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課程改革的共同趨勢范文

時間:2023-11-17 17:2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各國課程改革的共同趨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各國課程改革的共同趨勢

篇1

關鍵詞:國內外;體育課程;改革;背景;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3)01-0292-02

近幾年我國歷經了幾次體育課程改革,但都有所欠缺,體育課程改革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本文通過對國內外體育課程改革的背景、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三個維度的對比,分析國內外體育課程改革的差異性以及國外體育課程改革值得借鑒之處。

一、國內外體育課程改革背景的對比

我國的體育課程改革起步比較晚,以前一直都處于不完善狀態,從借鑒國外的教育體制開始,一直都是生搬硬套,從清末以來抄襲日本、德國,轉為仿照美國,建國初期又是沿用蘇聯的體育教育體制。所以國內的體育課程體制與我國的實際情況并不相符,造成了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發展緩慢。相比國外,德國是現在體育的發源地之一,體育體制改革發展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已經逐步趨于完善。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從體適能標準實行開始,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科學的管理理念,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模式,也走在了體育課程改革的前列。我國的體育體育課程改革一直都是沿用國外的體育教學體制,本土化不夠。無法滿足目前學生對體育課程需要。我們要適合本國情況有辨別地去改進和發展,達到中國體育與國際體育的相互交流與融合,促進我國體育事業快速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雖然體育文化中外各不相同,但中外體育文化具有互補性。從東方體育文化與西方體育文化在功能結構上、體育價值觀、體育制度和體育的物質條件等所存在的差異性進行了分析,看到了東西方體育文化的交融,利用交融之處找出我國體育發展的契機。

二、國內外體育課程改革現狀的對比

我國體育課程改革體系有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高職高專的體育課程改革,普通高等學校的體育課程改革。目前高等職業院校近年來發展較快,由于擴招的原因,在校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出現了校內體育場地匱乏,教學模式單一等現象,嚴重阻礙了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就普通高校的學生而言,學生具有更多自主選擇權,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發展自己的體育素質,這個發展方向已經逐步向美國的自主學習靠攏。但是目前國內的體育課程發展還是由于諸多的原因受到限制,教師資源相對過少,導致許多學生無法有效的利用教學資源,一個教師需要帶很多學生,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學質量并不能得到提高。反而阻礙了學生體育素質的發展。因此在目前體育教育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必須提出一個過渡期的改革方案。

縱觀國內外學校體育的發展,雖然各個國家的體育發展現狀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人性化、社會化、普遍化,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為本國的大眾人群服務。雖然學校體育不屬于大眾體育這一塊。但大眾體育的理念已經滲透到學校體育當中,兩者緊密結合。在體育教學模式方面國外的研究現狀有:動作教育模式、日本“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日本“假說實驗”的教學模式、前民主德國的運動技能教學模式。日本、俄羅斯、中國的教學大綱都是由全國統編的,而美國由各州自行編寫,具有高度的靈活性,發揮地方特色。在教學內容方面,中國和俄羅斯基本接近。日本則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部分,這種教學體系比較完善,能更為有效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提出合理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指導思想上,俄羅斯與中國基本接近。而日本和美國則把學生作為主體部分。在教學形式方面,俄羅斯和中國基本接近。美國的教學形式比其他三國更加豐富,目前有運動教育模式、多種活動模式、技術動作模式、社會個人責任模式、戶外休閑與冒險教育模式、與健康相關的模式,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在教學方法方面,俄羅斯和中國基本接近,美國和日本的教學方法比較多。更多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于建國初期我國基本都是沿用蘇聯的體育體制,所以在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指導、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幾個方面與俄羅斯基本接近。間接的證明了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相對緩慢。由于我國的體育體制是舉國體制,跟國外的體育體制不同。所以形成的體育教育觀念也不相同。目前國外的體育教育觀念有快樂體育與人文體育的觀念以及健身體育與終身體育的觀念。國外的體育體制是以自主原則主,不同的教育觀念為中外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我國不可能對國外的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式照搬照套,必須提出適合自己發展的一條改革之路。

三、國內外體育課程改革發展趨勢的對比

我們就國內外體育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近年來各國在體育教學目標的表述上有用“健康”取代“體質”和“體力”的趨勢。這與各國對體育功能以及“健康”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很大關系。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終身體育目標的要求。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在追求競技運動文化的傳承和競技運動健身化的有機統一。在體育教學組織形式改革中,選修制已經成為各國體育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英國學校教育一直是以考試、選修制和能力分班為基礎。體育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就是選修和按能力分班。美國同英國一樣,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主要是必修選擇和自由選修兩種形式。近年來,美國開設體育必修課的學校在不斷減少,由于失去約束力,選修體育的學生在不斷下降。這引起許多體育教師的擔憂。日本體育教學實行的是必修選擇方式,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實施,高中階段進一步擴大。我體育教學近年來也在不斷擴大選修力度。在體育教學評價改革中,國外體育教學評價在從單一的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強調過程性評價。體育教學評價強調個體評價,淡化一般標準評價,既以個人的進步度來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將成為體育教學評價的重點。各國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多樣化,不僅有教師評價,還包括自我評價、學生互評;評價工具也是多種多樣,既有傳統的紙筆測驗、技術技能測試、健康測驗,也有口頭測驗、日志、討論、投票表決和角色扮演以及學生檔案等方式。反思我國體育教學評價,無論是方法或是工具都很缺乏,目前所采用的仍然是一般標準評價、教師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傳統評價方法;至于評價工具僅有筆試、測驗等少量方法。

四、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研究展望

從中外體育課程改革背景的角度看,國外的體育課程改革時機以及條件都相對比較完善,改革力度較大。而我國改革的條件相對不足,硬件設施不夠完善,無法滿足當前改革的條件,對此我認為應該加大硬件設施的完善,其中包括教師隊伍的擴充,教師隊伍水平的提高,相關專業教師的技能技術水平的培養。教學設施也必須得到改善,才能滿足教學條件。教育體制的改革使體育課程改革的前提,逐步完善教育體制,為體育課程改革提供條件。

從中外體育課程改革的現狀來看,日本在教學內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對小學、中學、普通高校分別提出具體的改革方案。同時加大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銜接的力度,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的意識。注重學校體育主體需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增進學生的健康,我國的體育課程改革應使體育課程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跟社會體育緊密結合,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并且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程重視程度。在體育管理體制方面,學校對體育課程的管理具有能動性,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發展具有地方的色彩的民族傳統體育。在教學模式方面,我國應該學習國外的教學模式,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

從中外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外已經從主張手段論體育觀向目的論體育觀轉變,并且越來越重視課程中學生運動行為能力的形成。體育課程改革與社會接軌、為社會服務。而我國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學生終究會進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份子。而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將為社會服務的教育觀點樹立起來,學生體育學習的目的性更強,在進入社會后能更好的為社會服務。不僅僅有利于學校體育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體育的發展。兩者是緊密聯系的。

參考文獻:

[1]邱寶文.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現狀與展望[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2).

[2]朱巖.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及理性思考[J].2010年管理論叢與技術研究???,2010.

[3]楊智勇.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現狀與發展對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

[4]陸作生,趙權忠.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J].西安體育學報,2004,(9).

[5]索鵬.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發展趨勢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2).

篇2

關鍵詞:知識經濟;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設置;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09-0144-02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經濟,是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發展的嶄新階段,是人類社會理想的實現階段。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表現在:知識成為第一生產要素;高科技產業是基礎;知識型產品消費占主流;是一種信息化、網絡化、創新型經濟。

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為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到目前為止,各類大學都在課程目標、結構、內容、評價、實施、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配套改革。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源日益成為戰略資源;人力資源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作為一門新興的實踐學科,部分大學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也進行了相應改革,但依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一、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設置的依據

創造是教育的靈魂,教育的功能具有無法替代性。英國哲學家洛克曾經說過:“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要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進行變革,首先要清楚在知識經濟背景下課程設置的依據。

(一)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

在知識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處于核心地位??茖W技術革命改變了生產、生活、思維方式,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條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可以滲透到生產力諸因素之中轉化為生產力;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科學技術是第一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我國一直把現代化當做發展的戰略目標,實現現代化需要教育、科學和文化的整體發展??萍嫉倪M步必然要帶動教育的發展,同時教育發展也促進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當前,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新知識以倍數級數、和數級數不斷激增,要求教材中的知識不斷更新和加深;課程設置逐步走向現代化、綜合化,各學科間相互滲透,形成多層次的、綜合的科學體系。任何一門學科的設置,必須反映相關的其他學科的先進知識,體現高新技術的發展,并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二)創新的要求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耙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必須肩負起培養民族的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使命,大學是是創新的發源地,更是創新人才的搖籃。社會學家熊彼特認為創新是發展的內因和動力。在新的世紀,大學不能片面追求近期的經濟利益,必須致力于改革,致力于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

(三)大學職能的變化的要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已有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大學的主要職能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社會提供高水平服務,具有無法替代性。隨著時展,教育觀念和培養方式隨之發生變化,通識教育成為改革方向。大學學科框架逐步被打破,研究式學習開始引起關注,科學人文主義教育價值觀開始流行。教育培養目標從狹窄走向寬廣,專業要求逐步降低,基礎逐步拓寬,大學逐步形成了“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培養模式,最終實現為社會服務的目標。

(四)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知識經濟時代是人才的時代,要求更高的國民素質。人才是第一資本,第一資源,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學校教育的功能是使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社會合格的勞動者,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再只是進行簡單、重復勞動的勞動力,而更需要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高素質的知識型、戰略性、全球式戰略人才。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里克提出“知識工作者”的概念,知識型員工能夠充分利用現代科學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當代大學生具有知識型員工的特點,他們個性獨立,勇于創新,渴望成就,不崇尚權威。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中,教師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善于觀察,因勢利導,使學生人格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設置應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正確協調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努力設置最優化的課程體系。

二、大學課程改革的原因分析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依據。我國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體系存在著一些弊端,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一)課程內容條塊分割、劃分過細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內容大多屬于定論的東西,缺乏對學生的啟發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求同思維的練習,而忽視求異思維的訓練。課程設置強調統一性、專業性,忽視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其結果造成學校無特色,學生無特長,不利于學生就業,不利于多規格、多層次的人才的成長。

從培養專業人才的目標來看,課程設置應強調一定的專業性。但課程過分強調各自的系統性、完整性,各個專業之間涇渭分明,各學科各自為政,專業口徑狹窄,易造成學生偏科,知識斷層;各門課程之間分割過細,缺乏整體考慮,不利于學生完整認知自然與社會,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的養成,不利于全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課程內容陳舊、知識老化

當代大學生們大多是90后,他們個性獨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與渴望;而一些高校使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教材年代久遠,內容老化、重復、空洞,極少涉及學科發展的前沿問題,缺少時展所需要的新內容,吸引不了大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難以解釋、解決現實問題。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信息更新周期加快,更需要及時更新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三)實踐環節薄弱、實用性差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大多注重理論的學習,課程目標工具化,而忽視實踐環節,忽視社會的需求。部分教師教學照本宣科,注重理論內容的傳授,使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使課程顯得空洞乏味,導致學生只停留在理論知識掌握上,只會應付考試,而動手實踐能力較差。

(四)不利于大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基點應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之上,注重學生個性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傳統教學以單向灌輸知識為主,出現“千人一面”培養模式,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授以及應試技巧的訓練,忽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應將專業知識傳授、技能培訓、情感管理結合起來,注重意義的傳遞,提高學生職業素質,提高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以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三、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交叉性、綜合性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開放性學科,它融合了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教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成為新興的交叉性學科。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和解決實際生活的需要,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內容需要向綜合性方向發展。大學教育要把專業性與綜合性有機結合起來,逐步淡化專業,打破學科的限制,拓展專業面,把培養通用式人才當做未來大學的發展目標。人力資源課程綜合性要求從設置綜合課程、增設綜合實踐活動、培養綜合知識技能三個方面,努力提高課程的綜合化程度;把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各學科互相滲透、交流,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課程改革中注意課程結構的選擇彈性化,適應學生的差異狀況,滿足學生個性的發展的需要。

課程綜合化趨勢反映了人才培養的綜合化、多元化要求。為此,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應擴大理論與實踐、課程與社會實際的聯系,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同時增加學生選課自由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取“以問題為中心”課程教學模式,舉辦各種讀書會、討論會等形式,拓展大學生知識的長度、寬度、廣度、深度,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發展性、創新性、動態性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內容不斷發展,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內容要具有前瞻性,反映學科發展趨勢;教師要具有創新思維,勇于變革,不斷吸收和傳播前沿的知識,比如要向學生介紹戰略管理、柔性管理、外包管理、團隊管理、人性化管理等新內容。

知識經濟時代,教師要不斷改變教學理念。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建構主義認識論和學習理論等教育變革思想逐漸盛行,催生了信息化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能夠運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努力開發網絡課程。知識經濟時代,通才教育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策略。大學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知識淵博、富有創造性、全面發展的人才,特別是全面發展的國際型人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國際化現象日漸凸顯,并已成為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趨勢。大學應逐漸摒棄以往那種“閉門造車”式的教學模式,積極地探索大學教學改革國際化的策略和路徑。實現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國際化,與國際接軌。比如實行雙語教學,研究跨文化管理、全球企業管理等內容,開展國際間學術交流。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在注重國際化的同時應注意課程內容的本土化,結合中國實際,努力開設自己的特色課程。

(三)實用性、實踐性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專題教學、模擬實驗、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情景模擬等形式,使學生更為深入理解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理論真正應用于實踐,實現人才培養的需要。

(四)個性化、人文化

知識經濟時代,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由過去的父子變成成人,要求形成一種和諧共融關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對象,教育改革的最終服務目標。課程改革要體現大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意識,貼近生活,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首先,過時的大學教材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根本在于大學任課教師與行政管理者共同壟斷教材使用權。要拯救“超齡”的大學教材,關鍵的要建立健全獨立國家、學校、社會三方共同管理體系,使人力資源管理教材能夠傳承知識,培養學生技能,真正為大學生服務。

其次,人文化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互長,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在教學中,通過開展小組討論、模擬教學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促進師生關系和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人格得以自由、健康發展。

最后,在課程中加入生活化、職業化教育。教育的目的是為“完美生活作準備”,使學生全面適應職業。強調大學課程對生活和職業的回歸,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面向21世紀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指導原則和教育的四個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按照這一指導原則,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應與生活“關聯”,使學生產生親近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真正目的是實用,學校與教師應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需求、準確職業定位、完善職業規劃、完全適應職業要求,真正走向社會,最終成為社會的合格建設者。

總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課程目標、內容、評價、實施、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更需要學校、教師、社會的共同參與。

參考文獻:

[1]聶慧.當前大學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社會科學家,2006,(10).

[2]白宗新.發達國家大學課程改革趨勢[J].教育探索,2007,(1).

篇3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遼寧大連116029)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備受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韓國也不例外,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其共進行了七次大規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21世紀,韓國在第七次課程改革的基礎上,緊隨時代步伐并結合自身教育實際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了多次頗具特色的修訂。本文主要以韓國2009年的最新一次課程修訂為對象,對其改革背景和特點進行梳理與分析,以期為我國當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 :韓國;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程修訂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58

中圖分類號:G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8-0123-03

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信息化趨勢的迅速蔓延使得知識與人才競爭席卷全球。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體制受到嚴重的沖擊,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韓國于1997年12月30日頒布了第七次基礎教育課程大綱,開啟了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序幕。自此之后,韓國一直致力于課程大綱的修訂工作,截至目前已對其進行了五次修訂,最近一次始于2009年。韓國與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早期教育發展經驗,研究21世紀韓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和特點,對我國當前的課程改革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21世紀韓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

(一)國際背景

進入21世紀,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愈演愈烈,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社會步人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基于上述國際背景,世界各國均相繼進行了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改革。例如:英國繼1999年頒布新一輪國家課程標準后,于2000年9月開始實行新的國家課程,自此翻開了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篇章;而美國新世紀的課程改革以2002年布什總統簽署的《不計一個孩子掉隊》(No Child Left Behind.NCLB)為開端;俄羅斯于2004年3月正式頒布了新的課程標準。由此可見,改革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時代的變革與發展,已成為21世紀各國課程改革的主要驅動力。韓國自然不甘落后,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適應世界范圍課程改革發展趨勢的必然結果。

(二)國內背景

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地域狹小、資源匱乏的國家,但僅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其各項指標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締造了絕無僅有的“漢江奇跡”,特別是在移動通信技術、半導體技術、制造業等領域更是遙遙領先。如韓國的三星電子、LG電子、現在電子在世界市場中占有絕對的優勢。分析韓國的崛起歷程,可發現其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對高素質人力資源的開發,韓國十分重視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二、21世紀韓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點

(一)課程目標——強調四大核心目標

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急需轉變韓國以往課程偏重灌輸的弊端,重新確立課程目標,以促進其自身的不斷發展。基于此,韓國2009年課程修訂提出了四大核心目標,即課程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深化學生對文化的理解以及改善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為最終造就新一代的韓國人打下堅實基礎。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強調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合理安排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以提升。其二,在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方面,強調課程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讀、寫、算等基本技能,當面對問題時能夠全面考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最終能創造性地加以解決。其三,在深化學生對文化的理解方面,首先,強調對本國文化的欣賞與理解。韓國是一個尤為重視本國傳統文化的國家,因此十分強調對其文化的理解、內化及傳播。這一點在歷次課程改革的目標上均有所體現,其目的是將本國的文化發揚光大,以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其次,強調對國外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接受與理解,以期進一步適應全球化的浪潮,開闊學生的視野。其四,在改善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方面,強調課程在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其思想意識水平,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要增強其使命感,服務群眾,貢獻社會,從而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

(二)課程內容——凸顯適切性、全面性和綜合性

首先,引入差異課程理念,凸顯課程內容的適切性。在最新的課程修訂中,差異性概念的引入無疑成為最值得關注的要點之一??v觀韓國以往課程內容的設置原則,不難發現,統一性一直貫穿其中,這種過分的統一要求不僅會使課堂教學缺乏一定的彈性空間,而且也難以滿足個體的多樣化需要。差異課程的引入將徹底打破這一局面,學生可根據自身水平選擇合適的課程,使課程內容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水平,從而進行有深度的學習。具體表現為:在小學和初中階段,課程要在學生學術能力的基礎上體現出差異,而在高中階段,課程則要在學生的興趣和職業傾向上體現出差異。 其次,囊括全方位科目領域,凸顯課程內容的全面性。為實現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兼顧當下與未來,新課程將高中階段的教學科目劃為四大領域,即基礎領域、探究領域、體育與藝術領域、生活與教養領域。這四個領域幾乎囊括了新時代所要求人類必備的基本素養。

最后,合并相關教學科目,凸顯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韓國以往的課程體系涵蓋了過于寬廣的主題領域,而每一領域又細分為若干科目,科目過多,導致課堂教學只能關注簡單的表面知識,很難對每一主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的培養。為解決這一問題,韓國2009年新一輪課程修訂尤其強調課程內容的綜合化,即將相關的科目按其知識結構和內在邏輯結構歸入同一學科,打破各分科課程間牢固的界線,有利于提升學生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其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以小學三至六年級為例,修訂前的課程包括以下10個科目,分別是韓國語、道德、社會、數學、科學、實科、體育、音樂、美術和英語,而修訂后則合并為七個科目,分別為韓國語、社會/道德、數學、科學/實科、體育、藝術、英語。

(三)課程設置——體現靈活性、整體性和選擇性

首先,創建年級組和學科群,體現課程設置的靈活性。本次課程修訂的一項重要舉措在于引入了年級組與學科群的概念,其目的是實現年級間及學科間的良性互動,強化課程縱向與橫向間的聯系。在創建年級組方面,將小學至高中九個年級分為五個年級組,其中小學階段每兩個年級為一組,共形成三個年級組,初、高中階段各分為一個年級組。這種劃分打破了年級界限,有助于實現各年級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形成良好的學風與校風。在創建學科群方面,新課程強調將相互關聯的科目劃人同一學科群,進行集中學習,以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解決以往課程科目過多及缺乏整合的弊端,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其次,將基礎教育課程劃分為“共同教育課程”和“選擇教育課程”,體現課程設置的整體性。新課程致力于形成整體、連貫的課程體系,將原來的“國民共同基礎教育課程”(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一年級開設,共十年),改稱為“共同教育課程”(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開設,共九年):將“以選擇為中心的教育課程”(高中二至三年級開設,共兩年),改稱為“選擇教育課程”(高中一至三年級開設,共三年)。這一變革的主要意義在此簡單概括為以下兩點:一是將中小學階段和高中階段課程清晰地劃分為兩部分,明確各自的課程體系,有助于更好地實施和管理課程:二是將選修課程覆蓋至整個高中階段,增加了選修課的課時比例,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

最后,開發校本課程,體現課程設置的選擇性。新課程賦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鼓勵學校依據學生的需要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對課程進行相應的修訂或開發新的學科。如允許初中學校有20%的課時機動權,開設二至三門課程,還可以調整國家課程學科設置順序。對于高中學校則增加其校本課程開設的權利。

(四)課程評價——注重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

新課改確立了新的教育課程評價體系,同時加強了對課程質量的管理。通過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評價,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多元素質人才的需要。新課程的評價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創造能力與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在此基礎上相應地實行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考查學生課堂的表現情況、考查學生課下的實踐情況、隨堂測驗,等等。

三、21世紀韓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一)及時更新課程理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課程理念正發生深刻的變化。韓國的新課程特別強調國際意識教育、文化理解教育、個性化教育以及創新意識教育,這為我國新時期的課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及時更新課程理念,樹立新的課程觀,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的學生觀、以個性發展和創新精神培養為核心的課程教學觀、以科學和人文學科相結合為核心的課程文化觀等。

(二)適當調整課程目標

韓國課程目標的設定強調與時俱進,并始終著眼于未來。其課程目標的確立能夠考慮到國際社會的發展需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品質、道德修養、健全人格、實踐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以期最終實現全人教育。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不斷調整和改進課程目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時培養出未來社會需要的、同時能無條件應對時代挑戰的高素質人才。

(三)合理優化課程結構

21世紀韓國的課程結構表現出重視綜合課程、選修課程及校本課程的特點,借以改變其課程結構偏分科、缺實踐的弊端。當下,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一直強調對這三類課程的設置,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實際開設這幾類課程的地區和學校少之又少。未來,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加大此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實現課程結構的優化。

(四)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篇4

[關鍵詞] 課程評價;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建設

課程評價既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它也是制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以往的課程改革大多關注的是把課程評價僅僅作為課程改革的內容或組成部分之一,缺乏把它作為制約因素來考慮。也就是說,缺乏制度層面的思考。實際上,課程評價起著規范、管理、提升課程改革與發展的功能。某種程度上,它作為一種重要的制度或規則體系在左右著現實的課程開發活動。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亟待建立一套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

一、建設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的緊迫性

課程評價是教育評價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西方國家,教育評價發展的歷史幾乎就是課程評價發展的歷史。但在我國教育評價領域,由于受長期以來缺乏對課程本身研究的影響,在課程評價方面的研究也顯得相對滯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介紹到我國的目標評價模式和CIPP評價模式等大都是作為一般的教育評價模式來研究的。隨著我國對課程理論與實踐研究的關注,課程評價也逐步成為研究者關注的領域。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教育改革特別是課程改革實踐的需要,課程評價在我國日益受到重視。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對課程評價的認識存在著嚴重不平衡的現象,在某些問題上,還存在著不少的缺陷,如重結果輕過程、評價主體單一化、管理主義傾向、實證化和定量化的傾向等。[1] 新的課程評價體系亟待建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這就超越了以往的課程評價理念,而且對課程評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對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而言,它本身不是為課程改革而進行課程改革,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為了創設適合新一代兒童自主發展、自主成長的教育,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既與時代要求相符合,同時又能體現現代科學技術與文化發展特點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本身具有創新的價值,它能通過自身的變革以及學校教育促進社會制度的變革和創新,促進新型文化的形成, [2] 進而培養出具有民主、合作、平等、理解、創新等精神的一代新人。

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新課程的推進不是簡單地照抄照搬,而是在總結前期改革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完善。這種課程改革經驗的總結本身就是一種課程評價。它要求對課程改革的方案、課程標準、教材的適應性、學生的發展和適應狀況、教師的適應性、課程管理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判斷,對新的課程改革方案、課程標準以及相關的問題做出是否達到了初衷、是否在健康地發展的決斷,要求對課程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梳理、歸因,找到解決和改進的措施和辦法,使課程處于不斷更新和發展的過程之中。這種課程評價不是以往的注重終結性的課程評價制度所能承擔得了的。它迫切要求一套新的課程評價體系和制度來評鑒與保障。我們認為這種新型的課程評價制度就是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

從世界各國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歷史經驗和大量的文獻資料來看,課程改革沒有一勞永逸的。課程總是處于不斷的生成與流變之中,其中課程評價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世界各國課程評價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來看,注重過程性、注重發展性越來越成為課程評價理論與實踐的重要特征。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再是總結性,而是為課程的修訂提供依據。課程評價、課程開發、課程研究相互之間越來越呈現一種循環往復、逐漸融合的趨勢。[3] 可見,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的建立已成為課程評價發展的一種理性追求。

二、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的基本理念和內容

“制度”一詞主要有兩種意思:一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程。如工作制度、學習制度等;二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體系。[4] 制度既指機構或組織的系統,也指機構或組織的系統運行的規則。在規則調控下的社會行為通常以某種規范化和定型化的行為方式體現出來,從而使社會活動具有某種結構化的特征。制度,究其實質,是一種規范體系,它以規則的形式限定著特定社會群體的基本關系,使之有序化和組織化,從而形成一定的組織結構和體系。

所謂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就是指在課程評價的理念、目的、主體、內容、方式、過程以及結果的解釋與運用等方面以發展的理念和方式來展開的課程評價制度。發展性課程評價是一種評價制度。作為制度,它有一套相應的理念、方法、組織措施、程序以及相應的規則體系,由相應的組織和機構來操作和執行。它要求參與其中的人員按照相應的理念、規則、程序來開展評價活動。

在評價理念上,發展性課程評價突出強調課程評價的發展觀,強調課程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高度劃一的國家課程管理體制,課程評價主要是教育行政或課程管理部門自己進行評價,又由于建國后我國教育學學科建設中只有教學論,沒有課程論,在人們的視野里,基本上是只有教育教學評價,而沒有課程評價的概念。而且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重結果輕過程,重教學輕課程,重學生評價輕教師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側重教育教學技能和工作態度,是為了工作管理,不是課程實施方面的評價),重教材內容的評價和改革而輕課程方案、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的評價和改革。在學生評價方面,注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評價。而課程的根本價值在于促進學生的發展,課程是否發揮了這種價值,發揮的作用如何是課程評價要完成的根本任務。完成這種任務,就要確立課程評價的發展觀,就要強調課程改革是一個不斷發展、創生的過程,評價課程不只是看它的好壞與成功與否,還要看特定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下課程本身的適應性、發展性和創生性。要看學生發展的程度、速度、水平,要看學生發展的是否全面、完整,要看全體學生的發展狀況,要看學生是否發展的積極、主動,是否生動、活潑,是否具有創造性,是否適應了時代的要求。要看教師的發展,看教師是否適應了課程的發展,看教師是否在課程的發展中發展了自身,是否積極主動參與了課程的發展與變革,是否把自身當作了課程發展的主體。發展觀是新的課程評價制度的首要的基本理念。

在評價的目的上,發展性課程評價強調課程系統的整體發展,尤其是課程的目標、內容、結構、管理等方面是否相協調,是否在機制上最大程度促進了所有學生的全面、整體、積極、主動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的課程評價制度是以考試和升學制度為依托的,這種以考試和升學為依托的評價制度更多的發揮出的作用是甄別和選拔,而診斷、改進、預測、修正等功能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它往往注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它給學校教育尤其是學生發展和成長帶來的不是成功與喜悅,更多的則是失敗和氣餒。這種以考試和升學為依托的評價制度沒有獨立性,它以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為主體,行使的是管理職能,評價的結果的解釋和運用更多的是用于教育教學管理,沒有發揮出在促進課程發展和學生發展方面的功能。再一方面,以往的課程評價往往是自評,自評的課程評價很難做出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結果,往往是優點多、缺點少,即使說到不足也常常是蜻蜓點水或隔靴撓癢,觸及不到問題的實質,從而影響課程的發展。發展性課程評價制度的建立就是要革除長期以來形成的課程評價弊端,創設新的促進課程發展和人的發展的課程評價制度。

在評價的主體上,發展性課程評價強調多元主體的參與,這種多元主體不只包括教育內部的主體(教師、學生、學校管理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理論工作者),還應包括多方面的社會主體,如科學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人文學者、家長、地方社區代表、企業雇主等。課程不只是教育內部的問題,它關系到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素質以及不同群體的利益,課程及其發展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多元利益群體的參與。多元主體的參與有利于廣泛征求意見,集思廣益,保證課程的廣泛代表性,這本身就是一種民主。多元主體參與可以是分別參與評價、背靠背評價,也可以是共同參與評價,這樣就可以既有內部評價,又有外部評價,既有獨立評價,又有共同評價,就可以保證評價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發展性。

篇5

關鍵詞:培訓模式;新課程;教師培訓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4-0041-02

一、把握教育脈搏創建多元培訓模式

隨著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使命的結束,應對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培訓,已成為新時期縣級教師進修學校探索的核心命題,基于實驗工作的需要,同時也為滿足教師群體的多元需求,我們經過多方探索,構建出了內涵日趨豐富、體系漸近完備的多元化培訓模式。

(一)全員崗位年度培訓:讓每位教師得到成長

自1998年,我們開始采取全員參與的集中輔導舉措,經過幾年運作,已經在全縣中小學教師心目中形成定勢,年年參加集中輔導的思想意識已經形成。當然年度全員集中輔導也是進修學校培訓工作的重頭戲,每年初通過調研,確定培訓課題和內容后,選聘或培養主講教師我們都極為慎重,為追求培訓成效,我們不僅不惜重金聘請高?;蚴∈屑墝<?,而且還選送有執教能力的優秀中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在培訓管理上充分發揮鄉鎮中心校作用,采取培訓專干與組班教師雙點名,中心校校長到場督導,嚴格考勤考核,不走過場,真正做到了集中輔導全員參與、素質提升名副其實。各中小學將教師的年度集中輔導工作納入學校管理計劃之中,為我們的集中輔導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新課程師資培訓:多元組合貼近教師需求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突破了過去歷次課程改革的局限,從課程理念、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所有教師都需要重新認識新課程、接受新課程。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力軍,中小學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和認識、對新課程的適應和升華,關系著新課程實施的成敗。我們知道,現在生源在變,課程在變,教材在變,高考在變,在這種形勢下,只有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學校先后開展了面向全縣教師的新課程通識培訓、信息技術、師德修養及新課程學科課堂教學技能等項目的培訓。這些培訓貼近教師需求,注重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普遍歡迎,收到了很好的組合效應。

(三)骨干教師培訓:拓展研修引領專業發展

骨干教師是農村學校里的專業引領者,教師中的榜樣和領頭雁,作用十分重要。我們制定了《骨干教師培訓制度》,提出了分類分科、拓展研修“的工作思路,開展了大規模培訓骨干教師工作。同時聯合教研室,共同組織骨干教師開展校本培訓和教研活動,搞好集中培訓后的跟蹤實踐,以”每人一堂課、相互聽課、互動式評課“為主,并在教學一線收集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最為困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到培訓中心集中研討,共同參與、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問題庫,不能研究解決的聘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在此基礎上,組織骨干教師所在學校以多形式組織開展二級培訓,幫助骨干教師制定出具體的培訓計劃,讓骨干教師談學習體會,與其他教師進行對話、交流與分享,搭建平臺讓骨干教師展示自己,讓骨干教師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全體教師提高駕馭新課程的能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傳達給其他教師,共同實現新的專業成長。

(四)信息技術全員培訓:推進中小學教育信息化

我們要求在職在崗的每位教師接受信息技術的培訓,只是對五十歲以上的女教師和五十五歲以上的男教師不作具體考核,其它教師的培訓情況直接納入每學期考核中。主要以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主線,結合教師的實際把信息技術培訓的內容分成了幾大模塊。在培訓方法上我們貫徹執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培訓過程中我們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提到了尤為突出的位置。我們以演示課件的制作過程和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為基礎,展示多媒體教學的魅力。

(五)學校干部培訓:循序遞進提升領導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新課程方案的實施,校長的能力和素質成為學校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加強中小學校長、教育管理干部在職提高培訓顯得日益重要。在完成我縣中小學校長、中層干部崗位培訓的基礎上,我們開始開展中小學校長、教育管理干部提高培訓,全面提升中小學校長、教育管理干部綜合素質,為全面推進我縣教育事業發展提供重要保障。除選送相關校長、幼兒園園長參加國家、省市培訓外,還將舉辦分期各類分管副校長、幼兒園副團長及各校所有中層干部培訓班。大規模教育干部培訓必將極大提高我縣教育干部的整體素質,同時催生一批能引領我縣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教育干部。

(六)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讓學校班級管理再上一個臺階

中小學班主任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特別是農村學校班主任急需通過專題講座、經驗交流、收集與分析案例、問題研究等形式進行研訓,探索新課改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轉換與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解決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的困惑與問題。為此,我們組織了班主任全員校本培訓,舉辦了優秀班主任研修班,舉行了班主任工作專家報告會。組織小學班主任參加教育部”知行中國-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培訓,組織中學班主任參加福建省萬名中小學班主任遠程培訓。班主任培訓滿足學校班主任的需求,讓班主任切實找到解決班級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實施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讓學校班級管理再上一個臺階。

二、淡化培訓職能積極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徑

從當前教師教育發展趨勢看,今后中小學教師培訓輻射面將更加廣泛,培訓層次逐步提升,培訓方式日益靈活,教師進修學校教師,主要的職能已經不是上課,而是研培工作的管理者,活動的組織者。因此,淡化教師進修學校培訓職能,積極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徑,是教師進修學校的新選擇。

(一)建立片、鄉、校三級教研網絡,擴大研培工作覆蓋面

當今,世界各國教師繼續教育模式發展的總趨勢是:重心下降、陣地前移、形式多樣、滿足不同需求,最突出的是都很重視校本培訓,并著力于探索、完善校本培訓模式。按照“學校本位發展學說”和學校的功能,校本培訓將成為教師繼續教育主要方向。教師進修學校建立了片、鄉、校三級研培網絡,做到片片互動、鄉鄉互動、校?;印⑷巳嘶?,擴大教師參與研培活動范圍,保證了研培部門及時準確地向教師傳輸課程改革動向及先進經驗,也為教師將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經驗及困惑如實地反饋給研培部門提供了條件。

(二)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改傳授模式為反思模式

我縣有2/3多的中小學教師在農村地區任教,推進新課程改革,這部分人的素質提高是關鍵。農村地區教師參訓聘請專家難,集中培訓往往存在工學矛盾大,經費投入大,學用脫節的困難。為使邊遠學校和非課程改革年級教師了解課程改革動態,教師進修學校要經常舉辦送教下鄉活動。這種方式,可以較好地解決了教師因集中培訓帶來的工學矛盾,通過“點”的突破、帶動“面”的提高。該活動包括展示研究課、評課和答疑等內容。研究課既要有研培部門提供的課,也有基層學校自己推出的課和活動小組提供的課,評課既有教研員點評,也有授課教師的自評和全體參與者的他評。在活動中,每位教師都可以就課程改革中的問題向教研員質疑。送教下鄉活動一改以往培訓的舊模式,代之以“教師說課、講課—與會人員分組評議—各組間討論交流”的參與式,改變了以往單向說教傳授模式,淡化研培人員的指導身份,采用了以研究為主,共同提高的反思模式。別開生面的教研培訓一體化活動,在為廣大教師開闊視野的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的機會,教師不再是活動的觀摩者,這種特殊的受訓形式,使他們改變了以往“來看看”的心態,而以“我是課程改革一分子”的身份,以“我來談談我的看法”的思想來參加活動,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達到了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以“遠程培訓”為教師開拓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網絡的開放性、兼容性、平等性,能生成培訓的良好互動,能真正實現“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開放境界。面對我縣教師普遍面臨的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工學矛盾、優質教育資源匱乏等實際問題,我們努力為教師開拓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2009年教育部“知行中國”班主任培訓項目和福建省萬名中小學班主任遠程培訓的實施讓我們再次感受遠程教育的魅力。下一步我們將依托中國教師研修網和省遠程教師培訓平臺,以校校通網絡工程為手段,探索一種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現代繼續教育新的網絡體系和繼續教育新模式。依托遠程培訓,將會讓中小學教師采擷最豐富的信息、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實現最廣泛的交流,表達最自由的思想,展示最個性的風采,暢想最理想的教育。

(四)在研訓工作機制中打造學習型研訓員隊伍

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意識,注重培訓者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素質精良、優勢互補的新型培訓者隊伍。要按照少而精、專兼結合、合理流動的原則加強教師培訓機構師資隊伍建設。專職教師要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較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能夠開展和組織教師進行有關培訓、教研活動,參與和指導中小學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專職教師的管理納入中小學教師管理體系,促進教師在基礎教育系統內合理流動。進一步加大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支由特級教師、各級優秀教師與骨干教師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校本化和社會化合理搭配的培訓者隊伍,將成為我縣中小學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的助推器。

篇6

1上海普通高中的課程改革需要關注世界改革的趨勢

上海的課程改革,基本方向是“育人為本,能力為重,豐富經歷,關注創新”。從國際的視角來看,上海教育的優勢非常突出,即我們的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比較扎實,同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上,我們有比較完整的規范和長期的實踐及其研究的積累。事實上,這一優勢也是整個中國基礎教育的優勢。與此同時,我們也有一些問題,比如總體上對學生的共性要求偏高,學生課業負擔偏重。需要指出的是,我所說的學生課業負擔偏重,并不是簡單地指學生的學習時間過長,而主要是指學生有意義的主動學習不夠。何為“有意義的主動學習”?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次“中美省州教育廳長對話”期間,主辦方安排我們到哈佛大學所在的劍橋鎮的一所學校考察。我們聽了一節四年級的數學課。課上,老師先講,講完之后,發給學生一張作業單,上面是一道應用題:給你10000美元,請你把這10000美元分給波士頓市里的至少4個慈善性機構。題目下面列出波士頓市15個慈善機構的名單,由學生自己來決定到底把這10000美元分給哪幾個慈善機構、每個機構分多少。學生分完之后,老師又發給學生第二張作業單,這次是一張賬單,讓學生根據經費分配的情況,填寫“收入”“支出”“剩余”這些項目。填寫完之后,老師又發給學生第三張作業單,這次是可以切開的幾張“支票”。學生根據前面自己選擇的慈善機構和金額,對每一筆支出開具相應的“支票”。這種教學方式,讓我聯想到PISA測試。雖然PISAZoOg上海排名第一,但是在閱讀素養中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這一項上,我們的整體表現低于OECD國家平均水平。聽了美國四年級學生的這堂課,我們就可以判斷,他們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水平肯定要高于我們的學生。因此,我們今天要圍繞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通過強化實踐體驗、合作探究,讓學生學會學習,并且養成多種符合未來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和素養。我非常欣賞IB課程提出的目標。IB課程的目標非常明確:培養孩子成為探究者、思考者、交流者、冒險者,培養學生知識淵博、講規則、有愛心、思想開放、良好平衡,善于反思。這些目標體現了國際教育改革的目標潮流。特別是其中的“思考者”“冒險者”“良好平衡”“善于反思”,這幾點在我們的教育中是比較缺乏的,也是我們今后的課程改革需要重視的。最近幾年,我們對國際課程以及其他國別的課程作了很多研究。我們看到,國際課程以及其他國別課程當中,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在關注國際課程改革趨勢的時候,我們有兩個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在高中課程結構上。上海己經進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高中同齡人口當中,有65%以上進入到各類高等院校學習,而且其他一些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也有機會升入高職高專。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教育和高中課程的多樣化己經是十分迫切的任務。我們不能只有類似精英教育的單一課程結構或者單一的培養模式,而且即使是精英教育,也應該在目標、手段上,以現代性的要求和符合人類學習科學與規律的原則進行改革。高中課程結構改革的重點是要解決好共同性和個性差異性的平衡。從世界各國的高中課程的共性和個性差異性的情況來看,總體上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共同基礎+專業大類分化。比如法國高中課程,從高二開始,分成理科、經濟社會、文科等幾個大類。第二類,共同基礎+專業中類分化。比如俄羅斯高中課程,它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不可變的基礎科目,另一個部分是側重科目和可變的基礎科目,劃分為38個中類。第三類,中等或者較高基礎+高校自主多類型的專業分化。這一類高中課程比較明顯的是大學預備性的課程,但是中等或者比較高的基礎是共同基礎,然后根據大學自主招生多類型進行專業分化。比如美國、韓國、芬蘭。第四類,低基礎+高校自主多類型專業分化。比如英國。第五類,高基礎十政府嚴控下的多類型專業分化。比如德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我們的高中課程確實應該在共同基礎的起點上進行專業分類。那么,應該在什么樣的基礎上進行專業類的分化?如何才能讓我們中國的高中教育課程,能夠適合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需求?如何才能讓高中在整個人才培養鏈上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這些問題,到了我們必須認真考慮并且起步改革的時候了。二是在引入國際課程的過程中學習和借鑒。我們可以向國際課程以及其他國別課程借鑒些什么?我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第一,我們可以在現有的課程方案框架里,按照21世紀的需要,選擇好學校自創的探究型、拓展型課程。上海的課程方案中,將學校課程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探究型課程三類。拓展型課程和探究型課程為校長們開設學校自創課程提供了充分的空間。國際課程和其他國別課程中,許多門類課程的內容、目標、方式(包括課程的實施過程以及實施過程中學生、教師的主體作用)、評價等,都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在這一點上,已經有許多學校正在積極探索。第二,我們的課程要能更充分地滿足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需求。美國有一個加速學習體制,學生可以提前學習完成必修科目的修讀,當他完成了這些必修科目的修讀之后,可以提前修讀各種選修科目,提前進行專門分化。當然,整個過程是以學生的程度來決定的。這個加速學習體制值得我們研究。我們目前的高中課程是統一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時間和內容也是統一的。而以上海的情況來講,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其學習水平在初中學生群體中所處的位置約為l%、65%。從1%到65%的學生都按照同一個課程標準實施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會呈現出分化的傾向,這是很自然的。面對這一情況,我們現有的招生制度,其實己經將部分學生分流了。但是即使這樣,進入到某一所高中學校的學生還是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那么,怎么根據學生的差異性,讓他們學習有差異的課程,以發揮學生的優勢和特點?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招收的學生中又如何讓一部分學生提前進行專門的分化?如何以學生的程度來決定每個人應投入多少時間去進行基礎性的學習,投入多少時間去參與學校自創的課程?在這一點上,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引進、吸取國際課程中的某些內容、實施機制和評價方式,來推動高中課程的改革。第三,學校要積極自創各類專門課程。所有的高中都應該去創設各類專門課程,適應學生未來專業志愿相關領域的學習,讓學生在這種專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他們的創造性,迸發出他們的創新表現。這些表現當中有些就可能是杰出的表現。

2對普通高中國際課程的引進,教育部門將加大支持和管理的力度

篇7

下面結合國內外生物學發展趨勢和我國生物學課程改革的思路談談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一、國內外生物學課程發展的基

本趨勢

1.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學素養

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把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人作為科學教育的主要目標.

科學素養的含義包括理解科學技術的性質、概念、原理、方法和過程,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樹立科學的態度、精神和價值觀,具備運用科學技術解決日常生活及社會問題的能力等.

科學素養的內涵,除了重視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外,還強調了人的發展,包括人的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價值觀、審美情趣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發展.

2.打破學科中心的框架

隨著生物學科的不斷發展,生物學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這就出現了學校修業時間有限、學生精力有限與教學內容量大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途徑之一是設立必修和選修兩塊內容.必修科目是教學內容的核心,是對學生生物學知識掌握的統一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學習,而且要求學好.選修科目是教學內容的補充部分,既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生物打下基礎,又為學生學習和了解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培養學習興越和愛好,進行有個性的學習作了鋪墊.

在打破學科中心,構建以問題為中心或以目標為中心,提高課程的多樣性和靈活性的課改過程中,人們依據模塊課程理論,提出了模塊化的方法.其特點是按照一定的課程目標,把教育的內容分成一個個相互獨立、又能組合成為具有較大或綜合功能的集成課程.我國在新世紀制定的高中課程改革新方案,就采用了這種新的課程構建方式.這對加大學生在課程中的選擇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材內容適應未來發展

21世紀的人們更注重生活質量,這就要求人們更加重視生命科學.科技的發展,促使人們更加重視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以及價值觀念.課程改革正朝著變“學科學”為“做科學”的方向發展.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造就創新型人才的基礎就是課程.在這方面,各國都有一些共同的趨向,即從適應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要出發,從基礎教育和普通教育人手,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作為重要環節.因此,有必要從根本上改革教育思想、課程安排、教材、教學指導乃至整個普通教育體系.改革的重點是課程和教材.

二、我國生物學課程改革的研究

思路

1.正確認識并確定生物學科教育的價值

生物學科教育是整體科學教育的一部分,其基本任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以利于他們的生活、工作和終身學習及發展的需要.

2.明晰生物學科的教學方式

生物學科屬自然學科,而科學的本質既是認識真理,更是探索真理;既是接受知識的靜態過程,更是獲得知識的動態過程;既是了解知識體系,更是獲得此體系的科學形式.因此,對生物學科教育價值的重新定位必然需要進一步明晰生物學科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即教學過程要重在“做”上,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探究發現與合作交流,通過問題探討、課題設計、實驗操作、模擬實驗、社會調查等活動,積極主動地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由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學生也必須改變原有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要成為學生積極動手操作、積極參與討論、積極動腦思維的主動學習過程.

3.深刻理解生物學科的社會價值

生物學科較其他學科而言,更接近于人類認識和實踐的實際,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小至人的生長發育、飲食衛生、健康保健,大至發展經濟、開發資源、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都是生物學所關注和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這些內容都是生物科學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宗旨和歸宿.

篇8

關鍵字:課程改革;日語;義務教育

G633.41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而外語課程改革又是課程改革的一大熱點,日語作為外語語種之一,也經歷了歷史性的改革。迄今為止,依據教學計劃制定并出版的基礎教育日語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共8種 。我本人希望通過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義務教育階段日語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各版本進行對比研究,以增強我們對日語課程改革的理性認識,為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日語課程標準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幫助。

日語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是指導中學日語教學的綱領,也是編寫中學日語教材的依據。因此,研究和分析日語教學大綱對運用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一、義務教育階段日語課程發展的三個階段

1.中國外語教學的恢復性發展階段(l978年―1990年)

綜觀第一階段的日語大綱,我們可以看到80年代初期的教學大綱多為初高中一體,比較注重日語知識的傳授,后期則強調通過嚴格的實踐訓練,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聽、說、讀、寫幾方面具有初步運用日語的能力,為繼續學習日語打好基礎。教學要求上提出了量化標準,比以往更明確、具體。

2.中國外語教學的基礎性提高階段(1988年一一2000年)

第二階段的課程改革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進行的,進步主要表現在“科學、規范、開放、完整”等方面。說科學,是因為這一階段的大綱特別是義務教育初中日語教學大綱的編制和實施是作為一個研究和實驗項目來完成的,在全過程中注意歷史文獻、國內外理論資料和來自實踐的數據、調查觀察、測量和定性定量的分析。說規范,主要指從調研、編制到大綱的實施、實驗、評價、審查、試用、再評價等一系列的環節中,組織有序,滾動推進。說它開放,一方面指引進國際上有關語言教學的先進理論和觀點,另一方面指反復充分的征求社會各界和全國各地教研部門、學校和廣大師生的意見。說完整,高中日語單科編制了1993年大綱,保證了日語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3.中國外語教學對人的全面發展的提升階段(1999年―至今)

三階段日語課程發展是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改革的目的就是為每個學生創設未來發展的平合和機會,為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培養幸福人生的創造者 。本階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變化之一是將“教學大綱”更名為“課程標準”。主要差異在于:課程標準主要是對學生經過一段學習之后其結果的行為描述,范圍涉及一個完整個體發展的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標準是面向全體學生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課程標準隱含著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

二、教學大綱比較

1982年《綱要》規定:“中學日語的教學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日語的能力,在高中階段要著重閱讀能力的培養,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日語打好基礎”。《綱要》既強調了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同時提出了在一定的階段著重培養閱讀能力;要講授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有關的規則和用法,但是,必須處理好語音、詞匯、語法知識和實踐的關系”。教學內容上,《綱要》只就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提出主要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各地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

1989年大綱比86年進步之處在于,現在實施的《全日制中學日語教學大綱》就中學初、高中的六年日語學習提出了一個總的教學目的,沒有具體明確地劃分初中和高中兩個不同教學階段所應達到的不盡相同的教學目的?!冻踔腥照Z大綱》明確地規定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日語教學的目的,這祥更有利于初中日語教師圍繞日語教學所達到的目標,依據教學內容去組織教學,可以說這是大綱編寫工作的一大進步。

1990年大綱規定,中學日語課程設置要為經濟建設服務,結合本地區經濟建設的具體情況鞏固日語課程的設置,調整規模,促進日語教學的改善,提高日語教學效率。

1996年大綱對促進我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事業及經濟、科學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培養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語的各方面人才.因此,把外語列為高級中學的一門。

2001年―2011年的十年間,是新課標的實施與實驗階段。自《全日制義務教育日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之日起,研制組一直關注日語教學實施狀況,并先后與2003年和2007年對中學日語教師做了有關《全日制義務教育日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問卷調查,在總結經驗與不足的同時,關注國際外語教學理論和實施的發展趨勢,注意借鑒其他國家初、中等教育階段開設日語課程的經驗,認真完成修訂工作,并與2011年頒布《義務教育日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它更好的體現了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

結論

本文簡單分析歷次基礎教育日語課程改革的發展狀況,這將有利于認清已經取得的成績,總結經驗教訓,探索日語課程改革的理論;也有利于開展縱向、橫向比較研究,對促進中國日語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課程具有重要意義。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更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理論指導,研究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將為教材編寫提供理論支撐,為一線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提供幫助。通過對各階段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比較,積極吸收好的方面并針對其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議。

參考文獻:

[1]日語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法系統考察 李家祥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語分社,北京 課程、教材、教法第32卷第8期2012年8月

[2]義務教育日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2012年3月第3次印刷

篇9

今天,我們市教育界的同志迎來了教育改革的春風,市全體教師在局長劉曉朝的帶領下,步入了教育的殿堂,共享這一盛世盛宴。局長在這次發言中,語重心長地說:"今天教育者教出的人最缺什么?"人們說:現代的人們最缺的是"缺德",他在外國參觀時親身體會到別的國家的"德",有國家的門是不上鎖的,如果一個做了一件錯事,那么他將一輩子抬不起頭來。這樣,它們做了互相監督,養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成為一個文明的國都。這樣,體現了他們國家教育的成功之事例之一。這次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提供氧料的機會,在這步入知識爆炸的時代,稍不留意,就會被當今的世界所拋棄、唾棄。所以,面對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學教研能力,是擺在我們每個教育者面前的最現實的問題。這次新當選的局長給了我們學習的一個得以升華的平臺,我們得以好好珍惜這短短的黃金十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劉局長這次大手筆來自他大思考,大決心就是本著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為,任何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誰擁有了21世紀最先進的教育,誰就擁有了21世紀。從某種意義上說,基礎教育改革事關中華民族的未來,黨和國家要把一個民主、科學、充滿生機活力的新課程獻給新世紀中國的億萬青少年兒童,目的是讓他們擁有一個獨立自主,健康幸福的明天。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特點,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折射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這次全市教師的大會師,也是體現課程理念的落實,能否把國家的意志,專家的思想變為千百萬教師的行為,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從各國課程改革的歷史看,一些重大的課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問題基礎上都出在課程理念與教師行為的轉化上。從理念到實踐之間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尤其是對廣大農村教師來講,更要經過一個艱難的轉化歷程。前不久,《中國教育報》記者在報道中所反映的"課程標準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課堂教學還是濤聲依舊"的現象,就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所以,師資培訓的通識培訓和課程標準學習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讓教師接受新的課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種認同,還沒有成為教師的一種素質。要把一種理念變成人的素質,光有對這種理念的認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這種理念的進一步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只有在實踐中才是最有效的。我們的理念輔導不僅要說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的行為的轉化上。這次培訓是讓教師在轉化中進一步認識理論,在轉化中感受理論的魅力,品味理論指導教學帶來的甘甜。這次培訓的宗旨是本著"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讓課堂教學充滿創新的活力"、"學是為了更好地教"、"發展是硬的道理"。

這次來自全市小學一線特級教師、優秀教師,每個課都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某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因此,都具有深刻的內涵,同時又鮮明地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生命互動,洋溢著生命的靈性,展現了孩子的成長的軌跡。向我們昭示了這些優秀教師是如何把課程的理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的教學行為。聽了這些課,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上課理念的魅力和優秀教師的教育智慧。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就是真正懂得必須深入研究鮮活的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去感悟新理念,實踐之樹才能夠常綠。

全市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是體現了把根深深地扎在基礎教育的沃土中,與一線教師建立了一種親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把實行理念的策略與方法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來檢驗策略與方法,在鮮活的實踐中汲取營養,在實施中一起成長,是我們實施這樣教研的期盼與最終目標的理想實現。

篇10

【關鍵詞】高中地理;激趣方式

一、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1.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地理科學得到了迅猛發展。經歷了計量革命、生態浪潮、人本主義思潮的沖擊與震蕩,地理科學的研究理念更為現代,研究對象更為復雜,研究領域更為開放,研究方法更為先進。進入21世紀,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等現代化高新技術的發展,地理學的研究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在地理科學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原有的高中地理課程的理念、目標、內容標準與實施要求顯然難以與時代的需求相適應,地理科學的發展成為課程改革的催化劑。

2.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影響因素

(1)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我國經歷了多年的應試教育,不僅深刻影響到了學生素質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我國的人才培養和社會主義的建設。隨著國際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家迫切需要大批高能力的人才,這就必須對教學進行改革。傳統的地理應試教育主要偏重于對地理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在創新意識和個性健康方面的發展,特別是對學生能力運用和生產實踐方面關注不足。這顯然不利于新時代對創造型人才的培養,也難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要。時代要求我們以新的社會價值觀來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應試教育機制轉化為地理素質教育機制。當前高中階段的教育,應主動適應時展的需要,立足我國實際,借鑒國際教育改革的有益經驗,大力推進教育創新,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充滿活力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體系,為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2)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影響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的總趨勢是教育多元或多樣化,教育社會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國際化。各個國家都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尤其是重視高中階段教育的改革與人才的培養。在發達國家,教育改革呈現出力度大、理念新的新特點。地理課程改革成為世界范圍內地理教育改革的核心,世界各國的改革方案紛紛出臺,使其成為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導。

二、課堂提問的技巧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精心提煉和展示的過程。課堂上科學精巧的提問,能夠激活學生及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重要作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必須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精髓,通過課堂提問要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 課堂提問,要使學生產生積極思維能力,積極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識、歸納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

1.課堂提問內容緊扣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高中地理課堂提問的內 容,應緊扣課堂教授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來設計,達到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提問的內容要有啟發性,通過提出的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如:在講高中地理《5.8傳統工業基地》這一節時,圍繞魯爾區的區位因素、魯爾區衰落的原因、魯爾區綜合整治的措施等重點和難點設問。通過魯爾區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和魯爾區相同的傳統工業區共同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傳統工業區的主要工業有哪些?魯爾區衰落的原因有哪些?魯爾區綜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東北老工業化基地的振興應采取哪些措施?關于魯爾區的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很容易得出答案。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使學生在課堂上最感興趣的問題,提出的問題必須科學合理,必須與教學重點內容密切相關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緊隨課堂教學節奏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交流和生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2.課堂提問過程按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規律層層推進

課堂提問要有梯度,先易后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使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果子。這樣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鋪路搭橋,層層推進的遞進方式,不僅非常容易的解決問題,而且使學生思維向知識縱深發展。高中地理教學的內容 是按認知的規律層層推進的,具有很強的規律性。

三、興趣調控

學生對學習發生興趣時,總是學習積極主動,樂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師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地理學習興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將牢牢地掌握在教師的有效調控范圍內。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因之一。揭示地理知識中的新異之處,可使學生獵奇喜新的心理轉化為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地理知識內容豐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鄉,遠及全球。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內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描述絢麗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或采用直觀手段,在學生面前展示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創造地理意境,把學生帶入“想象”的王國中探索,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