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建設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2: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建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建設

篇1

“生態文明正是基于系統內各要素有機作用、協同進化所取得的成果總和。它匯集了人們在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及制度建設等方面的優秀成果,以全面整合的方式展現了新型文明的特質、面貌與風采。生態文明是由生態系統生產成果的總和構成。任何社會都有與之相對應的生態文明?!盵2]因此,我國“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建設系統化的發展戰略,是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現代文明,對生態文明地位和意義進行了深刻和精辟的闡釋。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生態文明的內涵,突出了生態文明的重要地位,也系統地簡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局性,為建設美麗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科技創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這是一項整體性工程,技術的發展即可以獲取人類所需要的資源,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機??萍紕撔滦枰陨鷳B文明為導向,發揮科技創新在生態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2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關系的系統科學分析

文明本身是多元的,社會是多元文明的的復合體。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需要以生態文明為基礎,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協調發展。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全球范圍內的環境問題向人們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必須改變西方國家的老路,“五位一體”生態文明戰略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實踐途徑。從系統科學視角分析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系統科學的出現揭示了世界的全新圖景,系統理論給我們提供了整體性的思維方式?,F代科學的系統論是在20世紀40年代從生物學、通訊技術和控制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系統理論強調系統的整體性,隨之發展起來的控制論和信息論研究系統的控制與反饋、信息的傳遞與轉換;耗散結構論、協同學、混沌理論等系統自組織理論揭示系統的演化機制和規律。甚至人們把系統科學的一些分支學科,如:混沌理論、復雜性理論等看作是現代科學革命的先導。第一次技術革命和第二次技術革命極大地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由此也影響到生態系統的變遷??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是科學技術的靈魂??萍紕撔乱脖厝皇峭苿由鷳B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體現?!翱茖W技術的發展,必然引起生產關系本身的變革,因為隨著一旦已經發生的、表現為工藝革命的生產力革命,還實現著生產關系的革命。”[3]

“現代科學技術在解決當前環境問題方面則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處理當前的復雜多變的環境問題,需要更多更好的新型技術。目前,國際國內廣泛利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科學技術進行固體、水、大氣污染的治理?!盵4]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都在爭奪科技制高點。解決生態危機的最終出路還要依靠科技創新。隨著經濟全面化的深入發展,科技對促進人和自然、社會和諧發展越來越表現它的不可替代性?!叭祟愓w生存和發展的最高追求引導科技創新生態化的轉型,以適應和推動自然、經濟與社會復雜系統協同演進。人類社會整體化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進程,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在當代演化成為危及人類生存的現實因素?!盵5]

“科技創新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解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指導下的科技觀,更多包含了人與自然對抗的思想理念,自然在人類眼中是一個征服的對象,人們似乎忘了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員,在不斷的所謂的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大大地異化了。而在生態文明觀指導下的科技創新則更多地蘊含了人、自然、社會和諧并進,共榮共生的思想,要求從自然中走出來的人類重新復歸于自然,總之,以生態整體主義價值觀為指導的科技創新是對工業文明的科技反思基礎上的創新,更加注重環境友好技術的發展,注重環保與生態?!盵6]系統的組織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它組織,系統需要通過外部的力量和因素組織自身,達到適應環境的目的;二是自組織,系統的發展演變都有其內因,內因就是自組織的因素、自組織機制,通過內部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使系統達到有序運行。生態文明這一系統是兩種組織形式的合成,既是自組織的結果,也有他組織的形式。科技創新是推動生態文明系統自組織的重要力量,必須充分發揮人們的創新能力,增強人們的創新意識,促進生態文明和科技創新之間的協調發展,使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與生態建設共同進步。

“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使經濟社會向節約型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轉變。科技創新在相關產業上的應用所產生的前向、后向、旁側的擴散和滲透效應,大大地促進了勞動分工,并改變勞動力就業結構,從而也使不同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出現差異?!盵7]

3科技創新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各種自然資源是構成生態系統的重要內容,由此形成的生態系統要素的多樣性特點為人類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如果人類過度開發自然資源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為了保護環境不去發展也可取,尋求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協調、有序發展對于建設創新性國家尤為重要。要實現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協同發展必須以科技創新的生態化為目標?!敖洕l展是以自然資源為前提的,而自然界接受經濟發展過程中向自然排放廢棄物的能力總是有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技術創新生態化能協調經濟增長與自然生態二者之間的矛盾。第一,可促進經濟增長,并在不超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的情況下,為經濟系統提供發展的資源和能力。高新技術是現代經濟增長的直接動力,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航天航空技術、海洋技術等高新技術,使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現代高新技術,可解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與資源供應短缺的矛盾。第二,可促進經濟系統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實現由粗放型、資源型、勞力型經濟向集約型、生態型、知識型經濟轉化。我國落后的科技水平導致落后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從而造成“高消耗、高浪費、高污染”。實施技術創新生態化戰略有助于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的技術創新步伐,推進我國關鍵技術創新和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第三,可推進各地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大技術創新,依靠技術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優化生產中的工藝流程,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科學技術含量與競爭力,帶動低碳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生態化不僅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同時還是推動生態文明社會更好更快建立的堅實有力的技術保障。”[8]

經濟發展是實現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保障。黨的十報告中指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篇2

關鍵詞:生態文明;環境工程;科技發展;模式構建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的發展為人們帶來了優質的生活。但是,同時人們也認識到我國的經濟的發展是以生態環境的犧牲為基礎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開始影響到我們的生產和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生態環境的建設,開始關注人類生存環境和空間的重建。人類文明史從實質上來看其實就是一個人類利用自然力和自然資源進行創造的歷史,而當前階段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是讓這種實質狀況得到了延伸和推進。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讓人們重新認識了與自然相處的方式方法,也讓人們認識到了科學技術的“雙刃劍”作用。在當前的生態文明背景下,如何讓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達到一種平衡的模式,如何讓兩者和諧有序的可持續發展,是人們需要考慮,也必將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1生態文明背景下環境工程與科技發展的基本原則

1.1戰略性原則

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是一對相互矛盾又彼此依存的兩個元素,只有兩者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才能讓兩者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但是,對兩者的發展不應當僅僅將視線局限于兩者之中,而是要放眼于更宏觀的方面,對兩者的發展進行戰略性的規劃和設計,準確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的發展規律,已經兩者在經濟環境中所處的態勢,密切關注當前階段尚未顯現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1.2系統性原則

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也并非其外在所顯現出來的簡單性和單一性,其對于我們的生產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是多面的。因此,在進行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發展模式構建的是胡要注重其系統性的構建,從生命周期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綜合考慮,將復雜的問題進行系統化的解決。

1.3自主性原則

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發展模式的構建應當注重其自主性的發揮。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在創新的方式,構建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全新的科技創新發展模式,讓科技的發展和創新推動環境工程的發展,推動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讓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在生態文明環境中獲得一種全新的發展和創造。

2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

我國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的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時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在對環境保護進行探索的過程中,需要運用科技創新帶動環境工程的建設,環境工程建設激發科技領域的創新,從而實現兩者的和諧有序發展。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涉及的范圍較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綠色經濟

從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犧牲了生態環境的建設,而生態環境對于我們的生產生活卻是至關重要的。當前階段,我國在倡導經濟發展時,不再一味強調經濟的高速發展,而是倡導綠色經濟的構建。綠色經濟以市場為導向,在傳統經濟的基礎上,讓經濟與環境保持協調發展和進步,為人類的健康環境構建創造出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在此領域是發展的重點,也是學術理論討論的難點,環保產業、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2.2全球氣候變化

當前階段,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性,這也是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之一。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影響到了世界的政治、經濟、外交等等方面。我國同樣遭受到了來自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極端天氣的傷害。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是此領域發展的重點,運用科技創新的方式減少企業、工業對環境的污染,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尋找最佳的適應氣候發展變化的科技發展方式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基本策略,也能夠為環境工程的建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2.3環境風險控制和管理

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構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相處的模式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這就需要我國在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做好相應的環境風險預測,做好環境風險控制和管理,一旦發生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財產損失和環境災害的時候,能夠采取強有力的方法予以應對。因此,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在此方面的發展應當注重對我國環境特點的研究,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潛在的環境風險進行評估和預判,積極探索解決此情況的有力對策,提高環境工程構建的可靠性。

3結語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工程,其關系到我們自身生活的長治久安,更加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活環境和未來發展。因此,創建良好的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發展模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讓科學技術促進環境工程建設,讓環境工程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讓我過得環保道路越走越好,讓我國的生態發展獲得一個安全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憲洲,何永濤,沈振西,王景升,余成群,張揚建,石培禮,付剛,朱軍濤.地區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5,03:306-312.

[2]諸大建,朱遠.生態文明背景下循環經濟理論的深化研究[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02:207-218.

篇3

關鍵詞: 生態文明;高等教育;綠色教育

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大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升為國家戰略。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高校應擔負起國家賦予的職責和使命,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明確高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傳承生態理念、繁榮生態文化、引領生態文明履行使命,從開展綠色教育入手,深化高等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1.要充分認識和理解高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高校的職能決定其必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高校是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職能的教育機構,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繁榮生態文化、培養綠色人才、開展生態教育,是高校擔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和教育使命。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與高等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也決定著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的發展水平。引領生態文明的發展,高校厚重的綠色教育使命也是體現其創新的軟實力。在國外,傳承生態文化的是“綠色大學”擔負的職責。

第一,綠色教育正在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和中心課題。高校開展生態文明為核心的綠色教育不單單是基本的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教育,或是環衛綠化、衛生評比和人居環境改善,或是開設一般的環境教育學科等等。這只是高校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它要求的是不僅要加強環境科學高等院校建設及其學科門類、專業及課程建設,還要高校承擔建設生態文明和文化的綠色教育使命,推動高校內涵式建設的轉變方向。這包括:辦學定位、辦學宗旨、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和內容等方方面面的轉變。綠色教育就是要培育具有綠色理念和掌握綠色技能的新型人才。利用這樣的人才,傳播生態系統保護知識,創造創新開發新的綠色科技產品,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創造“綠色生產力”。

第二,綠色教育促進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協調發展。高校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嚴格區分,但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和自然正在成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脫離自然的社會和脫離社會的自然都是不可能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歷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可以把他們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個方面是密切聯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互相制約?!彼?,綠色教育推動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模式的轉變,有利于促進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互統一和融合發展。

2.現階段高校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制約瓶頸

2.1綠色人才培養滯后

高校人才培養偏差還體現在高校重科研輕教學方面,教學改革雷聲大、雨點小。高校多度重視論文數量、科研經費,盲目上馬新專業,學科越分越細,知識被切割,過分強調專業培養,忽視技能技術訓練。同樣,高校也存在忽視人文知識教育和文理綜合能力的訓練,忽視了對人格的塑造和修養培育。學生就業過分強調薪酬水平,忽略了社會對人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從生態文明建設出發,完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2.2科學研究應用轉化滯后

高校科研偏重于數目和到位經費,科研成果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滯后。高??蒲信c社會溝通,與環保行政部門協作不夠?,F有的科研成果沒有充分被政府決策部門采納。

2.3校園生態環境建設滯后

校園文化建設融入生態文化不夠。目前高校校園生態環境建設普遍存在與生態文明不和諧現象:重硬件等基礎設施建設,輕視內涵建設等軟件環境,對校園建設缺乏全局事業和全程規劃。校園環境建設缺乏在能源、水循環、綠化等系統的優化節能和生態平衡考慮。硬件建設中材料的選擇和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沒有貫徹環保標準。校園景觀設計缺乏生態文化氛圍和生態育人功能。

3.高校必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擔負大學使命

高校要以人才培養為抓手,緊緊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切實擔負起大學的使命。

3.1高校應適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要求,以綠色人才培養為中心,大力培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急需人才。

樹立長遠打算和前瞻視野,堅持不懈地致力于培養綜合型人才。打破專業壁壘和知識固化束縛,開展人文社會知識的通實教育。著手文理學科專業培訓,鼓勵大學階段學生的探索意識、邏輯思維訓練和社交能力培養。尤其是跨學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課堂教學融合環保理念和常識教育,培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完善綠色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破除不適合生態文明時代的舊教育思想,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和學科方面融合綠色教育理念。

3.2高校應圍繞生態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實現科技創新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高校應強化科研力量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的主人翁意識,加大環保、生態、節能、新能源、廢棄物回收利用等主題的科研項目扶持力度。通過科研人員配備和科研資源投入,促進高校在生態科研方面提升內涵和水平。同時,要加強生態科研成果的轉化,密切與社會和環保部門的溝通聯絡,將這些科研和創新成果盡快轉為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依據和現實生產力,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3.3高校以生態學科為支撐點,營造濃厚的學術和學科生態環境。

大學中生態學科和學術生態對人才培養影響重大,是高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作用發揮的著力點之一。生態學科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圍繞生態文明,在平臺建設、資源整合、學科布局、隊伍打造等方面打破學科分割,促進生態理念與各學科的交叉融合。借鑒生態學思想定位學科建設布局,找準生態和綠色教育的切入點,為高校的學術生態環境打造良好的生存條件。高校領導要發揮主體責任,制定措施解決學術生態中急功近利、學術浮躁、剽竊抄襲等弊病。

篇4

【關鍵字】科技 創新 生態 科技新城 設計

一、科技新城概況

某科技新城于1991年建立,屬于國家級高新區。該新城占地231平方公里,轄區人口約50萬,其中20萬農民,20萬大學師生,10萬產業工人。目前已開發產業區面積為60平方公里,區內各類企業近2000家,其中外資企業260余家,世界五百強企業8家,銷售超過百億元的企業有3家,高薪技術企業80家。

該新城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基本實現了道路、通訊、供水、排水、供電、煤氣等七通,區域內有醫院、學校、商貿網點、標準化廠房等,社會服務體系健全,金融機構入住,為企業投資提供便利。為實現該新城進一步發展,提出基于“科技、創新、生態”為主線的科技新城設計,通過科技新城設計,以全面提升高新區發展水平及品質,為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二、生態科技新城設計基本理念

基于“科技、創新、生態”為主線的科技新城設計,其新城設計要求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生態化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科學創新,要求發展生態產業并實現生態建設,生態建筑推動生態產業,將科技、創新與生態融為一體,綜合提高科技新城設計品質。生態科技新城設計基本理念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

科技創新是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基礎,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方可解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如能源短缺問題,環境退化問題等,依托科技創新構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關系。在進行生態科技新城設計工作時,必須要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融合理念??萍紝儆诋a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科技與產業相結合,可以有效優化資源配置,并實現科技價值??萍际堑谝簧a力,投入到生產之中的科技方可真正轉化為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成果推廣與應用周期不斷縮短,其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產業高科技要求生態科技新城建設協調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資源利用率,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以科技創新發展新材料、新能源,進行傳統產業調整。

(二)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有機融合

當前,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的關聯度越來越高,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條件成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基礎。只有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合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方可實現生態產業的發展,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有機融合理念要求重視產業結構調整,逐漸降低第一、第二產業結構比重,提高第三產業比重。

三、 “科技、創新、生態”為主線的科技新城設計總體思路

基于“科技、創新、生態”為主線的科技新城設計以實現生態和諧為目標,其總體思路主要包括設計基本思想、設計基本原則、產業布局、構建科學創新體系等內容。

(一)設計基本思想

科技新城設計應遵循人與自然整體和諧的基本思想,以新城社會、經濟與自然所構成的復合系統為設計對象,綜合應用生態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知識及技術手段,合理設計科技新城生態管理,優化配置新城空間資源與文化資源,協調社會、經濟及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推動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設計基本原則

在科技新城設計中,應堅持以下原則:因地制宜。根據區域特殊性,綜合分析其社會經濟環境、歷史文化環境及生態環境等,因地制宜地開展科技新城設計工作;整體性??萍夹鲁窃O計應加強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協調性,將其視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工作,重視人與生態關系的和諧;重點性。在設計中突出重點,如將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升級、生態保護等作為設計重點。

(三)產業布局

科技新城產業布局,應保證其產業結構合理,根據環境特征及地理位置,合理布局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及生態服務業,通過發展生態產業實現生態保護。

(四)構建科學創新體系

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應堅持科學發展觀,合理配置科學資源,以企業、科研單位、科技中介機構為中心,構建科學創新體系。

四、科技新城建設主要模式及實踐探索

當前,我國科技新城建設發展速度較快,雖然其新城開發與建設模式存在著一定差異,但整體而言,科技新城建設模式主要包括產業新城模式、田園新城模式、資源新城模式與智慧新城模式。其中智慧新城模式為科技新城建設的重要成就,依托高端智能技術,實現城市全智能化。

本文中所提高的某高新區,其發展基礎較好,為實現科技新城設計奠定了良好基礎,然而該高新區缺乏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支撐體系不健全、群眾基礎較為薄弱,政府發揮主體作用。為此,在進行該區域生態科技新城設計建設時,合理進行新城設計定位,將其區域功能定位為新興產業集聚區,將城市功能定位為綜合產業新城、生態科技新城,將產業功能定位為航空制造、光伏、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并明確科技新城節能減排目標、科技創新目標與建設目標。該高新區新城設計預期于2015年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財政收入力爭突破100億,城鎮人口達36萬人,并設計將一二三產業比重調整為1:75:24,于2015年,戰略性支柱產業占全工業園區總收入比重75%以上,實現100%的工業污水處理。合理優化科技新城布局,建立科技新城生態體系,推動發展循環經濟,建設和諧人文環境,并依托金融及政策支持,不斷提高科技新城建設質量,實現良好的綜合效益。

五、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及生態退化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著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基于“科技、創新、生態”為主線的科技新城設計研究,主張依托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科技創新,協調生態保護,實現人與生態的和諧,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結合實際案例,重點對生態科技新城設計的理念、總體規劃思路、建設模式及實踐進行探索。實踐證明,科技新城設計與建設,在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推動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付溢.錦繡科技新城、繽紛景觀環路――南京高新區環路景觀規劃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0).

[2]凌濤.科技、人文的建筑格局――解讀天安南海數碼新城[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8(1):8-11.

[3]金延鑫.哈爾濱科技創新城核心區道路綠地景觀分析研究[J].活力,2012,(23):101.

篇5

[關鍵詞] 生態文明建設;婦女角色定位;作用發揮

[中圖分類號] F830 [文獻標識碼] B

黨的十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建設生態文明,是全民的共同使命,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婦女作為社會“半邊天”,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傳統男女兩性不同的社會角色分工,兩性在生態環境中所處的地位、生產與生活的經驗差異,使二者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著不同的作用。婦女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直接受惠者,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直接參與者。而生態環境與婦女生存與發展的緊密關系,使婦女在生態文明的建設與傳承中承擔著更主動的角色,她們不僅僅是參與者和實踐者,同時也是重要的創造者和傳播者。在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婦女以其特殊的社會地位和家庭角色,有著獨特的優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生態文明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同志在十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鄙鷳B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和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在當今社會的環境問題中,大部分環境問題的出現主要是以男性主導的工業生產造成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男女的社會差別逐步縮小,但是由于各自生理與社會角色的不同,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存在差別的。女性天生的陰柔特質、獨特的環境感受能力、哺育下一代的自然與社會功能、在家庭中承擔的家務與教育工作、以及當前婦女越來越多地參與的社會公益工作等等,使得婦女不僅僅受到環境的影響較大。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以“統籌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全面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女性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角色定位

(一)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倡導者

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生態女性主義,就認為女性是地球生態環境惡化的最直接受害者,因此大力倡導重視并保護生態系統,強烈反對以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為主導的單一基因文化,呼吁女性舉起環境正義的大旗,促進自然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杰出的女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的作品《寂靜的春天》首次提出了環境污染問題,產生了轟動效果。1987年,挪威前首相、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主席布倫特蘭夫人,率先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建國以來,我國婦女積極參與環境管理、科學研究、污染防治、人口控制、自然保護等方面工作,她們在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當前,隨著女性參與社會事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女性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以及環保事業的積極性與責任感逐步加強,已成為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倡導者。

(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動實施者

生存權和發展權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女性通過環境保護運動爭取其生存權和發展權,使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與社會性別平等的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在我國,婦女既是社會消費的主體也是農業生產的主體,有研究表明:世界上70%的消費通過婦女來進行,我國80%以上的農業勞動、70%的家庭種植業和養殖業都由婦女承擔,她們的消費方式與生產方式,對生態文明建設所提倡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有直接影響。婦女是消費領域的主要承擔者,家庭消費絕大多數是由婦女決定或者直接進行的。我們倡導綠色消費,建立環保的生活方式,其中婦女作用更明顯更直接。婦女對消費品和消費方式的選擇,即能否選擇一種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直接影響一個家庭的消費行為與生活方式,還可以直接影響生產結構的改變,進而影響到環境狀況。例如:在開發、節約資源方面,如節水、節電、節約燃料等;在改變傳統的消費方式方面,如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含磷洗衣粉以及塑料袋等;在抵制不良消費習慣方面,如遠離抽煙、酗酒、賭博、吸毒等,婦女已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充分認知與發揮婦女在環境保護以及在可持續發展中的獨特優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三)后代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承擔者

在生態文明的教育上,婦女將發揮特殊的作用。人的初級社會化大都是在家庭和學校中進行的,家庭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婦女在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由于婦女承擔著繁衍后代、從事人類再生產任務的這一神圣使命,必然使她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環境惡化給自身及子孫后代造成的苦果,更加關注影響后代生存的環境問題。作為家庭的建設者和教育者,母性的本能、母愛的敏感、母親的責任,讓婦女更加關注環境,自覺保護環境。婦女在對下一代的道德教育、生活習慣、生活技能的培養過程中,必須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行為,使他們從小就形成環境保護習慣。如果每一個母親都能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就可以增強下一代保護環境、熱愛自然的自覺性。這關系到人類社會未來的環境狀況,也決定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促進婦女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發揮

(一)強化媒體宣傳,引導婦女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女性和家庭的生態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因此,必須積極創新宣傳載體,豐富宣傳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一是借助媒體廣泛宣傳。為提高廣大婦女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知曉率,要借助各新聞媒體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大量宣傳。如在電臺、電視臺滾動播發公益宣傳口號,發出節能環保倡議書,開設了低碳生活專欄,介紹節能減排小知識,宣傳生態文明建設中涌現出的好典型,吸引婦女群眾全面參與。二是利用節日深化宣傳。如“三八”節、植樹節、母親節、世界環境日等,通過召開婦女工作表彰大會,開展各種主題活動,組織廣大婦女積極踐行節能環保行動。三是通過培訓強化宣傳。舉辦低碳生活培訓班,開展了家庭節能知識培訓,增強婦女對節電、節水、節油、節約燃氣等日常家庭節能減排知識的了解。使廣大婦女通過培訓,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將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滲透到婦女工作的各個方面,營造“保護環境以保護人類自身”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增強婦女生態文明意識,提高她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

(二)發揮婦聯優勢,組織婦女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婦聯組織是我國經濟社會生活中一支重要的群團力量,在教育、組織、發動婦女參與社會活動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各級婦聯組織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作為新時期婦女工作新的著力點,把提高女性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婦聯工作的議事日程。一是組織動員廣大女性積極參與到生態經濟發展中來,并與婦聯的其它工作有機結合,讓可持續發展觀念深入婦聯工作的各個方面。二是提高婦女的生態文明素養,引導婦女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活動,發揮婦女在生態文化建設中的特殊作用。三是充分發揮婦女組織聯系婦女和家庭的工作優勢,以增強生態文明意識為導向,大力宣傳綠色生態文化,積極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綠色生態家園的活動,促進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大力興辦實業,鼓勵和支持婦女發展生態經濟

綠色行業和生態產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載體,圍繞循環經濟和生態產業發展,鼓勵女企業家和女創業能手發展技術含量高、資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環境影響小、經濟效益好的生態產業,提高“婦”字號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政府要出臺優惠政策,積極支持婦女興辦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和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生態產業的科技含量、生態效益和競爭力。支持婦女在信息服務、商貿服務、社區服務、家政服務、旅游文化等行業中創業就業,在發展節水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中建功立業,在生產上以科技創新、節能降耗、環保效益為取向,倡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清潔生產,積極探索并創建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局面。

(四)倡導綠色生活,發揮婦女的示范帶頭作用

綠色生活理念和方式,不但可以體現女性個體的環保意志,而且對周邊人群有著良好的示范效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各行各業的工作中成為職業女性。城市職業婦女在辦公用紙的再利用與回收、垃圾分類、辦公區和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等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方面可以發揮重要示范作用。工廠中的打工婦女,她們在工作中承擔著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生產與操作活動,在一些環保用品的使用、利用與回收等方面,以及企業的生產環節上的環保工作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承擔家庭種植和養殖業的農村婦女,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能否兼顧環保的要求,開源節流,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的提高,對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也非常關鍵。婦女作為日常生活的主要操作者、日常生活方式的主導者,在消費上,要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健康、文明、環保的生活方式,要發揚婦女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積極參與綠色消費,如購買有環境標志的產品,食用綠色食品,采用綠色包裝,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進行廢物回收,開發再生資源,低碳出行等等,對周邊人群發揮良好的示范效應,將會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向前發展。

(五)積極參政議政,充分發揮婦女的參謀作用

提高婦女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知情權、表達權、選擇權、決策權、監督權,是發揮婦女積極作用的重要前提。我國先后制定的三個《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從改善自然環境和優化社會環境著手,提出提高婦女參與環境保護和決策程度,將優化婦女發展的社會環境和保護生態環境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性別不平等的歷史原因,婦女在生態政策的制定、規劃和執行中的參與程度比較低,導致包括環境政策在內的公共政策還不能反映婦女特殊的需要和利益。要充分發揮女性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參謀作用,尤其要注重發揮女領導、女人大代表、女政協委員的作用,引導她們在參政議政時更加關注生態環保問題;在制定具有社會性別敏感性的生態環境管理政策上,鼓勵和加強婦女參與生態環境政策與決策的力量,吸引婦女參與生態保護的決策與管理,鍛煉和提升婦女在生態文化建設中的領導力,確保婦女有機會參與生態項目的決策、管理、設計和規劃。這對于充分發揮婦女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特殊優勢和積極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婦女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是新形勢下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廣大婦女要積極投身于生態文明建設之中,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參 考 文 獻]

篇6

[關鍵詞]農村;林業產業化;生態文明

中圖分類號:】F205;F32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6-0257-01

1、引言

黨的十正式將生態文明建設歸入我國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有利于促進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有利于促進世界文明發展。林業發展有利于維護地球生態平衡,保持生態整體環境健康發展。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林業產業化經營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與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在開展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林業產業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而近些年的大開發、大改造使得大量的自然資源被消耗,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資源污染、大氣污染等環境惡化問題,使得環境承載力下降,生態平衡被打破,嚴重危害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健康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2、農村林業產業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及關系

2.1 農村林業產業化含義

農村林業產業化是基于森林資源,通過市場的導向作用,科學化的林業布局下采取集約化生產模式,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并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即不僅有效地提高農民經濟收入,且實現生態保護。林業產業化主要通過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和先進的技術方法,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培育和利用,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效益,使林業資源在之后的發展中得到持續經營,從而保持社會、環境、人口和資源之間的協調發展。

2.2 生態文明建設含義

生態,廣義上指的是人與生物系統共同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空間,狹義上指的是人的生存和發展所處的自然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是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保護環境并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建設內容包括增長森林覆蓋率、保護濕地、保護野生動物等,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之間的關系,避免對環境造成傷害,維持生態平衡的一系列措施。

2.3 發展現狀

(1)對林業產業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認識不足。農村對林業的重視程度不夠,時有發生隨意砍伐和侵占林地現象,使得林業覆蓋率大幅下降,造成樹木種類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當農村用地開發建設與林業產業化發展相矛盾時,往往選取開發建設而犧牲林業,進一步惡化了生態。

(2)生態文明建設浮于表面。一些生態文明建設工程還浮于表面,有的只是作為地方官員政績,有的只是一種新鮮說法,有的卻由于缺乏經驗、資金等因素而阻礙了生態文明工程的進行,使得很多的工程建設演變為爛尾工程,不僅沒有優化生態環境,反而加重了環境負擔。

(3)林權制度改革缺乏深入基層。林權制度改革缺乏深入基層,阻礙了農村對林業產業化的積極性,無法實現林業分類經營,又制約了經營機制的轉換,讓林業產業化缺乏生機與活力。在之后的發展需要不斷對林權制度進行改革,并深入到基層,讓群眾普及接受。

(4)林業生產方式改革存在問題。對農村林業產業化發展和林業生產方式改革存在問題,不利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落后的生產方式讓農民對林業發展缺乏信心,也沒有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感,科學發展觀沒有落實到每個農民的心理,林業生產與農民收益關聯不大。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調整林業生產方式,明確發展戰略和目標。

2.4 農村林業產業化與生態文明建設關系

林業產業化主要是對森林進行管理,而森林包括各種樹木、植物、哺乳動物、鳥類、昆蟲等,可以說90%的生態系統生物都在森林中,構成了生態系統的主體,可見森林在生態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森林的發展也是對林業的發展,對林業的發展也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部份。農村在我國占據了大部分土地面積,林業產業化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也是實現林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發展方式,從而提高農民收入,促進生態健康發展。

3、加強農村林業產業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1)對人民進行生態教育,提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

對人民進行生態教育,并增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并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鼓勵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加速林業產業化發展。如采取電視播放、報紙展示、電臺傳播等形式,廣泛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和作用進行宣傳,提高生態文明意識普及率,從而形成人人參與建設生態文明,創建美好家園。定時全國性的舉辦關注森林活動,建設森林論壇讓人們參與森林發展活動、森林建設活動等,鼓勵全民參與,讓人們提高森林保護意識,懂得愛林和護林,并鼓勵全民植樹,維持森林投入與產出平衡,共同建造和諧的生態家園。

(2)建設林業生態工程,加大力度保護和治理生態

建設林業生態工程,主要是建立天然防護林、防沙治沙、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等工程。從我國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和綠化面積,做好防風防沙,減少土地沙漠化面積,擴大綠地覆蓋面,加大力度保護和治理生態,促進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在建設過程中,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生態建設是一個長期建設過程,效果顯示也需要時間,因此,投入過程要有耐心和信心,更加科學化的進行生態工程的建設。

(3)改革林權制度,改變林業生產方式

改革林權制度,建立的投入體系更加多元化,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重視全社會參與,增加林業產業化投資渠道,加大林業產業化效益路徑,從而逐步建立由國家、集體、農民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地區林業生態建設應該進行總體布局,縱觀當地經濟政策和社會發展,堅持全民綠化,推進建設林業產業化建設,形成綠色健康農村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并在林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加大農民經濟收入,開展林業特色產業,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發揮地區、地域優勢,讓農民更有熱情去建設林業。特別是特色經濟林的建設規模要不斷擴大,不僅實現林中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而且能開發一系列的藥材種植、果品等增加農民收入。

(4)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政策和法律體系

依法治林才能讓林業產業化發展更加長久和完善,才能更好的構建林業生態體系,才能促進林業產業發展,才能改善生態環境和繁榮生態文化體系,而這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政策和法律體系。在之后的發展中,要根據法律、法規和政策,有條理的進行植樹造林、管理林業和林業開發工作,并規范化和制度化各項林業工作。設置各項林業災害應急預防策略,增強林業預防災害能力,并有應急突發事件能力,同時加大治林力度,嚴厲打擊一切破壞林業資源行為,保護林業資源,促進構建和諧生態。

4、結語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森林,生態文明建設也離不開森林,且隨著不斷的發展,森林與人們的生活、生存、生態的聯系更加緊密。我國必須全面布局生態文明建設,這也是全世界要進行的建設活動?,F如今,面對如此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們必須加快林業產業化發展,保護自然,增強生態功能,共同建設良好的生態文明局面。

參考文獻

[1] 羅賢宇;鄭珠仙;曾麗萍.論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2] 譚書嶺.林業產業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因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0年30期.

篇7

關鍵詞:廣義虛擬經濟;低碳經濟;創新驅動戰略;價值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9448 (2015) 03-0065-06

一、廣義虛擬經濟視域下低碳創新驅動的提出

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當前,盡管人們溫飽問題解決,但人們的精神匱乏,經濟發展帶來的能源耗竭、環境污染、高碳排放給人們的生活、心理帶來嚴重影響,極端氣候變化事件、霧霾天氣頻現、惡劣的生態環境污染加劇了人們的心理恐懼、抱怨和抵制,降低了人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林左鳴教授(2011)在《廣義虛擬經濟論要》中指出,基于馬克思“生活對象化”人類活動圖式的廣義虛擬經濟,是同時滿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為主導,以及只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經濟的統稱。在廣義虛擬經濟時代,我們必須立足于生活是財富之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樹立時空尋租思維,重視人力資本的作用,大力發展各種富含虛擬價值要素的產業并對其實行優化、均衡管理,掌握以制文化權為核心的廣義虛擬經濟主導權,廣義虛擬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林左鳴教授提出了廣義虛擬經濟概論,并建立了完善的理論體系,論證了廣義虛擬經濟理論對轉變發展方式、提高人們心理需求的虛擬價值、提高經濟主導權的指導意義。林左鳴、尹國平(2011)基于廣義虛擬經濟理論的視角研究了價值理論的困境、出路及創新問題。借鑒林左鳴教授提出的廣義虛擬經濟理論,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加強低碳創新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工具和思維范式。

全球氣候變暖、能源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越發成為世界各國、各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嚴重制約,需要也催生新的重大的面向綠色低碳經濟的科技創新與革命。馬永紅、劉賢偉(2013)認為,高能耗、高排放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了氣候變暖、資源枯竭、大氣污染等嚴重的環境問題,對人類的生存及社會的發展形成了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之下,發展低碳經濟是廣義虛擬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發展低碳經濟是全球經濟繼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統變革,在廣義虛擬經濟時代更被視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新動力源泉。面向低碳經濟發展要求,必須加強技術創新,但避免傳統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技術異化問題,需要重新構建技術創新范式。徐治立、王娜、王妍(2014)對技術活動廣義虛擬經濟屬性進行哲學分析,認為技術的雙刃劍效應,充分顯露出技術異化自然物質屬性,即技術的使用過程中,在造福人類的同時給人類生活及自然生態環境等帶來的危害現象,技術異化具有廣義虛擬經濟理論指出的負面價值效應。新的技術范式即面向低碳經濟要求,避免技術進步可能帶來能耗提速和環境進一步惡化的社會異化現象,減少技術創新可能存在的負面價值效應,需要實施低碳創新驅動戰略。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低碳經濟,需要發揮低碳創新的驅動與引擎作用,以低碳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發展低碳經濟需要低碳科技創新作支撐。低碳經濟是在不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清潔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是以低碳創新為重要動力,盡可能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和環境污染。低碳創新是指一定區域內,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實現區域低碳轉型與低碳經濟發展為基本目標,所采取各種技術、制度、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低碳化的創新手段和工具的集合。借鑒這些理論成果,倡導低碳技術及其創新驅動價值,目的在于避免技術異化所帶來的廣義虛擬經濟負面價值,以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的低碳創新驅動,減少人類技術活動所帶來的異化和負面價值,進而追求廣義虛擬經濟理論所提出的人本價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低碳創新驅動價值?;趶V義虛擬經濟的視角,低碳創新驅動的內涵體現為,如圖1所示:(1)以低碳創新為關鍵內容促進節能減排技術進步,構建低碳的技術創新體系。(2)以低碳創新為內在驅動促進低碳產業體系的形成,建立低碳型經濟結構。(3)以低碳創新為核心要素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構建低碳型社區文化空間。(4)以低碳創新為重要支撐促進經濟成果均衡共享、生態環境破壞減少、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的高度統一,實現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生態良好的共贏格局,構建宜居宜業的和諧社會。(5)以低碳創新為基本保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促進生態環境修復和改善,加強植樹造林,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空間。以廣義虛擬經濟理論為指導,低碳創新驅動實質上是追求人本經濟為基本目標追求和價值定位,追求經濟價值和民生價值、生態價值的高度融合,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使每個人都能感受、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生態環保,在對人的物質需求的滿足基礎之上對人的心理、精神、生態環保需求的不斷滿足和擴展。

二、廣義虛擬經濟理論下的低碳創新驅動價值考察

廣義虛擬經濟理論開拓人們的研究視野,更加深刻洞察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以滿足人的物質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結合,全方位反映了人對經濟、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等多層次需求的統一。區別傳統的物本經濟,物質需求僅是人的基本但非唯一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滿足人的心理、精神、文化以及包括清新空氣在內的低碳環保需求??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轉變發展方式,需要加快創新驅動,特別是面向生態文明的低碳創新驅動意義更大。從廣義虛擬經濟的視角,低碳創新驅動區別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和創新驅動機制,具有更加突出的內在價值,不僅強調創新的作用,更加強調如何以低碳創新,提高技術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態修復,減少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需要發揮低碳科技創新的作用,從而進一步實現人民經濟效益與生態環保效益、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具體而言,低碳創新驅動對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的民族振興夢具有重要價值,如圖2所示,主要表現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層面。

(一)在政治層面,加強低碳創新驅動有利于在全球碳壁壘、碳競爭中獲得國際話語權,提升國家低碳競爭力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是不爭的事實,溫室效應等可持續發展問題是人類在21世紀面臨的最大挑戰。西方國家可能借全球氣候變化應對和低碳經濟要求進行碳壁壘、碳制裁,制約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因而人們將這種可能的碳壁壘稱之為“低碳陷阱”現象。既然西方低碳經濟的碳市場方案及其話語的提出是出于追求資本謀利的動機,其方案對發展中國家是個陷阱,又占領了道德制高點,那么中國就應順勢而為,既不抗拒,也不大意,必須自主創新,形成自己的低碳話語和發展模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西方碳陷阱、碳壁壘等多重壓力,中國必須主動迎接挑戰,制定低碳創新驅動戰略,以低碳技術創新提升國家自主創新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強度,獲得應有的國際低碳話語權,提高文化主導權和經濟主導權,進而提升國家在全球政治領域的低碳競爭力,重構世界政治經濟的低碳新秩序。此外,減少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人民群眾構建低碳宜居的生產生活空間,滿足人民群眾對美麗中國建設的美好期待,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迫切需要走低碳創新驅動的新型道路。

(二)在經濟層面,加強低碳創新驅動有利于建立面向低碳、綠色、生態要求的技術創新體系,以低碳創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綠色增長和低碳發展

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創新史,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支撐和引領國家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誰在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領先的戰略地位并擁有國際話語權和經濟主導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投入、大量資源消耗和大規模政府投資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和要素結構的轉變,原有的“人口紅利”、“土地紅利”優勢減弱,原本依靠的“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的外延式、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下,低碳創新驅動促進經濟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基礎上進一步綠色跨越和持續發展,彰顯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經濟發展綠色化、社會發展和諧化,實現對人的物質需求的滿足基礎之上對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不斷滿足和擴展。加強低碳創新驅動,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綠色低碳發展,提升中國綠色增長動力和低碳競爭力,提升國家的經濟主導權。

(三)在社會層面,加強低碳創新驅動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諧、低碳的社會利益格局,減少因追求經濟利益而損害社會利益的行為,減少因污染導致的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受傳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過于追求GDP增長,忽視社會建設和發展,高污染、高排放等高碳經濟行為使部分企業、利益群體大發橫財,但留下的環境污染惡果等卻給社會帶來嚴重的不和諧、不穩定因素。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并存、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同步是制約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焦點問題,嚴重阻礙小康社會建設進程。加強低碳創新驅動,追求的是更加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以低碳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模式,減少環境污染和碳排放,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因而更加有效地保護大多數人的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減少環境方面的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了社會和諧與穩定??梢哉f,低碳創新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區別傳統的技術創新的負面效應,體現了重視民生、關愛社會、保護生態的廣義虛擬經濟理念和價值要求。低碳創新驅動致力于改變傳統的忽視人民利益增進和單一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發展模式,強調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重視民生改善。基于廣義虛擬經濟的視角,低碳創新驅動的目的就在于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的高度統一,有效地建立更加和諧、低碳的社會利益格局,充分體現對人民生活環境的改善、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社會民生的改善與提升。

(四)在文化層面,加強低碳創新驅動有利于提升人們對經濟社會環境發展的滿意度和幸福感,體現人本關懷和人文價值

廣義虛擬經濟理論著重考慮人的心理需求和由此反映出來的社會進程中所生成的信息態及其發展規律,它正在取代傳統物本經濟成為當今社會經濟的主角。從世界潮流來看,許多國家和城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人們心理、精神層面的需求滿足,重視人本經濟的價值提升,重視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方式轉變和低碳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這些實踐為廣義虛擬經濟理論所證實。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過度重視外延擴張和粗放式發展,出現過度依賴土地財政使過高地價推高房價、人口過于集中于大城市、城鎮轉移人口過多地被邊緣化及農村過度空心化、傳統文化缺失等問題。隨著人們越來越對世界性的低碳、綠色、生態的發展觀逐步形成共識,低碳創新驅動的提出是人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屬性和人文內涵、人類生存價值的深刻體認,低碳創新是借助現代創新文明成果的高度集中與人本關懷,是以綠色低碳創新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與和諧發展為基本價值旨歸,是促進人類進行物質生產與消費、從事文化活動中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文化戰略。這樣的創新與發展才具有最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才能激發廣大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凝聚力?;趶V義虛擬經濟視角,要重視人們的心理價值提升,需要以低碳創新驅動、轉變發展方式作為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戰略突破口,提高人民群眾對當前經濟社會環境的滿意度和心理期待。低碳創新驅動的價值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經濟發展的同時應表現出尊重人的價值、保障人的權利、實現人的潛力等價值目標。

(五)在生態環境層面,加強低碳創新驅動有利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升中國綠色增長動力和低碳競爭力,構建更加宜居、低碳、生態的生活空間

生態問題是當今世界關注的主題,生態文明是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經濟發展的一體化戰略,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生態文明是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以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依靠低碳創新驅動,改善人與生態環境、人與社會的單向關系,人類不僅要從社會、自然環境索取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要對社會、生態環境、自然世界的修復、平衡與保護,構成更加和諧、綠色、生態、低碳、宜居的現代環境。基于廣義虛擬經濟的視角,實施低碳創新驅動戰略有利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低碳創新為核心動力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快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以低碳創新構建更加低碳、生態、宜居的可持續發展型社會。堅持低碳發展理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人、社會和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把人的價值、社會價值和自然環境價值有機地統一起來,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人口、資源和環境的良性循環與持續承載力,確保經濟發展朝著低碳、生態、宜居的方向演化,加強人本經濟和生態經濟的建設步伐,實現廣義虛擬經濟所倡導的滿足人的物質價值和心理價值的高度統一。

三、基于廣義虛擬經濟的低碳創新驅動價值實現路徑

以廣義虛擬經濟理論為指導,加快低碳創新驅動,需要重視低碳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需要從創新理念、創新戰略、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具體而言,基于廣義虛擬經濟的視角,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低碳發展,實現低碳創新驅動的內在價值需要選擇以下路徑:

(一)樹立低碳創新理念,形成低碳創新共識,制定低碳創新驅動戰略

一是要從廣義虛擬經濟理論高度,深刻認識低碳創新驅動的內在價值,認識到低碳創新對于改變傳統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避免技術創新負面效應,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驅動和引擎作用。二是樹立低碳創新理念,從內涵和戰略意義層面認識到低碳創新的本質,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社會群眾均能樹立低碳意識、低碳政績觀、低碳創新觀、低碳消費觀。三是制定低碳創新驅動戰略,充分考慮低碳創新對于改變傳統高碳、粗放型增長模式的重要意義,通過低碳創新的戰略制定與實施,發揮創新驅動對于低碳經濟發展的推動和引擎作用。

(二)加強低碳技術創新,以低碳技術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十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要重視面向生態文明、低碳發展的技術領域創新。低碳技術創新與應用是成就中國特色低碳之路的重要保障,應合理規劃低碳技術發展路線圖,通過增加研發投入、創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確立企業作為新主體的地位等提高低碳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重視低碳技術創新,把低碳技術創新作為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制定區域重大低碳科技計劃和低碳科技重大專項,發揮低碳技術創新引導和支持政策作用。推進重點產業關鍵性低碳技術的研發,加強重大低碳技術研究成果的推廣和產業化,提升低碳技術創新能力和綠色競爭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低碳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突破重點領域關鍵和共性技術,推廣綠色智能制造技術和清潔生產方式,加強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充分發揮低碳科技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國家低碳創新示范區,協調各方低碳科技資源,形成低碳協同創新的合力,不斷完善創新人才政策,優化科技金融政策,建設低碳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促進低碳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深化低碳科技對外開放合作。加強低碳制度創新,以知識產權保護和政策創新提升中國低碳科技創新的國際化水平,加快成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低碳創新中心,最終實施低碳創新驅動與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提升中國經濟主導權提升和美麗中國建設。

(三)構建低碳產業體系,加快產業優化升級,降低產業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

低碳創新驅動更加強調低碳技術、綠色產業、社會和諧、民生改善等特點。中國要利用當前經濟轉型的壓力為契機,應該以廣義虛擬經濟理論為指導,采取新的體現創新理念的“組合型”政策,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優化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分配與投入,引導產業升級,注重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努力推動中國物本經濟與虛擬經濟平衡發展.使其從速度至上和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和效益優先”的軌道。以低碳創新驅動為重要戰略,加快傳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的淘汰、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低碳型產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碳節能型工業和服務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不斷降低產業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一是加快低碳技術研發和轉化,以低碳技術創新提升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發展低碳科技型現代工業和科技服務業,以低碳技術創新、低碳產業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發展可再生的低碳新型能源和新能源產業,如重視太陽能、風能、海洋能、地熱能等低碳能源產業發展,提高低碳新型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三是轉變能源消費方式,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能源行業落后產能,著力降低煤炭消費比重,不斷降低傳統化石能源的比重,減少傳統能源消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

(四)鼓勵面向低碳發展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構建低碳的眾創空間,促進低碳消費,加強低碳生活方式創新

一是適應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需要面向低碳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鼓勵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業,構建低碳的眾創空間。實施低碳創新驅動戰略,是為了提高虛擬經濟價值,重視人們生活環境的舒適度、宜居性、低碳性的人文關懷和人本經濟發展。二是構建以低碳價值觀、低碳創新理念為主導的低碳消費文化,鼓勵和引導市民選擇和主動參與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創新,形成全社會注重節約、節儉、生態、低碳、實用的消費習慣,拒絕奢侈和浪費。三是強化社會低碳責任,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低碳創新、低碳消費活動,鼓勵企業生產低碳綠色產品,實施低碳產品惠民政策。三是鼓勵公眾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動汽車、自行車、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倡導公眾參與造林增匯活動,消除碳足跡,鼓勵積極參與生態修復和生態補償,共同營造低碳創新、低碳生活、低碳消費的人文環境。

篇8

演城市規模擴張和城鎮人口數量增加所導致的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未來城鎮化發展必須處理好城鎮化與“生態”之間的協調,通過產業結構優化,改善能源結構,加強污染治理,走低消耗、低排放、資源高效利用的生態城鎮化發展道路,而科技創新無疑將成為驅動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源泉。文章運用灰色關聯模型,通過對河北省科技創新與生態城鎮化發展的關聯性進行實證分析,揭示出二者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并就如何提升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有效推動生態城鎮化發展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

科技創新;生態城鎮化;驅動影響;灰色關聯分析

近年來,中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正面臨資源環境問題的嚴峻挑戰。以河北省為例,2013年城鎮化水平已達到48%,但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經濟增長模式導致河北省城鎮化進程中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和環境風險凸顯。水資源短缺、能源供求缺口大、環境污染嚴重,特別是空氣質量惡化等問題已成為制約河北省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瓶頸。2013年河北省能源生產量僅占能源消費量的23.3%,能源供需缺口達23930萬噸標煤;且以煤炭為主(占88%)的能源消費結構嚴重不合理,導致空氣污染嚴重。2013年河北省SO2排放量為128.47萬噸,居全國第三位,其中工業排放占到了90%以上;廢氣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165.25萬噸、煙(粉)塵的排放量131.33萬噸,均居全國第一位。顯然,以單純工業化發展、城市規模擴張和城鎮人口數量增加為主要特征的城鎮化發展難以為繼,河北省未來城鎮化發展必須破解資源與環境的約束,處理好城鎮化與生態化的關系,以實現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城鎮化無疑是實現河北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而科技創新作為創新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破解資源、環境危機,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雙贏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源泉。

一、生態城鎮化及特征

自黨的十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來,國內學術界對新型城鎮化的研究頗為關注,圍繞新型城鎮化的內涵、發展模式與實現路徑以及如何走低碳、綠色的發展道路等形成了眾多研究成果。一些學者基于生態城鎮化理念,探討如何解決區域城鎮化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的協調問題,其中袁成達教授(2013)提出走中國特色的生態城鎮化之路;陳璇(2014)、黃荔梅(2013)、鄧大松(2013)、萬曉瓊(2014)等分別針對國家、省級層面生態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生態城鎮化的現狀評估與戰略選擇等問題開展研究;但是目前從創新驅動角度研究分析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機制的研究尚不多見,主要有王蘭英(2014)從創新驅動戰略與城鎮化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究,黃娟(2013)圍繞生態城鎮化與生態科技創新驅動進行了分析。在上述學者的研究討論中,生態城鎮化的概念逐漸形成。北京大學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的袁成達教授(2013)認為生態城鎮化是指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統籌考慮城鎮建設與人口、環境、資源、產業等之間的關系,堅持從實際出發,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以城鎮總體生態環境、產業結構、社區建設、消費方式的優化轉型為出發點和歸宿,以方便、和諧、宜居、低碳為目標,全面建設綠色環境、綠色經濟、綠色社會、綠色人文、綠色消費的生態城鎮,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城鎮化[1]。黃娟等(2013)提出生態城鎮化在產業經濟、城市交通、城市建筑、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與傳統城鎮化存在明顯的區別,它是城鎮化在這些方面的生態文明轉型。所以,生態城鎮化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等基本特征,它是實現人與自然相和諧、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城鎮化[2]。由此看來,融合生態文明理念,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才能稱其為生態城鎮化[3]。上述學者的觀點表明,生態城鎮化既是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探索破解城鎮化盲目發展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社會和諧等難題的一個創新之路。生態城鎮化具有四大特征,即:生態化、個性化、人本化和循環利用,而最基本的特征則為生態化,主要表現為:一是通過產業結構優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企業節能減排,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二是合理規劃城鎮布局,實現水資源、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加強對污染源進行治理,改善城鎮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綠色宜居城鎮;三是加強城市防洪、排水管道、污水集中處理以及生活垃圾處理等方面的城市公用設施、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引導綠色消費觀念,不斷提高城鎮的生態效益和生態化水平。為此,生態城鎮化的建設必須注重“生態化”的實施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和統籌發展,走綠色、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科技創新對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內在驅動機理

在當今世界各國紛紛以創新驅動發展做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提升國家競爭力、適應經濟社會需求深刻變化的重大發展戰略背景下,生態城鎮化的建設同樣需要創新驅動??萍紕撔伦鳛閯撔麦w系的核心內容,是破解資源、環境危機,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雙贏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動力源泉。首先,科技創新為產業結構優化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生態城鎮化發展必須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基礎,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對大量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例如,發展新能源產業必須以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及核能技術等創新為基礎。其次,科技創新為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減少城市發展中的資源和環境消耗成本,實現從過度依賴“資源和能源紅利”的低水平“要素驅動”轉向依靠知識和信息的高水平“創新驅動”,提供必要的基礎[4]。這是因為無論是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管理等改造傳統產業,還是依靠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等技術來降低能耗、節能減排、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等,都必須以相關領域的科技創新為前提。最后,科技創新為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目前生活垃圾無害化運輸處置是城鎮化進程中面臨的突出生態難題,而屢禁不止的秸稈焚燒、城市機動車尾氣排放等均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根源。為此,必須加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機動車尾氣凈化技術和污水處理技術等的開發與應用,為實現綠色、低碳、環保的生態城鎮化建設奠定基礎。

三、科技創新對生態城鎮化發展驅動影響的實證分析

上述科技創新對生態城鎮化發展的驅動影響是否在現實經濟中得到體現,本文以河北省為例,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進行實證分析。

(一)灰色關聯分析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步驟灰色關聯模型是灰色系統理論(GreyTheory)的重要內容,該理論1982年由鄧聚龍教授創立以來,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疑P聯分析是指對某一發展變化系統的動態過程發展態勢進行量化分析,其基本思想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相關因素的關聯程度[5]。如果曲線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的關聯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1.科技創新能力衡量指標科技創新是區域創新系統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的高低對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目前,在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的選擇上,學術界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本文從研究目的出發,在參考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認為影響科技創新能力的因素應主要從科技創新的投入(人力、財力)、科技創新產出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考慮,并結合指標統計數據的可獲得性,重點選取了R&D經費占GDP比重、R&D人員全時當量、國內發明專利授權數、技術市場成交額等作為衡量科技創新能力的指標;研究的樣本區間為2005~2013年,所有數據來源于《河北經濟年鑒》(2011~2014年)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2.生態城鎮化發展衡量指標生態城鎮化發展在城鎮化發展水平提升的過程中不僅強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而且關注區域經濟內生增長能力的提升。生態城鎮化發展水平的衡量,不僅要體現城鎮化進程中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方面的內容,更要體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化”特征。為此,本文結合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發展和資源利用水平、環境協調發展水平等,選取了城鎮化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工業排放SO2、單位GDP能耗、城市日污水處理能力、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8項指標,樣本區間為2005~2013年。其中,單位GDP能耗的2005~2011年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但2012年和2013年的數據缺失,本文運用相應年份的能源消費量和按不變價格調整后的GDP計算得到;其它7項指標的數據全部通過查閱《河北經濟年鑒2014》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獲得。本文所用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各因素指標與生態城鎮化發展各因素指標的全部數據參見表1。

(三)實證結果分析根據上述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的思路和求解步驟,本文以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指標序列R&D經費占GDP之比作為子序列X1(k)、R&D人員全時當量為子序列X2(k)、國內專利授權數為子序列X3(k)、技術市場成交額為子序列X4(k),并分別以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各衡量指標序列為參考序列,即城鎮化率為參考序列X01(k)、第三產業占GDP比為參考序列X02(k)、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參考序列X03(k)、萬元GDP能耗為參考序列X04(k)、工業排放SO2為參考序列X05(k)、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參考序列X06(k)、城市日污水處理能力為參考序列X07(k)、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參考序列X08(k)。將科技創新能力的子序列分別與生態城鎮化發展水平的各參考序列建立灰色關聯模型進行分析,以此對河北省科技創新與生態城鎮化發展的相關性進行判斷。其各因子間的關聯度計算結果參見表2。表2數據顯示:(1)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的各因子與生態城鎮化發展各因子的關聯度均大于0.6,說明科技創新對河北省生態城鎮化發展的整體影響非常顯著,河北未來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科技創新為驅動。(2)科技創新能力因子中R&D經費占GDP之比對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最為顯著,在與城鎮化發展進行灰色關聯分析的8個模型中,有5個關聯度排序第一(分別為0.935、0.880、0.846、0.868、0.928),2個排序為第二(0.928、0.898),且所有關聯度均大于0.8,說明R&D經費投入對生態城鎮化發展的驅動作用最為明顯。由此可見,加大科技投入是推動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基礎,任何新技術、新知識的開發與創造,都需要大量財力支撐為前提。(3)R&D人員全時當量對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同樣至關重要,在與城鎮化發展進行灰色關聯分析的8個模型中,有3個模型的關聯度大于0.9,其他均大于0.8;同時,在8個模型的關聯性分析中,R&D人員全時當量與生態城鎮化發展各因子的關聯度有3個排序為第一(分別為0.865、0.939、0.929),說明科技創新的人力投入對城鎮化的影響非常大。其原因在于,科技活動的開展最終是由人來進行的,優秀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最重要資源。(4)在8個模型的關聯性分析中,技術市場成交額的關聯度均大于發明專利授權數的關聯度,說明技術市場成交額對城鎮化發展的影響遠大于發明專利授權數的影響。由此表明,新技術、新發明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固然重要,但技術創新只有通過有效的市場轉讓、真正投入到生產經營活動中,才能有效發揮其價值,帶動經濟社會的進步。可見,加強科技創新市場環境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述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由目前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低下以及生態城鎮化水平相對滯后的現狀得到進一步詮釋。近來年,河北省以加快發展重化工業為引領帶動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也使城鎮化水平得到提升,2014年城鎮化率已達49%,但仍低于全國54.77%的平均水平,更是與北京(86.4%)、江蘇(65.2%)等發達地區存在明顯差距。從生態城鎮化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河北省與北京、江蘇等地區乃至全國存在著巨大差距。以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廢氣中SO2和粉塵排放量、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等指標為例,2014年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河北37.2%、北京77.9%、江蘇46.7%、全國48.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為:河北86.6%、北京99.6%、江蘇98.1%、全國91.8%;廢氣中SO2和粉塵排放量分別為:河北118.99萬噸和179.77萬噸、北京7.89萬噸和5.74萬噸、江蘇90.47萬噸和76.37萬噸。就河北與江蘇對比來看,人口總數相差不大,但江蘇省地區總產值是河北省的近2.5倍,污染卻明顯低于河北省。由此可見,河北省城鎮化發展中“生態化”水平嚴重不足。與此同時,就科技創新能力而言,河北省同樣與北京、江蘇等地存在巨大差距。以R&D經費占GDP之比和技術市場成交額指標來看,2014年R&D經費占GDP之比分別為:河北1.07%、北京5.95%、江蘇2.54%、全國2.05%;而技術市場成交額分別為:河北29.22億元、北京3137.19億元、江蘇543.16億元??梢?,無論是科技創新投入還是科技創新市場環境方面,河北省都遠遠落后于北京和江蘇地區。

四、科技創新驅動河北生態城鎮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本文通過上述實證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較低是制約河北省生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原因;第二,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與生態城鎮化發展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的關聯性;其中,R&D經費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對生態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尤為明顯。實現科技創新驅動生態城鎮化發展的關鍵在于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目前,河北區域創新能力相對落后,在全國31個省市的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僅為第22名[7]。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進一步提升河北省科技創新能力,有效推動生態城鎮化發展具有較強的政策意義。第一,強化創新意識,加大R&D經費投入。針對目前河北省R&D投資占GDP比重較低的現實,應加大政府在創新上的投入,提高R&D經費占GDP之比達全國平均水平以上;研究以政府科技投入帶動全社會投入的方式方法,有針對性地謀劃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推動全社會R&D水平的快速提高,為科技創新驅動生態城鎮化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第二,重視科技人才培養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科技活動人員投入是生態城鎮化發展的長期要素,科技創新人才作為科技活動的核心動力,具有較強的主動性和流動性。因此,必須重視和完善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種創新人才的積極性,留住并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的高技術人才進入本地區,為提升河北創新能力構筑堅實的人力資本基礎。第三,優化科技創新發展環境,完善科研成果和技術交易市場建設。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是開展創新活動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河北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水平較低,嚴重制約了科技創新對生態城鎮化進程的驅動作用。為此,應進一步完善創新導向的政府與市場關系,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應用促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建立和強化鼓勵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激勵機制,大力推動科技研發服務、技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和科技中介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促進各類專利和技術在企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和轉化,有效推動生態城鎮化的良序發展。第四,改善要素市場環境,加快資源價格改革,搭建創新驅動的平臺。一是要建立公平的市場準入規則,創造各種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平等獲得創新資源的市場環境和機制。二是加快重要資源價格改革,建立反映資源稀缺性和環境影響的資源價格體系,利用市場機制推動和引導企業創新;如果土地、資本、資源、環境等要素的價格機制健全了,能夠真實反映其稀缺程度、供求關系,它們就能被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領域,就能被集約節約使用,相關科技創新也會在需求的刺激下不斷涌現。

[參考文獻]

[1]袁成達.走中國特色的生態城鎮化之路[DB/OL].[2013-07-21].

[2]黃娟,李櫪霖.生態城鎮化及其生態科技創新驅動[J].管理學刊,2013,26(4):22-27.

[3]萬曉瓊.生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道路[J].區域經濟評論,2014(5):130-132.

[4]趙崢.科技創新驅動中國城市發展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3(3):98-101.

[5]江景星.湖南省能源消費與經濟發展的灰色關聯分析[J].湖南社會科學,2010(5):135-137.

[6]鄭凌霄.科技創新投入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關聯性研究———以江蘇省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25(12):176-178.

篇9

[關鍵詞]城市規劃;生態城市規劃;內容;要素;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84.1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14X(2018)05-0185-01

現代社會,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城市是現代城市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時就需要著手對當前存在以及城市發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治理與防范,做好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城市建設規模和水平不斷增加,生態城市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標準之一,其建設規劃已經成為各級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圍繞這項工作,中央和各級政府先后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出臺了配套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從產業布局、城市功能、交通運輸、城市綠化、環保審批、生態環境評價等多個方面著手,以期生態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生態城市規劃水平。

1.我國生態城市建設存在的誤區

1.1以生態建設取代經濟建設,片面強調城市的生態競爭力

具體體現在單純追求自然環境的美化,簡單通過增加綠地、樹木或公園的數量從而實現城市表面的綠色環境。這樣做的后果是使綠地設計時常處于交通和建筑規劃后見縫插針的消極地位,因而無法在經濟生產時激發城市內部資源的再生,起不到生態意義上的作用[1]。國內外經驗表明,沒有哪座城市的生態建設不是建立于高度發達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談不上生態建設。

1.2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經常割裂地看待城市和鄉村

我國很多地區,目前仍然沿襲著城鄉二元制的體制,這種體制的弊端在于可能出現盲目城市擴張運動,撇開農村孤立地發展城市等片面的做法。隨著網絡技術和交通技術的完善,城市與鄉村的距離必將逐步拉近,鄉村田地和城市綠地將成為城市的綠色基調。

1.3主要以政府管理而忽視全民參與推動城市生態建設

當前,政府和市民基本都持有城市建設是政府職責的看法,導致很多實踐中經常忽視市民的能動性和市場經濟自發調控力量,形成政府部門指令管理、效率低下的建設局面。

2.人類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

2.1人類素質的定義

人類素質是指人類在自然活動中的才干和能力,他是人類在生活中基本品質的形成。它是指在一定生活下,人類生產力自我創造價值的效率和能力。人類群體了解世界、改變社會的條件和能力。素質是先天遺傳性與后天習慣性的辯證統一。先天的素養是一種自然的形成,而后天的素質則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的養成。有明確生活目的和進行加以控制的教育性環境在素質養成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素質是個體性與群體性的統一。群體素質是由不同類型的個體素質組合構成。個體素質好壞影響到群體素質水平。但群體素質又對個體素質有著深遠的影響,使個體素質深深地打上了團結、合作、地域等文化色彩。更巨大的影響著整個生態文明建設。當代生態環境的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人類本身的危機,是人類沒有發展好自身的行為素質和能力的見證。

2.2生態環境的定義

生態環境的綜合因素影響著生物及生態動物的生存和活動。其中非生物因素有水、無機鹽、氧氣。在自然界,生態因素與生物生存環境和方式相互作用。生態環境是以地表為底,天空為頂,在一定活動范圍內戶外空間包含的有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相輔相成。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上的一個功能單位,屬于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生態系統內部具有自我適應調整能力。其生態環境的結構越復雜,生存物種越多,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良好的環境協調性是指人類活動中各項資源、能源消耗少,生物再生循環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小。能量流動、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良好生態環境的建設與人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2.3人類素質與城市建設的聯系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社會環境因素的改變對人類的素質影響越來越大。人類素質的高低在一方面是取決于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茖W文化素質不同的人類對環境資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人類生活行為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類活動環境的后果,以謀求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環境的演化不以人的思想意志為轉移,盲目的用人的主觀意志和想法去改造環境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有人把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通俗而形象地喻為“兄弟”關系,人類生態環境的事情應多和環境“兄弟”商量,這個比喻恰到好處。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我們需要花上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去改造恢復,甚至永遠都無法復原。所以,人類與環境有著無法割舍的聯系,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關系。

3.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路徑

3.1政策引導是建設生態城市的重要基礎

政策與制度的創新在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生態城市建設有很強的公益性,因此,我國更要注重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對資源回收利用、生態型產業等方面制定相應政策引導;按照零排放原則控制污水排放;結合公共交通政策,制定引導沿線土地管理的配套政策,實現土地使用和公共交通互相促進;建立生態安全及防災預警機制[2]。建立生態技術推廣機制。制定利于生態技術的承接、轉化、推廣和研發工作的相關政策;制定推動生態城市建設的相關政策措施,特別應針對不同階段的目標和項目實施,制定相關政策,如生態建設項目的投融資政策、稅收減免政策、財政補貼政策等。

3.2技術保障是建設生態城市的支撐手段

第一,加強科技創新的基礎作用。應特別重視科技創新對生態城市建設的基礎和先導作用。一是要加強生態城市建設中各類技術的基礎研究,包括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專門技術等,并盡快建立生態城市建設綜合利用技術開發專項資金,以支持重大關鍵項目的研究;二是加快建立生態城市技術體系,形成全面完整的生態城市技術體系;三是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創新體制的建立,通過加強技術創新系統中各行為主體間的合作與協同,加快科研成果的創新和轉化應用,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第二,構建生態城市交通體系。鑒于我國不同城市的交通運輸和土地開發狀況,在生態城市建設中應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堅持將改善城市交通運輸體系與城市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進行統籌規劃,提高城市交通運輸效率和土地開發利用率;二是調整傳統交通結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系統,城市土地的開發利用應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創造條件,并采取政策措施鼓勵人們利用城市市區公共交通;三是應適度控制私人汽車在城市市區的使用,加快完善自行車專業設施,改善當地步行環境,實現資源節約,減少環境污染。

4.結語

生態文明城市的建設對我們的生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我們統籌兼顧,要考慮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需要,即為長遠目標積極籌謀,又兼顧當前生態文明的發展,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奠定良好的生態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明白.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5,14(8):144-145. 

篇10

穩定支持農業科學研究

農業科技對社會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三保”,即:保供應、保安全、保環境。重慶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并存的特殊性,決定了可耕土地面積小、分布散、土壤貧和機械化程度低。以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縮小三個差距的重要舉措之一,但目前尚未形成良性的農業科技支持機制,影響和制約了“三農”問題的更好解決。

因此,應以加強重慶農業科學院建設為龍頭,切實做到“兩個突出”。第一,要突出建立財政穩定支持制度。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緊密聯系,地域性很強。2002年重慶引入國家審定、推薦可在長江流域和黃淮地區廣泛種植的、高產優質抗病雜交秈稻“兩優培九”,由于其對溫光非常敏感,導致其灌漿結實率低,使種植戶減產減收。這一突出問題,要求我們必須建立穩定、持續的財政支持制度,確保農業科技人員能立足實踐,研究開發出更多優良品種,確保全市糧食安全供應及生態環境安全。第二,要突出支持重點。重點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服務能力建設。一是完善公共實驗平臺,整合現有資源,補充、完善生物技術實驗儀器設備,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二是建設具有代表性的、與生態經濟相適應的科學試驗示范野外基地和臺站,為農業可持續研究提供基本條件。三是針對農業科研對象生長周期較長,與土壤、氣候、水分等自然條件關系密切等特點,以科研活動的持續性,增強農業生產的指導性。

大力加快工業科技發展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是“縮差共富”的必然選擇。市委、市政府為加快重慶老工業基地改造和加速工業化,借鑒臺灣工業研究院、香港應用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建設模式,以整合九個應用型改制科研院所科技資源但不改變單位企業屬性、集中新建科研場所與統一管理方式,建立了重慶科學技術研究院,在較短時間實現了資源、人才的有效聚合,形成了較強的倍增效應。

加快工業科技發展,應針對目前人才緊缺、技術滯后等短板,充分發揮重慶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公益功能,傾力扶持研究開發、產品中試、產業示范和創新服務等四大工業科技平臺建設。一是以“二期工程”建設為載體,建設材料、信息與自動化、軌道交通與汽摩零部件、生物醫藥與器械、低碳經濟等五個應用基礎與技術研究平臺。二是以服務創新為目標,建成科技檢測、技術評估與交易、科技企業孵化、科技金融等四個服務體系。三是以資源整合為手段,建設材料產品加工、自動化儀器儀表、軌道交通與汽摩零部件、日化和醫藥新產品、非標裝備和低碳等五個設計與技術工程化中試基地。四是以成果轉化為導向,扶持萬盛新材料、兩江新區光機電儀、雙橋軌道交通與汽摩零部件、大學城科研示范等產業示范園發展。

合力推進中醫藥科技體制改革

中醫、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廣大群眾治療疾病、調養身體的重要選擇。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讓百姓享受到快捷、經濟、優質的醫療服務,是民生為本的重要體現。全國363種中藥材重點品種中,重慶有306種,占84%,但放眼全國,重慶是目前唯一單獨設立中醫、中藥兩個科研機構的省市,并分別隸屬于衛生與科技兩個行政管理部門,客觀上形成了研究藥物的科研人員不了解臨床、看病的醫生不熟悉中藥材的現狀,制約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建議對此進行改革。在體制機制的改革上,應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樹立大科技觀念,建議將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中醫研究院、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和重慶醫藥高專進行整合,設立重慶中醫藥科學院,或者重慶中醫藥大學,形成中藥產品研究、中醫診斷治療、中醫藥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良性機制。

全民重視社會科學繁榮

社會科學不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而且在物質文明建設中也發揮著巨大作用。重慶通過傳承紅巖精神、開展“唱讀講傳”等方式,產生了眾多優秀作品,涌現出了移民先鋒冉紹之、人民公仆鄧平壽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對凈化社會空氣、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當今社會仍普遍存在兩大社會現象:一是大批青壯年遠走他鄉,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大量涌現;二是城鄉都有相當數量的人員不思進取,“等靠要”思想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