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師法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2: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等教育教師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高等教育在各個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作為世界高等教育的標向, 提出了高等教育倫理的概念, 本文從個人和社會的角度出發, 了解教育倫理對個人和社會道德價值觀樹立的重要功能, 思考高等教育道德倫理精神缺失。
當前, 人們對于高等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也更加關心其對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199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召開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 回顧了過去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成就, 提出了現在高等教育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探討了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與走向, 并發表了《高等教育宣言》。為了準備這次世紀末的大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關于改變和發展高等教育的政策論文, 并在五個地區舉行了磋商會議, 綜合考慮各個地區情況, 匯集成了這篇《高等教育宣言》。可以說《高等教育宣言》是世界各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指向, 它是人們對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展望和預期。宣言第二條的標題提到非常有趣的一個詞——倫理, 通常很少有人把倫理角色與高等教育做過多的深刻聯系, 但在宣言中, 倫理作為除高等教育使命之外的第二條提了出來, 可見其重要性。本文試圖從個人和社會的角度出發, 對高等教育倫理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理清含義, 了解其背后的深意。
一、概念界定
關于高等教育倫理, 通過翻閱詞典以及相關的教育書籍, 暫未找到一個明確的定義, 因此要探討其含義, 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倫理。倫理一詞在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 傳統意義理解上的倫理大致有以下幾種含義:
1. 人倫的原理, 為人的原理。《說文解字》曰: “理,治玉也。” 說明只有遵循事物的內在的原理和內在的規律,才能把玉石造成玉, “治” 的過程也是探索其內在原理和內在規律的過程。當“理” 與“倫” 合成“倫理” 的時候,就是指人倫的原理, 為人的原理。
2. 事物的條理, 道理, 準則。《禮記樂記》中提到“凡音者, 生于人心者也; 樂者, 通倫理者也。” 鄭玄注:“倫, 猶類也。理, 分也。” 鄭瑗在《井觀瑣言》卷一中寫道: “馬遷才豪, 故敘事無倫理, 又雜以俚語, 不可為訓。”蘇軾的《論給田募役狀》提到“每路一州, 先次推行, 令一州中略成倫理。一州既成倫理, 一路便可推行。”[1%]
3.何智炫在其《倫理與道德的辨證探討》中將倫理定義為處于道德底線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于性、愛以及普遍自然法則的行為規范。這種行為規范不便明文規定, 而是約定俗成的, 并且隨著道德標準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趨勢。
可見倫理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系時應遵循的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準則。高等教育倫理就是教育者在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活動中, 調整教育人倫關系所要遵循的客觀道德法則, 并在這一客觀法則的基礎上探討如何使客觀道德法則主觀化, 提高道德修養水平, 使其具有個體關懷性和社會關聯性。
二、高等教育倫理的功能
《高等教育宣言》中涉及倫理一詞的內容并不多, 但高等教育作為有目的的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 它面臨著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雙重制約關系。高等教育作為聯系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重要中介, 既與社會發展有著必然的本質聯系, 又與人的發展有著必然的本質聯系。這兩個方面的本質聯系, 便構成了高等教育活動的客觀依據。因此, 高等教育活動既受社會發展的制約, 又受人的發展制約。高等教育倫理就是通過教育活動盡可能使來自兩個方面的制約達成統一, 促進雙方面的發展。
(一) 高等教育倫理的個體功能
高等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活動。作為對一定社會高等教育活動關系的倫理化反映, 高等教育倫理也就是調節人們之間高等教育活動關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 通過設定一定的善惡標準, 規定著人們在高等教育活動中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
高等教育倫理作為調節人們之間教育活動關系的行為規范, 與一般的教育活動規范不同, 它是一種善惡規范,是一種價值取向, 它以善惡為尺度去規定人們哪些行為是應當做的, 哪些行為是不應當做的, 引導和約束人們教育行為應以“善” 為價值取向, 從而保障教育活動有序進行,以實現受教育主體的全面發展, 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作為一種內在的善惡規范, 高等教育倫理對人們教育行為的調節是非強制性的。它不像法律那樣, 通過一種強制性的實施機制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它是通過社會輿論、引導、自省、自悟等方式來喚起人們內在的道德良知, 促使人們自覺地去調節教育活動中相互之間的關系和行為。在進行高等教育活動之前, 對于把受教育者要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在觀念上有了某種預期的結果或理想的形象, 并據此組織教育活動, 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生預期變化, 形成他們的個性, 成為真正的人。
高等教育倫理體現著主體行為的精神態度, 是主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把握教育活動的一種特殊方式。高等教育倫理是主體選擇的一種價值意識, 引導著其對現實高等教育活動的價值選擇, 促進人格完善和發展。這種主體精神態度, 如勤奮、敬業、進取、奉獻等, 不是基于一種利益原則, 而是主體對自己意志、品德和行為的一種自我完善和發展的要求, 對促進高等教育活動高效和優化的一種自覺意識。高等教育的特殊地位與重要作用, 要求主體發揮其精神態度, 促進個體的發展。
(二) 高等教育倫理的社會功能
高等教育活動是社會活動一個方面, 高等教育領域是社會整體系統的一個特殊領域, 與之相適應, 高等教育倫理也是社會倫理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因此, 高等教育倫理與一般的社會倫理有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系, 高等教育倫理是社會倫理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的表現。同時, 高等教育倫理又不是一般社會倫理在高等教育活動中的簡單推廣,不能把一般的社會倫理規范照搬到高等教育活動中來。高等教育倫理主要是依據一定社會的高等教育活動過程, 反映著高等教育活動對社會的功能, 以及高等教育活動的內在規律。
高等教育倫理在對象和內容上包容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次和方面, 其中主要是高等教育通過人對社會的間接導向。我們知道, 道德要求有著不同的層次, 一般可分為可容性道德要求和善的道德要求兩個層次。可容性道德要求是對社會全體成員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即社會公德, 這種基本的道德標準是不違規、不損人; 善的道德要求則是較高層次的道德要求, 它是在可容性道德要求的基礎上, 進一步要求社會中的優秀成員要有一種利人之心, 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以天下為己任。高等教育倫理的基本功能是培養人, 培養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精英。通過培養人才為社會生產服務、為經濟服務、為政治服務、為文化服務等等,高等教育倫理的價值最終要落實到人才的培養上, 通過培養人去實現高等教育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和文化價值——即社會價值, 體現為一種社會功能。高等教育倫理的主要社會功能和價值其實并不在經濟上, 大多場合側重于文化和政治上, 或者說其是超經濟的。同時, 教育倫理作為教育活動中一種道德規范和價值精神, 其主要功能和價值之一就是要優化教育發展, 通過教育提高人的培養質量和規格, 進而提高社會的整體層次。從一定上意義上說,它是一種特殊的人力資本價值, 不僅對社會的政治發展起著特殊作用, 具有重要的政治價值, 而且對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也起著特殊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
三、思考與小結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發表以來, 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高校大規模擴招, 導致高等教育資源分散, 質量下降, 畢業生就業困難等等。在市場經濟機制下,人們把目光放在如何創造更多經濟價值之上, 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本質價值, 更加忽略了高等教育倫理價值。高等教育倫理作為高等教育活動關系的倫理化反映, 在道德倫理精神缺失的當代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O]. 北京: 中華書局, 2008(3): 48.
[2] 王正平. 教育倫理學——理論與實踐[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1.
篇2
如何提高高等師范教育教學質量?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更適合高等師范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些是高等師范教師多年來一直在探討的問題。
在教學中以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而采取的途徑與手段稱其為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恰當與否,不僅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且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因此,探索一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對提高高等師范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高等師范的教學現狀
高等師范理論課程涉及面廣、內容多,而且理論性比較強、內容比較抽象,是公認較難教的課程。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學方法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獨立性,所以,在我國高校一直盛行傳統教學方法,即以教師灌輸知識為主的單一的講授法。
按照傳統教學方法,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備課,并根據對教材的理解或確定的內容,借助已有的教學經驗寫好講稿,系統地在課堂上講授,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較快和較準確地了解和掌握課堂內容。
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有利于知識在短時間里系統的傳授,但是,它忽略了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相統一的雙向活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是師生雙方主體積極介入的過程。
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由于用于學生獨立學習的時間少,給學生留有的思考空間少等局限,導致了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的潛能受到鉗制、萎縮以至湮滅。
學生被動地獲得理論知識,不僅阻礙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相互作用,更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勢必造成學生單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識結構,很難把各門課程系統地、完整地結合到一起,不利于學生多維的、靈活的、創造性的思維發展。
二、教學思想的轉變
教學思想是教學方法改革的關鍵。傳統教學思想忽略了教學的雙邊性。教學既包括教師的教授方法,又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教與學是辯證的統一,強調一方而忽視另一方都是片面的。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消極的被動接收器。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按照教學大綱,采取照本宣科、強迫紀律等方式組織和進行教學,著重的是如何把講授內容講得嚴密而富有邏輯性,如何盡可能多地傳授知識,而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狀態的學生的需要與潛能,這往往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揮,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的是書本知識豐富但獨立思考能力有限的學生。
隨著教學思想的轉變,教師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著眼于學生智能的發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能動性。
既要運用傳統的和現代的教學方法,來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又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充滿渴望地主動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的探討
探究教學法是指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到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活動。探究教學法的結構是:發現問題—收集資料—處理與解釋資料—問題解決。
探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經歷探究知識或問題的過程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優點在于:使學生更準確地認識客觀世界和科學的真實;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從事研究必要的探究能力,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有利于科學概念的形成;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教學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融會貫通的,尤以合作教學為最終體現。
不僅使學習好的同學掌握了理論知識,而且在學習好的同學幫助下,又使學習不好的同學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集體榮譽感使組與組之間不甘落后,也進行了競爭。
合作教學既著眼于發揮集體教學的優勢,又考慮到了學生個體化活動的重要價值,達成了教學集體性與個體性的有機統一。
篇3
隨著高等特殊教育的發展,高等特殊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認可,高等特殊教育招生數量的逐年擴大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對高等特殊教育學校的期望值逐步增高,對學校的監督力度越來越大。對高等特殊教育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為立足學校的長遠發展,不僅僅重視硬件上的大量投資,改善辦學條件,而且把加強師資培訓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作為學校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在提高教師的數量和素質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高等特殊院校師資培訓的投入并沒有與學生總量的增長及教學質量的要求完全協調發展,目前尚有相當大的缺口,體現在教學質量平平,專業特點不充分,特殊專業技能(如唇語、手語等)不夠精湛,相當一部分教師還停留在原有的知識傳授和教學水平上,無力承擔知識更新的任務,缺乏對高等特殊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法的研究。因此,如何擺正高等特殊教育的發展與師資培訓的關系,如何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師資培訓與社會需求盡快接軌,是目前我們高等特殊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四)教師專業發展與高等特殊教育發展失衡由于我國原有的教育體制,辦學層次和辦學定位的影響,高等特殊教育教師的學科與專業結構很難跟上高等特殊教育的發展,導致高等特殊教育教師跨課教學、把教學和科研分開的現象嚴重。一些院校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是“半路出家”,從普通高等教育方向轉為特殊教育方向,他們的專業素養與科班出身的特教老師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師專業發展與高等特殊教育發展失衡的問題間接約束了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的發展,據統計,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1.4%,遠遠低于全國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4.2%的平均水平②,目前國內僅有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長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幾所院校舉辦殘疾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數量僅2000多人,且主要集中在聾人服裝設計、盲人推拿按摩、計算機等有限的幾個專業上。
二、加強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專任教師專業化建設的對策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要充分挖掘殘疾人辦學體制的優勢,堅持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工作,把“人才強校”作為實現推進特殊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長遠大計,通過人事改革、體制改革、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體會到,對于像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特殊教育高校來說,要使師資隊伍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早日建成設施先進、師資雄厚、人才輩出、成果豐碩的一流特殊教育高校,開創師資隊伍建設的新局面,就要重點抓好“四項工作”,才能進一步適應當前高等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一)統籌規劃與分級建設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根據學校建設與發展的總體規劃,對全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實行統籌規劃,師資隊伍建設緊密結合特殊教育學科專業建設需要,制定人才引進、教師聘用、教師培訓與培養的總體計劃與目標,科學地建設和調整師資隊伍。同時各二級學院結合自身學科專業建設的特點和要求,制定符合本學科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使本學科的師資隊伍在學歷學位、職稱、年齡、學緣等方面不斷趨于合理,使學校的發展規劃和高等特殊教育同步協調。
(二)突出重點與合理平衡
根據學校的總體規劃,在師資隊伍建設上重點支持優先發展學科、重點建設學科和特色學科。例如,南京特教學院把特殊教育、社區康復、學前教育、聾人服裝等四個專業作為學院的重點規劃和發展學科;注重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學術團隊;并注意將相同、相近學科的師資進行整合,形成合力,以形成師資隊伍建設的特色和優勢,增強學院的核心競爭力;在突出重點的同時,學院將全面考慮各學科師資隊伍建設的實際與需要,兼顧文理工各學科的平衡發展,使學院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取得建設的協同效應。
(三)內培外引,重在培養
堅持“引進和穩定并重,引進和培養相結合,引進與專業建設相協調”的原則,重視新增學科、專業和公共基礎課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數量,優化師資隊伍結構。例如,南京特教學院制定了《南京特教學院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建立了促進人才引進、合理配置與開發利用的積極措施,有效促進了師資隊伍建設。學院自2008年以來,共引進各類人才9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9人,博士3人、碩士61人,改善了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專兼結合,重在管理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師結構應該多樣化,專任教師是基礎和骨干,但要以社會為依托,根據需要廣泛聘任兼職教師。兼職教師的優勢在于:一是有廣泛的選擇空間,有利于保證較高的專業水平,特別是實踐技能有特殊要求時,能提供先進的實踐教學;二是在社會需要和學校教師不足的情況下,有利于解決教學急需;三是有利于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打破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小而全的封閉的辦學體系;四是有利于專業的變換和提高辦學效益;五是改善對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師資培養和管理的模式;六是有利于形成以社會需要為中心的高等特殊教育辦學機制,根據社會對職業的預測來調整學校的發展規劃。盡管兼職教師的引入具有積極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兼職教師的管理有的由系部負責,有的歸口到教務處,相比專職教師,對兼職教師的教學管理、業務學習、教學工作考核等比較放松;來自企業、科研院所、康復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平衡點。因此,加強管理是建設一支專兼結合、協調發展的師資隊伍的必要保障。
三、小結
篇4
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 德國 美國 成功經驗 啟示
高等職業教育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20世紀50年代起,世界發達國家相繼建立和發展了這一新的教育模式,從而對本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全面總結并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經驗,對推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進而使我國生產方式由勞動密集型向智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德、美兩國發展高職教育的成功經驗為鑒,希望能對我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有所啟示。
一、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驗
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可歸納為三句話:辦學目標的全球化、專業設置的市場化、培養模式的開放性。德國高等職業院校辦學不僅著眼于學校、國內,而且立足歐盟、放眼全球,緊跟歐盟和全球對人才規格、質量的需求,把學校、教師和學生放到歐盟和全球的環境中熏陶和磨煉。以下兩方面,尤其是“雙元制”辦學模式值得我們學習。
1.“雙元制”校企合作辦學。
“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德國職業技術教育中一種比較先進成功的辦學模式,被譽為二戰后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雙元制”中的“雙元”,意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維與動手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相結合。這是一種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緊密結合,以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職業教育模式。[1]
在“雙元制”教育中,德國的企業擔負著職業教育者的重要職責。在某種意義上,企業的職責比學校的職責更重要。
首先,企業為實現職業教育目標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雙元制”的職業教育中,大約60%的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教學,大約40%的時間是在職業學校進行理論課程學習。從中可以看出,企業的技能教育是“雙元制”的主體,職業學校的理論教育是服務于企業技能教育的。
其次,企業承擔了職業教育的大部分經費。按照德國職業教育法及其他法律的規定,職業教育經費主要的來源渠道是聯邦政府、州政府和企業。其中職業學校的經費由地方和州政府共同負擔(通常是州政府負擔教職工的工資和養老金等人事費用,地方政府負擔校舍及設備的建筑與維修費用和管理人員的工資等人事費用)。企業投資建立職業培訓中心,購置培訓設備并負擔實訓教師的工資和學徒的培訓津貼。但“雙元制”中企業的職業教育經費完全由企業自己負擔,企業除了負擔自己的培訓設施、器材等費用外,還必須支付學徒工在整個培訓期間的學費、實驗費用和生活費補貼。給予學生的生活費補貼多少與具體的行業有關。
2.政府與行業協會參與管理。
“雙元制”教育中的管理是由德國聯邦政府、州政府進行宏觀管理,各行業協會進行考核,職業學校和培訓企業根據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和培訓的三層負責制來進行的,即“雙元制”教育中的企業教育部分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對企業職業教育辦學資格的認定,實訓教師資格的考核和認定,考核與證書頒發,培訓合同的注冊與糾紛仲裁,等等,由聯邦職業教育法授權給各行業協會負責;學校教育中的教學由州政府負責管理。
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負責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等要求。“雙元制”中職業學校的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由各州的文教部制定,它的基本教學要求是在服從企業培訓要求的前提下實施普通的理論和專業教育,深化企業實踐教學中的專業知識。企業培訓教學要按照聯邦教育部和有關專業部門共同頒布的培訓條例進行,包括確定教育內容、時間安排及考核辦法等。各培訓企業根據培訓條例和本企業特點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在“雙元制”職業教育中,有統一的教學大綱,但沒有統一指定的教材;組織實施教學的職業學校和企業是根據大綱的要求由主講教師來具體安排教學內容。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考核、成績認定及證書發放由各行業協會負責。考核分為中間考核和結業考核兩種。考核內容分為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兩種。通過考核的學徒工可以得到國家承認的崗位資格證書,成為相應崗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美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驗
美國的職業技術教育實施機構主要為綜合高中、地區性職業教育中心、職業技術學校、社區學院和企業辦培訓中心或學校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區學院。美國的社區學院創建于1896年,上世紀60年代獲得較快發展。社區學院是被美國各州認可的高等教育機構。社區學院頒發的最高學位是學士,主要招收走讀生,學生所支付的學費和其他費用遠遠低于四年制學院或大學。據2000年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統計,美國社區學院在校學生占在校大學生總人數的44%,社區學院在美國高等教育系統中有著重要地位。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借鑒。
1.開放性辦學。
當今美國社區學院中職業教育受到越來越多青年人的歡迎。據統計,它培養出來的學生75%能迅速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是社區學院堅持開放性辦學指導思想的必然結果。美國社區學院的開放性辦學指導思想顯現在各個方面:首先,它的專業和課程設置不僅具有多樣性的特點,而且具有開放性的特色。由于科技不斷進步,經濟發展極為迅猛,勞動力市場需求結構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社區學院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極其重視對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以及人才需求的預測,不斷調整自己的辦學方針和專業設置,及時增設社區需要的專業、課程,停辦內容陳舊、缺乏生源的專業;同時在課程中經常納入最新科技成果內容,使專業和課程設置處于相對穩定和不斷更新的狀態之中。[2]
2.重視實踐性教學。
美國職業技術教育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普遍建立了以培養職業能力為基礎的教學體系。在教學安排上以實際應用為方向,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特別強調實踐課程和活動。為了保證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美國的社區學院非常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特別是實踐教師隊伍的建設。它們通過聘用兼職教師的辦法來解決并保證教師隊伍中實踐教師的比例。通常情況下,社區學院的教師主要承擔通用課程的教學和日常教學管理,承擔實踐課程所需的大多數教師一般都通過聘用實踐經驗豐富的外部人員兼職,這些兼職教師都是從社會、企業各部門中聘用的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或工程管理人員,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
3.校企合作。
社區學院的職業教育極其重視學校與企業的廣泛合作,社區學院通常采取與企業合作辦學、與企業協作教育,為企業培訓職工,以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合作。這些合作方式,對學生本人而言,有利于提高職業能力和增加就業機會;對企業而言,有利于提高職工素質和擴大未來可供選擇的高素質新增勞動力來源;對學校而言,能充分利用企業的設施、設備、場地和人力等教育資源,將理論教學與企業實際工作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社區學院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三、德、美兩國的成功經驗對我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啟示
德、美兩國成功的高等職業教育經驗,對我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1.轉變教育觀念,加大經費投入。
我國長期受著儒家教育思想的影響,重“學”輕“術”,“學而優則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等觀念根深蒂固。要徹底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在短時間內是有一定困難的,這就決定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前景是復雜的、艱難的。當前,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隊伍中,辦學條件好一些的專科院校差不多都在努力升本科,帶有明顯職業教育特色的“職業大學”之類的院校也在想方設法去掉“職業”二字。避開“職業”,攀附普教的現象比比皆是。剩下一些本來辦學條件就差的學校早已困難重重,哪有精力和熱情去深化改革。在職業教育經費來源方面,世界發達國家基本上采取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級撥款為主,社會和企業合理負擔為輔的經費投資體制。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經費雖以政府財政撥款為主,但有限的撥款對于學校建設與發展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因此,政府要舍得花錢辦教育,增加對高職教育的投入,同時動員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更多地參與和支持,解決高職院校維持與發展的經費問題,這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2.調動企業與高職院校聯合辦學的積極性。
發達國家的高職院校已與地方經濟融為一體,院校與企業已形成互為依托、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態勢。院校融入社區(即地區)經濟,面向社區、服務社區,發展社區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院校根據當地經濟特點設置專業并及時調整專業門類和課程計劃,使人才培養目標更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3]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參差不齊,絕大部分地區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意識十分薄弱,企業與院校缺乏溝通與聯系,從而導致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十分緩慢。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企業對所需人才缺乏足夠的認識,“人盡其才”、“量才錄用”的意識沒有形成。有的企業甚至認為:現在到處都有大學生,何苦還用高職生。不只造成企業的“學歷高消費”,同時未能做到“人盡其才”,對國家、對企業、對個人都是損失與浪費。其次,多年來,企業長期受到“國家培養,我用人”的傳統觀念的束縛與影響,從未意識到企業還有培養人才的義務與責任。最后,多數企業目光短淺,沒有意識到合作培養人才的積極作用,而是錯誤認為:企業承擔人才培養任務,妨礙企業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
德、美兩國的成功經驗給了我們足夠的啟示:要改變我國落后的職業教育現狀,必須充分調動企業與高職院校聯合辦學的積極性。在教學工作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廣泛實行產教結合,院校聘請企業管理人員指導院校的教學工作,幫助院校隨時展開專業教學論證,研究專業課程設置,或調整教學內容,或更新培訓計劃;院校還應聘請工程技術人員或工程管理人員充當學院的兼職教師,用以指導學生的實驗、實踐課程的教學活動。企業向學校提供勞動力市場和教學設施、設備和教學場所,院校為企業培養和輸送合格的勞動力大軍,兩者互為依托,共同發展。
3.實踐以能力為基礎的教學體系,搞好教學領域的各項改革。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要圍繞能力培養搞好教學領域的各項改革,從各環節上予以保證。專業的設置要與行業、企業對人才技能需求相結合,課程的制定及教學的評定吸收行業、企業的專家參與和指導,并根據勞動力市場變化不斷修改。在能力培養方面除了要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外,還要加強實踐環節和現場教學,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畢業后能快速走上工作崗位。為此要下大力氣搞好學校的實訓基地建設,并引進最新的設備和技術,還要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全體教育者更新觀念。
參考文獻:
[1]王志強,黨慶志.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簡介[J].職業教育,2007.12,(A):7.
篇5
關鍵詞食品科學與工程;高等教育;機遇;挑戰;發展措施;西藏自治區
AbstractThe Tibetan food higher education is set up to comply with the Tibe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in the 21th century. Since the specialty has been established,one group of food specialized technology talented people,which made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for Tibe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Tibet foo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combine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insufficiency,Tibet food higher education′s opportunities and the challenges were analyzed,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ibet;higher education;opportunities;challenges;development measures;Tibet Autonomous Region
西藏地處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農牧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西藏特色食品加工業正在迅速崛起,并有力地促進了西藏農牧業的發展。但由于地理、歷史的原因,西藏的經濟和教育相對落后[2]。進入21世紀以后,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下,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培養了一批食品專業技術人才,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為促進西藏食品加工業發展,推進西藏特色農牧業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文介紹了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結合現狀與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了發展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措施。
1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發展沿革及基本情況
2003年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在西藏農牧學院率先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學生畢業后可授予工學或農學學士學位。2004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2005年由部分原畜牧、獸醫和食品教師正式組建成立了食品科學與工程教研室,2009年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被學校確定為校級重點學科。現有1個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1個食品科學與工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實驗室面積150 m2,儀器設備總值22萬余元。食品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118名,已畢業本科生52名,其中大部分已經成為西藏自治區食品領域骨干人才。教研室現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副教授1人,講師7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0%。近5年來,教研室主持或主研了國家級及自治區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各級學術刊物上40余篇。
2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機遇
2.1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有利于促進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發展
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西藏將來要建成國家高原特色農牧業產品基地,這也對西藏食品加工業和食品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農牧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依然是做大做強的問題,現狀是規模化程度不夠,發展檔次較低,經濟效益不明顯。這從客觀上要求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加快發展,為西藏特色農牧業產品加工提供人才保證和科技支撐,促進西藏食品加工業和農牧業的發展。
2.2國家對口支援西藏政策為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發展帶來新機遇
國家援藏政策開始后,在援藏干部和對口支援高校的幫助下,食品高等教育躍上一個新臺階,食品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實驗條件的改善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隨著內地高校畢業生的進藏和學院選派優秀教師到對口支援高校攻讀學位,教師隊伍逐漸充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教師為骨干的教師隊伍。同時,援藏干部和學院領導還為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制定了科學的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
2.3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進入校級特色優勢學科,必將推進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
2009年年底,學校教務處公布了學校優先發展的22個校級特色優勢學科,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位列其中,這22個特色優勢學科是學校全面落實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品牌榮校,扎實推進西藏高等農林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體現。學校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引進、實驗室建設、在職教師攻讀學位、科學研究等方面優先統籌發展。爭取到2020年,本學科在人才培養和學術梯隊建設上,通過短期和中長期進修或出國學習、攻讀學位,提高教師的素質,使40%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逐步充實現有的科學研究條件,在西藏自治區農牧業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中,力爭取得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和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并形成鮮明的研究特色和優勢,最終使學科建設整體水平達到區內一流,并在國內有一定影響。
3西藏食品高等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3.1教師科研意識不強,科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西藏高校有不少教師缺乏主動進行科學研究的意識,擺不正教學和科研的關系。認為只要搞好教學就行了,搞科研是可有可無的事情。還有些教師對科學研究存在畏難情緒,感到申報課題難,出成果更難,即使申報上了課題,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上幾節課就行了。一些教師搞科研只是為了晉升職稱,評上職稱也就放棄繼續搞科研[3]。科研水平也有待于提高,主要表現為科研項目立項少、科研成果缺乏、科研素質和學術水平較低,離為西藏食品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尚有較大差距。
3.2師資隊伍規模偏小,職稱較低,民族教師比例低
食品科學與工程教研室教研室現有專兼職教師10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7人,博士在讀教師2人,學歷層次較為合理。但是教師人數與內地高校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教師隊伍規模偏小,教師職稱普遍偏低,僅1人具有高級職稱,其他的7人具有中級職稱,2人具有初級職稱,與食品專業的教學科研需求不符。現有教師隊伍中藏族教師偏少,僅有1人,與立足西藏,培養“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食品高科技人才要求不適應。
3.3現有的實驗室和實習基地不能滿足本科教學需要
2007年以前,食品教研室沒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要進行與專業課程相符的高質量的實驗非常困難。2007年學校成立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室,但是實驗室的設備偏少,實驗室總的設備價值僅有22萬元,離完全滿足食品專業本科的教育教學還有一定差距。實踐教學環節也還十分薄弱,主要是由于實踐教學缺乏實習場地,加上學校地址較偏僻,學校周邊食品企業較少,嚴重削弱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
3.4課程體系設置有待優化,針對性教材缺乏
目前食品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大部分借鑒對口支援高校,課程體系設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課程設置過多、公共基礎課所占比重過大、只設定限制性選修課沒有非限制性選修課等。現有上課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21世紀教材或全國高校統編教材,這些教材有些難度較大;加上區內生源基礎普遍比較差,上課學生不容易理解,適合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教材缺乏,現有教材的針對性較差,對青藏高原特有食品原料或食品加工幾乎沒有介紹。
3.5現有的就業模式導致部分學生對專業學習不夠重視
2006年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進行了改革,西藏的專科畢業生不再計劃分配,本科生計劃分配,自2007年起除部隊生源外,本科及本科以上畢業生也不再計劃分配,均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自主擇業。西藏是我國最后一個告別大學畢業生計劃分配的省份,目前大學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制度在西藏已經實行了4年[4]。現在西藏高校畢業生就業大部分寄希望于每年的西藏高校畢業生公開考錄第1批、第2批以及“三支一扶”就業,絕大部分學生畢業后不愿意進企業或其他單位就業。由于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與專業相關不大,導致一部分學生對專業的學習不夠重視,專業課程學習較差,畢業后到企業中很難勝任相關工作。
4發展西藏食品高等教育的措施
4.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當前西藏的社會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同時,西藏還存在著各族人民同以達賴集團為代表的分裂勢力之間的特殊矛盾。西藏的特殊矛盾決定了食品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解決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要搞好課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導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強教育的實際效果。
4.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是一個永恒的改革話題[5]。不斷加強本學科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構建一支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掌握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理論素養的精干高效、結構合理和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建設,深入地分析教學崗位的要求和師資隊伍的現狀,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綜合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通過短期和中長期的進修或出國學習、攻讀學位,以提高教師的素質,使40%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
4.3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原則,明確本學科的發展方向
高等農業教育要定位于面向基層培養人才,在正確把握時代背景、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及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堅持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辦學指導思想,形成服務社會的有效機制,通過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實現專業教學與服務社會的雙贏[6]。西藏食品高等教育將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為指導,圍繞建設國家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開展科學研究,在西藏特色農畜產品貯藏與加工、藏東南林下資源綜合加工利用、西藏農產品質量安全與食品衛生3個方向上凝聚力量進行重點突破,利用現有的資源開展前期工作,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這3個方向上成功申報自治區級項目,為西藏食品工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證。
4.4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現有的實驗室由于建設時間晚、起點低、實驗室設備較少,與開展本科教學中課程實驗、教學實習、畢業論文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需要加強建設。加強企業實踐,讓企業實踐與學校學習相結合,在實習開始時,力爭先組織學生對實習單位參觀以了解其概況。在實習期間,還應組織學生到其他有關車間去進行專業性的參觀,以獲得更廣泛的生產實踐知識。參觀中應著重了解先進工藝方法、先進設備的特點以及先進的組織管理形式等[7]。同時,建設好實驗室和實習基地也會促進教學科研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4.5加強學風建設,轉變學生就業觀念
西藏地理環境特殊,高等教育水平較低,學生文化素質較差。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應用型人才,為西藏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服務,長期以來一直是需要認真研究、解決的實際問題,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如何結合西藏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學風建設,以促進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8]。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改善學習的效果。同時教育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隨著西藏各個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的日趨飽和,越來越多的同學必然會到企業就業或者自主創業。這對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業觀念轉變越快,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會越高,學習效果也越好。
5參考文獻
[1] 李家奎,張超,強巴央宗,等.西藏獸醫高等教育的挑戰[J].畜牧與獸醫,2009,41(7):86-88.
[2] 羅章.淺談西藏高等農業院校畜產品加工學科的建設[J].乳業導刊,2005(5):30-31.
[3] 劉凱.西藏高等學校加強科學研究對策芻議[J].西藏科技,2009,194(5):19-21.
[4] 曹志翔,師學萍.西藏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J].西藏科技,2009,199(10):12-13.
[5] 劉永樂.新世紀湖南食品高等教育的展望[J]. 湖南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5(1-2):26-29.
[6] 姚學林,王國新,孫自保.西藏高等農業教育可持續發展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6):142-143.
篇6
一、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語法是準確使用語言的基礎,它具有可理解性與條理性。因此,正確的、適當的語法講解有助于學生有效的學習語言。
在我國,課堂英語教學時間有限,又缺乏英語使用環境,再加上漢語的結構與英語的結構差異較大,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同時,我國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師資一般都是以漢語為母語,這就使學生沒有機會進行全方位的英語原語學習,更沒有機會通過日常的交往掌握英語的形式特征。因此,學生需要學會判斷表達方式的正確性,而判斷的標準就是語法。可見,英語語法在高校英語教育專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關系到學生所學英語的正確性。除語法學習外,高校的英語學習主要包括“聽、說、讀、寫、譯”,而這五方面的學習與語法的關系十分密切。足見,英語語法教學對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重要意義。
二、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高校的英語教育專業都開設了語法課,該課一般是必修或指定選修。開課的對象一般是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時長為二至四個學期不等。在教學方式上,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語法教學以翻譯、對比和講解為主,練習為輔。有些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師認為學生在中學學習過語法,而且大學英語教材上對語法的講解非常詳細,所以經常讓學生自學。另外,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態度不積極,最終導致英語語法教學的效果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相關的語法教材中對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均沒有明確的說明,這讓教師和學生對語法教材的滿意度十分有限。再加上高校英語教學對語法的重視度遠遠不如中學,因此學生平時的學習重點全都放在了記憶生詞和應對考試方面。可見,學校與學生雙方面的忽視,使語法教學在高校英語教育專業中變得可有可無。
于是,高校英語教育專業語法教學的現狀導致了三個不良后果:一是學生在“聽”和“說”這兩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聽”和“說”的準確性不高;二是英語閱讀的速度較快,但在理解方面不盡如人意;三是寫作和翻譯的能力與以前相比有下降的趨勢。另外,有這樣一種現象需要指出。由于英語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常常照本宣科,很少針對語法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感到課堂教學內容枯燥無味。于是,教師便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原聲、中文字幕”的外國電影。這樣的英語教學方式無法增強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不能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水平。
三、語法教學的相應對策
1.語法教學的建議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目前,高校英語教育專業所用的英語語法教材,不僅理論知識詳盡,更有很多語法習題。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時,要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的運用相結合,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讓學生認識到總結和運用語法知識的重要性,然后師生相互配合,最終使語法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
(2)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教師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時,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學習語法知識確實比較枯燥,學生沒有太大興趣。如果教師采取平鋪直敘的教學模式,那么學生肯定不會主動學習語法。因此,教師必須廣開思路,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是如今高校課堂上最常見、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應該將其運用在英語語法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放映“英語原聲、中文字幕”的外國電影,從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橋段,按照英語語法教學的角度講解與分析,并根據從中學到的英語語法知識進行一些小游戲,從而將英語語法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活動。這樣不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更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這種教學方式在應用時切忌只看不講。
(3)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既是英語語法教學的對象,又是英語語法學習的主體。一些高校的英語教育專業在英語語法的教學中,只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傳授,而學生只需要成為知識的接收對象。這樣的英語語法教學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學生在語法教學中的被動地位,最終導致教師工作辛苦,學生聽之乏味,無法達到英語教育專業對于語法教學的要求。因此,在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語法教學中,教師應做好課堂的主導者和組織者,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明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2.新的教學模式
(1)“隱性教學”與“顯性教學”相結合
“隱性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歸納的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運用和相關的材料里,將語言的規則總結出來。“顯性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建議的方法,教師先講解語法知識,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語法練習。筆者認為,最好的英語語法教學方式就是將“隱性教學”和“顯性教學”相結合。
“隱性教學”強調語法的使用和意義的理解,但忽略語言在使用時的準確性。“顯性教學”注重語言的形式,但忽視語言的使用環境和意義。因此,在進行英語語法教學時,教師只有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根據,將“隱性教學”和“顯性教學”有機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英語語法教學效果。
(2)“語篇教學”
在傳統的語法教學中,語法教學往往脫離文章,獨立進行。其實,語法教學不是獨立的。由于人們對語言的理解需要從語言結構入手,因此語法教學應以語篇為切入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展開。這樣既能讓學生掌握語篇的形式和語言的功能,又能讓學生將二者聯系起來。所以,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應采用“語篇教學”,將語篇分析與范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分析語篇的結構、背景、修辭和詞匯,強化自身的形式意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和啟發學生,讓學生在對語義的體驗中學習語法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刻體會和理解語篇中的語法形式和語言功能。
(3)“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形式意識。“任務型教學”大致包括三種類型。一是“產出型任務”,即要求學生根據目的進行純粹的交流。二是“理解型任務”,即要求學生對于材料中的語法形式作出正確反應。三是“增強意識型任務”,即要求學生根據已知的語法結構例子推斷出其中的語法規則。“產出型任務”“理解型任務”均強調:學生置身于相應的語言環境中,在具體的語言材料里歸納語法、習得目標。
篇7
【關鍵詞】高等教育理念 洪堡思想
【中圖分類號】G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8 -0043-02
德國高等教育興起的起源來自于創辦柏林大學的洪堡。洪堡以他當時對高等教育獨到的思想與理念,創辦了柏林大學,開創了柏林大學的精神,開啟了現代大學建立的先河,為德國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乃至整個國家的宏偉藍圖的規劃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與貢獻。
一、德國傳統高等教育理念
19世紀的德國傳統大學觀也就是洪堡的思想,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大學的任務。大學有雙重任務,一是對科學的探求,一是個性與道德的修養。這里的科學,是“純科學”。大學不僅僅是教學,它擔任的更重要的角色是進行科學研究,追求知識與真理。人們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領域中提升了自我的個性與道德的修養,達到全面發展的境地。大學并非從事專用性和實用性的人才培養。2.大學的組織原則。即建立在純科學理念上的寂寞與自由。“自由是必須的,寂寞是有益的。”教師與學生都應該耐得住寂寞,潛心研究學問。3.大學與政府的關系。寂寞與自由能促進大學的繁榮,而繁榮的大學及發達的科學正是國家利益所在。國家與大學目標利益是一致的。
二、德國現代高等教育理念變遷
當代,德高等學校依然重視科學和學術的研究,提倡學術自由并加強與政府聯系的同時,也發展了其他特點。
1、擴大教育平等機會。首先,政府實施高等教育免費政策,這能讓貧困家庭的學生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其次,拓寬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除了具有“普通中學、文理中學和綜合學校等”畢業的學生具有申請高校的權利之外,其他一些具有“高等專科學校”入學資格的學生,可以在畢業后繼續深造,然后可以申請高校入學資格。3.擴大婦女受教育機會。1998年的《高等學校總綱法》不僅把照顧有子女的學生的特殊需要、保障高校中男女平等權利寫進高等學校的任務條款(第2、3條),而且在有關學生考試的間題上充分考慮到了母親的權利(第16條)。[1]
2、加強學術與職業的聯系。洪堡認為,大學的核心是科研,不帶有功利性。德國傳統高等教育學位制度實行“碩士--博士”兩段。碩士之前的年限沒有明確規定,導致學生拖延學習年限,增加家庭、學校和社會負擔成本。一方面,現代高等教育更加重視教育的實用性,在進入高校學習之前,就接收關于職業方面的知識熏陶。進入高校后,進行基礎教育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的學習,這樣為社會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受職業學校教育的學生,如果成績優秀,同樣可以申請普通高校進行學習。這樣,既加強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聯系,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此外,德國高等教育也重視對農民的教育和加強農民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新的教育理念還表現在促進農民就業上,由農業職業學校、農業專科學校、高級農業專科學校、高等農業大學等構成的德國農業教育體系,在新型農民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農民獲得農業從業資格。[2]
3、實施“寬進嚴出”政策。德國大多數學生只要獲得高中畢業或者職業學校等畢業資格,即可申請到高校讀書。高校實行全日程排課,從早上7點到晚上9點,休息時間不長,考試內容多,形式復雜。如果不努力,難以拿到學分。在德國,碩士前有幾年的學習,如果在第二年后,沒有通過碩士資格考試,是無法進入碩士階段學習的。1993年3月前德國總理科爾在聯邦議會的一次講話中提到,德國大學生的平均輟學率為27%,在某些專業高達50%。[3]
4、實行“教授負責制”。教授的主要責任不是教學,而是科研。教授的職位有限,地位高,不是具有博士學位的人便可當教授的。同時,教授可以選擇他的助理,可以是博士(非他學生)和其他老師。教授授課的教材是參考書目,沒有指定教材。教授培養博士也要進行科研。博士要預約,才能和教授交流。本科生基本上沒有機會和教授交流。
三、德國高等教育給我國的建議與啟示
1、“寬進嚴出”政策,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德國進入高等學校的機會多,但是能把握機會的只是一部分。德國淘汰率高。國家重視大學生質量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培養真正服務于社會的人才。我國“嚴進寬出”的政策,導致部分大學生,不能專心學習,抱著“60分萬歲”心理,虛度大學時光。高校為了提高就業率,也縱容大學生不努力學習的心理。我國應加強高等教育質量,培養真正有知識、有能力、為社會所用的人才。
2、平等的教育機會權利。德國不僅免費教育,而且還拓寬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在我國,應該對那些成績突出,卻因學費上不起大學的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資助。此外,對于一些弱勢群體的子女,可以放寬條件,成績合格,可以申請大學。
3.加強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聯系。針對市場供求情況,可以讓職業學校培養一些技術人員,然后推薦他們或者參加考試進入高等學校接受基礎知識的教育,拓寬知識面。同時,也可以讓一些職業意識強的學生,參與到職業學校中去,接受教育,提高技能。
參考文獻:
[1] 胡勁松,周麗華. 傳統大學的現代改造―德國聯邦政府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評述 [J].比較教育研究,2001,(4).
篇8
(一)法學教育目標
關于法學教育的目標,與會代表通過交流、研討,形成了三種鮮明的觀點。
第一,精英說。即將我國的法學教育目標定位為法律精英教育。如有學者提出,我國學院式法學教育應當突破非職業化模式,而轉向重視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同時還應借鑒國外的法學教育模式(如日本的“法律職業精英”模式),在法學教育上側重精英教育。原因在于,一方面精英教育是作為高度經驗理性的法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法律職業者作為“產品”要有眾多的知識,更需要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品格。
第二,職業教育說。有學者則認為,我國的法學教育目標應當定位在培養適應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發展要求的職業法律人才。法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對有志于從事法律實務的人進行科學且嚴格的職業訓練,使他們掌握法律的實踐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夠嫻熟地處理社會當中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因此,法學教育的使命在于進行職業教育或者說在于進行職業訓練。
第三,通識說。有學者指出,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培養法律人才的首要價值標準。平等、公正、正義的民主思想應當是法律人才職業道德品質的應有內容。有學者指出,法學教育作為現代普通大學教育的一部分,其所提供的應當是一種通識教育。
(二)法學教育理念
對于法學教育理念,北京大學法學院蘇力教授指出,現在我國的法學教育應當側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但是,我們在思考這一問題時卻往往會只是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知識的傳授。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國近代法學是作為一種人文知識而非一種職業的科學知識引入的,因此并不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了法學職業的轉化。但是現在教師的知識格局是在此之前形成的,加上現在中國即將加入WTO,因此法學教育改革就必須從這批人開始,實現知識的轉型。由此,進行法學教育改革,在教育理念上不能忽視法學知識的重要性。
二、法學教育體制和內容
法學教育體制的科學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法學教育質量的好壞和高低。因此,與會代表都對我國高等法學教育體制和內容方面的改革給予了極高的熱情和關注。
(一)關于法學教育體制
1.關于法律院校(系)的設立。有學者尖銳地指出,目前我國高等法律院校(系)在設立上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到目前為止,全國除了原有的法律院校(系)、科研院(所)外,最近幾年內其它各類財經、理工、民族、師范、農林等院校也紛紛設立法律系專業,此外還有法律函授、夜大學、全脫產的成人學歷教育,以及政法干部管理學院、政法干校、廣播電大、業大、職大、自學考試等。可見,我國高等法律教育一時間呈現出了遍地開花的局面。從而導致了高等院校的法律教育在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法律教育和法律職業相脫節的問題。對此,有學者提出,應當從改革傳統辦學體制、制定嚴格的法律教育準入標準、建立統一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和獨立的、非官方的高等教育質量評估制度等方面入手進行改革。
2.關于法學院的管理。蘇力教授提出,作為高等院校的法學院院長,必須要具備相應的管理才能,而不能僅僅憑借學術聲望。固然名教授對于提高法學院的聲譽是相當重要的,但是作為院長不懂管理是不能帶出好的法學院的。法學院的院長需要具備的是學術鑒賞力,而不一定必須具備學術創造力,院長應當具有長遠的視野和把握人才流動的能力,院長管理應當職業化,從學術研究中脫離出來。同時,法學院的管理人員也應當職業化,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鼓勵人員流動,從而形成行政管理的職業化。此外,還要通過法學院的協調實現教授知識的互補。有學者提出,我國高等法律院校的行政化色彩相當濃厚,由此產生了不利于法學教育現代化、國際化,不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等問題。為此,要取消行政的管制和壓抑,使高等法律院校獨立并自治;并通過簡政放權,實現高校自治;通過校際合作,加強行業自律;通過裁并高校,實現高校資源整合等。
3.關于法律專業的設置和學制。有代表提出,在法律專業大學本科階段不宜將其劃分得過細,因為我國的本科教育應當著眼于通才教育培養,而非專才教育。另外,有代表指出,不能因為法律是現代社會中的熱門專業就一哄而上,有條件的辦,沒條件的也辦。國家對高校中法律專業的設置應當嚴格控制。關于法律專業學制時間,與會代表提出,應當吸收西方國家法學教育的成功作法,適當延長現行的高等法律院校的學制年限,將現在的4年制本科教育延長至5—6年。這樣有利于學生能夠除了認真學習法律專業課程外有時間學習其它與法律職業教育關系密切的學科(如經濟學、歷史學、邏輯學、社會學等等)。
4.關于高等法律院校的師資。要想改善現行的教育體制,在高校教師的選任上要徹底進行改革,年輕的助教應當花更多的時間去搞科研,只有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才能夠上講臺,同時將競爭機制引入到教師的教學實踐當中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標準。當讓高校名師都走進課堂,上大課。
(二)法學教育內容
關于法學教育內容方面的討論,與會代表主要集中對現行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法律教材的編撰、課程的考試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研討。與會的很多學者提出,我們應當借鑒西方國家的做法,除了開設法律專業基本課程外,還要增開像經濟學、法哲學、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倫理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課程。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從不同的學科背景下去認真思考現實生活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道德品質。與此相對應地便是法律教材的編撰和應用體制問題。有學者指出,應當為學生指定兩到三本參考教材,以便于學生能夠自己進行比較學習、研究;另有學者指出,應當將市場機制導入法律教材的編撰和應用體制中來,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有學者提出,在法學教育當中要充分重視學生法律思維的訓練,把培養學生良好的法律思維品質放在法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因為良好的法律思維品質是法律職業訓練和法律職業綜合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為此要在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包括課堂教學、案例教學、論文寫作、考試方式、社會實踐等方面)、法學教材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革。
(三)關于成人法學教育
有學者提出成人法學教育已由過去的補償教育轉變為繼續教育,成人法學高等學歷教育的歷史使命尚未終結。在成人的法學教育的改革方面,有必要引入市場機制,使教育市場在成人法學教育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同時,成人法學教育要轉變觀念,強化改革和服務意識,并加強對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則的研究,做好相應的準備。另有部分代表認為,在法學教育日趨精英化的背景下,成人法學教育應當逐漸取消,更不能運用所謂的市場機制來調節它。
三、國外法學教育對我們的啟示
與會的很多代表對國外的法學教育進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借鑒意義的啟示性建議。近些年來,我國學者針對我國高等法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呼吁改革我國的法學教育,徹底改變我國的學院式教學機制。國內已經有相當的法律院校(如北大、清華、人民大學等)開始在法律教學實踐中引入英美法的案例教學法。有學者認為,針對我國司法體制在不同領域的不同需要,以及針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教育對象在法學教育的選擇上應當采取多元化的原則。
(一)國外法學教育動態
1.意大利法學教育。有學者通過對意大利高等法學教育(包括課程設置、教材、課堂教學法、考試)的介紹,提出我們不能完全以英美法上的案例教學法取代我們國家長期沿用的大陸法系國家學院式教學法,而應當以演講式教學法為主,同時吸收案例教學法的優點。
2.美國的“診所式法律教育”。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診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是將醫學院診所式教育的模式引入了法律教育中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有學者指出,我國在法學教育改革中應當吸收美國的“診所式法律教育”方法。有學者明確提出,在我國的高等法律職業教育中應采用“法律診所課程”,并且目前在我國開展法律診所課程的許多條件已經具備,只是在學生從事法律實踐的過程身份合法化仍然存在問題。還有學者對“診所式法律教育”的特點、運作模式及在中國的現狀作了介紹。
3.德國的法學教育。邵建東教授通過考察德國的法學教育,指出我們應當從德國雙軌制法學教育模式中借鑒有益的作法,實行統一的司法考試,適當延長學生實習時間,加強學生法律實踐(法律職業)訓練等是很有必要的。
4.英國的法學教育。周世中教授向我們全面介紹了英國大學的法律教育模式。英國大學的法律教育在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育評估以及素質能力培養等方面都保持著自己的特色。由此,周教授指出了英國大學法律教育對我們的啟示:(1)法律理論的學習與法律實踐的培訓相結合;(2)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3)專才教育與通才教育相結合;(4)法律教學與科研直接結合;(5)大學的法律教育必須開放且富有創造性。
(二)網絡法學教育
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的到來,使得通過互連網絡進行遠程高等教育不再是夢想。有的與會代表對此也給予了關注。有學者以知識產權教學為例,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三種法律教學模式,提出了教學改革的技術方案,改革教學內容,轉變教育觀念。有學者指出,網絡法學教育具有很多傳統法學教育所不具備的優勢,但目前我國網絡法學教育也存在著諸多尚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們應當在嚴格控制試點高校的設立、建立網上網下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和嚴格的質量評估體系等前提下,穩步地發展我國的網絡法學教育。
四、法律職業教育
法律職業(LegalProfession)是指直接從事與法律有關的各種工作的總稱,通常又指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其中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律顧問、公證人和法學教師等。但主要指法官和檢察官,特別是律師。法律職業教育就是針對法律職業者的職業教育。
1、法律教育與職業教育:有學者回顧了我國法律教育大發展的20年,指出我國法律教育中存在法律教育與職業教育脫節的突出問題,并對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建議我國法律教育要改革傳統辦學體制,引入市場部分機制,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建立統一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建立獨立的非官方的高等教育質量評估制度。有學者認為應將本科階段的法學教育定位于職業技能訓練或培訓,將本科階段以上的法學教育階段定位于學術培養。一些學者從我國現行高等專科法律職業教育的模式出發,對法學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課程內容、內容方式與目標、引入市場機制、辦學層次與規模及教育機構設置等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2、法律職業倫理教育:針對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有學者通過比較法律倫理與一般倫理、法律職業倫理與一般職業倫理、法律職業倫理與法律倫理三組概念解析了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分析了法律職業倫理教育應關注的目標及實現途徑,轉變大學教育觀念,改革我們的教育手段和技術。
篇9
關鍵詞:縣域發展;縣域高等教育;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1987年就產生了我國第一所縣辦大學——沙洲職業工學院,開啟了我國高等教育走進縣域的新紀元。20世紀90年代末高校大規模擴招開始,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的縣市借機興辦縣域高等學府,迎來了縣級區域(以下簡稱縣域)發展高等教育的首次。新興高校不斷在縣域出現,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現象,開啟了區域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局面。這些率先富裕起來的縣市所辦的大學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績,證明興辦縣立高校,發展縣域高等教育是大有作為的。在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戰略的形勢下,隨著縣域發展水平的提升,在有條件的縣市,抓住機遇,適時地發展縣域高等教育,也促進現有縣域業余教育的轉型升級,是提升縣域發展能力與水平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縣域發展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基本完成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發展任務,亟待要做的將是和諧發展和共同富裕。縣域是國家最基本的行政區劃和經濟單元,是國民經濟社會的戰略根基,是宏觀經濟社會與微觀經濟社會的結合區,是城市與農村互動協調發展的連接紐帶。縣域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擔著重大的責任。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國家繁榮富強的戰略根基,縣域發展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大中城市率先富裕起來之后,廣袤的縣域如何與大中城市協同發展,走向共同富裕,到2020年,我們要把一個什么樣水平的縣域帶入小康社會,將成為考驗我們這一代人的時代難題。
高等教育是支撐社會發展的動力源,高等教育在提高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抓住時代機遇,發展縣域高等教育,推動縣域發展進入新的高度,開創我國縣域發展的新局面;推動高等教育大眾化向縱深發展,構建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根基,無論對我國縣域發展,還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現有的縣域省市電大分校或分教點、其他高校設在縣域的成人教育(或繼續教育)站點、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形式的業余高等教育,在高校擴招之后受到了巨大挑戰,亟待轉型升級。在縣域發展高等教育,興辦縣立高校,構建新型業余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是縣域各種形式的業余高等教育再獲新生的重要條件。
縣域發展高等教育,主要是指以舉辦縣立高校為主,在縣級區域構建和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互動發展的地方高等教育體系。這一體系以全日制正規高等學歷教育為主體,以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和職業培訓及非學歷教育為重要補充,主要擔負大眾高等教育和未來的普及高等教育任務,同時負責與一流大學或高水平大學相銜接的轉學教育;是省級區域高等教育全新布局后,在科學規劃省立、市立、縣立高校分工明晰的完整公立高等教育體系大格局中的嶄新發展。在新的根基上,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社區教育等業余高等教育也會獲得新生。
二、發展縣域高等教育是建設縣域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的有效途徑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縣域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盲區,縣域的青年才俊通過高考到城市接受高等教育,畢業后留在大中城市就業、發展,視脫離縣域為根本出路。縣域沒有高等教育,無法形成高級人才生存與發展的文化條件,只能通過高考把本地的青年才俊源源不斷地送走,而這些在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尤其是優秀人才基本上是一去不返。人才只出不進,縣域人才資源越來越嚴重空殼化,是縣域發展的長期以來的基本事實。正因為如此,甚至有人主張:不要鼓勵農民的孩子上大學,免得造成農村人才一去不返的悲劇。這種情形極大地妨礙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發展水平的提高。
隨著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跟大中城市一樣,縣域越來越急需各個領域的大量高級專門人才。根據縣域人才資源實際狀況,要根本解決人才問題,依靠遠離縣域的中心城市的外援行不通,只有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己舉辦縣立高校,逐漸構建比較完善的縣域高等教育體系,才是現實的出路。
“每一個較大規模的現代社會,無論它的政治、經濟或宗教制度是什么類型的,都需要建立一個機構來傳遞深奧的知識,分析、批判現存的知識,并探索新的學問領域。換言之,凡是需要人們進行理智分析、鑒別、闡述或關注的地方,那里就會有大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很多縣域成了這樣的較大規模的現代社會,需要發展適合自己的“大學”。在我國,省級行政區域內的基本單位是縣市。一個縣市按照歷史傳統劃定,在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心理認同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質,是一個有較強凝聚力、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大型社區。與大中城市比較,縣市是一個地域特色明顯、占地廣闊、人口具有相當規模(較大的縣市人口100萬左右)、由眾多小城鎮和廣大農村構成的相對獨立發展的復雜社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地方基層主體,是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戰略根基,自古就有“郡縣強,則國家強”的說法。我國的縣級區域由于郡縣治理歷史悠久,各地差異較大,彼此無法替代,與城市差別更大。
因此,根據縣域的傳統和現實,從理論上看,每一個縣市都需要發展適合本地需求的高等教育,在發展和傳播知識的過程培養高級人才,進而形成內生的綜合的學術與文化效應,才符合縣域社會的內在需要,其他社會或區域的高等教育是無法取代的。沒有自己的大學,沒有自己的人才培養基地,縣市的人才會持續只出不進,空殼化會越來越嚴重,縣域發展能力的提高會受到根本性制約,要獨立自主地肩負起自主創新和走向共同富裕的發展任務將困難重重。
三、發展縣域高等教育是構建縣域研究與發明中心的有效途徑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縣域產業基本限于傳統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結構簡單,社會生活單純,遠離高深或深奧的知識,沒有條件發展高等教育和研究與發明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經濟實力大幅增強,在國民經濟中占有比例越來越大,成為重要基礎力量。縣域經濟總量占全國1/2,占全國1/3的市場和1/4的財政收入。隨著經濟實力增強,縣域的社會結構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大幅度改變,縣域經濟社會事業前所未有地復雜化。
面對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縣域要解答在發展中不斷涌現的復雜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文化問題,急需獲得各個領域的知識。而讓人們獲得知識,解決復雜社會的復雜問題,興辦大學、發展高等教育是最好的途徑。因為“就基本認識而言,報紙不能提供什么幫助;活動家即從政者與商人提供的幫助也十分有限。他們本身學識不高,對新發現、新事物抱有偏見;他們通常另有所謀。唯一能擔此重任的機構就是大學。”因此,赫欽斯也說:“任何社會都應有大學這樣的機構,其目的是對社會的最令人困擾的問題進行盡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無法想象的問題。”“如果沒有學院和大學,那么,想理解我們復雜社會的復雜問題就幾乎是不可能了,更不用說解決問題了”,已經成為現代文明社會的共識。而遠離縣域的大城市或中心城市的大學,由于距離太遠,輻射力受局限,對縣域來說有“遠水救不了近火”、“遠水解不了近渴”之效。因此,興辦縣立高校,就近發展適合縣域地方發展需要的高等教育,是構建縣域研究和發明中心、提高認識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
四、發展縣域高等教育是提高縣域城鎮化品質和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徑
城鎮化是縣域發展水平和高度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縣域發展的重要使命。城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成果。在縣域內大力發展小城鎮,是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成績非常突出。2009年,我國的城鎮化率為46.60%,但離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說明我國縣域城鎮化有很大發展空間。
相對于比較分散的鄉村來說,城市是一種多元素或多資源的集聚:人口集聚、工商業產業集聚、住宅和建筑物集聚等等。由于集聚,城市擁有繁華的街道、便捷的交通系統等公共設施。現代城市更是一個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人們精神生活的中心。與世代祖居的鄉村社會相比較,城市也因此成為越來越復雜的陌生化社會。根據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縣域城鎮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作后盾,需要有先進的理念作先導,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作支撐,需要有神圣的文化空間作為城市的精神高地,才能對抗城市喧囂而浮躁的工商業氣息的負面影響。基本以升學為目的的中等教育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只有高等教育以它獨特的學術文化和使命才能成為城鎮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觀念、文化、信仰的動力源。
城鎮化發展勢必會不斷產生需要深奧知識才能認識和解決的復雜問題,比鄉村社會的質樸和單純需要更高理智水平。如果不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縣域的城鎮化品質將難以提升,城鎮化發展不可持續,會制約整個縣域發展質量的提高。興辦縣立高校,發展縣域高等教育,建設縣域研究與發明中心和縣域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是縣域發展的理智品格、品質和高度所在。
篇10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趨勢
一、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的發展目標
針對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模型進行研究,鑒于某些高職的訂單式教育的成功經驗,并結合高職學校的特點,提出一種聯合培養的新模式:定制化教育模式。該模式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特點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實際,與企業共同確立了學生培養目標,制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教學計劃,以實現人才定制培養的教育模式,在計劃中雙方職責明確,給學生創造了更好的理論學習和實驗實踐環境,使其畢業后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由于定制化教育是一種低成本、高速度的人才培養方式,它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采用模塊化、共享型的教學體系,減少定制化的教學工作量和教學環節,可使我國的教育資源和知識資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有助于解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教學與實踐相脫節、供應和需求不匹配以及教師隊伍建設趕不上學校發展的速度等問題。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定制化教育模式主要的目標是使其顧客滿意,主要有兩點:一是增強學校市場意識,使其能夠適應市場和企業需求,個性化地“定制”人才,二是要降低定制成本,在追求個性化的同時追求效率,即實現批量定制,解決成本和差異化之間的矛盾。此外培養模式的其他目標將在下文陳述。
培養模式的首要目標既是要適應企業對人才的個性化需求。而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個性化內涵包括:(1)人才理念的個性化。企業希望進入本單位工作的人才認同本企業的價值觀,最大限度地減少因觀念沖突而造成的管理成本上升。(2)人才知識的個性化。企業認為,擁有個性化知識的人才能夠更快、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人才的效率與效益。因此,企業希望所選擇的人才具備針對性、專門化的業務知識。(3)人才能力個性化。企業希望進入本單位工作的人才在綜合素質良好的基礎上具有特定的能力要求。(4)人才質量的個性化。企業對人才質量的認同標準不再滿足于教育部門制定的“合格”標準,企業有著其個性化的質量需求。如企業希望所獲得的人才在整體“合格”的基礎上,還需要強化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情商等方面的質量特性。
因此要增強了學校市場意識,更加注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需要也有很高的積極性。定制教育模式就業導向明確,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積極性大為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企業參與教學培養計劃的編制與教學實踐,節省了企業人才培訓的時間,為企業培養了“度身定制”的人才。同時加強了教師與企業的緊密聯系,促進了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尤其是促進了人才供需雙方的零距離對接,解決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提高了人才培養的綜合效益,對企業、高校、學生無疑都是有益的。
培養模式的目標是要提出一種調動企業辦學的積極性、促進高校多元化籌集辦學經費、提高高等學校辦學活力的新思路。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高校希望能得到社會更多的辦學資助。在辦學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定制式教育、校企互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可吸引企業投入部分教育經費,提高了高等學校的辦學活力,增加了學校購置教學、實驗設備等方面的經費,對提高辦學質量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在增強批量定制,降低成本方面,學校應該運用服務大規模定制的相關理論,對于教學模式進行模塊化,進而能夠有效地降低成本。
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發展的定制化趨勢原因分析
目前,一部分高校開始接受企業定制化的經營理念,積極探索教育定制化的培養模式。從現狀看,以企業為客戶的訂單教育和以學生為客戶的個性化教育等教育模式正在蓬勃興起,與此相關的環境內部化及顧客內部化等管理思想正逐漸被高等職業學校所接受,這都向人們展示了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新趨勢。
定制化教育模式能夠幫助我國高等教育迅速走出一條低成本、高質量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定制化教育理念的出發點是想讓高等職業學校能夠適應不確定的環境,而適應環境最好的辦法是讓環境融入學校組織,實現環境內部化。由于顧客是環境的關鍵要素,所以環境內部化的核心是顧客內部化。具體地說,顧客內部化就是指企業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和程度把顧客納入企業內部,使顧客不僅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甚至承擔企業內部的其他職能[1]。它是顧客導向的高級形式,是定制化管理的深化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顧客是學生和企業,其顧客內部化是讓學校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和程度將學生和企業納入學校組織內部,參與教學計劃、方法等的制定,更好地解決組織決策和顧客需求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助于組織更好地了解顧客需求,從根本上促使生產、消費、需求結為一體,因而它更能使顧客滿意。由于高校產品、顧客和加工過程的特殊性(學生既是我們的產品,又是我們的顧客),這一觀念在高校的定制化管理實踐中更易于得到有效的貫徹,因而目前它已得到了相當多學校的認同和實施。在以企業為客戶的定單教育模式中,校企雙方共同規劃專業,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和制訂教學計劃,共同完成教學工作,企業自主確定定單班學生名單。在以學生為客戶的個性化教育模式中,在專業和課程方面給學生更大的選擇權,允許學生自主地選專業、選課程、選進程、選教師等,都充分體現了顧客的參與,都可以看作是顧客內部化思想的具體化。因此,教育模式的定制化已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
在國外高等職業教育已經發展近百年,并形成了一套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使用型的專門人才教育的體系和結構。由于各國國情的不同,其高等教育的發展史及形式也各具特色,尤其是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模式方面。美國的“社區學院”模式強調的是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為社區經濟發展;日本的“能力主義”則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俄羅斯的“非政府化”模式由于是經濟制度轉變的產物,其主要滿足不同階層對教育的需求,緩解了當時的國家經費拮據狀況;德國的“雙元制”模式可以說是培養模式中最為嚴格,對實踐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種培養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雙元制”已衍生出三個具體模式:“疊加模式”、“一體化模式”和“交叉型模式”;英國的“工讀交替”模式則是其能力為基礎的教育和培訓模式,突出教育訓練的結果——實際操作能力。
無論何種教育模式都在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時,沒有忽視基礎專業知識的教育。因此,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培訓,在滿足企業和學生定制化的需求后,應著重將這些需求抽象化、系列化,轉化為各項能力的培養和專業知識的傳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定制化”培養模式把重點放在整個培養過程之中,強調個性化和差異化。
- 上一篇:機械工程學科發展趨勢
- 下一篇:牙科保健及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