓力大,所以心理健康顯得重要。

師:有一個參考的理論,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

師:介紹馬斯洛的背景。馬斯洛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提倡人文主義。同學們對他可能不太熟悉,在他之前,盛行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注重本能,認為人只是動物的簡單進化,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出于本能的驅使。而馬斯洛反對這個觀點,認為人不同于動物,本能的需要只是較為低級的需要,人還受其它需要的驅使。需要是有不同的層次的,于是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

師:介紹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提出人有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請大家思考一下,哪一個是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被滿足的需要?

自我實現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歸屬和愛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在能保證生命延續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滿足其他的需要,那些都屬于心理需要。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標準

師:那么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心理健康。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許多標準,比如前面提到的馬斯洛,他就提出了十條標準:

1、充分的適應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度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能切合實際;

4、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適當的情緒發泄與控制;

9、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個人發揮;

10、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情況下,對個人基本需求作恰當的滿足。

認識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處與缺點,就會喪失信心、缺乏朝氣;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又會自以為是,自我欣賞。這種自卑與自負皆不利于自我成長,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悅納自己

自己對自己是喜歡還是討厭,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條標準。心理健康不僅要求自己能如實了解自己,而且要對自己愉快地接納。悅納自己不是說要寬容或欣賞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而是說自己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我仍然喜歡我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騙自己,并設法使自己發展得更好。每個人要懂得正確的揚長避短。尤其在青春期的時候,生理上的發育和心理上的發展不協調,會產生很多的矛盾。

調適自己:

個人的行為總是受社會的規范和環境的約束,兩個人的需求又往往與規范和環境不符,并發生沖突。因此,個人必須經常調適自己,以使個人和環境保持和諧的關系。不能或不會調適自己的人,就會經常產生心理問題,只有經常很好地調適自己的人,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最后,還有一個小內容,希望大家做一張名片。

(四)小活動??做名片

1.講述名片的目標??為了彼此交流

2.告知名片的要求:姓名,最喜歡的一件事,最不喜歡的一件事,最能代表你的特征,你的偶像。另外也可以附上你對課的提議。

3.收齊名片

聽課教師反饋::

1.同學們在聽到例子的時候,都顯得很有興趣。應該注意例子的安排。

2. 馬斯洛關于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盡管很有用,但是相對比較枯燥,只撿幾條相關的講一下,效果比較好。

對這堂課,應該加入一個關于心理健康的小測試,能引起學生更多的興趣。但是,缺少這方面的資料。可以就心理健康的一方面,來給他們做一下測試。

看過“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人還看了: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教案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4.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

篇8

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一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心理品質為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5.25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動,達到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構建和諧校園、和諧心靈的目的,為大學生搭建起鍛煉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臺,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壓力,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

三、活動時間:20xx年4月15日-5月25日

四、活動方案:見附件

五、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本次活動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辦,大學生心理協會承辦,各學院心理輔導站協辦。積極發動全校學生廣泛參與,力爭豐富多彩。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活動充分要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如QQ群、微博、貼吧等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各學院心理輔導站要充分發揮心理輔導站成員、班級心理委員的骨干作用,結合本學院實際開展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三)突出主題,務求實效。各學院要緊緊圍繞各項活動主題,教育和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四)認真總結,不斷提高。活動過程中要注意收集、保存相關資料,活動結束后各學院要形成活動總結,請于5月26日前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至郵箱。

心理美文征文大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20xx年4月14日5月15日

二、活動主題:我成長 我快樂

三、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四、作品要求:

1、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真情實感,不得抄襲(抄襲者按零分計)。

2、字數在8001000左右(詩歌除外)

3、作品寫在稿紙上,在封皮上注明所在學院、班級、姓名、聯系電話,由各學院心理輔導站站長收齊后于5月15日12:00前統一交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護理學院2219室),電子版發送至xx,聯系人:xx(大學生心理協會會長)。

四、獎勵方式:

本次活動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干名,擇期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獲獎作品將上傳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網站和在《xx工學院》刊登。

我繪我心心理健康手抄報創意設計大賽

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20xx年4月14日5月15日

二、活動主題:提升學生心理素養,發掘學生潛力,促使學生思考生命意義,學會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

三、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四、作品要求:

1、作品規格大小統一為A3,單面版式;

2、內容要求:主題鮮明、思想積極、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報頭名稱自定,要求圍繞主題、簡名、貼切,不能以手抄報命名。

3、版面要求: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繪插圖,版面制作不能有任何剪貼。版面自由設計,圖文并茂,同時須具備知識性、趣味性與可讀性等。

4、注意事項:要求手寫,不得打印,不支持使用網絡用具(如word, Front Page),每個作品參賽人數不得超過2人,作品背面須注明參賽者學院、班級、姓名、聯系電話。

五、作品提交時間

作品以學院為單位提交,各學院至少提交5張,由心理輔導站站長收齊后于5月15日12:00前統一交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護理學院2219室),聯系人:xx(大學生心理協會會長)。

六、獎勵方式:

活動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干名,擇期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獲獎作品將于5月25日大學生心理健康日進行展覽。

5.25吾愛吾心理健康演講大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呵護心靈,健康人生

二、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三、活動流程

(一)初賽及復賽:

各學院要認真組織、層層選拔,確定2名選手參加決賽,大學生心理協會從復賽優勝者中確定1人,于5月18日前把決賽選手的學院、班級、姓名、聯系方式及演講稿上交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護理學院2219室)。

(二)決賽:

1.時間、地點:5月25日晚7:00,地點:明德講堂。

2.5月19日(周二)上午10:00參賽選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進行演講順序抽簽。

四、獎項設置

活動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7名,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五、評分標準

(一)儀表形象:(15分)

1、著裝整潔,大方得體;上下場致意,答謝。(5分)

2、儀態端莊大方,舉止自然、得體,體現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動作適度。(10分)

(二)演講內容:(50分)

1、主題鮮明、深刻,觀點正確,見解獨到,符合主題內容。(25分)

2、內容充實、新穎,事例動人,貼近生活,富有鮮明的時代感。(15分)

3、行文流暢,用詞精練,結構完整合理、層次分明,詳略得當。(10分)

(三)語言藝術:(35分)

1、要求脫稿演講,因不熟練,每停頓一次減0.1分。(5分)

2、發音標準,聲音洪亮,口齒清晰,語速適當,表達流暢。(10分)

3、節奏處理得當,演講技巧運用自如。(10分)

4、表現力、應變能力強,能活躍氣氛,引起。(10分)

(四)時間:限時5分鐘。(計時從我演講的題目是《》開始,到我演講完畢結束)。

比賽得分:評委在前三位演講結束時統一打分,以后每演講一位打一次分。評委打分后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匯總后取平均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若出現同分,則精確到后三位,依此類推。

xx工學院辦公室 20xx年4月14日印發

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二

一、活動主題

把愛說出來。

二、活動背景

在兩會勝利召開期間,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又一次次被很多人大代表作為提案提請出來。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青少年時期是人的心理與生理成長發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和性格的養成,一些精神疾病的發生,往往都是由于在這一時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近年來,隨著我國各種社會矛盾增多,競爭壓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結構變化明顯,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也明顯增加,根據有關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約13%的小學生、15%的中學生、19%的高中生和23%的大學生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1%~3%的青少年存在著心理問題,我國15歲至35歲人群自殺行為已成為首位死因,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斷上升。

因此,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當務之急,刻不容緩,這既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的需要,又是保證青少年正常學習和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經濟和諧穩定蓬勃發展的需要。因此,為了響應兩會,我們團隊特做出此次活動,借此希望能號召更多人重視以及參與到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中來。

三、活動目的

1、為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百花齊放、格調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圍,在豐富師生業余文化活動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大學生的健康心理同時,向社會各界人士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關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

2、引導中學生以良好、陽光、理智、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

3、希望借此能對活動參與者有更多正面的幫助。

4、通過策劃舉辦這種有意義的慈善活動向社會傳遞出大學生健康積極的一面。

四、活動意義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改善青少年的社會心理環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滿足青少年精神和心理需求,為他們能夠與父母溝通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并借此慈善活動,豐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展現青少年熱情富有活力的青春風采,讓孩子遠離一些不利的社會影響。

五、活動概述

此次活動,主要憑借慈善的作用以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為主題,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設為目標,通過豐富的形式為在校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心理環境。此次:

1、活動會邀請12個班級參與,務求活動的高質量。希望能以點帶面為建設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環境貢獻力量;

2、活動以豐富的形式呈現;

3、在活動中,會邀請院里優秀的心理老師和在校老師等進行活動的指點和專業輔導輔導。以爭取給學生和家長最正確的指導。

六、活動對象

福州某中學的學生們及其家長。

七、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xx年5月6日至5月中旬;

地點:福州某中學的操場、教室。

八、活動形式

主要通過視頻短片、演講、親子游戲等形式呈現。分為三個環節包括前期準備,前期宣傳,活動實施。

九、嘉賓邀請

1、舉辦活動的中學的校領導;

2、校心理咨詢與訓練中心的老師;

篇9

一、填空題(合計

23

題)

1.

良好班集體中蘊含的心理教育功能有激勵功能、

情感功能、

培育功能。

2.

教師的歸因偏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教師自我的歸因偏差,

二是教師對學生的歸因偏差。

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

發展性目標、

防治性目標。

4.

根據講授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

講授知識法可以分為講解、

講述、講讀、

講演四種方式。

5.

心理健康活動課堂活動形式有:

角色活動、

表演活動、

游戲活動等。

6.

學習輔導應包含的兩個方面的涵義是:

開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和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心理上的困惑。

7.

學生心理健康測評標準有描述性標準和解釋性標準。

8.

一個完整的心理咨詢過程可大致分為判定問題、

探索問題、

解決問題、

反饋跟進四個不同階段。

9.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由最低層次到最高層次依次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愛和歸屬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實現需要。

10.

學校心理健康測評的功能包括:

指導功能、

發展功能、

診斷功能、

咨詢和治療功能。

11.

校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成員的管理包括決策、

計劃、

實施、

監督和評價等要素。

12.

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課程的目標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質。

13.

Guilford

認為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有:

流暢性、

變通性、

獨創性、

精密性。

14.

心理健康教育室的組成結構包括:

心理咨詢室、

心理測量室、

團體健康教育室、

心理閱覽室、

心理松弛室、

辦公兼接待室。

15.

班主任常用的心理咨詢方式主要有:

個別咨詢和__團體咨詢。

16.

心理健康活動課程的形式是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要形式,

而且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形式組織活動。

17.

學習輔導主要包括:

學習動機輔導、

學習情緒輔導、

學習能力輔導、

學習行為輔導。

18.

創造性思維特點有:

流暢性、

變通性、

獨創性、

精密性。

19.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

形成、

維護、

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20.

心理教育活動課的基本活動途徑有:

認知式、

情境式、

行為訓練式。

21.

對心理輔導活動課程的評估主要是對課程設置、

心理輔導課專職教師、

課程效果的評估。

22.

一項完整的測評工作由測量和評價兩部分組成。

2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主要有:

教育、

引導、

輔導。

二、名詞解釋(合計

13

題)

1.

創造性是指根據一定的目的,

運用一切已知信息,

產生出某種新穎、

獨特、有社會意義或個人意義的產品的智力品質。

2.

訪談法是指研究者與被調查者面對面以口頭交談的方式,

直接收集資料的一種調查方法。

3.

心理評估是以心理學的方法和工具,

對個體或群體的心理狀態,

行為偏移或障礙進行描述、

分類、

鑒別與診斷的過程。

4.

教育機智是指教師對學生活動的敏感性及能根據新的、

意外的情況迅速地做出反應,

果斷地采取恰當教育教學措施的一種獨特的心理素質。

5.

自我表露是指教師通過與學生分享其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經歷來

推動學生認識自我、

發展自我。

6.

心理測驗是采用某種可以將心理現象量化或劃分范疇的測驗或量表來取樣,然后對所測查的對象進行描述。

7.

課堂心理氛圍是指班集體在課堂上的情緒、

情感狀態。

8.

歸因是指根據有關信息、

線索對人的內在狀態或依據外在行為表現推測行為原因的過程,

也就是把他人的行為或自己的行為原因加以解釋和推測。

9.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生理、

心理發展特點,

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

10.

行為矯正法是對學生自我改善、

自我改變的努力給與獎勵與懲罰,

目的是幫助學生消除成長中的不良意向、不妥行為,

幫助其形成有助于個人成長的行為,樹立良好的形象。

11.

面質是指心理咨詢教師對學生的認知方式及思維習慣提出挑戰與異議的過程。

12.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教師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提高學生的心理機能、

發揮學生的心理潛能、

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13.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提出的一個概念,

用以闡述人的動機行為不僅受到行為結果的影響,

而且受人對結果的期望

這一認知因素的影響。

三、簡答題(合計

16

題)

1.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原則是什么?

答:

科學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

經濟實用性原則;

保密性原則。

2.

學生心理檔案使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

使用心理檔案要嚴格保密,

不能對學生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2)

心理檔案資料不能作為評定學生操行的依據,

也不能存入學生的人事檔

案中。

(3)

一般情況下也不宜向學生本人公開和隨便查閱。

(4)

某些測驗結果如果解釋不當,

也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5)

建立檔案的最終目的,

應與心理衛生教育、

咨詢、

教育科研工作配套使用。

(6)

檔案資料僅具有參考價值,

并非百分百之可靠。

3.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

答:

(1)

精心設計場景,

創設參與情境;

(2)

整合教學目標;

(3)

注重行為指導;

(4)

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

(5)

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

4.

心理健康活動課程的課堂教學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心理健康活動課程的課堂教學方法主要有:

(1)

講授法(1.5

分)

(2)

討論法(1.5

分)

(3)

自我反省法(1.5

分)

(4)

角色扮演法(1.5

分)

(5)

訓練法(1.5

分)

(6)

實踐活動(1.5

分)

(7)

測驗法(1.5

分)

(8)

作業法(1.5

分)

5.

對心理測驗分數的解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

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一個人的任何一個測驗中的分數,

都是他的遺傳特征、

測驗前的學習與經驗,

以及測驗情景等方面影響的結果;

(3

分)

(2)

確切解釋應根據常模及信效度資料;

(3

分)

(3)

應把測驗分數看成一個范圍,

而不是一個確切的點;

(3

分)

(4)

對來自不同測驗的得分不能直接加以比較。

(3

分)

6.

心理健康測評原則有哪些?

答:

(1)

客觀性原則(2

分)

(2)

科學性原則(2

分)

(3)

系統性原則(2

分)

(4)

發展性原則(2

分)

(5)

教育性原則(2

分)

(6)

綜合性原則(1

分)

(7)

倫理性原則(1

分)

7.

班主任怎樣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環境呢?

答:

(1)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3

分)

這種和諧關系的建立,

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真誠、

接納、

尊重、

理解、

傾聽、探討、

分享。

(3

分)

(2)

營造健康的心理物質環境。

(6

分)

8.

心理健康教師需要具備的人格特點有哪些?

答:

教師需要具備的人格特點有:

(1)

正確的價值觀(3

分)

(2)

合理的職業動機和濃厚的職業興趣(3

分)

(3)

個性和志趣方面(3

分)

如成熟、

敏感性等。

(4)

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

分)

主要表現在有誠摯的同情心,

樂觀的主導心境;

穩定的情緒、

堅強的意志;

正確對付應激;

自信、

自制、

寬容;

謙虛、

好學、

不斷進取等。

9.

目前采用的學生自殺預防策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1)

自殺傾向的早期發現(2

分)

(2)

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2

分)

(3)

建立自殺預防熱線(2

分)

(4)

開設自殺預防講座及課程(3

分)

(5)

建立危機預警系統(3

分)

10.

班主任教師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0.

答:

(1)

認知正常,

勝任工作;

(2)

堅定的職業理想或職業信念;

(3)

良好的職業道德;

(4)

良好的職業興趣;

(5)

良好的人格特征;

(6)

正確的工作動機;

(7)

堅強的意志;

(8)

穩定的情緒和理智的態度。

以上每點

1

分,

都回答出來加

4

分。

11.

簡要說明心理健康活動課程的設計過程?

答:

(1)

確定目標及其意圖;

(2)

確定活動內容;

(3)

確定活動方式。

以上每點

3

分,

三點都答出加

3

分。

12.

簡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1)

全面滲透、

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

分)

(2)

創設良好心理發展環境的方法(優化環境法)(2

分)

(3)

發展優先,

防重于治的方法(2

分)

(4)

心理輔導的方法(2

分)

(5)

心理咨詢的方法(2

分)

(6)

心理評估的方法(2

分)

13.

如何正確對待和使用心理測驗?

答:

對心理測驗的正確態度有:

(1)

心理測驗是研究兒童心理行為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和工具。

(3

分)

(2)

心理測驗作為一種研究或測量工具尚不完善,

主要是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

(3

分)

(3)

每一種心理測驗都有明顯的局限性,

主要取決于測驗的編制理論、

目的、方法和時間。

(3

分)

(4)

心理測驗只能從某些角度,

在一定條件程序上反映問題,

不可過于迷信,更不可把測驗結果看成絕對真理。

(3

分)

14.

自我認識輔導如何實施?

答:

(1)

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3

分)

(2)

如何認識自己幫助學生了解達到正確認知自我和把握自我的途徑(3分)

(3)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3

分)

(4)

指導學生依據自己的特點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3

分)

15.

青春期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主要有哪些?

答:

(1)

過度關注自我;

(2)

情緒的兩極化;

(3)

性別角色混亂;

(4)

人格沖突;

(5)

人際關系沖突;

(6)

性心理問題。

以上每點

2

分。

16.

簡述學校心理健康活動課程的設計過程?

答:

(1)

確定目的及其意圖;

(4

分)

(2)

確定活動內容;

(4

分)

(3)

確定活動方式。

(4

分)

四、論述題(合計

4

題)

1.

結合實際說明,

教師應具備哪些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1.

積極認知的能力;

2.

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

3.

心理訓練和放松能力;

4.

形成良好、

穩定的教育心境;

5.

勇于改變、

自我成長的能力;

6.

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統。

2.

結合實際說明,

如何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程序是:

1.確定心理檔案的內容。

(6

分)

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應包括兩大方面:

一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資料;

二是反映個體心理狀態和心理特點的資料。

具體來說,

主要有:

基本情況、

心理測評資料及建議、

心理咨詢活動記錄、

心理檔案的記錄形式等。

2.選擇合適的測評工具進行施測。

(6

分)

一般通過幾種途徑來獲取準確信息,

一是通過標準化的測驗,

二是自編問卷調

查,

三是非測驗法

3.對結果進行整理、

分析、

解釋和記錄等。

(6

分)

主要包括對結果的統計與解釋,

提出教育培養建議,

撰寫測評報給,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檔案。

結合實際,

酌情加

1-6

分。

3.

論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聯系和區別?

1.聯系:

(1)

心理品質教育是德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4

分)

(2)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4

分)

(3)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基礎。

(4

分)

2.區別:

(1)

理論基礎有區別;

(3

分)

(2)

具體目標有區別;

(3

分)

(3)

教育內容有區別;

(3

分)

(4)

方法上有區別。

(3

分)

4.

試述合格家長應該具備的品格和素質。

(1)

樹立高尚的品德,

培養良好的行為舉止;

(2)

培養熱愛生活、

豁達開朗的態度;

(3)

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4)

轉變教育觀念;

(5)

了解孩子,

正確對待孩子的發展;

(6)

要信任自己的孩子;

(7)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篇10

 

情緒低落有妙計

班級:初二(3)班   教師:張凌取

時間: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人數:48人

主題:

尋找緩解和消除消極情緒的方法。

活動目的:

1、認知方面:認識消極情緒對學習、生活所帶來的危害,懂得消極情緒是可以克服的,了解調節情緒的幾種方法。

2、情感方面:激發和強化調節自己消極情緒的動機。

3、行為方面:尋找并初步掌握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方法。

活動形式:

小品表演,討論交流。

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掌握用“改變認識”來調節情緒的方法,即“理性—情緒”自我調節方法。

2、難點:如何引導學生用合理的想法來代替不合理的認識和想法。

活動準備:

1、指導學生排練小品:“他落入了情緒的深淵”

2、準備錄音機和音樂磁帶“內心和平曲”、歌曲磁帶“幸福拍手歌”。

活動過程:

1、引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希望自己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但是不愉快的情緒總是難免的,那么不愉快的情緒頻繁地出現或延續下去好不好呢?下面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品,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兩個問題:

(1)小品中的人物表現是什么情緒?

(2)這種情緒給他的學習和生活(行為)帶來了什么影響?

2、認識消極情緒的危害。

(1)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緒的深淵”

內容:學生A、B各自在看發下的數學考卷。A自方自語:“唉,這下完了,79分,比上次下隆了10分,爸爸媽媽一定會對我很失望。……這道題怎么多扣我2分,×老師從來沒對我有過好感。”然后就趴在課桌上悶悶不樂。B叫A:“××,放學了,我們一起走吧。”A不理。B上前看A的考卷說“啊呀,第三道題你不是復習過了嗎?怎么做錯了,真可惜。”A冷冷地回答:“是呀,我腦子笨,有啥可惜,有的人開心也來不及呢?”B安慰說:“你不要難過了,我上次測驗也只有75分。”A回答:“貓哭老鼠,假慈悲。”

旁白:第二天,A的考卷沒有讓家長簽名,看見數學老師總是避開,數學課無精打采,作業也越來越不認真,還常常遲交。……

(2)學生討論,教師啟發引導,并板書。

學生討論以上兩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認識小品中人物表現的情緒是消極情緒,并把消極情緒比喻為落入了深淵。伴隨這種消極情緒的行為往往是不良行為,不良行為必然導致不良后果,并將學生的發言歸納成板書。

板書:(有*的暫不寫)

事  情

想  法

情  緒

行  為

數學測驗成績比上次下降了10分

成績不可以下降。*

難過、傷心。

上課沒精神。

是我太笨了。*

悲觀、自責。

作業馬虎,拖拉。

同學都幸災不禍。*

討厭、惱怒。

不理同學,尖刻。

老師對我沒好感。*

害怕、緊張。

躲避老師。

父母會對我失望。*

內疚、不安。

不敢告訴父母。

(3)歸納:

這個小品告訴我們,消極情緒往往會使一個人的行為發生種種不良的偏差。結果不僅阻礙了學習潛力的發揮,影響了與同學的關系,形成對師長的消極態度,甚至還會使一個人的性格發生扭曲。

(4)啟發提問:

同學們,你們愿意因落入消極情緒的深淵而產生這樣的結果嗎? 當然不愿意。我們不能像那位同學一樣受消極情緒的擺布,也不愿意做消極情緒的奴隸,我們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板書: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自動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聰明人。[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雨果的這句話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嗎?我們要學會緩解和消除消極情緒的方法,使自己走出消極情緒低落的深淵,做一個能自我調節的、能戰勝自己的聰明人。

3、開展“走出深淵,登上頂峰”的活動。

(1)說明活動方法:

回憶——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歸納方法——聯系實際

(2)學生回憶情緒深淵并進行小組討論:

①在音樂聲(“內心和平曲”)中靜心回憶:引起消極情緒的事情;情緒表現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消極情緒會帶什么影響。

②小組討論:

A、當你落入情緒深淵時,是用什么辦法來緩解和消除不良情緒的?

B、同學們提出自己在學習、交往和生活中難以克服的不良情緒,請其他同學幫助。

③教師在小組討論時巡回了解。

(3)教師引導全班討論,并用板書把發言歸納出來。

板書:調節情緒常用的方法

1、強制壓抑:強壓怒火,克制,自我提示,延遲發作。

2、轉移回避:聽音樂,做別的事。

3、合理宣泄:打枕頭,寫日記,找人傾訴。

4、幽默解嘲:“剛才我的音量調得太高了。”

5、自我安慰:把丟錢當作是捐款。

6、理解寬容:“他這是為了我好。”

7、激勵進取:發奮學習,努力工作,爭取成功。

8、調整目標:“按我目前水平,先要爭取達到70分。”

9、改變認識:“我并不笨,只是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

10、助人奉獻:為他人、集體和社會做好事。

(4)用改變認識的方法來轉變消極情緒:

讓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剛才的小品,討論以下問題:

①小品中那個同學的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與他的想法有什么關系?他有那些想法?

(將學生的回答寫成板書中的“*”部分)

啟發并歸納:這個小品告訴我們,消極情緒的產生雖然同數學測驗成績下降10分這件事有關,但這件事并不必然導致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引導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不合理的想法。由于不合理的想法才使人產生了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并導致了不良的后果。

②如果我們讓小品中的那個同學不合理的想法改變一下,用合理的想法來代替,能不能使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改變呢?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會發生什么轉變?

啟發學生回答,并寫成板書:

事    情

想    法

情    緒

行    為

數學測驗成績比上次下降了10分

成績總會有升有降

自     信

愉     快

上課專心聽

我還有潛力沒發揮

作業主動,認真

同學們沒有惡意

尊重同學

老師是公平的

主動問老師問題

父母還是愛我的

主動與父母溝通

③誰來試試用改變認識的方法來解決剛才那個同學提出的情緒困難?

結合學生提出的難點,引導學生運用改變認識的方法來調節情緒。歸納學生發言中的不合理想法,找出相應的合理的想法,并板書。

板書:

1、不合理:沒被選上中隊長,太丟面子了。

   合  理:沒當中隊長的人不定比當上的差。

2、不合理:學習成績落后,會被別人看不起。

   合  理:學習成績落后是暫時的,別人未必看不起,何況我有許多其他長處。

3、不合理:我必須在各方面都表現能干。

   合  理:世界上沒有樣樣都能干的人,我只能爭取干得好些。

4、不合理:我一回答問題心就跳得很厲害,我真沒用。

   合  理:大膽回答問題是可以鍛煉的,只要有恒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5、不合理:承認錯誤是一件痛苦的、不光彩的事。

   合  理:勇敢地承認錯誤、改正錯誤是好事,這是一種好品質。

(4)歸納:

從以上討論分析可以知道,當我們生活中因為一些事引起消極情緒時,如果我們能理智地用合理的想法來代替不合理的想法,那么消極情緒就會轉變為積極情緒,不良行為也會轉變為積極行為。因此,我們要走出情緒低落的深淵,關鍵往往就在于改變一下自己不合理的、錯誤的想法。

4、掌握適合自己的情緒調節方法

(1)提問:根據自己的情緒特點,你覺得自己應該經常運用哪些情緒調節方法?

(2)在回答中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地把握情緒調節方法,并鼓勵和暗示學生一定能通過自我調節,以積極情緒戰勝消極情緒,成為一個能戰勝自己的人。

5、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