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術后康復護理范文
時間:2023-10-20 17:31: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脊柱術后康復護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目的:探討應用三柱固定技術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術后護理與康復指導方法。方法:選擇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復雜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患者78 例,固定術后對其進行系統規范的護理及康復指導。結果:本組患者平均住院22 d,所有病例都復位滿意。經24~60周的隨訪,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術后恢復優良率達91%。結論:三柱固定是一種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新固定概念,固定術后科學有效的護理及康復指導有利于膝關節功能的恢復,達到了最大限度快速康復的目的。
關鍵詞 脛骨平臺骨折;三柱固定;術后護理;康復指導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83
作者單位:430030武漢市同濟醫科大學附屬普愛醫院骨科病房
周蓓: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是包括Schatzker的V、VI型的關節內骨折,多為高能量損傷,其導致的粉碎性骨折使得對骨折的分型比較困難,又容易引起膝關節的功能障礙,在臨床上其處理充滿了挑戰[1]。傳統多采用前外側和前內側手術入路,然而這種技術有時不適用于多平面關節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累及后側柱的多平面骨折,因骨折部位難以暴露復位固定,導致臨床并發癥增加而影響療效。朱奕等[2]提出了“三柱”理論模型來定義脛骨平臺骨折,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據。我科2011年3月~2013年12月共收治脛骨平臺骨折患者213例,其中復雜脛骨平臺骨折78例,應用三柱固定技術治療,術后進行系統規范的護理及康復指導,并隨訪24~60周,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患者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齡19~77歲,平均41.2歲。致傷原因:交通傷58例,高處墜落傷12例,重物砸傷7例,其他傷l例。閉合性骨折73例,開放性骨折5例。基于常規X線片和CT影像,所有骨折根據“三柱骨折”的概念分類,意味著在脛骨近端外側柱、內側柱和后側柱至少發現一片分離的骨塊(Schatzker分型V型和VI型)。合并傷:上肢骨折2例,股骨骨折5例,半月板損傷25例,交叉韌帶損傷12例,內側副韌帶損傷3例。傷后行急診手術5例,5例患者由于傷勢嚴重在住院2周后才接受手術治療,其余患者均在1周后接受手術治療。
1.2治療方法初步處理包括石膏固定、遠端骨的骨牽引或在術前外固定支架固定,根據X線片和CT結果除了按Schatzker分型外,所有骨折也使用一種“三柱”概念進行分型[3],從俯面觀上看,將脛骨平臺劃分為三個區域,定義為外側柱、內側柱和后側柱,根據三柱分型法制定治療計劃,進行三柱固定[4],所有患者均由相同手術小組在實施全身麻醉和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后,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若累及后柱損傷,即使用倒L型后側入路聯合前外側入路。患者手術中處于漂浮,首先患者取俯臥位,使用倒L型后側入路處理后柱骨折。當需要實行脛骨平臺的前外側入路手術時患者改為半側臥位,患肢小腿旋轉以利于手術部位的暴露。48例患者使用聯合入路,30例患者僅采用后側入路或前側入路。
2術后護理
2.1術后的觀察與護理
2.1.1生命體征的觀察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術后24 h持續床邊心電監護和低流量吸氧,對各項體征細致觀察,真實記錄,如有異常應立即通知醫師,術后如有體溫升高,要警惕感染的可能,應查明原因對癥處理,確保患者安全。
2.1.2患肢的的觀察與護理患肢抬高15°~30°,以利于靜脈回流,但嚴禁肢體外旋;注意觀察切口敷料,因聯合入路在小腿上有兩個切口,后側入路的切口在小腿下側,敷料壓在腿下,容易被忽視,所以要特別注意,若滲液、滲血較多時,應立即更換敷料;嚴密觀察患肢遠端皮膚顏色、溫度、感覺、運動、腫脹程度等情況,并與健側比較,防止骨筋膜室綜合征和深靜脈血栓的形成[5]。
2.1.3引流管的觀察與護理若放置引流管者應保持引流管的通暢,特別是聯合切口有2個引流管時,應在引流管上貼上標簽,并注意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和折疊。認真觀察引出液的顏色和量,并分別做好記錄,若術后4 h內引出液總量超過600 ml應立即報告醫師,給予處理。
2.1.4疼痛的觀察與護理觀察疼痛的性質,以判斷患者是切口疼痛還是腫脹引起的疼痛,復雜脛骨平臺因創傷程度重、手術復雜、切口大且有兩處,術后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局部冰袋持續冰敷可以減輕腫脹引起的疼痛,對于腫脹后石膏過緊者還應將石膏切開松解,持續麻醉泵和睡前使用雙氯芬酸鈉塞肛可以減輕切口的疼痛。
2.2心理護理患者積極的態度對其康復至關重要,手術回病房后,管床護士應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非常成功,以解除其顧慮,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到康復訓練中,護士還要細致觀察、耐心講解,并對其進行示范指導, 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當患者能配合時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以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更好地促進患肢功能的康復。
2.3飲食護理術后6 h內禁食水,24 h內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飲食,避免豆、奶及過甜類食品,防止脹氣,以后可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指導其進優質蛋白質、富含維生素、鈣、低鹽易消化食物,如乳類、蛋類、蔬菜、水果等,并囑其多喝水,可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防止便秘,合并高血壓病患者每天鹽攝入量應不超過2 g,糖尿病患者應關注并控制其總攝入量。
2.4康復指導
2.4.1康復方案遵循盡早、安全、有效的原則盡早原則:術前進行康復指導,發放康復知識宣傳冊;術后盡早指導患者進行關節活動度及肌肉力量的訓練。安全原則:早期需要佩戴膝關節鉸鏈支具,循序漸進地增加關節活動度,在進行關節活動時注意嚴格控制腫脹,必要時使用冰敷。有效原則:術后應該有系統的康復評定以判斷康復訓練的有效性,關節活動度的獲取與維持、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是康復過程中必須高度關注的要點。
2.4.2具體康復方案術后清醒即可指導患者進行足趾及踝泵運動,并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術后1周患肢石膏托固定、抬高,若切口愈合良好無滲血滲液,1周后佩戴膝關節鉸鏈支具固定,小腿下方墊枕抬高患肢;在院期間CPM每天行關節活動度訓練,0°~45°范圍內,術后每周增加10°,出院后繼續在膝關節鉸鏈支具的固定下行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及關節活動度訓練,術后4周到達90度[6]。術后4~6周,繼續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及關節活動訓練;復診時指導患者在助行器下站立,轉移,不負重。術后8~12周,拍片復查,如果骨折線周圍已形成較多骨痂,即可少許負重,但患者下地活動還是需借助助行器[7]。術后12~16周 ,逐步增加負重, 慢慢減少對助行器的依賴,特別要注意走路的步態盡量自然,尤其是站立相。
2.5出院指導(1)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出院康復訓練計劃并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告知其繼續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但必須遵循早活動晚負重原則。(2)告知佩戴膝關節支具固定的時間和注意事項。(3)告知復查時間,并囑患者要根據復查情況決定是否能完全負重。
3結果
78例患者住院15~31 d,平均22 d。所有患者都復位滿意,3例患者術后切口滲液,經換藥等對癥處理后切口愈合。經24~60周的隨訪,術后12~16周骨折愈合,膝關節功能基本恢復。用Rasmussen評分法評定治療效果,優38例,良33例,可7例。
4討論
恢復膝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是脛骨平臺復雜骨折患者康復的最終目標,我科采用三柱固定的技術對多平面復雜脛骨平臺骨折,尤其是那些涉及后側柱的骨折加強后側柱固定,結合一種新的手術(漂浮)的后側入路和前外側聯合入路以代替經典的雙側(內側和外側)入路來處理這種骨折可以給予骨折充分暴露,良好的復位、堅強的內固定是康復的基礎,但良好的手術效果更離不開科學有效地護理。護士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給予心理和飲食護理,并在正確的康復治療原則的指導下,針對每例患者進行個體化的訓練,為術后盡早的康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達到了最大限度快速康復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貴林, 榮國威, 吳新寶. 脛骨平臺骨折手術復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2010,20(4):219-221.
[2]朱奕,羅從風,楊光,等.脛骨平臺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評價[J].中華骨科雜志,2012,32(3):254-259.
[3]張巍,羅從風.脛骨平臺骨折手術治療新趨勢[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0,31(4):217-220.
[4]羅寶風,林麗芳.關節鏡輔助下微創治療脛骨平臺骨折32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4):52-53.
[5]黃云英,金先躍,梁劍敏.關節鏡及C臂X線機雙向監測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4):4145-4147.
[6]孫科兒,王海燕.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患者動靜平衡康復訓練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4,29(2):81-82.
[7]許紅璐,陳燕,楊秀玉.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早期康復訓練和護理對膝關節功能恢復的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10,13(2):145-146.
篇2
髖膝四關節同期置換術全世界共13例,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2009至2010年完成4例。4例患者都是強直性脊柱炎,有至少2年以上臥床病史。患者肌肉、血管、神經萎縮,均為有意識、有思想、喪失關節功能,不能自理的植物人。成功的關節置換手術和術后康復護理是還給患者一個健康人生缺一不可的兩個關鍵環節。特別是術后康復護理,方法要科學,需要時間要長,過程會給患者帶來疼痛,患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勇氣和毅力,因此術后康復護理至關重要。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2009至2010年本院骨關節學組成功一次性完成髖膝關節同期置換共4例。第1例:男,18歲,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7年,臥床2年。雙髖強直,雙膝屈曲畸形。第2例:女,29歲,強直性脊柱炎。右髖呈屈曲內收強直,左髖屈曲強直,右膝屈曲外翻,左膝屈曲畸形。病史7年,臥床3年。第3例:男,21歲,強直性脊柱炎,髖膝伸直位骨性強直2年,臥床2年。第4例:男,45歲,強直性脊柱炎,髖膝伸直位骨性強直2年,臥床2年。
2 手術過程
手術:全麻。一次麻醉完成髖膝四個大關節手術。三次消毒鋪單(順序左髖、右髖、雙膝)。雙側全髖關節置換,雙側全膝關節表面置換,生物型假體。手術順序是右髖,左髖,右膝、左膝。手術時間平均是3.5 h。總輸血約1000 ml。術中術后采用自體血回輸裝置。膝關節置換運用驅血帶,術后彈力繃帶。
3 術后康復護理
3.1 心理護理 成功的髖膝四關節同期置換,不能使患者生活自理,但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術后康復鍛煉疼痛是術后患者康復護理時患者的最大心理問題。患者認識到康復鍛煉的重要性,提升患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天鼓勵患者的微小進步,表達出你期待他明天更好表現的心情。讓他看到成功的病例,加強患者之間的鼓勵。
3.2 康復護理
3.2.1 物理治療
3.2.1.1 蠟療 每天關節被動活動前蠟療15~20 min。
3.2.1.2 冰療 術后和關節被動活動后就可以開始,每次15~20 min。腫脹嚴重的病例可每1~2 h冰敷一次。
3.2.1.3 光療 術后第1天開始,1次/d,每次20 min,持續近4周左右。
3.2.1.4 超聲治療 術后1周左右開始。通常1周為一療程,如果需要可間隔1周后進行第二個療程。2次/d,每次關節被動活動結束后持續藥物導入30 min,帶藥40 min。
3.2.2 運動療法
3.2.2.1 肌肉等長收縮 術后患者清醒后就開始下肢肌肉的等長收縮練習,持續1周時間。
3.2.2.2 肌肉等張收縮 術后關節沒有伸直障礙,于術后1周開始進行屈肌的等張收縮;如果有伸直障礙,只進行伸肌的等張收縮。
3.2.2.3 關節松動術 術后開始讓雙下肢處于伸直位,尤其是膝關節,術后第1 d,把彈力繃帶及敷料打開,先進行20 min超激光治療,然后蠟療20 min,結束后進行被動關節活動。髖關節可以進行屈、伸、收、展的練習,但屈曲不超過90°,膝關節活動以屈伸練習為主,同時需要側副韌帶及側方關節囊的牽拉。第1 d只改善一下關節的柔韌性。以后每天增加關節活動范圍5~10°,目標要在術后1周之內爭取髖關節屈曲達到90°,膝關節屈曲超過90°。通常2周之內不要做髕骨松動術。如術后有關節伸直畸形,那么早期的首要目的是消除關節的伸直障礙,后期的目的是消除屈曲障礙,由康復師一對一進行全程康復訓練。
3.3 恢復期康復
3.3.1 物理治療
3.3.1.1 蠟療 在每天關節被動活動之前蠟療15~30 min。
3.3.1.2 光療 1次/d,照射關節局部,每次20 min,光療至第4周左右。
3.3.1.3 中頻電療 在術后第2周左右介入, 2周一個療程,1次/d,療程結束后間斷1周左右開始第二個療程。
3.3.1.4 冰療 一般在關節被動活動后進行,持續15~20 min,每天可以做冰敷2~3次。
3.3.2 運動療法
3.3.2.1 關節松動術 主要是髕骨松動術,在每個方向各堅持20~30次。屈曲、拉伸關節的、時,要在最大角度持續拉伸10~15 min。
3.3.2.2 肌肉等張收縮 需持續3個月以上。此期進行伸肌和屈肌的等張收縮。在髖關節周圍可進行外展和內收肌肉的等張收縮。
3.3.2.3 坐位平衡訓練 術后2周開始進行訓練,效果取決于腹肌的恢復情況和髖關節的活動度。
3.3.2.4 站立平衡練習 順序是站立床站立架平衡杠助行器。站立床最初角度不宜超過70°,以50°左右較合適。時間不要超過20 min。當患者下肢主要肌肉都恢復收縮功能時,坐位平衡也有顯著進展,而且對于直立站立床無任何不適后就可以嘗試站立架訓練。每次10~20 min。當患者能控制髖、膝、踝關節的運動和姿勢時即可以進行平衡杠的訓練以達到站立平衡。訓練2周左右,每次10~20 min,可以在平衡杠內進行行走訓練。動態平衡和助行器步行的訓練需要在術后1個月以上,注意為患者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發生意外。
3.3.3 營養 患者經歷一次大手術,術后就進入主動和被動的康復訓練過程中,所以體力消耗很大,營養和水分的供應很重要。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飲食,一日可多餐,同時及時足量補充水分。
3.3.4 皮膚 患者多年臥床,皮膚變薄,沒有彈性和韌性。皮膚是人體最大的保護屏障,因此在患者康復鍛煉過程中,要保護皮膚的完整性。患者功能鍛煉會出很多汗,因此每天溫水擦浴一次,動作輕柔,并涂潤膚產品。搬運患者時要抬起患者,不要拖、拉、拽。同時防止壓瘡形成。
3.3.5 上肢鍛煉指導 患者做完關節置換之后,要達到站立行走前期離不開雙上肢的支撐,因此術前、術后上肢臂力鍛煉不可忽視。 肩、肘、腕關節的屈伸,旋轉動作,3次/d,每次每個動作、部位各活動50次。引體向上,3次/d,每次50次。
總之,髖、膝四關節同期置換術后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物理和運動相結合康復護理方式方法科學、有效。患者術后沒有發生護理并發癥,現4例患者都能借助助行器站立行走。
參 考 文 獻
篇3
【關鍵詞】骨科;康復;護理
康復護理是在康復醫學理論指導下,配合康復治療對康復對象實施的一般和專門技術。2009年,我院康復護理人員在總結以往經驗基礎上,積極摸索了一些對創傷骨科患者行之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情況 本組共36例,年齡在18~46歲之間,平均31.4±5.*7歲。其中,男27例,女9例。根據手術部位劃分,單上肢12例,單下肢18例,雙肢4例,脊柱2例。從手術時間看,急診手術11例,擇期手術25例。
1.2 康復護理
1.2.1 護理理念 醫護人員需要堅持以下正確的骨科術后康復護理理念,即①術后及早進行康復;②思想教育與功能鍛煉一體化,進行身體的、心理的、社會的和職業的多方護理;③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護理。考慮患者的性格、經歷、經濟及受傷情況等作出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1.2.2 護理評估 對患者進行身體狀況、損傷情況、心理情況等全方位的護理評估。①身體狀況:患者的生命體征是否正常、重要臟器功能是否完好、身體活動障礙程度等;②損傷情況:損傷的部位、程度和處理方法、固定部位、牢固程度、有無開放傷口等;③心理狀況:患者有無悲觀、焦慮、抑郁、驚恐、失望、自卑、痛苦心理,對功能鍛煉是否積極,以及家屬支持程度等。
1.2.3 護理措施 ①病室護理:創造利于患者治療和康復的良好的病室環境,室溫應保持在20℃~26℃,以全身加溫為主;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患者均在空調房內,房內安放溫濕度計,護理人員每天定時進行查房,對室內溫濕度進行調節。利用紫外線對病室空氣進行每日一次的消毒。不適的溫、濕度和空氣中含有煙草里的尼古丁,均可導致患指微血管痙攣,血循障礙[1];②心理護理:
骨折術后恢復所需時間長,患者需要較長時間的絕對臥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在術后早期表現出明顯的恐懼、焦慮、煩躁易怒情緒,術后中后期表現出多疑不安,有些患者對治療喪失信心,也有些過早鍛煉不僅打擊了患者的自信心也對病情造成了影響。護理人員要主動關心患者,講解正確的功能鍛煉時間和方法,鼓勵患者積極面對,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增強其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逐漸實現功能的恢復;③分階段護理:
早期(術后1~2周):要求患者術后絕對臥床休息,適應床上大小便,嚴禁大幅度的翻身、坐起和下床活動。患肢一般用小枕或其他物品墊起放在略高于心臟的位置并制動。同時針對血腫進行按摩、消腫措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萎縮。同時,對患者進行患肢除固定部位外的其他部位進行肌肉收縮鍛煉。飲食方面以活血祛瘀為原則,食物以清淡為主,忌食酸辣、燥熱、油膩之物,切不可過早食用肥膩滋補之品。中期(術后2~3周):針對骨折處可能的纖維粘連,著重進行患肢骨折的遠近關節、自身力量進行鍛煉,是防止關節粘連和肌肉萎縮。飲食以和氣補血為原則,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適當補充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晚期(術后6~8周):逐漸進行以關節為主的全身運動,這一階段是功能鍛煉和肢體恢復的關鍵階段,需要患者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全面的鍛煉,以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復。飲食以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為主,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功能鍛煉要遵循動靜結合,主動、被動結合,循序漸進的原則。
1.3 評價指標 對患者在吃飯、穿衣、洗澡、入廁等方面進行評價。上述四項活動全部自理者為生活自理;一項或多項需要部分幫助者為生活部分自理;一項或多項需要全部幫助者為生活不能自理。
2 結果
患者平均住院時間40.6±4.1 d,知曉康復知識的患者32例,知曉率為88.9%。總體護理效果較好,患者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的19人(52.8%),部分自理的16人(44.4%),不能自理的1人(2.8%)。36例中4例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11.1%,其中1例發生關節攣縮,2例肌肉萎縮,1例關節畸形。
3 討論
骨科患者術后進行積極地康復護理對于患者功能恢復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在患者術后對患者進行身體狀況、損傷情況、心理情況等全方位護理評估,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結合早期康復、全方位護理和個性化護理的護理理念,對患者進行含病室護理、心理護理和分階段護理的康復護理。康復護理后,患者對康復知識的知曉率較高,護理效果較好,并發癥較少。說明康復護理對骨科患者術后功能恢復和預防并發癥有積極的效果。
篇4
關鍵詞腰椎管狹窄癥圍手術期康復護理
腰椎管狹窄癥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多發生于中年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發病率高,給社會與家庭帶來嚴重的負擔。腰椎管狹窄的主要表現為神經源性間歇性跛行及伴有腰腿痛、雙下肢麻木無力。目前腰椎管狹窄癥的手術治療多采用腰椎后路減壓、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通過針對性地實施圍手術期康復護理,有效地縮短了患者術后恢復時間,無護理并發癥的發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7月收治腰椎管狹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38歲~78歲,平均54.3±6.4歲;病程5個月~11年,平均38個月。29例中,發育性椎管狹窄5例,退行性椎管狹窄35例,其中椎管狹窄伴椎間盤突出7例,伴腰椎不穩或假性滑脫2例。狹窄為1節段23例,2節段14例,3節段3例,病例均有腰痛或(和)下肢麻痛癥狀。以上患者均行后路減壓、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試驗組行圍手術期針對性護理,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心理護理:加強對于試驗組患者的心理護理。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做好入院指導,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轉歸,配合治療。其次,介紹成功病例及主管大夫過硬技術,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再次,術后對患者的合作與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整個互動的過程產生正反饋效應。此外,還應重視親人的關懷和鼓勵。
術前護理:1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詳細詢問試驗組患者病史,完善各項術前常規檢查,以全面掌握患者的身體機能狀態,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將患者機體狀態調整好。2生活行為方式指導:囑試驗組患者臥床休息,在床上練習排便,以避免術后因不習慣而出現尿潴留、大便困難。鼓勵患者術前排空大便,必要時可灌腸。鼓勵患者有效咳嗽,防止術后墜積性肺炎的發生。3常規準備:常規備皮、備血、青霉素及先鋒霉素皮試,術前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術前晚12:00后禁飲食,術晨留置尿管。4術前學習功能鍛煉:指導試驗組患者術前學習功能鍛煉。主要是直腿抬高鍛煉、踝背伸跖屈、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以及腰背肌功能鍛煉。腰背肌功能鍛煉常用“三點法”及“五點法”。訓練時先練習“五點法”:患者仰臥,用頭部、雙肘及兩足撐起全身,使背部盡力騰空后伸,維持5秒后平緩躺下,如此反復,開始時每天3組,每組10次,循序漸進,至每組60次后改為“三點法”。“三點法”:讓患者雙臂置于胸前,用頭部及雙足部撐在床上,而全身騰空后伸,循序漸進。
術后護理:⑴術后回病房去枕臥硬板床,6小時后墊枕,3小時內不翻身以壓迫傷口止血,3小時后協助患者翻身,雙膝間置軟枕,肩部及臀部放置軟枕,以保持平穩,使患者感到舒適。其優點是有利于脊柱術后穩定,防止扭曲。側臥位與平臥位交替,每2小時翻身1次,并按摩受壓部位,預防褥瘡。⑵術后鎮痛及胃腸道護理:1疼痛護理:試驗組患者均靜脈使用鎮痛泵,自主持續鎮痛,鎮痛效果明顯。2胃腸道護理:患者術后6小時若無惡心、嘔吐,已排氣,則可進少量水、流質食物。作腹部按摩,促進胃腸蠕動恢復。若術后因“腹膜后血腫”的發生,出現腸麻痹,則給予禁飲食,補液,灌腸處理,腹脹嚴重者行胃腸減壓。1周內禁飲牛奶及進食含糖高的食物,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粗纖維食物。⑶引流管的護理:刀口內留置引流管24~48小時,應確保引流管通暢,觀察并記錄引流量、顏色、性質,拔除引流管后注意傷口滲血情況。注意觀察有無腦脊液漏,腦脊液漏患者引流液為淡黃色,應術區加壓,抬高床尾20°~30°,去枕平臥并密切觀察,同時及時報告醫生。⑷關注神經功能的恢復情況:仔細關注患者雙下肢感覺及運動,肌力是否改善,神經反射是否對稱,有無病理反射,注意有無下肢及鞍區感覺異常,大小便失禁等。⑸功能鍛煉:鼓勵試驗組患者早期功能鍛煉。術后第1天,即開始做雙下肢直腿抬高運動,30下/次,5次/日,以避免術后神經根粘連。在直腿抬高運動的間歇做踝背伸跖屈、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術后1周即可指導患者作腰背肌功能鍛煉,先應用“五點式”,繼之“三點式”。術后2周可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胸腰支具的情況下下床活動。初始時間不宜過長,適應后逐步延長活動時間。
出院康復指導:3個月內注意臥床休息,下地活動時間不宜過長,盡量減少脊柱活動,不進行負重活動,不做上身下屈及左右過度扭曲動作,避免長時間久坐,避免坐軟椅。3個月后逐漸恢復正常活動,半年內不宜提舉重物。腰背肌鍛煉應持續6~12個月以上為好,佩戴護具3個月,佩戴腰圍6個月,每個月復查1次。
結果
試驗組例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8.3天,平均14天拆線,無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均在術后16天以內完成第1次下床;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20.6天,平均拆線時間15.3天,3例患者出現術后腹脹,1例傷口部分裂開后重新縫合,4例患者至出院仍未完成第1次下床。兩組患者均無下肢深靜脈血栓,褥瘡,墜積性肺炎等術后嚴重并發癥的發生。試驗組患者明顯縮短了住院時間及術后康復時間。
討論
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外科手術對于患者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心理應激源,焦慮、恐懼、甚至絕望的心理狀態易導致患者身體狀況發生變化,如血壓升高、失眠多夢、全身乏力、抵抗力下降等等,可不同程度地影響手術效果和患者的恢復。同時,因為這些心理問題的存在,和諧與信任的醫患關系很難建立,對治療不利。加強術前宣教及心理護理,可以讓患者對疾病的治療過程及伴隨情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從而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在疼痛等負面情況出現時的緊張情緒,便于護理工作的展開。
術后良好鎮痛的優勢:有效地術后鎮痛,可以緩解患者的疼痛,減輕疼痛造成的不良刺激,從容面對術后的康復過程,尤其是對于術后早期的恢復有重要意義。
術前學習功能鍛煉的好處:術前指導患者學習術后所需的功能鍛煉,可以避免術后身體虛弱及疼痛活動不利對于功能鍛煉的影響,使患者易于掌握,且動作規范,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術后功能鍛煉的原則:遵循“盡早鍛練,持之以恒”原則,視患者具體情況,整個活動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先行下肢肌肉收縮鍛煉,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繼之腰背肌功能鍛煉,以輔助增強腰椎的穩定性,縮短恢復時間。術后2周后視患者情況指導其在佩帶胸腰支具的情況下下床活動,逐步延長活動時間。
腰椎管狹窄是中老年人發生腰腿痛的常見原因,對于行腰椎后路減壓、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的患者,行圍手術期針對性的護理及康復訓練指導,能較快促進患者康復。同時,良好的心理護理、親人的關懷和鼓勵也是促進和推動機能康復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的心理康復與軀體康復同樣重要,康復護理必須貫穿整個圍手術期,忽略任何一個環節均可影響其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消融術;康復護理;
本研究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對我院就診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實施微創消融術后進行了康復護理干預,療效確切顯著,詳情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3護理方法Ⅰ組予常規護理+康復護理,Ⅱ組予常規護理,對比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康復護理,主要做法有①腰背肌的訓練。腰圍進行腰背肌鍛煉術后3d后開始,每天進行3-5次腰部向前彎曲、向后仰、左右側彎的運動,每次做10min,注意一定兩手叉腰,開始的時候幅度不要太大;第5d以后就能慢慢增加訓練強度,主要可進行如下訓練:讓五點支撐進行訓練:做法是患者仰臥,伸直兩下肢,患者腳后跟、兩肘及頭后部一定要在地面上,3-5s的時間;里胸部挺起來,這樣重復10次;讓三點支撐進行訓練:患者依然要保持仰臥狀態,下肢要伸直,兩腳后跟和頭在地面上,兩肢保持自然放松的狀態,3-5s背髖部要挺起來,也是來回做10次;飛燕式做法:俯臥,伸直兩下肢和上肢,要抬起頭3-5s,重復訓練至少5次。②改掉不良姿勢,培養健康姿勢。明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讓患者知道不良姿勢是導致椎間盤突出的一個誘導因素,跟家屬達成共識,一起督促患者糾正不良的姿勢,養成健康規范的姿勢。③出院前1d 或當天,加強腰背肌訓練強度,進行宣傳教育,保證患者各方面向健康方向發展。告訴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必須堅持進行腰背肌的高強度訓練,1個月后才能去掉腰圍,再進行腰部活動,一定要堅持腰背肌功能訓練,而且要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能過度勞累、長時間坐立,嚴禁拿重的物品,不能彎腰干活;禁止做類似潑水這樣的彎腰后轉身動作,不能突然過度彎腰,也不能把腰直起來;那些運動強度大,過重的體力活都不適宜做。患者要是想拿一些中的物品,則要屈髖后再往下蹲,拿到東西后一定先把腰直起來,再開始起身,注意不要彎腰拿到東西后突然用力向上走,否則腰脊柱太用力會把椎間盤擠入椎管里邊,導致神經根被壓迫。③對患者進行隨機采訪。根據隨訪結果做好指導。
1.4療效評價標準按照VAS得分情況來評價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療效評價參照文獻[2]中的評價標準。
1.5統計學處理研究數據通過SPSS17.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χ±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P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對于年齡二十歲到年齡四十五歲之間的青壯年而言,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這種病的主要特征表現為腰腿疼痛、麻木,發病率和致殘率相當高。由于患病人數多,使得人們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認識的越來越深入,目前人們找到很多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醫療效果顯著。而手術效果與必要的護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康復護理指導等護理干預,使患者了解微創消融術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意義。使他們意識到術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必要性,進而加入到術后康復訓練的陣營中,并不斷加強訓練。術后康復訓練內容多樣,下肢直腿抬高活動、三點式訓練、五點式訓練、飛燕式訓練等都是不錯的方法,功能康復訓練應遵循一定的原則,要盡早進行,不要拖拖拉拉,開始的時候幅度要小,漸漸加大幅度,先局部后整體,從輕到重,循序漸進。本研究中,我們使患者認識到術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特別強調動作一定要準確,說明貴在堅持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隨機采訪中了解一些病人術后康復的具體情況,當時就加強訓練,進行相關指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了解患者康復訓練的進展情況、康復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心理顧慮等,并進行相關指導。本次研究發現,護理后Ⅰ組VAS得分、臨床有效率優于Ⅱ組(P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對于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微創消融術后有很大的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篇6
近10年來骨科出現了許多醫療新技術。包括內固定技術、微創骨科以及康復支具等,有利的促進了骨科相關疾病護理和理論,給骨科護理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1 內固定技術的發展與骨科護理
內固定技術的發展其代表是A0組織,它是一種設計非常精細的內固定系統,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極大地方便了臨床護理工作,如脛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鋼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護士在進行不同護理的同時還要注意石膏的護理與觀察。而現在由于內固定技術的發展,采用鋼板內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護理工作由繁瑣變得簡單,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減少了由于長期臥床所致的并發癥,有利于肢體的康復。然而內固定技術的發展,雖然在某些方面簡化了臨床護理的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對我們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難度高、危險大的手術現在可以完成。在脊柱外科,我們可以經胸腔或胸腹聯合人路來完成脊柱結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內固定術,脊柱側彎的前路矯形內固定術等。要求護士在術前、術后的護理以及術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問題。
1.1 重視術前患者的心理支持 在手術前,患者雖然思想上已經做好手術準備,但是對于具體的手術方式和手術效果仍然是顧慮較大。護士應向患者大致介紹手術情況和方案,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完善術前教育,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術前教育能夠清除患者的焦慮、恐懼隋緒,使其積極配合,應特別注意術前教育。年齡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因兒童手術往往由父母決定,術前教育主要針對家長進行。但對于少年患者,應考慮患者本人對手術的接受能力,在實施術前教育中避免使用專業術語,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免造成患者的膽怯和迷茫。術前教育應包括介紹手術室的先進儀器設備、對疾病的診治水平、手術方式、手術優點及手術中的安全保護措施等,從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良好的配合。
1.2 完善的術前護理準備 現代骨科手術不在局限于四肢和脊柱后人路。而是經常可從胸腔、腹腔或胸腹聯合人路顯露脊柱。所以術前護理除常規準備外,還應包括肺部的準備、胃腸道的準備、皮膚的準備等。
1.3 熟練的術中配合 精細的內固定系統必然帶來內固定系統的繁瑣。因此,手術護士對器械的熟練程度是關系到手術配合和諧的關鍵。AO對于常用的手術內固定系統,對手術室的護士進行定期培訓,讓護士經常進行拆卸演練,熟悉各種裝置的名稱及使用方法。對于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縮短手術時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4 周密的術后觀察及護理 無論何種內固定手術,都應密切觀察術前、術后肢體的運動感覺及血運的變化。對于經胸腔行脊柱前路內固定的患者,術后都有閉式引流管,除常規護理外,還應經常觀察患者是否有胸悶、氣短的現象,并注意觀察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顏色。
2 微創骨科的發展對骨科護理的影響
近年來微創骨科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從80年代出現的關節鏡技術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較成熟的微創骨科技術。如經皮椎間盤鏡下椎板間開窗、椎間盤摘除術,經胸腔鏡經脊柱側彎矯形內固定術,脊柱結核、腫瘤等病灶清除活檢術等,而相應的內鏡技術要求護理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
2.1 皮膚準備 術前一般不進行刮除體毛的工作,因為內鏡技術手術切口小,感染的機會少,現有文獻報道,在手術前1天刮除體毛,容易造成微小的創口,在這些微小的創口中,容易殘留細菌,從而造成感染的機會增加,所以現在術前皮膚準備應轉變觀念,不需常規刮除體毛。如確須備皮,可在手術室進行,而且只需刮除手術切口周圍的體毛即可。
2.2 康復指導 由于手術創傷小,患者恢復較快,臥床時間常由手術前l周縮短到術后當日即可下床。所以指導和鼓勵患者進行康復功能鍛煉是術前和術后護理的重要內容。如關節鏡下異體肌腱移植修復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術前教會患者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術后第2天即可讓患者進行鍛煉。對患者早期恢復關節的穩定,減少打“軟腿”情況.恢復移植肌腱的正常張力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于頸椎間盤鏡行椎板間開窗,核摘除術的患者,術前應該教會患者正確的上下床姿勢,在術后第2天就可鼓勵患者下床進行鍛煉。
2.3 熟悉操作系統 微創技術通常是在監視下完成的手術,除特殊的手術區域外,還常有復雜又精細的光學照象系統和圖象采集系統。所以,手術護士對于系統的熟悉程度尤為重要,對于這些系統良好維護也是必不可少的。
2.4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微創骨科的手術雖然創傷很小,但也會出現一些并發癥。比如關節鏡手術易導致動脈損傷,胸腔鏡手術易導致血胸等。因此手術后的觀察很重要,如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下肢的血運和感覺運動變化,患者有無心慌、氣短等癥狀的發生。
3 支具的發展對骨科康復護理的影響
支具治療很早就已出現,有時是作為重要的保守治療手段,比如先天性髖脫位的支具治療,大多數時候是作為手術后的輔助治療,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藝的影響,支具治療一直未能引起重視。近年來,隨著材料工藝的發展,支具治療也越來越多。
3.1 支具、功能鍛煉并用 支具治療使單純的基礎護理逐漸轉向康復護理,對我們護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療中,橈神經損傷的患者,維持關節的功能性,使用手部功能支具,不僅能防止患者出現垂腕、垂指畸形,同時可以鍛煉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所以,護士不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時要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功能康復訓練。
篇7
關鍵詞: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323.4+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6-174-02
0 引言
用一種與人體骨關節類似的假體,與損傷嚴重的關節進行置換的手術,叫做人工全髖關節成形術,這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對髖部損傷和晚期髖關節病變進行治療的方法。而術后康復護理則是使患者術后肢體功能得以恢復健康的重要保證。
1 心理護理
多數患者在手術前,會出現恐懼、焦慮的情緒;手術后,也會因為懼怕疼痛 ,對活動患肢有恐懼感。針對不同情況,護理人員在術前及時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向患者以及家屬耐心介紹講解手術原理、各項檢查的目的、方法及費用等,盡最大努力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做到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并配合康復訓練;術后,針對比較性急,要求馬上下床運動的患者,護理人員向其耐心講解康復訓練的目的、方法與意義,手把手指導患者盡快掌握合理的訓練方法并循序漸進;針對術后膽小謹慎懼怕疼痛的患者,護理人員會耐心講解康復訓練的方法與作用,及時打消患者顧慮,積極主動配合手術后的康復訓練。
2 術前康復訓練
2.1 運動訓練方法
為了保證相鄰的關節、肌肉的活動能力,對患者做一些簡單運動方法的指導,如:練習股四頭肌、踝泵等方面的運動。針對術后將出現下肢感覺減退的狀況,術前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指導患者運用健肢對比法進行臀大肌收縮訓練:健側下肢在床面呈屈膝支撐姿勢,用雙手拉住吊環做引體向上,使臀部離開床面并停留 5―10 秒然后回到床面。這個訓練可降低術后肌肉萎縮、關節攣縮、深靜脈血栓狀況發生的機率;屈髖訓練:在避免患髖內收和內旋的情況下,使患肢髖關節呈小于90°角彎曲,。
2.2 訓練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的能力
為了防止患者術后因不便導致的便秘及尿潴留,術前對患者床上大小便的能力進行訓練:指導患者雙手拉住吊環,屈曲健側下肢垂直于床面然后抬起臀部,將便盆從健側置入;期間,避免患肢外旋及內收動作的前提下,患者臀部距離床面要達到足夠高度;針對女患者生理特征, 可將飲料瓶口剪成呈45°斜角的簡易尿壺,邊緣部分用膠布粘好以防傷害皮膚。
2.3 拐杖的正確使用
指導患者進行利用雙拐和健肢支撐站立,以及在患肢非負重狀態下行走的訓練。為預防拄拐姿勢不當引起臂叢神經麻痹,指導患者進行正確拄拐姿勢訓練:根據患者身高調節拐杖的高度,比較合適的高度是拐頂距離腋窩 5 ―10 cm 為宜,并保持與肩同寬。
3 術后康復護理
為了幫助患者保持肌肉力量、耐力以及功能,應在術后當天或第二天即開始功能性訓練,方法如下:
3.1 訓練
為防止假體脫位,要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平臥或半臥位,患髖屈曲角度小于 45°,患肢保持中立位外展 30°,為防止內收,兩腿間放置厚軟枕。 必要時可借助防旋鞋與病床上的拉手。
3.2 床上功能訓練
為防假體脫位及傷口出血,手術當天不要運動過多,搬動臀部時需小心謹慎,并在臀下墊水墊 。針對術后第 一天多數患者對活動患肢的恐懼感,可采用諸如腿部肌肉按摩、輕輕轉動踝關節和膝關節、上身及臀部抬高等被動活動方式,同時做深呼吸運動,進行有效咳嗽和排痰;指導患者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5 ―10 分鐘,進行腿部肌肉等長收縮訓練。 術后第二天對腿部肌肉的等長收縮及關節活動訓練進行加強,并獨立完成引體向上運動;堅持運動量由小到大,活動時間由短到長的訓練原則;在護理人員幫助下借助持續被動訓練器進行膝關節持續被動屈伸功能鍛煉,每天 2 次 ,每次60 分鐘 ,從 20 ― 30° 開始,逐漸加大拉伸角度。
3.3 離床功能鍛煉
待術后病情平穩后,第 4 ―5 天開始進行:健側腿先離床并使腳著地,患肢外展,屈髖小于45°角,由他人協助將上身抬起,先將患側腿離床并使腳著地,再拄雙拐站起;上床時則按相反方向使患肢先著床。離床活動第一天的上午、中午及下午各于床邊拄雙拐站立 5 ― 10 分鐘,按自身適應程度在床周試探性行走數步,患肢不負重始終保持外展 30°角,護士在旁扶持并觀察;離床活動第二天開始拄雙拐行走,距離逐漸延長,時間逐漸增加,但每次不得超過 30分鐘,上、下午及睡前各 1 次。訓練時要視身體狀況調整,避免虛脫情況發生。
3.4 訓練自理能力
指導患者做洗臉、刷牙、梳頭、更衣、進食等力所能及的活動,離床活動后即訓練站立狀態下的活動。
4 出院指導
出院后的自行康復護理對于患肢功能的恢復至關重要:出院前兩天要指導患者在家屬協助下進行離床活動和利用雙上肢及健側下肢的支撐自行上、下床的方法;告知患仍采用半臥或平臥姿勢,并且三個月內避免側臥并屈髖小于 45°角,逐漸增加屈髖度至90°以內;嚴格禁止蹲位、坐矮凳子或沙發,禁止翹二郎腿、交叉雙腿、盤腿等動作;三個月后可對患肢進行逐漸負重訓練,但6個月內須繼續使用助行工具;指導患者正確更衣、穿襪、穿鞋;注意合理飲食,在保證營養的情況下避免體重激增;拄拐杖活動時應有人陪同,為防意外,棄拐外出時使用手杖;盡量減少對患髖的負重。
5 結束語
對施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進行系統、規范的康復訓練 ,可以使患肢靜脈回流、腫脹、下肢深靜脈血栓、周圍組織粘連等狀況得到有效避免,同時使周圍肌肉群的力量、關節穩定性與負重能力得以增強,從而縮短康復時間,提高肢體功能狀態,降低各類并發癥的發生率。通過手術治療及術后科學的康復訓練,本組患者術后無一例并發癥發生,術后跟蹤隨訪,所有患者基本恢復正常生活。這證明,對患者在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術前、術中、術后進行科學系統的康復護理訓練,對于這類患者盡早恢復健康、達到更好的預后效果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郎秋梅,李改成,王秀貞. 再談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的康復指導[J]. 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 2007(06)
[2] 金彥,張妍.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護理與康復指導[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08(20)
[3] 高展志.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健康指導[J]. 基層醫學論壇. 2008(36)
[4] 張小梅.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護理體會[J]. 海南醫學. 2009(04)
[5] 陰曉鈺.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病人的康復護理[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0(03)
篇8
【關鍵詞】 延續性康復護理;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預后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3)12-0061-02
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呈逐年增多趨勢,除理療、藥物、手術治療外,射頻靶點熱凝聯合臭氧消融術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手段,是在局麻下C形臂X光機監視下經皮穿刺成功后,行射頻熱凝聯合臭氧消融治療,介于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之間,具有微創、安全、對脊柱穩定性影響小、療效肯定等優點。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對手術效果的影響很大,我們對研究組患者實施了全面系統的延續性康復護理模式,其臨床效果較為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對140例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施行了射頻熱凝加臭氧消融術,隨機給予分組,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70例。對照組男38例,女32例,年齡42―70歲,平均(52±11.4)歲。研究組男34 例,女36 例,年齡38―69歲,平均(50±12.8)歲。兩組患者術前經查體及影像檢查都確診為頸椎間盤突出癥。根據突出的位置,側方型81例,旁中央型40例,中央型19例,均有神經根壓迫癥狀。術中穿刺均在3針之內,140例病人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對照組給于常規護理宣教和術前、術后護理,研究組則給于延續性的整體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干預。具體方案如下:(1)第一階段護理。護士在患者入院后包括心理護理、氣管推移訓練、臥位訓練、術后觀察、術后活動開展健康教育講座,進行深入細致的指導。(2)第二階段護理。專科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前三天,對患者進行全面系統的出院前護理評估,其評估內容主要包括VAS評分和Harris評分,精心詳細的記錄。(3)第三階段護理。護士在患者出院后的第一周進行耐心細致的電話隨訪,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指導和康復訓練指導。(4)第四階段護理。在患者出院后第四周進行家庭訪視,對第三階段的護理工作進行鞏固,對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加深患者訓練影響。告訴患者5個月后到醫院隨診,進行VAS評分和Harris評分。神經根癥狀疼痛的緩解VAS評分標準(術前及術后半年),根據評分的分值,0分:無痛;1-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頸椎活動度,測量手術前后的活動度,采用harris評分,90-100為優;80-89為良;70-79為可;
1.3數據處理: 分別比較患者術后3天內飲水嗆咳與平均住院天數的情況采用t檢驗,兩組術前及術后半年內神經根癥狀疼痛的緩解及頸椎活動度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對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見表1及表2
兩組患者射頻術后3日內喉上神經損傷導致飲水嗆咳及平均住院天數情況
:(P=0.01,P
表1 頸椎射頻術后1日、2日、3日飲水嗆咳及平均住院天數情況(±s)
表2 術前及術后VAS、Harris評分、頸椎活動度情況(±s)
注:a與術前比較,P
3 討論
椎間盤突出癥是椎間盤纖維環、髓核退行性變,導致纖維環及其內的髓核向外突出壓迫神經根所產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射頻電凝治療是利用射頻電極在椎間盤內形成射頻電場,使膠原蛋白固縮,體積縮小,盤內壓力減小;也可使深入纖維環內層的傷害感受器消融,并阻止神經長入,毀損竇神經末梢,減少椎間盤退變組織對神經的刺激。臭氧能夠氧化分解椎間盤髓核內蛋白多糖,特異性的氧化或破壞髓核結構,使髓核體積縮小,從而減輕對脊髓及神經根的壓迫。射頻熱凝聯合臭氧消融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 兩者均是在CT精確引導下, 優勢互補,通過同一工作通道進行靶點和椎間盤內減壓治療。
進行該項手術的患者術前我們給予充分的心理護理, 使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了信心, 并增加術后獲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復的可能性[1] ;術前給予氣管推移訓練及頸部過伸訓練,可避免術中發生神經損傷;術前給予臥位的訓練可使患者術后能很好的適應及有效的配合,有利于神經根癥狀的恢復;術后給予及功能鍛煉的指導,尤其是術后嚴格臥床3天,可使患者的創傷及神經根得到充分的恢,有利于癥狀的恢復。使護理更全面、更好,更有利于疾病最大程度的恢復。而延續性護理模式則是整體護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使出院后的患者在住院治療結束后的恢復過程中得到持續性的保健知識和康復指導,從而有效鞏固和保證了患者的整個康復治療,也降低患者因病情反復再次住院的機率,從真正意義上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目標[2]。通過開展延續性康復護理干預既能提高患者依存性又能早日恢復頸椎僵直,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天數,減輕患者痛苦,明顯改善預后,也提高了生活質量,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篇9
【摘要】嚴重創傷是在不可抗拒和不可預料的突然外界力量作用下,對人體造成的多發甚至致命的臟器和系統的損傷。構成了骨科創傷后危重創傷的機遇和頻率。及時、準確、高效的挽救、治療、康復護理,是降低傷后危重并發癥致死致殘率的關鍵。針對1200例創傷病人,實施有效的康復功能鍛煉護理、而達到了預期目的。
【關鍵詞】創傷;康復功能鍛煉;護理;臨床資料
近兩年我科共收治創傷病人1200例,年齡最大98歲,最小12歲,平均住院天數為17天。
外力作用常使骨的完整性、連續性遭到破壞,或使骨關節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形成骨折或脫位,骨折或脫位的骨端往往對周圍的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對肢體的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為了使患者盡快得到治療和恢復肢體正常功能,我們采用了由責任護士系統化給予講解,正確指導康復功能鍛煉,護士長、護理督導員床邊深化的辦法,使病人從被動-主動-肌力訓練,從而提高病人康復意識。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是手術成功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防止肌肉萎縮和行走功能障礙,盡早達到康復。筆者從臨床護理中發現無論是軟組織損傷、骨折還是關節脫位或其鄰近組織都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反應,只有正確認識組織反應的性質,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恢復。功能鍛煉的部位主要分為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脊柱部位,根據損傷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鍛煉方法。下面著重敘述康復功能鍛煉及護理。
1 被動康復功能鍛煉
在病人全身情況允許和固定有足夠穩定性時,盡早開展病人肢體的被動運動。功能鍛煉的強度不應以起疼痛,關節的活動幅度要逐漸加大,但頻率要小,這種運動要求病人健手助力,隨時隨地進行,直至肌肉出現收縮。
2 主動運動康復功能鍛煉(骨折早、中期)
此期主要達到的目的:減輕疼痛、清瘀退腫,加速骨折愈合,預防和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主動運動訓練有助于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維持肌肉的正常代謝。主動運動訓練活動關節、可牽拉、伸展肌肉、韌帶和關節囊。當肌肉出現收縮時,根據不同的肢體確定不同的鍛煉方法:
2.1 上肢骨折
2.1.1 鎖骨骨折:鎖骨橋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間,為唯一聯系肩胛帶與軀干的支架,骨折后局部可見腫脹,患側肩部下垂,且斜向前內方,局部壓痛。局部固定后就可指導練習,作握拳、肘關節的各種活動,肩關節外展、后伸、挺胸、雙手叉腰動作。禁做肩前屈、內收等動作。使用“T”形夾板者,注意夾板墊好,不要壓迫皮膚,爭取仰臥位,保持夾板不移位。固定解除后可作肩前屈、肩關節選擇、兩臂劃船動作。
2.1.2 肩關節脫位:由于肩部瘀血致肩部肌腱、滑囊廣泛性粘連而并發外傷性肩周炎,由于固定不當,使破裂的關節囊未得到修復而形成習慣性脫位。復位后,必須經過2~3周的外固定,使關節囊得以修復,防止習慣性脫位的發生,功能鍛煉主要練習腕動,如抓空增力、上翹下鉤等,一周后行肘關節、肩關節屈伸活動,2~3周后逐步作肩關節各方向運動,如雙手托天、手指爬墻等。
2.1.3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并發癥為:前臂缺血性肌攣縮、肘關節骨化性肌炎和晚期出現肘內翻畸形。骨折片可傷及肱動脈及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應嚴密觀察患肢遠端的血液循環及感覺、活動情況,密切觀察有無血管痙攣、肌肉供血不足等癥狀。復位固定后,早期即在肩、肘關節不活動的情況下,作上臂的靜力性收縮、舒張活動。此外,作手指的“抓空增力”“五指起落”,腕關節的“屈肘施肩”及聳肩活動等,7~10天內作肘關節的屈伸活動。中期加大運動量,增加肘關節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轉活動,但注意屈曲型骨折避免過度屈曲,伸展型骨折避免過度伸展。
2.1.4 前臂骨折:前臂骨折中,橈尺骨干雙骨折最多見。多表現局部腫脹、疼痛、肢體畸形、旋轉功能障礙等。復位后早期應注意患肢疼痛腫脹及肢端循環。盡早行功能鍛煉、固定。早期行手指、肩關節活動及上肢肌肉靜力舒縮活動,但不宜作旋轉活動。拆除外固定后練習肘關節的伸直、屈曲旋后、旋前等活動。
2.2 下肢骨折:
2.2.1 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多見老年人,病人受傷后髖部疼痛,患肢失去載重功能,并有外旋畸形。加之此骨折位置高、血運差、愈合慢。骨折后病人需長期臥床,易形成多種并發癥,臥床后,指導病人將患肢處于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練習股四頭肌的靜力性舒縮活動,保持身體的力線,膝下枕頭可影響血運,預防髖關節假體和皮膚/組織受壓時間過長,避免腿部交叉或關節內旋。二天后應鍛煉固定肢體的肌肉,使用CPM機鍛煉肢體。早期不宜起、坐、盤腿,上肢行肩臂腕肘關節功能活動,下肢可行踝關節屈曲活動,膝部不可內彎。根據病人體質情況,術后1~2周可指導教會病人正確使用雙拐及行走器下地行走(患肢不負重)。 擴大關節活動度,防止關節拉傷。早期扶拐行走要四點支撐,即雙手(臂),雙足持重,但以雙臂持重為主。患肢在半年內逐漸持重,過早負重將增加髖臼點負荷。防止外傷。
2.2.2 膝部骨折(股骨下端,脛骨上端,髕骨):骨折都位于關節內或者關節附近,故對膝關節屈曲功能和負重行走功能都有直接影響。骨折愈合后影響關節康復的主要原因是膝部關節囊,肌腱,韌帶的粘連和攣縮,因此主要康復鍛煉是早期行髖踝趾關節的屈伸活動,也可促進髕骨的上下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功能恢復。
2.2.3 脊柱骨折(腰椎):骨折后,前縱韌帶局限性曲張和形成血腫而致脊椎功能障礙。脊柱因創傷血腫、廢用,后期可致腰背肌攣縮,筋膜粘連,脊柱僵硬,緩沖力差,且容易再次受到損害。指導、教會病人作腰背肌鍛煉,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護理工作,早期功能鍛煉,可加強腰背肌肌力,防止骨質疏松,維持脊柱的平衡,避免和減少后遺慢性腰痛。第二天行直腿抬高,一周后行五點支撐法練習,2~3周后行三點支撐法練習,3~4周后行四點支撐法。
3 肌力訓練(骨折后期)
在骨折愈合后,才能逐漸進行肌力訓練。上肢可用拉力器或固定物等器械,訓練前臂屈肌;用捏皮球或握核桃的方法訓練手指屈肌,用不同的握式或握力訓練屈腕和屈肘功能。下肢主要是負重訓練,開始負重在健肢逐漸移向患肢以不痛為準,其后練習行走。循序漸進,其強度和熟練要以患肢的承受力而定。達到主要目的是:爭取最大限度地恢復關節的活動范圍;盡快地使肌力和肌肉的運動機能最充分最迅速的恢復正常;加強四肢骨關節運動訓練,使骨骼接受各種應力刺激,恢復骨骼的抗彎、拉、壓、剪切能力。
4 討論
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康復護理已成為幫助病人完成整體康復目標,使之達到全面康復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近幾年通過采取了系統的指導及功能鍛煉,認為功能鍛煉一定要根據病人的情況量力而行,特別老年人,不可急躁過猛,避免不利于骨斷端穩定的活動。以不讓病人感到痛苦和疲勞為宜。骨創傷治療的最終目的是使病人盡早的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康復護理是骨科護理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康復訓練,能有效地改善和增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極大地減少和避免了各種老年骨創傷后并發癥的發生,如深靜脈血栓、關節僵硬、肌肉痙攣、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褥瘡等,提高了病人的康復自護能力。
參考文獻
[1] 丁濤主編.實用康復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篇10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患者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風濕病及骨性關節炎患者的多關節一期置換逐步普及[1、2]。但多關節一期置換手術后全身反應重、出血較多,對護理的要求更嚴格。我院自1998年4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9例下肢多關節一期置換患者,現將護理體會及護理要點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9例,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齡19~74歲,平均63歲。疾病:強直性脊柱炎5例、類風濕性關節炎15例、骨性關節炎9例。雙髖同時置換18例、雙膝同時置換9例、雙膝并一側髖同時置換2例(均為強直性脊柱炎),共計60個關節。
1.2 關節功能評定 采用Harris關節評分法評價髖關節功能,采用美國特種外科醫院(HSS)膝關節評分標準評價膝關節功能。患者主觀滿意度分為4級,Ⅰ級為差級、Ⅱ為一般、Ⅲ級為良、Ⅳ級為優。
2 護理體會及要點
2.1 心理護理 因多關節置換的患者患病時間長而體質弱、一次醫療費用較大,尤其風濕病患者術后還要長期用藥,精神壓力大、情緒低落,我們耐心與患者交談,手術可以使廢用的關節重新擁有功能,并介紹手術成功的典型病例,以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預防感染、保持無菌的護理 多關節一期置換由于手術時間較長、對體質的要求較高,術前充分調整營養狀況以增強抵抗力;術前就開始訓練下肢的活動方法和排便方法,以避免術后大小便污染切口敷料;控制肺部情況;對下肢嚴格備皮消毒處理,無菌錦保護。術后嚴密觀察敷料是否有滲出、移位,及時更換調整。
2.3 引流管的觀察和護理 除常規引流管護理外,我們術后嚴格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量,包括每分鐘引流液的滴速,及時匯報給醫師,以便良好處理。我們觀察到部分多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引流量十分較大,29例中3例術后2小時引流量在500ml以上,18例術后24小時引流量超過1000ml,分析原因為多關節置換常采用生物性假體固定、長時間手術失血多致凝血障礙、術后預防血栓不能常規應用止血藥物及患者體質的特殊性等原因。對每分鐘引流液滴速超過50滴的,我們采用每10分鐘觀察一次,并通知醫師,配合醫師積極的進行檢查、輸血或藥物等治療。
2.4 飲食、營養的護理 我們觀察到多關節置換的患者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心、納差,不愿主動進食。分析原因為手術應激創傷大、出血多,宜導致電介質紊亂、應激性潰瘍等。我們嚴密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詢問患者的飲食量、入水量及尿量,并觀察患者的皮膚彈性。一旦患者出現惡心、飲食差或尿量24h小于1500ml,及時通知醫師并分析原因,對癥處理,恢復患者的正常飲食,避免出現電介質紊亂、營養不良,以利于患者快速康復。
2.5 疼痛的護理 控制疼痛應貫穿整個康復過程[3],我們采用術前、術后全程鎮痛護理。術前3天給患者口服賽來昔布0.2g,每日一次。術后應用口服賽來昔布0.2g,每日一次,泰諾林2片,每日三次。
每日兩次詢問患者康復鍛煉時有無疼痛,必要時給與美施康定1粒,每日一次。每天進行三次肢體按摩放松,每次30-45分鐘。使患者手術后保持無痛狀態,達到“預防性鎮痛”,不等到疼痛出現后再處理。通過無痛護理,11例膝關節置換病人術后第一天膝關節屈曲>100度。
2.6康復訓練護理 除常規的康復訓練和并發癥的預防護理外[4、5],重視多關節活動度的鍛煉,并預防關節脫位、深靜脈血栓的發生。1)一側髖、膝關節同時置換時,早期不能采用常規的鍛煉方法,因為膝關節要求加大屈膝度,而髖關節早期限制屈髖度數,我們采用讓患者半坐位,下肢外展置于床邊下垂,伸屈膝關節鍛煉,預防髖關節脫位。2)加強踝關節的屈伸運動,增加肌肉泵的作用,預防深靜脈血栓。生命體征穩定的情況下,護士協助患者做足趾、足踝關節的背伸、跖屈、旋轉運動,最大限度屈伸足踝部,每個動作保持5s,然后放松,重復訓練。3)術后嚴格執行正確,早期規律的功能鍛煉。
3 結果
29例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6~14個月,平均11個月。治療康復3個月時要求病人必須門診復診,予以關節功能評定和滿意度評定。全部病例術后3個月評定。27例一期行雙關節置換的患者,Harris關節評分平均為91.2分、HSS關節評分平均為88.3分。18例術后主觀滿意度為Ⅵ級,8例為Ⅲ級,3例為Ⅱ級。2例下肢3關節一期置換者為19歲和28歲的男性患者,滿意度均為Ⅵ級,Harris關節評分分別為95和91分、HSS關節評分分別為88和92分。全部病人沒有褥瘡、切口感染、墜積性肺炎、脫位、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4 討論
一期多關節置換具有住院費用相對較低、總住院時間短的優點,隨著關節置換技術的提高,多關節一期置換逐年增多,但同期多關節置換技術要求高、應激創傷大、出血量增多,并發癥亦相應增加,這給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使患者術后達到理想的標準,這與康復護理的正確指導是分不開的。通過我們系統的護理觀察,本組沒有一例出現褥瘡、感染、脫位、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一期多關節置換護理與單關節置換護理有明顯的不同,不能按照單個關節置換的護理簡單疊加。多關節一期置換明顯的特點是患者體質普遍較差,術前應積極進行調整和護理;手術創傷大、出血多、術后引流量大,導致患者術后飲食極差,如不引起重視,積極護理觀察并調整,常導致電介質紊亂,甚至腎前性缺血、腎衰等,嚴重影響康復;一側下肢髖、膝關節置換的患者康復功能鍛煉時,早期會出現相互影響,需采取特殊鍛煉,護士應積極予以正確指導和協助,以防止關節脫位。術后康復鍛煉應循序漸進,各階段康復鍛煉從兩側肢體交替進行,逐漸至雙側肢體同時進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康復訓練的無痛也越來要求越高,多關節置換更應進行無痛康復護理,以提高患者的滿意率,加速病人手術后各個時期的康復進程,減少病人平均住院日。讓病人能夠享受“無痛”的多關節置換術。
參 考 文 獻
[1]Welters H, Jansen J, Simon JP, et al. One-stage bilater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0 patients. Acta Orthop Belg, 2002, 68(3): 235-241.
[2]Weinstein MA, Keggi JM, Zatorski LE, et al. One-stage bilater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 or = 75 years. Orthopedics, 2002, 25(2): 153-156.