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的基礎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7: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理財規劃的基礎,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理財規劃的基礎

篇1

關鍵詞:儲蓄存款;新儲蓄率;家庭理財

21世紀以來,無論是整個社會還是家庭個體,財富均處于快速增長的階段,家庭在財富管理方面的觀念也日益成熟,投資目標逐漸多樣化,并且開始實現分散化投資。但類似國債、現金、儲蓄存款、購買房地產等傳統化的投資,依然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其中,儲蓄存款是我國最古老的金融產品,也是目前我國大多數家庭的首要選擇。家庭理財中選擇儲蓄存款的主要原因是:安全性高,流動率大,且操作簡單,類型比較多。在我國這種基本國情之下,儲蓄存款占總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非常大。在本文之中,將要通過對儲蓄率的分析,驗證家庭儲蓄是否跟宏觀經濟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以及在經濟不斷發展歷程中,我國保守的理財觀念是否有改觀,進而對現在理財結構進行評價,給出最終的儲蓄存款合理配置的建議。

一、新儲蓄率計算方式

為了精確儲蓄率,采用公式:儲蓄率=(家庭人民幣儲蓄存款增加值/可支配收入),其中可支配收入=(農村人數*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鎮人數*城鎮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

二、基于新儲蓄率的分析

1、新儲蓄率與宏觀經濟關系

分析計算出的新儲蓄率,本文發現在2005年以前,儲蓄率隨著GDP增長率的增長而不斷增長。經濟快速發展的初期,家庭由原先的收入只能夠支付日常消費到開始不斷地積累財富。隨著財富的增加,家庭快開始有了理財的觀念。而首選的理財方式便是儲蓄存款,所以在此期間儲蓄率不斷的上升。而且儲蓄率的增長幅度大于GDP的增長幅度,說明此時家庭的邊際儲蓄率是上升的。

而在2005年以后,儲蓄率和GDP的增長率呈現一種負相關的關系。2006年和2007是經濟超高速發展的兩年,GDP增長率達到了12%以上。由于實體經濟的帶動,股票市場出現史無前例的大牛市,也因此使很多人將錢投入股票市場,帶來的效應便是儲蓄率的下降。在2007年牛市最火爆的時候,儲蓄率由2006年的21.78%下降為9.78%,到達了歷史的最低水平。而股票市場遵循“盛極必衰”的規則,隨著2008年熊市的到來,人們在經受了股市大幅度跳水以后,對風險進入極端的恐懼時期。很多家庭在此開始選擇將閑置資金存入銀行,此時安全對于投資家庭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2008年儲蓄率到達了歷史的最高點34.86%。而時至今日,家庭理財的儲蓄率的大致趨勢是下降的,其中也不乏小波動。因為隨著經濟的增長,金融產品的創新模式增多,家庭投資者從之前的風險恐懼中慢慢走出來,開始更加合理的調整自己的理財結構,既不會將全部的資產投資于股票這種風險資產,也不會因噎廢食而全部投資為儲蓄存款。

綜合來看,儲蓄率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存在一個“拐點”。在拐點之前,家庭收入大部分用于日常消費衣食住行,所以很少有閑置資金進行儲蓄,這個階段隨著經濟的增長財富的累積,儲蓄率不斷上升。在拐點之后,也就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家庭財富積累到一定階段,金融產品品種多樣化,家庭理財觀念開始日漸成熟,儲蓄率逐漸降低,通過分散化投資規避風險和享受收益。

2、儲蓄觀念的轉變分析

此期間觀念轉變經歷了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財富慢慢積累、理財觀念漸漸形成的階段,此時已投資于儲蓄存款為主,占到了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上。而在第2個階段,一般家庭會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財觀念。從計算得到的儲蓄率來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家庭可支配收入中開始有30%左右的份額用于新增儲蓄。用于新增儲蓄存款的可支配收入隨著危機的過去慢慢下降,說明很多家庭經過風險以后形成了比較健康合理的理財觀念。到14年的時候,新增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達到了除2007年以外的最低點,說明與2007年家庭瘋狂投資股票市場減少新增儲蓄相比較,2014年的家庭更傾向于分散投資,較少的一部分繼續用來儲蓄投資,其余分散于別的理財方式。

眾多分析表明我國儲蓄率依舊過高,但是在本文新的儲蓄率衡量手法下,我國的家庭理財的觀念無疑已經發生了轉變,且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家庭觀念更為成熟。

三、評價和建議

在本文提出的新儲蓄率的計算手法可能一定的問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反映了儲蓄存款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反映了我國在積極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儲蓄觀念有潛移默化的發生轉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利率化的不斷推進,金融產品的創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每個家庭不管窮富,都得有自己的理財規劃。長久以來,我國都是作為一個高儲蓄率、保守型消費的形象出現,其主要原因有文化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對各種理財產品的認知不足。以后的家庭理財規劃中,居民可進一步減少儲蓄存款的比例,通過媒介或是專門的課程了解理財知識,形成完整而又健康的理財觀念,給自己的理財目標設定合理的結構,以妥善打理財富,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

篇2

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的誕生,徹底打破了困擾我國金融行業多年的分業發展、培養專才的弊端,也奠定了中國頂級金融人才走出國門,開展實務對外交流的中方基礎,而構建已久的外方基礎早已對此“垂涎欲滴”多年。相信在接下來的不斷碰撞中,精彩的火花將此起彼伏

應美國特拉華州(state ofDelaware)州政府經濟和貿易發展署邀請,國內首批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ChFP)擬于11月組團出訪美國。在11天的考察過程中,團員將受邀走訪美聯儲、美國財政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銀行家協會等知名金融管理及服務機構,這是2010年首批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誕生以來,首次開展的頂級跨國交流活動,同時也是國內理財師應美國州政府之邀組團出訪,開展的最高規格的專業學術交流。

源自中國經濟蓬勃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國際地位及影響力日漸提高,美國金融機構早就希望與國內金融機構、頂級金融人才深入合作、密切交流。長久以來,中國金融業界的分業經營(美國是混業經營),中國金融領域只存在專才,而幾乎沒有通才,極大削弱了對話基礎,阻隔了美國頂尖金融人才與國內的業務交流與往來。隨著2010年5月底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的誕生,讓精通金融領域全業態的中國頂級金融人才問世,奠定了中美兩國金融領域直接交流對話的中方基礎。

“6月我們便得知這一消息,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與協商,現在終于可以向中國同行發出對話邀請了。”美國東部州政府聯合貿易發展署及特拉華州經濟和貿易發展署的駐華代表介紹道。他同時表示,希望在實現中美金融頂級人才直接對話交流的同時,也能夠吸引到中國的相關投資來美國落地。

規格之高具有開創意義

本次考察團將由前央行征信中心主任戴根有帶隊,考察團成員均為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ChFP)認證證書的獲得者,分布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為深入了解美國金融理財行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以及當今美國各類金融產品的特點等細節知識,考察團還將接受紐約瑞達理財事務所組織的系統培訓,并將應邀出席哈佛大學金融理財論壇,并與美國部分知名金融各機構高管進行深入交流。

據目前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的唯一指定試點認證培訓機構――東方華爾一位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高級理財規劃師的首訪團,本次出訪將為中美理財規劃師從業人員搭建高端交流平臺,具有重大的開創意義,不但讓國內頂級金融人才深入了解美國金融機構的運作理念、模式,了解美國金融立法背景及影響,同時也將讓美國金融專家了解中國金融全行業的發展現狀,將為彼此間深入合作奠定基礎。

篇3

國內理財“專家”素質參差不齊,制約了理財市場的發展

隨著經濟市場越來越成熟,分工越來越細,“生財有道”就需要靠專業化的指導與幫助。但國內理財市場上,現有的“理財專家”素質參差不齊,難以適應消費者的需要。首先,現有的多數“理財專家”都是企業自封的,執行的是企業標準;其次,自金融風暴以來,多元化的投資理念盛行,市民對財務投資安排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現有的“理財專家”都是精通于某一專業領域,如證券分析師、保險人等,很難為客戶提供公正、全面的服務,遠遠達不到做“財務醫生”的要求――為客戶在其可接受的風險范圍內進行有效、合理的規劃,量身定做資金管理方案。

其中理財規劃專業人才的缺乏與其素質的參差不齊表現得最為明顯。理財規劃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一定的程序為個人制訂出切合實際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投資組合方案,以實現個人資產保值與增值的行為。而理財規劃師是提供這一服務的職業。

受家庭、性格、教育和工作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個人理財主體的情況可謂千差萬別,需求更是紛繁復雜,加之當今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理財規劃幾無定式可言。因而任何一次理財規劃的完成,都要經歷分析新情況、設定新目標、擬定新方案的基本步驟,實質上是一次完整的創新過程。這也意味著對理財規劃師的高要求,不僅需要了解全面的金融知識,而且需要對中國的文化等也要有所掌握,這樣才能根據中國的現實情況為不同的客戶制訂理財規劃方案。

目前,在中國這樣一個蘊含巨大財富的龐大市場,卻缺乏屬于自己的財務策劃師。我國專業的理財規劃師缺口超過20萬。如今活躍在中國理財市場,為中國人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是一批國際上的資深理財專家,有些是藍眼睛白皮膚,其中有些是黃皮膚黑眼睛,但卻操著生硬的普通話,無法流暢自如地與國人溝通。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本土化的,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理財規劃師勢在必行。

我國特有的理財市場環境迫切需要本土化的理財規劃師

我國的理財市場具有很多特性,比如客戶的需求、預期和投資組合在中國的各個地區幾乎是天壤之別。理財經理人需要為特定的市場群體量身定制具有針對性的戰略才能取勝。一名專業的理財師能夠“讓錢生錢”,即針對個人或機構在事業發展的不同時期,依據其收入、支出狀況的變化,根據投資者不同的投資偏好、資金大小及個人意愿,制定儲蓄計劃、保險計劃、投資計劃、稅金對策等理財方案。

我國理財規劃與國外理財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市場環境不同。

二是金融環境不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較國內發達,可供投資者選擇的金融產品豐富,金融服務水平較國內高。

三是法律環境不同。西方發達國家在稅法、遺產法等方面的規定,較國內嚴格得多。如在實行聯邦制的美國,稅法規定十分繁瑣,一旦納稅人的申報不符合規定,將受到嚴懲;而在中國,稅法規定相對簡單。

四是信用環境不同。在西方發達國家,建有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而在國內,個人信用體系十分欠缺,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國內理財市場的發展。

五是理財需求的側重點不同。國外的個人理財需求更偏重于稅務籌劃、遺產規劃、員工福利和退休計劃等方面;而國內的個人理財需求可能更偏重于保險規劃和投資規劃等方面。

六是個人價值觀不同。比如許多中國人忌諱談遺產規劃;再如中國人與美國人消費觀念不同,中國人喜好“先儲蓄,后消費”,而美國人更偏愛“超前消費”。

因此,理財規劃師首先要十分熟悉中國的市場環境與文化環境,立足于中國特殊的國情進行服務。但與這種本土化需求相對的是理財培訓與認證市場中,各種“洋證書”的領跑。在國內,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認證培訓。

一是在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第五批53項職業標準中,理財規劃師作為一種新認定職業列在其中。國家每年組織考試,分為三級(助理)和二級考試(中級),頒發國家理財規劃師認證資格。

二是“CFP――國際金融理財師”。CFP是國際上權威的金融理財職業資格。中國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在中國實施金融理財師(AFP)和國際金融理財師(CFP)兩級認證制度,業已成為國際金融理財師的成員。

三是美國、香港注冊財務策劃師為目前國內市場上發展規模最大的、受國際認可的“理財專家”資格。目前,香港注冊財務策劃師選舉首設中國賽區,財務策劃師在內地發展較快。

在這些理財規劃認證中CFP、CWM、RFP等理財規劃師“洋認證”炒得不亦樂乎。-但是這些在國外非常成熟的培訓體系、理財服務體系未必能適合中國的國情。有針對性培養出中國本土化專業理財規劃人員,才是中國理財培訓工作的關鍵。

如何培養本土化的理財規劃師

首先,要確立我國自己的系統的理財規劃師認證系統。

目前我國已初步實現了這一認證系統。2003年1月,國家勞動部門公布的第五批53項職業標準中,理財規劃師作為一種新認定職業赫然列在其中。2004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標準》;2005年4月開始全國統一試點考試和職業資格認證。這一認證體系的確立使我國有了自己的認證系統,建立在國外法制經濟環境的“洋證書”基礎之上,其起點便在于建立本土化的理財規劃師。可以說,在本土化這一點上,這一認證相對走在了前列。

由于各國在稅收制度、投融資制度、動產及不動產融資制度和婚姻繼承制度上存在較大差異,并且不同國家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和對后代生活的關注方式不同,其對于居民的長期財富的管理和規劃也就大相徑庭。因此,理財規劃師行業必須立足于本土化。我們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國家或地區已有的模式和內容,更不能將別國的專業知識和操作規程直接拿來使用。在參考國際通行做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從中國現實出發,辦好中國人自己的事情。

其次,要掌握本土化的金融工具選擇哲學。

在國際通行的理財規劃方法中,對于證券投資規劃來說,股票、債券及其衍生工具是最佳增值理財工具。這個

“主流觀點”并不符合中國現狀,盡管中國正在不遺余力地鼓勵資本市場發展,但金融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中國資本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一直居于高位,關聯交易、業績失真、虛假陳述、欺詐發行乃至市場操縱等等屢見不鮮,價值投資和風險規避與中國資本市場幾乎無緣。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是,股票、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經典直接融資工具和以它們為投資對象的基金產品,往往給投資者造成不小的損失。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照抄照搬國外的理財規劃理念和方法是行不通的。對現實的路徑依賴決定了我國金融系統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屬于中介主導型,金融中介提供的間接融資工具才是符合本土情況的首選。根據這一判斷,由商業銀行提供的結構性存款、人民幣理財產品、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基金公司提供的指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保本基金,信托公司提供的非直接融資信托或保險公司提供的投資性產品等等應當是本土理財規劃師應當重點考慮的投資規劃工具。因此,理財規劃本土化的第一個要點是;優先選擇間接融資工具,兼顧直接融資工具。

第三,在中國現行金融環境中進行創新。

中國當前仍堅持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立法,金融產品創新更易落入法律空白區域。顯然,理財規劃在中國將面臨一種很高的潛在法律風險,一旦出現高風險的新型理財工具,即使導致個人遭受損失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法律補償。而如果在理財規劃過程中不能對此類風險進行良好的控制,一旦給客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理財規劃就意味著失敗。

隨著理財需求的日益提升,專門為理財而設計的創新產品必然也會花樣翻新,其中蘊含的法律風險也將悄然增加。換言之,理財規劃在中國應對金融創新產品持慎重態度,必須進行深入的法律風險控制。國內曾多次出現非法集資大案,很多個人在高收益的誘使下紛紛進行巨額投資,盡管很多人血本無歸,但總是不斷有人上當。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集資手法不斷翻新,在形式上越來越合法,非專業投資人無從判斷其實質法律風險。如某機構為融資專設了一家擔保機構,該擔保機構專職提供融資擔保,一度將其資產抵押違規擔保數十次,但普通投資人難以洞悉其奸,仍是蜂擁而上,其結果可想而知。因此,理財規劃本土化的第二個要點是;謹慎參與金融創新,嚴格控制法律風險。這顯然又與英美法系國家的情況大相徑庭。

第四,結合中國文化特點進行風險與需求分析。

風險偏好分析是進行金融投資規劃的重要基石,然而國人的風險偏好卻給這一經典金融分析方法出了一道難題:一方面,國人表現出高度的風險厭惡特性,因而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資產配置難以優化;另一方面卻又表現出高度的風險喜好,這從高參賭率、高投機性等現象中可見一斑。國人這種矛盾的風險性格使很多成熟分析方法與范式無所適從,這無疑是理財規劃將要面臨的一個基礎性難題。而在技術層面上,理財規劃以不確定性為基礎,以風險管理為出發點,強調組合、期限和期望,這又與國人常見的定勢思維和線性思維存在沖突。如果理財規劃師像經濟學家一樣假定客戶是“理性的”,后果很可能會是災難性的。無論如何,基于理性和市場分析方法無法直接套用,中國的理財規劃師還須在理財規劃的發展過程中探索屬于本土的分析方法。

第五,不斷提高理財規劃師自身素質。

橫跨整個生命周期的個人理財在不同時間段對理財工具的需求各不相同,從現金流管理到保險規劃,從投資規劃到稅收籌劃,從退休規劃到不動產規劃,乃至財產傳承規劃,理財規劃變得日益復雜,專業性極強。毋庸諱言,會賺錢并不意味著會理財,由于缺乏足夠的時間和專業知識,個人往往并非自身財富的最佳管理者,專業而全面的理財規劃自然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囿于金融系統和法律傳統的限制,國際理財規劃的全面本土化無疑任重而道遠,相形之下,真正的本土理財規劃似乎更適合國人。

因此,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理財規劃師,應根據我國現實的法律、經濟環境,全面掌握金融及相關行業知識,并在實踐中,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

一要博采眾覽,不能固步自封。理財規劃師知道的東西不一定要深入,但涉獵要廣泛,要掌握最新知識,并不斷更新充實,這一點不言而喻。

二要虛心請教、接納和學習不同的文化。理財規劃師的知識體系更需與時俱進,要開闊自己的視野,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

三要勇于創新。經驗固然可貴,但墨守成規不可行。不要一開始就否定一個計劃方案,要先聽、多聽并發問,避免太早下結論。

四要積攢人脈網絡。人際關系要廣泛,我們不可能什么都懂,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要向他人學習相關的技能和知識。

篇4

全國十佳理財師大賽自2006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直接參與人數超過12萬人次,已成為我國理財精英展示自我風采,與優秀業內人士溝通、交流的最佳平臺。大賽舉辦至今已為行業甄選出業內精英近千余人次,打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理財規劃師團隊,有效促進了我國理財從業者專業化發展。連續三屆“中國百姓理財規劃大賽”的舉辦,成功掀起了百姓的理財熱潮。隨著參與人數的逐年遞增,大賽正以其強大的影響力,號召更多人參與到財富管理規劃中來,中國百姓理財規劃大賽傳遞的是理性理財、科學理財的觀念,以此推動更多百姓實現財富自由。

升級賽制更拼實力

本屆全國十佳理財師大賽在延續往屆比賽賽制的基礎上,大賽組委會更著重考察理財師對于問題的靈活處理能力及與客戶的溝通能力,本著“客戶說你行你才行”的比賽理念,除了深入考察選手的專業理論知識外,更加考驗選手的語言表達、現場應變、服務高端客戶的能力及綜合理財能力。

傳播力度強勢升級

本屆理財師大賽特邀和訊理財作為大賽的聯合主辦單位,為大賽提供全程跟蹤式報道。和訊理財作為業內功能最全的綜合理財機構,在宣傳方面,不僅為大賽開設專門的網絡專題,還特別為參賽選手開設了“和訊明星理財博主”的通道,凡是在本屆大賽中表現優異的選手,均有機會獲得和訊理財的特別宣傳報道。此外,大賽組委會經過優中選優的資源整合,精心打造以網絡、平面、電視、自有媒體、公關活動以及圖書共6部分組成的媒體傳播聯盟,讓選手在參賽的同時打造人氣,成為明星理財師。

參賽渠道全面拓寬

篇5

一.活動主題:用筆尖書寫科學理財承諾

二.活動背景:在二十一世紀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經濟危機的蔓延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熱門話題,個人投資理財所涉及到的領域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現在,大學校園里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大學生對于理財都缺乏合理的規劃。在這種情況下,對在校大學生宣傳理財知識,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是很有必要的。

三.活動目的:

1. 活躍校園氣氛,豐富校園文化。通過講座形式,提高大學生對于合理理財的意識,增強他們對于理財規劃知識的了解,讓他們認識到合理理財規劃的確是有利于大學生運籌帷幄,把握未來。

2. 加強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書寫未來理財規劃方案并且比賽講演未來理財生活方式,來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財的過程,提高他們的運用能力。

四.活動時間:待定

五.活動地點:待定

六.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七.活動主辦方: ××社團

八.參賽資格:

在校學生,需憑學生證或一卡通現場報名。(學生證號碼為領取理財規劃大賽獎品憑證,注冊后不能修改,請認真填寫。(重復報名無效)

九.活動安排:

(一)活動前期:

1.海報宣傳:

做好理財規劃大賽的海報與條幅,與各學院協調,將海報張貼到各學院宣傳欄。條幅掛在人群多的地方。

2.網絡宣傳:

及時更新人人網,新浪博客,微博,qq群,合肥旅行社動態,以便廣大師生能第一時間掌握理財規劃大賽的消息,并通過飛信將消息及時傳送到投資理財協會會員手中。

3.傳單宣傳:

到各宿舍,學院派發宣傳單,動員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詳細介紹本次理財規劃大賽并讓他們咨詢相關事項。協會安排宣傳人員到全校每個班級的課室講解本次活動的宣傳內容,并派發宣傳單,且把活動的相關內容寫在黑板上。

4.活動報名:

1. 報名時間及地點:XXXXXX

2.理財規劃大賽時間:XXXXXXX

3. 賽前講座:

X月XX日,協會協助贊助商在c2-209開設講座為參賽者及其他到場同學講解理財基本知識,為參賽者解除疑惑。要求參賽者認真聽講,以便方便之后的理財規劃方案書寫。

(二)活動中期:

比賽分為兩個階段,初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初賽分數占最終成績60%,決賽分數占比賽成績40%.

初賽階段:

一. 初賽題目:

每個人的人生是不同的,但是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很多人所經歷的時間點是大致相同的,大多都會經歷由小到大,由幼稚到成熟這樣一個“生、老、病、死”的階段,所以,在人生的時間軸中,我們所經歷的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大致的理財需求,我們將其劃分為以下幾個理財目標:

1、現金規劃

2、消費規劃

3、信貸規劃

4、保險規劃

5、教育規劃(包含子女教育規劃)

6、投資規劃(包含稅收籌劃)

要求熟悉各種理財產品(股票、基金、債券、期貨、qdii,qfii等等,推薦國內市場理財產品)。

7、退休養老規劃

8、財產的分配與傳承

在該8大規劃的基礎上,請參賽者任意選擇3個規劃,自己擬定理財規劃客戶(無論現實中該客戶存在與否)資料,圍繞參賽者擬定理財規劃客戶制訂分項理財策劃方案。

要求:

1、任意選擇上述8大規劃中的3個項目作為理財策劃大賽初賽參賽題目,并且就自身理解合理、詳細、簡要地對目標規劃做出相應解釋。

2、無論客戶是否真實存在于現實之中,信息內容要足夠全面,能夠涵蓋參賽者所制訂的任意3個分項理財規劃:

(1)列舉客戶信息(包括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

(2)如有必要可以編制財務報表;(家庭資產負債、收入支出等)

(3)結合客戶目前狀況做出一個合理的分析與評判。分析與評價中必須包含如下信息:

a、客戶的財務狀況總體評價;

b、財務狀況與投資目標的匹配度。

3、三個任意理財分項規劃中,要求信息闡述全面,時間數據相對精準。

4、制訂分項理財規劃,分項理財規劃必須列舉充要數據,遵照“現在——目標時間點——目標預計需求——結論”、“根據xx數據——因此——目標預計需求、目標預計成本及投入”這樣的標準格式撰寫。

5、參賽者無論怎樣制訂規劃,都應詳細闡述理由,舉例充分,引意得當。

6、可以選擇團隊合作(6人以下),也可以選擇指導老師(只限一名)。

7、可列舉參考書籍或文章(僅限5本或者5篇)。

8、理財規劃方案寫好后,用a4紙打印,交到協會進行批閱。

二.初賽評選:

由協會人員負責篩選理財規劃方案優秀的同學20名進入復賽階段。同時,給出方案評分,之后總成績評比要用。

決賽階段:

決賽將和頒獎晚會一起進行。

要求參賽者上臺展示自己的理財規劃方案,之后展示自己編排的節目(話劇,音樂劇,相聲,小品等題材不限,但內容必須是關于理財規劃的)。評委根據參賽者的舞臺表現力及節目娛樂效果給選手打分。

之后穿插一個小游戲(從最近在協會人員中征集的小活動中挑選),與觀眾互動。目的是在這段時間內計算出選手總分,之后頒發獎杯及證書。

(三)活動后期:

活動結束,整理會場。要求協會人員每人寫一份這次活動的感想及收獲。

十.比賽階段工作人員及工作安排:

1.策劃部:寫活動策劃書并幫助宣傳部下發傳單。

2.秘書部:負責所有通知的下發。

3.商務部:拉贊助,獲得足夠的活動資金,并購買相關物品。

4.宣傳部:負責設計海報并宣傳,張貼條幅。

5.組織部:負責所有交涉問題,如下:教室的借用、在其他學院的宣傳欄張貼海報、評委老師的邀請。

6.學術培訓部:負責初賽階段的作品篩選,一定要做到公平。

7.網絡信息部:負責網絡上有關的比賽事項更新。

8.邀請相關老師及贊助方人員作為復賽評委,以得到一個公平的比賽結果。

十一.資金來源:

篇6

摘 要 人在一生中經濟財務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收入。如果長期積累養老金,就不必為短期波動所困擾,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增強,因此,人們盡早地進行養老理財規劃很為必要。

我國老齡化程度正在不斷增加,為應對未來龐大的養老金支出,國家正不斷推進養老金制度改革,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和規劃個人養老保險既是個人理財的重點問題也是關乎穩定的社會問題。本文立足于個人養老保險在理財規劃中的主要特征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國養老理財規劃的策略,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 養老金規劃 理財規劃 養老保險

一、個人養老理財規劃的必要性和特征

個人養老理財規劃,即退休規劃,是實現退休生活財務獨立的一系列理財安排,是為個人客戶實現老年無憂目標而提供的財務分析、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

(一)個人養老理財規劃的必要性

按照我國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未來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為58.5%左右,即養老金領取水平要盡量保持在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的60%左右。這一指標是基于個人基本工資而言,但是如今大多數人的基本工資只占到正常收入的一半甚至更低。假如一個人現在有1萬元的月收入,其中基本工資只有3000元,那么現在退休的話以60%的替代率估計,退休金只有1800元,與工作時的總收入相差很大,影響退休后的生活質量。

從2008年各地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來看 ,單靠基本養老金已無法維持退休后的生活質量,雖然未來養老金制度可能繼續變化,但為使退休后的生活更安心,還得靠自己多積累資產,且越早積累越好。另外,對馬上面臨退休的中老年人來說,短期內想要積累養老金,需要選擇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以獲得高收益,這樣產生的后果是養老金有去無回,無法養老,風險更大。如果長期積累,就不必為短期波動所困擾,心理承受能力也逐漸增強,因此,人們應該盡早地進行養老理財規劃。

總之,為養老做準備,一定要盡早開始養老金的規劃,不斷吸收市場上最新的養老理財觀念,以便為你“經濟自主”的晚年生活提前做好準備。

(二)個人養老理財規劃的特征

1.幫助老年人解決退休生活的三大經濟問題

維持退休生活的基本條件包括穩定的現金收入、適合居住的住房和有保障的醫療費用的來源。實現老年人退休生活的財務獨立,是要解決老年人退休生活所要面對的養老金、醫療和住房這三大經濟問題。個人養老理財規劃幫助退休老年人合理安排養老金的來源、醫療費用的來源以及老年的住房規劃等,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居。

2.追求長期的收支平衡

隨著科技、醫療水平的進步和社會發展,全世界范圍內人的預期余壽不斷增加,表明退休后的生活期間將會延長,導致養老理財規劃的執行時間要更加延長,一般估計需要覆蓋人一生的50年左右的時間。

由于上述長期性的特點,且養老理財規劃的重要目的是能夠給予退休老年人生活的保障,所以養老規劃的理財過程中最重要的投資目標是追求長期的收支平衡,而不是簡單追求高回報的短期投機行為。

3.鎖定養老金賬戶

要保證養老儲蓄切實用于退休后的生活所需,要求鎖定養老金賬戶,至退休時點使用或按照年金支付要求兌現。這需要相關法律法規、財務規則、金融市場規則等約束手段的支持,以便長期運作、專業管理、保值增值,鎖定賬戶,不達到相應的法定條件不能支取養老金儲蓄賬戶中的資金。

二、養老理財規劃的基本策略

(一)完善投資組合

正確的投資組合是成功的關鍵,多樣化投資是長期戰略,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因此要堅持投資組合。

多元化投資還可以降低重大損失的風險。一般規則是,在資產的配置比例上,40歲時可將70%的資產投資于股票,50多歲時可將60%投資于股票,60多歲時可將個人資產的40%到50%投資于股票,其余的資產可投資于債券和穩健型基金。當離退休越來越近的時候,還需要努力增加現金儲蓄。將相當于兩到三年生活費用的錢轉換為定期存款或貨幣市場基金,這樣當股票或債券下跌時可以保證不會將它們賣掉。

(二)養老規劃的工具選擇

傳統的養老理財工具有銀行存款和社會養老保險等方式。但是銀行存款難以抵擋通貨膨脹,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水平較低,只能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程度較弱,僅僅依靠上述工具進行養老是不夠的。

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和豐富,養老理財規劃可以選擇更多的理財工具,適合養老理財的其他工具還有:商業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等。此外,適合養老保險的品種還有黃金投資、房產投資和收藏品投資等,個人要依據對上述品種的熟悉程度、經濟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養老理財工具。

(三)充分利用房屋資產

在我國,真正實現“以房養老”的老年人幾乎沒有,但“以房養老”、“一房養三代”的理念已經在近幾年被廣泛宣傳。金融機構在今后對房屋的處理權上有了突破后,房產抵押市場的流動性就會快速增加,到時候,以房屋養老就可以真正實現了。

(四)努力延長工作年限

延長工作時間,不僅可以推遲動用社會保障資金,而且當你退休時月收入還會更高。同時,退休時間被縮短,靠儲蓄養活的時間也被縮短。

在經濟衰退期找一份工作對50多歲的人來說比30多歲的人難得多。因此,要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打好基礎,比如聯系一些熟人,加入專門的網絡群體,根據自身特長做一些社會服務工作等,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就業機會。

很多人在退休后重新進入企業工作,或者開始自己創業,除了滿足自身的精神需求,還可以為自己積累更多的退休金。

(五)退休期的投資組合與養老保險

一般來說,投資者在退休后有兩個目標,其一是保證晚年能夠過上安逸的生活,其二是能留點財富給下一代。但在退休后進行投資組合決策時面臨的三類風險包括儲蓄不足風險、金融市場風險和長壽風險三類風險。

金融資本市場的波動會導致投資組合財富縮小,危及到投資者個人的生活。假若投資者存活的壽命比預期長,將產生儲蓄不足的風險。其次,投資者雖然不能消除金融市場風險,但可以遵循資產配置長期策略,通過資產多樣化獲得收益。為了避免未來消費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使未來消費成為重點,提高投資組合中長期資產的比例,減少當前支出,提高儲蓄。

目前,中國人的平均期望壽命從68歲提高到73歲,而且還在不斷地延長,從而長壽風險也在增長,未來消費的不確定性也不斷的增加,死亡風險逐步被長壽風險所代替,社會保險、年金和個人儲蓄是退休后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防范長壽風險的措施。年紀越大,來自投保長壽資產的收益就會增多 。

購買個人年金是控制長壽風險的有效手段,可以使投資者在剩余生命里每年得到一部分收入。年金有定額年金和變額年金兩種。定額年金是保證個人在退休后每年有一個固定收入;變額年金跟年金組合價值有關,價值大小又跟資本市場有關。

退休者還關心遺產問題,但是通過購買個人年金防范長壽風險與給受益人留置財產是矛盾的。在積累階段,投資者可以購買人壽保險來留置遺產,減少長壽風險與留置遺產之間存在的抵觸。

如果退休者不介意遺產,那么年金購買越早越好。年金具有不可逆性,如果投資者過早死亡,年金現金收入就停止。因此,購買年金可以等到退休后再打算。

三、養老理財規劃的三個建議

(一)結合自身需求,參考專業建議

養老理財規劃首先需要結合自身的需求和情況;其次,養老理財規劃由于可選品種多、周期長、影響因素多,建議多征求專家建議。個人可通過銀行、保險、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專業機構了解更多理財信息和理財建議,也可以向獨立的理財顧問機構征求理財建議。隨著理財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專業機構在提供理財建議和理財服務時,已經由原先的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轉變。這樣可以使養老規劃更合理、更科學。

(二)商業保險必不可少

基金投資、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等養老規劃的常用工具在長期回報方面都具備優勢,而在保險保障方面,商業保險是其他養老理財品種所不能替代的,同時也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有效補充。商業養老保險操作相對規范安全,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同時應增加重大疾病險、醫療險和意外險等保險品種組合,以提高應對大病或意外事故的風險承受能力,為晚年生活提高保障。

(三)兼顧長期收益和流動性需要

養老理財規劃是一項長期的理財規劃,在理財工具的選擇上要重視長期收益。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在獲取長期收益方面都具備優勢,年輕時對上述品種的投資比例可以相對高一些。隨著年齡的增加,風險承受能力逐漸減弱,可以逐步增加對債券或債券型基金等品種的投資比例,同時要兼顧流動性,以貨幣市場基金或活期存款的方式保證流動性,至少保證手頭有預留3-6個月支出的應急資金,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增加預留1-2年的應急資金,提高養老資產的流動性。

四、總結

老年退休養老是每個人都需要去面對的人生過程,人們都希望退休后能實現較為優質的生活,養老理財規劃是幫助每個人實現退休目標的重要途徑。由于個人養老規劃覆蓋的時間長,面對的風險多,更需要人們提前預期到退休生活面臨的各種風險,提前規劃應對。

參考文獻:

[1]宗學哲.小康家庭的養老理財規劃.金融博覽(銀行客戶).2008(05).

[2]段偉平.為退休老人養老理財支招.金融博覽.2009(04).

[3]汪磊.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理財研究.科技經濟市場.2009(01).

篇7

關鍵詞:實踐教學;保險理財規劃;精品視頻公開課

一、引言

1.精品視頻公開課程設計的內涵與意義。精品視頻公開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同為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它是以高校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我國的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從2011年開始,是“十一五”期間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進一步工作。是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緊隨國外先進教育發展的腳步,利用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傳播手段,面向服務主體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現代科技前沿知識及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建設內容。作為教育部著力推進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可以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教育資源稀缺與需求增加之間的矛盾,推進我國教育內容、教學與管理方法、課程設計與評價方式等方面的創新,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除了最大化教育資源價值外,精品課程的建設還大幅度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和課程效果評價,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借鑒、發現不足,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習者對課程知識的掌握,促進教育者和課程服務主體二者雙贏,最終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水平。

2.《保險理財規劃》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建設。保險學是包含了自然與社會科學的一門綜合類學科,它以保險及其相關事物的運動規律為研究對象,與金融、數學、法學等領域聯系密切,具有多屬、廣泛、法律和實踐性等多類特點。與其他學科相比,除了理論基礎外,在其實際教學過程中,保險學的實踐性與應用性是應該被著力培養的。新經濟常態下我國保險業對保險專業人才的需求激增,對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應該加快發展保險教育,培養出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優秀的實踐能力的實用性人才。實際工作中,應該反思當前保險理論與實踐教學模式中的不足,轉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與實際操作能力,增強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筆者及其團隊基于保險學實踐教學的理念,對《保險理財規劃》這門課程進行深入構思和設計,凝煉出多個實踐教學專題,在日常教學中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上述專題于2014年由遼寧電視臺和東北大學聯合錄制成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并在遼寧省本科教學網上線,成為遼寧省精品視頻公開課程。

二、《保險理財規劃》精品課程設計策略

1.課程目標的制定。按照培養實用型人才的課程設計理念,保險理財規劃實踐教學模式的目標是強調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理論基礎堅實和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素質。實施模式是利用多種授課手段和方式,激發學生對保險學的興趣,將理論知識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讓同學掌握;同時重視金融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和處理保險理財相關事務的能力。課程的具體目標設定為:首先在理論知識培養方面,保險是金融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需要學生掌握學習金融及保險學的方法,并用此來學習保險學的基礎知識,為接下來的技能實訓和綜合能力培養打下基礎。其次是要求學生將理論應用社會實踐中,養成用保險學思維來解決日常生活中保險事務的習慣,提高學生對金融以及保險現象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提高未來的職業素質,達到能勝任崗位的高技能要求。最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及理財觀,擁有積極的保險理財和消費觀念,用以指導日常的金融實踐。

2.課程內容構建。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均收入、財產的快速增加,在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并且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后,便產生了理財的需求。個人理財就是對個人(家庭)的財務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系統的全方位管理,以實現個人財產的合理使用和消費,有效地增值和保值。個人或家庭的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債券、基金、股票、保險等,保險是進行個人理財的重要工具,與住房、子女教育、養老退休保障、遺產避稅等人生各個方面休戚相關。在保險市場產品不斷豐富、功能日益增強的背景下,應充分利用市場上的工具,合理分配資產、滿足理財安全性、收益性。基于以上個人理財與保險涵蓋的各個方面,將教學內容歸納為若干部分,包括保險與理財、保險的十大黃金價值、不同生命周期保險險種的選擇和財產保險專題等等,這些應用實踐性教學專題將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詳細介紹。

3.實踐教學設計。

(1)開設保險實踐性教學專題。由于保險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面較廣,若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逐章逐節的講述,學生往往會掌握不到重點,不滿這種灌輸式的教育,從而缺乏學習興趣。專題式教學將相關聯的章節內容凝練成一個個專題,選擇重點并且學生感興趣的部分深入探討,可以克服照本宣科帶來的教學問題。保險理財規劃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開設實踐性教學專題可以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密切聯系起來,將現實生活中大家關注的保險理財熱點、焦點作為專題詳細剖析,引導學生掌握保險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實踐和綜合分析解決社會保險事務問題的能力。不僅對于學生,實施專題教學也有利于教師深入研究專題內容、拓寬研究領域,樹立起鮮明的教學風格和提高科研水平,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過程。

(2)引入案例教學法。保險理財是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課程,所以案例教學法在保險實踐教學中的地位尤為重要,只有結合案例,學生對保險原則、保險合同等理論才能理解的更加深刻。案例教學是啟發式教育的重要方式,具體實施可以采用課堂討論等模式。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選擇與教學目的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將所教理論融于案例之中。接下來是強化案例教學的討論流程,將其分為展示、討論、交流與總結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將案例以多種形式展示給學生,然后是集中集體智慧,分組對案例進行深入和剖析與討論,查閱相關資料,得到對案例及其所含理論的獨特見解。第三個部分是全班交流,也是案例教學模式的,即通過PPT等多種形式將組內討論成功向全班展示,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并使各組的經驗知識得到共享。最后是由教師對整個案例教學過程進行總結評估,將學生所擴展的內容落到課堂基礎知識之上,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實踐教學理念的應用

《保險理財規劃》課程的實踐教學包含開設專題講座、引入案例教學和第二課堂教學等多種模式,其中專題式教學在課程設計策略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相比與其他幾種實踐教學模式,《保險理財規劃》課程的專題式教學有著以下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專題式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性較強,符合保險學應用實踐性的學科特點,還可以有效的彌補教材的時效性問題。當代高校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各類金融保險問題,這些問題還會隨著國內外經濟社會形勢的改變而變化,即使是最新的教材也無法將理論與這些現實問題融會貫通在一起。通過專題式教學,教師可以將教材知識與最新的資料案例結合成專題內容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大量教材之外的實踐性知識。另一方面,專題式教學還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科研水平。專題式教學能夠結合教學內容與保險事務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圍繞自己感興趣的專題進行深入鉆研探討,確立研究方向,提高其學術研究和科研水平。借助專題教學模式的優勢并結合課程的自身特色,將保險理財規劃的教學內容分為保險與個人理財、保險的十大黃金價值、不同生命周期保險產品的選擇等若干專題。

1.保險與個人理財。這一專題主要介紹保險在個人理財中的地位和作用,闡述了個人理財的三大主軸――儲蓄,保險及投資,并由此凝練出10個制勝的理財觀念。內容涉及如何配置個人資產用于日常消費、儲蓄、保險及投資等各個方面,以及如何使用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從而保證高收益性及高流動性,如何進行保險的配置盡量減少個人資產的折損,以及如何運用基金、債券、股票,基金定投、貨幣市場基金等金融工具進行個人投資與理財規劃。

2.保險的十大黃金價值。這一專題主要介紹保險作為個人理財產品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其所具有的獨特特征――保障功能。由此引出保險的10大黃金價值,分別包括: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愛有所繼,幼有所護,壯有所倚,親有所奉、殘有所仗、錢有所積、產有所保,財有所承。在教學過程中要分別對上述功能所對應的各保險產品進行系統的介紹,包括:意外傷害保險、定期壽險,健康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生死兩全險,養老保險,萬能險,財產保險等等。

3.不同生命周期保險產品的選擇。保險是進行個人理財的重要工具,與住房、子女教育、養老退休保障、遺產避稅等人生各個方面休戚相關,涉及到資金的安全運動和增值。人們的經濟狀況和年齡各不一樣,因此保障理財的重點各有不同。在險種選擇這一專題中,依據個人所處的不同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向學生具體分析闡述不同生命周期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對不同的保險品種進行對比分析。

4.保險購買前后的注意事項。保險作為一種金融理財產品,結構相對復雜,買保險時除了要知道自己想擁有哪些保障外,還要根據待解決的問題和保費的多少作合理安排。做到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大的保障。在本專題的教學中向學生詳細介紹日常購買保險產品時所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實踐中能夠買到性價比高的保險產品。

5.保險理賠難的原因。在理賠核保這一專題,針對當前國內保險業出現的理賠難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解答。理賠難的原因一方面是當前我國保險業的理賠還不夠規范和完善,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群眾對保險認識不足,對保險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原則理解不足,造成了很多人對保險的錯誤理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個真實的保險案例來引伸出保險的基本原則,分別包括:最大誠信原則、可保利益原則,損失補償原則、近因原則。

6.財產保險專題。財產保險是指以各種物資財產和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以自然災害意外事故造成保險財產的毀損、滅失或相關利益損害為保險事故,以補償被保險人的經濟損失為目的的保險。在這一專題中向學生簡要介紹財產保險的業務體系的,并講解財產保險業務的特征和財產損失保險主要險種的內容。

7.責任保險專題。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依法應負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或經特別約定的合同責任作為保險標的保險。此專題的教學重點是要明確責任保險的特點及業務構成,介紹各種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及其經營特征并進一步介紹責任保險與法律制度的關系。

8.信用與保證保險專題。信用保險是權利人投保義務人信用的保險;保證保險是保險人為被保證人(投保人或義務人)向權利人提供信用擔保的行為。在這一專題中主要向學生介紹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的特征以及兩者的區別,闡述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業務的內容及介紹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的重要作用。

結語

精品課程建設是推進我國教育內容、教學與管理方法、課程設計與評價方式等方面的創新,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在保險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和保險人才需求加速上升的背景下,將實踐教學理念引入保險理財規劃的精品課程設計中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這種課程設置來達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適應社會的職業需求,培養專業保險理財人員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朋嬌,田金玲,姜強.高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11):86-92.

[2]柳禮泉,吳艷嬌,丁蕾.教學方法創新與國家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育,2013,(1):75-78.

[3]王慧.“專題式”教學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07,(6):125-127.

[4]何金旗,唐匯龍.“小專題”教學在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創新中的應用[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2,26(3):77-80.

[5]李小艷,康頤.關于保險學課堂案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時代金融,2014,(6):227-228.

[6]何宏慶.保險學案例教學模式初探[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3(3):45-46. [7]蔣勇,楊巧.新形勢下保險學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經貿教育,2016,(3):147-149.

篇8

家庭理財規劃正越來越受到中國人的重視。所謂“家庭理財規劃”,就是根據家庭的財務和生活目標對家庭資產進行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管理、保障家庭財務安全、實現家庭資產增值、達成家庭生活目標、實現財務自由的過程。

理財規劃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一個長期的財務目標。明確目標后,下一步是設計并實施理財方案。這需要注意幾個方面,包括家庭的經濟狀況、風險的承受能力、財務目標實現的時間,以及不同投資理財工具的風險收益特征。在理財金字塔中,風險防范基金是基礎,包括銀行儲蓄、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其次是家庭的債務,比如購房貸款等;再就是消費基金,包括購車、旅游、購房、教育等基金和日常的生活消費:之后考慮的是風險投資基金,包括股票期貨、房地產、黃金和藝術品收藏等。最后是評估、調整理財方案。在財務計劃制訂之后,很有可能因為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需要隨時對財務方案進行調整。

保險產品發展至今,已經遠遠超出了原有商業保險中的保障財產或是人身的范疇,債務風險、財務消費風險和投資已經成為主流的主題。

債務風險的保護

對于這一點,在現在高房價、高貸款利率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很有感觸。如何在每月高額月供的情況下保持穩定的現金流?如何在意外或突發疾病的情況下繼續還款?如何防止地震這樣的巨災影響自己的債務(按揭房貸)?這些問題,很多人都想過,但是都沒有找到答案。在全面的理財規劃中,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靈活使用保險產品未解決。

壽險保單的質押,是個非常靈活的解決現金流問題的方法。與申請個人無抵押貸款相比,它的手續簡便很多。同時,對于意外情況或者是突發疾病造成的對于財務的沖擊,都可以通過純保障型的保險產品來化解,特別是現在部分健康保險產品已經有了醫療費用直接墊付的功能。而對于不可預測的巨災對抵押物的影響,抵押貸款適用的保險產品完全可以全面覆蓋這方面的損失。

除此之外,中國消費者逐漸開始重視由于債務所導致的信用風險。其中較為普遍的就是信用卡的還款。在成熟市場,信用卡還款保障計劃是相當普遍的小額保險產品,覆蓋了超過60%的信用卡持卡人。在長期的理財規劃中,具有年金功能的保險產品還可以用來自動支付若干年后的貸款還款,使得現金流更易管理。

財務消費風險的轉移

在日常的大額消費中常見的一個局面是,消費者在考慮購買支出的時候,盡量壓低或者不考慮相應保險費用,從而達到減少總支出的目的。雖然通過這樣的方法使購買的成本下降,但相應的消費成本卻上升了,同時部分消費成本還是不可控的。而此類保險產品就可以抵消(或者說是對沖)消費成本。

對于這些大額消費,現在基本上都有相應的保險產品。例如,買車有車險,旅行有旅行險(申根條約部分國家簽發簽證時,對此有強制要求),買房有家居建筑或財產保險,留學有留學保險,等等。除此之外,這些產品都在逐漸從產品發展為問題的解決方案。例如,現在的海外旅行險,除了保障損失,還可以提供醫療救援、住院及轉院的安排、海外住院的費用墊付等。對于部分消費者而言,此類產品看似絕對價值偏高,但其實相對于保障的對象本身的價值而言,價格并不高。所以,在計算此類消費成本的時候,都應該把這些成本考慮在內。

長期規劃鎖定收益

投資類的保險產品主要分為分紅險、萬能險和投資連接險。在如今這個高通脹的社會背景下,收益比較高的萬能險和投資連接險已逐漸成為主流,其中投資連接險的高收益率和不同投資賬戶的免費自由轉換,是最引人注意的特點。對于這些產品,在購買的時候,投資風險的明確是第一步。消費者需要明確自己在投資中的作用。例如,在萬能險和投資連接險中,消費者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自己轉換賬戶。換句話說,保單持有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投資風險。

篇9

論文摘 要:文章認為在理財規劃課程的教學中,重視現實案例的應用。將現實案例和理財課程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對理財實踐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并進一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麥肯錫公司在對2020年銀行業預測時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將是理財”。國內理財市場發展非常快速,2005年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額是2千億元,2007年則突破了1萬億元,2008年銀行理財市場以3萬多億的規模震動了整個理財市場,短短幾年時間銀行理財已經成為大眾理財的方式之一。為了適應理財市場的發展和增加學生就業,不少高校金融專業近年推出了《理財規劃》課程。

《理財規劃》是一門新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和現實性非常強的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具備運用綜合理財知識對處于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個人和家庭進行理財規劃的能力。因此,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理財規劃的理論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觀察、思考、分析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培養這些能力,現實案例教學應運而生。現實案例教學就是拜現實為師,以不同階層和年齡段的真實客戶為案例背景,設計理財方案,并將方案反饋客戶進行真實評估。現實案例教學將可以培養學生對實際商業活動的真實感覺,鍛煉出清楚的理財規劃邏輯。因此系統研究現實案例的選取和教學設計,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現實案例的選取原則

要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對理財規劃的感性認識,選取合適的現實案例是十分重要的。選取現實案例應遵循以下原則:

1.以現實為師。現代社會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存在眾多值得關注的商業現實案例。以現實為師,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實際理財活動的真實感覺,提高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認知水平,而且對現實社會中各種理財現象進行直接觀察、體驗、思考。關注現實的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置身事外、冷靜觀察,還可以切身體會,比較分析不同的理財人群的行為特點。

2.參與性。現實案例教學的具體做法可以是實際參與或虛擬參與。所謂實際參與,主要指學生以理財師身份觀察體驗理財活動,比如為不同的實際客戶群體設計理財方案;而所謂虛擬參與,即把自己想象成現實理財活動中的特定角色,比如從客戶的角度體會自己面對不同理財方案的感受和反應。

3.主動性。案例內容設計必須讓學生時時注意、處處留心,培養他們對理財現象及過程的興趣。而且,一旦感知其中到有意義的東西,就要進一步分析、思考并作出判斷。久而久之,建立對理財本能般的反應,讓注意思考的過程由初期刻意以求變得自然而然、無處不在,鍛煉出清楚的理財商業邏輯。

4.實證性。無論是實際參與或虛擬參與的案例,都要從現在的理財市場背景和真實客戶出發,并據此作出理財決策。理財習慣是有區域特點的,中國地域廣泛,不同區域間存在收入差距和觀念差別,理財市場情況和案例難免有差異。而現實的案例處在現在的市場背景下,未來市場的學生就業肯定更多地與現在有關,從現實中獲得的感悟無疑更具有實證性和可靠性。

二、現實案例教學在理財規劃課程中的實施

1.案例教學的準備。該階段包含教師準備和學生準備。教師的準備主要有:結合上課內容及教學目的選擇好案例,將客戶資料仿真化,通過設計市場調查、仿真規劃、情景模擬、角色互換等實訓練習,結合真實案例的分析,培養學生勝任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一線理財服務崗位的職業能力和素質。學生準備主要包括熟悉并記住案例的主要內容,確定并列舉出本案例分析所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等。

2.明確案例角色要求。案例角色要求首先是對客戶風險偏好調查及客戶資料的收集。小組成員實地操作,以問卷或拜訪方式進行風險偏好的調查并收集客戶資料。其次,學生必須了解理財產品及其風險和收益等個人理財的基礎知識,否則無從對客戶進行理財分析和建議。通過明確案例角色要求,要求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務,并以學習目標為基準,達到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學習目的。

3.案例實際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設計不同的情境,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以學會在真實的情境中掌握與客戶溝通的技巧,從而提升溝通技能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與客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引導出個人理財的目標、內容、步驟。在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進行理財規劃時,引入個人理財的相關理論知識,根據不同偏好的客戶提出初步的理財分析和理財建議,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4.小組討論。一般要求學生按照每組4~6人分成若干小組,在小組內圍繞論題逐一展開討論,針對每一問題形成該小組的基本觀點,通過小組討論加深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學生討論,應根據自己的觀點寫出理財規劃分析報告,在報告中提出自己的理財設計方案。

5.課堂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可給每組10~20分鐘的時間,由每組推舉一名代表作課堂發言,闡述案例,分析問題并提出小組理財方案,然后其他學生小組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案例,闡明自己的看法、分析及理財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反應和表現。

6.案例總結階段,教師是總發言人,討論結束后,教師一般都要做簡短的總結。總結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對學生討論情況的總結,如學生討論發言是否積極、爭論氣氛是否熱烈、分析與討論問題是否深入透徹等;二是對案例本身的討論總結,還可以針對理財方案的優劣作一個評講,將所講的內容與理論結合起來,使枯燥無味的課堂講授重新具有活力。

7.理財案例教學的成績評定。對學生案例分析的成績評定可以占學生課程總評成績的50%。成績評定由課堂表現和案例作業兩部分組成,案例討論表現50分,由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次數、質量以及討論參與程度等因素來確定。要求學生參加群體評估,每小組就案例教學的學習情況作出小結,首先由學生相互評分,然后是小組之間相互評分,最后是教師評分。學生按照評價標準,既作自我評價,又評價他人。案例作業是教師根據學生完成案例分析書面作業和總結的情況來打分。

三、體會與思考

1.在理財規劃課程教學中應大力推廣現實案例教學,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對現實觀察、感受、思考的習慣,培養他們對理財的敏感、興趣。教師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主動關注現實,不但自己要經常以現實作為教學內容的范例,還要將討論的情況計入成績考核。培養學生對理財規劃的興趣、素養,使學生能主動地觀察思考,應當作為教學的基本目的。

2.現實案例教學可以為廣大的學生提供一個假定的實習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讓學生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前提下,在“做中學,學中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之,把在“做”中學到的個人理財理論與方法再應用于經濟社會的理財實踐。現實案例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一個金融專業的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縮短培養合格金融人才所需的社會成本。

3.建立過程反饋系統。正如確保產品質量的最好方法是防患于未然一樣,確保案例教學質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過程反饋系統,這樣做有利于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機制。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溝通,學生可以對現實案例教學過程的提高不斷地提出意見,教師及時進行一些微調,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10

懂得賺錢的中產一族未必是一個成功的“理財師”。更糟糕的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旦發生人生意外,尤其是擔負著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頂梁柱發生意外,整個家庭的正常生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中產一族的困境,集中體現在人生保障和穩健理財這兩方面的需求問題上。面對這一需求,新華保險為中產人士定制了一項“榮耀人生”健康理財保障計劃,該計劃包括“榮耀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和“附加08定期重大疾病保險”,使中產人士享受風險保障的同時,更以專業的投資團隊致力于保證資金的穩健增值,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穩定性高

當前,為緩解通脹及生活壓力,許多消費者容易傾向于看重高風險的短期投資,并容易忽視保險這一家庭理財的基石,而這種短期投資行為不利于中長期理財規劃以及保值增值抗通脹的理財需求。

從現在的投資環境看,股票市場是受通脹影響較大的投資市場,且歷來有“通脹無牛市”的論斷,很多中產的股票資產大幅縮水。樓市的財富縮水雖不如股市直觀,但一旦房價市值低于銀行房貸,導致住房成為負資產,也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沖擊。基金定投由于缺乏科學的選擇,盲目投資讓一部分中產基民處于虧損狀態。黃金、白銀等貴金屬雖有保值增值作用,但最近漲幅已處于歷史高位,目前不適合作為應對通脹的舉措。保險產品恰恰是通過中長期投資保證穩定收益,從而有效緩解通脹壓力,其安全穩健的特點是中產一族投資理財不可或缺的要素。

目前保險業整體的分紅收益水平基本保持在3.5%至5%,業績優秀的公司更高。市場人士認為,加息后保險公司在銀行大量協議存款的收益會增加,債券等其他投資項目收益也會提高,達到合理應對通脹。

以新華“榮耀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為例,該產品以保額為基礎進行紅利分配,保額通過年度紅利的復利累積不斷增長,客戶的保險利益也隨之不斷增值,更能體現資金時間價值的累積作用,滿足中產階層合理應對通脹的理財目標。

積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