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學研究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05:35: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科學研究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醫學科學技術作為科學技術事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推動醫學發展,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發展醫學科學技術是同志非常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此有過許多精辟論述,他特別強調在發展醫學科學技術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倫理道德規范。
當前,認真學習和研究同志醫學科技倫理思想,對于促進我國醫學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醫學科學技術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提高人民群眾身體素質中的作用,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同志醫學科技倫理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我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客觀、公正地評價醫學科學技術的作用,重視醫學科學技術倫理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運用于各個領域。在醫療衛生行業,科學技術越來越顯現出重要作用。一些高新技術不斷應用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之中,為人類的健康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帶來了福音。在新的歷史時期,醫學科學技術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發展,對人類社會和人自身的發展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正如同志于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屆世界計算機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所指出:“20世紀,人類取得了輝煌的科技成就。從量子理論、相對論的創立,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信息科學的誕生,到人類基因組序列‘工作框架圖’的繪就,世界科技發生的深刻的革命,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可以預計,21世紀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的不斷突破,將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1]220“以分子生物學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術醞釀著新的重大突破,為農業、醫藥和人類健康開辟了全新的前景。”[2]同時,我們還應看到,高新醫學技術的運用也帶來了許多倫理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新醫學技術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高新醫學技術在醫療工作中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的重要作用,為人類的健康服務。2000年8月5日,同志在北戴河會見諾貝爾獎獲得者時的講話中強調:“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嚴、健康、遺傳以及生態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倫理問題。”“在21世紀,科技倫理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3]這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為人類造福歷史經驗證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革,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同志曾多次指出: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以知識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榮責任。”[1]601995年5月26日,他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主戰場,把攻克國民經濟發展中迫切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作為主要任務。”[4]“要十分重視解決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減災防災、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問題,為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貢獻,促進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1]54防病治病,促進人們的健康是醫學的根本目的。高新醫學技術的運用是實現醫學目的的重要手段,要使高新醫學技術發揮積極作用,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操作、運用高新醫學技術的醫務人員必須具備為病人服務的崇高品德。因此,應對醫務人員加強醫學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真正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從而有利于醫務人員從病人的利益出發,克服醫學技術主義至上的觀念,更加注重人文關懷,貫徹和落實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
因此,在發展、運用醫學科學技術過程中,必須始終強調醫學科學技術為人類服務的思想,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比如,基因工程可能導致基因歧視,網絡技術涉及國家安全、企業經營秘密以及個人隱私權的危險,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基因治療、克隆技術的適用范圍等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有的國家利用高技術成果提高自己的軍事實力,在世界或地區范圍內謀取霸權,干涉他國內政……科學技術本身難以做到這一點。
在21世紀,科技倫理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核心問題是“科學技術進步應服務于全人類,服務于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的崇高事業,而不能危害人類自身。”[5]2000年5月17日,同志在接受美國《科學》雜志主編埃利斯•魯賓斯坦專訪時的談話中又強調:“生物技術,尤其是對基因的研究,必將給人類帶來福音。”“防止基因歧視、保護個人隱私、貫徹知情選擇和實現公正原則,都是我們十分關注的問題。科學自由的原則一定要堅持,但科學的發展要為人類服務,不能危害人類自身。”[1]186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同志再次強調:“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偉大科學工程,它對于人類認識自身,推動生命科學、醫學以及制藥產業等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經過全球科學界的共同努力,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工作框架圖’已經繪就,這是該計劃實施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人類基因組序列是全人類的共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財富,應該用來為全人類造福。”[1]
三、尊重醫學科技工作者的勞動成果,保護知識產權醫學科技工作者是發展醫學科技的主導力量,他們為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其勞動必須得到社會的承認,其人格必須受到人們的尊重,其成果應受到保護。
這也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具體體現。在這個問題上,同志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多次要求對那些在科技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鼓勵。1991年10月8日,他在農業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一些科學家給予充分肯定。“實踐證明,摩爾根對遺傳學的貢獻是不能否定的。”[1]2910月16日,在授予錢學森同志“國家杰出科學家”榮譽稱號儀式上的講話中,對錢學森在科學研究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表示熱烈祝賀,并借此機會向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親切慰問和衷心感謝本論文由整理提供。1996年12月9日,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對建國以來在醫學科技和衛生服務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給予高度贊揚。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對為人類基因組序列作出貢獻的科學家給予高度評價。
做好知識產權保護是尊重科技工作者勞動成果的重要舉措,也是科技倫理的一項內容。“技術轉讓和保護知識產權,已成為當今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關系中的重要問題……科學技術,總是要同世界各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取得更快更大的進步。”[1]55“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學倫理,尊重并合理保護知識產權,對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利用實行符合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導,是21世紀人們應該注重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1]217加強國際合作是促進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我國在環境保護、生物工程、基因技術、信息科學等領域加強了國際合作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與國外科學技術的交流中,同志多次強調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倫理原則。由于各國基礎、自然環境、人口特征、文化教育狀況等的不同,科技發展的程度差距很大,各有特點,各有優勢,各國應互相學習,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所以,在科技交往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同時又要善于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開展國際合作。
至于遺傳資源問題,中國在1998年6月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其出發點是在該原則下促進國際合作和交流。中國政府鼓勵中國科學家與國外同行在這一領域進行合作,所限制的只是少數個人和公司以科研名義采集標本從事商業活動。”
[1]186-1872000年10月11日,同志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又重申,在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下,搞好科技領域國際合作問題。指出全球氣候變化、大氣和水體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因特網上虛假有害信息的防范等問題,都需要通過加強工程科技的國際合作來促進解決。我國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展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更好地保護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存環境,使我們的子孫后代擁有一個更為美好的發展空間[1]227-228。
四、誠信、求實創新、拼搏奉獻、團結協作,是醫學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醫學科學研究中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誠信,是科學研究中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道德規范,是科技發展進步的內在保證。誠信,在科技領域,也就是要具備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的精髓是實事求是。科技工作者應該率先垂范,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加強科學道德建設,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態,反對一切弄虛作假行為,努力成為先進文化的實踐者。”超級秘書網
[6]同樣,一個人要想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必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求實新精神、拼搏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這四種精神,是我國數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質的結晶,也是科技事業繁榮的重要保證,要作為科技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發揚光大。”
具體來講,“求實是科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學之本,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以求實的態度,尊重客觀規律,探索真理,開拓創新……團結協作是社會化生產條件下科學技術研究活動的內在要求。在科學技術工作中,既要倡導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團結合作,取長補短,發揮集體優勢,協同公關。”[1]60-61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消除科技行業中可能出現的弄虛作等不正之風,科技才能取得更大進步。
參考文獻:
[1].論科學技術[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2].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6.
[3].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271.
篇2
第一章對于若干基本的考察
一個科學家,不論是家還是實驗家,都提出陳述或陳述系統,然后一步一步檢驗它們。說得具體一些,在經驗科學的領域里,他們構建假說或理論系統,然后用觀察和實驗,對照經驗來檢驗它們。我想,對這個程序作出邏輯的,也就是說,分析經驗科學的,就是科學發現的邏輯,或者說知識的邏輯的任務。
但是,“經驗科學的方法”是些什么?我們所說的“經驗科學”又是什么?
1.歸納問題
按照流行的觀點(本書反對這種觀點),經驗科學的特征是它們運用所謂“歸納方法”。按照這種觀點,科學發現的邏輯等同于歸納邏輯,即這些歸納方法的邏輯分析。
一般把這樣一種推理稱作“歸納的”,假如它是從單稱陳述(有時也稱作“特稱陳述”),例如對觀察和實驗結果的記述,過渡到全稱陳述,例如假說或理論。
從邏輯的觀點來看,顯然不能證明從單稱陳述(不管它們有多少)中推論出全稱陳述是正確的,因為用這種方法得出的結論總是可以成為錯誤的。不管我們已經觀察到多少只白天鵝,也不能證明這樣的結論;所有天鵝都是白的。
歸納推理是否證明為正確,或者在什么條件下證明為正確,被稱作歸納問題。
歸納問題也可以被表述為如何確立根據經驗得出的全稱陳述真理性的問題,經驗科學的假說和理論系統就是這樣的全稱陳述。因為許多人相信這些全稱陳述的真理性是“根據經驗得知的”;但是,顯然,觀察或實驗結果的經驗的記述,首先只能是單稱陳述,不能是全稱陳述。因此,人們說從經驗得知一個全稱陳述的真理性,意思常常是這樣:我們能用某種方法把這個全稱陳述的真理性還原為一些單稱陳述的正確性,而這些單稱陳述根據經驗得知是真的;這就等于說:全稱陳述是以歸納推理為基礎的。因此,問是否存在已知是真的定律不過是用另一種方法問歸納推理在邏輯上是否證明為正確。
然而,如果我們要設法證明歸納推理是正確的,我們就必須首先確立歸納原理。歸納原理是我們借以能把歸納推理納入邏輯上可接受的形式中去的陳述。在歸納邏輯擁護者的眼里,歸納原理對科學方法來說是極重要的。Reichenbach說:“……這個原理決定科學理論的其理性。從科學中排除這個原理就等于剝奪了科學決定其理論的真偽的能力。顯然,沒有這個原理,科學就不再有權利將它的理論和詩人的幻想的、任意的創作區別開來了。”這個歸納原理不可能是如重言式或分析陳述那樣的純邏輯真理。的確,假如有什么純邏輯的歸納原理的話,就不會有歸納問題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歸納推理就必須被看作純邏輯的或重言的變形,就和演繹邏輯的推理一樣。因此,歸納原理必須是一個綜合陳述;就是說,這種陳述的否定并不自相矛盾,而在邏輯上是可能的。所以,問題發生了:為什么我們必須接受這樣一個原理呢?我們根據理性的理由如何能證明接受它是正確的呢?相信歸納邏輯的人同Reichenbach一起急于指出:“歸納原理是為整個科學無保留地接受的,在日常生活里也沒有人能認真地懷疑這個原理”,然而,即使假設情況是如此(畢竟,整個科學也可能是錯的),我仍然認為,歸納原理是多余的,它必定導致邏輯的矛盾。歸納原理易于產生矛盾,這在Hume的著作里,已經說清楚了;那里還說到:即使有可能避免這種矛盾,也是很困難的。因為這個歸納原理本身也必須是一個全稱陳述。假如我們試圖認為它的真理性來自經驗而得知,那么,導致引入歸納原理的同一個問題就再一次產生了。為了證明這個原理,我們就必須運用歸納推理;而為了證明這些歸納推理,我們就必須假定一個更高層次的歸納原理;如此等等。這樣,想把歸納原理建基于經驗之上的試圖就破產了。因為這樣做必定導致無窮后退。
Kant試圖擺脫這個困難,辦法是他把歸納原理(他稱作“普遍因果性原理”)看作是“先驗地正確的”。但是我認為他為綜合陳述提供一個先驗的證明的這種試圖,雖則機敏但并不成功。
我自己的觀點是:這里概述的歸納邏輯的各種困難是不可克服的。現在很流行這樣一種學說:歸納推理雖然“嚴格地說”是不“正確的”,但能達到某種程度的“可靠性”或“概然性”。我認為,在這一種學說里同樣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困難。按照這種學說,歸納推理是“概然推理”。
Reichenbach說:“我們將歸納原理描述為科學借以判定真理性的手段。更確切地說,我們應該說:它的作用是判定慨然性。因為科學并不能到達真理或謬誤……科學陳述只能達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概然性,這種概然性不可達到的上限和下限就是真理和謬誤。”在這個階段,我可以不考慮歸納邏輯信仰者持有的這種概率觀念,我在后面將要把它作為極不符合他們自己的論題而加以拒斥(參看下面第80節)。現在我可以這樣做,因為求助于概率甚至并未觸及上面已經提及的那些歸納原理所遇到的困難。因為,假如我們對根據歸納推理得來的論述給予一定程度的概率,那么為了證明它就必須援引一條新的經過適當修改的歸納原理。而這條新原理本身也必須被證明,如此等等。而且假如這條歸納原理本身也被說成不是“真的”,只是“概然的”,也得不出什么結果。簡言之,和歸納邏輯的其他任何一種形式一樣,概然推理的邏輯,或“概率邏輯”,不是導致無窮后退就是導致先驗論的學說“。
在下面展開論述的理論是與所有運用歸納邏輯觀念的試圖直接對立的。這理論可以稱之為檢驗演繹法理論,或者說就是這樣的觀點:假說只能以經驗來檢驗,而且只是在這假說被提出以后。
在我詳細論述這個觀點(可以稱為“演繹主義”,以與“歸納主義”相對立)以前,我首先必須將涉及經驗事實的知識心和只與邏輯關系相聯系的知識邏輯清楚地加以區別。因為對歸納邏輯的信仰多半是由于心理學問題和認識論問題的混淆。順便說一下,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混淆不僅對知識的邏輯而且對知識的心理學同樣帶來了麻煩。
2.心理學主義的排除
我在上面已說到:科學家的工作是提出和檢驗理論。
在最初階段,設想或創立一個理論,我認為,既不要求邏輯的分析,也不接受邏輯的分析。一個人如何產生一個新的思想(不論是一個主題,一個戲劇沖突或者一個科學理論),這個問題對于經驗的心理學來說,是很重要的,但是對于科學知識的邏輯分析來說,是無關的。科學知識的邏輯分析與事實的問題(Kant的quidfacti[事實問題]?)無關,而只與正當或正確的問題(Kant的quidjuris[權利問題]?)有關。它的問題是下列這一類的:一個陳述能被證明為正當嗎?假如能夠,則如何證明?它是可檢驗的嗎?這個陳述在邏輯上是否依賴于某些別的陳述?或者與它們相矛盾?為了能以這種方式對一個陳述進行邏輯的考察,這個陳述必須已經被提到我們面前。必須有人已經表述了它并將它交付邏輯的考察。因此,我要在設想一個新思想的過程與邏輯上考察它的方法和由此得到的結果,這二者之間加以截然的區別。關于知識的邏輯(與認識的心理學相區別)的工作,我假定它僅在于在系統的檢驗中運用的方法,每一個新思想必須經受這種檢驗,如果要對它加以認真考慮的話。
有人會反對說,把已導致科學家作出一個發現——找到某一新的真理——的步驟加以“理性重建”看作認識論的事更為合適。但是,問題在于,確切地說,我們要重建什么?假如要重建的是靈感的激起和釋放的過程,那么我將不認為它是知識邏輯的工作。這種過程是經驗心理學要研究的,而不是邏輯要研究的。假如要我們要理性地重建隨后的檢驗,那就另當別論了;通過這個檢驗,靈感成為一項發現或變成一項知識。科學家批判地評判、改變或拋棄他自己的靈感,就此而言,他們可以(如果我們愿意)把這里所進行的方法論的分析看作一種相應的思維過程的“理性重建”。但是,這種重建并不能描述這些過程的真實情況,它只能提供一個檢驗程序的邏輯骨架。不過,有些人談到我們借以獲得知識的途徑的“理性重建”,大概也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我在這本書里的論證完全不依賴于上面所說的問題。不過,不論其是否正確,我對這問題的看法是,并沒有什么得出新思想的邏輯方法,或者這個過程的邏輯重建。我的觀點可以這樣表達:每一個科學發現都包含“非理性因素”,或者在Bergson意義上的“創造性直覺”。Einstein也說過類似的話:“探求高度普遍性的定律……從這些定律出發,用純粹的演繹就能從這些定律獲得世界的圖景。達到這些……定律并沒有邏輯的通路,只有通過基于對經驗對象的智力愛好(‘Einfuhlung’)的直覺,才能達到這些定律”。
3.理論的演繹檢驗
按照這里我要提出的觀點,批判地檢驗理論和根據檢驗結果選擇理論的方法,總是按下列路線進行的。借助演繹邏輯,從嘗試提出來且尚未經過以任何方式證明的一個新思想——預知、假說、理論系統,或任何其他類似的東西——中得出一些結論;然后將這些結論,在它們相互之間,并和其他有關的陳述加以比較,來發現他們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如等價性、可推導性、相容性、不相容性)。
我們可以(如果我們愿意)區別出四條不同的檢驗理論的路線。第一,在這些結論之間加以邏輯的比較,以此來檢驗理論系統的內部一致性。第二,考察理論的邏輯形式,目的是確定這理論是否具有經驗的或科學的理論的性質,或者它是否是,比如重言的命題。第三,同其他的理論作比較,主要目的是確定,假如這理論經受住我們的各種檢驗,它是否構成科學上的進展。最后,通過能從理論推導出的結論的經驗來檢驗理論。這最后一種檢驗的目的,是要找出理論的新推斷(不論它自認為如何新法)耐受實踐要求考驗的程度。這種實踐要求或是由純科學實驗引起的;或是由實際的技術應用引起的。在這里,檢驗的程序也是演繹的。我們借助其他過去已被接受的陳述,從理論中演繹出某些單稱陳述,我們稱作“預見”,特別是那種易檢驗或易應用的預見。從這些陳述中,選取那些從現行理論中不能推導出的,特別是那些與現行理論相矛盾的。然后我們將它們與實際應用和實驗的結果相比較,對這些(以及其他)推導出的陳述作出判決。假如這判決是肯定的,就是說,假如這些單稱結論證明是可接受的或被證實,那么,這理論眼下通過了檢驗,我們沒有發現舍棄它的理由。但是,假如這判決是否定的。換句話說,假如這結論被證偽,那么它們之被證構也就證偽了它們從之合乎邏輯地演繹出來的那個理論。
應該注意:肯定的判決只能暫時支持這理論,因為隨后的否定判決常會它。只要一個理論經受住詳細而嚴格的檢驗,在科學進步的過程中未被另一個理論取代,我們就可以說它已“證明它的品質’,或說“它已得到驗證”。
在這里概述的程序中,沒有出現任何類似歸納邏輯的東西。我從不認為我們能從單稱陳述的真理性論證理論的真理性。我從不認為理論能借“已證實”的結論的力量被確定為“真的”,即使僅僅是“概然的”。在本書中,我想對演繹檢驗的方法作一更詳細的分析。我將試圖說明,通常稱作“認識論”問題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在這個分析的框架內得到處理。尤其是,由歸納邏輯產生的那些問題能夠排除,而不會代之以產生新的問題。
4.劃界問題
對這里提出來的觀點,大概會有許多反對意見,其中最嚴重的或許是下面這種意見。反對者說,我由于擯棄了歸納法,就剝奪了經驗科學最重要的特性;并且意味著我撤除了分隔科學和形而上學的思辨之間的屏障。我對這個反對意見的回答是:我擯棄歸納邏輯的主要理由,正在于它并不提供理論系統的經驗的、非形而上學性質的一個合適的區別標志,或者說,它并不提供一個合適的“劃界標準”。
找到一個標準,使我們能區別經驗科學為一方與科學和邏輯以及“形而上學”系統為另一方,這個問題我稱之為劃界問題。
Hume知道這個問題,并試圖解決它,Kant把它看作知識理論的中心問題。假如我們按照Kant那樣把歸納問題稱作“Hume問題”,我們也可以把劃界問題稱作“Kant問題。”我想,在這兩個問題(幾乎所有其他知識理論問題的根源)中,劃界問題是更基本的。的確,帶有經驗論傾向的認識論學者所以信賴“歸納法”,其主要理由似乎是由于他們相信只有歸納法才能提供一個合適的劃界標準。特別是那些信奉實證主義的經驗論者是如此。
老式的實證主義者只愿意承認那些他們所謂“導源于經驗”的概念(或觀念、思想),才是科學的或合理的;就是說,他們認為,這些概念可以在邏輯上還原為感性經驗要素,如感覺(或感覺資料)、印象、知覺、視覺或聽覺、記憶等等,實證主義者更明確地認為,科學不是概念的系統,而是陳述的系統“。因此,他們只愿意承認這樣一些陳述是科學的或合理的,它們可以還原為基本的(或“原子的”)經驗陳述——還原為“知覺判斷”,或“原子命題”,或“記錄語句”,如此等等”。很清楚,隱含著的劃界標準就是要求歸納邏輯。
既然我拒斥歸納邏輯,我也就必須拒斥所有這些想解決劃界問題的嘗試。由于這種拒斥,這個劃界問題增加了它在當前研究中的重要性。對于不接受歸納邏輯的任何認識論來說,找到一種可接受的劃界標準,是一項關鍵性的任務。
實證主義者通常以一種自由主義方式來解釋劃界問題,他們把它解釋為仿佛它是一個自然科學的問題。他們不認為他們的工作是提出一個合適的約定,他們相信,必須在經驗科學和形而上學之間發現一種似乎在事物的本性中存在的區別。他們不斷地試圖證明:形而上學按其本性不過是無意義的蠢話,正如Hume所說:“詭辯和幻想”,我們應該將它們“付之一炬”。
假如想要通過定義用“胡說”或“無意義”等詞表達的只是“不屬于經驗科學”,那么將形而上學表征為無意義的胡說就沒有價值;因為形而上學通常被定義為非經驗的。但是,當然,實證主義者認為,關于形而上學他們可以說得更多一些,不只是說它的某些陳述是非經驗的。“無意義”或“胡說”這些詞表示或意在表示一種貶抑的評價。毫無疑問,實證主義者真正想完成的與其說是成功的劃界,不如說是徹底和消滅形而上學。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我們發現,每次實證主義者試圖把“有意義的”一詞的意思說得更清楚一些時,總是導致同一個結果——導致“有意義語句”(區別于“無意義偽語句”)的定義,不過是重申他們歸納邏輯的劃界標準。
這一點在Wittgenstein那里“表現”得很清楚。按照他的看法,每一個有意義的命題必須可以在邏輯上還原為基本(或原子)命題。他把基本命題表征為“實在的圖畫”或描述(順便說一下,這一表征包括所有有意義的命題)。我們從這一點可以看到:Wittgenstein的“有意義”的標準和歸納主義者的劃界標準是相符合的,只要我們用“有意義的”代替他們的“科學的”或“合理的”等詞。這個想解決劃界問題的試圖正是在歸納問題上遭到了失敗:實證主義者在急于消滅形而上學的同時消滅了自然科學。因為科學定律也不能在邏輯上被還原為基本的經驗陳述。Wittgenstein的有意義標準,假如首尾一貫地加以應用,就會把那些自然定律也作為無意義的而加以拒絕;它們決不能作為真正的或合理的陳述而接受。而探索自然定律,正如Einstein所說,是“物理學家的最高使命”。試圖揭示歸納問題為一個空洞的假問題這一觀點,曾被Schick“表達如下:“歸納問題在于要求關于實在的全稱陳述的邏輯證明……,我們與Hume一樣承認:不存在這種邏輯證明,其所以不可能有,只是因為它們不是真正的陳述”。
這表明,歸納主義的劃界標準如何不能在科學系統和形而上學系統之間劃出一條分界線,以及為什么必定使二者處于同一地位;因為實證主義關于“意義”的教條判定二者都是無意義的假陳述的系統。這樣一來,實證主義沒有從經驗科學中把形而上學根除掉,卻使得形而上學侵入了科學的領域。
和這些反對形而上學的策略(就是說,意圖反對形而上學)相反,我的工作不是去形而上學,而是表述概括經驗科學的合適特征,或對“經驗科學”和“形而上學”這兩個概念下一定義,使得我們對于一個給定的陳述系統,能說對它的仔細研究是否屬于經驗科學的事情。
因此,我的劃界標準必須被看作對一個協議或約定的建議。對于任何一種這樣的約定的適宜性,人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而對這些問題的合理的討論,只可能在有著某些共同目的的人們之間進行。當然,這種目的的選擇最終是一種決定,超出理性論證的范圍“。
因此,任何把絕對確定的不可改變的真的陳述看作科學的目的和目標的人,一定會拒絕我在這里提出的建議。下面這樣一種人也會拒絕,他們認為“科學的本質……在于它的尊貴”,他們認為這種尊貴寓于科學的“整體性”和“實在的真理性和本質性”中。他們大概不會認為現論物理學具有這種尊貴,而我和其他人則認為,現論物理學是直到為止我稱作“經驗科學”的最完全的體現。
在我的心目中,科學的目的是不同的。然而,我并不想把它們說成是科學的真正的、本質的目的,來證明其正確性。這樣做只能歪曲這個問題,而且這樣做將意味著陷入實證主義的教條主義。就我所知,只有一種方法才能合理地論證我的建議,這就是:分析它們的邏輯推斷,指出它們的豐富性——它們闡明知識理論問題的能力。
因此,我坦率地承認,歸根結底,是價值的判斷和偏愛指導我達到我的建議的。但是我希望我的建議會被下面這樣一種人接受;這些人不僅重視邏輯的嚴格性,而且重視擺脫教條主義;他們追求實際應用性,但是更吸引他們的,是科學的探險和科學的發現。這種發現一再使我們面對預料不到的新問題,并迫使我們作出直到現在夢想不到的新解答。
價值判斷我的建議這一事實,并不意味著我在犯我責備實證主義者所犯的錯誤——試圖用謾罵來消滅形而上學。我甚至并不主張形而上學對于經驗科學是毫無價值的。因為無可否認,與阻礙科學前進的形而上學思想一起,也曾有過幫助科學前進的形而上學思想,例如思辨的原子論。而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問題,我想,假如沒有對純思辨的有時甚至相當模糊的思想的信仰,科學發現是不可能的。這種信仰,從科學的觀點來看,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因而在這個限度內是“形而上學的”。
雖然我發出了這些警告,我仍然認為知識邏輯的第一項任務是提出一個經驗科學的概念,這是為了使現在有點不明確的語言學的用法盡可能地明確,也是為了在科學和形而上學觀念之間劃下一條清楚的界線——即使這些形而上學觀念可能在科學的中,曾經促進過科學的進展。
5.作為方法的經驗
表述“經驗科學”概念的一個可接受的定義的工作,不是沒有困難的。某些困難是由于這一事實:必定有許多個理論系統,其邏輯結構和一個在任何特定時候被認為是經驗科學的系統很相似。這個情況有時也可以這樣說:存在著許多個(可能有無限多個)“邏輯上可能的世界”。但是,稱作“經驗科學”的系統是意在只表示一個世界:“實在世界”或“我們的經驗世界”。
為了把這個思想說得稍微確切一些,我們可以區別我們的經驗理論系統必須滿足的三個要求。第一,它必須是綜合的,這樣它能表示一個不矛盾的可能的世界。第二,它必須滿足劃界標準(參看第6、21節),就是說,它必須不是形而上學的,而必須表示一個可能的經驗世界。第三,作為表示我們的經驗世界的系統,它必須以某種方式和其他這類系統區別開來。那么,這種表示我們經驗世界的系統是如何被區別出來的呢?回答是:根據它經歷了并且經受住了對它的檢驗。這就是說,它是應用我要分析、描述的演繹方法區別出來的。
根據這個觀點,“經驗”就成為分辨各種理論系統的辨別方法。這樣,經驗科學的特征就不僅在于它的邏輯形式,而且還要加上它的辨別方法(當然這也是歸納主義者的觀點,他們試圖以使用歸納方法作為經驗科學的特征)。
因此,知識理論的任務是分析經驗科學特有的方法或程序,可以說知識理論是經驗方法的理論——通常稱作“經驗”的理論。
6.作為劃界標準的可證偽性
歸納邏輯固有的劃界標準——就是實證主義關于意義的教條--和下列要求是等價的:所有經驗科學的陳述(或所有“有意義的”陳述),必須是能最后判定其真和偽的;我們說:它們必須是“可最后判定的”。這意味著,它們的形式必須是這樣:證實它們和證偽它們,二者在邏輯上都是可能的。因此,Schlick說:“……真實的陳述必須能得到最后的證實;”Waismann說得更清楚:“假如不可能確定一個陳述是否真的,那么這個陳述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一個陳述的意義就是它的證實的方法。”我的觀點是,不存在什么歸納“。因此,從“為經驗所證實的”(不管是什么意思)單稱陳述推論出理論,這在邏輯上是不允許的。所以,理論在經驗上是決不可證實的。假如我們想避免實證主義者所犯過的錯誤,按我們的劃界標準,實證主義者排除了自然科學的理論系統,那么我們就必須選擇一個標準,它允許我們把即使不能證實的陳述也納入經驗科學的范圍。
但是,我當然只在一個系統能為經驗所檢驗的條件下,才承認它是經驗的或科學的。這些考慮提示:可以作為劃界標準的不是可證實性而是可證偽性“。換句話說,我并不要求科學系統能在肯定的意義上被一勞永逸地挑選出來;我要求它具有這樣的邏輯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義上借助經驗檢驗的方法被挑選出來;經驗的科學的系統必須有可能被經驗反駁。
(因此,這樣的陳述:“明天這里將下雨或不下雨”,不能被看作經驗的,就只因為它不可能被反駁;而這樣的陳述:“明天這里將下雨”就被看作經驗的。)
對于這里提出的劃界標準可以提出各種反對意見。首先,科學應該給我們肯定性信息,而我的建議卻認為,它的特征是能滿足例如可反駁性這樣的否定性要求,因此這種建議似乎是有些剛愎自用。但是,我將在第31-46節說明,這個反對意見無足輕重,因為一個科學陳述由于它的邏輯特性與可能的單稱陳述沖突的可能越大,它所傳達的關于世界的肯定性信息量就越大(我們稱自然定律為“律”,不是沒有道理的。所禁越多,所述越多)。
其次,可以試圖把我對歸納主義劃界標難的批判轉過來反對我自己;因為,對作為劃界標準的可證偽性的反對意見,似乎和我自己反對可證實性的意見相類似。
這個攻擊并不能煩擾我。我的建議是以可證實性和可證偽性的不對稱為根據的。這個不對稱來自全稱陳述的邏輯形式“。因為,這些全稱陳述不能從單稱陳述中推導出來,但是能夠和單稱陳述相矛盾。因此,通過純粹的演繹推理(借助古典邏輯的否定后件的假言推理),從單稱陳述之真論證全稱陳述之偽是可能的。這樣一種對全稱陳述之偽的論證可以說是朝“歸納方向”(就是從單稱陳述到全稱陳述)進行的惟一嚴格的演繹推理。
第三種反對意見似乎更為嚴重。人們可能這樣說:即使承認不對稱性,由于各種理由,任何理論系統最終地被證偽,仍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找到某種逃避證偽的方法總是可能的,例如,特設性地引入輔助假說,對一個定義特設性地加以修改。甚至有可能采取簡單地拒絕承認任何起征偽作用的經驗的態度,而并不產生任何邏輯矛盾。無可否認,科學家通常并不這樣做,但是,從邏輯上說這樣做是可能的。人們會說,這個事實就使得我提出的劃界標準的邏輯價值,變得至少是可疑的。
我必須承認,提出這個批評是正當的。但是我不需要因此就撤回我那采取可證偽性作為劃界標準的建議。因為,我正要提出(在第20節以后),經驗方法應被表征為明確地排除那些逃避證偽的方法,這些方法正如我想象中的批評者所正確堅持的,是邏輯上可能的。按照我的建議,經驗方法的特征是,它使待檢驗的系統以一切可設想的方式面臨證偽的態度,它的目的不是去拯救那些站不住腳的系統的生命,而是相反,使這些系統面臨最劇烈的生存競爭,通過比較來選擇其中最適應者。
我建議的劃界標準也引導我們到Hume的歸納問題——自然定律正確性問題——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下述二者之間明顯的矛盾:可以稱作“經驗主義的基本命題”的那個命題——只有經驗才能判定科學陳述的真偽——和Hume認識到歸納論證不可接受二者之間的矛盾。只有假定所有經驗的科學陳述必須是“可最后判定的”,就是說,假定它們的證實和證偽二者在原則上都是可能的——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上述矛盾才會產生。假如我們放棄這個要求,并把那僅在一種意義上可判定的——單方面可判定的,更具體地說,可證偽的——并且可以為證偽它們的系統嘗試所檢驗的那些陳述,也承認是經驗的陳述,那么,上述矛盾就消失;證偽法不以任何歸納推理為其前提,而只是以正確性沒有爭議的演繹邏輯的重言式變形為其前提。
7.“經驗基礎”
假如可證偽性作為劃界標準是可的,那么就必須得到在證偽推理中可作為前提的單稱陳述。因此,我們的標準似乎只是變換一下問題——使我們從的經驗性質問題退回到單稱陳述的經驗性質問題。
然而,即使如此,我們也有所收獲。因為在實踐中,與理論系統相聯系的劃界問題有時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而至于單稱陳述,則很少對它們的經驗性質產生懷疑。的確,會發生觀察的錯誤并因而產生假的單稱陳述,但是科學家幾乎從來沒有理由把單稱陳述稱作非經驗的或形而上學的。
因此,經驗基礎問題——即關于單稱陳述的經驗性質以及如何檢驗它們的問題——在科學邏輯內所起的作用,和大多數其他與我們有關的問題所起的作用有點不同。因為大多數問題和研究的實踐有密切的關系,而經驗基礎的問題幾乎只屬于知識的理論。然而,我必須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它們產生了許多含糊不清之處,特別是在知覺經驗和基礎陳述之間的關系方面。(我稱作“基礎陳述”或“基礎命題”的是在經驗的證偽中能夠作為前提的陳述:簡言之,個別事實的陳述。)
知覺經驗經常被認為為基礎陳述提供一種證明。人們認為,這些陳述的“基礎”是感性知覺經驗;認為通過知覺經驗的“檢查”,顯示出這些陳述的真理性;或者認為知覺經驗使它們的真理性成為“明顯的”,等等。所有這些說法都顯示一種強調基礎陳述和知覺經驗之間的緊密聯系的完全正確的傾向。但是,因為陳述只能夠根據邏輯由陳述來證明,這也是對的。因此,在知覺和陳述之間的聯系依然不清楚,并且這種聯系被同樣模糊的說法描述,這些說法沒有闡明什么東西,而是略過這些困難,或者至多用些比喻暗示這些困難。
假如我們把這問題的心方面同它的邏輯、論方面清楚地區分開來,我想也能找到這問題的解決辦法。我們必須區別下列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們的主觀經驗或我們的確信感,它們決不能證明任何陳述(盡管它們可以作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另一方面是客觀的邏輯關系,存在于各種科學陳述系統之間和每個系統內部。
經驗基礎問題將在第25-30節中作詳細的討論。現在我最好轉入科學客觀性問題,因為,我剛才用過的術語“客觀的”和“主觀的”需要加以闡明。
8.科學客觀性和主觀確信
“客觀的”和“主觀的”是在上充滿著各種矛盾用法和無結論、無休止討論的術語。
我對“客觀的”和“主觀的”術語的用法不同于Kant。他用“客觀的”這個詞來表示科學知識應該是可證明的,不依賴于任何人的一時想法:一個證明是“客觀的”,假如原則上它能被任何人所檢驗和理解的話。他寫道;“假如某個事物對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都是合理的,那么它的基礎就是客觀的和充分的。”而我認為,科學理論不可能完全得到證明或證實,然而它們是可檢驗的。因此我要說:科學陳述的客觀性就在于它們能被主體間相互檢驗。
Kant用“主觀的”一詞表示我們(各種程度的)確信感。考察這些確信感如何產生是心理學的事情。例如,它們可以“根據聯想定律”產生。客觀的理由也可以成為“判斷的主觀原因”,只要我們考慮了這些理由并確信它們有說服力。
Kant或許是第一個認識到:科學陳述的客觀性是和理論的構建——和運用假說和全稱陳述密切相關的。只有當某些事件能按照定律或性重復發生時,像在可重復的實驗里的情況那樣,我們的觀察在原則上才能被任何人所檢驗。在我們重復和檢驗它們之前,我們甚至對自己的觀察也不大認真對待,也不承認它們是科學的觀察。只有根據這些重復,我們才確信我們處理的并不僅是一個孤立的“巧合”,而是原則上可以主體間相互檢驗的事件,因為它們有規律性和可重復性。
每一個實驗物理學家都知道,有些驚人的不可理解的外觀“效應”在他的實驗室里也許一度可以重復,但是最后消失得無影無蹤。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物理學家會說他已經作出一個科學發現(雖然他可以重新安排他的實驗,以求得到可重復的效應)。的確,科學上有意義的物理效應可以定義為:任何人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適當的實驗都能有規則地重復的效應。任何嚴肅的物理學家都不會把這種“神秘效應”(我建議的稱呼)作為科學發現去發表——他不能提供如何重復它們的指示。這個“發現”會很快被當作幻想而擯棄,只是因為檢驗它的嘗試都得到否定的結果。(因此,關于是否確有在原則上不可重復、獨一無二的事件發生這個問題的爭論,科學是不能判定的;這是一個形而上學的爭論。)
現在我們可以回到在前一節中提出的我的論點:主觀經驗或確信感決不能證明科學陳述,除了作為經驗的(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外,它在科學中不可能起什么作用,不管確信感是如何強烈,它決不能證明一個陳述。因此,我可以完全深信一個陳述的真理性,確信我的知覺提供的證據,具有一種極強烈的經驗,任何懷疑對我來說都是荒謬的。但是,這是否為科學提供絲毫理由來接受我的陳述呢?能否因為K.R.P.完全確信它的真理性就證明任何陳述呢?回答是,“不”。任何其他的回答都是和科學客觀性的觀念不相容的。我正在體驗著一種確信感,對我來說是確定無疑的事實,甚至這個事實也不能在客觀科學的領域里出現,除非以心理學假說的形式出現,這種假說當然要求主體之間的相互檢驗:心理學家可以從我有這種確信感的猜測中,借心理學的和其他的理論之助,演繹出某些關于我的行為的預見,然后在實驗檢驗的過程中,這些預見可得到確證或者被反駁。但是,從認識論的觀點來看,我的確信感是強還是弱,這是來自一種強烈的甚至不可抗拒的、確定性無可懷疑(或者“不言自明”)的印象,還是只不過來自一個可疑的臆測,這是毫不相干的。這些和科學陳述如何能被證明的問題是沒有絲毫關系的。
這樣一些考慮,當然對經驗基礎問題并未提供一個解答。不過這些考慮至少幫助我們看到它的主要困難。由于要求基礎陳述和其他科學陳述具有客觀性。我們就喪失了我們希望把科學陳述的真理性還原為經驗的任何邏輯手段。而且我們就不能給予那些描述經驗,比如描述我們知覺的那些陳述(有時稱作“記錄語句”)任何優惠的地位。它們只能作為心理學陳述在科學中出現;而這就意味著:作為一種假說,它的主體間相互檢驗的標準肯定是不很高的(考慮到心理學的現狀)。
無論我們對經驗基礎問題的最后解答是什么,有一件事必定是清楚的:假如我們堅持我們的要求,科學陳述必須是客觀的,那么那些屬于科學的經驗基礎的陳述也必須是客觀的,即可主體間相互檢驗的。但是,可主體間相互檢驗性總是意味著:其他的可檢驗的陳述能從待檢驗的陳述中演繹出來。因此,如果基礎陳述自身也是可主體間相互檢驗的,那么在科學中就不可能有最終的陳述;在科學中不可能有不能被檢驗的陳述,因而就不可能有在原則上不能被反駁的陳述,通過證偽可從它們演繹出來的某些結論來檢驗和反駁這些陳述。
篇3
關鍵詞:基礎知識;適應性;能力培養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計算機的應用也逐漸深入到各行各業,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已成為各級各類職業學校學生將來進入工作崗位的必備條件。因此,在技工學校強化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一、抓好基礎知識教學
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從地起”。在計算機無窮無盡的知識領域內,掌握基礎知識是學好計算機、用好計算機的關鍵所在。將計算機最基本的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對計算機有一個整體概念。比如說,在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環境中,操控鼠標就能夠操控Windows的各種對象,也就是說操控Windows就是操控電腦。那么要讓學生靈活運用鼠標操控電腦就必須讓學生掌握鼠標操作的基本知識。另外,計算機教育是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有些問題單憑教師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掌握。如何使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呢?我們可以利用技能操作來鞏固基礎知識。譬如在講五筆輸入法這課時,我們只需要在理論課上講清五筆規律和拆字規則,再通過上機操作進行強化訓練,將所講的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兩者通過動手實際操作而聯系起來,這樣,基礎知識扎實了,輸入速度也逐漸提高了。
二、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技工學校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地,為了更好地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使勞動者更多更好地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使其具有較好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專業實踐操作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就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以下幾種能力。
1.自學能力。計算機發展十分迅猛,更新速度加快,硬件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軟件版本不斷升級,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計算機的教學不同于其他基礎課程具有穩定性,有許許多多新的軟件,教師還沒來得及講解,就已經被淘汰了。像我們計算機專業的老師,大學學的是DOS、Windows97、98系統等,現在教的是WindowsXP、2003系統,新系統的掌握靠的就是自學。當你在教學生Windows2003的時候,WindowVista系統又普及了。因此,學生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不得不加強培養自學能力。教會學生自強不息,就等于給了他們生命的茁壯和飽滿。在掌握了基礎的理論知識之后,充分、深刻領會其含義,加以升華,有計劃地進行自學,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無師自通”。
2.實踐能力。要想掌握真正的本領,實踐是必不可少的。計算機的操作就是一種實踐過程,它既是一種現代高科技機器操作的訓練,也是一種對理論知識掌握的檢驗。通過操作,可以提高對計算機的駕馭能力,熟練掌握各種操作技巧和技能,為以后更好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問題理論上老是無法講清,或者說講完也是模棱兩可的,很抽象,但只要一上機,鼠標一點,既直觀又生動,學生易于掌握。因而教學應采用在多媒體教室,微機邊演示學生邊操作,實現一體化教學。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重點,同時對模棱兩可的問題還可上機實踐。
3.創新能力。所有優秀的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超過自己,也希望以后的學生再超過自己教過的學生,這符合社會的發展。在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的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的一切教學實踐活動,既可以成為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力的環境和條件,也可以成為阻礙學生創造的精神束縛。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學會大膽的去猜想、判斷,要有意識地加強創造性的計算機活動,在活動中養成學生勤思考的習慣,碰到問題要問“為什么”,解決問題后要進行反思,總結活動經驗。在學習中學會產生疑問,培養學生不受固定模式約束的能力,并幫助學生去積極克服思維定式,要將其猜想作為邏輯推理的一種形式,培養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的能力。
總之,計算機教學就是要認準方向,夯實理論基礎,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這符合職業教育對學生培訓的要求,也是人才市場對勞動者條件的基本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才能有職業教育發展的空間,這才是其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謝希仁.計算機網絡[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篇4
關鍵詞:物流學學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2.1物流實踐的發展急需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
目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和物流學理論研究上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實踐的發展。物流實踐活動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影響日益明顯,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然而,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流學學科體系至今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致使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學學科的本質還沒有被全面揭示出來,進而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
2.2新興的物流學呼喚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物流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產生了許多傳統學科無法解釋的問題,帶來了傳統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學學科。通過理論研究,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工學和理學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物流學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作為一個學科,物流學有著自己的學科體系。從物流學理論研究出發產生的建立物流學學科體系的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
為適應物流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入,社會和經濟發展各對層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正在快速發展(見下表),從2001年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專業,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辦物流專業。但是,我們的同仁中仍在對有關物流的學科專業的內涵進行著討論。例如,對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從系統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稱為物流系統工程,簡稱為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把物流和信息融為一體看作一個系統,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是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低的物流費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組織管理活動過程。”這樣,就從方法論、工學、管理學三個角度對同一概念產生了三種定義。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試想,在這種內涵混亂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產生的。
2.4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今后學科的調整和完善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學學科體系正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一個分散的狀況,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物流教育條塊分割的狀況也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因此,各學科專業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研究的重點不明確。新設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來某一物流相關學科的轉型,使物流學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進行構建,以期對今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調整和不斷完善起到指導作用。
3.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設計方法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學科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學科的成熟將要引發這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集成。對于在一定層次和高度已經認識清楚的事物,人們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物流學學科的發展也是這樣的。以前人們所認識的重點是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這些學科。目前我們認識到,這些學科必需進行集成才能達到更大規模的優化,而這個更大規模的范圍就是物流學學科的研究范圍。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過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總費用最小,因此,經濟指標是衡量物流系統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學必然涉及經濟學的有關內容,特別是近代興起的技術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關系。在對作為物流要素的對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對對象物產生時間維和空間維物理性變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術科學的許多領域。在運輸技術、倉儲技術、搬運和包裝技術中融合了機械、電器自動化等學科的成果。對物流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須以數學特別是應用數學、運籌學等為基礎,也要以電子計算機作為手段來實現分析和控制的目的,這些都是物流學的研究范疇。綜上所述,物流學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鑒于此,我們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兩種設計方法,供大家討論和完善。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一種設計方法:
將物流學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物流學下面進一步分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二級學科。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
在上面兩種設計方法中,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構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有必要對這三個子學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為:“高效、低成本地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由始發地向消費地進行儲存和流動,并對與之相關的信息流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論強調物流學科研究的重點就是對物流系統的管理。在我國,物流管理學科應該作為國內物流學的重點子學科進行研究。
物流活動是由物流組織來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企業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的具體運作、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與評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論的指導。物流與許多的管理學專業有關,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學科有著自己的研究范圍。
(1)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學科的內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對象是物流系統,它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物質資料(物品)的運動構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物品實體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包括物品運動的時間及時性、路徑合理性、速度的經濟性以及物品運動過程中的停滯和相關形質變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學科是研究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分析處理物流活動,設計建立物流系統,以及對物流問題進行決策的科學。因此,物流管理學科必須以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為基礎,以網絡化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支撐。
(3)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
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物流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過程的運作效率。該學科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方法、管理數學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掌握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物流計劃、預測、決策、經營、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4)物流管理學科的特點
物流管理學科具有理論與應用并重的特點,將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領域,通過分析宏觀和微觀物流發展的規律,研究發展適合宏觀管理和企業管理特點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
(5)物流管理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管理實際是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通過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運動,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統”作為概念所反映的物質實體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業構成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運動不僅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而且還由于它的運動,使社會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供應鏈。科學地進行物流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消除或緩解經濟主體之間聯結點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學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建設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和工程設計,建成后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物流的載體——運輸車輛、自動立體倉庫、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學的許多學科方向,如機械、建筑、電子、信息、材料、交通運輸等等。
在眾多的理論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種含義(見本文第一部分)。我們認為,“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工程,國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劃在了工學學科門類下。
(1)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多目標決策的、復雜的動態物流系統,主要從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2)物流工程學科的內涵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設施設計是工程的靈魂,規劃設計是物流系統優劣的先決條件。物流工程為物流系統提供了軟件和硬件平臺。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不能僅留在規劃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工程建設來實現,物流工程的實施過程就是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過程,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功能。在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其經濟性指標,又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性。因此,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以工學學科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它既是技術學科,也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滲透。
(3)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
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工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根據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對復雜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實施,以提高物流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4)物流工程學科的特點
物流工程學科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要運用自然科學中常用的科學邏輯推理和邏輯計算,同時,也常采用對系統進行模型化、仿真與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學科的意義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意義主要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時掌握管理方面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物流工程理論、系統規劃設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獨立從事大型物流工程項目規劃、實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
3.3物流經濟
物流學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經濟學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物流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日本行政管理廳統計審議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的流通是與商品的物理性流動相關聯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情報流通。物資流通由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活動組成。”日本的物流定義中強調了物流是一種經濟活動,物流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學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經濟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流產業的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問題。
(2)物流經濟學科的內涵
物流經濟學科應以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中國宏觀物流問題的關注為基礎,以深度分析宏觀物流發展趨勢及宏觀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經濟發展中的宏觀物流理論體系;同時應關注微觀物流經濟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與企業問題有關的物流企業制度、物流項目評估、物流市場需求預測等政策和理論問題上。
(3)物流經濟學科的目標
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目標為: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其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關系,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決策建議,成為有關決策部門和企業的思想庫和參謀部;加強物流經濟理論體系建設并與國際物流經濟學科接軌。
(4)物流經濟學科的特點
物流經濟學科同樣具備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相關學科有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信息經濟和會計學等。該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物流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宏觀和微觀的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5)物流經濟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物流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同時對實現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還以本身的宏觀效益支持國民經濟的運行,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促使其優化。特定條件下,物流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一個新的物流產業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產業結構。因此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必將促使國民經濟向更加合理的、協調的方向發展。
4.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流人才的培養應該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物流學學科的設置應立足于培養復合型物流人才。按照這一思路,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如下幾點相關建議:
(1)保留現有某些按物流環節設置的物流類專業。這類專業有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包裝工程等,它們既是按物流環節設置的專業,也分屬不同的行業。這些專業都有他的特定的領域適用性,不一定要全盤改造成為物流工程專業。
(2)盡快構建和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明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學科專業的內涵。
(3)加強高校、學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問題進行不斷的探討,逐漸深化,,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家提出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丁俊發,現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首屆中國物流學會年會,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M
[3]宋偉剛,物流工程及其應用,機械工業
出版社,2003,M
篇5
口語教學,首先對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好的口才能表現一個人的良好文化素養,能提高成功的效率。對于學生來說,使用口語表達的同時就在進行思維訓練,還要動腦筋選用表達方式和語速語調,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來自語文教師極高的口語素質。語文教師良好的個人品德、淵博的知識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感化著學生。
所以,教師要轉變觀念。現在許多學生很內向,他們不善言談。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他們的思維不活躍,跟不上周圍說話人的話題變化;另一方面,更表明他們有自卑心理,怕自己說出的話語不入時,或說話不當而被人指責或恥笑。教師不應歧視學生,要讓他們參與課內外的問題討論,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這方面,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師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學習“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關系”。平等地對待學生,這是進行口語教學的一個前提。這一點在技工學校中尤其重要。因為技校生絕大數的素質普遍較低,學習興趣不高,對立情緒較為嚴重,在這樣的狀態下,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這是我們做好口語教學的前提條件。
其次,作為技校的語文教師,要不斷地獵取其它學科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知識,在廣泛學習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口語教學水平。然后再去指導學生。只有教師本身具備較高的口語能力,才能在教學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的口語得到較大的提高。語文作為最重要的文化載體,其豐富的人文性和社會性使其對語文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如果你在課堂上能縱貫古今、旁征博引,那么你的語文課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如果你能說一口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標準的普通話,能寫一手勻稱規范、清秀雋永的粉筆字,那么你的學生怎會不“聽”你的語文課,不“抄”你的課堂筆記呢?且不說語文教師具備以上的素質便能更好地發揮其主導作用,單從學生對教師的尊敬這一點來說,已具有相當大的教育魅力。而這些是我們進行教學改革的一個基本要求,因為說到底語文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進行的口語教學。
二、閱讀:撐起口語教學的天空
對于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語文課的范文是學習口語的前提條件,而技校學生與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溝通、交流的主要途徑便是閱讀,因而閱讀是培養學生口語的重要途徑。古人也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說,不少教育學者也強調,人在反復的閱讀中,腦海里會貯存豐富的書面語言,課文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還原生活,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學生就會克服心理障礙,情緒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就會帶著豐富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關于閱讀的方法,很多文章都有所介紹,包括朗讀,泛讀,精讀,細讀,品讀,等等,類型不同對口語的培養側重點也不同。從培養學生口語角度出發,我對學生閱讀特別提出以下兩點要求:
(一)、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不能越俎代庖。應該把閱讀感受課文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不能站在學生前面,努力把學生引到教師事前設計好的圈套中去,用理性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站在后方,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與作者感情的撞擊,起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的教是為了今后的不教,所以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如《語文》(第四版)《項鏈》這篇課文,一個重要的學習目標是學生通過人物的心理、語言、行動描寫來分析人物形象。路瓦栽夫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她的虛榮心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在教學時,要得到答案主要側重于學生的闡讀,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反復閱讀其中的幾個片段,讓學生在朗讀中自己去體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在其間,學生分析、討論,各抒己見,老師只對學生的回答作簡單的評析與適度的指導。
(二)、重視整體閱讀。作為課文的文學作品,往往是感情充沛,形象感性的文章,這些只能是作為整體的課文才能傳達的,而教師為了使學生理解課文整體的思路,往往喜歡分割課文,以便使學生理解接受,然而這恰恰造成學生與課文的疏離和隔絕,所以,現在的技工學校“語文課教學大綱”中提到:“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語言的表現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藝術性。”還是以《項鏈》為例,路瓦栽夫人的人物性格必須是從《項鏈》的整體中才能看出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一條假項鏈付出了十年艱難的代價,是什么導致這場人生悲劇的根源,這些都必須通過整體閱讀才能理解的。
三、生活:口語教學的出發點
和其他功課相比,語文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沒有一門功課像語文那樣與生活聯系如此緊密。有人沒有上過語文課,卻沒有人能離開過口語交際,即沒有人可以離開聽、說、讀、寫。語文課課堂只是培養學生口語的一個場合。實際上,從幼兒開始學習語言時,整個生命過程中,都在進行口語交際。口語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生活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淡化語文課堂與非課堂的界限,努力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善于在學生的口語學習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于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學生用詞混亂,是因為這些詞沒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見、所觀察和所想的東西聯系起來。”技工學校學生語文成績可能不如普通高中的學生,但是技校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卻不一定差,具體而言,技校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特別是前面兩項,有時反而更勝一籌。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努力把學生各種潛能發揮出來,才能提高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的質量。
要讓學生多說,教師就得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去訓練。課前可讓其講述見聞,課內注意多提問,讓學生復述課文、朗讀課文和口頭作文等。還要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和社會交往活動,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和欲望。①要堅持使用普通話,語言要規范,語句要通順正確,不能出現歧義,要克服粗話、俗語和語病。②要思路清晰,說話要有一定的中心,要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③語言要得體,要注意場合和對象,不要鬧出笑話,避免陷入尷尬困境,被人恥笑。④要態度端正,聲音響亮,吐字清晰,這樣才能有一個好的表達效果。<
BR>綜上所述,技工學校的語文課在課堂教學中要推行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對每一個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個學科都在創新中尋求教改的最佳途徑。我認為口語教學是語文教學改革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技工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2、《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3、《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葉圣陶著教育科學出版1980年版
4、《語言是大海》于根元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5、《語言以人為本》趙俐等著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年版
篇6
【關鍵詞】會計;科學;發展觀;內涵
我國會計科學的研究起步較晚,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會計科學的發展進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致使我國會計科學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有了一定的差距。21世紀,中國經濟的發展任重而道遠,作為經濟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將會承擔更為重要的歷史使命,會計科學不僅會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會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因此,需要對中國會計科學在21世紀應當如何發展的觀念性問題進行專門研究。
一、發展動力:會計管理實踐的客觀要求
21世紀中國會計科學發展的最大動力是來自于會計環境的變化,而在會計環境中對其影響最大的則是經濟環境與科技環境。從經濟環境上看,已經初具框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將會通過不斷的調整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模式,從而對20世紀所形成的會計管理科學的基礎理論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從科技環境上看,由于高新科學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的廣泛運用,知識的經濟化和經濟的知識化已經形成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生產作業過程的高技術含量必然會引起經營管理手段的高技術含量,從而引起會計信息的搜集、加工處理程式與輸出方式的高技術含量,這樣,就必然會對20世紀所形成的會計技術方法體系產生強烈的沖擊。作為對會計實踐活動進行全面研究的會計科學,如果不考慮會計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就會使通過研究所形成的會計理論缺乏對會計實踐的具體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由此可見,因經濟環境變化所導致的21世紀會計管理實踐內容與程式上的變動必然會成為推動21世紀中國會計科學發展的源動力。
二、發展目標:會計科學體系的完善創新
不斷拓寬會計理論研究領域并進行會計理論的創新,既是推動會計科學發展的動力之一,也是每個會計理論工作者的義務。早在上世紀中葉,美國會計學會的專家們經過論證后曾明確預言:未來的會計理論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中的任意一種來擴展其范圍:一是將新的測定方法引進會計學領域;二是將擴張作為會計報告的行動概念。它比較明確地提出了會計科學發展的兩個重要途徑,即正確的研究方法與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由此可見,當會計所面臨的環境發生變化時,適時確立會計科學的發展目標是使其得以穩步發展的前提條件。根據我國會計科學發展的現狀,21世紀的基本發展目標應當是:規范會計科學的理論層次與結構,加速會計科學理論體系的創新,完善相關會計科學的內容,拓展會計科學的研究領域,從而構成一個完整且具有結構合理、內容嚴密、優勢互補等特征的、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會計科學體系。這一體系應當由會計理論科學、會計方法科學、會計管理科學、會計研究科學和會計教育科學五個基本部分所構成。在此基本要求下,會計科學的學科體系內部應當按照其學科特點組合成合理的學科群落,可以考慮將會計科學劃分為核心層學科、緊密層學科、松散層學科、邊緣層學科和滲透層學科五個級次,或者稱之為主體性學科、支柱性學科、基礎性學科和支撐性學科四個系列,逐步形成一個多層級的寶塔式、網狀型結構,使其發展能呈現出一種較為穩定的態勢,從而豐富會計科學學科家族的成員構成,讓具有悠久發展歷史的中國會計科學在21世紀的中國經濟科學體系中占據應有的一席之地。
三、發展觀念:會計科學范圍的縱橫拓展
確立正確的會計科學發展觀念是中國會計科學在21世紀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由于現代社會經濟一個突出的特征就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生產越來越專業化與集團化,這就在客觀上要求不同類型經濟科學的研究對象也應當隨之分解與細化,從而使得經濟科學的分支學科越來越多。與經濟科學的這種發展趨勢相適應,如果說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初期會計科學還只是一花獨放的話,那么,延綿到今天的會計科學就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學科林立且擁有一百多個分支學科的龐大的科學體系。會計分支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對現代會計對象某一領域或者某一方面問題的專門研究,從而有助于對不同會計現象與新會計現象的剖析,特別是其它學科領域里大量新學科的出現以及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的發展,使得會計科學研究的對象越來越多,研究的領域越來越寬。在會計科學研究對象呈現出快速分化的同時,會計科學學科內部的各學科之間以及與其它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和滲透日益加強,形成了我中有彼、彼中有我的特有的學科之間的互容現象,從而也相應地形成了一些邊緣性的會計科學學科,如環境會計、電算化會計、資源會計等。
在21世紀,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這種學科之間的分化與綜合現象將會日益突出,任何一門學科的內容,都將會與其它學科的相關內容之間形成一種聯系與融合關系,會計科學的發展也就必將會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因此,在引進、借鑒、消化、吸收、創新的基本方針之下,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與滲透,從而使會計科學在學科內容上注重對其它學科的兼容與吸收,不斷地從橫向和縱向上拓展其研究范圍,并不斷地注重理論創新以構成新的分支學科。以此認識為基礎,在21世紀中國會計科學的發展觀念上應當予以必要的轉變:一是不能就會計而研究會計,要注意跳出會計的框框來研究會計科學問題;二是以多種學科作為其研究基礎,即在傳統會計科學的基礎之上,注意其與數學、相關經濟學及其它學科的結合,注重不同學科內容研究上的交叉與融合;三是注意與其他學科的嫁接、改造、引進與創新,合理吸收其它學科的先進研究成果,以減少重復勞動;四是注意會計領域里的新學科、新問題、新領域的前瞻性研究;五是應當在兼收并蓄的基本要求下,注重學科發展的國際化趨勢與國家化特征;六是在會計科學的學科方位上,應當正確、恰當地將其予以合理定位,以便使會計科學的研究內容與縱橫拓展的要求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發展方式:會計科學研究方法的結合運用
在會計科學的發展上,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會計科學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會計科學發展目標的實現程度。在中國會計科學得到迅速發展的20世紀,在會計研究方法上重演繹、重抽象、重定性、重邏輯思維和推理的研究定式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由于會計理論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式相對較為滯后,因而會計理論工作者基本上是處于一種個體性勞動和個體操作的狀態,加上研究信息傳遞方式上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成果在不同研究人員之間的相互溝通與運用,由此而導致研究內容上重復性勞動也造成了一種研究資源上的不應有浪費,從而對會計科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因此,21世紀中國會計科學發展的基本方式就是應當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注重各種研究方法的有機結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認識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利弊,處理好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首先,應當強化定量研究方法的運用。這就需要全面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正確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中國的會計科學發展不能滿足于抽象的理論闡述,應當用務實的態度,運用科學的方法、采用科學的方式去搜集、整理與研究對象有關的資料,以實證性的資料為基礎,以數量分析的結果為依據,去描述經濟活動變化的規律,去闡明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去說明企業經營方針的調整以及經營活動結果的演變,從而使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與其經濟利益相關的經營活動發展趨勢、規律有更為直接和深刻的認識,以有助于其正確經濟決策的形成,并以此結果來豐富會計科學的內容。其次,應當堅持運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對與會計有關的經濟事項進行定性的理論分析,恰當地將規范性理論分析與實證性數量分析方法有機結合。應當承認,會計研究中的某些具體問題,諸如資本市場的運行質量、會計信息的效度與股價之間的關系等內容,必須要建立一定的定量分析模型和大量使用定量性分析手段,但對于目前日趨復雜的企業經營活動規律的揭示及其所受會計環境變化影響程度的揭示,以及對會計政策調整方位的全面分析,實證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基本的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講,缺乏定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全面地、科學地闡明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問題。目前在會計理論研究過程中,有部分學者認為,只有通過復雜的數學模型設計和精確數學分析的方法,只有大量運用實證分析的會計研究方法,只有全面研究資本市場中的會計信息披露與質量,才意味著中國的會計科學研究“與國際接軌”,才是中國會計科學的發展方向。這一看法不僅失之偏頗,而且反映在思維方式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而上學特征,不利于中國會計科學在21世紀的發展、創新與完善。在21世紀中國會計科學發展方式上,應當從中國的會計環境出發,采取拿來主義,積極地汲取20世紀中后期西方會計科學發展上廣泛運用數量分析方法所取得的先進經驗和已有成果,但是不能全面照搬。盲目地追求用實證性的數量分析方法來全面取代規范化的定性理論分析方法的做法,既與中國會計科學的發展現狀不符,也不利于中國會計科學在21世紀的健康發展。
五、發展道路:會計科學的科學化、國家化和國際化
與中國會計改革及發展模式的基本目標相一致,在21世紀中國會計科學發展道路的選擇上,應當緊密結合中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進程,以科學化為基礎,以國家化為起點,以國際化為方向,以使其能夠有機地融入國際會計科學發展的大潮流之中,使之真正成為國際會計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會計科學的科學化是客觀要求。會計學科學發展上的科學化內涵為:一是會計科學學科體系內部結構合理化;二是各具體會計學科的會計理論系統化;三是會計方法系統化,即指有一整套完整的方法程序對會計信息進行搜集、加工和處理,有合適的標準對其有效性作出判斷;四是會計操作手段現代化,即達到人工系統和電子系統的有機結合,且能夠使會計操作技術工具標準化;五是會計管理體制定位化,即指會計管理模式和會計人員的身份能夠正確合理地定位,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設置有管理要求與功能基本一致的會計工作崗位,會計人員職務設置統一;六是會計法規體系配套化,即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會計法規體系;七是會計教育體系完善化,即形成一個不同級別、不同層次、不同要求和不同目的的會計教育體系;八是會計研究方法規范化,即做到實行規范化的研究過程和規范化的研究方法。
其次,會計科學的國家化是現實選擇。從世界會計的發展歷程上看,目前尚有五大會計模式,但從中國會計的發展現實上看,中國有自己的會計環境。因此,中國會計科學的發展也應當具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這是由于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體制決定了會計理論體系的基礎理論結構;多種經濟形式并存決定了會計法規體系的多層級結構;特殊的所有制結構決定了會計管理體制上的準則制定的多模式結構;素質較低的會計人員隊伍決定了會計操作方式是以手工為主的運行結構;多頭管理的會計教育管理體制和人才選拔機制決定了會計教育的層級結構;經濟發展的特殊進展決定了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的方式結構,即實行內部會計監督、外部會計監督和社會會計監督的有機結合。與此同時,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會計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模式下,已經開始呈現出會計信息社會化、商品化和口徑國際化、會計服務市場化、會計核算手段現代化、會計監督社會化、會計工作規范化和會計規范配套化等基本趨向。上述現狀決定了在中國會計科學的發展上應當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建立起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科學體系。
最后,會計科學的國際化是歷史趨勢。近年來,由于金融與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日益加快,全球經濟發展在要求中國應當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的同時,也對中國會計走出國門和走向世界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國的會計以及會計科學能夠實現與國際通行慣例和內容相協調。盡管目前制約中國會計科學國際化的因素很多,但通過靠攏——協調——接軌的程式來縮短中國會計科學與國際會計科學的距離是一種必然選擇。當前,我國會計科學國際化的內容可以歸納為:一是在會計理論體系的結構和研究方法上應當向國際化靠攏;二是在會計方法體系上應當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并駕齊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對外服務和對內服務的任務;三是在會計信息加工處理及運作程序的標準上應當由中國會計準則逐步地向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相接近這一目標過渡;四是在會計監督體系上,應當逐漸加大社會會計監督的范圍與力度;五是在會計教育的層次、內容、體系與結構上,應當盡快走出當前的發展誤區,采取有力的措施,優化會計教育資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會計專業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楊維生.營造良好的會計環境.財經視點,2001,(9):45-77.
篇7
【論文摘要】:論述了目前高職學校對會計電算化課程進行項目教學的有關思考,從項目教學實施的必要性、應用的現狀以及具體的應用過程和優點等幾個方面論述了新的教學模式,力爭提高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崗位職業能力。
一、實施項目教學的必要性
1、社會崗位的現實需求
目前很多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體會到他們在學校學習的會計電算化知識很難完全直接用到他們的工作中,為什么呢?我認為傳統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實際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專業課程。《會計電算化》是財會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對于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來說,更應該注重其實踐性教學,而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在職業教育中應得到了廣泛應用。
2、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
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成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會計電算化實踐動手能力,是高等職業學校會計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職教育的最大優勢。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在職業教育中應得到廣泛的應用。
3、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我國的職業教育中,傳統教學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自學與思考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團隊意識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必須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尤其是專業課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形成職業能力。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教學策略,借此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深入的學習。正確實施項目教學法,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并能夠自覺地學習并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作業,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項目教學應用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中,在專業課教學中推行項目教學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形成職業能力,確保職校畢業生按市場崗位要求零距離就業的有效途經,其應用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在教師的實施過程中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
1、項目教學實踐教材不盡合理
目前現成的會計電算化經濟業務項目教學用書在教學中極少見到,教學中使用的軟件文檔也僅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學內容的說明書。因此,設計一套完整的、適于會計電算化項目教學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但這對于會計電算化教師來說又是極繁重、精細的工作。
2、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完善
雖然目前會計電算化教學主要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任務,任務中包含了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也蘊含了學習者需要的能力訓練要求。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掌握知識點與技能點。這種任務驅動教學,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應用能力,但對學科的知識體系掌握較弱。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
3、項目教學受社會等級考試的制約
目前各所高職院校都參加各省組織的會計電算化等級考試,并且已經在社會上得到了廣泛地承認。但這類考試均屬于水平考試,考試的范圍和專業需求及社會需要還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試內容狹窄,技術水平落后,但各所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通過率,制定了與等級考試相關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方法,并以此來衡量教學,這就制約了項目教學的開展。
三、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如何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并取的良好的教學效果呢?通過對學生實施完項目教學后,總結出項目任務的確定非常關鍵,項目任務最好具有這樣的特點:1、學生完成一個項目要具備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2、具體要根據學生特點和知識點的難易確定。3、項目要與實際工作或生活相關,這樣容易激發學生完成該項目的興趣,有成就感。
舉例:模擬企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的經濟業務資料完成最后報表數據的輸出,并通過上機實驗不斷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學生提交項目設計的紙質打印文稿、電子文稿、運行項目所產生的賬套以及報表備份數據等。具體的項目實施,用學生以前學過的會計知識和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應用來完成從初始化工作到最后財務報表的輸出。一個完整的項目教學模塊分以下階段進行:(一)、明確項目任務。
項目設計要求學生根據個人特點和需要,自由組合,3~5人為一組,自行分工,成立組織以進行管理,以會計人員的心態進行建帳。首先進行初始化的設置(設置系統參數、設置科目、建立各種賬簿文件、定義各種輔助核算、定義報表以及錄入各種余額數據或者是發生額數據等)。然后輸入憑證(當月發生的經濟業務資料)并審核;最后
報表的輸出。
(二)、制定完成項目計劃。
各小組分工合作制定完成這個項目的計劃以及時間安排
(三)、實施計劃
各組開始自己動手實施計劃,老師參與其中。剛開始學生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提出了很多問題,對于少數人提出的簡單問題個別進行輔導,并注意收集學生提出的有共性的問題,然后集中進行講授。
(四)、檢查評估完成情況。
當項目實施結束后要進行評價,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評出成績,更是為了改良項目,以便應用。雖然成功完成任務的學生不是太多,但討論很熱烈,完成的很有成就感,沒完成的很不服氣,仍在不懈的努力
四、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優點
在以上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1、改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活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
2、改傳統的以教材為中心變為以項目為中心,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知識點的學習,而是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達到知識的鞏固。
3、改傳統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汲取并探索,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完成項目的同時,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推動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篇8
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既面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重大機遇,又面臨資源、市場約束增強和體制、機制性矛盾凸現的嚴峻挑戰。在這種形勢下,要確保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社會和諧發展,就必須始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全局,特別是要實現農業發展觀的與時俱進,著力更新發展理念,拓展發展思路,優化發展格局,創新發展模式,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發展措施,不斷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新局面。在實際工作中,要著重把握好“六個堅持”。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維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全面發展。農民是農村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主體。堅持以人為本,體現到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為農民謀利益,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使之分享改革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成果,努力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
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這是以人為本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最根本的體現。要認真貫徹落實“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廣開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既要從“三農”本身考慮問題,尋求出路,又要跳出“三農”,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思考問題,研究對策;既要大力挖掘農業和農村內部的增收潛力,又要在農業和農村外部開辟新的增收途徑;既要立足當前采取盡快見效的增收措施,又要著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為農民增收提供新的動力。
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要使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體現在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過程。尊重農民的創造和選擇,維護農民的經營自,切實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利。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推進鄉鎮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維護農民對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權和管理參與權。加強對農民負擔的監管,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加快農業和農村法制建設,嚴格依照法律法規來管理農業、開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全面推進依法治農。當前特別要加強法制教育和宣傳,培育農民依法維權的意識。
全面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這是提升農業、振興農村的希望所在,是減少農民、使農民富裕起來的關鍵所在。要把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擺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圍繞增強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大力加強科學知識普及、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和思想道德教育。適應農業專業化、規模化和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培養造就一代新型農民。擴大“陽光工程”的實施規模,加強勞動力轉移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外出務工就業的能力。
堅持統籌協調理念,優化發展環境,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統籌協調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是解決城鄉發展失衡問題的關鍵。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全局,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改變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完善支農政策體系,強化農業發展基礎,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盡快改變城鄉二元結構。要深刻領會“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著力消除影響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建立城鄉之間資源合理配置的市場體系,形成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運行機制。特別是要加快建立城鄉平等的就業體制,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不斷改善農民進城務工的環境。要為農民提供平等的教育、醫療機會和待遇。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和公平化。引導各類資源與要素向農業和農村流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完善支持保護農業的政策體系。要全面落實“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不斷增強農業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調整和優化支持“三農”發展的財政支出結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結構、信貸資金投放結構。建立對農民的直接補貼機制,進一步完善補貼政策,擴大農業補貼規模。探索建立農業投入的補貼機制,積極推動農業的政策性保險試點,盡快形成完整的國家支持保護農業的政策體系。
加大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要在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要加強農業生產設施和農村生活設施,特別是農田水利、鄉村道路、改水改廁和社會公共設施的建設,加快實施農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重點搞好農業“七大體系”建設,完善農業發展綜合服務體系。按照項目構建工程、工程支撐體系、體系保障發展的原則,實施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等重點工程,著力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圍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探索農業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徑,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實現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的有機結合。
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優化農業區域結構、產品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的質量與效益。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高效經濟作物,加強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提高優勢農產品的集中度和優質專用農產品的比重。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同時大力發展高產優質水產養殖。推動鄉鎮企業產品、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集聚,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特別是糧食加工業,延長糧食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強化農產品市場營銷工作,促進農產品流通業健康發展。
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人增、地減、水缺,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地節水。要加大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力度。實施沃土工程,加強耕地質量動態監測。改進栽培和飼養方式,推行間作套種、水旱輪作、立體種養模式,發展保護性耕作。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努力培肥和提高地力。合理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旱作節水型農業。
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運用循環經濟理論,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基本原則,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農業循環經濟,促進再生資源的循環、永續利用和非再生資源的節約利用。發展生物質經濟,支持農業副產品循環利用。大力推進生態富民家園計劃,加快農村沼氣發展步伐。發揮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秸稈產業。推動農產品初加工后的附產品及其有機廢棄物的系列開發、深度加工,實現增值增效。
切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以保護自然、保護生態、創造優美環境為目標,利用人、生物和環境之間能量轉化及生物循環的規律,構建資源節約型農業體系,促進農業與環境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業環境優良化。按照“提高認識、依法監管、加大投入、防治并舉”的要求,加大農業污染的防治力度,減少土壤中的化肥、農藥殘留量。全面實施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生產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農業建設工程,推進以沼氣建設為重點的生態富民家園計劃,加快規模養殖場糞便凈化和生活污水凈化處理設施建設,努力控制和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擴大退牧還草工程規模,加強鼠蟲害防治,不斷改善草原生態環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態修復的長效機制。
堅持科技進步理念,強化農業發展的戰略基點,不斷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重大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是農業發展的戰略基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必須把科技進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農業科技基礎創新、集成技術創新及應用轉化的能力,加大農業科技的推廣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要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高新技術研究,力爭在新品種培育、病蟲害防治、生態環境建設、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農業科技發展的著力點要實現由注重增加產量向提高產量、質量和效益并重轉變,由注重研究向研究、應用、推廣和普及并重轉變,由注重常規技術向常規技術集成和高新技術自主創新并重轉變。大力發展降低成本與節約資源的技術、標準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設施農業技術,建立農業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技術體系。
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促進農業增產增效,關鍵要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核心是推廣一批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要擴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專項補貼規模,優先扶持優質高產、節本增效的組裝集成與配套技術開發。重點推廣一批先進實用的農業科學技術,擴大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應用范圍。
堅持改革創新理念,消除制約農業發展的體制,增強農業發展活力和動力。深化農村改革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全局的內在要求,是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農村改革面臨的任務仍很艱巨,需要我們下大力氣積極推進,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是黨在農村政策的基石。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全面落實二輪土地承包政策,建立健全農民承包土地流轉機制。要加快土地承包糾紛仲裁立法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糾紛調處機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補償費,推動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加強國有農場農業用地保護和占用的監督管理。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創新,增強集體經濟組織對農民的服務能力。
探索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鼓勵和扶持農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組建多種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經紀人、專業大戶和其他中介組織。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立法進程,保護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通過建立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建立起農民與市場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推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加快免征農業稅步伐,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推動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體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試點,探索解決鄉村債務的有效途徑。加快國有農場農業稅費改革。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搞好獸醫管理體制、農墾管理體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等方面的改革。
堅持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用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大任務。要把工業經濟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經營思想、管理方法、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等,導入和應用到農業領域,大力改造提升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運用現代工業成果改造傳統農業。要把現代工業發展的成果逐步運用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為建設現代農業提供有力的物質技術支持。推進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的結合,拓寬農業的內涵和外延,增強和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積極采用工程、生物、農藝等技術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大力發展農用工業,提升農業裝備水平。
優化農業組織形式與生產方式。借鑒現代工業組織形式,大力推進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積極發展農業產業集群,不斷提高農業的規模化、組織化、集約化水平,積極探索各種農業生產要素之間緊密結合、良性互動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引入工業融資方法,強化項目推進意識,開展農業資本運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篇9
1.1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中等職業教師在講解基礎會計知識時,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會計理念和主要經濟業務核算方法,同時還要系統了解基礎會計知識結構,加深他們對會計的認識,給予他們更多的思考和學習空間,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明確學生能力培養目標,比如要讓學生掌握賬戶分類、借貸記賬方法及其應用;讓學生能夠正確填制會計憑證,能夠結合會計憑證登記賬簿。學生還要學會如何查找錯賬,掌握相應的更正方法,從而提升會計處理的準確性。
1.2提升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第一,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該種教學方法中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會計實踐當中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會計知識,及時解決他們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降低學生的基礎會計學習難度。同時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也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探討,認識到自身學習上的不足,相互取長補短,增強他們課堂的互動性,調動學生參與會計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解會計分錄時,許多學生會感覺學習吃力,同各國參與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提問記憶,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記憶規律,最大限度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提升他們的學習質量。第二,開放式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將會計課堂還給學生,為他們創建更加寬松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課堂上敢于思考,敢于提問,從而拓展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感受到基礎會計課堂的趣味性,最終達到會計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會計借貸記賬方法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先進行預習,然后再相互之間交流,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和講解,加深學生對該種記賬方法的認識,提升他們的會計處理能力。
1.3激發學生基礎會計學習興趣
基礎會計作為中職院校學生會計知識學習的重要課程,教師應該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滿足他們今后的會計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基礎會計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空間,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提高他們會計業務處理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企業,了解企業會計部門的一些職責,然后再開展一些模擬性的企業會計處理課堂,為學生設置一些情景,從而加深學生對會計知識的認識,提高他們學習會計的效率。其次,教師要制定比較完善的教學方案,搜集一些會計處理案例,提升學生會計問題應對能力,為他們以后工作提供有效幫助。
2.總結
篇10
關鍵詞: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
統計學作為經濟類、管理類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它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應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高職高專教育和普通本科教學存在著很大的區別,本科院校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主要以理論為主,而高職高專院校則以實踐為主,強調學生學有所用。
前者針對的對象主要是一些學習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而后者針對的對象則是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弱的學生,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本文意在分析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的一些特點以及應該采用的教學方法。
一、用通俗簡潔的語言進行教學
統計學是一門對客觀實際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找出事物的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做出預測或決策的學科。它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一直被學生認為是枯燥而難學的課程。
傳統的統計學教學過于注重統計指標的計算統計理論的演繹,使學生深陷繁復的計算中,對于如何運用統計方法和統計工具解決實際問題則很少講到。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一般都津津樂道于統計學基本概念的闡述和統計公式的推導,使用的語言都非常專業化、學術化。對一部分學生來講,他們認為教師的語言是晦澀難懂的。由于高職高專院校招生分數相對較低,高職高專院校的生源質量與一般本科院校相比總體水平偏低,參差不齊異常突出。
針對這一現實狀況,對高職高專學生的教學要用簡潔、通俗的語言。這是高職高專教學最基本的要求。語言一定要簡潔、通俗,只有這樣才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這種語言形式要貫穿講課的始終,不管是講授統計思想、統計概念還是講授統計公式。可以把公式具體化,刪繁就簡,挑選重點有代表性地著重講解,而沒有必要對每一個公式都推導其來龍去脈。還可以通過不斷地舉例來解釋說明統計概念的實際意義,使學生活學活用。另外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該多用些提問句、疑問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提問問題的能力。
教師還要和學生互動,一起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統計學的靈魂在于與經濟管理類各實質學科相結合,用統計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講課時可以與學生熟知或學過的課程聯系,這樣更加便于他們理解、掌握所學的統計學知識,并且能把所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其中。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就是教師通過分析案例,激發學生參與討論、分析,讓學生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理解理論知識。這個方法在高職高專的授課過程中運用得非常廣泛,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在高職高專統計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
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就是精心選擇適當的案例。所謂的適當是指:一要和所講述的理論知識聯系密切;二要難度適中,但要有綜合性,不能只針對某個具體定義而編寫,因為案例太容易就沒有挑戰性,不深入討論就學不到東西,太難就會讓一部分學生知難而退,不參與討論;三是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題材,所選的案例必須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而不能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其次,要組織好案例教學的課堂教學。教師的角色需要發生變化,要從教師的角色轉化為一個普通學生,讓自己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當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要直接作答,而是引導學生互答問題和辯論,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自覺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自覺地歸納總結。第三,還要注意在案例課結束以后,要讓同學們寫總結,把課上所運用的理論知識,在討論中領悟到的東西,以及自己歸納總結的東西書面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以其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利用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把授課重點轉向過去傳統教學顧及不到但實際上更加重要的方面,即從過去主要針對統計學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轉向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種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
多媒體教學的關鍵是教學課件的制作。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應該自覺地學習并掌握教學課件的制作:
首先,要學會運用PowerPoint,并且充分運用PowerPoint的動畫功能,這些動畫功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由于運用多媒體演示課件或幻燈片信息的流量大、速度快,接受起來有些難度,學生可以不再記筆記,而是將不明白的作標記,課件可以讓學生課下拷貝,以便于復習。
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選擇一些分析軟件,例如Excel辦公軟件。Excel是《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中的一部分,高職高專的課程普遍把《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這門課程安排在大一上學期,而《統計學》這門專業基礎課則安排在大一下學期或大二開設。所以在學習《統計學》時,學生都已對Excel的使用比較熟悉,在具體授課時教師只需把其中的統計分析功能介紹給學生,再演示一些實例,學生一般很快就能掌握,另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操作來檢查教學效果。
四、注重實踐操作
高職高專教育是培養行業基層技術型應用人才的一種教育形式,因此,高職高專教學中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的學時所占的比例相對高于普通的學歷教育,即其教學目的應在于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技能。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目標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重疊,重理論輕實踐,實際操作能力很差。
高職高專的學制一般為3年,而學生的基礎較差,理論上也很難實現預期的培養目標。這使得很多高職畢業生難就業,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山東英才職業技術學院每個專業都建有相對應的實驗實訓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讓學生通過上機操作來鞏固所學知識。
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學校給學生聯系的實訓基地,讓學生真正地接觸現實,了解所學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還可以就具體問題,模擬問卷調查,從得到的調查數據里運用統計知識、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例如: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就曾組織過學生就生活費的花費問題做過調查,在具體調查過程中考查學生都是用了哪些統計方法,效果很好。
參考文獻:
姚波。建構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專業模式[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3,(2).
董蕓。注重理論教育強調動手能力———淺談高等職業教育非統計專業統計學的教學方法[J].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