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11-14 17:52: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報告

篇1

地質遺跡資源作為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它經歷并一定程度上記錄了漫?L地球演化過程中的各種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每一個地質遺跡都具有獨立的形成演化背景和自身特征,其不可復制的特性使其具有極強的代表性,能夠為科學研究提供有力證據的同時兼賦美學、科普教育和旅游開發等多重價值屬性。

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作為建設地質公園的基礎和核心工作,是地質公園建設的前提。研究通過“諸暨市地質遺跡調查評價項目”,整理了一套較為系統詳細的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設計工作方法,并提出了項目設計工作中的主要工作難點與對策。

1 設計前期準備

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設計前期的準備工作是項目最基礎的工作,其工作程度和詳實與否,直接影響項目工作質量的好壞和工作進展的效率。前期準備工作充分,一則可以使得調查目的明確,工作量設計科學,合理加快工作進度;二來在調查初期就可以對地質遺跡的形成演化機理和科學意義作出初步判斷,并通過野外調查進行驗證和證據搜集,增加項目成果的質量和說服力。

地質遺跡調查工作應在明確項目目的、任務的基礎上,首先對調查區進行情況摸底。摸底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工作區地理位置和遺跡資源分布范圍、自然地理概況和社會經濟概況,其中自然地理概況應包括地區地形、地質、水文和氣象等方面內容。這些摸底工作可為后續工作的合理安排,以及調查工作的分區和調查結論的合理推斷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資料收集和研究作為地質遺跡調查評價的基礎工作,資料的齊全程度、系統性和對資料的研究深度,直接關系到對調查區地質遺跡資源的了解程度以及調查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相關資料按形式可分為文本資料和圖件資料兩類。地質遺跡調查評價收集的有關文本資料主要有:工作區不同比例的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工作區礦產調查報告和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工作區區域內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和旅游開發等各類相關規劃報告;區域礦產開發、地災防治等各類地質有關地質相關工作方案;區域內以往跟地質有關的相關研究及工作開展文獻;區域地質志、文物志和水文地質志等地方志;工作區統計年鑒及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相關文本資料。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收集的有關圖件料主要有:工作區不同比例的區域地質圖、地形圖、地貌圖;礦產資源分布圖;工作區地質災害分布圖;區域內礦產資源、地質災害和旅游開發等各類相關規劃圖;行政區劃圖;遙感影像圖;工作區導游圖;工作區植被、土壤及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圖件資料。

2 項目設計

要掌握一個地區的地質遺跡資源,主要通過調查和評價兩個方面,而項目設計則是這兩項工作開展的基本依據。項目設計是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之上,組織野外踏勘,而后進行設計的編寫、評審和實施。設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1)項目的來源及目標任務;(2)工作區的地質地形、地理位置、交通經濟和以往工作程度等基本概況;(3)工作部署;(4)組織管理;(5)經費預算;(6)預期成果等,其中,工作部署是項目設計的關鍵。

2.1 野外踏勘

為使調查工作部署切于實際,設計前需要對調查區現場的地質和實施條件進行概略了解,因此有必要進行野外踏勘。野外踏勘的主要工作重點在于選定具有代表性的地質遺跡點進行踏勘調查,進而在已有資料的基礎之上對調查區進行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初步分析和推斷。

2.2 工作部署

通過對工作區地質遺跡資源基礎資料的調研,結合野外踏勘,在全面掌握工作區情況的基礎上,對調查工作進行部署。首先,應遵循“以點帶面、統籌兼顧、編測結合、突出重點”的工作部署原則[5];其次,應結合調查區的遺跡資源情況,明確調查目標任務、工作內容、技術方法和技術要求,科學合理地設定設計工作量;第三,應根據統計的工作量分布情況,對調查對象進行分區,區分工作的重次;最后,應強調調查中發現,發現后落實的工作要求,積極發掘新的地質遺跡資源,并投入工作量進行落實,避免地質遺跡資源的流失。

根據地質遺跡資源的分類情況,確定調查評價的主要內容有:(1)重要的地質剖面,構造形跡,古生物化石,礦物礦床等;(2)由內外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如河流、瀑布、湖泊、泉水、冰川、巖溶洞穴、峽谷、火山地貌、黃土地貌、丹霞地貌等;(3)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裂及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遺跡及發生規律;(4)特色稀有的動植物資源;(5)有觀賞價值的各種人文歷史景觀;(6)當地的經濟狀況、民俗風情、游客接待能力、環境容量等;(7)當地的區位條件,交通狀況;(8)特殊的氣候、氣象因素及環境因素;(9)鄰區旅游資源狀況。

對地質遺跡資源的調查可采取詳查和概查相結合的方式,具體實踐中應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地調查,可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資料收集和分析、遙感解譯、野外調查與驗證、樣品分析等。

評價工作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參照相關規定和技術要求,邀請有經驗的專家進行多輪打分和修正,最終形成評價結論。

2.3 項目管理

參照一般工程項目的項目管理辦法,將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項目的項目管理內容分為安全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和組織管理四個方面。(1)安全管理:地質遺跡資源調查項目的安全隱患主要存在于野外調查階段。項目實施單位應建立科學完善的安全生產制度和野外調查工作制度。(2)質量管理:項目實施單位的質量管理目標是在完成任務委托書工作要求以及項目設計工作量的基礎之上,保證完成工作的質量滿足相關要求。(3) 成本管理:作為項目實施單位,成本是不可避免的考慮因素。項目成本管理應是在保證項目實施安全和成果質量的基礎上,制定成本計劃,實行成本控制,經過分析考核,對成本進行優化,科學合理地減少資源浪費。(4)組織管理: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項目的組織管理,主要在于人員和進度的管理,合理的人員和進度安排,不僅可以保證項目的質量,而且可以節約成本,提高項目設計的可操作性。

3 工作難點及對策

通過“諸暨地質遺跡資源調查評價項目”的實施,整理設計前期準備工作和項目設計中存在的難點,并提出相應對策如下。

3.1 準備工作?y點及對策

(1)作為區域性的地質遺跡資源調查,涉及的遺跡資源類別可能較多,需要收集的資料全面性、系統性可能難以保證,應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根據需要及時補充;

(2)資料涉及部門較多,不方便甚至不可能實現共享,且部分資料涉及保密條例,收集困難大,與各部門的協調工作復雜,應保持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有耐心地與各部門協調交涉,重要資料辦理借閱登記,適時合理利用業主單位協調作用;

(3)到手資料種類繁多、雜亂,一味堆積容易導致思路混亂,影響理解和資料整理研究進度,對此應安排專人負責整理分類、篩選和編冊;

3.2 項目設計工作難點與對策

地質遺跡資源調查涉及地質學、地理學、旅游學等專業,項目設計中制定目標任務相對容易,但要實現目標,做好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工作部署,真正做到對地質遺跡點的充分調查相對較困難。首先,人員分配要合理,調查小組人員需包含地質學、地理學、旅游學等專業人員,且需要有較好的基礎地質知識基礎;其次,調查點的篩選和調查區的劃分,直接決定了工作量的大小和分布,需要經多方面搜集資料和信息,并科學合理地分析研究,才能做出決定;最后,由于地質遺跡資源的科學內涵豐富,且一般其賦存的環境較為復雜,往往需要科學的鑒定和專業的論證才能真正認識和掌握,因此項目設計中要有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和方法。

篇2

關鍵詞:旅游信息系統,MapInfo,花山旅游區

花山旅游區是以位于寧明縣的花山巖畫為核心,沿明江兩岸形成的旅游和景觀帶,蘊涵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年旅游區客流量逐年上升,但是在旅游開發中出現一系列環境與社會問題,資源遭到一些破壞。加之目前旅游區基礎設施落后,使旅游資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1] 針對花山旅游區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根據旅游資源保護的要求,研制花山旅游區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是十分必要的。用它可以對旅游區的旅游資源信息和數據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及對旅游區還可以進行合理開發和規劃。

1、旅游信息系統研制目標及開發平臺

1.1系統研制目標

建立花山旅游信息系統主要是提供一個景點和景區的現狀圖及相關的查詢、統計和分析功能,為旅游管理者提供規劃決策依據,并為旅客提供各種信息查詢服務。主要包括:(1)建立整個景區的電子平面圖,為旅游者提供旅游指南,指南包括相關的景區的圖片和文本說明,使旅游者對景區有一個認識。(2)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不同景點有不同的特點,旅游者不僅想看到景點的風光,也關心其歷史由來、風土人情。因此在本系統中要加上景點的歷史、現狀及將來規劃,并還要加上對周邊環境介紹:賓館、購物中心、車站等信息。(3)建立與景點建筑,道路管理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構成完整的旅游區系統,輔助規劃管理人員進行管理、決策。 [2]

1.2旅游信息系統開發平臺

花山旅游信息系統是在MapInfo工作平臺上利用MapBasic語言及GIS控件二次開發完成的。系統大量數據放在Microsoft Access中,使用MapInfo后臺數據庫的數據生成各種統計分析圖件,同時采用OLE Automation技術,將MapInfo集成進VB6.0中,補充構成前臺的應用環境。。

2、旅游信息系統的設計

根據花山旅游區規劃與管理的具體要求,旅游信息系統主要分為四大模塊部分:數據輸入,查詢,分析和輸出。數據輸入與編輯模塊包括空間數據、屬性數據以及文本數據錄入和編輯;查詢模塊包括屬性數據查詢、空間數據查詢;分析模塊包括最短路徑查詢、緩沖區分析、輔助決策分析以及統計分析;輸出模塊包括地圖顯示、地圖標注、特征資料顯示和圖表打印。數據庫的數據組織和管理是信息系統的基礎核心,它直接影響其工作效率和用戶的使用。因此,數據庫的建立是旅游信息系統建設的一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務。花山旅游信息系統是對花山旅游信息做總體空間分析及系統集成,形成一個對當地旅游業進行綜合分析、決策、管理和為旅游者提供服務的可視化信息系統。

旅游信息系統涉及到兩類數據:空間數據包括景點的地理位置等;屬性數據即旅游區的基礎資料,如歷史文化、社會經濟情況、自然特征、旅游資源分布與區域地理特征、旅游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旅游市場、旅游區的容量、旅游商品、旅游設施狀況、旅游路線等。空間數據庫主要包括測繪部門提供的地形圖、土地利用圖、森林資源分布圖及野外實測數據等,屬性數據庫則主要包括歷年的旅游資源調查報告、交通規劃圖、旅游規劃圖、野外調查統計數據和現場調查數據等。

3、旅游信息系統功能及實現

3.1旅游資源管理功能

按照旅游資源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構成要素及外部特征,可將花山旅游區旅游資源分為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兩大類。自然旅游資源主要包括:動植物景觀、氣象景觀、地質、地貌景觀等;人文風景旅游資源包括:歷史古跡、民族風情、文物古跡等。所以旅游信息系統根據這種分類的方法將花山旅游區旅游資源歸類、存檔和管理,利用程序語言設計用戶子模式,提供給旅游管理部門不同類型旅游資源的分布和相關信息。

3.2 數據查詢功能

系統中存在的數據,大多數是空間數據,也就是說每一個數據記錄都包括對于某個景點的地址和定位。。在此操作中,用戶把地圖當作查詢工具,而不僅僅是數據載體,在空間數據查詢的操作中,用戶通過確定顯示地圖的空間范圍來進入數據庫。這時,系統將會在數據庫中查找那些符合查詢要求的資料,并將符合用戶要求的結果以圖片,表格或文本的形式顯示出來。用戶還可以通過輸入自己感興趣的景點名稱或從景點名稱集中選定自己感興趣的景點,系統會把此景點的位置在地圖上顯示出來,并會通過閃爍標志便于游客查找。。

如查詢旅游區民族山寨具體旅游信息(沿線各景點具置、游覽線路、游客容量、旅游飯店分布等)通過用MapBasic中Select命令在各相關Table表中查詢,直接在地圖上顯示。

3.3數據顯示輸出功能

旅游信息系統為了使用戶能夠方便地得到感興趣的地圖信息及其特征數據,其設計地圖和數據的顯示與輸出功能主要包括地圖顯示、景點標注、主要特點資料及專題地圖輸出打印等幾個方面,這為花山旅游區旅游管理和規劃決策提供了參考作用。

3.4統計分析與決策支持功能

使用旅游信息系統可以快速實現大量旅游信息計算與統計工作,例如對旅游區各相關旅游部門信息進行分析、統計,統計的結果可以按表格形式和方圖形式直觀地顯示,并可直接輸出成圖。統計分析功能便于管理者對大量的旅游信息有直觀的了解。

另外系統內可根據各種旅游活動數據,生成游客容量預測、交通和線路安排布置、旅游銷售量預測、預警措施預報等大量應用模型和方案。通過對這些決策模型的構建和比較分析,可為旅游景區制定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方案。

4、結語

開發花山旅游區旅游信息系統符合景區旅游實際需求,隨著該系統投入運行,將更好的促進當地的旅游業進一步發展,從而使花山優美的自然旅游資源和悠久的人文旅游資源得以更好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1] 黃建清,胡衡生等.廣西花山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6):122-125.

[2] 王永燕,孫雪松等基于GIS的旅游景區信息系統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6):271-273.

篇3

關鍵詞:薪酬戰略企業管理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薪酬管理實踐在多方面獲得很大的進步。但隨著知識經濟的逼近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企業面臨更加復雜、激烈的競爭環境,這將給我國企業薪酬管理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外資企業、合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多種類型的企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外資企業,他們帶來了新的薪酬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激勵機制,將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思維、方法帶入我國企業,給我國企業的薪酬改革提出了挑戰。企業開始思索如何通過薪酬實踐,在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重建薪酬體系已成為21世紀我國企業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我國企業薪酬管理的現狀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目標的確立,企業薪酬改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這期間企業改革經歷了放權讓利,承包制試點、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產權明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等發展階段,企業獲得了白主經營權及白主分配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外資企業、合資企業、民營企業等多種類型的企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外資企業,他們帶來了新的薪酬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激勵機制,將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思維、方法帶入我國企業,給我國企業的薪酬改革提出了挑戰。企業開始思索如何通過薪酬實踐,在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獲取和保持競爭優勢。重建薪酬體系已成為21世紀我國企業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總的來看,我國企業由于受國家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因素及企業自身的外部市場環境、內部條件、員工個人具體情況等因素的影響,傳統薪酬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政府對企業薪酬制度制定施加重大影響。傳統工資制度實行結構性改革之前,企業工資制度還沒有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相脫鉤,企業內部工資分配制度由國家制定并在國家監督下執行。即使此后實行“工效掛鉤”,政府仍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2.提供同等的獎金和獎勵。獎金和獎勵的提供與企業的效益、個人的業績脫鉤,使得它們只流于形式,起不到實質性的激勵作用。雖然“工效掛鉤”以及此后的浮動工資、等級工資、股份工資等工資形式相繼出現,但在實際的操作中,企業的獎勵機制仍不完善。

3.“家長式”的設計方案,旨在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企業在薪酬方案設計上,沒有將員工知識技能、工作責任、勞動強度和工作環境等因素考慮在內,只是在形式上滿足大家的生存需求。

二、我國企業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企業薪酬管理就內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都獲得了很大改進,企業的分配主體地位基本確立。但是針對企業薪酬制度激勵作用不足,約束作用不明顯,平均主義和分配行為不規范等弊端,企業已經開始在各個不同層面、不同深度嘗試進行薪酬改革。但受傳統薪酬管理的影響,我國企業的薪酬管理仍存在以下問題:

1.薪酬制度不夠明確。作為企業的基本制度,薪酬制度就像企業的一部法律,一旦制定就應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穩定地、切實有效地加以執行。但我國企業薪酬體系設計不夠系統化,各種制度強調的導向分散或都強調一種導向,使各項制度的綜合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2.薪酬管理缺乏戰略導向。薪酬管理作用于員工個人、工作團體和企業整體,創造出與企業戰略相適應的各種內外部氛圍,從而有效地推動企業戰略的實施。薪酬管理必須與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方向、目標相一致,體現和反映企業發展模式與趨勢。因此薪酬的決策與管理,應該根據企業總體戰略來確定,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戰略理性、前瞻性的支撐。

3.薪酬結構不合理。薪酬結構是指薪酬體系的各種薪酬形式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組合比例結構,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在薪酬結構設計上不夠合理,主要表現在:由于固定工資比例偏高,員工收人差距拉不開;浮動薪酬長期不動,水平過低;對薪酬形式只關注外在薪酬而忽視內在薪酬等方面。

三、建議

薪酬戰略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構建薪酬戰略的總體目標就是以企業戰略為依據,通過制定合理的薪酬戰略體系,使薪酬戰略和薪酬管理能有效地輔助人力資源戰略,推進企業戰略實施,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吸引和保留企業所需的優秀人才和核心員工,使企業保持核心能力優勢;(2)有效地激勵員工,改變員工態度和行為,促進員工的行為與組織目標保持一致,推動企業戰略的有效實施;(3)在滿足企業和員工雙向需求的同時,控制運營成本,發揮成本的潛在效率,保持成本競爭優勢;(4)有效推動企業變革,增強企業對環境的適應性。

薪酬戰略的構建還需要根據企業內外部權變因素,將薪酬戰略與企業戰略進行有效地匹配。因此,構建薪酬戰略就要考察企業戰略要素對薪酬戰略要素和薪酬政策的影響,從而制定企業整體薪酬戰略和薪酬管理體系。應該考察的企業戰略要素主要有四個方面:行業選擇、競爭策略、企業發展階段和產品多元化程度;薪酬戰略要素主要有五個方面:薪酬基準、薪酬水平、薪酬結構、薪酬等級和薪酬管理與控制。企業在制定薪酬戰略方面一定要將以上幾方面都考慮到,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戰略,從而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有力的支持與服務。

參考文獻;

[1]吳照云王宇露:企業文化與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當代財經,2003.8

[2]林澤炎李春苗:中國人力資源調查報告.人力資源開發,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