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市場經濟體制范文
時間:2023-12-25 17:48: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各國市場經濟體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實際出發,循著特有的改革模式,中國的市場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下一步繼續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任務。
1、解決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的深層體制矛盾
解決舊體制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一是要進一步對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與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建設和運行相配合,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將有限的國有資產特別是國有資產的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領域;二是加快至今尚未實質性轉軌的大型國有企業的改制,除了極少數特殊性質的企業外,應當在股權多元化的基礎上建立規范的公司制度,形成有效的內部治理結構。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應當在與其他類型資本的融合和公平競爭中,加快結構調整,部分資本可以轉入經濟發展更為需要、社會效益更為顯著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領域;三是促進國有企業職工就業機制的轉換,完善職工社會保障體系。在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利益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勞動力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形成新的就業和再就業機制。繼續多渠道籌措社保資金,加快社保制度建設,為國有企業的改制、改組、改造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與創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風險隱患。國有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公司制改造,創造條件上市,推動金融創新,形成控制風險、提高效率的內在機制;五是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換,全面理順政府、企業、消費者、中介組織等市場經濟相關主體的基本關系,將著力點放到創造和維護公平競爭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上來,提高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和透明度。
2、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當前和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中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加強產權保護。邊界明晰且受到有效保護的產權,是市場經濟運轉的基礎。應當在法律上,包括憲法層次和具體的法律層次上,進一步明確保護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合法存在的各類產權,并在實踐中得到有效實施;二是健全收入再分配體制,減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過大而導致的社會不穩定。應當切實促進政企分開,減少政府對經濟事物的不當干預,同時健全相關的稅收和轉移支付等體制,形成兼顧公平和效率、促進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收入再分配機制:三是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國有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是當務之急,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應當在社會可支持、不出現”社會福利病”的范圍內,使日益增多的人群進入不同層次的社會保障網絡,構筑長治久安的社會基礎設施;四是加強反壟斷、促進競爭?,F階段我國的壟斷現象,集中表現在行政性壟斷上。在含有自然壟斷環節的領域,自然壟斷往往與行政性壟斷結合在一起。在競爭性領域,進入、退出和日常經營不同程度上受到來自地方和部門的行政性壟斷力量的干預。應當加快推進壟斷性行業改革,理順“條條”、“塊塊”政府機構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抓緊制定和出臺有關反壟斷、促進公平競爭的法律,并逐步與國際范圍正在推廣的競爭政策接軌;五是發育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信用體系是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中突出的薄弱環節。這種狀況與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有關,與缺少商業文化傳統有關,也與產權保護、政府行為中的問題有關。應當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入手,加快發展和健全信用組織、機制和制度,培育信用文化,形成“誠信為本”的法律和道德規范;六是加快建設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相適應的法治體系。一方面,要彌補依然存在的法律缺口,特別是尚未出臺的《反壟斷法》、《破產法》等基本法律。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要解決有法不依的問題,重點關注并解決這種現象背后的體制和機制問題,配合司法體制的必要調整和改革,逐步使市場經濟中的基本行為立足于法治基礎之上。
3、適應經濟發展、科技革命和對外開放的變化而積極推進體制創新
現階段在我國推進市場經濟建設,市場經濟基本的發育過程是無法省略的。但并不等于必然要走市場經濟先行國家的老路,只能走“在創新中發育”的路子,并且有可能發現和利用好后發優勢。
首先,我國經濟正在進入住宅、汽車、電子通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為主導,技術含量、附加價值較高的制造業為重點,城市化進程顯著加快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發展中所遇到的諸多體制問題需要通過創新得到解決,例如與住宅、汽車等大型耐用消費品相配合的金融服務,城市基礎設施新的投融資體制,都需要相應的創新活動。
其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在帶來新的技術和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引起了投資方式、市場交易方式、企業組織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變。例如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分工細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地體現于產業鏈條的某個環節,企業外部采購率趨于上升,垂直一體化的大型企業體制基礎嚴重動搖。
再次,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將使國內經濟更多地與國際經濟融為一體。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在體制上的某些摩擦,將成為國內體制創新的直接動因。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與原則
1、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長期目標
可以考慮的中期目標是,到2010年,力爭建成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基本內涵是,傳統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得到解決,新體制的基本制度和機制穩固確立,經濟生活中的重要關系基本理順,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經濟運行中的基礎性作用制度化、穩定化,具有可持續性。
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征是:
——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基本完成,新的國有資產管理和經營體制有效運行,多種形式的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產權明晰、融合互補、協調發展;
——以公司制度為主要形態的現代企業制度普遍建立,形成較為規范的企業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
——要素市場較快發展,與產品市場的發展相協調,消費者、生產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保護,基本形成公平競爭、內外開放、規則統一、誠信為本的市場體系和市場秩序;
——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確立,并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而逐步完善,形成兼顧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與再分配機制;
——政府職能的全面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能夠有效發揮,政府機構和人員配置與其職能相適應,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得到制度保障;
——中介組織和機制得到較大發展,社會成員參與經濟和社會管理的方式多樣化,多層次且相互協調的經濟和社會治理結構初步形成。
——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法治體系和道德規范基本形成,重要性日益增強。
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將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力爭建成較為完善、趨于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主要標志是: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尤其重要的是,形成體制的自我調整、自我完善機制;
——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面對國內國際形勢變化的挑戰而持續開展制度創新;
——法治和道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顯著提高,形成社會成員普遍接受和遵循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規范和道德規范:
——在追求共同富裕、社會公正上取得重要進步,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合理地惠及全體社會成員;
——在全球不同類型市場經濟體制的相互借鑒和競爭中,形成并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獨特優勢。
2、改革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
下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應當遵循若干重要原則。
第一,加強和改進黨對改革的領導,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進程,特別是對深層體制問題的解決。對一個發展中的、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社會矛盾復雜的經濟來說,執政黨強有力領導所創造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是改革開放得以推進的基本條件。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繼續加強和改進黨對改革進程的領導。特別是在解決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的過程中,中央的政治決心和戰略部署將起到關鍵性作用。
第二,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在保證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在發展中捕捉改革的有利時機,通過改革突破發展中的瓶頸。中國改革最有利的條件之一,是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從而能為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這個條件仍然是具備且可利用的。要繼續通過發展進一步擴大市場經濟成分的比重,并通過“體制外”部分所形成的有利條件,促進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的解決。同時,要通過必要的體制和政策調整,打破制約發展的“瓶頸”,釋放發展潛力,并為其他方面的改革創造條件,形成改革與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
篇2
一、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各國的會計準則首先是根據本國的經濟、、文化、等環境因素的特點,為了滿足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各國會計準則的目標,會計的基本原則和,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和編制方法,以及會計術語及其含義等都會存在大小各異的差別:另一方面二戰后,國際貿易、國際投資、跨國公司等更加迅猛發展,國際融資活動日益頻繁,國際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地區性經濟集團以及跨國經營的會計師事務所相繼出現并逐漸增多,國與國之間會計準則的巨大差異已日益成為國際資本合理流動和國際資源有效配置的障礙。因此,必須對會計準則進行國際協調。
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可能性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性學科。正是由于會計有很強的技術性,使會計擁有天然的國際化的本性。比如,奠定了會計學之基礎的復式記帳法,被詩人歌德贊譽為“人類智慧的絕妙創造”,它自從意大利誕生以來,即不脛而走,風靡全球,為世界各國共同采用;作為復式記帳法基礎的會計恒等式則是各國共同遵守的信條;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特征,如可靠性、相關性、可比性等,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否認;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基本原則,如權責發生制、實現原則、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等,也都是世界各國普通接受和認可的原則,等等。這一切都說明,會計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則和方法可以為所有國家所采用。
2.經濟運行方式的趨同為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提供了可能性。,世界各國大多采用不同類型的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國的會計準則并無根本性的差別,因為:(1)盡管市場經濟具有各種不同的模式,如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政府調節型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但是它們的共性遠大于個性,除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采用公有制經濟占主導以外,其他市場經濟體制均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實現形式,私有制經濟占主導;各種市場經濟模式的主要區別還主要體現在政府——市場——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傳導機制的差別上,各種市場經濟模式中企業均主要采取獨資、合伙、公司制三種組織形式,其中體現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制在三種企業組織形式中占居主流地位,公司制企業在不同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遵循著近乎共同的,這為財務會計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會計原則、會計方法提供了基礎和可能;(2)市場經濟是開放型經濟,經濟全球化是它的發展趨勢,這又為作為國際商業語言和財務語言的會計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會計原則、會計方法提出了客觀要求。
3.各國政府和組織日益認識到開展會計準則國際協調對促進本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積極地參與國際性會計官方組織和民間組織開展的會計準則國際協調活動;在制定和修訂本國會計準則時,充分地借鑒和采用國際通用的會計慣例。這為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4.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為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提供了寬松的國際環境。
5.各國之間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等的交流日趨頻繁,各民族交往日漸增多,為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創造了外部環境。
6.國際性和地區性經濟、政治組織的增多,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作用的不斷加強,一系列國際性和地區性會計專業團體(如IFAC、ICCAP、IASC、ICAC、AISG、IAA、CAPA、UFA等)、國際會計和報告準則專家工作組、國際會計和報告準則特設政府間專家工作組等的成立,以及他們所從事的艱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都為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創造了條件。
二、會計準則的各國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
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是建立在會計準則的各國差異之上的,因為有差異方有協調之必要。尋找到有效的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途徑、方式和方法,首先必須正視準則的各國差異,然后找出差異產生和存在的原因,并分清楚差異的不同性質,比如,哪些差異是既符合本國國情又不阻礙國際經濟交流應當保留的,哪些差異是阻礙國際經濟交流沒有必要保留的;哪些差異是近期可以協調的,哪些差異的協調尚需較長的過程;哪些差異的協調是迫切的,哪些差異的協調是可以暫緩的:等等。盡管會計本身具有國際化的本性,但是由于各國的經濟、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環境因素各異使得各國的會計準則呈現出形形的差別。世界上沒有兩個會計環境完全相同的國家,也就沒有兩個會計準則完全相同的國家。
——由于經濟體制不同、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方式和力度不同、各種組織形式的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同、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不同,不同國家的會計目標表現出較明顯的差異。如法國實行計劃指導的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廣泛的調節、干預和計劃,企業國有化成份占很大比重,企業的外部資金來源主要依靠銀行,這種經濟體制環境決定了法國會計準則的目標側重于滿足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需要,并注重保護和滿足債權人的要求;而美國是實行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代表,私有制企業占絕對優勢,股份有限公司盡管在數量上占少數,卻在各類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中占87%,證券市場極為發達,這種經濟體制環境決定了美國會計準則的目標主要滿足投資者和債權人進行經濟決策的需要,其中尤其注重保護證券投資者的利益。
——由于法系的差異以及政府在制定會計準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使國與國之間會計準則有所不同。如采用英美法系和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美國,由民間會計職業團體制定成典的會計準則:而屬于大陸法系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我國,其會計準則采用法的形式,由國家制定,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與權威性。
——由于會計目標的差別和傳統習慣的,各國財務報表的構成有顯著的差異。如美國是面向投資者的財務報告體系,除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外,還包括與財務會計目標相關的現金流量表、全面收益表等;而法國除一般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資金表外,還有引人注目的社會報告,體現了法國會計面向政府、面向社會的特點。
——財務報表的格式不同。如法國資產負債表的格式與美國和日本不同,其排列方式正好與美國相反,在資產方以無形資產為第一項,依次為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產和遞延項目,在權益方則將所有者權益排在上半部分,負債排在下半部分;表述方式也不同,所有資產項目分別按總額和折舊額表示,凈值單獨為一欄。法國的損益表與英美相比特別強調財務費用,根據歐共體第4號指令的要求,損益表項目分為:(1)營業收入和費用;(2)財務收入和費用;(3)非常性項目;(4)稅金。法國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分類與美、日等國相比也很獨特:如把長期投資作為固定資產的一部分,把對關聯公司的貸款和其他貸款作為長期投資項目的;在負債方面,不作長短期劃分,而是按負債的性質分類,把所有借款歸為一類(債務),把應付帳款等歸為一類(負債),把各種債權人又歸為一類。財務報表的格式與排列方式除與會計目標有關外,很大程度上受傳統習慣的影響。
——經濟結構的巨大差別將導致國家間會計準則的顯著差別。例如,新加坡由于其人力資源缺乏,特別強調企業注意對人力資源的利用及浪費情況,所以尤其重視增值表的作用:巴布亞新幾內亞把種植園作為一種重要的經營方式,所以特別制定了種植園會計準則。
——為和各國不同的會計目標、經濟政策等相配合,各國采用的具體會計方法的差別也是比較大的。喬伊一巴維布1982年對澳、加、法、德、日、荷、瑞典、瑞士、英、美10個發達國家的32種會計方法進行調查(喬伊。米勒:《國際會計》)的結果表明,完全一致的會計方法不超過6種,尚不到60%,各國的差異集中表現在合并報表、外幣折算、長期投資、商譽、通貨膨脹會計、盈余公積等上面(注:詳見弗雷德里克D.S.喬伊、格哈特C.米勒:《國際會計》,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
另外,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以IAS為參照系對其成員國(40個國家的回復)的會計準則進行的調查表明,各國會計方法的差異是顯著的(注:詳見王德升、白肇魯、閻金鍔主編:《國際會計》,審計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頁。)。
會計準則的產生和發展首先是用來滿足一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是在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潮流。會計準則的各國差異和國際協調兩者并存、協調發展,是尊重實事、切實可行的選擇。
隨著國際一體化的逐步加強,國家之間經濟差距縮小,經濟運行方式趨同,國家之間準則的共性將會越來越多,國家差異將會逐步縮小,但是,只要國家存在,各國的會計環境有別,會計準則的國家差別就必定存在?!扒蟠笸?,存小異”,將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三、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基本原則
根據上述對會計準則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會計準則國家差異的論證,可以歸納出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基本原則。
1.國家差異與國際協調相結合
會計準則首先是為了滿足一國、經濟的需要建立的,而每一個國家都有獨特的社會環境特點,因而各國會計準則之間呈現出某些差異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當今世界呈現出經濟全球化、資本市場國際化的趨勢,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會計準則的各國差異又對世界經濟交往帶來了不利和障礙,因而才有減少差異、增進可比性和一致性的國際需要。會計準則的國家差異和國際協調理應結合起來,不能因為強調國際協調而試圖消除必要的國家差異,也不能以會計準則的國家差異為由阻礙國際協調。
2.
與第一條原則相對應,我們在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中遵循的第二條原則是。隨著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增多,經濟差距的縮小,經濟運行方式的趨同,會計準則的國家差異將會越來越小,會計準則的共同性因素將會越來越多。但是只要“國家”這種形式存在,國家之間經濟利益的差別存在,、文化習俗等社會環境因素有別,會計準則的國家差異就一定存在。總的趨勢應該是舊的差異被不斷地協調,而新的差異可能又不斷產生,當然最終差異會越來越小。
3.地區協調優先
相對于世界范圍內的協調,地區協調所面臨的矛盾和協調過程中遇到的障礙較少;地區性經濟組織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共同目標為基礎,地區協調的愿望比國際協調的愿望更強烈;利用地區性政治經濟組織的權威性和內部政治經濟利益的一致性,推行會計準則的協調活動,其可能性比國際性協調大得多;與此同時,由于地區協調在地區范圍內縮小了各國會計準則的差異,為世界范圍內的會計準則協調打下了基礎。在這一方面,歐盟是典型的一例。
4.部分國際性業務優先
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首先來自世界經濟全球化、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需要。部分國際性業務對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要求尤為迫切。例如,當國際資本市場中心的法蘭克福或蘇黎世的銀行家們接到來自十幾個國家的十幾個公司的貸款申請時,會同時收到各種不同形式的財務報表,這對他們資本市場的決策會帶來很大的困惑。同樣地,當A國的上市公司要進入B國的證券市場,也會因財務報表表達方式的不同,給潛在的股票購買者帶來決策上的困難。再如跨國公司的子公司往往遍布世界各地,各母、子公司根據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會計準則編制的各式會計報表,為跨國公司合并報表的編制和經營決策的制定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在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尚未取得重大進展的情況下,對向國際機構申請貸款的公司和在國外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可由具有權威性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出面規定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編制會計報表;對跨國公司,可考慮先采用國內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兩套準則編制會計報表的做法。
5.增強協調方式、方法的可行性
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方式和方法應具有可行性。比如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和推行,不單是會計技術,本質上是國際利益關系的調整問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已經制定并公布的國際會計準則,顯然多以美、英會計準則為藍本,使許多非英美會計模式國家難以接受。因此,在制定國際會計準則時,首先要充分把握協調范圍內各國會計準則的差異情況及其成因,然后在平等的基礎上認真討論,以使所制定的準則盡可能地反映各國的要求,增強國際會計準則的可行性。從1987年開始,證券管理機關國際組織(IOSCO)從搞活國際資本市場的角度出發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合作、積級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為使國際會計準則為國際資本市場所承認,證券管理機關國際組織會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致力于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已有的國際會計準則中可任意選擇的準則適當刪除,二是改進現有的準則。通過IOSCO的支持和認可,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方面已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6.循序漸進,因勢利導
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是不斷地緩解矛盾和沖突的過程。它牽扯面廣,難度極大,想一勞永逸,只能事與愿違。協調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由點到面、由易到難、不斷積累,逐步展開。協調的過程,還應是根據世界經濟全球化、資本市場國際化的程度和對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需要,有的放矢,因勢利導。
四、關于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一個新觀點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已制定的國際會計準則側重于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的原則和方法;國際會計準則在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方面發揮了并正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還應看到國際會計準則在各國實際推行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我認為除了現行國際會計準則主要以英美會計準則為藍本,非英美會計模式的國家難以接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未能很好地迎合和滿足各國關于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實際需要。具體的會計確認、計量的方法往往與一國的會計目標、經濟環境,尤其經濟政策相聯系硬性推行統一的難度很大,但這并不否認國際會計準則的確認和計量方法給予各國會計準則的示范效應,以及在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我認為,給國際經濟交流造成障礙的,首先不是會計確認、計量方法的不同;即使一國的會計準則不是也允許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嗎?首要的障礙在于:會計基本概念、概念的分類、財務報表的格式、報表項目的含義等差別太大,限于篇幅本文將實證過程省略。鑒于財務報表的格式、報表項目含義等的差別給國際經濟交流造成障礙的現狀,筆者建議:致力于國際會計協調的政府間組織和民間組織,應協力進行會計基本概念和基本術語統一的推廣工作;出幾套基本財務報表的格式,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我認為,推廣統一的會計基本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比推廣統一的會計確認和計量方法遇到的阻力要小得多,因為,改變會計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一般與各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利益并不抵觸,其阻力僅限于各國的傳統習慣不同:如果統一的會計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能夠順應各國關于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需要,我想還是能夠被接受的:推廣統一的會計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同樣不能靠強制的辦法,而是要靠權威性、可行性,以及是否能夠順應各國的需要。如果各國都能夠向統一的會計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靠攏,那么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就能夠向前推進一大步。從這個意義上,我把推廣統一的會計術語和財務報表格式作為會計準則國際協調的又一個突破口。
「
[1]王德升,白肇魯,閻金鍔主編。國際會計[M].北京:審計出版社,1996.
[2]楊紀琬等著。楊紀琬教授從事會計工作60周年論文集[M].經濟出版社,1996.
篇3
關鍵詞:漸進改革 增量改革 摩擦成本 實施成本
一、我國漸進改革的顯著特點
(一)“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市場主體的培育過程
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市場主體的逐漸培育過程,包括新的市場主體――個體經濟、三資企業、私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等的逐漸改造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二)“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市場機制的培育過程
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的過程中,市場機制的逐漸培育過程,如先后引入了動力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等,直至建立起市場定價機制,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三)“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的雙軌制做法
“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一系列雙軌制做法,如所有制雙軌制、價格雙軌制、決策雙軌制、用工雙軌制等。雙軌制表明了我國改革的漸進性質,準確刻畫了我國改革的重要特點和優點。
(四)“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社會制度完善的量變態勢
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呈現出漸進的量變態勢。漸進式改革,在社會主義憲法制度約束下完成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
(五)“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改革的局部推動特征
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改革通過局部逐漸推進,如先農村后城市,先特區后沿海、再內地,先微觀后宏觀,先經濟后政治等。
二、我國漸進改革的動因
(一)市場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在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前提下確定的
斯坦利?費舍爾認為,一個典型的進行改革的經濟必須在六大領域做出重大變革:即宏觀經濟穩定化、價格自由化與市場改革、企業改革、貿易自由化與貨幣自由兌換、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創立于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與制度框架。同時大部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六大變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因此實行私有化成為一些國家改革的重要方面?;诖?,原蘇聯東歐各國的改革都走向了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路線,而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在目標上與這些國家顯然不同。
我國的經濟改革始終是以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作為市場經濟改革的政治基礎和依托。盡管我國是在改革進行10余年后,即1992年才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改革目標,但在此之前各階段的實際改革都是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運用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對經濟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從本質來講,這一主線沒有改變過。從黨的提出改革到“計劃經濟為主,市場體調節為輔”,再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以及“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和“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直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最終確立,只不過反映了對改革目標不同程度的認知過程。因此我國的改革是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斷嵌入和加強市場機制的作用范圍,是市場逐步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到位”的過程。這種制約決定了我國的經濟制度改革只能選擇漸進道路。
(二)經濟制度的制約決定了漸進改革的道路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特征,即發展生產力和達到共同富裕,需要以按勞分配和公有制為條件。改革實踐證明,實現公有制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并在市場配置資源、調節經濟運行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各階層之間、地區之間的共同富裕目標,恰恰是目前我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從改革的具體措施看,由于我國的改革是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自我調整和完善的基礎上進行的,因而在具體改革中,必須面對和消化過去經濟體制的遺留問題,以保持基本制度的完整性和過渡的平穩性。
(三)漸進改革還與我國經濟改革的內容有關
實踐證明,建立計劃經濟體制可以很迅速,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很困難,需要充分的時間來調整和完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主義這一歷史條件下,市場經濟的形成并發揮綜合調整作用,是一個長期漫長的艱辛過程。具體表現為:1 市場機制的作用要以市場體系的完善和市場的充分發育為前提,而市場體系的完善和市場的充分發育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一個社會歷史的自然過程,特別是在我國長期排斥市場經濟的前提下就顯得尤其困難。2 在市場經濟的改革中,國家的宏觀調控方式要適應市場機制的特點進行改革,從過去的直接調控轉化為間接調控,需要改革原有的直接調控體系,調整調控對象,積極探索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宏觀調控方式。這顯然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摸索和經驗總結。3 在市場經濟改革中,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對市場信號做出積極反應,要以本身經營管理體制的轉變和組織結構的變革為前提。這種機制的轉變和結構變革是在原有企業機制和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三、探索漸進改革的理論依據
體制改革的前提條件不僅在于新體制的運作效率明顯高于舊體制,而且在于實行制度改革的預期收益減去為改革付出的代價仍高于舊體制的凈收益。因此,改革成本成為衡量改革方式的一個重要標準。
(一)改革的實施成本
實施成本是體制轉換前、轉換過程中及新體制完善階段對時間和物質的消耗,可以看作是克服客觀障礙而產生的費用。實施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幾項內容:1 創造體制轉換的必要條件的成本,“必要條件”包括穩定的社會環境及必要的經濟秩序、消除經濟發展的深層阻隔等;2 體制方案的設計、比較、選擇、試錯、、調整修改過程中發生的費用;3 因違反經濟規律出現重大失誤而遭致的經濟損失;4 傳遞有關舊體制非均衡和和體制創新(轉化)潛在收益信息促使舊觀念舊意識變更、新意識新觀念形成所耗費的時間和資源;5 社會全體成員為學習和適應新體制所花費的時間和資源以及因社會成員不再采用舊體制但新規則還不完善,或者人們一時還不能適應新規則,新規則還不能發揮效用而導致的經濟生活的混亂和經濟效率的損失;6 制訂、實施確保市場經濟發揮效用的法律、法規,如維護經濟主體的財產權利、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所需要的費用;7 新體制完善的成本,包括確立保障新體制合法性的法律制度的成本以及規范新體制組織與運行方式的成本。
我國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內,讓市場機制在資產增量的配置上發揮作用,從而使增量部分不斷擴大,計劃經濟的存量比重逐步縮小,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實施成本。我國的增量改革創造了體制轉換的必要條件:1 改革前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來恢復經濟秩序,經濟秩序的恢復是體制改革的前提條件。2 家庭承包聯產責任制的推行,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使了生
產力水平迅速提高。生產剩余的產生,為引導農民走向市場創造了必要條件。農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導致城市工業產品的需求增加,從而為國有企業改革創立了條件。3 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的崛起一方面促進了競爭機制的發揮,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從而避免了強行糾正經濟結構的成本。4 社會環境因增量改革方式大大緩沖社會阻力而得以保持相對穩定,從而避免因社會動蕩而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損失。此外,增量改革還起到示范、傳播新體制經濟潛在信息的作用,有利于人們頭腦中舊意識、舊觀念的改變及新意識、新觀念的確立,從而可節省在變更舊觀念、確立新觀念方面所需要的實施成本。
(二)改革的摩擦成本
實施成本是克服客觀障礙而產生的費用,而摩擦成本可視為因人為(主觀)設障而引致的成本。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質就是改變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在此過程中總會有人受到一定的損失。1 體制改革使一些人失去舊體制下的種種既得利益,既包括權力、地位、特權等少數人才有的利益,也包括“鐵飯碗”、“大鍋飯”等多數人享有的利益。若這些既得利益者不能從體制轉換中得到相應的補償,他們就會反對改革。2 改革雖說能使絕大數人獲益,但也存在相對獲益水平高低的問題。從相對收入的角度看,只要有人在社會收入的結構中與他人相比,收入相對水平下降或社會地位相對下降,他們也會反對改革。3 即使考慮“補償”的因素,人們可以把改革的收益拿來對受損者進行補償,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首先,補償應該超過受損者原先的相對收入水平,否則沒任何意義;其次,改革是一個總過程,“投入”與“產出”間存在一定時滯,可能使受損者不能及時得到補償。正因為以上如此,改革是一個“非帕累托改進”,必然存在巨大阻力。這種改革阻力會造成多種形式損失,因這些阻力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時間和物質的損失)即為改革的摩擦成本。
如上所述,我國的改革屬于增量改革,增量改革不僅減少了我國改革的實施成本,同時有效控制了摩擦成本。原有的體制條件擁有數量眾多的受益主體,如果改革一開始就針對舊體制的核心部分(存量部分),無疑會觸及這些既得利益主體,遭受很大阻力,從而產生巨大的損失。摩擦成本的上升可能會阻滯改革的深入,甚至使改革中途夭折。而我國的改革始于體制的部分(以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和鄉鎮、私營企業的崛起為表征),避免了對舊體制核心的直接沖擊,從而極大減小了摩擦成本,使改革得以順利推進。此外,增量改革還能有效緩沖由“投入”和“產出”間的時滯所引致的阻力,因為在增量改革方式下,新體制經濟迅速成長會使社會內部產生越來越強的經濟實力,能為受損者提供及時的補償。
篇4
一、校企合作機制的現狀
校企合作具有現實基礎。工業的迅速發展及其對新興新型專業工人的需求呼喚校企合作。一方面,現代工業的特殊性對勞動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滿足現代工業生產發展的要求。這一現實矛盾制約著企業與學校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職業教育面向的是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市場,企業面向的是學校培養的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人才資源市場。因此,市場是聯系校企的紐帶,是校企溝通的橋梁。隨著市場經濟的推動與發展,職業院校與企業需要緊密聯系,相互交流,才能共同發展。
校企合作面臨困境。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職業教育要從根本上得到發展,關鍵在于以市場需求為主,突出技能人才的能力培養,這不僅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方針。目前以市場需求為主發展職教的政策制度、運行機制還不到位,造成校企合作步履維艱。
二、校企合作的機制構建
校企合作,必然牽涉企業、學校、受教育者三方,另外政府與行業的介入,使校企合作走向整合。從類型上看,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以學校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學校與企業在對受教育者共同培養的過程中,分別扮演什么角色,政府與行業如何發揮作用,參與對象如何互惠共贏,這些都需要探索實踐。
1.組織構建:參與對象的地位與作用
學校――學校是校企合作的主體。學校應根據市場人才需求預測進行專業課程改革,調整、規范專業建設;以崗位技能為核心,構建職教課程體系:利用企業優質資源,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并建立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體系;與企業合作建設科技研發中心,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企業――企業是校企合作的合作者。企業與學校應成立校企合作董事會,制定、修改、執行合作教育計劃;應共建實訓基地,加強教學與生產、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接受學生實習,促進職校師資隊伍向“雙師型”轉化。
政府――政府是校企合作的管理部門。政府通過有關立法加強對校企合作的干預,在政策上建立激勵機制,如出臺免稅政策,鼓勵企業深度參與學校職業教育過程,形成互動、雙贏的校企合作機制;并在經費上給予支持。
行業協會――行業協會是校企合作的中堅力量。行業協會是職業資格標準的主要制定者,是市場信息的傳播者,是學校培養目標制定的參與者。校企合作的整個過程由行業協會為中介,執行監管和質量考核,并建立跨企業培訓中心,以作為中小企業培訓能力不足的補充結構。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校企合作的培養對象。在這里,受教育者扮演著雙重身份:學生與學徒。作為學生,應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培養職業基本素養;作為學徒,應認真工作,鍛煉職業基本技能。
市場――市場是校企合作的媒介。學校與企業合作媒介是人才市場。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調節人才供需情況,來影響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
2.矛盾協調:幾組關系的處理
(1)學校與企業的關系處理。企業是經濟部門,學校是教育部門,兩者價值取向不同而產生矛盾。企業常忽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特別關注崗位技能訓練;而學校教學常不能完全適應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需要,使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亦或片面追求升學而偏離辦學方向。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為求生存、求發展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主動向企業界尋求合作伙伴,而主動來尋求與學校合作辦學的企業少而又少,多數企業給予學校的資助,亦都停留在實習基地提供、員工培訓的短期合作上,離真正意義的校企合作目標還有一段距離。面對這一現實,政府應以法律的手段加強行政干預,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逐步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機制。
篇5
一、經濟因素
在會計準則的所有各種環境因素中,經濟因素是最主要的。經濟因素不僅直接對會計準則的產生和發展起著重要影響,而且還通過對、、文化、等其它環境因素的影響間接地對會計準則產生影響。直接對會計準則產生影響的經濟因素主要有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資本來源、經濟外向型程度和通貨膨脹程度等。
(1)經濟體制。
當前世界各國的經濟體制大致可分劃為5種類型: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如日本);有計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法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如德國);競爭性市場經濟體制(如美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我國)。不同經濟體制對會計準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會計準則制定的目標和會計準則制定的權限兩個方面。
在日本,實行政府主導市場經濟,其公有化比重較高,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力量很強,證券市場發達,股份公司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企業籌資中借款比重高,稅法要求計稅以會計利潤為依據。因此,會計準則制定的目標既保護債權人和投資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促進微觀經濟的發展和壯大。在法國,實行有計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公有化比重較高,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力量很強,但證券市場不發達,股份公司相對于其他國家重要性差,企業會計以稅收為導向,強調會計為宏觀經濟服務。在德國,實行社會市場經濟,股份公司相對重要,企業借款籌資比重很高,證券籌資比重較低,強調計稅按會計利潤進行,其會計準則目標強調債權人利益,并以稅收為導向,重視社會責任目標。在美國,實行部分性市場經濟,公有化比重小,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力量弱,證券市場發達,股份公司是其經濟的基礎,企業證券籌資比重大,強調按科法計稅,其會計準則目標強調滿足多元化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但主要傾向于保證股東利益。
在不販經濟體制環境下,政府在經濟中的力量和作用越大,在制訂會計準則的角色就越重要;反之,則弱。如,美國的會計準則,主要由會計程序委員會的《會計公告》和會計原則委員會的《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書》中至今被取代的,以及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財務會計準則公告》構成。這些準則都民間的。德國滑成言語訴會計準則,其會計準則寓于各相關的法律之中。法國的會計準則采取同政府的職能部門——財政經濟部制定并頒布“統一會計方案”的形式。日本的會計準則完全由官方的財政部(大藏?。┫聦俚钠髽I會計審議會以《企業會計原則》的形式。
(2)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的發展是推動會計和會計實務發展的原動力,是會計準則產生、發展與完善的促進因素。經濟越發展對會計理論、會計準則與會計實務的要求就越高。例如,發展家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財務會計中的一些問題尚未有妥善的處理辦法,因而建立財務會計準則體系還處于探索階段;而經濟發達國家財務會計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財務會計準則體系已較完善。再如,在經濟發達的國家里,符合資本維護要求的各種會計原則和會計已得到了廣泛,而欠發達國家投資者、企業都不愿意多計費用,資本維護很不理想。
(3)企業資本來源。
企業資本來源的形式和資本來源和范圍對會計準則有明顯影響。在發展中國家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國家,國有企業的資本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和國家銀行貸款,因而企業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國家,而不需要對社會作廣泛的公開披露;在大多數經濟發達國家里,企業的資本來源主要是股東投資和私有商業銀行的貸款,企業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分散在各個方面,因而必須向公眾公開披露。另外,由于資本來源的不同,對會計實務就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在資本來源主要是貸款的情況下,企業會計應用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通常傾向于穩健,以迎合債權人的偏好;而在資本來源主要是股東投資的情況下,企業會計實務則往往傾向于反映較高的盈利水平,借以吸引股東投資。
(4)經濟外向型程度。
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出現了對有關合并會計報表、外幣業務核算、外幣會計報表的換算、國際轉移價格的制定、國外收入與納稅額的以及不同國家的物價變動的影響等一系列特殊的財務會計準則的需求。例如,美國就已有這方面較為全面的會計準則。當一個國家參加了行業性或地區性經濟組織時,出于團體內共同利益一致性的考慮,必然會對成員國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實務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方面歐共體成立后在第4號指令中對成員車會計所作的規定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在經濟活動與國外交流較少的國家,用一般的會計準則就可以處理會計問題。
(5)通貨膨脹程度。
通貨膨脹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存在和一種經濟現象,只不過是不同國家通貨膨脹程度不同而已。通貨膨脹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產生影響,通貨膨脹率越高,這種影響越大。因此,各國會計界紛紛對傳統的成本會計重新審視,研究探討通貨膨脹會計,不少國家已經制訂了相應的會計準則。巴西自50年代以來就使用通貨膨脹調整會計,1964年創設了通貨膨脹會計的全面體系,一此主要財務報表都要根據官方的物價指數進行調整。而在通貨膨脹不嚴重的國家,對通貨膨脹會計尚處于理論探討階段。
二、因素
日益成為法制社會,在某些國家準則本身就是法律體系的組成部分,法律對會計準則的甚至超過因素。因而國家間不消除法律差異就無法消除會計準則的差異。西方國家的法律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大類。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主要有: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歐洲大陸國家以及日本,實行英美法系的國家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新西蘭等。這兩大法系對會計準則的制定與實施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的主要差異表現為:①立法者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同。大陸法系強調法律條文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邏輯性,其法規具有成文的特點;英美加以注重對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具體在法律上加以規定,且對前人的法律處置先例尤為關注,因而,法律多為先前法官所做的“判例”,具有“傳統性”和“繼承性”。②法律結構不同。大陸法系的法律結構一般都包括基本原則和細則,從到體系包羅萬象,自成一體,形式比較完整,內容比較嚴謹,條款比較原則;英美法系的法律結構是由許多形式不同、來源不一的法律集合而成的,判例法是該法系的顯著特點。③對社會經濟活動的管制程度不同。實施大陸法系的國家政府往往借助于法律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干預,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處于國家詳盡而完備的法律管制之下,的自主權受到限制;屬英美法系的國家,法律對經濟活動的約束比較籠統、靈活,經濟活動得以在比較寬松的條件下進行。
法律環境的不同導致會計準則制定、實施等方面差異。英美法系的國家,法律中對會計的規定很少,會計準則通常是由國家和政府授權的民間組織來制訂的,會計實務處理程序和往往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注重會計慣例,企業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會計處理程序或方法。在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里,會計準則通常以法律的形式頒布,具有指令性、強制性和統一性的特點,會計人員所的會計準則,一般在政府的法律、法規(如公司法、商法、證券法等)中都有明確甚至詳細的規定。此外,在實行大陸法系的國家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基本是一致的,而在實行英美法系的國家中,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往往是分離的。
三、文化因素
文化一般泛指社會行為的習俗、風尚、價值觀和道德觀念等,在相同文化的社會里,人們有相同的價值觀和信念,風俗習慣相同且對行為有認同之規范。著名學者何斯德認為,一國的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反映:崇尚個人主義還是集體主義;權力距離的大??;對不明朗因素反應的強弱,陽剛還是陰柔。文化因素對會計準則的影響是多維的、間接和不易改變的。
篇6
一、我國政企關系的新變化
1. 政企關系類型日趨多樣化
當前世界各國政府與企業關系大體上有三種:第一種是"警察與司機關系",政府與企業沒有隸屬關系,政府只需要告訴企業什麼是不該做,企業其余事情政府一律不過問不干涉。這種政企業關系在歐美發達國家比較普遍。第二種是"手足關系",即政府與企業之間相互依賴,官商一體。日本的政企關系屬于該種類型。第三種是"父子關系",企業隸屬于政府,不是獨立的市場主體政府對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擁有決定權。改革開放前中國的政企關系大致屬于這種類型。
我國經過近20年的改革,政企關系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原來的純粹的"父子關系",而是在逐步向包括上述三種類型的混合型政企關系過渡:政府與部分國有企業之間、一些鄉鎮政府與其所轄的鄉鎮企業之間依然保持著"父子關系";政府與民營企業、三資企業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交通警與司機"的關系;一些地方政府與其所辦的企業、部分鄉鎮政府與鄉鎮企業之間則形成了利害相關、生死與共的"手足關系",政府與企業一體,政府企具有了業化傾向。
2. 政府職能部門與企業的關系日趨突出
以前,每當談起政府與企業關系,首先想到的就是政府專業經濟管理部門與國有企業之間的關系。但是經過近二十年的改革,其他所有制企業迅速發展,鄉鎮企業、民營企業、三資企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支柱。政府與企業關系不再局限于專業經濟管理部門于國有企業之間的關系,而政府職能部門與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企業整體之間的關系日益引起關注。這是因為職能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具有特殊性:首先是職能部門與企業的關系涵蓋所有專業領域;其次是職能部門僅僅在某些特定職能上與企業發生關系;第三是職能部門與企業的關系是隨機的,非緊密性的;第四是職能部門視企業為均質的,不論企業性質如何,規模多大,都按同等方式平等對待;第五是職能部門與企業的關系多為由法律調整的法律關系,這種關系很難由行政手段調整。因此,職能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是現階段政企關系中的基本關系,在國有企業改革進展到一定階段后,職能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將是政府與企業關系的全部內涵。
3. 企業與所在地政府之間的關系重要性增強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國有企業與上級主管政府之間的關系逐步理順,而越來越多的與所在地政府之間發生關系,如就業、稅收、企業社會負擔的轉移、企業支援地方建設等關系。同時,大型民營企業、三資企業也面臨如何與所在地政府打交道、建立良好關系的問題。這些企業絕大部分的日常經濟活動都發生在所在地,要受所在地政府約束與管轄。當地政府對企業的態度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否順利進行,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企業對當地政府的支持也會促進當地的社會經濟良性發展。
4. 政企雙方在職責上越位與缺位行為同時并存
政府的越位行為表現在與國有企業政企不分、干涉企業經營、亂收費等方面。其缺位行為表現在國有資產出資者缺位、公共服務提供者缺位、市場競爭監督者缺位等行為。企業的越位行為表現是一些國有企業私自處置企業資產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強迫企業職工購買企業股份等行為。其缺位行為表現有國有企業沒能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功能、企業不能按國家政策規定保障下崗職工權益、不履行保護環境職責產生嚴重污染以及偷稅漏稅等行為。
5. 政企關系的當事主體呈現多元化狀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與企業關系不再僅限于政府與國有企業之間的關系,而是政府與國有企業、鄉鎮企業、民營企業、三資企業之間的關系;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也不只是企業與專業專業經濟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還要處理與政府職能部門的關系,不僅要與主管政府打交道,還要處理好與企業的本部以及各分支機構所在地政府的關系。政企關系主體日益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所呈現出的上述變化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必經的階段。對于我國的各級政府和各類企業來說,這些變化是新生事物,在處理雙方關系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種種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會影響良好政企關系的建立,從而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康運行。
二、政企關系新變化產生的原因
1. 市場經濟體制取代計劃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取代計劃經濟體制對政府與企業關系的變化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
一方面,為適應市場競爭,企業必須成為市場的主體,成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成為能夠獨立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企業法人,從而與在法律上是
行政法人的政府具有平等的主體資格,兩者之間不再存在行政上的隸屬關系。法律上保證的這一平等關系,對政企關系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為建立新型的政企關系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據。 另一方面,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政府職能進行轉變以提高效率,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傳統體制是下中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具有明顯的弊端。其一是政府的經濟職能與其他職能高度集中在一起,缺少必要的獨立性;其二是政府的經濟職能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和取代了市場機能,用經濟計劃和行政命令排斥和取代了市場機制;其三是強調用政府的經濟職能(當然同時也使用其他職能)同時解決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的問題,政府的經濟計劃和宏觀管理直接"侵入"到企業的微觀經營管理內部。這種狀況直接阻礙了中國經濟體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轉換政府職能以越來越成為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迫切要求。因此對政府職能進行了轉變,經過其主要表現是:(1)部分專業經濟管理機構改組為經濟實體或行業協會,不再承擔政府職能。(2)暫時保留的專業經濟管理部門亦將生產經營權大幅度下放給企業,并進行了大規模的機構和人員精簡;(3)政府管理方式發生了初步轉變,如減少指令性計劃和行政命令,強化宏觀調控職能等;(4)積極探索建立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實行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分離的新路。政府職能的轉變,為政企關系的變化消除了一個直接障礙。
2. 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對外開放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引進了外資,也產生了同時產生了幾種新新性質的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外資獨資企業。這些企業與我國各級政府在一開始就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因而為我國原來單一的政府和國有企業之間的關系增添了新的內容,也為政府職能的轉變提供了探索的渠道。
3. 所有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我國20 年的經濟體制改革,是沿著兩條線進行的,一是經濟運行機制的改革,確立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基礎的,國家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調控宏觀經濟穩定運行。二是所有制改革,構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所有制基礎。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到1997年迅速發展到占經濟總量的1/4,涌現出了一些新的公有制實現形式。非國有制經濟的壯大與發展,為政企關系的轉變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的出現,也是國有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出現了紛紜復雜的局面,導致了政企關系新變化的出現。
三、合理的企業與政府關系模式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企業對政企關系的轉變前景十分關心,并紛紛提出了自己所希望的政企關系模式。綜合起來看,合理的企也與政府關系應該具備以下原則:
1. 主體平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是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法人;同樣,政府是公共秩序的維護者,是依法行政的行政主體,是能夠承擔行政行為責任的行政法人。企業法人和行政法人之間不存在行政上的隸屬關系,因而從主體資格上看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組織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2. 法治原則。行政機關和企業是不同的主體,必然有不同的利益關系,調整這種關系的準則職能是法律。行政機關的活動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必然會影響私人利益,因此,行政活動職能在法定范圍內,依照本機關的職責和權限行事,所實行的行政行為必須有充分確鑿的證據并且符合法定程序。當行政權力被任意行使侵害企業權益時,企業有權要其行政機關補救或賠償。企業也必須依法進行經營活動。
3. 權利、義務對等。政府的權利是征收稅賦,義務是為納稅人提公共服務;企業的權利是獲得政府的公共服務,義務是向政府交納稅賦。
4. 平等保護原則。在職能部門面前,不論國有企業還是非國有企業,都是企業法人,因此,任何企業依法經營都要受到平的保護,任何企業違反法律都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5. 高效原則。辦事效率是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和業務能力的表現,是政企關系是否協調的重要標志。政府辦事效率搞可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同時推動企業效率的提高。國際經驗表明,高效、廉潔的政府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起飛與發展的關鍵。因此政府的辦事效率不僅是政府內部問題而且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6. 經濟原則。經濟原則適用三種情況:
(1)政府機構設置應遵循經濟原則。 一般來說,要實現政府的公共管理與服務職能,行政機構過小和公務員太少是不夠的,但機構龐大人員冗腫也是不行的,因為會導致人浮于事、職責不清的問題,形成政府內部自我服務的惡性膨脹。因此,機構設置應考慮經費問題,盡可能的降低納稅人的負擔或把有限的資源更多的應用于科學、教育、衛生等事業上去,造福于民。
(2)政府制定或實行某項法規、條例時,應綜合對比該項實行所產生的社會效果或經濟效益以及帶來的負效益,當社會效果大于負效應時才能實施,反之則不應該實施。
篇7
關鍵詞:現狀 反傾銷案件 非市場經濟國家 品牌意識 反傾銷預警機制 市場經濟體制
1904年加拿大設立反傾銷法,1923年Viner給出傾銷的經濟學解釋后,逐步成為保護國際間的公平競爭的有效措施。隨著經濟全球化態勢的逐步蔓延,世界各國尤其發達國家將反傾銷作為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工具加以利用,以保護本國產業為出發點,日益深入對反傾銷的研究,使本國不受出口國產業的不合理侵犯,有效地、隱蔽地保護國內產業。在我國,反傾銷研究主要是針對美國、英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反傾銷法、反傾銷調查等的研究。
近年來,反傾銷是國際間貿易摩擦的一個熱點問題,國際反傾銷格局的整體變化已經影響世界各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高度重視。在我國,盡管已經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西方很多發達國家仍將我國以“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同時對我國反傾銷采取的歧視性做法,給予的不平等待遇,使得我國與世界各國在貿易問題上的矛盾日漸突出,根據我國入世的最終談判結果推斷,在2015年之前,“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歧視性帽子不會被摘掉,我國在接受反傾銷的調查時仍然受到相應的反傾銷規則的約束。
迄今為止,中國是世界上出口產品所遭受到的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而且國際對華反傾銷案件的數量依然保持著不斷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國際對我國提起的反傾銷從1979年8月歐洲共同市場對我國出口的糖精、鹽類等產品發起首次反傾銷調查算起,截至2009年年底,國外對我國提起反傾銷銷案件總數達1690件,涉及我國出口商品20多個大類中的絕大部分類別,涉案金額也越來越多,如美國14個州的27家家居公司提起的反傾銷案,要求美國政府對我國的木質臥室家居征收高達155%到441%的反傾銷稅,涉案金額高達十二億美元。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實施的反傾銷指控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國已成為國際反傾銷的主要目標,使我國成為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如南非、秘魯、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國也加入到對華反傾銷的行列中,而且這些國家都已成為我國在反傾銷研究中重點防范的對象,我國的對外出口貿易已經面臨著嚴重的反傾銷威脅。
面對當前國際對華反傾銷的嚴峻形勢,我們需要如何應對成為當下最為值得深思的問題。首先,我國的出口產品在質量方面存在不足,企業的產品品牌意識比較弱,在許多方面,如質量認證,技術標準等未與國際接軌。因此,我國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規范與引導國內企業提高品牌意識,提高產品質量,加強與國外相關行業組織、貿易促進機構的聯系,以提高行業的信息服務水平,促進國際間的貿易交流。其次,面對國際對華的反傾銷案,我國企業卻持有不積極應訴的態度,國內企業應訴率只有60%至70%,應訴企業由于應對措施不當,3/4的對華反傾銷案都是中國企業敗訴。我國企業不積極應訴的態度,使得更多的貿易保護勢力更加頻繁地實行對華反傾銷,嚴重損害了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和利益。2009年11月,人民日報刊載題為《應訴反傾銷,愛拼才會贏――廣東順德永建公司打贏歐盟反傾銷官司》的文章,針對歐委會2007年4月對中國熨衣板產品反傾銷案終裁案勝訴做了專題報道。這是我國加入WTO以來,中國企業第一次在歐盟法院打贏反傾銷官司,在我國應訴國際對華反傾銷案件里具有重要的意義,既有效地維護了我國的國際形象和利益,也給了一些西方國家迎頭一擊的深刻教訓。所以,有出口貿易的國內企業需要借鑒學習這次國際對華反傾銷案件成功的經驗,在貿易摩擦中,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利益,對一些將對我國采取反傾銷訴訟的國家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再次,由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增長,對外貿易規模的迅速擴大,引起一些國家想利用反傾銷等手段將我國產品擠出本國市場,以達到遏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目的。為此,我們需要建立有效的反傾銷預警機制,實行多元化戰略,有秩序地開發國際市場,積極采取相關的應對策略,進而轉向其他地域的市場。同時在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下,對出口產品的價格、市場等方面進行充分調研,全面系統地分析對方和本國市場經濟狀況,將反傾銷工作的重點由事后應訴向事前預防的方向上轉變,避免或減少國際對我國采取反傾銷訴訟手段,絲毫不給其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可乘之機。最后,在當前國際整體經濟迅速發展的大形勢下,雖然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但國際上仍有許多國家不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依然在對華反傾銷時,出現以“非市場經濟國家”對待,采用“替代國價格”來計算我國出口產品傾銷幅度的現象,使得對我國的傾銷裁定很容易被判定成立。為此,我國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使得國際社會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將我國從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中除名,使我國企業更加順利地開拓國際市場,早日實現國際化運營,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尹肖妮,惠曉峰.國外對我國反傾銷中的不平等待遇[J].商業研究,2002
[2]華律網.中國傾銷與反傾銷的經濟現狀分析及其對策》.2012年06月
篇8
關鍵詞:斯密定理;技術創新;經濟增長;市場化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1978年~2014年年均9.72%的高速增長,令世人驚嘆。而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下行壓力與日俱增;同時能源供給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也顯露無遺。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粗放的要素驅動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故十會議適時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再度將“創新發展”列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這標志著“創新”對未來中國經濟健康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谏鲜霰尘?,本文將從“斯密定理”出發,對未來如何有效地將創新發展付諸實踐進行嘗試性的探討。
一、 “斯密定理”與經濟增長
如何維持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是備受世界各國關注的重要問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就有對經濟增長的源泉以及如何實現經濟增長的討論。其中提到:“分工起因于交換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總要受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換言之要受市場廣狹的限制”,言簡意賅卻內涵深刻。而后的學者從中提煉并概括出了被譽為“斯密定理”的命題--經濟增長取決于市場規模的擴大,其邏輯是:市場規模的擴大會促進分工和專業化程度的加強,進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并推動經濟增長(如圖1所示)。
具體而言,由于不同勞動者在進行同一種產品的生產活動時面臨的成本以及擁有的技術水平有所差異,故勞動生產率也不盡相等。根據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于是個人、企業乃至國家都會秉承理性的原則,集中生產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并通過市場交易獲得他們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樣人們得到的商品總量會大于他們同時生產這些商品時的總量。隨著人數的增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人們之間潛在的通過貿易獲得的收益就會隨之增加,進而“誘致”出分工和專業化。進一步地,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分工和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加強會導致競爭愈加激烈,這使得人們必須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來達到降低成本適應市場競爭的目的,這也催生了“技術進步”這一分工和專業化的衍生品。而在整個過程中,勞動生產率也會隨之不斷提高,由此推動了經濟增長。
二、 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分析
1. 技術創新主體的行為動力淺析。增長經濟學理論中,經濟增長的動因一般會被歸結為各生產要素和所謂的“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中國改革開放至今,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尚不足40%,c發達國家相去甚遠。所以能否提高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使其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有效因素,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所在。
技術創新活動的三大主體為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它們各司其職,而且對于創新行為的動力機制也有所不同。具體分析如下:
政府是國家權力的集中體現,是全社會的管理者和組織者。為了對內滿足廣大公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對外適應國際軍事貿易競爭的大環境,抵御侵略,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增強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發展計劃以便快速增強國家實力,這也成為了政府追求技術創新的動力來源。不同的經濟體制與不同的客觀現實需要,決定了政府實施技術創新方式的不同。在涉及到國家重大項目及課題時,政府會選擇直接投資,用以組織、管理和協調創新活動,實施政府制定的科技發展計劃;而在其他情況下,政府會通過政策引導等形式對技術創新進行間接干預和支持。
研究機構是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發明、開發設計的組織,是技術創新活動中知識創新的主要承擔者。不同種類的研究機構追求技術創新的動力也會有所不同。對于非盈利性的研究機構來說,一切開支都由政府以撥款或捐款形式支付,因此它們的創新動力來自對學術聲望的追求,它們所從事的研究與創新多數是出于學術前沿的尖端領域,往往作為政府或公共行為的一部分;而對于盈利性的研究機構來說,商業性的特征決定了其提供的產品是為追求經濟效益,這也構成了其技術創新的動力來源,其行為規范便是市場規律。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進而為社會提供物質產品的經濟組織,是社會財富的直接生產者、生產技術的直接應用者,同時也是新技術的主要吸收者。企業之所以需要使用新技術,是為了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對利潤的追求。無論企業采取什么方式改進其技術,都是為了通過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與增加產品銷售量來追求利潤最大化。故產品市場上的競爭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直接動因。
2. 中國不同經濟體制下技術創新機制與動力比較分析。自建國以來,中國的經濟體制經歷了由計劃向市場的轉變過程。特別是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得市場已基本替代計劃成為中國經濟資源配置的主要機制,而價格也已經取代數量成為引導資源配置的主要信號。從技術創新的視角來看,這些深刻變化具有其歷史必然性。
(1)計劃經濟體制下創新主體的動力。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任何組織機構均有對應的上級主管部門,該部門又附屬于政府的某個機構。所有此類機構都不能越權,否則便屬于違反行政紀律。這樣,創新機構的設立必須得到計劃機構的批準,創新項目的立項必須有計劃部門批準,創新成果的轉讓是計劃決定,創新活動所需的資源配置也要按計劃進行。如此看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創新體制也成為了計劃體制,創新的動力也便是政府具有的動力,政府的計劃如"指揮棒"般左右著社會的一切,這也無形中限制了技術創新的傳播渠道和技術擴散的范圍。此外,通過各種政策和投入來提高現有生產技術的水平進而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過程實施起來較為漫長,久而久之,政府在技術創新的動力上難免會打折。
計劃經濟體制下研究機構的活動也附屬于計劃,無論該機構是中央直屬、部門所屬或地方所屬,都必須直接聽從其主管單位計劃部門的指揮。任何科研計劃所必需的人才、設備和資金都要通過逐層申報最后到中央計劃部門的批準認可,這會大大增加創新過程所需的時間和成本。此外,研究機構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其經費來源也按照計劃方式配置。不管是否擁有研究項目或課題,研究機構都可以依靠這些經費生存,而且也不會憑借研究成果獲得額外收入。因此研究機構缺乏為追求學術地位和經濟效益而產生的技術創新的動力。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同樣不是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它僅僅是政府經濟主管部門的“附屬工廠”,其職責不過是完成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其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和生產出來的產品則完全由上級部門通過計劃調撥,企業在計劃體制下只有生產活動沒有經營活動。企業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企業的任何行為都按照政府的意志行事,不能超越或違反政府的計劃。如此一來,企業便失去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同樣也缺少了創新的動力。
(2)市場經濟體制下創新主體的動力。與計劃經濟體制相對應的是市場經濟體制。由于市場經濟有其特定的運作規律,因此處于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各種社會機構也會選擇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行為方式來進行技術創新活動。
市場經濟下的政府依然承擔著維護國家和民族尊嚴的職責,國際上的政治、經濟、軍事競爭所帶來的壓力依舊存在,這些壓力同樣是政府技術創新的動力來源的一部分,這不以國內經濟體制的改變為轉移。與計劃體制不同的是,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職能不是直接參加或干預國家范圍內所有的經濟活動,而是對外維護本國民族利益的同時,對內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政策和法律法規來為社會經濟正常運行和平等競爭營造穩定良好的外部環境,并在市場失靈的環節給予政策性彌補。此外政府還通過向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加速投資來刺激技術研發,鼓勵全社會開展技術創新。
研究機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是完全獨立的利益主體,其產品就是創新成果,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就是它的創新成果能否被社會所承認,能否被使用者購買。研究機構對效益的追求引發的直接結果便是不斷地為社會提供社會所需要的科研成果。此外,為了爭取來自政府和企業的委托研究和研究開發費用,研究機構還必須在學術界和產業界樹立起較高的學術地位和聲望,客觀上也要求科研機構必須不斷地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傊?,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研究機構追求學術聲望和追求經濟利益可以較好地統一。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也成為了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企業的唯一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其行為也完全按照市場導向來進行。為了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取利潤,企業會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并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加產品種類,提高產品質量。此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具有自主決策權,在企業家的領導下,企業可以根據市場情況以及項目本身的盈利性來自己決定是否立項而不必再經過政府的逐層審批,同時企業家可以通過多方面的融資渠道以及交流合作來解決資金和人才問題。這樣技術創新活動的效率與創新資源的配置效率均會得以提高。
(3)不同經濟體制下的技術創新活動對比分析。對比兩種經濟體制下的技術創新活動,可以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市場經濟體制在技術創新活動的優勢是明顯的,其引導技術創新活動過程中起到的積極作用也遠大于計劃經濟體制。因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技術創新活動最活躍的主體是政府,計劃是政府控制的,技術創新動力也就是政府所具有的動力。然而計劃者所制定的任何計劃都會因為無視其他創新主體的個性而具有局限性,他們不可能在任何領域都能夠及時甄別各種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程度,也做不到在各行各業都能夠捕捉到潛在的盈利契機并啟動有重大意義的研發活動,這樣勢必導致技術創新活動的僵化和大量科研成果的閑置。所以,中國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轉型也成為必然。
三、 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快市場化進程
1. 創新發展與市場化――對“斯密定理”的擴展。技術創新活動的后續是技術創新的擴散,而后者甚至比前者更為重要。經濟發展不僅取決于技術創新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技術創新的擴散,使新技g能夠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每個角落,從而對經濟的增長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技術創新活動及其擴散的完成關鍵在于所處的體制環境:積極合適的環境,可以加速技術創新的擴散;反之則會減慢甚至阻礙技術創新的擴散。結合前文對不同體制下創新活動的比較,可以認為:技術創新決定了經濟的增長,而體制環境則左右著技術創新活動和技術創新的擴散程度。
進一步,如前文所說,技術進步是分工和專業化程度加強過程中的衍生物,于是可以判斷:大多新技術都是在伴隨著分工和專業化程度的加強而產生的,而大多創新活動也是在這一環節完成的。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產品的商業價值,因此必須通過產品的交易才能完成。同時產品的交易能否成功也內在決定著新技術的交易能否成功,即技術創新的擴散能否順利進行。而這一切的實現都要基于市場環境這一重要前提。只有市場規模足夠大,對于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需求才會更多,進而人們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才更有機會實現。與此同時,技術創新的擴散也得以繼續,并促進經濟的不斷增長;而經濟增長也會“反哺”市場,吸納更多的新增就業人口,進而繼續擴大市場規模,于是會形成一個良性的有機循環。然而計劃體制下,其結果便是因技術創新及其擴散過程未能順利進行而減緩了經濟的增長速度。至此可以對“斯密定理”進行拓展,其邏輯如圖2所示。
2. 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快市場化進程。拓展后的“斯密定理”對中國接下來的經濟發展方向是具有啟發意義的。
今天,中國已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計劃體制的很多東西依舊有所遺留。這集中表現在政府對國民經濟干預過多,不僅會引發出的“尋租”、權錢交易等行為帶來的腐敗,同時也會導致資源不是按照效率原則而是按照腐敗指數進行配置造成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更會打消企業對創新的積極性。因此在經濟增長中不能單純強調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而是要重視技術創新背后最為關鍵的因素--市場環境,即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快市場化進程,這里面包涵量與質兩個維度。從量上來說,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會使得閑置的資源數量不斷減少,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曾經沒有市場化的領域如土地等都會進入市場,其結果必然是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從質上來說,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會進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這意味著計劃體制下遺留的問題逐步得以解決,技術創新活動越來越依靠市場導向而非政府部門的意志。因此,應當首先為技術創新營造一個穩定公平的外部環境,從制度層面上給予技術創新以正向的激勵,進而確保技術創新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并提高技術創新的成功率。這就要求必須把首要任務定為繼續加快市場化進程,不斷擴大市場的規模,持續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地位,并充分發揮市場對于技術創新的積極引導作用;改革的重點也必須轉向對于政府的改革,要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使政府由干預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要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最活躍的主體地位,政府要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法規來為企業提供有利于技術創新的環境,主要是鼓勵公平競爭、風險投資、合作開發和高技術產品出口,并為技術創新開展廣泛的教育培訓工作。此外,在遇到單靠市場的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如市場失靈、壟斷時,政府要介入并有效解決。只有這樣,創新發展戰略才能夠得以順利開展,中國經濟才能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中國也終將會步入創新型國家的世界先進行列。
參考文獻:
[1]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2] 張宇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斯密―奧爾森定理[J].中國與世界觀察,2008,(12):59-63.
[3] 蔡躍洲,張鈞南.信息通信技術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替代效應與滲透效應――基于喬根森增長核算框架的測算與分析[J].經濟研究,2015,(12):100-114.
[4] 齊建國.技術創新――國家系統的改革與重組[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5] 傅家驥,等.技術創新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6] 劉偉.實現經濟發展戰略目標關鍵在于轉變發展方式[J].經濟研究,2010,(12):14-16.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雙創’研究”(項目號:2015YZD03)。
篇9
關鍵詞:機遇 挑戰 中國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08-0021-01
一、前言
歷史告訴我們,封閉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下,中國必須要加入世貿組織,迅速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中去,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科技、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吸收和借鑒世界一切文明。但是,在入世的同時,我們也要認清趨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促進中國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入世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
1.1 經濟全球化發展將有助于不斷完善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
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入世之后,國際化的準則將幫助中國更加全面、系統地認識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弊端,為今后國內經濟體制的變革提供借鑒和思考。同樣,中國只有不斷完善健全本國經濟體制,才能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才能幫助中國更加公平、公正地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行列中去。
1.2 經濟全球化發展有助于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就引領中國不斷地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歷程匯中,中國作為引進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將受益于國際資本流動所帶來的技術外溢。同時,各種外來競爭壓力的加劇也迫使中國不得不去轉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逐漸使產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轉變。
1.3 經濟全球化發展將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場空間
經濟全球化發展要求各國盡可能的降低貿易壁壘,相互開放本國市場,允許生產要素在國際范圍內自由配置和流動。在這種環境下,國內企業發展將面臨國內外兩方面資源,多個市場,為國內有實力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中國企業可以充分發揮本土優勢,聘用更優秀的高端人才,借鑒更高端的科學技術,尋找更加廉價地經營空間,建立屬于自己的產、研、銷發展網絡,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占有度。
1.4 經濟全球化發展將助于中國直接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歷程中,西方國家一直以來利用自己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推行霸權經濟和強權政治,維護著國際間不合理的經濟舊秩序。但是,隨著中國世貿組織的加入,尤其是這些年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經濟對世界貿易發展的影響度也是不斷增強,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我國在世界經濟事務中言語權,為建立國際經濟貿易新秩序,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權益奠定了基礎。同時,在加入WTO之后,中國將有權利參與到國際經濟規則的修改與制定,此時對世紀經濟全球化方向進程的影響將不可同日而語,從而更加有利于推進世界經濟秩序向著更加合理有序的方向發展,更加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
2.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
2.1 國內企業競爭實力與國際企業尚存在較大的差距
世界經濟一體化要求各國之間要降低貿易壁壘,倡導各國貿易自由化發展。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國內一些原本受到高度保護的產業及新興產業很有可能將遭受到重創,甚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趨于滅亡。此外,隨著各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加快,世界資本平均利潤將趨向一致,這就是說,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將完全失去價格優勢。同時,受制于資源成本、環境污染的約束,國內企業生產成本必將大幅提高,將進一步削弱其再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2.2 增加經濟運行風險,削弱政府對經濟的調控力度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會使資本主義市場中固有的矛盾和消極因素迅速波及到全球的金融市場,帶來全球性經濟危機,08年美國市場崩盤帶來的全球性的危機災難就驗證了這個問題。同時,隨著我國我國對外貿易和投資數量的快速增長,貿易摩擦和金融風險也急劇增多,這樣也會影響到國內市場正常的經濟秩序。另外,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一些非經濟因素,諸如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等,都會強加給他國。無形中增加了本國經濟運行的風險,削弱了本國對經濟調控的能力。
2.3 國內收入分配差距將會加大,貧富差距日趨明顯
從全球范圍來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完善,這種貧富差距不平衡的現象就會波及到成員國內。比如:在跨國公司就業人數增加的同時,相當數量的企業因無法生存下去而倒閉,下崗員工在無有效再培訓、冉就業的情況下,失業問題將更為突出。
2.4 政府對經濟規制的制定有待加強,要求將更加規范
世貿組織地加入,要求各國政府在職能規范、放松管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說,雖然說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可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開展跨國經營,提供穩定的多過最惠國待遇保障。但能否抓住這一機遇迎接外部激烈的競爭,政府經濟規制、交易成本的高低是重要因素,在競爭激烈的情況甚至是關鍵因素。政府規制成本與效率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方面,美國“新經濟”與政府放松管制、改進服務有很大關系。
三、結論
總之,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一定要要認清趨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促進中國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東升.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外資政策的變化與韓國企業的對華投資[J]. 商場現代化.2010(18).
[2] 張紀鳳,黃萍. 挑戰與機遇并存——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經濟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02).
[3] 劉信一. “以人為本”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核心——經濟學專家關于當前中國經濟社會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觀點綜述[J].思想戰線.2011(01).
篇10
關鍵詞:市場經濟;自由主義;行政管理導向
中圖分類號:F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0-000-01
美、德、日市場經濟體制是迄今世界各國中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模式,它們各有特點,各具風格。1991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場經濟的三種主要模式:美國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德國和北歐一些國家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法國、日本的行政管理導向型市場經濟模式。
一、美國市場經濟模式
美國模式,即“企業自主型”市場經濟模式,又稱“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它十分強調保障企業作為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權利,政府只較少直接觸碰企業,而是指向市場。其體制與運行特征主要有:
(1)企業享有比較充分的自。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是自由企業制度。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獨立主體,擁有比較完整、充分的權利,生產什么、生產多少和怎樣生產等微觀決策通常都是由企業自行決定。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重點是企業的自由。當然,企業的這種“自主性”是建立在較完備的法律基礎上的。因此,企業經營中一般都很重視法律方面的工作,較小的公司聘有專職律師,較大的公司一般都設立法律部。
(2)市場是經濟運行的中心環節,政府宏觀調控活動集中在市場上。美國政府比較強調市場的合理性,注重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美國通過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立法,以法律手段盡力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另外,由于市場調節的有效與否取決于市場提供給企業的信號是否真實,美國政府把盡可能地使市場信號真實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職責,目標主要是反周期和反通貨膨脹。
(3)政府宏觀調控手段偏重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美國政府對經濟運行的介入和干預也是依法進行的,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依據對市場總需求的分析,采用或松或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金融政策。其直接目的是為了擴大或壓縮市場上的有效需求,通過市場上供求總態勢的變動,引導企業對市場作出反應的形式進行決策調整。美國政府宏觀調控手段不那么強調具體功能以及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
(4)體制關系的透明度較高。美國模式中政府、市場和企業的相互關系以及各自地位,一般都有明確的法律作出規定。尤其是政府的行為,都要以立法為依據。政府的宏觀干預和調節,也必須落實到法律上,通過立法來貫徹執行,具有較高的公開性。
二、德國市場經濟模式
德國模式,即所謂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德國認為它實行的是宏觀控制的社會市場經濟,既反對經濟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對把經濟統緊管死,而是將個人自由創造和社會進步的原則結合起來,通過國家的有限干預實現“社會公正”。其體制與經濟運行特征主要有:
(1)政府的首要職責是保證自由競爭,限制壟斷。市場競爭是推進經濟發展的最強大動力,也是社會最主要的支柱。壟斷和“不道德競爭”是市場機制有效性的最大威脅。政府干預的首要目標,就是建立和維護合理的市場競爭秩序,消除有礙市場機制發生作用的因素。在市場自由的基礎上,企業也是自由的;企業的自主性,又是市場機制有效作用的必要條件。
(2)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是實現穩定與均衡。市場機制的有效性取決于經濟環境的有序和經濟運行的穩定,其中主要是指價格穩定、貨幣穩定、增長穩定以及收入穩定。為此,宏觀調控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制度政策、穩定政策和社會政策。制度政策即保證充分、有效的市場競爭政策;穩定政策包括物價、貨幣、就業和經濟增長的穩定,具體手段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和結構政策等;社會政策包括收入再分配、社會保障等。
(3)有比較發達的社會保障制度。德國市場經濟力爭經濟高效率又兼顧社會公平。為維護社會公平,德國通過立法推行監督、影響之下的雇主與職工“共向決定”制度。有關工人就業和收入的一系列具體問題,工人都有參與決定的權力。另外,德國進一步擴展社會保障制度。通過政府(財政的轉移支付)、企業和職工(認保繳費)的“三方付費”制度,建立起了比較完備、具有較高水平的醫療、失業、退休和事故等各種各樣的保險,以及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制度。
(4)體制關系的透明度很高。在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中,法律保障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各種立法建立和維護有序的、合理的和公平的競爭秩序。體制關系中透明度很高。
三、日本市場經濟模式
日本模式,即所謂政府指導型,又稱“社團市場經濟”。日本非常強調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調控市場,也直接引導企業,并且將重點放在后者之上。日本市場經濟體制與運行的特點有:
(1)比較突出地強調政企合作。日本“政府指導型”市場經濟,并不是指企業的自主發展必須充分考慮來自政府的各種信號,而主要是尋求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調一致。在這種體制關系中,十分強調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參與決策,爾后分別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上具體實施。企業仍然是獨立的微觀經濟主體,但受到政府有關經濟計劃的明顯約束,從這個意義上講,其自主程度相對較低。
(2)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把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起來。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發揮市場調節的同時,重視政府宏觀調控對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日本的政企關系建立于市場與企業關系的基礎之上,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不是取代市場調節,而是設法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彌補市場調節之不足。
(3)有一套官民結合的嚴密而有效的經濟管理的組織體系。日本的“政府主導型”還表現在它的經濟組織制度上。從政府機構到半官方的經濟審議會,再到民間的行業團體和企業問內部的橫向聯系,是一個政府主導、民問經濟界充分參與的多層次官民一體型體系。官與民相互聯系,互通意見,有機結合。這樣既便于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切合實際,平衡各方利益,又有利于經濟政策得到企業和公眾的響應和自覺執行。
- 上一篇:簡述電子合同的特征
- 下一篇:計算機畢業的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