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各國農業機械發展的經驗

時間:2022-06-08 01:27:21

導語:談各國農業機械發展的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各國農業機械發展的經驗

虛擬農業技術是信息化發展的結果,是通過多年來觀測數據,用計算機模擬農作物和畜禽在不同設定條件下的生長情況,具有極強的真實性。在模擬過程中分析農業機械的使用頻率和方法,最大限度提高農業機械的生產效率,有效地促進農作物生產的高效性。

特點

(1)農業機械高科技化。美國的農業機械是科研發展的集中產物。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率已達80%,農業科技對農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到了5%以上。2005年美國農業研究局承擔著包括1100個研究課題的22個國家農業研究項目,累計獲得撥款高達11億美元。美國政府重視對于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在不斷培養本國人才的同時,還用優厚的科研條件、薪資待遇吸引來自全世界的人才進入美國的科技研發體系之中。美國的農業生產早已經實現機械化,同時生物化學、電子智能和材料工藝的不斷發展,使得農業機械在不斷的改良中,智能型農業機械的出現,標志著美國逐步進入了智能化生產時代。農業機械規模化經營服務。美國農業生產的基本單位是農場,小農場的數目較多但占據的耕地面積較少,600hm2以上的耕地有75%都是由大農場主占據,人均耕地面積高達110hm2,因此農業機械的使用至關重要[3]。農業機械的使用使得人們逐漸摒棄了粗放的農業生產模式,進入了規模化農業生產模式。農業機械推廣教育服務。農業機械的高額購買費用使得許多農場主望而卻步,而農業合作社通過信貸服務為農業生產者提供資金支持。同時,農業機械生產企業在各個聯邦設有銷售點,提供售前、售后服務,但覆蓋面相對有限,農業機械生產企業通過與農業合作社進行合作,根據農戶生產需要提供農業機械并進行必要的培訓指導,彌補農業生產企業在覆蓋面和服務等方面的不足。

日本的農業機械

1.戰略支撐日本政府和農林省通過頒布法律對農業機械的生產和安全使用等問題進行了規范,其中《農業現代化資金補助法》從國家戰略層面對農業機械的發展予以支持[4]。從1972年的每年491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48元人民幣,2013)的補貼增加到1981年的2349億日元;1995—2000年補貼高達6萬億日元。對于農戶和農業合作社的補貼力度分別提高到600萬日元和5000萬日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為基礎設施的建設補貼和農業機械的購買補貼[5]。同時,日本政府成立了農業機械銀行,專門解決農戶和農業合作社購買機械等問題。農業機械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到迅猛的發展,農業生產效率也逐步提高。2.主要技術(1)保護性耕種技術。主要是運用生態學的原理,減少對于土壤的侵蝕,增加土壤水分和有機物。例如通過農業機械將秸稈進行田間粉碎并將其覆蓋到耕地中,以提高土壤肥沃程度;將玉米秸稈覆蓋到小麥耕地后,不進行翻耕而直接進行播種。通過農業機械的使用,實現生態化種植,逐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管理更多的耕地。(2)谷物收獲機械應用技術。針對不同的農作物特點,實現機械收獲技術的應用。通過不同種類的機械對農作物進行脫殼、脫粒、分離等工序,加快收獲過程。例如油菜籽果實黏度較高,通過采用獨特的分離手段,降低機械堵塞和損失率。3.特點(1)日本農業機械以小型化為主。日本地處東太平洋,四面環海、資源匱乏,多山地的特點導致耕地面積稀少且分散,嚴重限制了日本農業的發展。日本農業生產以戶為主,小型農業機械購置成本較低,既能滿足農業生產者對于機械的需要,又能實現生產機械化。為了適應日本農業發展需求,農業機械逐步從大型機械轉變為小型機械。(2)農業機械配套社會化服務。農業生產中機械化使用成本越高,面臨的問題就越多,提高相應的配套服務措施便成為日本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日本農業機械的社會化服務主要是依托于農業協作社,深入農業機械的各個環節,提供從農業機械的實用性推廣、農業機械信貸、定期使用技巧培訓到機械后期維修保養等全方位服務。同時農業合作社鼓勵農戶合作生產,相鄰的農戶購買不同的機械,采用輪流使用的方式生產,節約購買成本,提高經濟效益。(3)農業機械的生產和使用嚴格執行標準。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日本對于農業機械的生產材料、加工工藝、后期保養維修都有明確的規定,充分保證了農業機械能夠正常運行和使用,同時對于農業機械操作者有著嚴格的考級評定制度[6]。

中國農業機械發展現狀

2001年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農業機械營銷企業開業條件、等級劃分及市場行為要求》,對于推動中國農業機械流通企業經營管理走向標準化和規范化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數據,2009年農業機械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264.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78%,按2009年末的外匯兌換比率,相當于333億美元,僅低于美國。2010年,農業機械行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838.10億元,比2009年增長25.33%。然而,由于核心部件和技術落后,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開發應用不足,使得中國農業機械市場出現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匱乏的矛盾。總結中國農業機械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1.東西部地區機械投入使用情況差異較大現階段中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耕地面積分別占全國總面積的32.1%和23.7%,東部農業機械總動力為全國的50.2%,西部僅有15.3%,嚴重制約西部的農業現代化發展。而美國不同地區農業機械使用率差距較小,大部分地區都會配備較為齊全的農業機械以滿足農業生產。

2.農業機械種類與現階段需求差異較大不同農作物對于農業機械的需求不同,然而由于農業新技術研發周期長,科學新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存在脫節,加劇了農業機械種類和現階段需求的差距。例如玉米收獲機械僅在中國少數地區推行,棉花機械收獲仍屬于空白階段。反觀日本對于不同地區采用多種類型的小型化機械,在滿足生產的同時加大對于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有效地促進了農業機械的長足發展。

3.農業機械配套服務不到位雖然中國農業機械數量和使用率大幅提高,但是其維修保養等配套工作相對滯后,減緩了地區農業的發展速度。美國和日本都建立了覆蓋面廣泛的全方位服務型機構,針對不同農業機械問題都有相應的解決維修方案,政府同時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保證了農業機械的使用。

美國、日本農業機械發展的經驗啟示

1.提升農業機械發展的戰略層面中國目前主要是以發展工業現代化為主,農業的發展主要是服務于工業,從而導致農業及農業機械的發展嚴重滯后。中國應借鑒美國和日本的農業機械發展經驗,提升農業發展的戰略層面,從而帶動農業機械的快速提升。加大立法方面的工作,規范農業機械的生產和銷售,杜絕偽劣產品的出現,通過頒布優惠政策支持農業機械企業發展,加快龍頭企業的建設,鼓勵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模式,從而促進企業生產規模和生產技術的提高。

2.加大補貼力度,促進農業機械發展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農產品手工成本比例較高,導致農業生產精細化程度偏低,然而農業機械價格較高,一般的農業生產者無力購買。需要政府加大對于信貸方面的支持力度,迅速改變生產模式,加快機械化進程,并降低貸款利率,提高貸款額度,采取多樣化的還款方式、延長還款時間等措施保證農業生產者的實際利益,從而提高農業生產者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

3.加強服務體系建設農業機械的發展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服務體系,否則將限制農業機械發展。美國和日本充分利用農業合作社覆蓋面廣、群眾基礎好的優勢,推廣農業機械的使用,并對使用者進行相應的培訓,擴大農業機械在農戶中的使用率。通過開展培訓和講座,可有效地促進農戶的整體素質,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

4.科技發展促進技術轉化農業機械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中國目前對于農業技術方面的投入和研發較少,從而導致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更新換代緩慢,無法緊跟世界發展潮流。縱觀國外發達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行了產學研的結合。例如美國農業技術成果轉化實行的是農業教育、科研、推廣有機結合的“三位一體”的轉化模式。因此,中國應在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促進農業機械技術轉化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從而加速農業機械的發展。

作者:李乾杰單位:黑龍江農墾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