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建設經濟體系范文

時間:2023-10-24 18:01: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鄉建設經濟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城鄉建設經濟體系

篇1

一、構建__城市氣象災害預警體系十分迫切構建__城市氣象災害預警體系之所以十分重要和迫切,一是氣候變暖,全球災害發生頻繁;二是全國城市氣象災害損失日益嚴重;三是氣象災害制約__社會經濟發展。__地處太行山中部東麓,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加之冬夏季風交替的不穩定、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以及氣候因子年際變化很大,各種氣象災害發生頻繁。據記載,__市各類自然災害中70%以上是氣象災害,特別是干旱和洪澇,歷史上出現頻率高、影響大,旱澇災害多年連續發生的情況屢見不鮮,除了澇、旱災害之外,冰雹、颶風、低溫凍害等也曾給__造成嚴重的損害。1996年8月臺風暴雨帶來的安全威脅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而發生在1966年8月23日的特大暴雨城市災害,假如在今天出現后果將無法想象,而這種危害的可能性在四十年后卻更大了。另外,由于高溫干旱氣候引發缺水的潛在危機,也將對__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二、__已經具備了構筑氣象災害預警體系的基礎

氣象災害預警體系建設應包含天氣監測、預報服務、預警、法規建設等一系列工作。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市氣象業務現代化建設已取得長足發展,構筑城市氣象災害預警體系的條件也基本具備。一是氣象災害監測網絡基本形成。即:以地面自動氣象站和自動雨量站為主的中尺度氣象監測網初具規模,兩個自動氣象站可自動進行每小時一次的數據觀測和傳輸,實時采集各地降水、溫度和風等要素,鄉鎮自動雨量站在降雨季節可以實時收集各地雨量情況,分辨率可達到10公里;再是風云二號衛星云圖接收系統組成的衛星遙感觀測系統也已建成。二是氣象信息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建成了以計算機局域網連接廣域網和INTERNET網為基礎的,基于VAST的氣象信息接收系統和基于SDH等網絡的氣象信息接收發送系統,擁有了完善的通信網絡系統。同時,基于寬帶通信的省、市、縣三級視頻天氣預報分析會商系統已投入運行。三是氣象預報水平有所提高。開發研制了__MM5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等具有較高時空分辨率的預報產品;國內外多種數值預報產品的釋用能力明顯提高;建立了暴雨、臺風、寒潮、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主、客觀預報方法;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氣象次生災害如空氣污染、山體滑坡等預報服務;培養了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較強業務技能的預報員隊伍。四是氣象預警手段得到加強。電視氣象節目內容豐富;是氣象信息聲訊服務覆蓋電信、移動、聯通、網通、鐵通、小靈通;氣象網站已成為重要信息傳播平臺;平面媒體加了大氣象信息及氣象專業知識的宣傳,氣象信息特別是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快速傳播成為可能。五是氣象法規建設步伐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氣象預報與刊播管理辦法》、《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辦法》等氣象法律、法規和規章相繼出臺,為氣象防災減災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三、加強__城市災害預警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盡管我市氣象業務現代化建設已取得長足發展,構筑城市氣象災害預警體系的條件也基本具備,但__構筑城市氣象災害預警體系還有幾點欠缺。即:受限于氣象要素觀測密度及觀測頻率的城市氣象災害預報準確率和預警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公眾及部門氣象防災意識不強;氣象災害預警制度有待加強等。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周密規劃,加快氣象探測系統建設

首先,完善地面觀測系統建設。進一步增加多要素自動氣象觀測站的布點,填補氣象資料空白點,尤其要加大重點區域、旅游景點的布站密度,積累氣象氣候資料,開展針對性氣象預報服務。盡可能增加監測要素,在主要交通要道建立若干大霧和地面溫度監測站,開展交通安全監測;在旅游景點和市區增設負離子、酸雨等觀測項目,開展環境污染監測。

其次,盡快建成新一代氣象雷達。雷達是突發性災害天氣較好的監測手段,由于我市地處中緯內陸地區,夏季降水集中,且突發性災害天氣經常出現,雷達對于實時監測突發性災害天氣和人工增雨防雹指揮具有獨特優勢,比如對局地暴雨、冰雹等災害的監測和預報,探測云層強度等,是指揮增雨防雹的必備手段。但我市目前使用的711氣象雷達是我國第一代氣象測雨雷達產品,屬淘汰級,且該雷達目前已嚴重老化,故障頻出,遠遠不能滿足我市防災工作的要求。特別是根據中國氣象局新一代天氣雷達的布網規劃,我市的地理區位在全國新一代天氣雷達布點建設中沒有優勢,從已經建成的多普勒雷達布網情況看,離我市較近的是我省太原和河北石家莊多普勒雷達站,但由于地形影響,使該雷達對__的有效探測能力大為減弱。所以有必要積極爭取國家作為補充雷達監測布點的713數字化天氣雷達在我市的建設,以滿足我市人工影響天氣的需要。

第三,引進風廓線儀,實現高空氣象連續探測。風廓線儀的主要功能是獲取高空風和低空急流活動特征,能提供高時空密度的氣象信息,它可測定垂直風速,對研究小尺度天氣、強對流風暴等具有重要價值。當布設在常規探空站之間天氣變化敏感的地區,可探測湍流、大氣穩定度、中尺度大氣運動等,對改進天氣分析預報,降低測風成本和提高實效等均有重要的意義。

第四,建立和完善衛星遙感監測系統。開展風云二號衛星資料的接收應用,做好EOS-MODIS衛星遙感資料的開發應用。深入研究開發衛星遙感信息資源,開展對全市生態環境、干旱、火災、洪澇等災害的動態監測業務,逐步建立集衛星遙感監測系統(RS)、全球定位系統(G)和地理信息系統(GIS)于一體的高時空分辨率的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二)加強氣象災害預警能力建設

一要建立突發氣象災害短時預警系統。主要是以天氣雷達資料為基礎的臨近預報系統,因為主要是靠外推作預報的,而中尺度天氣系統在短時間內就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因此,這種臨近預報系統在1小時內最為有效,最長預警時效也只能達到兩小時。所以,氣象災害的短時預報必須把雷達資料、衛星資料、自動氣象站等資料與中尺度數值預報產品結合起來使用,把監測的優勢和數值預報 優勢兩者結合起來。

二要完善氣象災害預警服務系統。完善__市主要流域面雨量預報系統和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提高汛期氣象服務能力。加快災害性天氣預警服務系統、城市積澇預報預警系統和城市重大特發性災害氣象服務系統建設,提高城市災害氣象保障應急能力。建立__交通氣象監測服務系統,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氣象服務能力。完善以現代通信技術為基礎的全方位的氣象信息專業服務網絡系統,努力提高氣象信息的對外輻射能力。

三要建立預警信息系統。根據氣象災害輕重程度的預測結果,及時完成影像、圖標警示信號的制作。建設預警信息平臺,利用3G等新技術快速傳遞氣象災害警示信號。利用電視、電臺、網站、咨詢電話、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渠道及時氣象預警信息。還可借鑒北京、上海等地經驗,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區設立氣象監測預警塔,平時24小時天氣預報,如遇災害天氣則可作為災害性天氣警示標志。亦可利用城市公交移動電視或顯示屏災害預警信息,爭取最大的信息覆蓋面,為防災減災爭取時間。

篇2

關鍵詞:南京;鄉村文化;政府供給;市場供給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化與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城市支持鄉村發展”等話語成為中央政府政策制定及地方政府實踐中的主旋律;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及其《決議》又闡述了“文化建設”及“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性與戰略舉措,將“城鄉文化一體化”成為打破城鄉二元化的重要一環。在此背景之下,各級政府及時制定“文化惠民”政策,組織、指導各級職能部門落實這一戰略。為了更好地對政策實施的績效進行評估并完善政策,需要研判的是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文化一體化的實際進程樣態如何,是否存在問題或面臨困境,如果存在問題或困境應如何應對。為更好地以現實為基礎做出回答,筆者以南京市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為研究對象,在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開展了對村民文化生活的實地調研。筆者所在的課題組,一是采用結構化的問卷調查方法進行了數據調查,二是通過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式,對農村文化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度訪談。調查內容涵蓋了農民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宗教文化及娛樂文化等多個方面。

一、六合區竹鎮村莊文化生活現狀及特點

近年來,竹鎮作為南京市現代農業主導型街鎮之一,在南京市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戰略引領下,竹鎮鎮政府深入挖掘江蘇省百家名鎮、少數民族鎮、南京市千年古鎮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開展各項文化藝術活動,不斷豐富竹鎮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統籌文化一體化發展中成效顯著。依據調研材料,本課題組將當前竹鎮農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特點勾勒如下。

(一)村莊物質生活極大提高,但精神文化產品嚴重不足

依據調查,竹鎮農民家庭中物質性硬件普及率高,彩電、冰箱、洗衣機等普及率已達80%,手機普及率達92%。而文化產品則嚴重匱乏,書籍(子女上學用書)和影碟占有量較高,為40%左右,報刊占有量為20%,雜志為18%,樂器為10%,體育器材為13%。可以看出,農民的消費結構呈現出“重器物,輕文化”的特征,文化產品嚴重偏低。

(二)村莊文化性互動嚴重衰退,新生代文化享受呈現個體私密化

從文化的受眾來區分,可分為公共性的互動文化和個體性的享受文化。依據在竹鎮的調研,村莊內的公共文化活動難以組織,相互串門閑聊的互動已較少,中老年一代之前的閑聊互動還較多,而73%的年輕人偶爾或者很少閑聊互動,其活動的區域主要在鎮上或市區,大部分的文化享受方式是較為私密性的上網、聽音樂或看電視,見表2。

(三)個體娛樂休閑方式單調,內容空洞,不良消遣方式增多

依據調查,70%的村民反映消遣時無事可干,40%的村民反映空虛、心煩、沒有精神,55~56%的農民主要娛樂方式為麻將或打牌,而麻將或打牌發展成賭博性質的活動占了20%左右,有15%的村民參與過地下活動。在村里總能看到不少人聚攏在一起打麻將或打牌,而因為賭博或導致家庭關系不和、人際關系破裂的人數有8%。

(四)農村出現信仰真空,地下教會組織呈現蔓延態勢

盡管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精神信仰卻出現了真空狀況,傳統的信仰觀念正在被市場經濟瓦解,在這種情境下各種“東方閃電”、“頂頭教”、“地下基督教”等組織乘虛而入并逐漸蔓延開來,這些組織往往具有組織體系,傳播途徑具有隱蔽性,而其造成的風險具有不可控性,對鄉村文化的發展形成了嚴重挑戰。

(五)民俗文化活動變化不明顯,有些內容變質異化

竹鎮的民俗文化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從家庭層面來看,清明祭祖、婚喪嫁娶甚至是宗族儀式等活動還有增強的趨勢,但在民俗活動也存在異化的現象,主要表現在面子競爭和內涵淡化等方面。例如,村莊趕人情比例極高,紅白喜事辦宴請的超過90%、考學當兵辦宴請的超過70%、老人做壽辦宴請的超過70%,人情往來頻次多,花費大,成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一些儀式盡管形式尚在,但豐富的情感和意義表達正在變得淡薄。

二、六合區竹鎮村莊文化供給存在的問題

理論上,農村文化建設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給與村莊內部承接相互作用的結果。從竹鎮文化供給主體來看,目前供給主體呈現多元化特征,有政府、市場,還有各種民間文藝團體(如樂隊、腰鼓隊、秧歌隊、戲曲組織)等。根據調查,課題組認為三種供給主體在供給過程中存在以下的問題和困境。

(一)政府的文化供給分析

政府是文化公共品供給的主力軍,但在滿足農民文化需求的過程中存在三方面的問題。

其一,重視“供給”,而輕視“需求”。調查發現,在竹鎮文化公共品的供給中,政府在“有線電視”、“有線廣播”上投入較多的經費與精力,為每一個行政村都設立了“農家書屋”,且經常為村組舉辦“送電影”等活動。但從問卷數據及訪談材料來看,村民對供方的舉措并不十分滿意,他們的主要需求點在“文化活動站”、“體育場地”及“老年人活動中心”方面。可見,政府供給內容與農村現實和農民需要之間存在明顯張力。政府的文化供給與農民的文化需求錯位必然消弱部分文化供給的效果。

其二,重視“硬件”,而輕視“軟件”。調查中,課題組發現,作為考核村莊文化建設的一項指標,“農家書屋”成為每一個行政村展示其公共文化產品的標志物,也是政府提供文化產品的陣地。在此,農民理應可以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然而,實際運行中,多數書屋或是長期處于關停狀態,或是書籍拿走無人歸還;因而,無法滿足有閱讀要求的村民需要。這一現象彰顯了政府作為文化供給主體重視“硬件”(強調場館、陣地建設)輕視“軟件”(組織建設、組織保障)的偏好。

其三,重視“送文化”,輕視“種文化”。政府作為文化公共品供給主體在農村文化建設中還習慣于采用文化行政部門主導的、單向的、強制性的、灌輸性的供給模式。這種供給模式的必然導致以 “國家”為本位排除“農民”本位、以“精英文化”擠壓“鄉土文化”。調查發現,農民對政府的“送文化”缺乏興趣,而對文藝下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較為輕松活潑的文化形式更感興趣,但這些卻是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真空地帶。

(二)市場化的文化供給分析

根據調查,農村文化活動市場化的供給主要是用于婚喪嫁娶及各種人情儀式的樂隊、劇團或表演團體等,節目內容和形式皆可多元化。其運轉和業務模式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團體不規范,檔次難以滿足需求。在訪談中發現,農村市場化樂隊一般規模都較小,以幾個固定演員為主,活躍于方圓十幾里的范圍內,表演著基本雷同的節目;隨著時間的推進,其節目的創新性與新穎性喪失。可見,這樣的文化供給主體提供給村民的只能是缺乏創新的“老一套”;消費方的農民也必然對此日漸失去興趣。缺乏規范、檔次不高成為農村樂隊作為農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主體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其次,節目導向性不強,有低俗化傾向。目前,在村莊的文化產品供給中,農村樂隊較為活躍,但其節目內容呈現“低俗化”與“過度娛樂化”的特征。如在六合竹鎮農村樂隊演出中常見的“侄子戲嬸”、“祝酒鬧館”、“傻子拜壽”等節目無不充斥著低俗、肉麻、搞笑的動作與語言;尤其是農村紅白喜事不分,均以搞笑低級庸俗的情愛、小品等節目形式進行表演。低俗化演出日益瓦解了鄉村原有的倫理價值,污染了鄉村文化生態。

最后,加入面子競爭,難以形成好風氣。盡管農村市場化文化產品供給主體存在著上述規模小、檔次低、低俗化等缺陷,但在他們仍活躍在村莊場域中,成為家家戶戶紅白喜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種儀式。調查發現,村民辦事之所以請樂隊是基于兩方面的心態:一是面子問題,不能“人有我無”失面子,要做到“人有我有”掙面子;二是尋找心理平衡,在意鄰里相親的輿論評價。

(三)民間團體和村民自組織的文化供給分析

民間文藝團體和村民自組織的文化供給具有明顯的準公益性,其活動類型包括農閑時的文化休閑、社區文藝晚會、體育健身項目等多種類型。當前兩種文化供給方式存在的困境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間團體供給文化的困境:體制支持有限,后勁發展不足。調查發現,在政府與市場文化供給主體之外,還存在著來自村莊內部與外部社會的文藝人才自發創辦的文化組織。這類民間文藝團體多半是服務村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組織,可以彌補政府與市場供給不足的缺陷。但在實際運行中,民間團體遇到了資金籌集缺失、功能定位不準及與鄉村兩級組織關系失調等困境,其發展后勁不足就成為必然。

第二,村民自組織供給文化的困境:暫時維持運轉,無法有效成長。在竹鎮農村還存在著另一種類型的準公益性文化供給主體――村民自發組織,如籃球隊、健身舞隊、秧歌隊等。村民自組織成員之間一般沒有嚴格的組織,只是基于共同興趣、愛好與需求而組成的, 其活動內容體現村民文化生活的訴求。但由于經濟實力、內部組織合作成本等因素的影響,村民自組織無法有效成長。

第三,民間團體和村民自組織陷入困境的原因:基層組織的組織力弱化。調查中發現,問及為何民間團體與村民自組織的發展會陷入上述困境時,90%村民將原因歸結到村“兩委”與村黨員隊伍身上,認為村“兩委”缺乏魄力、村黨員干部素質不高,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經濟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基層黨員干部的“不愿干”、“不會干”、“不敢干”成為農村基層組織的組織力弱化的形象寫照,也凸顯了民間文藝團體作的可持續性問題亟待引起關注。

三、南京市統籌文化一體化的對策和建議

課題組認為,21世紀以來,南京市在統籌文化發展一體化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但依然存在各種問題。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為了更好地推動南京市鄉村文化的發展,我們應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創新來破解農民文化生活和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困境,進一步提升文化一體化發展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筆者認為南京市統籌文化發展一體化應遵循“三個有利于”的原則,按照“三個結合”路徑,采取“四項措施”。

(一)南京市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應做到“三有利”

一是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文化具有價值性、社會性與政治性。因此,農村文化建設不單是為了滿足農民文化需求,而是通過創造良好的文藝形式傳播輸入時代傳統,如民族精神、八榮八恥、四有公民。尤其是在當下全球化、市場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以多彩的貼近農民現實的文化活動方式來感染農民、教育農民、啟發農民,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簡言之,在統籌城鄉文化建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塑造是其應有之義。

二是有利于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主動性。遵循文化發展規律,才能發揮村民消費文化產品的主體性、主動性、創造性。尤其是政府作為農村文化供給主體要克服“城市化思維”,用“種文化”來替換“送文化”,以農民喜聞樂見的載體與形式,將積極向上的優秀文化蘊含在農村各類文化活動中,讓村民走出文化消費的邊緣地帶,成為鄉村文化活動名副其實的主體者。

三是有利于增強村民福利,維護村莊秩序。從上述可見,當前村民閑暇時間增多、物質生活改善,但精神文化產品嚴重不足,僅有的一些文化產品也是內容單調,且不良消遣方式居多。因而,鄉村文化建設應著眼于提高農民的道德感與幸福感,擺脫當下文化活動表演下流化、媚俗化、物欲化的窠臼;從精神層面,提高村民對真善美的感知與追求,發揮鄉村文化增強村民福利與維護村莊秩序的功能。

(二)南京市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應做到“三結合”

其一,農村文化活動陣地建設與組織建設相結合。克服目前農村文化建設中重“硬件”輕“軟件”現象,必須將農村文化活動陣地建設與組織建設相結合。電影院、有線電視廣播、農家書屋等文化場館設施是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長期以來農村文化建設關注的重點。但當下,組織建設嚴重滯后,影響了陣地建設應有的功能發揮。目前,既要抓好區、鄉(鎮)、村三級文化組織的職能定位和關系重塑,又要抓好民間文化組織建設,同時還要協調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其二,政府導向與市場培育、扶持、規范相結合。從以上對竹鎮文化供給主體分析可知,農村文化產品的供給來自政府、市場及民間三個主體。因此,要打破農村文化產品供給中政府作為唯一主體的思維習慣,學會接納市場作為文化供給主體。尤其是對目前市場文化主體運營與模式上存在的規模小、檔次低、低俗化等問題,予以培育、扶持與規范。換言之,政府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導主體,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形成協作多元主體共存局面,既有利于克服文化建設中政府主體的“效率黑洞”弊端,又有利于市場主體的壯大與規范化。

其三,政府財力支持與民間及村民自發組織相結合。農村文化建設多元供給主體中的另一極是民間文藝團體與村民自發組織,也是農村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主體之一,在滿足村民文化生活訴求與適應村民文化需求方面,發揮著政府與市場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體制性支持有限,極大地限制了其自我生長能力,無力向“發展型”階段邁進。這就需要區、鄉、村三級組織從財力與管理方面加大扶持,同時吸納農民、村莊外部精英及非政府組織作為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社會力量來整合社會資源,來補充政府和市場供給中的不足。

(三)南京市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應做到“四措施”

第一,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從六合竹鎮調查情況來看,當前農村文化發展遠遠滯后于經濟發展。統籌城鄉文化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整合資源加大對文化的投入力度。為此,省市區需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同時落實有利于農村文化建設的相關文化娛樂場所的稅收返還政策;縣文化局、鄉鎮文化站應積極爭取來自省市扶持基層文化建設的項目;同時釋放與鼓勵市場主體和民間社會團體投資贊助文化事業。通過多元化的資源整合,改變農村文化建設的資金短板,從而逐步推進農村文化建設走向良性發展平臺。

第二,解放思想,進一步創新文化管理體制。文化管理機制涉及資金管理、組織管理等諸多方面,機制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到農村文化建設成效。改變當前文化管理體制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首先需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銳意創新姿態投入到農村文化建設事業上來;其次還需要實現對文化建設的分類治理、明確各類主體之間的權利與義務、構建農民文化需求指標、發揮基層治理組織的行動能力、經費保障機制和“陽光”使用機制等,讓農民過上體面而有意義的生活。

第三,加大扶持,進一步培養鄉土文化人才。優秀的文化人才隊伍是農村文化建設邁向新臺階的靈魂與保障。因此,在推進農村文化建設中,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不可忽視。農村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來源于兩個渠道,一是挖掘、保護與培育那些熟悉農村生活與民風民情的鄉土人才;他們多才多藝且生活于村莊熱愛這片鄉土,對他們加以引導與培育使之成為農村文化建設主力;二是引進外部文藝人才,建立當地文化建設與外部文藝人才的長效互動機制;同時發揮村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培育優秀的鄉土文化人才是自覺維護村莊道德價值、傳播宣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環節。

第四,創建品牌,進一步創建特色民俗文化。農村文化建設的生命力在于能否提供豐富多彩、貼近農民生活、“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這就需要:發掘一批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溝通市場機制與農民文化訴求,打造一批真正屬于農民的文化品牌;結合地方資源和產業優勢,扶植一批有地方傳統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孝道文化、紅色文化、道教文化、戲曲文化等;培育一批農村文化積極分子和文化產業經紀人,通過整合培訓、評比,逐漸做大做強,逐漸形成農村文化品牌新的切入點和增長點。

參考文獻:

[1]李祖佩.村莊空心化背景下的農村文化建設:困境與出路[J].中州學刊,2013(06).

[2]吳理財.非均等化的農村文化服務及其改進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08(01).

篇3

1山區地理概況及特色農業基本現狀

1.1山區地理及氣候概況

山區生態環境優越,區域特征明顯,國土資源以耕地、林地、草場、水域等構成,地理地貌自山脈腹地、江河源頭至山麓邊段、江河下游一般分為高寒山區、中岳林區、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川4級梯形結構。耕地多集中于河谷、丘陵地帶,林草地多集中于高原、中岳地帶。地理、氣候復雜,自然災害頻繁;耕地少,林草地資源豐富,土地保護改良與社會分配壓力大[5]。

1.2山區特色農業現狀

山區雨量充沛,水資源一般由地表水和地下水構成,地域分布比較均衡,蓄水多集中于河流,但農業利用率偏低,開發潛力較大。山區物種較多,用途廣泛,生物資源以經濟植物和經濟動物構成,經濟植物分喬灌草藤菌類,包括中藥材、果仁、果品、山野菜、食用菌等;經濟動物分鳥獸蟲蛇蛙魚類,包括雉鹿貂狐熊貉蛇蜂魚蝦蟹鱉等。主要用途為醫藥、食品、工業原料、建材、化工、綠化觀賞和動物天敵。利用特有的水土生物資源,依托中醫藥、綠色食品、有機飼料、林特產品等主導產業,山區廣大農民在廣闊的地域栽參種藥,種植山菜野果及綠優谷物,飼養雉鹿貂狐蛙魚等經濟動物,采集加工山野資源,增加收入,推進了山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但仍存在著農業資源浪費流失嚴重,后備資源不足;基礎條件落后,抗災能力弱;投資偏少,社會化服務機制不完善等實際問題,需要加以科學調整和優化,實現山區特色農業發展的可持續化和效益最大化。

2山區特色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2.1培植保護自然資源

特色農業既能提質增效,又不斷消耗資源,故在發展中應以生態效益為根本,以經濟效益為動力,選擇適宜開發的項目、規模、時序和方式,科學規劃,揚長避短,循序漸進,穩步上升,不斷優化資源培植保護與開發利用的最佳配比,防止資源浪費枯竭和經濟停滯下滑。鑒于特色農業對資源需求大,資源貯備不足的現實,通過封山育林、低改造林、“四旁”綠化、營造嶺地針闊混交林網和田園河畔保護林帶等,增加綠地面積,培植“喬—灌—草”三元立體林相結構,創造適于鳥獸蟲蛙魚棲息繁衍的環境,維護生物種群間環鏈型生態結構;充分發揮林冠截流和地被貯流作用,防風固沙,蓄水固土;實施“沃土計劃”,清石客土,排漬截漏,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加固大小水利工程,提高其控制保障能力;嚴格限采地下水,嚴加管護河流源頭的泉涌、濕地、植被,凈化沿河兩岸環境,防止水資源污染、破壞和流失;治理開發“四荒”,適度采集加工山野資源,保持資源持續利用。

2.2調整產業經濟結構

以節本增效為目的,調整種植業結構,擴大綠優稻米、優質特用旱糧和特產經濟作物種植,引用節水節肥技術,降低成本,改善農產品品質;大力發展畜牧業,加快粗毛糧過腹轉化,增加畜禽產品比重;科學開發參藥業,實行糧藥、果藥、林藥間作,立體開發;發展保護地生產,形成近郊塑料大棚、地膜覆蓋,中遠郊日光節能溫室、“四位一體”格局,提高復種指數,增加反季蔬菜、優質果品、食用菌和時尚花卉的面市量;開發生態經濟溝,利用溝內林(草、濕)地資源,實行經濟動植物種養加結合,增添花色品種,達到特優新稀,增值增效。

2.3建設區域經濟體系

在山區板塊式梯級結構中,利用地緣優勢,適區建立以骨干產業和產品為主導的功能性立體特色經濟開發體系。高寒山區以封山育林為中心,配套以果仁生產、蛙鹿養殖和特產加工,構造高原生態經濟體系。中岳林區以栽果種藥為中心,配套以低改造林、藥菌果菜培育,構造林果珍藥立體經濟體系。低山丘陵以珍藥家植為中心,配套以珍草種植、畜禽養殖和山野加工,構造牧業珍品經濟體系。溝谷平川以綠優糧經牧漁種養加工為中心,配套以沃土增肥、興修水利和綠優加工,構造河湖綠優經濟體系。城市郊區以設施農業為中心,配套以肉奶蛋蔬生產,構造圍城經濟體系。小城鎮以工業園區和物貿小區為中心,配套以特色產品加工營銷,構造城鎮帶動體系。交通沿線和重點景區,以旅游餐飲服務為中心,配套以二、三產業融合開發,構造沿線景區體系,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高效產業群和產業帶。

2.4實施主導產業帶動

在醫藥城建設中,協調各藥業集團,在山區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和鹿蛙熊獾養殖基地,著力開發醫藥保健合成制品,帶動參藥鹿蛙開發;在食品業發展中,協調各食品產業公司,在山區建立果品、谷物、水產基地,生產安全環保型綠色飲品、谷物和畜禽水產制品,帶動糧菜果菌蛙鹿漁開發;在飼料合成業發展中,協調各飼料、畜禽、水產公司,在山區建立飼料生產基地,生產無公害型有機飼料,帶動大宗畜禽水產和特色經濟動物養殖;在城鄉建設中,協調各建材和民用制品企業,有計劃地在山區建立林木、果仁開采加工基地,帶動林特產品培育開發;在市場發育中,協調內外商貿業,建立內聯產區、外通四海的特產品市場,促進山區特色精新產(制)品的內外流通。

篇4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實現路徑

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及對我國的現實意義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指人及其活動與自然生態環境保持互不損害、協調共處的狀態。從基本要素來看,就是要保持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進一步說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其人口的數量、質量和結構應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經濟發展應該與資源承載力、環境容量相協調,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利用既滿足當代人的發展要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發展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快了工業化發展進程,在原來的發展模式下,我國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人與自然的關系較為緊張,主要表現在:人口數量多,人口素質有待提高;資源效率低,單位GDP的能耗、原材料、土地和水資源消耗仍大大高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水平;環境污染嚴重,資源的粗放利用導致大量廢棄物的產生,由此造成大氣污染、酸雨、水污染、日益增長的生活垃圾等令人擔憂的環境問題。這種人與自然不和諧的狀況已經制約了我們進一步的發展。

在這種形勢下,停止經濟發展去解決資源環境問題和不顧資源環境現實的發展經濟都是不可取的,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兼顧資源環境,做到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在這個意義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是保持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方針。

二、科學發展觀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內涵要求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指“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目的是要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科學發展觀思想中,發展是第一位的。盡管在發展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必須在發展中解決,我們決不能把發展放在次要地位而去解決問題,因為離開發展就不可能解決問題。因此,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必須把發展放在首位,并在發展中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要大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實力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所以必須加快發展,尤其是加快經濟發展,以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2004)指出,“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才能更好地解決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問題。”因此,要加快經濟發展,而且要科學地發展,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一是在發展戰略上,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來部署,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城鄉協調發展;通過優化經濟布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通過“三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通過推進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通過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實現國內外經濟貿易關系平衡協調發展。二是在發展模式上,要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建立節約性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促進整個經濟體系的轉型。三是在推進工業化上,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二)在發展中促進和保持人與自然和諧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根據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之間關系現狀,我們認為必須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

一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之間的關系。經濟發展不能無節制地索取自然資源,不能夠因此而削弱維持人均效用不下降的能力。因此,為了降低經濟發展與資源供給的矛盾,一方面要提高資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拓外部資源供給渠道,并建立關鍵資源的儲備體系,加強經濟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

二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在經濟發展中,不能過度地排放污染物和廢棄物,不能因此而使生態環境退化。因此,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減少和避免增加污染,必須通過加快技術進步和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能夠減少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來實現。

三要處理好人口與資源環境的關系。人口數量不能超過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人口質量和結構應該有利于優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為此,必須加強人口數量的控制;同時必須加大提高人口質量、優化人口結構的投入,使人力資源得以增強,以適應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四要處理好人口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即人口增長不能超過經濟增長,否則人的福利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再就是經濟發展必須為提高人力資本進行投資,不斷增長的人力資本才可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

三、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政策路徑

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涉及的問題是系統性的,因此,對各種因素必須統籌考慮,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各方面之間的關系,在城鄉建設、生活消費和生產活動中優化配置各種資源,以促進和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一)控制人口增長,優化人口結構,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人口基礎

要繼續堅持計劃生育政策,通過嚴格計劃生育管理實現人口數量目標;通過產業布局調整、推進城鎮化建設等途徑實現人口在區域上的合理分布;通過加大教育投資、發展體育、醫療保健等途徑提高包括知識、技能和健康在內的人口質量。

(二)促進資源節約使用,加大國際資源市場開拓力度,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資源供給

要加快技術創新,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開發利用替代性資源和新能源,緩解原材料和能源的稀缺程度;采用高新技術和現代工藝流程,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合理利用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提高人口的承載能力;進行資源開發的國際合作,擴大資源供給的國際渠道。

(三)加強污染防治,進行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要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推進城鄉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加強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廢棄物處理能力;嚴格污染物排放管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從源頭降低和避免環境風險。

(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產業結構

要實施經濟增長的“減物質化”策略,在設計、生產、流通、消費和最終處置的每個環節中,使能流和物流最小化,從而污染排放也達到最小化,以促進節約型經濟的發展;著力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高新技術擴散和向傳統產業滲透,通過經濟活動的整體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物質消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食物鏈”原理,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提高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圍繞資源的充分利用形成產業鏈,建立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益的產業體系。

(五)加大宣傳力度,改變消費習慣,建立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

要宣傳和培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物盡其用的節約意識,轉變消費觀念,引導居民的生活方式朝著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促進居民消費從依靠物質向依靠服務轉變,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引導人們注重自身在教育上的投資,而不是將時間和收入過多地用在一般吃、穿和玩樂等消費領域;鼓勵購買綠色產品和服務,形成環境友好型消費習慣;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堆放,提高廢棄物回收利用水平。

(六)以可持續發展為尺度,利用生態原理推動城鄉建設,走新型和諧城鄉發展道路

要按照可持續發展要求,規劃城市和鄉村建設,要綜合考慮基礎設施、能源、用地、交通模式、房屋設計和建造、以及產業結構等各個方面,使城市和鄉村少消費資源和少產生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接近生態建設的目標;要處理好物質、能源、人的流動和土地使用的關系,使生產和居住的環境的宜人度不斷提高的同時經濟效率也不斷提高;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自然能,兼顧環境和經濟效益,推進現代城鄉建設。

(七)加快制度創新,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強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制度保障

要制定和完善發展規劃,并嚴格規劃實施,科學引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針對發展中的問題,及時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相協調;同時要完善相關技術標準、法律和法規體系,構筑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的高效法制基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要改革提升相關部門職能,以確保各項措施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張帆.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保羅?霍肯.商業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的宣言.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3.羅杰?珀曼,馬越,等著.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

篇5

(一)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過廣泛宣傳和深入發動,全市上下認真學習生態經濟知識,不斷探索生態經濟建設模式,開創了發展生態經濟的良好局面。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已家喻戶曉。(二)五大生態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生態農業方面,完成了大面積中低產田改造,建立了糧、油、棉、茶、果、林等各類生態示范基地,實施了水資源綜合治理工程,推進了生態漁業名牌戰略項目和生態畜牧業基地建設。綠色農業的興起使池州40多個農產品獲得了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工業方面,關停了一批污染嚴重的小企業,否決了一批影響環境的待上項目。采取以新帶老、扶大關小的方式整合了一批環保型的企業;通過源頭治理和污染防治,使一批企業獲得了新生。通過招商引資,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藝先進、無污染的國內外知名企業開始落戶池州。旅游方面,采取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以九華山旅游為龍頭的生態旅游形象逐步提升,生態園林城市的雛形已經形成。

城鄉建設方面,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實施清溪河綜合治理工程,著手啟動城市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池州有色等企業的搬遷工程,優化了人居環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開展創建生態示范戶、生態村、環境優美鄉鎮活動,使一批鄉鎮、村和農戶成為田園風景中的綠色明珠。文化建設方面,以九華山佛教文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挖掘“堯舜文化”、“儺文化”、“目連戲”、詩文化等文化寶藏,取得了積極進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提升了池州生態文化的品位。

(三)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7,各類保護區面積達到國土面積的12.54,工業企業基本完成達標排放任務,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點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斷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進。

(四)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我們始

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走發展生態經濟之路,使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7.7億元,增長13.6,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經濟和社會事業已進入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新時期。

回顧八年來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抓領導,提供組織保證。市、縣區都成立了以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領導小組,并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分別到縣區、鄉鎮掛職任生態經濟專職負責人,為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增添了強有力的領導力量。

——抓宣傳,夯實思想基礎。幾年來,我們持續不斷地開展生態經濟建設宣傳活動,特別是在北京舉辦了池州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新聞會、在池州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綠色化學會議和第一屆九華山生態經濟論壇,為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

——抓規劃,加強建設指導。中國科技大學和原池州行署共同編制的《池州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總體規劃》以及各縣區編制的規劃,有力地指導了示范區建設。

——抓制度,強化政策支持。我們先后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試點,加快建設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的決定》、《關于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的實施意見》和《池州市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等文件,為生態經濟示范區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培訓,開發專業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能力建設項目資金,培訓機關工作人員20__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黨校開展可持續發展理論知識專題 教育。從英國海外志愿者服務社邀請外籍教師授課,提高了一批專業人員的英語水平和對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專院校開設生態經濟專業課程,組織編寫《生態經濟》科普讀本,作為中小學校可持續發展常識的普及教材,并創建了生態學校和生態教育基地。將相關法律法規匯編成冊,列入普法的重要內容。

——抓示范,實行典型帶動。多年來我們培育具有良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示范點70多個,投入20多億元資金建設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生態項目;多渠道籌措資金,重點扶持示范點和示范項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進的方式抓示范區建設。

——抓科技,硬化技術支撐。圍繞示范區建設,我市組織實施重點科研項目21項,其中國家火炬計劃5項、國家星火計劃2項,列入國家火炬計劃的池州有色“年產10萬噸氧氣底吹法煉”項目獲專項貸款1.7億元。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有力地推進了示范區建設。

——抓聯動,整體協調推進。各級各部門圍繞生態經濟建設的總體目標,結合實際,制定規劃,落實政策,強化措施,積極推進。各有關部門先后組織實施了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生態接口技術推廣工程、農業科技示范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生態經果林開發工程、生態網絡建設工程、萬里綠色長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

二、認清形勢,正視差距,切實增強生態市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開展生態市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客觀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加快生態市建設步伐,揚州、紹興、長沙、上虞、岳陽、臺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來講,馬鞍山、淮南、黃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設生態市試點申請。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以代表團議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將池州市列為“生態安徽”建設試點市的建議。省人大十分關心和支持池州生態市建設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領省直有關部門就此議案辦理落實情況來我市進行督辦,并為我市發展循環經濟作了很有針對性的報告,為池州生態市建設指明了方向

建設生態市,我市既有較好的資源條件,也有長期的工作基礎,更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一定的基礎優勢、先行優勢、能力優勢和示范優勢,決定著我市理應成為生態安徽建設的“排頭兵”。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影響制約我市生態市建設的因素還很多,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夠大,發展速度不夠快;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型經濟比重過大,經濟增長方式還是以數量型、粗放型增長為主;環境污染問題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態環境仍十分脆弱;生態經濟效益還不明顯,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態技術的引進、開發和運用還有待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農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體素質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貧困山區群眾脫貧致富難;自然災害影響頻繁;等等。同時,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的生態市建設試行標準,我市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三大類指標中,都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經濟發展類指標。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生態市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建設生態市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生態市建設作為事關池州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堅持不懈地加以推進。

三、明確目標,突出重點,以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和推進生態市建設

生態市建設總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堅持樹立、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遵循生態規律和循環經濟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培育生態文化,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全面、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

生態市建設總體目標是,通過10至15年的努力,全市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經濟增長方式得到根本性轉變;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類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城鄉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快速推進,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真正把池州建設成為生態經濟發達、生態環境優良、人居環境優美、生態文化繁榮、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生態城市。

生態市建設的階段性任務是:第一階段:從現在起到20__年,為生態市建設的起步階段。主要任務是基本形成以生態系統工程為主的產業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約化的生態主導產業,奠定生態市建設的基礎,建成生態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階段:20__年到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主要任務是通過進一步加強系統管護、產業深化和生態宣傳,全面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完善產業體系,優化經濟結構,形成生態社會風尚,把池州建設成為皖江地區經濟繁榮、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的重要城市。

篇6

一、新區概況

(一)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概況舟山位于我國東部黃金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的交匯處,背靠長三角廣闊經濟腹地,是我國東部沿海和長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門戶,陸域面積1440km2,海域內水面積208萬hm2,500m2以上島嶼共有1390個,區域內適宜開發建港的深水岸段有54處,總長279.4km,理論上可建碼頭泊位年吞吐量超過10億噸。2014年,新區常住人口114.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1.66億元,增長10.2%,人均GDP 1.45萬美元,其中海洋經濟增加值713億元,占GDP比重69.8%,是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最高的地級市。①新區鮮明的海洋特色區域產業體系基本形成,臨港裝備工業蓬勃發展,港口物流業快速增長,海洋漁業穩步轉型,海洋旅游持續升溫,新興產業扎實起步。2014年,港域吞吐量3.47億噸,工業總產值1967.62億元,水產品總產量166.94萬噸,漁農業總產值199.48億元,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共3997.96萬人次。②

(二)新區規劃發展目標根據國務院批復精神,新區未來將具備三大功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先導區、我國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通過10~20年發展,將新區打造成我國面向環太平洋經濟圈的橋頭堡,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和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成為我國海洋海島綜合保護開發示范區和陸海統籌發展先行區。新區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舟山海洋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20%左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達6億噸以上。到2030年,開放型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建成國際領先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三)新區資源稟賦概況1.土地資源概況。截至2013年底,新區土地總面積共14.813萬hm2,農用地8.893萬hm2,其中耕地2.7萬hm2(含可調整地類0.247萬hm2);建設用地3.187萬hm2;未利用用地2.733萬hm2。在建用地中,其中城鄉建設用地2.033萬hm2,交通用地0.407萬hm2,其他建設用地0.747萬hm2。規劃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2.48萬hm2,基本農田2.313萬hm2,規劃基本農田保護比率93.2%。2.海洋資源概況。新區海域內水面積208萬hm2,至2013年底,全市共批準建設填海面積約0.6萬hm2。根據《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確定的“十二五”期間用于重大項目建設填海的面積為0.45萬hm2,因此,舟山建設填海總面積將達到0.985萬hm2。3.潮間帶資源概況。目前,潮間帶總面積達1.527萬hm2,其中“十二五”規劃可用于開發利用的潮間帶達0.667萬hm2。4.低丘緩坡資源概況。全市可開發利用低丘緩坡資源1.662萬hm2,宜建面積0.7萬hm2,“十二五”期間宜建面積0.411萬hm2。③

(四)新區土地利用現狀1.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十分有限,耕地后備資源嚴重匱乏。舟山市土地總面積僅為全省的1.4%、全國的0.02%。受海島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的限制和影響,全市能夠開發和利用的土地資源很少,區域內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只占到了舟山總面積的31%左右,地面坡度大于15°的面積大約占到舟山土地總面積的44%,其中大部為海島生態防護林,不宜進行開發利用。經調查,新區適宜開墾為耕地的后備資源總數不足1萬畝。①2.第一產業比重逐年下降,耕地種植受制于水。受自然資源限制,舟山種植業發展不具優勢,2013年,舟山市三次產業比例為10.3∶44.2∶45.5,一產比重逐年下降,從2005年的14.1%降至2013年的10.3%。一產中又以漁業為主導,種植業種類單一,主要以提供蔬菜和水果為主。2013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87.8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為10.6億元,僅占5.6%。②同時,由于海島耕地資源少且布局分散,加上自然災害侵襲較多,淡水資源緊缺,土壤鹽堿化現象嚴重,種植業投入成本大,耕地產出水平較低。按照大陸引水成本1.86元/m3計算,水稻畝均耗水成本高達1268元,在舟山種植水稻僅耗水成本是大陸水稻平均種植成本的2倍,是國家水稻收購價格的1.36倍,成本收益嚴重倒掛。3.島嶼建設用地布局分散,基礎設施及特殊用地比重高。舟山島嶼分布呈現“大島近岸、小島離散”的空間形態,城鎮用地布局于沿海平原區域,臨港產業用地依海而建,農村居民點分布于各大小島嶼,新區建設用地布局總體呈現較為分散的狀態。受地形地貌和環境條件制約,各島嶼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必須自成體系,交通、供水、電力等基礎設施共享性差,占地較多,全市基礎設施用地比重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另外,作為國家軍事戰略要地,舟山特殊用地面積大、比重高;海洋旅游資源豐富,旅游配套服務設施用地多。

二、新區建設面臨的土地問題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隨著新區建設的加快推進,舟山市將迎來新一輪用地需求旺盛期。根據《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土地利用戰略研究》成果:到2015年,全市各類建設用地需求約1.133萬hm2,占用耕地約0.667萬hm2;到2020年,各類建設用地需求約2.133萬hm2,占用耕地約1.067萬hm2,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一)規劃控制指標與實際不相符根據舟山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全市耕地保有任務是2.48萬hm2,基本農田2.313萬hm2,基本農田保護率高達93.2%;到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為1.43萬hm2;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為0.715萬hm2。但從實際情況看,到2013年,全市城鄉建設用地已“倒掛”約1萬hm2,新增建設用地僅剩約0.04萬hm2。預計到2020年,新增建設用地缺口將達2萬hm2,城鄉建設用地缺口2.467萬hm2,約有0.9萬hm2新區建設用地與基本農田空間重疊。③這將導致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海洋新興產業以及海島保護與開發利用等項目無法“落地”。

(二)年度計劃用地指標缺口較大據分析預測,今后5~10年,舟山市每年平均新增建設用地需求在2000hm2左右,而實際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與此差距很大,如2013年下達舟山市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約為430hm2,僅為今后年度用地需求量的21%左右。④

(三)區域內難以實現占補平衡2007-2013年,舟山市完成耕地占補面積約0.23萬hm2,其中市域內占補約0.16萬hm2,市域外易地補充0.07萬hm2,易地補充率為30%多,特別是2013年的易地補充率達到近50%,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壓力日益加大。雖然通過灘涂圍墾解決了部分耕地占補平衡,但由于圍墾成本高,實際墾造的耕地必須進行灌排、降鹽降堿、地力培育等過程才能形成有質量的耕地,從圍墾成陸到形成耕地,必須要8~10年的時間。

三、新區土地管理制度綜合改革探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學習借鑒國內其他地區土地管理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舟山市要緊緊圍繞國務院關于新區的戰略定位以及功能目標,充分發揮海島陸海資源優勢,統籌山、海、陸資源開發利用,堅持先行先試,著力改革創新,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適應舟山發展需要的土地管理機制和政策制度,促進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一)深入推進陸海統籌發展推進陸海統籌發展時,要特別注重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努力探索陸海規劃合一的實現途徑。山東省在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大力實施海陸一體化規劃,將海岸帶、海島及近海海域納入藍色經濟區海域空間規劃,建立基于生態系統的海域空間規劃,從而有效地避免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以及不同產業開發活動之間的沖突,實現海洋資源與空間的優化配置。[1]建議舟山市將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及海洋功能區劃中均涉及到的相同內容在規劃安排上進行統一,并落實到一個涵蓋舟山群島陸海區域內共同的空間規劃平臺上,真正實現陸海規劃合一,明確所屬陸海區域內各部分用地用海的功能劃分和控制目標。同時,注重加強規劃編制體系、標準體系、協調機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強化統一后的規劃的實施和管理,使其真正成為統領舟山群島新區陸地、海洋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的依據。

(二)積極創新土地規劃計劃管理新模式1.創新土地利用規劃管理。天津濱海新區試行兩年一次動態評估,經評估如有必要五年可滾動修編制度。上海市根據實際用地需求,試行與審批級次相配套的兩年一次動態評估、五年一次修改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制度。[2]建議舟山市根據國務院批復的《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評估修改試點工作,落實0.8萬hm2新增建設用地,0.56萬hm2基本農田和耕地保有量任務先由浙江省統籌平衡,待省級規劃修編或浙江省開展省級規劃評估修改時國家一并予以追加。2.創新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湖南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行以五年為一個周期,國家一次性下達長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計劃,省政府根據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時序分年度統籌安排使用。天津濱海新區試行在建設用地總規模范圍內按照“前期適當集中,后期相應減少”的方式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以濱海新區近年實際審批新增建設用地的平均數為基數,在規劃期前五年,以前三年適當高于基數,后兩年相應減少的方式將有關年度計劃指標下達給天津市,天津市將指標使用情況分類統計后報國土資源部。[3]建議國家對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實行差別化管理。一是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在本輪規劃期內,不突破0.8萬hm2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的前提下,自主統籌安排使用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并將指標年度使用情況報國土資源部和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備案,接受監督核查;二是國土資源部下達浙江的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增加至份額的110%,10%專項用于浙江舟山群島新區。

(三)積極探索耕地占補平衡新方式湖南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立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有償調劑制度,對在本區域內確實無法實現占補平衡或保護目標的,可以在省域范圍內其他地區進行有償補充或補劃。上海探索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的途徑和方式,建立了全市統一的耕地占補平衡指標調劑市場。四川成都探索按耕地等級補償的占補平衡機制,以糧食產能等效面積作為耕地占補平衡的剛性指標,并試行獨立選址等重大項目在省內跨區域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的辦法。[4]建議舟山市積極爭取,將國家、省級重點交通、能源、水利建設項目及新區規劃確定的建設項目納入全國統籌補充耕地試點范圍,開展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試點工作。為確保舟山市重大項目建設,舟山應遵循先掛后統的原則,即在國家沒有正式開展全國統籌補充耕地試點前,耕地占補平衡以掛賬方式解決,等國家正式開展試點后,實行正常占補平衡統籌方式,并將前期掛賬項目納入耕地占補平衡統籌范圍。

篇7

關鍵詞:農村;金融;熱點問題;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2

一、引言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經濟也取得了相應的發展。在當前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怎樣認識農村經濟金融可持續發展中熱點問題,且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及政策,實現農村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以及轉變,提升農村經濟增長效益以及質量已成為當前研究農村經濟金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農村經濟金融可持續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詳細地闡述。

二、農村經濟金融可持續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剖析

(一)農村金融領域發展中的問題

1.金融供給體系的強制改變效果不佳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農產品已從以往統購統銷慢慢地轉變成為了自由貿易,于國內已形成為統一農產品交易市場,但是統一且自由的農村市場面臨的交融供給體系卻是個局部壟斷以及行政分割的市場體系。雖然農村金融機構的進入門檻相對有所下降,但依舊由國家來絕對控制,很難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在存款利率上行使行政管制導致資金價格出現了扭曲,在業務經營上出現了一種“畫地為牢”的局面,在金融主體上形成為了一種多方割據。同時因信用社對經營的壟斷,使得金融的服務功能得不到充分地發揮,以至于農村資金供給方與資金需求方之間的有效對接受到了嚴重影響。

2002-2010年農村金融機構存貸款規模變動圖

數據來源:《中國金融統計年鑒》、《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上圖表明,在資金自由配置情況下,農村金融機構存款完全可以滿足貸款需求。然而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確是每年都有大量的資金需求由于種種原因得不到滿足。由此可見,在政府主導下,農村金融市場從經濟體外部借助于政府力量人為強制介入農村經濟體當中,迫于政府金融方面因素的刺激,盡管在農村經濟體系內缺乏關于金融市場成長因素的積累,但是也只能強制性地啟動,從而回應政府外部金融的刺激,而這種增長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表現為效率低下以及有量無質。

2.農村市場需求的不可持續

在農村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已出臺了比如家電下鄉補貼以及農機購置補貼等一系列的下鄉補貼措施,期望通過政策的引導以及資金的支持,使農村消費市場得以重新啟動。這些政策和措施所產生的效應盡管比較顯著,但是對于龐大的農村市場而言,卻是杯水車薪。對于低收入階層的農村居民,其自身的邊際消費傾向應比城鎮居民大,然而1978年至2006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26.85倍,同期農村居民儲蓄存款增長了340多倍,遠遠超過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

我國歷年農村儲蓄率與存貸比走勢圖

數據與來源:《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及中經網統計數據庫,經本人整理

通過分析可知農村居民收入過低、城鄉收入差距過大以及眾多的不確定風險因素是造成農村家庭儲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對此,啟動潛力巨大的農村消費市場應該以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構建以及完善與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的縮小為前提。對此,應對我國當前農村金融改革的價值取向進行調整,盡快出臺切實可行的調整政策以及實施方案,在農村金融的改革過程中從政策層面為農村市場予以更多的資助以及補償。

3.農村生產效益較低下,導致資金外流

我國農村金融的發展與改革走的是市場化道路,因此農村金融供給利益調節機制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場規律的影響,即生產效率決定資金流向。作為資金供給方為獲得更可觀的資金收益率,就會優先將資金配置給效益更高的第二、第三產業;同時金融部門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那些名為“支農”的資金或者機構,往往也會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相背離,農村儲蓄資金流入到非農村的經濟活動中,這種對農村資金的虹吸作用會嚴重抑制農村經濟發展。與此同時,伴隨著農業生產效益低下,農村資金借貸還存在以下四個問題:非生產性借貸、逆向選擇、特質性成本和風險以及抵押品的缺乏。金融機構經營的穩健性原則與農業企業融資的高風險特點存在著矛盾。長期以來,發展“三農”經濟的金融服務主要靠政策推動,導致政策性和商業性矛盾日益突出,若讓金融機構站在市場的角度自己來選擇的話,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大部分機構都會“離農而去”缺乏服務“三農”的社會責任和長效機制。若政府強令要求這些機構支農、惠農,而這些金融機構迫于行政壓力別無選擇時,則會由于沒有辦法克服上述這四個問題所帶來的風險以及成本問題,造成損失,最終甚至會影響機構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注:資金流失率=(非農貸款+凈拆出+購買債券余額)/存款總額

數據來源:谷慎.我國農村金融效率實證分析.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26卷第5期

(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1.投資環境較差,民間投資受限

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在提高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的作用舉足輕重;擴大投資一方面要發揮中央投資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領頭羊”作用,積極參與到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中;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政府投資來帶動和擴大民間投資,支持并引導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民間資本投向至滿足國家產業發展政策以及政府鼓勵的相關領域。通過民間投資的充分調動,才可使經濟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但就當前農村市場機制以及民間投資的實際情況來看,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依舊存在著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如下:投資的法律、政策等軟環境欠佳、市場準入所存障礙比較明顯、民間投資缺乏相應的動力和載體、民間投資可涉及的領域受限、投資服務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且合理的財稅支持、現存投融資渠道不暢、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以及缺乏相應的服務和引導機制等。

2.農村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困難,融資渠道較窄

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作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其在繁榮經濟、促進增長及增加就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就業方面,已逐漸成為擴大就業的渠道。應借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使就業得到擴大,提高人民的消費能力,使民間投資得到激活,增強農村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以此進一步建立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引導模式。伴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好轉,國內中小企業也取得了相應的發展。結合其他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狀況的調查研究結果,農村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諸多困境,這也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大批中小企業為了生存發展,多方籌集資金,甚至不惜涉足高利貸,加劇了民間資本借貸秩序混亂,擴大企業融資成本,最終使得中小企業不堪重負,借款違約、躲債、騙款、跑路現象此起彼伏,使得整個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更加惡化。

3.農村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農業作為農村經濟發展主體,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農業開放度也隨之上升一些非傳統或者傳統的挑戰也越來越凸顯。在這種形勢下,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因素也越來越多,且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難度也不斷增大,對于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任務也越來越重,農村結構失衡、農村產業自主能力的降低、農村增收難以及外部依賴性強等問題急需要解決。

三、推動農村經濟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建議和措施

(一)充分運用財政、金融政策,對中小企業發展予以相應的支持

1.在金融服務上,應多管齊下,確保投融資渠道的暢通

首先于金融政策層面對中小銀行予以傾斜,為其發展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以及稅收優惠,鼓勵其貸款給一些中小企業。其次,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方式,針對農村投資特點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貸款政策和管理辦法,繼續完善和發展為農村投資服務的信用擔保機構和擔保基金,切實解決農戶融資的擔保問題。

2.在財政政策上,要多予少取

應充分考慮到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可實施相應的各類退稅及抵免措施,同時對治理濫收費以及行政審批費用等實施清理,降低稅外收費

(二)加強農業發展,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1.穩定主要農產品的供給

強化農村交通、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進行改善,將農村消費市場的打開以及農業就業問題的解決當作城鄉建設的結合點,加大農村城市化發展與建設的力度。加大對農產品精深加工的投入,使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合理地調整,并對發展方式進行有效地轉變,提高農產品競爭能力,進一步推動農業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

2.健全金融組織體系

增設各農村地區銀行網點,彌補大銀行的經營戰略轉移導致的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空洞化,推進普惠金融的實施。同時鼓勵農村中小企業與當地農村銀行網點多加接觸,使得自身的經營狀況和資信狀況更好的被了解,避免了現有的大型銀行與農村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的問題,從而既幫助農村中小企業融資,又能降低社區銀行的信貸風險和成本。從根本上激發各金融機構和企業服務三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緩解由國有銀行網點撤出引起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乏力狀況。

(三)加快城鎮化進程,加強民間投資

1.推動城鎮化的發展進程,提高城鎮發展的質量以及規劃水平

首先健全創業扶持方面的相關政策,加大城鎮居民安居工程的建設力度,鼓勵農民返鄉就業;其次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土地融資新模式的探討與研究積極解決農民創業方面的問題,放寬投資準入,充分發揮民間發動型、政府發動型這兩種城鎮化發展機制所具功能;最后還應對城鎮化發展建設的籌資機制進行創新,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2.對壟斷行業進行合理地改革

拓寬投資領域,降低其準入門檻,積極引導資本進入到新興產業;刺激消費來帶動投資,鼓勵并引導國內現有的各中小金融企業;加大微型企業與初創企業財政補貼以及稅收優惠力度,對民間投資環境進行優化,構建專業的服務機構,以此進一步推動農村民營經濟的發展。

篇8

關鍵詞:建筑節能 工程造價 東北地區現狀

隨著能源的日漸匱乏,建筑行業的節能要求已經成為我國節約能源的重點。通過對東北既有建筑現狀、節能任務和節能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對現階段我國對能源節約的規范規程, 重視工程造價管理適應新階段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建筑節能現狀

建筑的節能改造是指對不符合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建筑的圍護結構、供熱系統、采暖制冷系統、照明設備和熱水供應設施等實施節能改造的活動。十二五主要就是強調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合理控制能源消費。本篇著重研究東北地區的既有建筑在圍護結構節能方面與工程造價控制的關系。

受到我國經濟緊張、環境承載能力薄弱以及我國文化、制度和歷史遺留問題的影響,目前我國95%以上的既有建筑沒有進行過節能設計。

在東北地區,采暖季用于民用建筑的煤炭用量是非采暖季煤炭用量的四~五倍。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不斷發展,預計在2012年,采暖季煤炭用量將達到非采暖季煤炭用量的七~八倍,對東北地區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

二、我國建筑節能的基礎規范、要求

為建筑節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全面掌握我國建筑能耗的實際情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起草了《建筑能耗和節能信息統計體系實施方案》、《建筑節能監測體系實施方案》、《建筑節能考核體系實施方案》,為了從全過程建筑實施中保證既有建筑50%的要求,制定了《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既有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規程》、《采暖居住建筑節能檢驗標準》。這些舉措為建筑節能工作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全面展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國外幾種節能做法 1)德國冬季多以燃油取暖為主。未進行節能改造的住宅,其燃油量在20升/m2以上。路得維希港的一棟示范建筑,主體為磚墻的住宅,外墻貼上20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板做外保溫,層頂則采用29厘米聚苯板保溫,還采用了其他一些措施。改造的結果,在提高室內熱舒適度的情況下,采暖燃油降到3升/m2. 2)窗戶。外窗采用了三層玻璃密封窗,用Low-E玻璃,內充惰性氣體,外設卷簾或窗板 3)德國最近研制出了一種加石墨的聚苯乙烯板,即在聚苯顆粒生產中加進石墨后發泡制出的,提高了保溫隔熱性能 4)將石蠟制成分散的極小顆粒摻入保溫材料中,抹于外墻內側,利用石蠟相變吸收或放出熱量的特性,起調節室溫的作用。 5)外保溫與裝飾一體裝配化。對于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成來說,施工速度快、沒有濕作業、對住戶影響很小。在聚苯乙烯保溫層外貼面磚,在工廠預制成塊體,在現場用錨固件固定在外墻上,修補好預留的、錯開接縫后,外保溫與外飾面即可一次完成。這種技術,可用于我國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

四、既有建筑節能與工程造價

目前,在我國建設工程領域中全面實施了工程造價管理控制,從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階段開始,到工程竣工決算階段,設立了不同的造價控制標準和方法,對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控制十分嚴格,極大的發揮了工程造價管理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作用。但是,對既有建筑改造的成本控制、認識方面力度仍顯不足,這就造成我過目前仍有430多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未進行節能改造,而東北地區由于經濟相對薄弱,建筑技術及施工工藝相對落后,目前仍有60多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得不到改造。按照我國東北地區每平方米建筑消耗24公斤的標準煤計算,如果新建建筑達到節能65%的要求,每年節約936億噸煤炭,按國家要求對既有建筑的節能達到50%計算,每年將節約720億噸煤炭。由此可見工程造價控制必須扭轉當前僅僅重視建造成本,輕視改造成本的現狀,建立全面的工程造價節能減排控制體系,完善既有建筑的造價控制經濟技術指標,強化工程造價在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的重要作用。

五、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經濟分析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主要花費在建筑物的屋面保溫、外墻保溫和外門窗三大部位。從建筑物整體來造價看,既有建筑物的節能改造費用在材料和施工上增加的絕對費用占整體建筑的費用比重并不高。⑴屋面保溫改造:保留原有的保溫層,外貼100厚EPS保溫板,其上按防水施工規程施工,每平方米造價約為40元,按B1級防火EPS板計算為45元/平方米,其他材料約為8元,材料總價格約為93元/平方米。⑵外門窗節能改造:新建建筑物采用單框三玻璃塑鋼窗,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要求采用單框雙玻璃塑鋼窗代替原有的鋼窗、鋁合金窗,窗的傳熱系數小于2.5w/(m.k),每平方米單框雙玻的價格約為200元,原有鋼窗和鋁合金窗回收可使單框雙玻成本降低50元,這樣每平米150元的價格和政府鼓勵住戶自籌一部分費用又能使改造投資進一步降低。⑶外墻節能改造:主要有四種面層:瓷磚面層、玻璃馬賽克面層、涂料、紅磚類。保溫材料采用70厚EPS板,每平方米約為35元,恢復面層采用真石漆或其他飾面,總體價格約為95元。以上三部分改造投資占建筑土建工程總投資的1.5%~2%。⑷供熱采暖方面。前三部分改造節能費用增加的同時,市政供熱系統消耗的能源將會大大減少,而煤炭價格在今后若干年內仍會以每年5%遞增,這樣計算,改造投資的投資回收期約為6~7年。

六、政府扶持

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優勢,扶持高科技企業,建立節能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介平臺,推廣國家建筑節能政策,變靜態管理變動態控制;根據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完善適合當地使用的節能建筑工程技術經濟體系,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為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創造全面優質的社會環境。根據當地條件,研究可行的節能改造政策和技術措施。節能改造要因地制宜。如某地考慮在批準舊房加層時,同時要求用加層后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做外墻外保溫及窗戶改造。

七、結語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帶來的長遠收益遠遠超過這部分增加的造價,造價控制在建筑的前期、建設期、后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重視工程造價管理、重視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不僅將改變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還將長期性的節約社會資本,對國家的長久發展意義是遠大于現實的經濟意義的。

參考文獻:

篇9

荔波縣作為貴州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地和全省優先發展重點旅游區,在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實踐進程中,必須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緊緊結合縣情實際,充分發揮生態、旅游、礦產資源優勢,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方式為主線,以生態經濟為主導,以園區驅動、產業撬動、開放帶動、區域互動為引擎,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實施,形成一、二、三產業競相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在新坐標上實現歷史性跨越。

園區驅動:狠抓載體建設,做好園區經營文章

荔波位于貴州省最南端,地處云貴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地帶,是兩省區、三地州、五縣份的交匯外,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內陸通往南部沿海古驛道上的重鎮。隨著荔波機場正式通航、麻駕高速公路即將開通,加之“兩高”南下大通道分置縣境兩側,荔波如今的區位優勢更為明顯,形成承接“兩廣”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拓展園區經營、構筑產業基地、突破工業“瓶頸”具有獨特的條件和空間。但長期以來,區域性工業規劃布局中荔波幾乎處于盲點,工業一直處于“短板”狀況。

在“工業強省”戰略引領下,荔波可積極探索既可兼顧生態效益又能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主業突出、特色鮮明、功能配套”的原則,重點規劃建設甲良特色產業聚集區、瑤慶產業聚集區和空港綜合物流基地,推動形成“兩區一基地”的新興產業區域,促使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產業園區流動和集中,著力把“兩區一基地”建成企業發展的最佳平臺、產業培育的“孵化器”、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產業撬動:突出主導產業,做好市場主體培育文章

首先是做大做強三大支柱產業,增強支撐作用。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延伸旅游、煤炭、水電三大支柱產業鏈。一是毫不動搖地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以世界自然遺產頂級品牌為依托,突破傳統旅游開發路徑的制約,以投入市場化、資源資本化為路徑,加快實施大、小七孔縱深開發、水春河立體開發等一批重點項目,爭取茂蘭喀斯特森林、佳榮桫欏河、撈村大峽谷開發取得實廚性進展,全面提升景區品質和容量,實現縣內“景區一體化、旅游大循環”,確保“十二五”期末實際入境旅游人數突破1 00萬人;同時,順勢推進城鎮配套建設、賓館酒店開發,拉動旅游商品、康體娛樂、物流運輸、商務貿易等服務業快速發展。二是下大力氣優化提升煤炭工業,必須朝著規模化、集約化、集團化方向發展,通過對合法礦井進行徹底改造和配套建設,促使“煤老板”向“企業家”轉變、“礦山”向“工業園區”提升。同時,引進大集團、大企業參與煤炭資源開發,探索發展新型煤化工,努力延伸煤炭產業鏈,在新一輪煤礦整合中實現集團化、公司化管理新跨越。三是加快縣境流域的水電梯級開發。荔波擁有10公里以上河流20多條,流域面積4160平方公里,水力理論蘊藏量34.9萬kw,可開發量24.6萬KW。抓住深入實施“西電東送”的戰略機遇,以特許經營權轉讓等方式,積極引進戰略投資商,全力促進平林、拉剛和大七孔二期水電站落地實施,繼續壯大電力支柱產業。

其次則是要培育壯大五大特色產業,構建生態經濟產業群。加強內引外聯,強化引導服務,不斷發展壯大經果林、青梅、糖蔗、畜牧業、新興產業等特色產業。一是圍繞旅游打造105畝精品水果基地。以“185工程”為抓手,設立經果林發展基金,建立土地流轉激勵機制,采取“經果林下田、‘185’上山”推進模式,促進種植基地公司化,搭建果蔬包裝加工集散綜合服務平臺。突出打造以經果林、商品蔬菜為主的樟江生態經濟帶。二是引進企業拓展青梅深加工。采取引進龍頭企業和新技術開發青梅系列產品,加之以“萬畝梅原”旅游品牌的整體運作,必將嬗變為“一梅花開、萬紫千紅”以梅資源為紐帶的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的綜合效果。三是因地制宜引領糖蔗產業良性發展。通過多年對糖蔗適應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實踐,荔波蔗糖面積已穩定在1.8萬畝,投資近2億元的制糖龍頭企業也即將建成,繼續加大對糖蔗產業的扶持和引導,一定能實現蔗農增收、經濟增長的預期。四是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利用草場資源優勢,以養殖大戶擴張和深加工為突破口,圍繞旅游發展生態肉類食品,逐步把畜牧業培育成為后續支柱產業。五是承接搞活新興產業。緊緊抓住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機遇,做好新興產業的引進和嫁接,重點承接發展電子、輕紡、玩具、新材料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互促發展。

開放帶動:加強項目建設,做好招商引資文章

通過擴大開放,強化項目運作,加強招商引資,力爭在更廣闊空間獲取資金項目、市場空間、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更好地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首先是打好項目投資攻堅戰。牢固樹立抓發展就是抓投資、抓投資就是抓項目的理念,按照“上爭、外引、內聚”的思路,精心策劃、篩選、包裝、編制優勢項目,提高項目的針對性、可行性。堅持一手向上爭取列入全州、全省和國家項目計劃盤子,獲取更多項目資金,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一手以“三大支柱產業”為依托,圍繞縣內資源優勢,對外狠抓招商引資,用資源換技術,用產權換資金,用存量換增量,以“外資”激活“內源”,努力落實1―3戶上市公司,集聚產業發展要素,增強發展后勁,拓展發展空間。

其次是深入推進開放式招商。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產業轉型、經濟跨越、總量擴張的重大舉措,進一步明確領導干部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建立全民“大招商、招大商”的激勵機制。借助機場通航、麻駕高速公路即將開通等有利條件,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途徑,全力推進優勢資源戰略招商、建設園區集中招商、圍繞特色產業配套招商、發動企業以商招商,大力吸引戰略投資商前來荔波投資興業,確保每年引來投資上億元項目6個以上。同時以更大力度面向央企招商,通過積極開展“進央企、走百強”招商行動,大力推介世界遺產資源,使世界級資源與知名企業聯姻,實現優強聯合發展。

最后則是積極拓展投融資渠道。大力實施旅游品牌帶動戰略,突出經營城市理念,探索有利于城市建設的融資渠道,著力經營好土地、資源、城市品牌三大要素,實現以地聚財,滾動發展,形成旅游與城建互動發展的良性機制。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渠道搭建融資平臺,大力引進產業資本、商業資本、金融資本,探索引入BT、BOT、TOT等融資模式,重點選擇城區道路、旅游公路以及1-2個條件適宜的景區采取BT融資方式開發,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形式多樣化,切實解決好城鄉建設錢從哪里來、建設如何快的問題。

篇10

關鍵詞:建筑節能,建造成本,造價管理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建筑能耗已占到全國總能耗的35%左右,并逐年呈上升趨勢。建筑節能已成為我國節能的重點內容之一。國務院將建筑節能工作納入“十一五”期間十項重點節能工程之一,列為國家《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的重點領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9年9月頒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中對建筑物在節地、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等方面都做了詳細的規定,更好地把綠色建筑的理念與工程實踐加以結合,對指導我國綠色建筑事業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建筑節能工作現狀

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為目標,實現建筑節能推進工作與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相結合,與促進城市能源安全相結合,與高標準建設相結合;通過加強行政監管、推進技術進步、注重市場引導、強化輿論監督,實現全社會增強建筑節能共識,全領域推進建筑節能的實施目標,全方位推廣各種建筑節能技術體系,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對照新形勢、新任務,建筑節能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尚待進一步加強。建筑物的采暖、降溫消耗的能源越來越大,勢必采取節能建筑結構。比如,新建建筑已強制采用節能建筑結構設計。建筑節能檢測工作僅僅是對原材料的檢測,尚未開始對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傳熱系數、門窗玻璃系統進行檢測,對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測評尚未起步,對照建筑節能達到50%的目標差距較大。

設計、施工管理尚待進一步優化。目前,相當大部分新建建筑采用了易燃外墻外保溫材料,使得目前建筑設計、施工中普遍存在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很可能造成火勢沿外立面迅速蔓延現象,后果嚴重。同時,部分從事建筑節能施工的企業,尚沒有建筑節能施工資質、缺乏技術支撐,加上監理環節也待規范,難以保證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工程質量。

可再生能源應用尚待進一步推廣。太陽能、地熱能既環保又有再生性,是很好的能量來源,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空間。

行政執法力度尚待進一步加大。執法部門對建設單位未按照規定對進入施工現場的節能材料和產品開展見證取樣檢測、未在施工現場公示相關節能信息,設計單位未按照建筑節能編制規定要求編制設計文件,施工單位未按照規定組織編制建筑節能專項施工方案,監理單位未按照規定編制建筑節能專項監理實施細則等諸多違規行為處置力度還需加大。

2.建筑節能經濟效益分析

從施工角度來說,建筑節能材料的使用在施工中增加的絕對費用與整個工程造價相比,增加的比例不是很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建筑圍護系統方面,有統計分析顯示,如果外墻采用多孔粘土磚外加保溫砂漿結構設計,墻面節能投資約為15元/m2;如果采用水泥聚苯板做外墻外保溫材料,建筑造價增加約60元/m2,,節能投資在該投資中占工程土建造價的8~10%,投資回收年限約6~9年;如采用纖維增強聚苯板做外墻外保溫,建筑造價約50元/m2,節能投資占工程土建造價的7~9%,投資回收期約為5~7年。

鋁合金的保溫性能不如塑鋼門窗好,單玻璃塑鋼門窗比鋁合金門窗價格高25~33%;中空雙玻璃塑鋼門窗比鋁窗價格高36~44%。中空雙玻鋁合金門窗比單玻塑鋼門窗的價格高約25%左右,然而,前者的保溫和隔聲及其它性能都好于后者,對于同類結構形式的內平開窗,在鋁合金窗隔熱型材中空玻璃的保溫性能指標達到塑鋼門窗中空雙玻窗水平的情況下,后者的價格還比前者高約24%;然而前者的高強度、高性能、優良的耐腐蝕性(噴涂漆)和裝飾效果、長久的使用壽命等綜合性能遠遠好于后者。

加氣混凝土砌塊因其尺寸準確,內墻面可直接做批嵌,從而大大減少了內粉刷的工作量。使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不但可以降低基礎和結構的投入,節省基礎挖方量,縮短施工工期,大幅度減低勞動強度,而且還可以減少建筑物的運行稱本。

采用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水泥聚苯板等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在屋面施工,在建筑造價方面,提高約8~10個百分點,節能投資僅占整個工程造價1.5~2.0%。

在對建筑物供熱采暖方面,一方面增加了建筑物節能維護系統費用,但另一方面對采暖系統費用將減少。根據某試點工程測算結果,每平方米建筑面積在圍護系統方面造價增加了50元,是土建造價的5%;在供熱采暖方面造價減少了40元,是采暖系統造價的18%。抵消后每平方米建筑面積造價只增加約10元左右,節能投資占工程土建造價的1%。

對于現代建筑中生態節能技術的應用,其造價僅比一般高檔建筑增加600~800元/m2,但同時生態節能技術將在制冷與采暖方面的運營費用降低約3成,并使建筑物的舒適度和整體質量大為提高。以地源熱泵系統為例,它將中央空調系統、地板采暖和生活熱水三種功能融為一體,使用免費的可再生能源向住戶提供20℃~26℃的室內恒溫,且兼有24小時的生活熱水供應。安裝中央凈水系統,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增加成本不超過20元,但就飲用費來看,直飲水比桶裝凈水每噸要節省100余元。

3.建筑工程節能與造價管理措施

3.1工程造價管理應對建筑節能的改革

節能建筑需要全面的工程造價管理,應對建筑節能,工程造價管理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實施改革:

要樹立“全過程成本”的節能建筑造價管理思想。從“全過程成本”的角度來看,節能建筑的成本有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兩部分,從其主體來看涉及建設方、施工方和使用方,從其全壽命來看分建造期和使用期兩個階段,從其內容來看涉及到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環境質量、智能化技術等,從其專業來看涉及到更復雜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節能建筑涉及的投資資金更大。單純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或預結算編制、審查式的、僅偏重工程建造成本的造價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節能建筑的要求,必須開拓思路,樹立“全過程成本”管理意識,緊跟行業新技術、及時反饋行業變化,為建設提供工程造價全面透明、完整、高效、準確的信息服務,是進行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改革的當務之急。

要建立主動控制、動態管理的造價管理體系。在貫徹“全過程成本”工程造價控制的原則下,要大力改革節能建筑的工程造價內容組成,豐富和完善節能建筑建設需要的投資估算、概算定額、預結算定額、費用定額等,建立適應節能建筑工程造價經濟核算、費用管理的計價體系。要選定適合當地建筑節能的、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加以推廣和應用,為節能建筑構建節能工程造價的全面、動態、合理的技術和經濟體系,為建筑市場提供工程造價核算的法律依據。

要提高節能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要提高服務意識,改變工作方法,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建筑節能各項工作建立信息監管與互動平臺,將過去的事后監管改變為事前控制;充分發揮政府管理部分的信息方面的優勢,建設節能技術推廣平臺,大力推廣國家節能政策與方法,將過去靜態管理變為現時的動態控制;根據當地節能減排要求完善節能建筑工程技術體系,將過去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為節能建筑的建筑提供全面服務。

3.2做好建筑節能措施

3.2.1抓好重點工作,確保建筑節能成效

當前,建筑節能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從建設規劃著手加大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技術和產品的應用,構建節能建筑建設體系。新建建筑必須嚴格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從建設源頭杜絕非節能建筑和高耗能建筑的產生。第二,以節能為基本考核標準設立新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著力完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強化過程管理與控制,確保節能措施落實到位,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保證節能效果達到標準要求。第三,從既有非節能建筑入手,按照國家標準對其進行節能改造。第四,從輸出端著手,加強建設施工管理,優化建設方案,提高施工水平,減少建筑垃圾總量,對建筑廢棄物進行處理和資源回收再利用。

3.2.2強化系統管理,為建筑節能提供保證

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建筑節能工作管理體系,統籌推進建筑節能管理等工作,進一步完善從立項審批、規劃設計、專項檢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到房屋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閉合監管。同時,編制城鄉規劃、建筑節能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利用節能因素,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等內容。在進行高層建筑的設計施工時,應更注意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選用阻燃效果好的無機質隔熱材料,建議對節能結構進行檢測、對節能結構進行能效標識。

3.2.3加強科技創新,促進建筑節能產業提速

建筑節能使墻體、門窗、屋頂、地面以及采暖、空調、照明等建筑的基本組成部分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材料設備、建筑構造、施工技術等都在進行多方面的變革;建筑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技術水平、工作內容乃至工種形式都要相應發生變化;新的高效保溫材料、密封材料、節能設備、保溫管道、自動控制元器件大量面世和使用,節能新建筑的興建、既有建筑大規模的節能改造,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造就了諸多生產建筑節能產品的企業,也促進了各設計施工和物業管理部門調整其技術結構和產業結構,使得建筑業產生跨越式發展。

4結束語

通過對建筑工程節能與造價管理分析中可以看出,節能建筑盡管建造成本高于普通建筑,但由于其節能所帶來的長遠經濟利益遠高于其工程造價帶來的成本增加。隨著時展和技術進步,節能建筑將大大改變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對居住者和開發者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對人類進步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會平,王小召. 建筑節能及建筑節能措施[J].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06,(04) .

[2] 吳雪根, 楊學夫, 王興炎. 試論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管理的現狀及創新[J]. 科技致富向導, 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