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10-27 17:50: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篇1

一、導游群體在民族地區旅游發展中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旅游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已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特別是民族地區旅游業已成為其經濟支柱產業和扶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導游是旅游業發展中最活躍最關鍵的要素,也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而日益壯大。旅游業需要導游,正如旅游學專家王連義教授所說:“沒有導游的旅游是沒有靈魂的旅游”。國際上亦普遍認為“導游是旅游業的靈魂、旅行社的支柱、參觀游覽活動的導演”。

優秀的導游人員本身就是一種的動態的旅游資源,導游在整個旅游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通過旅游活動的實踐,人們已經明白:在旅游業中任何現代化的手段都無法代替導游的作用,不可能僅憑互聯網和電腦等走遍天下,因為互聯網以及電腦都缺少情景交融,缺少聲情并茂的講解,缺少導游人格魅力的吸引。而出色的導游可以使景區自然風景和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合,提升景區景點的品位又可以感動客人,并且使游客成為對當地最有影響力的宣傳者,由此可見導游在旅游產業中的重要性。

是在民族地區,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在旅游業的發展中對旅游地的民族文化展示和傳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導游人員文化素質特別是民族文化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游客對目的地民族文化的感知和欣賞,導游精彩、生動而有依據的導游詞更能讓游客在欣賞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中享受“異域”文化的魅力,從而加深對旅游地民族文化內涵的理解和感知,更加尊重當地民族文化,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從而獲得更加滿足的旅游體驗。鑒于此,筆者以旅游人類學的視角,從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入手,對貴州省的民族文化特色景區景點導游群體展開調查,并引發一些思考,以期對民族地區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民族地區導游的民族文化素養培養有所啟迪。

二、貴州省導游群體素質的現狀分析

截至2011年11月25日,貴州省擁有導游資格證并持Ic卡(即上崗資格證)的導游總數為8739人。其中,大中專及以下學歷者占80%,初級導游占97%,導游隊伍呈現出低學歷、低等級的狀況。另外據貴州省旅游局《2013年上半年旅游投訴情況通報》指出,2013年上半年旅游投訴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6.67%,其中導游投訴占到總投訴的46.67%。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職業道德欠缺,服務意識淡薄。“眾多導游工作起來無精打采、壓迫游客購物卻精神抖擻;解說旅游地文化時敷衍了事、講起索要小費的理由時卻眉飛色舞”,這是很多游客對導游群體素質現狀的描述。說明我們的導游職業道德欠缺、職業責任感缺失、缺乏服務意識、缺少愛崗敬業的精神。

(二)基本功不扎實,民族文化素養缺失。導游是針對景觀客體為游客提供文化服務的職業。導游的文化傳播功能在旅游業發展之初就得到了無庸置疑的認同。旅游業發展初期,導游作為“民間形象大使”受人景仰,俗話說:“祖國山河美不美,全靠導游一張嘴”。然而通過調查,筆者發現目前導游隊伍存在明顯的知識結構不完善的特征。他們大都只能一般性勝任旅游目的地的講解,而難以勝任旅游環境或旅途景觀的導游講解。

在導游講解過程中,許多導游缺乏相關專業知識,主要表現在:導游講解太少或根本不講的啞巴導游;導游對景點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學術價值缺乏了解,講解時信口開河;導游講解時很呆板解感覺是在背誦導游詞。如西江千戶苗寨的導游隊伍就可以分成帶路型、背誦型、解釋型3類,他們存在主要的問題是杜撰史實、張冠李戴,講解水平不高,在為游客講說當地的民風民俗與地方性知識中存在偏離及其過度詮釋現象。

(三)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缺乏學習毅力。人們常說導游是“雜家”在旅游工作中涉及的知識面廣,要求導游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就需要導游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而大部分導游則表現出不愿主動學習,積極性不足,對自我的提升更是缺乏計劃性,大多數導游都是按照現有的導游詞來講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沒有新鮮的內容。

(四)導游民族文化知識習得渠道較少。作為導游,必須具備系統的知識結構。一個好的導游必須具有旅游知識、生活常識、語言技巧知識、心理學、美學和歷史地理等文化知識。在民族地區,導游還應該具備本地區的民族文化知識。民族文化知識包括的范圍及其廣泛,其中涉及到民族歷史,如民族的族源、民族的發展及變遷等;民族藝術,如民族的音樂舞蹈等;民族經濟,如生計方式等;民族精神,如神話傳說、思維方式等。

在民族地區導游群體的民族文化知識主要來源于當地旅游局編寫的相關資料和一些旅游知識培訓以及導游在實踐中自己的親身感受。但是,旅游政府部門編寫的相關資料大多都是總結性的,針對性較弱;而且旅游知識培訓的頻率很低,在我省專業的旅游知識培訓只有在每年導游資格證年審的時候才集中培訓三天,而旅行社對導游的知識培訓基本沒有;導游的自身實踐習得的知識更多的都是表面的,對本地區民族文化內涵的理解還很欠缺。

三、導游的素質差異對民族文化傳播的影響

導游被業界人士譽為“旅游業的靈魂”,在以“文化體驗”為主的休閑經濟時代,導游服務在旅游接待服務中發揮著核心與紐帶作用,其服務質量水平已成為現代旅游者旅游滿意度高低的標志,特別是民族地區導游對民族文化內涵的解讀和傳播對游客更好的欣賞和體驗當地民族文化特色有著關鍵性作用。

導游服務的文化傳播是游客對異域文化知識和文化品味追求的過程。在導游服務過程中,無論是導游的講解,還是導游與游客的日常交談以及其儀容儀表、行為舉止,無不直接或間接的表達、滲透著旅游目的地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導游人員為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游客提供服務,通過引導和生動、精彩的講解使游客獲得知識、樂趣和美的享受,有意無意中展示和傳播著當地的文化。因此導游自身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當地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傳播有著不同的影響。

導游的文化素養與審美情趣,決定了其能否更好的展示和傳播當地的民族文化內涵,這對于吸引旅游者開拓旅游市場,,促進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交流,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任何形態的文化,其主體都是人,旅游文化的主體就是旅游者。旅游者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他們的旅游不僅只是追求身心的放松和愉悅,更是為了拓展自己的人生閱歷,開闊自己的眼界,增加自己的人生體驗,對他們而言,特別是對以“文化體驗”的旅游者而言,一個具有知識魅力的導游,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導師。

四、培養導游民族文化素養的建議

(一)加強培訓力度,細化培訓內容。我省導游群體的平均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大都沒有廣博的知識積累,雖然都經過培訓,但是培訓的時間不長且頻率很低,培訓專業化程度不高,培訓的內容也比較混亂,沒有具體要求,培訓課程內容也沒有固定安排隨意性比較大,往往是有什么老師就上什么課,且培訓方式主要以授課為主比較落后。同時,來源于旅游局編寫的風土人情、地方性知識和一些導游詞,一是依據不足,二是不完整,因此她們沒有形成系統的知識鏈。提升導游群體民族文化素養必須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聘請在研究部門從事民族研究的專家來擔任教學工作,借鑒民族文化研究的成果,編定比較系統的培訓內容,從淺至深、由表及里。

(二)建立鼓勵機制,激發導游內在學習動力。目前,我國導游的生存環境很艱難,被戲稱為“三無人員”。一是專職導游,一般只有很低的基本工資,絕大多數兼職導游連底薪都沒有,有的地方導游還要向旅行社交“人頭費”。不合理的薪金制度不能全面評價導游的工作量和工作質量也不能保證導游勞動價值的補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安心工作和學習。二是大部分導游表現出的不愿學習,懶于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另一個原因是導游等級晉級制度沒有起到激勵作用。根據調查,旅行社對導游的等級并不十分看重,只要能接團就可以,對不同等級的導游沒有明顯的待遇差別。所以大多數初級導游都沒有繼續晉級的動力,也就不會繼續學習。所以必須改革導游的薪金制度,建立健全導游證等級晉升的激勵機制,使導游的素質與其收入掛鉤,才能真正的激發導游內在學習動力,主動積極的加強民族文化的學習。

(三)增強民族自信和自我認知。我省的導游大都來源于傳統社區,特別是民族文化旅游景區的導游多來自于本地區的本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很多導游對本民族傳統文化以及獨具特色的地方性知識比較淡漠,時常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比較,帶著一種新奇的眼觀,總感覺到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好的。這種想法固然不錯,但作為一個導游更應該了解景區景點的民族傳統,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導游,對自己民族及其文化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增強民族自信。只有這樣,才能使游客不僅僅聽到的是一個導游的講解,而是在欣賞一個民族的文化。

篇2

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對當地居民以及社會既有著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影響。正確對待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增長當地居民的見識等,同時,如果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出現偏差,極易造成環境的破壞,嚴重的商業化還容易導致民俗文化的腐敗、同化等問題。所以,對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要正確對待,不得忽視每一項工作的過程,全程督導,防止民俗文化被破壞。

(一)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利用帶來的積極影響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與習俗。民俗文化的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國旅游資源,為旅游的內容增光添彩,并且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前來感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民俗文化的合理開發與利用,能夠吸引國內外的各地游客,激發游客的好奇心,推動民俗文化旅游業不斷發展。民俗旅游還為民俗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將古人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增強民族自豪感。民俗文化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民族地區人民的經濟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還可以增加政府財政的稅收,給當地的人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文明的民俗文化旅游還可供當地人自己享用,更新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與現代文明接軌。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增加了民族地區人們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利用帶來的消極影響首先,民俗文化旅游作為一種經濟產業,由于利益較高,常常會出現開發者追逐利益而不顧社會效益與環境保護的問題。例如,民間仍有相信迷信傳說的現象,一部分游客因為獵奇心理往往會相信這些迷信與傳說等,久而久之,往往會造成民俗文化庸俗化的現象。其次,前來觀賞感受民俗文化的游客總是與當地的文化不同,游客們所帶來的外來文化有著侵蝕民俗文化的危險。例如,現代打招呼握手等簡單的方式逐漸會取代民族特有的打招呼方式,這樣就很難使民俗文化發揚光大。最后,大部分民族地區都有著獨特的地理地貌,有著獨特的傳統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但是,有些開發者注重的只是經濟效益完全忽視對環境的保護,污染環境、破壞環境伴隨著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常有發生。另外,在民俗文化旅游建成之后,交通方面會得到一定的改善,隨之而來的將是外來人員帶來的垃圾、汽車尾氣的污染等。雖然民俗文化旅游會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但是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不得忽視對社會效益的保護。

二、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利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過度開發造成環境與旅游資源破壞的問題民俗文化旅游在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因過度開發而造成民俗旅游資源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破壞。一些唯利是圖的開發者,一味的以利益為主,瘋狂的追求更高的利益,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進行瘋狂掠奪式的開發,其結果就是短暫的經濟效益與長久的環境破壞,民俗文化資源在這一過程中也是傷痕累累,一些沒有廣被人知的民俗文化旅游也隨之銷聲匿跡。另外,在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沒有對民間習俗實行特殊的保護措施,總是在現代文明浪潮的沖擊下而瓦解、崩潰;在開發的過程中,一些民族的文化遺址與民族特有的建筑物受到了開發工作人員的嚴重破壞,有的破壞甚至無法進行修復,造成永久性的破壞。在開發中,外來技術的侵入很容易造成民族地區傳統的手工業失傳,有可能機械化的批量生產,質量大不如前。民族地區大多都有獨特的地形地貌,是國家重要的物質形態,對民俗文化旅游過度的開發很容易造成地形地貌的變動,森林等重要資源被破壞,短時間內無法再生。總而言之,過度的民俗旅游開發就是犧牲民俗文化來換取短暫的經濟效益。

(二)商業化較為嚴重的問題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者大多是追求經濟利益的商人,商人都是以經濟利益為主,忽略一些重要的問題,過分的商業化嚴重破壞了民族地區的生態平衡,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由于開發與利用者一味的追求片面的經濟效益,使民俗文化旅游趨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沒有完全的展現出民俗文化的獨特風采,傳統的民俗文化遭到了挑戰。民俗文化旅游的本來面目應該是把民俗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以尊重民俗文化、弘揚民俗文化為主的,但是個別的民俗文化旅游地區只給了民俗文化很小的舞臺,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民俗表演等,多數以現代的表演形式來代替民俗文化的表演,而且民俗文化未經允許隨意的被篡改,導致了民俗文化形式化、庸俗化,失去了原有的生機與色彩。種種問題的產生導致了民俗文化旅游與當地社會生活的距離越來越遠,缺乏民族人民共有的淳樸、真誠的特點。民俗文化的開發與利用者只要能看得到利益,無論是優秀的民俗文化還是陳規陋習都大肆宣揚,一切以創造經濟利益為主,雖然經濟利益可觀,但是阻礙了民俗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給民族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

(三)外來文化的入侵民俗文化遭到挑戰隨著民俗文化旅游的不斷開發與利用,選擇民俗文化旅游的游客也越來越多,這樣各種各樣的游客帶來的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其中不乏陳腐、落后的文化,外來文化的入侵加速了對旅游地民俗文化的侵蝕。旅游其實就是文化交流的過程,在旅游的過程中各地游客匯聚一堂,多種多樣的文化相互融合.在這一過程中,民族地區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旅游者所帶來了外來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沖擊,民族地區特有的服飾、節日與習俗等隨著外來文化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外來文化對民俗文化的侵蝕是潛移默化的,長此以往,民族地區的民俗文化將被外來文化所同化,民族的神秘感也會隨之降低甚至消失。民俗文化旅游原本就是以民族獨特的文化來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民俗文化徹底被現代文明所同化,那么對游客的吸引力也會隨之降低。

三、完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利用的相關對策

(一)合理開發利用,正視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者要全面的認識民俗文化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合理的進行開發與利用,正確的對待民俗文化旅游,認識到傳統的民俗文化與旅游業之間的關系,加強對民俗文化歷史的研究,推動民俗文化旅游的不斷發展,實現我國成為旅游強國的目標。民俗文化作為人類歷史的寶貴遺產,是人類辛勤勞動的結晶,有著明顯的地域文化與歷史烙印。因此,開發者在對民俗文化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不破壞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不要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要注重對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保證不破壞民俗文化原有的平衡。此外,民俗文化旅游作為近些年的熱門行業,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開發時必須要保持民俗文化的獨特性,不以破壞環境來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用獨特的民俗文化來吸引國內外各地的游客,建立民俗品牌文化,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自身形象,形成一種高素質、高檔次的行業。其中還要以民族的主要特色活動為主,例如,民族特有大型節日、宴會等,利用這些條件來吸引各地游客,推動民俗文化旅游不斷發展。

(二)轉變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利用模式,禁止商業化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利用一定要以游客為中心,以保護民族文化為重點,以民俗文化的傳播與發揚為目標,合理、正確的開發與利用民俗文化旅游。游客才是旅游活動的主體,是民俗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部分,游客的感受也成為開發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之一,不要把民俗文化旅游搞得過于商業化,要滿足游客的需求,把民俗文化的淳樸與真誠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只有滿足了游客的需求,才能夠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當然,低效益與負效益的投資行為也是不可取的,開發者在不破壞民俗文化的前提下,在交通、飲食、購物與住宿上謀取利益,禁止把民俗文化與創造經濟效益放在一起,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民俗文化是祖先留給后代的寶貴遺產,我們每個人都要加以保護,盡努力傳承與發揚,為子孫后代所著想,造福更多的人們。所以,在開發過程中要杜絕掠奪式的開發模式,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規劃,用先進的經營理念來經營,禁止商業化,實現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三)抓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重點,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重點是把散落的民俗文化聚集在一起從而表現出來,吸引游客前來觀賞游覽之后為當地居民創造經濟效益,改善生活水平。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開發者可以將這些習俗放大,進一步的開發,這樣既保護了歷史文化資源,宣揚了民俗文化,又創造了經濟效益,可謂是一舉兩得。當今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很多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追求的是一些簡單的田園生活,開發者也可抓住游客的這一心理,提供一些簡單的田園生活來吸引游客。民俗文化旅游最吸引人的是它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文化風格與生活方式,利用獨特的民俗文化使游客為之向往。民俗文化旅游要想健康穩定的發展,就一定要合理的進行開發與利用,發揚本民族的文化,推動民俗文化旅游更好的發展。

四、結語

篇3

關鍵詞:游客凝視 旅游符號 歷史街區 什剎海

一、引言

游客旅游的目的是離開自己的慣常生活地,去尋找差異、愉悅、解脫、懷舊或者刺激,他們通過“凝視”旅游地的人、物和事象去體驗,完成旅游“朝圣”[1]的“人生儀禮”。“凝視”也是一種權力,游客通過這種權力途徑和權力行為參與到旅游地的社會性建構當中。“游客凝視”主要關注將游客作為主體的建構行為和建構影響。本文以什剎海歷史街區作為游客凝視的場域,基于游客體驗視角,研究同一凝視主體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符號的凝視,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和SPSS18.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

二、凝視研究

20世紀60年代末,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了“凝視”的概念,凝視作為一種目光投射,是主體施予客體的作用力,象征著一種權力關系,不僅是一種壓制,也是一種生產[2]。在此基礎上,1990年,英國社會學家約翰·厄里(John Urry)提出了“游客凝視(tourist gaze)”[2]的概念,并迅速發展成為旅游人類學的一個重要研究工具。諸多旅游人類學家不斷地運用這一概念進行實證研究,并進一步對凝視理論在旅游領域的應用提出新的理論建設,提出“反向凝視(reverse gaze)”、“當地人凝視(local gaze)”等概念,試圖將凝視權力從游客對旅游地居民的單向度研究轉向雙向權力施加,確認居民在旅游中的作用,強調旅游地居民在旅游的社會性建構中的能動性。后來有學者嘗試以“旅游凝視(tourism gaze)”建構包含更多元化的利益主體的凝視研究[3],主張考慮游客間凝視、旅游掮客的作用、隱形凝視(主要指反思性的自我凝視)的作用,并提出諸凝視主客體之間是雙向互動的,是互為主客體的,凝視的路徑、重點及其發生的作用還會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語境而變化。“凝視”是個隱喻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游客通過目光施加的行為力量,還包括表情、動作、口頭表達等多元化的方式,將旅游動機、旅游訴求、旅游體驗融合并表達出來,向旅游地、當地居民施加影響。程與米勒(Cheong&Miller)將旅游目的地的利益主體分為游客、居民和掮客(包括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學者、媒體人員、旅行社及其他旅游經營者、從業者等)三類[4],把旅游研究的關注對象從游客與旅游地居民的二元對立中解放出來。北京師范大學代改珍在其博士論文《都市民俗旅游資源的再生產——以北京什剎海胡同游為例》中提出旅游過程中“交互凝視(interactive gaze)”概念,這一概念在認識到旅游過程中權力主體的復雜多元化的基礎上,將旅游生產所涉及到的主體全部納入考察范疇,強調主體間的交叉互動,揣測、試探、協商、斗爭、妥協、合作等,包括異質性主體作為群體的交互關系,主體內部個體的個性化權力態度及其行為,個體化的權力向度與群體的權力向度并不總是一致的;異質性主體在旅游場域中因掌握資源的差異,其權力位點不同,權力行為施加的時機和環節也就不同,權力地位也不對等,使得主體之間以及主體內部各個體之間的權力不均質化,且在共同的場域內共同施加權力行為,相互之間產生影響。

厄里認為是凝視是旅游體驗的核心,在旅游者的目光的凝視之下,一切景觀都被賦予了符號的意義,一切景觀都變成了文化景觀[5]。謝彥君、彭丹系統地梳理了國內外學界對于旅游體驗和旅游符號研究的成果,從游客的角度出發深度分析了符號解讀的過程、影響因素及結果[6,7]。楊振之等運用符號學理論對旅游活動和旅游開發的全過程進行全面審視,指出符號化旅游是解決旅游“符號化”的一把鑰匙[8]。白凱等將旅游目的地形象視為典型的標志化符號,認為人們總是通過旅游目的地的圖像符號和語言符號認知旅游目的地的客觀存在特性[9]。

三、什剎海歷史街區游客體驗調查分析

1.什剎海旅游發展狀況

什剎海是北京城享有盛名的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景區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沿岸名勝古跡和民居民俗生活組成。什剎海是京城內老北京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剎海,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后逐漸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將什剎海地區列為重點保護的二十五片歷史街區之一。

什剎海旅游業發展起源于什剎海胡同游,什剎海胡同游發起于1994年,到2000年前后,一直都是以徐勇為首的北京胡同游覽公司在獨家經營,每年接待15萬人次左右,呈現以國外游客為主,國內游客為輔的特征。2000年以后,什剎海地區的國內游客數量迅猛增長,逐漸發展成為以國內游客為主,國外游客為輔的態勢。2008年5月,西城區政府成立了特許經營辦公室,對什剎海的胡同游進行特許經營,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幾家有實力、有經驗的公司進行規范化的特許經營,目前共有9家公司,共300輛三輪車共同經營什剎海胡同游旅游項目。目前什剎海地區已發展成為AAAA級旅游景區,策劃了“逛海子、食滋味、居品味、行趣味、蕩韻味、淘風味”等一系列旅游活動項目。

2.問卷調查數據分析

本文采用便利抽樣調查的方法,針對國內游客,于2013年10月上旬與中旬集中進行,調研地點主要是在什剎海歷史街區,分散在煙袋斜街、荷花市場、酒吧街和金絲套保護區胡同(奧運人家)。共發放問卷260份,回收有效問卷21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2.3%。

游客的人口學統計特征。運用SPSS18.0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的被調查對象的人口學統計特征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就被調查游客的性別來看,男女比例為54.7:45.3,男性游客的數量稍多于女性游客數量。被調查對象以中青年游客為主,24-44歲的游客占總調研對象的63.8%。就月收入水平來看,月收入在2500-5000元的游客最多,占總體游客量的41.7%,其次是月收入水平為5000-10000元之間,占總體的32.6%,月收入水平低于2500元或者高于10000元的游客相對較少。就受教育水平來看,絕大多數的游客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占總體游客量的80.7%。就職業差異來看,專業文教技術人員的游客數量最多,占總體的33.8%,其次是學生群體,接下來就是企事業管理人員和服務銷售商務人員,分別占總體游客量的13.4%和11.5%。就客源市場的空間分布特征來看,絕大多數的游客是來自外省的,占總體游客量的81.2%,其次是北京市其他地方的游客,占總體的14.6%,而老城區的游客占總體游客量比重最小,為4.2%,游客量隨著客源市場空間距離的增加而增加,呈現出一種距離遞增效應。

就出游目的而言,大多數的游客來什剎海歷史街區旅游是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其次是來此觀光和看風景,休閑泡吧會友的游客相對較少,購物的游客最少。約有四分之一的游客來什剎海歷史街區觀光看風景的同時,感受老北京的傳統民俗文化。少數游客來此休閑泡吧會友的同時,感受老北京的傳統民俗文化。根據出游目的的差異,可以將什剎海歷史街區的游客分為文化型游客、觀光型游客和休閑型游客。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外地游客來什剎海,多是為了感受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而對本地游客而言,則是來此放松休閑的,以觀光看風景為主。

因此,目前什剎海歷史街區的國內游客中,以中青年、受教育水平較高、中等收入者為主的外地游客占了絕大部分;在職業上,文教技術人員和學生是比較突出的兩大類群體;外地游客與本地游客的出游目的具有顯著差異,外地游客以感受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為主,本地游客則以放松休閑,觀光看風景為主。

游客體驗中的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體驗主要體現在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輪車、老字號和銀錠橋等。相對而言,游客對酒吧和寺廟等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感知不顯著。值得注意的是,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整體空間氛圍的感知相對高于酒吧和寺廟,說明什剎海歷史街區整體空間布局和環境氛圍也是一種旅游景觀符號,對廣大游客產生旅游吸引力。

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不同的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體驗也是存在差異的,由下表可以看出,游客對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輪車和老字號這幾個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感知最為顯著,驗證了孫九霞的研究觀點,即游客凝視具有選擇性,民俗村內,游客凝視只是帶走“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一部分民族符號[10]。正如厄里所言,旅游凝視不僅是一種視覺體驗,同時也包含了其他感官體驗,如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11]。問卷調查發現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體驗中的“老字號”的體驗,既是一種視覺體驗,更是一種嗅覺體驗和味覺體驗。很多游客到什剎海,尤其是到煙袋斜街,都會品嘗中華老字號烤肉季的烤肉。游客感知體驗到的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是什剎海的標志性景觀,它們是老北京歷史遺留的產物,同時也是典型的被什剎海胡同游的旅游經銷商大肆宣傳的旅游符號。厄里認為存在兩種特別的旅游凝視方式,即浪漫的旅游凝視和集體的旅游凝視。浪漫的旅游凝視包括被看作欣賞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集體的旅游凝視則包括大量的人群的參與,正是多數人的交互作用建構起旅游的氛圍。因此,從游客體驗視角來看,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凝視是一種集體凝視。

旅游凝視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核心概念,凝視是旅游者主體的行為,旅游者類型的差異影響旅游凝視的內容[12]。統計分析發現,整體上來看,文化型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感知體驗要顯著高于觀光型游客和休閑型游客;具體而言,在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中,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的胡同的感知最顯著,其次是四合院,再是三輪車、老字號和銀錠橋等旅游符號。基于游客對旅游符號胡同的感知最為顯著,進一步分析游客對什剎海胡同的體驗。分析結果表明,30%的游客認為什剎海胡同比較古樸寧靜,36.5%的游客認為什剎海胡同承載了很多老北京故事,而14.5%的游客認為什剎海胡同缺乏生活味道,16%的游客認為什剎海胡同都是游客,剩下3%的游客則對什剎海胡同沒什么感覺。相對而言,游客對旅游符號酒吧的感知并不顯著,但是大多數游客對這里的酒吧還是比較喜歡的,認為酒吧建筑風格和裝飾特色較為古樸,具有懷舊感,并且酒吧分布在前海和后海沿街,瀕臨什剎海,酒吧的視野空間和環境較好。

旅游凝視的功能在于空間的建構。旅游地在旅游者的凝視下被消費,旅游者凝視引起旅游地文化向“舞臺化”、“表演化”方向發展,使得旅游地在時間和空間上被建構,最終發展成為一個與傳統生活狀態存在巨大差異的地方[13]。什剎海歷史街區酒吧街的建立就是旅游凝視的結果,是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自我的現代性表述與主動建構的產物。

“游客凝視”不是一種孤立現象,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旅游現象。事實上,激發這種游客凝視消費活動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工程[14]。進一步地統計分析發現在被調查游客中,39.9%游客認為什剎海歷史街區能夠代表傳統老北京文化,來此旅游,他們能夠較多感覺到傳統老北京文化;17.4%游客能夠深刻感受到老北京文化;37.1%游客在這里能夠感覺到一點點傳統老北京文化,5.6%游客則沒有感覺。就不同區域差異而言,外地游客與本地游客對在什剎海能否感受到傳統老北京文化存在較大差異,大多數的外地游客認為什剎海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就外地游客而言,不同的外地游客體驗差異較為顯著,約35%的外地游客認為什剎海歷史街區比較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30%的外地游客則持相反的觀點。就游客類型而言,文化型游客和觀光型游客認為在什剎海歷史街區比較能夠體驗到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而休閑型游客的感知體驗則不相同。

游客體驗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元素之間協調性。進一步分析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元素之間協調性的感知體驗,結果顯示,7.5%的游客認為這些旅游符號元素之間非常協調的,46.9%的游客認為它們之間是比較協調的,33.3%的游客對此持中立的態度,12.2%的游客認為它們之間不協調。總體上游客認為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元素之間是比較協調的。盡管酒吧是外來文化符號,但是什剎海前海和后海沿岸的酒吧整體外部建筑和裝飾風格與周邊地區相和諧。

游客體驗什剎海歷史街區傳承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途徑。從游客體驗的視角來分析什剎海歷史街區傳承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途徑。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大多數游客認為首先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參與性活動,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游客對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體驗。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發現,除了什剎海歷史街區以外,游客認為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地區主要有故宮、前門大柵欄、天安門和南鑼鼓巷。調研結果表明,這些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體建筑風格都與什剎海歷史街區類似。

四、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的凝視分析

文章從游客體驗的視角,分析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凝視。研究結果顯示:

1.游客凝視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元素主要有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輪車、老字號、銀錠橋、酒吧和寺廟等

相對而言,游客對旅游符號胡同、四合院、恭王府、三輪車、老字號和銀錠橋的感知體驗要顯著高于非酒吧和寺廟的感知體驗。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被作為旅游資源,在復雜多元的生產主體的交互凝視下不斷地再生產;其再生產是文化符號的解碼、抽繹、再編碼、重新結構與展演的動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內化為傳統民俗文化的本真性;都市民俗文化傳統經過旅游途徑的再生產,在生產主體的交互凝視下被符號性地構建,呈現出來的已經不是“無旅游參與式”的傳統本身,而是被客體化(把傳統當作可以操作的對象)、被碎裂、疊拼的面向展演的傳統,是各種內在的、外來的文化符號元素融合而成,呈現出“嵌合體化”的狀態,游客凝視體驗的是建構出來的民俗文化“奇美拉”。正如萬建中教授所說,外來生產者會根據需求將民俗變成“權力資源”而加以利用,而民俗對于民眾的規范力量是融入生活 。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符號“胡同”、“四合院”等的凝視就是什剎海胡同游經營者根據游客的需求將這里的傳統民俗變成“權力資源”加以利用的,而“胡同”、“四合院”是當地居民生活的載體,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是老北京“活著的歷史博物館”。

2.游客類型的差異影響游客凝視的內容

文化型游客和觀光型游客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感知體驗要顯著高于休閑型游客,其中文化型游客的感知體驗最顯著。說明在交互凝視過程中,作為同一凝視主體的游客之間對同一凝視客體的權力態度和權力向度差異,即凝視主體游客之間權力非均質化,在共同的凝視場域什剎海歷史街區對傳統民俗文化符號共同施加權力行為。

3.游客凝視一項綜合性的文化工程

游客凝視是一種權力,游客通過這種權力途徑和權力行為參與到旅游地的社會性建構當中。游客凝視主要關注將游客作為主體的建構行為和建構影響。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傳承了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基于游客感知體驗和凝視的視角,其傳承的首要途徑是留住居住于此的老北京人,其次是增加一些具有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參與性活動,第三是增加一些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文化表演。

4.游客對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感知體驗

除了什剎海歷史街區外,還有故宮、前門大柵欄、天安門和南鑼鼓巷等。這些能夠代表老北京傳統民俗文化的地方的整體建筑風格都與什剎海歷史街區類似。

五、游客凝視對于歷史街區旅游開發的影響

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是依托什剎海地區的古樸的建筑風格和整體的空間建筑布局。什剎海胡同是老北京活的歷史博物館,是廣大中外游客了解老北京,理解新北京的重要方式。什剎海地區也是北京歷史文化保護區。因此,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保護對其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對什剎海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 歷史街區旅游開發過程中,要注重多權力主體的共同參與

旅游凝視處于一種涉及多個權力主體共同參與的交互式凝視的環境中,游客凝視的對象旅游產品是不斷再生產的產物,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要注意旅游凝視中權力主體游客的凝視。旅游凝視是一種交互式行為,不僅需要研究游客本身,也要研究東道主、游客與東道主之間互動的過程[15]。什剎海歷史街區旅游發展過程中,作為東道主的當地社區居民是重要的權力主體之一,他們對該地傳統民俗文化作為旅游資源的再生產產生作用,因此,在什剎海歷史街區旅游開發中,注重多元權力主體的交互凝視,尤其是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

2. 歷史街區旅游開發過程中,遵循當地傳統民俗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性

歷史街區傳統民俗文化旅游符號的發展要遵循傳統民俗文化自身的發展規律,即解碼、抽繹、再編碼、重新結構與展演的動態過程,并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注重對傳統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護。

參考文獻:

[1](美)Nelson Graburn.人類學與旅游時代[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劉丹萍.旅游凝視:從福柯到厄里[J].旅游學刊,2007,22(6):91-95.

[3]吳茂英.旅游凝視:評述與展望[J].旅游學刊,2002,27(3):107-112.

[4]Cheong S-M, Miller M L, Power and tourism: A Foucauldian Observ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 27(2):371-390.

[5]鄧小艷.符號消費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路徑選擇[J].廣西社會科學. 2010,(4):38-41.

[6]謝彥君,彭丹.旅游、旅游體驗和符號--對相關研究的一個評述[J].旅游科學, 2005,19(6):1-6.

[7]彭丹.論旅游體驗中的符號及其解讀[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5.

[8]楊振之,鄒積藝.旅游的“符號化”與符號化旅游——對旅游及旅游開發的符號學審視[J].旅游學刊,2006,21(2):75-79.

[9]白凱,孫天宇,謝雪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符號隱喻關聯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資源科學,2008,30(8):1184-1190.

[10]孫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視”視角下的解讀[J].思想戰線,2009,35 (4):37-42.

[11]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M].London:Sage,2002.

[12]周憲.現代性與視覺文化中的旅游凝視[J].天津社會科學,2008, (1):111-118.

[13]張秀娟.“旅游凝視”視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構研究——以廣南縣“世外桃源”風景區為例[D].昆明:云南大學,2012.

[14]周志強.從“游客凝視”到“游客化”——評《游客凝視》意識形態批評的理論貢獻[J].文化與文學,2010,(1):138-142.

篇4

Abstract: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recent hot cultural tourism,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folk culture theme park―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the problem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me homoplasy, pseudo-culture and utilitarian in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deeply excavate cultural connotation, improve the rate of second tour, highlight cultural imag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 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文化形象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folklore culture theme park;cultural image

中圖分類號:G1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8-0290-01

1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是文化旅游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所謂“文化旅游”,可以看作是“以旅游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閑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游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游體驗的旅游活動的集合。”近年來,隨著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層次的提高,人們出游機會增多,人們開始關注和推崇旅游背后蘊藏的歷史文化,人文生活,開始注重尋找更有文化特色和接近生活本質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因此逐漸盛行起來。隨著游客越來越看重旅游中的文化含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獨特的資源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滿足了游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經成為旅游行為和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

而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正是以“民俗文化為主題,具有多種吸引物(包括餐飲、購物等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有吸引力的活動而為旅游者的消遣、娛樂而設計和經營的場所。”使得原本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較長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游客可在同一地點,很少時間就能做到。因此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在促進文化旅游的發展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2 我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文化主題的趨同性 我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盲目跟風和模仿的現象,表現出“主題策劃特色不鮮明,題材重復趨于泛濫”的不成熟特色,也有少數主題公園求奇,求怪,以至走向庸俗。從而導致興建了一些品位不高或者品位低下的主題公園,這種現象,實際上是一種創造性思維貧乏的表現,這樣的重復建設,這不僅干擾了旅游者休閑娛樂的選擇和對旅游主題公園的辨認,而且給國家的土地、人力、財力等旅游資源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最終必將影響到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2.2 “偽文化”現象使主題游價值下降 真正的文化,是具備獨特個性、獨特內涵的精神價值。很多人學歷高,但不一定有文化;而那些沒有上過學堂,卻成為民間工藝大師、皮影大師、剪紙大師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文化”。這個道理應用在旅游產業的文化思維中,同樣適用。因此,當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克隆、復制的旅游產品,一座又一座同樣風格、同樣香火旺盛的寺廟的時候,雖然可以看到一時的喧囂,但這樣的旅游產品,卻沒有任何的生命力,不具備任何文化的內涵。如果非要說它們有文化,那么只能是“偽文化”,很難為旅游產品、旅游品牌帶來價值積累的機會。

2.3 開發過程中的“過功利性” 目前存在不少只關注短期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對民俗文化等非物質遺產資源的保護的情況。自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隨著“錦繡中華”和“深圳民俗村”的成功經營,大大刺激了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以至于在90年代中后期出現了一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開發的。但同時帶來的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異化、民族文化的日益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特色逐漸喪失等等,也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極大的關注。

3 我國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可持續發展的若干途徑

3.1 深度挖掘文化內涵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發展應關注文化內涵的挖掘,文化內涵主要體現在與區域的一致性方面,通過深入發掘和宣揚一定主題的文化來綜合發展文化旅游,以便能夠多方位的展示特色文化,賦予文化旅游產品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游文化項目與品牌。應充分挖掘地方的獨特文化,并展現其異質性和差異性,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體驗和審美需要。

3.2 提高游客重游率 ①通過不斷挖掘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及時的將新的旅游內容通過有效的傳播手段,傳遞給潛在消費者,提高主題公園的曝光率,加深其在潛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或通過在主題公園內拍攝影視作品的方法激發潛在消費者的好奇心,通過影視拍攝等方式極大地擴展了其知名度,從而達到拉動消費的效果。總之,應重視將主題公園的各種正面信息向市場傳送,以保持其對消費者的持久魅力。②需要針對主題公園所在地的經濟消費水平和客流的淡旺季波動情況,除了進行靈活定價以外最重要的是園內的游樂、參與性項目及表演活動的合理設置,以提高本地市場的重游率。③我國的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客源市場定位一般比較廣泛,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新的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文化形象塑造和旅游項目設計上更應有意識地加強客源市場的針對性。

3.3 凸顯文化形象,體現文化價值觀 文化形象是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具有獨特性,如“中國民俗文化村”主題公園可以折射出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贛州市“五龍客家風情園”對客家特色文化飲食的創造性開發,為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創新性地打造了一種“初始化”的胚胎模式。

文化價值觀是一種以文化心理看待主題公園的觀念。這種觀念既可以是人們賦予的,又可以是主題公園自身體現的。故而,主題公園的文化價值觀應是文化特色的集聚,內涵的開拓與創新,以及信息化和本土化表達的結合。若其文化散發力不足以讓游客感受到這種價值,那么這樣的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基礎,是沒有前途的。

參考文獻:

[1]董觀志.旅游主題公園管理原理與實務[M].廣州:廣州旅游出版社,2000.

[2]巴兆祥.中國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篇5

[關鍵詞]民俗文化;旅游開發;滿族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異域或異族獨具個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設施為條件,離開自己的居所,前往某地(某個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區域),進行民俗文化消費的一個動態過程的復合體,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旅游能夠滿足旅游者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我國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有著廣闊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遼寧做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擁有豐富多彩的滿族民俗文化資源。充分開發滿族民俗文化資源,不僅可以豐富遼寧的民俗文化旅游,而且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從而促進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1 遼寧省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現狀概述

遼寧是滿族的發祥地和清王朝的龍興之地,遺留下相當多的滿族歷史文化古跡。目前遼寧滿族同胞聚集地較多,建立有6個滿族自治縣。這些歷史文化古跡和滿族聚集區至今保留著很多滿族民俗文化,是開發遼寧滿族民俗文化得天獨厚的資源。遼寧省抓住滿族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這一優勢,積極運作開發,已形成了開發良好態勢。目前,遼寧省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滿族民俗旅游資源進行了開發:

1.1 以滿族和清王朝的歷史文化古跡為依托,推出清文化史跡旅游。這些清文化史跡基本上都是清王朝人關前的滿族風格建筑,是清入關前滿族民俗文化的載體。這些歷史古跡包括:沈陽故宮、清昭陵、清福陵、撫順清永陵、撫順赫圖阿拉老城、遼陽東京城等。其中,一宮三陵(沈陽故宮、昭陵、福陵、永陵)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舉世聞名的歷史古跡。到沈陽故宮清寧宮參觀就會感受典型的滿族居住文化、祭祀文化等民俗文化。

1.2 以滿族民俗事象為載體,開發具有鮮明特色的事件旅游產品。如沈陽、撫順、遼陽三城聯合開展的“沈陽清文化節”。這是以清入關前“關外三京”為主體。以游“一富三陵”、吃“滿漢全席”、穿“滿韻清風”、購“吉祥如意”、“穿時尚旗袍”、“看皇家禮儀”為基本內容的旅游文化節。撫順市開展的“撫順滿族風情節”,是以撫順豐富的滿族歷史文化遺產為依托的旅游文化節。1999年開始,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八屆。在這兩個文化節舉辦期間,都要舉行具有滿族特色的文化表演,開發豐富多彩的展示滿族的文化和風俗的活動。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1.3 以滿族歷史文物、滿族聚集集中區為依托,建立滿族民俗旅游景點或民俗旅游村。以滿族歷史文物為主建立的博物館有沈陽清文化陳列館、沈陽滿族民俗博物館(建立在隕石山滿族民俗村)、岫巖滿族自治縣滿族博物館和新賓滿族博物館等。滿族民俗村有沈陽隕石山滿族民俗村(位于沈陽市東陵區李相鎮石臺村)、棋盤山滿族風情民俗村(位于沈陽市東陵區滿堂鄉二道溝)、大連金州區石河滿族鎮東溝村、撫順新賓“中華滿族風情園”,以及丹東市正在開發的鴨綠江虎山景區滿族民俗村、撫順新賓滿族民俗村等。

1.4 滿族飲食文化開發各具特色。在滿族民俗文化中,飲食文化是最具開發潛力和前景的內容之一,各地對滿族飲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了開發。其主要形式有餐飲開發,如滿漢全席、滿族大清花餃子、那家館白肉血腸等。有通過文化節或大賽推廣滿族飲食文化,如2006中國沈陽國際旅游節期間沈陽市旅游局組織各酒店推出清文化宴席,有的酒店推出滿漢全席,有的酒店推出紅樓宴,還有的酒店推出滿族風味的八碟八碗等。

1.5 滿族服飾與旅游商品和旅游紀念品開發。以滿族旗袍為代表的滿族服飾的開發在全國各地都很盛行,而且在面料、款式、工藝上不斷出新,成為服裝界經久不衰令人矚目的亮點之一。除了旗袍以外,目前作為旅游商品的還有旗鞋、馬褂、嘎拉哈、滿族刺繡和剪紙等都得到了開發,尤其是香荷包被評為遼寧省十大旅游紀念品之一。以關東三寶為代表的東北特產人參、貂皮、鹿茸過去是滿族人珍貴的藥用品和皮革制品來源,在撫順新賓赫圖阿拉城以東北三寶為特產的旅游商品琳瑯滿目。2006年撫順滿族風情節還專門組織了“旅游商品包裝設計大賽暨旅游商品展銷”活動。沈陽故宮大政殿全銅雕塑令世人驚嘆不已。

2 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遼寧的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豐富的滿族民俗文化資源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加之開發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2.1 民俗文化已變化。隨著遼寧旅游業的發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一些旅游區的滿族民俗文化只注重形式上的開發,而不注重內容的原汁原味,只是把滿族民俗文化當成“觀賞物”。如過去滿族農家睡的通鋪火炕已經被床和土暖氣取代;過去貼餅子用的大鐵鍋也不見了,家家戶戶用上了燃氣罐。隨著滿漢兩族的逐漸融合,很多滿族文化習俗只能保存在滿族老人的記憶中,如不及時挖掘、整理,這些文化習俗將會隨著老人們的逝去而消失。一些開發商也試圖嘗試原真性開發,但效果不佳。

2.2 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在發展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過程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對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和文化效益沒有給予高度重視。一是景區環境質量下降。一些旅游區不顧承載力的多少,只要有游客想進,就統統讓進,從不限制景點內的游人數量,突破了景點內的最大環境容量,破壞了景區環境,造成惡劣影響。二是出現“偽民俗”現象。有些景區,不管滿族民俗中是否有此習俗,胡亂瞎編一通,目的就是能讓游客進園,達到賺取經濟利益的目的。這既是對滿族民俗文化不尊重的表現,同時也是對旅游者的欺騙,產生許多負效應。這樣的開發也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3 旅游產品雷同嚴重。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大都忽視旅游者參與、嘗試、體驗、學習的需求,基本以靜態形式展示給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更多的自由選擇。同時,各地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飲食、民族文物展覽等,沒有體現出不同地區滿族民俗文化的獨特性。

2.4 缺乏旅游專業人才。民俗旅游做為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其開發、規劃及服務都需要專業知識人才的加入。但是,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專業人才非常短缺。

3 遼寧省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思路與對策

3.1 開拓定位準確的客源市場。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及滿族民俗自身的特點,可將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客源市場按地域進行細分,準確定位,有針對性地開拓客源市場。

①國際市場開發。韓國、日本和俄羅斯是我國北方三大鄰國,地緣優勢顯著,成為發展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國際客源市場,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而且,歷史上這三個國家與中國的交往很密切,文化交流也很頻繁。針對這部分客源群體,可采用多種媒體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向旅游者傳遞滿族民俗文化旅游信息。

②國內市場開發。國內客源市場主要是指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北京、天津及山東等省市地區。遼寧是滿族的發祥地,許多民俗文化資源具有壟斷性,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如沈陽故宮、撫順赫圖阿拉老城等。吉林和黑龍江也是滿族先民們的聚集地,這些地區也有許多滿族后裔,由于滿漢雜居,許多滿族人對一些民族文化傳統有些淡忘。因此,針對這部分客源,開發滿族民俗文化旅游,能夠使滿族民俗文化在自己的族人中延續下去。另外,北京是清主朝的都城,其滿族文化韻味也很濃厚,在北京發展滿族文化旅游,對京城的游客同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3.2 設計滿族風格的旅游商品。目前已經開發的滿族特色旅游商品有文物類、服裝類、宮廷日用品類、書籍畫冊類、民間工藝品類等品種。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者逐漸趨向成熟,大多數旅游者越來越喜歡購買一些精巧的、實用的、方便攜帶的旅游商品,這是開發旅游商品的新趨向。根據游客偏愛小巧實用商品的心理,開發包裝精致、形狀精巧、便于攜帶而且實用性強的滿族民俗旅游商品,這樣既可以滿足游客需求,又能夠拓寬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空間。

3.3 積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發展滿族民俗文化旅游,不僅需要旅游企業自身努力建設經營,而且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與幫助。首先,從宏觀上對民俗文化旅游進行規劃、協調和監督,保證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其次,盡快出臺相關的法規政策,保障民俗文化旅游健康、有效、和諧地發展。第三,積極開拓投資、融資渠道。鼓勵國有、集體、民營、個體等多種經濟成分參與民俗旅游的開發建設。此外,采取優惠政策,吸引對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充滿興趣、愿意投資的海內外企業加盟,大力開發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第四,做好宣傳促銷工作。民俗旅游促銷中,政府應牽頭,聯合各旅游企業增加對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宣傳促銷,并制定一些促銷措施,廣泛開拓旅游客源市場。

3.4 培養引進專業人才。民俗文化旅游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旅游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是關鍵性因素。遼寧省內有許多高校已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但是目前還沒有開設民俗旅游研究方向的學校。為了加快培養遼寧民俗旅游人才,建議遼寧一些高校開設民俗旅游專業,進行系統的民俗旅游專業知識講授,并將理論知識與旅游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還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并培育優良的用人環境,采取靈活的用人機制,保證旅游人才資源的穩定性。

篇6

最早的鄉村旅游源于19世紀的西歐國家,目前在德國、英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鄉村旅游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走上了規范化的發展道路。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30多年的發展使大陸地區的鄉村旅游形成了田園農業、民俗風情、農家樂、古村落等典型的旅游發展模式,近些年火爆的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并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的鄉村民俗、風土人情為核心內容的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因其獨具特色的異域或異族文化吸引著大量的旅游者進行民俗文化消費,成為我國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民俗文化中藏有豐富的檔案資源,歷代的檔案資料中也有不少有關民風民俗的記載,關注鄉村民俗文化是檔案部門作為國家文化事業單位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檔案部門參與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重要舉措。檔案宣傳是提高檔案工作知名度,增強社會檔案意識的重要途徑,是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檔案宣傳工作融入到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中去,是新時期檔案部門擴大社會影響力的創新之舉。

一、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意義

以純凈自然的生態環境、淳樸原生的民風民俗為依托的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不僅對我國的旅游產業、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對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鄉村記憶的喚醒與緬懷同樣意義非凡。

(一)滿足精神需求

旅游休閑,對現代人來說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費內容,長期生活在鋼筋叢林中的都市人面對著每況愈下的生活環境,不斷攀升的生活壓力,更是向往親近自然、返璞歸真的休閑生活方式。清新的鄉野環境,樸實的鄉風民俗,閑適的鄉村生活是鄉村資源最大的吸引力,其中的文化資源,尤其是豐富多彩的鄉村民俗文化更是鄉村旅游的靈魂和核心。

“文化體驗是鄉村旅游需求中最高和最深層的愿望,這種愿望集中表現在旅游者的文化動機和文化傾向上。”鄉村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承載著民族認同感,鄉村民俗中充滿情趣的鄉土文化藝術,獨具一格的鄉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農事節慶活動等,不僅能夠滿足旅游者體驗農家生活,享受自然風光的休閑度假需求,同時能夠滿足現代人日益增長“求新,求異,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將鄉村旅游與鄉村民俗緊密結合起來,使游客在欣賞美麗田園風光的同時感受到濃郁的風土人情,讓游客親身體驗和尋覓古老的鄉村文化與習俗,享受一席原生態的文化盛宴。

(二)發展農村經濟

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歷史、人文資源,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加速新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鄉村旅游中那些具有可參與性、可體驗性的民俗文化容易引發旅游者的興趣和愛好,這也是開發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動因。

鄉村中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歷史的積淀,是文化的傳承,開發利用這些民俗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是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途徑。例如,北京密云縣大力發展民俗村旅游,從事民俗旅游的商戶2300多戶,綜合收入1.4億元,人均收入為開展旅游前的8-10倍;昌平區麻峪房子村在開發民俗旅游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通過發展民俗旅游,人均收入可達到6000元,農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陜西關中地區的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產品,如飲食、服飾、住宅、特產及生產交通工具,打造了一條青磚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展示關中民間生活形態和傳統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等,通過幾年的發展,袁家村在關中鄉村旅游的影響力開始逐漸體現,如今已成為陜西鄉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也使當地民眾多了一條致富路。

(三)傳承民俗文化

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和傳承的民俗文化浩如煙海,如婚喪嫁娶、泥人、皮影、剪紙、祭祀、年節習俗、禮儀等,它們就像一顆顆明星,閃耀在東方文化的璀璨夜空里。由V大人民群眾創造的各類民俗文化,在各個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這樣一種來自于人民,傳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推動著中華文明不斷取得輝煌。藏于民間豐富多彩的優秀民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傳承弘揚優秀民俗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應擔負的責任。“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些寶貴的民間民俗文化遺產逐漸被淡忘、被忽略、被毀壞,有的甚至已經滅絕了。老藝人人衰藝絕、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藝失傳摻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畫、皮影、剪紙等經典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也已日漸衰落。”

以民俗文化為核心的鄉村旅游,保持和突出了鄉村民俗文化韻味,是一種將旅游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民俗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的旅游發展模式,讓各地區各民族迥異又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每位游客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記。

(四)喚醒鄉村記憶

梁漱溟先生曾說:“原來中國社會是以鄉村為基礎和主體的,所有的文化,多半是從鄉村而來,又為鄉村而設――法制、禮俗、工商業莫不如是。”記憶中的鄉村有歡天喜地的節慶表演,有熱鬧非凡的廟會集市,有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有不能打破的禁忌規矩,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這些曾經融于血脈的影像卻越來越模糊。2014年,山東省正式啟動“鄉村記憶工程”,通過因地制宜收集和展覽富有地域特色、活態文化特色和群體記憶的文化遺產,彰顯山東民俗文化魅力。在這樣的環境下開發鄉村民俗文化旅游,是緊跟國家政策,順應時展的必要之舉。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的民俗風情項目,整修或者仿建的原始民居建筑,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等,無不喚起游客“回歸鄉里、落葉歸根”的鄉土情結。當過往的場景真實的在眼前重現,當遺忘的記憶被喚醒,那么旅游的意義已不僅僅止于休閑娛樂,更多了一份心靈的觸動與慰藉。

二、檔案部門參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要性

2003年作家馮驥才在著作《緊急呼救》里吶喊“每一分鐘,我們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間里,都有一些民間文化及其遺產死去,都有一些風情獨異的古村落轉眼不復存在。如果我們不動手去搶救,再過二十年,至少有一半民間文化會化為烏有”。面對著逐漸消亡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檔案部門作為歷史原始記錄的保管者和開發者,有義務也有責任搶救鄉村民俗中具有檔案性質的部分,為國家保留優秀的傳統文化。歷代檔案機構保存的資料中,也有很多有關民風民俗的記載,對開發鄉村民俗旅游資源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價值。

(一)有利于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古代檔案是歷史發展軌跡的真實記錄,是我國幾千年文明傳承積淀的碩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離不開原始的鄉村歷史資料,而古籍檔案中多種多樣有關各民族習慣風俗的記載,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民俗資料。如:宋朝孟元老所撰《東京夢華錄》,該書詳細記載了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風俗及各種典禮儀式;1920年出版《璦輝縣志》中有邊瑾未定稿的《鄂倫春紀事三十韻》,全詩記載了鄂倫春族婚嫁、殯葬、育兒等民俗,是極其難得的了解鄂倫春族的史料;清末民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兆裎為官北方時,創作了很多記敘吉林民俗的詩歌,其中一首描寫了東北農村一種名叫“嘎拉哈”的游戲“投壺遺制戲羅丹,獸腕盈堆擲中難。偃仰側橫分勝負,一聲帕格眾人看”。這些珍貴的檔案史料,記載了很多原始的風俗習慣,有一些經過不斷的演化流傳下來,有一些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挖掘并利用相關檔案,不僅能重新找回流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民俗資源,而且提高了鄉村旅游中民俗文化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種原生態且具有歷史可考性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開發保存珍貴的民俗檔案

那些浩如星辰的民俗文化,若得不到完整的記錄與保存,將很快在現實中消逝,保護珍貴的民俗檔案,是每一個檔案人應有的覺悟。“民俗檔案是記錄和反映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保護相關工作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類文獻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民俗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材料;民俗的留存狀態材料;民俗的標志性物質載體和表現方式材料;民俗文化保護工作的全景式記錄及各階段成果材料等。”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選址一般都是較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民俗文化相對集中,開發者及村民對于民風民俗的挖掘比較完整,為檔案部門宣傳和保護鄉村民俗文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例如,云南紅河州“箐口民俗村”,以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紅河哈尼梯田為核心資源,實現對遺產的整體和動態保護,民俗村里的資料中心保留著大量哈尼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原始資料,而整個“民俗村”本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展館,記錄和展示著哈尼族自身的檔案。

(三)有利于提高普通民眾的檔案意識

檔案意識是檔案客觀現象在人腦中的反映,使人們對那些具有考察利用價值的資料加以保護和開發的意識,社會檔案意識的高低影響著檔案事業的發展。從古至今,我國政府官方保管利用檔案的意識并不薄弱,但對于普通民眾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鄉村居民來說,檔案是高高在上與自身無關的事物。鄉村生活中有大量的檔案資料被忽視,那些珍貴的民俗檔案僅僅依靠檔案人員來保護是遠不夠的,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守護。鄉村旅游因其大的拉動地區經濟功能,使得民眾具有較高的支持度和強烈的參與意識,因此,在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檔案部門進行民俗檔案、村級檔案等的宣傳工作更易得到村民接受和認同。同時,系統、完善的檔案工作也是促進鄉村旅游的強大推力,譬如浙江省天臺縣九遮村開展的鄉村記憶示范基地,結合九遮村的歷史原貌和民俗特色,建設了亞父廟、古民生器具館、鄉賢先賢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示廳,為九遮村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氣息,游客通過參觀,不僅對該地的風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對檔案及檔案工作也產生了新的認識。

(四)有利于增強檔案部門的社會影響

檔案部門是社會生活的服務部門,檔案工作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發揮服務群眾價值,就必須要貼近老百姓的實際生活,融入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建設,是檔案部門增強自身影響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湖州市逐漸形成了“景區+農家”、“生態+文化”、“農莊+游購”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東衡村的趙孟\專館和歷史文化綜合館,荻港村的荻港名人館、漁鄉風俗館和農產品展示區,高禹村的室內文化展示館等,都已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發展的主打產品,呈現出良好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雙重效益。紹興縣的“越地記憶”檔案文化建設工程,充分挖掘各村落的宗族歷史、民俗風情,將記憶文化與鄉村經濟有效對接,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這些成效充分證明了檔案部門參與甚至主導鄉村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論對于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還是檔案事業的推進,都將是有益的嘗試。

三、借力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加強檔案宣傳

檔案宣傳工作是是公眾獲取檔案信息、加深檔案認知的重要方式,是增強全社會檔案意識的重要途徑,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檔案事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當今社會信息數量急劇增長,信息傳播手段日益多樣便捷,檔案宣傳應突破傳統模式,拓展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增強宣傳效果,將檔案宣傳工作融入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這樣的經濟項目中,是檔案部門樹立文化事業單位良好形象的親民工程,也是檔案部門響應國家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號召的必要舉措。

(一)建設鄉村記憶基地

鄉村記憶是民族的記憶,建設鄉村記憶基地是擴大檔案宣傳力度的重要工程,開展“鄉村記憶示范基地”建設能夠“展示古往今來,感受發展之美;拾掇歷史碎片,留存人文之美;構建心靈家園,共享精神之美”。如浙江省平湖市龍萌村“鄉村記憶館”展出了許多從村民手中收集來的實物、照片和文字等具有檔案性質的資料,展現了該村旅游節慶、民間技藝、地方民間戲曲等特色,大力弘揚當地優秀歷史文化;臨安市上田村借助創建鄉村記憶示范基地,大力發展文化旅游,著力宣傳特色記憶文化和村落民俗;德清縣“和美鄉風館”依托行政村原有的村史、村落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特色民俗文化,傳承民風民俗。

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為檔案部門建設鄉村記憶基地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首先,開發地是該地區特色民俗文化的集中區域,為鄉村記憶基地的建設提供了許多優秀資源。其次,鄉村旅游會吸引大量游客,以真實的歷史素材展現當地民風民俗、人文資源的鄉村記憶基地是游客了解村落文化的必游之地。

(二)加強傳統媒體建設

檔案宣傳工作的傳統媒體陣地主要指廣播、電視、報刊、出版文獻等,新媒體的發展使宣傳檔案的方式有了更多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媒介的消失,我們在關注新媒體的同時還要加強傳統媒體陣地的建設,在新時代給予傳統宣傳手段新的活力。

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設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宣傳工作,檔案部門可以借機聯合開發商制作相關宣傳片,以真實可靠的檔案資源為核心,展現本地區本民族曾經遺忘和得到傳承的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間工藝、節慶活動等,既使旅游景區得到全方位展示,又能擴大檔案的宣傳范圍。在旅游區內,可以向游客散發當地民俗資源指南、民俗檔案知識手冊等簡易又有趣的小宣傳品,使游客對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及豐富的文化資源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同時加深對檔案及檔案工作的認識。還可以依據歷史檔案資料,編纂與該地區、民族特色有關的刊物,如浙江省磐安縣檔案局以口述檔案的形式,編輯出版了以林宅村歷代流傳的“大話”為主的故事集――《狀元故里的傳說》,有效保護了瀕臨消亡的民間記憶。

(三)利用新型網絡媒介

互聯網、電腦、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突破了傳統媒體宣傳影響范圍小、形式單一的局面,借助高速準確的網絡傳播,公眾可以及時了解新的檔案信息,新媒體的普及便于大眾參與交流,增強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拓展了檔案宣傳的途徑,提升了檔案宣傳的效果。

檔案網站是宣傳檔案及檔案工作的有效工具,檔案部門可以在門戶網站上推送參與建設民俗文化旅游的內容,既可以讓民眾通過豐富的檔案史料了解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又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讓更多人進入實體檔案展廳如“鄉村記憶基地”參觀學習,對檔案產生更加直觀清晰的認識。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具有形式簡短、方式隨意、隨時共享的特c,充分利用社交網絡是擴大檔案宣傳的重要途徑,如陜西省渭南市檔案局自開通“雙微”平臺以來,轉發關注量數以萬計,得到了市民群眾的熱烈反響。檔案部門可以結合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開通專門的微博微信平臺,及時旅游區民俗文化、人文資源的挖掘、整理情況,還可以設置如:依據檔案描述快速找到某處原始遺跡、民俗檔案知識小考等趣味性、參與性強的小游戲,使游客在娛樂過程中增加對檔案的理解。

(四)微電影里的大世界

“微電影是高科技和互聯網發展的產物,由‘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衍生而來,是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在移動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得到完善的策劃和制作體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短片。”檔案部門緊跟時代步伐,也嘗試利用微電影的形式進行檔案宣傳,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尋找逝去的記憶》是全國檔案系統中的首部微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揭示了檔案在傳承歷史、維護記憶方面的特殊作用,得到了拍攝人員和觀眾的諸多好評。

鄉村民俗文化中有許多富有趣味的檔案素材,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族譜家譜、少數民族服飾制作記錄、鄉賢名人的生平檔案等。檔案部門可以協同開發商、旅游局、文化局等相關部門,以真實檔案信息為依托,制作以宣傳當地文化特色、展現地區風土人情為核心的精品微電影,并及時通過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跟進拍攝過程,加強與媒體部門的合作,做到實時宣傳。

篇7

[關鍵詞]:文化產園區民俗文化旅游發展工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C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從全球范圍來看,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閑暇時間和收入的增多,世界旅游活動處在高速發展的態勢,旅游業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旅游園區和文化地產的建設是可持續旅游發展的必然選擇。

陜西省作為中華民族及其悠久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一個民俗資源較豐富的省份,有大量民俗文化遺產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可以說陜西省發展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我國重要文化大省,陜西省民俗文化旅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逐漸形成規模,具有綜合化的旅游產品體系,且在文化表現、視覺表現、產業構架方面都較為成熟和完善。多元化、綜合化、品級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旅游項目。

一、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對陜北民俗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1、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是人文民俗旅游文化事業深入發展的需要

文化產業園區內以腰鼓、剪紙、民歌、民間繪畫“四大”民間藝術品牌為展示內容,主要展示陜北獨特的民間文化藝術,打造集民俗風情展示、演藝、休閑、度假、觀光于一體的文化園區。將做大做強以旅游文化為龍頭的文化產業,帶動第三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2、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是豐富文化旅游產品類型,優化產品結構的需要

通過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構建城鄉文化網絡體系,形成文物展覽與文物保護并舉、民間藝術人才培訓與文藝創作同步推進、文化陣地建設與文化活動協調發展的大文化格局,推進群眾文化活動持續開展。通過在文化產業園區內辦好腰鼓、民歌、農民畫、嗩吶、陜北說書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帶動城鄉文化協調發展。健全各類群眾文化組織,推動社區文化、農村文化、校園文化繁榮發展;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并且有效的補充當地文化旅游產品類型,開辟民俗風情旅游、特色休閑旅游、商務度假旅游等旅游產品。

3、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是完善民俗文化產業旅游服務設施的需要

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旨在構建集文化旅游、文化商業、文化休閑、文化體驗于一體具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市場化、高端化、特色化的陜北民俗主題文化旅游園區。

4、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是周邊區域居民休閑度假的需要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周末休閑旅游成為城市居民緩解工作壓力、放松心情、全家出游的首選。對于周邊地區的居民而言,將會迫切的追求差異化、休閑化、生態化的旅游目的地。文化產業園區將以其良好的地理交通區位和宜人的濱水自然環境、園林景觀環境和綠色生態環境而成為周邊區域居民周末休閑娛樂的首選之地。文化園區典型集中型的規劃設計,將使廣大游客和當地民眾更加方便的體驗和享受到民俗風情文化、民間餐飲文化、傳統民居建筑和現代休閑活動。

5、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是當地居民旅游致富的需要

通過文化產業園區,將吸收大批勞動力就業,解決群眾就業問題,并有效增加群眾收入,并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旅游致富的社會目標。產業化的聯動將會促進當地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形成大旅游——產業化——城市化的良性循環。

二、文化園區的工程建設原則

1、在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中,必須堅持“綜合開發,保護第一”的原則,實行開發、保護、利用相結合,在保護性開發中使旅游資源不斷增值。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和觀念,做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2、全面系統,實事求是:旅游產品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輔助產業調整當與環境保護規劃等相結合,統一規劃,共同實施,同時考慮文化園區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地采取相應的策略措施和設計方案。

3、闕值控制,政策引導:文化園區內的資源是有限度的,環境對污染和破壞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因而對旅游環境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在其可承受的能力之內,確定其極限值。同時在方案的選擇和執行過程中,輔以必要的環境政策、法規、條例等進行指導。

4、高效利用原則:營造一個高質量、全年性度假旅游娛樂的環境,提供娛樂性的舒適措施來吸引四季和各天氣狀況的來訪游客。

5、因地制宜原則:選擇適宜的地區進行相應的的游覽設施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升級和改建。

6、分期建設原則:從旅游區資源保護和旅游開發相互促進的要求出發,并根據資金投入狀況,應當與全區建設開發規劃分期一致,分期進行設施的建設,而不是一步到位式的建設。

7、相對集中與適當分散相結合的原則:相對集中是為了提高設施用地及旅游服務的效益,適當分散是為了使旅游者在文化園區內部的各個角落都能享受到相應的服務。

8、與需求相適應原則:游覽設施的配備,既要滿足游人的需要,也要適應文化園區和設施自身管理的要求,并考慮必要的彈性和利用系數,合理、協調的配備相應類型、相應級別和規模的游覽設施。

9、按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的原則,盡量保護古樹和現有大樹。因地制宜地恢復、提高植被覆蓋率,以適地適樹的原則,擴大林地。利用創造多種類型的植物景觀或景點。

10、文化園區車輛多,噪音大直接影響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為防止噪聲影響,靠道路一側,種植樹木隔離墻。

11、各道路兩側,種植一些喬木和灌木。

12、文化園區內房屋前后種植一些果樹,草坪以及綠籬笆。草坪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的生存環境起著美化、凈化、改善、保護的作用。

三、總結

篇8

民俗文化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淵源流長的精神文化遺產。《漢書王吉傳》就已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由于生存環境、歷史發展等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某一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世代相傳又較為穩定的生活、生產、風尚習俗。它是一種最貼近生活的文化,來自于人民,傳承于人民,如日常生活有日常生活的習俗、勞動生產有勞動的習俗,傳統節日有傳統節日的習俗,人的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習俗規范,甚至于人們的精神意識領域也有習俗。

近年來,民俗作為文化這個前沿性產業中的一種新元素,由于受人口、資源、環境等因素影響較小,其所獨具的區域性、民族性等又具有高附加值特點,正以一種“軟實力”的姿態為各級政府部門、廣大專家學者所重視,并加以大力研究和開發。

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其他文化產業發展所需條件大不相同,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更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發展潛力的產業基地,成為第三產業旅游業的一大生力軍,并能切實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例如四川自貢燈會、云南西雙版納的潑水節等都從一個單一的民俗文化活動發展成一個特色產業,都足以說明這一點。作為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屬于高檔次的文化旅游范疇,有其特定文化內涵和人文境界,是旅游者尋求“異質文化”的重要驅動力。本課題擬就黔西南州民俗文化產業研究作一探討。

一、黔西南州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中國民俗旅游開發雖然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但隨著“西部大開發”,鮮為人知的西部民俗旅游正處于一個熱點。黔西南州地處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居住著漢、布依、苗、彝等35個民族。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悠久又淳樸濃郁、絢爛多彩的民族風情。民俗文化十分豐富,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可以充分滿足游客的消費心理和奉獻心理。

國發〔2012〕2號文件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了貴州旅游業的戰略定位:建設“文化旅游創新區”。《黔西南州“十二五” 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中也規劃了在2015年把黔西南州建設成祖國西線優美的旅游目的地、優秀的布依族文化體驗中心、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優秀旅游示范區。毋庸諱言,黔西南民俗文化產業前景燦爛。但黔西南民俗文化資源是一種特殊資源,如果進行破壞性地開發,必然會使人類永遠失去它。如何使這絢爛多姿的民俗風情生生不息?這就需要我們在發展經濟時不僅要開發民俗.更要使瑰麗深厚的人文景觀得以傳承。因此,對黔西南地區民俗文化進行合理的開發研究,制定出符合黔西南民俗文化產業特色的開發模式研究,不僅對于保護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實現民俗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能給黔西南的旅游資源形成更大、更多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推動黔西南旅游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使之成為生態良好、經濟發展、文化氛圍濃郁的和諧發展環境,為開發其他地區民俗生態旅游資源提供理論參考和借鑒價值。

(一)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態旅游的界定

“民俗”一詞在中國學術界出現較晚。沿用了英文Folkioe意譯,原意是民眾的知識、民間的智慧。高炳忠的《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說,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是一定的區域里的一定群體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結構為依托,民族群體為載體,為適應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而形成的一種模式化的行為習慣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頭和行為傳承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積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體性、民族性、歷史性、傳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屬性。

民俗文化旅游把民族文化作為基調,以一種新興的生態旅游形式而出現。而筆者認為,民俗文化旅游只有與生態相融合為民俗生態旅游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據國、內外有關旅游發展的相關報道,目前尚未對民俗生態旅游做出一個統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態旅游己經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民俗生態旅游應該包含了“生態旅游” 和“民俗旅游”兩個方面的概念。所謂的生態旅游,是1983年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eurain)首次提出的。它有兩個要點,一是生態旅游的對象是自然風貌;二是生態旅游的對象不受到損害。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這種回歸大自然,多接近于自然旅行或綠色旅行的生態旅游已成為一種席卷全球的大趨勢。而民俗旅游則是一種新興的生態旅游形式,它以民族文化為基調,為原生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找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點,是促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據國、內外有關旅游發展的相關報道,目前尚未對民俗旅游做出一個統一的界定,可民俗生態旅游己經是一個客觀的存在。而將民俗文化與自然生態資源旅游進行整合,是科學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包容的關系。(見圖1)

因此,民俗生態旅游是以不改變生態系統的有效循環,保護自然和人文生態資源與環境為宗旨,在可持續發展理論指導下,以某一地區民族的自然環境和民俗文化為對象,以享受大自然以及觀賞、了解、領略、參與風土人情,進行民俗文化體驗為主要目的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為。

(二)合理開發民俗生態旅游資源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首先,從資源的角度來看,合理開發民俗生態旅游資源對不可再生資源具有保護作用。從架構上來分析,不論是富含民族文化積淀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還是渾然天成的自然生態資源的形成都是一個持久的問題。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和生態旅游資源是一種有限的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復原。隨著人口劇增、科技發展、交通的便捷,經濟活動的擴大化使得旅游業急劇發展,欣喜的同時,需考慮到對其造成的改變也具有持久性。

其次,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旅游業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長點,民俗生態旅游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開發民俗生態旅游資源可通過吸引游客目光來帶動飲食、住宿、購物、交通、就業、招商引資等經濟增長點;還可通過擴大旅游產品的生產范圍,為旅游者提供觀賞、品嘗、參與、康體、度假等系列服務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其經濟帶動作用不言而喻。

再次,從人類需求的角度來看,說過“長住繁榮城市的人,一到鄉村,覺得格外清幽”。這是說人有一種“習久的心理”。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旅游本來就是一種相對日常生活、工作壞境的,對生存或生活時空的移動或變換。而民俗生態旅游正好滿足了游客的陌生新奇感,通過旅游經歷把好奇心和認同感聯系起來,把新環境變化性與舊習慣可靠性所產生的興奮聯系起來。這既可以增長見識,又可以激發游客游覽觀賞的興趣。

最后,從社會價值來看,合理開發民俗生態旅游資源為人文學科――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民間文學、歌舞藝術、建筑藝術等提高了研究場所。反過來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護、歷史與古跡的保護、原始自然資源的保護,避免因開發不當所引起的局部或毀滅性的破壞。

總之,合理開發民俗生態旅游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二、黔西南民俗生態旅游開發的條件

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資源是旅游業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黔西南州地處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奔流不息的南北盤江環抱著這片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素有“金三角”之美譽,為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只有注入文化內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綻放出獨特的魅力。黔西南的民俗文化是黔西南旅游資源之“魂”,文化的內涵決定著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態旅游資源是黔西南旅游資源之“體”,生態資源是承載黔西南旅游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生態與文化融合,必定會迸發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年來,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動民俗生態旅游開發,生態與旅游齊飛,文化與旅游融合,黔西南旅游業在正蓬勃發展,勢如破竹。

(一)瑰麗迷人的自然生態資源

自然生態資源良好的環境,有別于城市中的環境,體現了原始特色的生態旅游資源的稀有性。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態資源是進行開發的一個重要條件。據統計,在黔西南州1.6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著國家級風景區3個(萬峰林、馬嶺河峽谷旅游景區和雙乳峰景區)、省級風景區7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2個、全國少數民族婚俗博物館 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水利風景區1個。得到了“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中國觀賞石之鄉”、“全國紅色旅游點”,“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美鄉村“等盛贊,是中國西部一個開發前景喜人的黃金旅游區。

2007年黔西南州推出“山水長卷、水墨金州”的旅游外宣品牌,在眾多的景點中評選出“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險”著稱的 “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峽谷”馬嶺河峽谷、古人徐霞客盛贊、今人譽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的萬峰林、享有“萬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國風光,山水畫卷”之美譽的中國第五大淡水湖萬峰湖、山紅水綠的三岔河國家水利風景區、被贊為“天下奇觀”的雙乳峰、“龍城荷韻”安龍招堤、“人間仙境”興義云湖山、“壯峽千里”北盤江大峽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觀,是世界錐狀喀斯特地質地貌的典型代表,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同時,黔西南州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常年平均氣溫13.6-19.1℃,州內大部分縣(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如興義市納灰村榮膺“中國十大美麗鄉村”,“自然生態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選,又是休閑度假的最佳場所。

(二)合理開發民俗文化資源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首先,從資源的角度來看,合理開發民俗文化資源對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傳承作用。從架構上來分析,富含歷史文化積淀的民俗文化資源的形成是一個持久的問題。而民俗文化資源歷時彌久,如果沒有合理的傳承,很容易受到破壞,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復原。隨著人們審美觀的改變、科技發展、交通的便捷,使得人們看到了獨特的民俗風情對于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性,欣喜的同時,需考慮到對其傳承也需具有持久性。

其次,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民俗文化能夠跨越區域自然條件和生存狀況的藩籬,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將文化生產轉化為財富生產,使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呈現出產業驅動、全面提速、快速發展的生動局面。可以說,民俗文化產業“通過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和消費,創造大量的社會財富,起到增加就業機會、創造價值、刺激消費、涵養稅源的作用,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它是我們今后一個時期進行文化產業研究的重要方面。

再次,從人類需求的角度來看,說過“長住繁榮城市的人,一到鄉村,覺得格外清幽”。這是說人有一種“習久的心理”。常言也道,“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民俗文化本來就是一種相對日常生活、工作壞境的,對生存或生活時空的移動或變換。而民俗文化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陌生新奇感,通過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把好奇心和親切感聯系起來,把新環境變化與舊習慣可靠性所產生的興奮聯系起來。這既可以增長見識,又可以激發人們的興趣點。

最后,從社會價值來看,合理開發民俗文化資源為人文學科――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民間文學、歌舞藝術、建筑藝術等提高了研究場所。反過來這些研究又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保護、歷史與古跡的保護、原始自然資源的保護,避免因開發不當所引起的局部或毀滅性的破壞。

總之,合理開發民俗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三、黔西南民俗文化開發的條件

多彩的民俗文化資源是旅游業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黔西南州地處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素有“金三角”之美譽。奔流不息的南北盤江環抱著這片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但需要注入文化內涵,用文化提升旅游,旅游才能綻放出獨特的魅力。而黔西南的民俗文化就是黔西南旅游資源之“魂”,文化的內涵決定著旅游的品位;黔西南生態旅游資源是黔西南旅游資源之“體”,生態資源是承載黔西南旅游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生態與文化融合,才能激發出旅游新的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年來,黔西南州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實推動民俗生態旅游開發,讓民俗旅游與生態旅游比翼生態旅游齊飛。黔西南旅游業正在蓬勃發展,勢如破竹。

(一)瑰麗迷人的自然生態資源

自然生態資源良好的環境,有別于城市中的環境,體現了原始特色的生態旅游資源的稀有性。因此,富有特色的自然生態資源是進行開發的一個重要條件。據統計,在黔西南州1.6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截至2013年8月密集地分布著國家級風景區3個(萬峰林、馬嶺河峽谷旅游景區和雙乳峰景區)、省級風景區7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2個、全國少數民族婚俗博物館 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水利風景區1個。得到了“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中國觀賞石之鄉”、“全國紅色旅游點”,“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美鄉村“等盛贊,是中國西部一個開發前景喜人的黃金旅游區。

推出旅游外宣品牌“山水長卷、水墨金州”,評出 “金州十八景”,其中,以“雄、奇、秀、險”著稱的 “地球上的疤痕”,“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峽谷”馬嶺河峽谷、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盛贊的天造地設的“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萬峰林、享有“萬峰之湖,西南之最,南國風光,山水畫卷”之美譽的中國第五大淡水湖萬峰湖、“碧水丹楓”三岔河國家水利風景區、被贊為“天下奇觀”的貞豐雙乳峰、“龍城荷韻”安龍招堤、“人間仙境”興義云湖山、“壯峽千里”北盤江大峽谷等奇特的自然景觀。同時,黔西南州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6-19.1℃,大部分縣(市)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水充足,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如興義市納灰村榮膺“中國十大美麗鄉村”,“自然生態之美”之桂冠,既是宜居宜游的理想之選,又是休閑度假的最佳場所。

(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資源

黔西南州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居住著漢、布依、苗、彝、回等35個民族。厚重的歷史文化與淳樸濃郁、絢爛多彩的民族風情構成了黔西南州多彩的文化資源,使得民俗生態旅游發展潛力巨大。俗話說“一方一俗”。民俗文化涉獵物質文化領域與精神文化領域,如建筑、民族工藝、飲食服飾、民間文學、舞蹈音樂,節日慶典、婚喪嫁娶、待客禮儀等。“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對于追求“異地情調、異域風味”的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文化作為一種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資源,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眾多旅游資源中顯得耀眼奪目。

1、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黔西南古屬夜郎、之地。千百年來,生活在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與自然抗爭的過程中,創造了原汁原味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生活故事等民間口頭文學。如:《沙子母的傳說》、《查郎與白妹的傳說》、《布依族三月三》《卜香戰雷公》、《獨戈王》、《鯉魚壩龍潭的傳說》、《王囊仙》等以及情歌、山歌、酒歌、敘事歌、哀喪歌、勞動歌等。內容極其豐富,感情真摯樸實,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與歷史價值。

2、獨特的建筑藝術。

雖建筑材料與建筑形式截然不同,但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居住的主要是吊腳樓,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建。尤其是布依族的“干欄式”吊腳樓與侗族的鼓樓、傣族的竹樓一樣,是我國少數民族建筑園地中的一朵奇葩。這些參差錯落的村寨民居成為一道獨特的亮麗的風景線。

3、古樸典雅的工藝美術。

黔西南州州的少數民族婦女精通蠟染、挑花、刺繡、編織。縫制衣服所用布料是婦女們親手紡、親手編的、服飾又是自裁自縫而成。按照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的原則,服飾的款式、顏色、刺繡、蠟染 、精巧編織、配飾等又各不相同,合身得體,古樸、典雅而又落落大方。

4、獨具風味的飲食文化。

色鮮味美可口的萬峰林布依“碗”,即:花糯米飯、豬腳燉豆米、排骨燉蘿卜、紅燒肉燉豆腐果、燉豬皮、酥肉粉條、素南瓜、素豆腐。還有因盛在9個統一燒制的土缽中而得名的鄭屯布依“九缸缽”:由七彩糯米飯、鹽菜蒸臘肉、干板菜、梗豆米燉臘豬腳、現磨的豆花、清燉土雞、蔬菜回鍋肉、蒸土雞蛋和素菜組成。苗族則喜細酸菜、糯米粑、粽粑等。

5、多彩多姿的民族歌舞。

黔西南境內居住有布依、苗、漢、瑤、仡佬、回等35個民族。這些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這些歌舞或來自生活,主要以生產勞動和民族習俗為題材,或反映民族習俗。比較典型的有旋律古樸、悅耳流暢,有“聲音活化石”、“凡間絕響、天籟之音”之稱的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戲曲谷藝、說唱“削肖貫”、淳樸、素雅的小打音樂、莊重肅穆的銅鼓等;還有苗族激昂奔放的“飛歌”、質樸莊重的“酒歌”,韻味十足的“情歌”, “中國苗族第一鎮”普安龍吟鎮的“大花苗”無伴奏合唱,讓無數聽眾為之傾倒,節奏明晰的板凳舞、載歌載舞的蘆笙舞、輕松明快的鈴鐺舞;具有“東方踢踏舞”之美譽的彝族的群體原生態舞蹈“阿妹戚托”(漢語意譯為“姑娘出嫁舞”)等。

6、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

在黔西南州,可謂是“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 據不完全統計,僅民俗中的民族節日就有六十多個。這些少數民族節日很多是出自于民間傳說故事,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為紀念本民族故事中的人和事,產生了本民族的節日。比如:布依族的主要節日有春節、“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 “查白”歌節、 “毛杉樹”歌節、“趕干洞”節和“火箭”節;苗族主要節日有“八月八”、“敬橋”節、“過卯”節;彝族主要節日有“火把”節;回族“開齋”節等。其他少數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一些民族節日,極具民族特色,能讓人感受到布依族、苗族獨特的文化魅力。

四、得天獨厚的政策開發優勢

(一)國家層面的政策開發優勢

為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檔次,近年來,國家相應出臺和制定了許多政策方針。貴州是我國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貧困問題最突出的欠發達省份。2012年1月12日國務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文件)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了貴州旅游業的戰略定位“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針對貧困和落后是貴州的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貴州的主要任務。文中指出貴州發展既存在著交通基礎設施薄弱、工程性缺水嚴重和生態環境脆弱等瓶頸制約,又擁有區位條件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富集、生物多樣性良好、文化旅游開發潛力大等優勢。提出“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新路子,努力把貴州建設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閑度假勝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并指示按照“黔中帶動、黔北提升、兩翼跨越、協調推進”的原則,大力支持“三州”(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區跨越發展,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民族醫藥等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區,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這一系列頂層設計,使貴州發展這篇文章不再是一城一域的“小開本”,而成為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的“大部頭”。貴州從洼地走向高地,從區域走向全國,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站在了新的發展高度上。這是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標志性事件,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二)地方政策開發優勢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2012〕2號文件的戰略定位,《貴州生態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明確了貴州未來8年旅游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和實施路徑,引領全省旅游發展頂層設計。提出建設“國家公園省”總體定位,明確國家公園省的要素支撐體系和生產力布局,確定了“國家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營銷宣傳口號。提出重點打造以觀光旅游為基礎,文化體驗、生態養生為特色,休閑度假為重點,專項旅游為延伸的旅游產品體系。而《黔西南州“十二五” 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提出的到期末(2015年)要把黔西南州建設成祖國西線優美的旅游目的地、優秀的布依族文化體驗中心、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優秀旅游示范區的宏偉藍圖也因此得到了國家和省政府的政策的強有力的支撐。

篇9

[關鍵詞]壯族;民俗文化;翻譯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1 ― 0122 ― 02

一、引言

在民族文化軟實力建設視域下,壯族民俗文化對外宣傳翻譯的需求不斷增長。“民俗文化,是產生并傳承于民間、世代相襲的文化事像,是在普通人民(相對于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壯族作為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其民俗文化在中華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華民俗對外傳播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現狀

在中國壯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千百年來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壯族民俗文化。然而,翻譯作為壯族民俗文化對外展現自身獨特魅力的窗口和與走向外界的橋梁,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且可以說,目前在壯族民俗文化的翻譯狀況令人堪憂。其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可利用的壯族民俗文化翻譯資料數量不足

根據筆者搜集到的各種資料來看,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的可利用資料多見于區內一些民族博物館展廳,旅游景點的介紹和旅游指南,少數節慶活動的宣傳資料,以及一些相關文化部門的門戶網站介紹當中。到目前為止,尚未形成系統性的較全面的廣西壯族民俗文化翻譯資料。

2.壯族民俗文化翻譯質量較低

上述的翻譯材料很大一部分是個人成果,也就是說廣西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缺乏統一性,多數情況下是個人翻譯活動的成果,即使是最簡單的一個壯族民俗文化事像都可能會出現多個不統一的譯文版本,譯文存在著拖沓、晦澀、錯譯、漏譯等諸多問題,造成了壯族民俗文化信息的大量缺失,無法較好地完成壯族民俗文化在跨文化傳播中的信息傳遞功能。

以上情況可從筆者從收集到的材料中選取例子進行說明。

原文(1):……武鳴三月三歌圩、賓陽炮龍節、馬山黑山羊文化旅游節、上林生態旅游養生節、隆安“那”文化旅游節、邕寧八音、良慶香火龍等②。

譯文(1):…Wuming March 3 Song Fair Binyang Gun Drangon Festival, Mashan Black Goat Festival, Shanglin Eco-travel Health Festival, Long'an "Na"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Yongning Eight Musical Instruments Festival , Liangqing Incense Dragon Cultural Festival②.

原文(1)中提到的幾個節慶都是具有一定歷史的頗具壯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節慶,其對應的翻譯表面看來似乎不存在什么問題,但是實際上卻值得商榷,尤其是“武鳴三月三歌圩”的譯文。首先,“三月三”直接套用了“March 3”來表述。但是此處的三月三并非公歷三月三日,而是指農歷三月三日,與英文的“March 3”所指的日期相去甚遠。把“三月三”譯為“March 3”會在異文化中造成一個常識層面上的錯誤理解,無法實現傳達正確文化信息的功能。三月三不僅是在廣西壯族地區盛行的節日,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也盛行不衰。由于這個節日的影響性較廣泛,在翻譯上大多數譯者都借鑒了“九月九”的譯法“Double Ninth Day”,譯為“Double Third Day”。《China Daily》今年4月20日在其官方網站上的新聞報道中,對廣西壯族三月三的相關報道中同樣采用了“Double Third Day”的譯法。由此可見,把“三月三”譯為“Double Third Day”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向異文化讀者傳播正確的壯族民俗文化信息,實現“三月三”這一民俗文化節日的跨文化信息傳遞功能。此外,“歌圩”對應的譯文“Song Fair”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從英語文化的角度看,“Song Fair”可理解為歌曲博覽會或展覽會,歌唱集市等,譯文所傳達的歌圩之名與其在本文化中的歌圩之實被割裂開來,“歌圩”這個民族文化負載詞中包含的文化被“Song Fair”剝離得所剩無幾。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區內外學者對廣西民俗文化翻譯的發展表示關注。在2013年第12期的《廣西社會研究》雜志上,楊琳和劉懷平學者發表的《廣西邊疆地區民俗文化翻譯研究――民族身份認同與翻譯策略互補》一文中,兩位學者同樣用原文(1)和譯文(1)作為舉例分析,他們認為選用“SingingFair”或更能體現歌者的參與性與愉悅心情。“Singing”替代“Song”的確與壯族民俗文化中的歌圩這一民俗事像更為貼切,然而“Fair”的保留卻不盡然。在壯學學者潘其旭的著作《壯族歌圩研究》一書中對“歌圩”的定義為:“所謂‘歌圩' , 原是壯族群眾在特定的時間、地點里舉行的節日性聚會唱歌活動形式” , “由于這種活動是以相互酬唱為主體, ‘每場聚集人眾不下千人’,‘唱和竟日(《龍州縣志》),猶如唱歌的圩市, 后來人們把它統稱為‘歌圩’。而《壯學叢書?總序》把“歌圩” 定義為:“所謂‘歌圩’,壯語北部方言叫‘圩蓬’, 意即歡樂的圩場;南部方言叫‘航端’,意為峒場圩市。是因其群集歡會酬唱, 情如歡樂的集市而得名。”由此可見,“圩”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展會或集市,而是其氛圍和情境猶如集市一般熱鬧,“歌圩”其實是以唱歌的形式開展的集會。因此筆者認為把“歌圩”翻譯為“Singing Gathering”更能真切地體現出壯族民俗文化中歌圩的真實含義,同時達到預期的文化傳播效度。

原文(2):春節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節前各家包年粽,殺年豬,做年糕、糍粑,備齊年貨,貼春聯。除夕夜家家團聚守歲,正月初一兒孫給老人拜年,以大粽、年糕、米花、果品祭供祖先。初二開始走親戚、回娘家。春節期間還組織各種文娛活動,有舞春牛、木偶戲、唱彩茶等①

譯文(2):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of a year. Before the festival, every family enwrap Zhongzi, kill pigs, make festival rice cake and Ciba, do special purchas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stick the couplets up. People get together on the eve waiting new year. On lunar February the first, children pay a new year call to the old, and sacrificing ancestors with big Zhongzi, spring festival rice cake, popcorn and fruits. The next day they begin to go the relatives’ home each other, or the signora go their parents’ home. There will be many entertainments, such as playing cattle, playing birds and drinking Caicha②.

原文(2)及其譯文來自于廣西百色靖西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是一段關于壯族春節的介紹和翻譯。春節是一個專有名詞,在翻譯成英文的時候首字母是必須要大寫,此處的譯文中卻用小寫,此為譯文的錯誤之一。做年糕是壯族過春節的風俗之一,年糕對應的英文翻譯可為“New Year rice cake”或者“Spring Festival rice cake”,“年糕”的譯文在介紹中出現兩次,但是兩次的譯文卻不統一,這是譯者的又一個疏忽。此外,“守歲”這一習俗被譯為“waiting new year”此譯法顯然是硬譯。正確的譯法應為“People get together and stay-up to welcome the new year”。“,正月初一兒孫給老人拜年,以大粽、年糕、米花、果品祭供祖先。”英文“popcorn”指的是爆米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玉米膨化食品,并不能等同于與壯族過年用糯米和熬制的糖漿做成的米花(也稱米花糖),其對應的正確譯法應為“candied cake of popped rice”。文中的“走親戚”“回娘家”“舞春牛”“木偶戲”“唱彩茶”均有錯誤,把這些民俗的恰當譯法為“visit relatives”“or wives go back to their parents”“spring cattle dance”“puppet show”“tea-picking drama”。原譯文之所以出現硬譯、錯譯的現象,在很大程度是譯者對這些民俗事象沒有基本的了解,翻譯的時候只能望文生“譯”。

原文(3):…Copper drums were widely used in ancient times in sacrificial ceremonies, in battles, and in festival celebrations. On the drums in use now, there are often carved patterns of the sun, frogs, dancing human figures with wings, and boat racing. These reflect the Zhuang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worship the sun, believe in the Frog Goddess and beat copper drums when they celebrate the Maluo (a name given to the frog by the Zhuang) Festival, and hold boat races. ③

此段英文截取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的英文版網站,原文是對壯族銅鼓習俗的介紹。壯族銅鼓習俗蘊含的文化內容向來備受研究者的關注,壯族銅鼓習俗已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鼓”一詞早就有其對應的專業譯文,為“bronze drum”,而非“copper drum”。銅鼓上的是飾紋和圖案正如原文(3)所說的一樣,反映了壯族先民對太陽和蛙的崇拜。蛙崇拜是壯族非常古老的圖騰崇拜,在至今的紅水河流域仍然盛行著有關于蛙神的節日――螞蟲另(拼音:mǎ guǎi)節。然而,“蛙神”被稱為“Frog Goddess”是有待商榷的。因為在壯族的蛙神崇拜中,蛙神并沒有被賦予性別,在壯語中只統稱為螞蟲另,所以此處的翻譯并不妥當。“Frog Goddess”這一譯法已經偏離了源文化中的正確信息,拉大了壯族民俗文化與英語文化交流的鴻溝。

三、改善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現狀的建議

1. 提高翻譯人才培養的質量

廣西壯族民俗文化翻譯質量的改善有賴于翻譯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區內開設有外語翻譯的專業的高校應該提高全球化意識,把翻譯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的發展結合,培養出能夠滿足地方經濟發展要求的高質量翻譯人才。這就要求地方高校積極探索,找出培養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翻譯人才的培養途徑,解決民族文化翻譯人才的缺口。

2. 發揮相關機構的主導作用

向外推介和傳播壯族民俗文化,樹立正面積極的壯族文化形象,為壯族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進程或者民族文化身份認同并取得一定的民族話語權是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協助。相關機構如文化部門,政府宣傳部門,旅游部門等在壯族民俗文化翻譯工作中應發揮積極的主導作用。

四、結語

文化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的發展卻相對滯后,目前仍然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希望相關的政府文化部門能夠提高這方面的意識,加大對壯族文化事業的扶持力度,更好地推動壯族民俗文化翻譯的發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壯族民俗文化的翻譯中來,讓壯族民俗文化對外展現出更耀眼的光彩。

〔參 考 文 獻〕

〔1〕 蔡志榮.民俗文化的當代價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01):208-211.

〔2〕 楊琳,劉懷平. 廣西邊疆地區民俗文化翻譯研究

――民族身份認同與翻譯策略互補〔J〕. 廣西社會科學,2013,(12):46―50.

篇10

在中華古代文明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原文明的代表,傳統文化積淀深厚,占有重要的地緣位置。當代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依托河洛本土歷史民俗文化資源,已形成以洛陽等城市為重點,輻射農村的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生產體系,知名文化園區建設成熟,打造的洛陽牡丹花會、洛陽龍門石窟、洛陽水席、關公信俗、少林寺等品牌民俗文化產業具有較高的國內外聲譽,節慶假期旅游產業市場完善,為河洛地區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優勢與劣勢并存,在進行深入創新發展中,出現一些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如民俗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城鄉差距,產業結構與規模調整,完善生產業態和日常市場等。

(一)優勢(Advantage)

1.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河洛地區位居黃河中下游區域,黃河與洛河在此匯流,以洛陽為主體,泛指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是中國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關于河洛地區的具體限定,目前學界的一種普遍看法認為:河洛地區以洛陽為軸心,包含區域東至鄭州、開封,西至潼關、華陰,南至汝州、禹州,北至濟源、晉南。這種地域劃分,使河洛地區的涵蓋范圍更加廣闊。河洛文化是產生發展于這一地區的中原地域文化,它孕育于史前時期,生成于夏商,完善于周,繁榮于漢魏唐宋,延續于今。作為華夏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河洛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文化底蘊不僅是作為一種地域文化意義,還是千年文化的載體,是河洛先民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因此,河洛文化是具有原始生命力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對古今中外文化影響深廣。2.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河洛先民長期生活于河洛地區,創造了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流傳于口頭的民俗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諺語謎語,俗語歇后語和民間歌謠,與河洛中原地區的農耕生活方式和風俗民情相適應,其中的農業民俗更是異彩紛呈,如農諺“棗芽發,種棉花”,“月亮光再亮,曬不干谷子”,“春天孩兒面,早嚇天就變”;俗語歇后語“翻拙弄巧,袍子搗個大夾襖”,“噙著冰凌倒不出水”,“家有三擔菜,不怕年景壞”等;商業民俗中的“會”、“場”具有商貿交易功能,是民眾進行生產和消費互動活動的主要橋梁和渠道。與河洛民眾生存狀態和娛樂活動相一致,風俗民俗中的民間游戲,民間節日,人生禮儀,民間舞蹈和民間戲劇各自具有不同的河洛地域特色。如河洛民間青少年流傳的摔跤、叼雞、推筒箍、蝎子粘墻、踢方、踢毽子、蕩秋千等有趣的健身游戲;民間廟會和節日習俗活動中的舞龍獅、踩高蹺、劃旱船、霸王鞭、三眼銃、河洛大鼓、吹嗩吶、說快板、墜子書、鑼鼓書、皮影戲、地方豫劇和民間馬戲等。與河洛民眾的審美情感和精神旨趣相協調,物質民俗中的民間美術、民間美食和民間建筑帶有鮮明的河洛地域色彩。如剪紙、貼畫、木板年畫、面塑、泥塑、糖塑、雕刻、唐三彩、草編、香袋、宮燈等民間美術種類眾多,手工藝品精美;洛陽水席和老城小吃名聞遐邇;二里頭夏王朝遺址、漢魏故城、隋唐遺址、明清民居村落、白馬寺、少林寺、龍門石窟、千唐志齋等建筑顯示出河洛民眾的建筑理念和人文思想。河洛民俗文化資源涵蓋面廣泛,反映了河洛地區勞動人民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節日習俗、廟會祭祀以及手工百業等層面的內容,為民俗文化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價值資源。3.民俗文化市場空間廣闊。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得到不斷發展。伴隨著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居民對于精神文化的消費需求空間也逐漸擴大。面臨全球化時代趨勢和地域文化產業發展的雙重背景,民俗文化產業在傳統民族文化的保持、傳遞、延續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河洛文化作為擁有幾千年中華文明史的根文化,具有國內外影響的文化優勢,而植根于河洛地區的民俗文化,更是民族個性文化的一種體現。從時代趨勢、經濟發展、文化市場需求和大眾消費等方面來看,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可挖掘的市場潛力巨大。4.先進文化戰略理念支撐。2012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的《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明確指出,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原經濟區規劃的五個發展戰略定位之一。具體戰略部署包括挖掘中原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提升全球華人根親文化影響力;培育具有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河洛文化在華夏歷史文明形成發展過程中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延續到當代的河洛文化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而河洛民俗文化最能體現中原地域文化特色。這一文化戰略定位把河洛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顯示出來,同時也為河洛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方向導航。

(二)劣勢(Weakness)

1.民俗文化產業結構需要完善。從區域文化產業發展角度看,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結構不均衡。一方面體現在城鄉空間結構分布差異明顯,城市民俗文化產業開發利用的意識和力度要高于鄉村;一方面體現在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與國內其他地域及世界民俗文化產業的結構互動。從文化產業結構發展本身來看,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中的休閑、娛樂、藝術演出、飲食、廣告、文化產品等項目得到了開發利用,但是各個項目之間的發展比例不協調,較為缺乏現代科學技術環境下網絡傳媒的高效運轉,河洛特色文化產品的品牌產出種類也需要進一步調整開發。2.民俗文化產業規模需要擴大。近幾年,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已具備規模,在國內外產生一定影響,如民俗雕像中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龍門石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技藝洛陽唐三彩和真不同水席,年節習俗中的關公信俗和洛陽牡丹花會等,但是這些傳統文化產業的規模仍有可挖掘的巨大空間。另外,河洛地區中的其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或多種民俗文化項目,如傳統醫藥平樂郭氏正骨法和傳統美術洛陽宮燈等,需要進一步提高文化產業規模。此外,從河洛地區豐富的民間文化資源轉化成的產業規模來看,有些民俗文化項目處于待開發轉化狀態,有些項目產業經營模式和參業人員比例較小。3.民俗文化市場要素需要提高。目前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的市場生成空間和消費群體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市洛陽,對于廣大的農村民俗文化產業市場要素的培育力度不夠。同時,在民俗文化產業市場運行過程中,生產者的市場營銷理念需要更新,文化產品的技術含量需要保障,市場規范和文化產權意識需要進一步提高,城鄉民俗文化產業市場競爭力要進一步融入國內外文化產業市場,以凸顯河洛區域文化產業特色和民族文化個性。4.民俗文化產業創意需要創新。傳統民俗文化資源在當代社會的有效轉化和深度使用是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共性問題。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民俗旅游產業較為成熟,已經形成規模較大的產業園區和影響力。相比之下,民俗旅游之外的其他民俗產業發展鏈條不足,民俗文化產業推廣的時間和地域有限。尤其是在新世紀高科技信息時代和知識文化經濟背景下,全面協調均衡發展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創新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理念和體系,都離不開文化產業創意發展思維和路徑。

二、民俗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進路

“民俗文化產業化能否實現,關鍵取決于人們的思想認識、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的轉變。”[2]針對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現狀,面對全球化沖擊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進一步轉變觀念,挖掘促進民俗文化產業深度發展的創新途徑,可以從河洛地區城市和地區所屬農村兩大模塊著手。

(一)均衡城鄉民俗文化產業生產投入和市場銷售

城鄉民俗文化產業發展不均衡是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一個明顯現象。因千年的歷史際遇,以洛陽為核心的河洛民俗文化產業生產投入力度大,知名品牌的文化園區建設逐步趨于成熟,與其相聯系的文化消費市場也主要集中于這些區域。據筆者調查,外地普通游客到河洛地區進行民俗旅游活動,一般首選時間是每年四月中旬洛陽牡丹花會期間,多去之處有洛陽龍門石窟、少林寺、白馬寺以及市內的民俗博物館和民俗建筑等,多品民俗飲食是洛陽水席和老城區街區小吃,選購的民俗文化產品大多與這些活動項目產生互動,它們已經成為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的主打名片,構成河洛地區民俗旅游產業的龍頭。相比之下,河洛地區農村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力度較小,政府投入資金較少,民俗文化產業鏈條薄弱,文化消費市場冷清,除了民俗愛好者和專業人士之外,外地人員主動問津者較少。顯然,這種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城鄉失衡現象與河洛地區存在的充沛民俗文化資源不相稱,與全面協調發展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體系形成差距。“民俗文化的形成與傳承機制,首先與鄉土社會自身的文化邏輯有關。”[3]歷史久遠的鄉村原生態民俗文化能夠生生不息,大多源自于民間的自發沿襲,也最能代表底層先民長期生活經驗的思想與智慧,傳承鄉村民俗文化并使之轉化為現代先進民俗文化產業,是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必經之路。為了平衡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城鄉不均問題,在保障優化原有城市民俗文化產業生產投入和消費市場前提下,當地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民俗文化產業的扶植培育力度。除了政策優惠和資金支持之外,當地部門要打通河洛地區城鄉民俗文化產業生產示范基地的區域壁壘,把具有類和屬性特征相似的民俗文化產業進行一條線生產經營,引導城鄉民俗文化產品消費市場一體化,實現城鄉民俗文化產業共贏。如洛陽市民俗博物館為給每年度的洛陽牡丹花會節慶助陣,在市內花會期間同時舉行幾天盛大的民俗文化廟會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參與到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市場。廟會活動中倍受觀眾喜愛的火爆藝術展演項目大多來自于縣城或者農村,一旦幾天的廟會活動結束,民間藝術演出團體便返回縣城或農村,在較長時間內中斷了與洛陽市民俗文化產業消費市場的銜接,洛陽市內居民或外地到洛游客也就無法再觀看到這些民間藝術項目。如果洛陽市內和市外的縣城農村同時設立規范的民間藝術展演示范基地,為民間藝人和藝術團體搭建便捷的演出渠道,使他們能夠自由進行城鄉巡回展演,不受節慶時間和城鄉地域限制,那么民間藝術文化產業開發利用效率就會得到極大提升。與此相同,城市先進的民俗文化產業生產管理經驗和企業模式可以運用于農村民俗文化產業建設,農村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開發利用可以融入城市民俗文化產業軌道,城鄉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前提下實行本土區域互動和一體化發展,不局限于核心城市和個別文化名區民俗文化產業的生產開發和市場銷售,消除城鄉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失衡,從而使河洛地區的民俗文化產業得到整體地域性縱深發展。

(二)開拓民俗文化產業生產多元業態模式

日益趨于成熟的民俗旅游是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生產的主要業態模式,城鄉各級政府和部門已充分認識到其在文化產業經濟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并能夠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給予支持。如河洛地區的民俗旅游品牌意識較強,民俗節日中的洛陽牡丹花會,民俗雕像中的洛陽龍門石窟,民俗飲食中的洛陽水席,民俗信仰中的關公信俗和少林寺文化等,已成為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的旅游名片,以此為契機的民俗旅游業態較為繁榮。與河洛地區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相比,除了民俗旅游之外,其他的多種民俗文化產業生產業態模式需要進一步開發利用,從而使本地區的民俗文化產業生產模式獲得全面發展。“要想真正改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尷尬生存現狀,當然需要我們在很多方面持續的探索努力,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必須認清形勢,并堅定地推動傳統文化資源的產業化探索。”[4]為避免形成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生產業態的單調模式,在保障民俗旅游名牌地位之外,文化產業部門首先應該科學分析河洛地區民俗文化資源的可開發利用點,發揮民俗文化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其他文化產業生產業態,產生更多更好的民俗文化產業名牌,形成生機勃勃多元互補的民俗文化產業格局。其次還應該強化文化思維模式,挖掘民俗文化產業中的自身文化元素,注重產業生產業態模式在傳統民俗文化的現代文化轉型中成長。如河洛地區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民俗影視劇的利用率偏低,除了20世紀70年代至今根據少林寺文化拍攝《少林寺》、《新少林寺》、《少林寺傳奇》等影視劇取材較多之外,其他利用民俗文化資源改編拍攝成知名影視劇者偏少。因此,開辟河洛地區民俗文化影視品牌產業是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可以考慮從不同類型的民俗文化資源切入進行開發利用。如河洛作家作品的影視劇改編方面,當代河洛作家李準的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改編的同名影視劇,充分展示了河洛地區黃河岸邊農村生活的風土人情,鑄就了河洛中原人的精神文化形象。當代其他河洛作家閻連科、張宇等的文學作品同樣蘊涵著濃郁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是民俗文化資源轉化成影視產業的有效載體。又如民間醫學的影視劇制作方面,根據郭氏平樂正骨二百余年的行醫史改編的影視劇《大國醫》,反映出河洛地區傳統正骨醫術中的德高醫精。這就證明了河洛民俗影視產業生產渠道潛藏有巨大的張力空間,需要借鑒不同民俗文化視角進行創新發展。河洛地區民間存在著非常豐富的口頭民俗文化資源,這些民俗資源有諺語、俗語、歇后語、民歌、民謠等多種形式,是河洛先民生存民俗文化的結晶。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體系中對于這些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率較低,有些民間語言和歌謠甚至面臨失傳的危境。為此,當地部門需要組織專門人員收集、整理、編制河洛地區流傳下來的口頭民俗,并使之實行當代民俗文化產業體系轉化,與企業生產鏈接,融入市場經濟的商業軌道。如廣告語、新媒體語、網絡語、文學藝術創作語等文化產業領域都可以使用口頭民俗,既擴大了民俗文化資源的利用范圍,又增加了商業運營的文化含量。河洛地區的民間青少年游戲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民俗文化,是民間最常見、最易操作的趣味性活動,對于青少年的體能和智能鍛煉、身心娛樂具有重要作用。面對當代青少年迷戀網絡游戲的時代沖擊,民間游戲漸行漸遠。鑒于這種現狀,可以把民間青少年游戲納入產業生產模式,城鎮設立可供青少年日常消費的民間游戲市場,通過簡單易行的傳統民間游戲項目改造升級方式,滿足青少年的審美心理和健身體驗,調動普通青少年民眾在民俗文化產業消費中的受眾面。

(三)提高民俗文化產業對現代科技和傳播媒介的使用率

“由于經濟的需要與文化的刺激,弘揚和開發傳統民俗文化的活動也蓬勃發展起來。整個中國民俗的體系,正在經歷急劇地引進、斗爭、分化、改組、融合等過程,向新的、現代化的、既以中國傳統特色為主又兼有國際性的民俗體系蛻變。”[5]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是使民俗文化的歷史傳統與當代社會文化銜接的有效途徑。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必須充分提高現代科技的使用率,以高端技術手段對民俗文化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如使用先進設備儀器,高端納米技術,動漫技術,網絡科技,電子信息技術、現代高端光電技術等,生產出既符合歷史傳統的文化產業品牌,又符合當代大眾審美需求的文化精品,還代表中華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夠站在世界舞臺,與不同國家民族文化對話交流。如河洛地區富有特色的民俗飲食洛陽水席,從原料的選擇到烹飪的完成,在遵循傳統制作技術前提下,對水席菜肴的種類、調料、顏色、味道、工序等制作過程,加入了現代高端烹飪器具和技術的使用,使水席菜肴得到更新改進,實現了傳統特色飲食文化資源的使用價值與當代文化產業轉型,極大地促進河洛地區民俗飲食文化產業的利用率與知名度。當代文化產業創新,需要傳播進行延續和發展。“在新世紀,通過傳播認知文化、認知社會和人類自身,將成為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場變革。”[6]促動現代傳播媒介的廣泛使用是提高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另外一種途徑。當代社會信息交流快捷便利,方式多樣,媒介傳播扮演著重要角色。圍繞著報紙、雜志、廣播、網絡等傳播渠道,微信、微博、QQ、論壇、網站、廣告、文字、圖片、視頻等傳播方式發達,報刊、手機、電腦等傳播工具普及。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發展中已運用到這些媒介傳播路徑,但是利用率和普及范圍較低,尤其是普通民眾使用頻率較高的手機和電腦,在民俗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利用率和普及率并不成正比。民俗信息及時傳播是推動河洛民俗文化產業消費市場活躍的一個重要元素,在民俗文化產業信息化實施過程中,應該加強民俗信息傳播媒介平臺建設,完善常用傳播媒介與普通大眾的溝通,凸顯民俗文化產業信息日常化交流方式,為民俗文化產業生產管理和市場營銷提供宣傳窗口,為普通大眾日常消費民俗文化產品提供便利條件。如對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的宣傳,除了設立專門的網站網頁外,還可以制作精美的電腦和手機墻紙供大眾選用,為大眾手機設置民俗文化產業信息短信提醒業務,制作不同種類民俗文化產品媒體廣告,塑造特色各異民俗文化宣傳街景,建立民俗文化產業信息日常宣傳平臺,讓民俗文化產業信息走入大眾生活,引導大眾主動參與民俗文化產品互動活動,以濃重的民俗文化氛圍帶動河洛地區文化產業經濟發展。

(四)建設民俗文化產業市場日常消費經營的多種渠道

民間節日和大型活動是拉動當前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市場消費的主要渠道。舉河洛地區盛名的龍門石窟雕像文化來看,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龍門石窟雕像文化園區參觀的游客大多集中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洛陽牡丹花會期間,五一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期間,由此帶來的民俗文化產品消費市場會出現暫時的繁榮。又如河洛地區種類多樣的精湛民間藝術演出,大多局限于年節慶祝和大型活動,觀眾只能在特定時期欣賞到民間技藝文化的藝術魅力,產業市場消費運轉期更加有限。再如河洛地區的面塑、泥塑、糖塑、唐三彩、草編、香袋、宮燈等民間工藝品,大多在指定的專門銷售地點才能買到,市場消費渠道較為狹窄。無論是參觀性的消費市場,還是購買性的消費渠道,河洛地區的民俗文化產業距離日常消費尚有距離,即使河洛地區本地城鄉居民進行民俗文化產業方面的日常消費,也存在消費場所、消費時間和消費產品上的缺憾。“日常消費文化以人的生活領域為背景,由人的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取向、消費內容、消費行為、消費結果所構成。”[7]民俗文化來自于民間生活,廣大城鄉居民的民俗日常消費市場應該是民俗文化產業的主要銷售形式。“文化產業是以文化產品作為商品進行資產增值。”[8]不可否認,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在節日慶典和大型活動中的規模超出平時,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較大。但是從整體發展角度衡量河洛地區民俗文化產業市場,最富生機和活力的市場模式是民間的日常消費。“文化產業要獲得比較好的效益,就必需在一個產業鏈條上獲得回報。”[9]當地主管部門應該創新思維,注重民間市場的日常建設與完善,設立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民俗文化產業日常便民場所,改變現代普通民眾只能在特定時間地點抱著好奇心理進行消費的局面,讓民俗文化產業產品方便受惠于民間大眾。如河洛地區的民間藝術演出,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很受老百姓的青睞,成為民俗文化產業的易銷市場,然而其展演的時空局限明顯。如果在城鄉的普通休閑場所加入此類民間藝術演出,把它作為日常娛樂項目進行規范經營,那么既使普通大眾可以隨時獲得審美享受,感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表演技巧,又能夠滿足普通大眾的民俗文化產品消費需求。再如河洛地區的各種精美民俗工藝品銷售,需要經營者轉變理念,變景區銷售為日常銷售,使購買者不僅在旅游景區可以買到,也可以在普通超市或日常購物點買到,為民俗文化產業消費者增加多種消費渠道。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