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概念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3: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概念

篇1

[關鍵詞] 民營科技創新企業 DEA 綜合評價

民營科技企業是以技術創新為主要特征,實現自籌資金、自愿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經濟實體。對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新的發展時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民營經濟占溫州經濟比重高達76%,民企成為溫州自主創新絕對主力。

一、民營科技創新型企業

民營科技創新型企業主要由國內私人個體(機構)創立并經營,以不斷創新為主導思想,以新產品不斷開發、原有產品功能質量不斷改進、或工藝設備不斷改善為主導策略的科技型企業。

二、DEA評價模型

數據包絡分析(DEA)是Charnes和Cooper等以“相對效率”概念發展起來的一種效率評價方法,運用數學規劃模型比較決策單元之間的相對效率,進而對決策單元做出評估。

將企業技術創新系統看作一個DMU(決策單元),記。設A代表決策單元集,代表DMU每年投入代表DMU每年產出,則為第j個DMU第i種類型輸入的投入量,為第j個DMU當年投入向量,為第j個DMU第k種類型輸出的產出量,為j個DMU當年產出向量,。定義|產出Y能用投入X生產出來}為決策單元集A所有可能的生產可能集。

又設為對第i種類型輸入的權,為對第k種類型輸出的權,則權系數向量為。對應于權系數,每個DMU都有相應的效率評價指數

(1)

由公式知,對于A,當為已知數據矩陣時,則可以適當地選取v和u,使得。如果想知道某評估單元在A中是不是“最優”,就需考察當盡可能地變化v和u時,最大值是多少。這樣,如對進行評價,就可構造模型:

將()化為一個等價的線性規劃問題,同時引入非阿基米德無窮小的概念,并求其對偶規劃為

其中,。

若的最優解滿足,則稱DMU為弱DEA有效的。若的最優解滿足并且,則稱DMU為DEA有效的。

三、綜合評價

利用DEA法對創新投入評價指數、創新產出評價指數、創新效率評價指數歸一化后用加權法得到綜合評價指數,對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效率進行綜合評價,得到最后的綜合得分(見下表)。

表 民營科技創新型企業技術創新綜合評價

綜合得分排第一的都發燃具設備雖然創新投入評價指數最高,但它的創新效率沒有達到1,即它的創新產出和創新投入比例不當,有待進一步改進。排名第二的東方輕工實業創新效率為1,投入和產出的評價指數均位居前列。排名第三到九位企業雖創新效率為1,但它們的創新投入評價指數不高,它們可以通過改進創新投入獲得更大的創新產出。排名第十的德力西集團效率不為1,投入和產出均不高,需合理配置資源。

參考文獻:

[1]黃孟復: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2005-2006)[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2]魏權齡:數據包絡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王小蘭趙弘: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新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篇2

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涵義及其特點

2010年出臺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對人才的定義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在這個人才概念中,突出了“人才”的價值性,即人才是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產生新增價值,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這個人才的概念,是我國人才思想的又一次突破,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對原有人才概念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創新型人才是人才的子概念,一般指創新型科技人才。目前,國內對創新型科技人才定義不盡相同,但主要是指直接參與、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人員。一般來說創新型科技人才不僅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而且具有較高的創新創造能力。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則是指創新性人才隊伍的高端部分,通常是指具有創造力并作出巨大貢獻的科技創新人才。這些科技創新人才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經濟社會效益,對科技進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人才金字塔的塔尖,是人才中的出類拔萃者。其具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學歷高。“高層次”人才一般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接受過高等教育,一般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二是能力強。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能夠敏銳地捕捉所從事行業或者領域的最新動態,并具有較強的創造性,在國內外相關領域具有一定影響。三是社會貢獻大。在本行業或本領域有一定的作為或建樹,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顯著的貢獻。尤其要強調的是,對于創新型人才,只有能力,沒有作出較為突出的貢獻,通常不被視為“高層次”人才。

二、欠發達地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困境

(一)創新型人才資源快速發展,但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規模依然相對較小

近年來,隨著欠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教育水平的提升,欠發達地區的人才數量有了較大的發展。但由于受經濟條件、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與發達地區相比,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人才數量依然偏少。如耿相愧在《西部大開發的人才需求與解決途徑》中提到,“西部十二省市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僅為全國總量的15.5%,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僅占全國的15%。”以廣西為例,根據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計資料,截至2010年底,廣西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約為120萬,但其中僅有兩院院士1人,院士人數占全國兩院院士總數的0.07%;長江學者2人,占全國聘任總數的0.15%;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占全國的0.89%;“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占全國的0.66%;博士后研究人員占全國的0.05%。可以說,高層次人才的匱乏,已經嚴重影響了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二)現有人才自主創新能力特別是企業科技人才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領軍作用不明顯

企業是市場中最活躍的因素。在建構區域創新體系的過程中,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但由于種種因素,欠發達地區的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現有的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領軍作用也不明顯。一方面是欠發達地區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難以吸引和集聚高層次研發人才;另一方面已有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或研究機構。同樣以廣西為例,近年來專利申報數量雖逐年增長,但與廣東、江蘇等發達地區一年動輒幾萬件專利申請量相比總量仍不高。據《廣西統計年鑒2011》顯示,2010年廣西專利申請量為5117項,其中主要工業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僅為488項,主要工業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占當年專利申請量的比重為9.53%。同時,在全區從事科技活動人員中只有約10%的人員在企業中從事研究與試驗發展工作,絕大部分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和企業沒有申請專利。

(三)集聚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的載體數量不足、力量薄弱

良好的創新創業載體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條件。與發達地區相比,欠發達地區的人才載體數量不足,力量也相對薄弱,缺乏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和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實驗基地等可以承載、吸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的載體,這使得欠發達地區不僅無法培養和吸引更多高層次創新人才,也無法創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以廣西為例,莫冰云在《廣西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和對策》中提到:“截至2009年,在已經認定的31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廣西僅有1家列入建設計劃。212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廣西只有2家。636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廣西只有8家。至今沒有P3實驗室。”無國家“985”院校,國家重點建設的211高等院校也僅有一所。

三、欠發達地區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路徑探討

與發達地區相比,欠發達地區在生態環境與人居條件、經濟建設規模與發展空間、地方財力與物質待遇等方面都有相當的差距,這導致欠發達地區不僅在吸引高層次人才、智力方面嚴重缺乏競爭力,而且在穩定現有高層次人才、智力方面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欠發達地區人才工作無法突破區位條件和自然環境等客觀條件瓶頸。當前,特別是在全國統一人才市場的大背景下,欠發達地區只要人才工作找準定位,改變傳統的思維和工作模式,發揮出比較優勢,就能有大的突破。

(一)創新和完善人才政策體系,促進形成有利于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

人才政策是欠發達地區吸引、建設高層次創新性人才的核心。目前,從全國各地與人才相關的政策體系建設程度總的比較來看,與發達地區相比,欠發達地區人才政策無論在完善程度和創新程度上都處于落后狀態,特別是在創新方面,欠發達地區人才政策一直處于追趕狀態,在發達地區的后面亦步亦趨,這對縮小人才發展差距效果不大。因此,欠發達地區只有制定出具有競爭力、激勵性強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外來人才,激活現有人才。具體來說,包括:

1.創新高層次人才使用及分配等核心人才政策。當前,在人才爭奪戰中,外延發展不如內涵發展、“鋪攤子”不如“搶尖子”的發展理念,已為多數人所接受。因此,欠發達地區高層次人才政策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對待高層次人才與一般人才上,要區分體現出特惠與普惠的差異程度。高層次人才政策要體現出更強有力的競爭性,其核心要充分體現“能力導向”和“業績導向”的人才使用與分配機制,真正實現一流人才、一流業績、一流報酬,使人才的價值在收入分配、職務晉升、榮譽表彰等各個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體現。要充分發揮出政策的吸引、激勵功能,制造出一個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愿來、愿留、愿干,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人才、智力競相迸發的局面。

2.加強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木茂鳥聚,水積魚集”,發達國家吸引和造就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于其致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工作和創業制度環境。因此,對于欠發達地區來說,對高層次人才除制定專項使用與分配政策外,還要注重為人才提供優良的制度環境。即要從與人才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財稅、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給予配套政策支持,并加強各政策間的銜接,形成有機的整體,以強化政策實施的效果。

3.提升人才公共服務水平,構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全方位的服務體系。人才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礎,對做好工作具有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當前,首先,要做好中長期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規劃和緊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信息工作,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導向。定期編制重點產業人才開發和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需求目錄,發揮引才目錄在人才開發中的引導作用,積極引導高層次人才向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其次,要加強人才市場建設,建立健全人才流動機制。即要進一步加強人才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完善促進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體系,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支持用人單位以項目合作、人才租賃、聯合設立研發機構等多種柔性靈活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智力并引導其向生產一線流動。

(二)瞄準需求,多管齊下,建立完善有利于高層次創新人才的成長培養體系

目前,領軍人才的明顯短缺已經成為欠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型的突出制約因素。因此,必須加快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要更加重視教育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中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科研創新規律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從源頭抓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根據本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緊缺人才需求及市場對創新人才和產業化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趨勢,鼓勵支持高校加強同企業和相關專業領域的合作,擴大辦學規模,合理調整專業結構和學科設置,實現產學研更緊密結合。同時,進一步完善有利于高層次創新人才的成長培養體系,以科技和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培養各領域的領軍人才,適時調整重點資助的范圍和對象,把培養各領域特別是企業領軍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高層次人才帶動關鍵優勢產業,以人才的集聚與培養引領戰略性產業的發展。

(三)大力發展創新載體,拓展高層次人才集聚和創新平臺

實踐證明,創新載體是吸引、集聚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有效形式。因此,欠發達地區首先要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載體建設,在風險投資、科技基礎設施、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提升水平。抓好重點實驗室和試驗基地、重點科研機構建設;要更加重視企業創新人才的開發培養,落實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加快重點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增強企業特別是民營科技型企業吸納高層次科技人才的能力。其次是結合實際,整合各類創新載體和創新資源,集中可用的人力財力物力,加快建設為科研開發和產業化提供基礎條件和公共服務的公共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行業創新平臺、區域創新平臺,形成若干行業產學研戰略聯盟和區域創新集群,著力建設一批國內外一流的科研機構、公共科技創新平臺,力爭在部分地方、部分領域上實現突破。第三是探索建立各級各類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載體資源共享、合作研發、聯合培養人才的融合互動機制。在繼續加大硬件建設的基礎上,以各種形式的“人才特區”建設及貫徹實施重大人才工程為契機,發揮先行、先試,著力加強為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服務的軟件建設,吸引國內外各類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服務資源在載體內的集聚,把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載體建設成為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

(四)加大力度,多元投入,加大對高層次創新人才資源開發的投資力度

加大財政投入,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支撐。發達地區的經驗表明: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回報最高的投入。因此,欠發達地區要樹立人才投入收益最大化的觀念,逐年提高發展性投入用于人才資源開發的比例,為人才優先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同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建立人才開發基金,強化研發投入,建立以政府引導、用人單位為主、社會力量補充的多元化投入體系。要更加深刻理解和貫徹“人才優先”,在科研經費的投入上,改變“重物不重人”的經費使用方式,保障人力資本投入增長快于物質資本投入增長。

參考文獻:

[1]馬斌,李中斌.中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發展的思考[J].經濟與管理,2011年第10期。

[2]莫冰云.廣西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和對策[C].廣西人才發展報告,2010年。

[3]胡躍福,馬貴舫.西部人才政策:何去何從[J].開發研究,2008年第3期。

篇3

關鍵詞:創新,城市建設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gives a general view of Chinese Innovational Urban Construction Research

Key Words: innov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縱觀美國、日本等公認的創新型國家發展歷程,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城市綜合競爭力,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歸根結底又源自城市的創新。建設創新型城市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強大動力,是提升城市競爭能力的關鍵舉措。所以,建設創新型城市已成為承接國家自主創新戰略、推動創新型省份建設的必然選擇。自2000年以來,國內關于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研究文章為數較多,僅核心期刊就116篇,博士論文7篇,碩士論文25篇。本文基于這些研究成果從以下方面對創新型城市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創新型城市的內涵界定

關于創新型城市,毫無疑問來源于約瑟夫•熊彼得的“創新”理論,繼而開創了對相關“創新”問題的研究。楊冬梅、趙黎明等人根據創新型城市(或創新城市)的兩種英文表述“Creative city”和“Innova-tive city”從字面意思上提出,前者有“創造性、創意”的含義,因此可以將其譯為“創造性城市”或“創意城市”,后者則包含“創新的、革新的”之意,因此可以被稱為創新型城市或革新型城市。

就目前國內較為普遍的定義,創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著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創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導組織下,整個城市形成勤于學習、善于思考、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倡導競爭、包容夢想的文化氛圍,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創新、向往創新的強烈精神追求,各個社會實踐領域普遍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以各行各業的全面創新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推動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續發展軌道。狹義創新型城市是指一個城市在政府的引導和組織下,確立并推進以企業為主體要素的自主創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名牌企業、產品,以技術創新或科學技術進步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現在得到較多認同的創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經濟條件下,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主要依靠科技、知識、人力、文化、體制等創新要素驅動發展的城市,對其它區域具有高端輻射與引領作用的一種城市發展模式。縱觀“創新型城市”概念的演變,該理論提出的早期階段,人們對它的認識停留在狹義的理解之上,隨著對其研究的深入,大家逐漸更認同它廣義的概念。在關注以科學進步為基礎的技術創新的同時,也加強了司法、行政、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創新,尤其是思維、觀念、制度等方面。

二、創新型城市的構成要素

國內學者提出的關于創新型城市的內涵一般體現在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機制體制創新、對外開放創新、企業管理創新和城市管理創新等方面。創新型城市的內涵是豐富的,但構建創新城市需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在任何文獻中都是被公認的,即:創新主體,即開展整個創新活動的行為主體,包括企業、大學、研究機構、中介機構、政府等,作為創新型城市,其創新活動主要由創新主體來完成,創新主體是創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動要素;創新資源是創新活動的基礎,包括人才、信息、知識、經費;創新機制,是創新體系有效運轉的保障,是影響生產力發展的首要因素;創新文化,是維系和促進創新的基本環境,是有利于開展創新活動的一種氛圍,是科技活動中產生的與整體價值準則相關的群體創新精神及其表現形式的總和。

創新型城市是以創新主體、創新資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這些核心要素為支撐,均衡的受力形成城市持續創新能力,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會導致“木桶效應”,繼而有可能導致創新型城市的構建功虧一簣。

三、創新型城市的實現路徑

由于不同城市有其自己獨到的區域理論,故而關于創新型城市實現途徑方面的相關文獻較多,且基本沒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縱觀比較,分為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思維上的創新(或者說軟創新)從而帶動城市創新的模式,第二種模式是通過經濟手段并積極發展地緣戰略從而發展經濟以帶動城市創新。具體內容描述如下:

(一)思維方式的創新模式

構建創新型城市應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創新的先進城市文化,應選擇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發展道路與實施路徑,應充分發揮科技與文化兩個驅動力以構筑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創新集群,要完善政府治理機制,從而加強地方政府的領導。

要以“創新思路”去建設創新型城市,即要從模仿思維轉為創新思維,從借助經濟優勢發展轉向借助創新優勢發展,把自主創新的原動力、集聚力、帶動力注入到優勢經濟之中去;從投資拉動轉向創新拉動,從生產要素驅動型轉向創新驅動型;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主,轉向以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為主。

(二)經濟發展的創新模式

創建創新型城市首先需處理好城市內部相關利益主體的關系,從而通過經濟的競爭使其成為一個共贏的搏弈,形成一個通過自由競爭,產生一般均衡即相互間制衡的一個最佳狀態的合理的城市治理結構。

立足區域資源特點,因地制宜制定創新發展戰略規劃。他提出創新型城市實施戰略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全面的戰略規劃制定,其前提條件是必須對城市資源進行必要的考察分析,并對城市創新發展階段性特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判斷后營造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城市文化體系。

單項技術研發和單項技術創新是構成科技創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建設創新型城市就應該明確技術研發的市場化導向,注意單項技術與其他相關技術的有效銜接,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集中資源推進整個城市的自主創新過程,努力實現集成創新。

(三)兩種創新模式的比較

從不同的論述可以看出,第一種注重思維、文化創新的模式會使得城市的創新型構想在經過時間歷練、文化沉淀后水到渠成的實現,但是這種“偏軟”方式相對第二種模式會花費較長時間;而第二種模式則以經濟發展實現帶動創新型城市的“偏硬”模式會使得城市GDP發展較快,收益明顯,但忽略思維、文化的創新會給城市創新造成“瓶頸”,在經濟繁榮一段時間由于思維方式的相對滯后而導致經濟緩步不前。

總之,建設創新型城市,應該“思維方式”和“經濟創新”兩手都要抓,在確定以哪種創新模式為核心后以此點帶動全面的發展,重視技術的集成創新,注意單項技術與其他相關技術的有效銜接,形成一大批有自主知識產權、有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提高創新資源的配置效率,同時在市場研發的過程中使得思維同步創新,繼而推進整個城市創新文化的發展,從而提升整個城市的自主創新能力。

四、創新型城市的評價標準

要想成功的建設創新型城市,必須深入地了解城市創新能力的內涵與本質,從而根據其地域特征制定出相應的、切合實際的評價標準。不同的城市有其特定的產業發展方向以及支柱產業、根據地域及經濟發展狀況,其創新制度以及創新文化必然也有所不同。

從宏觀的角度確定了一個包括創新環境、創新動力和創新績效在內的三維的評價體系來衡量城市的創新力。創新環境包括城市支持創新的硬、軟環境,前者如科技基礎設施,后者如制度設計和政策供給,還涉及生態環境。創新動力包括人力資源投入、物質資源投入和企業創新情況等。創新績效包括創新成果產出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還可涉及節能減排的情況。這種評定標準比較全面的覆蓋了構建創新型城市各要素,但在這個體系中,所構成的硬環境因素都可以根據具體的數據進行分析,但是軟環境比如制度設計、生態環境以及對社會發展的動力無法在短期內直觀表現出來,且沒有考慮到各要素之間的互動以及制約。

與上述觀點不同的是,考慮到了各創新要素之間的合力,提出應該根據科技創新、新技術產業化和品牌創新這三者的綜合創新能力對其進行評價。該學者提出科技創新能力是城市創新能力的原動力,是技術產業化能力和品牌創新的基礎;新技術產業化是科技向生產力轉化的必要環節。這種創新模式比較偏重經濟創新,故而對創新型城市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的培養有所忽略。

針對我國創新型城市指標體系研究中存在的評價技術創新或區域創新體系的指標體系絕大多數以統計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公布定量指標為主,對定性影響因素和環境因素考慮不足的問題,將制度環境(包括人力資本激勵程度、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有形財產保護力度)、科技創業環境、制造業地方專業化指數、萬元GDP能耗等也作為三級指標納入創新型城市建設指標評價體系。這種理論由于有具體的衡量標準,相比上述觀點更易實施,但由于創新型城市的構建是各個因素之間合力的結果,不能通過數據是否達標而簡單衡量,故而稍顯僵化。

基于城市創新能力的基本內涵和特征表現,從全方位的提出了將城市創新能力評價指標分為六個方面:政府、企業和居民共同參與的全社會創新能力,既合作又競爭的網絡化創新能力,行為主體素質綜合化的全面性創新能力,企業集群的互動式創新能力,經濟、技術、社會、文化等全方位創新能力,靜態與動態比較優勢集成基礎上的開放式創新能力。這種模式較為理想,但由于涉及面較廣、且以軟實力的構建為基礎,故而具體實施方式有待商榷。

總的分析來看,科技的創新投入是城市創新的必須條件,經濟、制度以及文化的創新也是不能忽略的內容。至于其中具體的優先性,需要根據具體城市具體分析。筆者認為,創新型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著城市系統多因素的創新,特別是各因素之間的整合和協同作用。在此過程中,城市創新能力即知識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制度創新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是評價創新型城市的主要指標和影響因素。

五、結論

篇4

1.1大工程觀的提出

20世紀80年代以后,美國工程教育界逐漸認識到教育與實踐之間存在巨大裂痕,教育向科學化和狹義技術化發展,使得教育離實踐性越來越遠,培養出來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從而掀起了工程教育“回歸工程”的浪潮;199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學院院長莫西斯正式提出大工程觀這一概念,他認為工程教育不僅應該讓學生學習工程科學的知識和理論,還應該讓學生接觸到大規模的復雜系統的分析和管理,學會對有關技術學科知識的整合,增強對更大范圍內經濟、社會政治和技術系統的了解。

1.2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內涵

課堂教學以外的一切科技活動。從形式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思想、思維的創新;另一類是實物、成果創新。包括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暑期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科技協會興趣小組活動、開放性實驗室創新活動、科技作品、參與教師課題專利的研究研發、參與新產品開發、電腦軟件設計、挑戰杯等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涵蓋范圍廣,除課堂以外科技活動都可包含在內,因此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培養創新型人才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徑之一。

1.3大工程觀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之間的關系

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作為“第二課堂”,成為大工程觀的載體和平臺。大工程觀引領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一方面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之內化;另一方面,使學生所掌握的工程理論知識轉化為工程技能,實現大學生在高校與社會的對接,縮短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的距離。科技創新活動作為學生工程知識轉化為工程能力的載體,體現了工程教育活動的內在規律和最終目的。學會在科技創新的活動中,學習到如何正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來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團體協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實際接觸社會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活動緩解了學生在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之間脫節的矛盾,在檢驗書本理論知識正確與否的同時,實現了學生對工程知識的內化和繼承,為學生盡早適應工程實際奠定了基礎。

2大工程視域下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培養

2.1觀念轉變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只有進行觀念更新,才能展開符合大工程觀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傳統教育中,對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培養,忽視了社會性和實踐性的需求,大工程觀視域下,就是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培養模式轉向以工程設計和實踐能力訓練為重點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體系。思想觀念的轉變,需要時間,更重要的是做好宣傳和動員工作。從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主力來看,主要為在校大三、研二以上學生,通過了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進入到實踐環節。但是科技創新大工程觀念的灌輸要在大一、研一就開始入手。時間上的提前,入校后強化宣傳,廣泛動員。可以利用新媒體等現代化宣傳途徑進行宣傳;同時,樹立科技創新典型,邀請校內外創新活動中成績優異的大學生參加講座論壇。鼓勵跨學科、跨專業組合參賽。

2.2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大學必須實施創新教育以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為目標。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功能,活動的開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形成濃郁的創新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科技創新活動是大學創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是大學生自主學習自由的重要體現,可以引導學生盡早進入科研、學術和創造領域,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特別對于培養和造就高尖端科技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有利于促進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課內外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毫無疑問,將科技創新活動納入整個教育教學體系之中是未來高校的發展趨勢。

2.3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

(1)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人才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超常的創新理念、敏銳的創新思維、基本的創新技能和優秀的創新人格。專業技能主要包括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創新技能的提高。之前是以成績高低為唯一評判標準的簡單模式。而大工程觀下,學生成績高低成為專業技能掌握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對創新技能的要求。就是一個對創新主題的信息加工能力,動手和操作能力,創新成果的表達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相結合應運的綜合技能。這成為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

(2)人文素質的養成。“要把學生的創新潛能轉化為現實創造力,必須注重氛圍的營造”②,很多高校單純地以就業率升學率為標準,忽略了人文素質的養成。使得大學生缺少社會責任感,集體觀念淡薄,自由散漫,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普遍;同時學風浮夸,缺少鉆研精神,考試采取臨時抱佛腳的方法,缺乏真才實學。尤其忽視文、史、哲及藝術修養的提高。因此學生缺乏最基本的禮貌素養、道德觀和社會責任感。

3大工程視域下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發展趨勢

3.1學校為學生搭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多形式平臺

科技創新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采取新式課堂教學。由創新思維活躍或在創新方面卓有成效的教師執教,給學生介紹創新的思維方法和認知規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將已畢業的科技創新骨干和標兵邀請回母校,與大學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直觀宣傳科技創新帶給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益幫助,以自身良好的發展前景鼓勵大學生,看到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美好愿景。同時,可以進行校企交流“走出去”,讓大學生走出校園,面向社會,主動去了解社會,參與企業發展,更加直觀認識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了解創新在未來工作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3.2產學研合作發展趨勢,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走向社會

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走向“產學研”合作培養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一改象牙塔的培養模式,直接走向社會生產和科研實踐第一線。學生不僅直接參加科研項目,還參與企業、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這讓大學生提前進入了高校和社會的中間地帶,為未來走向社會提供了更好的適應能力。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不僅加強了高校與社會的廣泛聯系,爭取到更多的資金支持,而且使學生直接參與“產學研”合作,是現代社會的新型教育模式,是被國際高等教育實踐證明了的成功經驗,是培養具備大工程觀思想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為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真實的工程實踐平臺,讓大學生了解企業、社會的真實需求,掌握企業先進的技術和文化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和工程實踐能力,通過“產學研”合作,結合三方力量,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型人才。

3.3建立適當激勵機制

高校對學生的評判標準相對單一,主要是通過成績考核。而從數據分析來看,科技創新人才有時候并不是成績最優秀的人才。成績優秀的人才往往學校有高額的獎學金和各種類型的企業獎學金,形成了較為系統和有保障的激勵機制。但是對于科技創新人的獎勵激勵機制還不夠健全。甚至科技創新成果都沒有和在校大學生最關心的學習成績和就業升學兩大問題掛鉤。因此,現高校迫切需要建立相適應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激勵機制。同時,制定獎勵措施,對參與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總結培育各級各類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先進集體、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的事跡和經驗,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將教師的獲獎與職稱評定掛鉤,將學生的獲獎與高額獎學金和就業推薦掛鉤。獎懲機制同步進行,有獎必有罰,敢于批評和指出消極懈怠的單位和個人。這樣才能推動廣大教師和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3.4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篇5

目前,信息化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挖掘,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內外成功企業的成功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其經營發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僅以蘇南地區為例,據2014年10月30日央視新聞聯播消息,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獲國務院批復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了我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創新驅動為內核、以一體化發展為特色的新蘇南模式正式開啟。據了解,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不是以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高新區為主體,而是由8個國家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區組成,橫跨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5個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蘇南5市將積極發揮本區優勢,充分利用本區資源條件,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一輪的市場競爭挑戰,在發展創新型經濟的同時,保證資源的廣泛共享,并逐步建立健全本區聯動發展機制。南京財經大學校長劉志彪教授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獲批后的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是目前跨行政區最大規模的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區內南京是創新源頭,其他城市是產業創新基地,既能接受南京輻射,又能接受上海輻射,并且能實現區內從研究開始到變成產業的全產業鏈,會比國內其他示范區效果更好。蘇南原來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在內需轉型背景下,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戰略將有助于自主創新發展。另外,以往的創新示范區是以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高新區為主體,不存在行政壁壘,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獲批將為今后在條件好的省市推廣提供經驗和示范作用。南京本土券商分析師分析認為,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概念,在資本市場上比較新鮮,所以得到市場正面回應。預計短期內會對概念股有刺激作用,長期而言建議投資者多關注相關個股的基本面信息。據調查,近年來,山東科技工作緊緊圍繞山東省委、省政府“兩區一圈一帶”發展戰略,以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為主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搭建科技型企業創新平臺,山東省科技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為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有關研究結果顯示,創新型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綜合體現了企業的技術實力,同時也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之一,其發展成效直接影響著國家的經濟收入和經濟安全。因此,企業必須進一步強化其創新意識,積極運用各項有效手段不斷推進其發展進程,加快建立技術創新機制,不斷完善其信息化服務體系,以便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另外,企業的發展還影響著所在城市的發展,城市的發展又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在不斷地發展。所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企業的創新又離不開完善的服務體系。

2創新型企業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的內容與特點

創新型企業服務體系信息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它代表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企業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因勢利導,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其手頭資源,制定科學有效的創新發展計劃,以更好地調整和規范自身的經濟行為,最終實現跨越式發展。創新型企業服務體系信息化要求企業積極發揮其核心技術優勢,并廣泛爭取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建立健全其創新服務機制,并建立相應的信息服務平臺,以掌握更新更全的行業信息,及時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服務體系信息化主要是能夠使很多服務機構與企業之間進行鏈接,能夠確保服務資源進行順暢,并使中小企業能夠充分利用信息化網絡服務平臺。信息轉換平臺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對企業的各項要求較高。它是一整套閉環回路體系,將各環節從開始到實施完成的成果保存下來。在整個平臺建設過程中,企業、政府、高校積極聯合,一方面有效解決了企業信息平臺建設的資金問題,另一方面還有效地增進了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高校間的技術交流,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此外,中介組織還為企業提供了法律政策咨詢等服務,促進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的轉化,同時進行新產品市場的開拓并創建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創新網絡,即在一定區域內相關的組織機構所組成的社會系統。創新型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突出了技術與管理的重要性,為企業在當前市場競爭環境下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有效保障。在此情況下,企業只有及時轉變其經營發展理念,樹立科學的創新發展觀,才能有效應對發展過程中的諸多難題,最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由基本的網絡資源和硬件支持的服務體系信息化平臺能夠適用于創新型企業進行企業的運作與管理。針對生產類的企業來說信息化建設主要需要完成材料的出入庫,原料消耗及進爐,存貨查詢,倉庫調撥,庫存盤點,庫存賬表,貨品倉位表,庫存明細賬,倉庫流水賬,使倉庫業務及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清晰。服務體系信息化平臺建設核心工作,一是實現領導部門、管理部門、服務機構、銷售部門以及企業之間網絡的互聯互通;二是完成系統平臺所需要的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存儲設備、網絡安全設備系統的完善。經過一系列優化整合之后,創新型企業服務體系信息化平臺的功能更加完善,極大地提升了其發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其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建設后的創新型企業服務體系信息化平臺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通用性,信息化平臺建立的服務功能適合大多數的企業的技術創新特點,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各區域間企業共同的技術需求。二是專業性,信息化平臺的建立能夠具有面向各企業產品的服務功能,滿足產品在企業中的個性化需求。三是實用性,信息化平臺的建立是要能夠針對各企業的相對應特點,使企業容易學習,好理解,方便使用。四是安全性,信息化平臺的建立是以網絡資源為基礎的,能夠擁有數據備份的功能,防止信息的丟失,而且設計服務平臺也便于對企業內部信息管理與糾正。

3總結

篇6

關鍵詞:國有企業 人力資源管理 科技創新

引 言

在今年七月份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1]。國有企業擔負著科技創新的重要責任,必須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性,實施創新型人力資源管理。

1.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及發展趨勢

關于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可以歸納戰略型、描述型、規范型三種[2]。

1.1 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是把人力資源管理視為一項戰略職能,以“整合”與“適應”為特征,探索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系。其典型觀念有,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要關注企業戰略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關系,強調每一種不同的競爭戰略需要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組合,或認為一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戰略型,包括:內部職業機會、正規培訓系統、結果導向的評估、利潤共享、雇傭保證、員工參與和工作描述。而更多的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者則關心各種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并認為由于這一關系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1.2 描述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描述性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特點是通過描述提供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性框架,并對人力資源管理內容和可能結果進行廣泛分類。這一理論強調開發系統,力圖將人力資源管理引入更廣泛的研究領域,并表述一些相互關系。能夠對人力資源管理所包含的變量進行全面的把握,但無法提示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基于描述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觀念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是由企業的內外部環境所決定的,并直接影響到企業目標的實現。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目標是與企業目標一致的,是為企業目標服務的。在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實踐達到企業目標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扮演特定的角色,高層管理、經理和員工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1.3 規范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規范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不僅包含具體的管理實踐,而且包含這些實踐的目標。如我國學者林澤嚴提出的國有企業現存的兩種典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自我中心式的非理性化家族管理和以人為中心的理性化團隊管理。前種模式是將員工視為公司的附屬物,往往采用集權的、控制性的、缺乏激勵的管理方式,其結果將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步入混亂、無序的軌道,最終將企業推向衰敗。理想化團隊模式是將員工視為活動主體,采取民主的、參與式的和授權的領導與管理,強調激勵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其結果將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邁向科學、有序的軌道,企業的最終發展前景是美好的[3]。

1.4 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趨勢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網絡信息環境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更多挑戰,其主要發展趨勢有:

第一、 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的變化必須與企業重組的其他領域相匹配、協同作用,才能保證企業在新的經營環境下保持競爭力。

第二、 知識型員工管理。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型員工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型員工并對其進行有效管理,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三、 交叉文化管理。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管理上的文化差異和文化管理問題,已經成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克服組織內由文化差異引起的文化沖突,其有效途徑是實現跨文化管理和培訓,在交叉文化環境下,全球觀念、系統觀念、多元主義是培養文化開發與寬容的思想基礎,是現代人力資源研究的重心。

第四、 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是指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委托給企業外部的專業公司承擔,在我國,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企業越來越多,從外資企業延伸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同時,外包的范圍和內容也越來越廣泛,從早期的人事檔案管理、員工招聘與培訓等擴展到中高層主管的甄選、員工激勵、員工開發等戰略性工作層面。

2. 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存主要問題

2.1 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國有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普遍重視生產而忽視管理,人力資源工作中存在多頭管理、資源分割,造成體系缺陷。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提倡將企業員工視為一個整體,國有企業職工普遍存在著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干部和工人兩種身份,界限分明,人為地限制了工人們的發展空間,消弱了干部的競爭意識。

2.2 人力資源隊伍專業能力薄弱

現有大多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是從以前的勞資人員轉化而來,缺乏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系統專業化的學習,日常工作仍停留在傳統的政策性、事務性層面,不能為企業經營決策與發展提供支撐,更談不上管理創新。

篇7

[關鍵詞] 科技創新 成果轉化 轉化路徑

將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轉向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的軌道上來,早日將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除創新成果數量和質量外,最為關鍵的問題在于科技創新與生產過程的融合程度,即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眾所周知,與歐美等創新型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創新成果總量相對較少,其中一部分無轉化價值或轉化“夭折”,最終能夠并入生產過程,引領經濟發展的成果占科技成果總量的比例明顯偏低。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最為關鍵的環節是具有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缺少足夠的歷史經驗積淀,又極具中國特色,為此,迫切需要多方努力探索,建設適應我國國情,符合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的管理體系,包括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系。多年來,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頗多,認識愈加清晰,但尚未形成具有更大權威性的系統理論,深化對科技創新成果界定與分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內涵與轉化路徑、轉化標志等最基礎問題的研究,仍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科技創新成果的界定與分類

1.科技創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創新也是人類的一項生產活動。依據熊彼特的創新理論,開展科技創新意在建立一種新的科技研發活動函數,把新發現的知識,新研制出的技術、工藝、方法等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引進生產體系中,以實現對生產要素或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從而促進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其是指科技領域內不斷取得突破與發展的過程,是通過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活動,即基于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試驗開發等系列活動而求取新“收獲”的過程,是一個從新知識的產生、新技術的開發到新產品的生產、新產業的形成直至新價值的實現的復雜的系統動態過程,而科技創新成果即為通過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所獲得的新收獲,這種新收獲可能是新知識,也可能是實驗室產品或新技術,也可能是新思想。

2.科技創新成果的分類

科技創新成果具有明顯的差異性:第一,科學創新和技術創新會產生不同的成果,即使都屬技術創新成果,也會有產品成果和工藝成果之分,體現形式各異;第二,科技創新成果均具有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但各有側重。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勞動力,則其更多體現社會價值,有些成果直接作用于勞動工具或勞動對象,其更多體現經濟價值。但根據其主要體現形式科技創新成果基本可劃分為三種類型:(1)基礎理論性成果,即科學原理和技術原理,是指通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而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主要體現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基本屬知識型成果。(2)應用技術性成果,即以科學原理或技術原理為基礎,通過開展技術發明活動而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件等實驗室產品,基本屬技術型成果;(3)管理理念性成果,即軟科學研究成果,它涉及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等的新觀點、新思想,主要體現形式為研究報告,基本屬于思想型成果。具體歸納如下:

科技創新成果分類

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內涵及轉化路徑

1.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內涵

人類開展科技創新這項生產活動的本意就在于并入經濟生產和社會進步過程,使人類社會發展得更快更好更加可持續,使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換句話說,人類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就是為轉化成生產力而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按照最為公認的說法,生產力包括勞動力、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三要素,科技創新成果無論轉化為哪一項要素的提升動力,都會促進生產力發展,且任何一項要素的提升都會連帶其他兩項要素的提升。為此,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從全要素生產力角度衡量。

1996年我國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這一概念表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是指研究成果從形成到轉化為有形產品,直至產生經濟效益的完整過程,主要適用于應用技術性成果,應屬狹義概念,因為只有應用技術性成果能轉化為產品,能進行產業化,能直接創造經濟價值,基礎理論性、管理理念性成果轉化都不能按此標準衡量。眾所周知,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府、理論界與實業界均對科技成果轉化問題給予高度關注,關于科技成果轉化內涵也給出了多種界定。文興吾等學者提出,廣義的成果轉化包括:(1)科學研究成果向技術成果的轉化,即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試驗發展;(2)技術成果通過開發向生產領域的轉化,即設計到試制再到中間試驗最后到工業性試驗等;(3)新技術在小范圍應用成熟后向更大范圍的推廣擴散。劉洪等學者堅持從系統科學角度提倡廣義科技成果轉化觀念,認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是指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要素,通常是應用性研究成果通過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形成新產品、新工藝和新的管理技術與方法;廣義上科技成果轉化是指從各類科技成果的創造形成、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過程,既包括自然科學成果的轉化,也包括社會科學成果,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的科技成果的轉化。他認為狹義的科技成果轉化是廣義的科技成果轉化的中心環節和重要內容。由此可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分析上述兩類比較典型的理論觀點,不難看出,大家都贊同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目的不僅為經濟發展需要,也為社會管理和社會進步的需要,為此應從廣義內涵加以研究,且從生產力全要素角度看,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中除包含著對勞動對象、勞動工具等影響而產生經濟和社會價值外,還包含著對勞動力---人的知識的豐富和技能的提升等影響,這說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還具有階段性特點。總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指上述各類成果從創造性形成并得以擴散的過程,這種擴散可以使使用地勞動者的素質、技能或知識得到增加,或勞動工具得到改善,勞動效率得到提高,或對勞動對象的認識、改造、控制能力得到進一步深化等等。有人形象地將其比喻為接力賽跑, “跑完全程”,依次完成各環節增值是科技成果轉化,而每次接力棒傳遞也相當于完成了一次轉化,因為每次接力棒傳遞對生產力三要素都會產生影響,即已轉化為生產力,如基礎理論性成果,基本屬知識型成果,其轉化為應用技術性成果,是科技成果轉化,而借助科學普及與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知識,提升了文化素養和技術能力,即使未轉化成應用技術性成果,也是科技成果轉化。

2.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路徑

科技成果轉化似源流,既有路徑,也有流向。按線性邏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該是一個閉環線性過程,通過科學創新到技術創新,同時連帶工藝、管理創新,實現從基礎理論性成果到應用技術性成果和管理理念性成果的循環往復,即具有整體性又具有階段性特點,轉化路徑也具有多樣性。根據遠德玉教授的“田字型”轉化模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可分為從科學原理到技術原理,從技術原理到技術發明,從技術發明到生產技術的階段性轉化,多階段轉化路徑構成螺旋上升式封閉系統,屬正向轉化路徑。此外,也存在“反裘工程”,即產業發展需求誘發技術創新,從而直接產生應用技術性成果,而由應用技術性成果可以轉化為技術發明,同時也可能誘發科學革命,產生科學原理,促進原始創新,這一種轉化是以應用技術性成果為原點,向基礎理論性成果和生產技術兩個方向流動,形成兩個環流。正如科技創新系統一樣,存在正向,也存在逆向和正向逆向混合型的轉化路徑。而管理理念性成果轉化路徑較為單一,即在成果與組織決策間形成彈塑性轉化路徑。總之,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不是單一路徑,更不是線性流動,而是一個由多段、不同向路徑構成的一個鏈接結構。

三、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標志

如上所述,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不是簡單的從研發到生產應用的一站式過程,而是一點到多點的多階段性目標體系,不同階段均有不同的轉化標志。基礎理論性成果中科學論文與著作屬知識性成果,而知識對生產力三要素―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的作用更多體現在對勞動者的影響,即豐富勞動者的知識,提升勞動者技能,科學知識普及傳播程度、勞動者受教育程度是其轉化的重要標志;原理性模型和發明專利屬理論設計與構思,需轉向中試環節,進行孵化,通過培育和孵化向應用技術性成果演變,其轉化標志在于入孵和成功孵化產品的數量;應用技術性研究成果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的轉化標志為通過企業或現場測試,實現勞動工具的改進或替代品的出現,勞動對象范圍的擴大與對勞動對象認識的深化等;計算機軟件轉化標志為通過測試,進行注冊,直接應用于生產,這一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更多具有經濟效益顯示度。管理理念性成果研究報告轉化的標志是為組織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將其中的觀點吸納到決策中,形成組織政策、管理制度或激發相關活動等。由此可見,基礎理論性成果、管理理念性成果轉化并不能直接帶來經濟利益,更多具有社會價值,只有應用技術性成果轉化可以直接帶來經濟價值,且每一階段成果轉化標志各不相同。

四、結論

科技創新成果多種多樣,具有不同的體現形式和價值特點。應對其予以合理分類,才能科學界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內涵,準確選取轉化路徑,構建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系。本文關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內涵及基本路徑、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標志等研究結論,有助于深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系研究理論觀點,并為國家、地方積極采取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的舉措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文興吾.“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觀念辨析與范式轉變[J].中國科技論壇, 2004,(3):111

篇8

內容摘要:北京未來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但如何保障創新產品的可持續生產?這需要自主創新制度的完善加以支持。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諸如加快建立個人創新激勵機制、專利成果轉化機制、創新制度的生產、循環機制等。

關鍵詞:創新 制度 城市 北京

北京從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后,在城市的未來發展戰略設計上一直不斷創新、不斷超越,從“三個北京”的提出到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設,再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兩輪驅動”戰略的明確。這幾個大的戰略設計聯系起來看,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兩輪驅動”是北京在創新驅動上的總體戰略發展目標,是符合北京現階段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更符合廣大市民切身的利益和愿望,尤其是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創新驅動也建立在北京豐厚的創新資源的基礎之上,建立在首都城市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上,“北京精神”八個字中包括創新,創新是北京在新階段構建城市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任務。北京聚集了全國最多的高校機構,具有人才優勢,北京進行制度創新、理念創新、科技創新有著眾多地域的、客觀的優勢。但北京的創新之路絕不是平坦的,任務是極其艱巨的,在科技創新方面,如何建設好中關村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強機制構建和制度安排,如何聚集和整合創新的資源,做大做強創新型企業,北京創新型企業有十百千工程的規劃,如何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如何發揮教育戰略的支撐作用。如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如何加強精品生產創作和人才隊伍建設,如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在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兩者之間,如何實現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新之間的融合、滲透,聯動互動,互相促進,共同顯著提升首都城市的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為建設“三個北京”的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發揮積極作用,這些都是北京未來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必須從理論和實踐來深入對上述重要問題做進一步探討。

完善自主創新制度建設以推動首都創新產業集群的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廢除制度的速度很快,但是新的制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這樣就造成了制度的真空,有一些壞的制度就會誘拐企業做一些壞的事情。比如知識產權保護不嚴,涉及到高校的一些關于知識和技術監督不嚴的問題,還有城市資本市場環境不健全,外資的PE問題,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畸形發展的問題,造成企業急功近利。從城市來說,圈地和賣地,熱衷于找新項目、造新城。從這個層面來看,創新不等于建造一個地域空間就可以了,它需要更多的制度保障和人文理念的積累。“創新”需要市場驅動、技術推動,更需要集體的創新,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發達國家形成了大量高技術創新的科技園區等。現代高端技術項目,都需要團隊的努力來完成,好來塢的電影需要各種各樣的行為主體之間的合作。所以創新系統和創新網絡的形成,需要近距離的行為主體在長期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易交流基礎上,形成相對穩定的系統。但是對于中國來說,盡管這么多年一直在強調城市創新體系的形成,但實際上行為主體之間沒有真正展開合作,還是急功近利,這樣的問題不僅僅發生在科技部門,也發生在教育部門,也有市場部門,所以談“創新”必須要真正厘清“創新”的概念,以去除各種各樣的制度障礙。

創新不是一個新概念,但至今依然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觀念,創新被人們理解為“新點子”、“高科技”、“更新”、標新立異等。對于企業來說,創新就是創造一個新的產品或者新的服務,來實現其市場價值,最重要的是實現市場價值,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如何實現創新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從單個的發明家創造產品,在市場賣出去創造價值,到二十一世紀的學科交叉、產業融合、企業合作互動,我們需要從系統方面重新審視創新的概念和過程。創新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是一項產業創新系統、區域創新系統、地方創新系統相互影響的復雜工程。

關于創新的研究網絡,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研究脈絡,即從產業創新到制度創新,產業創新由知識、學習、關系網絡結構、企業家精神、行業協會等因素所決定,行業協會在推動技術創新,企業之間合作和互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創新需要集體的創造力,需要近距離的行為主體在長期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易交流基礎上,形成相對穩定的系統,促進行為主體各方面的合作。總之,制度創新,需要打破很多的行政界限,去除各種各樣的制度障礙,真正投入到發展創新集群的努力中去,落實到各個地方的實際企業發展中去。

形成完備的個人創新激勵機制以促進原始創新和基礎理論創新

談創新就離不開個人創新、原始創新。個人創新非常重要,而原始創新則是創新的根本,因為絕大多數的原始創新都來自個人。諾貝爾獎限授三個人的道理就緣于集團創新也是由個人的原始創新而形成的。而科技創新并非簡單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離不開基礎理論的創新。如果基礎理論不能創新,就會導致政策導向有問題,比如北京水治理的問題變成了簡單的技術問題,科學根本沒有創新,依然沒有意識到水的系統應該是一個非平衡態復雜系統,而非單純水資源的保護問題。綠色食品的問題與水資源的問題密切相關,一種作物的毒素60%來自水,25%來自化肥,15%來自農藥,不解決好水資源的問題,必將影響子孫后代。

明確自主創新產業的重要地位并實現首都產業結構戰略轉型

從北京“十二五規劃”中的戰略產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北京并沒有想放棄發展制造業的機會,生物制藥、新能源、生物環保、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制造業仍然是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北京發展制造業受能源的約束,為此需要從理念上實現真正的轉變,將北京未來的產業化道路明確定位于知識含量高、物質流動少、低碳的產業方向。此外,促進北京向文化與科技創新型城市轉型,還需要從觀念上實現以下三個方面的轉變。一是視人才為科技城市和文化城市的核心資源;二是城市發展應該從GDP本位向城市品質本位轉移;三是創意產業的最佳空間分布形態并不一定是高度積聚的。

北京自主創新的目標應該是成為國家創新的中心,從政治地位來看,首都是創新資源最密集的區域,而且也是創新體系最完善的區域。因此在北京,搭建比較完善的創新平臺,形成一個全國的國家創新中心,這應該是北京在十二五期間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重要的一個任務。此外,要把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作為自主創新的直接服務領域。因為北京的服務經濟、總部經濟、知識經濟、綠色經濟的發展,都使得首都的經濟特征目前十分明顯,應著眼于提升產業素質,進而促進城市發展質量的提升。要提高為產業發展服務的創新能力。經濟發展正在從投資驅動轉向知識驅動和智力驅動,北京自主創新的主要成果,更多的還是為生產性產業服務的比較多,為服務型產業服務的創新成果相對比較少。所以未來北京在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為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服務的自主創新。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的建設,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進一步加強技術交易,中介機構方面的建設,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扶持力度。

推動專利成果的快速產業化以體現首都自主創新優勢

產業創新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產業創新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產業轉移,二是科技成果產業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好多城市獲得發展,實質上都是在產業轉移過程當中收益的。但如果缺乏專利技術,產業轉移了,產品也會缺乏國際競爭力,因此產業創新應該向科技成果產業化方向努力。專利是科技成果的法定形式,有效推進專利成果產業化應作為城市產業創新的主要任務。中國有182萬件專利產品,專利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利用率非常低,有效利用率不到10%。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專利生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但開發轉化比例也同樣不高,因此北京欲真正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需要在專利的開發上作文章。北京市應實現對專利的開發利用比例高于專利生產比例,自己生產的專利自己開發利用,別人生產的專利,也同樣可以開發利用,世界的專利也可以視為學習借鑒的資源。當然,專利的合理開發,需要有配套的相關專利開發利用政策,比如說開征專利稅,在開征專利稅的前提下,把專利成果向社會開放,誰都可以用專利,誰用了就交稅,國家通過征收專利稅的形式,補償給專利人。同時政府在服務機制方面也需要創新,應該有對專利成果進行價值評估的機制。政府組織相關專業機構,進行專利產業化價值的評估和產業化策劃方面的評估,有產業化價值的專利產品,自然會吸引資本的進入。專利只是說明人無我有,但并不一定就有產業價值。專利在投入產業化之前,必須得進行深入的經濟和技術一體化分析,如果政府能為專利的產業化價值評估提供便利和政策導向支持,就會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進度,而且能夠把專利的利用達到極致狀態。這樣,企業才會有明確的方向感和創新動力,整個中國才會形成一套高效運行的產業創新機制。

此外,專利文化的創新問題需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在利用中保護,在保護中利用,利用是最有效的保護,單純的保護主義會導致很多專利成果的失效。

融入世界創意城市網絡以促進北京創新制度建設與國際接軌

世界城市,一定是一個有創意的城市,加入創意城市網絡是成為世界城市的重要渠道,同時創意城市的建設一定是科技與文化融合推進的結果。雖然我們不能說創意城市就等于實現了世界城市的目標,但是加入創意城市網絡,絕對是向世界城市邁進的十分關鍵和務實的一步。但是文化助推北京成為創意城市的作用不應該被過分夸大,因為文化不是萬能的。當我們站在創意城市網絡的平臺上看世界的時候,就會發現,世界上有太多承載著深厚文化的城市。由于文化是多元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文化名城的競爭如同百舸爭流,有柏林、悉尼這樣的大城市,也有一些很小的城市。單憑文化,北京未必能夠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占據絕對優勢,所以北京的文化只是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一個有利的、必要的條件,而不是充分的條件,不應該被過分夸大。北京的文化只有獲得科技的支撐,才能夠如虎添翼。世界創意城市網絡中的29個成員城市,除了同樣具備相當的文化條件以外,更多的是本國科技較為發達的城市,比如說米蘭、首爾、布宜諾斯艾利斯,其科技研發資源是富集的,或者像蒙特利爾這樣的名城,還有中國的深圳作為新興開放城市的代表,憑借科技支撐快速崛起。“構建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兩輪驅動’的格局,形成首都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之都”,其實也是啟迪我們快速加入世界創意城市網絡過程中,讓北京的創新體制與國際規則接軌。

轉變思維視角并重視創新制度的生成與循環機制

所有的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都是為個體的自由發展和城市的良性發展服務。因此,創新制度的建設應該不僅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的事,沒有市民認可的創新,創新出來的產品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的創新產品就無法通過轉化,實現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注重實效的層面來看,創新最重要的歸宿應該是能夠讓創新贏得市場,能夠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篇9

【關鍵詞】科技創新 金融支持 健全

一、引言

科技創新是實現一個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動力,在21世紀,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闡述了我國未來15 年科技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成為科技強國奠定基礎,是我國科技發展戰略的核心。然而科技創新活動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需要一個強大的外部支持體系來確保其順利進行,在影響科技創新的眾多因素中,金融無疑占據著重要位置,金融對科技創新具有促進、拉動和推動的作用。加快科技創新與金融的結合有利于緩解科技創新活動中的資金短缺問題,引導創新向更貼近市場需求、更加注重效率的方向發展。然而我國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明顯不盡人意,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優化科技資源配備、提高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和效率、減少投入資源的浪費。

二、金融支持對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

金融支持對科技創新有重要作用,缺乏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就無法順利開展,金融支持對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補償科技創新的成本和風險分擔

科技創新是一項高成本活動,任何一項高新技術的產生都是以大量的人力資本、財力和時間投入為基礎,配之精密的實驗設備、優越的環境,它是各種昂貴要素的結晶,僅依靠企業自籌資金是難以完成的;同時,科技創新又是一項高風險活動,科技研發的最終目的是創造收益,這必然要通過科技成果產業化來實現,在巨大研發投入后創造的產品如果在市場上沒有被接受,企業就會立刻陷入破產境地。科技型企業與其他企業的不同在于它是從一個科技概念發展而來,且大多數處于中小企業階段,資產多呈現“軟”性,即固定資產少,缺乏貸款抵押物,資產中大部分是無形資產,以企業品牌和高精尖的人力資源為主,這些資產的價值難以量化,而且極易波動。當市場對企業的科技產品需求過旺時,產品價格上升,企業品牌提升,無形資產迅速增值,高質量人力資源不斷流入;當企業的產品需求嚴重不足時,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品牌崩潰,無形資產頃刻貶值,人力資源加速流出。科技型企業規模的中小型特點,科技創新的高成本與高風險性決定了其需要金融支持對其進行成本補償與風險分擔,而這種補償與分擔是一種正和博弈。科技創新主體在金融的支持下獲得必要的發展資金,從而能把握住最佳的契機以發展壯大。眾多科技型企業案例表明,對于處于種子期和創業期的企業,其發展時機如黃金般重要,一旦錯過就不可能再擁有,而許多企業因為在這一時點上缺乏充足的外部資金來源而夭折,因此金融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金融機構也能從投資科技企業中獲得豐厚的回報,因為風險與收益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相互依賴,密不可分,科技創業的高風險必然伴隨著高收益,當企業進入成長期后,科技產品迅速普及,利潤一般將成倍增長,只要金融機構掌握了高效的風險控制技術,就能在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中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

(二)金融能夠篩選科技創新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世界各國都把科技創新放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我國也不例外。但許多科技創新并不能給社會帶來改變也沒有什么商業價值,而研發卻耗費了巨大的資金,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金融卻能有效地篩選科技創新,因為金融資本是追求利潤的,無效的科技創新往往得不到金融資本的支持,只有具有商業價值的科技創新才能引起金融資本的興趣。因此客觀上,金融能夠篩選科技創新,使社會資本得到有效地利用,避免資源浪費。

(三)金融可以有效監督科技創新的信息

科技創新涉及到不同的主體,各個主體之間往往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如在科技創新項目的確定、創業團隊的組建、融資方式選擇等過程,信息的不對稱極易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金融體系由于自身在獲取投資項目的信息和監督企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如金融市場通過資產價格等信號引導資金投向技術創新項目,因此金融體系能夠有效解決科技創新過程中投融資等問題的信息障礙,能夠有效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三、金融與科技融合作用的機制

(一)資本形成機制

資本形成始終是科技創新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健全的金融機構組織體系、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金融體系能夠更加有效地動員社會儲蓄向科技企業投資。銀行機構能夠將閑散的社會資金聚集起來,以貸款的方式向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在資本市場中,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金融契約將科技企業大額資產分割為份額較小的股權,緩解了科技企業創新對大額、長期性資本的需要與投資者規避流動性風險之間的矛盾,有利于科技企業從社會籌集資本金。

(二)風險分擔機制

科技企業的無形資產比重高,這些資產專用性強、流動性較低,金融體系通過金融契約安排能夠提高科技企業資產的流動性。銀行貸款能夠幫助科技企業跨期安排營運資金,彌補企業發展的資金缺口,降低經營風險。資本市場能夠為科技企業投資者提供變現股份的場所,提供不同種類的金融風險產品,幫助投資者通過資產組合分散和化解創新項目的非系統性風險。

(三)信息披露機制

由于科技創新項目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單個投資者往往缺乏搜集和處理與創新項目相關信息的時間、精力和能力,難以承擔評估創新主體或項目的高昂成本,這就造成了創新項目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資本難以投向最有價值的創新項目。金融機構通過發揮專業化優勢,更加容易獲取創新主體或項目的“硬”信息和“軟”信息,能夠向投資者提供和信息,幫助投資者評估企業價值。

四、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渠道問題

企業科技創新融資渠道相對單一。政府主導的科技金融無疑對企業科技創新有重要作用,但是規模上與企業對科技創新需求相差極大,政府也不能充當企業科技貸款的擔保人,不符合市場規律。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風險投資應該成為科技創新經費的重要來源,但我國的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無論從數量還是規模上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很多科技企業的融資主要來源于商業銀行,無法滿足其實際融資需求。

(二)社會化中介服務體系不健全

科技創新中介服務體系包括產權交易市場、會計師事務所、風險投資評估機構等。目前科技創新服務的中介機構發展相對滯后,不但數量少,而且種類不齊全,尤其是與融資密切相關的標準認證機構、知識產權估值機構、科技項目評估機構等科技中介相當缺乏。缺少行業龍頭機構,資源無法有效整合與配置,中介機構獨立性不強。

(三)資本市場支持不到位

目前,基本以滬深兩家證券交易所為主,其它資本市場規模小、功能不健全,不能形成順暢的“上升通道”與“下降通道”,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我國資本市場以股票市場為主,品種單一,其他支持創新型企業的品種很少。

五、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對策

(一)建立中小企業科技銀行

縱觀國內外歷史和現狀,許多科技創新是中小企業發明創造的,而金融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明顯不足,中小企業往往得不到普通金融資本的青睞。因此在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初期往需要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傳統的商業金融對信用低下、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并沒有興趣,因此國家應該建立中小企業科技銀行。中小企業科技銀行在性質是政策性銀行,在地位上是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相同的全國性銀行。中小企業科技銀行的資金來源除國家出資和金融債券外,還應該允許其吸納中小科技企業的資金,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現有三大政策性銀行的困境。當然具體的操作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總之,中小企業科技銀行將能夠極大地促進中小科技企業的科技創新,從而有利于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實現。

(二)建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

鼓勵各地建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民間聚集了巨大的資金量。建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可以一舉兩得,一方面解決民間資金的出路問題,滿足其增值保值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滿足科技創新的資金需求。目前揚州、天津、南京等地已經紛紛建立了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建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的步伐還要進一步加快,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政策性擔保體系

進行科技創新的中小企業往往信用低下,其在創立初期,往往是虧損的。這樣的信用是無法得到傳統金融支持的。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建立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完善的政策性擔保體系可以幫助商業銀行等商業性資本進入科技創新。政府應積極參與其中,并鼓勵社會資金參加,積極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同時還應該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制約政府的行為。完善的政策性擔保體系將有效低降低商業性資本的風險,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

(四)完善科技創新和金融結合的相關制度

目前,我國對于金融市場的限制條約較多,對于金融市場的干預較多,金融市場并不能完全發揮其市場自動調節功能。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對于金融市場中各色機構業務,金融工具等都有諸多限制,這些都阻礙了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創新的完美結合。完善科技創新和金融結合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首先需要放寬對于金融市場的管制,給予金融市場一個自主調節機制發揮功效的機會和平臺,讓市場活躍起來。其次,應當鼓勵金融市場的科技創新。比如,對于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比較優惠的貸款或者優惠政策等,大力促進科技的創新活動,推動金融市場的繁榮。最后,應當建立一個信息和信用平臺,避免信息不對等帶來的決策錯誤,同時,強化信用擔保機構,補充市場中中小科技企業的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五)發達的資本市場

發達國家往往具有發達的資本市場為科技創新提供融資渠道和資本退出渠道。例如美國的股票市場既有全國性的市場,又有數目眾多的地方性的市場,這極大地降低了科技企業;同時美國還專門建立了納斯達克市場為高科技企業融資提供方便。發達的資本市場為也風險投資的退出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同時美國還具有發達的債券市場。

(六)結合科技企業實際情況,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

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在金融市場進行科技創新,構建出多層次的金融體系,豐富金融市場的組成元素。國家應該支持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對于中小型科技企業更應該大力扶持。構建一套科技部門和證券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幫助符合規定的科技創新企業的上市。同時,對于此類企業之間的再次融資以及市場化的并購重組都給予支持和一定優惠扶助政策。和國外發達的金融市場相比較,我國的金融市場發育尚不完善,發展也避開了大開大闔的路子,而是小步跑,這其中誠然有國家政策管理嚴格,政府部門干預較多的因素在內,但是也有金融市場自身體系單一,中小型科技企業勢單力薄,經不起風浪吹打。所以,對于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的幫扶,同時也是在加快多層次、多元化金融體系的構建速度。只有不斷地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嚴格交易市場的制度和監督,降低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論是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都應該受到一視同仁的待遇。科技創新與金融互融,互動,更新金融工具,完善債務融資工具的發行機制,并且簡化發行流程。

六、結束語

積極拓寬科技創新融資渠道,建立健全相關融資保障機制可以有效發揮金融機構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同時,在進行投融資平臺建設時,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其經濟職能,及時推出相關優惠政策,并堅持以科技金融的手段優化財政科技支出結構,發揮政府在科技創新中的引導、輔導和督導作用,引導科技銀行,科技保險,創業風險投資等金融機構參與科技創新,更好地利用金融資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城市;信息化;創新能力

本文系2014年度攀枝花學院社科聯立項課題《資源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SKL2014A20。

一、創新型城市與城市創新能力的內涵

歷史證明,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源。創新滲透在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創新的條件和機遇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隨處可見。城市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是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的集聚地,因此建設創新型城市對區域和國家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推動力。創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創新能力強、經濟持續發展水平高、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突出、區域輻射帶動作用顯著的城市,其內涵一般體現在思想觀念、機制體制、發展模式、文化制度、城市管理和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創新。

創新能力是指在創新過程中,利用現代化信息與通信技術,持續不斷地將知識、技術、信息等要素納入社會生產過程中并產生、應用和擴散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等要素的一種能力。而城市創新能力是指一個城市將知識、技術、工藝、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等要素轉化為新產品、新工藝、新服務的能力,它是該城市保持持續發展和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其內涵主要體現在城市知識創新能力、制度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創新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等方面。

二、信息化與城市信息化的內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日本,是由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學者梅棹忠夫首先提出來的,而后被譯成英文傳播到西方。信息化是指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被高度開發應用,其在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該地區經濟增長質量中所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大的過程。信息化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國民經濟中各個組成部分,使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生產力;二是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國民經濟活動中信息采集、傳輸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人類各種行為的效率,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實質仍是信息化。城市是信息化的主要載體和依托,而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國家信息化發展總體戰略安排的基礎之上,以城市為主體,依托信息基礎設施,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和輻射能力,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快速推進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城市信息化的內涵包括數字城市、電子政府、電子商務、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領域。

三、城市信息化與城市創新能力的關系

實踐證明,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創新都是促進城市發展與競爭力提高的核心推動力。然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設離不開城市創新, 在城市信息化的整個過程中創新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創新能力是對信息化的改進與革新的能力。同理,城市創新也離不開城市信息化的支撐,城市信息化為城市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最新的技術和信息資源支持。因此,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創新之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

1.城市信息化支撐城市創新能力提升

一方面,信息技術是科技創新的支點。城市創新能力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創新能力,在當今社會中,科技進步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創新是需要科學技術為載體的,然而,當今是一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就代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成為了創新的支點,我們需要用信息技術來帶動科技創新、制度和管理創新。一個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就反映了該城市的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以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代表的信息化在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戰略中扮演著關鍵作用。同樣,城市創新能力也需要信息技術來支撐。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主要載體,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就是科技進步。另一方面,信息化人才是城市創新的智力資源。創新是一個智力活動,它離不開人以及與人相關的因素。城市創新與人才密不可分。當今社會,城市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就是人才。一個城市的競爭優勢來源于該城市的人才優勢,而信息化人才也是創新人才資源,因此城市創新需要大量信息化人才的支持與推動。

2.城市創新促進城市信息化建設

首先,科技創新帶動信息化。科技創新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方面,而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是技術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科技創新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來信息化發展進程中, 取得關鍵信息技術領域自主創新,不僅可以帶動其他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而且能大力推動創新型城市的建設。其次,制度創新保障信息化。城市創新表現之一就是制度創新,而新的體制與機制能夠保障和促進技術創新。如今,信息化正在極大地釋放著城市的創造力和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及生活方式。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在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占據著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完善體制機制和推動科技創新對實現城市信息化戰略的意義重大。最后,產業創新催生信息化。技術創新的基礎在于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想要結出豐碩的果實就必須依托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離不開產業發展,要實現我國信息產業由大到強轉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加快創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的建設,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

四、結語

城市信息化與城市創新能力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兩者之間呈螺旋上升的發展趨勢。同時,兩者是城市競爭力提升的雙核驅動。城市創新離不開城市信息化的發展,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城市創新能力越強。信息化不但能夠完善一個城市的制度與政策環境,而且可以提升一個城市的管理與創新能力。同理,城市信息化進程也離不開城市創新。城市創新是城市信息化發展的肥沃土壤,只有基于城市創新的信息化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志成,白慶華.城市信息化戰略與城市發展戰略匹配性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