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1: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結合,也是文化與科技的結合。一百多年來,人類發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得造紙術和印刷術不斷改進,形成了科技運用與文化生產之間的良性互動。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動了電影、電視、廣播等多元化文化傳播途徑的發展,孕育了現代文化產業的萌芽。而以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誕生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讓文化產業成為融合多種技術群因子的產業形態,傳統文化產業開始向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轉變。總之,文化產業演化的軌跡表明文化產業的每一步跨越都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
二、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的互促互進
第一,科技創新對文化產業的技術支撐。科技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原動力和增長的源泉。科技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使得文化生產要素在創新過程中實現優化組合、持續創新,以此拓展發展空間。諸如廣播憑借電磁輻射傳播電波,并依托衛星的應用不斷開拓受眾領域;電影電視則依賴圖像處理技術與光纜、計算機等技術的進步來提高視聽效果等。而數字技術的不斷升級又促使文化產業結構向高技術、高集約化演化,不斷創造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極。此外,科技創新提高了文化產品的附加值。如網絡的即時性和互動性實現了新聞傳媒業的連續性;而手機與電視、電影以及音樂的結合產生了手機電視、手機電影,成為娛樂節目互動的商業媒介和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
第二,文化產業對科技創新的內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張力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加速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動速度和流量,促使科技成果的迅速轉化,從而加速了高科技文化產品的上市。如廣播作為第一個帶入千家萬戶的電子媒介給報紙帶來巨大的沖擊,促使報紙行業開始改版、擴版,從而推動印刷技術的提高;而面對電視技術競爭,廣播業發展亟需技術上的革新,客觀上又推動了無線電接收裝置的變化和調頻電臺的興起;電影業面對電視業的挑戰而尋求高投入大制作,應用高新技術,直接刺激了電腦特技、數字技術在電影業的應用和電腦高科技術自身的進一步發展。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發展形成的良性循環已經形成一股合力,推動科技創新力的提升和文化產業的闊步向前。
三、科技創新主導下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
第一,加強文化產業支撐技術的研究。從技術角度而言,計算機網絡化、數字化、多媒體化作為文化產業科技化的趨勢,應成為我國重點研究領域。從產業角度出發,則需要研究重點領域的技術發展和介入問題,確定文化產業中科技發展的優先領域和重點課題,結合實際,加強自主創新,不能停留于模仿與跟隨的層面。
第二,提高文化產業生產鏈條的科技含量。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文化產業生產鏈條的科技含量對文化產業的效益與興衰起著重要作用,針對我國文化產業科技水平較低的現狀,應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高文化產業生產鏈條的科技含量,以技術創新促進文化產業鏈條中各環節以及核心產業和延伸產業的生產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文化產業鏈條的優化升級。
第三,增強文化生產主體的技術吸收能力。技術吸收是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和優化文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文化生產對創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強,其競爭力也越強。不僅能縮短創新成果轉化為文化生產的周期,促使文化產業結構向創意產業、內容產業轉型,也能使傳統文化產業脫胎換骨,成長為基于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現代文化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第四,促使文化產業增長與科技創新周期的融合。科技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和演化周期縮短的動因。科技創新周期縮短,產業新陳代謝能力增強,會導致文化產業的演化周期越來越短。所以現階段文化產業的增長要積極適應技術創新周期的演進,通過自身的發展需求引導技術創新的方向和進展,使產業增長和技術創新二者之間步調和諧,相得益彰。
第五,培養復合型文化科技人才。人力資源是發展文化科技的主體,應加快培養能夠適應數字技術環境中多種產業需求的文化資本人才、數字藝術軟件開發人才和媒體產業經營管理人才。要鼓勵和支持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及有條件的大學設置相關學科專業,參與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培訓工作,為可持續發展積蓄人力資本。
篇2
新常態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是旅游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基于此,從分析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入手,探討兩大產業融合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提出推動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
經濟新常態;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產業融合
新常態下,旅游業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國發〔2014〕31號文件《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依托當地區位條件、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一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2017年1月12日,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積極實施“三步走”戰略奮力邁向我國旅游發展新目標——2017年全國旅游工作報告》上明確說明,“515戰略”實施以來,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積極推廣‘旅游+’等模式,推進旅游業與農業、林業等深度融合”。鄉村旅游僅依靠產業規模的擴建、配套設施的完善等方式進行發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旅游業發展的新形勢,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勢在必行。
一、國內外研究綜述
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的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明顯呈現出原創力不足,其衍生產品的價值不高、產業鏈不完整等問題。近年來,我國學者對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機理、路徑、模式等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理論與對策。以“鄉村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為詞頻在CNKI中文知網文獻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共找到20條相關結果,關于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有6篇,關于鄉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的有4篇,關于鄉村旅游資源和旅游開發的有7篇,關于鄉村旅游產業和產業鏈發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對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旅游產業融合進行了策略研究;張曼婕研究分析了貴州省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旅游產業之間的互動與融合發展狀況;張碩等提出了北京鄉村旅游與創意產業互動發展的途徑;李霞提出了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在產業鏈各節點上的融合建議;趙華等從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視角出發,分析了中國當前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途徑。不難看出,目前我國對于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第一,沒有統一界定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后所產生的新業態的名稱和概念,難以準確把握這兩大產業融合發展的水平、規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現象,傾向于對這兩大產業融合的宏觀策略進行探討,側重于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應用型研究較少。第三,沒有深入研究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機理、路徑與模式,還需進一步做理論和實證的重點探索。因此,研究經濟新常態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轉型升級、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
“互聯網+”“旅游+”時代下,我國鄉村旅游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逐漸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資驅動向依靠科技創新驅動轉變,鄉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發展,為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衍生出新的旅游業態創造了天然的基礎。為適應當前大眾旅游消費升級的特征,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應依托鄉村生態,融入文化靈魂,突出農耕生產,體驗鄉村生活,打造鄉村旅游的升級版。要立足地區實際,挖掘特有資源,注重人文關懷,實現鄉村旅游的特色化、差異化、個性化、人文化發展,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便是一條有力的發展路徑,文化創意產業可將原有的鄉村文化進行再挖掘,開發出獨具特色的主題產品,最大程度地發掘出農業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創意與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將鄉村文化資源、場景創意等進行商品化、市場化開發,利用鄉村旅游產業手段實現文化資源的商業增值,開辟一種鄉村文化資源產業型發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創意產業在與鄉村旅游產業的融合中實現效益最大化,改變文化創意產業傳統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擴展其附加價值,完善和延長其產業鏈。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最終將帶來鄉村旅游的巨大發展,也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中指出“加強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2014年1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旅游局等七部門共同啟動鄉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國家旅游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下發《關于印發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的通知》(旅發〔2016〕121號)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力爭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全國25個省(區、市)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230萬貧困戶、74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通過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工程,使全國1萬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年旅游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貧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新常態下,鄉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戶的零散經營模式,在食品衛生、服務水平、安全甚至環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顯。以發展鄉村旅游來實現精準扶貧,就是要把各種旅游資源整合起來,重塑鄉村經濟產業結構,延長鄉村經濟產業鏈。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可以解決鄉村旅游景區建設城市化、產品單一雷同、環境污染、缺乏科學規劃等問題,將新農村建設、農業生產、小城鎮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緊密結合,打造出能夠實現旅游精準扶貧目標的特色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創意型鄉村旅游的良性發展。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優化鄉村旅游產品的結構,加快休閑農場、房車營地、鄉村民宿、藝術村落、鄉村莊園、鄉村博物館和市民農園等鄉村旅游新業態類型的發展,擴展鄉村旅游產業鏈和產業面。再通過吃、住、行、游、購和娛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給,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多參與開發建設、旅游服務、經營管理、發展決策和利益分配等各個環節的機會,實現當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擴大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造血”功能。
三、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瓶頸
鄉村旅游可以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更加豐富的創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創意環境,提供更為廣闊的創意空間,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實現鄉村文化多渠道、多層面的表達,倍增產業效益,實現產業集聚和區域優勢。但是,當前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還面臨著不少的瓶頸。
(一)缺乏整體規劃,聯動發展不足
文化創意是一種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將鄉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創新,以不同的文化創意物質表現體現鄉村文化內涵,使鄉村旅游開發,聯系創意生活,讓原有的村落以現代形式彰顯。只有依托鄉村文化底蘊而發展,才是文化創意的重要展現,才能帶動相關區域和產業經濟的發展。然而,由于我國大多數村落的發展模式都較為單一,造成村莊的生活模式只適合于當地村民,真正融入鄉村的藝術家和扎根鄉村的文化創意產品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區域聯動發展不足。要想讓藝術家與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創意產品獨具特色,還需要村落的整體規劃,甚至區域的整體規劃,在尊重原生態、原風貌的基礎上,促進藝術家與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讓村民更多受益,讓藝術家更接地氣。
(二)產業鏈不完整,發展后勁不足
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需要進行農業生產創意、鄉村生活創意、鄉村景觀創意、鄉村功能創意、農產品科技創意和鄉村旅游品牌創意,助推鄉村旅游方式從“旅游”到“生活”的轉變。然而,當前我國引入文化創意開發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大多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復合其他相關產業共同發展力度不夠,產業鏈過短,沒有形成多種新的旅游業態和旅游產品。只有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產業空間,全面打造集文化藝術展覽中心、農事生產銷售、主題酒店、特色餐飲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園,重點發展一批農業旅游示范點和國家農業公園,構建統一的鄉村創意文化旅游產品體系,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互融與共榮,用文化創意發掘鄉村文化、表現鄉村文化、營銷鄉村文化。
四、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策略建議
(一)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路徑
用文化創意推進鄉村旅游產品研發和產業融合,可形成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如何將原有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事生產活動及傳統民族習俗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融觀賞、考察、度假、學習、參與、娛樂和購物于一體,提升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的市場化運作能力,是鄉村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應走一條基于資源特色的差異化融合發展路徑,不同資源類型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其產業融合發展具體路徑與發展重點均應有所不同。不同地區都應找準自己最獨特的資源優勢,培育鄉村文化創意旅游新業態,形成特色鮮明的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產業格局。如農業資源優勢突出的地區,應重點發展創意農業旅游,一方面提高創意農業的科技含量,集約生產高附加值的農作物產品,完善創意農業生產體系;另一方面通過開發體驗型創意農業旅游產品,讓游客回歸自然,感受田園生活的樂趣,并充分發揮出創意農業旅游的科普和環保教育功能;歷史建筑資源優勢突出的地區,應重點關注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顯自身特色,在規劃中堅持對自然肌理和歷史文脈保護的基礎之上,進行歷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態旅游的開發;節慶資源優勢突出的地區,應重點發展特色文博和主題文化旅游節,大力開發農業的綠色、環保、休閑、體驗和示范功能,開展各類鄉村體驗特色活動。
(二)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要通過文化元素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從文化創意、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體系建設、渠道建設和個性化等多方面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優美產業,推動生態建設、創意農業、觀光體驗同步發展。
1.分圈層差異化發展
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應按照城市、近郊、遠郊3個圈層來差異化發展。城市圈層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美化城市氛圍為主,在適宜區域發展景觀創意農業。近郊圈層以休閑農場、鄉村莊園、市民農園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重點,發展社會生活功能型創意農業;遠郊圈層以設施農業、精細農業為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農產品,兼顧創意生活功能。近郊和遠郊在發展鄉村文化創意旅游時,當前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決交通和停車問題,而遠郊則更關注資源的核心競爭力差異。但不管哪個圈層,都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突出體驗性、娛樂性,做到精致化、生態化。
2.分區域功能化發展
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時必須進行區域功能劃分,哪些是當地原住民的保留區域,如核心生活區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沒有前往的興趣;哪些是游客的專有區域,主要進行鄉村文化體驗、娛樂;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區域(分享區域),既能為游客提供各項旅游服務體驗,又能為原住民所用,甚至參與文化創意旅游的開發。只有增強原住民的認同感,原住民的參與也才會有持久的動力,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的發展才可能有持續的力量。
3.規劃先行,過程管理
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必須要先進行整體規劃,將一切可能出現的原住民與游客之間的文化和利益沖突問題事先解決,尤其是大量游客到來之后不能給原住民帶來生產和生活上的不便,在鄉村文化創意旅游實施過程中還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將原有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事生產活動及傳統民族習俗等資源進行再挖掘,開發出獨具特色的主題產品,將創意設計、廣告營銷、零售流通、管理培訓等前瞻性地融入鄉村旅游價值鏈產生的每一個環節。
4.注重新媒體營銷
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必須注重渠道建設,包括官方渠道、民間交流渠道和網絡渠道等。鄉村文化創意旅游是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鄉村生活創意產業。鄉村的生產創意、生活創意、景觀創意、功能創意、科技創意、產業創意和品牌創意都要通過官方渠道、民間交流渠道和網絡渠道向外傳播。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游客通過微信、微博、論壇等社交媒體獲取旅游信息,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將成為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營銷宣傳的新陣地,通過社交媒體將鄉村優美的意境和養心養美的場景傳遞給游客,是一種情感營銷。總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就是走一條生態、悠閑、慢拍的生活方式發展之路,發動民眾的創新力量,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參考文獻:
[1]李霞.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
[2]張曼婕.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湖北農業科學,2014(14):3430-3433.
[3]張碩,吳上上,陳躍雪.北京鄉村旅游與創意產業互動發展研究[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研究述評[J].科技咨詢,2014(2):220,240.
[5]趙華,于靜.新常態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經濟問題,2015(4):50-55.
[6]王璇璇.蘇州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旅游產業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4):28-29.
[7]于莉.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運作模式研究[J].中國商貿,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創意產業參與鄉村旅游的建設模式及運作機制研究[J].農業經濟,2016(8):32-34.
[9]康杰,楊欣.文化創意視角下鄉村旅游開發的策略[J].農學學報,2015(5):136-140.
[10]羅光華.“互聯網+”背景下文化創意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及升級對策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11):231-236.
篇3
源自四個動力
一是資源環境的倒逼催動。浙江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要在較少農業資源和狹小發展空間上實現農民致富,必須突破傳統、單一的發展路子。
二是廣大群眾的自發能動。浙江人的“四千精神”,同樣體現在農業領域的創新創業上。浙江歷屆省委省政府尊重、鼓勵、維護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創業干勁,為農業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三是深化改革的有力推動。浙江農村以“三權”改革為核心的制度性、體制性、機制性創新起步早、舉措多、力度大、辦法活、覆蓋面寬,農村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四是整體發展的牽引帶動。“四化”同步持續快速推進,既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廣闊市場、先進的技術裝備、管理經驗,同時也為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開拓了投資新領域、發展新空間。
圍繞三條主線
一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推進產業鏈縱向延伸。圍繞優勢農產品深度開發,推動農業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發展。如安吉縣的竹業已形成竹制品、竹建材、竹輕紡、竹化工等相關行業配套發展的產業鏈。2015年全縣竹產業產值突破60億元,以占全國不到2%面積的竹資源,創造了全國1/4的竹產業產值。
二是以升級打造美麗鄉村為載體,推進多功能橫向拓展。充分發揮農業農村特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環境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合力打造特色小鎮。如桐廬、淳安、德清、仙居等多個地方,鄉村旅游和民宿經濟發展迅速。2015年,德清縣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分別達1401.3萬人次和133.0億元,絕大部分是鄉村旅游。
三是以強化科技信息應用為抓手,推進新業態蓬勃興起。積極引入新型市場主體,推動新技術應用,培育發展新的業態。遂昌縣農村電商已形成趕街、企協網、嘉言民生三騎齊驅的發展格局。嵊州、上虞等地推出的農業綜合體,以科研院所為依托、工商資本為支撐、當地政府和農民群眾共同參與,產業組織、科技示范、田園美化、農莊整治等集成推動,積極探索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堅持三大做法
一是始終堅持“大融合”理念。推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總的就是要全面推動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等現代經濟普遍而共性發展規律,與“三農”基本省情和特有發展規律的有機融合,通過新的理念、方式、技術,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在協調處理區域經濟整體發展與“三農”工作關系中,始終堅持以融合作為促轉型、補短版、解決深層次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的有效手段,既重視農業與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同時還關注城鎮與鄉村的融合、農民與市民融合、村級集體經濟與民營經濟的融合。
二是建立兩個市場化機制。一方面,建立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為解決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中資源要素流動性瓶頸,加快推進以“三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目前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率已達90%以上,土地流轉率已突破50%。全面完成了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積極實施農民持股計劃。德清縣作為國務院授權的全國15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在入市交易與抵押貸款方面已率先取得突破性進展。另一方面,建立利益共享機制。在如何有效保障農戶公平分享增值收益,是關系農村產業融合有序、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在實踐中,我省各地有 “保底收益+二次分紅”、農戶以土地等要素入股企業、企業以農業設施等投入入股農戶、企業與農戶實行反租倒包等多種不同做法,對建立切實有效的利益聯結共享機制進行了有益探索。
三是化三個支撐體系。第一,強化農村新型經營組織體系。農村三次產業發展體現了農業和農村的多功能性和多樣化需求,客觀上也要充分依靠和發揮多元化主體的積極性。我省對工商資本率先實行開放政策,不僅注入了資金,同時也將先進的管理經驗、科技成果、市場機制植入了農業領域。我省還率先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規范提升合作社發展。截至2015年底,全省經工商登記的家庭農場2.1萬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6萬家、合作社聯合社151家、農業龍頭企業7652家。這些新型市場主體,已經成為推動我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主力軍。第二,強化農村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我省采取政府引導、各方參與方式,共同推進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方面,開發建立了“農民信箱”,這是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農技服務于一體的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目前擁有279萬實名注冊用戶,其中農民209.5萬戶,各類涉農企業、合作社25.6萬戶,涉農科技、管理、服務人員33.2萬戶。積極鼓勵和引導城市專業化服務機構到農村發展,全面開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金融借貸等多方面服務。第三,強化農村產業發展平臺體系。我省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為平臺,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載體,通過政策重點扶持和要素集中配置,培育多元化的產業業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合力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樣板,讓農業增效、主體培育、科技投入、公共服務等在這些園區得到集中體現。
深化五項工作
一是開展試點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文件精神和國家七部委有關部署要求,進一步推動全省農村三次產業的深度融合、加速發展,積極指導5縣區做好試點方案的編制實施,共同推動創新實踐。
二是強化平臺建設。“十三五”期間,在繼續抓好“兩區”建設同時,集中培育30個左右產業集中布局、資源集約利用、產業相互融合的農業產業集聚區和100個左右主導產業強、生態環境美、農耕文化特、農旅融合深的特色農業強鎮,把“一區一鎮”建設成為我省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基地和窗口。
三是培育全產業鏈。以茶葉、柑橘、蔬菜、食用菌、畜禽、水產品、各類林特產品等優勢農產品為核心,大力發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工、物流、市場交易、休閑觀光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形成一批單條產值超十億元、總產值超千億元的農業全產業鏈。
篇4
關鍵詞:傳統出版;數字出版;融合發展
探討新形勢下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問題,對推動我國新聞出版產業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貫徹和實施好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關加快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我談幾點意見。
一、加快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是“十二五”時期產業發展的新目標
出版業是一個依托內容創新和技術支撐的產業,技術進步是引起變革的基本動因。“十一五”時期,由于科技進步、體制改革和新聞出版業整體素質的提高,我國新聞出版保持了事業繁榮、產業發展、服務加強的大跨越局面,特別是以數字技術、互聯網出版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業態的發展,已成為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和建設世界出版強國的戰略選擇。2010年,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總產值已超過一千億元,成為產業增長的重要動力源。近幾年來,電子書出版、互聯網出版、手機出版、動漫網游出版等新的出版業態,不僅形成了龐大的產業新集群,而且走進千家萬戶,給人們帶來了新的閱讀體驗和視覺沖擊,形成了新的閱讀習慣和消費理念。可以說,新技術給行業、社會以及消費者等各個層面都帶來了劃時代的變革。
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在依托高新技術推動出版傳媒深入發展中,都高度重視數字出版產業,加速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動多種傳播載體的整合,相繼產生了新媒體、新業態,數字化生產方式、傳播方式和消費方式漸成主流。美國的“蘋果”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面對全世界出版產業調整發展的新態勢,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對戰略性新興出版業態的高度重視和在數字出版領域展開的激烈競爭,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推動行業技術素質的提高,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第一,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是推動我國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重要戰略任務。新聞出版業作為文化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產業,在文化產業中占有60%的比重,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全行業只有以明確的目標和創新的手段,大力推動傳統出版業技術升級,加快與數字出版業態的融合,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共享技術,逐漸打破資源、體制和環境的制約,才能走出一條新興出版產業科學發展之路。
第二,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是推動我國新聞出版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實現強國目標的重要舉措。“十二五”時期,我們確定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科學研判當前形勢作出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出版強國的重要保障。從當前我們行業的主要統計指標看,我們作為世界新聞出版大國,這一地位毋庸置疑,但與世界新聞出版強國相比,在不少領域我們還存在較大差距。要縮小這些差距,實現從大國向強國的跨越,我們就必須加快推動傳統出版轉變發展方式,而轉變的重點就是數字化。促進數字出版不斷突破新技術,探索新模式,實現內容優勢與技術優勢的有效結合,培育產業增長的新亮點。
第三,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條件。當前,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進入高速增長期。一方面,人民群眾借助網絡工具主動參與文化創作的熱情不斷高漲,網絡出版、手機出版呼聲漸高;另一方面,人民群眾對數字出版產品的消費和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要求日益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只有加快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建立起新的新聞出版生產、流通、銷售和消費模式,提高整個產業的生產和供給能力,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保障。
第四,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是應對國際挑戰、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當前,國際上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競爭日趨激烈,美國以數字化、互聯網的科技優勢,加緊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而我國未能擺脫“西強我弱”的局面。提升我國新聞出版生產能力和傳播能力,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關鍵。加快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深度融合,無疑是新聞出版生產和傳播能力提高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加快資源整合力度,利用數字、網絡的渠道優勢,加大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新聞出版業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競爭力。
二、當前我國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融合發展的新態勢
從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互聯網在我國的興起,數字技術與出版的相互聯系與影響日益加深,數字出版在我國迅速發展。特別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新聞出版業對數字技術發展的反應更加敏銳,及時把企業的技術換代列入發展戰略。數字出版企業不斷跟蹤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各種類型的電子書閱讀器、手持移動終端設備不斷問世;不少傳統出版企業面對新挑戰,從戰略層面積極思考發展路徑,一些出版企業紛紛整合內容和技術資源,推出自有品牌的電子閱讀器等終端產品,搭建內容資源傳播平臺,與電信運營商開展多方面合作,大力拓展手機出版業務,等等。幾年來,我國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不斷加深,模式不斷創新,產業鏈條不斷延展,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不斷變革,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產品形態不斷豐富。無論是基于有線網絡技術的互聯網新聞、互聯網出版、互聯網游戲,基于移動通訊技術的手機報、手機電子書、手機音樂、手機游戲,還是基于無線網絡技術的電子書、平板電腦以及各種手持移動終端設備的出版物,等等,無不顯示出新技術與內容的強大融合。
二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數字出版產業在“十一五”時期平均增長速度達到50%,2010年總產出占新聞出版業總產出的比例已接近10%,成為新聞出版業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產業融合度不斷加深。出版企業與技術開發商、內容集成商、渠道提供商、平臺運營商和終端生產商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相互借助優勢,相互促進發展,共同做大做強的良好局面已經
形成。
四是消費市場日益成熟。隨著互聯網普及率、寬帶用戶數、手機網民逐年增加,在線閱讀、手機閱讀、手持終端閱讀開始普及,數字出版產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一個龐大的新型消費市場正在形成。
五是產業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國務院頒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新聞出版總署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特別是《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都將數字出版納入重要扶持領域。2010年,新聞出版總署還就數字出版產業和電子書發展出臺了專門的指導性意見,新聞出版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
當然,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在融合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發展模式不清晰、傳統出版企業數字化發展速度遲緩、利益分配機制有待完善、產業標準亟待統一、數字版權保護還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聞出版產業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技術不先進、融合不徹底、體制不適應”三個問題,需要我們下功夫研究,亟須在政策、管理、技術、標準等方面推出新舉措、制定新辦法,切實加以解決。
三、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中開創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隨著科技對新聞出版業影響的日益深廣,戰略性新聞出版業態的引領作用日漸明顯,新聞出版傳統生產方式和流通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加快新聞出版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唯一的出路。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必將以“落后的業態”淘汰出局。經濟競爭、產業競爭說到底是科技競爭。考察世界經濟發展史,發展中國家趕超發達國家,最重要的契機就是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在關鍵時期和發展的關節點實施有效的“超越”。而這種“超越”,最根本的是體現在“融合”和“蛻變”中。我們全行業都要有轉變、融合的緊迫感,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積極推動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盡快使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實現深度融合與互動發展。
一是要大力推動傳統出版業升級轉型。要加快運用新技術改造傳統出版流程,從改革體制機制、創新技術標準、推動科學發展入手,建立新型的內容生產方式和傳播載體、傳播渠道;大力發展數字圖書、數字報刊,建設全國學術期刊網絡平臺;引導和鼓勵傳統印刷企業開展數字印刷,基本完成傳統圖書、報刊、音像出版和印刷復制企業的數字化改造。
二是要加快數字內容資源的深度整合。要完成存量出版資源的數字化整理加工工作,并對內容資源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開發利用;加強數字出版內容資源傳播平臺建設,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便捷、覆蓋廣泛的數字出版產品傳播體系。
三是要加強技術公司與出版機構的深度合作。發揮技術公司的技術實力和出版機構長期積累的內容資源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推動產業的良性發展;推動出版企業大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形成核心技術和專有技術,打造知名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
四是要加快數字出版重大工程建設。繼續推動國家數字復合出版系統工程、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項目、國家數字出版內容資源建設工程、國家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等關系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深度融合的重大項目建設,推動新聞出版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五是要加快新聞出版產業基地建設。要在全國重點形成10家各具特色、年產值超百億的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或產業園區,建成5~8家集書報刊和音像電子出版物于一體的海量數字內容投送平臺,把基地建設作為推進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深度融合的推進器,集中優質資源、優勢企業和先進技術,打造新業態產業集群。
六是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內容資源整合,推動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融合發展,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要加大對公益性數字出版業的投入,推出更多更好服務“三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及少數民族文字、盲文、學術文獻和科普的數字出版產品,豐富基層人民群眾的閱讀生活。
篇5
關鍵詞:文化建設;文化科技;科技強文;文化強國;文化發展;文化繁榮
中圖分類號:G0文獻標識碼:A
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在《決定》中提出的戰略目標。作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與我國國家現代化進程緊密關聯的一個過程。為此,《決定》不僅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總體目標,而且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無論是向“總體目標”挺進還是將“奮斗目標”落實,“科技強文”都是一個重要舉措和強勁動力。
所謂“科技強文”,指的是我們文化建設中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與融合發展,指的是充分發揮并有效實施科技進步在我國當代文化建設中的驅動作用、支撐作用和提升作用。
一、自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來,從小平同志到、總書記,都一以貫之地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總書記更是明確指出:“只有把科學技術擺在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才能贏得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發展的內驅力及前瞻性體現出生產關系乃至社會制度的先進性水準。這是的基本原理。在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以來,為什么在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的同時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以為是具有前瞻視野并且亟具現實意義的。
所謂“第一生產力”,可以理解為各生產領域具體生產力的原初驅動力,是生產力不斷發展的革命性因素,也是生產力不斷攀升的先進性標志。文化建設,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理解為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的服務,前者可視為一種特殊的制造業而后者屬于服務業,二者都有包含著生產者、生產工具和生產對象(材料)的“生產力”。
對于這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生產力”,是否也會遭遇、也需正視“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文化產品的生產是精神產品的生產,或者說是通過精神品質來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生產,這是毋庸置質疑的。但精神產品的一個重要品質,就是它要對受眾的精神境界和社會的意識形態產生影響,而“產生影響”的先決條件是實現“有效傳播”。
實現有效傳播,一方面與傳播手段相關聯,另一方面也與產品形態相關聯,甚至也會關聯到產品形態中傳遞出的價值取向。精神產品的價值取向,可能關系到科技進步對社會倫理的沖擊與調節,它與“第一生產力”的關系是較為間接、較為曲折的關系;對于實現有效傳播的另兩個方面傳播手段和產品形態,“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顯然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總書記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動下……科技發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
2008年12月15日,總書記在“紀念中國科協成立5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上述內容便是這個重要講話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段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科技發展對于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影響是需要我們予以高度重視的現實。
因為我們正置身于一個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公關時代”,這個時代的“國家形象”或者說“國家文化形象”建構,并不以是否文明古國、是否文化資源大國論短長。那么,在這個“國家公關時代”,我們所需要建設的“文化強國”的短板是什么呢?很顯然既包括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也包括現代文化的業態創新。正如總書記所說,科技發展對當今世界的深刻影響,是從我們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我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面對這種因科技發展而深刻影響并迅速改變著的當今世界,文化建設怎么可能膠柱鼓瑟、守株待兔、畫地為牢、刻舟求劍呢?應對科技發展對當今世界的深刻影響和迅速改變,我們文化建設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科技含量,就是通過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不斷拓展并衍生出時代新興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活動領域和產業業態。
可以說,置身現代信息社會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一方面以科技創新支撐文化創意,一方面以文化創意引導科技創新。正如李長春同志所說:“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極大地增強了文化的創造力和傳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興文化業態和新的表現形式……這是文化產業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部分,反映了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事實上,這也是我們當代文化建設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部分,代表著文化生產力的前瞻視野和強勁動力。
三、我們注意到,《決定》在論及文化改革發展的“動力”或“引擎”時,主要提到了兩個方面:一是要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為文化繁榮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二是強調科技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要深入實施科技帶動戰略。
作為我們當下文化改革發展的兩個“動力”,體制改革是解放生產關系,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進行文化建設而盤活存量,是為傳統業態的產品生產觀念及生產方式松綁;科技創新則是發展生產力,是為加入WTO之后勢必放開的國內文化市場催生增量,是為新興業態的產品生產樣式及生產領域開道。
我們注意到,《決定》是在“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論述中來強調“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的,而推動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既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支撐。實際上,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實質,就在于推動文化與科技的一體化,而這是當今世界發達國家文化建設的顯著特征。
發達國家把這種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文化產業視為“文化創意經濟”,這種明顯帶有文化建設意味并且是帶有新文化建設取向“文化創意經濟”,通常發生在知識經濟高度發達的階段。它以文化創意為核心,以知識產權保護為通道,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物化文化創意,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和服務,在提升國民經濟競爭力的同時提高國民生活的幸福指數。
四、作為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也作為新的文化建設理念的“文化科技一體化”,要義是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與融合發展。這種融合創新與融合發展將分別為文化產業、科技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建構新的實力。
有學者在研究科學世界圖景和科學思維方式的變革后指出:在迄今為止的三次科學革命中,第一次產生了實體實在論和實體思維,第二次形成了場能實在論和能量思維,第三次則帶來了信息系統復雜綜合的世界圖景和信息思維。20世紀影響卓著的科學哲學大師波普爾奠定了第三次科學革命的哲學基礎,這就是他將信息從現實世界中分離出來,使之成為與物質、意識并列的世界構成的第三要素,也即學界通常所說的“世界3”。
當今世界,“世界3”的重要作用已為現代社會的“網絡化生存”所證實。這個我們似然稱之為“虛擬世界”的圖景,常常在現實世界中發散出“超現實力量”,一直被視為潤物無聲的如水的文化,居然也會如火一般去燎原造勢。“軟實力”的文化在信息時代比實體實在論、場能實在論更有實力,這是我們當代文化建設不得不正視的現實。
然而,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與融合發展,遠不如“牛奶兌水”般的水融來得淺顯、簡易,作為大跨度的領域跨越和大差異的異質思維,學者們從學理上認為二者的融合要高度關注融合對象的異質性與豐富性,關注融合過程的層級性與復雜性,更要關注融合目標的前沿性與高端性。
也就是說,文化與科技的融合創新與融合發展,目標是文化建設領域的前沿發展和高端創新。
五、“文化科技一體化”是當達國家發展文化的一個顯著特征,也因此這些國家的學者大多傾向于把科技看成是一種文化因素,特別是將其視為文化發展中的驅動因素。哈貝馬斯通過描述現代文化生產的工業化趨勢,更認為科技是發生在當代社會前沿和高端的文化現象。
在大文化觀的視野中,科技作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識體系,也被視為廣義文化的一種形態。但通過對這種特定文化形態之作用的審視,我們的文化學者也不得不承認,人類文化發展史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視為科技對文化產生影響、從而助力文化發展的歷史。這種狀況在文化發展由漸變而突變的時期表現得尤為突出。
綜合學者們的看法,科技對文化發展的影響,一是改變了文化的體驗方式,二是擴大了文化的消費需求,三是豐富了文化的生產要素,四是提升了文化的構成品質,五是激活了文化的原始創新,六是催生了文化的新興業態,七是增強了文化的傳播能力,八是改善了文化的儲存效果……這僅僅是擇其碩者而言。
平心而論,當代文化建設應由衷感激科技進步對文化發展的影響,與其糾結于科技理性會否損傷人文精神,莫如思索人文精神如何借助科技理性的翅膀飛得更好更高更遠。
一方面,科技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效率進入生活,擴大了文化的覆蓋面并增強了其滲透力,使得當前的文化研究相對于產品構成而言更注重傳播效應的研究,比如對高新技術支撐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傳播效應研究,對影響“網絡文化生態”新生代的新興文化業態的傳播效應研究,以及融入廣義文化行業的高科技文化衍生產品的傳播效應研究;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極大地關注“文化科技一體化”進程中用戶角色的重大轉變;這便是“用戶創造內容”(user-generated-content,UGC)現象的發生;作為數字化、網絡化兩大信息革命的重要成果,“用戶創造內容”及“在線社群”(online community)的成員互動,可能將深度改變我們既往文化創造的理念,我們將為這種蘊含能動創造的文化體驗去進行文化創造。
這也許是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大眾化”或“民主化”文化創造進程。
六、在文化強國建設中實施科技帶動戰略,就要敏銳把握世界文化發展的新趨勢,緊緊抓住信息化迅速而深入發展的歷史機遇,認真學習和充分吸收國際先進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為建設國家文化創新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
2011年7月,科學技術部、文化部部際工作會商第一次會議在京舉行。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和文化部部長蔡武共同簽訂了工作會商議定書。這個工作會商機制旨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積極探索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完善融合發展的政策保障,有效集成融合發展的優勢資源,全面構建融合發展的創新體系,扎實推進融合發展的專項行動……
會議提出了11項相應的具體舉措,其中包括聯合研究、制定并《國家科技與文化融合聯合行動計劃(2011-2015)》,聯合認定“科技與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在國家科技計劃中優生啟動《文化資源數字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文藝演出網絡化協同服務及應用示范》等重大項目;支持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在公共文化服務和新型文化產業領域中的集成應用并優先在國家科技與文化聯合行動中安排相關項目;在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中設立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研究方向并給予重點支持等等。
我們欣喜地看到,《決定》不僅從理論上闡明了“推進文化科技創新”的重大意義,而且從實踐上確定了具體舉措,其中“依托國家高新技術園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建立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項目納入國家相關科技發展規劃和計劃”,就是對我們工作思路的重大支撐和全力推進!
在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中,我們也在進一步思考與謀劃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戰略重點。它包括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創新體系;包括研究掌握一批推動文化發展、文化傳播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包括不斷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升傳統文化業態并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包括全面運用現代科技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支撐文化市場監管能力,增強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能力,改善文化產品的創造和傳播能力……
篇6
一、現狀
建設國際化社區,本質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市民和國際友人享受國際化、高品質生活,核心是堅持國際理念、國際標準,重點是完善社區功能,提升生活品質。全域國際化社區建設是深化城鄉社區發展的具體實踐,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表達。黨工委深刻剖析在“二次創業”大格局中的定位,結合實際,提出建設“具有新時代公園城市特點產業小鎮”的奮斗目標,以“產業服務型、文創旅游型、商居生態型”為重點,推動國際化精品民宿、國際化業態提升、國際化志愿者服務站三大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國際化社區建設。
(二)產業發展現狀
一是產業體系逐漸系統化。產業體系主要為農業依托型,同時以“小民宿”為方向的旅游業嵌入發展,逐步成為產業發展的趨勢。當前的產業體系仍然以農業為核心,以休閑、旅游、觀光、采果、文創、體育等為衍生產業,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鏈共同推動街道發展。一方面街道具有特色水果產業優勢。枇杷、櫻桃、葡萄三大特色水果產業規模成熟、運行順暢,在規模不斷壯大、技術不斷更新、現代科技不斷融合的趨勢下,水果產業良好的市場競爭力逐步凸顯。同時地處龍泉山森林公園范圍內,生態保育功能顯著,充分體現街道在全域規劃中的功能分區特點,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聚。在建設櫻桃基地、葡萄基地、枇杷基地、桃源村特色民宿產業示范區等產業基地過程中不斷增強創新,開拓路徑。另一方面街道“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潛力巨大。商業、旅游業、服務業、文創業、體育業等第三產業皆是未來逐步占據產業版圖的重點發展對象。體現“一三”融合發展的產業項目已不同程度投入運行。
特色水果產業是街道產業發展成果的初步體現,20年的產業發展所積累的成果較大提升了特色水果產業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競爭力。2019年,街道枇杷種植共計19000余畝,年產量0.8萬余噸,產值1.2億余元,規模成熟,產量穩定;櫻桃種植共計1000余畝,年產量50余噸,產值30余萬元,附加效益強大,極具發展潛力;葡萄種植6000余畝,年產量400余噸,產值70余萬元,融合科技興農,更具規模效益。同時基于水果成熟季觀光旅游,吸引20000余人前來觀光旅游、體驗采果,實現經濟效益120余萬元。
二是特色農業產業項目建設初具規模。以x村為主覆蓋街道全域的枇杷產業通過二十年的發展,成熟的體系、龐大的規模,在農業管理技術不斷提升的加持下實現了強大的產業效力,是農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x村櫻桃基地建設十年,通過農學院的技術支撐,豐富了產業鏈,提升了果品質量,較大程度增加了當地百姓的經濟收入,促進了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x村以及街道發展帶來較大的推動力,形成產業規模效應與獨特的產業特色,并提升了街道在觀光采果業中的競爭力。櫻桃溝產業成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鄉村公路的美觀度,增強了停車場的便捷度,為前來觀光采果的游客帶來了更加舒適的體驗。同時櫻桃溝基地成為x大學碩士、博士教學基地,完成了集科研、教育、產業為一體的綜合試驗基地建設,x村葡萄基地引領了特色水果產業的發展新方向。基地將現代農業科技運用到基地農產品種植、管理、豐富、繁育等全過程產業鏈中,與農業科學院密切合作,通過科研院所推陳出新的農業前沿科技,促進葡萄種類更加豐富、產品質量更加優質、采果時間不斷延長,引入先進品種,豐富產業鏈,不斷提升葡萄基地在成都市水果產業中的市場競爭力。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干部對國際化社區建設缺乏深入理解
國際化社區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面向基層干部,更是新上加新,基層干部缺乏對于國際化社區建設的相關理念,無所適從,仍然遵循舊思想、老辦法。干部缺乏國際化社區理念,理解程度不夠深入,整體把握較差,站位高度不夠,對于如何建設國際化社區亦是無從入手,就事論事。
(二)特色產業根基需鞏固,產業深入融合程度不夠
特色水果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特色特顯不夠充分,特色產業優勢發揮不足,特色產業需提檔升級。一是傳承發展二十年的枇杷產業,出現產業園區“老化”現象。枇杷園區管理精細化程度低,果樹老化、病蟲害等問題較為普遍。二是x村櫻桃產業基地已使用十年,綜合經濟效益較好,但目前規模較小、果期較短、品種單一,規模效益體現不夠。三是葡萄產業雖然已達到一定規模,但存在品種豐富、農業設施良好、規模化種植的農戶較少,全域內單體小農戶較多,以種植某類品種為主,缺乏市場競爭力,銷售渠道不夠多元,且受氣候影響大,抗風險能力不夠強。
(三)國際化社區建設與產業融合發展路徑不清晰
國際化社區建設雖然已經推動了大半年,但理念宣傳不夠到位,思想接收程度不夠,導致國際化社區建設的規劃存在一定的問題。國際化社區建設是全域全方位的工作,xx國際化社區建設核心便是特色產業的“一三”融合發展,以社區為鏈接形式。但表現出來卻是產業是產業,社區是社區,沒有一個融合發展的清晰路徑。
三、對策及建議
(一)夯實產業根基,加快發揮產業集聚規模效用
自古以來,農業便在文明發展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物資保障,是“二、三”產業發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夯實農業根基,方能推動五千年文明永續。于xx而言,特色水果產業是農業中的主要產業,是整個產業體系中的關鍵核心。夯實產業根基,便是鞏固好特色水果產業根基。要堅持科技興農,深化與農科院、x大學的合作,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成立合作試驗基地,發揮科技產品效用,淘汰低產、老化果樹,豐富特色水果櫻桃、葡萄、枇杷的品種,推廣高產、抗病蟲害品種,加快產業的連線成片工作,打造好品牌化建設工作,發揮好產業集聚形成的規模效用。
(二)推動產業深入融合,健全都市觀光農旅文產業鏈
要充分結合自身稟賦,發揮好特色水果產業的優勢,推動產業深入融合,發揮體制優勢,加快步伐集中力量建設健全基于特色水果產業的現代都市觀光農旅文產業鏈。加快建設步伐,搶占特色模式發展陣地,爭先建設好一個產業鏈發展模式地區,做好宣傳工作,快速形成人流集聚地。提檔升級農家樂、民宿等旅游配套,加快完善標識標牌、停車場、道路增花添彩等配套實施,提速推動觀光采摘步道、觀景平臺、展銷點位等硬件設施建設。
篇7
作者:胡亦平 單位:桐城市科學技術局
目前,安慶已擁有2家被文化部命名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其中五千年工藝美術公司烙鐵畫取得許多技術上的突破,成為國內生產烙鐵畫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企業;桐城佛光銅質工藝品公司開發出“鑄胎掐絲琺瑯工藝”,填補了國內琺瑯制作工藝空白。五千年文博園正式投入運行的智能控制中心,是省內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全的智能監控系統,獲得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支持,成為安慶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又一創舉。
位于安慶市湖心中路的安慶書刊市場年銷售額達億元,成為皖西南地區最大的書刊交易市場。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是安慶的后發優勢。近年來,安慶將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作為建設文化強市的根本途徑,以改革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10年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稱號。一批文藝院團成功轉企改制,特別是安徽再芬黃梅藝術股份有限公司掛牌運營,并堅持每3年舉辦一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為推進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搭建了寬廣的舞臺。伴隨安慶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天柱山景區成功創建5A并榮膺“世界地質公園”稱號,五千年文博園成為全國文化旅游產業示范基地,桐城孔城老街建成開放,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已經形成。當前,要以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進一步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彰顯特色,大力促進安慶文化與科技融合,讓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文化豐富科技創新的內涵,讓安慶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綻放出更加獨特的文化魅力。一要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積極推廣運用高新技術成果,提高傳統文化創作、生產、傳播等環節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演藝娛樂、包裝印刷等傳統產業,扶持發展文化會展、藝術品交易、文化旅游、文化用品制造等相關產業。依托豐富的歷史、人文、典籍資源,通過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推動創意產業發展。尤其要加快黃梅戲產業轉型升級,按照延伸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千方百計突破人才制約瓶頸,大力開發黃梅戲數字動漫、影視作品等相關衍生品,推出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加快黃梅戲產業化發展步伐。二要大力發展新型文化產業。充分發揮安慶文化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圍繞動漫創作、數字影視、三網融合等若干領域,以大開放的理念,實施大項目帶動,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吸引一切優質文化資源為我所用。積極借鑒蕪湖方特主題公園模式,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加快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創意與產品設計的融合,著力培育一批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創意產業集聚區。依托和支持五千年文博園、孔城老街、龍山鳳水、桐城文博園等文化產業園區,積極打造一批“文化航母”和文化領軍企業,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文化基地和安慶文化品牌。三要積極搭建文化與科技融合平臺。著力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重點扶持創意產業技術開發平臺、動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影視動畫制作技術平臺、數字出版公共服務平臺等專業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向中小科技文化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服務。注重培育和發展面向社會從事文化科技咨詢、技術評估、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文化科技中介服務,有效降低文化科技創新風險,加速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科技成果產業化。
加快建設文化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平臺,為文化科技創新成果的信息和產權交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四要進一步加強科普文化陣地建設。以普及科學知識、提高群眾科學素養為重點,開展文化資源數字化加工與數據庫建設,利用高新技術加快建設綜合性、多功能、有特色的公共文化設施,推進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加快發展數字圖書館、數字科技館、網上博物館、網上文化館、文化劇院等,適應群眾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新要求,為提升文化創新能力和水平,全面建設“文化安慶”創造良好環境。同時要加快整合分散在各個部門單位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著力解決資源分割、利益困擾等問題,形成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
篇8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 現代制造業 態勢 融合
現代服務業是指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信息、知識和技能相對密集的服務業,特別是指服務業中最具活力的,在產前、產中和產后為生產服務的生產者服務業。而現代制造業則是指能夠不斷吸收國內外高新技術成果,并將先進制造技術、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綜合應用于研發、設計、制造、檢測和服務等全過程的制造業。
目前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二者之間逐步建立了一種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動態內在聯系,顯現出融合發展的趨勢。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體現了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更深層次的專業化分工,既可以提升企業的專業化水平,讓企業集中力量于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出質量,又可以促進企業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實現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之間的相互支撐和協調發展。
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形式
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更多地表現為服務業向制造業的滲透,特別是與生產過程相關的生產業直接作用于制造業的生產流程,其融合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層次:
(一)企業內部的融合發展
隨著現代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許多企業的制造和服務功能已逐步融于一體,作業管理也從制造領域延伸到了服務領域,一些企業已經逐步從以制造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在許多著名的公司中,由于其服務業在產值和利潤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因此很難判斷它是否還是一個制造企業,還是應重新劃分為服務企業。
(二)產業鏈上的融合發展
在現代制造業中,產品真正處于生產制造環節的時間只占很少部分,大部分時間處在研發、采購、儲存、運輸、銷售、售后服務等階段,而這些階段正是現代服務業的覆蓋范圍,服務業的效率對整個產業鏈條的效率影響越來越大,產業鏈條的運轉更加依靠現代服務業,二者在產業鏈上逐步融合,既促進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和壯大,又使現代制造業能夠集中可以動用的各種資源發展其核心業務,不斷提高運營效率。
(三)區域內的融合發展
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融合發展也就是其在特定地域內的集群化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產業集群與產業競爭力密切關聯的階段,長三角、珠三角和其他一些地區已出現產業集群現象。在推進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產業集群將是一種有效的生產組織方式,要將金融、保險、物流、培訓等生產業與制造業緊密結合,緊密圍繞在制造業的周圍,構成產業集群的服務支撐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融合發展。
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態勢
(一)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成加速趨勢
一方面,現代制造業非主營經濟活動的外包帶動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如制造業營銷網絡的形成過程就是聚集營銷人才、進行產品研發、產品運輸與儲存、廣告、保險、會計和法律服務等開發市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的每一環節都伴隨著新的服務需求。另一方面,現代服務業加速向現代制造業生產前期的研發、設計,中期的管理、融資和后期的物流、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等各個環節滲透,現代制造業內部逐漸由以制造為中心轉向以服務為中心。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關系正在變得越來越密。在現代制造業的中間投入中服務的投入大量增加,制造業的部門功能也日趨服務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許多原來的制造企業通過大規模的進入或兼并現代服務業來整合其原有的業務,從而使其能夠為客戶提供從硬件到軟件、從銷售到咨詢的全套服務。
(二)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融合主要發生在大城市
在我國,大城市往往是高新技術的密集區、現代制造業的集中區、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區。同時,大城市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載體,現代服務業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究其原因,因為現代服務業的需求者——現代制造業,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現代服務業和制造業發展所需要的關鍵生產要素,主要是先進科技和專業人才,也正在流向城市;另外,大型城市良好的制度環境也為現代服務業和制造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服務業的規模對當地的市場容量依賴性很強,人口規模和密度是決定城市服務業比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向大城市集聚是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融合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趨勢。
(三)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體現出國際化特征
伴隨著現代制造業的全球化發展,現代服務業也相應地表現出越來越突出的國際轉移趨勢。現代服務業的國際化轉移主要通過以下形式來實現:項目外包。即把企業的一些輔助型的非核心業務委托給國外其他公司;跨國公司業務離岸化。即跨國公司將一部分服務業務轉移到人力資源等成本較低的國家;一些與跨國公司有戰略合作關系的服務企業,如物流、咨詢、信息服務企業,為了能夠為跨國公司在新興市場國家開展的新業務提供配套服務,而將服務業進行國際轉移,或者是服務企業為了開拓東道國的服務市場和開展國際服務貿易而進行服務業國際轉移。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國際化自然導致其融合發展具有著國際化的顯著特點。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所面對的主要問題
(一)生產要素整合和利用能力較弱
一個企業乃至一個產業的競爭力取決于它整合和利用生產要素的能力,整合和利用生產要素的能力強,就會形成競爭優勢。從整體上來說,我國的生產要素并不是很豐富,但在一些地區,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生產要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集聚,已經具有很多好的生產要素。但是,我國生產要素的整合和利用能力相對較弱,各種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資源利用不足,影響了產業集群的發展,不利于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快速融合。
(二)服務業未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
目前,我國服務業發展仍然存在著總量不夠大、發展不夠快、整體結構不優、總體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特別是產前研發、設計,產后物流、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等發展不充分,未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的提升。例如,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目前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相當于GDP的18%,而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低于10%。該比例每降低1個百分點,我國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億元以上。缺少完善的服務體系對現代制造業的發展以及其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利影響。
篇9
關鍵詞:旅游產業融合;研究;綜述
一、引言
國內外學界對于旅游產業融合的研究, 是在產業融合的視域下展開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經濟、信息、技術等領域,對旅游產業融合這一術語并未作明確界定。國外關于產業融合思想的研究最早源于Rosenberg (1963)[1]對美國機械工具業演化的研究。日本植草益(1988)[2]認為,產業融合是為了減少各個行業之間存在的行業壁壘,進行技術革新并放寬行業之間的限制,同時加強各行業之間的競合關系,使得不同產業或市場的產品,在技術創新的驅使下具有相互替代關系,并產生競爭關系的一種現象。Greenstein等(1997)[3]認為產業融合是產業邊界逐漸收縮或消失以適應產業增長而發生的一種經濟現象。Lind(2005)[4]將產業融合的概念由信息通訊業產業延伸到更廣泛的產業領域,認為融合無處不在,是產業進入壁壘的消除,匯合了分離的市場。Hacklin等(2009)[5]指出,技術之間的融合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視為新興趨勢。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促使其轉型升級,因此出現了旅游產業融合的諸多新興業態。可以說,旅游產業融合是在中國旅游快速發展中創造的詞匯,有一定的中國特色。
二、國內對旅游產業融合的研究
(一)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概念定義研究
顏林柯(2006)[6]認為旅游產業融合是通過相互滲透、相互交叉的形式,對原有產業進行優化升級,形成新的產業業態的過程。楊穎(2008)[7]認為旅游產業融合是旅游業的跨界融合,融合完成之后的產業功能更多,與原有的旅游產業是一種既替代又互補的關系。徐虹(2008)[8]從系統論的方向出發,指出旅游產業融合的系統是開放的,系統中各類要素與其他產業要素間便于競爭與合作,從而產生一個新型產業的過程。陸曉清(2009) [9]認為旅游產業融合是由于技術融合發生在產業邊界和交叉處,使產業邊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產業形態的現象或過程。
(二)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模式機制研究
莊清娥(2008)[10]認為會展業與旅游業自身快速發展的需要促使了會展旅游這一新型產業形態的出現。董桂玲(2009)[11]從產業融合理論出發,分析了動漫產業與旅游產業之間融合的動力機制。張海燕、王忠云(2010)[12]界定了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產業邊界,并構建了兩大產業的互動融合機制。李文秀等(2012)[13]在深入分析了文化藝術產業與旅游業融合過程的基礎上,認為兩大產業的融合存在旅游產業藝術化、文化藝術產業旅游化和文化藝術節會式的發展模式。楊永超(2013)[14]指出文化消費成為其產業融合的一個重要作用機制,作用機制主要來源于市場基礎、文化經濟和產業經濟這三個方面。方旭(2013)[15]分析了咸寧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發展機制。羅政軍(2014)[16]歸納并分析了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四種模式,即以文化驅動旅游融合模式、產業園區融合模式、旅游演藝文化融合模式和節慶會展融合模式。張滿林,朱新杰(2013)[17]以遼寧鄉村旅游和體育旅游的融合為例,提出通過重組融合、嵌入式融合和互動融合等模式的發展,將形成多種鄉村體育旅游業態。周霄(2015)[18]基于全價值鏈角度,探討了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三種模式,即價值依附型、價值集成型和價值聯接型,并在此分析基礎上提出了促進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三)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個體案例研究
朱華(2010)[19]運用產業融合理論分析了成都市會展旅游存在的問題,提出成都會展旅游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楊艷華(2012)[20]指出河南省只有充分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資源,實現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才能實現旅游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王振如(2009)[21]以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都市農業和生態旅游融合模式為例,提出北京市可以依據資源基礎開發多景區、多區域、多類型的融合產業。孫杰(2012)[22]分析了赤峰市旅游產業融合背景下農業旅游的發展情況,進一步提出了赤峰發展農業旅游的對策。楊春光(2012)[23]在分析寧夏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提出其與文化產業融合是該地區兩種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張白平等(2013)[24]以貴州黃果樹景區為例,對景區農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思路進行的研究。陳太政等(2013)[25]促進河南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從放松產業管制、借力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和推進大型文旅集團建設等幾個方面著手。
(四)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路徑研究
李太光、張文建(2009)[26]認為,旅游產業融合化發展主要有3種路徑,泛休閑化、廣服務化和準模塊化。麻學峰(2010)[27]認為旅游產業融合的路徑主要有資源融合、技術融合、市場融合和功能融合。徐占品等(2013)[28]提出了河北影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的融合路徑,主要包括機構融合、劇本融合、拍攝融合、廣告融合和衍生品融合。沈瑩(2015)[29]提出山西省旅游業要通過產業間資源整合、與信息技術融合、拓展旅游功能以及旅游產業內融合發展的路徑。
(五)關于旅游產業融合的作用效果研究
劉志勇(2009)等[30]從創意產業發展背景需要和旅游產業結構升級需要出發,提出旅游產業與創意產業的融合能夠更好地促進區域文化實現產業化發展。徐文雄(2011)[31]認為在旅游產業融合過程中,旅游業表現出了資源的創新化、價值的復合化、業態的提升化、產品的多元化。肖建勇等(2012)[32]認為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最終將形成新業態、新行業和具有新產業屬性的產業網絡,而且還會引起旅游產業邊界的擴大、壟斷范式的確立、企業生存法則的改變和無邊界企業的形成。李世蘭(2013)[33]提出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對于產業結構、市場結構和區域空間結構都存在積極的影響。
三、結語
通過文獻梳理,我們發現:旅游產業融合是一個新的旅游研究領域,也是近年來旅游研究的熱點之一。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對旅游產業融合的概念界定、路徑、模式、效應或是基于某一地域的個體案例進行分析。對其內涵及外延的基礎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缺乏系統性。隨著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旅游產業融合產生的新業態也越來越豐富,對于旅游產業融合的相關研究將會不斷增加,其研究內容的廣度與深度也將進一步完善和提升。
參考文獻:
[1]Nathan Rosenberg.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C1910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4(23):414-443.
[2]植草益等.產業組織論[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36.
[3]Greenstein S, 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 [A]. In: Yoffie 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 Perseus Distribution Services,1997:201-226.
[4]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2005.
[5]Hacklin F, Marxt C, Fahrni F. 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 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6):723-736.
[6]張輝,秦宇.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年度報告2005:走向開放與聯合的中國旅游業[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7]楊穎.產業融合:旅游業發展趨勢的新視角[J].旅游科學.2008,22(4):6-10.
[8]徐虹,范清.我國旅游產業融合的障礙因素及其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學,2008,22(4):1-5.
[9]陸曉清.論網絡游戲業與旅游業的產業融合[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1):42-45.
[10]莊清娥.基于產業融合視角的會展旅游分析[J].銅陵學院學報,2008,(2):55-56.
[11]董桂玲.動漫業和旅游業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9,(11):40-41.
[12]張海燕,王忠云.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4):322-326.
[13]李文秀,李美云,黃斌.文化藝術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過程、模式和效應[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2,04:73-78.
[14]楊永超.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消費機制研究[J].學術交流,2013(8):72-76.
[15]方旭.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探析――以咸寧市為例[J].改革與戰略,2013(3):91-93.
[16]羅政軍.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12:75.
[17]張滿林,朱新杰.遼寧鄉村旅游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07:86-88.
[18]周霄.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與對策研究――基于全價值鏈的視角[J].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5,04:86-91.
[19]朱華,游佳,張炬,張黎.成都會展旅游產業融合:評價與探討[J].國際經濟合作,2010,1:89-92.
[20]楊艷華.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途徑探討――以河南省為例[J].人民論壇,2012,(36):102-103.
[21]王振如,錢靜.北京都市農業、生態旅游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模式探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9,(8):14-17.
[22]孫杰.赤峰市旅游產業融合背景下的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中國商貿,2012(36):164-165.
[23]楊春光.著力促進寧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J].求是,2012(1):56-58.
[24]張白平等.自然旅游區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思路:以貴州黃果樹景區為例[J].貴州農業科學,2013(7):203-205.
[25]陳太政等.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86-290.
[26]李太光、張文建.新時期上海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究),2009,(3):44-49.
[27]麻學鋒,張世兵,龍茂興.旅游產業融合路徑分析[J].經濟地理,2010,04:678-681.
[28]徐占品等.影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路徑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前沿,2013(8):90-91.
[29]沈瑩.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山西旅游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1:45-48.
[30]劉志勇,王偉年.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J].企業經濟,2009,08:127-130.
[31]徐文雄.旅游發展與產業融合“四化”[J].旅游學刊,2011,04:11-12.
篇10
一、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和布局,提升農牧業發展質量效益情況
1、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推動全旗糧經飼協調發展。全旗農作物總播面積134.78萬畝,比上年減少4.64萬畝。其中:糧食面積75.44萬畝。主要農作物小麥播種32.60萬畝,比上年減少0.16萬畝;玉米播種41.90萬畝,比上年減少5.58萬畝。經濟作物播種53.88萬畝,比上年增加1.42萬畝,其中:油料面積47.34萬畝,比上年增加10.78萬畝。優質牧草面積5.37萬畝,比上年減少0.07萬畝。藥材類0.18萬畝,果樹類0.20萬畝。總體上玉米種植面積明顯減少,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明顯增加,特別是果樹和藥材呈顯著增長態勢。
2.落實“穩羊增牛擴豬禽”,大力推進“糧改飼”,形成以養帶種、為牧而農、農牧結合的種養結構情況: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情況。按照全市提出的“穩定發展肉羊產業、積極發展奶牛和肉牛、支持發展絨山羊和豬禽、適度發展特色養殖”的多元化發展思路,穩步推進畜牧業生產。截止目前,全旗大小牲畜飼養量306.3萬頭(只),牲畜存欄265.6萬頭(只)同比增長1.6%;其中羊飼養量304.5萬只,羊存欄261.4萬只,同比下降0.4%,能繁母羊存欄133.9萬只,出欄肉羊43.2萬只;生豬存欄2.11萬頭,同比增長9.3%;大畜存欄1.76萬頭,同比增長31.7%,總體上小畜穩定發展,大畜明顯增加。
二、加快農牧業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牧業發展情況
1.強化農牧業和農村牧區人才支撐。為切實提高新型職業農牧民種養殖技能水平,第一季度開展了2期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班,對172余名學員進行集中培訓。3月15日-17日,組織102名學員赴呼和浩特市農業博覽會、伊利集團、包頭市南星農業現代園和農科院包頭市農牧業局現代農業產業園進行觀摩教學。聘請了市農牧業局專家組對科技示范戶和種養大戶開展科技培訓,現場采取面對面解答問題,參訓學員500余名,發放了科普資料1500余份。4月份舉辦全旗農村牧區村嘎查級財務管理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班,培訓對象為蘇木鎮和嘎查村兩級集體經濟財務人員,共計參培95人。6月份又派50名農技推廣體系科技骨干赴清華大學學習。
2、加強農牧業科技推廣技術。在使用種植新技術方面有:玉米寬覆膜高密度栽培技術完成2.01萬畝;玉米一穴雙株綠色增產栽培技術完成1.2萬畝;春小麥兩改三防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完成3.1萬畝;玉米三優兩增全程社會化高效栽培技術完成17.4萬畝;地膜玉米后茬免耕種植向日葵栽培技術完成1.1萬畝;向日葵“6推1防”綜合配套技術完成5.3萬畝;小麥套種晚播向日葵栽培技術完成0.49萬畝;向日葵套種葫蘆提質增效栽培技術完成0.4萬畝;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完成10.1萬畝;鹽堿地“改排提增” 綜合改良技術完成0.53萬畝;控肥增效技術完成23萬畝;春小麥麥后復種小秋作物栽培技術已落實0.52萬畝。完成全旗鹽堿地摸底調查工作,全旗共有鹽堿地66.3畝,其中輕度鹽堿地38.3畝,中度鹽堿地20畝,重度鹽堿地8畝,全部標注在了烏拉特中旗行政區劃圖上。在原有花生、甜瓜特色園區的基礎上,全面推廣擴大種植規模,在豐富特色農業品種上,今年又種植黑枸杞1500多畝,油用牡丹320畝,板藍根260畝,甜葉菊500多畝,牛夕、黃芪、樹莓、桑葚等660畝。在德嶺山鎮四義堂村,建成以河套大學和內蒙古環農腐植酸研究員為技術依托的“百品園”。園區核心區面積為170畝,主要示范種植了各類雜糧雜豆和油料作物等20多個品種(豆類作物30畝:蠶豆、綠豆、豌豆、黑豆、豇豆;油料作物40畝:胡麻、大麻、油葵、花生、油菜;雜糧作物30畝:糜子、黍子、谷子、甜玉米、白高粱、蕎麥;經濟觀賞林木:油用牡丹等),實現多元化有效供給。
3、實施種子工程建設。種植業方面:重點做好專用小麥、青貯玉米、雜交向日葵、加工型蔬菜的新品種選育工作,并研究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的綜合栽培技術。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創新體系,支持種業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支持種業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究,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品種。畜牧業方面:加強巴美肉羊、白絨山羊等良繁體系建設,加大優質種公羊的引進、擴繁和推廣利用,特別是開展巴美肉羊高繁多胎新品系選育工作,擴大優質基礎母畜的繁育速度。要下大力氣把優質肉羊二、三元經濟雜交作為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和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來抓。積極扶持肉牛產業和馬、駱駝、驢業發展,強化大畜種業繁育基地建設。
4、實施科技創新工程。一是不斷增強農牧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健全我旗現代農牧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強旗、蘇木鎮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建設。制定優惠政策,加快涉農涉牧適用人才引進。積極探索和倡導科技有償服務,提高專業化、社會化科技服務水平。依托科研院所組建農牧業科技創新平臺,構建以科研院所為主導,帶動農牧業龍頭企業及推廣單位,不斷加強農牧業科技創新與轉化能力建設。二是全面提升農牧業機械化發展水平。嚴格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全面提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完善農作物秸稈綜合處理、殘膜回收等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方面實現新突破。三是加快發展農牧業信息化。依托農業部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立健全鄉村信息服務站(點)。充分發揮現有《農牧業信息網》、《農牧百科》、“巴彥淖爾農牧微信平臺”和“12316”農牧業熱線咨詢服務作用,及時把農畜產品和農牧業生產資料供求信息、農牧業實用技術傳送到千家萬戶。四是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工程,積極引導投身現代農牧業建設的農村青年、返鄉農牧民、農技推廣人員、農牧區廣大中專畢業生和退役軍人等加入職業農牧民隊伍,加快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職業農牧民。鼓勵農牧民和職業院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實施現代青年農場牧場主計劃和農村牧區實用人才培養計劃。
三、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增強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情況
一是近幾年通過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水保生態修復項目、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項目的實施,水土流失區林草覆蓋度由治理前的23%提高到治理后的42%,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二是嚴格控制實行“三控”。控肥:2016年有機肥施用量為41萬噸,化肥施用量為6.8萬噸,較上年減少0.4萬噸,每畝施用量為48.8公斤/畝,較上年畝用量減少了3.1公斤/畝。
三是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井灌區推進小型農田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在全旗推廣已滴灌為主的田間節水技術,合理布局灌溉飼草料地,集中建設一批高效節水灌溉工程。2017年實施高效節水工程5項,投資為0.84億元,發展節水面積共7.50萬畝。目前已開工建設4項:2016年度節水增效(追加投資)工程、2017年度節水增效項目(一)、2017年度節水增效項目(二)、2016年千億斤糧食生產建設項目管道、更新井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井房的施工。2017年小型農田水利牧區節水灌溉項目,已完成招標,近期完工。
四是近年來我旗已實施的土地整治項目共24個,建設規模33.98萬畝,投入資金3.48億,新增耕地2.49萬畝。待實施項目16個,建設規模23萬畝,投入資金2.3億,項目實施后新增耕地2.44萬畝。
四、發展新產業業態,拓展農牧業產業鏈價值鏈情況
1、打造龍頭企業。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群體,用龍頭企業引領全產業鏈。強化品牌培育和市場營銷,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集群。培育壯大本旗農產品電商企業,加快推進“互聯網+農業”新型業態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2、創新利益聯結。大力推廣“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行之有效的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引導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實施合同、訂單農業,實行保護價收購,引導合同訂單向規范化、穩定化方向發展,提高合同履約率。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農企利益聯結方式,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和營銷的增值收益,實現農企雙贏。2017年目標:全旗農畜產品加工總產值9.65億元;種養基地直接為龍頭企業提供的產品占全旗農畜產品總量的48%以上;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農牧民來自產業化收入達到5700元。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比例由25%提高到40%。2、2020年預期目標:全旗農畜產品加工總產值超過11.82億元;種養基地直接為龍頭企業提供的產品占全旗農畜產品總量的60%以上;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農牧民來自產業化的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的比例由40%提高到55%。
3、推動三產融合。搶抓國家支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利契機,鼓勵扶持農民創業,打破以傳統種養業為主的創業格局,重點向營銷流通業、農業社會化服務業、鄉村休閑旅游餐飲業等服務業領域拓展,推動農民由生產者向經營者轉變,加快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重點培育我旗周邊產業示范戶和示范群,積極促進觀光休閑農業的發展。
4、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形成現代農牧業產業化核心
多種途徑創辦龍頭企業。抓住資本流動和東部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西部遷移的機遇,積極引進資金、技術、設備和人才,特別是要引進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大公司投資和落戶我旗,提高我旗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鼓勵城鄉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有實力的農牧民投資興辦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形成群體規模發展的格局。繼續走內涵發展的路子。按照“扶優、扶強、扶大、淘劣”的原則,對現有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通過技改、資產重組,兼并、租賃經營等形式增強實力,開展市場領先產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真正把這些企業培育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
5、抓好現代農牧業產業園建設,搭建融合發展新載體。
我旗完成高產創建項目3個。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核心攻關田115畝,千畝展示田2195畝,其中種植有機小麥590畝,輻射帶動周邊8217畝;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落實了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片12個,總建設面積126354畝,其中核心攻關田1496畝,千畝展示田16434畝,輻射帶動108424畝;向日葵高產創建示范片:落實了向日葵高產創建示范片1個,總面積為7283畝,其中百畝核心田108畝,千畝展示田1392畝,輻射帶動田5783畝。
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進程緩慢的原因和對策
在推進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因農牧業發展基礎薄弱,融合主體帶動能力總體較弱,新型業態發展面臨一些特殊困難,產業鏈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盡管采取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和措施,但推進依然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牧業種養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層次淺,融合程度不緊密,鏈條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農牧業經營組織發育遲緩,對產業融合的帶動能力不強,有帶動能力的經營主體僅有蒙羊牧業、草原恒通、高塔梁有機食品公司又太少,一些新型經營主體有名無實,還有一些新型主體成長慢、創新能力較差,不具備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產業的能力。
三是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松散,合作方式簡單。目前產業融合大多采取訂單式農牧業、流轉承包農牧業,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將農牧民利益與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利益緊密連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并不高。
四是先進技術要素擴散滲透力不強,由于農牧業存在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加之盈利低,許多社會資本和先進成熟的技術生產要素向農村牧區擴散滲透進程緩慢,同時還由于農牧民的技能素質低,產業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進技術要素的融合滲透。
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涉農涉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農村牧區產業融合發展,需要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務。
針對上述問題需要進一步通過試點示范,探索路徑,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農村牧區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逐步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產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服務業轉型升級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增強農村發展活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其成為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重要支撐。
一是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利用我旗作為全市新型城鎮化試點的契機,將農村牧區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引導農村牧區二三產業向重點蘇木鎮、產業園區集中。加強規劃引導和市場開發,培育農畜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區域。
二是加快農牧業結構調整。以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為導向,調整優化農業種植養殖結構,加快發展綠色農牧業。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推廣優質飼草料種植,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合理布局規模化生態農牧場場。推廣適合精深加工、休閑采摘的作物新品種。加強農牧業標準化體系建設。
三是延伸農牧業產業鏈。發展農牧業生產業,鼓勵開展代耕代種代收、大田托管、統防統治等市場化和專業化服務機構。加強政策引導,支持農畜產品深加工發展,促進其向優勢產區和關鍵物流節點集中。支持農村牧區特色加工業發展。推進市場流通體系與儲運加工布局有機銜接。加快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進行農畜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產地批發市場等輔助設施建設。健全農畜產品產地營銷體系,推廣農超、農企等形式的產銷對接。
- 上一篇: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與過程
- 下一篇:少兒體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