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精神文化建設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4: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加強精神文化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需要。校園精神文化作為學?,F實的精神氛圍,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潛在而強烈、持久而深遠的影響,具有強大的教育力量。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能使學生認同、接受道德規范并轉化為自身內部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行為。當前,要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一定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與引導,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引導他們直面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德與才、科學素質與文化素質、生理發展與心理發展的關系,還要注重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誠信觀念、團隊精神與人際關系。實現和諧發展。要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不斷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需要。構建和諧校園,即包含著和諧文化建設的內容,同時更需要和諧文化的引領和支撐。沒有和諧的校園精神文化,就不能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和思想道德基礎,就很難協調行動以實現共同的價值目標,就會影響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的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的一項基礎工程,實施這一工程尤其要注重建設和諧的大學精神文化。建設和諧大學精神文化可以對內凝聚力量,對外擴大影響。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學校核心競爭力主要涉及學者、學科、學術、學風、學生等要素,這些要素的優化與配置皆離不開和諧的校園精神文化。否則,有可能導致學者相互歧視、學科相互排斥、學術死水微瀾、學風浮躁滑坡、學生失衡發展。因此,一定要通過建設和諧的校園精神文化,實現辦學要素的優化配置,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最終建設起和諧校園。
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需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兩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后。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加強了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和支持。以就業為導向改革與發展職業教育逐步成為社會共識,高職院校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明顯增強。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高職院校必須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對學校發展的深刻影響。塑造和鑄就出蘊含獨特個性又與時展相適應的校園精神文化,推動高校自身的發展。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有利于強化學校群體歸屬感和認同感。凝聚并團結著不同教育背景和專業背景的教職員工,有利于不斷增強大學的凝聚力、創造力。
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繁榮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需要。優秀的校園精神文化具有對社會文化的輻射和引領功能。校園精神文化的傳播有利于社會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構建。校園文化培養師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學生畢業后融入社會,以及教師在其社會活動中都無形地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其他人,使校園文化所代表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在社會中傳播。影響著國民性格的培養和生成,從而促進社會向前發展。反過來通過文化傳播作用的互動。提升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從而加快學校自身的發展。
二、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原則
高職院校是職業教育的高層次。它的定位是地方性、行業性很強的“職業型”,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辦學道路。是培養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復合技能型人才,因此其校園文化建設又應具有自身的鮮明特色。主要應體現出職業特征、職業理想、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人文素質的校園文化。因此,加強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應把握“以人為本、繼承與發展、形神統一、特色引導”的原則:
以人為本。校園文化的實質是超功利主義的。以人為本,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和人的平等的交往,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與呼吁自主創新的現實要求下,精心培育這個根,關鍵是要從制度上鼓勵和培養師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和創造精神,從而為師生的實踐提供適宜的土壤。
繼承與發展。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呈現“四個多樣化”的趨勢。學院發展建設也面臨著校內外環境的深刻轉變,校園文化建設既要著眼于過去,更要著眼于現實的要求。校園文化建設要與之相輔相成。賦與時代內涵,注重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與學校優秀傳統,學習和借鑒國外優秀校園文化精華,融合中西校園文化的優秀成果,廣泛吸收和借鑒高職院校文化成果,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現其開放性、多樣性和輻射性。
形神統一。一種好的校園精神文化必須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圍繞學校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兼備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這一既定目標,要防止“器物之教”、“技藝之教”,忽視學生的發展、精神生活的充實和生命境界的提升。只有明確定位、豐富內涵,在內容上做足了功夫,再加上形式上的有機結合,達到審美價值與育人價值的統一,校園文化建設才能根深葉茂。
特色導引。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既要重視大學作為功能獨特的文化機構應具有的文化品味、獨立品格和價值追求。更要貼近于學校的歷史背景、學校結構和培養目標,注重適應社會、融入社會,追求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交融,學術氣氛與實踐氛圍相輔相承的職業教育文化。為培養合格職業人才創造優良環境。要努力使校園文化建設形成一個有特色、有生命力和張力的“文化場”,使人們的知識、技能、思想、道德、行為等在其中互相影響、互相交融、互相激勵、互相滲透,從而創造和依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來構筑學校自主發展、自
我發展的精神基石。
三、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途徑
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途徑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高職院校,在不同的時期,側重點也不盡相同。當前,應當通過強化辦學理念、開辟陣地文化建設的途徑等做出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強化辦學理念。堅持正確的辦學理念是做好學校工作的關鍵環節?!秶鴦赵宏P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面向市場,就業導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基礎”的辦學理念,構建基于“職業學歷教育+職業崗位培訓”的教學內容體系、基于“平臺+模塊”的課程結構體系以及基于第一、二、三課堂聯動的實踐教學體系的高技能、雙證制的獨具高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還應主動出擊,盡快學習國外高等教育高度市場化的運作手段。使國際先進辦學理念盡快本土化,把學校的發展與地區的發展緊緊結合在一起,形成中國高職獨特的競爭優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重視“校風學風班風”建設。校風、學風建設須大力弘揚時代精神風貌,努力營造富含人文底蘊的校園精神氛圍。在校風建設中,要堅持培養社會主義的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等職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遵循“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基礎”的辦學方針,大力營造崇尚科學、嚴謹求實、善于創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學院特色的良好校園風氣。在學風建設中。要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團委、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等組織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要制訂完善大學生行為規范,建立健全學生獎學金評定、學生違紀處分、學生公寓管理、考試違紀處理等規章制度,規范、激勵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要嚴格對學生公寓、上課考勤和考風考紀的管理,定期通報學生違紀情況,糾正校園不文明行為,強化學生遵紀守法和道德實踐意識。在班風建設中,要根據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特點創建特色,盡情彰顯個性班風。
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企業化”。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入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使學生盡早實現由“校園人”向“企業人”的轉化。通過在學生中開展企業文化的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操守以及創業意識。特別是在專業課的教學中,通過仿真、模擬等手段,營造企業化氛圍,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盡快適應企業管理的要求,盡早融入企業文化。一方面,要把企業作為學院的專業實習基地,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好學生的參觀、見習、實習等活動,為專業課教學和畢業生實習、就業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學院要聘請企業一線技術工人來校講授專業知識,每年安排專業教師進入企業參加掛職鍛煉。學院將通過這兩條途徑。使學生加深了解所學專業的工作性質、工作過程和技能要求。并使學生逐步經過由淺到深的實踐訓練,掌握必須的基本操作技術。獲得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
篇2
建設的必要性
惠小和
一、提出論點:
熱電聯供項目,需要此時加強上灣熱電廠企業精神文化建設。
二、說明什么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及其重要作用。
三、論證一,上灣熱電廠的復雜歷史背景及其三年來初步建設取得成效說明其必要性。
四、論證二,上灣熱電廠的現狀特點決定有必要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
五、論證三,先進的行業標準要求上灣熱電廠必須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
六、結論:在上灣熱電廠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加強其建設才能積極促進上灣熱電廠新的三年奮斗目標的實現。
試論上灣熱電廠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惠小和
發展公司上灣熱電廠熱電聯供建設項目獲批的喜訊,不僅給上灣熱電廠的所有職工以無比的鼓舞,更為發展公司的發展戰略實施創造了一個很好的途徑。熱電聯供不但可以減輕發展公司人員安置的困難,而且將成為發展公司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發展公司良性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可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效益與管理相依,如何能使熱電聯生最大的經濟效益,趕超行業先進水平,我認為,此時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非常必要,正如春風春雨,適逢其時。
企業精神文化建設是以人為本的,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
企業精神文化建設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人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它包括企業精神,企業風貌等內容,是企業意識形態的總結,是企業物質文化的升華,其建設情況直接決定著企業文化建設發展情況。古人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行軍打仗如此,管理企業亦然。日本三菱企業創始人巖崎彌太郎在牢里認識了一位神奇的老人,老人告訴他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是“人和”,他很受啟發,并把企業象征物由三個菱形組成,蘊含著“人和”的理念。海爾員工收入并不高,但員工們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卻是其它企業無法比擬的,也是張瑞敏最為津津樂道的,張瑞敏說:“人的素質是海爾過去成功的根本,今后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是人的素質問題,你能把許多人的力量聚合起來,這個企業就成功了”。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上灣熱電廠的復雜歷史背景及其三年來建設的初步成效說明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是可行的、必要的。
上灣熱電廠1991年籌建以來,緩建了八年,職工放假,只給職工發放生活費致使人心渙散,各謀其業,稍有關系或技術的都陸續調往其它單位,其它有做生意的、種地賣菜的,跑出租車的,還有部分純粹呆在家中,翹首以盼收假的。直到1999年初上級才批準集中供暖項目建設,給上灣熱電廠的職工們帶來了希望,廣大員工積極投入到一期建設及生產運行中去,三年來在領導的正確決策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證了三個采暖期的安全供暖,基本實現了“一年打基礎,二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奮斗目標,同時圍繞“團結奮進,開拓務實”的企業精神,為提高廣大職工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加強了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主要開展了六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一是引進送出,結合實踐加強職工專業技能培訓,使全體職工在各自的崗位上都能有信心干好。二是狠抓臟、亂、差現象,使全廠舊貌換新顏,獲得了旗級文明單位,綜合治理全旗模范單位榮譽稱號。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一體化管理受到發展公司表彰。使全體職工適應了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做標準職工的原則要求。三是實行了全員競爭上崗,激發了全體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鼓勵合理化建議及小改小革。2002年共采納七條,獎勵1500元,創效約二十萬元/年,使全體職工增強了主人翁的思想觀念。五是圍繞安全供暖開展各種勞動競賽,促進了生產運行安全順利,提高了職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愛廠敬業、追求卓越的思想。六是加強了企業政治思想宣傳工作,倡導向“四有新人”學習。提高了職工的政治思想覺悟,塑造了新的企業形象,為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上灣熱電廠的現狀特點要求必須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
上灣熱電廠的現狀特點有三,一是女職工比例較大,全廠職工140人,女性占65人。這在半軍事化式的電力行業是少有的,因為熱電廠的工作緊張、勞累,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而女人一般體力比男人差。但是女人也有她的細心優點,如何揚長避短,合理安置,使他們徹底脫離封建思想,真正頂起半邊天的作用,這就要求她們首先樹立起自強、自重的新時代女強人精神;不怕吃苦,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的主人翁態度。讓男同志都刮目相看電廠女將的風采,使她們能夠自信‘誰說女兒不如男’,這就要求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一定要加強。二是員工文化層次差異大,整體專業技術水平還不高。學歷方面大專以上的只有25人,其余還有部分是文盲。技術方面特別是檢修人員,我感覺到還需要有很大的提高,去年公司職工技能簽定時參加的電焊、鉗工工種中,只有一人過了中級,而電工班三人也只有班長一人能獨立完成各項電工工作,熱工儀表班四人全部沒有經過一次正規專業培訓,運行方面汽機發電專業至今還是空缺。這樣的員工隊伍怎能適應上電的要求呢?三是按電力規范要求,工作作風仍有懶、散、慢、粗的現象。眼看就要上電了,部分職工思想上仍沒有緊張感,工作標準仍停留在原來的供熱基礎上。到各車間看看,職工們看書學習,力求上進的不多;干工作認真嚴謹,追求更高標準的不多;不遵守考勤制度,遲到早退的還有;酒后上崗,脫崗睡崗現象還未杜絕;工作扯皮,不協調的現象還有;吃大鍋飯,平均分配的思想,說大話,不務實的作風還普遍存在。這等等問題在目前還存在,這就要求必須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
先進的行業標準要求上灣熱電廠必須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
熱電聯供項目的上馬,圓了上灣熱電廠十二年三任廠長的夢,喜訊一傳到上灣熱電廠,工人們興奮之余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再也不用放假了”。說實話,原來的上灣熱電廠十一年來,八年無熱無電,三年有熱無電,確實每個職工的思想壓力挺大的,我們的出路在那里?是每個職工的心頭疑團,現在批準上電了,可是從一個普通的供熱站到一個標準化的熱電廠,員工素質要求距離之大,不可低估,企業精神,價值觀念,經營管理,道德風貌,專業技能都要嚴格執行電力行業規范,更新求精。這就要求必須培養出一支對熱電廠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樂于奉獻、勤于創新的管理隊伍;一支愛廠如家,業務熟悉、刻苦鉆研、頑強拼搏的員工隊伍。這樣的隊伍只有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才能培養出來。去年有幸參觀了華能黃島熱電廠,廠區環境優雅確實與地理環境有關。但我們走進標準化最難搞好的輸煤車間,皮帶在穩穩地運轉著,車間內窗明幾凈,噪音極低。控制室內絕對比我們的辦公室還要干凈整潔,真令我們自嘆不如。再到其它車間看看,工人們熟練的操作技能,高昴的學習氣氛,百日安全運行的記錄,創新提效的技改措施,相比之下,全讓我們汗顏。我們神東公司是全國煤炭行業的率先,我們上灣熱電廠也要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建設國內一流電力企業,一定要為神東公司爭光。
在上灣熱電廠加強企業精神文化建設時不待我,勢在必行。
篇3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軟實力;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29
每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都是國家整體實力的關鍵組成部分,代表了整個國家在民族內部、國際外部環境中的影響力、凝聚力。而高校作為提供高等教育的集中場所,是創造文化、傳承文化、引領文化的關鍵陣地,在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進程中自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就要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也是提升校園軟實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作為滿足祖國未來發展需求,孕育應用型人才的主要搖籃,應當充分抓住機會,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
1.環境文化建設現狀
當下,各個高校已經開始慢慢重視校內的環境文化建設工作,認為良好的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是存在積極的熏陶作用的。確實,校園環境由于常伴學生左右,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影響人上面存在一定的教育效果。美麗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心情愉悅,積極向上;惡劣的校園環境的效果自然相反。
所以,學校開始重視校內山水、花草樹木的建設工作,也開始不斷提升校內的基礎設備、科學設備質量,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一個環境優美、設備齊全的學習、生活環境。
2.行為文化建設現狀
學校的行為文化產生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兩者進行科研活動、教學活動、校園活動時,行為文化就產生了。[1]可以說,教師的身體力行在行為文化方面對于學生的影響作用,比教學中的尊尊教誨有效得多,學生也容易模仿。所以,當下在行為文化建設工作中,學校重點強調教師與學生的平等關系,學生與教師都是學校的主體,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校、師生共同進步的重要前提,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3.制度文化建設現狀
當下,隨著社會文明化、制度化的不斷推進,學校的制度文化建設工作也在不斷推進。當下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設工作主要包括與高等教育相關的法制法規教育,與在校生相關的管理制度、教學制度等。健全的制度文化建設可以深化學生的培養模式,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保證人才的培養質量;還可以積極引導教師、學生的價值觀建設,是推動高校有序發展的基礎前提。健全的制度文化建設還可以保障學生、教師的基本權益,讓師生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中安心工作,學習。
4.精神文化建設現狀
精神文化在學校的學生教育中起主導作用。精神文化作為思想意識層次的重要資源,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當下,部分高校開始重視學校內部的精神文化建設工作,以自身的辦學定位、辦學宗旨為精神文化的建設依據,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學生、教師層面的精神文化建設。
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 環境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下,各個高校雖然已經開始重視校內的環境文化建設工作,但是,很多高校還沒有真正意識到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表層校園文化建設與深層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工作的重要性,即學校不僅要環境優美,還要讓這種優美環境真正感染學生,對學生產生正向的引導作用。很多高校開始不斷投入財力、物力用于校園布局、綠化環境、景點布置等各個方面,但學生對于這些環境不愛護的情況也一直存在,說明這些硬性的環境文化建設并未對學生產生預期效果,或者說,并不符合學生的審美觀。[2]所以,總體而言,學校的環境文化建設還是過于死板,缺少創新,缺少對于環境文化的理解。
2. 行為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下,雖然學校重點強調教師在行為文化建設工作中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但由于高校建設歷史久遠,許多高校中還有部分知識淵博的老教師、老教授任教,這部分老師中有個別老師由于職稱高,在學校中的地位自然是不可估量的,高校對于這部分教師也非常敬重;但這部分教師由于年紀過大,保留著一些不良習慣,比如普通話不標準、喜歡辱罵學生等,這些行為都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效果,學生在長期的不良習慣影響之下,也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慣。
3.制度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下,學校制度文化建設雖然已經慢慢形成,學校也開始不斷投入人力、物力來健全學校的制度文化建設工作,但是,很多高校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制度文化建設存在表面制度文化與深層制度文化兩個方面不相匹配。表層制度文化建設指的就是當下大部分高校正在實施的健全制度文化的工作,是通過擬寫電子檔案的制度來實現的;但深層的制度文化建設,指的是在表層制度文化建設工作實施以后,學生、教師對于制度的認可、接受程度,對于這部分內容,大部分高校都沒有意識到。
4.精神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下大部分高校已經開始意識到精神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培養學生道德觀中的重要性,在學校的領導層面上,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重視度;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部分輔導員、學科教師由于目光短淺,只重視當下手頭上的教學、科研工作,對于精神文化建設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不以為然,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造成了建設中工作的斷層,導致學校精神文化的建設工作實效不高。再者,加強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不僅僅要遵循各個高校的傳統文化,還要在當下的科研工作、制度建設工作、文化建設工作等各個方面有所創新,而部分學校一成不變,宣揚的精神早已過時,自然起不了應有效果。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的路徑探析
1.加強學校的環境文化建設
學校的環境文化建設,屬于學校的物質文化建設項目之一。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過程中,不斷提升環境文化建設水平,也是重點途徑之一。創建美麗的校園,要從硬環境開始。我國古代一些著名的書院及當今的重點大學,地理位置一般都是極好的,依山傍水,在清幽之處建校,為的就是給學生一個優雅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3]通過山水、花草自然環境的建設,再通過櫥窗、宣傳欄建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在這種賞心悅目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學生自然也特別積極進取。在高校環境文化建設中,學校內部的樓道、馬路、燈具、教室、儀器、設備等都可以采用名人的姓名、企業的名字命名,這樣一來可以用于表彰這些對于社會、國家有過貢獻的人物與企業,二來可以讓學生不斷學習這些人物、企業的相關事跡,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學有所成。
2.加強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
加強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也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的行為文化產生于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兩者進行科研活動、教學活動、校園活動等時,行為文化就產生了。每個學校根據自身特色,會存在不同的行為文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學校的整體行為習慣。[4]在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的往往是教師與管理者。由于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他們的行為很容易受到教師與管理者的影響,所以,教師與管理者的行為文化建設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文化建設效果,繼而影響了整個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氛圍。所以,在學校行為文化建設過程中,要重點關注教師、管理者的行為,它們應具有榜樣作用,從而積極引導整個學校的行為文化建設。
3.加強學校的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的制度文化建設可以分為表層的制度文化建設與深層的制度文化建設。表層的制度文化建設指的是有關于制度的文本、紙質材料、電子文檔等,而深層的制度文化指的是學生對于學校出臺的相關制度的認可程度及遵守態度。想要評定一個學校的制度文化是否有效,既要從表層的制度文化中判定學校制定的制度是否與學生的教育相符合、是否遵守了以人為本的觀念,又要從深層的制度文化角度出發,調研學生對于學校制度的認可、遵守程度。如果學校想要不斷發展、進步,不僅要重點建設表層的制度文化,即根據當下學生的情況不斷更改制度中的內容,與時俱進,切不可墨守成規,還要重點跟進表層的制度文化出臺后,深層的制度文化方面是否收到實效。[5]當然,兩者是有先后關系的,如果表層的制度文化建設存在一定問題,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實行深層的制度文化建設中自然會存在不少問題。但如果表層制度文化建設中不存在問題,在具體實施深層制度文化過程中還是需要不斷跟進相關工作。
4.加強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
加強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的重點途徑之一。加強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既要尊重各個高校的傳統文化,又要在當下的科研工作、制度建設工作、文化建設工作等各個方面有所創新,在傳承的過程中不斷賦予它們全新的理念。所以,在加強學校精神文化的建設工作中,重點是順應當下時代的發展,一定要體現當下的時代精神,積極弘揚適合當下實際情況且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利的精神文化?;谌齻€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提煉大學生的核心價值體系,從學生發展的大局觀出發,不斷落實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使學校、學生、教師都不斷發展。重視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工作,共同豐富高校精神文化建設的內涵。
綜上所述,高校作為滿足祖國未來發展需求、孕育應用型人才的主要搖籃,應當充分把握機會,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而在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過程中,重點重視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從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個角度進行建設。
參考文獻:
[1]賈磊磊.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要構成[N].光明日報,2011-12-07.
[2]陳正良.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論要[J].浙江社會科學,2012,(2).
[3]劉國艷.學校變革中的若干問題與合作型學校的構建[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
篇4
關鍵詞:職工文化大講堂;群眾文化建設;作用0引言
群眾是具有推動國家創造和發展能力的最基礎團體,而群眾文化建設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對構建和諧社會及繁榮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在廣大基礎群眾中弘揚先進文化,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構建健康和諧的精神文化家園氛圍,是我國新時期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對群眾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奥毠の幕笾v堂”活動在推動群眾文化建設中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整體素質,已成為我國群眾熱切的愿望并受到廣泛贊譽。
1群眾文化建設概念及其社會意義
群眾文化建設是指群眾在工作之外,自我參與、組織、開發的社會性文化。[1]群眾文化建設具有群眾性、多樣性以及自娛性的特點,能積極調動群眾的意識及思維活動,使群眾在參與各種社會性文化活動中獲取一種積極性情緒,進而滿足思想、文化以及感情的共同需求。群眾文化建設包涵群眾文化生活、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事業以及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等重要概念,能有效地教育和熏陶群眾,提升群眾的整體素質,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娛樂群眾、傳承文明以及引領先進文化。[2]群眾性文化活動具有群眾性和基層性兩種特點,能有效反映出一個民族或地區的精神文化面貌,承載著民族特色文化以及地區特色的群眾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地區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是民族精神和國家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群眾文化是廣大群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發展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和時代性,而群眾文化活動包涵群眾喜愛的文化元素以及特色文化內容,使群眾受到教育和熏陶,廣泛受到群眾的贊譽。
2“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對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
2.1 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擴大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影響
“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充分采用各種媒體活動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并通過場景的布置營造出社會文化建設的氛圍,進而擴大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影響范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矛盾以及社會呈現的問題日益加劇,例如,貧富差距的不斷加大,使我國群眾意識信念淡薄,迷失個人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群眾心態的失衡,導致群眾逐漸迷失社會主義主人翁的意識。“職工文化大講堂”充分發輿論宣傳的作用,積極宣傳群眾文化建設,從而引導群眾形成積極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群眾文化建設。
2.2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源泉
群眾文化建設是民族的血脈,是群眾的精神家園,為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群眾的精神文化力量起著重要作用,是新時期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發展的新要求。由于我國社會還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群眾的物質生活與社會落后的生產之間的矛盾依然是我國當前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繁榮發展既要滿足群眾的物質需求,更要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奥毠の幕笾v堂”活動充分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源泉。
2.3培養職工群眾藝術造詣,提升群眾整體文化素質
“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通過義務培訓和講座,培養職工群眾的藝術造詣,塑造一大批文藝人才,在實踐中體現出職工群眾“學校和樂園”的作用?!奥毠の幕笾v堂”活動是業余職工群眾文化隊伍的及時雨,為職工群眾提供提升自己的機會以及展現自己的機會,從而積極推進職工文化素質建設和知識層次的提升,提高群眾整體文化素質。
3“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未來發展前景和展望
3.1融合企業、工業及社會文化,引領社會先進文化
“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從提高群眾文化素質及弘揚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角度,堅持融合企業、工業及社會文化,培育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動,樹立社會新風,從而繁榮發展我國特色文化建設?!奥毠の幕笾v堂”活
動形式方面也要拓展創新,注重文化聯動。堅持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多層面和普及性、廣泛性,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形成以大型節日、歡慶會、百姓大舞臺系列的文化活動為龍頭、“走基層”活動為主體的群眾文化活動格局。
3.2“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從城市群眾文化建設走向農村群眾文化建設
城市群眾文化建設是指在城市地域內形成的以適應非農業人口多層次文化消費需要的一種社會性文化。[3]“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不單是先生坐在臺前,下面是群眾的關系,更是一種提升自己及展現自己的舞臺。“職工文化大講堂”活動通常都在密度高和具有很好條件的企業集團開展,然而,在優越條件下開展出色活動的同時,更應滿足偏遠山區及城鎮邊緣的村落的精神文化需求,為農村提供科學知識、醫療衛生保健知識以及農、林、漁等各種生產謀生手段,發揮其應有的能量。
4結束語
新時期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求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在廣大基礎群眾中弘揚先進文化,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眾整體文化素質,構建健康和諧的精神文化家園。“職工大講堂”活動充分發揮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擴大群眾文化建設事業的影響,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培養職工群眾藝術造詣,提升群眾整體文化素質,使廣大群眾受到教育和文化熏陶,對推進群眾文化建設起著積極促進的作用。未來“職工大講堂”活動要融合企業、工業及社會文化,引領社會先進文化,并更多關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進而全面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繁榮發展新時期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參考文獻:
[1] 駱昭平.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視域下職工群眾文化建設[j].湘潮(下半月),2011,12(02):5556.
篇5
關鍵詞: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8-00-01
引言
改革開放以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群眾文化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文化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很好的發展階段。在物質已經充分豐足的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作為精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群眾文化,它的繁榮與發展不僅是群眾的客觀需求,也是衡量精神文明和文化品質的重要標準。因此,在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建設對于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等相關部門應積極發揮文化館等基層文化設施的作用,使其更好的為群眾文化建設服務。
一、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求知、求富、求樂的愿望日益強烈,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增長。群眾文化活動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是人民群眾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在新時期,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要求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繁榮,有新突破、新作為,實現“兩個文明”共同發展。
(二)有助于更好的為群眾服務
群眾文化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以及他們所創造的精神財富, 是為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豐富以及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而服務的。隨著時代的發展, 群眾文化建設逐漸成為了當代中國文化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開展群眾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更好地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只有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群眾,使公共文化資源的效用最大化,從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其核心價值理念是推動社會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追求,同時抵御各種錯誤腐朽思想的影響,就必須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普及與踐行工作。而群眾文化活動便成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普及與踐行的重要載體。
二、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建議
(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培養文化建設骨干力量
新時期背景下的群眾文化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論證群眾文化發展的需求。首先,要認識到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極大富足、溝通交流的日益密切,群眾文化的發展不僅局限在一定范圍內,而是要根據當前人們精神生活變化的特點,打破過去的文化建設范圍,朝著更加深入更加廣闊的多元化方向發展,為群眾打造形式不同的、內容豐富的文化建設。其實,要積極培養文化建設業務骨干力量,充分發揮文藝骨干的帶頭作用,建立一支高端專業業務人員、業務文藝骨干和部分群眾為一體的群眾文化建設隊伍,在進行文藝骨干培養的時候,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則,增強培訓的師資力量,創建豐富的文藝培訓班,提升原有的音樂輔導班、美術班、書法班等培訓內容的層次,優化培訓方法。另外,還要創造機會促進文藝骨干之間的溝通、交流,定期舉辦相關的文藝座談會、交流會,將每個地區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好方法、好經驗進行溝通交流,共同促進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發展。
(二)積極發揮基層文化館的服務功能
隨著改革開放的順利開展以及國家經濟的迅速增長,人們過于注重經濟而忽視文化,文化館的服務功能和作用一度被削弱,所以文化館應在認真分析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明確發展目標,制定建設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實施。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從滿足基層群眾特別是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出發,探索具有文化館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模式。在看展文化活動時,要充分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引導全民參與。
(三)整合地區資源,開展文化志愿者活動,豐富群眾文化服務內容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質報酬為目的,利用自己的時間、文藝技能等自愿為社會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藝術服務和幫助的人。成立文化志愿者隊伍,可以整合本地區的文化資源,為藝術人才發揮專長提供陣地和載體,拓寬群眾文化服務渠道,突破群眾文化服務資源不足的瓶頸,能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把群眾文化服務網絡覆蓋到各社區各行政村,把內容和形式定位在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使廣大基層群眾特別是弱勢群體,能夠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共享文化成果,增強他們對社會的歸屬感,增強文化自信。因此,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鼓勵專業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形成專兼結合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隊伍,可以更好地服務群眾文化建設事業。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構建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形式,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途徑,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黃.對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
篇6
【關鍵詞】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重要性;精神文化;創新
前言:目前,由于我國原有基層群眾文化資源的不足,各鄉鎮以下的農村基層文化活動、文化設施等資源匱乏,導致我國很多傳統文化面臨著逐漸走向消亡的局面。面對這樣嚴峻的局面,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要倡導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各種文化活動,讓人民群眾在活動中能夠充分的實現自我提高和文化修養的提升,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和繁榮基層文化事業的發展。
1. 搞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可以為新農村文化建設指引方向,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抵制不良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鶎尤罕娢幕ㄔO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智力支撐。由于我國農村原有文化的資源的缺乏,很多傳統文化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局面。而鄉鎮文化站是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它對群眾做好文化宣傳、組織和引導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智力和精神的支持。此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立足于面向廣大基層的文化建設工作,它將群眾文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是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
2. 我國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實施和發展,我國各級領導尤其是各鄉鎮基層領導對于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各鄉鎮重要節慶日的文化活動精彩紛呈,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實施力度也在不斷增強。隨著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不斷豐富,人們對于文化的品位也在逐步提升。許多民間傳統的廟會、龍燈等具有濃厚鄉土文化氣息的活動得到了廣泛的發揚。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和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的經濟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民間文化隊伍正在不斷發展壯大,但由于人文、地理環境的差異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一些鄉鎮的文化建設發展不容樂觀。
2.1 資金和人員投入較少,重視程度較低
國家對于政府的考核偏重于經濟建設,而隸屬精神建設領域的群眾文化事業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政府對于基層群眾文化的考核方式不嚴格,伸展的力度也不大,另外由于群眾文化生活很難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各地方政府對于農業文化建設的投放力度較小,重視程度較其他方面(如財政收入和工農業產值等)較低。
2.2 文化資源匱乏,形式單一
各級政府對于農村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投入明顯不足,基層群眾文化設施工作難以立項,各鄉鎮文化站的文化干部待遇長久得不到良好的落實,專職負責人員調換頻繁,人才流失情況嚴重。目前社區文化建設最為普遍的問題就是活動場地短缺,許多公共活動文化場所經常以各種名義被占用,加之舉辦文化活動的經費缺乏應有的保障,社區文化的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對群眾的吸引力不大。使得群眾文化建設難以進行。
2.3 文化建設工作運作困難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是否切實有效,主要取決于文化隊伍建設和年輕有活力的文化骨干的支持。而當今社會的大趨勢是農村青壯年普遍都外出打工,具有一技之長的文藝人才也紛紛遠走謀生,使得許多由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的文化群體逐漸瓦解。而且各鄉鎮文化建設的工作人員也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硬性指標上。雖然隨著國家和政府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不斷重視和加強,城區的廣場文化活動也日漸豐富起來,但是想要延伸到村鎮卻很難。
3.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3.1 對文化建設工作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得管理規范化
各級政府應該注重群眾文化建設思想的正確引導和培養,倡導和組織基層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各種文化宣傳活動。監督和抵制“黃、賭、毒”等社會毒瘤,建立和發展健康的精神文化建設。同時要充分調動群眾對于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必要時可采取一些激勵政策,大力支持民間劇團、文化廣場等文化實體的開展,加強對其工作的引導和監管,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健康發展。
3.2 轉變思想觀念,創建現代化的人文教育平臺
群眾基層文化建設是政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于鄉鎮文化站點只有招牌沒有場地、有編制無經費、有人員無活動的問題的良好解決,杜絕一些鄉鎮為了完成組織任務而搞形式化的文化建設。另外,鄉鎮文化的工作人員要培養對文化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根據當地農村人口結構、經濟條件、地域特點、文化差異等,科學地分析和制定符合當地群眾需要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化設施建設方針,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資源平臺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展現自己的舞臺,創造出符合當地民俗文化的娛樂新項目。
3.3 創新活動內容,提升文化修養和品位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除了要得到政策和方法上的正確引導,還應該在原有文化形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文化建設工作人員要緊緊抓住節日這一傳統文化活動,有創造性的開展農村文化活動,吸引群眾積極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遏制各種不良低俗文化侵蝕市場。及時的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送到基層群眾中來,滿足人們的日常文化需求。
結束語:總之,文化建設相關工作人員要積極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方法,活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基層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大力弘揚和創新文化的形式,努力打造出現代化的先進文化形式,從而最大限度的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曉光 劉艷雨.《對文化建設的現狀思老》[J].遼寧大學學報,2006年09月
[2] 宋國濤 杜鑫新 張平.《談基層交化的發展趨勢》[J].今日科苑,2007年05月
[3] 王勝剛.《繁榮群眾文化構建和諧社會》[J].科學大眾,2000年10月
[4] 劉珊;淺談如何發現和培養群眾文化人才[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篇7
(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概念
基層群眾文化是將職工工作之外的生活進行組織開發,建立參與性、組織性和團體性的文化群眾建設,在群眾中形成一種精神力量,具有群眾性、多樣性、娛樂性及精神倡導性。其具體職能是提升思想境界、滿足精神文化需要、加強職工內部管理、開展群眾文化事業發展、傳承文明等?;鶎尤罕娢幕ㄔO主要以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展開,活動具有群眾參與性和基層普遍性,是一個民族或地區加強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它是在長期發展和探索中日漸形成的一種人民精神力量,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和贊譽。
(二)基層文化建設的社會意義
基層文化建設關乎社會文明的和諧發展,是為廣大職工群眾營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的必要手段,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起著前進性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日新月異,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讓每一個國民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系,提高國民素養是時展的大勢所趨,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具有廣泛性的社會意義:
1.豐富了職工生活,打造了多彩的文化氛圍滿足,提升了工作生活質量;
2.滿足了社會的人才文化素質的需求,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加強了社會競爭力;
3.將企業精神與企業文化融入職工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使工作、學習和生活三者平衡發展。提高企業向心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4.傳播和弘揚了民族文化,引領先進文明植入生活,享受多元化的文化內容。
二、如何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層群眾文化群眾建設在社會主義發展中日益顯現其作用,且職工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擴大,對當下職工需求的不斷探究,得出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世達的大勢所趨,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全面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繁榮社會主義發展。
(一)提升職工文化品質。
1.激發活力,打造職工文化展示平臺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首先應該提升職工文化品質,文化品質在社會主義經濟的洪流下不斷提升與發展。目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出現倦怠的趨勢,與職工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匹配,必須激發活力,打造職工文化展示平臺。例如:認真貫徹《職工群眾心理援助計劃》,對職工群眾的心理健康、心理關愛、職業發展等給予相應的關懷。其具體實施方案是在職工群眾中建立“陽光行動”,活動定期展開,對職工的思想狀況、生活幸福感指標、心理健康等進行心理輔導、精神鼓勵、人文關懷、興趣培養。在職工群眾內部搭建精神家園網絡社區,供職工交流、表現,激發職工的文化活力,努力提升自我,展示各自的文化知識、文化技能及文化素養。
2.堅持以人為本的建設原則
以人為本是整個社會主義發展的核心原則,對于基層文化群眾的建設,其活動主體是人,處處以人為本是體現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核心內容。例如,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時,必須切實考慮到職工的利益,從其利益出發,以提升職工文化素養為目的,以人性化開展方式為手段,以提高職工文娛生活質量為宗旨。從人性出發,樹立人文素養的處事方法和親民方針。
3.發揮文體團隊的協作優勢
精神文化的發揮主體是社會各界文體團隊,有效的組建和開展精神文化活動離不開他們的協助與配合。企業應該與各界優秀文體團隊團結協作,努力開展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各類文體、娛樂活動,如與出版社合作,創建職工文化刊物、定期進入企業開展文藝交流會、將歌舞劇搬進企業等,充分發揮與文體團隊的優秀協作,豐富和提升職工文化品質。
(二)打造特色文化職工品牌
1.以勞模品質引領企業風尚
企業與職工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缺一不可,打造特色文化職工品牌,需要以勞模品質引領企業風尚。例如:通過網絡、紙質傳媒、宣傳冊、海報等,打造企業勞模形象,宣傳企業職工的先進性優秀事跡,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推動企業內部精神文化的發展。對職工實時感召、關懷、贊揚,形成良好企業文化格局,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職工品牌,從而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2014年湖北電力集團,在楚天都市報對集團內部電力超人予以勞模的光榮事跡宣傳和弘揚,在公司60周年的文藝晚會上的勞模發言,取得大放異彩的轟動效果。
2.加強文化品牌運作
職工文化品牌建立后,需要后期強有力的運作,如何運作是關鍵。例如:創建企業文化品牌期刊,定期同步發售;打造職工節,一個專屬于職工群眾的文化節日,建立歸屬感的企業文化氛圍;形成“走基層”的文化活動格局,將基層群眾作為文化職能發揮的主體;創建優秀的運作團隊等。
(三)搭建文化建設載體
1.開展體育活動
開展體育活動能夠加強職工的拼搏精神,在體育競技中提高職工凝聚力和增強集體榮譽感,是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開展體育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創建企業內部體育鍛煉操房,工作閑暇之時,定期開放,提供鍛煉的場所;在職工群體內部組織籃球賽、羽毛球賽、游泳、長短跑、太極拳、體操等各類體育活動賽事,增強職工群眾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定期組織體育文化節,在文化節期間宣揚體育精神,弘揚體育文化,開展體育文化知識競賽和交流等。這些都很好的文化建設載體,在各類體育活動中增長見識,提高體育技能,從而滿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2.開展職工文化大講堂
職工文化大講堂是在職工群眾中開展學術交流、文藝匯演、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和體現方式,它是文化活動建設的載體,用以傳達文化知識、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學術。文化大講堂可以定期舉行,講堂以大階梯多媒體教室為最佳,能夠容納大量的職工群眾,并配備專業的文化導師及嘉賓坐鎮,提高文化講堂的專業度。
3.建立“職工之家”
“職工之家”是職工群眾自由開展文化活動的機構,由企業或者社會出資建立,為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個具體可以實戰操作的開放平臺。例如:提供心理輔導、職業生涯的正確規劃、工作技能培訓、心靈雞湯等服務,給職工打造一個溫馨的精神文化的“職工之家”。
4.建設文娛一體的職工休閑場所
篇8
關鍵詞:高校 校園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大學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是各種文化交匯、碰撞和沉淀的地方。大學的校園文化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心理和精神層面,并對大學生的成長及其未來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校園文化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不僅影響學校自身發展,而且對社會產生較強的滲透和輻射作用。因此,對于高校來說,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是學校發展的要求,也是一種無法推卸的社會責任。
一、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主體以校園為空間背景,圍繞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而創造并共享的、以文化沖突與統整為表征的亞文化系統。新的世紀賦予了校園文化一個嶄新的內涵,它是指在校園中能體現時代特征的所有校園人共同追求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過程和結果。應該說,這里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所包含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在物質財富方面,校園文化表現之一為物質文化,具體為校園整體布局規劃、校園環境建設以及各種社團活動設施;其表現之二為制度文化,具體為學校的規章制度、行為規范以及結構體系。在精神財富方面,校園文化表現之一為精神文化,具體為師生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價值觀念以及高校對外的形象;其表現之二為校風學風文化,具體為校園的學術學風、教學結構體系和教學目標等。
二、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的內容
1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校園設施將使師生教有所樂、學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1.1 校園建筑文化 包括校園建筑的布局、風格、色彩和式樣等,既表現為一種無聲的語言,又在詮釋著高校的一種精神。北大的紅樓和未名湖,至今使她的學子們激動不已,原因就在于這些特有的環境給過他們感情的傾注和精神的寄托。一所綠樹成蔭、鳥鳴花間、風情別致的校園,讓學生不僅能盡情享受求學的樂趣,還會滋生出對生活、對學校無限熱愛的情感。
1.2 文化基礎設施 包括圖書館、博物館、運動場(館)、演講廳、音樂廳、俱樂部等,是校園文化活動的基本載體。
1.3 校園美化、綠化 如文化廣場、報欄、宣傳欄、植樹、種花、草坪、雕塑和修建假山等,這些都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特征,都在無形中發揮著物化的功能。
2 校園制度文化
校園制度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機制,包括學校的傳統、儀式和規章制度,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
3 校園精神文化
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體現著校園文化的方向和實質。包括科學精神、求實精神、民主精神、拼搏精神、創新精神和奉獻精神等。
4 校風學風文化
包括學校的管理觀念 、價值觀念、生活信念、辦學思想、學校精神等,是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體內涵,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是隱形的、無形的,但又是一所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風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學校形象,是學校的巨大的精神財富,是推動學校前進的精神力量。
三、新時期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 指導思想重視不夠
一些工作在第一線的教育管理者、文化工作者,特別是學校領導對校園文化認識不深刻,僅僅把校園文化建設看成唱歌跳舞、琴棋書畫和社團活動,對其他大量功能和作用熟視無睹,這就造成了校園文化建設在一些學校很難提上議事日程。
2 工作安排規劃不夠
校園文化一個復雜浩大的創造性工程,它涉及文化活動、組織機構、工作隊伍、文化設施、文化環境、校園精神等多方面的工作。但目前,高校校園文化主要表現是文化活動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娛樂文化,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短期行為、突擊性任務來抓,很少把這類活動納入學校長遠規劃,這勢必使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系統性和長遠眼光,削弱校園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養目標過程中的作用。
3 組織機構健全不夠
當前絕大多數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把校園文化建設附屬于學生管理部門,只把校園文化建設看作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甚至把校園文化建設等同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學生業余活動,從而把校園文化建設局限于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而沒有學校各個部門的配合,沒有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參與,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的專業設置、師資配備、課程開設等割裂開來,不把校園文化建設放在整體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的大背景下來操作,勢必難以形成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效應。
4 文化形式出新不夠
校園文化活動形式是校園文化內涵得以實現的具體手段和方式。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的思想越發活躍,個性特征也越發突出思想情緒穩定活躍,很多問題表現出矛盾心態:表面上趨于務實,深層里陷于"困惑";自我意識強,成才意識弱;參與意識強,集體觀念弱,社會公德弱,心理素質弱。在成才意識上,求知、求新素質提高;在價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價值取向多元,這些特征使傳統的文化活動形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去充實大學生的精神生活。而實際中不少高校仍在沿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前的模式教育引導學生,其效果不理想也不足為怪。形式陳舊、內容乏新是高校校園文化在虛假繁榮下日益暴露蒼白的重要原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缺乏吸引力和認同感的障礙之一。
5 文化內涵研究不夠
長期以來,校園文化雖然在高校轟轟烈烈地開展,但人們對其理論性的研究、規律性的認識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可避免地使校園文化處于自生自存自滅的意識形態,影響和限制了其積極作用的發揮。一般來說,高校校園文化至少包括物質文化層次和精神文化層次兩個方面。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卻過多的強調物質文化建設。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目的應是使其成為承載精神文化的載體,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質性和根本性的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性目的,忽視精神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只能流于形式。
四、對策
1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校園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提高師生員工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更好地實現黨的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因此必須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高校作為思想相對超前于社會的群體,必須打好主動戰,唱好主旋律。針對當前大學生價值取向多元化的趨勢,校園文化應充分發揮其導向和滲透功能,加強大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系,樹立起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 校園文化建設要加強共建意識
校園文化在實現培養目標過程中的重要作決定了它不是學校哪一個或幾個部門所能建設好的,更不是僅憑學生管理部門就能收到效果的。校園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要在廣大師生員工中落實,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順利完成。因此,高校必須樹立全員共建校園文化的意識。強化校園文化共建意識,必須發揮領導者的領導作用,老師是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作用,才能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3 校園文化建設要注重"以文化人"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注重通過文化來"化人"、"育人"。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非強制性的,因此,在文化建設中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進行長期不懈地努力。通過優化文化環境,開展能吸引師生員工積極參加的文化活動"化人"。"以文化人"的過程,是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因此,要求一件一件工作、一個一個活動認真抓,過分功利的做是難以奏效的。
4 校園文化建設應注意與時代相適應,革新內容和形式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與社會聯系的日益增強,學生個性的日益突出,信息傳播的全球化等,迫切要求校園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必須加以改革,方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也才能更好地發揮校園文化的滲透和影響功能。當前的校園文化建設更多的應該是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加強科技文化建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研和實踐活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5 校園文化建設要突出校園精神建設
目前,各高校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上都狠下工夫,而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出發點的校園精神發掘遠遠不夠。校園精神作為大學生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為謀求生存和發展,達到既定的教育目標,而在長期的校園文化創造過程中積淀、整合、提煉出來的反映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理想、精神信念、文化傳統、學術風范和行為準則,并為廣大師生員工所認可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群體意識,至少具有兩個方面的功能:一是凝聚功能,校園精神是學校師生共創和認可的價值觀念,具有無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二是導向功能,校園精神本質上所體現的是大學生"應如何"的價值觀念,能產生巨大的導向作用,形成一種強大的校園氛圍,引導規范師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從而使該校具有某種特有的"精神特征"。當前的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努力發氣掘校園精神的文化意義,否則很難突破目前低水平的狀態。
參考文獻
[1]高欣.二十一世紀中國高校校園文化走向[N]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9)
[2]柴渭.新時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想[J]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9)
篇9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思考
一、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區別與共性
(一)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區別。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盡管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關系,但是企業文化的構建要以精神文明建設標準為建設基礎 ,而精神文明的建設卻不以企業文化的建設標準為依據。這種建設標準的依據是區別企業文化與精神文化建設的依據之一。其主要表現在內容、內涵、性質以及方式的不同。
(二)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共性。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共同存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中,兩者的共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內容上的統一性、價值取向的一致性和作用、目的的一致性。首先是內容上的統一性。企業文化內容主要是思想建設和文化建設,除此之外還包括全體企業員工所遵循的行為規范準則以及奮斗目標,這與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是趨同的。其次是價值取向上,精神文明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所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致性。同樣地,兩者的功能目的也具有一致性。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和功能主要是通過樹立良好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來提高企業員工的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見,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精神文化建設具有共性,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二、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和融共建的作用和意義
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在企業的發展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將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和融共建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促進精神文明的構建。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部員工所認同并且能夠遵循的文化氛圍,是全體員工提高自我約束、提升企業效益的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的建設能夠在思想上引導員工的觀念,比如:團結協作的團體意識、健康向上積極的企業理念等,這種企業文化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從而促進文明企業的建設。比如炒貨行業中的杭州姚生記就是因為其“質量第一,服務到位”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才讓該品牌馳名中外,深受大眾喜愛。
(二)精神文明建設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在市場競爭中要想獲得不敗之地,必須堅持走生產效益好、員工素質高、產品質量優的道路,正因為精神文明建設能夠為企業文化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在企業的發展中必須重視精神文明建設。首先,精神文明的創建能有效地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與精神文明建設密切相關,只有員工建立了良好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價值觀的實現。除此之外,精神文明建設還體現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歸屬感的提高上,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離不開員工良好生產積極性,因此,企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過程中,務必要加強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從而為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
三、加強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弘揚企業文化,構筑精神文明。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所培育而來的,這種文化存在于企業員工的價值觀念和理想目標上。大力弘揚企業文化,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創建,而精神文明的創建反過來也會有效地促進企業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正因為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的一致性,所以精神文明的建設可以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指導性意見。企業文化的弘揚需要企業不斷發掘自身特色文化,在文化的弘揚過程中還必須切實地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比如京東快遞公司,該公司在大力宣揚自身快遞物流“高效、快速”理念的同時,開展多次職工培訓、豐富員工文化生活以及常規化每日學習來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從而使得該公司贏得了較好的口碑。
(二)完善企業制度建設。企業的制度建設是企業發展的保障。在發展精神文明建設與弘揚企業文化時,員工的職業道德規范需要企業相關制度的約束,應當以“守制度,抓規范”為立足點,從而做到將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固化于制。因此,完善企業制度具有必要性。可建立相應的日常規范守約機制以及考核機制,讓員工在統一領導下,分工協作,形成團體意識,從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企業文化建設為精神文明建設奠定基礎,而精神文明建設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因此,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要想獲得優勢地位,必須重視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兩者和諧共建。企業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應該被當成是一項常規性的工作來抓,要充分地認識到企業文化中精神文化發展的重要性,轉變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觀念,從而推動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和諧共融,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媛媛.供電企業精神文明建設與文化建設的融合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5):195-196.
[2]慶阿麗.關于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思考[N].企業家日報,2017-03-15(007).
[3]禹東.以企業文化為領航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開展[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2):176.
[4]王曉娟.新時期關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1):179-180.
篇10
關鍵詞:獨立學院 校園文化建設
1 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具有顯著的特殊性,通過調研發現,目前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存在以下問題:
1.1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缺乏全面性
校園物質文化主要是指學校地域之內構成學校基本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建設和外顯的物質文化狀態的總和,是校園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載體。獨立學院物質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第一,校園物質設施沒有體現出大學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意味,缺乏高雅和有欣賞價值的人文景觀,設施設計都比較簡單,用途純粹是為了使用。第二,師生活動場所比較少,獨立學院功利性比較強,只注重對教學樓、實驗樓、師生宿舍的建設,卻不重視師生活動場所比如運動場、教工活動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報告廳、文化廣場等建設。第三,有的學校校園綠化和美化工作做得不夠,綠化面積沒有達到辦學標準。
1.2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缺乏內涵性
校園精神文化主要指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定位、大學精神、校訓、優良傳統、校風、教風和學風、學術活動、科研活動、師生文化活動等一切精神文化形態,是校園文化的靈魂和核心,是學校的整體形象,是全校師生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獨立學院在這方面是嚴重欠缺的。
一是辦學理念模糊,定位不清楚。獨立學院由于辦學歷史不長,有的學校迄今尚未形成明確的、科學的辦學理念,有的學校雖然提出了自己的辦學理念,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或寫在文件中,而沒有落實到行動上,貫徹到工作中。此外,獨立學院由于缺乏辦學經驗,對自己的定位不切合實際,有的過高,有的又偏低。
二是缺乏大學精神。大學精神是大學師生員工共同的追求與信念,是廣大師生員工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理想的集中體現。獨立學院由于辦學歷史不長,普遍缺乏大學精神,表現在廣大師生對自由、科學、民主和人文等精神認識還不到位,沒有成為一種追求和向往。
三是校風較差。校風是一所學校的風氣,即全體師生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形成的風尚。它包括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獨立學院校風較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風不良。很大一部分教師對學校缺乏認同感,認為獨立學院是私人開辦的學校,地位比較低,產生自卑感,在學校工作純粹是為了生存,因此,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進取心不強,缺乏責任感。第二,學生的學風不良。獨立學院學生生源比較差,學生普遍存在著混日子和混文憑心理,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早晚自修率低,遲到、早退、曠課現象嚴重,抄襲作業現象嚴重,甚至“戀愛成風,玩游戲成癮”,不注重學習而注重做兼職賺錢。
三是學術、科研活動嚴重缺少。獨立學院由于受機制所制約, 辦學者以及學校管理者把精力和資源都放在教學上,不重視甚至忽視學術、科研活動,尤其在資金方面沒有給予一定的支持。開展學術、科研活動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學術、科研等活動的開展就大大受限。
五是學生活動質量還不夠高。獨立學院對學生活動不夠重視,缺乏指導,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夠深入,學生開展的活動都比較低俗,大多充滿商業和利益意味。
1.3 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缺乏長效性
校園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學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學術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等,校園制度中滲透著價值觀念、素質要求、作風態度、行為定勢、目標追求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內容。獨立學院由于尚處于創業之初,所以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普遍都不夠完善,表現在:第一,沒有完全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辦學,違規違法辦學現象還是存在,“依法治?!边M程遲緩。第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還沒有完善,存在很大漏洞,即使制定了有關規章制度,但執行意識較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第三,學校管理體制不順,院一級的管理權限過于集中,系一級的管理權限過小。第四,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不清,存在工作越位和工作不到位的現象,有事無人干和有人無事干并存。
2 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我國民辦教育的蓬勃發展為獨立學院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獨立學院要想取得長效發展,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就是要加強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大學環境文化;另一方面,要樹立科學的、個性化的辦學理念。既要遵循大學辦學的普遍規律,又要從實際出發,形成具有鮮明個性的辦學理念。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對獨立學院而言,意義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豐富我國高校等教育發展模式??v觀我國教育發展趨勢,獨立學院等民辦教育機構將是今后發展的重點之一。校園文化史一所學校之根本,因此,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出成績,有實效,對于民辦教育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同時,獨立學院辦出特色、辦出成績,對于完善與改進我國高等教育也是意義重大的,至少可以從不同領域和不同角度豐富我國多種教育模式下的校園文化,這也為培養多樣化的創新型人才創造了環境。
二是推動獨立學院的內涵發展。校園文化是學校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隨著教育產業化、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學校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起來。競爭的基本法則是優勝劣汰。這就意味著當今時代,每個學校都面臨著優勝劣汰的考驗。校園文化作為學校在長期發展中逐步形成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學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因此,學校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園文化的優劣。
三是有利于師生的和諧發展。校園文化具有導向、凝聚、審美、教育等功能。它能夠通過營造正確的政治氛圍和良好的環境,影響師生對事物的判斷和看法,從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習慣。它能夠以種種微妙的方式,溝通師生的思想感情,融合師生的信念情操,培養和激發師生的群體意識,增強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它能發揮以美育人的作用,給師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有利于師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它能塑造大學生的文化思想 ,培養學生的樂趣、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提高能力、鍛煉意志、增強責任感、確立理想信念等等。3 加強與改進新時期下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獨立學院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堅持科學發展觀和黨、國家的教育政策,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建設,突出獨立學院辦學的特色性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3.1 不斷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第一,設計和建設富有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的標志性建筑,充分體現人文氣息和文化意味,打造人文校園。第二,加大師生活動場所的建設力度,特別是要建設好運動場、教工活動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報告廳、文化廣場等。第三,加強廣播、電視、宣傳欄、標語、名言警句、勵志牌等建設,使之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宣傳教育功能。第四,加大校園自然環境建設力度,搞好校園的綠化美化工作,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功能。
3.2 注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特色性
一是明確辦學理念和定位。辦學理念反映著學校的辦學宗旨,決定著學校的辦學風格,對學校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獨立學院要盡快明確辦學理念,就目前來說,要確立以學生為本、培養實用型人才的辦學理念。獨立學院還要根據結合實際,對自身進行正確的定位,不能好高騖遠。
二是有效塑造大學精神。獨立學院要大力塑造自由精神、科學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等大學精神,制定具有大學精神的校訓,讓師生在大學精神里熏陶,使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學。
三是深化校風建設。第一,加強教師教風建設。切實加強教職工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制定嚴明的紀律,規范教師行為,使他們真正為人師表。實施獎罰制度,重獎認真負責、關愛學生、嚴格施教的教師,嚴懲作風懈怠、不負責任、誤人子弟的教師。第二,加強學生學風建設。利用宣傳欄、橫幅、海報、院報等加強學風建設的宣傳,倡導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風氣。加強課堂紀律管理,嚴格監督上課紀律。加強考試紀律管理,嚴懲作弊行為。對學生干部嚴格要求,對優秀學生進行獎勵,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對網絡的管理,比如到晚上十一點實行斷網,這樣可以控制學生玩游戲的時間。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先進帶動后進,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每個學期設定“學風教育風”等。第三,加強學術科研活動。學術、科研活動可以促進教學的發展。獨立學院在重視教學的同時,也要加強學術、科研活動。邀請學術權威人士或者專家到學校開辦講座。大力支持和鼓勵教師開展學術、科研活動,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舉辦教學工作、學生工作等研討會,為教師開展學術、科研活動提供平臺。第四,加強對學生活動的指導。輔導員等學生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學生活動的指導,加強對學生社團的管理和建設,組織豐富多彩而又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舉辦科技文化節、宿舍文化節、文藝晚會、“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攝影大賽、創業設計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這些活動對學生塑造美好心靈、培養團隊精神、增長知識、提升能力、增強體質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
3.3 建立健全校園文化制度
制度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和長效發展的根本,因此,注重從制度層面推動獨立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獨立學院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來辦學,依法辦學,規范辦學,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其次,要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包括校務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而且要嚴格執行既定的規章制度。第三,適當下放院級管理權利,給予系一級更大的管理權利。第四,嚴格規范教職工的工作職責,實行分工合作制,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高力.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8(2).
[2]羅孝友,楊鵬.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反思與對策[j].瓊州學院學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