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的養生知識范文

時間:2023-11-13 17:50: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的養生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口腔的養生知識

篇1

關鍵詞:高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

口頭語言是指用有聲語言作為傳播信息的手段,達到交際目的的表達方式。它是相對書面語言而言的。口語表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且往往關系到生活、學習、工作的成敗得失。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尤其是對于以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職業教育,同樣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不僅要使培養對象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也要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學生走向社會,立足社會受用終生的基礎。

1 高職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

1.1合乎邏輯的思維能力

一個人說話的準確、清晰、簡明,與其思維的準確性、邏輯性有密切聯系。高職畢業生的口語表達要做到說話不走樣、不零亂、不嗦,力求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就要求有合乎邏輯的思維能力。

1.2較強的綜合概括能力

畢業生在擇業、應聘、就業和工作實踐中,將面對許多重要的口語表達場合,如介紹自我,介紹相關的技術知識、經驗等,這就要求要有較強的綜合概括能力。

1.3清晰的語言表述能力

語言表述就是運用說明、敘述等表達方式把要介紹的知識、技術和方法講述出來,做到表達的內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達的聲音要明快優美,做到語速適中、語調自然、音量適度,并配之以恰當的姿勢。

1.4運用語言技巧的能力

要想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必須要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說理明人,打動對方,達到口語表達的目的。

2 研究訓練方法,優化教學模式

2.1科學安排程序,明確教學目標

第一階段,初級訓練階段。

(1)勇氣訓練。訓練學生突破心理障礙,能在正式場合當眾表達自己的見解。(2)發音訓練。通過氣息控制訓練、“吐字歸音”訓練、語音規范訓練、語調純正訓練,要求學生做到聲音洪亮、口齒清楚、四聲準確。(3)態勢訓練。向學生傳授頭部動作、面部表情、眼睛動作、四肢動作等態勢語言知識,及坐、立、行、走等方面的身體姿勢知識。做到不僅會控制自己的態勢語言,而且會根據別人的態勢語言判斷傳達的情感。(4)思維訓練。通過訓練形象思維、比較思維和創意思維等,要求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廣度、深度、精確度、敏捷度。(5)技巧訓練。針對聽眾心理,進行口才話題選擇訓練、口才集中性訓練、口才應變性訓練等,要求表達內容符合聽眾的判斷標準。

第二階段,高級訓練階段。

(1)即興發言訓練。給出一個熟悉的話題,稍許準備,讓學生進行發言。要求學生大方得體的走到臺上,與臺下進行目光交流,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見解。(2)演講訓練。掌握演講稿的寫作技能,學會確定演講基調的風格、控制語調、營造等技巧,能夠自然地運用手勢和表情,初步進行有效的演講。(3)辯論訓練。在了解辯論的基本特征、作用及分類的基礎上,重點掌握辯論賽的戰略設計和實踐戰術技巧,組織學生觀看辯論賽并進行模擬,體驗賽前、賽后的每一個環節,逐漸領悟辯論的精髓。

第三階段,綜合應用階段。

(1)交往口才訓練。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以及各種人際互動場合中言語技巧的運用。對交談、贊美、說服、拒絕、道歉等情境模式進行判斷和分析,提高有效交談的能力。(2)應聘口才訓練。了解口才與求職的關系,通過案例分析及模擬招聘,掌握如何運用口才成功推銷自我。(3)管理口才訓練。初步掌握管理中的語言表達技巧,包括表揚與批評、激勵,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4)推銷口才訓練。掌握推銷的基本語言藝術,通過學習,懂得如何成為一名銷售顧問。(5)談判口才訓練。通過談判口才技巧分析、錄像觀摩和案例分析,初步掌握談判活動運作的特點、過程和語言表達技巧。

2.2優化訓練方法,調控訓練過程

知識積累法語言的內容和內涵是講話一鳴驚人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講話過程中就會捉襟見肘、漏洞百出。此法的關鍵是要提高學生的認識。季羨林先生曾提出“三貫通(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才是21世紀的青年”,類似這樣的名家名言要不斷滲透、灌輸,要學生養成自覺的讀書習慣。其次要教授必要的信息檢索方法。最后要積累必要的相關職業知識。記憶訓練法沒有基本的記憶,口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具體的訓練方法有:

(1)強烈刺激訓練法,重視新鮮事物對大腦皮層的首次作用。(2)并用記憶法。在記憶某事物的時候,使眼、耳、手、嘴等多種感官同時工作,使大腦處于積極綜合的運動狀態。(3)歸納記憶法。對不同內容進行分類和整理,理清大腦的記憶線條。(4)聯想記憶法。把所有的事物事先用聯想結合起來,形成一條形象的“項鏈”。訓練記憶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表達力和創造力大有益處。

朗誦訓練法首先要做到發音標準,學習聲母、韻母的發音及注意事項,練習聲調及與普通話發音有關的語流音變。同時訓練發音過程中的呼吸方法、發聲方法,通過繞口令比賽綜合檢驗學生的口齒和四聲準確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講授語調的輕重、快慢、高低、停頓技巧,通過聽示范朗誦體會文章的感情。最后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指定的文章。

態勢訓練法。態勢語言又叫身體語言、動作語言。在交際信息傳遞的過程中,45%通過有聲語言傳遞,而55%則是通過態勢語言傳遞。在課堂訓練時,要求學生根據出示的表達目的做出相應的態勢語言,根據模特表演的態勢語言分析模特表達的含義;日常應用時要求學生觀察身邊的人,模仿舉止高雅、大方、有教養的人,提高修養。

觀摩訓練法。通過電視錄像、錄音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口語表達的特點。如通過觀看《亞洲大專辯論賽》學生們知道了辯論的規則,辯手應具有的風度、氣質、手勢運用等。通過聽一些名人的演講錄音,讓學生去體會演講的風格,演講中的開頭、、結尾的安排等。實踐中他們往往會模仿這些范例。

心理訓練法。心理素質是否良好,決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應有的展現。訓練方法如下:

(1)消除不良環境的影響,創設寬松、隨意的說話氛圍,解決學生開口的問題。也可主觀消除不良環境,有意識地回避目光的對視和對方言行的影響,以保持良好的心境。(2)創設正式情境,讓學生互相嚴格挑剔每個人的缺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組織學生參加模擬口才競技賽事,積累臨場經驗。

思維訓練法口語表達者的思維能力主要包括直覺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針對前三者可通過即興朗讀訓練,訓練學生靈敏、準確地傳遞信息;通過復述訓練,訓練學生快速接受信息、領會重點、思路清晰、邏輯準確;通過討論熱點話題,訓練學生學會全面深刻地分析問題;針對后兩者可組織“串詞聯想成文”、“限時說用途”、“腦筋急轉彎”等智力游戲激活學生的思維,通過辯論進一步加深思維的新穎性和深刻性。

模擬訓練法讓學生在假定的情境中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和已學的技巧進行模擬。主要運用兩種方式:

篇2

說起中心的特色服務,中心主任劉世軍毫不避諱地說,中醫和心理這兩個特色服務是前任管理者所創建的,到目前為止,這兩個特色服務在全區仍然能“豎起大拇指”,對于前任所留下的“寶貴財產”,劉世軍形容為“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這種高起點,劉世軍在業務和管理工作上更是兢兢業業,在他的帶領下,中心的特色服務在踐行感動和卓越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中醫藥服務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中心于2006年9月創立了中醫特色門診,從2007年4月起至今,對口支援單位——東方醫院,每天都會選派呼吸、心血管、神內及內分泌四大科室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專家來中心,對中心臨床疑難診治問題進行把關指導。在眾多專家教授傳、幫、帶下,中心的整體醫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心開展的中醫治療項目開展繁多,其中針灸、瀉血、中醫穴位注射治療逐漸形成特色,同時中醫情志干預項目已逐漸發展成本中心的一個特色。

“目前,我中心中醫特色診區已形成中醫藥、治未病、中醫循經推拿、中醫護理及康復等九位一體的服務能力。開展了中藥湯劑、針灸、穴位貼敷及瀉血等32種中醫適宜技術。2012年以來,中心成功參與或承接科研項目共8個,其中國家級2個、市級5個、區級1個。”劉世軍介紹說。

同時,中心還將中醫融入病房的日常治療和護理中。病房的護理人員經過統一培訓,將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卒中5種慢病的自我保健治療和穴位按摩等中醫護理方法教給患者及家屬,并傳授他們常用的膳食療法、四季養生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心理衛生服務

社區居民的“心靈家園”

據了解,右安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心理咨詢門診于2006年9月創立,是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的第一個心理咨詢室。“目前,中心有咨詢師22名,心理治療師3名、音樂治療師3名,中心先后配置了智能反饋型音樂放松治療系統、沙盤游戲和生物反饋治療儀等硬件設施,能夠系統地開展社區個案、社區團體咨詢及干預。截至2013年,中心接待社區心理咨詢個案3500余人次,完成社區老人心理健康宣教及團體咨詢207次,殘疾人心理幫扶244次,心理健康促進室義診124次。”劉世軍介紹說。

雖然地處社區,但對專業素質的要求卻絕不放松,我中心每年選派1—2名咨詢師參加國內外先進的相關業務培訓,咨詢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為更好地解決社區居民心理問題提供了技術保障。“經過幾年的實踐和嘗試,我院的心理衛生服務工作已實現人員專業化、服務一體化、設備標準化,心理衛生服務這朵‘與人的玫瑰’已散發出誘人的芳香,在無意中竟成了首都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點’。”劉世軍介紹說。

發展口腔 打造社區衛生服務新品牌

口腔疾病在社區老年人中也是一種常見病、高發病,當他們口腔有疾病的時候也嚴重影響其健康。2010年,中心在原有口腔科的基礎上,規劃和裝修3間口腔專科診室,初步完成了右安門地區社區老年牙病防治中心的主體布局。引進口腔醫學碩士研究生4名,覆蓋口腔正畸、口腔內科、修復等多個專業,配置5臺進口口腔綜合治療臺和一批配套設備。

篇3

生物學是一門通過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人類對自然本質的認識都是通過自身的體驗逐步認識并積累起來的,尤其是以生活中感覺、知覺以及感知覺綜合體驗加以觀察和認識的。感知的同時就有“注意”活動,主動觀察或隨意性感知就表現“意志”活動,感知印象的識記,與以往同類表象相比較的認知就是記憶。感知過程自始至終受到其他心理過程的影響。也是受注意記憶需要、情感、思維、意志過程的影響,感知是一切認識過程的最初環節。感覺是人類最初級的心理過程,是高級復雜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感知材料越豐富,知覺也就越完整,越正確。正因為人的生活源于生命存在的基礎,而生命又以可以感知生活為生存和發展進步,所以生物學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密不可分。因此,如何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關注學生的生活滲透體驗式學習,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珍愛生命,并對生命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是值得中學生物學教師探討的話題。下面結合生活滲透體驗式教學實踐談談教學中的體會和感悟。

1 大量操作類實驗的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中學階段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生物學本身應該具備“生”――有生命,生動;“物”――有實物,能操作。這是生物學很強的生活性和感知性的不可多得的教?W特征。許多生物學理論知識都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驗能力的培養在生物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中學生通過學習融入生活的現實教材。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提供教學條件,讓學生盡可能地親自動手操作,使他們通過親自操作實驗,培養訓練技能,同時激發學生對實驗創造性的想象、好奇心的驅動,提升學習積極性。

案例1:在顯微鏡下的使用操作過程中,教師可提供多種觀察材料,如西紅柿果實、韭菜葉、菠菜葉、洋蔥等等。這些材料不僅種類多,而且是學生每天蔬菜攝取最廣泛直接和喜聞樂見的實體。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這些材料分別制作成多種臨時裝片,并相互觀察。學生親眼看到日常食用蔬菜的形態,了解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細胞形態的不同,明白細胞的基本結構的相同性。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訓練學生熟練地掌握和操作實驗工具、親自制作臨時玻片,提高調節使用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的能力,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實驗課的可操作性。

案例2:關于“種子的結構”一節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廣泛搜集實驗物品,如生活中的菜豆、蕓豆、蠶豆、大豆、花生等植物的種子。提前一天浸泡種子,他們就會摸索浸泡種子的環境、溫度、種子的品質,間接了解了育種和種子優化的相關的農業生活知識。通過種皮剝開、分開子葉的活動,學生和對照課本中的圖片,認識各部分名稱,掌握種子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這樣既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充足的親自動手的機會,又可以讓學生長時間在家里觀察到盡可能多的種子萌發的細節,交流他們的發現和種子變化,講述種子中的各部分如何發育過程,學生通過親自操作和觀察,交流時自然貼切,生動有趣,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2 聯系各自的身體體驗生理規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生物學的特點既然決定了觀察為首要條件,實驗又作為生物教學的基礎,那么教師培養中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提高其主動獲取生物學知識、開拓發展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素質就非常重要。通過學生學習與自身身體有關的生理知識,認識到生命科學在人這個主體中的意義,明白學習生物學不單單是為了應付當下的考試,也是為了了解自身身體健康和怎樣適應所生活環境的實用性,能正確解釋和理解生活中出現的生命現象和生理知識,做到無病預防和強身,有病怎樣知曉和尋求幫助。“生物圈中的人”這一主題的教學,由于大部分內容與學生自己的身體和生理相聯系,所以教學中教師可以每個學生的生活中的疑惑和好奇展開教學,讓生活滲透體驗式教學更好地來激發中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

案例3:呼吸頻率、心率、脈搏的教學相關內容學習時,教師可讓學生測試自己平靜狀態下的各種數據;然后在現場做劇烈運動后再測試呼吸頻率、心率、脈搏,體驗劇烈運動后的變化,對測試結果進行比較,對運動促使呼吸頻率、心率、脈搏影響的原因分析和結果討論,感知人體在生活中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奇妙現象;同時可展示人體各器官位置內容的對照圖,直接讓學生在自己身體上指出它們的確切位置,了解自己身體那些自己未知的秘密和疑惑,學習掌握人體的基本生理常識和心理感受。

案例4: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概念教學,條件反射是動物和人類適應環境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可使動物和人類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尤其條件反射中的聯想是參與識記和回憶,也是借助于不同的聯想而被識記和回憶起來。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出示山楂、楊酸、酸梅湯等實物,讓學生“看到山楂、楊梅、酸梅湯”等酸味物質,再讓他們閉目體會這些食物在口腔內咀嚼和品嘗后的感覺,說出自己的口腔有何反應;接著讓學生吃山楂、吃楊梅、喝酸梅湯等體驗吃東西分泌唾液的非條件反射;最后,通過談山楂、楊梅、酸梅湯等體會分泌唾液的體會,比較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不同點。教師可以使學生想象吃火鍋的過程,講述鍋內菜品的翻滾,以及小碗內蒜泥與辣椒油的清香,品嘗辣椒。這樣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生活滲透體驗式學習的全過程,通過體驗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和知識生活化,學生學得既開心又輕松,以后在生活中會不自覺地聯想到課堂知識與生活體驗,在一生中都會受益匪淺。

3 聯系學生生活中的實際體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生物學素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生物學的知識積累和豐富會為今后的學習乃至擇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每個中學生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既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也有不同的文化修養和對人生的感悟,并且飲食習慣差異和地域環境不同都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在學習過程中討論相互的理解和認識、交流各自觀察到的生活和生命中的某些環節,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精彩的生活內容和豐富的閱歷知識,使學生互相共享各自的資源,又互補性地充實彼此的或缺。融合和包容的生活滲透體驗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濃厚興趣。

篇4

【關鍵詞】不良生活習慣;生理功能;健康

健康長壽是現代社會人們所追求的理想目標。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大大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具大量國內外社會調查表明,近50%的人死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不良生活習慣等于慢性自殺”,這不是駭人聽聞,在大多數人群未被高度重視,往往等到風燭殘年和人體出現疾病后才被注意。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人們早已習以為常,即使了解某些生活習慣對人體有害,也不知危害有多大,如何應對。因此,本文就不良生活習慣對人體生理功能造成的危害進行分析,提出應對策略供大家借鑒參考。

一、不良生活習慣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比較普遍的就有數十種之多,可簡單進行以下的分析:

1、不良飲食習慣

1.1不吃早餐 早餐是新陳代謝的助動器,在食用早餐后的8小時內,人體內的脂肪會加速燃燒。不吃早餐的人通常飲食不規律,容易感到疲倦,頭暈無力。時間長了就會造成營養不良、貧血、抵抗力低,并會產生膽結石等。

1.2 飽食 飽食容易引起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應激能力減弱。經常飽食,會使脂肪過剩,血脂升高,導致動脈粥樣化,還會誘發膽囊炎、糖尿病等。

1.3 狼吞虎咽 進食時食物未經充分嘰嚼,沒有經過口腔內的第一步消化,就匆匆進入胃內,勢必增加胃腸道德負擔,導致胃粘膜受損、積勞成疾、胃病發生。

1.4 空腹吃糖 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空腹吃糖的嗜好時間越長,對各種蛋白質的吸收損傷程度越重。由于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因而長期的空腹吃糖更會影響人體的正常機能,使人變得衰弱以至于縮短壽命。

1.5 喜食燙食 吃的過熱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還有可能燙傷食管,不斷刺激食管上皮細胞,使之發生突變并大量增殖,可變成癌組織。

1.6 吃的太咸 鈉在人體內的滯留,容易形成或加重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疾病等。

1.7 蔬少肉多 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維生素缺乏,相應的是大量高脂高熱量以及高膽固醇飲食,這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1.8過食辛辣 過食辛辣會對胃粘膜產生強烈的刺激,使其充血、水腫、糜爛、出血、潰瘍。

1.9 酗酒無度 酒精直接傷害胃粘膜,損傷胃粘膜保護屏障,造成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更嚴重者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

1.10 飲水不足 人體輕微缺水會導致疲勞,因為缺水時血流量減少,心臟不得不曾經跳動的次數和力度,確保有沖足的供血量。如果長時間缺水,尿量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起腎結石和腎積水等。

2、不良睡眠習慣

2.1 睡懶覺 睡懶覺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可引起一定程度認為的大腦功能障礙,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擾亂機體的生物節律。另外,血液循環不暢,全身的營養輸送不及時,還會影響新陳代謝等。

2.2 熬夜 若經常熬夜,容易疲倦,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小孩睡得太晚還會影響激素分泌,從而影響身高。

2.3 午睡時間過長 午睡時間過長,一則影響夜間睡眠,二則睡眠時吸入氧氣過少,腦部缺氧,會誘發缺血性中風。

2.4 俯睡 會使脊柱彎曲,增加肌肉和韌帶的壓力,使人在睡覺時得不到良好的休息。

2.5 伏案午睡 一般人在伏案午睡后會出現暫時視力模糊,原因是眼球受到壓迫,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造成的。長此以往,會造成眼壓過高,視力受損。

2.6 飯后即睡 飯后即睡會使大腦的血液流向胃部,導致大腦供氧量減少,還會發胖。

3、不良的運動習慣

3.1 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會導致肌肉衰弱、萎縮,體內產生熱量減少,肺活量下降。

3.2 步行太遠 步行時足弓保持一定的高度和張力,若步行太久,足弓就會下陷使跟骨負重增加,容易發生骨折。

3.3 穿高跟鞋走路 鞋跟過高使人體重心自然前移,足趾和前掌負重過度,胸腰后挺,導致腰肌韌帶勞損等。

4、不良工作習慣

4.1 久坐不動 長時間地坐在計算機前、伏案工作,容易造成肌肉勞損,,出現頸部和肩部僵硬。

4.2 精神緊張 神經系統長期處于高等緊張狀態,容易引起激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4.3 過度勞累 無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不能勞累過度,否則會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粘膜分泌失調。

二、應對策略

1、合理膳食

1.1 節制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1.2 注意營養,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少食甜食,油炸食品。

1.3 規律飲食,少食多餐。

2、健康睡眠

2.1 保證合理的睡眠時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睡眠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

2.2 保證睡眠質量。選則合理的睡姿,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溫水泡腳,放松心情等。

2.3 通過午睡給健康充電。午睡課補償夜間睡眠不足。使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得到放松和休息。

3、適度運動

根據個人選則合適的運動時間,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

4、快樂工作

學會在工作中讓自己高興,正確看待得失;學會與人交流,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和人際關系;學會疏導心理疲勞,合理安排工作和休假時間,排解工作中的不良情緒。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不良生活習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提高自我保健意識,自覺構筑控制亞健康發生的防線。健康的身體是生命最基本的基礎,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劉玲愛.生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洪濤.懂得健康,懂得生命[M].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篇5

農村生物教學受到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式呆板、實驗設施短缺以及升學壓力等原因的長期困擾,一直存在教學成效低、學生積極不高、教師敷衍塞責、領導重視不夠等諸多問題。盡管如此,筆者還是認為,在農村開展生物教學工作,具有諸多優勢,如學生感性知識豐富,便于理解;實驗和實習條件得天獨厚,便于開展;實驗材料和教材就地取材,非常方便。因此下面圍繞農村生物教學現狀、問題及建議提出幾點看法。

1 農村生物教學的現狀

1.1 師資力量薄弱

師資力量薄弱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生物教師嚴重缺乏;第二,專業專職生物教師少之又少。導致這種現象原因較多,由于國家對生物教學相對不夠重視,且農村條件較差,專職生物教師通常很難在學校立足腳跟。通常鄉鎮中學的人事權主要在鄉鎮黨委,一些財政相對緊張的地區出于財政開支方面的考慮,用人一般是“寧少勿多”,“寧多要‘主’課教師,不要‘副科’教師”,生物教師受不到應有的重視。有些兼課教師雖然也能勉強把中學課本的部分知識“啃”下來,但在實驗和實驗教學的技能方面與專業教師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對于學生的生物學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也就有心無力了。

1.2 教學方式古板

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通常存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相對落后的現象,生物學課大都是靠教師“一張嘴,一根粉筆,一幅圖”講授,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生物學實驗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許多教師認為“實驗教學費時、費力、費錢,在黑板上講實驗也能讓學生通過高考”。于是,生物學實驗課往往通過教師“講實驗”和學生背實驗原理的方式來完成的。

1.3 經費緊張、實驗設施短缺

生物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很多農村中學由于地方財政收入低,教育支出少,開展生物學實驗的基本設施通常非常短缺。許多學校連一些基本教學掛圖和模型都沒有,教師也難以將某些有規律可循的知識遷移到掛圖或模型上。顯微鏡是幫助學生認識微觀世界的基本手段,然而通常很少有農村中學具備。實驗設施的短缺確實在很多方面限制了農村生物教學實驗的開展。

1.4 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

生物課在農村中學一直處于弱勢課程,長期以來得不到充分的重視。很大原因是由于生物課并不是必修課程,也就是俗稱的“副課”。我國中學質量考核非常重要一項的指標,就是升學率,對于九年義務教育也是如此。由于農村教育資源少,為了更好的提高學校的教學聲望(升學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語、數、外等“主課”上,因此生物課不僅教師隊伍受不到保障,很多時候教學課時都會由于種種原因受到“擠占”,長期以來得不到學生、老師、家長、各級領導及社會的重視。

1.5 地處農村,具有一定優勢

雖然在農村開展生物教學工作,存在很多客觀的限制,然而周邊具有廣闊的自然空間、各種各樣的生物資源,為生物教學創造了一定的優勢條件。許多農村學生直接參加生產勞動,接觸動植物及大自然的機會多,對農、林、漁業生產及動植物等基本知識比較熟悉,教學時恰當地利用這一優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識和技能是通過實踐和實習獲得的,像動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及農作物的繁殖、管理,動物及家禽的習性觀察和飼養等,都需要學生親自體驗才能形成較牢固的知識和技能,農村便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場地。農村的生物資源豐富,實驗材料和教材易于取得,也為中學生物教學創造了條件。

2 農村生物教學的問題

由于農村中學生物教學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存在諸多問題。

①教學成效低。許多學生經過了中學幾年的生物課學習,對于周圍許多常見的動植物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對于許多基本的環保知識、自身的生理結構都毫無了解。開展生物課的教學目標難于實現。

②學生對生物課的學習積極不高。由于升學壓力的影響,而且一些教師教學方式呆板,導致一些同學對生物課興趣不大,許多學生根本不預習課文、無故挪用上課時間、對待測驗態度不端正。

③教師對生物課的教學價值認識不足。許多中學生物老師都是兼職教師,更多時候只是為了獲得教學津貼或課時費,較少時間去思考如何提高教學水平,因此也就導致教學方式乏味,教學方式呆板,學生聽之欲睡,教學成效自然低下,生物課形同虛設。

④學校領導重視不足。學校領導在教學資源的分配上通常刻意向“主課”教師傾斜,直接導致生物課的開展在師資力量,教學經驗的需求上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3 農村生物教學的建議

農村中學生物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突出的問題重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農村中學生物教學開展中碰到諸多困難,是因為體制、社會觀念、教育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然而農村中學生物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利用自身優勢、揚長避短,還是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順利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3.1 提高認識,擺正位置

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全球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以及實現新的農業革命都有賴于生物科學的發展,生物科學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要求從現在起就重視培養生物學專門人才。實際上,美、日等發達國家對生物學教學非常重視,他們在中學階段就開設生物課,生物教學的地位和數理化一樣,甚至優先發展這一做法正在被我國借鑒。

3.2 提高教師素質,加強中學生物師資力量

治標要治本,在教學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職能和作用,而淵博的知識、精湛的專業知識是教師賴以“授業”、“解惑”的基本條件。因此,在農村中學,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進修學習,不斷提高生物教師的業務水平,掌握生物課教學的新動向,這是保證學生學好生物課的關鍵。

3.3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生學好某一門課程的入門向導。農村中學,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學生對生物教學的興趣。

①結合現代生物科技成果,培養學習興趣。生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地補充新科技的發展成就和應用,特別是我國在實施863計劃以來,生物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如講遺傳的物質基礎時,補充基因工程遺傳工程和人類基因組等內容,介紹什么是轉基因生物,它對人類健康有什么影響。

②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生物教材在聯系實際方面具有有利條件,為教學提供了方便。教材中有許多內容與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實際緊密相聯,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涵,在教學中生動、科

學地聯系社會、生活熱點問題,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如講生態系統時,引導學生關注人口、糧食、資源環境污染等全球性問題,結合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原理,讓學生討論對策,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些難題。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增強了生活氣息,培養了學生實際運用能力。

③改革舊的考試方法,啟用創新方法來檢查教學效果。現在,學校對副課普遍采用開卷考試的形式,學生收獲甚小。為了讓學生能更好更多地掌握生物學知識,應嘗試采用較靈活的考試方法,把學習過的內容,包括實驗內容等,編成能體現出綜合知識和靈活運用課本知識能力的綜合題(包括動手題、實驗題和繪圖題),學生拿到題后準備5 min,根據題型進行口答、動手做實驗或繪圖,以測試教學效果。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可啟發、提示或進行更深一步的提問。如煤氣中毒的原理?如何預防和急救?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請在顯微鏡下找到口腔上皮細胞,并繪一簡圖,標出結構請動手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載玻片,并簡述步驟及注意事項等。所有這些內容要求學生要把所學知識有機聯系起來,重理解、重運用采用這種考試才能檢查出生物課的教學效果。

3.4 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的開展生物教學

農村中學大多數學校資金緊張,教學設備簡陋,特別是生物學科教具陳舊、破爛、殘缺不全,生物實驗不能正常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呢?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農村有利條件作為生物大課堂上的活教材,努力提高學生素質。

①利用大自然,就地取材上好實驗課。生物科學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科學,根據多年來從事生物教學實踐的體會,只有加強直觀實驗,讓學生動眼、動手、動腦,生動活潑地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思考,才能獲得真知。

如初中生物教材中是以蛙為例講述兩棲綱的內容,在講到蛙的生殖和發育時,利用學生從校外的水溝田間里捕來的蝌蚪和成蛙,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蝌蚪與成蛙在形態上的顯著差異,并讓學生思考什么叫變態發育?在初中上人體生理衛生講到神經系統中的脊髓和脊神經一節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捕來成蛙分組做脊蛙反射實驗,學生按照教科書中的實驗方法,就能較好地完成該實驗。

②教師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生產中去觀察、了解。早春季節,把學生帶到附近有果樹林園的地方去觀察,學習其嫁接技術,并讓學生根據初中生物學中學過的木本植物莖的構造,分析枝接成活的三要領:“上不露白,腳不蹬空,皮對皮”。通過直接觀察和理論分析,學生就能總結出枝接成活三要領的理論基礎:砧木的形成層與接穗的形成層必須對齊,形成層的細胞具有分裂能力:產生新的細胞,使傷口容易愈合,嫁接易成活,并指導學生親手嫁接,這樣,學生由理性到感性,再到實踐中獲取了知識。

在盛夏季節,教師把學生帶到田間、地里、森林里,觀察各種昆蟲的體色,并向學生提出:“為什么綠色草地上的昆蟲的體色是綠色?”“田里的蝗蟲為什么在秧苗是綠色的時候,它的體色與其一樣,當水稻的葉子變黃的時候,蝗蟲的體色也發生了變化?”這時候,讓學生聯系教科書中有關內容,理解生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相適應的特點,進一步深化了保護色的概念。接著繼續問:“如果氣候干旱綠草枯黃,這些綠色昆蟲的體色又不適應變化了的周圍環境,這說明了什么?”學生會很自然地回答:“生物體的適應性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這樣讓學生通過觀察,不僅培養了思維能力,激發了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而且擴大了知識領域。

③教師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上好生物課。農村中學的學生,畢業之后,除少部分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學習外,大部分要回到農村去,從事農業生產。生物課是與農業生產結合較密切的一門課,針對生物教學的特點,在講授好生物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和農業生產實際,向學生進行學習。生物學的目的教育和勞動技術教育,講授生物知識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