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學的課堂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23 17:2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混合式教學的課堂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電機學是高校電氣類專業的重要技術基礎課程,涉及的基礎理論和知識范圍較廣,包括電、磁、熱、機械等相關知識,具有理論性強、概念抽象和專業特征明顯的特點。電機學課程從磁路入手,以機電能量轉換原理講解為基礎,闡述變壓器,直流、異步、同步和特種等不同電機的原理,側重于電機物理本質和分析方法,為學生掌握電機原理打下堅實基礎。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豐富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與水平。因此,利用多元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電機學課程教學管理也是討論熱點。
李森、杜尚榮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一書,主要論述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理論,探討課堂管理的若干策略,對電機學課堂教學管理有重要參考價值。筆者在開展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2018GJJG397)相關研究過程中,進一步探索多元混合式教學管理在電機學課程中的應用,為提高電機學教學質量提供理論方法指導。該書共有十章,分別從知識、話語、情感、媒體、時間、環境、紀律、“邊緣人”、反饋等方面介紹并評價了課堂教學管理的基本策略,同時采用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穿插大量生動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對教師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有很大的幫助和啟示。
第一,堅持改革創新,構建多元教學方法。電機學授課教師應積極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構建多元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可將電機學課程主要內容從應用性的角度分割為一系列問題,通過分析梳理形成問題鏈條,利用這些問題制作微課視頻系列。讓學生在課前觀看本節課需要學習的微課視頻,能使他們在課前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理解和掌握,增強學習趣味性和針對性;教學過程中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學生在“課前”自學了課程內容,課堂就成了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場所,為學生知識內化提供交流討論的機會,完成對知識更深的理解與運用,可有效增強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第二,推進師資建設,夯實教學內在基礎。建設先進教師隊伍是電機學混合式教學管理的前提要求和主要內容,教師對于推進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有重要作用。慕課有許多優質的教學視頻,能讓電氣類專業學生完整、系統地學習電機學知識理論,甚至接觸課本外的內容,拓寬知識面。但電機學的知識比較抽象難懂,教學視頻若要與課堂教學相互融合,實現教學效率最大化,教師最好自己錄制教學視頻,以知識的專業應用性為教學主題選取原則,教學內容設計突出電氣專業問題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形成主題鮮明、指向明確的系列性教學資源。因此,學校要加大電氣工程專業教師網絡信息素養培養力度,增加教師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和進修的途徑,以提升教師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培養一批優秀的電機學混合式教學管理專業教師。
第三,健全評價體系,優化教學內在環境。建立健全混合式教學考核評價機制,能營造更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師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首先,堅持建立混合式教學考核方式,通過多種考核評價手段提高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實際教學效果。其次,考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過程化考核還是綜合性評價,從考核反饋中都能及時發現電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據此進行調整與優化,解決學生電機理論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高教學質量。最后,學生自評和小組成員互評也是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很好的評價方式,不但豐富了考核評價形式,對減輕教師考核的工作量、增強評價的嚴謹性也有很大幫助。綜上所述,電機學多元混合式教學管理改革可從完善教學方法、優化師資建設和健全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以提高電機學的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墩n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論述順暢,應用性強,具有一定的參考與啟發價值。
篇2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應用型本科;酒店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基金項目:三亞學院重點課程《旅游人力資源管理》立項;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重大課題“應用型本科人才校企系統培養機制的研究與實踐――以三亞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項目編號:Hnjgzd2014-11。
一、問題的提出
傳統的酒店管理專業本科教學中一直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問題,過于強調理論則與專業的應用性相悖,^于強調技能則與高職高專無法區分。在本科教育中,大多數本科院校在課堂教學中延續“以知識為本位”的傳統教育,過于強調知識的識記,但是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課堂是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而非以學生為中心。
隨著應用技術型大學概念的提出,結合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微課(Micro Lecture)、慕課(MOOC)和小規模在線限制性課程(SPOC)逐步走進大學課堂,這些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有著較好的嘗試。作為應用型較強的酒店管理專業,其課程改革的方向更加強調知識在產業的實用性,因此如何融合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本專業的整體教學改革有著方向性的引導作用。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對酒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進而推廣到酒店管理專業其他課程,探索實現酒店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課程教學體系的路徑。
二、混合式教學的內涵與使用
混合式教學(Blended Learning)普遍被認為是將傳統的面對面的學習(Face to face learning)與在線學習(Online learning)的有效結合。它屬于數字化教學(E-Learning)的一種,但是又區別于純粹的面對面的課堂和在線課堂,通過對特定的環境需要和可變的情況的適應而對傳統教與學模式的重新概念和重新組織[1]。因此混合式學習也是現實課堂學習與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以及其他先進的信息技術而實現的虛擬課堂學習的結合。
由于應用型的職業教育要求學生把傳統教學環境中的抽象知識應用到工作環境中,而混合式教學可以利用在線資源將基于工作場所的活動與教學活動有效結合,因此被認為在職業教育中非常適用[2]。對于學生而言混合式教學不僅學習方式多樣,在時間上也更加靈活,雖然縮短了課堂學習的時間,但是學習的效果并未降低;對于教師而言,混合式教學也提升了教學體驗,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更高,教與學的環境更加靈活,并且這種方式也驅動著教學的持續改進[3]?;旌鲜浇虒W有效避免了單純的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弊端,但同時對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包括如何負責任地學習,如何有效地管理學習時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如何在設施以及培訓上獲取更加專業的支持等。
三、酒店人力資源管理混合式教學設計
(一)酒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介紹
《酒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開設的專業課,是管理學的后續課程,與《酒店市場營銷》、《酒店財務管理》等共同組成了專業管理理論系列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在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該掌握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招聘、培訓、績效和薪酬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傳統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此類課程一般以課堂講授法為主,但應用型本科院校對課程知識的實用性和應用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管理技能進行培養。
(二)混合式教學總體架構設計
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地融合了傳統課堂與虛擬課堂,因此如何有效地甄選和規劃課程內容,針對不同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而構建出課程混合教學框架是《酒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在線學習可以結合的包括MOOC/SPOC教學,通過共享教學視頻、在線測試與考核、在線討論等方式實現知識的傳播;課堂教學則可以借鑒翻轉課堂的理念,把傳統的學習過程翻轉,讓學習者在課外實踐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把課堂變為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匯報討論,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同時可以使用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和課程APP開發等工具來實現課程資源的共享與搭建?;谝陨细鞣N教學方式的特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總體架構包括以下部分,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酒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
1.課程微信公眾平臺
對于90后及00后的學生群體,智能手機成為其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微信。因此在課程教學中也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使用習慣進行創新。微信公眾平臺主要用來課程教學信息,包括課程說明、課程考核作業布置以及課程學習小貼士,以及對旅游與酒店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聞、知識等內容進行信息共享。
2.QQ群/微信群
網絡社交群的建立主要為了方便同學們針對在項目作業以及熱點討論話題中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探討,可以分組建立,主要通過課程討論屏幕截圖等方式對其的參與互動進行監督和評價。
3.慕課
慕課是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線上教學的主要方式,主要采用酒店參觀、酒店人力資源工作人員訪談、以及PPT錄屏和授課過程錄播的方式,以5-15分鐘為截點,通過微視頻的方式闡述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工作流程和工具,學生在觀看視頻結束后針對課程知識點進行在線測試,納入在線學成績中。
4.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由教師引導、學生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內容包括慕課教學視頻中的知識點的回顧,針對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的旅游及酒店業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熱點話題進行討論,以及針對旅游及酒店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學生在討論和分析中的參與度及發言情況是主要的考核指標。
5.管理實踐課堂
管理實踐課堂主要采用了項目教學法和團隊教學法。通過分組組建創業企業,分公司組織架構設計、職位說明書調查與設計、各級人員配備、人員招聘、培訓、薪酬、效等全方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形成創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解決方案,針對每一個子項目均有相應的測量量表和權重相對應,最終形成團隊總分和個人總分,成為管理實踐項目成果的測量工具。
四、問題與思考
(一)教學團隊的建立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需要建立一支分工明確的教學團隊。教學團隊需要非常熟悉整個課程的授課目標、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結構以及課堂組織方式,然后針對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QQ群或微信群的參與和監督、慕課視頻的錄制與在線測試的設計與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和管理實踐課堂的實施均有明確的分工和要求。
(二)課程邏輯體系的貫穿
課程邏輯體系是主導混合式課程設計的主線,通過學科框架、課程框架、課程總目標、課堂教學分目標的分解,以課程對應能力為核心,以知識、工具、技巧為支撐,將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程的邏輯體系與不同學習模式相結合,通過在線課堂的知識學習支持面對面課堂的實踐能力培養,最終檢驗課程總體能力目標的實現程度。
(三)課程教學細節的控制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需要對各個教學環節的嚴密控制,包括微信公眾平臺課程學習或完成作業的小貼士,旅游及酒店業和人力資源管理熱點的甄選,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微信群/QQ群探討的主題與內容;課程視頻內容框架的設計、課程視頻的錄制、在線測試的設計;翻轉課堂中討論特點及案例的選取、討論時間的控制、氣氛的調節及學生參與的活動設計;管理實踐課堂中各個項目實施的指導、作業完成中的各種問題的解決以及學生在討論環節的參與、最終實踐方案的呈現等,每一個教學環節都需要較為詳細的指導并留出變動的空間,因此是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的關鍵。
(四)與專業課程體系的匹配
每一門專業課程都需要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開展,因此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體系相匹配,通過與其他專業課程的聯合教學研究,精選教學內容,保證主要內容的不重復,同時與其他課程形成聯動效應,建立起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氛圍。
五、結束語
混合式教學設計,符合當前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發展趨勢,通過在線學習與面對面課堂的學習,節省了課堂學習的時間,增加了課下碎片化的學習時間,是課程學習不再以教師為主導,而轉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是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中值得推廣和研究的教學模式。在未來的混合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可以從教學細節的控制、信息技術的使用以及教學結果的測量方面著手將混合式教學模式細化,提出更加成熟完善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將其推廣到酒店管理專業整個課程體系中。
參考文獻:
[1] 楊樨. 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研究[J]. 中國城市經濟. 2011(06)
篇3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混合式教學;實際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2-0000-02
Multi-teach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for Vocational
Wu Jingfeng
(Zhejiang Province Yiwu City Shangxi High school,Yiwu322006,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formation society,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majority of non-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In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stage of reform,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l also has limitations.In this regard,China's education sector to put forward a hybrid teaching mode,as well a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us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earning basic computer course.I will Vocational Basic Computer Courses in hybrid teaching elaborate.
Keywords:Computer basis;Hybrid teaching;Practical application
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中,計算機的應用與其他各學科的聯系日益緊密,能否更好的應用計算機已經成為了用人單位對當代大學生能力考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所以,在校期間培養學生對計算機應用的熟練技術,利用計算機來分析、記錄問題,并能借助這一工具解決問題,為將真正成為終身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做出準備,這也是我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者的最終目標。但是,我國高校以前的那種單一式計算機教學模式,已經遠遠落后于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顯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局限性。所以,積極推進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改革成為了勢在必行的工作,這也就有了混合式教學的實踐應用。
一、計算機基礎教育混合式教學的相關概念
(一)計算機混合式教學的興起。我國高?;旌鲜浇虒W的興起,是近年來國際教育技術界逐漸被提出,并開始重視的一種較為先進的教育模式。最早是由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12月召開的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上首次提出的。他認為,混合式教育是未來世界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在之后的實際驗證中被廣泛應用。
(二)計算機混合式教學的定義。所謂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在學校教育中,把傳統教育方式的優勢和社會網絡化教育的優勢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在課堂教育的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啟發作用,還要充分的體現學生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積極主動地與之相靠攏。目前,國際上眾多教育技術機構都主張,采用將這二者相結合起來,使二者的優勢相互補充,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高校計算機基礎的混合式教育,是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網絡化教育模式多年實踐經驗的研究和改進。
二、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混合式教學的形式要求
(一)對教師的教學要求。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學習教育過程中的引導人,在混合式教學的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在傳輸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在這過程中,教師并不能完全依靠網絡來進行教學,還要結合傳統的教師講解來啟發學生。對此,就需要發揮傳統課堂的優勢,由教師對學生講授計算機的基礎課程的主要知識點,對學生理解基礎知識點起到輔助作用。此外,教師還要詳細的觀察了解每一個學生,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教育。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制作電子課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料。在面對良莠不齊的同班學生時,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均衡施教,不僅要注重計算機基礎較差的同學,還要為基礎較強的同學提供相關的便利條件,以滿足他們不斷地學習欲望。教師在講解計算機基礎課程時,要做到點到為止,留出足夠的想象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把學到的知識消化為自身的能力。教師應該把教學生方法擺在首要位置。同時,在基礎知識的教授過程中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和同學們一起探索,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提供幫助,注意只是給予相應的提示即可,并應該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教學渠道,來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機知識的普及,充分考慮到并發揮好混合式教學的特點。主動從學生中了解情況,提升混合式教學的教學質量。與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相比,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彌補傳統課堂的缺失因素,為課堂上不愛發言的學生提供自主表達的機會。例如,教師通過學生的課堂表達了解學生知識理解的程度,并根據情況進行重點問題重點講解,特殊人員重點提問。教師還可以通過計算機的網絡留言,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建議,并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集到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多的信息,使對學生的教學指導更加準確,有利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對學生的教學要求。學生是混合式教學中的主體。學生不僅需要理解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主要知識點,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際操作。學生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了解基礎知識點,和教師互動及時發現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擴展,給自己留下探究的空間,充分地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資源共享,下載教案等學習資源。通過這些下載的內容來增加自己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
計算機基礎是一門實際操作能力很強的課程,對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的掌握是這門課程的重要任務。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呆板的臨摹教師的講課模式。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要學會自我解決,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還要充分發掘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主動地和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活動。利用網絡來表達自己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體會,彼此分享學習收獲,從中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運用
所謂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將教師和學生、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完善傳統教育模式的不足,豐富教學內容,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當前計算機基礎教育過程中,結合了最近幾年來的積極探索,混合式的教學模式被廣泛的應用到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起到了引人矚目的成就。
(一)分層次混合教育。在計算機的初級學習進行前,學校本著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根據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水平,通過初步考核,有意識的把學生進行分層。第一類是已經熟練掌握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甚至還會一兩種編程語言的學生;另一類是對計算機基本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會一些基本的操作;再一類就是基礎比較差,可能基本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合理的把學生進行分層,能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有利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展開,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知識水平,實施不同的教育手段,力爭使每個同學都能夠掌握基礎知識。
(二)多媒體混合教育。校園中現代化的多媒體網絡機房,為教師開展多媒體網絡教學提供了可能。利用多媒體式教學、管理,使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減少。如通過教師在多媒體上進行圖文和聲音的操作和講解演示,使學生能夠更深刻的記憶知識的結構。教師還可以把演示過的多媒體課件隨時錄下來,放在計算機服務器上共享,使不是很明白的學生能夠反復調用。尤其是在教授Word軟件中“段落”、“字體”,Excel軟件中的“公式”等,這些都是比較繁雜的工具。
(三)用案例混合教育。對計算機教學的選擇,從計算機課程的特點來看,絕大部分都是應用類型的,而對此最為有效的是案例教學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下,把學習內容巧妙地融合在案例中,通過案例中的知識點與學習主題的結合,來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化。如,在做“藍色的地球”為主題的文檔時,在網上搜索到優秀案例,教學生如何使用Word文字處理軟件。在案例文章里,學習標題的顏色和字體設置、首字的下沉、段落的格式化和分欄、查找與替換等。通過自己的研究模仿,學生就會清楚Word軟件的功能,并能熟練地運用到之后的制作中。
(四)網絡平臺及資源。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不同,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網絡等資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此外,計算機基礎課操作性強且知識涉及廣泛。所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豐富的資源,引入網絡教學模式是一重要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利用豐富而有特色的網絡資源,把教學的知識點于其相結合,使學生有的放矢;利用計算機基礎課的測試題庫,學生可以從網絡資源中進行自我測試,增強知識的儲備量。另一方面,建立優秀的學生作品集,并不斷補充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資源。讓這些豐富的資源,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興趣。
(五)開放教學,優化計算機基礎教學。隨著學生對計算機認識的加強,計算機房也高負荷運轉,我們還是爭取機房全天候開放,以方便學生有機會多上機。上課前,教師把開放的機房號和開放時間放在網上,由專職的機房教師負責,計算機協會的學生協助。在開放的機房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多媒體控制軟件和服務器,發放本周的作業,斷開其它網站訪問,讓學生只能自主訪問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的專題網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基礎差的同學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及時跟上教學的進度,從側面優化了計算機教學質量。
四、結語
實踐證明,在計算機基礎課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對于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和實踐動手能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實現了課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當然,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我們堅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采用新而實用的教學內容才能將其逐步完善,使在教學中發揮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衛平,宋強.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18
[2]]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
[3]祝智庭.遠程教育中的混合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3,19
[4]許靈霞.案例教學在《計算機基礎實訓》課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35
[5]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關鍵詞:1234混合式教學體系;人力資源管理課程;金課;教學改革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2018年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本科教育應合理對大學生有效“增負”,打造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有挑戰度的“金課”[1]。在遵循“二性一度”標準下,各高校加快課程改革步伐,特別關注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作為高校人力資源專業重要的主干專業課程之一,同時也是工商管理、文化管理、市場營銷的專業基礎性課程,目前仍存在教師理論教學“滿堂灌”,學生實踐能力弱,被動學習等“水課”痕跡。近年來信息技術驅動智慧教學的興起,教育全域實現線上教學,在線開放免費課程和教學管理平臺為教學創新提供新的研究視角。面對這一現狀,傳統人力資源課程應如何運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現教學效果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已經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探索的新課題。
一、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存在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課堂已超越“三尺講臺、一支粉筆”的教學情境,而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中,教師主導的外輸式理論教學,導致學生知識的淺層學習,課堂內容吸引力不足,教學氛圍沉悶,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等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使課程建設常常陷于填鴨式教學、應付式教學。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痛點”,通常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教學資源匱乏與封閉教學資源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教學效果而運用的要素。傳統的人力資源課程教學資源一般為教師選定教材,配套課件和案例等教學輔助材料。一方面,學生在單線教學中獲取課程資源十分有限。教師主要圍繞教材制訂教學計劃,開展面授教學和期終考核,對教材使用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在教學計劃下,教師教學任務緊湊,不會過多介入其他課程資源;同時,網絡信息檢索技術影響課程資源配置深度與廣度,能否引入優質的拓展性教學資源取決于教師信息技術素質和專業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傳統的教學資源信息具有延遲性。教材的發行需要文字、印刷到出版的過程,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錯綜變化勢必導致教材內容的滯后和實踐應用技術的過時。雖然教材等教學資源涵蓋了優質的教學成果,但缺乏合理的開發與利用,終究陷入淺層學習的困局,導致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弱,知識面單一和專業知識更新延遲等。06
(二)線下課堂教學空間吸引力不高目前主流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空間是以教室為中心開展師生對話或者教師演講授課的物理空間。在這種教學場景下,單線教學空間割裂師生的有機關聯。為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全力講授新知,學生被動聽講,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師生互動時間有限,教師下課即失聯。每次課堂教學機械化運作,造成師生教學倦怠,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這些學生綜合素質較高,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強。在知識付費時代,作為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提前享受了虛擬線上空間帶來的教學紅利,傳統教學課堂的封閉教學環境吸引力不強,線上學習、自主學習、碎片化學習已成為學生第二課堂的新潮流。
(三)課程內容重理論教學而輕實踐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務實性、實用性和實操性。而實際教學中,理論知識和技術應用模塊教學難以平衡,在目前的教學計劃中,教師理論教學的課時布局偏重,而忽視技能的實訓實踐環節,具體表現為:首先,教師注重教材內容過多講解理論知識,在實踐實訓環節課時留存時間較少。其次,大部分高校教師在企業工作履歷短,校企合作機會少,無法真正傳授學生社會實踐經驗。同時,高校由于資金問題缺少實踐實訓的平臺,學生根據教師主導的情景模擬教學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最后課程考核方式仍為期末閉卷,對知識點記憶力考核權重大,忽略對專業綜合素質和職業精神的考查。
二、混合式教學對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模式的重構
(一)混合式教學對傳統人力資源教學模式改革的作用混合式教學是將線上平臺和線下課堂的優勢有機結合,引領學習者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作為雙線混合式教學的一種有效策略和方式,顛覆傳統教學教師主導的統領地位,將教學主動權轉讓給學生,凸顯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新教學范式。通過整合全網絡平臺優質課程資源,搭建雙線教學管理平臺和建設虛擬仿真實訓平臺,構建基于翻轉課堂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打破線下單一的教學空間,有效增強課程教學內容的質量,彌補課程實踐教學不足,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被動學習向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協學習轉變。
(二)人力資源管理課程1234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作為未來教學的新范式,應明確信息與教學的關系,不在于強化教學過程的“技術論”,而是要發揮應用技術對教學的支撐作用,提升教學質量。雖然合理運用混合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但是混合式教學沒有統一的模式,應以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需求為出發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模式。立足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教學困境,本文從混合式教學理念出發提出人力資源管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思路———打造1234的人力資源課程新教學模式(見上圖)。具體表現為一個培養目標,兩個主線,三種工具,四個環節。一個目標即“傳授知識、注重實踐、提升素質”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兩個主線是線上線下雙重教學主線,三種工具為大規模免費開放線上課程、混合教學管理平臺和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四個教學環節包括在課前、課中、課后和課終教學閉環。1234人力資源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重新整合教與學,學與用,主體與主導、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課程目標與學生差異化的關系,促進“以學習為中心”教學范式的轉變,減少教學成本,優化課程供給,滿足個性需求[2]。
三、人力資源管理混合式教學設計
(一)教學準備與課前翻轉一方面,在課程資源準備上,教師應肩負雙線教學空間建構者的角色。比如,課前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新建課程門戶,設置好章節布局,提前把PPT,案例資料,電子書等課程資料上傳到線上平臺;同時,通過集體備課,積極圍繞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選擇錄播或者搜索優質線上課程資源,配套相關在線學習課程視頻資源,以供學生自主選擇。在線上課程資源選擇上,可以參考中國大學MOOC網站上人力資源管理國家精品課程和超星學習通名師教學示范課等資源。經過前期的活動設計,教師完善線上資源的配置,搭建好多元化便捷性的教學資源平臺后,便可邀請學生進入線上班級,放開資源權限,學生可以碎片化,自主化學習。同時,教師針對性提前指令,公布線上教學空間的使用指南。另一方面,在課前教學活動上,通過翻轉課堂模式,設計以自主學習和社會交互為驅動的學習活動[3]。第一,教師在搭建好線上平臺后,在超星學習通上視頻預習通知,課前打卡,章節內容測試和課前討論群,督促學生完成課程預習。由于線上視頻成功地復制還原了教師授課的教學場景,對理論知識講解于線下課堂有等質的效果,學生觀看視頻后,實現線下課堂與線上平臺的翻轉,完成課程內容的初步認知。第二,學生預習后自主完成課前測試,線上平臺系統實時自動改分,師生即時收到反饋,調整線下課堂的教學重點。第三,課前打卡和討論群發揮教學空間的交互功能,提高用戶使用黏性。在維果斯基的發展理論中,交互作用直接影響認知的形成[4]。線上打卡和討論群有利于促進生生和師生的交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線上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中應用教學課中階段是混合式教學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線上線下有效聯結的教學樞紐,課中階段應該盡量設計有趣生動和符合崗位實際需求的實踐實訓活動,積極運用先進的人力資源虛擬仿真實訓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想學、樂學和好學。一方面,在線下課程導入方面,教師應在課堂上針對課前測評結果開展難點重點精講,幫學生理清課程內容思路,提升知識內化。另一方面,在課程實踐實訓環節上,首先綜合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和人力資源虛擬仿真系統,根據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員工招聘、職業生涯管理和培訓與開發六大模塊,創設機構仿真,環境仿真和業務及工作流程仿真,還原真實工作場景;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設計案例討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商業游戲等體驗式項目實踐訓練活動。比如在職業生涯管理模塊上,教師可以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真實案例視頻,引發學生討論,現場分組開展辯論賽;通過直播和線上投票的功能,吸引每個學生各抒己見,設身處地參與到案例場景中;通過學生評論區彈幕說出自己的想法,辯論實時投票,教師收獲教學反饋;教師還可以對職業生涯管理涉及的心理學、管理學和經濟學理論進行延伸,啟發學生對職業選擇的思考。再如,在戰略規劃模塊,讓學生自主分組,進行無領導小組協作,在人力資源虛擬仿真系統上情景模擬完成組建公司、市場分析、戰略制定等一系列指令,最后形成角色分工合作,履行職位職責,推選出“公司總經理”上臺述職,接受師生的提問,在此實訓模塊中,不僅加強學生理論知識的運用,而且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和交際等實踐能力。
(三)課后探索階段課后是學生鞏固課程內容,提高教學成效,滿足學生高階性認知發展需求的階段,雖然在課中階段學生對課程理論的實踐運用有了初步的認知,但單次的實訓實操尚未形成扎實的專業技能。如果課前課中是自我理解和分享理解,那么課后則是對課前和課中知識的反思與升華,針對課前課中的內容提出新的挑戰。具體操作方面:教師針對性地在超星學習通平臺布置兼顧個性化和拓展性的課后作業,促進學生淺層學習向高階學習的轉變,例如模塊化課程論文、專題講座心得、文獻閱讀筆記和專題調研報告等課后作業。由于此類課后作業注重學科前沿知識和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學生權衡自身情況選擇相應任務,系統會根據學生選擇的任務推送學習資源,例如名師在線講座鏈接、知網文獻和專題調研資料等,形成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輔助的自主性和個性化探究學習。
(四)課終提升與考核混合式教學應該注重全程觀,而課終是課程教學的最終一環。在傳統的人力資源課程中,課終意味著閉卷考試,這種結課考核偏重理論知識,形式呆板,考核結果基本通過,大部分優良,并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要改變傳統單線教學學業質量“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現象,應廢除統一答案的閉卷模式,回歸到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終環節凸顯知識、實踐和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需求。在混合式雙線教學中,課終考查了前三階段的教學效果,一方面要注重過程性考核,即學生課前、課中和課后雙線教學出勤率,任務完成度和互動積極度等。為保障雙線教學的教學模式有序進行,過程性考核應占據較大的分值,決定課程的通過率;另一方面從“產學研”相結合出發,創新課程結果性考核方法,例如課終階段,教師可以在教學管理系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雙百工程”或“挑戰杯”創業大賽,要求學生規定時間以個人或團隊方式線上提交與本課程相關的申報書,通過線上生生互評,師評和校評獲得項目評分;或者,參加校企合作的人力資源實習項目,企業線上評分獲得實習考核評價。最后把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結合,合理分析各部分內容的權重,得出課程分值。
篇5
關鍵詞 軍校;大學物理;融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4-0143-02
Study and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about Mili-
tary College Physics Course//LIU Xiequan, LIU Jin, FENG Mengli,
ZHANG Li
Abstract We put forward a new teaching method: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Plentifu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which are given
by the present age, are integrat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com-
plementary advantage is explored.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opti-mized.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raised.
Key words military college; college physics;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1 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提出
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主要基礎的信息化教學在教育領域的迅速應用與發展,為教育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使教學內容得到極大的豐富,學習途徑得到空間與時間上的拓展,學生可以在多種場合、不同時間、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學習。
隨著信息化教學實踐的深入,人們發現信息化教學也并非至善至美,并非所有的教學對象、學習內容都適合采用信息化的學習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師的深度參與,學習效果也并不是特e理想。于是,人們開始理性對待信息化教學,并對它進行反思,認為以教師為主導、以教室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教學和以網絡為基礎、以信息為核心的信息化教學各具利弊。信息化教學不能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但是會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成為其重要補充。國際教育界也逐漸達成共識:只有將傳統課堂教學和信息化教學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教學”的概念應運而生。
“混合式教學”的基本理念是: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其基本模式是:構建“教師課堂”與“資源課堂”,并實現這兩種課堂的有機結合。
在“混合式教學”日益盛行的趨勢下,微課又成為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研究熱點。微課又名微課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境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有人稱微課是中國開展大規模慕課教學的前奏。慕課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展于過去的那種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
2008年起開始跟蹤“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主持完成的“信息化條件下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獲得總裝院校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但是,通過深入研究發現,“混合式教學”只將“教師課堂”與“資源課堂”物理地“混合”在一起用于教學,未必能夠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只有教師課堂和資源課堂相互交叉滲透,化學地“融合”為一體,才能實現無縫連接、優勢互補、相輔相成,才有利于培養學生全面的能力和素質。
在如火如荼的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對“混合式教學”“微課”和“慕課”帶來的機遇與沖擊,經過冷靜思考,筆者認為當前的院校教育尤其是軍隊院校教育,無論是“微課”還是“慕課”,都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能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下功夫。但是如果僅僅是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現代的教學資源簡單“混合”在一起,也很難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引起各種忙亂和矛盾,因此必須要走“融合”之路。
鑒于此,提出“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構想:在現代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充分運用信息時代所賦予的豐富的信息資源與技術手段(包括微課和慕課),科學構建“教師課堂”與“資源課堂”,并綜合運用科技競賽、軍政訓練等教學實踐活動,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大背景下,將它們融合為一體,實現無縫連接,相互取長補短,彼此相輔相成,培養能力強、素質高的新型軍事人才。
根據基礎課程的特點、地位,本研究以大學物理為試點,開展信息化條件下大學物理課程“融合式教學”模式研究,目的是使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優勢互補,充分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 融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本課題研究就是要解決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當代信息化教學資源如何融合的難題??傮w思路是:在深入分析當前信息化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探索理論教學、實驗教學、網絡自學、學科競賽等各種教學活動的優長所在,研究各類教學資源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擔負的任務、特點,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按照新型軍事人才能力素質要求和信息化教學規律,優化選擇并科學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構建立體化的“融合式教學”模式,提煉設計讓不同教學資源產生實際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手段,并對“融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原則、運行方式、保障手段進行研究,使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優勢互補,充分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在恰當的時機,應用合適的教育技術,調動高效的教學資源,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這一基本指導思想,本課題研究將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理論研究:通過對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文獻檢索分析、參加學術會議和到名校向名師大家學習請教等途徑,進行“融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確定“融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及教學設計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2)資源建設:以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為試點,完善大學物理網絡課程,探索應用途徑,增強應用效果;完善“大學物理訓練考試系統”,探索該系統與課堂教學融合的方
法;編寫出版《大學物理精講精學精練》一書,指導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組織精干力量錄制大學物理重要章節典型教學模塊的“微課”視頻;通過網絡收集大學物理教學
“微課”或“慕課”的相關視頻資料。
3)教學實踐:開展“融合式教學模式”教學案例設計和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檢驗理論的科學性,進而充實和完善“融合式教學”理論。
本課題研究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有兩個。
1)創建“融合式教學模式”。科學闡釋“融合式教學模式”的內涵、特征,并在此基礎上,以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為樣本,按照“融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原則進行案例設計,這一做法具有創新性、示范性,可供同行參考。
2)探索“融合式教學模式”的運行機制。按照“在恰當的時機,應用合適的教育技術,調動高效的教學資源,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構想,探索論證“融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原則、運行模式及保障手段,為廣泛應用“融合式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提供方法保證。
3 融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效果
本課題研究有著深厚的基礎,課題組一直跟蹤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大潮進行積極的探索:2000年獲得學院現代化教學觀摩評比一等獎;2002年在全軍院校教學改革工作會議上為全軍院校的院校長講授了大學物理觀摩課,獲得廣泛贊譽;2006年主持了“大學物理全課程全過程全方位現代化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其研究成果獲得總裝備部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全軍三等獎。
從2008年起開始跟蹤“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在學院、基礎部以及軍隊院校物理教學協作聯席會教學研究基金的支持下,課題組成員著手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本質、內涵、特征等屬性進行理論探討,并應用于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方面,完成學院資助的教學研究課題“信息化條件下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其成果獲得總裝院校重大現實問題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完成的“信息化條件下基礎課程課堂教學規律研究”課題獲得基礎部“十一五”教學成果一等獎
從2014年開始“融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首先,對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每一個教學單元都進行融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教學內容設計,重新遴選組合教學內容,注意融入與軍事高科技相關的內容,注意與后續專業課的銜接;教學方法手段設計,根據選定的內容,靈活運用教具、計算C多媒體、微課、慕課等輔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課上教員導學與課下學員自學設計,根據教學內容和擬實現的教學目標,把學習過程分為課上課下兩部分,課上教員精講教學的重點、難點,釋疑解惑,指導學員學習,課下學員借助網絡平臺上的網絡課程、微課、慕課等進行自學,還可以有計劃地參加大學物理創新實踐活動,錘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題研究實施以來,邊研究邊實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題組成員4人多次獲得學院優秀教學獎,2人被授予學院教學標兵稱號;大學物理實驗課教學質量有了質的飛躍,順利當選學院優質課;大學物理實驗教員張麗在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指導下,成功講授一堂大學物理實驗課“邁克爾遜干涉儀的調整與使用”,榮獲學院教學創新競賽一等獎,并名列第一,結束了學院歷年教學比武沒有實驗教員獲得高獎的歷史;進行融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兩個教學案例,2016年雙雙獲得“軍隊院校物理課程教學設計競賽”一等獎,并受到軍校同行的高度評價。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下)[J].中國電化教育,2004(3):5-10.
篇6
關鍵詞:Moodle; 混合式教學;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5)13/14-0197-02
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對現代教育教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促進了教學理論、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創新。隨著網絡教育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也在積極地開展網絡教學實踐與研究,以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要求。技術的變革發展給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極大的沖擊,如何理順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關系,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已成為當前廣大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旌鲜浇虒W就是倡導將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機結合、實現優勢互補,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探索式學習,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混合式教學的內涵
所謂混合式教學即混合式學習(Blending Learning),就是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E-learning)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目前國際教育技術界的共識是,只有將傳統學習與網絡化學習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傳統課堂教學主要由教師主導和監控整個教學過程,有利于系統地傳授知識,完成教學目標。網絡化教學則通過提供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各種交互工具、認知工具,為學生營造自由、開放的學習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由此可見,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千秋,可互為補充?;旌鲜浇虒W就是把這兩種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互為補充,重新對課程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合理分配和安排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內容、時間和活動等,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探究式學習,為學生營造自由、開放的學習和交互空間。在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得到更大的鼓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創新能力。
基于Moodle平臺的混合式教學過程
Moodle平臺是澳大利亞教師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而開發的網絡學習管理系統,是一個免費的開源軟件。Moodle平臺的最大特點是功能的動態模塊化管理,各種功能都是通過模塊組合來實現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自由地選擇和組合模塊功能,極大地滿足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求,能夠支持多種教學模式。Moodle平臺功能強大、簡潔易用,深受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喜愛,被廣泛應用于構建網絡學習管理系統或虛擬學習環境。
利用Moodle平臺可以有效地支持混合式教學的開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并能有效地跟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形成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協作互動?;贛oodle平臺的混合式教學過程可歸納如下:
1.分析教學環境和條件
混合式教學是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有機結合,教學環境要求除了有上課用的教室外,還需求有網絡教學環境的支持。經過分析筆者所在學校目前的教學條件,基本能夠滿足開展混合式教學的要求。一是學校網絡已經普及,上網方便;二是具有功能強大、可用于網絡教學管理的Moodle平臺;三是教師和學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滿足開展網絡教學的人員素質要求;四是學校設有服務教學的技術部門,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必要的教育技術培訓,為混合式教學的實施提供技術保障。
2.設定教學目標,準備學習資源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南,是教學評價的依據。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分析課程的知識結構、各知識點的類型,劃分教學單元,以目標導向為指導,先設定課程教學的總目標,然后再細化出各教學單元的分目標。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結合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特點,設計課程的總體教學結構,明確哪些知識適用于課堂講授,哪些知識適用于網絡學習,然后準備教學內容和學習資源。
Moodle平臺能夠支持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各種數字化資源,為適應網絡化、移動化的學習需求,教學資源應以微課件、微視頻為主,每一個教學資源講解某一單元知識或案例。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設計和準備不同類型的學習資源,簡單的知識點以文本資源為主,復雜的知識點則應增加教師講解的音視頻資源。學習資源的呈現要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以滿足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3.創建網絡課程,設計教學活動
在Moodle平臺上創建網絡課程,并把準備好的學習資源上傳到Moodle平臺上,根據教學的進展情況,組織和呈現學習資源,并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以完成教學目標。教師一方面在課堂上系統講解課程知識,解答學生疑惑,布置學習任務,同時,在Moodle平臺上為當前教學階段添加相關的資源和活動(如測驗、作業、討論區、問卷調查、教程、互動評價等),要求學生完成。學生在課下通過探究式、協作式、自主式等開展網絡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此期間,教師通過Moodle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幫助以及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集中解決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每一教學階段完成后,教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解決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重新規劃下一階段的教學活動,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4.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混合式教學應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從不同的角度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日常表現、完成作業和任務的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在Moodle平臺上,可以通過設置測驗、作業、投票、互動評價等活動,多樣化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考核評價。最后,利用期末統一考試,檢驗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從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兩方面,綜合應用個人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方式,科學考核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多樣化的評價方法使學習評價更為科學、全面,并讓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5.對課程教學進行總結與反思
在整個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對課程教學進行分析、總結和反思,不斷總結經驗,以改進混合式教學模式。在Moodle平臺上,教師可以利用課程的報表功能,查看或導出課程日志、課程活動、活動進度等學生的學習記錄信息,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也可以通過成績報表,分析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通過討論區、調查問卷、投票等收集學生的學習反饋,總結和反思基于Moodle的網絡教學。同時,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就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學生課堂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和建議,反思和改進課程教學。
結語
基于Moodle平臺的混合式教學,能夠為師生提供多種交互渠道,為學生提供自由、開放的學習空間。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得到教師面對面的輔導,也可以在網絡上自主學習、討論、向教師提問交流。這不僅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而且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參與文獻:
[1]陳聲健,馬維啟.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7(11):55-60.
篇7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醫學教育;應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對知識的渴求及欲望也逐漸提升,傳統的面授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學者的需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誕生彌補了面授教學的缺陷,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收到學生的一致好評與認可[1]。以下是我校在醫學教育中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報告。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我校臨床專業1至6班,共175人,入學時已按人數、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等進行調整,平均分配,每班約30人,按班級序號將前3個班設定為混合教學組88人,男生37例,女生61例,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19.1±0.6)歲,入學平均分數為(546.9±10.6)分,后3個班設定為傳統教學組87人,男生37例,女生50例,年齡18-20歲,平均年齡(19.0±0.7)歲,入學平均分數為(548.9±10.4)分,兩組人數、性別、年齡、入學成績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2.方法。
傳統教學組授課模式為單純課堂教學模式,混合教學組授課模式為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混合模式,具體如下:
(1)教師培訓。校方對授課教師進行混合式教學培訓,內容主要為混合式教學概念、目的、形式等講解與培訓,讓教師了解混合式教學的特征及其優點,如何應用到實際課堂上,并針對性的選擇2-3節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演示,對教師在混合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與補充等。(2)計算機培訓。對所有學生進行計算機培訓,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計算機的功能,掌握計算機應用方法。其次為針對混合式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查詢方式、運用方式等進行了解,使所有學生對混合式教學初步認識并掌握其網絡運用方法,便于教學中靈活應用。
(3)混合式教學設計。教師在授每一堂課前依據混合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備課,對授課過程中教師的授課內容、學生利用網絡參與學習的內容、學生互動內容、教師與學生互動內容、教學目標等進行計劃,繼而實施到每一堂授課當中。
(4)回饋信息收集。收集學生回饋信息,針對學生在混合式教學中存在的意見或建議進行斟酌與判斷,如學生對課本重點內容希望單純以課堂授課方式講授,教學速度要求等,適時調整混合式教學內容,將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一切以提高學生教學質量與教學知識掌握度為目的,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與靈活性。
(5)學生分組。分組學習授課中,將每一項操作課程認真執行,提高學生操作能力,與臨床接軌,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同時提出課堂相關內容作為論點,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相互討論,并得出正確結果,包括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提高學生自主能力,以主觀態度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
(6)知識鞏固。教學完成后,由教師布置書面與網絡作業,鞏固其學習知識,同時提出難點、疑點,增加知識面,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教學滿意度。
4.評定指標。
(1)期末考試成績評定:兩組學生考題統一,以各科總分的平均分數進行對比;
(2)教學模式滿意度評定:對每一位學生于期末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對教學模式、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等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系統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教學模式滿意度以2檢驗,期末考試成績與教學模式評定以(x±s)表示,t檢驗,α=0.05。
二、結果
1.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旌辖虒W組期末考試平均成績60分以下及61-75分例數比較傳統教學組例數減少,76-90分及91分以上例數較傳統教學組增多,各成績段學生例數比較,均P<0.05。
2.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比較。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75份,回收有效答卷175份,有效回收率為100%,調查結果顯
三、討論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將面授與網絡教學完美結合的教學方式。傳統面授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嚴重影響教學效果[2]。醫學教育課程屬于專業性課程,有其固有的特性,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臨床操作也極為重要,同時對知識面的拓展、視眼開闊,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又不生搬硬套,會靈活應對,適應疾病個體差異性及突發性轉變等[3]。醫學教育中混合式教學的優勢包括:
(1)調動學生積極性?;旌鲜浇虒W獨特新穎,是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的課程,學生不再是默默傾聽者,而是直接參與課題研究與操作等,在教師幫助下自行吸收醫學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消除了單純面授教學的枯燥無味感與厭煩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存在的疑慮隨時網絡查詢,新思路隨時網絡核實其正確性與可行性,避免了以往向教師請教的繁瑣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自主性,同時節省了教師精力與時間,給教師充分的時間不斷改進混合式教學方式與內容,推動混合式教學的發展[4]。
(3)提高學生互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研究,并配合完成實驗與操作等,提高了學生間的互動性,有助于學生的總體發展與和諧,創造良好學習氛圍[5]。
(4)增加學生操作次數。將網絡作為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就同一項操作反復進行練習,直至操作熟練或操作效果滿意,明顯提高了學習效果。
(5)開拓學生視眼。學生通過網絡就教師講解的課題相關文獻、案例等隨便查閱,拓展了無限學習空間,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廣、更深?;旌鲜浇虒W應用于醫學教育中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受到學生的一致認可?;旌鲜浇虒W方法不僅僅在醫學教育中適用,筆者相信在其它教課過程中也同樣適用。
[參考文獻]
[1]殷海燕,王愛紅,劉月仙,等.混合式學習應用于“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3):76-78.
[2]劉輝,王力,吳守偉,等.基于混合式教學的醫學遺傳學網絡課程的構建[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1):1499-1500,1505.
[3]王云翠,周慧芳,舒靜,等.混合式學習模式在《中醫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5):75-76.
[4]邱啟祥,徐能全,何玨.結合網絡的人體解剖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與評價[J].解剖學雜志,2010,33(3):418-420.
篇8
關鍵詞:管理學原理;混合式教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3-0183-02
混合式教學是指綜合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數字化網絡教學模式的一種策略。當前主要是指面對面的課堂學習(face to face)和在線學習(E-Learning)這兩種典型教學形式的有機融合,即線下線上教學結合?;旌鲜浇虒W方式要求教師在面對面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運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進行整合,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一、《管理學原理》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管理學理論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管理學原理的課程體系設計要以培養學生的管理思維、綜合管理能力為導向,以學生專業管理素質、社會責任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才能真正達到預期教學效果?,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課程改革、實施混合式教學,提供了更有力的條件。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混合式教學方法運用到《管理學原理》課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混合式教學應用于《管理學原理》課程中,可以將《管理學原理》課程實踐部分內容按照管理職能分為若干個管理技能模塊,在每個技能模塊訓練中采取學生參與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老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男生與女生互動等方式,營造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環境,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很愿意提出問題、深入探索問題,最后概括總結問題。這樣,老師要求學生認真配合課程項目的開展,全員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1.“互聯網+”的新形勢要求課程改革?,F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為高校教學改革引入了新的理念。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互聯網+”的理念,互聯網在各行各業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從“輔助者”向“引導者”轉變。互聯網+課程建設,給探索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模式,灌注了新的理念。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課程建設進行深度融合。基于這種新理念,傳統的《管理學原理》課程也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平臺進行調整,用信息化改造它,用混合式教學法改造它,以在線學習、MOOC等方式促進《管理學原理》課程改革,達到資源共享課程建設。
2.市場對人才新的需求要求更新教學方法。新的市場環境對管理者的素質、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從粗放型向技術型、智力型轉變,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校的教學方式也要針對市場的需求,進行改革。混合模式教學方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的。用于《管理學原理》課程,學生在教師面對面的教學指導下,獲取理論知識,在線上與老師互動、與同學互動,甚至共享全國名校名師優質課程,從中獲取更廣泛的知識,理論知識與管理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協調、管理、創新能力。
3.教學對象的變化要求教學模式改革。目前“95后”已成為高校的主要教育對象,他們生長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環境下,普遍具有自我意識強、個性張揚的特點,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模仿學習能力很強;1995年后中國電子信息迅速發展,中國家庭電腦在1995年以后開始增多,更確切地說,“95后”是真正的網絡時代人,信息化程度特別高。在教授《管理學原理》課程中,要結合“95后”學生的特點,改革教學模式,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引用混合式教學法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管理學原理》是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它強調的原理、方法、原則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現代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樹立現代管理的基本觀念和思維方式,了解管理過程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及其管理方法。在熟練掌握上述內容的基礎上,要求能利用有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具體管理問題。因此,管理學原理是工商管理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除了學習管理理論外,還要培養學生應用管理理論、原則、方法的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學法,是把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優勢與網絡化教學方法的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用。在《管理學原理》的教學實踐中,將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優勢與網絡化教學方法的優勢結合起來,優勢互補,以便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教師面對面教學?!豆芾韺W原理》這門課程中的面對面教學,教師不僅教授學生管理基礎知識,而且指導學生怎樣運用管理知識。學生通過分組研討、小組匯報等方式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一步討論課堂中遇到的疑惑及問題。同時,教師針對學生課前網上討論企業案例和課堂研討分析企業經營案例的情況,在課堂上結合企業案例和學生討論結果,講解各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最后做進一步的總結、歸納和拓展。此外,教師布置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及在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以保證下一階段的學習活動能夠正常進行。
2.網絡在線教學。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合于《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完善網絡教學環境,建設網絡教學平臺,設計網絡教學課件,建立網絡教學交流平臺等,引進MOOC網絡教學,精心設計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形成新的教學結構,以改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可選擇的交互方式主動探究管理知識。教師通過網絡開展對學生的輔助教學,彌補課堂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使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高。
3.學生協作學習。要求學生之間進行課程學習的研討、交流、合作,以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掌握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運用ERP沙盤模擬是以沙盤教具為載體,進行協作學習,學生運用管理學及其他學科中的知識做出生產、供應、營銷、技術、財務、人力資源與后勤等有關方面的決策,使學生樹立了共贏理念,增強了全局觀念與團隊協作能力。
三、《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注重傳統教學與混合教學模式的統一?;旌辖虒W中的在線方式雖然具有豐富的網絡資源、便利的溝通工具、先進的互動手段等獨特的優勢,但教學中不能完全采用線上教學,如果缺少教師的系統教學設計,缺少教師在課堂的系統教學,教學效果并不會很好。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
2.強化學生的學習主體定位。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線上教學,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認識到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并從主觀上主動學習,特別是《管理學原理》課程,才能真正獲取管理知識,提高管理能力,增強綜合素質。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應該更多地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3.注重整合優化教學內容?!豆芾韺W原理》課程教學中,理論課教學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結合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逐步探索一種《管理學原理》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根據不同模塊的教學目標要求,分層次設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構建《管理學原理》課程體系。采用全新的教學方式的同時,教學團隊應該進行教材建設,根據混合式教學新特點,整合優化教學內容,編寫一本全新的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的《管理學原理》教材,以適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程改革需要。
參考文獻:
[1]禹?;?,吳孝政,易想和.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學原理”課程設計思考――基于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2]馬曉霞.混合學習模式在教育碩士課程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基本原理”課程為例[J].寧夏大學,2013-03-01.
[3]余勝泉,路秋麗,陳聲健.網絡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一種新的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TAO Hui-ping
(Jiangxi Institute of Economic Administrators,Nanchang,Jiangxi 330088,China)
篇9
關鍵詞:民辦;高校;教學模式
一、研究背景
自2012年以來,國內外諸多教育工作者和學者對MOOC等網絡教學方式進行了大量的實踐研究,總結出了許多在當前大學中流行使用的MOOC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MOOC教學就是利用網絡傳播教學資源,開展教學討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要學習,這一經試驗證明有效的教學方式也促使國內院校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然而,由于民辦院校在辦學時間以及辦學階層上的特殊性,難以簡單復制使用MOOC教學模式。因此,基于民辦院?;旌鲜浇虒W策略研究變得非常有必要。
李克東和謝幼如(1992)提出了“教學中將多種教學媒體進行優化組合,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優勢,以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就已經體現了混合式教學的思想。在網絡環境下,混合式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將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充分體現以“教”為主導、以“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
1.組建強有力的課程團隊
網絡課程的建設中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如微課、教案、教學大綱、PPT、考試與測驗等,這些資料的建設與上傳,需要一個團隊。一門優質課程的建設,離不開一個高質量的課程團隊。通過不同年齡,知識層次的教師組成的課程團隊,能夠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資源,滿足不同層次同學的需求。早期需要團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設計課程,可以采用教授、講師和助教混合搭配的方法,有經驗的教授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通過輔導、集體備課、集體教研、觀摩教學等多種形式,提煉知識點,錄制并編輯視頻,上傳更新到網絡課程教學平臺。
2.組織不同形式的教學內容
教學資源建設好了,教學內容組織就成了決定混合式教學模式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教學內容設計中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而選擇在線學習、課堂講授和小組討論等。解決好在線學習和課堂教學的沖突問題,避免做重復的教學工作。首先確定學習內容,組織學生在線學習,并給出自學的預期效果;除了定性的衡量預期效果,還可以通過測試題,進行定量的測試,讓學生知道自己掌握的程度。其次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來設置、組織課堂討論主題、形式,討論的問題盡量是應用性而非記憶性的問題。掌握好討論題的開放性,要難易適度,要具有啟發性,教師還須及時點評,以便保持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于難度較高的專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接近學科前沿,思考前沿問題,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結合教師科研課題,公開發表相關科研論文。
3.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鼓勵學生觀看視頻、預習教材、參加每周測試等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前知識儲備,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工作來激勵學生:(1)加分。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參加討論的情況進行加分,并匯總到最終成績中去。(2)賞識教育。充分利用有表現欲學生的積極性,時時刻刻表揚激勵他們,樹立典型,給他們足夠的信心;給他們在課堂上充分表現的機會;從情感上肯定他們的學習,調動其他學生的學習進取心,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3)不定期的課堂測試。在教學中采用作業和課堂測驗的形式,使得學生自我驅動,平時積極主動學習,這也是最終提高學生成績的一個關鍵推動因素。
4.進行相應的課堂教學
課堂內化是混合式教學中的關鍵步驟,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教師掌握教學進度和節奏,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增加實踐環節,培養學生提出問題、闡述觀點,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有效地利用教室的良好環境,3到5人一組,圍坐在桌子旁,通過討論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要求同學們都可以看到對方的眼睛,使得每個人都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來,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個性,增進師生感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投入更多精力到學習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同伴間的互助學習,大大促進了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5.形成性考核代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
傳統的期末考試,不能完全反應出學生掌握的真實水平,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對教學進行改革的同時要不斷改革考試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狀況和階段性學習結果的全面考查,如在課程中采用過程性考核方法,根據平時課堂上的表現,回答問題情況給予一定的成績比例,另外,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測試功能,設置不同難度的練習,學生有選擇的進行練習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課堂上對相關案例討論,形成書面報告等多種形式的考核。強化對理解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注重學生的階段性發展,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授課策略。
三、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越來越重視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途徑,提高學習興趣。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這也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在線學習后,需要經過吸收、消化,才能夠轉化為能力,這更符合人類的認知過程。
篇10
【關鍵詞】微信;混合式學習;高等數學
1 微信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背景
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課堂等相對集中教學的優勢和 E-learning(即數字化或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去引導、啟發、監控整個教學過程,又要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國外混合式學習發展相比國內較為成熟,在美國的高校教學方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們經常用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方式進行授課,根據課程內容,每周抽取一兩節課,安排學生在寢室或圖書館進行網絡在線(E-Learning)學習,通過教學實踐得出結論:混合式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表達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005年,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為了幫助新生更快更好的適應學習環境,采用了混合式教學的輔導方式,優化了教學效果,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也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加拿大卡爾加里亞大學的加里森教授(2007)認為混合式學習是高等教育應對社會發展需求的重要形式,并從小規模班級、大規模班級和基于項目的開發等類型分別介紹了國外使用混合式學習進行的課程教學。
在國內,對混合式學習的研究始于21世紀初。在2003年12月召開的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應用大會上,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抗教授在總結國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并倡導混合式學習的概念。隨后,李克東教授、南國農教授、黃榮懷教授、黎家厚教授等專家學者都從不同角度對混合式學習展開了研究。在實踐研究方面,多數是通過某一平臺(如moodle平臺)與某一具體學科的結合來研究其教學效果,如《基于免費網絡服務的高?;旌鲜綄W習模式構建――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為例》(黃磊、楊九民等,2011)一文就是以在QQ、博客、Wiki 空間平臺的支持下的教學行為為基礎,結合具體課程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展開混合式學習的模式,并比較其優缺點、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實踐表明在高校的教學領域中,Blended Learning的優勢逐漸顯露,突出效果主要表現為:學習者積極性提高;小組協作意識增強;指導教師角色和學習內涵產生變化;跨校園、跨區域合作增多。
不難發現,以往的相關研究中很少涉及到關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生支持體系和評價體系等方面研究。作為手機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受到大學生的追捧,有關數據顯示當代大學生的微信使用率達92.53%,因此將“微信”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也是大勢所趨。學生能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這一移動網絡終端優勢進行更好的學習,并利用移動學習的優勢實現“時時學習,處處學習”,實現真正的“學習隨身,教師隨行”。本文嘗試著以微信公共平臺作為移動學習平臺來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以具體課程――“高等數學”為例,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生支持體系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內容,彌補之前的研究不足。
2 微信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的理論價值
依托微信環境下的交互行為來設計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的設計方案與實施過程,并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豐富和發展混合式學習理論。
實踐意義:(1)突破課堂局限性。通過微信這一軟件將相對分散的學習者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課堂以外學習共同體,使學習者在課前能夠大體了解課上所將要講解的內容,以充分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課后鞏固課堂中所學習的內容,并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參與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2)便于激發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習者體驗基于微信的學習中所帶來的自主開放的學習氛圍,激發并培養參與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時在交流和協作過程中促使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
3 微信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構建
模式構建過程中,首先分析微信的功能,試圖構建微信平臺應用于混合式學習,即依托微信環境下的交互行為來設計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并以具體課程――“高等數學”為例,研究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的設計方案與實施過程,并以此促進學生學習,培養學習者間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習者的非正式學習能力,為滿足學習者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需要而做好準備。
基于微信混合式學習模式,本模式有四部分構成,由前期分析,實施過程,過程控制以及教學評價。其中前期分析是前提,實施過程是核心,過程控制必不可少,教學評價是保障,四部分組成一個有機統一的系統過程。
3.1 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包括對學生和教師的分析。對于學生來說,考察學生的微信使用情況,網絡利用情況,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掌握這些情況有利于深層次的挖掘學生使用微信學習的能力,以及制定出符合學生特點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活動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對于教師而言,通過分析學生的各方面特點,合理安排各類活動的時間,并制定出相應內容的案例,小組討論和相應的視頻。
3.2 實施過程
實施過程是整個環節中最核心的部分,指的是根據前期分析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通過線上或線下實施課前預習,分組討論,實踐應用以及課后練習。在整個環節中,學生和教師都不再是傳統意義中的角色,在課前預習中,每個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學習程度,選擇線下自學,線上微信咨詢,分組討論可以利用微信的好友群進行線上的討論,借助微信的音頻,視頻,使學生在線上達到面對面的效果。在實踐應用和課外練習中,教師可以個別輔導也可以利用微信平臺答案和練習的點評。
3.3 過程控制
過程控制是整個環節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證學習進度,學習效果,以便教師能及時調整,最終達到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通過微信平臺或微信個別私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教學內容。
3.4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整個環節起到了監控和反饋的作用。教師通過學生的反饋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學的不足,以便教師能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因此,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教學評價都是不可少的。
4 案例設計與實施
本案例選取高職高等中的“導數”作為課程內容,其內容不難,適合高職學生線上學習。教師利用微信中的微信平臺及群聊功能進行集中授課,通過好友組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可以參與到各個小組討論,及時糾錯,學生也可以及時把疑問反饋給教師。
5 效果分析
高職高等數學是整個基礎課程中比較難的一門課,然后利用微信平臺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微信環境下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合作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也將不同程度地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參考文獻】
[1]劉憶.以QQ為平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
[2]郭丹.混合式學習有效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07:153-156.
- 上一篇:建筑工程行業報告
- 下一篇:法律援助辯護的法定情形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混合式教學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