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歷史文化差異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東西方歷史文化差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東西方歷史文化差異

篇1

一文學翻譯與文化差異

文學翻譯是翻譯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種信息傳播方式。文學翻譯是將某一特定文化語境下的作品內容、風格、精神再現于另一文化語境中的過程,也就是實現文化的“移植”和“傳真”。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文學翻譯已經不僅僅單純地指語言藝術的轉換,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模式的交流與轉換。文化是一個涉及范圍較廣、涵蓋內容較寬的系統概念,幾乎包含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并因為具有傳承的特點而富有相對的穩定性。

文化是語言產生的土壤,任何語言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文化;同時,文化又是語言的外在形態表現。翻譯表現出的是一種跨文化的語言轉換藝術,在翻譯不同國家和民族間的文學作品時,文學語言和文化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系。文學翻譯是一種語言的轉移,更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因為翻譯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互動關系:文化的特質和需求影響著翻譯活動的全過程,而翻譯活動反過來也無時不在影響著發生了交流的兩種文化。

文學翻譯和文化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辯證互動關系。語言是文化的基礎,文化是語言的外在表現形式。在翻譯文學作品時,譯者既要忠實于原文的信息,又要充分考慮譯文接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原文和譯文之間實現充分的融合與一致。語言承載著文學作品所屬國的文化意蘊,為了更好地翻譯出優秀的文學作品,譯者不僅要熟悉不同國家之間的語言差異,更要熟悉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從而更好地完成不同文化的傳動與交流。由此可以看出,文學翻譯的真正困境不是在于語言本身,而是在于原文作品所屬國中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語境以及文學作品背后所承載的文化意蘊。

二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產生的原因分析

由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文化習俗、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各不相同,必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是文學翻譯中的瓶頸問題,一種文化在一個民族當中是家喻戶曉的,而在另一個民族中則可能是鮮為人知的。分析文學翻譯中產生文化差異困境的原因,對于翻譯出和諧、默契的文學作品來具有重要的作用。

1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同,是導致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產生的主觀因素。翻譯者是文學作品翻譯的主體元素,受不同的翻譯者等主體因素的影響,翻譯出來的文學作品的意蘊和內容也各不相同。翻譯者的主體性因素是導致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產生的主觀影響因素,一個人由于長期受社會環境、文化熏陶、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一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相對固定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一旦固化,就會在社會群體中形成一種強烈的價值觀念,進而影響一個民族的語言思維傾向。在文學翻譯中,特別是在東西方之間的文學作品翻譯,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必然致使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的產生。

2地域環境不同是導致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產生的客觀因素。一般而論,我們俗稱的“東方國家”在地球的東半球,而“西方國家”在地球的西半球,東西方國家之間截然不同的地域環境,形成了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不同認知。根據不同的自然環境,各個民族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描述同一現象和事物,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圍。例如,由于地域環境的不同,中國人常用“東風”和“南風”來形容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等美好的景象;而英國人恰恰相反,他們常常用“西風”和“北風”來描寫勃勃生機的春天。這種地域差異體現在文學作品翻譯當中,就必然會產生文化差異———中國人覺得“西風”和“北風”能夠帶來和煦的春光是不可思議的;同樣,英國人也會覺得“東風”和“南風”吹綠的枝頭也是難以理解的。地域環境不同是造成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產生的客觀因素,這種差異性需要譯者在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屬國文化背景的條件下,才能準確地翻譯出文學作品。

3歷史背景不同是導致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產生的根源因素。一個民族在長期存在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點的歷史背景。歷史文化背景不同是導致文學翻譯中產生文化差異困境的根源因素,由于歷史背景的不同,每一個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文化積淀,并積累了大量富有民族文化內涵的詞匯和語言。每一個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歷史和社會存在方式,任何民族語言都負載著該民族身后的文化內涵,語言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文學作品語言不是一些靜止的傳遞信息的符號,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一種情感思想的交流和傳遞。在文學作品翻譯中,由于各個民族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單單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而應該融入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背景中去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展現原文的意思和風貌。

4文化習俗不同是導致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產生的核心因素。文化習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社會風尚、道德情操、倫理觀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外在表現。各個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等,在各自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習俗。文化習俗是文學翻譯中文化差異困境產生的核心因素,受文化習俗不同的影響,文學作品翻譯在表達相同意思或概念的說法有著很大差異的。例如,在中國,龍被認為是神圣的、尊崇的、至上的,中國人常把自己成為是龍的傳人。而在西方國家,dragon(龍)卻被認為是一種異性、怪異的動物,是罪惡的象征、是一種邪惡的力量。同樣是一種動物,由于國家和民族間的文化習俗不同,在人們心中產生的聯想和想象就各不相同。譯者在翻譯文學作品時,如果不熟悉一國的文化習俗、社會風尚等價值尺度和行為規范,必然會因為文化差異而造成讀者對譯文難以理解的障礙。

三文學翻譯中破除文化差異困境的對策探索

文學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形式的轉換,更是一種文化的融合與交流。在文學作品翻譯中,語言本身的翻譯往往是相當容易的,最為困難的是語言中蘊含的文化鏡像。文學翻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語言結構的轉換、意思的再創造,來消除語言和文化差異的障礙,從而準確地展現文學作品的真正內涵和豐富意蘊,使讀者接受并認同譯作。

1文學作品翻譯者要增強翻譯實踐經驗,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翻譯者是文學作品翻譯的主體,翻譯者自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文學作品翻譯的優秀與否。翻譯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要求翻譯者必須同時熟練掌握和運用兩種語言,才具備進行翻譯的基本素質。然而,文學翻譯不僅僅是語言形式的簡單轉換,而是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翻譯者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充分了解原作品所屬國與翻譯作品接受國的歷史背景、文化習俗、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內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困境,使翻譯作品的信息接受者真正感受到原作品中包含的真正意蘊。

2加強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發展。在政治、經濟、文化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各種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共生,形成多元化的文化體系。文學翻譯作為各國文化交流與發展的重要平臺和媒介,一定要抓住這個契機,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積極融入各種外來的積極文化因素,加強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多元文化的發展。文學翻譯中離不開文化語境和文化氛圍,翻譯出來的作品要既能夠讓讀者感受到原作品所屬國的文化底蘊,又能讓讀者感受到譯作是一部富有靈魂和內涵的作品,需要不斷加強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使譯作接受者在閱讀之前熟悉和了解原作品所屬國的歷史背景、文化習俗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文化差異障礙,實現文化的真正“移植”。

3根據不同的文學體裁,正確處理語言中文化意蘊的“留”“、棄”。在不同體裁的翻譯作品中,所蘊含的語言特征和文化意蘊也各不相同。文化因素是文學作品翻譯當中必須考慮到的重要因素,忽略了文學體裁承載的文化信息內容,就等于忽略了文學語言中的真正內涵,翻譯出來的文學作品也將變成機械、僵硬的詞匯和語句堆積。在文學體裁的作品中,如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化就成為其翻譯中應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譯作就成了沒血沒肉的、只是由詞匯和句子堆積起來的軀殼。優秀的文學翻譯者在翻譯實踐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文化因素,正確處理文學語言中文學意蘊的保留與拋棄問題,使翻譯出來的作品既能客觀真實地保留原文意思,又能使接收者感受到原作者國家的文化風格與特色,解決兩種語言文化之間差異的矛盾。

篇2

1因為對事物認識的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不對等

在中國,龍是我們的圖騰,是我們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話傳說中,龍是表示邪惡的怪物。在中世紀,dragon是罪惡的象征,圣經故事中惡魔撒旦(Satan)就被認為是thegreatdragon。此外,dragon還有“潑婦”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語國家人中所引起的聯想與中國人的“龍”完全不同,所以,翻譯時就要格外注意。香港、韓國、臺灣、和新加坡四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被西方人稱為“亞洲四小龍”,如果將其翻譯成FourAsianDragons恐怕不太妥當。而翻譯成成FourAsianTigers,這就是一種比較貼切的文化信息的對等,因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種強悍的動物。從《牛津英語詞典增補本第二卷》中對Tiger的釋義可以看出這種翻譯法是比較貼切的:AnicknameforanyoneofthemoresuccessfulsmallereconomiesofEastAsia,esp.thoseofHongKong,Singapore,Taiwan,andSouthKorea.(任何一個在經濟上較為成功的東亞小國或地區,尤其指香港、新加坡、臺灣和韓國。)所以說,將“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Asian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達到了對等,也符合西方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準確領會了東西方在某個說法上的具體表達方式后,才能達到彼此認同,平等交流的目的。

2因為對色彩的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不對等

東西方國家之間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對色彩在表達的含義上是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藍色(blue)在西方國家有憂郁的含義,美國有“藍色星期一”(BlueMonday)。Bluesky在英語中意思是“沒有價值”,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時人視藍色為倒霉的顏色。但藍色在中國人心中一般不會引起“憂郁”或“倒霉”的聯想,反而人們喜歡使用藍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國紅色預示著喜慶,中國人結婚習慣穿紅色衣服,喜歡過年貼紅喜字。生意人希望“開門紅”,經營賺錢了,大家都來分“紅利”,股票升值用“飄紅”。但在西方國家視“紅色”為殘暴、不吉利,紅色意味著流血。美國人一般不喜歡紫色;法國入不喜歡墨綠色卻偏愛藍色。在馬來西亞,綠色被認為與疾病有關。巴西人忌諱棕黃色。西方人視白色為純潔、美好的象征,在中國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義。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可能將綠色和“缺少經驗”聯系起來,而在中國綠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所以從色彩上看,東西方國家對色彩的理解以及其蘊藏的含義是大相徑庭甚至完全相左的,如果不顧及東西方在色彩表達含義上的不同,以本國對色彩認同的觀點去翻譯和交流,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或忌諱。

3因為數字表達含義的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不對等

東西方國家之間在使用數字表達含義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按照本國的理解和表達方式與西方人交流,很有可能使溝通困難甚至出現誤會和尷尬,以下是東西方國家在使用數字表達上的一些差異:

“7”在歐美國家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商標為“7-Up”的飲料翻譯或漢語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語國家的人心目中的“7”相當于中國人的“8”。“7”對英語國家人是個大吉大利的數字,投擲中以“7”為勝利。商標還有MildSeven、7-Eleven(連鎖店)。但在我國,“7”是個普通的數字。

“8”在中國被認為是吉祥數字,與“發”諧音,公司慶典,開業等都喜歡挑選帶“8”的日子,但在西方國家,eight只是一個普通數字。而“4”在中國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不論結婚、開業、甚至小到購買手機號碼都盡量避開使用,但four在西方國家也是很普通的數字。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9”因為與“久”同音,所以“9”經常用來表示“長久”的意思。例如,我國歷史中,歷代帝王都崇拜“9”,希望其天下長治久安。但在英語中的nine沒有這種含義。

在西方,“13”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數字,其原因就是與圣經故事中耶穌被他的第十三個門徒猶大出賣有關。所以,在西方國家,人們通常避免使用“13”這個數字。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數字“13”則沒有這種文化含義。

篇3

【關鍵詞】習語 民族文化 差異 翻譯

一、什么是習語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習語作為加工后語言,體現的是不同民族在歷史沿革和社會發展中所形成的風土人情和所積淀的文化內涵。習語一般具有固定的形式,包括了成語、俗語、格言、諺語、歇后語和俚語等等。當詞匯根據一定的規律構成一個完整的意義時也不能僅僅通過推斷各個單詞的意思來進行推斷。

二、東西方習語差異的文化成因

習語是人們在社會生產和勞動中產生的。相比較而言,我國的農業啟蒙較西方要早,而西方的工業文明又領先于我國,不同的發展業態造就了不同的行業和不同心理素質的勞動人民。還有,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影響的是人類的所有意識層面,我們看到佛教傳入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經過一系列的發展變化,和本土的儒教、道教有了很好的融合。在西方國家則是信奉基督教的人較多,習語Oh, My God就是一種貼切地體現。

歷史典故對于中西方習語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我們的語言中最有特色的成語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歷史典故,而《圣經》則為西方的習語貢獻了很多的素材,比如Pandora’s box代表的是災難與禍害。

另外,共同的民族潛意識也會造成了中西方習語的差異,比如龍作為我們民族的文化圖騰,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勢,古詩的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而在西方的文化中自然是沒有龍的,反而他們會將狗視為一種吉祥物: lucky dog(幸運兒)。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差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三、東西方習語的一些共性

任何民族的習語都是句式雖然簡短,但感染力非常的強,是一種由全人類所創造的共同的精神財富。具體來說,首先,從詞語的構成結構來看,它是有一定的完整性的,無論是哪種語言體系,在習語的構成上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是不能被輕易破壞的。

其次,習語具有語義上的統一性,也就是說,它不是由詞語單個的意義進行累加而構成整個的意義,不是局部對應整體的關系,而是有著意義的統一性,是用整體去做一個事物的描述,比如white feather是膽怯的意思。

四、習語翻譯中的誤區

習語的背后都是時間積淀下來的文化,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當然力圖保持其原汁原味,但是文化的差異是一條難以輕易逾越的鴻溝,這就造成一些比較明顯的翻譯障礙。比如中國文化中對于狗最好的印象就是看家護院,其他一些狼心狗肺、狗急跳墻的詞語反應的都是負性色彩。當我們看到Lucky dog、Top dog時,如果還用我們的文化進行理解,顯然就是南轅北轍了。還有一些文化,東西方之間是沒有對接的,比如nightingal我們直譯過來是夜鶯的意思,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它代表的是偵探。

五、東西方文化差異下的習語翻譯法

為了克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翻譯尷尬,我們總結了一套盡量與之對應的方法。

1.直譯法literal translation。在一定的語法規則之下,語言之間的互相轉換是可以遵循直接翻譯的方法的,這種方法的特點就是進行客觀描述,不帶有任何主觀的意旨或色彩,很好的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但是這種方法必須是在對西方文化非常了解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否則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中。比如Dark horse(黑馬)、Golden age(黃金時代)、The cold war(冷戰)這些最早都是西方的習語,經過直接的翻譯,現在已經被我們很熟練的納入到自己的語言體系中。

2.套譯法(corresponding)。習語很大一部分是由格言、諺語、名言警句所組成的,它們用簡短的話語囊括了人類文化的精華,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比如: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這兩個例句就非常清楚的展示了英語和漢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于不同事物的解讀,但是其中的意義是可以互為套用的,比較生動地保留了原文的藝術效果。

3.意譯法(Free translation method)。當漢語和英語在意義翻譯上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時,其實是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聯系,那么就可以采用意譯法。White elephant在英語中是廢物的意思,如果采用直譯或套譯,就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方便面的品牌――白象。As timid as a rabbit.(膽小如鼠),我們沒有辦法翻譯成膽小如兔,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狡兔三窟、動若脫兔這些詞語實在無法讓人將兔子和膽小聯系到一起。

當然,關于東西方文化所帶來的習語差異很難說一套結構只對應一種譯法,其實翻譯的方法也不僅限于以上三種,隨著詞匯對應社會的豐富發展,很多新的翻譯方法也在涌現,比如縮譯法、擴譯法、借譯法、節譯法等等。實際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多種方法互相結合、互相輔助來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

總而言之,習語作為人類智慧的集中體現,其內涵的豐富與外延的廣闊是無法估量的,其在文化中的意義和作用是民族間的一種共識,對它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克服文化差異,從而獲得一個全面創新的知識體系。

篇4

文化沖突是指譯語傳遞的文化信息與原語文化信息相矛盾。從字面意義上來看,譯語對原語似乎做到了忠實和一致,但同一概念在兩種語言中所引起的聯想意義卻是相反的或相矛盾的。例如“狗”與“dog”一詞在東西方文化中就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歐美人愛狗如子,經常讓它與人平起平坐,狗在西方被看作心愛之物和人們忠實的朋友。因此英語里有“luckydog”(幸運兒)“,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dressedlikeadog’sdinner”(穿著極為講究)等。而對于中國人來說,狗有時雖被認為忠實可靠,但用狗的形象來喻人時,卻幾乎都含有貶義。如“走狗”,“狗腿子”、“狗膽包天”“、狼心狗肺”“、狍急跳墻”等等。另外,有些事物在一種語言文化里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聯想,而在另一種語言里卻平淡無奇,毫無文化意義。比如,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耕牛是勤勞的象征,人們常把那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人比喻成老黃牛。而在西方,古代主要靠馬耕田牛則很少干活。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馬是勤勞和吃苦耐勞的象征。漢語說“:力大如牛”,按照英語民族的喻體,英語則說“asstrongasahorse”}漢語講“象牛一樣勤勞”,英語則說“worklikeahorse”。

二、文化空缺與翻譯

由于各民族在、生活習俗以及社會歷史等方面的不同,就難免在文化上存在“真空”地帶,原語所載文化信息在譯語中沒有其“對等語”,從而造成翻譯中出現文化空缺的矛盾。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宗教文化中,我們有佛教的“閻王”,道教的“三清”,有開天辟地的“”和煉石補天的“女禍”。而這些概念在歐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歐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認為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對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的差異,在翻譯時應予以注意,否則就會失當。生活習俗不同,由此而產生的文化空缺同樣可以找到例證。例如“,餃子”一詞在英語中就沒有其真正的“對等語”。無論將其譯為ravioli或dumpling都會失去餃子這一食品的中國文化特征。因此,人們通常采用音譯或加注法來處理這種矛盾。由于各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發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沉淀形成的歷史文化也不相同。在兩種語言之問進行翻譯時,會經常遇到由于歷史文化差異而出現的翻譯難題。

三、文化部分重疊與翻譯

文化部分重疊所產生的翻譯矛盾是指在翻譯過程中,譯語和原語所指相同或相似,但由于各民族的思維和習慣有差異,從而導致譯語只傳遞了原語所載文化信息的一部分。這一矛盾的產生,主要是因譯者對有關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不熟悉,簡單地用原語在譯入語中的“對等語”來表達原語的意思所致。就拿“社會科學院”一詞的英譯來說,若將其譯為:theinstituteofsocialsciences,那只不過譯了這個詞在漢語語言文化中所載文化信息的一部分。因為在漢語里,“社會科學院”不僅包括社會科學,而且包括人文科學。所以在上面的英譯文后還需加上humanity,才比較準確地再現了原語語言文化信息。文化部分重疊甚至還會出現在外來詞和原詞之間。英語的tea源于漢語的“茶”。然而,hightea在英國已成為一頓簡單的晚餐,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下午茶”。同樣,漢語的“喝茶”則可能是一頓“早餐”,甚至是“午餐”。漢語的“沙發”源予英語的sofa,但是“沙發”的釋義已超過了sofa(三人沙發),還包括單人沙發和雙人沙發。要處理好文化部分重疊所產生的翻譯矛盾,重要的是透徹理解原語所載的文化信息,然后根據情況進行套譯、增譯、直譯加解釋或者是意譯。

篇5

跨文化教育現狀分析。首先,從跨文化教學內容和方式看,跨文化教育理念比較滯后。一方面,大多數高校在外語教學中開設了跨文化交際課程,但是由于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基本上由各個院校根據自身特點和任課老師自行決定,盡管外語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跨文化教育的過程,但是具體的“跨文化能力”包含什么,也就是說“跨文化能力”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什么等一些跨文化教育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另一方面,傳統教學中所運用的東西方文化價值比較法,文化背景知識等介紹僅把異質文化作為一個需要認知的對象,通常是一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教育;在交往中把被理解者(對話伙伴)作為完全客觀化的認知對象,忽視其作為一個擁有其自身源泉的另一活生生主體的認知過程,結果難以做到“對話”的交流而影響交際的愉悅感。其次,文化有其獨特性和穩定性的特點,所以不可相互取代,也不可能完全相互兼容。在交流中如何達到某種意義上的共識,在跨文化教育中應如何體現這部分的需求值得進一步研究。最后,我國外語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往往是“單車道”,即只考慮了中國學生對異文化的了解和接受,這一點成為研究和教學中的重點,但沒有注意到本文化的向外傳輸,對于中國文化的關注不夠,容易造成文化輸入與輸出的不平衡和不對等。

二、文化概念和歷史文化人類學相關理論

1.文化概念及其特點。在文化研究領域,諸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概念進行了研究。例如,Barnouw從文化的傳承角度定義“文化”概念為“內涵相對穩定的一種模式,通過代代相傳而習得”;Hofstede從文化的特質定義文化為“一組或一類人區別于另一組或另一類人的集體思維編程”;他們認為:因為價值觀在生命的早期階段即被確立,個體價值觀同所蘊含的文化內容一起對個人的行為習慣產生長久的影響,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能夠“產生非制度化約束力的社會傳承信息。因此,Kroeber認為文化是“價值模式,思想和其他意義的符號系統等因素,它們共同塑造人類行為。”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文化是一種非制度化的約束力,除了其相對的穩定性,獨特性外,它還有在傳承中習得的特點。文化有先天固有的傳承特點,但又不因其固有而一成不變,這些特性研究有助于進一步探討跨文化能力培養的主題。

2.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能力。許多學者都曾對跨文化交際能力這一術語做過定義,雖然沒有一個定義被普遍接受,但是學者們所總結的定義中概括了跨文化能力指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有效、恰當”地交往能力。在中學和大學的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法語言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外語溝通能力,特別是關于溝通技巧方面的傳授,目的是更有效地交流和交換信息。但日趨“多元”的國際化環境培育了對異質文化更深的同情和興趣,這種溝通內涵已經不僅僅是信息的溝通,還包括與他人世界觀和帶有濃厚文化色彩活動的交流。3.歷史文化人類學相關教育理論介紹。雖然教育理論受到不同教育背景的影響,但借鑒西方的研究成果不失為幫助我們進行探索的有效途徑。其中,在涉獵到的跨文化教育研究的諸多領域中,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德國當代教育人類學家武爾夫教授關于歷史文化人類學在跨文化理論方面的研究值得深思,特別是關于模仿理論和實踐知識理論的探討和應用,他認為人類的模仿能力充當了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間的橋梁作用。傳統的模仿與圖像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模仿過程,外界的圖像得以內化,從而生成了實踐性知識。借鑒武爾夫的模仿理論以及實踐性知識的理論,我們在跨文化教育中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下邊介紹我們借鑒相關理論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探索和實踐。

三、歷史文化人類學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實踐

1.模仿理論及其在跨文化教學中的意義。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模仿能力與身體成長過程緊密相連。武爾夫對模仿過程在教育和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模仿過程可以使個人對視覺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并將其內化到自身的內部映像和想象之中。不僅如此,他認為模仿是個體走出自我,與世界結為一體,從而將外部世界轉為內部世界,并且在使個體與外界相關聯的過程中,形成人類理解的必要前提。模仿對于個體和跨文化教育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跨文化能力培養在教學內容和方式方面產生問題,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沒有重視如何調動知識的轉化。外語學習者碰到的交流困難,除了由于不熟悉異國的思維方式以及社會背景外,重要的是缺乏對異質文化的切身感受,缺乏習得的模仿體驗過程。毫無疑問,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具有了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如果模仿過程缺失,又沒有更好的體驗過程可以取代,所學的便會停留在知識層面而不能完成內化。歷史文化人類學的模仿理論闡述了通過模仿過程可以幫助完成外部世界和內部知識的銜接和轉化。在模仿的過程中,內心的感悟會被調動出來,從而經歷和不同文化及不同背景“角色”之間“對話”,不僅如此,在遵從知識的認知過程中,在模仿中完成創造模仿,使教育更趨向于人的完善的目標進行。因此,武爾夫提到的模仿不同于簡單的表現、復制、模擬和再現,不是一對一的仿制,而是一種基于模仿者或者學習者自身特點,對于被模仿者或者模仿事物的再創造,是一種創造性的模仿。在跨文化能力培養過程中,如何應用模仿的理論選擇教學內容和方式,促進外部圖像和內部映像產生聯系,最后生成新知識是在跨文化能力培養中要面對的問題。我們不難發現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時,會經常通過模仿活動去感知客觀世界,建立自己與客觀世界的關系。例如:幼兒園小朋友在模仿鴨子爸爸和媽媽帶著小鴨子游泳的活動過程中,領會家庭成員的關系和角色定位,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過程和語言特色,從而創造性地發揮角色內涵。同樣,學習者通過感受和體會,創造性的模仿,從而達到完善自我的程度。在借助于模仿的理念進行跨文化教育時,可以通過一些場景、片段的模仿,角色扮演,儀式舉行等手段來增加對異質文化的深入了解。比如一些文化價值觀可以從異文化中找到線索,也可從本民族文化中找到依據,但又不盡相同。重新用審慎的態度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本民族文化和異文化,會感悟到許多,對于完善自我認識十分有益。所以,模仿過程是人類在認識與實踐過程中獲取經驗和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跨文化學習中需要模仿,模仿是連接內部與外部世界的橋梁,是身心成長的基礎,其本質是人類整體或者個體的自我超越,也是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前提。

2.借鑒實踐性知識理論進行教學。武爾夫發現通過模仿過程,外界的圖像得以內化,外部世界轉化為內部世界,從而生成了實踐性知識。那么,外部世界的經驗是如何通過模仿來習得,并生成實踐性知識的呢?我們知道個體將強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進行轉換,并且將其整合,使它可以和他的內部世界同時存在,反之亦然。在跨文化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知識的整合與轉化過程,這使得對“內部世界的自我”缺乏溝通和展示機會,失去了生成實踐性知識的可能。把非常感性的文化交流,變成了支離破碎的“知識”傳授,更談不上對文化深層次的理解和溝通。可是,為什么學生通過模仿學習,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學活動將模仿學習降低為仿學習,試圖采取復制的方式將文化信息傳遞給學生,這自然而然就降低、甚至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實踐性知識也難以形成。知識如果不能轉化為實踐性知識,也就失去了創造的過程和作用。好像一只鳥,失去了翅膀,便不會有空中飛行的身影。另一方面,仿學習的過程違背了知識認知、轉化和再生的過程,跨文化認知過程中的外部世界的經驗沒有通過內部知識完成內化,實踐性知識便無法形成,因此跨文化意識難以建立并付諸行動。所以生成實踐性知識的前提是外部世界以映像形式通過模仿的途徑內化到人的內心世界之中。這點在跨文化教學中不可忽視,也是形成實踐性知識的基礎。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喚醒其內心深處的文化自覺意識,形成文化覺醒。當“內部世界自我”缺乏與外部溝通和展示時,知識就停留在圖像的階段,有“感”無“悟”,失去了內化,也就不能最終形成實踐性知識。正如文化有其傳承特點,武爾夫指出模仿過程在文化和社會的維系和傳承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傳承中被“習得”的特點需要一個由外向內,再由內向外的轉化過程,在教學活動中,利用原來的知識與經驗,運用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等思維活動還不足以將知識充分轉化為實踐性知識,因為缺少將異質文化輸入知識與本土文化知識的過程,沒有經過與自身經驗進行活動的融合過程。長期缺乏生成實踐性知識的過程,就會對文化的差異不敏感,也會直接影響跨文化能力培養,使得跨文化接觸的機會和交往的深度受到限制,影響到跨文化交際的愉悅感和信心的建立。例如,為了提高文化自覺意識,在涉及到“守時”概念時,請同學扮演東西方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處理遲到,早到或者因故缺席情況。在“角色”扮演中,學生不僅對東西方“時間”概念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時對東西方對“時間”概念的精確度把握方面有了新的認識,舉一反三,對于處理不同文化背景的活動有了新的感知。

3.進行“雙向”跨文化能力培養。針對我國目前跨文化教學中的“單車道”教學現象,以模仿理論和實踐知識理論為依據,提出“雙向”跨文化能力培養模式。這里的“雙向”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對受教育者而言,只注意了向其傳授知識,忽略實現調動其原有知識進行由內向外,有外向內的“雙向”轉化。另一方面,只注意西方文化的傳入,忽略本文化的傳輸。表現為把認識和了解西方文化作為研究和教學中的重點,卻忽視本文化的傳輸的教學方法,容易造成文化輸“入”與輸“出”的不對等,有悖于實踐性知識的形成規律。造成這種現象與我國打開國門接受外來文化的傳承習慣有關,但是隨著國際化合作的深入與發展,不僅須知彼,還需要知己,需要建立文化方面的自信。“雙向”跨文化能力培養模式是建立在模仿理論和實踐性知識理論基礎之上提出的,內化需要與原有的感悟進行對接,需要已有的經驗作為基礎。創造不可能無中生有,在模仿他人的過程中才可能創生新的思想和事物。跨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充分調動本文化的素材,便會難以生成知識內化,產生實踐性知識。“雙向”跨文化能力培養模式的建立,需要有兩個先決條件。其一,“雙向”跨文化能力培養模式需要建立在“對話”基礎上。通常人們更習慣于把外來文化變形或者妥協為我們可以理解的一種“集體思維編程”模式,否則很難被輸入我們的大腦而被理解。而在現實中更渴望對話而不是比較,更希望知道他人是誰,而不是我能接受或理解的他人是誰。其二,要尋找到溝通的“媒介”。在個體將強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進行轉換的過程中,需要“尋找形式相似的等價物,是一個向深處挖掘的過程”。潘尼卡提出“挖到出現一種同質的泥土或者相似的問題……,就是相信不同的文化傳統之間具有一種深層的一致性。這種一致性使得文化得以多元化的并存。”武爾夫描述道:“在與其它文化相互接觸中,人們可以對不同文化產生更好的理解;它已不再像一個孤立的島嶼上的居民與另一孤立島嶼上的居民之間的接觸,不同文化似乎已融入我們文化世界中……”如何建設性的構建“媒介”呢?經過實踐,我們試圖在知識結構方面進行了構建。首先,借鑒西方跨文化研究理論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本文化和異文化之間差異的原因,了解東西方社會構成的特點,從而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通過學習Hofstede關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價值差異的四個維度理論,分析東西方社會價值觀以及在不同國家價值觀的表現特點和強弱程度;通過學習西方社會結構理論,分析社會構成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其次,通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了解社會結構的差異和各自優勢。例如,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諸子百家中影響深遠的儒家、道家等思想,反向思考文章化和異文化差異的現象和產生原因,準確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表現形式,探討產生分歧的緣由。最后,從語言學習和人文實踐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不同文化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增強大學生對文化多元主義思想的了解。可以通過暑期實踐、和在校留學生的交流,大學生服務中心等活動,了解在中國學習的外籍學生和工作人員所發生的親身經歷,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以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在跨文化工作氛圍中采取妥當行為,促進其跨文化能力的培養。

篇6

【論文摘要】目前英語是國際旅游的通用語言,在旅游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交流與溝通作用。然而,在英漢兩種語言互譯過程中存在著誤譯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文化間的差異引起的,并且與語言的文化功能密切相關。

1 旅游英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體現

文化差異存在于人類文明的任何階段,每個民族國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個民族國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間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它是翻譯中的障礙和難題。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除了通曉兩種語言文字外,還必須了解兩種文化,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歷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遺產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體現為歷史典故。歷史典故是民族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它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個性,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最能體現不同歷史文化內涵,由于文化的差異。

2 旅游英語的詞匯特征與文體特征

2.1旅游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旅游英語詞匯、句法有自己獨特的特征和表達規律。在世界國際化的大環境下,旅游英語的對象是國外旅游者,旅游英語不但具有英語語言的基本功能,而且以語言載體的形式傳遞與旅游活動有關的信息,實現旅游信息交流的功能,體現語言功能,既:表義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旅游英語語言特征主要表現在詞匯、語法和修辭上。

2.2英漢兩種文化的差異漢語中有些旅游詞匯在英語中找不到對等詞匯,詞語出現缺失現象,由此應運而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英語詞匯。中國的人文景觀的名稱前常用漢語拼音方法給出英語對等詞。如:星海公園Xinghai Park,岳陽樓Yueyang Tower等。中國獨有的文化遺產、古跡、歷史傳說、典故、民族風情、宗教信仰和思維模式等因其文化內涵需要解釋性詞語加以說明,有時不可避免地需要音譯,音譯是外國人和中國人對中國的文化遺產、古跡、歷史傳說、典故、民族風情、宗教信仰和思維模式等的認同,在音譯后加注一些解釋說明,對音譯主體的具體特殊涵義、地名、人名以及歷史文化的淵源加入解釋性詞語,使游客更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如:“醉翁亭”中的“醉翁”是指北宋文學家“歐陽修”。

3 旅游英語翻譯的差錯

3.1本族語干擾這類差錯主要是由于本族語與目的語在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上的差異而使目的語在這兩個層面上本族語化所致,多見于非目的語專業的學生或初學者。如:請讓我作個自我介紹。(Now allow me say something about myself.)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這里的“to”為介詞,后須接動名詞短語;“say”前須加不定式符號“to”才符合英語的語法規則。

3.2認知水平指學生對目的語在語言的直義(denotation)、含義(implication)、運用規則等方面理解及掌握的質量優劣及程度的高低,這往往受到語言學習者智力水平、精神狀態、身體及記憶力的好壞、學習興趣與動機以及學習的勤奮程度等諸方面的影響和制約。我將盡力使你們玩得愉快。(I′ll try my best to make you have a pleasant day.)此處“day”是一個具體的時間概念,應改為“stay”,這才符合言語者的真實意圖。但若游客在某勝地所呆時間的確為一天,這則是一個正確的表達,這便叫“歪打正著”,言語者可能并未意識到這一點。

3.3思維差異這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所致,不用說目的語的初學者,甚至外語習得水平較高的非本族語人士也會犯此類錯誤。

三天的時間很短暫,這次旅行即將結束。Three days are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 thetrip.(誤);Three days is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the trip.(正)。

3.4過度概括意為學習者過度地擴充了目的語某一規則的使用范圍。這類錯誤最典型地表現在句子成分的殘缺上。如:桂林地處華南亞熱帶,享有風光甲天下的美譽。(Guilin in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with the reputation of having the country’s most beautiful scenery.)這一例最大的規則錯誤是無述謂。其中,句子結構雜揉、冗長、啰嗦等毛病。這些錯誤可能均受母族的語法體系的干擾,但主要是將介詞、分詞的語法功能擴充成述謂所致。

4 旅游英語翻譯策略

為了加強旅游英語翻譯過程中外國旅游者對我國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觀、準確地進行語言和文字的交流與溝通,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進行文字的轉換與文化的播遷。

4.1直譯、加注和釋義采取直譯加注其背景知識和解釋原文含義,避免損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聯想意義,如:葉公好龍Lord Ye’s love of dragons ( Lord Ye was d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affec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篇7

[論文摘要]英語電影有著地道的口語表達,真實的語言環境、豐富的文化內涵,欣賞英語電影不僅可以學習語言知識,同時可以獲取文化知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是學習文化的過程,只要正確的運用教學方法,堅持語言與文化并重的原則,優秀的英語電影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實現語言和文化雙收益。

電影作為一門視聽藝術,它能真實地反映社會的各種文化,通過塑造藝術形象,表達一定的思想情感,體現時代和民族精神。電影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體現了大眾文化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優秀的英文影片是包羅萬象的文化載體,它從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語民族的文化。英語電影有著地道的口語表達、真實的語言環境、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英美國家特定時代社會生活和文化最直觀、最集中、最生動的反映。影視欣賞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法,是進行文化和語言教學的重要媒介。看電影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對高校大學生來說英文電影可以使他們更加直觀地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可以培養語感、提高聽說能力,擴充學生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掌握英語語言風格,豐富語言文化知識和技能。

一、電影用于英語教學的優越性

1、營造完整的語言情境,培養學生語感,提高聽說能力

喬姆斯基認為:語言是某種天賦,人類天生就有一種語言習得機制,即使不經過學習也可以在某種語言環境中刺激中習得。英文電影不同于課堂上的場景模擬,它創造了真實的語言環境,提供了練習聽說的絕好機會英文電影中有語言交際的自然環境,加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勢和體態,最大限度地體現語言的感染力,使語言形象化,生動化。學生必然容易接受那些恰到好處的語言表達,這種語言涵蓋了語言學習中語音、語調、節奏、用詞、思維和感情等幾大要素。這種和學習、生活、感情和思維結合在一起的英語語言更具有生命力。學生在觀看電影時會不知不覺中、自然地習得純正的語音、語調和豐富地道的語言,而輕松地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九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

2、寓教于樂,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會自然記住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遺忘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認為: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對語言輸入起著過濾的作用。若學習者學習動力大,自信心強,焦慮小,對語言輸入的過濾作用就小,獲得的輸入就多:反之,過濾作用就大,獲得的輸入就少。因此,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調動,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接受英語的能力就會越強。由于電影題材廣泛,情節生動,畫面逼真,富有極大的感染力,觀看電影時學生們興趣盎然如《魂斷藍橋》、《泰坦尼克號》和《阿甘正傳》等或以波瀾壯闊的場景,或以優美迷人的畫面,或以至純至深的情感,或以演員高超的演藝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感受情節的同時,耳濡目染,對大量的語言信息輸入自然、輕松地領悟。每觀看一部影片,適當地注意收集、積累生活化的經典語句將這樣的語言用在口語交際中讓入耳熟通俗易懂口語質量自然提高了。

3、培養語言文化差異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美國學者Hanvy把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識別表面的明顯的文化特征;第二階段是識別細微而有意義的,與自己的文化迥異的文化特征: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接近,但人們的反應有所不同;第四階段是能夠做到從對方立場出發感受其文化。無論對于培養學生哪一階段的文化敏感性,電影教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文電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西方人的生活點滴以及思維方式等許多實用的英語知識,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才會以西方的思維方式,才能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來感受其文化,才能更好的了解、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為以后與外國人充分溝通、無障礙交流打下良好基礎。東西方文化差異會很大程度地體現在電影語言中。如《碰撞》、《盧旺達飯店》、《通天塔》和《刮痧》等一系列以文化沖突為主題的影片。置身于真實的英語環境中,學生通過英語電影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關系的變遷可以更好的了解與中式思維不太相同的外國的文化,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的差異,從而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4、擴大知識面,了解風土人情,提高文化素養

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由于中外各國在風俗、習慣、人情、環境、傳統、民眾性格等方面存在著客觀差異,這種差異也相應地在各國語言上體現出來。有些差異隨著中外交流的深入和相互影響而已被中國公眾所理解和接受,英文電影中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及人物的關系都與中式思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僅用語言來分析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了解西方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及社會問題,在了解的基礎上逐步分析并加以總結,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差異,通過對西方歷史文化的了解,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比如《探索》系列電影紀錄片。制作精美,原汁原味的英語,加上精良的音像效果,非常引人入勝,學生們不僅能學習英語,還能學到很多歷史地理知識,了解風土人情,提高文化素養。

二、利用英語電影進行教學的方法

1 剛合理的選擇英文電影

英遇電影的選擇將決定學習效果的好壞。選擇電影要以教學目標,學生語言水平為準繩,看語言文化信息含量,看語言含量是否大,情節內容是否健康,是否貼近生活,看語音語調是否清晰地道。對于初級水平的學生,選擇電影的時候主要以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為原則,如《公主日記》、《音樂之聲》、《怪物史瑞克》和《獅子王》等;中級水平的學生除學習語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因此選擇一些如《阿甘正傳》、《勇敢的心》等歷史題材的影片來學習:對自己的水平比較有信心的學生可以選擇《納米亞傳奇》等影片,學習一些比較地道的口語表達。選擇影片是還應遵守精泛結合原則。

2、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組織課堂教學

建構主義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認為教師的作用應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在英文電影欣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遵循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情感及個性需求,以學生為主體組織課堂活動。

3、加強觀片之前的文化歷史背景知識的導入

教師應簡要介紹影片的歷史文化背景、主要內容和人物關系,激活學生腦中的圖式知識,幫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識。也可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鼓勵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個角色。并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僅使學生進入觀看電影的最佳狀態,注意力更為集中,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怎樣在實際語境中恰當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減少交流中的“語用失誤”。

4、觀片之后的語言知識的強化及運用

行為主義理論把語言習慣看成是習慣形成的過程,而習慣形成需要不斷強化進行刺激——反應。語言學習過程是輸入——吸收——輸出的過程。根據輸入輸出之間平衡的觀點,從輸入、儲存到產出之前的階段被稱作“孵化期”。教師應幫助學生有意識地去縮短孵化期。教師不妨為學生設計一些活動,如復述影片故事情節、角色扮演、問題討論、寫自己的感想,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背誦經典對白,給電影角色配音等。讓學生將片中學到的表達方式運用到要討論與寫作中,從而提高口語和寫作水平。防止學生剛從電影中學到的大量習語、表達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遺忘,不能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篇8

目前,在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世界各國的商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商家紛紛調整自己的經營戰略和市場方向,爭取能在這個商業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知道,商家在參與市場競爭時都會普遍碰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能將自己的產品更好地推向市場,推向世界。商品如果想順利地出口并在國外占有一定的位置,這就不僅要求產品本身要質量優良,而且產品的介紹、商標翻譯要迎合國外消費者的心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好的產品及商標翻譯對消費者的心理影響是積極的,它能給消費者留下好的印象,激起他們內心的消費欲望。而不成功的商標翻譯對消費者會帶來負面影響,這不僅會給公司帶來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到企業本身的形象。而商務英語是在國際商務背景下進行跨文化交際的一種共通語言,國際商務的豐富內容和繁雜活動決定了商務英語翻譯的復雜性、特殊性和多樣性,它不僅涉及東西方文字和文化的轉換,更涉及國際商務理論知識、國際商貿各個領域的專業語言特點以及各種國際商務文體的行文和專門表達法。因此,商務英語翻譯中要特別注意文化信息的傳遞,要重視其文化差異并在翻譯過程中做出適當的調整,我們要兼顧國外的歷史背景、文化風俗、忌諱、文字在表達上的特點,以及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同時注意應用適當的翻譯技巧,使語意傳達完整貼切,將語言與文化相結合,正確運用好語言,使中西方文化在商務英語翻譯中得以充分的體現。

2 商標的翻譯

眾所周知,商標在產品銷售中起到重要的廣告作用。馳名商標在消費者心中就是可靠的質量和優質的產品,就是合理的價格和良好的服務。語言是“文化的鏡子”,漢語的許多商標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時,這些文化內涵要通過翻譯完整地反映于譯文中非常困難,因為漢語讀者的文化背景與英語讀者的文化背景差異很大,而這就要求譯者必須熟悉兩種不同語言的語用原則,具備跨語言、跨文化交際的知識,能夠設法溝通語用意義差異,譯出的商標才有意義。比如,我國著名的“白象”牌電池,翻譯成英語為“White Elephant,”在字面上,語義信息對等雖然不錯,但從文化信息對等來看卻是不準確的翻譯,因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國家中意思是“沒有用反而累贅的東西”。這個含義來自于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國王討厭手下的一個大臣,為了懲罰他,國王送給該大臣一頭白色的大象。這個大臣發覺這頭白色的大象很棘手,它的胃口極大又無法安置,但因為是國王送給他的,他既不敢轉送給他人,更不敢宰殺,只好小心地侍候著它。不久就把大臣給吃窮了。由此可知,英語國家的人恐怕不會買牌子為“White Elephant”的電池,因為消費者不愿買“沒有用反而累贅的東西”。那么。“白象”牌電池應該怎樣翻譯呢· 我們可以考慮用一種西方人心中象征著強大、有力量的動物lion(獅子)來代替,將“白象”譯成Brown Lion。如果買來的電池真是威力無比,消費者何樂而不為呢·

再如,我國上海生產的大白兔奶糖多年來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它具有上乘的質量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這與白兔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不無關聯。但假如把它譯成“White Rabbit”并把奶糖銷往澳大利亞,或許銷量會不盡如人意。因為在澳大利亞大量野兔四處掘洞,破壞草原并與牛羊爭食,影響其畜牧業的發展,那里的人們不會喜歡兔子這種動物,所以也不會喜歡以此為商標的商品。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尤其是一些動植物的名稱詞,如金雞、白象、孔雀、等,以及數字和顏色詞。在英譯與這些詞相關的商標時,務必小心謹慎,以避免翻譯過程中因詞義褒貶的變化造成譯成的英語商標不受歡迎,從而影響商品的銷售。

3 廣告宣傳用語的翻譯

廣告的主要功能是打動廣大群眾,誘發其購買欲,它在商品銷售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廣告翻譯亦然,它強調的是譯文的效果,強調譯文能否在譯語語言文化環境中達到促銷的功能。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譯文是否被廣大群眾理解、認可、接受。文化差異是漢語廣告英譯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廣告離不開語言,而廣告用語是商務英語翻譯中一個較難的領域,國際商務英語中,廣告詞往往帶有跨文化、跨語言的色彩,任何廣告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文化差異造成的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成長環境、生活態度,思維方式等都會影響人們對廣告的理解及廣告的效果。比如,宣傳中國海南島的廣告語 “歡迎你到天涯海角來” 在對外宣傳英語時曾經按照字面意思翻譯為“Welcom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而 “The End of the World” 有“世界末日”的意思,試想一下,當外國游客看到這樣的廣告時,有誰還敢來游覽“天涯海角”呢· 那么,商務工作者將它譯為“Welcome to the remotest Corners of the Globe”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再如:有一則廣告“Take the TOSHIBA,Take the world”這里的Take一詞的翻譯是關鍵,不能按照字面將其譯為“拿來”或“帶來”,準確的翻譯應該是:“擁有東芝,擁有世界。”有些廣告語在東道主國很出色,但是被翻譯成外語之后便顯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所以對于這種翻譯,多采用四字成語、生活諺語等來展示它的說服力與感染力,而且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的是翻譯時的靈感和經驗。例如:

1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濃,意猶未盡。(麥斯威爾咖啡)

2Obey your thirst服從你的渴望。(雪碧)

3The new digital era數碼新時代。(索尼影碟機)

4We leadOthers copy我們領先他人效仿(理光復印機)

5Impossible made possible使不可能變為可能。(佳能打印機)

6Take time to indulge盡情享受吧!(雀巢冰激凌)

7Poetry in motion,dancing close to me動態的詩,向我舞近。(豐田汽車)

8Just do it只管去做。(耐克運動鞋)

9Make yourself heard理解就是溝通。(愛立信)

10Start ahead成功之路,從頭開始。(飄柔)

看這些經典的廣告語翻譯,翻譯之后語言的力量更強,更富有創新性和感染力,而且還能激發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欲望。

4 商品名稱的翻譯

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中人們的思維方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上,也體現在人們對事物的命名上。漢語中的“綠茶”翻譯成英語是“green tea”,而“紅茶”翻譯成英語就由紅變黑,成了“black tea”。這是因為漢語是就茶葉沖泡后茶水所呈現的顏色而言,于是茶葉就有了紅、綠之分,而英語中是直接按茶葉本身的顏色來命名的,有了綠、黑之分便也不足為奇了。“紅糖”在英語中被稱為“brown sugar”也是相同的原因。

中國許多出口特產,基本都有了固定的英語譯名,這些譯名已形成一定的模式,若譯者隨便“硬譯”,必然會造成物名分家。如:清涼油:essential balm而不是:cooling oil or qin Jiang oil,風油精:medicated oil而不是:fengyou jing;另外還有“餛飩”、“餃子”、“湯圓”等都被稱“dumplings”;“cabbage”一詞則用來統稱我們的“白菜” 和“卷心菜”。我們把用來衡量跑步速度快慢的表叫成“秒表”,也可稱其為“跑表”,因為在人們開始跑步的那一刻它就得開始工作了。但在英語中,強調的是它的工作成果是在人們停止跑步的那一刻產生的,就順理成章地稱它為“stop watch”。一個“跑”,一個“停”,兩個截然相反的概念把東西方人們對同一事物不同的思維切入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在翻譯相關的商品名稱時,要千萬細心,以免出錯給商品的出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再如,我國著名老店品名的翻譯:全聚德—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吳裕泰—Wuyutai Tea Shop-Since 1887;同仁堂—Tongrentang Chinese Medicine-Since1669;瑞蚨祥—Ruifuxiang Silk-Since 1862;榮寶齋—Rongbaozhai Art Gallery-Since 1672;王致和— Wangzhihe Gourmet Food-Since 1669。這種譯法既保持了老字號原有品牌,又介紹了產品,讓外國人一目了然,使用公元紀年突出了老字號悠久的歷史文化。

5 提高商務英語翻譯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意識

51 根據語境,確定詞義

詞語的意義與其使用的語境密切相連,并與其存在的文化息息相關。語境不同,詞匯的意義也有差別。如“joint venture”在一般經貿合同中指“合資企業”,而具體到招投標合同中,指多個投標人為了滿足招標人提出的條件暫時結成的聯營體常譯為“聯營體牽頭公司的名稱”。“Turnkey Contract”通常指“整套承包(合同)”,而具體到招投標合同中,指的是“總包(交鑰匙)工程招標文件。”此外,現代英語中一詞多譯現象相當普遍。因此,漢譯時如果不懂專業,隨意去選擇詞義或照搬字面意思,其結果不但使譯文失去原文的規范性,也會使譯文令人費解,使讀者不得其意。例如:

(1)We shall give you a special discount on an order exceeding10000 pieces

如果訂貨超過一萬件,我方將給予你公司一個特別回扣。

(2)The exporter may take the accepted bill to a discount bank before the maturity if he is in urgent need of the amount of money

出口商如果急需用這筆錢,他可以把這個承兌了的匯票拿去貼現銀行貼現。

(3)Exchange dealers only work with these differences,iewith premium and discount,expressed in decimal points,between the spot and forward prices

外匯經紀人只賺取這些差額,即利用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之間的差價,以小數點表示的貼水和升水。

以上三例中都有discount一詞,但分別用于不同的專業,即表達三個不同的意思。外貿業務中表示“折扣”,銀行業務中表示“貼現”,而外匯業務中表示“貼水”。可見,這里的discount一詞的翻譯極為關鍵,翻譯時一定要格外謹慎。

52 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差異的存在是客觀的,從事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的人員必須在外國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找到一個切合點。如果這個切合點是兩種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往往由于文化差異,有時很難找到切合點。這時,譯者就必須就自己的能力讓這兩種文化盡可能接近。

比如“亞洲四小龍”這一詞語,早已為大家所熟悉。眾所周知,這個詞語是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對當時亞洲地區的中國香港特區、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和新加坡這4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奇跡所作的評論。但英文的原詞卻是“the four Asian tigers”,而不是“the four Asian dragons”。這就是鮮明的文化對照。盡管誰也沒有見過“龍”的廬山真面目,但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中,龍早已被刻畫、渲染得淋漓盡致。龍,象征著天上的神靈,威武雄壯,生氣勃勃。而虎是地上的動物。在中國以及亞洲華裔中,人們習慣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歷代皇帝穿的是龍袍;北京紫禁城的臺階上雕刻著龍;中國以前的房屋屋檐上都刻有龍頭;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出龍在人們心目中的“尊貴地位”。然而,由于思想文化意識不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龍)是指兇惡的鬼怪。含有貶義。而tiger(虎)被認為是“勇猛,富有進取精神”的象征,在這里,虎與龍,這兩詞本身并不重要,關鍵是要表達一種贊嘆。因此當有人把“tiger”翻譯成中文的“龍”時,就更能確切的表達原意,并被人們接受。這也是“亞洲四小龍”之所以翻譯成Four Asian Tigers的緣故。現在許多西方人就用MaoTai 一詞指代中國的酒,而不譯作 wine 或alcohol。實際上英語表達的wine與中國產的白酒有所不同,它指不含酒精的酒,即漢語中的“黃酒”,英語中white wine 指白葡萄酒,red wine指紅葡萄酒。在英語里白酒指含酒精的酒,叫liquor或alcohol。

從上面這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翻譯與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譯者不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就不能做到準確地翻譯出句子本身所要表達的意思。一味地按字面意思去翻譯不僅是錯誤的,同時也完全傳遞不了筆者要表達的意思。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就談不上確切地理解和翻譯。

篇9

2001年,在第十屆運動心理學大會上首次提出了“東西交融—運動心理學的本土化與跨文化解析”[2]。足可見,運動心理學的跨文化研究已經引起世界的重視,并在全球引起強烈的反響與共鳴。全球化進程的跨步前進,不同文明間交流的加深,這種迅速而巨大的浪潮無時無刻不在侵襲我們的生活,突破疆界實行跨文化元素的流動,并頻繁的穿梭于異文化間。

1.1異文化存在的淵源

文化間的差異性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不同的自然環境產生不同的物質生產方式,而建立在物質生產方式基礎之上的社會形態也不盡相同。植根于五千多年的“和”文化,異于西方“個人”主義的文化。在傳統文化中,我們所建立的信仰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截然不同與西方對“自由”“平等”“博愛”的信仰。我們在這種傳統文化中所建立的關系,正如[3](2005)先生所言,我們所建立的人際關系所形成的社會格局都是以“己”為中心,通過與“己”有關的家人、朋友、陌生人等呈現出一種差序格局的由遠及近的社會關系;也正如梁漱溟[4](1990)所言,中國人似不為己而存在,而在遙遠的西方恰恰相反。

1.2東西方心理學存異的根源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老國度,其形成的心理特質是幾千年歷史的結晶。因此,其心理和行為無不帶有民族的烙印;如對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我們在移植西方心理學的內容時,很少有“排異”反應,因為這部分研究大多是在解決人類的共性問題。但在研究社會領域的問題時,如運動動機,人際交往,主觀幸福感及自尊方面等高級的心理學內容時,卻出現了很強的“排異”反應。可見,中國在研究社會心理學領域的課題,可謂“土壤肥沃”,為世界心理學的發展提供“生存的土壤”和“生存的空間”;而在自然科學領域(如實驗心理學)卻“土壤貧瘠”。正因為東西方研究各有不同,才存在互取其精華之要義。西方國家一向有重視實證主義,科學主義的傳統。從研究的內容上看,西方國家傾向于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如認知領域———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的研究,習慣用推理實驗的方法來認識體育現象;而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東方陣營則傾向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如中國人獨特的人情觀、面子觀等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西方人一貫重視實驗探究來說明某一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實驗心理學在西方一直占據主流地位的根源所在,而在中國則推崇身心感受,感悟的方法來探討心理學的相關問題。Berger[5]探析了大學生在運動心理方面的文化差異,在調查的中美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原因、運動愉、鍛煉的自我效能感三個方面,鍛煉原因及產生的愉沒有差異,而在自我效能感方面,美國遠遠超過中國。究其原因兩者主要是歷史文化底蘊的不同,以及建立在物質形態上所形成的社會價值觀也大相徑庭。

2心理學的礦藏———異文化

文化資源是含金量極高的綠色礦藏,對其可以進行多次、多角度地開發直至深度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既要突出其差異性,獨特性,也要覆蓋到文化傳統繼承與文化認同的關聯性,均衡性及可持續性。

2.1尊重差異———增強本土文化維持并適度發展

這種差異,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源泉,但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保持差異才是值得我們審視的問題。從奧運會的大放溢彩到NBA的職業化路徑,這種悄無聲息的文化滲透,已堂而皇之地擠進我們的生活,并在中國市場迅速占得一席之地。在選擇休閑活動內容方面,尼日利亞的Ikulayo[6]指出,當地的人都熱衷于哈曼式崖爬藤、傳統式摔跤、傳統舞蹈等作為閑暇時間的活動內容,他們視自己獨特的文化信仰為運動的靈魂,視自己文化背景下的傳統運動方式為重要的財富。因此,保持并維持文化差異的根本出路在于本土文化的強大,這種強大不是表面的強大,而是內在文化修養的提升、繼承、創新與傳播。正如汪風炎[7]在中國文化心理學書中談及的文化對人的影響至少有三個層次:第一層為人們可觀察的外在物品(observableartifacts)的影響上,如漢字、孔子像、儒家經典;第二層次為對人們行為方式上的影響,不同文化下人們的行為方式有差異;第三層次表現在文化對人們的價值觀(values)與潛在假設(underlyingassumptions)的影響上,其中第三層次是最高級的,也是影響最深刻的。用我們的理念去影響世界,并經歷外來文化的考驗,洗禮與成長,才會讓自己的本土文化加入世界行列。而在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對文化的“重新書寫”,卻引發了一種“闡釋的焦慮”,必須在困境中突出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弘揚并壯大傳統文化的根基。

2.2發展本土文化,研究中國特色的運動心理學

關于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博弈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絕大多數學者都在疾呼我們要回歸傳統體育,保護傳統武術文化、保護傳統心理學,舍棄純粹的“拿來主義”,可是真正從實踐的角度談及“怎么做時?”卻鮮有學者給出明確具體的回答。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不是停滯不前,一味的追求浮華的外殼,而是需要從本質去挖掘其內涵,先在自己國度發展壯大,從每一個人的內心底處去深思、發展、并加以創新,才會讓傳統文化(武術,太極拳,易筋經等)走的更遠。運動心理學的發展同樣需要異文化的平臺,美國著名跨文化心理學家推蒂斯[8](H.C.Triandis)所說:“在得到中國的資料之前,心理學不可能成為一門普遍有效的科學,因為中國人口占了人類的很大比例,對于跨文化心理而言,中國能從新的背景上重新審查心理學的成果……”可見,他們早已認識到中國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中德運動員歸因方式的分析比較得出,Si[9]總結出中國運動員更多的將成敗歸于內部,可控且不穩定方面,因此我們在追蹤運動員的心理發展變化時,應將中國運動員心理控制點集中于外控性方面,而非一味的將國外的歸因模式直接拿來套用;2013年世界運動心理學大會上,中德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中德兩國在散步、慢跑和自行車上都有相同的愛好,但是中國人偏愛于氣功、太極、跳繩和踢毽子等傳統的運動[10],這無疑成為中國體育運動消費市場源源不斷的礦藏。世界心理學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中國文化元素的參與,東方的文化魅力已在世界占得一席之地,反之,只有將自己的文化心理學融入世界的視野,才會豐富心理學的內容。

3運動心理學的發展要“求大同存小異”

“異”是事物發展的前提條件,“同”才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一方面要重視異文化的深刻內涵,但也不可否認的是追求具有普適世界的大心理學觀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臺灣著名心理學家(1993)楊國樞[11]指出大多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建立普適世界的人類心理學或稱為“大心理學觀”“世界心理學”。他山之石,可否功玉?運動心理學既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運動員的心理與行為的差異之所在,也要研究心理與行為的共同之處。

3.1建立文化認同

在躋身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中,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思想意識、行為表現方面有很多的相通之處。若我們在研究運動心理學時,只強調文化差異而不去發現其文化共性,建立其文化認同,反而會對國家間的交流產生阻礙。無論是奧運會蓬勃發展的盛況,還是休閑體育發展的全球化浪潮,再或是體育職業化,產業化的成功營銷。正是在全球化這塊肥沃的土地里,在異文化的大染缸里給運動心理學在更高層次上的綜合與概括提供了可能性與契機。世界豐富多彩,和而不同,不同文化的撞擊,正是新型觀念創作的源泉,從價值觀的角度來分析,我們的本土體育文化(如武術,導引)處處滲透著天人合一,身心協調發展的思想理念。而西方則注重競技性、功利性。在這兩種典型文化背景下,卻也有其相似之處,如姚明是在“和”文化的大熔爐里練就的籃球天才,卻在走向異國他鄉時遭遇異文化的挑戰,他所做的不是抵觸而是不斷地去挑戰去挖掘異域文化重“競技”重“功利”的文化內涵,這種碰撞與融合也正是催生出新型人才、新型發展模式的動力,也是一件互利共贏的喜事。

3.2繼承與創新

我國的國粹———武術以恪守“終不異初”“傳兒不傳女”等原則,在我們心里默認的形成一種認知:越是有歷史沉淀,越是祖輩留下來的文化,越是盡善盡美。實則不然,在那種等級森嚴、嚴守忠孝的等級禮制下,我們的傳統體育始終沒有走出傳統制度枷鎖的陰影,沒有走向重自由,以民為尊強調個性自由發展的體育形態,而是制約了體育本土化發展,創新,也不利于國際化。因此,我們應以積極的心態去尋找對方的一致性,互補性,以文化融合為契合點,將自己的本土文化變被動調適為主動調適,就有可能跨越文化的藩籬,把異文化間的對立轉化為反思與創新的活力,建立你我共同發展的新理念。世界無時不刻都在運動,運動心理學的研究也并不是一層不變的,不同文化潛藏著的豐富內涵在交流與碰撞中又會不斷更新塑造出新的心理學特色,成為心理學發展源源不斷的礦藏。

4小結

篇10

【關鍵詞】語言文化差異英語教學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

(一)文化的產生及內涵

由于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存環境、等不同, 導致了中西方語言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從而出現了文化學習與交流的多種困擾因素。要了解和掌握兩種交際文化的差異,必須先從文化談起,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模式。

(二)表現

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書中就指出:“語言有一個環境,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傳統和信念”。要真正掌握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的特定社會背景,中西方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

(1)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 以個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 中國文化卻提倡謙虛謹慎。然而, 中國式的自我謙虛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這種謙虛, 在西方人看來, 不僅否定了自己, 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

(2)在西方文化中,與“自我”(self) 相關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如“self-absorption (自我專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贊賞) 、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養 ) ”等等 。西方社會盛行的是個體主義 (individualism),強調個人自由 、不受約束。而中方文化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先國家,后集體,再個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話語隨處可見。

2、社會關系的差別

(1)稱謂及稱呼:英語中的稱謂比漢語中要少得多。例如,cousin 一詞,對應漢語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漢語把表親關系區分得非常嚴格,要說出性別,還要分出大小。而英語中的稱謂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幾個常用稱謂,其它的幾乎不用。在英美國家,小孩子不把爺爺奶奶稱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這在中國人看來有違情理且不禮貌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于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 Smith”“Auntie Brown”,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太順耳。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后面不帶姓,只帶名,如“Uncle Tom”。又如學生知道teacher的含義是“老師”,也就相應地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稱。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王老師=Teacher Wang.此外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唐秘書”“張護士”稱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在美國,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稱之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子女一旦結婚, 就獨立生活,父母不再資助子女。這種做法能培養年青人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也疏遠了親屬之間的關系。中國式的家庭結構比較復雜, 傳統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家庭成員互相依賴幫助, 密切了親情關系。然而, 這種生活方式不利于培養年青人的獨立能力。

3、社會禮儀的差異

中國人大多使用“吃了嗎?”“上哪呢?”來打招呼,這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切感。可對西方人來說,這種打招呼的方式會令對方感到尷尬,甚至不快,因為西方人會認為對方在詢問他們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們只說一聲“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國人見面會說:“A nice day, isn’t it?”

在中國,菜的樣式千變萬化,又非常講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歐洲人只講究其營養的搭配和保護。中國人殷勤好客,敬酒讓菜,西方人常覺得太過熱情。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國人送客人時常說: “再見, 走好啊! ”“慢走”等。而西方人只說:“Bye! ”“See you later!”

4、社會習俗的差異

中西方人接受贊揚、祝賀時的反應也有明顯區別。中國人聽后會說一些謙虛之詞,而西方人則會毫不猶豫地說:“ Thank you”。根據西方人的習慣,當他們贊揚別人時,總希望別人以道謝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則他們會誤解為對方懷疑自己的判斷力。而東方則比較謙虛、謹慎,即使心里非常高興,也不會坦然接受對方的贊揚。 又如發表學術文獻或論文,漢語文章的標題往往有表示謙虛的字眼。如“淺談…”、“試論…”等,而英語文章的標題常常直截了當,不加修飾,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與技術》) 。

5、生存環境方面

英語中與水產、航船有關的詞語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緣木求魚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錯過機會)”等。漢語中這類詞語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國四周環水,航海業發達,所以多此類詞語。而在中國只有沿海地區才有漁民結網捕魚,所以該類詞語相對較少。要表達“用體力負運東西”有:“扛、挑、擔、抬、馱”等。在英語中卻只有carry來泛指這個動作。漢語中我們會遇到“像老黃牛一樣干活”、“氣壯如牛”等詞 ,英語中要表達同樣的意思,會說“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6、方面

漢英語言中涉及宗教的詞語數目龐大,如“天公”、“陰陽”、“菩薩”等。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詞匯是兩個民族宗教觀念迥異的寫照。隋唐之前,儒道兩教在中國居統治地位,漢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多與此相關,如“太極” 、“道”等;隋唐時期,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這樣儒、佛、道三教在中國占有絕對主導地位。隋唐時期,大量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其輪回報應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這樣儒、 佛、道三教在中國占有絕對主導地位。在英國,則以基督教為主要宗教。該教于597 年傳入英國。在隨后相當長的時間里,大量與此相關的詞語陸續匯入英語行列。這里既有古英語時期由拉丁語滲入英語的詞 、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侶 ) 等,又有中古時期從法語借用的詞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長) 等,還有現代英語時期從其他外來語中借來的大量的詞,結果英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遠比其他語種來得多。

7、歷史典故方面

典故是每個民族日常交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在不自覺間運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遺產的典故,比如中國人會說,"真是馬后炮"、 "原來是個空城計啊 ! " 西方人則會講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對此一竅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個守財奴) 。一談用典,對對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國人大多感到相當費解,顯然這是因為各民族以化遺產不同的緣故。中國人的典故多源于《紅樓夢》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間傳說神話以及中國傳統的體育娛樂項目,如象棋、戲劇等。前兩個例子一個來自中國象棋,一個來自《三國演義》。而西方人的典故則多出于莎士比亞戲劇和以后英美文學中的許多其他人物或名稱、希臘、羅馬神話、《圣經》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傳統的體育項目,如美國的棒球、橄攬球等。后兩個英文例子便來自莎士比亞戲劇。

二、英語教學目的

英語教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學習、研究語言本身,還是掌握語言這個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要打好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行嚴格的聽、說、讀、寫訓練的基礎上,培養為交際初步運用外語的能力。而交際能力離不開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學習一種語言必須要學習這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這就要求我們外語教師從第一天起,就要隨時注意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東西方的兩種交際文化的差異,應把這種識別和介紹與語言教學同步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我們學生真正具備交際能力。

三、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文化教學

在學習、使用外語時,教師要培養學生具有文化意識,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蘊含。教師應適當拓展有關中西文化差異的淵源,以解釋這種差異的現象的由來。

(一)從英語詞匯中探究文化涵義

英語詞匯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涵義,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防止學生單純從詞匯本身做評價。可適當擴展知識內容,順便講一些相關的外國風俗習慣等。

(二)教師鼓勵學生自發尋找和積累英語國家的文化素材

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途徑和渠道,如創造一個文化語言環境,開展一些語言實踐活動;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關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獲得較為直觀的文化知識和風土人情;利用電影電視引導學生觀察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情況等。這些都有利于學生體驗和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強化學習西方文化的意識,其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也會相應提升。

綜上所述,語言是社會的產物, 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它凝聚著一個民族世代相傳的社會意識、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人類社會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 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當大的文化差異。教師應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 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 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質量,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語言。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鄧炎昌, 劉潤清. 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9.

[2]方文惠. 英漢對比語言學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